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2024-05-27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精选9篇)

篇1: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摘要]脑卒中俗称“中风”,临床起病急、死亡率高,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鼻饲法是将胃管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和水分的方法,是满足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需要的最佳途径,鼻饲法是一项基本护理技能操作,根据本人多年来的临床积累,现就胃管的选择、置管时间、方法、鼻饲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谈谈经验。

[关键词]

脑卒中

置胃管

护理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城市居民死因中居首位。脑卒中患者虽然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但常因昏迷或吞咽困难而不能自行进食,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发生率为16%--60%[1]。为了保证病人营养需要,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保证口服药物的正常应用,以及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常常需要留置胃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置管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脑卒中起病急,常常伴有肢体活动和语言沟通障碍,病人和家属一时难以接受,常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无助等心理,而留置胃管无疑会加重原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会产生对抗情绪,此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理解、宽慰病人,耐心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其病情、留置胃管的目的、必要性及操作中的配合方法,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积极配合。1.2 胃管的选择

1.2.1 橡胶胃管:传统胃管为橡胶胃管,有管厚、腔小,弹性差、有异味,刺激性强,与组织相容性小等缺点[2],我院临床已不用。

1.2.2 硅胶胃管,弹性好、无异味,与组织相容性大,刺激性小,刻度清晰[3]。且官腔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广泛应用于我院临床。

2、置管护理

2.1 置管时机: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置管的时间在急性卒中患者发病后24~72 h置管,孔敏[4]采用早期鼻饲,赵晓丽等报道[5]急性卒中患者发病后24~72 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为宜. 2.2 置管长度:常规插入胃管的长度为(45~55 cm).通常鼻饲管顶端有2~3个侧孔,第2、3侧孔距顶端的距离分别为5 cm和10 cm,为保证鼻饲管3个侧孔全部进入胃部,预防或减少因注入有刺激性药物导致的食道下段刺激而引起的上腹部不适,赵晓丽等报道[5]插入胃管的长度延长至55~65cm为宜。

2.2 置管操作方法:采用经鼻腔置管,首先观察病人有无假牙、询问患者或家属病人有无鼻部手术史、鼻中隔肥大或缺损等,用湿棉签清理鼻腔,再用石蜡棉签润滑两侧鼻腔,当口腔、鼻腔、咽部有分泌物时给予彻底吸干净后再行置管,以免造成窒息,插管前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润滑长度为预定置管长度。若患者意识清楚,则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当插入14—16厘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插入至预定位置;若为昏迷患者,插管前取去枕仰卧位,当插入约15厘米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接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咽喉壁缓缓下行,直至预定长度。

2.3 确认胃管在胃的方法:用20毫升注射器接胃管末端并快速注入10-15毫升空气,另一人用听诊器在胃区可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清水容器内,无气泡逸出;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被抽出。

2.4 胃管固定方法和留置时间: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两侧,由于皮肤分泌物或患者躁动等原因导致胶布松脱极易使胃管意外脱出,并且长期鼻饲患者频繁更换胶布,极易造成患者皮肤不适或过敏发生;而我们则采用纱质绷带折叠成约1厘米宽的条形带,在鼻孔处胃管上打结,两侧沿面颊绕过耳廓上方在患者后枕下部打一活结,松紧适宜,这样固定不但牢固,而且患者感觉舒适。固定稳妥后,在留置胃管专用标识上写明置管日期、时间,于患者下颌处粘贴于胃管上,并告知家属当标识处胃管移位时及时通知护理人员,纱布绷带每周更换2次,硅胶胃管一般为28—30天更换一次。

3、置管后注食喂药护理

3.1 鼻饲液选择

王路等对31例78~99岁老年鼻饲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显示,由于热量摄入不足,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被调查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6]。所以我们除选择鼻饲营养液,如能全力外,我院营养室针对每位患者营养需求给予配置不同的匀浆液,充分保证了脑卒中患者每日所需营养。

