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风险评估

2024-05-17

初步设计风险评估(精选6篇)

篇1:初步设计风险评估

XX市XX商业及住宅综合体项目(D地块)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 总述

一、设计依据

(一)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

1、XX市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待出让用地D地块)2、2012-1-08建筑设计合同

(二)本工程适用的现行相关规范和标准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1、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

12、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

1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16、浙江省《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DB33/1034-2007

17、市政、环保、绿化、消防等主管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三)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

1、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

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热冬冷,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年主导风向:东、东北 年平均风速:3.8米/秒

瞬间最大风速:35米/秒 WSW(西南西)年平均气温:17.3℃

年极端最高气温:41.2℃(1961.7.23)年极端最低气温:-9.6℃(1977.1.6)极端最高地面温度:71.6℃(1966.7.27)极端最低地面温度:-12.3℃(1960.12.19)最早出现初霜日:10月27日(1958年)最迟出现终霜日:4月3日(1957年)最早出现结冰初日:11月15日(1976年)最迟出现结冰终日:3月22日(1954年)最早出现下雪初日:11月25日(19796年)最迟出现下雪终日:4月4日(1979年)最大积雪厚度:450mm(1961.2.16)

常年最冷月为一月,最热月为七月,无霜期257天左右。年平均湿度:77% 年平均降雨量:1454.0mm 最大年降雨量:1918.1mm(1954年)最小年降雨量:962.8mm(1978年)

金华站年径流量天然最大值:71.9亿立方米(1973年)金华站年径流量天然最小值:19.4亿立方米(1979年)最大值与最小值比为:3.71 全年雨量分布:春季降雨约占35.5%;夏季约占34.4%;秋季约占15.6%;冬季约占14.5%。

2、建设地区地理自然条件: 土壤冻结深度:150mm 基本风压:0.35KN/㎡ 基本雪压:0.55KN/㎡

抗震设防烈度:<6°(属非抗震区)

3、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详见由核工业金华工程勘察院于2011年7月30日 出具的《XX市金品小区保障性住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四)水、电等能源供给条件

1、生活、消防用水

由市政自来水给水管网供给,从周边的市政路引入两条DN200给水管道,给水压力为0.3MPa。D地块自来水从北侧李渔东路引入。

2、雨水、污废水

雨水、污废水就近排入市政排水管。

3、供电

从城市电网引一路10KV电源作为供电主电源,供电容量为1000KVA,另外从城市电网引一路与10KV电源独立的380/220V电源,作为备用电源。

人防地下室的人防电源从区域电源引来。

4、通讯

从城市电信网接入,采用虚拟网。

(五)建设单位提具的关于本工程的使用要求以及建议。

二、项目概况

XX市XX商业及住宅综合体项目(D地块)位于XX新区政和街东侧,XX东路南侧。本地块设计以“户户朝南,南北通透”为设计原则,为每一户争取最大的日照间距和绿化空间。整个地块采用南低北高的布局模式,南侧设置低层住宅,北侧复式高层户型沿路展开,两大片区之间用景观水体分隔,把相互之间的干扰降到最低。本地块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建筑总用地面积75575.20m2,总建筑面积 m2,其中: 高层建筑面积: 排屋别墅:

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3900.81 m2

其中:北区地下室:16615.24 m2

南区地下室:7285.57 m2

机动车停车位个数: 其中:地上

地下 北区地下室:475 m2

南区地下室:197 m2

人防面积:6499.07 m2

三、设计理念

建筑立面设计采用“ArtDeco”建筑风格,突出表现竖向的线条与敦实感,给人以强烈的文化与历史的联想。在设计过程中,项目运营方有幸邀请到美国耶鲁建筑学院院长罗伯特·斯特恩,作为新古典主义大师,美国总统御用设计师,斯特恩对“ArtDeco”风格等新古典主义有着娴熟透彻的理解。

“ArtDeco”,即是艺术装饰风格,这种看似既传统又创新的建筑风格,结合了钢骨与钢筋混凝土营建技术的发展,发源于法国,兴盛于美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经典的风格流派。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为都市发展的主角,耳熟能详的实例有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克莱斯勒大厦与帝国大厦等。上海作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大都市,现存“ArtDeco”建筑总量仅次于纽约,如始建于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际饭店、沙逊大厦、锦江放点及衡山路上的一些高级公寓就是“ArtDeco”的典型代表。其共同的特色是有着丰富的线条装饰与逐层退缩结构的轮廓。区别于其他的古典建筑风格,本项目所呈现出现代简洁的街屋面貌,其建筑立面适应变化,易于应用,潜在的巨大象征能力,高耸的造型,将使得“金华外滩”当之无愧地成为经典中的经典。项目公共建筑呈现三段的立面构图,强调对称,营造一种古典秩序感的同时,采用阶梯状层层叠摞的造型处理,使得错落有致的屋檐描边凸显建筑的经典和雅致。居住建筑立面用竖向窗带组织,纵向颜色深浅分明,整体轮廓高耸挺拔,形成建筑高贵内敛的艺术气质。

四、总体规划布局 1.设计构思

2.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3.总平面设计 4.竖向设计 5.交通设计 6.景观设计

第二章 建筑设计 高层住宅:

1、平面布局

各建筑单体户型设计力求平面紧凑,动静分区明确,洁污分离,保证居住的舒适性。重视家庭活动中心起居室和餐厅的设计,最大限度做到明厨明卫,以及每户均设有露台,处理好住宅的隔声、通风、采光和体型设计,使套内空间具备良好的节能和自然采光通风条件,给住户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2、建筑造型

造型力求表达“ArtDeco”建筑风格,运用三段的立面构图,强调对称,营造一种古典秩序感。建筑立面用竖向窗带组织,纵向颜色深浅分明,整体轮廓高耸挺拔,形成建筑高贵内敛的艺术气质。

3、建筑用材

外墙为24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B07级),内墙为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B07级),外墙装饰材料为褐色毛面花岗岩石材、浅褐色仿石漆和深灰色涂料。而涉及节能保温材料:地下室外墙和屋面为挤塑聚苯板(厚度详计算书),外墙为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外保温(具体详计算书),楼板为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A型保温层,外窗为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6+12A+6)(具体详计算书),户门为节能外门,而阳台露台等塑钢门做法同外窗做法。

4、建筑构造做法 屋面

平屋面:

1.上人平屋面(有保温)

● 10mm厚地砖,设间距≤3000mm的分隔缝及阴角部位,缝宽10mm,缝内嵌聚氨酯密封胶 ● 30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 铺贴不小于4mm厚SBS防水卷材,在女儿墙、出屋面管道、烟道等高出屋面的地方须上反,上反高度不得低于完成面300mm ● 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注时必须一次压平抹光,内配Φ4@200X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设间距≤3000mm的分隔缝及阴角部位(钢筋在缝内断开),缝宽10mm,缝内嵌聚氨酯密封胶 ● 一层无纺布隔离层

● 挤塑聚苯板(厚度以节能计算为准)

● 沿屋面周边(即女儿墙内侧和上人屋面门槛外侧)设置一圈贯通的排水盲沟(详屋面露台保温做法)● 2.0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

● 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板,原浆压光,优先选择结构找坡,坡度2%(向侧排地漏找坡并压平,水落口底平结构面,离侧排地漏500mm范围内,找坡坡度5%),如排水长度过大,可适当减小排水坡度,最低不小于1% 2.不上人平屋面(有保温)

