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

2024-05-26

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精选12篇)

篇1: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

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

有机化学是化学知识中一个重要分支,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两大板块。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学科思维方法。但在中学化学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课时较少,内容较多,如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及同分异构体,这部分知识涉及中学有机化学核心知识的绝大部分,内容复杂且多变,正是由于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自然就很高。这就对有机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各种能力中,我们认为思维能力最重要。为了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学科学习方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注重一些重要思维方法的渗透,如有序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有效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学习中不断创新,提高化学思维能力。

虽然思维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养成的,但我们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注意诱导、启迪、培养和训练,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同时,能力的提高不能离开知识,脱离知识的能力是不存在的。要有较高的能力首先要熟练所掌握的有机知识,然后,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有机物虽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但有机物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在教学中,抓住有机物的物点,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挖掘自身潜能,以碳原子结构为中心,以官能团为主线,以性质和制法为桥梁,建立相互转化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除了以官能团的典型性质为纵向线索外,还有以反应类型(加成、取代、氧化还原)、与特定反应试剂(如溴水、高锰酸钾溶液)、相同的反应条件(如硫酸为催化剂、水浴加热)、酸性比较等横向为线索,它们共同编织成有机化学的知识网络。由于线索太多,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有序记忆,并配以强化的针对性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纵横交错,交织成网,便于学生有序记忆和应用。

2.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靠常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形式。是将输入的一种信息转化为多种信息输出,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联系越多,发散越广。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注意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储存的有机知识,将有机化学实际问题分解,迁移。转换,重组,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有机知识得以灵活运用,如在学习了“多糖”内容后,会分析吃干粮时细嚼慢咽,在口腔中咀嚼时间长些,能体验到味道变化的道理;还可联系很多饮食保健的道理,如饭后不能喝过多的水,有些食物能帮助消化,有些食物又阻碍消化等,这样对淀粉的水解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有一定思考性、多角度联想的问题使学生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跨学科发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目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适应性。

3.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有机物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习中要从物质结构特点的关系去认识性质的关系。如乙醇分子、苯酚分子、乙酸分子、葡萄糖分子中均含有羟基,因而它们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但由于它们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烃基不同,乙醇溶液、葡萄糖溶液呈中性,苯酚溶液呈弱酸性,而乙酸溶液呈明显的酸性。再如,甲苯等苯的同系物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则不能,这就是因为其分子中侧链受苯环影响的缘故;甲苯比苯容易取代,则是因为甲基能影响苯环的缘故。蕴含在有机化学中的辩证关系还有很多,关键在学习有机化学时,能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依据事物的内在特征、外部条件综合考虑,灵活做出判断,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所谓逆向思维,即有意识地从顺向思维的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学生掌握起来深感困难。如果没有一条很清晰的主线将有机知识串联起来,学生所学的知识只会是零散的,解决问题时容易张冠李戴。因此,需要建立有机物网络系统知识。但在建立网络系统知识时,如果按照教材顺序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只会形成简单的重复记忆,学生兴趣不大;如果继续按照顺向思维建立有机知识网络,学生的思维显得单一。因此,在形成有机网络系统知识时,教师可打破传统,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由最后学的酯类物质去反推以前所学的酸、醛、醇、苯酚、卤代烃、炔烃、烯烃、烷烃等物质,推断时紧紧抓住官能团间的转化关系。这样做,学生既复习了有机知识,又巩固了由此及彼的反推能力。有机化学中的合成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在教学中,通过有机合成训练,使学生掌握“逆推”方法,打破通常的顺向思维定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5.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习题课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可通过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将问题按照内在联系,让学生进行抽象归纳、推理、想象、分析、综合,找出问题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思维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在有机学习中,除了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用途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对中学有机化学有一个整体认识,能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有机化学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层次较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适应性,学会关心社会生活,并努力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了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有机化学的学习还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认识,以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综上所述,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既要抓双基训练,深化知识点,又要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使之形成系统化,网络化,还要注意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篇2: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

思维能力中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和硫化氢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应用稀硝酸?在讲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时,可利用其性质的对比和分析,从而提出 除去杂质二氧化氮的方法。在进行硫化氢还原性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1、硫化氢是酸性物质,为什么不用浓硫酸干燥?2、硫化氢和浓硫酸会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3、硫化氢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通过设置总是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没有分类法和归纳法,就没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没有类比和模拟法,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

掌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并实际运用于认识和实践,就能使我们的主体思维能力发生层次的飞跃。

1、基本思维方法的训练

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地涌现,新概念不断的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都是容量仪器,都能量出一定体积的液体,所以学生使用时容易混淆。只有引导他们从容量范围,刻度规格以用形状对精确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特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种仪器的用途,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仪器。

