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员心得体会

2024-05-27

驻村工作队员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篇1:驻村工作队员心得体会

坚持“三多”做好驻村工作

基层干部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要做到“三多”,才能真正做到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才能办到群众心坎上,得到群众的拥护。

一要多学习,吃透上情,摸清村情。群众来办事时有时因为制度或原则性的事情不能办,但由于不了解政策会误会工作人员不办事甚至埋怨政府不作为,这就要求干部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做好宣传教育解释工作,决不能态度粗暴,背道而驰,更不能好心办坏事。这就要求我们发挥自身懂政策、有文化的优势,带给基层群众温暖,消解他们由于一些误会产生的怨气,巩固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为此,我把入户调查作为“零距离”接触村民,实现党和政府与群众感情融合的第一步。在短短的几天内,不分白天昼夜,带着调查表,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走访了村里的角角落落,摸清了每一户群众家里的人口组成、经济状况、收入来源、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情况,并装订成册,建立了电子档案,在全区率先完成了入户调查,为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打下了基础。在入户调查的过程中,队员们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疾苦,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把党和政府在社会保障、农田直补、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惠民政策带给他们,在感情上跟村民融为一体,把思想工作做到了村民们的心坎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要多“出去”,帮助所驻村和帮扶企业建立感情。党和人民群众是“鱼水情”,基层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能坐等群众来找,要多下基层,进群众家门,倾听群众呼声,才能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同时更能学习到群众的智慧,用符合群众“口味”的方法解决问题,既能让群众提升主人翁的自豪感,又能凝聚人心,减少阻力,高效决策。同时,部分帮扶企业对扶贫攻坚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简单的认为是给自己要钱添麻烦,针对这种心理,我带上区委区政府的文件和区领导的讲话稿,多次登门向企业领导讲政策、讲形势、讲道理,的耐心赢得了帮扶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们的错误认识。同时,还多次邀请帮扶企业领导到村内参观考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晓燕作为包村区领导也亲自深入到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农村联系点——河子西乡大房子村调研,并召开现场会督导帮扶单位区文联、帮扶企业中国移动公司宣化分公司、张家口现代石油钻具有限公司、张家口市博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帮扶工作,进一步融洽了村企关系。区文联表示要发挥文艺人才聚集的优势,创作一批反应村民风貌的文艺节目,并绘制一面“文化墙”,改善村民文化生活,引领社会风气健康发展;其他三家帮扶企业表示要在资金、项目、物资等方面进行力所能及的帮扶,中国移动公司宣化分公司的帮扶资金已经向上级申请,近期将到位。

三要多“向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帮扶干部,在村里能吃的上、住的下、沉下心的同时,还应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群众,把群众当亲人,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通过几次村两委班子会和党员大会我们了解到村民对垃圾围村的现状十分不满。因此,我帮助村委班子制定了垃圾清理方案,把治理垃圾围村、改善村容村貌作为树立形象、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而“四清四化”也正是区委、区政府近期将全面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在3月份、4月份两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村容村貌治理活动,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驻军某部等120余人参加了集中整治活动,动用了铲车一台、农用三轮车3台,铲除垃圾400余吨,将遍布村子四周的十几个厚达几米、已经几年没有清理的大型垃圾堆进行了彻底清理。这次集中治理后,我们还将协助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制定每周清理一次的长效保洁制度,雇用专人、专车负责重点地段和垃圾存放点。此外,帮助大房子村谋划发展路子,制定了以“强班子、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为主题的三年帮扶方案,除了解决加强班子建设、包装宣传村产蔬菜、整修文化广场等现实问题外,还力争在引进先进蔬菜生产项目、饮水安全工程、修建农田灌溉水渠、硬化村内道路、修复牌坊等方面取得突破,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幸福乡村”计划结合起来,为大房子村的长远发展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大房子村驻村干部

杨献勇)

篇2:驻村工作队员心得体会

三、遵守纪律专心驻点

同其他驻村工作同志相比,我驻付庄村的工作量虽然大一点,工作面宽一点,生活稍困难一点。决不会出现走读现象,造成对工作不利和单位不好的影响。认识到这些,我努力做到生活上低要求,工作上高要求,纪律上严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工作基本要求,力求做好三大员,树五真形象,做五好村民,做到五天四夜四点要求四个不准认真执行工作学习制度,除按要求做好乡政府、两官办安排的工作任务,工作之余还要自学,从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学习,我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致富奔小康的拼搏劲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