● 3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设间距≤3000mm的分隔缝及阴角部位,缝宽10mm,缝内嵌聚氨酯密封胶

● 铺贴不小于4mm厚SBS防水卷材,在女儿墙、出屋面管道、烟道等高出屋面的地方须上反,上反高度不得低于完成面300mm ● 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注时必须一次压平抹光,内配Φ4@200X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设间距≤3000mm的分隔缝及阴角部位(钢筋在缝内断开),缝宽10mm,缝内嵌聚氨酯密封胶

● 一层无纺布隔离层

● 挤塑聚苯板(厚度以节能计算为准)

● 沿屋面周边(即女儿墙内侧和上人屋面门槛外侧)设置一圈贯通的排水盲沟(详屋面露台保温做法)● 2.0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

● 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板,原浆压光,优先选择结构找坡,坡度2%(向侧排地漏找坡并压平,水落口底平结构面,离侧排地漏500mm范围内,找坡坡度5%),如排水长度过大,可适当减小排水坡度,最低不小于1% 3.不上人平屋面(无保温)

● 3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设间距≤3000mm的分隔缝及阴角部位,缝宽10mm,缝内嵌聚氨酯密封胶 ● 铺贴不小于4mm厚SBS防水卷材,在女儿墙、出屋面管道、烟道等高出屋面的地方须上反,上反高度不得低于完成面300mm ● 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注时必须一次压平抹光,内配Φ4@200X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设间距≤3000mm的分隔缝及阴角部位(钢筋在缝内断开),缝宽10mm,缝内嵌聚氨酯密封胶 ● 一层无纺布隔离层

● 沿屋面周边(即女儿墙内侧和上屋面门槛外侧)设置一圈贯通的排水盲沟(详屋面露台保温做法)● 2.0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

● 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板,原浆压光,优先选择结构找

坡,坡度2%(向侧排地漏找坡并压平,水落口底平结构面,离侧排地漏500mm范围内,找坡坡度5%),如排水长度过大,可适当减小排水坡度,最低不小于1% 外墙

1.涂料外墙(由外向内)● 1底2面外墙涂料

● 刮2遍外墙腻子,打磨平整。

●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厚度详计算书)● 8mm厚1:3水泥砂浆罩面在每层结构梁处预留分隔缝(严禁后切成缝)● 满粘0.7X12X12mm镀锌钢丝网 ● 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 ● 界面剂

● 墙体(基层清理)2.石材干挂外墙(由外向内)● 25厚石材板,上下边钻销孔,长方形板横排时钻2个孔,竖排时钻1个孔,孔径Φ5,安 装时孔内先填云石胶,在插入4不锈钢稍钉,固定于4厚不锈钢石板托件上,石板两侧开4 宽80高凹槽,填胶后,用4厚50宽燕尾不锈钢板勾住石板(燕尾钢板各勾住一块石板),石 板四周接缝宽6~8,用弹性密封膏封严钢托板和燕尾钢板,M5螺栓固定于竖向角钢龙骨上

● L50X50X5横向角钢龙骨(根据石板大小调整角钢尺寸)中距为石板高度+缝宽

● L60X60X6竖向角钢龙骨根据石板大小调整角钢尺寸)中距为石板宽度+缝宽

● 角钢龙骨焊于墙内预埋伸出的角钢头上或墙内预埋钢板,然

后用角钢焊连竖向角钢龙骨

●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厚度详计算书)● 8mm厚1:3水泥砂浆罩面在每层结构梁处预留分隔缝(严禁后切成缝)● 满粘0.7X12X12mm镀锌钢丝网 ● 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 ● 界面剂

● 墙体(基层清理)3.石材干挂外墙(由外向内)【物管用房】

● 25厚石材板,上下边钻销孔,长方形板横排时钻2个孔,竖排时钻1个孔,孔径Φ5,安 装时孔内先填云石胶,在插入4不锈钢稍钉,固定于4厚不锈钢石板托件上,石板两侧开4 宽80高凹槽,填胶后,用4厚50宽燕尾不锈钢板勾住石板(燕尾钢板各勾住一块石板),石 板四周接缝宽6~8,用弹性密封膏封严钢托板和燕尾钢板,M5螺栓固定于竖向角钢龙骨上

● L50X50X5横向角钢龙骨(根据石板大小调整角钢尺寸)中距为石板高度+缝宽

● L60X60X6竖向角钢龙骨根据石板大小调整角钢尺寸)中距为石板宽度+缝宽

● 角钢龙骨焊于墙内预埋伸出的角钢头上或墙内预埋钢板,然后用角钢焊连竖向角钢龙骨

● 岩棉板(摆锤法)(厚度详计算书)

● 8mm厚1:3水泥砂浆罩面在每层结构梁处预留分隔缝(严禁后切成缝)● 满粘0.7X12X12mm镀锌钢丝网 ● 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

● 界面剂

● 墙体(基层清理)

地面

1.水泥砂浆地面 ● 水泥砂浆地面

● 13厚1:1.5水泥砂浆面层压光 ● 12厚1:2.5水泥砂浆底层 ● 70厚C15混凝土垫层 ● 80厚压实碎石 ● 素土夯实 楼面

1.水泥砂浆楼面

● 25厚1:3水泥砂浆抹光

● 25mm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A型找平层 ● 钢筋混凝土楼面结构板(结构标高-0.050)2.水泥砂浆楼面【露台】

● 25厚1:3水泥砂浆抹光(完成面建筑标高-0.050)● 25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 钢筋混凝土楼面结构板(结构标高-0.100)3.地砖楼面【物管用房】 ● 8厚地砖

● 15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 25mm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A型找平层 ● 钢筋混凝土楼面结构板(结构标高-0.050)4.地砖楼面【外走廊式过道(有保温)】

● 8厚地砖(完成面建筑标高-0.050)● 115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 25mm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A型找平层 ● 钢筋混凝土楼面结构板(结构标高-0.200)5.地砖楼面【外走廊式过道(无保温)】 ● 8厚地砖(完成面建筑标高-0.050)● 90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兼找坡层 ● 钢筋混凝土楼面结构板(结构标高-0.150)6.水泥砂浆楼面【厨房】

● 15厚1:3水泥砂浆抹光(完成面建筑标高-0.010)● 25mm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A型找平层 ● 地面涂刷1.5mm厚JS防水涂料

● 钢筋混凝土楼面结构板(结构标高-0.050)7.防滑地砖楼面【卫生间】

● 8厚防滑地砖(完成面建筑标高-0.020),1%坡向地漏 ● 1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 15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

● 地面涂刷1.5mm厚JS防水涂料,四周上返高度超过精装修地面完成面300mm,过门框向外延伸200mm,浴缸、淋浴间墙面分多遍涂刷1.2mm厚Ⅱ型JS防水涂料,下部从墙根开始,高度到地面完成面1800mm处 ● 25mm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A型找平层 ● 钢筋混凝土楼面结构板(结构标高-0.100)内墙 1.水泥砂浆墙体

● 8mm厚1:3水泥砂浆罩面

● 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 ● 墙体(基层清理)2.涂料墙体

● 1底2面内墙涂料

● 刮2遍外墙腻子,打磨平整 ● 8mm厚1:3水泥砂浆罩面 ● 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 ● 墙体(基层清理)3.面砖墙体【厨房】