3.2 鼻饲方法 鼻饲前将患者床头抬高20—30度,检查胃管有无移位、堵塞及胃内潴留情况。当潴留量≥150毫升时暂停鼻饲并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一般采用输注法和灌注法,输注法主要用于能全力等瓶装的营养液,灌注法则是应用50毫升注射器将匀浆液缓缓经胃管注入胃内。因瓶装营养液价格较昂贵,所以我科病人多用匀浆液。鼻饲液温度为38—40℃,若病人有吸氧治疗,则需先摘下鼻导管,暂停吸氧,等鼻饲完毕后再行吸氧,鼻饲前后分别向胃 管内注入温开水20毫升,每次鼻饲量200毫升,包括鼻饲液和水的总量,灌注时间不少于10分钟,间隔不少于2小时,在不影响治疗和睡眠的 情况下,两次鼻饲之间可以给予少量温开水,约100毫升,每日4—5次,以保证患者机体对水分的需要,鼻饲完毕,要保持原卧位至少30分钟,鼻饲药物前先将药物研碎经温开水融化后注入胃管,并用20毫升温开水冲洗胃管,以使药物充分吸收。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4.1 口咽部护理

由于卒中患者意识及吞咽功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口腔运动减少,口腔的自洁功能降低,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根据医嘱选择漱口液,含漱温开水4—5次,检查鼻腔和口腔黏膜有无水肿、充血、破损等,并用液体石蜡棉签润滑鼻腔和口唇,以防干裂,且使病人感觉舒适,长期鼻饲的病人,给予薄荷油和呋麻合剂交替滴鼻,可起到收缩血管,减轻黏膜水肿的作用。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可有效减轻留置胃管引起的口咽部干燥不适。

4.1 预防误吸 鼻饲前将床头抬高30—60度,若病情允许,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鼻饲后30分钟内避免对患者实行翻身、叩背及搬动,保持头偏向一侧;鼻饲前认真检查胃管刻度,确保在胃内后方可操作;灌注食物、药物时速度缓慢,(每分钟≤20毫升);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鼻饲,让病人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部反流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意外。4.2 预防胃潴留、腹胀

脑卒中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迷走神经对胃肠运动的调节,进食量过多可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脂肪和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胃肠反射抑制胃排空,同时下丘脑调节失衡.血管收缩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都可引起胃潴留。鼻饲液可由稀渐稠,量由少逐渐增多,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胃动力药(吗丁啉)和止吐药(甲氧氯普安),以减轻胃潴留和腹胀。

4.3 预防腹泻和便秘

腹泻时鼻饲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较重的卒中患者,从最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如小米粥、面汤等,待胃肠功能逐渐适应后再给予正常的鼻饲液,同时鼻饲前护理人员应清洁双手,每日配制当日鼻饲量,容器应每日消毒后使用[7];每次鼻饲后将胃管末端用清洁纱布包裹,套圈固定,保持胃管末端清洁,可有效减少腹泻的发生,腹部受凉也是引起卒中患者腹泻的原因之一,在为病人翻身、床上更单及擦浴时,要注意为病人保暖;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势必增加了便秘发生的机率,故在鼻饲过程中,应逐渐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蔬菜和瓜果类,也可给予腹部顺时针按摩,增加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或者灌肠,告知病人切勿用力排便,以免导致颅内压增高使病情加重。4.4 意外拔管及其护理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意识不清和烦躁不安常是意外拔管的原因,护士应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对病人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并做好约束 带的使用护理;对于清醒病人,由于留置胃管带来的不适感,使患者产生厌烦心理,插管前应耐心向病人解释留置胃管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计划外拔管的严重后果,改变体位时如何妥善固定胃管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应注意观察置管期间患者的病情和心理变化,防止自行拔管。

鼻饲法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营养支持疗法,做好置管前的心理护理,掌握正确的置管方法,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患者减轻躯体上痛苦,而做好置管后的护理,则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日,节约医疗费用,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献孙丽娟,重型颅脑损伤后营养支持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5):478—480. 2 李肖静,史云菊:延长鼻饲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

48. 3 张俐,留置胃管的护理体会[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28(3):96. 孔敏.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鼻饲的体会[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7):109. 5 赵晓丽-冯亚茹.张平平.脑卒中患者鼻饲管插入长度探讨[J].中国护理研究.2004,18(7):628. 王璐,李蕴瑜,蒋薇〃等.老年鼻饲患者营养状况评价[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8(3),l 64一165. 杨志峰.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测[J].护理学杂志,2006.18(9):690—691.

