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记忆作文

2024-04-14

寻回记忆作文(精选14篇)

篇1:寻回记忆作文

寻回童真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我已步入40岁,在年龄上说我已经不再年轻了。虽然说在每次和朋友交流中总为自己的变老而嘘吁不已,但内心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年轻起来,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中,我都觉得自己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刻,所以,理所当然地我认为在重重工作中的我最是年轻。于是,每当我看到自己的员工略有放松之时就严厉地指出,因为我认为那样是在浪费生命,久而久之公司中见不到一点笑容,觉得死气沉沉。

最近也不知怎么了,我对于年轻是越来越渴望,我想可能是逐渐变老的缘故吧。于是,我的工作量也在这种理由下“飞涨”了,女儿见了这样的我可能是被惊到了,每天都劝我少工作,多休息以免累坏了身体,在那六字真言的`软磨硬泡下我终于交械投降答应休息一下午。

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人一闲了难免就会想东想西,这不,靠在软椅上的我正四处神游,但忽然我发觉,我好像被一个问题困住了,因为我发现我的记忆中就有一块是空白的,而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而我就这么个死脑经的的人――只要是有可能做的事就绝不罢休。于是,我就想啊想,想了又想……不知不觉中我竟然就这样睡着了。

睁开眼,我却不是在软椅上而是置身于一个充满着浓密花香的大花园中,眼中即刻闪出疑惑之色,但在我还没想明白时就有人打断了我的思索――是一个五、六岁大的粉嫩可爱的孩子,一见我她竟然大叫:“啊,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好久了啊!”然后便拉住了我的袖口。身为职场精英的我对于这个陌生人自然防范性很强,在她快靠近时就退开一步,理由简单:我从没见过她。她见我如此明显是一愣,欢喜的脸上有淡淡的悲伤涌现,原来你早就把我忘了呀!忽而脸上表情又一变,又是笑脸了:“那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好了,我叫童真。”见她这般我也不好推辞伸出手:“你好。”语气淡淡,并无波澜,她又是一愣,然后拉着我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草地很柔软,踏在上面心情竟舒畅了几分。也许是某根神经太过紧了我倒而没忘那个问题:我忘了什么?但此情此景我不想再想,跟着童真玩耍了起来,倒真是有心开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阴。一不想那记忆就自己渐渐恢复了,那是我的儿时记忆――我想吃冰棒,爸妈不让,我就哭,他们受不了买给我,而我却露出了计划得逞的坏笑;过年了平时很少买肉的父母终于买了肉,我欢天喜地地蹦啊跳……

啊,我忘记的竟是我儿时的记忆,猛然回神,发现面前站着的不就是儿时的我嘛,我立马上前抱住了她,她也恍然大悟,神奇在下一秒发生,她竟消失了,天边似有人隐约地在说:“我在你的身体里,记住童真是最好的!”我还在寻找,这时一束阳光刺入我的眼中,我下意识地一闭,再睁眼,我醒了。

第二天的公司里,员工们都惊叹了,因为我笑了,笑在我嘴边漫延。

只有我明白――我寻回了童真,也寻回了年轻。

因为心里年轻的人,永远不会老。

篇2:寻回记忆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A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人,他平时以种地为生,闲来无事时,就到附近的大山中散散步,听听鸟儿的歌声,日子过得很快乐。

一个偶然的机会,A来到了城市,在城市里他发现每个人都愁眉苦脸,没有一丝快乐感,他感到很奇怪,因为他觉得这里的环境比乡村好得多,这里的人没有理由不快乐。

看着这么多人没有快乐,他突发奇想,打算开一个帮人们找回快乐的店生意一定会很好,说到做到,他立刻行动起来,并在城市里大做宣传,很快,大批没有快乐的`人蜂拥而至,都想来寻回自己的快乐。

A的方法其实很简单,让他们在这个乡村中过上几天,每天都过和A一样的生活,并且不许他们与外界联系。几天之后,因为这些人都饱览了山中美景、田园风格,又没有人来打搅他们,更无需关心、金钱、名利,所以每个人都很快乐。他们因此非常感谢A,回城市之后都给A汇了不少钱。A心想:就这样,就能赚钱,这也太好了!于是,他放下也种田的活,专心搞起了这个项目。

为了接待更多的客人,获取更多的利润,他挤出了所有可用的时间,再没有时间去听鸟鸣,看?a href=

篇3:寻回记忆作文

学生写到高兴时总是“心里像喝了蜜一样”, 甭管大眼睛还是小眼睛, 一律用“黑葡萄似的”加以形容, 花儿盛开永远是“张开了笑脸”……这一切仿佛都司空见惯了。殊不知, 小学生作文中的个性正在一点一滴地逝去。

去年, 我接手了一个新班级。第一天, 我便布置了一个日记题目:《新老师, 我想对您说……》。我还特别强调:大家可以给我提些建议, 或是对我说一些心里话。没想到, 第二天批完日记, 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学生大都用了比喻句“老师, 您是辛勤的园丁, 培育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老师, 您是播种机, 为我们撒下知识的种子。”真正写出自己对老师的建议与内心话的同学却是少而又少。这不禁令我感到寒心, 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他们的“个性”“真实”都到哪儿去了?

