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的复习方法

2024-05-25

高一地理的复习方法(精选8篇)

篇1:高一地理的复习方法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可以解释很多的现象。同时这样做还可以加深你对地理概念以及原理的理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地理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的复习方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它,照样会学好。兴趣的培养有时是因为他有用非学好不可,有时是靠一次次努力而取得进步,有时是靠“亲其师,信其道”。

2.死记硬背再也行不通了

如果说在初中死记硬背还可以的话,但是在高中这是万万行不通的。一是高中课程从内容上讲比初中多了许多,背是背不过的。二是现在无论哪一科在高考中命题都以能力立意为主,死记住的知识不会应用是没用的。对记忆来讲,一是要理解,二是记知识框架,三是靠积累。当然死记硬背也比不背强,记忆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基础,地理更需要记忆。

3.题海是苦海,但绝不是死海

在学习时,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课本上的内容我都背过了也理解了,但一做题还是不会。这是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问题。要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主要靠做题来实现。做适量的题目甚至大量的题目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做题须注意归纳总结,做有针对性的专题性题目更好一些。

4.用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

地理是不同于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的,它有自己的方法论。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寻找其不同,并用在学习中。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往往把地理事物与其所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说话,另一特点它就是往往借地理图表来说话。大家应该努力提高识读地理图表的能力。

5.不懂就问是个很好习惯

不懂就问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它需要任课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努力,它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特别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家可千万不可因为问了不懂而气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6.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可以解释很多的现象。同时这样做还可以加深你对地理概念以及原理的理解。我们大家要经常性的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来解释我们河口的、东营的、山东的事情以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做一个有心人──多读报、多看新闻,其次还要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凡事多问个为什么。

高一地理复习紧抓九个方面

一、抓“概念”重“消化”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二、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三、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做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

五、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六、抓“一般”推“特殊”

七、抓“对比”找“异同”

八、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为了培养、提高地理运算能力,要做如下分类练习;

①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②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

③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④垂直气温的计算。

⑤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⑥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⑦昼夜长短的计算。

⑧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⑨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

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九、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了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①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②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③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能画出大体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怎样能学好地理

怎么样能学好地理的方法之兴趣

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象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看到食物,就会象一个在寒风中的人看到衣物,那么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会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只要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另外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学生学习地理才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怎么样能学好地理的方法之掌握好教学环节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教材的变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也给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变化和新大纲教材的变革精神,重新构建课堂结构。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多是围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建立新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一定要考虑如何把教材中的课文、图像、训练三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适当地加以处理。

1.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内容,精心设计建立教学提纲、教学纲目,它包括板书提纲,指导学生读书的提纲等,并做到简洁明了,线索清晰,纲举目张。

2.在教师的策划下,让学生有目的、灵活地读书、读图,较准确地勾画、标注出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和图像中的重要界线、范围及注记等。

3.学生在课堂上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各种活动,它包括上述读书、读图,勾书、勾图,教材中的“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课堂上的问答、讨论、填图、作业训练等。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恰当安排,将活动内容有机地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内,使学生积极、充实、愉快、有兴趣。

4.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知识的讲解,对地理规律性的概括总结,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教师讲的着力点应在于“画龙点睛”,在于释疑解惑,在于精讲精练,而面面俱到、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不感兴趣、不欢迎,教学效果也不好。

5.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巩固强化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启发训练思维、形成各种能力的训练,包括答问、填图、读图、“做一做”、完成作业等口头的和书面的练习。教师应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练”的材料、“练”的时间,把“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讲、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6.学生或教师对学生口答、笔答、训练、操作等练习答案和结果所作的认真、仔细地评析、评价、评讲。

教师应抓住一切学生练习训练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同学的答案进行评讲或由教师对学生所答进行评析,以便及时弥补知识缺陷,顺利达到学习目标。

怎么样能学好地理的方法之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初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然后是室川、河流、城市的地理位置。因为地图一旦记住了就经久难忘,便于运用,所以学好地理一定要学会掌握用图的方法。这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

1.熟练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明确地图构成的基本条件及要素。用图时,能准确地认清图中文字、符号、点、线、面所表示的地理含义。

2.要认真读懂在教材中出现的各类图像,理解,认识图像所反映的地理意义及地理规律,解决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

