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励

2024-05-29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励(精选8篇)

篇1: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励

制度激励的基础或根本出发点是经济人理性假定,激励是针对每个人追求自身预期收益最大化经济行为,通过规范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和约束企业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激励之所以往往成为“问题”,很多情况下都与制度安排“问题”密切相关。制度激励问题的典型表现形态就是“搭便车”问题与“代理成本”问题,后者解决办法无外乎在如下四种方法之间做折中选择:直接监督解决法;契约完善解决法;股权激励解决法;声誉机制解决法。通过员工持股计划(ESOP)、管理者收购(MBO)或经理股票期权(ESO)等股权激励途径和方式,实现人力资本股权化成为企业制度激励的必然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说到“激励”,人们往往普遍关注的是管理学中关于激励因素、过程和机制的理论,而对经济学中关于激励的制度属性和制度安排问题很少注意和研究。其实,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是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一体两面,是企业激励体系不可或缺的两个层面,二者在实践中是辨证地整合在一起的。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当多的激励矛盾、冲突和问题都是制度性的。特别是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来说,制度激励问题相对于管理激励问题来说更具有根本决定性和现实意义。

所谓制度激励问题,就是由于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使作为组织成员个体的工作或劳动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者个人不须承担其行为的部分或全部后果。制度激励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作为“主代理者”的管理者应制定什么样的制度规则,才能使组织中的成员即企业员工的努力与报尝高度正相关,使之追求个人预期利益最大化的自利行为结果与给定的组织目标相一致?

现代经济学关于企业内部的制度激励问题,是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在其团队生产理论中正式发展出来的。他们认为,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team production)方式,即一种产出物是由若干集体成员共同努力、协同生产出来的,任何成员的行为都将影响其他成员的生产率,而每个成员的个人贡献无法精确分解、观测和计量,因而也就无法按照每个人的真实贡献支付报酬。这就导致了两个层面的制度激励问题:“搭便车”问题与“代理成本”问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实质上是由股东、银行、员工、客户及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搭便车”问题(free-rider problem),又称“偷懒”问题(shirking problem),是指在团队生产中,由于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与所得报酬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每个成员都有减少自己的成本支出而坐享他人劳动成果的机会机会主义倾向,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就导致团队工作无效率或低产出。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就需要在制度安排上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让团队中的部分成员专门从事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而为了使监督者真正有“监督”的积极性,必须赋予他们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这样,在企业中就形成了作为监督者的经理人员与作为被监督者的一般职工之间的基本管理关系,以及命令-服从式的科层管理链条。沿此思路,激励问题的解决就有赖于企业治理结构及其股权安排和日常监督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关于“代理成本”这个核心激励问题及其制度解决思路。

二.代理成本:制度激励核心问题及其经典解决思路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管理人员受社会所有者委托而“代

理”进行经营管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就会“代理成本”的激励问题。“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它来源于管理者不是企业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管理者不是企业完全所有者,管理者努力工作可能承担全部成本而仅获得部分好处,如果他不努力工作而增加在职消费却能获得全部好处而只承担小部分成本;于是,企业收益价值就小于他是完全所有者时的收益价值,其差额就是“代理成本”。

所以,解决“代理成本”问题的最根本办法是让管理者成为完全剩余权益的拥有者,这样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代理成本。但同时,由于管理者成为完全剩余权益的拥有者受自身财富限制而往往需要举债,而这又要发生“代理成本”,故均衡的所有权结构是由股权与债权的代理成本折中来决定的。但是,让代理人承担全部风险并享有全部剩余索取权,委托人的利益即为零,这在现代公司制下是非现实的,除非资本利率为负。这等于用取消“代理”制度安排的办法来解决“代理”问题。

其实,委托-代理关系是广泛存在于企业等社会组织中的一般人际关系,其实质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经济行为关系。所谓“代理成本”,其实就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委托人)不得不为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人)承担成本或风险。例如,上述“搭便车”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一部分组织成员不得不为另一部分成员支付成本或承担风险的问题。可见,“代理成本”问题,在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问题,即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人)不以拥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正是委托-代理理论所要研究的主题,也现代企业制度激励理论的核心。

解决“代理成本”问题的最直观办法,就是由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直接监督,通过惩罚或奖励的办法加以解决。但应该注意到的是,这里发生的“监督成本”只不过是“代理成本”的另一种说法。一方面,因存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直接监督尽管能约束代理人行为上的偏差,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积极性”问题,从而不可能完全消除代理成本;另一方面,委托人可能因监督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还不如不监督为好。通常这种激励措施只能应用于代理人行为结果易于判断的简单情况,如工头监督体力劳动者的场合。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大多数经济关系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代理成本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从实际出发”,从委托-代理关系发生的这样两方面约束条件考虑对策。

关于代理成本问题最直接的应对办法就是所谓“契约解决法”,就是针对“契约不完备”的情况,通过完善契约条款,如在契约增加尽可能详尽的“应变条款”,把各种可能发生情况及其各方在这些情况下应该做些什么,都事先预料到、规定好,以此化解激励矛盾和冲突。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注定了任何契约在本质上都是“不完备”的;因此,这种想通过事前完善契约的“契约解决法”只能是相对有效的。

而从企业所有权和治理结构的历史演变角度来看,代理问题是由剩余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所谓“两权分离”引起的。因此此问题的一个自然回应思路就是利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辩证法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股权解决法”或“股权激励”——主要是针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明智地承认“契约不完备”的事实,赋予代理人部分剩余索取权,使之承担部分风险,将剩余收益与经营绩效挂钩,以解决管理者的“积极性”问题。这种“股权激励”措施是目前绝大多数公司对经理人员和职业技术人员进行激励的普遍做法,只是剩余索取权的具体分配比例有大有小。在构建代理人收入结构模型时,为减少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风险收入是一个不

可或缺的控制变量。

当然,解决“代理成本”问题,实现“激励相融”,仅有对代理人收入结构的技术设计是不够的,如何改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减少因此而来的激励偏差,也是应该注意研究的问题。

三.股权激励: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逻辑和安排

按照现代企业的契约理论,股权激励的核心问题企业所有权安排,它可以表述为,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企业产权主体之间的分配及两权对应关系的处置和决定。