【感言】

语文课标关于写作总目标的表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多么朴实的八个字, 不需要堆砌华美的词藻, 也不需要布局精妙的构思, 重点是要“表述自己的意思”, 即个性化表达。“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习作教学呼唤率真表达, 彰显生命本真。

【寻“真”方案】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 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所以, 要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体现个性, 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

一、回归自然, 感受生活——创设“个性”发祥地。

绚烂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境, 是学生写作的不竭之源, 是“个性”的发祥之地。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感受, 组织、激励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生活。蓝天下的学校, 大自然的无字书, 都是灌溉幼苗的甘泉。把孩子带到野外去, 用心聆听那风声、泉音、鸟语, 呼吸那山野吹来的清新空气。一只蝴蝶翩翩掠过, 一朵花蕾悄悄绽放, 一缕轻烟袅袅升起, 一面岩石爬满青苔……都是在向他们悄悄传递成长的力量, 渐渐地渗入其灵魂和血液中, 获得生命与创造的滋润。

二、观察生活, 挖掘内涵———追寻“个性”停泊的“港湾”。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学生也不是没有生活, 只是日常生活已经麻醉他们的感觉器官, 不能引起他们观察、表达的兴趣, 更不用说挖掘生活的内涵, 体现个性了。记得有一次, 我要求学生把老师进入课堂前的情景写成一个生动的片段, 当时许多学生都写老师伴随着铃声走进教室上课, 这样“标准化”的习作毫无个性可言, 因为学生们早已对老师进入课堂的这种行为熟视无睹了, 怎么才能将这一过程写生动呢?我耐心引导学生:老师进入课堂虽然是短短的一二分钟时间, 可是如果你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有许多内容可写, 比如老师今天走进教室时, 是迈着怎样的步伐, 脸上的表情怎样, 从老师的表情里, 你们会想到些什么;进教室后, 老师有哪些动作……经过老师的引导, 有些孩子侧重观察老师高兴时的表现, 有些则注重观察老师生气时进入教室的情景, 个性初见端倪。

三、拓展空间, 创新生活———精心编织“个性”的花环。

篇4:寻回圆满的记忆

时常有朋友这样在信件中向我抱怨:“倘若,我人生的前20年,不是蹉跎在玩乐与嬉戏之间,那么,现在的我,一定是……如果,当初我用尽百分百的努力对她,那么,现在不说白头偕老,也一定不会……当年,假使我勇敢一点,投资那家公司,那么,现在仅靠分红,我每年都可以……”

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在回忆中绝对圆满的。即便他曾经争分夺秒地学习,为所在的科技领域乃至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他的心间,也一定是有着莫大悔憾的。牛顿因为钻研科学,无暇顾及爱情,虽成为了物理巨人,却也与真爱失之交臂,导致终生未娶;哥白尼不顾权势,力举真理,撰写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一小时后即与世长辞,从此与同居了十年的女友安娜阴阳相隔;马克·吐温一生酷爱投资,几乎耗其所有来寻找合适的项目,均以失败告终。最后,一个陌生人找到他,向他介绍自己的新发明——电话。他看了半晌之后说,这样的狗屁东西,能卖出去才怪!这个向他摆弄新发明的人,名叫贝尔。现在,全世界几乎没有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地区没有电话。他这一辈子,投资无数,但最该投资的一次,他却错过了……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是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提出的人生三戒。也由此点明人之一生所要面临的种种诱惑。

人非圣贤,年少春心萌动,我们将所有的心绪都付诸懵懂的情愫之上,追逐打闹,山盟海誓,不计光阴飞逝,但如是轰轰烈烈的恋情,大都以悄无声息地夭折而告终。于是,与当时所爱之人,所慕之士,从此咫尺天涯,形同陌路。很多年后,我们会想、会说“倘若当初”的一些话。

中年之时,柴米油盐,琐碎小事,无不需要逐一检点过问,细细盘算。于是,开始慢慢丢掉少年的强烈自尊和倔强,在街头为三斗米争吵,面红耳赤,毫不在乎。甚至,因为一点不值一提的小功小利,与多年的朋友就此反目,再不举杯相语。很多年后,此友先逝,恍然痛楚绝望,心中懊恼,有了“如果当年”的诸类言辞。

半生就这么过去了。悄无声息,又在记忆里訇然大响。我们总有许多许多事不曾做好,许多许多梦想不曾实现,许多许多诺言已经抛之脑后。可人生如同棋盘上的小卒,如不向前,又能怎样?于是,不管先前如何,也只得硬着头皮,顺着光阴向前一步步偈偈狂奔。

偶然,回望来时路,会感动于当年青涩的模样,混乱的足迹,无畏的壮言。终于在心间豁然开朗。那么长的历史,那么多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要真没了这些如果、倘若、假使,我们的人生,怕是早已无可期盼。

总是要在许多无趣的路上,去寻找有趣的风景的。可这无趣的路啊,往往很长,一走,大都是半生年岁。这半生年岁啊,错也错了,爱也爱了,恨也恨了,骂也骂了。如是,负了又何妨?

