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营造环境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24-05-24

大力营造环境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8篇)

篇1:大力营造环境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重点内容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实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目的,有效地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联系本部门实际,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原则,强化城乡规划建设职能,营造良好的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有力的保障。

一、营造优质的政务环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建设抓起,创造一个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一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提高政务透明度。通过加强和完善互联网建设和局域网的联接,方便群众了解建设行业的法律法规,了解机关办事服务流程、依据和收费标准,了解建设局的职能和工作情况,打造一个与群众互动沟通,方便社会监管的信息平台,为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夯实基础。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深化理想、责任、能力、形象的“三有一好”和开展保持共产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手段,狠抓机关组织纪律,强化队伍的教育管理。同时,加强机关办事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熟悉掌握机关服务的各项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三是完善“服务评价制度”的配套建设,增强评价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强化评价制在考核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方便群众监督,促进机关作风好转的考评制度,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纪律保证。四是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坚持“就低不就高”的收费原则,降低规划建设成本,创造良好的政务氛围,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进程,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切实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营造依法、规范法制环境,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是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城市规划法》、《建筑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建设法规的了解。革除盲目建设陋习,倡导文明建设新风,从认识上克服“未批抢建、乱搭乱建”的思想倾向,依法依规文明建设。同时,抓好队伍的法制培训,营造学习用法氛围,全面提高队伍的懂法、用法的依法行政水平。二是突出法规监察作用,强化建设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指导,逐步构建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提高依法行政工作的抗风险能力。严格实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条例》,强化城乡规划的管理。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节约土地、延续特色、简明实用”的原则,结合实际,编制《新农村规划建设整治工作指引》、《新农村住宅通用设计图集》和规划示范文本,以指导新农村改水、改厕、改灶、改路、改房“五改”为重点的规划建设和整治工作。同时,加强建设领域科技自主创新工作,大力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全面提高建筑业节能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三是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建设,理顺工程执法管理体制,促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规范实施。

三、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规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依法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提高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维护建筑施工安全,促进建筑业的健康运行,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目标打好基础。做到“六个严格”、“二个引导”。即:严格落实工程施工许可制度,从源头上遏制工程开工不报建、工程竣工不验收备案的状况,确保工程建设全程纳入政府的监管。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监督制,加强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各方行为主体的监督,规范和强化图纸审查、工程监理、现场监督、建材检测、竣工验收备案等五大关键环节的把关,进一步构建科学完善的工程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工程质量。严格落实建筑市场的准入和清出制度,以“优胜劣汰”为原则,强化市场调节手段,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从业企业的整体素质。严格落实工程招标投标制,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跟踪管理制度,加强工程中标的监督管理,以延长管理链条,堵住工程中标后进行违法转包、分包的漏洞。严格落实工程造价审核制,规范工程计价行为,维护合理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严格落实施工安全监督制。以安全生产许可制为配套,进一步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保障体系,强化施工生产全过程的监督把关,确保施工安全无事故。引导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缓解建筑市场特别是镇一级建筑市场供求不平衡的状况,逐步解决好低素质队伍占领市场份额的问题。引导和扶持市场主体的规模化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建筑企业的发展竞争力。

二是依法规范好燃气市场秩序,为全面维护燃气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用上“放心气”把好源头关。具体做到“三个深入”、“一个推进”。即:深入开展燃气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守则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人民群众安全使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提高燃气生产、使用的安全系数;深入开展燃气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按照“先县城后乡镇,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大力抓好全县燃气销售点的安全整改,从根本上解决好燃气布点不合理造成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同时,抓好企业自用燃气的整顿规范工作,确保燃气安全;深入开展燃气市场的综合治理,积极会同县物价、质监等部门加强气价、气瓶、计量的监控,查处违法经营、违法运气等不法行为,全面规范好市场经济秩序。推进瓶装气向管道燃气过渡的前期工作,为县城普及管道燃气做好准备。

四、营造优美、生态的城市环境,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市是区域的增长极,是区域的核心。为此,我们要按照建设生态**、绿化**的目标要求,加强县城的市政配套和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建设,扎实推进“南进”、“北靠”、“东拓”的战略,建立新型的城乡协调关系,改善城乡结构和功能,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一体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重点抓好十一项工程:一是抓好**路第二期整治改造工程;二是抓好**河沿河道路的整治改造;三是抓好**河两岸的绿化美化建设;四是抓好县城“**出口”道路灯光安装工程和脏乱差的整治;五是抓好县城**广场二期工程建设;六是抓好县城**大道延伸段的完善;七是抓好县城文、博、图“三馆”的**大道建设;八是抓好**路**段的周边环境整治;九是抓好**工业城地段主排水配套工程建设;十是积极抓好**南路建设的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十一是抓好旧城改造和“穿衣戴帽”工程建设。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篇2:大力营造环境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闽农信〔2006〕111号

厦门市联社,各县(市、区)联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农信社作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主力军,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根据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时的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现就我省农信社支持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农信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核心是发展,需要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增加投入,其中资金投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赋予农信社的重大历史任务。

随着“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在农村的实施,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将农村作为财政投入重点。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将极大地创造金融需求,农村正逐步成为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信社自身发展的需要。

农村金融需求逐步旺盛,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发育正吸引更多金融企业的目光,竞争将日趋激烈,农信社的农村金融主体地位将面临严峻挑战。要巩固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地位,必须抓住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巩固和占领农村市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农信社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统筹安排,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投放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加大对有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的资金支持,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足,力争支持新农村建设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社农双赢。今年全省农信社计划当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3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亿元,增长20%。

