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教案教学反思

2024-05-21

会计基础教案教学反思(通用6篇)

篇1:会计基础教案教学反思

基础会计》教学反思 一

孙燕

——倡导主动学习,培养动手能力

一、实务操作与理论学习同样重要

会计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我讲解理论的时候,经常联系大量的具体的经济业务,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应用,这也是学习的目的。如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关键是做会计分录,为了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每学一个账户,我都会随机出几个业务题,让学生作会计分录,通过做题,学生会很好地体会该账户的用法,借方记什么内容,贷方记什么内容,期末余额在哪一方,表示什么意思。这样讲完所有的账户后,学生只是理解了各个账户,还不会具体应用,一些账户学生容易混淆它们的用法。因此我首先分类练习,主要分下列几类:筹集资金、供应原料、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及分配过程等,每一类让学生做大量的真实业务练习。为了节约时间,通常我读业务题,同时让学生理解分析,然后学生依次按顺序站起来回答,因为每个学生必须站起来回答,所以他们不得不努力思考,站起来表现一个最好的自我,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为将知识系统化,给学生某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带领学生作一遍,再给学生另外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作练习的时候要考虑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应用那些知识。这样反复练习,可使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牢固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

二、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再学习的能力

在学校里,那些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更应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觉得这个问题在我们学校更是如此,学生自学的能力特别的差,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从我大学学习的经验来看,学期结束,大部分学生不会看课本,而且即使看也只是看一部分,很少有学生系统将课本看一遍,所以也就很难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因此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再学习的能力。

具体说来包括课前预习,每次下课之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且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在下次上课时让他们回答,问题越具体,学生通过看书就回答得越准确。要求他们带着问题去看,看书的过程中要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同时,由于我带的班是商务管理专业,在课堂上注重对会计前沿问题的探讨和讲解,尤其注重对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内容的讲解与分析,而且还推荐相关书籍,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和学习。

三、亲其师而兴其学,乐其友而信其道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对老师的印象。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在教学上要有创新外,在师德师风上的优良品质的塑造也同样重要。因此,我认为学生对老师的好感,更加体现在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的关心与帮助上。在担任05级基课程的教学时,我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提供了一些帮助,主要有:

(1)组织学生观看“余世维”在时代光华管理学院的《成功经理人》讲座。目的是教会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会他们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经理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等。

(2)认真听取学生对我的教学方面的意见,与学生交流,商讨改进的措施。(4)对学习缺乏动力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当然,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教学经验不是很丰富,还需要今后不断的积累。例如,我将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整改的思路与措施总结如下:

(1)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方面,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师德师风建设;另一方面,能将科研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方法作为教学的源动力,以科研成果作为教学的奠基石。

(2)根据课程和学员的实际情况,能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做铺垫。

(3)加强网上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总之,我作为一名教师是始终把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学生的工作做好、做深、做细、做实,让学生满意。

基础会计》教学反思 二

孙燕

——生产过程的核算 “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这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可以说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教学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我喜欢对自己上的课进行反思,常从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学习活动的促进、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评价学习行为等方面去反思。本文针对基础会计课的“生产过程的核算”这一堂课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应该说是全面而成功的。

教学设计是在课前进行的,这一过程要理解所教课程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水平、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这是课前的预设,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一关也把握不好的话,那就无法上好一节课,而这环节的水平主要通过教案的编写和课件制作去体现。

1、目标定位明确,重、难点突出,选择教学方法恰当。

生产过程的核算一节,是基础会计中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重点列举了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例子,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掌握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一是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二是编制会计分录。前一节学习了供应过程的核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会计分录的要素和编制原则,因此,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为:知识目标:了解生产过程涉及到的主要账户结构。能力目标:掌握生产过程的会计分录编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教学重点:生产成本的归集及编制生产过程的会计分录。教学难点: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计算、结转及会计分录。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讨论法、演示法。