篇2: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摘要]:重点综述了不同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胃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对留置胃管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其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也做了总结,提出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胃管及置管法。

关键词: 留置胃管 胃管 护理

留置胃管常用于胃肠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经胃管鼻饲为昏迷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及胃内给药,是促进病人恢复的主要方法之一,还可通过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性质和量,观察病人有无消化道合并症;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对胃肠道、胆道手术来说,术前留置胃管还能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近年来,由于临床疾病的多样化和整体护理的要求,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护理已显不足,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认真总结、大胆尝试。现就留置胃管的置入方法与护理做一综述。留置胃管的方法

1.1 胃管的选择与改良 硅胶胃管因其组织相容性大、管道透明、管壁柔软、侧孔较大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橡胶胃管。临床上成人多采用16号硅胶胃管,但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应用内径3.0mm、外径4.2mm、总长度为50cm 的硅胶胃管,也有人用头皮针管代替胃管给新生儿鼻饲,既不使奶液或药液滴漏,又减少了对小儿黏膜的损伤1。为解决昏迷、危重病人插管难题,有人研制了胃管前段向一侧弧形弯曲30 度角的弯头胃管2;还有带有三通阀的胃管3,避免注入液外溢;一次性滴喷药胃管,可使药液呈喷射状布满胃黏膜,以达到治疗目的4。目前国内还引进了新型胃管,具有软、细、耐腐、有导向引导导丝,置管期可达90d~180d,非常适合昏迷及高龄卧床吞咽反射差的病人。

1.2 置管的方法

1.2.1 新生儿置管法 新生儿由于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加大了插胃管的难度。在插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5cm~7cm时(即快到达咽喉部时),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温度适宜(37℃~38℃)的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产生吸吮动作,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往下插至胃内5。谢文杰等6认为,新生儿鼻腔狭窄,经鼻留置胃管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及造成鼻腔横截面积减少,鼻阻力增高,影响肺功能,而经口留置胃管则对患儿影响较小。

1.2.2 年龄大于3岁患儿的置管法 对能配合的患儿采用口服盐水法:当胃管到 1 达咽部时,助手用汤匙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入胃内;对昏迷、哭闹不能配合患儿可使用简易开口器法:小儿取仰卧,头部固定,将5mL注射器去掉活塞,剪去乳头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平滑,插入口腔至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空筒柄部,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壁送至胃内7。此法降低患儿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

1.2.3 一般成人置管法 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时,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所以,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是成功的关键。饮水插胃管法8是当胃管插入14cm~16cm时用小勺喂水并嘱病人下咽,同时送入胃管。此法可分散病人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胃管对咽喉部刺激,通过其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管而不易误入气管,但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不明诊断的腹痛、腹部外伤、昏迷无吞咽反射者禁用。还有人提出按摩耳穴插管法9,即通过按摩耳屏内侧上1/ 2 处的“咽喉穴”至耳部发热、有轻微痛感时迅速插入胃管,亦可减轻咽部对刺激的反应。对于清醒敏感者,有人提出在插管的同时吞咽20mL~30mL的石蜡油,不仅可产生吞咽动作,使胃管顺利下滑,还可使石蜡油附着于食管和胃黏膜上,减少胃管对黏膜的摩擦刺激10。亦有人提出麻醉润滑法,,即在插管前用1%地卡因喷雾或滴鼻,当有麻木感时再行插管,也可减轻病人的刺激反射11。