教师应经常将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注意抓住某些模糊或有错误的认识,将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始,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正确可靠,而且思路正确,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引起了质疑,从而产生了问题,提出问题总是希望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寻找解决所需要的信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几分钟或稍长时间,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学生的认识过程大部分属于前者,课堂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更是如此。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若干对象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认真探讨点拨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例如在讨论胶体的稳定性时教师提出为什么制得的胶体没有沉淀呢?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播放Fe(OH)3胶体的电教录像,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红色的胶团在阴极附近上下浮动的情境,仅用五分钟就看到了Fe(OH)3的制备、净化和电泳的全过程,使学生很快得出胶体之所以稳定,一是带电胶粒的相互排

篇3: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

一、精选例题, 习题, 充分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

精选例题和习题是上好习题课的重要步骤。精选那些典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习题作示范, 从方法步骤着眼, 从解题思路入手,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弄清要求和条件, 找出对应的知识点, 抓住解题关键, 形成正确的思路和方案, 并列出适当的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 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 不仅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可以明确概念, 掌握方法, 启迪思路, 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对习题合理精选, 选择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典型性、规律性、针对性的习题, 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导向法组织学生练习, 并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比较分析, 筛选出最优解,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二、抓住习题要点, 做好习题讲评, 提高解题效率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做好习题讲评, 不仅能及时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 同时对训练思维的整体性,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习题讲评可采用多种形式, 可让学生登上讲台适当讲解, 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 鼓励学生们提出不同见解, 补充不同的解法;或者让学生自己讨论, 分组得出结论, 而后引导学生立于习题之外, 挖掘习题内涵, 进一步拓宽知识, 做到融会贯通, 并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归纳。方法可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错题例析”。通过习题讲评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把知识讲活, 从而达到思维变通性、创造性, 开拓学生解题思路, 提高解题能力, 巩固知识结构。

三、增强系统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习题教学贵在创新。在探索习题教学的方法途径的同时可适当设计、编拟新习题, 一道好的习题, 不仅要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和应用能力, 关键还要与科技前沿接轨,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对习题教学的兴趣。

1. 可以编拟一些学科之间的综合题目。例如:将鸡蛋放入稀盐酸当中, 鸡蛋表面会出现许多气泡, 而且会上下“跳动”的现象。

(1) 写出该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请解释鸡蛋为什么会上下“跳动”?

2. 可以编拟一些开放性题目, 鼓励学生感于猜想, 尽可能标新立异提出独创的想法。

3. 可以编拟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题目, 能吸引学生思考, 拓展思维的广度。

例如:一般物质是热胀冷缩的, 为什么水在4摄氏度是“热胀冷胀”的?假如水也是热胀冷缩的, 那么冰的密度就会比水大, 试设想世界会是怎样的状况, 人类将面临什么?

四、习题教学应注重的几个原则

1. 基础性原则。

习题课要注重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而不能热衷于追求试题的新颖和过分强调解题的技巧性。学生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基础知识, 知识的延伸、思维能力培养也必须以基础知识为起点, 从基本方法起步, 在不断求异、创新的变换中逐步提高。

2. 启发讨论性原则。

练习评析积极启发讨论, 这是习题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反馈的信息, 积极组织学生讨论, 适时启发点拨,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

3. 传授方法与培养能力并重原则。

习题教学不能只着眼于几道习题, 而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教会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关键是要他们将来能驾驭社会, 较快地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此教师应多方设法, 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通过习题的讲、练、评、议, 启迪思路, 传授方法, 培养能力。

4. 少而精原则。

打造高效课堂, 笔者认为减轻学生负担, 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习题课精讲精练, 在“精”字上下功夫。精讲例题, 精选习题, 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自学时间, 让他们去思考, 去归纳, 去自主获取知识, 去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要陷入题海, 事实上过多的习题和重复雷同的演练只会使学生疲于奔命, 只有“举一”, 而无“反三”之力。

篇4: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从思维方法着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以重视和培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思维总是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开始的。化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为使提问达到预期目的,应注意两个问题:

1.所提问题要切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难易适当。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激发思维,过难,学生还不具备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或方法,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过易,学生略加思索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思维在低下水平重复。问题过难或过易还会削弱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和硫化氢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用稀硝酸?