经济学理论可以证明:一个“最优所有权安排”,即最大化企业预期总收益的所有权安排,定是一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实际操作的意义上实现尽可能对应的状态,谁、在多大程度上拥有企业的控制权,相应地,谁、就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控制权)跟着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走。至于这种对应在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究竟如何配置,则要取决于当事人在既定的契约条件下所拥有的谈判能力,包括:资本所有者投入要素的资产专用性,当事人行为后果的可监测性,契约者承担风险、进行创新的能力,私人信息的价格显示机制,资本要素市场的供求状况等等一系列因素。换句话说,企业所有权安排并不存在唯一或单一的不变成式,而是随不同的契约条件在当事人互动博弈过程中不断变迁,且可有多样化优化选择的方向;对应于不同的所有权依存状态,企业治理结构也表现为一种“共同参与、相机治理”的状态。

如果把企业成员扩及为“利益相关者”,即签订企业这种特殊契约的各方当事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力资本要素所有者,包括工人、经理和企业家等,当然,他们也可以同时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另一类是纯粹提供非人力资本要素且与非人力资本的具体支配使用权相对脱离开来的,主要指股东和企业债权人,也包括重要供应商和主体客户。这样,企业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所订立的一种不完全契约(周其仁,1996)。

既然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都是企业契约的当事人,那么对于具有“不完备性”的企业契约的执行所带来的风险,自然既要由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又要由人力资本所有者来承担。因此,无论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最终结果如何,从契约自由平等的根本原则和事前的应然权利要求来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都有平等的权利要求参与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在绝对的意义上,因为无论人力资本还是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都要在契约形成以后的相当长时期,或多或少地承担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因而对于每个人力资本或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来说,其契约收益都有一个除去固定收入的剩余收益部分,所不同的是不同成员之间收益的固定部分和剩余部分各自大小及其相互比例会有所差别,而不是绝对地谁拿固定收入谁拿剩余收益的区别;相应地,对于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来说,其为应变契约的“不完备性”而采取的对策,或者对于采取何种这样的对策所拥有的发言权或投票权,即企业控制权的拥有,也只有形式和大小的不同,而非绝对有无的问题。

就公司制股权性质和要求来说,只要所有权主体将其资本要素投入公司而具有不可收回性,并能以投入数额为限承担责任和取得收益回报,那么,无论其投入的是非人力资本还是人力资本要素,都可以“股份化”为股权形式拥有剩余索取权和相应的控制权。

具体地说,对于非人力资本来说,如果其所有者不愿承担企业经营的“应有”风险,将其资本要素投入企业还要求按期收回,那么他就可以得到较固定(相对说来风险较小)的债券收入(利息),虽然在有关债务安全的决策上他也拥有一定的控制权;如果其所有者愿承担企业“应有”风险,将其资本要素投入企业后就不能要求退还,那么他就作为股东拥有较大的企业控制权,取得较大的剩余收入即风险较大的股息红利收入。这就是说,非人力资本可以是股份资本,也可以是非股份资本,可以具有股份性也可以是非股份性的。

同样,对于人力资本来说,如果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较小、专用性不大(即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从而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即可以方便地将其投入从企业中抽走,那么其所有者就可以得到较固定(相对说来风险较小)的工薪收入,虽然在有关工薪支付等决策上他也拥有一定的发言权或投票权;如果其在企业中举足轻重,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和团队性,以致很难将其投入从企业中抽走,或要流动就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或代价,甚至一旦离开企业其价值就会荡然无存,那么其所有者就要拥有较大的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以股权形式取得风险收益。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可以是非股份性的,也可以股份化为股份资本形式。

现代股份公司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和特色,正如张维迎(1996)所言,就在于解决了“能”(人力资本)和“财”(非人力资本)在社会大众之间分布不对称的问题,它既为那些“有财无能”(即有财务等非人力资本而无企业家才能等人力资本)的人创造了赚取收益的机会,又为那些“有能无财”(即有企业家才能等人力资本而无财务等非人力资本)的人提供了从事经营管理职业和其他工作的机会。这就是说,股份公司制度在内在逻辑上允许一些企业成员“出钱不出力”的同时也默认一些企业成员即人力资本所有者“出力不出钱”,二者都是“合法”的。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家年薪收入一般包括基本薪水和红利报酬两部分,既拥有薪水、奖金较固定的收入,又拥有利润分成和股票期权等剩余收入;同时,60年代以来许多公司大力推行利润分享和雇员持股计划,使企业职工成为企业所有者。虽然企业内部成员拥有股份并不是以其人力资本直接作资入股的,但许多企业确实是以优惠价格或其他优惠形式把股份“送”给企业经营者或职工的;这种优惠或无偿送股凭的是什么? 其实质就是默认“出力不出钱 ”,将人力资本部分“股份化”。此外,80年代以来,欧美企业界风起云涌的并购浪潮中出现的管理者收购(MB0),国际一流的大型跨国公司普遍推行的经理股票期权计划,都显示通过“人力资本股权化”实行股权激励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趋势。

其实,实行股权激励,人力资本产权在现代公司制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主权地位,具有很宽广、深刻的历史背景: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人力资源、特别是知识工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稀缺要素,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同时,人才评估等社会信息显示系统在技术上也日趋成熟,专业化人力资本显示机制日益完善;加之,随着产业和经济民主化运动的推进,严格的反歧视、平等就业、劳动保障方面的法规纷纷出台,以及工会高度组织化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剧,这就使得企业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和人力资本运营在现代公司制下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化、更加重要、更加具有战略意义。

由于以上所述原因,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扮演着比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更直接、更重要、更主体性和更本位性的角色,因而也具有更需要在制度安排上加以维护和保障的权能和权益。既然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由于其资产专用性和团队性而不能轻易退出企业,既然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亲临其境”直接进行企业财富生产和价值创造的特殊重要性,那么,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和企业控制权,就既是必然合理的又是现实可能的;而“资合”性质的公司制下,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就具体体现为股权,一切权能和权益都要体现为股权并最终通过股权来实现,因此,为了维护和保障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产权权益,应将人力资本所有者投到企业的人力资本资产“作资入股”,转化为股权,按照股权平等的原则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