1.2.4 特殊病人置管法

1.2.4.1 昏迷病人 ①侧卧位置管法12:适用于昏迷、脑出血急性期、颈项强直、头部不宜搬动者。插管时病人侧卧,操作者面对病人,由一侧鼻孔缓缓插入胃管。此法可不依赖病人做吞咽动作,且避免搬动头部。②液体石蜡浸泡法13:将胃管浸入液体石蜡中,于病人肩部及后颈垫一软枕使颈部伸展,头后仰,将胃管从鼻腔缓缓插入至预测深度并固定。③侧位拉舌法14:对昏迷、延髓麻醉舌后坠病人可采用此法,病人取侧卧位,当胃管插入口咽部(约12cm~14cm)感到有阻力时,助手用拉舌钳将舌头拉出,操作者即可将胃管顺利插入。当取侧位时,重力作用减小,舌后坠减轻,拉出舌体,可使咽喉部通道增大,使置管顺利插入。④托下颌置管法15:用于深昏迷并舌后坠病人,病人仰卧,当胃管插至口咽部时,另一人用双手将病人的下颌托起,使其头呈后仰状态,将舌根肌提起,然后将胃管插入胃内。⑤小儿置管用于成人法16:用于意识丧失、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者,病人取平卧位,头稍后仰或头偏向一侧,取小儿大号硅胶胃管1根(内径1.6mm ,外径2.5mm),常规清洁鼻腔及润滑后插管。由于此胃管内径与成人14号胃管相差仅0.3mm,且体积小,软硬适中,柔韧,有弹性,无异味,容易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处,所以使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明显提高。⑥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法17:适用于昏迷及躁动病人。将双枕直接放于病人头下,使其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常规法置入胃管至过鼻腔,双手交替快速插管,同时双手向同一方向 2 稍做捻转,以增加胃管韧性,使管端沿着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此法可减轻插胃管时对咽喉部的刺激。但脑干损伤的病人禁用此法。⑦低头贴胸法18:适用于昏迷、脑血管意外但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病人平卧,当胃管插至口咽部时,一手托住病人头向前低下,使下颌部尽量向胸部靠近,继续插管多能奏效。⑧胃管退后法19:对脑血管病昏迷、吞咽反射消失而咳嗽反射存在的病人,当胃管插入20cm~24cm引起咳嗽时,将胃管退后1cm~3cm,待咳嗽停止后于吸气末的一瞬间迅速插入。而对于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同时消失的病人,可于胃管插入20 cm~24 cm、有轻度阻力时将胃管退后1cm~3cm,再用一手拇指轻推喉头,另一手持管于吸气末迅速插入。

1.2.4.2 机械通气状态下的病人 气管切开病人因金属导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而间接压迫食管壁,常在胃管插入16cm~18cm即达会厌部时, 遇阻力而盘绕在口腔内,可于置管达咽喉部以下2cm~3cm气管切开部位时,由助手将气管套管轻轻外拔0.5 cm~1cm,操作者顺势将胃管向下插入,待通过气管切开部位后,助手再将气管套管置回原位,然后继续按常规法插入胃管,此法可减轻食管壁的间接压迫20。

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的昏迷或肺性脑病谵妄病人,采用小儿气管插管作引导管,利用管形的自然弯曲弧形,先将引导管经鼻腔放入食道,再经引导管将胃管导入胃中。

气管插管状态下脑出血早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插管时将病人头部托起有造成脑疝的危险,可采用侧卧位插管法,即病人取左侧卧位,在病人肩部及后枕垫一软枕,使颈部伸展,头后仰,将胃管自鼻腔缓缓插入。

1.2.4.3 食管狭窄的病人 可采用内镜介入法,将胃镜插至食管观察到食管狭窄处后,用扩张器扩张狭窄处5min~10min,内镜活检口插入导丝后拔出内镜,沿导丝送入胃管至胃内,拔导丝固定胃管21。