2、教学过程设计符合逻辑要求。

从导入到原有知识回顾,然后进行新课教学,课外拓展,德育渗透,按常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一幅春景图导入,那是因为播种给人带来的希望,与产品生产给人带来的希望有内在的联系。而新课内容举了好多例子,而每一个例子代表一种类型,因为学生学过基本知识,能正确把握借、贷的方向,只要把有特征的会计科目提醒学生,他们就会很快写出会计分录。对于容易混淆的购入材料和耗用材料的会计科目进行比较,把已学过的入库产品成本结转和新课的生产产品成本结转进行比较讨论,让学生理解会计科目并明确方向。然后把供应过程核算与生产过程的核算进行比较,真正让学生能温故知新,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由于现在有些单位严重出现做假账的行为,很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于是把朱镕基总理的“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话语作为温馨提醒送给学生,让学生能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另外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也作了多角度的预测。

3、教学方法运用也符合这节内容教学的要求。

对记忆的内容,强调朗读,加深理解;对重点理解的内容,进行比较,便于巩固;对小组讨论来完成难理解的内容,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同进还综合运用提问、讲授、比较、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过程。

二、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

第一、自己预测及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三分二以上的学生能明确的理解并熟练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小部分的学生比较模糊或者是不能理解的内容,利用自习课时间给予辅导,基本也能掌握,至于个别学生进校时成绩差,来校后学生目的性又不明确,自己也不想上进的学生,是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可以说是教学的一大悲哀,即使再给予不断的辅导,也不一定会全部理解。

第二、从时间安排来看,基本上还是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第三、从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配合看,许多问题都是学生来解决,比较题与题之间的相似点和区别学生基本上能把握,教师只作点拨,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会计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我讲解生产核算理论的时候,经常联系大量的具体的经济业务,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应用,这也是学习的目的。如本课中的关键是做生产过程会计分录,为了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每学一个账户,我都会随机出几个业务题,让学生作会计分录,通过做题,学生会很好地体会该账户的用法,借方记什么内容,贷方记什么内容,期末余额在哪一方,表示什么意思。这样讲完所有的账户后,学生只是理解了各个账户,还不会具体应用,一些账户学生容易混淆它们的用法。因此我首先分类练习,每一类让学生做大量的真实业务练习。为了节约时间,通常我读业务题,同时让学生理解分析,然后学生依次按顺序站起来回答,因为每个学生必须站起来回答,所以他们不得不努力思考,站起来表现一个最好的自我,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为将知识系统化,给学生某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带领学生作一遍,再给学生另外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作练习的时候要考虑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应用哪些知识。这样反复练习,可使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牢固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

四、授课中的不足

第一、多媒体教学不习惯。平时习惯于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突然改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觉得新鲜,而教师却不习惯。本来可以用手势或眼神跟学生沟通,现在却因为要不断地按鼠标,把自己的那份热情也变为应付课件了,这样本人也难以进入教师角色,课堂气氛显得不够活跃。

第二、在大的教室教学不习惯。平时在标准的教室里讲课,兴奋时激动时会走到学生中间,并能做些适当的动作。而突然间在一个比平时大好几倍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感觉上把自己和学生的距离拉远了许多。走过长长的讲台,转到学生中间,感觉很不自然,而且还没走到学生位置的时候就要回到讲台上按鼠标了,真的不习惯。

第三、语言表达水平、创新能力不强。缺少风趣和幽默的语言,由于本人性格决定了教学的习惯,自己教学上的严谨,难以让学生开怀大笑;语言也缺少磁性,难以形成抑扬顿挫的教学情景;教师的笑容也不灿烂;缺少创新,还是运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教学反思 三

孙燕

——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一、教学设计合理

教学设计是在课前进行的,这一过程要理解所教课程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水平、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这是课前的预设,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一关也把握不好的话,那就无法上好一节课,而这环节的水平主要通过教案的编写和课件制作去体现。

1、目标定位明确,重难点突出,选择教学方法恰当。

《基础会计》中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一节实践性较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出纳岗位工作任务,掌握日记账的记账依据、记账规则,做到准确规范记账。因此,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为:(1)了解出纳具体工作。(2)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会登记日记账。(3)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职业意识。教学重点:日记账的登记方法。教学难点:准确、规范登记日记账。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方法得当。在原有知识回顾与导入环节,通过观看实际工作情景和分组角色演练,使学生了解岗位经济业务流程,明确了出纳及其他会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巩固了上一项目知识,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在新授环节,首先结合实际工作对教材进行处理,摒弃了教材中不符合实际的操作方法,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其次,通过演示模拟教学项目,设计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老师在做中指导,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再次,通过学生对出纳工作的再认识,使得学生对实际的会计工作不再陌生,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总之,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基础会计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够促使学生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效果不错