当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广泛开展的员工持股和经理人员期股权实践,正是这种理论逻辑统一于历史现实的产物。现代管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名义下发明的各种“人本型”战略管理、权变管理理论与方法,实际上也是对这种企业制度新变革中人力资本股权化趋势在企业运营管理层面的具体回应。

四.“精神”激励:内隐契约及声誉解决机制

关于“代理成本”这个制度激励问题,从精神层面来看,通过改善所谓“内隐契约”及“声誉机制”也可以有效解决代理人的“积极性”问题。

在企业组织的形成过程中,除了有形的、法定的或外现的契约关系外,还存在无形的、非正规的或内隐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对于企业制度激励的有效性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企业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市场契约的特别“不完全”合约,其特别之处恰在于此;正是由于存在大量无形的、非正规的或内隐的契约关系,才使企业合约具有特殊的“不完全性”。

内隐契约之所以能够实际形成并发挥防范“机会主义”、降低“代理成本”的重要作用,主要原因是存在一种“声誉”激励机制。关于“声誉”(reputation)的精神激励作用,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及行为科学家早就关注并作过详尽研究;经济学关于“声誉”激励机制的正面研究,则是近20年来随着博弈论的兴起并将之应用于解析代理成本问题才开始的。

经济学从自己最大化理性假定出发,认为企业成员的良好“声誉”是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在多次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委托-代理关系即使没有正式契约维系,当事人仅仅出于自己长期利益的考虑,也会看重并追求“声誉”等隐性制度激励及约束因素。声誉机制就是建立在长期信任基础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的一种精神激励机制。

克瑞普斯等人(Kreps & Wilson,1982;Milgrom & Roberts,1982)提出的“声誉模型”,很好地解释了静态博奔中的“囚徒困境”难题。当只进行一次性交易时,理性的参与者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通过欺诈等“非名誉”手段来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其结果只能是“非合作博弈均衡”。但当重复多次交易时,为了获取长期利益,参与者通常需要建立自己的“声誉”,一定时期内“合作博弈均衡”就能够实现。

法玛(Fama,1980)的研究表明,在竞争性经理市场上,经理人员的市场价值决定于其“声誉”即过去的经营业绩;从长期看,经理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即使没有显性激励机制,他们也会积极努力工作;因为,这样做可以改进其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的收入。霍姆斯特姆(Holmstrom,1982)将法玛上述思想模型化为“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声誉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在于:经理的“声誉”即过去的工作绩效是显示其人力资本的一种信号,“声誉”好者人们对他的预期就好,其内部提升或被其他企业重用的机率就大;相反,“声誉”差者人们对他的预期就差,其内部提升或被其他企业重用的机率就小。因此,在声誉机制激励下,经理人员懈于经营将意味着断送其职业生涯、人生前程和市场价值。当然,随着职业生涯临近完结,“声誉”的未来贴现减少,声誉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也就随之减弱。目前普遍存在的国有企业经营者“59现象”很能说明这个原理,为发挥声誉的激励作用,退休制度安排很有学问可讲。

应该看到,声誉机制只是这个制度激励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能够有效解决激励问题是有条件限制的:(1)机会主义行为对当事人来说“不值得”;(2)由于信息显示或监督机制较完备,机会主义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大,并且被发现后的惩罚力度足够地大;(3)委托-代理关系是长期的、多次的重复博弈,代理人要具有足够长的未来预期;(4)“声誉”在制度的宏观环境中有质量保证,即在反映代理人工作绩效时具有“真实性”,不含“水分”。

五.小结

企业激励制度是严格完整的体系。制度激励的基础或根本出发点是经济人理性假定,激励是针对每个人追求自身预期收益最大化经济行为,通过规范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和约束企业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激励之所以往往成为“问题”,很多情况下都与制度安排“问题”密切相关。制度激励问题,就是指由于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使作为组织成员个体的工作或劳动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者个人不须承担其行为的部分或全部后果。其典型表现形态就是“搭便车”问题与“代理成本”问题。

经济学关于企业制度激励问题的理论解析是围绕与“产权安排”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展开的,所以,“代理成本”问题是更具一般性或普适性的制度激励问题。代理成本问题的实质,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问题,即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人)不以拥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代理成本”问题解决办法无外乎在如下四种方法之间做折中选择:1)直接监督解决法;2)契约完善解决法;3)股权激励解决法;4)声誉机制解决法。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的历史演变方面来看,这也真理。从两权分离引出“代理成本”问题,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才使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有了不可逾越的限度,一点两权分离超过这个限度,那么通过员工持股计划(ESOP)、管理者收购(MBO)或经理股票期权(ESO)等股权激励途径和方式,实现人力资本股权化以弘扬人力资本产权的应有权能和权益,就成为企业制度变迁和制度激励的必然选择。这对于处于转型期的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指引意义。

篇2: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励

【摘 要】激励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有的激励机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创新,从中找出突破之处,提高企业绩效。

【关键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创新

一、引言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煤炭企业中,员工的类型十分复杂,管理难度大。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激励制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制度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显得至关重要。

二、激励制度在煤炭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激励制度的作用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绩效上,因为适当的激励可以调动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在激励制度的基础上,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有在同类行业中竞争的实力。在企业中,员工的个人绩效与激励制度和工作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好的激励制度,即使员工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也没有施展的余地。激励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的质量,对于国有的煤炭企业员工来说,在适当激励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由此可见,激励制度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现状

1.人力资源供需矛盾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下,煤炭企业逐渐显现出对于人才的渴求,一大部分员工的流失和部分员工人浮于事。企业内部缺乏竞争现象的刺激,员工工作缺乏激情和主动性,这种情况长此以往下来导致企业的运转出现漏洞。在煤炭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缺少也使得企业的管理没有新意,无法扭转旧有的局面,使得企业运营、形象等等方面的发展受到阻碍。

2.人员运用死板

对于人才的选择是考验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大型的煤炭企业当中,用人的灵活性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近年来不少企业在用人方面不断地改革,但是由于缺少竞争与淘汰机制,使得部分员工没有丝毫危机感。煤炭企业又是大量一线员工的聚集地,而这些员工往往是受教育低的人群。在普通员工在红缺少优秀的技术性人才,而高层管理员工中,有缺少严格的管理制度,导致优秀员工没有升职的机会,人员流失严重。