篇3:驻村工作队员心得体会

截至目前为止, 西藏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驻村工作已经开展两年多, 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 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为积极参加“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 结合所学学科专业, 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在探索、研究、创新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实战训练过程中, 发现问题、设立命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进行科学思维训练, 学会思考, 学会解决问题, 培养实战能力。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组建了一支队伍以“基于村民视角的驻村工作效果评价分析”为题申报了项目。希望通过实地调查, 从村民角度深入认识中村工作的基本情况、影响因素、工作效果, 从而为改进驻村工作提供村民视角的分析途径和政策建议。

一、项目开展基本情况

项目组根据计划安排, 为深入了解和分析驻村工作的实际情况, 为自己积累农村工作经验, 增强服务三农的工作能力, 制定了调查问卷, 利用2013年寒假期间深入乡村农户家庭调查了解实际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100分, 收回问卷91份, 其中有效问卷90份。2014年4月, 项目组开始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农户对驻村工作队的总体认识、工作队驻村工作开展情况、农户对工作队的评价等方面深入了解分析具体情况。

二、农户基本情况与对驻村工作队总体认识

在有效问卷中, 共计调查90户农户, 调查对象中男性51人、占56.7%, 女性39人, 占43.3%。从政治面貌看, 党员占24.4%, 群众占77.6%。调查对象婚姻状况数据显示未婚者为25.6%, 已婚家庭占66.7%, 丧偶、再婚和分居家庭占7.7%。从文化程度看, 61.1%的受访者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站11.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27.8%。

调查显示所有村均有驻村工作队, 但是并不是所有农户都对驻村工作队有全面的认识。只有94.5%的农户知道所在村有驻村工作队, 仍然有5.5%的农户家庭并不知道有驻村工作队。2.2%的村民从来没有见过工作队人员、51.6%的村民偶尔见到工作队人员、18.7%的村民不认识驻村工作队队员。73.4%的村民认为驻村工作队的任务是帮助村民致富、12.1%的村民认为工作队的任务就是维稳、14.3%的村民认为工作队的任务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农户对驻村工作队的认识并不充分。

三、农户对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认识分析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 578元, 增长15%, 连续十一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由于西藏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较中国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市场发育相对滞后, 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单一。从对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见下页图1) , 当前西藏自治区广大农牧民面临的问题和希望的到帮助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就医难、流动资金和投资性资金不足、技术掌握不足和获取困难等方面。

围绕驻村工作队开展的具体工作情况展开调查, 从农牧民的调查结果 (见图2) 显示所有工作队均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强基础惠民生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工作队主要围绕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放帮扶物资、处理突发事件、举办集体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具体的不同工作。工作队主要从解决交通困难、农牧民技术缺乏和饮水困难等问题上为村民解决的实际困难或问题。是行路难64%、就学难14%、就医难26%、技术困难30%、资金困难27%、吃水困难29%、灌溉困难26%。

从农牧民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工作队主要解决的问题相计较, 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农牧民家庭认为自己主要面临的困难集中在资金和技术资源缺乏、看病困难问题上。驻村工作队主要能实现的是为村民改善交通条件, 一定程度上帮助村民提高生产技术, 改善农牧民饮水质量或条件。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一方面源于农牧民家庭更看重直接影响家庭增加收入和家庭成员健康的因素而忽视了潜在因素的影响, 同时也反映出农牧民家庭对农业生产因收益微薄导致热情的淡漠。从驻村工作队来看, 则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和工作效果考核机制影响, 一方面在涉及国家教育、医疗卫生等制度上, 工作队不可能有大的工作效果;同时驻村工作效果考核机制促使工作队会选择一些力所能及且老百姓感受深刻、效果明显的项目开展工作。