1.自己预测及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对于小部分比较模糊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辅导,基本也能掌握。

2.从时间安排来看,基本上还是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3.从课前预设和课堂过程的配合看,许多问题都是学生来解决,教师只作点拨,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突出。

三、存在的问题不少

1.缺乏教学设施,如果能在模拟实验室操作,则更具有实际工作的情境,效果会更好。

2.操作中发现部分学生记账的规范性做得不好,还有待于反复操作练习。

3.语言表达缺少风趣和幽默感。由于本人性格决定了教学的习惯,教学上的严谨,因而语言也缺少磁性,难以形成抑扬顿挫的教学情景。

本节课基本上还是展现出了我的全部精神风貌,有成熟的,也有不足,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做好教学反思,并把它作为提高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

《基础会计》教学反思 四

孙燕

——物资采购成本的核算

2009年月4月15日本人在经贸部管理部会计083上了一堂公开课,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收获颇多,有优点也有缺点,为了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使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思路,现对这一节公开课进行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这节课我准备的比较充分。在备课过程中,我深入研究教材,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力求做到重点突出。

2.在备课过程中,我注重了例题教学,以一仿真的例题为主线,使这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我选的练习题针对性强,层次性强。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还举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

3.教学环节中注重方法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式思维为手段,复习归纳总结知识,力求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落实,在落实过程中,真正做教师导、学生学,并且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5.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1.也许是因为紧张的缘故讲话速度太快,教学仪态显得不是很大方 2.课后巩固不够,没有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布置相应的练习,只是 盲目地让学生完成作业、课时训练,缺乏作业的反馈,这样也就不清 楚学生到底掌握了没有。

3.新课新知识点的导入,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不够到位。4.课堂掌控能力有待加强。

有待改进:1.温故知新, 让课堂内容充实完善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问题讲清楚。

2.多向老教师请教,弄清楚重难点再备课,备好后请老教师提意见,修改后再上课。

总之,通过这次公开课的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今后要督促自己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调整,以期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基础会计》教学反思五

孙燕

——实务操作与理论学习同样重要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一桶流动的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会计学科知识更新很快,市场经济下新的会计事项不断出现,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一些与财务有关的制度、法规或规章。如2006年就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实质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因此,我们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适当调整或增减变动。

仅仅掌握所教课程的课本,但对于教师是远远不够的。俗语说:“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会计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我讲解理论的时候,经常联系大量的具体的经济业务,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应用,这也是学习的目的。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关键是做会计分录,为了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每学一个账户,我都会随机出几个业务题,让学生作会计分录,通过做题,学生会很好地体会该账户的用法,借方记什么内容,贷方记什么内容,期末余额在哪一方,表示什么意思。这样讲完所有的账户后,学生只是理解了各个账户,还不会具体应用,一些账户学生容易混淆它们的用法。因此我首先分类练习,主要分下列几类:筹集资金、供应原料、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及分配过程等,每一类让学生做大量的真实业务练习。为了节约时间,通常我读业务题,同时让学生理解分析,然后学生依次按顺序站起来回答,因为每个学生必须站起来回答,所以他们不得不努力思考,站起来表现一个最好的自我,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为将知识系统化,给学生某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带领学生作一遍,再给学生另外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作练习的时候要考虑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应用那些知识。这样反复练习,可使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牢固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1.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努力钻研新准则和准则指南,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材内容更新滞后的情况下,尽多的把最新的专业动态传授给学生。

2.加强产学研合作。一方面,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方法作为教学的源动力,以科研成果作为教学的奠基石;另一方面,作为教师要走出学校去,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要请进学校来,共同提高会计教育的质量。

3.加强网上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和所培养的人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篇2:会计基础教案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是全面而成功的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恰当