3.多动手勾画和绘制重要的示意图、剖面图、分布图、折线图、地理简图等,以便加深印象和记忆。如月相成因示意图、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及天气图、世界洋流模式图、工农业布局图等。

4.能在地图上反映出来的地理事物(地名、资源、河流、山脉、城市、交通线等),尽可能地表示在图上,并用地理术语或规范的语言解释图像,说明原理。

5.充分利用填充图册,认真规范地按要求填写地理事物,将所学知识巩固在地图上。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学好地理。

篇2:高一地理的复习方法

在综合复习阶段,以综合练习及讲评为主,教师有针对地编制一系列的综合练习,及时练习,及时讲评,查缺补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整心理素质,提高应考能力。

河流水文学系陆地水文学的分支,以主要研究河流的各种水文现象、过程以及其基本规律为主要目的,为防洪和河流开发提供河流水情和河水资源等基本依据。河流水文现象和过程主要指:河流补给、河水运动、洪水与枯水、河水热动态、河流冰情、河流泥沙运动和河水水质等。河流的形成与发育、河槽形势和河床演变等也是河流水文学的重要课题。

公元1610年,意大利人圣托里奥发明流速仪,使河道水流测量有了科学的基础。此后,雨量、水位、蒸发等水文测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1762年,意大利人弗里西著的《河流水文测验方法》出版,总结了河流水文测验技术的经验。1738年瑞士人伯努利发表水流能量基本方程,1775年法国人谢才提出关于明渠中水流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形状、水流比降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研究河水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1851年,莫万尼提出了汇流时间和径流系数的概念,发表了计算最大流量的公式,即著名的推理公式,为河川径流形成的研究开辟了道路。1879年,法国人迪布瓦首次提出了河流泥沙中推移质运动的拖曳力理论。1931年苏联马卡韦耶夫把流体扩散理论应用到含沙水流中悬移质分布规律的研究中,为研究河流泥沙运动奠定了基础。至此,河流水文学在学科内容、测量技术和基本理论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体系,成为陆地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河流水文学是陆地水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河流水文现象、过程及其基本规律,为防洪和河流开发提供河流水情和河水资源等基本依据。河流水文现象和过程主要指:河流补给、河水运动、洪水与枯水、河水热动态、河流冰情、河流泥沙运动和河水水质等。河流的形成与发育、河槽形势和河床演变等也是河流水文学的重要课题。

发展简史 公元1610年,意大利人圣托里奥发明流速仪,使河道水流测量有了科学的基础。此后,雨量、水位、蒸发等水文测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1762年,意大利人P.弗里西著的《河流水文测验方法》出版,总结了河流水文测验技术的经验。1738年瑞士人D.伯努利发表水流能量基本方程,1775年法国人A.de谢才提出关于明渠中水流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形状、水流比降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研究河水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1851年,T.J.莫万尼提出了汇流时间和径流系数的概念,发表了计算最大流量的公式,即著名的推理公式,为河川径流形成的研究开辟了道路。1879年,法国人P.迪布瓦首次提出了河流泥沙中推移质运动的拖曳力理论。1931年苏联B.M.马卡韦耶夫把流体扩散理论应用到含沙水流中悬移质分布规律的研究中,为研究河流泥沙运动奠定了基础。至此,河流水文学在学科内容、测量技术和基本理论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体系,成为陆地水文学的一个分支。20世纪30年代以来,L.R.K.谢尔曼的单位过程线方法。А。韦利卡诺夫的等流时线概念、马斯金格姆(曾译“马斯京根”)河道洪水演进方法、R.E.霍顿的水向土中入渗理论、H.A.爱因斯坦和钱宁的泥沙运动理论等的提出和统计学方法的引入丰富了河流水文学的内容。河道防洪、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提出的新要求在河水热动态、河流冰情、河水化学和河口水文等方面不断开拓河流水文学的新领域。现代测量和计算技术,如超声波测流技术、雷达测雨技术、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武装了河流水文学,使河流水文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现代时期。