(一)继续完善农户小额信贷

农信社要继续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信贷原则,要继续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等小额农贷的推广、营销工作。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把小额农贷从第一产业扩大到农民从事的第二、第三产业及农村合理消费领域,在城区业务对象扩大到社区居民等客户群体。同时对小额农贷的额度、期限等进行适当延伸,实现小额农贷的因需发放、动态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今年全省农信社户均支农贷款余额要达4867元,比上年户均增加400元。

(二)支持现代农业

农信社要支持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积极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1、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在优先保证粮食和种养业生产的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即:临海蓝色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带),四大主导产业(即:畜牧、水产、林产、园艺),九大重点特色产品(即:畜牧、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2、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扶持发展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一批农信社支持的农产品名牌,支持“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加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支持农业对外开放。重点支持闽台农业合作,积极支持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支持台湾优良种子种苗、先进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以高效优质及出口创汇农业为导向,着重支持名、优、特、新、稀农副产品。

4、支持发展循环农业。支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项目,大力支持“畜-沼-果”、“畜-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支持农户用沼气“一池三改”,支持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发展。

(三)支持农村小企业

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压缩过剩产能的政策,突出重点,以农为本,重点支持农村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企业和服务产业,支持外贸和新兴领域的农村商业企业,扩大对农村私营业主、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要建立和完善小企业“六项机制”,根据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特点,建立符合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风险定价、财务核算、贷款审批、激励约束、人员培训、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机制。要对小企业市场进行必要的细分,制定符合小企业客户特点的市场策略,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推出符合小企业不同需求的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要按照银监会《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指引》的精神,做好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发放工作。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探索动产抵押、权利质押、林权、海域使用权抵押等各种担保方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优化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为小企业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

(四)增强社区金融服务

要加强对社区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努力拓展社区金融服务领域。城区、近郊区的农信社要加强对以农产品加工、运输、商贸、服务为主业的个体工商户、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村集贸专业市场、农村专业户的信贷支持,因地制宜,创新方法,积极创建“信用社区”;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农信社,要主动走出社门,融入社区,积极为居民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商贸往来等都市化、现代化生活提供方便、快捷、实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向社区居民营销个人业务产品和中间业务产品,可按照不同社区居民金融需求,提供个人贷款、代收代付、储蓄、银行卡等服务。可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创新、完善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

(五)支持林权、海域权制度改革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林业已成为部份市、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各有关联社要因地制宜,不断完善符合当地实际的林权信贷模式,积极探索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林权反担保贷款、林农联保贷款等各种贷款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林业的资金投入,扩大信贷覆盖面,为林业企业和林农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三明、南平、龙岩等地重点林区,要将林权贷款作为信贷投放的重点之一,加大对林业的投放比例,其他地市要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开展林权贷款。

支持“海上福建”建设,创新服务品种,积极探索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广泛开展信用船、信用塘、场评定,加大信贷投入,有效支持海洋资源开发、运输、水产养殖、捕捞及渔港建设,支持水产品加工、流通,提高附加值,支持渔业技术改造,提高渔民收入。

(六)加强同业合作

今年省委1号文件提出:“鼓励商业银行委托信用社开展农村信贷业务”。农信社要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线长、服务灵活的特点,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加强合作,实现农信社网点与银行资金的优势互补。要积极代理他行资金,通过委托贷款等方式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放。要在信贷资金投放的额度上相互衔接,除传统额度大小的互补外,可探索银团贷款等模式。要在信贷服务的领域上相互衔接,对他行撤销基层营业网点的,农信社要做好金融服务。此外,要在资金存放、拆借、调拨、清算、融通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三、以农户为载体,为新农村新型农民提供信贷支持

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着眼长远,农信社应以农户为载体,为新型农民提供信贷支持。

(一)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1、支持发展粮食生产。要积极支持粮食生产,对农民粮食生产资金要优先供应。要继续做好春耕生产的金融服务工作,要对辖区农民春耕生产资金需求状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认真测算资金头寸,根据农民的资金需要合理投放资金,对农民资金需求要做到早调查;对春耕支农工作做到早计划;对支农资金做到早筹措;对有贷款需求农民的资信做到早评定;对春耕生产资金做到早供应。新增贷款应优先用于满足春耕备耕生产,支持粮食产区稳定播种面积,保证化肥、种子、农药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购进。继续支持“良种工程”,促进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拓展农民创业类贷款。支持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开展创业,提高增收能力。开办妇女创业贷款,继续以“信用妇女”、“巾帼创业”等方式,扶持一批农村女能人发展、创业。对守信用的村干部、致富能手发放“双带”

贷款(“双带”指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担保贷款,支持农村失业人员创业。对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视信用和偿债能力等提供信贷支持和相应服务。

3、支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支持农民从事服务业增加收入,对农民以家庭经营的形式参与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和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农民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就业能力。

4、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支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业,对进城创业、具有偿债能力的农民,搞好跟踪服务,提供信贷、结算、咨询等服务,提高农民的打工、创业收入。

5、积极发放小额扶贫贷款。从2005年起我省农信社每年要发放1亿元扶贫贷款。要按省联社与省农办联合下发的有关文件要求做好扶贫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工作,通过扶贫贷款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脱贫致富。

(二)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条件

1、拓展农村消费类贷款。发展农村个人消费信贷,推动信用型消费,除了抵押贷款外,可因地制宜开展非抵押分期付款信贷、循环信贷,积极营销、拓宽消费贷款市场。要根据农村消费趋势和居民消费心理,开发老百姓住、行、用及旅游、文化教育和信息消费等贷款品种,走有农村特色的消费信贷路子。对村镇规划建设中组团式、公寓式规划拆迁户、新建户、改造户等,可在落实担保手续前提下,引进商品房按揭贷款方式,试办农民住房按揭贷款。在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乡村,落实有效担保抵押的农户,可发放农民公寓住房贷款。对诚信度较高的农民,与销售商协作,发展大件耐用消费类贷款,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消费观念。