(一) 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既是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的基础, 也是工作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驻村工作队的宣传教育方式主要是举办培训班、利用村广播宣传、定期更换宣传内容、组织村民外出学习考察, 大多数工作队同时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开展宣传教育。有19.8%的工作队采取了入户访谈等其他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教育内容主要围绕西藏惠农政策、新旧西藏对比教育、社会事业发展政策宣传、社会保障政策宣传等。其中56%的工作队纳入了西藏惠农政策宣传、57.2%的驻村工作队在宣传教育活动中纳入了社会事业发展政策宣传内容、64%的工作队纳入了新旧西藏对比宣讲、社会保障政策宣讲站到35.5%。

(二) 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驻村工作队在对所驻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89%的工作队对乡村公路就行了维修或建设、57%的工作队投资改善了村里的灌溉设施、50%的工作队对供水供电条件改善做出了具体工作。

(三) 对农民家庭的帮扶

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具体工作中, 最多的是为农户提供一定的生活用品, 其次是提供一定的资金, 二者分别占驻村工作队的71%和44%。从发放的慰问品来看, 22.2%的慰问品对于村民家庭来说基本上没有作用, 非常急需和有用的只占到41.1%。为村民家庭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帮扶的工作队只分别占被调研农户家庭的10%和20%。

(四) 对村集体建设

被调查的农户中, 54.9%的农户认为工作队参与到了村集体的突发事件处理当中, 为村集体的治安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87.9%的农户认为所在村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密不可分。驻村工作队通过举办和参加村集体活动, 大大改善了村集体的凝聚力和文化氛围、村民关系。39.9%的村民认为工作队为村里组织过集体活动, 58.8%的村民知道的工作队参加了集体活动、13.3%的村民知道工作队赞助过村里的集体活动。41.8%的工作队为村民举办了藏历新年集体活动、46.2%的工作队为村民举办了会议活动、31.9%的工作队为村民举办过集体文化活动。

四、基于村民视角的驻村工作效果评价分析

(一) 统计性分析

农牧民对驻村工作队的总体评价较高, 对工作队的工作持满意和比较满意态度的村民占到80%。94%的农牧民认为驻村工作队对村庄的发展起到了帮助作用。表明自治区的强基础惠民生驻村工作是深受老百姓欢迎和支持的, 是取得了实效的一项工程。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农牧民对驻村工作队及具体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意见。主要认为工作存在帮扶资金不足、对农村环境不熟悉、工作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等不足的地方。62%的村民认为工作队帮扶资金不足、46%的村民认为工作队不熟悉农村环境、27%的村民认为工作队工作方式方法存在问题、24%的村民认为工作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导致部分村民对工作队信心不足、信任不足甚至抱有怨言。

(二) 基于村民视角的驻村工作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为准确分析西藏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驻村工作具体情况, 本项目试图通过对农牧民的调查, 从农牧民角度分析驻村工作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构建基于村民视角的驻村工作理论模型, 找出影响驻村工作的显著性因素, 从而为改进驻村工作方法、提高驻村工作效果提供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定量分析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根据调查问卷整理数据做相关分析, 得出西藏企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主要与已经解决的问题、驻村工作组工作内容、是否有驻村工作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收入格局变化等因素呈显著相关性。

本研究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90分调查问卷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处理。

选取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作为因变量, 已经解决的问题、驻村工作组工作内容、是否有驻村工作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收入格局变化关系等因素为自变量, 建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注:a.Dependent Variable: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

从“系数a”表中可以看出,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该为: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176.381+175.139×是否有驻村工作组+0.144×驻村工作组工作内容+0.722×家庭收入格局变化+0.711×家庭收入主要来源+0.011×工作队已经解决的问题。

经标准化处理, 得到标准化的回归方程为: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0.203×是否有驻村工作组+0.225×驻村工作组工作内容+0.418×家庭收入格局变化+0.377×家庭收入主要来源+0.392×工作队已经解决的问题。

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村民视角对工作队工作效果的评价, 主要取决于工作队的工作对农牧民家庭收入格局和来源产生的改变和为村民解决的实际问题。工作队的工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工作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五、政策建议