学科内容 河流水文学的研究内容可归纳为:①水系特征和流域特征。水系特征包括河槽形态、河长、河流比降、河流落差和水系结构等;流域特征包括流域面积、形状、长宽、不对称系数、平均高度、平均坡度等。研究水系和流域特征是认识河川径流形成和水情的一个重要方面。②河流补给即河流水源。河流补给有降水、地下水、冰雪融水、湖泊沼泽水等多种形式,它们决定了河流水量的多寡和年内分配状况,是了解河流水情、它的变化规律和水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③径流形成和河水运动。降雨(或冰雪融水)从达到流域表面经过产流、流域汇流、河道汇流到达河口这一过程决定了流域的洪水特性,研究这一过程及河水运动规律是正确进行河流洪水预报的基础。④河流水文情势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研究河流汛期与枯季、丰水年和枯水年的交替规律,包括它们的水量、变化周期、影响因素等。水情的研究是中长期水文预报和河流开发规划的基础。⑤河流泥沙的形成和运动,包括河流泥沙来源、河流泥沙运动和输移、河床演变规律等,这些规律的研究为河流水工建筑物设计、运营和河道整治提供依据。⑥河水热动态和河流冰情,包括河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和空间分布、河流冰情的年内变化和地区分布,河流结冰、流凌、封冻和解冻的物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河水热动态和河流冰情的研究资料是冰情和凌汛预报、冬季江河运输条件分析的重要依据。⑦河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及其地理分布规律。河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河流是水生物的生长场所,河水中天然形成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和河水的污染状况,是河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⑧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和河流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河流水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河流水文学的 研究手段和方法 河流水文学获取水文信息主要通过:①沿河布设水文站网,长期观测水文要素;②水文调查,了解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洪水、枯水情况和人类活动;③室内和野外实验,特别是对实验流域和代表性流域上的水文要素进行观测。根据获得的资料,河流水文学主要综合地运用下列方法分析河流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①成因分析法。研究水文现象的形成过程,揭示水文现象的本质及相互联系,建立水文要素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②数理统计法。基于水文现象具有随机性质,以概率论为基础,根据长期观测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水文要素的统计规律;③地理综合法。从水文现象具有地区性和地带性的特点出发,分析各测站水文要素的地理分布规律,建立各种地区性经验公式,绘制各种特征值等值线图。地理综合法是推求资料较少或无资料地区水文特征值的重要方法。

高中地理知识点

1.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西侧——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大部分是内流区(除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南以东地区大部分属外流区(除鄂尔多斯高原的无流区和松嫩平原的个别无流区外)

2.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

4.水系分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秦岭

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南岭

淮河水系与海河水系:黄河(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5.年太阳辐射量线

大兴安岭——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十分丰富,特别是青藏地区和新疆南部,太阳辐射尤其丰富。这条线以东、以南地区太阳辐射弱。

6、我国的人文地理界线

(1).人口分界线: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此线以东以南地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而此线以西以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绝大部分,但却是地广人稀。

(2).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与旱地为主的耕地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篇3:地理复习方法初探

一、组织中心问题谈话法

这种方法是把需要复习的全部内容,拟出几个重点问题,围绕中心组织成若干问题,在复习时分别向学生提出来。通过一系列启发性问题的引导、回答进行地理课的复习,学生通过讨论谈话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复习地理知识和巩固技能。这样可以比较成功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例如,在复习地球的运动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一天为什么是24小时?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思考、讨论、发言、各自阐述观点,找出原因,再补充上地球运动的两种方式———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时间、周期产生的后果等等,在谈话中发现学生有困难,随时补漏,帮助其获得比较完整的地理知识。最后,师生共同完成预先布置好的练习题,在图上填出地球自转、公转方向及四个节气的位置,一年四季的划分以及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及其界限。把所学知识转绘到图上,当堂巩固记忆,既动手又动脑,实现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他们活跃的思维也随时会触发教师教学灵感的火花,产生新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复习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促进重点知识得到复习的机会,在师生双边活动的气氛下复习形式比较活泼,学生容易接受。