● 1:3水泥砂浆粘贴墙面砖(总厚度15mm)● 20mm厚1:3水泥砂浆,两遍成活,表面拉毛 ● 墙体(基层清理)4.面砖墙体【卫生间】

● 1:3水泥砂浆粘贴墙面砖(总厚度15mm)● 20mm厚1:3水泥砂浆,两遍成活,表面拉毛 ● 地面涂刷1.5mm厚JS防水涂料,四周上返高度超过精装修地面完成面300mm,过门框向外延伸200mm,浴缸、淋浴间墙面分多遍涂刷1.2mm厚Ⅱ型JS防水涂料,下部从墙根开始,高度到地面完成面1800mm处 ● 墙体(基层清理,刷一道素水泥浆界面剂)天棚

1.涂料天棚 ● 钢筋混凝土楼板

● 刮2遍内墙成品耐水腻子,打磨平整 ● 1底2面内墙涂料 2.混凝土天棚

● 钢筋混凝土楼板 ● 刷素水泥浆一道

3.吊顶天棚【厨房、卫生间】 ● 钢筋混凝土楼板

● 刷素水泥浆一道(内掺5%的108胶)● 5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 ● 3厚1:2.5水泥砂浆找平● 面板及龙骨(用户自理)地下室

1.地下室外墙(由外向内)● 50mm厚聚苯板粘贴保护 ● 2.0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

● 钢筋混凝土墙体(基层清理,打磨平整)● 一次性止水螺杆处理、修补 2.地下室顶板 ● 种植土

● 无纺布隔离层,与墙面交接处上翻100mm,并用粘贴剂粘接

● 采用60mm厚粒径10~20mm碎石滤水层

● 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注时必须一次压平抹光,内配Φ4@200X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刚性保护层不设分隔缝,如四周有墙,则四周墙根处设伸缩缝,缝宽20mm,嵌填密封胶 ● 4mm厚SBS防水卷材

● 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注时必须一次压平抹光,内配Φ4@200X20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刚性保护层

不设分隔缝,如四周有墙,则四周墙根处设伸缩缝,缝宽20mm,嵌填密封胶

● 2.0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

● 抗渗钢筋混凝土顶板,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级,顶板混凝土结构起坡,坡度1%,当结构找坡有困难时,可采用建筑找坡,找坡层应优先选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3.地下室底板

● 100mm厚C25细石混凝土,内配Φ6@150单层双向钢筋网片,混凝土一次压平抹光,按柱距在柱中对应位置设缝,切缝深15mm、宽5mm ● 一道三彩布隔离层

● 60mm厚粒径10~30mm石子滤水层,沿排水沟边设厚度不小于150mm的C20素混凝土反坎,高度根据地面高度确定。反坎下预埋Φ20@500mmPVC塑料电工管,长度大于反坎厚度且两端长出反坎,管材壁厚不小于2.0mm ● 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防水混凝土施工应按审批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底板混凝土结构起坡,坡向排水沟,坡度1%,● 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 ● 素土夯实

联排别墅:

1、平面布局

联排别墅地下一层布置设备用房,层高2.7米,室外设置下沉式庭院。地上一层为客厅和厨房、卫生间等功能房间,二、三层为卧室和书房

灯,阳台等居住空间。

2、建筑造型

造型力求表达“ArtDeco”建筑风格,建筑立面上运用外挑屋檐,坡屋面等表现出了新古典主义风格。而在建筑外设置多处的花池,将景观植入建筑中,更是对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良好诠释。

3、建筑用材

联排别墅用材外墙为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为200/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装饰材料为石材、面砖和高级涂料,屋面材料坡屋面为混凝土瓦,栏杆为玻璃和钢材质。而涉及节能保温材料:地下室外墙和屋面为挤塑聚苯板(厚度详计算书),外墙为无机轻集料保温浆料外保温或者内外复合保温(具体详计算书),楼板为无机轻集料保温浆料保温层,窗为断热铝合金中空玻璃窗(6mm透明+12空气+6mm透明)或(6mm高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具体详计算书),户门为节能外门,而阳台门等铝合金门做法同窗做法。

第三章 结构设计 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 第五章 电气设计 第六章 暖通空调设计 第七章

消防设计

第八章 人防设计

一、建筑人防设计

本工程人防功能战时为甲类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平时为汽车库。位于地下一层,配建人防面积约6499.09平方米,分南北两个区。北区地下室设有两个人防单元和一个柴油发电机房。南区设一个人防防护单元。

第九章 节能设计

一、建筑节能设计

1、总体布局

D地块规划设计体现积极节能设计意识,利用合理朝向设计,使建筑能耗降低。运用合理的建筑布局,组织好建筑间的自然通风。

2、建筑单体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分别按相应规范进行节能设计。

1)建筑物体型系数高层部分小于0.35,排屋部分体形系数为0.4,0.45。

2)不同朝向、不同窗墙比的外窗,传热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3)建筑物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按国家标准《建筑外墙

气密性能等级及其检测方法》规定的要求设计。4)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满足规范要求。5)屋顶和外墙采用外保温或内外复合保温。

6)屋顶采用浅色外墙材料。7)给排水选用节水型设备。

具体各部位节能材料做法参数详见附表(建筑节能设计表一~十九)

二、电气节能设计

三、暖通节能设计

四、给排水节能设计

五、建筑节能设计表

篇2:初步设计风险评估

内容:(1)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安全性;

(2)分析施工方法及措施的适应性及其施工的安全性;

(3)工程、水文地质风险评估;

(4)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重要管线等的影响评估;

篇3:初步设计风险评估

1 压力容器风险评估的基本过程

1.1 压力容器的危险和风险分析

有关资料介绍[2],危险(hazard)是可能产生潜在损失的征兆,它是风险(risk)的前提,危险来自于危险源,危险源具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三个基本特征。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3],风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危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二是一旦危险出现其后果严重程度和损失的大小。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和不可改变的,风险是由危险孕育而生的并具有可改变性。

基于此,根据压力容器自身运行特点,压力容器本体、主要受压元件、安全附件等具有的可靠性功能是产生压力容器危险的根本条件,也是构成风险的必要条件或风险因素,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密封性、耐蚀性等任一种约束条件出现失效,势必使潜在的危险或危险因素在外界触发因素(如温度或压力的异常变动、安全附件失灵、遇到火源等存在条件)的诱导下,使风险事件(如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转化成为风险后果。正如资料[2]中阐述:危险源、暴露和后果是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在进行压力容器风险分析与控制时,确定危险源的种类、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建立风险评价准则、预测风险后果和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是压力容器风险控制的基本内容,如压力容器机械损伤、腐蚀减薄、环境开裂、金相组织变化等引发的压力容器破损、变形、断裂等情形,可能引起危险源区域的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等导致伤害、破坏或损失。

1.2 压力容器存在的风险特征

压力容器的工作条件(如工作压力、工作温度、介质毒性和爆炸危害程度等)决定了其固有的危险特性,其危险程度取决于压力容器蕴涵的能量(用设计压力P和容积V或PV值表示)和介质危害性的释放(介质特性),也就是说,压力容器作为危险源具有潜在危险性或固有的危险因素,正如资料中介绍[4]:化学介质的毒性、化学介质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腐蚀性、火灾危险性、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噪声等危险因素,引发人员伤亡、财物损毁、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风险事件。