(一) 加大驻村工作宣传力度

针对少数农牧民对驻村工作队缺乏认识的基本情况, 工作队应严格按照《驻村工作指南》要求, 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抓手, 全面开展各类政策和驻村工作宣讲工作, 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 夯实农牧区基层建设思想基础。真正让群众明白与之息息相关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总体思路, 引导群众进一步牢固树立起跟党走的理想信念。通过上门走访、路边随访、会议宣讲等形式开展宣讲工作, 与群众面对面地零距离交流。向群众发放《农牧民享受财政补贴优惠政策明白卡》, 与农牧民群众积极互动, 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使党的惠民政策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真正让农牧民群众明白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

(二) 驻村工作队与农牧民需要对接

针对农牧民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工作队具体工作之间的差异性, 需要在派驻工作队之前, 对现在的所有村庄深入开展调查工作, 摸清工作队所驻村的环境、交通、资源、人文等各种要素情况。同时由工作队派出部门拟定所派出工作队的驻村工作方案,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拟定能为驻村工作提供的资金、技术、政策或其他帮扶资源状况。由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领导办公室提供一个公共平台, 为有针对性的双方搭建信息共享渠道, 实现驻村工作队与村庄之间的供需对接。通过该方式克服工作队能力与农牧民需求之间的差异, 提高驻村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

(三) 抓住核心问题,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驻村工作队可开展的工作丰富多彩, 既有走访调查、宣传教育、举办集体活动等文化活动, 又有解决农牧民住行教医等实质性具体工作。但是所有工作必须抓住农牧民关注的核心问题, 即家庭收入增加和家庭收入渠道问题。因此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内容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以增加农牧民家庭收入作为工作的突破口、以改善农牧民家庭收入渠道为着力点, 结合农牧民家庭实际情况, 集中工作队所具有的优势开展工作, 防止工作停留在宣传教育等口头上, 通过为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工作效果。

为此, 需要工作队派出单位加提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能力。一方面组建强有力的工作队, 派遣具有较强社会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组成工作队伍;另一方面需要为工作队提供有力的保障条件, 在自治区对驻村工作队考核的基础上将工作队的工作效果纳入派出单位的考核范围内, 对于克服完成驻村工作任务思想、增强工作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西藏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村工作队工作效果直接影响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试图通过对村民深入调查, 分析驻村工作队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而为改进驻村工作提供村民视角的分析途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驻村工作队,效果,影响因素,评价

参考文献

[1]强基础惠民生:西藏驻村工作队的新期盼[N].西藏日报, 2011-10-18.

篇4:驻村工作队员心得体会

自然条件差、缺乏主导产业、无规划、无资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是制约农村发展、落后地区脱贫的几大原因。针对于此,林西县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人的因素,发挥干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组建驻村干部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结合各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制定长远规划,发展主导产业,健全基层组织,实施精准扶贫,与乡镇干部合力攻坚,从而激活了扶贫工作一盘棋。

在大营子乡土庙子村记者看到,已经建好的10亩连体冷棚里,提子秧苗长势正旺,驻村工作队成员、村第一书记张晓慧介绍说:“‘三到村三到户’扶贫项目资金四年共200万元,土庙子村第一年50万元资金建了10亩冷棚,村里又自筹资金购买了提子秧苗,预计年底提子就能上市了。”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驻村工作队队长梁晓东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指导土庙子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调查等方式选出贫困户,进行公示后,确定了181户贫困户,这10亩冷棚全部由181户贫困户入股经营,每年分红。剩下的150万元资金我们还是打算先期贷款下来,集中使用,获得规模效益。”像土庙子村一样,全县各扶贫重点村在县、乡、村合力攻坚下,正焕发着生机和活力。

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是自治区创新扶贫机制的重大举措,在具体实施中,针对“扶谁”、“谁扶”、“怎样扶”这几个问题,林西县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39支由县处、科级干部和第一书记组成的驻村工作队,精选47个单位对口帮扶39个项目村。自春耕生产开始,各驻村工作队就开始为制定帮扶规划做调研,通过深入田间地头、住宿农家、入户解难题、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查准摸实村情民意,了解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扶贫开发、民生改善、维护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对行政村工作思路、班子建设、制度落实、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基础设施、民生政策落实等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实施精准扶贫,在驻村工作队、乡镇、村、组的共同组织下,村民小组或户代表会议推荐选举产生贫困人口,通过“比、算、评”的形式识别出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全程公开公示。目前,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全部完成。