二、运用地图旅行复习法

地图是表现各种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规律最生动的教材,没有图像的课绝不是地理课,运用地图复习区域地理,颇受学生欢迎。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带领学生在地图上旅行。在旅行过程中,有目的地把地理事物、现象和特征相互联系起来,阐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分布规律等,使学生了解各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掌握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例如在复习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地理知识时,我在世界地图上设计了一条旅行线路,从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出发,经过非洲北部、地中海、中亚、东欧一直到西伯利亚、北冰洋,旅行者可报告沿途见闻,穿插一些有趣的情节,再选用适当的图片加以配合,目的是使学生复习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温带草原带、苔原带的分布顺序及有关的地理知识。这些自然带都是沿着东西方向伸展,向着南北方向更替,这样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学生容易理解,也乐于接受,复习效果较好。

利用暗射地图复习,就是绘一幅只有地图轮廓没有文字讨论的板图,把需要复习的教材内容,先带领学生回忆一遍在空白图上旅游一圈后,再让学生一一填出,以加深学生的地理印象。在复习欧洲西部时我就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对着欧洲西部的空白地图,从其所处位置、轮廓特征、濒临海洋、主要的地形区、河流、国家、气候等方面,由北到南,从北极圈内的挪威、瑞典的寒带气候、冰岛的地热向南依次到波兰、丹麦、法国、德国等西欧平原上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再到南欧三大半岛南部的地中海气候。由一个学生充当导游,介绍各地风光特产,该穿什么衣服,在什么季节去最合适等,把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和其所处位置、地形、气候特征相结合,一一分析总结特征,最后概括归纳,让学生完成填图练习,把众多地理事物归纳在一图,使复习的内容完整而系统。这样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文合一。从而使学生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仅可帮助学生记忆地理事物的所在地,还可以帮助记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用此法还可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一起,达到地理教材越学越薄,越学越少,概念规律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三、运用比较复习法

运用比较法复习,不仅可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地理观念和明确的地理概念,同时又能训练学生分析、概括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如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的对比;欧洲西部与北美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差异上的对比;英国与日本的对比等。

通过这种方法,还可加强复习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使学生的地理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例如:在中国地理总论的复习中,为了使学生有系统地掌握我国高原、盆地、平原的知识,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幅中国轮廓板图,让学生回忆各大地形区的分布,填完后我拟出了一道复习题:从海拔高低、面积大小,地面起伏等几方面,分别比较我国三大平原,四大盆地及四大高原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复习,可使原来零碎的、分散的地理知识组织起来,让学生容易接受。

四、运用计算机网络复习法

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兴起,给传统的地理教学带来全新的变化。计算机能够清晰快捷地展示地理教学信息,模拟地理现象和过程,网络信息来源途径广泛,类型多样,时效性强,还可构建良好的虚拟学习环境。采用其他复习方法不易收效的教学内容,可用电脑课件来解决,其具有光、声、形、字同时再现的特点,将知识加以立体化、形象化的展示,易让学生接受。例如讲季风的原因,由于它推理性较强,比较抽象,学生在上新课时就似懂非懂,在复习时可制作成电脑课件,用三幅动画说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用蓝色箭头表示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红色箭头表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让学生一目了然,欣然接受。同时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夏季时,是大陆气压高还是海洋气压高?为什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认真思考。)这样,一面观看动画片,一面又动脑筋思考问题,复习的效果就更好。

篇4: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08-01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区域地理包含了全球各大洲、各国的地形、位置范围、气候、河流、植被、土壤、人口、民族、经济发展、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在记忆时如果没有遵循一定的规律,掌握有效的方法,常常会感到杂乱无章、无从下手,有一种似曾相识但又无法描述出来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全面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学会用最简单、最合理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笔者主要探讨一下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地复习区域地理。

一、空间定位,确定区域位置

区域定位的方法很多,如地理坐标定位,海陆轮廓定位,相对位置定位,面积、轮廓、形状定位,典型区域、特征定位,特殊地理事物定位,山脉定位,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多方面综合,灵活运用各种各种区域定位方法。下面以空间定位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这样复习:

1??用点线确定框架

(1)在世界地图上用一些特殊易记点确定相应位置。如(0°, 0°)为非洲的几内亚湾,(60°, 60°)为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乌拉尔山,(30°, 30°)为南非、埃及开罗、尼罗河附近等。提醒学生在记忆这些点时还应注意该点附近的重要地理事物及相对位置。