压力容器危险源的种类主要有:毒物释放、火灾、爆炸、泄漏窒息等四类。

危险转化成为风险,必然有一定的成因,其成因往往以压力容器的失效形式直接表现出来,压力容器失效则是由于压力或其他载荷超过许用极限而丧失正常工作的能力,失效必将产生危害。尽管其失效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以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腐蚀失效四种失效形态[5],上述失效形态仅仅从压力容器功能和盛装介质的固有危险性进行分析,但人为或环境因素也能增加危险事件出现的概率。成因一旦得到控制,风险就有可能降低到预期程度,笔者就此四类危险源进行归纳分析。

1.2.1 毒物释放

作业人员与毒性介质接触的可能性、时间长短和介质的毒性程度导致压力容器失效后产生的风险程度,一旦压力容器本体断裂、安全附件意外泄露、接头泄露、超压泄放装置失灵、通风设施失效、设备布置不当、违背操作规程都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中毒危害。如容器内含有氯气,作业人员经口腔接触的浓度LD50值一旦大于或等于25mg/kg,就会引起急性中毒甚至致命的伤害;对于长期接触氯乙烯介质时,可能会危及作业人员的健康。压力容器设计时,应密切关注化学介质的毒性程度和作业人员可能接触的剂量,即急性中毒指标LC50或LD50值和慢性中毒指标TLV值,也可以判定作业场所空气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

1.2.2 燃烧和爆炸

火灾必然与燃烧过程紧密相关,燃烧是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从燃烧的机理和压力容器运行特点来看,对于容器内部的易燃介质,正如资料[1]附件A对于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险程度的确定准则之规定,遵循标准[6,7]之规定,开展压力容器设计时也可以参照标准[8]的规定判断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危险性,依据可燃物质的燃点、闪点、自燃点进一步识别压力容器系统内潜在火灾或爆炸的危险可能性。

压力容器出现任何一种或多种形式失效都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如安全附件之一的温度计失灵,使得容器内温度升高超过介质自燃点;压力表出现故障,压力容器内部压力骤升引起其本体或安全附件出现断裂导致介质泄漏;压力容器本体先天性强度不足或因腐蚀、磨损、机械疲劳、材料性能恶化等因素造成使用过程的强度或刚度逐步降低等情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燃烧和爆炸的风险特征:容器内部的单一或混合易爆介质的易燃和易爆特性;容器内部反应热引起燃烧;容器外部遇火源引起燃烧;腐蚀减薄引起介质泄露;环境开裂引起介质泄露;机械磨损引起燃烧;内部压力增高或外来热源引起超压;容器设计性能不足;容器使用性能不足;安全附件失灵;违背操作规程等。

1.2.3 泄漏窒息

对于压力容器内部的液化气体,一旦泄露所造成的作业人员窒息现象,已经得到行业高度重视,这种风险是往往与前三种风险特征伴随而生,如易爆介质泄露不仅仅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还因环境缺氧而致使现场作业人员窒息或死亡。

当然以上风险特征几乎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因压力容器内介质的特点会引发若干危险特征,压力容器设计时,应对各种风险的可能性进行综合判断。如硝基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甲苯、苯酚等主要原料都是易燃易爆介质,用浓硝酸、浓硫酸所配置的混合酸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腐蚀性,而硝化产物又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反应过程的化合物,其蒸气和粉尘毒性程度较高,基于此情形,开展综合性风险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1.3 设计阶段应关注的压力容器失效模式

正如前面所述,压力容器的风险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危害,降低风险是设计阶段应关注的焦点之一。首先应基于压力容器运行特点分析产生危害的要素和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分析产生危害的原因,再者确定消除危害的措施和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可靠性及经济性;压力容器在交付使用和运行期间,由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单一或综合影响,也会产生危害后果,在设计阶段应充分预测并向用户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信息。

1.3.1 风险分析计划内容

压力容器设计阶段的风险分析计划,应立足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按照表1格式分别填写。

如压力容器的风险主体来源可以划分为:压力容器本体、安全附件、配套设施、使用工况、介质特性、作业人员状况、环境因素、操作要求、标准规范、其他因素等十项。

对于每类风险主体来源再进行细分,确定风险子项来源。如对于压力容器本体可能引起的若干风险,分别列出设计条件和依据、设计标准和计算、材料与零部件、结构分析、制造工艺、特殊制造要求、检验要求、其他相关要求等八个子项,然后对于每个子项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归纳分析,指出潜在的危害项目和发生危害的时机,最后对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判断。

事实上,这种方法只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对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工程经验或有关工程数据,按照产生危害的所有可能要素进行逐项排查,如果要否定危害因素的存在,必须给出充分的理由和评判依据。

1.3.2 定性风险评价依据

随着风险工程学科的深入研究,如采用安全指标(safety index)SI值作为普遍采用的风险可接受准则[9]之一,通过定量分析后把失效概率作为风险接受准则,这对于目前压力容器行业仍然是一个难题。

压力容器风险评估应当建立评价标准和准则,正如采用规则设计方法或分析设计方法等技术标准确定压力容器材料许用应力的最小安全系数,就是常规的风险评价方法和可接受准则;依据国家颁布的管理标准或安全规范评价风险的危害程度或危害等级,也是常用的评价依据。

除严格遵循国家颁发的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外,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应当至少掌握以下安全技术规范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要求:诸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02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04)、《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2004)、《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2-2005)、《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3-2007)、《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200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4])、《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30-1995)、《有毒作业分级》(GB12311-199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1993)、《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198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1983)等。

1.3.3 危害要素或失效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确定压力容器系统内的危害要素后,根据压力容器本体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和特殊性能以及安全附件的可靠性,按照ISO/CD 16528给出的三大类、十四种失效模式和我国即将颁布的《承压设备损伤模式识别》标准,判断失效模式和分析对应的失效机理,依此可以分析出设备与设施、材料与零部件及安全附件、介质特性、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直接或间接导致失效模式的原因,可以用表2的形式予以描述,提出不可能产生失效的理由。

1.3.4 消除或降低风险的措施

在表2中涉及的危害项目可能涉及到压力容器爆炸、泄漏、破损、变形或其他情形,一旦不能排除产生失效的可能,就要针对性地提出处置措施。

如一台160M3柴油加氢反应器,介质为柴油、氢气、硫化氢,设计温度为427℃,设计压力为9.5MPa,主要受压元件材料12Cr2Mo1R。这是典型的Ⅲ类压力容器,按照使用工况和介质特性,首先对对风险来源的主体及其子项目进行分析,其产生的危害项目有压力容器变形、破损乃至泄漏或爆炸等,这些危害项目与风险源子项目对照后可以明确危害部位,进一步分析出对应的损伤模式:短时延性破坏、长时蠕变破坏、蠕变疲劳、过度变形、逐渐趋向于结构坍塌和扭曲等机械损伤;均匀腐蚀、高温氧化、应力腐蚀等腐蚀减薄;氢致裂纹、应力导向型氢致裂纹、应力腐蚀裂纹、氢腐蚀、氢脆、腐蚀疲劳、热疲劳、蠕变等环境开裂;压力容器用材料的石墨化、回火脆化等金相组织变化等。设计时应针对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和其产生的失效机理提出相应的措施,如资料介绍[10],如为了减少接管与器壁交接处可能产生的焊接引发的热裂纹,通常采用厚壁锻制管加工出翻边与器壁对接焊接结构,是一种较理想的补强结构形式,可以降低连接处的总体应力水平;再者,基于操作过程的可能产生危害的具体情况,设计人员须针对性地提出运行期间的安全措施。

2 结 语

设计阶段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能够促使设计人员主动积累或总结更多的工程数据与经验,也能够使设计人员经过对压力容器系统内的各种危险、产生原因、失效模式与机理得到综合归纳分析及评估后,有目的地提出较有效合理或可靠的风险控制方案,为消除安全隐患奠定基础。

摘要:针对危险、风险、失效模式、风险控制等内容,本文对压力容器设计阶段风险评估过程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步骤与方法。

关键词:压力容器设计,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S].