3.所提问题应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启发性。在当前实施“目标教学”的过程中,提问要于课堂目标紧密相连,在能够激发思维的前提下,可以以检查学生的预习和基础知识为目的,也可以给学生构成悬念为目的。例如,在讲铁的化学性质之前提问,铁与氧气反应都生成四氧化三铁吗?我们学过的铁还可以跟什么物质反应?在讲碳酸钠这种物质时,可向学生提问,在工业上碳酸钠为什么又叫纯碱?它是一种碱吗?这样提问构成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常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为使教学的继续进行和达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化学实验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过程,化学实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1.化学实验以其多变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例如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把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过程中呈现的现象不仅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而且还会引发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石蕊试液为什么变红色?加热后红色为什么又重新变成紫色?这时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为学生深刻理解本节知识创造了条件。

2.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深入细致的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加工过程,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3.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经常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知识间的概括、总结,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学完一氧化碳性质后,把氢气、一氧化碳和木炭三种物质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综合起来,从使用的仪器、仪器的安装、反应原理、实验现象、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引导学生对比、总结,学生熟练掌握了三个实验操作及各种反应物知识,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

三.通过课堂练习,强化学生思维

学生学习了思维方法,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思维方法。要能够灵活运用思维方法,还必须经过适量的练习,在练习中多次重复运用已学过的思维方法,反复强化它们在头脑中的印象,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而且学生之间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回答能有效地激发思维,从而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此外教师可以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与自己的思维过程相比较,从而使学生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不足,这些优势都是课外练习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练习来强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四.通过课外小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除了课堂实验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外,还要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摄影冲卷、化学小制作;对土壤成分的检测;对一些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成分的分析及它们对自然界污染情况、如何进行防治的调查;对钢铁锈蚀的现象如何解释及该怎样进行防护;建筑、合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了解;对市场上所卖的冰冻海产品是否含有福尔马林的检测。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

创新、发展是人类恒久不变的主题,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社会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地发展。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一支粉笔一节课、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课改后的新课程已经显示出它明显的不足,信息的获取仅仅局限于书上已满足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而且现在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所以我们首先在教学模式上必须打破常规的教学,要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备课创新,启发提问创新,课堂教学教法、教学手段创新,学法指导创新,从一点一滴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老师有创新的意识,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才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导入要新,努力营造创新的氛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不仅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观察对象,还可以作为我们新课的引入。新课的引入,影响着这节课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没有求知欲,老师的教学就很被动,伏打没有好奇心,原电池的发现就要推后。例如:NH3 的新课教学序幕我们就可以直接用NH3的喷泉实验。 学生在一刹那对实验的“动感”现象和“色差”现象留下很深的印象,求知欲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思维也激发了,学生通过观察“喷”的现象, 强烈地想象到瓶内压强减少程度之大,从而得出NH3极易溶于水的结论;通过“无色变红色”的现象观察,也顺利成章地认识到NH3溶于水后溶液成碱性。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参与探究的全过程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改变学生被迫去思考老师要求思考的内容,被动地进入学习。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讨论,主动得出答案,这样,自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例1、学习“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时,学生看完课件后,就产生了好奇:人遇到雷雨要躲,而庄稼为什么却喜欢雷雨?这样学生在好奇中处于积极主动思维的学习状态,主动讨论去寻求答案。

例2、学生是很有兴趣做实验的,但如果不正确的引导,那么实验的价值就不会得到体现,所谓的活动与探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学习NO2与水的反应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完成实验,观察现象

2、如何验证所得无色气体及无色溶液即验证NO2与水反应的产物

3、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所得酸为什么是HNO3而非HNO2

4、改进实验使NO2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硝酸,并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5、如果4中NO2改为NO呢?同样要求

在这样几个递进的问题中,学生通过讨论,合作,不仅自己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还从最后两个问题中联系到了工业生产硝酸,思维也有了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很好地引导学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要肯定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与赞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地淋漓尽致。

四、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当教学内容需要突出重点难点时,当学生的知识容易产生误解时,课堂讨论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讨论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便于集思广益。例如喷泉实验后学生很容易形成这样的误解――只有易溶于水的气体才可以设计成喷泉。氨气的喷泉实验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实验,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化学、物理学原理。所以每到这个新课时,我都会安排一节课作为一次研究性课题《喷泉实验的条件与设计》的探讨。这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透过氨气喷泉实验的现象进行群体讨论发现喷泉实验的实质,在讨论中我主要安排从以下几个步骤着手:

1、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联想到与我们生活中、自然界中产生喷泉

的原理是一致的,形成压强差。

2、氨气的喷泉实验利用了氨气的什么性质形成压强差的?学生已经知道是利用了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所以趁势引导,在实验中把氨气换成哪些气体也可以同样形成喷泉。在这一步学生已经可以归纳出不同溶解性的气体,感觉到溶解度不同的气体对喷泉实验的影响,意识到吸收液的作用。