(2)熟记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在进行全球区域位置判断时,可选取10条经纬线进行记忆的方法(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西经20°、 0°经线、东经20°、 东经40°、 东经60°、 东经120° 、180°经线等),熟记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区域,可让学生利用顺口溜帮助记忆。如:北回归线(红海、阿拉伯海、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台湾岛、墨西哥湾),可记成“一湾两海三半岛,还要经过台湾岛”。赤道(刚果盆地、苏门答腊岛、加星曼丹岛、亚马孙平原)可记成“刚果苏门前,亚马家是面”。

2??联系生活,轮廓形状比喻记忆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是学生的记忆难点之一,如果把这些省区的轮廓用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形象记忆会变得容易多了,如:湖南、江西两省的轮廓像旧版人民币上并排的两个少数民族的头像,湖北像警察戴的大盖帽,广东像一头喝水的大象,黑龙江像天鹅,内蒙古像展翅的雄鹰,云南像开屏的孔雀等。这种记忆方法形象生动,记忆效果显著。

二、构建区域地理的思维模式

地理知识范围广且繁杂,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十分琐碎,如果每一个地方都要全部记清、熟悉,会需要很多时间,且不一定能记得完整。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地域地理的思维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使学生遇到此类问题时知道应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应怎样分析,并快速记忆知识点。可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2)地形:地形类型、地势、地表形态、分布成因。(3)气候:类型、特点、分布、成因。(4)河流、湖泊:分布、补给、季节变化、水文、水系特征、成因。(5)植被、土壤:类型、分布、特点。

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主要包括人口、民族、经济发展、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方面。

3??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叠加

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进行叠加交叉记忆,注重内在联系,形成思维模式,按照特定思路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

三、绘制地图,加强区域位置的记忆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记忆地理位置时,通过描绘地图形成头脑中的地图,即脑中有地图。这样记忆会事半功倍。

1??绘制地图

教师应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绘制世界海陆轮廓、世界分区简图、名区域局部图,并在图中勾绘重要经纬线和主要的地理事物。此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抓住图形特征,深刻记忆位置。

2??地图填绘

在描出的地图上填注国家、城市、河流、矿产、地形区、气候类型、自然带、洋流等名称,不仅可以加强记忆地理事物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方法对重点区域、难记忆的国家城市有良好的突破作用。在世界区域地图的复习中,最重要的是区域轮廓图、政区图、地形图和河流图,掌握好这些图是重中之重。

篇5:高一人文地理复习策略方法

通过对近年海淀期末地理部分的试题剖析,不难看出其试题命制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围绕人文地理核心主干内容选择“中心问题”,突出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

2、创设问题情境,凸显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3、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来分析评价某一区域环境中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或对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进行反思,从中渗透着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期末复习备考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人文地理内容虽然具有“多而杂,偏记忆”的特点,但从考试角度看,对其复习也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探。根据上述人文地理考试命题特点和复习原则,人文地理复习方法与策略关键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准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构建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从总体来看,自然地理较难,但规律性强,容易抓住重点;人文地理容易,但内容分散,很难抓住重点。因此,要运用知识结构法来复习,通过知识的内在的联系,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人文地理以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为主线,其考查的主干知识(内容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包括农业发展、工业布局、聚落(城市)形成、交通线(点)建设、商贸活动、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等。

(2)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资源(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能源)利用问题与环境保护;主要环境问题现状、分布、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模式、案例等。

(3)人口和城市。包括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分布,人口数量、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人口问题与解决办法,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地域结构与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4)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掌握中国和世界地理概况。对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要掌握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探讨区域发展措施。

2、理解基本概念与原理,认清发展规律。

人文地理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区位、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传统工业、新兴工业、交通枢纽、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迁移、环境人口容量、城市功能区、城市化、城市规划、环境自净能力、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旅游活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人文地理规律和原理,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变化规律、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转变、城市化规律与城市布局(合理规划)原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原理、农业生产活动的合理布局原理、交通点线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布局)原理、资源开发与交通建设原理、旅游欣赏与旅游资源开发原理、旅游景观欣赏要求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环境问题成因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原理对人文地理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3、要运用专题复习法,系统掌握人文地理知识。人文地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复习应以专题复习为宜,而且专题的确立宜大不宜小。如果专题过小,不仅综合性会大大削弱,而且会显得很琐碎,导致死记硬背现象。