[2]戴树和.风险分析技术(一)风险分析的原理和方法[J].压力容器,2002,19(2):1-9.

[3]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S].

[4]娄爱娟,吴志泉,吴叙美.化工设计[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72-278.

[5]压力容器实用技术丛书编写委员会.压力容器设计知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5.

[6]HG20660-200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S].

[7]GB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S].

[8]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

[9]陈国华.风险工程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8-12.

篇4:初步设计风险评估

一、国库会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成

风险评估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被评估对象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评估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风险管理者可以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恰当地选择风险管理手段和风险管理方案。

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有:识别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设置风险等级与确定风险等级评判标准;控制与管理风险。具体到国库会计风险评估,就是对国库会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处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风险识别。指结合国库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充分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依据国库会计业务流程,正确识别并界定风险点。

(二)风险估定。指针对国库会计风险点,通过日常管理和现场检查等方式整理评估资料,进行分析、甄别,判定风险的严重程度。

(三)风险管理。根据风险分析情况,针对风险点研究解决方案、控制方式以及防范化解措施,最后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二、国库会计风险评估指标的设置

(一)国库会计风险评估指标的设置原则

1、客观性原则。构建国库会计风险评估体系,应当以真实、完整的评估资料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如实反映评估对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情况,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主观判断。

2、全面性原则。评估范围应覆盖国库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反映国库会计风险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库会计处理涉及的所有系统、部门、岗位与操作环节。在此基础上,综合有关信息对国库会计当前的风险状况或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评价。

3、科学性原则。风险评估体系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国库业务的现实状况,遵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使国库资金风险评估体系的资料收集、筛选、分析具有针对性,工作高效快捷,评价结论准确。

4、可操作性原则。风险评估指标的设计应简单可行,指标数目适中,易于获取,既真实、全面反映国库会计面临的资金风险,又能抓住国库会计风险的关键环节。

(二)国库会计风险评估指标

根据国库会计风险表现形态,建立国库会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如下图:

三、国库会计风险评估过程

风险评估的基本思路:以现场检查和日常管理活动收集、整理的评估资料为基础,对国库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根据风险揭示因素的数量、性质及其危害,对各类问题进行逐一分析、甄别后“嵌入”上述风险评估指标框架,评估确定每家国库的风险类别和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风险管理对策,形成风险评估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有针对性地加强国库管理。

(一)国库会计风险识别

国库会计风险评估的首要阶段,是对各类国库会计风险进行识别。本文把国库会计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国库会计人员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或未能达到应有的职业素养,引发业务运转失常或管理行为紊乱,导致会计工作责任事故或资金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国库工作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偏差,在国库业务处理中人为导致国库资金遭受损失。

2、制度风险。制度风险是指国库制度存有缺陷导致国库资金损失的可能性。这种缺陷表现为:现有制度及规定不能涵盖国库各类业务,制度规定滞后于业务发展、时效性不够,或者不同时间、不同部门颁布的制度规定之间存有矛盾。例如,《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为2001年颁布实施,对国库集中支付、横向联网等国库创新业务没有进行有效规范。

3、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管理不到位、管理失当,导致国库会计处理违规或资金损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悉而难于管理,因风险意识不强而疏于管理,或者管理手段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等。

4、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因会计业务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差异、过失等原因,导致会计业务操作不合规、发生资金损失的可能性。例如,个别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未执行或未严格执行制度规定,或者缺乏会计、财税知识,对基本的国库会计操作原则掌握不够,对新业务的了解不透彻、操作不熟练,引发资金风险。

5、信息系统风险。信息系统风险是指因网络和信息系统技术运用不合理、运行与维护不到位、失效等原因,导致业务运行受到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近年来,为适应国库服务范围逐渐拓宽、国库业务量快速增长的需要,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相继开发推广了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财政集中支付系统等,由于对系统安全性认识不足,普遍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问题,如系统功能拓展不够、安全运营维护不到位,影响国库资金安全。

6、其他风险。如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国库资金损失的可能性。

(二)国库会计风险分析与评价

在进行风险识别后,应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首先赋予道德风险等六类风险基础分值,对风险形成的各项因素逐项打分,然后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频率及造成的后果赋予每类风险合理的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评估对象的最终得分。以管理风险为例,假设赋予管理风险100分,每个风险点的扣分标准见表1。

根据指标权重,将各项指标的得分加权平均,从而求出国库会计风险评价的最终得分。按照得分对风险严重程度排序,将国库会计风险划分为正常、基本正常、关注、重点关注四个风险等级。(1)“正常”:国库会计工作扎实、未发现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国库机构健全,会计人员配置到位,岗位分工合理,内控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且执行较好,账务组织严密,业务处理规范;(2)“基本正常”:国库工作较好、总体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主要表现为国库机构健全,会计人员配置到位,内控管理体系基本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健全,且基本能够执行,在制度执行和业务处理中出现少数不规范和一般性违规问题;(3)“关注”:国库会计工作一般、存在风险隐患较多,虽然国库机构健全,会计人员配置到位,但存在内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且在制度执行及业务处理中经常出现有章不循及违规问题,业务处理不够规范等较多问题;(4)“重点关注”:存在较突出风险隐患,例如,未按规定设置专职国库机构;或者会计人员配置严重不足,违规兼岗问题突出,存在业务处理“一手清”现象;或者未严格执行相关国库法规,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业务处理严重违规,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三)国库会计风险管理

篇5:XX国税局税收执法风险初步探讨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概念

所谓税收执法风险,就是税务机关的具有执法资格的国家公务人员在执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力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存在有未按照或未完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行为或履行职责,侵犯、损害了国家或纳税人的利益,给国家或纳税人造成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损失以及应履行而未履行职责,所应承担的责任。从定义可看出,税收执法风险的主体不仅是国家公务人员,而且包括由于国家公务人员在执法或履行职责过程中,税务机关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在现有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中,有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工勤人员、按《劳动合同法》管理的人员等,很明显,只有具有执法资格的公务员才面临税收执法风险。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健全,特别是随着《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涉税案件立案标准的解释的实行,公民和法人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如果我们的税收执法人员不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执法观念,克服随意执法的老毛病,牢固树立税收执法风险意识,就随时存在着执法风险,小到经济损失,大到触犯刑律。

二、税收执法风险类型

我们研究税收执法风险,目的一是保护干部,二是为进一步提高干部执法水平,从而达到规避和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因此对税收执法风险进行科学分类非常重要。

基于上述思考,我认为将税收执法风险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单位、个人所应承担责任,此类案件检察机关一般不受理,第二类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涉税案件立案标准的解释需要承担刑事和经济责任,这包括腐败犯罪和失职渎职犯罪。

第一类主要是在执法过程中,执法程序不当或处罚不当。根据其后果可以又分为经济赔偿风险和处罚结果修改风险[行政复议风险和行政诉讼风险]。这类风险主要是对单位造成的危害比较大。