2、开办基础设施贷款。在充分调查研究、认定项目可行、还款有保证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村“两水”(饮水和灌溉用水)、“三网”(电、路、通讯网)、“两气”(沼气、液化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3、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积极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发展。代理发放政府粮食、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和更新补贴、计生扶助基金等各种补贴资金和财政贴息涉农贷款。

(三)发展农村教育、技能类信贷

1、发展助学贷款。继续按有关助学贷款的文件精神,在还款有保证的前提下对农村的在校大学生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发放担保助学贷款。

2、开办教育技能类贷款。对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给予信贷扶持,支持农民接受技能教育培训。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其他中介组织,可在落实有效抵押担保后给予信贷支持。

(四)加快信用村镇建设,塑造文明新风尚

各地要继续推进信用村(镇)的建设步伐,深入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和信用社区的评选活动,并进一步规范管理,要落实资金、利率、授信额度等优惠政策。对文明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质的信贷扶持,对失信户予以信贷制裁,大力倡导诚信社会氛围,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此外,农信社要积极做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相关工作,参与搭建政、银、企信息平台,完善信息收集、发布、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农村诚信氛围。

四、不断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一)创新服务思路

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拓宽信贷支农的工作思路。当前农信社信贷支农的着力点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种养或粮棉油生产方面,而应重点支持“三个转变”,即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从支持传统农民向支持新农民转变,从支持传统农村向支持新农村转变。农信社不但要支持农村简单再生产,也要支持农村扩大再生产;不但要支持农村生产,也要支持农村消费;不但要支持传统农业,也要支持现代农业、科技农业、高效农业、创汇农业。

(二)创新信贷产品

要加大信贷产品的开发创新力度,按照客户细分和市场匹配的原则,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出适合农村市场资金需要的信贷新产品,不断开发多样化的结算、代理、咨询、消费信贷等金融产品,大力打造“零售型”业务品牌。积极开办支农金融超市,推行“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作业,为农民提供综合信贷产品营销。

(三)创新服务制度

各联社可根据当地实际,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度,实行“包村包片包户”信贷服务,进一步延伸支农服务广角,为农民提供资金、政策、信息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特别是信用代办站撤销后,对撤站村镇要加强服务。

(四)创新工作作风

农信社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努力做到便民、惠民。要彻底改变“坐等上门”的工作作风,主动走出社门组织资金、营销贷款;要根据农村特点,提供农民所需的服务,如墟日延长服务时间、农忙季节实行上门服务,适当简化手续;要建立信贷员联络卡制度,公布管片信贷员名字、服务范围及联系电话等内容,方便农民办理存贷款业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帮助农户选准生产经营项目,合理安排贷款方式,为农户提供多方位的信贷服务。

五、练好内功,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做好资金、技术、人才准备

(一)加强资金组织,多渠道筹措资金

农信社要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线长优势,定位农村市场,抓住农村金融市场客户众多、资金分散、交易量大、额度小的特点,发扬“背包银行”精神,积少成多,壮大资金实力。要充分用足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闽政办[2005]158号)出台的各项政策,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涉农资金、财政预算外资金,壮大支农实力。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抓住“海西”港口群、公路网、铁路网等一系列建设给资金组织带来的机遇,加大组织力度。同时,要利用深化农信社改革的有利时机,做好增资扩股工作;通过清收不良贷款,压缩不合理资金占用,盘活资金;在强化管理,用好现有支农再贷款的同时,根据需要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各地还可以利用时间差、区间差踊跃参与同业资金调剂,壮大支农资金实力。

(二)加快电子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要在全省电脑大联网、大、小额支付系统开通,支付结算体系构建基本完善的基础上,不断加快电子化建设。当前要尽快在全省发行银行卡,银行卡的发行是服务手段上的一次飞跃,要力争在短期内形成品牌效应,并以卡业务为突破点,积极组织存款、营销贷款,在市场占有份额上实现新突破。要以电子化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开发具有科技含量的、适应农民与社区需要的新产品,开发社保通、银证通、柜面通等,提供快捷便利的理财和资金结算服务。

(三)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篇3:大力营造环境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是学校办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是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校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是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不断探索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神圣使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巨大作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舆论氛围和育人环境。

1 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清晰的大学文化建设思路

我们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与经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系统地认识,形成了几点共识。首先,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必须有大楼、大师、大气。相比之下,大师比大楼难得,大气又比大师难求。包括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学术氛围、治学态度、精神状态和校风、教风、学风在内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基石和精神支柱。文化品位和层次不高,肯定不是一所好大学。其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增加投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科学的办学理念,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有了这些,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整体办学水平才有可能得到全面提升。第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人们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高度的精神文明,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与此相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手段,而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学校的发展规划,不能只有基础设施、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还要有文化建设目标,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一个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的系统工程。第四、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而且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特点,更易于学生接受,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遵循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将多年来我校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措施、办法加以总结概括,形成了“以弘扬医专创业精神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实施感恩教育,建设爱心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注重环境育人,建设绿色校园;丰富活动载体,建设文化校园”的学校文化建设思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 以弘扬创业精神为核心,努力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