摘自《辽沈晚报》

篇5:寻回赤子之心作文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孟子

自我们出生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渴望成长,渴望成熟,于是岁月磨平了我们的棱角,我们自认为达到了所谓知世故懂圆滑,殊不知我们已在岁月这大沙漏里,淘去了善良,淘去了简单纯粹,淘去了本心。如果世界都是由这样的人组成,那这个世界就太过冷漠,太过麻木了,那就让我们寻回赤子之心,用婴儿的眼光打量世界。

寻回赤子之心,找回丢失的善良。你还能记得孩子看大人动物时满脸的泪水吗?你还能记得那个书中在父亲节将一只百合花放进乞丐碗中的小女孩吗?你听到那稚嫩的声音发出的一声声质问吗?我们早已被“这个世界弱肉强食”的观念所捆绑,所以,当我们看见幼童被狠狠摔下,老人被车撞倒,无处可归的小动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我们的眼睛早已不再饱含泪水,于是我们转身离开,然后安慰自己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可是人啊,我们难道忘记了做人最基本的品质了吗?一个人如果连善良也丢失了,那他就不能称为人。让我们放下所谓“强者”的姿态,找回善良,为生命动容。

寻回赤子之心,找回生命的简单与纯粹。追溯那绵连的流年,我看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依然坚持回老家创作的淡然;我看到林徽因围困李庄依然满足生活的.从容;我看到梭罗步入丛林,只为寻找生命的意义的纯朴。而现在我们早已习惯手机不离身边,电话接连不断的忙碌;我们将自己变得复杂,早已失去了那“温一壶阳光下酒“的简单与温情,正如纪伯伦所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致于忘了为何出发。”在温暖的午后,何不沏一壶茶,享受那令人怀念的简单生活?

反观当下,人们都在为生活而疲于奔命,他们拿最初孩童时的善良、简单作抵押,乞求命运赐予自己一个美好的生活,然而尼采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真实感,人们再也无法找到自信以立足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活在明天里,然而这些人再也没有明天。”其实生活已离我们而去。

篇6:诗歌寻回

寻回那么曾经遗失的美好

天凉了,心却暖了,曾经失去过很多

时间一点一滴的在过,转眼之间冬去春来,冬去春又来,秋已渐深

有很多人问过我,得到与失去,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真谛

我莞尔一笑,不知道如何准确的去回答,完美的去解释

彼此吧,找不到更合适的字眼去表达

总有人说,失去的东西不会再回来,遗失的东西已是落日长河

对,失去的东西都不复存在,时间,生命,曾经的那树绿叶早已深埋于尘土,泯灭了过去

错了,经得起考验的东西,从来不会屈服于时间的卑微,在纯真面前时间又算是什么东西,又怎么会在意时间呢

我忘了自己从何时起,刻意的回避周杰伦的歌

或许是心内的无奈,或许是成熟后的叛逆,又或许是自以为是的逃避

忽然,我又找回了那曾经埋葬在心底的梦魇

试着找回自己故意绕过的景致,挽回那些有意舍去的东西

繁茂的枝叶凋落了,留下的却是丰硕的果实

我经历了枝叶的懵懂,错过了青春的妖娆,却意外的得到了最终的`结果

似笑非笑,感慨自己的幸运

乐兮乐兮,乐已足够,兮只是发自心底的感叹的后缀

感谢用心,感谢用心

曾经有朋友说过,人生最庆幸的四个字是虚惊一场

但是自己感觉,最庆幸的四个字应该是失而复得

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理解是不同的,不要过分牵强,不要奢求完美,不要耿耿于怀

篇7:学习雷锋精神,寻回本心

学习雷锋精神,寻回本心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我们正处在青年时期,但颓废、非主流等思想却在我们之间泛滥,把穿着打扮怪异当时尚,把颓废无知充个性,这种行为的背后,无非是空虚的内心在作祟,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失去了重要的东西——上进心。同学们,青春的我们正是生机勃勃的时候,拿出我们的活力和干劲,向人们证明什么是真正的“90后”。曾几何时,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高楼大厦林立,人们的心也被冰冷的钢筋混凝土隔绝。邻里之间如同陌生人,每个人都呆在自己的“火柴格子”里,渐渐变得冷漠自私。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是否也需要雷锋的热情似火呢,答案是肯定的。见了面给邻居一个善意的微笑,邻居有困难就帮一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能改善邻里关系。如果你做不到雷锋的热情似火,那就微笑吧,传递你的善意和真诚。“力量从团结中来,智慧从劳动中来,思想从行动中来,荣誉从集体中来”。集体意识——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家里如果不团结,每个人只顾自己,那这样的家就好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家中不和外人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那么这个国家将面临内忧外患。在大利益和小利益面前首先应该保证大利益,因为有了大利益,小利益才会有保证。所以雷锋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现在社会一样需要。这就是万众一心,团结协作,坚韧不拔的意志,这就是雷锋的集体主义精神。