第二类对个人、单位影响巨大,甚至是毁灭性的。这也是平常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根据其在执法过程中获取利益有无又分为腐败犯罪风险和失职渎职犯罪风险。主要表现为:

1、玩忽职守。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职责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税务人员玩忽职守一般是指不征少征应征税款,不检查纳税的情况,遇有征税阻力不采取措施、不向上级报告等。这部分人往往因为缺乏一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求上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马虎行事。一时失足将造成千古恨。以上情况如果存在权钱 2 交易,就是腐败犯罪,否则为失职渎职犯罪

2、索贿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受贿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利用职务之便,随意索取纳税人钱物,有的甚至要人一条香烟、一双皮鞋、一件饮料等,其结果就容易酿成大祸。这在一线执法人员中不敢说没有。

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情、私利,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应移交而未移交的涉税案件除了得到纳税人的好处不移交外,往往是因为纳税人认错态度较好,并且愿意接受处罚或说情求饶等因素,使部分法律意识淡薄税务人员认为,只要补税、罚款能顺利入库便万事大吉,容易放弃对这些犯罪行为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以儆效尤。

4、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司法、公安、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大量的涉税案件证实,如果没有税务人员的参与或出谋划策、徇私舞弊,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废旧物资发票等行为又怎能轻易屡屡成功呢?其事实令人震惊,其教训无比惨痛。

5、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是指税务人员为徇私情、私利,对纳税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不征少征。

6、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是指税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3 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这就是腐败犯罪。

三、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是政策因素引起的执法风险。政策性风险主要表现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上。各级单位为了更好地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往往都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规定。这些办法和规定虽然对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忽视了对本系统人员的法律保护,一旦出了问题,也为司法机关追究税务人员的责任提供了依据。如目前大力推行的纳税评估方式,既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又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就是国家税务总局临时制定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其操作性也不是很强。各基层单位在实际操作中方式各不相同,管理不像管理,稽查不像稽查,隐患较大。像纳税评估税款的定性及入库问题,在当前使用的“综合征管软件V2.0”中就没有这一模块,如果按“查补税款”入库,就变成了稽查模式;如果按一般申报入库,又变成了征管模式。有些税务机关为了取得纳税人的配合,向纳税人宣传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开展的一项优化服务措施,在纳税评估中发现的偷税行为也不转交稽查处理。又如税务机关为了方便管理制定了各种纳税管理办法,像《停歇业管理办法》、《转非、注销管理办法》等,这些在法律上应视同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发出的约束双方的要约式行为,在实际执行中,税务机关往往根据自身需要而随意朝令夕改,已经形成 4 了事实上的毁约。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一旦被司法机关抓住把柄,就会带来严重的执法风险。

二是内部因素引起的执法风险。一是税收执法人员业务不熟,违反执法程序引起的执法风险。部分税务执法人员不思进取,得到且过,不深入学习和钻研税收业务,不懂装懂,凭感觉、凭经验、凭关系执法而造成执法错误。二是税收执法人员对税法及相关法律的理解有偏差,执法质量不高。如制作税务执法文书不严谨、不规范,使用文书或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执法中不注意收集证据或收集的证据证明力不强等,给行政相对人或司法机关追究留以口实。三是执法人员随意执法留下风险隐患。如在进行纳税检查或送达税务文书时,因熟人熟脸而不出示税务检查证明或一人前往等。四是因惰性引起的不作为而产生的风险。如漏征漏管户的管理跟不上。五是税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带来的风险。如不征或少征税款,徇私出售发票,虚假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得了好处不移送达到刑事标准的稽查案件等。三是外部环境导致的执法风险。这方面主要是来自地方政府对税收工作的干涉。在当前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基层地方政府把依法治税同发展地方经济对立起来。为了招商引资,搞活地方经济,私自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干预税收执法,然而出现问题以后还要税务机关承担责任。另外,税收立法与我国法律体系之间仍存在不协调,使税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不 5 通畅,造成相关部门协税护税意识不强,影响了税法的实施效力,容易形成执法风险。还有,随着法律的逐步普及,公民、法人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使税收执法风险的变数更大。因此,国税部门在征管理念、执法体制、征管方式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对策措施

研究执法风险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与化解执法风险,从而有效保护执法人员的执法安全,全面提高执法效率。要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就必须围绕着建立平安国税、和谐国税、阳光国税、效能国税而展开,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思想重视,提高防范意识

税务机关要把防范执法风险、构建平安国税切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为基层执法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确保国税人员的执法安全性。

(二)强化“法治”观念

税务机关要强化对税务人员的“法治”教育和“执法风险”的警示教育,不断强化税收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意识,自觉地学法、遵法、守法,让“法”深入人心,克服执法上的侥幸和麻痹心理。

(三)规范执法,提高质量

一是要求税务机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针对本系统的每一 6 个岗位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及追究实施办法,做到有章可循,理顺执法规程。二是要求税务人员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自觉依法行事,努力克服执法随意性,尽力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执法质量,规避执法风险。

(四)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一是税务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时候要注意文件的合法性,避免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冲突而引起的风险。二是税务机关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时候,不能拍脑瓜、想当然,而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充分的论证,切实注意对税务干部的法律保护。三是税务人员要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避免因自身工作失误而引起的风险。四是税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避免因违法行政而引起的风险。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要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税收执法人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够正确开展税收执法活动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正确的思想观念,端正的工作态度,必要的法律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协调能力等。因此,税务机关应统筹兼顾,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加强税务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尽可能地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篇6:初步设计风险评估

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对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援助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深人开展,如何确保和提高办案质量已经成为法律援助管理工作中函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是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切实保障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各国普遍采取的法律援助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性质和实质是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一种控制措施和监管方法。

一、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在法律援助实践中,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下列七个方面的要素:

一是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在目前我国法律援助的管理体制中,省级以下的法律援助机构一般兼具办案和管理的双重职责,在对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常用的监管措施和监管方法主要有:检查和抽查案卷、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开展质量评比和表彰奖励活动,对违反法律援助法律法规的人员进行行政处罚等。

二是律师协会等行业组织。常用的监管措施和和方法主要有:年检注册、培训教育、表彰奖励、行业处分、投诉处理等。

三是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如安排调剂合适的办案人员、组织重大复杂疑难案件集体讨论等质量保证和把关措施。司法部《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对重大、复杂、疑难的法律援助案件,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组织集体研究,确定承办方案,确保办案的质量和效果。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对本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进行监督,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纠正。

四是法院、仲裁以及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如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的检查活动,法院、仲裁等部门对案件承办人员进行的意见反馈,人大等执法部门开展的执法检查活动等。

五是受援人对案件质量的监督。包括受援人对案件办理情况的意见反馈、受援人对服务质量问题的投诉意见等。

六是媒体等社会舆论对案件质量的监督。各种媒体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情况的反映和报道等,都属于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

七是专门的案件质量评估活动。案件质量评估工作是案件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目前世界公认的开展法律援助质量评估工作最成熟的国家是英国,主要方式是由专门的案件质量评估机构和拥有丰富经验的法律专业人员,对法律援助人员的服务,从法律专业的角度进行的专业技术评估。主要是从法律援助人员法律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服务技能的发挥情况、以及服务态度等主要方面,测量评估各类案件质量标准的落实情况。具体方法是通过设置能反映案件质量的若干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各项指标的分值和权重比例,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质量进行综合等级评定,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通过开展案件质量评估活动,达到促进和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目的。在英国,对案件质量的评估被视为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管理战略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内容