“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是第六章的第一节,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编制会计分录。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了账户设置和复式记账,所以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熟练掌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这四个账户。

(2)根据经济业务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用于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四个账户的设置和应用。教学难点: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2、教学方法应用符合这堂课所授内容的要求

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采用启发法引导学生去分析,难点的知识采用讲授法和比较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3、教学过程设计符合逻辑要求

从导入到原有知识回顾,然后进行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德育渗透,按常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问原有知识便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通过三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四个账户,然后通过例题讲解四个账户,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四个账户的学习。然后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账户,帮助学生记忆。

二、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

本节课的课堂达成度也挺好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四个账户,并做出相关的会计分录,存在的问题是一小部分学生分录做的正确率不高,容易混淆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个账户,课下可以出的这方面的习题强化训练。

三、需要改进的问题

1、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会计课本来就比较枯燥,学生的话除了借就是贷,所以要把一堂会计课上生动了就感觉特别难。怎样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需要逐渐提高的地方。

2、课堂容量有点大,一部分同学做不完练习题。在设计课练习这个环节的时候不能片面的追求知识面的完整,还是应该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班级的特点,从符合学生的角度出发,挑一些重点的练习,比较简单的可以做课后作业。

《基础会计》教学反思2

会计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针对《基础会计》课的“销售过程的核算”这一堂课,我进行如下反思:

一、教学设计应该说是全面而成功的教学设计是在课前进行的,这一过程要理解所教课程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水平、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这是课前的预设,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一关也把握不好的话,那就无法上好一节课,而这环节的水平主要通过教案的编写和课件制作去体现。

1、目标定位明确,重难点突出,选择教学方法恰当。

销售过程的核算一节,是基础会计第六章主要业务核算举例中的第四节,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会计分录编制,前三节学过企业资金筹集,供应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核算。

2、教学过程设计符合逻辑要求。

从导入到原有知识回顾,然后进行新课教学,课外拓展,德育渗透,按常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一幅秋景图导入,那是因为收获给人带来喜悦,与产品销售给人带来的喜悦有内在的联系。而新课内容举了好多例子,而每一个例子代表一种类型,因为学生学过基本知识,能正确把握借贷的方向,只要把有特征的会计科目提醒学生,他们就会很快写出会计分录。对于容易混淆的销售产品和销售材料的会计科目进行比较,把已学过的入库产品成本结转和新课的销售产品成本结转进行比较讨论,让学生理解会计科目并明确方向。然后把销售过程核算与供应过程的核算进行比较,真正让学生能温故知新。

3、教学方法运用也符合这节内容教学的要求。

对记忆的内容,强调朗读,加深理解;对重点理解的内容,进行比较,便于巩固;对小组讨论来完成难理解的内容,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同时还综合运用提问、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

1、自己预测及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三分二以上的学生能明确的理解并熟练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至于个别学生进校时成绩差,来校后学生目的性又不明确,自己也不想上进的学生,是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可以说是教学的一大悲哀,即使再给予不断的辅导,也不一定全部理解。

2、从时间安排来看,基本上还是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三、需要探究和改进的问题

1、多媒体设备最终只是帮助教师教学的一种工具,有时候想想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课效果未必比今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就差,所以不涉及大题量或者是大容量的课,是否可以考虑就用传统方式授课,因为传统方式授课师生的眼神交流机会会更多,印象也许会更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许会更加准确,这也是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

2、创新能力还要加强,没有创新的教学形式,其结果是平淡而没有吸引力。如何运用风趣和幽默的语言,配上笑容和严肃表情的交替,形成抑扬顿挫的教学情景,甚至是让学生开怀大笑,这也是今后要提高的方向.我曾经羡慕历史老师和语文英语老师可以轻松的讲故事或者以影片的形式创设情景,扣人心弦,所以让学生学习很容易成为一种享受,会计专业课如何也能扣人心弦,让人流连往返,这也是一个课题。

3、如何加强会计实务训练,缩小编会计分录与填写记账凭证的差别,使学生尽量置身于企业财务室的办公环境,这也是今后可以探索和改进的地方.