篇8:寻回记忆作文

一、对新课改的误读

语文课出现的走样缘于对新课改理念的误读, 新课改的理念是对传统课程理念的扬弃, 有所继承, 才有创新。可不少人把新课改理解成一个完全新生的事物, 不再接受传统方式教学了、不教字词了、不讲字义了, 让语文课变成了表演课或是教育课等。不讲枯燥的语文课文, 也不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内涵, 学生当然很乐意, 但是这样下去语文教育该何去何从呢?也有很多人认为似乎只有教学方法新、形式新才是新课改。有的课堂甚至在短短的一节课里, 一会儿提问、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诵读、一会儿鉴赏、一会儿又合作探究等等, 如此变幻的形式, 学生忙于应付, 即使跟上教师的步调, 估计也没有多少深入思考的时间。

二、在考试制度下的迷失

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 无论是老师的教, 还是学生的学, 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特别是初、高中的毕业班, 教科书内容被压缩得早早地教完, 剩下几个月或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专门用来复习。为了提高分数, 在语文课堂上, 学生大量做题、背作文范文、牢记各类文体的考点和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式与套话, 致使不少学生误以为语文的学习方法就是记要点与做题。在这样的情况下, 含有大量语文因素的语文课堂被极具功利性的教学所取代, 孰不知充满语文因素的语文教学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捷径, 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对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的阅读、体会、研习和感悟来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然而老师们在考试制度的逼迫下并不在意语文因素对语文成绩的帮助, 一味的强调眼前利益, 舍本逐末, 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 课堂中的语文味自然逐渐缺少, 对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成绩的提高必然没有好处。

三、语文教师素质不高

语文因素常寄存于文本的每个部分中, 而且存在的方式有所不同。语文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之间最重要的中介, 就要不断挖掘课文中的语文因素, 使语文课充分体现语文味。可许多语文教师的语文因素感不强, 不知道如何发现并挖掘语文因素, 往往是自己擅长什么就教什么, 或是考什么就教什么, 甚至参考书里写什么就教什么。这种教学内容的随意取舍, 造成了很多该教的没教, 一些不该教的却在教;把非重点当成重点, 重点内容却一带而过。契诃夫曾说过:“再好的剧本, 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 也会变得干瘪无味, 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 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试想, 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 安于就事论事, 墨守成规照本宣科的语文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 教师自身就应该要有浓厚的语文味,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充满语文因素的课堂里, 学生会沉浸于语言的世界里, 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 课堂上可能有热烈地讨论、安静地思考, 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以及顿悟后豁然开朗的会心一笑。充分挖掘了语文因素的课堂就像一个磁场, 吸引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学生会有提高自己表情达意能力的需求, 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学习, 课堂上会呈现浓厚的学习气氛、思考气氛。因此面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语文因素迷失的现象, 提出相应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 要加强语文教师组集体备课能力。教师们的集体备课可以汇集智慧共同确定语文因素, 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由于个人素质差异等因素导致教学中语文因素的迷失, 使得每堂语文课都有最具价值的知识供给学生。教师们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语文因素, 也可重点研讨几大问题, 例如:怎样发掘课文中的语文因素;课文中有哪些方面可提炼为语文因素;当发掘出来的语文因素过多, 一节课教不完怎么办;语文因素的学习如何转化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等。经过多次集体备课, 不断研讨打磨, 相信老师们的备课思路会由模糊到清晰、由混沌到明朗, 在语文授课中就会做到心中有“素”, 有重点地将最具语文因素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也会从中感受到浓厚的语文味。更为重要的是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 相信每位参与者都对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元素有了深入体会和把握, 老师们不再是看花人, 而是每个人都拿起了绣花针, 在共同铺就的教案蓝本上绣上了属于自己的色彩, 同时也绣出明天的语文教学画卷。