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主要包括案件质量标准、评估主体、评估对象和评估方法等要素,本文结合各国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对这些要素分别讲述。

(一)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标准、制定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的指导思想。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根据不同类型法律援助案件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建立不同类型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标准体系。这个案件质量标准的内容,应该吸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质量管理经验,包括涵盖 ISO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确立的原则和要求,符合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规律,能够对影响和制约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进行量化评估,能够切实保证和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有利于推动法律援助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定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的思路。制定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的具体思路和要思考的问题应当是:第几在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中,受援人的要求分别是什么?明确了受援人的各项具体要求,就明确了如何制定质量标准。

第二,在法律援助案件中法律、法规、行业组织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是什么?主要考虑民诉法的要求、刑诉法的要求、律师法的要求、法律援助条例的要求、律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要求等。

第三,如何评估考察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特性,满足受援人要求的程度?可以借鉴前面讲述的服务质量五个方面的特性去考虑。比如,功能性,即指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效果和所发挥的作用,是否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时间性,即办案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及时、准时、省时等。安全性,体现在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是指是否有效地避免了受援人的诉讼风险。文明性,是指在办案过程中,法律援助人员的服务态度如何,对受援人热情、礼貌的程度以及受援人权利和利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程度等。

第四,为了满足受援人及相关方的要求,应当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法律援助人员提出哪些要求?质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量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并尽可能地量化,便于评估时的操作。

第五,虽然影响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最直接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法律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主要是法律专业知识及执业技能或服务技能),另一方面是法律专业人员的服务态度,包括责任心、质量意识、敬业精神等。确定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应从影响案件质量的这两个主要方面入手。对关键环节和关键过程,比如,提供法律咨询、调查取证、会见被告、参加庭审活动、制作法律文书、发表辩护或代理意见等,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采取措施使其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就可以达到控制和保证案件质量,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受援合法权益的目的。、确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应当注意和把握的问题。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标准应当是一个合格标准,即基本要求或最低要求。

根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立法精神以及政府免费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特性以及目前中国的国情和经费保障状况,决定了目前我们将要制定的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标准应当是案件质量的合格标准。《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应当指定情形”。《法律援助条例》第一条:“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第六条:“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

因此,在分析确定满足受援人的具体要求和制定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时,应当把受援人的这种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要求把握在合法、合理和适当的范围内。政府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特性决定了受援人的质量要求与有偿法律服务中当事人对律师提出的过高质量要求的区别。、对一些国家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标准的简要介绍。以下是从各国律师业务指引所选取的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业务标准,可供在确定质量标准时参考和借鉴 :

提供刑事辩护的法律援助律师应当:

(l)与其所代表的当事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建立信任关系,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力代表当事人争取其合法权益。(挪威、欧洲律师协会和法律委员会、新西兰、美国的两个州)

(2)在收到指派后立即着手办理案件,并应于接到指派通知后尽快会见当事人,以及在诉讼过程中与之定期保持联系。法律援助律师在第一次会见当事人前,应通过查阅与案件有关的文件、材料,对案件进行准备;会见时,应向当事人了解他所知的所有与案件有关的情况。(日本、美国的两个州)

(3)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力为被羁押的当事人争取保释(了解各项保释条件,并在案件有可能符合保释条件时尽力为当事人争取保释。(加拿大、日本、美国的几个州)

(4)确保当事人在被拘留后能尽早得知其被拘留的原因以及了解其被控以的罪名及其性质。法律援助律师应告知当事人其案件的基本情况,随时向其通告案件的进展以及及时解答当事人与案件有关的问题。法律援助律师应告知当事人其享有的上诉权利,并在有需要时继续在上诉程序中代表该当事人。(挪威、美国的一个州)

(5)及时对当事人提出的会见辩护律师的要求作出回应,避免无故缺席已安排的会面并尽力履行其对当事人作出的承诺。在履行其义务时,法律援助律师应注意效率并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延误。(新加坡、美国的一个州)

(6)协助当事人了解其诉讼权利、案件的法律争议点、诉讼程序、必要的安排以及与案件相关的法律。(澳大利亚、美国的几个州)

(7)在向当事人提供有关认罪以及是否向法庭作供的法律建议的同时,避免任何可能妨碍当事人对上述事项进行自由选择的行为。

(8)作为当事人的代表出席庭审并对之作充分全面的准备)除非遇到不可预见、无法避免的例外情况,并且已取得当事人同意及已安排合格的替代人,否则不得缺席任何庭审(此外,该名合格替代人必须对案件有所认识,并能回答庭审中各方提出的有关案件的疑问。

(9)除法律要求或经当事人授权外,法律援助律师应履行与当事人的保密义务,不得向他人披露任何于办理案件过程中取得的保密资料。此保密义务不因案件处理完结而终止。

(10)在接受案件指派前,向当事人披露任何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可能来源于该律师与其所代表的当事人的关系或者该律师与其他案件当事人的关系。如有利益冲突在法律援助律师授受案件指派后才出现,则该律师应立即将其告知当事人并采取任何合法方法对之进行修正,例如根据当事人的意愿为其安排其他代表律师。

(11)避免涉及任何可能影响其独立身份或任何可能妨碍其自主实施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的行为的关系和处境。

(12)以为当事人谋求最佳合法利益为日标进行诉讼行为,这主要包括对案件进行充分准备,并尽力向司法机关提出所有有助于当事人的案件的合法主张和事实。

(13)确保当事人获得公正的审判,维护其所享有的程序权利,并尽可能于诉讼的各阶段代表当事人。

(14)除法律许可的代理费用外,不得收取任何与其当事人的案件有关联的人提供的金钱、服务、或其他有形或无形的利益。

(15)不分种族、性别、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尽力为当事人提供最佳的法律服务对其代表的所有当事人一视同仁。

(16)不论个人认为当事人是否有罪,均尽力为其提供合格和全面的辩护。

(17)除非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不得向他人透露其因办理该案件而得知的任何能证明该当事人有罪的证据。

(二)评估对象或评估范围

构建比较完善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制定了案件质量标准以后,还要明确评估的对象或评估范围是什么,是对法律援助人员办理个案的质策进行评估,还是对法律援助机构或法律服务机构办理案件的总体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咨询和代书是否要纳入案件质量评估体系之中?等等,在明确了评估的对象和评估范围之后,才能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评估主体和评估方法等。

确定评估对象或范围,应该结合评估工作的性质、目的、功能以及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情况等各个方而综合考虑。同时,由于目前我们开展案件质量评估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限于时间和精力,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我们重点研究和探讨对法律援助案件的个案质量进行评估,也就是主要从法律专业知识与服务技能以及服务态度两大方面对法律援助人员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进行评估。进行专业质量评估的案件主要包括以下案件:(l)受援人对质量投诉的案件。(2)法律援助人员对司法行政机关或法律援助机构评议结果有争议的案件;(3)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或群体性案件;(4)对某一法律援助机构或法律服务机构办理案件的整体质量状况或某一类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专业评估。

另外,关于咨询和代书是否要纳人评估范围的问题,因为在法律援助实践中,咨询和代书所占的比重较大,据统计,2008年全国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共提供法律咨询4322329 人次(包括来访、来信、来电、通过 148 专用电话),提供代书234448 份;同时,接待咨询工作,也是法律援助机构的一个窗口工作,是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环节,因此,应该把咨询和代书纳入质量评估的范围,加强监管,提高质量对咨询和代书的评估可以参照个案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对法律援助机构或法律服务机构办案质量总体情况的评估,或是对某一类案件总体质量情况的评估是建立在对个案质量评估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完善个案质量评估制度和工作的基础上,待积累经验条件成熟后,可以逐步扩大评估范围。