该县各级干部充分认识到把“立产业”作为扶贫核心的重要性,在规划中依据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以肉羊、肉牛、甜菜、蔬菜、野果、设施农业为主导,确定15个肉羊养殖村、18个肉牛养殖村、9个林果经济村、18个甜菜设施农业村。同时,各乡镇与工作队在村级规划上科学布局,推进撤并整合。依靠中心村成型的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周边人口少、条件差的自然村贫困人口,达到共同致富。在资金使用上,合理整合涉農项目资金,撬动金融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避免分散使用,各驻村工作队和乡镇包村干部通过召开村民会议、走访谈心等方式争得贫困户的理解与支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中。

篇5:驻村工作心得体会

听村里人讲,皮所村相比以前,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改善很多了、通村公路硬化了、环村公路建好了、村文化活动广场也建好了、很多人都慢慢富裕起来了。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家庭依然很贫困。走访贫困户,才知道“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村里的吴金瑞老奶奶为独居老人,其居住的房屋为危房。我们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帮忙联系村里有劳力的农户先行垫资并帮其加固房屋。待危改办验收合格之后用吴奶奶的危房改造资金支付先行垫资的农户,这样便妥善地解决了吴奶奶的住房安全。

国家税务总局锦屏县税务局、皮所村脱贫攻坚工作组、皮所小学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头帮助无劳动力的农户拆除旧棚、闲置圈舍、废弃粮仓、清理杂草、垃圾等,为群众率先垂范,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

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皮所村新建文化综合楼已经全面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但是,目前还欠缺大量的办公设施设备。脱贫攻坚工作组向上级积极申请。目前,已经得到国家税务总局锦屏县税务局赠送4个铁皮档案柜、1台办公电脑、1台打印机(打印、复印一体机)、5套办公桌椅。

由于当地习俗,当前,皮所村有很多农户任然是人畜混居。我们通过走访,积极推进“三改”和透风漏雨工作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我们必须责任上肩、政策到户,不仅在“三改”和透风漏雨工作中,还有其它更多的帮扶政策都要一一落实到位。

我们脱贫攻坚工作组会继续入户,查看“三改”和透风漏雨工作。向农户宣传国家的政策,努力培养农户成为政策明白人。让农户积极主动改变自己的人居环境,让贫困户由“要去脱贫”到“我要脱贫”思想上慢慢地转变。

篇6:驻村工作心得体会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开始后,XXXX工作组对驻点村——XX乡XX村进行了逐户走访,宣传到户。除去未在家的农户外,每家每户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干部群众对我们的活动都非常支持。通过走访我们发现,XX村的巨变,主要是上级党组织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XXXX工作组在与全村干部群众同学习、同工作、同劳动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一、找准角色,摆正位置,树立好驻村工作的心态。XXXX工作组驻XX村后,每名工作队员都紧紧围绕“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工作主题,认真做好“十员”,即当好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的辅导员、普法教育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新技术推广的指导员、职工增产增收的信息员、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员、社情民意和科学决策的调研员、党群和干群关系的联络员、邻里家庭纠纷和群众矛盾的调解员、干部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员、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的“运动员”,我们认识到,驻村工作组和村领导班子在活动中应该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并予以指导,因此,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自觉地将自己看作为两委干部的其中一员,既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又根据工作组的职责独立实施自己的规划,并把我们的工作意图和工作主张变为村领导班子的工作行动。

二、要把深入调查民情,帮扶基层群众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以工业反哺农业。通过对驻地村相关情况的了解,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了解,要改变当前的这种状况,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加强对基层的帮扶,也只有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改变当前城乡二元差异现象,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方的差距。

三、群众事无小事,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XX村现有XX面积4500余亩,XX是发展本村经济的主导产业,XX的质量和产量上去了,农民才能得实惠,享收益。XXXX在民情走访时,一方面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另一方面着重关心群众疾苦,联系沟通群众感情,想法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帮助群众发展生产。通过送科技知识、送生产资料、送法律知识等服务下乡,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广大群众对此是大力支持和赞誉的。我们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结对帮扶工作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坚定不移地加强对XX村的长期帮扶工作。