其次, 要基于文本, 还原学生原始阅读。所谓的原始阅读, 就是在没有外界的干扰下, 学生自己阅读, 从而自发形成原始理解, 这种理解也许是肤浅的、不准确的, 但是它属于学生充分理解后产生的个性理解。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 让其形成原始阅读。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入文本, 融入文本之中, 和文本 (作者) 对话交流, 产生感情、产生共鸣, 甚至感同身受、心灵受到触动和冲击, 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内涵, 才能真正得到感悟和收获。原始阅读的过程, 也是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语文素养、人文情感以及审美价值内化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 语文学习就会落空, 而这个过程是语文教师及其他任何高科技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张志公先生曾说:“任何的延伸与拓展都应以更好地理解赏析文本为基点, 不能喧宾夺主。”[4]于漪老师也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走进语文, 不是只听客观介绍, 隔墙看花。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 语文课就会打水漂。”[5]因此, 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亲近、触摸文本, 感受文本的无穷魅力而展开的。

再次, 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第一步就要吃透教材。课前认真研读, 充分挖掘和利用文本中的语文因素, 确立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正如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所说, “对教材解读有多深, 语文的魅力就有多大。”除此之外, 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如今网络的普及, 学生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新信息, 有很多同学比老师了解到的都丰富。对此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要及时刷新, 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系统, 做到与时俱进。所以语文教师要做一个善于读书的人, 只有读书才会关注到汉语言文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学科素养。语文教师也可以尝试了解学生们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 否则容易与学生形成知识上的代沟, 甚至变为情感上的代沟, 以致最终影响到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效果。不仅如此, 语文教师还需做一个反思者。一堂高效的、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 离不开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反思不仅对上一节课具有评价诊断作用, 还直接影响着下一堂课教师的教学行为, 及时地教学反思能让我们意识到教学中的问题。反思课堂中学生学的行为与教师教的行为, 反思每堂课的预设与生成, 反思教学目标落实程度等, 只有不断进行反思才能寻找出语文课的问题所在, 在每一次的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学, 哪怕是同一篇课文, 不照搬以往的教学设计, 每次教学都是一种创新。做一个优秀的教学反思者, 有助于语文老师素养的提升, 有助于语文课中语文味的保真。总之, 语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因素给了语文课一个新的导向, 把语文课导回正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不一定是有欢笑声的课堂, 但一定是学生身心愉悦的课堂;不一定是文本拓展丰富的课堂, 但一定是学生充分触摸文本的课堂;不一定是热烈讨论的课堂, 但一定是深入思考的课堂;不一定是教学形式新颖的课堂, 但一定是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课堂。总之, 挖掘语文教学中语文因素对还原语文味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语文素养均有不少帮助, 也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摘要: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出现课堂上热闹非凡却收效甚微、语文课被上成其他课、语文教学越来越功利化且越发不受重视等现象。语文教学中语文因素的逐渐迷失、语文味变得越来越淡, 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有对新教改的误读、对考试制度的迷失等因素。因此, 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来确定语文因素、给学生更多的原始阅读时间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能够较好的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因素,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王月红.让“语文味”在语文课堂上洋溢[J].中学语文:下旬, 2012 (8) .

[2][4][5]徐春燕.让课堂浸润在语文味[J].中学周刊:B, 2012 (9) .

篇9:《快乐寻回犬》观后感

影片中,两兄妹被母亲抛弃靠姨妈的接济生活。在妹妹苏丽的生日那天,哥哥汉给她偷了一只狗,取名甜心,他们一起快乐地生活着。一天,汉带苏丽和甜心去滑雪,苏丽在准备救落水的甜心时自己不幸淹死。汉痛不欲生,抛下甜心去釜山寻母,结果被丐帮帮主控制。甜心一路追寻到了釜山,为了保护汉,多次被帮主和狼狗贝基咬伤,后来为了救主人,被残忍的帮主打得奄奄一息。最后汉的母亲良心回归,她回来了,带着汉一起生活着,而甜心死在了汉的怀里。

看完后,我被甜心感动了。它为了自己的主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因为劳累,因为被折磨,它得了过敏性青光眼,还是念念不忘忠于主人、保护主人。在汉发烧生病时,它叼来几张报纸给汉盖上,并用自己的身子暖和着汉。这种真挚的人狗情缘,让我们眼睛里闪着泪花。

我还想谴责汉的母亲。她生了汉和苏丽,却因为生活的负担一走了之。当汉去找她时,她为了躲开汉,决定办护照出国。她不管汉和苏丽的死活,自己在外潇洒,没有一点责任心,真是可恶!不过,这位母亲最后还是回到了汉的身边,可惜苏丽和甜心再也回不来了。

篇10:寻回曾经的礼仪之邦

给我最深感受的还是第三章,八佾篇。这囊括了孔子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其他人为人处世的看法,是前任的智慧的结晶,也体现了礼仪之邦——中国应有的文明。

无论是郊游、比赛,还是其他各种娱乐活动,古代君子都会有礼貌、有节制地进行,从不无礼;无论是买菜,售花,或是其他各种商业活动,即使是鸡皮蒜毛的小东西,古代君子都不斤斤计较。面对生活的琐事,古代君子都宽宏大量,从不愤怒多言。清平的生活,却阻挡不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别人的挑衅,也不会让他们愤怒而凶残暴力;祭祀祖先时,一定表达出真情与爱,却又遵守礼仪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乃为大丈夫。看来,一颗仁爱的心与礼仪是分不开的。