《基础会计》教学反思3

本学期有幸接手14五年制会计1班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课程,接到通知初期我便利用寒假时间通读《会计基础》考试大纲,了解相关的考试信息,收集相关的考试资料,为本学期《会计基础》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开学第一课,结合自己前两年备考中级会计师的经历,告诉学生:不跟别人比幸运,要跟别人比坚持。我也常拿高中老师的一句话激励学生:“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有斗志,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教授学生教材上的知识,还时常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努力和刻苦,才能熟能生巧,并从中掌握学习的技巧。

目前无纸化的考试知识面广,考试较细。因此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预习,在课内要做到专心,在课后要做到全面复习并进行练习,并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上的各种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库加以巩固练习。只有这样,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我的工作时间大部分都耗在给学生准备练习、复印练习和细究练习上,看着一份份练习,心里窃喜:这下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的做题了。可是,当批阅练习的时候,我的心情一下跌到低谷。有说练习丢失的,有发现抄袭的,更有甚者拒交作业的。总之,学生就是各种的不自觉,各种的不在意。

面对那些抄袭、拒交作业的学生,我苦口婆心的找他们私聊,可是收效甚微。天气不总是天天阴霾的,也总有那些能让我阳光灿烂的孩子。晚自习下课后还在背书的孩子,周末到图书馆看书的孩子,认为自己是“笨鸟”要先飞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学习态度让我很是欣慰。当然,他们在各章节的测试中,成绩也居前列。

半学期要过去了,虽然现在还不能对学生的从业资格的考试情况下定论,但至少我在尽力,也看到了大部分在努力的学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希望我现在种下的种子,在学生不断努力的耕耘中,将会有满满的收获和巨大的幸福感。

《基础会计》教学反思4

本学期我担任了13级17班、18班《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工作,从第三周开始,到现在第九周,我的班级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前三章的内容,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六要素和借贷记账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这两个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跟同学们的沟通交流、与资深教师探讨研究,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有以下反思:

首先,会计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我讲解理论的时候,经常联系大量的具体的经济业务,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应用,这也是学习的目的。如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关键是做会计分录,为了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每学一个账户,我都会随机出几个业务题,让学生作会计分录,通过做题,学生会很好地体会该账户的用法,借方记什么内容,贷方记什么内容,期末余额在哪一方,表示什么意思。这样讲完所有的账户后,学生只是理解了各个账户,还不会具体应用,一些账户学生容易混淆它们的用法。因此我首先分类练习,主要分下列几类:筹集资金、供应原料、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及分配过程等,每一类让学生做大量的真实业务练习。为了节约时间,通常我读业务题,同时让学生理解分析,然后学生依次按顺序站起来回答,因为每个学生必须站起来回答,所以他们不得不努力思考,站起来表现一个最好的自我,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为将知识系统化,给学生某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带领学生作一遍,再给学生另外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作练习的时候要考虑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应用那些知识。这样反复练习,可使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牢固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

其次,在我的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再学习的能力。具体说来包括课前预习,每次下课之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且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在下次上课时让他们回答,问题越具体,学生通过看书就回答得越准确。要求他们带着问题去看,看书的过程中要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同时,由于我带的班是商务管理专业,在课堂上注重对会计前沿问题的探讨和讲解,尤其注重对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内容的讲解与分析,而且还推荐相关书籍,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和学习。

再次,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对老师的印象。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在教学上要有创新外,在师德师风上的优良品质的塑造也同样重要。因此,我认为学生对老师的好感,更加体现在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的关心与帮助上。在担任13级17、18班的教学时,我也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提供了一些帮助。

篇3:基础会计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极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及时采用有效措施,调整教学方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在第一次教授基础会计中“生产过程的核算”时,笔者引入讲台制作过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讲台制造所需材料、人工、水电费等,课堂上学生说听懂了,但做题目就不知道怎样下手。课后,笔者认真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写道:“学生从初中到中职,没有接触过企业,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单纯讲解理论和原理,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更不用说理解。”在第二次的教学中,笔者翻阅了第一次的教学反思,改变了教学方法,以学生平时玩的QQ农场为例,以QQ农场的经营过程作为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QQ农场的操作过程联系到我们企业的经营过程,最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素质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充分说明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如果我们总是凭借自己以前的教学经验或者是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企业的人才需求,无法让专业教学与社会接轨。而教学反思正是搭建“教”与“学”的桥梁,它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反省和分析,不断发现自身在教育教学、专业素养方面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汲取新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活水源。如,在向学生讲授“会计凭证装订”时,笔者只介绍了左边装订线装订法,后来有个学生问如果采用这种方法,那么有些原始凭证可能会因为没有折叠好而被订在一起,这样不方便查看。课后,笔者进行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写道:“教学不仅仅为考试,更要与实际相结合,将企业常用的另一种方法左上角装订法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积极参加企业社会实践。”