3.管理、分配、考核没有完整的体系

因为优秀的管理员工的缺失,使得企业中缺少能力强、有上进心的员工,基础力量的缺失使得企业在竞争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在企业内部,普遍存在平均主义思想,尤其是激励制度不完善的企业,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企业没有按劳分配的概念,绩效制度不完善。这些对于员工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影响颇深。绩效制度本质上是通过一系列监督考核也提高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但是企业内形式化的考核不但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反而对员工养成了消极的情绪。考核体系不健全,就无法准确对员工的技能与工作态度方面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四、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传统思想的观念落后

因为煤炭企业受到传统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深远,有着许多一时之间难以改变的问题,长期以来,煤炭企业注重的大多是矿产的发现与开采,对于人力资源方面投入较少,使得企业内部对于人才的管理缺少系统的制度。对于人才的重要性也没有准确的认识,使得企业本身就缺少基础力量的竞争能力。

2.社会因素的影响

煤炭企业承担了一部分社会劳动力安置的任务,这样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能够承担一定的风险,在社会供暖、工业生产方面煤炭行业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既要保证人力资源安排的合理性,又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3.企业内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员工选择工作地点一大部分的愿意取决于将来的福利待遇,在煤炭企业中,没有为员工提供工作以后乃至退休之后的社会生存保障,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缺失,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与员工的大量流失。

4.激励制度不健全

煤炭企业的经营往往与政府行为有关,这种情况下,企业内的激励工作重心都与政治因素相关,对企业发展有力的经营方案反被忽视。这种激励模式下使得员工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降低了企业的发展效率。

五、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制度的创新途径

1.完善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

企业的良好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下,企业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为每一个员工的付出作出评价,并且对于评价的结果能够给予对等的报酬。这些完善工作需要领导阶层人员及时与基层人员沟通,了解管理系统在员工中的实施效果,及时汇总所有的反馈与总结,让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制定激励性的薪酬制度

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薪酬缺少激励的作用,对于员工来说,薪酬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外,更是对于工作的动力。这就需要企业有着激励的薪酬制度。薪酬的设定应该与绩效相关,对于绩效考核的结果应薪酬的多少给予评价。员工在为自己薪酬付出的同时,将企业的绩效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既为自己又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另外薪酬的设定应该具有一定的阶梯性,拉开员工之间薪酬的档次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后进者,但是要注意把握适当的合理度。

3.人性化管理

在现在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前提之下,实施人性化管理有助于对员工与企业关系的把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证明,给与员工适当的权利有助于激励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内部应该有一定的危机感,适当的竞争可以激发员工上进的激情。企业作为人才发展的平台,应该为其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得员工的内在价值得以发挥,对于人才的选拔也应该公平,创造企业尊重人才发展的形象。企业内部的环境应该为不同类型员工的发展提供可能,对于可塑造的人才应该重点培养。

4.营造企业独特的文化

企业的文化形象对于员工的思想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一个互相尊重,和谐发展的企业会更加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企业内部鼓励创新,对于人才的发展给与一定的自由的空间。目前来说,大多数企业的激励为物质性,而精神性同样重要,应该引起企业领导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篇3: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励

一、采用目标激励法, 为员工的发展制定目标

企业工作往往具有长期性、重复性等特点, 员工长时间从事相同的工作, 即使最热情的人也会有疲惫、消极的时刻, 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员工有充足的干劲。提供高薪资虽然很重要, 但是公平的奖惩和发展机会也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这不仅给员工动力, 更给员工树立一个切实并课实现的目标。对于不同层级的员工, 制定不同的激励方式是业内比较普遍的做法。首先要了解员工的需求, 对于一名基层员工来说, 他看重的是收入水平, 那么就要让他知道只要工作出色, 他的收入就会提高, 让他看到, 他为企业付出努力, 就可以得到回报。定期展开技能竞赛, 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中层管理人员则希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企业就要给他们机会。高层人员的理念得到认同后, 会产生一种事业心, 会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业。企业通过设置适当的经营发展目标, 再细化分解到每一位员工身上, 使员工有努力的方向, 达到调动其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目的。同时, 企业发展目标的设置要体现一定的超前性和层次性, 让员工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动力, 如果不付出不懈的努力与奋斗, 就实现不了个人的目标任务, 更谈不上企业超越式发展了。[2]

二、使用职业发展激励, 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对自己的成长空间都非常关注, 而且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希望企业提供的成长空间也在不断的变化, 这时, 企业就需要根据员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 适时调整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 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激发他们的长久动力。职业发展激励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措施, 无形之中对员工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通常一个企业总会有令所有员工向往的工作岗位, 实行职业发展激励制度, 可以让员工自我约束, 在日常工作中表现积极, 以期获得“心仪”的工作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难点, 而这一激励方式正好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表现积极的员工。

三、完善企业培训制度、以培训激励员工

“用人不育人”是目前许多企业常犯的错误, 也是制约许多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不可能招聘到完全符合企业发展理念和形势的员工, 因此目前许多企业普遍存在内部人才储备和外部供应不足的情况,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培训工作。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仅仅是技术、能力上的强化, 而是结合员工的未来发展方向, 考虑到企业的文化内涵, 而且需注意的是应在培训前制定培训后期望达到的标准, 在培训过程中建立适当的监督和强化机制, 使培训效果可以衡量, 真正将培训落到实处, 从而培训出适合本企业发展需要并能展示本企业实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培训方式激励员工是企业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常用的方式, 旨在促进员工完善自我, 切实提升自己工作能力。

四、采纳竞争激励法, 形成“你追我赶”的企业氛围

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担心企业内的竞争现象, 认为这样会破坏企业的秩序。然而这个想法是多余的, 只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以正确的引导, 并制定一些奖惩措施加以规范和制约, 竞争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企业内部合理的竞争, 可以突出优势员工, 为他们的深层次发展或者晋升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同时也能清楚的反映出哪些是落后员工, 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可以对这些后进员工进行鼓励和激励, 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向前追赶, 进而形成一种和谐的企业竞争氛围。[3]企业竞争环境的确立, 有利于企业员工工作激情的迸发, 从而推动企业的稳定、长久、和谐发展。