1.2.4.4 胃肠道、胆道手术前病人 留置胃管能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黄龙淳等22通过实验表明,喷利多卡因气雾剂后插胃管与按常规方法插胃管相比,前者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不大,相对平稳,方法为:病人仰卧,头下置枕,嘱其张口,充分暴露咽喉部,将利多卡因气雾剂对准其舌根、咽喉部位连续喷雾2次或3次,5min后由操作者按常规方法将胃管插入胃内。此法能降低病人对胃管刺激的敏感性,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1.2.4.5 意识障碍且不配合操作的病人 毛晓华等23对常规的留置胃管方法进行改良,即在胃管腔内插入一根硬质内芯后再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最后拔出内芯。临床应用30例,效果满意。认为带有硬质内芯的胃管硬度得到增强,胃管的弧度变大,通过鼻腔后可沿着咽后壁进入食管。

1.3 留置的长度 常规的留置胃管长度是耳垂—鼻尖—剑突,但通过临床观察,3 发现此深度仅在胃贲门或胃体部,有时侧孔在胃贲门外食管内,若进行胃肠减压则不易吸出胃内容物,进行鼻饲则会加重食管黏膜的缺血坏死。张爱华等24通过改进,得出眉心—脐的体表测量法,经临床多次试验发现胃管可达胃体胃窦部,从而有效地进行胃肠减压或胃肠内营养。李琳18也认为应在传统插入深度的基础上再加10cm~13cm,即为55cm~68cm。陈琼芳25亦认为,脑血管意外病人,由于胃贲门处于半开放状态,胃内容物易反流,插管时应深插入4cm~8cm,胃管接近幽门部,能有效地减少鼻饲反流的发生。但何秀珍等26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对于口腔颌面肿瘤病人,若按常规插胃管证实在胃内后上提10cm再固定会减轻病人的不良反应,提高成功率。对于小儿,李惠章27发现若按“前额正中发际—脐”测量长度留置的胃管,能达到有效胃肠减压的目的。

1.4 留置胃管的检验 除按《护理学基础》介绍的3种检测方法外,即将胃管开口置于清水中看有无气泡、抽取胃液、听气过水声,还可用pH试纸测试,这样结果会更准确,胃液的pH值在1.5~328。留置胃管病人的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插管前的护理 插管前病人最容易陷入紧张恐惧状态,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利用支持性心理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插管前先清洁鼻腔,观察有无息肉、肿瘤、鼻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狭窄等,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对症处理29。

2.1.2 插管时的护理 操作中鼓励病人增强信心,激发能动性,调动其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抑制不良情绪,默契地配合插管。插管时若遇到阻力,不可强行置入,应查明原因,特别是食管、贲门癌的病人,若管腔内有肿块堵塞,可向胃管内注入空气,若出现呃逆,说明管腔开口部位在食管内,可将胃管向下试插。

2.1.3 插管后的护理 病人清醒时,多与病人沟通,加强健康教育及胃管护理知识的宣教;定时翻身,按摩背部、肩颈部,以减轻因头颈部制动及被动体位带来的不适;定期用含漱液漱口及擦拭口唇,涂以甘油等润唇剂,以减轻口渴、口唇干燥;随时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每天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胃管,每次约30mL~50mL,经常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水,必须注药时,注药后需夹管30 min ,以免将药物吸出,影响疗效;咽干、喉痛者可用凉开水漱口,不敢咳嗽、排痰者,嘱其每日做深呼吸4次,以预防肺部并发症。

2.1.4 胃管的更换时间 根据传统要求,长期鼻饲病人每周更换1根胃管,则次数频繁,易损伤鼻咽黏膜,且破坏机体平衡,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同时 4 也导致病人精神紧张。但若胃管留置时间过长,不仅降低了鼻黏膜正常生理功能,导致鼻黏膜水肿、溃疡,还会造成导管老化、断裂。车杰等30研究表明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时间是21d~30d,可降低反复插管对鼻、咽黏膜的刺激,减少插管时病人的痛苦、材料的损耗及费用。廖平31研究表明,每4周更换1次胃管,可以做到既减少插管次数,又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2.2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2.2.1 并发症的护理