根据人文地理特点可确立的专题有:

(1)区域的经济发展。包括农业的生产活动与区域开发、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选择;工业的生产活动与区域开发、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基地与工业带问题,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等。

(2)人口与城市。包括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城市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等。

(3)旅游地理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开发、资源的跨地区调配、环境问题及保护等。

(4)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等。

三、几点注意事项

1、人文地理问题的分析不是孤立的,往往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紧密结合。

2、提高人文地理的得分率除了要加强解题指导外,还要拓宽人文地理的知识范围,增加人文修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篇6: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一、城市形态(课本P18图2.1)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P19~21)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P22图2.7)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P25~2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本P28~29图2.13,2.15)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1~32图2.17,2.18)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20)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5)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P37图2.26)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P38)

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课本P42图3.3)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特征。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课本P45~46图3.9)

一、季风水田农业(课本P47~48图3.10)

二、商品谷物农业(课本P49~50图3.13,3.14)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课本P47~48图3.10)

二、乳畜业(课本P52~54图

3.19,3.20)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P58图4.2)

二、工业区位选择(课本P59~60)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2.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课本P60图4.5)

3.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本P61图4.6)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课本P62~63)1.工业联系

⑴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3.工业地域

⑵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

⑶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

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二、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课本P63~64)

1.工业分散

2.工业地域联系

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课本P65)

2.鲁尔区(课本P65~67图4.9、4.12、4.13、)

⑴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②煤炭在世界能源费消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减少);③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发展条件的对比(课本P67~68图4.14)二、新兴工业区1.概述(课本P68)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课本P69图4.15、4.16)

3.美国“硅谷”(课本P71~72图4.19)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课本P78表5.1)

2.运输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课本P79~80图5.3)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

3.南昆铁路的建设(课本P80~81图5.4)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本P82图5.5、5.6)

2.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课本P83~84图5.8、5.9)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如陕西勉县的长林镇。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课本P90)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课本P92)⑴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⑵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⑶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2.环境问题类型及产生(课本P93~94图6.8)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分布(课本P94~95图6.11)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课本P99)⑴人口众多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⑵资源短缺——原因:①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②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⑶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表现:①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且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②生态破坏范围扩大,程度加剧

2.实施: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21世纪议程》,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课本P101~103)

篇7: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

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3.时间计算: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⑵ 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大气运动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参看课本P34图2.10)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参看课本P37图2.13、2.14)

2.季风环流(参看课本P38图2.15)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1.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参看课本P41图2.18、2.19、2.20)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参看课本P44图2.22)

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分类(课本P54)2.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3.水循环类型(课本P55图3.3)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参看课本P57图3.5,掌握各大洋洋流分布及洋流名称)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看课本P58~60)⑴对气候的影响(参看课本P59案例1)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3.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⑵判断寒暖流

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例如:右图中,从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可判断是南半球,流经AB附近的是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此海域水温比同纬度相邻海域高;也可根据流向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来判断),流经CD的洋流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分布(课本P61图3.10)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⑵ 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⑶技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开发海水淡化技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3.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课本P69~70)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参看课本P71图4.3—4.6,地图册P32-33)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参看课本P72图4.8)①岩冷却凝固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1.褶皱山和断块山(课本P73~74)

2.板块运动与地貌(参看课本P73图4.10)

3.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

① 斜: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向斜:储水构造,常形成自流盆地。

4.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课本P74活动)

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②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5.火山(课本P75)

6.山的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课本P76活动)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课本P77图4.17,P78图4.18)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整体性(课本P85案例1,P87~89案例2和案例3)

⑴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⑵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课本P86)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三种地域分异规律(课本P91~94)

3.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例如:⑴沙漠中的绿洲;⑵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

4.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课本P39图2.16,P91图5.6)

表1.气候分布规律图

表2.陆地自然带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6图1.6)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P10图1.9)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P12~13)

三、P14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课本P18图2.1)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P19~21)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P22图2.7)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P25~2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本P28~29图2.13,2.15)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1~32图2.17,2.18)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20)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5)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P37图2.26)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P38)

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课本P42图3.3)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特征。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课本P45~46图3.9)

一、季风水田农业(课本P47~48图3.10)

二、商品谷物农业(课本P49~50图3.13,3.14)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课本P47~48图3.10)