五、引入文化激励法, 团结整个企业的员工

良好的企业文化已成为人才积聚的重要影响因素, 企业文化的塑造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精神激励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 有着良好文化的企业, 人才的流失是明显低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塑造的企业的。企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员工与顾客相互交往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员工娴熟的技能必不可少, 员工的工作状态也直接影响到服务效果与顾客感受。[4]同样, 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或处理各种文件的过程也充分体现着整个企业的理念及文化水平。因此, 企业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其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 处于良好状态非常重要。当企业的文化和员工的价值观一致时, 当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时, 员工就会与企业融为一体, 会为自己的企业感到骄傲, 会对自己的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愿意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

总之, 激励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对每个企业来说, 激励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问题, 关系到生产效率高低的问题, 所以每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应该重视激励工作, 不断完善激励制度, 提高管理激励的水半, 真正把企业的激励工作搞好, 真正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冯玉花.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12 (09)

[2]王君.浅述有效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J].大众商务.2010 (04)

[3]王琳.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发挥人才潜能的重要保障[J].天津冶金.2011 (03)

篇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学问,不同的激励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薪酬激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在商品社会的各项活动中,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利益是一切商品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因此薪酬激励是激励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项手段,通过设置合理和科学的薪酬结构可以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授权激励:它是指员工在工作中承担责任,拥有自主权,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任

务。人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对员工充分的授权可以使员工放开

手脚,释放出更大的工作热情。

目标激励:组织目标是通过各个群体以及个体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目标具有引发、导向、激励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将组织的总目标按阶段分解成若干子目标,以此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参与激励:参与激励是通过给予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机会,让员工更有主人翁的意识,将自身发展同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从而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培训激励:企业可以将培训作为员工的一种福利,通过建立内部培训师激励机制和赋予外部培训以激励作用,以及将培训与考核/晋升相关联可以让员工获得成就感和努力的动力。

晋升激励:规范好晋升的阶梯,通过绩效考核、能力考核和不断的晋升,员工就可以被激活,他们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绩,提升自己的能力,企业也因此而得到持续的发展的机会。

情感激励和荣誉激励: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员工互助基金委员会,帮助有需要的员工解决困难,从而增加其对企业的感情;另外利用有特色的荣誉奖励增加员工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留住优秀员工。

挫折激励:有时候,反面的激励往往能达到正面激励想像不到的效果,所以说挫折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挫折激励就是使员工遭受一定的挫折,从而达到正面激励的目的和效果。

任何一个企业,其发展不是某一个领导或某一个员工就能够做到的,只有企业和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都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够让企业得到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利用合理的激励手段,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很好地激发员工工作激情,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与优势去工作,最大可能地发挥他们的工作效能,促进企业效益增加。激励的本质是双赢,也就是说,让激励的主体(企业管理者)和激励对象(员工)能实行双赢,这种激励才是比较有效的。但目前中小企业运用激励机制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激励机制的运用方式较单一,忽视企业人才激励的多样性,不注重人才的长期激励,激励的随意性强没有制度保障并且薪酬体系均较单一等特点。如个别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凭个人喜恶判断是非,某些企业形式主义泛滥,所谓激励措施只是徒有其表;或者是管理者在对中小企业管理过程中,常常采用正激励,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而忽略了负激励的互补效应等。可见目前的激励机制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阶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生存、发展及壮大归根结底要依靠高素质、高绩效的员工,这些员工就是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激励这些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

建立激励机制时要注意激励的方法。 对于不同员工应采取不同的激勵手段。对于低工资人群,奖金的作用就十分的重要;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特别是对于管理干部,则晋升其职务、授予职称,放手让其工作就会受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恰当的树立奖励目标。在树立目标时要坚持“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既不可过高,又不可过低。对于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可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阶段目标,一旦达到阶段目标,就及时给予奖励,即把大目标和小步子结合起来。 注意掌握奖励时机和奖励频率,注重综合效价。奖励时机直接影响激励效果,比如做菜,在不同的时机加入作料,菜的味道会很不一样。奖励时机又和奖励频率密切相关。对于目标任务不明确,需长期方可见效的工作,奖励频率宜低;对于目标任务不明确,短期可见成果的工作,奖励频率宜高;对于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的人,奖励频率宜高;对于需求层次较高,事业心强的人,奖励频率宜低等。四、注意期望心里的疏导。每次评奖阶段是员工期望心里高涨的时刻,渴望评上一等奖的员工,一般总是多于实际评上的人,获奖名单公布后,其中一些落选的人就会存在挫折感和失落感,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因此就需要对员工的期望心理进行疏导。疏导的方法就是将目标转移到“下一次”或“下一个阶段”,树立新的目标,淡化过去,着眼于未来。

就当前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对策,把激励机制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

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

充分授权,权责相符给予下属充分的权力。不干预下属的具体做法,下属才能大展拳脚,不会因空间狭窄而觉得缚手缚脚。授权不单单是给予权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授权,上级可以指导、监督、锻炼下级,使下级尽快成长。同时上级也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更为重要的事务。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快速的反馈渠道。在建立了激励机制之后,必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与之相配套,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绩效考核可通过建立日常工作记录和特殊贡献记录进行。日常工作记录即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确立基本的工作定额,根据员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等级的评定。并为每位员工建立绩效记录,作为晋升、奖惩等方面的依据;特殊贡献记录即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给为企业做出特殊贡献的员工做好记录既是对优秀员工个人能力的认可,又是企业选择和提拔人才的依据,同时也可以建立应急信息的备案。

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开发。随着员工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的层次会随之提高。在物质利益基本满足的今天,大家更愿意选择参加一定量培训的形式作为应得的奖励,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如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能发挥所长,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

加强激励机制运行中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一个组织成员向另一成员传递决策前提的过程。在激励机制运行中,信息交流是贯穿于全过程的,并且是双向的。组织目标或子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在此期间,需要领导人、管理者和员工们不断的推动,以维持高昂的士气。

总之,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5: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职能