2.2.1.1 黏膜损伤 对长期留置胃管者,用1%薄荷油滴鼻剂和呋麻滴鼻合剂或氟嗪酸眼液滴鼻,每日2次~4次,防止鼻咽部黏膜发炎及不适,避免局部感染及鼻咽部细菌沿导管下行致肺部感染。当黏膜损伤时,则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保持口鼻腔清洁,合理配置营养,增强抵抗力;②留置胃管的前段时间,可适当使用复方薄荷滴鼻剂,收缩黏膜血管,防止黏膜充血水肿;③适量饮水及服用维锌合剂,预防口咽部感染,增强局部和全身的抵抗能力32;④当胃肠减压压力过高导致胃黏膜损伤出血时,应立即放松,将胃管回抽至食管,休息胃黏膜,并予法莫替丁、泰胃美等黏膜保护剂33。

2.2.1.2 食管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食道化脓穿孔 李邦库等34认为使用制酸剂、H2 受体拮抗剂、促胃肠动力药可减轻症状,降低食管炎的发生率,增加病人的依从性。

2.2.2 不良反应的护理35 ①咳嗽、咳痰:协助病人排痰,避免受凉及胃管滑脱,在排除合并肺部疾患等病理性因素的情况下,早期行α-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加用祛痰止咳药。②呃逆:根据血中二氧化碳升高可抑制呃逆的原理,可采用嘱病人在深吸气后,屏气不呼出,或者在一封闭硬纸袋内重复呼吸,吸入二氧化碳(在O2中加入5%CO2),这样可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抑制横膈膜的活动;还可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让病人极快地饮一杯水、做吞咽动作、诱发呕吐、拉出舌头或压迫眼球、轻压或按摩颈动脉窦等方式,以减轻呃逆,加用药物治疗如东莨菪碱、溴隐亭胃管注入,镇静剂应用或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及耳针疗法,严重者可试用0.5%普鲁卡因溶液行膈神经封闭注射。同时在鼻饲药物或饮食时避免过热、过冷刺激。③咽痛、咽感不适:操作前加强医患交流,选择合适的胃管,操作熟练、轻柔、规范,掌握留置时间;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条件许可时及早拔管,拔管前给病人饮少许水。咽痛病人选择性应用激素预防咽喉部水肿。④不耐管:采用分散注意力、治疗想像、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逐渐放松肌肉等心理治疗并加用镇静剂逐步缓解。⑤焦虑、睡眠障碍:尽量解除诱因如疼痛、担心等,妥善固定胃管,勤巡视,提供宣泄焦虑的方 5 法,病情允许时使用药物催眠。

篇3: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1 心理护理

因为脑卒中病人起病突然, 病情重。病人及家属常常会产生焦虑、恐惧、失落、无助等心理问题。而留置胃管加重病人及家属的此种心理, 并会产生抗拒心理。护士应以积极的态度、温和的语言稳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 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目的、方法及如何配合, 使病人了解目前病情及疾病预后的重要性。消除病人及家属心理顾虑及抗拒心理, 取得配合。同时, 我们在插胃管时, 保证一次插管成功。在操作中注意与病人沟通, 即使是昏迷病人, 也要有语言交流, 增加与病人的亲近感。

2 鼻饲管道的护理

2.1 插管前评估

详细询问病人或家属病人有无义齿、鼻咽部手术史、鼻中隔缺损、鼻出血史等。插管前认真检查胃管的完整性及通畅度, 清洁病人鼻腔。

2.2 插管深度及方法所有病人均选用经鼻插管, 长度为发际至剑突

水平, 一般为50cm~60 cm。插管前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对清醒患者的插管:说明插管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取得病人合作。患者取半卧位, 当胃管插入14~16cm时, 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将胃管迅速送入胃内。对昏迷病人插管:病人需取平卧位, 当胃管插入15cm时, 用左手托起患者头部, 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咽部通道的弧度, 便于胃管沿咽后壁滑行, 顺利插入。当胃管送入胃后, 先试注20ml温开水, 若无呛咳, 再注入流质饮食。