建设一所大学,首先要努力形成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精神,把全体师生员工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高校精神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灵魂。高校精神又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我校五十多年来,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一代代医专人正是用这种团结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建成了沧州历史上第一所医学高等院校。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为了求生存、谋发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走上了一条爬坡上坎、负重拼搏的创业道路,先后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改建升格,成功实现了中专到专科的历史跨越;二是迁建新校区,拓展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三是迎评促建,全面转型,加快建设。2008年,我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实现了历史性地跨越。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广大师生回顾总结学校创业的发展历程和一代代教师的奉献精神、感人事迹和治学态度,我们将医专精神概括为“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与此同时,我们重新修订了校训、教风、学风、校风和校歌,将校训确定为“厚德、笃学、博爱、精医”,将教风确定为“爱生敬业博学善教”,将学风确定为“勤学善思循理致用”,将校风确定为“乐业奉献同心奋进”,谱写了校歌《金色的校园》。为了弘扬我校师生员工以校为家,团结奋进的精神,我们编辑出版了《闪光的足迹》《师德漫谈》《师生锦言录》等思想文化建设丛书。近年来,我们认真抓了思想宣传阵地建设,先后创办了《沧州医专报》《晨风报》《沧州医教研究》,建立健全了“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和“校园网”和18个“二级网站”,并充分发挥“一网、一刊、两报、两台”以及校园横幅标语、板报、宣传栏的作用,广泛开展了医专创业精神和校训、教风、学风、校风、校歌的宣传教育,使之人人熟知熟记并且身体力行。同时,我们制定了《教师道德规范》、《教师文明礼仪公约》、《学生道德规范》等相关规定,多次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宣誓、演讲、师德建设征文、征集师生锦言、教师礼仪讲座、网评师生十大不文明现象等活动。还先后组织开展了“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十佳师德标兵”、“我最喜欢的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教育和开展活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医专创业精神的激励、感召作用日益得到彰显,教书育人的舆论氛围日益浓厚。

3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教师们施展才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即全体教职员工同学生的和谐关系。近年来,我们反复强调,全校上下都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努力办成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高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求在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中,都要以关爱学生为切入点,给予每一位学生切实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学校在各项工作、活动和制订有关政策时,努力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认真听取学生的反映,时刻把学生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千方百计为之排忧解难,在学生的衣食住行方面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管理的风格。例如:学校建立了校领导和处级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班级的联系点制度,切实做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和投入,大力促进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在学生的奖、学、助、贷方面不断加大力度,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确保不让一个贫困生辍学,还开展了“百名党员与贫困生结对子”活动,确保了贫困学生学业的完成;严格执行政府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与标准,严格禁止任何违规收费。在后勤保障和各种服务工作方面,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如在学生活动场地建设方面,新建装修了2个学术文化活动中心,为各学生社团提供了活动场地,新建了5000人的体育看台、38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和灯光运动场。在校园里,设置了书廊、凉亭、石凳、排椅等,为学生课外读书休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建了2万平方米的图书信息中心,建成了校内生态园区,使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为校园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大力改善学生学习、食宿、健身娱乐条件的同时,我们反复强调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必须从细节和细微处入手,校领导除亲自到联系点深入调研了解情况外,学校每学期都召开以征求学生意见建议为主的座谈会。学生反映的问题大都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学生对学习生活条件和学生服务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

4 实施感恩教育,建设爱心校园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我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知行相统一、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学会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报他人。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近些年来,我校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亲情、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然”系列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围绕“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服务家庭;感谢老师教育之恩,尊敬师长,勤奋学习;感谢他人帮助之恩,关爱他人,服务他人;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关爱集体,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感谢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感恩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为主要内容。通过“算一笔亲情帐”、“人间有情、大爱无疆”合唱比赛、“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演讲比赛、“心存感恩、爱心永恒”征文比赛、“感恩从心开始,爱心洒满校园”读书报告会、观看一场感恩电影(电视)片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奉献、博爱意识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广大学生更加充满爱心,更加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社会,也让校园充满了温馨、和谐。学校建起了“爱心超市”,师生们为贫困生捐献衣物达5000余件;护理系一名贫困生患病住院,该系学生自发一次性为其捐款8000余元;我校与沧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了“沧州市书画名家义卖晚会”,募捐爱心资金6万多元,使100多名贫困生得到资助。近年来,我校师生积极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患病儿童捐献钱物,累计捐资5五余元;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全校师生勇跃为灾区捐款捐物,仅捐款就达20万余元。2006年以来,学校每年都有一批毕业生响应国家“三支一扶”政策号召,走上“三支一扶”的岗位;30名同学成为河北省大学生健康行动计划志愿者,到西部边远省份基层为农民服务。

5 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

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合格的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和基础知识,而且要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和牢固的人文精神。我校作为一所医学高等院校,为了培养集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于一身的优秀专门人才,开设人文课程和专题讲座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认为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更有效的途径是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在全校形成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趣的浓厚文化氛围,在全体学生中牢固树立起医学生必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理念。近年来,我们在全校开展“坚持终身学习,构建书香校园”、“读百本书做文明人”等读书竞赛活动。制定了读书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了读书手册,成立了读者协会,开设了文献检索讲座,遴选推荐了医学生在校期间必读的书目,内容涉及社会科学、文学欣赏、成功立志、心理辅导等类。建立了读书评价考核机制,要求每个学生制定每学期读书计划,写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进行考核认定。为了给学生提供便利读书,开办了图书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增加了人文社科类图书的采购,设置了30万册图书的开架书库,供学生自由选借。同时,图书馆坚持每周开展各类读书促进活动,如纪念世界读书日大学生读书演讲比赛、校园大型书展、专题讲座活动等,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书香氛围,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开展读好书、提素质的活动,广大学生把大量课外时间放在读书上,养成良好的读书自学习惯,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品德修养的提高,增强他们的博爱、奉献、服务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校园充满了浓厚文化氛围。