(248,导言简单介绍激励作用)

一、激励的内涵及外延

(一)激励的概念(《管理学》252)

(二)激励的类型

《管理学》276)

(一)目标结合原则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三)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原则

(四)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原则

(五)按需激励原则

(六)民主公正原则

三、行政管理中激励的措施(《管理学——原理与方法》418)

(一)委以适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二)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与报酬,促进良性循环

(三)掌握批评武器,化消极为积极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进取精神

《人力资源管理》209)

(一)激励时机

(二)激励频率

(三)激励程度

(四)激励对象(《人力资源管理》205)

篇6: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策略研究

我们之中很少有人能说:我在工作中发挥出了我一切潜力。爱迪生很信仰努力工作对成功的重要作用他有一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一些人比别人工作或学习更努力,其结果往往是具有较低能力的人比天赋较高的人干得更出色。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工作成果不只取决于其才能,还取决于激励作用。受到激励的人会比未受到激励的人做出更多的努力。

什么叫激励,激励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一些人来说激励是一种动力,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激励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或者为自己树立起榜样。激励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所以当我们试图解释它的含义及应用时总会有些困难。我们这里把激励定义为:激励就是创设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当我们讲到一个管理者激励了他的下属,实际上是指他满足了下属的动机和愿望,并引导他们按照所需要的方法区行动。用通俗的来说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正如李.艾科卡所说:经营管理实际上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无可否认,人的积极性、创造力是企业高效益、高效率的来源和动力。权力和奖金等方式都是激励机制的重要措施。企业管理的关键是人本管理,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尤其是优质型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如何最大效果地发挥出来,这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激励是管理的催化剂,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策略,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和优质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类型

(一)薪酬激励

薪酬激励是企业激励机制的核心,可以吸引、保留和激励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一个完整的激励报酬体系,应充分考虑报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建立一个报酬合理的结构将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薪只是短期内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福利则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深得人心的福利,比高薪更能有效的激励员工。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员工的差异性福利需要,可推行弹性的员工自助性福利计划,即允许员工在一定的范围和要求内,不同等级的员工以及不同工作绩效表现的员工可以选择不同等级的福利计划。这样可以加强员工对自己福利计划的参与,使员工产生有权利和价值的感觉。

(二)情感激励

情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是人的行为最直接的一种激励因素,领导者的情感感染力能够控制和影响下属的情感,形成激励。领导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打动和征服下属的感情。同时,管理者应表现对员工的诚挚关心和热情,多从员工的角度来想问题,理解员工的需要。比如,在施工企业中,大多数一线

员工都是从各地到一起。他们远离家人,更需要管理者的关心、认可与信任。基层管理者更要注意感情的投资,对员工要有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员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融入式激励

如果一个单位领导者能够充分发扬民主,给予广大下属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那么这个单位的生产、工作和群众情绪,内部团结都能处于最佳状态。广大员工参与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员工参与能使下级和员工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组织的重大问题,可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参与管理为员工提供了获取他人重视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就感。管理者应当为广大员工参与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荣誉激励

荣誉是贡献的象征,每一个员工都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满足员工的荣誉感,可以迸发出强大的能量。许多企业从员工这种特殊需求出发,通过给予员工各种荣誉,收到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最佳激励效果。员工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获得奖金、奖状,上光荣榜,满足了员工的精神需要,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

(五)职业培训激励

培训是企业获得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员工来说,职业发展是人生大事,如果企业能够给予帮助和指导,并且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员工就会为企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忠诚和业绩来回报企业。

(六)权力激励

除了报酬激励最见效外,还有发展机会的激励,对于在企业起核心作用的员工,有专业技术特长与技术绝招、能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开拓市场客户、技术革新能手,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妨给之提供循序渐进的提升机遇,好钢使在刀刃上,升职是有别于提薪的更见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措施。权力这个激励措施,或与业绩挂钩,或与高薪结合使用,促进作用更大。

(七)负激励

激励不仅仅只有正面的一些激励,也需要结合一些负面的激励方式,如批评、惩罚、降级、罚款等,通过这些手段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压力,迫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以前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几乎都有企业所有者决定,以人治企的成分居多,过多依赖传统式管理。在发展初期,很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有一部分由业主的家族成员或亲朋好友担任。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过分依赖传统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会引发人才持续性增加的需求与家族式单一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人力资源的内耗和浪费。这样,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而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恶性循环,直至危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激励机制缺乏个体差异性

影响个体努力程度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外部因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影响。生存权利满足的条件下,员工还具有个体发展的需要。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获得情感上的释放或满足等。但在很多企业里,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

(三)不善于授权

有些领导担心下级干不好,便不断干预下级的工作。下级被看作是赚钱的工具,是一个纯粹的“经济人”,没有自主权,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依赖心理,因为没有授予自主权,下属也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这对企业来说,也是资源的浪费。

(四)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力度不够

企业需要的人才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培训、留用和引进。但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诸如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企业中进行系统化培训的还很少,而且受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策略

(一)个性化薪酬策略

企业员工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单一的薪酬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因此针对不同的员工制订个性化的薪酬制度更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薪酬自助餐也就应运而生。自助式薪酬方案的制订必须建立在企业与员工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的薪酬菜单,一方面节约了组织投入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激励的效果,另一方面是组织人本管理的重要体现,有利于组织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研究发现,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的差别程度高于对薪酬水平的关心。所以,薪酬体系要想有激励性,保证其公平性是必须的。公平性包括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对外公平,要求企业的薪酬水平与行业的薪酬水平要相当;对内公平,要求企业按贡献定薪酬。如果员工感觉报酬分配不公,他们就会感觉不满,只有保证公平,员工才能正常工作。但是,仅仅保证公平是不够的。要想有激励效果,还要提高薪酬水平。高的薪酬水平可以形成对外竞争优势,员工会有优越感,认识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二)多层次激励策略

联想集团的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实施是联想创造奇迹的一个秘方,联想集团始终认为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联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于80年代第一代联想人,公司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物质生活基本满足;而进入9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联想人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联想制定了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那就是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办法,根据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激励多条跑道。例如,让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做官才能体现价值,因