3、在2的基础上,设计不同溶解性气体,利用不同吸收液形成喷泉的实验设计,同时也完整归纳出形成压强差的条件。

4、设计有色喷泉,如黄色的、黑色的、兰色的。在这4个步骤中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挑起,学生初步掌握了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很好的激发。

5、最后以几个以往高考中能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挥的有关习题来巩固喷泉实验的原理,在训练中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思维拓宽了,他们敢大胆联想、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的对立与统一,一个是求异,一个是求同,两者往往相互联系,在问题的解决中也往往的同时运用这两个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讨论和研究的思维训练,得出不同的答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集中性思维也可以说是聚合式思维,是把问题的提供的各个信息或各个条件朝同一个方向集中,得出一个最正确或最优化的解决方法。发散性思维可以提供一个问题解决的不同设想,但不是代表每一个设想都可行,它还必须通过集中性思维的提炼,得到有价值的结果。事实上归纳与总结也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训练,所以在单元结束后或复习阶段,教师都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找出规律,比如具体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是既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 又从该单质至各类化合物之间横向联系进行小结,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机化学的规律更强,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实在繁多。教师习题课上分析的内容也基本围绕这两者的统一,例如下列等物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哪一个这样的题目讲解时,老师不可能就题解题,肯定都会设计一些拓展和归纳,培养学生解题中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六、不忽视逆向思维的培养

篇6: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

南昌县莲塘七中万保生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很早就提出教师进行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通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这三种思维能力呢?下面就化学中列举几种方法和途径。

1.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富有联想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沟通各部分化学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联想是帮助学生拓宽思路的好方法,联想能力越强,思路就越开阔。启发学生进行联想的思路很多,启发学生从实验现象去联想,例如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还可以引导学生由此联想到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特性。启发学生从相似或相反哦问题去联想例如: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风化和潮解,物理变化和物理过程等,通过联想,可以开拓思路,活跃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能力。

2.鼓励学生勤思善问,敢于质疑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不划框框,不定模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相反意见,把学生的思路搞活。例如:在化学解题教学中,可以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和广阔性。

3.帮助学生分析对比,归纳小结

分析对比和归纳小结都能使化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记忆,并能及时联系有关化学知识,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维,例如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三节谈到硝酸的氧化性很强,它跟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是氢气,反应情况比较复杂,学生一时不易掌握,教

师在做好浓硝酸和铜反应,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浓、稀盐酸跟金属反应的知识和浓、稀硫酸根金属反应的知识,启发学生着重对比这三种酸跟铜反应的情况,通过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浓盐酸、稀盐酸、稀硫酸都不能和铜反应,然后再启发学生分析浓硫酸根铜的反应,突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所以浓硫酸跟铜发生了氧化,进而启发学生对于硝酸跟铜反应的实质,然后对比浓硫酸根铜反应和稀硝酸跟反应的不同产物,是学生通过活跃的思维来加深对这两个反应的印象和记忆,又如通过归纳小结在离子化合物和在共价化合物如何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揭示出无论是在离子化合物还是在共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物的代数和等于零的规律,进而启发学生运用这个规律去分析和掌握根据分子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的写出分子式等问题。

篇7:从“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练”是学生熟悉运算步骤,积累运算技巧,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常言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充分说明了“练”的重要性。通过作业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发展思维,提高计算能力,进而找到正确、迅速、灵活、合理解答问题的途径。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处理好“学”和“练”的关系,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一、新课前安排“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较强,新授前安排好与新知识联系较密切的练习,为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讲授“归一”应用题的复合应用题,我先安排了如下练习:(1)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做了多少套?(2)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75套,还剩多少套没做?(3)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75套,剩下3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几套?(随时变换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出示例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3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学生一见新题就很快举手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解答复合应用题,学生既知道复合应用题是由几个相关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成,同时又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要加强知识的有机联系,处理好巩固练习。

新课授完后,抓住新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时练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当堂情况,当堂巩固之目的。安排好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小学生模仿性强,做点模仿性练习,对于重难点要多练,但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抓住“精”点讲。以便鼓励学生从中找出解答规律,掌握概念,突破难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和练习。例如:讲组合图形,我发现学生不能识别图形,就帮助学生分割图形,掌握方法,让学生进行判断,说明理由,然后让学生自已去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巩固了新课所学的知识。

三、帮助学生思维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对于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之后,鼓励学生在新的情况下,自己运用一般知识,有观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针对教材的实际安排一些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练习题,以便循序渐进,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发展开发了智力。