6 注重环境育人,建设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体现了校园建设者的审美情趣与品位,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心灵,具有巨大的育人作用。近几年来,我们把校园建设提高到环境育人的高度来认识,在努力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的绿色校园的同时,注意给环境建设注入鲜明的文化内涵,力求突出独特的医学文化特色,努力给师生员工提供人性化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做好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做到人、建筑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在校园的公共场所设置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医学特色的雕塑、长廊、凉亭、求知石、知识门等文化景观;在中心广场建造了“大医精诚”石雕和医专创业赋;在室内外悬挂了800多幅名人名言和字画;在教学楼内悬挂了医学生誓词;在校园内树立了李时珍、白衣天使等雕像;校园草坪上摆放了数十块雕有“励志”、“苦学”“大医精诚”等催人奋进字样的石刻;我们还将医专创业精神、校训、办学理念做成匾牌,悬挂于校园醒目位置,突出了历史、地域、职业文化特色,营造了高尚健康的文化氛围。目前,我校建筑设施与布局协调的林带、草坪、花圃交相辉映,十分优美,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底蕴。

7 丰富活动载体,建设文化校园

文化素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园文化活动载体。针对医学院校学生课程重,学科比较单一,开展校园文化难度较大的状况,近几年来,我们以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努力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引导、鼓舞、塑造青年学生。坚持对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给予大力倡导和支持,为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与场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政治思想、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坚持每年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大学生德育节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集中推出了大学生红歌大赛、校园歌手比赛、健美操比赛、民族舞比赛、辩论赛、演讲赛、朗诵比赛、主题征文比赛、书法摄影比赛、各类体育竞赛和彩色周末、戏剧之夜等十多项特色文化、体育活动项目,大大丰富活跃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全校先后成立了文学社、书画社、话剧社、英语社等32个学生社团,力求使每一个学生有活动可参加,有舞台可展示,有榜样可学习,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每年还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旋律。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了“文明修身”、“创建文明班集体”、“文明校园”活动和“我爱我家”美化宿舍、美化教室大赛等,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及文明行为。这些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使广大学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品位,增强了健康与生命意识,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团结、互助,使校园里展现出一种和谐、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卓有成效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五一奖状单位”、“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北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7年,我校荣获教育部“全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是全国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摘要:本文以本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依据,从形成清晰的文化建设思路、努力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建设和谐校园、爱心校园、绿色校园、文化校园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总结探讨,以期对其他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篇4:大力营造环境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三创一带”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县(市、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希望参与到活动中来。如何引导和帮助他们开展创建工作,对于推动科普惠农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河南省科协印发文件,明确了科普示范县(市、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参与创建工作的方法和步骤,制定了督导调研制度和评估考核制度,为创建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数据库软件,为全省参与创建工作的科普示范县(市、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立了工作档案,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实时更新和省市县三级资源共享。

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尤其是农村人口第一大省,农村科普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解决河南省科普惠农奖补难以满足河南省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现实需求的问题,河南在全国科协系统内率先启动了省级科普惠农奖补工作,2006年以来,省科协、省财政厅每年拿出440万元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截至2010年年底,有18个科普示范县(市、区)、11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18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123名农村科普带头人被评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和个人,下拨奖补资金2200万元。为进一步做好科普惠农工作,“十二五”期间,河南省计划投入科普惠农资金5000万元,其中2011年科普惠农奖补资金1000万元已到位。

在争取经费投入的同时,河南省科协积极开拓工作思路,不断丰富科普惠农的内容。2006年以来,河南省科协联合有关单位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万名科技专家服务‘三农’活动”。活动通过建立“专家—项目—乡村”的科技服务“三农”新模式,实现了科技专家以协会、基地为依托的长期定点服务,从而变以往的临时型“科技下乡”为持久型“科技驻乡”,变以往的“想给什么技术就给什么技术”为“要什么技术给什么技术”。截至目前,全省共选派10050名科技专家,对接项目8714个,服务村组15054个;推广农业适用技术 5948项、农作物新品种1203个;引进资金12472万元;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科普讲座31393次,培训农民480多万人,现场技术指导61489次,受益农民群众达880多万人。

篇5:大力营造环境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教学目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

教学提示: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1.5小时。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首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福音。但要从理论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说清,在实践上做好,都不容易。要真正贯彻中央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理论问题上必须弄清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主要发展指标均表明我国已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一是人均GDp。200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二是产业结构。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和36%。非农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力量,以信息和重化工为代表的产业,已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就业结构。2005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4%,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3%和33%。非农产业已取代农业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四是城镇化水平。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1.8%,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于工农和城乡关系调整的转折时期,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村发展支持的条件。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的机遇。第一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大关。财政实力的增强,表明我国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第二是中央的支农惠农力度逐渐加大。第三是加快农村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第四是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综合以上四点,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财政的增长已经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乡村能力的现实基础上提出来的。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和更加突出的“三农”问题,人们普遍要求改变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落后面貌,实现城乡和谐与协调发展;要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号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非常明确,内容非常全面,“十一五”规划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生产发展为新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各方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乡风文明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支持,村容整洁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管理民主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轨道顺利推进。

(一)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生产发展,才能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