为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员和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联想集团始终认为只激励一条跑道一定会拥挤不堪,一定要激励多条跑道,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能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其次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哪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是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总之联想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激励的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而他们所采取的激励的手段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而决不能是一种制度固化操作。

(三)通过科学民主的员工管理体系实现人性化管理策略

首先要充分尊重员工意见。聘用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企业应能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通过让他们参与对企业发展、内部管理、组织活动和其他重大事项的决策,让员工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建议权,从而凝聚其心、激励其人、发挥其力。其次,鼓励员工创新工作。企业管理者应当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鼓励员工创造性工作,特别是鼓励、支持优秀员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市场主导创新、企业支持创新、员工推动创新的工作格局,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再次,关注员工的人性化机制。一方面可以在完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更多层次的奖励措施,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通过增加工资、奖金、福利和赠送生日、节日小礼品和慰问品等方式,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富有企业特色的精神奖励制度,开展丰富多采的竞赛评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授予称号,赋予荣誉,给予表彰,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总体而言,每个企业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发展背景、外部和内部环境,因此,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用人和留人方式,但激励是每个企业都会用到的管理机制。激励就是为每个职工提供一种追求与达到目标的手段,这些目标将会满足其个人的需要,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其发展目标。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根据企业的不同状况运用不同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篇7: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越来越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最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组织中员工的激励来实现的。如何有效的激励员工是许多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人性、领导、组织和整体性思维的角度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关键词】激励 人性领导组织整体性

前言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利用和保持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1】其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员工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绩效。有关研究表明,如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那么他们的潜力将发挥到80%–90%,其中50%–60%是激励的作用。科学的激励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营造良性竞争的企业文化。而在通常情况下,困惑管理者的是如何才能做好这一激励工作。

本文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做好激励工作,首先应该从人性的角度、领导者的角度、组织的角度和整体性思维的角度去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

一、从人性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

人性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人性的探求也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诚如巴纳德所言―我尝试着绕开这些问题,把他们留给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争论这些问题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去解决。但我很快就发现,即使我们能够避免对他们作出明确的解答,却无法绕开它们。‖

【2】事实确实如此,管理学须臾离不开对人性的关注,作为企业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也至关重要。以下便从人性的假设、人性的本质、人性与激励三个方面分别谈论这一问题。

(一)人性的假设

关于人性的假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在中国古代,有―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根本对立的人性理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认为,人是―性本善‖的,可以通过―教化‖而使之遵从统治者制定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使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符合礼仪规定,在统治方式上主张―德治‖和―仁政‖。相反,商鞅、荀子和韩非子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他们的法治主张。

在古代西方,柏拉图认为人的本质是由其灵魂决定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即情欲、理性和意志,人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灵魂三个部分的和谐一致,有理性控制一切。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学说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他认为人性是其灵魂的表现,对大多数人来说,人更接近野兽远离神灵。多数人生来愚昧、懒惰、贪婪、残忍。同样,马基雅维利也明确的指出文明人一定是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者。他说:―人都是忘恩负义的、易变的、奸诈懦弱的、趋吉避凶的、贪得无厌的。‖【3】 在现代管理思想中,对人性的假设先后出现过―经济人‖、―社会人‖和―文化人‖等几种主要的人性假设。这是从人的社会属性的不同侧面对管理中的人性进行的概括。―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在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斯密看来,自利的动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人们正是怀着这种自利的动机去从事经济活动的,但活动的结果却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在管理领域,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机构理论正式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社会人‖假设由早期的行为科学学派即人际关系学派代表人物梅奥等人提出的。梅奥通过对霍桑

实验的理论总结,发表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著作,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梅奥认为:第一,不能把工人看成单纯的―经济人‖而要看成―社会人‖,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以外,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第二,工作条件,工资报酬等不是影响工作效率的第一因素,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第三,与―正式组织‖相伴而生的还有各种―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以人们的社会情感为联接的的纽带而结成的自发性的群体,他有着特殊的惯例和倾向性,无形的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社会人‖假设揭示了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把对人的认识又推进了一步。

―文化人‖假设是在信息社会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网络化技术发展迅速、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企业竞争力的迅速增强,许多学者开始对日本企业的管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促使日本企业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是日本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正如斯皮罗在《文化与人性》一书中所说:―由于人类行为是由文化决定的,由于文化的变化很大,所以对人性所下的唯一正确的判断是他的可塑性很大。‖【4】 在―文化人‖假设视野里,管理就是―一个合作的群体,将各种行动引向共同目标的过程,但每个群体行为都要受价值观的支配。‖【5】这种理论强调,作为―文化人‖的员工,是具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理想人格以及具有荣辱感、责任感、使命感的主体,他们思想深处积淀的文化定势始终发挥着潜在的作用,制约着他们的观念和行为。

(二)人性的本质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还是―文化人‖假设,都只是对人性的片面认识,而并没有真正揭示出人性的本质。

事实上,人性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性的现实性,二是人性的具体性。

就现实性而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对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社会条件出发,研究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和历史的人性。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而个人独特的实践活动则形成自己的个性本质。―现实的人‖总是历史发展的人,任何社会必定表现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会有不同的发展状态。

―现实的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他们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影响。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即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怎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生产的物质条件。‖

【7】现实的人不仅是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人,而且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所以现实的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人。

就具体性而言,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也就是说人在需求方面物质满足、社会关系满足、和精神满足是同等重要的。物质满足是基础,社会关系满足是生存必须,精神满足是更高的追求和境界。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这一理论认为只有当每种较低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能进入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说,人性是具体的,其基本的自然属性,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保障,才能向更高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即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迈进。

因此,从根本上说,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和具体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的激励也应从人性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出发。

(三)人性与激励

前面讨论了人性的假设和人性的本质,作为一名管理者,除了必须对人性有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要认识到人性与激励的关系,从人性的角度激励员工。

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一方面,不能单纯的从人性假设的角度出发片面地以经济人(或社会人或文化人)的角度实施激励;另一方面要从人性的本质出发,从具体性和现实性出发,既要从物质方面考虑激励,如通过物质奖励、补助、福利、奖金等方面激励员工,又要充分考虑人的精神方面的激励,如对人的关爱、支持、赞扬等方面激励员工。