(三)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最终从经验型教师上升为研究型教师。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首先就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师的工作是教学实践的第一线,平时的教学中会出现一些精彩片断、巧妙的设问、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瞬间灵感、学法指导或不足之处等典型教例,如果每节课都进行反思,把这些宝贵的经验都记录下来,并不断进行整理和总结、经验论证、教学研究、相互交流,定会提升自身教育教研能力。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认为,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有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一)记教学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教法改革或创新等,课后要及时记录这些课堂的闪光点,并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如,在讲“支票的填制”的时候,笔者借助多媒体,先播放支票的填写规范、填制要求和传递过程的微课,然后重点强调支票填写容易出错的地方。微课形象生动的演示,加上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把它收录在教学反思中:“基础会计的内容可以利用‘短、小、精、趣’的微课来呈现,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记教学失误之处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即使你的教学设计得再完善,也可能有疏漏、失误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的不足之处,查找根源,以免重犯。例如,在讲授“科目汇总表中关于会计科目的排列顺序”时,笔者说“一般按照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的顺序进行排列”,快下课时,一个学生突然问:“我没有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编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以后是不是可以随便排列?”笔者当时就脱口而出:“可以的,结果是一样的。”但在课后的查阅资料中,发现为了方便登记总账,会计科目的排列顺序应与总账上的会计科目顺序一致。笔者把这个失误及时记录在自己的教学反思中:“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要为企业做账的,这些行业里习惯性做法要让学生知道,不能只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会计。”

(三)记教学灵感顿悟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在课堂上突然产生的灵感,若不及时在教学反思中加以记录,实在可惜。如果说灵感使教学得以生动,那么课后的顿悟和反思则是锦上添花。如,在讲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特征”时,笔者突然想到用“生女孩是资产,生男孩是负债”来形容会更形象生动,学生顿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后来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这种比喻的方法是事先没有设想到的。在课后,笔者记录了自己的灵感:“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特征可以采用生女孩是资产,生男孩是负债的比喻来解释”。

(四)记学生的创新或疑惑之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有时会产生一些独特见解或者精彩回答,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更要将学生的这些“创新火花”记录下来,实现教学相长。如,在讲授“错账更正法”这一内容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给学生练习: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结果记账时少记了900元,正确的改法是采用补充登记法。这时有学生提问:可否采用红字更正法编两张记账凭证:(1)借:库存现金100,贷:银行存款100。(2)借:库存现金1000,贷:银行存款1000。学生的提问有创新,笔者当场表扬了这位学生,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可以,经过笔者的点拨启发,我们认为不可以,因为错账更正方法的选用是有适用范围的,这道题只能用补充登记方法。

总之,好的教学反思是连接“过去”的教学经验与“现实”的教学研究对象和“将来”的教学事件之间的桥梁,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和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潘建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反思[J].青年教师,2002(3).

[2]马建军.会计教学反思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篇4:基础会计教学探讨

摘要: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对于会计初学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决定着初学者是否能够学好会计专业。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会计教学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基础会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结合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完善基础会计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问题;对策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其主要内容为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的操作技能。基础会计是学生进入职校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于会计初学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决定着初学者是否能够学好会计专业这一门课程,同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对专业的认可以及未来职业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老师如何教好这堂课,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会计基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基础会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基础会计对于初学者而言是一门全新课程,其语言表述以及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的课程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而学习入门有着一定的难度。并且基础会计的内容较为分散,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难以抓住重点。对于教学者而言,要让学生学习好基础会计这门课程,首先需要使其掌握此门课程的整体体系,了解课程的结构框架,再在整体的框架基础上添加各个相关的课程内容,将知识点有效地连接起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给会计工作以及会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会计操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新业务不断出现,会计处理更为灵活。新形势下,会计教学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更灵活地应对社会环境变化以及学生的需求。