一粒尘埃飘过天际,一片枯叶落入地中。古代君子在时间长河,慢慢消逝;礼仪之邦因岁月沧桑,名不副实。我们的文明就到如此境界?想想曾经,看看现在——所有活动,虽没有了等级制度,却总有人耍赖;每次买卖,大多人都锱铢必较;朋友的玩笑,都会有怒发冲冠。有人无所事事,有人靠乞讨为生,更有人因赌博、诈骗浪费青春。曾经的礼仪之邦,沦陷在这无序与无礼之中。有时,我们真该想想,曾经的礼仪之邦去哪了?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的确是这样一件神奇的东西。它难以捉摸,如果你用心,它会像美酒一样甘甜,能让你成为一位君子;如果你毫无琢磨,它让你看起来什么都不如,更显无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贪官们不要再利欲熏心了,行动者也不要币重言甘,锱铢必较的人,是该宽心一些了。其实,现在的沦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改变,是发自内心的,改过!

篇11:寻回一种精神的价值

——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引热议

刘彻、高小

2012-8-31 16:54:37来源:中国艺术报

邓世昌、致远号、北洋水师、甲午海战„„这些名词从历史的教科书上我们就耳熟能详、刻骨铭心,1962年拍摄的《甲午风云》使我们在年幼时就从视觉直观上也把与这些名词相关联的历史牢牢记在心里。知道历史的目的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甲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姿态屹立在世界,这段悲壮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民族的伤痛没有完全被抹平,与历史相类似的危险时时在发生着,东海、南海并没有平静,我们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关于海防和海军,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大并不能给予我们安于现状的理由,而是要记住历史的教训,继续不渝地图强发展。这也许就是现在这部《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片的意义,也是冯小宁导演现在要拍摄这部影片的用心。

与《甲午风云》集中于列强瓜分中国的强烈冲突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强化了保卫海洋领土与国家强大的关系。影片常常以辽阔的大海作为在船政学堂读书时少年的邓世昌们的活动背景甚至空镜头,用视觉形象不断加强着一种对人物也是对观众关于海洋、舰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理念,强化着主题。影片并没有直接进入历史,而是以一个当代青年的历史发现和追思,把现实与历史连接起来,挖掘这段历史对于现实中华民族的意义。其实,影片中许多细节都在有意识地凸显这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指涉,如:光绪皇帝在雪中面对颐和园内的石船失声痛哭;前方将士在海上与敌人战斗,后方官员们却在中饱私囊或赌博享乐等都显示出了编导对历史的一种当代表达。尽管如此,影片对于民族英雄的讴歌却还保持着一贯的中华民族对于这些人物和行为的认知传统,如誓与舰艇共存亡的邓世昌近乎

“高、大、全”的人物造型和机位设置仍属于传统电影中的英雄塑造手法,但由画面组接和音响效果所带来的情绪积累仍然不妨碍观众对于英烈的壮举产生敬仰和缅怀之情。这说明在这个民族大义的阐发上,影片保持着我们民族记忆和情感中的主流立场。

冯小宁导演的影片善于拍摄大的场景,激烈的战争场面和动作,《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海战片”,他在海战的拍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在对影片场面塑造的重点视觉段落海战场景的表现上,多以两级镜头——两国船只的远景和两国将领及船员的中近景——相互切换为主要手段。在战斗开始阶段,由于两国舰队距离较远,拍摄船只的镜头景别均采用大远景,作为主体的船只在整个画面中所占比例较小。随着战斗的进行,这一比例被逐渐放大,画面景别也由大远景变为远景,影片以这样一组舰船逐渐“充斥画面”的镜头来表现两国舰队间距的缩小,不仅以短镜头切换而且通过不同构图的视觉画面的快速转换加强了叙事节奏的激烈变化,从而调动着情绪的不断积蓄。此外,在双方首次相遇之前,日本舰队的船头均朝向画面右侧,而北洋舰队相反,随着相对位置的变动,在合理保持轴线关系的基础上,由镜头组接所产生的对立关系逐渐增强且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持续加剧,这亦为之后的战争高潮段落起到铺垫作用。而对双方舰队的空间位置的控制,则采取船头旗帜和人物台词等多种方法加以明确,使得在不断换位时,观众能明确敌我的关系,保持叙事的连贯。

片中致远号撞向吉野号的段落无疑是这场海战中的重头戏。导演将五个起幅与落幅位置几乎一致的短距离“移镜头”叠加使用,且分别采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逐级推进的方法表现邓世昌英勇赴死的勇气和决心。在表现船只方面,对于致远号和日方舰船的机位选择截然不同,拍摄致远号时多以吉野