2.3 确认胃管在位及固定方法

确认胃管在位的方法, 抽吸胃液检查、听胃区气过水声、看有无气泡等。经双人确认后, 再向胃管内缓慢注入20mL~30mL温开水。固定胃管采用纱布绷带在鼻孔打结后绕头一周固定, 这样既起到牢固固定作用, 也可增加病人的舒适度。2.4留置胃管的时间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时间为21 d~30 d.根据临床实践及病人的实际情况, 可15天更换1次。更换时选用对侧鼻孔, 以大大减少因反复插管引起的并发症。正确更换鼻胃管:每次更换胃管的前一天晚上最后一次喂食后, 将管口折住, 迅速拔出, 以免胃管内残留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呛咳。

3 鼻饲的护理

3.1 鼻饲方法

鼻饲前抬高床头30°, 检查胃管是否在位、通畅、有无脱出, 病人有无腹胀、胃潴留、胃液颜色是否正常等。鼻饲液温度为38℃~40℃, 选择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薄稠均匀。鼻饲前后用20 ml温开水冲洗管道, 每次鼻饲液量为200 ml~300 ml缓慢注入, 一般10 min~15 min鼻饲完毕, 每日1 600 ml除鼻饲营养液外, 每日增加3次或4次温开水, 每次150 ml, 以保证病人水分的摄入。鼻饲后, 保持床头抬高位30 min。鼻饲使用一次性灌注器, 每日更换1次。

3.2 药物的注入

几乎所有脑卒中病人患有高血压, 口服药物治疗在脑卒中病人治疗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遵医嘱按时按量注入药物对于留置胃管病人尤为重要。在鼻饲前, 尽可能研磨碎药物。鼻饲前后采用温开水20 ml冲洗胃管, 既可防止堵管, 也可使药物充分利用吸收。

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4.1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的要求每日口腔护理2次, 仔细检查病人口腔黏膜的变化, 特别注意口腔软腭处, 痰液易在此聚集, 需要及时清理, 以保证病人舒适, 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在进行口腔护理时, 用温开水棉签清洁鼻腔, 液状石蜡棉签润滑鼻腔, 防止鼻黏膜干裂、充血、破损。在口腔护理结束时用液状石蜡棉球滋润口唇, 增加病人舒适度。

4.2 防止误吸

鼻饲时要抬高床头, 使之成30°~60°的角。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可采取半卧位, 头偏向健侧, 防止返流误吸。鼻饲后30min不要翻身和搬动病人病人的体位是预防误吸的关键。确保胃管位置正确, 鼻饲前均需检查胃管位置, 测量胃管长度, 判断是否误吸, 以便及时处理。一旦发生误吸, 立即停止鼻饲, 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病人取右侧卧位, 吸出口鼻部反流物, 尽早处理, 以防发生意外。同时, 遵医嘱静脉使用抗生素。

4.3 避免胃潴留和腹胀

严重脑卒中时,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影响迷走神经对胃运动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失衡, 血管收缩常引发胃黏膜缺血、缺氧, 从而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因此, 脑卒中的病人要多餐少量, 必要时给予胃黏膜保护的药或胃动力药。

4.4 预防腹泻

腹泻是鼻饲中常见的并发症, 应注意:每次的鼻饲量一次不得超过200ml, 做到量少多餐。鼻饲液必须是当日配制, 一切容器要进行消毒处理。

4.5 防止便秘

应加强饮食指导, 及时增加青菜和水果的量, 以促进胃肠排空。协助翻身, 腹部按摩, 促进排便。同时注意出入水量的平衡, 改用富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制剂。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药、增加胃动力的药物, 或给予灌肠。

4.6 脱管及其预防观察病人的病情及情绪变化, 做好耐心、细致的解

释工作。由于鼻饲时间较长、留置胃管的不适, 病人可能出现厌烦心理, 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 采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方式, 使病人接受和配合鼻饲, 防止自行拔除胃管。对焦躁不安, 不配合管饲的病人, 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 可酌情戴大小合适的棉布手套, 以防自拔胃管。必要时给予约束带约束两上肢, 同时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使用约束带前要向家属解释约束带使用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补充营养是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的基本条件。鼻饲饮食为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提供了一种符合生理、经济、简便的营养支持方法。因此, 做好鼻胃管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是一种重要措施, 对于缩短卧床时间、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都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70.