二、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积极性与兴趣不足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并且随着近年来中职入学门槛的降低,学生不断增多,综合素质下降更为明显。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设了基础会计的课程,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新生而言,他们很难产生足够的兴趣,会计理论的学习对他们而言也有着较大的挑战性。学生学习上觉得困难,就会逐渐消磨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师不仅教的辛苦,学生也无法更快更好地学习到专业知識。

2.忽视实践教学

基础会计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一定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会计人才,因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当成为基础会计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就现状来看,基础会计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对于模拟环节重视不足,学生往往在课堂当中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学习普遍感到吃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而这种方式所培养出的学生,自然也会缺乏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3.教学手段单一

基础会计教学目前仍然以传统的教室黑板教学方式为主,一些专业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力较为欠缺,即便使用了多媒体,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教案呈现的水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做笔记,教学内容乏味,方式单一。并且,由于学校设施与师资力量的缺乏,许多中职学校的实践基地以及实验室等建设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教学的具体需求,中职学校对于教学资源的投入也没有足够重视,这也导致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三、完善基础会计教学的对策

1.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是决定学习与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兴趣则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而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同其他专业相比较为枯燥,并且理论性较强,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第一次接触基础会计时毫无概念,也不清楚这一专业有多大的发展前景。因而基础会计的第一堂课非常关键,其能够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也是激发学生会计课程学习兴趣的重要契机。教师应当在第一堂课中注重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的讲述,同时向学生说明会计专业人才毕业之后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引用一些本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成功的案例,让学生正确认识会计这门专业,提升会计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学会结合日常生活当中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内容编制教案,利用深入浅出地讲解、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到知识。

2.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传统理论教学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会计专业课的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能让基础会计课程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将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既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也能提升其专业应用能力。具体教学中可以应用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情景教学法是把教学内容设置为若干情景,每个情景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启发教学法则是在讲授中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调动学生思维;讨论教学法则是指让学生通过预习与资料的搜集,分组进行讨论,发表自身的观点。此外,教学当中也需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除了基本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也可以在课堂中应用一些模拟软件,通过模拟软件的仿真会计业务以及业务流程来向学生提供一个全程业务训练的机会。

3.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实践能力是会计专业教学的根本目标。目前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以模拟实习为主。新形势下,教师应当进一步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日常的教学当中应当加强课堂模拟实训,例如可对实际业务中的账簿、凭证以及报表等进行专项的模拟训练,提升学生对于会计业务不同环节的掌控能力;在对于各个环节掌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综合模拟实习,让学生完成一个会计循环结束。其次也需要建立起校外的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实施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中的岗位去实习,给学生真正实践的机会,将知识应用到会计实务当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对于会计人才要求的提升,新形势下,中职学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基础会计教学的重要性,针对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以社会需求作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提升基础会计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会计基础,向社会培养素质更高的会计人才。(作者单位:新疆伊犁州财贸学校)

参考文献:

[1]陶红.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实践研究[J].绿色财会,2011,11.

[2]张颖.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进思路[J].经营管理者,2014,07.

篇5:《基础会计》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应该说是全面而成功的

教学设计是在课前进行的,这一过程要理解所教课程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水平、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这是课前的预设,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一关也把握不好的话,那就无法上好一节课,而这环节的水平主要通过教案的编写和课件制作去体现。

1、目标定位明确,重难点突出,选择教学方法恰当。

销售过程的核算一节,是基础会计第六章主要业务核算举例中的第四节,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会计分录编制,前三节学过企业资金筹集,供应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核算。