综合实际编题练习,如学生学会了梯形面积后,让学生独立求梯形面积的应用题,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注意学生练习的时间过长易疲劳,厌学,注意力将低,效果不佳。要分散练习,加强学习进程,分散难点、重点,各个击破,然后系统地联系起来进行练习而有效。对于好、中、差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宜。

篇8: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

一、适时设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心理学也认为:疑, 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 有了这种反射, 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可见设疑是诱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怎样设疑才能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呢?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怎样开头, 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 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作为化学老师, 应精心设置疑问、巧妙设置“悬念”, 使学生渴望和追求新知的心理时时处于“激发”的状态, 从而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

例如:教学盐类的水解时,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酸溶液和碱溶液pH值的范围, 紧接着设问:“NaCl、Na2SO4、NH4Cl这些盐溶液的pH值会在什么范围呢?”有的同学说等于7, 也有的说小于7, 还有的说大于7, 少数同学却认为各种情况都有可能.教师这样的设疑, 很快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教学中, 教师应恰当地设置疑问, 激发学生“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的心理欲望, 从而培养学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自发的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开拓意识.

二、巧妙提问

设问“巧”, 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问“妙”, 才能使学生在主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 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例如, 教学完“镁铝”的内容后, 教师向学生提出:“往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对此问题, 学生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 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等等, 产生出多种多样的结论.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种:一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因为在溶液中发生了离子反应:Al3++3OH-=Al (OH) 3↑;二是无白色沉淀生成.因为上述反应生成的Al (OH) 3遇强碱溶解, 即Al (OH) 3+OH-=AlO2-+2H2O;三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沉淀逐渐消失;四是一般说来, 第三个答案是正确的, 但是当AlCl3溶液浓度稀, 加入NaOH溶液的量多, 注入速度快时, 看不出白色沉淀先生成后消失的这一现象, 不过两溶液如此混合时的确是发生了上述反应.

这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探索多种答案, 并提出独特的见解的教学方法, 真可谓“难中寓巧妙, 易里藏机关”, 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十分有利.

三、精心启发

灵活的反问, 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探究, 最终达到自己解决的效果.例如:

生问:老师, 金属钠比铜活泼得多, 是吗?

师答:是的.

生问:那么, 为什么投钠于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呢?

师答:你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溶剂是什么吗?

生答:水.

师问:金属钠与水反应可否记得?

生答:记得, 2Na+2H2O=2NaOH+H2.

师问:在溶液中, 硫酸铜遇氢氧化钠后有何现象?

生答: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师问:反应方程式会写吗?

生答:会.CuSO4+2NaOH=Cu (OH) 2+Na2SO4.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上述两个反应是连续进行的, 并启发学生把两个方程式合并, 学生一会儿便写出了:2Na+CuSO4+2H2O=Cu (OH) 2+Na2SO4+H2.这时, 教师再问学生, 为什么把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不会置换出铜呢?学生脸上立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因此,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不要把现成的答案塞给学生, 而要善于抓住契机, 精心启发, 层层引入, 使学生有所思考, 有所琢磨, 有所发现, 最终自己解决问题.

四、改进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 是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将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等等按实验报告顺序全部告诉学生, 学生只是“照方抓药”“按图索骥”而已.如果改为教师根据实验特点, 提出课题要求, 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选择仪器、药品,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自己进行实验操作.那么这种“按骥索图”的教学方式既能使实验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 “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教师先让学生看教材、做实验, 然后要求学生思考, 这个实验是否存在缺陷?若有, 缺陷何在?怎样设计较合理的装置?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 有的认为:这个实验产生的气体有毒, 对人的身体危害大, 必须控制产生气体的量.也有的学生认为:这个实验药品浪费多.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从解决上述问题出发,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设计出原理跟启普发生器相同或相似的简易气体发生器, 并且要求既可减少毒气又可防止药品的浪费.

这种改进实验方案, 是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 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探索各种合理的方法, 设计各种可行的方案.这样的教学设计, 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利途径.

五、探究问题

对实验的成败、实验现象进行质疑, 引导学生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学生在实验制甲烷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 以至实验装置及实验药品的使用都可以提出许多问题.如: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碱石灰而不用纯氢氧化钠?在玻璃尖嘴管口点燃甲烷时, 火焰不是淡蓝色的, 而往往是黄色的, 原因何在?等等.