(三)评估主体

目前各地已经在探索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概括各地的规定和做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主体主要是两个: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司法行政机关牵头负责的服务质量考评领导小组或评审委员会也是代表司法行政机关在这些评估活动中,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评估依据,也没有统一的评估方法以及专门的评估机构和专业的评估人员。

比如宁夏规定,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评估工作及办案补贴管理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层级管理原则。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对下一级司法行政机关承担指导监督职责。对于政府指派的、重大群体性等特殊案件,法律援助机构逐级上报,由自治区评审委员会进行评估量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检查工作职责由本级司法行政机关承担,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其进行指导监督。广东省和贵州省规定: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应对本机构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情况及案件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上级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对下级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办理案件的情况及案件质策进行监督、检查。

实际上,从广义上理解,对法律援助案件负有质量骨理和保证责任的各个机构和参与人都可以成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评估主体。具体包括:(l)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县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2)各级法律援助机构;(3)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4)律师协会;(5)律师以及其他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法律服务人员。所有案件的承办人可能首先是自己承办案件的自评人或初评人。这些不同的评估主体,都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作出不同的测量和评价。

而即将在全国开展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以及我们研究构建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中,为确保评估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评估的人员应该是符合一定条件和要求的由经验丰富的法律专业人担任,评估的机构也应该相对独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估结论的客观、公正和公平这样的专门机构(专家评估委员会)只能另行组建,独立于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同时,鉴于目前我国的国情和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受经费、编制、人力等资源的限制,案件质量评估委员会不可能层层设立地市级以上的司法行政部门才可以根据需要,组建由资深律师、法官、法律专家、律师管理部门及律师协会人员等组成的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委员会评估机构也不可能对所有的案件进行质鼠评估,只能对一些重点案件进行抽样调查,作出评估结论。

(四)评估方法

l、专门评估机构同行审查的方法。案件质量评估的时间是在案件办结之后。摆在评估人员面前的主要就是案卷材料,可能还有受援人以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反馈情况等专业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通过什么途径,从哪些方面判断法律援助人员所办理的案件是否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质量标准和受援人的要求哪此方面达到了?哪些方面没有达到?达到什么程度是合格的或是优秀的,什么程度是不合格的?等等)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借鉴各国质量管理的光进经验和有效方法,比较科学和可行的质量评估方法主要是英国的同行审查制度以及一些在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中普遍采用的综合指标技术。同行审查主要是由经验丰富的同行审查人员利用其丰富的执业经验和技能技巧,通过查找案卷材料所揭示出来的趋势和规律,针对法律援助人员提供的专业法律服务质量得出综合等级评定。

同行审查只是解决了评估的方法问题。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得出这种综合评定结果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必须结合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特点,设立能反映案件质量的若干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对案件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如前所述,影响和决定案件质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是两个,一是法律援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个是法律援助人员的服务态度。案件质量评估指标就从决定和反映案件质量的这两个方面入手,设计若干能直接反映法律援助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的评估指标,合理确定各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比例,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对案件质量作出综合评估,得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评估结果。比如,能反映业务水平的主要指标有:辩护或代理的观点是否正确、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辩护或代理意见是否被采纳、是否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决定案件胜负的关键证据是否取到、当事人的诉讼风险是否得到控制、法律文书的制作水平、庭审中的表现情况、会见当事人或被告人的记录是否完整、全面等。反映服务态度的指标主要有:办理乎续是否及时、会见、阅卷、开庭是否及时、是否与当事人及时沟通意见及办案进展情况、对当事人的权利是否及时履行了告知义务、各种法律文书的制作质量等。以上指标中,有些指标既可以反映业务水平,也可以反映服务态度。另外,受援人的反馈意见或相关部门的评价情况等,都是对案件综合评估时应当考虑的指标因素、对英国法律援助同行审查制度中的评定等级及各等级指标的简要介绍。在英国,接受同行审查的每一个民事档案中,案件质量的综合评估被分为 l--5 个评定等级。而对于刑事案件档案来说,1--5 个评定等级是分阶段进行的(包括侦查阶段、治安法庭阶段及王室法庭阶段)。然后才对整个案件的办案质量进行综合评分。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完全不合格 5 个等级。

在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中,“优秀”的指标包括:(l)能够全面适当地记录当事人的指示;(2)开展的沟通、咨询及其他法律服务工作符合每一个当事人的实际需要;(3)为当事人提供了准确而全面的咨询服务;(4)对所有问题的处理都能做到全面、适当且有效;(5)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够在较广泛的背景下理解问题;(6)为 了使当事人得到最佳结果,能够很好地运用策略、手段、技能技巧及专业知识;(7)法律服务人员非常重视其所办理的案件,能够全面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处理案件。

在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中,“良好”的指标包括:(l)能够适当地记录当事人的指示;(2)提供的咨询及其他法律服务工作符合每一个当事人的实际需要;(3)为当事人提供了准确而全面的咨询服务;(4)对所有问题的处理都能做到全面、适当且有效;(5)为了使当事人得到最佳结果,能够很好地运用方法策略;(6)法律服务人员非常重视其所办理的案件,能够全面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处理案件。

在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中,“合格”的指标包括:(l)能够适当地记录当事人的指示;(2)能够适当但有限地与当事人沟通;(3)针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能够适当但不够广泛的咨询和服务工作,且对于与当事人提出的问题有关联的其他问题没能予以解答处理;(4)为了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工作标准,法律服务工作者工作存在需要改进完善之外。

在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中,“不合格”的指标包括:(l)不能准确记录、报告案件信息;(2)有时候,与当事人的沟通能力不强;(3)提供的咨询和其他法律服务工作不适当;(4)对一些案件的处理缺少正确的办案技能技巧及合理的谨慎义务;(5)有时候,开展的沟通不及时、提供的咨询和其他工作不适当;(6)与规定的标准之间存在差距。

在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中,“完全不合格”的指标包括:(l)不能准确记录和报告案件信息;(2)有时候,与当事人沟通能力不强;(3)从总体上看,对案件的处理缺少正确的办案技能技巧及合理的谨慎义务;(4)经常出现不能及时开展的沟通和提供咨询或其他工作的现象;(5)提供的服务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或者提供的服务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提供的服务可能会损害到当事人的利益

(五)评估结果及其运用

将案件质量评估出各等次的结果,并不是建立案件案件质量评估体系的最终目的。开展案件质量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在建立了案件质量评估体系之后,要着重求实上下功夫,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案件质量评估体系的规范运行。要保证案件质量评估体系规范运行,评估结果的有效运用和执行是一个重要方 面。

一是要强化激励制约机制,做到奖优罚劣。要将案件质量评估结果,作为对案件承办人员下作实绩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激励办案人员增强办案责任心,发挥办案积极性。

二是要加强案件质量分析,在案件质量评估的基础上,定期召开季度、半、案件质策通报会、质量分析会、培训班等,以总结通报形式,分析案件质量情况、反馈办案质量信息组织承办人员对自身办案质策实行自查自纠,并由相关负责人对办案质策进行讲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多角度、全方位保证办案质量。

上一篇:《美术教育与人发展》读书心得下一篇:学生入党需要准备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