四、在驻点活动中不断锻炼自己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实现工作作风的转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大局。

干部进村入户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贯彻“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四个主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党和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加深群众对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认识,我们认识到,只有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把“三万”活动目标落实到实处,才能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在民情走访过程中,坚决遵守县委县政府制定的驻点工作纪律,厉行节约,不搞形象工程和突击走访,不敷衍,不走过场,切实做到“六不准”。

在入户走访中,XXXX工作组直接面对农民群众,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提问及政策宣传,为了有效开展民情调查以及做好宣传工作,我们认识到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认真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生、村级组织建设、信访、安全管理、种植、养殖等技术知识,才能在政策法规宣传、组织建设督导、民主制度监督、矛盾纠纷化解、富民强村服务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在开展农村工作才能游刃有余。因此,在开展“三万”工作中,我们边工作边学习,以学习促工作,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我在“三万”活动中感受到了XX村的发展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促使我更加坚定地为服务农村、建设农村服务,在这里,我得到了磨练的机会,更得到了精神升华的必须条件,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把这些天来在这里所看到和遇到的一切感人事迹化作鞭策我不懈奋斗的强劲动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篇7:驻村工作心得体会

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令人欣慰和鼓舞。

经过80余年的风雨洗炼,xx县已由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发展变化为一个集“红、黄、绿、黑”色资源于一体的特色县,由一个省级贫困县发展变化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的县。今年以来,xx县紧扣“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主线,围绕“红色摇篮、湘赣枢纽”的发展定位,提振信心,开拓创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我们进驻的xx乡xx村和xx乡xx村处于城乡结合部,由于新型城市化的推进,村里的土地逐渐被征用。失地后,农民群众如何发展生产、保障生活,这是摆在当地政府和各级领导面前一个亟需研究思考的问题。

xx乡xx村一方面积极支持城市化建设,把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化的推进有机结合起来,采劝以地换房,集中安置”的办法,规划建设一个430亩的中心村庄,其规划概念设计总平面图已完成,正在筹备启动土地平整工作。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农民失地后,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他们抓住城市化建设的机遇,组建了村机械工程队,承包各项工程项目,工程队光挖机就有36台;兴办木材加工厂等股份制企业;组织富余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利用剩余土地种植绿色蔬菜等等,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稳定的来源。农民人均年收入预计达到4000多元,村集体经济达40多万元。目前,村里有小汽车80多台。

我与xx同志入住的农户贺新民一家,夫妇俩留守家中务农,一双儿女在外打工,家庭总收入达5万余元。农民们高兴地说,搭帮党的政策好,又时逢城市化的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我们才有今天的好日子。昔日革命老区、贫困山区,正焕发勃勃生机,在小康的大道上阔步迈进,令人欣慰和鼓舞。

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更多地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

新农村建设,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卫生事业滞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等等,这些问题在xx村和xx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与农民的座谈中,我们发现,农民群众对粮食直补、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都一片叫好,但认为还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如粮食直补问题,不管种与否,都按田亩补到农民手里,不很公平;最低生活保障只有40、45、50元/月三个档次,比较低,而且也没有完全做到应保尽保;农民入了新农合,住院治疗有了基本保障,但门诊费又不能报销;还有农民的养老问题等等。

特别在农村,还有一些弱势群体,如残疾农民等,因为身体残疾等原因,他们的生活状况比较差,特别需要关爱和帮助。通过深入了解农民群众的疾苦和期盼,我深深感受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并要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更多地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

篇8:驻村工作队员心得体会

据悉,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总指挥部临时党委此次捐赠物资总价值5万多元, 资金来源于临时党委2011年度获西藏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的奖金。临时党委根据西藏公司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驻村工作的实际需要, 决定将奖励资金作为特殊党费捐赠给困难群众。西藏公司驻仲巴县隆嘎尔乡萨如村、吉贡村和隆嘎尔村的三个工作队认真调研梳理所在村的实际困难, 经汇报获得同意, 将奖金用于为小学生添置文艺演出服装和运动鞋等。

仲巴县委政府, 隆嘎尔乡党委、政府及乡完全小学的有关负责人请慰问组一行向临时党委和西藏公司党组转达县乡两级政府和农牧民群众的感谢, 并希望继续关心和帮助隆嘎尔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改善工作。 (英大网索朗多吉)