学生沿着老师引导的不同方向,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认真分析, 深入探究, 定向追踪.教师及时给予启发、点拨, 并疏通学生探索问题时的思维障碍及某些知识局限,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全面丰富的化学知识, 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六、活跃氛围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的重要品质, 是指思维过程的迅速程度.有了敏捷性, 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就能够适应各种情况, 积极地思维和周密地考虑, 并能够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得出结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活跃课堂氛围, 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那么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呢?一般来说, 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一是组织抢答.如教学“硝酸的性质”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设计十道抢答题, 并把这些问题提前一周交给学生准备, 课前分组, 并提出抢答比赛规则, 然后在课堂进行抢答.这样学生必须在紧张的情绪中, 迅速分析、思考、讨论、抢答.实践证明, 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 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十分有利.二是中心发言.中心发言是指事先将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一些思考题, 让学生自己阅读, 寻找答案, 挑选准备得充分的同学在课堂作中心发言.然后, 让其他同学补充、评价,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肯定正确的, 纠正错误的.这种形式同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自学能力.三是引发争议.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探索同一个问题的各种答案, 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 发挥各人独有才能.当学生争议时, 教师不要轻易裁决, 更不要压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要让他们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这样的教学设计, 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敏捷性, 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篇9: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考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科学性

化学教学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举措。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有序性、广阔性、综合性)

教师引导学生将中学化学中掌握的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由零散到系统、由孤立到整体。

一是通过教师点拨、启发,让学生总结每章知识网络、理解章与章之间的关系及中学化学的体系。做到定期完成、定期检查。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共有三节内容,首先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的快和慢,把速率知识运用到可逆反应中就可以过渡到平衡的建立与移动,再把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并引伸到工农业生产中,就过渡到合成氨工业。其次要把握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如勒沙特列原理是化学平衡中的重要原理,把它运用于“电解质溶液”中,就可准确掌握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和盐的水解程度大小的影响,可以准确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酸碱性知识。再就是要理解整个中学化学的精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可建立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可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然后联系到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把整个中学化学形成有机整体,使之网络化,从而有序地储存方面下功夫。

二是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精选习题,使用三个层次的练习即系列练习(单章知识点习题)、单元练习(如有机化学)、综合练习,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使知识更系统化、网络化。

三是抓整体评价即综合测量与评价的对策,应当把每道题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孤立地看待每句题干。即分析问题的整体逻辑结构;分析问题涉及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法。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

引导学生将题设情境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将其分解、迁移、重组,使问题得以解决。

首先,利用内含干扰性典型练习及巧算巧解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如96年全国高考化学第32题,题目通过某纤维高分子的结构简式来设计,着重考察羧基与氨基间的缩聚反应,将学过的肽键知识迁移,由于题目所给二者的书写方法具有一定的干扰性,通过这些障碍考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其次,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针对性。针对某一专题,教师要传授学生解题方法及思维规律。如电解计算,学生不易掌握,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关系式。通过指导,让学生明确两条主线,即通过电极反应把转移电子数、阴阳极产物、原子量等联系起来;通过电解反应把阴阳极产物、质量分数、式量、PH值等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针对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