号将领的主观视角为主,镜头迫使观众获得与敌人相同的视角,从而更好地体验对面冲来的致远号的气势和官兵们的必死决心。而拍摄日方多艘舰艇时基本采用船侧面对镜头的角度,直接表现围攻致远号的场面,这场战斗以致远号被撞击沉和邓世昌与舰同沉而告终。尽管比不上美国战争大片那种逼真效果,但是能够让观众因为技术问题而离开叙事情节的情况相对较少,也说明了创作者在艺术技巧和新的技术手段运用方面在不断成长和成熟。

篇12:金毛寻回犬智商排第几

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COREN结合208位各地驯狗专家,63名小型动物兽医师,及14名研究警戒犬与护卫狗的专家对各著名犬种进行深入访谈观察,并在Vancouver Dog Obedience Club提供的大量相当有价值的资料下,填写了一份非常复杂庞大的问卷,对犬只的工作服从性和智商进行了排名,金毛寻回犬排到了第四,可见金毛犬的智商是相当高的。

金毛寻回犬在听到新指令5次后,就会了解其涵义并轻易记住,主人下达时,它们遵守的几率高于95%,此外,即使主人位于远处,它们也会在听到指令后几秒种内就有反应。即使训练它们的人经验不足,它们也可以学习得很好。

不过,智商高的金毛犬价格也会有些小聪明,比如当狗狗犯错的时候,它就会躲起来,绝不会笨到在原地等待主人;有时也会比较调皮,喜爱咬家里的东西,可总的来讲,如果想要一只智商高的狗狗,金毛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篇13:春夜,在梦里将你寻回情感美文

春风纳雨,润了万物,却扰了思绪,忧伤也便如那待萌的花草一般,在心底冒出新芽。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拥梦而眠,梦境百千,而主角却铭刻在心,永不曾变。每一次的相聚,都如此短暂,还不曾感受到你的气息,你却已在天涯之遥,这“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思念,已倾尽了我一世的眷恋。窗外的雨,似是无声,却时时刻刻撩拨着我烦乱的心绪。我本是一个爱雨的人,尤其这夜的雨,划破黑夜的静,让我寻的一份安适的心境,然而,今夜,却无法再将这份安适捡起,只因那无心的一梦,拨乱了心底那一根愁弦。

凌乱的曲调让我无法再安然静坐,想要将心底那一份情愫诉出,而身边却缺少一个倾听的人,就连自己的影子也在这无边的黑夜中消失的无影无踪。窗外的雨还在下着,丝丝绵绵,了无声息。也许,这雨便是老天对我的恩赐吧,让我总归有一个无声的倾听者,有意或者无心。发现此,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些许兴奋。打开窗,湿凉的风扑面而来,如获珍宝,用尽全身的力气吮吸这上天的恩赐。想要尽情地说出心中的苦楚,然而,话哽在喉,尽是无语,也许是怕扰了这夜的静,雨的美吧。凝眸这雨的轻快舞步,犹如一个轻舞的女子,若隐如现。熟悉的身影,熟悉的笑容,熟悉的舞步尽收眼底,一切都那么熟悉,是幻觉吗,是梦境吗,拍打在脸上的雨滴告诉我,一切都是真的,已不是幻觉,更不是梦境,可是假若真的是你,你不是早已在梦里就离我而去了吗,为何现在离我如此的近,近到触手可及。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滑落,哽咽着喊出深埋在心底的那个名字,你回眸一笑,一声“再见”便消失在雨幕中。又是别离,无数次在梦里出现这样的场景,早已习惯,只可无奈地说出一声“再见”。可是,偏偏这又不是梦,如此的真实,你那深情的眸子再一次勾起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自此,我便知道,今夜,你的存在,不是梦,不是幻觉,而是存在于我心底那块最柔软的境地,是我不愿舍弃的回忆。

篇14:寻回记忆作文

个人参与社会、获得认同并以之为归属的场所,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景观。然而,城市广场的人性公民性早在欧洲巴洛克时代就已丧失,而在当今中国“城市化妆运动”中更是如此,一元化的社会意识使广场的人性与公民性只能在一些乡土景观中尚有遗存。随着中国日益走向民主政治和平民化时代,城市设计,特别是广场设计应首先召回其人性与公民性,用进步的物质环境积极推动社会隆意识的进步,以成都都江堰广场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化的空间设计、可参与交流和聚会,的设计、人性化的设计、亲水性设计,以及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的设计,来实现广场的人性和公民性的回归。

关键词:广场 景观设计 城市设计 都江堰广场

一 广场的原义:唤起人性与公民性的场所

保罗・朱克(Paul,Zucker)认为:广场是使社区成为社区的场所,而不仅仅是众多单个人的聚集……是人们聚会的场所,是人通过相互接触和交流而变得有教化和被赋予人性,广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免于车流危险的庇护所和安全岛,是在繁忙的城市交通网络中的、使人可以重获安全和自由一个场所。