篇9:驻村工作队员心得体会

驻村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扶贫相关文件精神,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结合自身优势,着重精神帮扶及智力帮扶,增强困难村造血功能,做好扶贫工作,做到精准扶贫。

关键词:

驻村干部;精准扶贫;造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0201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开展扶贫工作要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广大驻村干部是派驻到困难村的“扶贫先锋”,是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驻村干部要全面学习贯彻扶贫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充分调研,结合自身优势,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开展好扶贫工作,做到精准扶贫。

1 深入学习扶贫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做到学以致用、贯彻落实

驻村干部在驻村之前和驻村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都要充分、全面地学习中央和地方的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并将扶贫文件精神渗透到帮扶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贯彻“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在扶贫工作中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具体要求中的内容。并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强村富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有效智力支撑、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维护农村安定稳定扎实开展扶贫工作,使扶贫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干中学”,将上级的指导思想与困难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贯彻落实。

2 树立理想目标、找准角色定位,换位思考,真正融入到困难群众中去

驻村干部要树立目标,要有通过自身努力为困难村和村民的生活带来变化的追求抱负,对待扶贫工作要有一番作为、大展身手的想法和热情。要转变角色,适应农村的工作生活环境,吃苦耐劳,找准角色定位,驻村干部不同于普通村干部又相似于普通村干部,做好“村官”,严格要求自己,明确自身的责任就是要带领村民脱贫,为村民服务,要有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要了解工作对象,学会换位思考,在与村干部和村民打交道的时候要多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并以包容学习的态度与村民进行沟通交流。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真正做到接地气,融入到村民中去。与村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农民,为调动农民投身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打下基础。

3 扶贫先扶志,激活“内因”,注重思想引领,着力智力帮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有的困难户贫困的原因除了一些外在的客观因素以外,内因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些困难户之所以贫困,物质缺乏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不思进取,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所以改变内因是扶贫的关键,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扶贫不只要推动经济发展,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帮扶。要向村民灌输“人穷志不能穷”的理念,要改变贫困地区干部和群众的精神面貌,振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真正把“内因”激活起来。贫穷往往源自“思想上的贫穷”,要注重对村干部及村民的思想引领,了解困难群众在思想上的“落后”,找准思想上的差距,通过合适的方式将先进的思想理念介绍给村民,并使村民乐于接受,在当地人民群众心目之中树立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自主致富意识。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农民的智力水平决定了富裕水平。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驻村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智力支撑方面的优势,传授困难群众先进的致富方法,如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困难村的发展。

4 全面做好调研,形成扶贫计划,结合自身优势,做到精准扶贫

要做好走访调研工作,充分全面得了解困难村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情况,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困难村贫困的客观原因,弄明白困难村“缺什么”,驻村干部能“带来什么”,“对症下药”,找准扶贫的切入点,找到有效的扶贫方法,做到精准扶贫。根据困难村的现实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扶贫脱贫目标,形成有针对性详细的扶贫及经济发展计划,制定“一村一策”,结合自身优势,如资源、智力支撑优势等,有步骤地开展扶贫工作,如推动困难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困难村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升级,品牌推广,打造“一村一品”,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销售平台,在线上、线下拓展农业“直销”渠道,推动农产品的产销衔接,推进村农业种植合作社的发展,建设“一村一社”,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扶贫过程中要注重实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扶贫方案,通过为村民办实事,努力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改善民生、强村富民,令村民切实感受到变化。

5 着眼长远、以点带面、授人以渔,提高困难村的造血功能

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工作要放眼未来,不能只局限于近期的发展,因为驻村干部的扶贫工作是短暂的,而困难村的发展是长远的,要注重给困难村留下一条“自主致富的道路”。要以点带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提升村干部的思维模式,传授村干部带头致富的技能,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但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要从拓展信息流通渠道、职业教育、农技推广等方面,培养有科技素质、有经营意识与能力、有职业技能的新兴知识化农民,增强农民在生产、流通环节中的主导权,减少他们在生产中的盲目性,使之真正地适应农业现代化。通过培养困难群众自主致富的能力,达到强化困难村的造血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的广大驻村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上级扶贫文件精神为指导,在扶贫工作中,创新实干,发挥自身优势,既“扶志”也“扶智”,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真正做到精準扶贫,为困难群众带来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农经,2015,(10).