引导学生将化学信息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形成规律,并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论证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首先,让学生在实验室验证有关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进行质疑,并在教师引导下设计一些简单实验,让学生多动手,通过定性或定量实验形成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其次,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以及全讲全评的习题课教学模式,教师要下功夫备好习题讲评课,通过抽查易错混点、重点习题、分析学生易错的原因以及题目的逻辑关系,让学生自己讲解,最大可能地暴露矛盾,然后教师提示启发,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第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建立易错易混习题库,并对典型问题加以剖析,如96年全国高考化学第9题,题目看起来并不难,但设问形式新颖,很有可能错误地理解题意,从题干中看出,进入装置的是这4种气体之一,尾气也是这4种气体之一,但二者不见得是同一种气体,这是解题的关键,题目着重考察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另外,还可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教学方法,大胆地向应试教育挑战,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篇10: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层次教学”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推动思维多层面逐步深入地发展,使知识和能力不断升华.教师可根据知识结构的繁简和理解程度的难易,把包含在知识和规律内的复杂和隐蔽的内涵,层层剥离,进行多层面的展开,逐级推进和激发,既使教学由表及里,深入清晰地揭示出整体知识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又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一、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多层次的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的教学是数学知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抽象性,理解和掌握时可将其分解为多个层次,先一层一层地认识,理解每一层次表达的意思,然后再分析和综合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使形成完整的易于掌握的知识成为学生思维的必然.例如,对“复数的三角形式z=r(cosθ+isinθ)”的理解,首先通过观察,可作出表层认识:层次Ⅰ:复数z的模为r;层次Ⅱ:复数z的幅角为θ;层次Ⅲ:r的取值范围r≥0;层次Ⅳ:θ的取值范围0°≤θ<360°.在以上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扩展思维,使理解进入更深的本质的层次:层次Ⅴ:复数z可表示成向量z;层次Ⅵ:r即为向量z的长度,故r≥0;层次Ⅶ:θ即为向量z与x轴正向的夹角;层次Ⅷ:θ的取值决定向量z所在的象限.至此,通过层次教学,揭示了“复数三角表达式”的本质,达到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公式的目的.二、问题和情境层次化的创设思维肤浅的学生,只能领会到问题中元素之间的浅层关系;思维深刻的学生则能深入问题内部,透过表层,掌握其内部元素间的深层关系,从而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因此,在问题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作全面、深入的层次结构分析,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问题解决.例1观察下表:1,2,3,4,3,4,5,6,7,4,5,6,7,8,9,10,……求第n行各个数之和.解本题的关键是深入分析上表的结构层次及数列的特点,从特殊的对象开始观察,通过分析、比较和分层归纳,得出一般规律.为此,教师应着重处理好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并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逐层深入的问题情境.层次Ⅰ: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几?问题情境:第n行的第一个数与其所在的行数有何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容易得出,第n行的第一个数与其所在的行数相同,即为n.层次Ⅱ: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是几?问题情境: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与其所在的行数有何关系?学生通过前四行中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1,4,7,10,可进一步归纳求等差数列1,4,7,10,……的第n项为3n-2,即为第n行最后一个数.层次Ⅲ:求第n行各个数之和.问题情境:第n行数列有何性质?其首项、未项、项数各是几?通过以上逐层分析,学生此时茅塞顿开,本题归结为求以n为首项,3n-2为末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的前2n-1项的和,即第n行各数之和Sn=n+3n-22×(3n-2-n+1)=(2n-1)2.问题和情境层次化的创设,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架起思维的“梯子”,促使思维不断上“台阶”.一般来说,层次教学应符合以下要求:(1)要适合知识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各问题之间的跨度要适当,即不能太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太大,使学生一筹莫展,无所适从(2)要体现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如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等.(3)要遵循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构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筋骨,数学问题和情境层次化的创设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4)问题和情境本身要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尽量避免简单形式化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三、综合练习多层次变化一般而言,综合性愈强、知识跨度愈大的数学题,要求解题的思维层次愈高,对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愈熟练,思维训练的价值愈大,学生也愈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根据问题进行多层次的变化,以减少坡度,顺利地从未知向已知过渡.例2已知z1=x+5+yi,z2=x-5+yi,且x,y∈R,|z1|+|z2|=6,求f(x,y)=2x-3y的极值.此题综合性强,融复数、函数、极值于一题,集化归、转化、数形结合于一身,所以对不少学生构成较大的困难.教师在讲解时,就应作适当变式,可分解为如下几个层次来处理:第一层变化:转化条件.由已知得(x+5)2+y2+(x-5)2+y2=6.①揭示隐含关系:由方程①,知动点(x,y)的轨迹是以(-5,0)、(5,0)为焦点,长轴为6的椭圆,其方程为x29+y24=1.第二层变化:变换原题叙述方式.原题变为:已知实数x、y满足方程x29+y24=1,求f(x,y)=2x-3y的极值.第三层变化:代数问题几何化,直观处理.揭示深层关系:设m=2x-3y,有y=23x-m3,此乃斜率为23,纵截距为-m3,且过椭圆x29+y24=1上的点的一束平行线,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m3(从而就是m)取极值.计算求解:将3y=2x-m代入4x2+9y2=36,并根据判别式Δ≥0,求得|m|≤62,即mmax=62,mmin=-62.综合习题多层次变化,体现在引导学生审题、推理、探路、寻找最佳策略、展示解题过程、回顾评述、延续拓广等各个环节,从各方面联想、类比,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使知识和能力不断升华.四、系统知识不同阶段的层次要求数学知识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因此,理解和掌握知识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顺序,保证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这就必然存在知识在不同阶段的层次要求问题.为此,教师应根据大纲和学习的不同时期和阶段,设置相应的教学层次,提出适当的要求,并善于以知识促思维,使思维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不断巩固中向广度知深度发展.根据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的关系,教学层次和要求要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将复数的.代数式化为三角式”这一节里的内容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如果让学生解决问题,就不能简单提“怎样把复数的代数式化为三角式呢”这样太抽象、太空洞的问题,如果换一种方式提问:“已知a和b为不同时为零的实数,求r和θ,使得a+bi=r・(cosθ+isinθ)(r>0,0≤θ≤2π)”,则属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认真思索,最终能达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目的.总之,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必须是依靠数学知识基础上的发展运动.数学思维的教学应从学生的思维潜在水平开始,通过教学把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在新的现有水平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思维潜在水平,并形成新的思维最近发展区,于是教学又从新的思维潜在水平开始……,这种循环往复、不断转化和思维发展区层次逐步推动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和推动数学思维向前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善于发现并及时捕捉到各个发展阶段和层次的“教学最佳期”,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及思维途径以针对性的有效的指导.