2、教学过程设计符合逻辑要求。

从导入到原有知识回顾,然后进行新课教学,课外拓展,德育渗透,按常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一幅秋景图导入,那是因为收获给人带来喜悦,与产品销售给人带来的喜悦有内在的联系。而新课内容举了好多例子,而每一个例子代表一种类型,因为学生学过基本知识,能正确把握借贷的方向,只要把有特征的会计科目提醒学生,他们就会很快写出会计分录。对于容易混淆的销售产品和销售材料的会计科目进行比较,把已学过的入库产品成本结转和新课的销售产品成本结转进行比较讨论,让学生理解会计科目并明确方向。然后把销售过程核算与供应过程的核算进行比较,真正让学生能温故知新。

3、教学方法运用也符合这节内容教学的要求。

对记忆的内容,强调朗读,加深理解;对重点理解的内容,进行比较,便于巩固;对小组讨论来完成难理解的内容,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同时还综合运用提问、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

1、自己预测及从学生反映的情况看,三分二以上的学生能明确的理解并熟练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至于个别学生进校时成绩差,来校后学生目的性又不明确,自己也不想上进的学生,是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可以说是教学的一大悲哀,即使再给予不断的辅导,也不一定全部理解。

2、从时间安排来看,基本上还是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三、需要探究和改进的问题

1、多媒体设备最终只是帮助教师教学的一种工具,有时候想想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课效果未必比今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就差,所以不涉及大题量或者是大容量的课,是否可以考虑就用传统方式授课,因为传统方式授课师生的眼神交流机会会更多,印象也许会更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许会更加准确,这也是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

2、创新能力还要加强,没有创新的教学形式,其结果是平淡而没有吸引力。如何运用风趣和幽默的语言,配上笑容和严肃表情的交替,形成抑扬顿挫的教学情景,甚至是让学生开怀大笑,这也是今后要提高的方向.我曾经羡慕历史老师和语文英语老师可以轻松的讲故事或者以影片的形式创设情景,扣人心弦,所以让学生学习很容易成为一种享受,会计专业课如何也能扣人心弦,让人流连往返,这也是一个课题。

篇6:谭婧《基础会计》教学反思

一、实务操作与理论学习同样重要

会计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我讲解理论的时候,经常联系大量的具体的经济业务,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应用,这也是学习的目的。如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关键是做会计分录,为了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每学一个账户,我都会随机出几个业务题,让学生作会计分录,通过做题,学生会很好地体会该账户的用法,借方记什么内容,贷方记什么内容,期末余额在哪一方,表示什么意思。这样讲完所有的账户后,学生只是理解了各个账户,还不会具体应用,一些账户学生容易混淆它们的用法。因此我首先分类练习,主要分下列几类:筹集资金、供应原料、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及分配过程等,每一类让学生做大量的真实业务练习。为了节约时间,通常我读业务题,同时让学生理解分析,然后学生依次按顺序站起来回答,因为每个学生必须站起来回答,所以他们不得不努力思考,站起来表现一个最好的自我,整个教学过程很流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为将知识系统化,给学生某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带领学生作一遍,再给学生另外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自己做。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作练习的时候要考虑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应用那些知识。这样反复练习,可使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牢固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

二、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再学习的能力

在学校里,那些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更应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觉得这个问题在我们学校更是如此,学生自学的能力特别的差,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从我的教学经验来看,学期结束,大部分学生不会看课本,而且即使看也只是看一部分,很少有学生系统将课本看一遍,所以也就很难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因此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再学习的能力。

具体说来包括课前预习,每次下课之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且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在下次上课时让他们回答,问题越具体,学生通过看书就回答得越准确。要求他们带着问题去看,看书的过程中要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

三、亲其师而兴其学,乐其友而信其道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对老师的印象。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在教学上要有创新外,在师德师风上的优良品质的塑造也同样重要。因此,我认为学生对老师的好感,更加体现在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的关心与帮助上。在担任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我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提供了一些帮助,主要有:

(1)给学生们讲解一些中职生的励志故事和真人事迹,目的是教会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中职生。

(2)认真听取学生对我的教学方面的意见,与学生交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3)对学习缺乏动力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当然,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教学经验不是很丰富,还需要今后不断的积累。例如,我将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整改的思路与措施总结如下:

(1)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方面,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师德师风建设;另一方面,能将科研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方法作为教学的源动力,以科研成果作为教学的奠基石。

上一篇:人教a版高一数学测试下一篇:读《你是明媚,我是阳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