[2]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08).

[3]郑常鳜,王强.扶贫重在扶志与扶智——论宁德扶贫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篇10:驻村工作心得体会

一、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小东庄村位于河子西乡西北部,张宣大道路南。全村有293户,817人,耕地面积1100亩。作为驻村工作组组员,我主要协助村两委班子抓好包括党支部建设在内的农村工作。具体侧重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宣传贯彻好“三农”政策,让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及时地贯彻到农村,让农民充分享受到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深入开展各项为农服务工作。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了包括村容村貌整治、农业基本建设等工作,群众反映较好,通过规范的管理,入户走访,宣传致富信息,指导农户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二是确定实施好全村发展思路和规划,搞好农作物生产、荒地开发,农田基本建设,以此搞好农村经济发展,为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献言献策。积极组织、引导和发动群众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努力营造勤劳致富、科学种植的氛围,提高村民生产积极性。及时了解村民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种植上存在的问题。引进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时时关注气候变化,组织村民作好防旱防涝工作,尽力减少村民不应该的损失。引导村民发展“有机蔬菜、有机食品”,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突出自己的特色,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是理顺村两委工作关系,健全工作协商机制,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村组干部发展本村经济起到了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四是多办实事好事,对农民关注的、关联的、关心的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帮助落实,以实际行动让农民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特别是通过对村内困难人员的慰问和特殊困难的解决拉近了与村民距离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驻村工作开展后,我们为村里做了二十多件实事好事,调解矛盾四起,建立规章制度三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驻村工作体会

经过十个多月来的驻村工作实践,我渐渐地适应了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自己各方面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处处以身作则,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予的任务。经过工作和生活的磨砺,我对农村有了全新的诠释,积攒了一些鲜明的体会和感想。

我区选派百名干部下乡入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群众工作,是我区近年来农村工作的新举措,对于我们年轻的机关干部来说也是个新事物,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累服务基层的工作经验,毫不动摇地坚持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体民忧、解民愁,与基层老百姓打成一片,将我们的群众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1、早入角色,做好定位。

由机关干部到村干部的转变,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端正态度,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和群众学习,尽快了解村的基本情况,熟悉村内的人际关系,掌握村级办事程序,认真做好村两委助手,协助支部搞好党建工作,同时协助村委会搞好村政建设,推进本村新农村建设。怎样顺利地开展工作是我们驻村干部首先所面临的问题。从驻村的第一天起,我就尽快跟村干部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遇到不清楚、不明白的向他们请教,尽快了解村情民意,尽早进入工作角色。当好调研员、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信息员,当好助手。我感觉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才能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为了了解小东庄村的村情民意,驻村后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了入户调查。在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我们及时与区农委取得了联系,制定了蔬菜大棚种植方案。此外,我们认识到: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对农民的支持,农村拥有的巨大发展空间和优惠政策条件也特显出来,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力资源匮乏的现实,这也从客观上增加了基层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农村工作将大有作为。

2、倾注真情,扎实苦干。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村工作相对之前在机关单位的工作来说比较复杂,琐碎。农村基层的工作事多,面广,各种情况又千差万别。只有我们深入到群众中去,摸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平时要利用机会与村民在一起,通过村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串门走访,跟村民拉拉家常,深入田间地头,真正做到与村民促膝交谈,才能全面、真实地了解村里的情况,了解村民最关注的事情是什么,最企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争取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寻找较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入驻小东庄村后,经常走门串户,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发现问题,便要下定决心解决问题。遇到阻力,要通过摆明事实,说服教育,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办法,遇事要周全考虑,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

3、依靠组织,多方联系。

自从驻村的第一天开始,时刻感受着各级组织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关怀,面对着村民一张张的笑脸,我从心底上感到无比的温暖,增强了驻村工作的信心。作为工信局派出的驻村干部,单位领导经常询问我们驻村的工作情况,听取我们的驻村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这使得我们的驻村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上一篇:电视节目制作合同下一篇:中小微企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