(二)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差距不大的公共服务。

(三)乡风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乡风文明,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重建农村精神家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四)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容整洁,就是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打造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新秩序的农村新面貌,使农村成为人们享有幸福感的美好家园。这是建设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五)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篇6:大力营造环境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了积极推动“科技服务三农”工程,在本会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对全区特色农业和相关村队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并分别与街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探讨。我们认为,目前面对我区以“建设武汉市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和“实施武汉市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为两大主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我区的区情,现阶段“科技服务三农”工程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适用技术上的示范、带动和推广作用。”现具体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养能手、农村经纪人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在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面对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村适用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首先是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缺乏。据对我区四个村队(湘口大队、南丰大队、南庄村、陡埠村)的调查结果显示,这四村实用人才397人,仅占乡村劳动力的17.8%,初中及以下学历186人,占总数46.9%。而且大多数没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总体素质不高;

其次是结构不尽合理。在农村,越往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越少,真正发挥作用的人员更少。调查显示,这四个村实用人才从专业分布上看,种养殖能手248人,占总数62.5%,农产品营销人手36人,占9.1%,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28人,占7.1%。不难看出实用人才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从事种养业人才较多,从事农产品流通人才少,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等新兴产业人才较为短缺,尤其是外向型、开拓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极其短缺。

第三是重人才务工输出,忽视本土人才开发。由于农业效益不高,青壮年农民大多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不愿学农,更不愿务农。为了生存,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顺应市场要求,兴办非农专业,为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对本土人才开发无对应之策,使农村人才短缺;

第四是农村科技推广体制运行不畅。乡镇综合配套体制改革后,由于原有的体制已解体,新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在新旧二种体制转轨过程中,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原有科技队伍已经从行政系列剥离,性质和身份都已改变,但其服务范围和服务职能却在增大,如何引导和鼓励这些农村科技推广人员迅速转变观念,转化角色,转换机制,在工作中与广大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机制创新;

第五是示范影响强、带动效应弱。我区积极开展星火科技示范户的培养,共培养出20户科技致富带头人,200户星火科技示范户,引进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带动了一些种养殖能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星星之火,如何燎原”,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作用,做到致富一户,带动一方还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和办法。

上述问题的存在将制约在我区进行的武汉市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阻碍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和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要切实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实践载体的观念,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有力推进人才进村、知识下乡,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效种养殖模式,提高农民自主增收能力和新农村自主发展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是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关键。尽管是老生常谈,但绝对是放之各项工作而皆准的真理,关键是要真正做到“以实际行动带领农民,用科学观念引领方向”一是要带“领”着行动。在调研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湘口街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引进外来先进农业技术和人才,发展以养蟹和养鳝为主的特色农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成功的经验。为了带动推广,通过街、大队干部亲自参与,先“下水摸鱼,掌握适用技术”,后用实实在在的效益打消农民的疑虑,再大力推行,用实际养殖过程中摸索到的经验带动和服务养殖农户,真正发挥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先锋示范作用。目前,通过干部的亲身带领和实在推动,该街形成了农户踊跃参与,钻研技术,多方投入的良好局面,正在走向科技致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康

庄大道。我们建议在全区推行这种做法,让共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二是要引“领”着方向。区委、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实用人才的首要标准,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按照实用人才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切实打破所有制和身份界限,把农村人

才服务工作纳入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列入议事日程,与全区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定期研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

(二)、强化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是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核心。要在进一步摸清底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实用人才成长的特点,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建立一支掌握核心技术,实际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和每个农民都拥有一门致富技术的农业生产队伍。一是“拜师学艺”。就是要加强与周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联系,重点依托农业院校和省级农科院推进“最后一公里”工程。针对各街、村的实际,优选若干特色产业,主动寻求专业的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智力支持,加强对农户的科技服务与培训,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解答等多种形式,让农村实用人才和广大农民朋友掌握先进的适用技术。湘口街养蟹协会和养鳝协会通过拜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艾教授为师,请教授定期来讲课、答疑、解难,同时在协会内部认真组织讨论、交流,培养了一批养蟹和养鳝实用人才。这就是“拜师学”的结果。二是“推动学艺”。就是要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对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充分运用各部门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坚持人才优先、分类指导原则,针对不同类别实用人才的实际需求,采取本地培训、外地取经、就地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着力培养和建立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队伍、农民技术人员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增强他们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投师学艺”。就是通过抓示范、搞推广、兴庭院、建基地、办实体等途径,加大典型的培植,发挥外来人才和乡土能人的模范带头、辐射示范效应,提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东荆街农民陈登保就是在该街示范、推广“早春红玉”西瓜的种植过程中,借给浙江外来大户吴全官打工的机会,边干边看,边学边探,学成运用,在街的支持下种植西瓜面积从10亩发展到50亩,终于成为种植能手和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同时我们强调,各街在推行这三种学习模式时必须清醒的把握住一点:必须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让他们在学习中抓住关键环节,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能力,切忌只学皮毛造成技术不成熟,使自己蒙受经济损失,或是小农意识减少工序,改换原来的优良品种,使品牌遭到损害,由此一来,目前科技富农的良好局面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搭建实践舞台

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是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根本目的。要积极引导和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带动作用的舞台,让农村实用人才大有作为。一是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要围绕“一街一业、一村一品、一民一技”的经济发展思路,优选一批具有相对特色、处在发展期和有一定发展前景及带动作用的产业,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特长,积极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支持其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应用,示范带动一批农村资源型特色产业的发育和发展。二是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创业的领头羊。可采取“一户带多户、一村带多村”的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实用人才与农户结对子,确定对口帮扶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效应。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通过不断创新传统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采取“能人 农户”、“公司+农户”的经营形式,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加强对农业科技专家的支持,通过“专家 农户”、“专家 协会”或各种机制与农民和农村经济实体结成“利益共同体”,一方面用先进的适用技术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实体服务,另一方面又用农业和农村产业的发展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三是让一部分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农民经纪人。积极鼓励一批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信息灵通的农村经济能人跳出农门,专业从事农产品营销,产前抓信息、跑订单,产后抓营销,真正与广大农户结成产销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共同致富。