在具体操作上,既要建立公平、合理、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确立平等的激励标准,又要制定合理的薪酬战略,适当提高薪酬总水平,既要实施精神激励,满足员工从物质到精神升华的需要,又要给员工成长的空间和自我实现的空间。总之,真正让员工感受到一种对人的管理、为了人的管理、依赖人的管理、以合乎人性方式进行的管理和以员工为评价主体的管理的人本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方式才能真正的有效用。

二、从领导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

―领导‖是一种以权力为基础,影响组织成员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和活动。

学者们对领导的定义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人把领导的实质看做是一种追随关系,认为正是一些人需要和愿意追随某个人,才使得他成为一名领导者;有人把领导看做管理人员指导和影响其下属的行为以符合其职务的原定计划,同时注意和了解他们在按计划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还有人把领导看作是某个人对一些人进行影响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更有人把领导看作是一种用以实现人们的目标和愿望的手段和能力。

不管怎样,领导在整个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领导对下属的激励作用更是不容忽视。以下以领导为视角从授权与激励、公平与激励、形象与激励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授权与激励

所谓―授权‖是指在企业内由上而下分派任务,并让他们对所要完成的任务产生义务感的过程。所分派的任务可能是制定决策,也可能是执行决策。当然,分派的任务是实施一项已经制定的决策,并且所授予的权力本质上对全局没有影响时,称其为―授权‖。

授权意味着领导对下属的信任和对下属能力的肯定,合理的授权对下属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从授权的合理性来说,一方面,领导要大胆地放权,支持、鼓励并激发下属的潜力,使下属具有参与权、商量权及决定权,让下属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做到量才而用、合理公正,否则容易导致下属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偏离激励预期。

篇8: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励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会让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从本质上发生改变, 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化是未来社会经济所需求的特点, 我国的事业单位现在缺少高级的技术型和知识型人才, 这种情况在制约着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正在从工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的类型。在知识为主的社会中, 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发展模式是以智力产业为主, 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本化特性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在今后的事业单位管理开发中对于人才的利用和管理更人性化, 注重有才能的人的创新和发挥, 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特点。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 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

我国相关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 所以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也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 即实行编制管理的人事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管理中, 相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等都由上级主管部门管辖, 而其自身不能够聘用员工, 而且, 在事业单位内部有编制的人员, 相应的工资以及福利等都由政府财政负责, 事业单位不能随意的辞退员工, 相应的, 在编的员工也不能够随意的离开事业单位。这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极大地损害了相关事业单位的自主选择权, 也抑制了相关人才的合理流动, 不利于事业单位甚至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现在普遍的状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基础薄弱, 对于人力资源的业绩评估工作来说, 没有正确合理的评估体系, 在评估工作中不是按工作岗位和工作量来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估, 对整个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缺陷, 不能按事业单位实际的工作效益来进行评估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对人力资源的选择和管理, 很多事业单位中的人才总是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地方, 有力使不出的状态会大大约束人才的工作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上如果解决不了对人才的空间束缚的话会让整个事业单位的实际效率大大下降。

3工作岗位分配机制陈旧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工作岗位分配缺乏灵活性和科学性, 目前事业单位中大多数的分配原则是按岗位技能来分配人力资源的, 这样分配后的结果是按技能来结发工资的, 实际的业绩评估对于工资影响反而很小, 这是很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进步发展的, 员工只需要使用专业技术就可以直接拿到属于自己的工资, 而不会产生竞争意识, 这样的情况会间接导致整个事业单位的停步不前。

三、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激励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来,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事业单位的员工都是具有很大的潜能的, 但在工作中员工都没有用尽全力工作, 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工作的动力。员工都是有各有所长的, 激励制度其本质就是通过对员工的激励, 让员工发掘自身的潜能, 通过激励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中展现出更多的热情, 将工作完成的更出色。激励制度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素质, 激励制度的实行让员工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 通过再学习和总结职业技术经验来让自己变得更适合这份工作, 让员工在实践中摸索提高, 还可以控制员工的行为方向是向着事业单位的总体利益的。激励制度的另外一个价值就是可以让事业单位的员工之间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产生适合工作适合单位的团队精神。这样的作用不仅仅是发生在事业单位的某个员工身上, 而是由总体到个人之间的一种传达, 这样的制度会让事业单位的员工紧紧的抱在一起提升总体的工作效率。

四、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原则

激励制度在其本身性质中是具有很高的制度原则的。这些制度原则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a.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适度原则。人力资源管理的适度原则是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紧密联系的, 只有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激励, 才能有所需要的效果, 这种适度的把握就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b.对于事业单位的公平原则。对于事业单位的公平原则就是要求激励制度的实行过程中要以事业单位为核心, 有一个标准衡量价值, 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 对于员工的工作要进行有明确度量的赏罚。c、对于事业单位组织的目标原则。对于事业单位组织的目标原则就是指激励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要确立有价值有核心的目标, 这个目标要符合事业单位的工作重心, 这个目标还要考虑到每个员工的需求和价值。d、对于员工的双重激励原则。对于员工的双重激励原则是指激励制度不仅仅要对员工进行精神激励, 还要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 比如利用奖金福利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的手段方式,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辅相成达到更良好的效果。

五、事业单位激励制度的发展方向

事业单位在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时应该考虑到事业单位本身的工作性质工作条件, 防止人才的流失, 对员工的激励要适当, 采取双重激励的办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让员工明白激励制度的核心内容和真实价值, 让员工在工作中各自施展自己的最大能力。激励制度在施行的同时还要保证公正透明, 考虑到员工的工作方法和发展方向, 保持激励制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不能搞特殊搞例外, 要维持正确的激励制度带领整个事业单位向着有价值的目标前进。

综上所述,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引起重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也在从本质发生着变革, 激励制度逐渐被人们摸索使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激励制度是对整个事业单位的有利提高, 我们需要从现在的问题中观察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制度的优缺点, 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制度, 让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规划。

参考文献

[1].张月海.建立员工激励机制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现代商业, 2007 (16)

[2].张淑熙.论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激励的有效性措施[J].中州大学学报, 2003 (03)

上一篇:交友活动召集方案下一篇:××县委督导组组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