篇11: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

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一、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学习分数时,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往往混淆不清,以致解题时在该知识点上出现错误,教师虽反复指出它们的区别,却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习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做这样一道习题:“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9/10,第二根截去9/10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此题出示后,有的学生说:“一样长。”有的学生说:“不一定。”我让学生讨论哪种说法对,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经过讨论,统一认识:“因为两根绳子的长度没有确定,第一根截去的长度就无法确定,所以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也就无法确定,必须知道绳子原来的长度,才能确定哪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这时再让学生讨论:两根绳子剩下部分的长度有几种情况?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当绳子的长度是1米时,第一根的9/10等于9/10米,所以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当绳子的长度大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大于9/10米,所以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长;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小于9/10米,由于绳子的长度小于9/10米时,就无法从第二根绳子上截去9/10米,所以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而大于9/10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

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区别的认识,巩固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了不同的解法:

(1)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全长和乙队20天修的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1500-35×20)÷20

(2)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35×20+100)÷20

(3)可以先求出两队平均每天共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算式是:1500÷20-35

(4)可以先求出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算式是:100÷20+35

(5)假设乙队和甲队修的同样多,那么两队20天共修(1500+100)米,然后求两队每天修的,再求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1500+100)÷20÷2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哪种思路最简捷。

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运用多余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多余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如:一根绳子长25米,第一次用去8米,第二次用去12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由于受封闭式解题习惯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凡是题中出现的条件都要用上的思维定势,不对题目进行认真分析,错误地列式为:25-8-12或25-(8+12)。

做题时引导学生画图分析,使学生明白:要求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这里25米是与解决问题无关的条件,正确的列式是:8+12。

通过引导分析这类题,可以防止学生滥用题中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

四、运用隐藏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隐藏型开放题,是解题所需的某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背后,如不注意容易遗漏。在解题时既要考虑问题及明确的条件,又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隐藏着的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和思维的缜密性。

如:做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面袋,至少需要白布多少平方米?

解答此题时,学生往往忽视了面袋有“两层”这个隐藏的条件,错误地列式为:8×5,正确列式应为:8×5×2。

解此类题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隐藏条件,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篇12:有机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论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成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写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的进步,学生的写作视野本应更加广阔,写作的内容应更加丰富,而现实却截然相反,大多小学生的习作仍然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一潭死水,枯燥无味的文章比比皆是。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放飞思维的翅膀,写出富有生命灵动和极具鲜活色彩的佳作呢?那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问题,而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的问题。

一。在指导中创新

小学生作文和小孩子学走路一样,同样需要大人的帮助,如何快速的把学生送入习作创新的快车道,一方面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写作新空间,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积累,并模仿尝试把这些发现和积累运用自己的习作中,久而久之,创新的思维有了,创新的能力也随之而来了。当然,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每次习作训练可先从一方面入手加以引导,然后逐渐的扩大,最后加以整合,一篇全新的文章诞生了。例如:从第九册语文教学中,《地平线》这篇课文我们可以学到题目的创新,从《我爱大海》中,既能学到结构的创新,又能学到立意与表达的创新……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有意的加以渗透,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创新作文的诞生便指日可待了。

二。在评价中创新

作为教师我们同样需要在习作评价中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要及时的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评价,这样会唤起学生们无穷的写作热情。教学经历告诉我,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小到学生哪怕是使用了一个好的词语和一个生动的句子,大到立意、表达、结构……都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发现和鼓励,那么他们的习作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习作的方向感就明确,长此以往,学生自我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都得以尽情的释放,个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创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经过长时间的坚持评价,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们的作文中留下的到处是创新的足迹。

三。在循序渐进中创新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我班的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太高兴了!我恨不得一下飞到学校。”一个“飞”字传神的把开学时那种喜悦和兴奋的心情真实的流露出来,这就是创新。又如:我的另一个学生在描写校园的景色时写到:“校园周边是高大、浓密的柳树,远远望去,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时刻保卫着校园,柔软的柳枝好似少女飘逸的长发,随风摇曳。”一段真实而细腻的描写让我们一下子看到校园环境是那么清新、那么美,这也是创新……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一点一滴的引导去发现,小到字、词、句,大到段、篇、章,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经过长时间耐心细致地指导和培养,写出创新文章不再是难事了。

总之,创新是一个指导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实践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的去培养,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妙笔生辉。

上一篇:数电实验报告答案下一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