(四)完善服务体系

篇7:大力营造环境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服务业涵盖农业生产服务、农民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发展农村服务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求和保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拟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对三门峡市农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加快全市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提供决策依据。

一、三门峡市农村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全市农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农村服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日趋增强。

(一)发展速度加快

1.农业生产服务上新台阶

一是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三门峡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有了显著提高。2006年末,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47台,比1996年末增长2.35倍;拥有小型拖拉机4.24万台,增长1.48倍;拥有联合收割机682台,增长5.26倍;拥有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638套,增长2.14倍;拥有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53万套,增长2.76 倍。二是农业技术应用进一步推广。2006年,全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53.2%;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8.7%;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0.1%;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5.0%,比1996年提高了20.3个百分点;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0.2%,比1996年提高了17.1个百分点。2006年末,全市温室面积112.7公顷,大棚面积730.5公顷,中小棚面积150.6公顷。2006,在温室和大棚中,种植蔬菜869.5公顷,食用菌143.4公顷,园艺苗木24.4公顷,水果34.6公顷。三是农业科技服务力量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关键靠人才,2006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技术人员0.44万人,其中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拥有0.14万人,村内拥有0.3万人。全市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占51.1%。2006年末,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乡镇达到了90.5%。

2.农民生活服务展新篇

——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各种文化设施也日渐完善。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全市有图书室(文化站)的乡镇占95.2 %,有广播电视站的占74.6%,有公园的占14.3%,有体育场馆的占17.5%,比1996年分别提高2.1个、3.4个、8.8个和17.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0个、6.7个、0.1个和1.7个百分点。村文化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6年末,全市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达到了15.6%,比1996年提高10.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4个百分点;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达到了30.0%,比1996年提高个25.0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4个百分点。

——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展。2006年末,全市有乡镇综合市场100个,乡镇专业市场92个,分别比1996年增长56.3%和14.3倍,其中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农产品专业市场从无到有达到了16个。2006年末,全市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的村占33.3%,在村内可以买到化肥的村占37.2%,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的村占3.4%。

——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住宅面积扩大。2006年末,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6.8平方米,99.7%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其中,拥有1处住宅的占95.4%;

拥有2处住宅的占4.1%;拥有3处以上住宅的占0.2%。二是住宅结构优化。楼房及砖木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逐步取代了过去的土坯草房,虽说目前农村居民居住楼房的比重还很小,但趋势已悄然形成。从住房类型看,居住平房的占83.1%,居住楼房的占9.4%,居住其他类型住房的占7.5%。从住房结构看,砖木和混凝土结构的住宅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已占8

9.5%,而竹草土坯结构房屋比例则随之下降,仅占8.8%。三是居住质量提高。首先是饮用水更加卫生。2006年末,全市已有55.1%的农户饮用深层地下水和净化处理过的饮用水,而饮用浅层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水、池塘水等其它水源的用户只有44.9%。此外,全市已有58.7%的农户使用入户管道水。其次是清洁能源逐渐增多。2006年末,全市农村已有0.73万户居民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作为炊事主要能源,但大多农户仍然是以柴草和煤为主要炊事能源。第三是住房卫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2006年末,全市使用水冲式厕所的农户从无到有,已达1.11万户,占2.7%;使用旱厕的农户24.40万户,占59.1%;使用简易厕所或无厕所的15.78万户,占38.2%。

3.农村公共服务换新颜

——交通愈来愈便捷。2006年末,全市通公路的村达到了99.4%,比1996年提高1.9个百分点;到最近的车站、码头距离在3公里之内的村达到65.1%,10公里以上的仅占10.8%。在乡镇地域范围内有火车站的乡镇达到了15.9 %,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达到了63.5%;能在一小时内达到县政府的乡镇达81.0%,距离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公里之内的乡镇达73.0%。

——电力通讯愈来愈快捷。2006年末,全市96.8%的乡镇已经完成了电网改造,100.0%的村通电,99.8%的村通电话,比1996年分别提高0.5个和50.0个百分点。2006年末,全市通电的自然村达到了99.8%,通电话的自然村达到了90.7%。

——文化教育设施愈来愈完备。2006年末,全市50.2%的村在村内有小学,7.0%的村在村内有中学,29.0%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97.5%的村能够接收电视节目,49.3%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21.9%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2006年末,全市12.7%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

——医疗与社会保障愈来愈完善。2006年末,全市有医院、卫生院的乡镇达到了98.4%,共有乡镇医院、卫生院99个、医生1998人、病床床位3486张,分别比1996年增长30.3 %、65.1 %和99.4 %。2006年末,全市88.3%的村有卫生室,86.6%的村医生有行医资格证书;距离乡镇医院、卫生院在5公里以内的村占58.2%,距离医院、卫生院在20公里以上的村仅占2.9%。2006年末,全市98.4%的乡镇有敬老院,共收养1260人。2006年,全市为6875名农村五保对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883.7万元,全市有1596名五保对象实现了集中供养,在确保五保对象基本生活的同时,实现了其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二)产业地位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三门峡市农村服务业总体规模得到不断扩大,产业地位得到不断稳固和加强。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到408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676万元,比2006年均增长7.0%;2007年全市乡村实有从业人员94.28万人,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7 万人,占乡村实有从业人员的16.7 %,比2006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从农村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看,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批发与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住宿与餐饮业三大行业中,2007年三行业合计有从业人员10.9万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9.4 %。