二、乳畜业(课本P52~54图

3.19,3.20)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P58图4.2)

二、工业区位选择(课本P59~60)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2.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课本P60图4.5)

3.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本P61图4.6)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课本P62~63)1.工业联系

⑴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3.工业地域

⑵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

⑶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

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二、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课本P63~64)

1.工业分散

2.工业地域联系

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课本P65)

2.鲁尔区(课本P65~67图4.9、4.12、4.13、)

⑴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②煤炭在世界能源费消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减少);③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发展条件的对比(课本P67~68图4.14)二、新兴工业区1.概述(课本P68)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课本P69图4.15、4.16)

3.美国“硅谷”(课本P71~72图4.19)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课本P78表5.1)

2.运输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课本P79~80图5.3)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

3.南昆铁路的建设(课本P80~81图5.4)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本P82图5.5、5.6)

2.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课本P83~84图5.8、5.9)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如陕西勉县的长林镇。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课本P90)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课本P92)⑴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⑵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⑶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2.环境问题类型及产生(课本P93~94图6.8)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分布(课本P94~95图6.11)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课本P99)⑴人口众多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⑵资源短缺——原因:①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②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⑶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表现:①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且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②生态破坏范围扩大,程度加剧

2.实施: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21世纪议程》,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课本P101~103)

篇8:高中地理复习方法初探

“四步教学法”是一种从地理课堂教学切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提高教师的引导作用,最终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和地理学习能力。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叫学生自己分析课本内容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首先明确学习的目标,大体明确教材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结构,初步了解教材内容。这一环节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了解知识结构,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学生能够做到这点,就能清晰他们的复习思路,明白自己什么地方已经掌握,什么地方还有不足,然后对于不足的地方教学落实。在这一点上,要教会学生充分挖掘知识的外延与内涵,从多个方面不同角度去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联系其他相关的知识点来记忆和理解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相信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二、精心帮助学生编制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作为学生学习和复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还可以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反映出学生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在这一方面就需要地理教师充分准备,认真分析,帮助学生创设适合的问题情景。虽然自学是学生的事情,但是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无法制定合理的自学提纲,所以需要教师来主导自学提纲的制定,指导学生制定自学提纲。在学生制定自学提纲的时候,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为学生提供意见和建议,指导学生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状况的自学大纲,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三、认真批阅学生制定的自学提纲,搞明白学生的问题症结

学生制定完自学提纲后,教师要认真批阅,了解学生疑难问题的所在,然后再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教材的了解状况,针对学生的问题情况,注重对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进行备课,至于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以单独解决。同时,教师还需要清楚学生的认知结构,熟悉学生对于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弄清楚他们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从而更好地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聚焦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点拨

1.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战场, 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 解决问题的主要场所。而“以问题为中心”恰恰是“四步教学法”的首要方针。在课堂进行过程中, 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定的自学提纲的问题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指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同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与引导,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 地理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努力解决问题。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自己主动地思考分析, 解决了问题, 会使其得到一种成功的体验, 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 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重点和难点。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破除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 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要以问题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以此来揭示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问题一定要强调, 讲清楚, 讲透彻。对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疑难的问题要下大力气分析解释, 对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易走入的盲区要加以提醒, 还要结合实际生活, 或当今热点对其进行拓展。当然, 如果是少数学生提出的较简单的问题, 可以由地理科代表或一些学习好的学生代为解答。

3.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事物对比的方式来进行观察思考。如笔者就曾经拿出两条河流的流量图让学生来比较, 这也是近年来常出现的题型之一,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呢?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 让学生区分其形成的原因。

此外, 高中地理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的学法指导。对一些需要识记的定义可以收集, 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分版块地集中复习。如需必要, 还要对其进行模拟测试等等。

综上所述, 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 我们要抓住课堂上的时间, 以问题为中心, 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本内容,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也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编制自学提纲, 并对其进行认真批阅, 从中找出学生的问题症结, 加以分析, 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要适时地对其在复习中的表现加以评价, 得体合理的评价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作为高中地理教师, 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是高中地理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有效的地理复习方法——“四步教学法”。

上一篇:2016先秦君子风范尔雅课后题答案下一篇:控制项目实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