人文景观学者L・B・杰克逊(Jackson)指出:广场绝不应仅仅理解为一个环境和展示性的舞台,广场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曾经是、仍然是当地社会秩序的显示,是人与人、市民与当权者之间关系的反映。广场使个体在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显现,它使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政治、信仰、消费归属和认同得以彰显,并使这种归属和认同得以强化。公共广场不仅仅是一个供人休闲和唤起人们环境意识的场所,它是唤起公民意识的场所。

广场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景观,是社区中的个体参与公共活动、参与社会、并显示其角色的场所。在西方,广场的这种属性的起源量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军队的例行立队集会,士兵们围成圈来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每个士兵轮流步入圈内,自由表达自己的建议,讲完后再退回到队伍中,然后另一个士兵再踏入圈内发言,这个“圈・就叫Agora,意即集合(assembly)。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圈・被当做合格的公民的聚会,在此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自由辩论,各抒己见。这种・圈”被认为是西方公共广场(public square)的词义的源头。但广场的存在至少可以追溯至有人类居住史迹的那一刻。

早在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代,人类在建筑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或庇护所的同时,围合了一个用于讨论公共事务的场所。如在距今日60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在约3000 m2的场地中分布着46座房屋,总体上呈不规则圆形并分为两片,围合着中间的“广场”和大房子;更典型的例子是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在18 000m2的居住范围内,以广场为中心分布着五个组团,每个组团都有各自的中心和一座大房子,四周由20多座房子围绕着,而大小房子的门都开向中心广场。中间这个广场代表了“公家”,是集体的体现,在这个场所里,人人是平等的。在这里诞生了社会,一个由可以互换角色的、独立的个体所构成的社会。可以说,允许进入这个公共的场所,就意味着有共同参与政治、讨论公共事务的权利。这种社会性、民主性、平等性和可以互换角色的对称性是公共广场的原始含义。

如果说广场使社区成为社区,使社会成为社会,那么广场实际上也使人成其为人。广场本身是人作为群居的社会性动物的本质属性的反应,正如人需要私密的庇护空间一样,人需要作为交流空间的广场。对广场和交流场所的需求甚至可以在人类的远祖同类猕猴和猩猩那里得到证实。

广场的人性与公民性的特征在古罗马共和国的广场中,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村镇广场和庙会场所中以及在村口的大树下和镇中心的水井边等公共场所中,都得到延续和张扬,正是在这些公共的场所,当地的人民找到了认同和归属,认识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在社区和社会中的地位。如果说认同和定位使场所具有意义、使生活其中的人的存在具有意义的话,那么这样的能体现人性与公民性的广场,是社区与城市不可或缺的。

二 广场的失落

近两年来对广场的讨论成为城市设计讨论的一个热点,主要是对近年来广场的城市化妆功能的讨论和反思。在笔者看来,目前国内广场建设热潮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广场的人性与公民性的丧失,因此,广场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重归人性与公民性,也就是要召回广场的原本含义。

当然,广场的人性与公民性的丧失并非从今天才开始,也绝不是从中国开始。从15世纪中叶开始,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Nikolaus V)就开始了将一个平民的墟市改造成神圣的城市的计划,这一改造计划一直延续到16世纪末,历经100多年的时间。在这一广场的神圣化和纪念化过程中,艺术家成为教皇们实现宏伟目标的工具,他们被邀请设计广场和广场上的建筑,艺术的完美和宏伟壮丽成为第一、甚至唯一标准,其中景典型的代表是圣彼得广场。超人尺度的巨形围廊、为展示圣彼得教堂的极度宏伟而设的宽广的空间和轴线,使每一个来到广场的人都被压迫和缩小到量卑微的位置,广场上的喷泉和雕塑仅作为纪念碑和观赏的对象,没有树荫、没有座椅。在这里,人性和公民性被彻底扼杀。

17世纪下半叶,巴洛克这一有效的压制人性和公民性的手段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用于凡尔赛宫及巴黎城市的设计,后来又在1791年经法国建筑师朗方传到了美国,继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中出尽了风头。J・B・杰克逊因此感叹由于艺术主导设计的流行,美国广场中曾经存在于乡土民间小镇公共场地上及乡村教堂广场上的公民性和人性的丧失。好在美国一向以对人性和公民性的尊重作为城市硅设的价值取向,因而“城

市美化运动”在美国本土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被广大专业人士和民众所唾弃。然而,几乎就在同时,违背人性与公民性的城市广场和公共空间设计却在欧美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大行其道,在20世纪30年代又被欧洲新一代的独裁者所借用。后来的伊拉克萨达姆之流也无不效仿其道。

上一篇:没文化燃起保安苦读自考本科下一篇:小学致家长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