(三)投资规模扩大

近年来,随着财政、金融部门对农村各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有效地增加了农村服务业的供给和需求能力,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财政支出增加。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支援农村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内容。2007年全市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4.5亿元,比2006年增长58.7 %,占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5 %,比2006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涉农贷款增加。2007年全市金融系统对农业贷款6664万元,比2006年增长27.3 %,而同期工业贷款下降了7.5%。

篇8:大力营造环境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水利,六个扶持,六个参与,建设主体

展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数量不少,但标准偏低,基础脆弱,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水利工程迎来了建设的又一轮高潮,但是农民群众对待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及时发挥,本文针对该问题形成原因加以分析,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一、形成原因

有的认为修水利的主体是农民,“谁受益,谁投资”,政府只能是引导鼓励。有的认为修水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还有的认为平时修水利不如到时防大汛、抗大旱。由于职责不明,分布在各乡镇、村、队的小型水利设施多数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导致设施提前老损。因此兴修水利口头喊得多,实际行动少。特别是近年种粮效益极低,农民对种地失去热情,投工出资建设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因而也受到很大影响。

二、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

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只有把群众真正地发动起来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才能真正搞得起来,要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组织工作组深入村镇农户,耐心细致地给群众讲清道理,循循善诱。要让农民真正明白,兴修水利始终是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行为,也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重要途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滑坡;只能发展,不能停滞。要坚决克服那种认为农村劳动积累工取消后农村水利就会滑坡的思想、无所作为的思想。要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通过优惠政策、灵活机制、资金扶持、技术服务、流通服务、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来引导农民自愿兴修水利。

江苏省皂河灌区成引导群众真正投入工程建设上有一套成功的经验。1997年底,皂河灌区被江苏省水利厅、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省财政厅确定为SIDD(自主管理灌排区)试点单位。1998年春,经县编委批准,成立宿迁大禹集团皂河灌区供水公司,和灌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经县民政局批准成立了18个用水户协会,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形成符合灌区实际的“供水公司+用水户协会+用水户”良性运行管理模式。“供水公司+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的灌溉管理模式在灌区主要经验体现在用水户协会运行需要得到灌区扶持,而灌区建设和管理更用水户协会的参与,用水户协会建设与管理需要得到灌区的“六个扶持”,用水户协会对灌区建设与管理体现在“六个参与”。

(一)灌区对用水户协会六个方面扶持才能使用水户协会得到巩固和发展

1、协调政府扶持。

用水户协会在组建、注册、选举、运行过程中,得到县编委、发改委、水务、民政、物价、财政、税务、农业、农业开发等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得到工商、税务、水务、税务等部门的支持,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才能得到巩固、完善和发展。

2、人力扶持。

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能动性,选派42名责任心强、业务精、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职工到18个用水户协会兼任副主席,收费员参与灌溉管理和水费收缴等工作,解决协会工作人员少,收费力度不够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水费的收缴安全。

3、工程扶持。

1998年起,灌区先后利用世行二期农业贷款、末级渠系建设工程、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等项目,建设斗农渠124.7公里,配套建筑物990座,为用水户协会建设了优质的工程体系。

4、供水扶持。在开灌前,要组织优质充足的水源供给用水户协会,由用水户协会将水供到田间,确保为广大用水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灌溉服务。

5、培训扶持。建立用水户协会12年来,供水公司共印制了水费收缴、工程管理、协会建设、水行政政策法规等用水户宣传培训材料30多万份,并通过新闻媒体、召开广播大会、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对用水农户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6、岁修经费扶持。灌区每年拿出60多万元,解决岁修经费不足问题,协会水价仅占成本水价的不足20%,不足以维持协会自身的运行和办公经费支出,田间工程的岁修经费更无着落,必须由供水公司提供田间工程的岁修经费,以保证田间工程正常运行。

(二)“六个参与”保用水户全方位参与灌溉管理

1、参与水管理。实现灌溉到农户,放水到田块,参与科学灌溉技术的推广运用,引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水稻“浅-湿-干”节水灌溉技术,产生了节水、增产、提高粮食质量的良好效益。

2、参与收费管理。灌溉结束后,根据水量和水价,确定水费,并登记造册,通过公示栏公示,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水费收缴机制,广大用水户用“明白水”,交“放心钱”,提高了节水用水意识和上缴水费的积极性。

3、参与工程建设。在骨干工程建设中,用水户协会带动用水户投劳,完成土方工程量362万方,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协会组织4万多农户人工参与缩窄干渠,在田间工程建设中,用水户协会发挥田间工程管理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用水户参与田间工程建设,已完成土方任务42万方,清淤54万方,保证田间工程建设。

4、参与工程管护。

协会发动用水户参与工程有偿承包管护,砼防渗渠道及建筑物的管护权,按合同约定的标准管护好工程,承包管护工程约60%由用水户承包,40%由灌区职工承包,从根本上解决了水管单位长期普遍存在的重建轻管问题,实现完建工程建成一批,管好一批。

5、参与工程前期工作。

各项工程在制订可研之前,得到了用水户协会的广泛参与,较好地反映了灌区工程建设的轻重缓急需求,使工程前期工作扎实有效,未出现因前期工作不到位而引起的工程出现大的设计变更。

6、参与工程质量监督。

上一篇:坚定《四个意识》不负使命演讲稿下一篇:浅析生态语言学视野中的汉语新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