篇4:脑卒中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护理

脑卒中患者常常因意识障碍、球麻痹而引起不能自行进食、吞咽困难,为了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以维持生命体征和机体需要量,常常需要留置鼻胃管,注入流质食物。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出现并发症,通过加强对留置胃管病人的护理,可以减少其并发症,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通过对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留置胃管病人86例,均为鼻胃管,其中男性58例,女性28例,年龄52岁---78岁,平均66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6例,出血性脑卒中50例。昏迷病人43例,氣管切开12例,留置胃管时间为10天---130天,平均26天。

2 置管前护理

2.1 置管前评估患者

置管前评估患者的生命特征、心理状况、鼻腔有无畸形,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目的、操作过程及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2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起病突然,而且比较重,病人及家属往往都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问题。而留置胃管会加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护士应有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并且语言要温和、态度和蔼,也可以用本病区留置胃管成功的例子来现身说法,以消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并取得配合和信任。尽量要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来操作,争取一次成功,并不断地与病人沟通,分解注意力,也可以增加成功率。

3 鼻饲护理

3.1 管道选择

普通的橡胶胃管管腔小,弹性差,留置时间短,有研究表明硅胶胃管留置时间21-30天【1】,量轻,弹性好,无异味,管壁透明便于观察,也可以减少反复操作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3.2 插管方法

选择型号适宜的硅胶胃管,长度为耳垂-鼻尖-剑突,再加上鼻饲管最末端测孔距尖端的长度,一般为55cm -65cm。神志清楚者插至10 cm-15 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或用小勺喂水使其下咽,同时送入胃管【2】。昏迷患者用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法,将2个枕头垫于患者头下,使下颌贴近胸骨柄,增加咽喉部弧度,按常规法置入胃管至鼻腔下后,双手交替快速插管,使管端沿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昏迷患者用此法插管成功率可达94.7%。【3】

3.3 确定在胃内及固定

插管后需经2人判断是否在胃内,采用【护理学基础】上的3种确定在胃内的方法,胃管末端侵入水面以下无气泡、在胃区听气过水声、抽取胃液检查。确定在胃内后缓慢向胃内注入少量温开水。固定胶布取90cm长1cm宽的布胶布,在胃管靠近鼻孔处围绕胃管绕2圈,然后折叠胶布成细长的绳,在靠近鼻孔处打一个结,绕过耳朵在枕后系一活结。这种方法简单美观,固定的比较结实。而且增加舒适感。

3.4 鼻饲方法

鼻饲食物前要翻身、叩背,必要时吸痰,根据病情许可适当抬高床头,确定在胃内,抽取胃内残留情况,判断患者消化吸收情况。鼻饲后保留卧位30-60分钟,鼻饲后30分钟内尽量避免吸痰,清醒病人避免用力咳嗽,防止呕吐及误吸,鼻饲前后以20ml温开水冲管,保持管道通畅,防止食物残留管内引起发霉、变质等。

首次鼻饲先从小量开始,根据病人消化情况逐渐增加至200ml/次,每天鼻饲6-8次,食物与水交替鼻饲,速度缓慢,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营养又保证病人水分的摄入。

4 并发症的护理

4.1食物反流、误吸 误吸是鼻饲最严重的并发症,长期留置胃管后可造成环状括约肌损伤及功能障碍,如果鼻饲液注入过快,量多,可出现食物反流、误吸【5】为患者鼻饲前要根据病情适当抬高床头30-60°,鼻饲前要翻身、叩背,痰多要及时吸痰,判断胃管有无脱出并确定在胃内后,再给予鼻饲,鼻饲后30分内不得翻身、叩背和搬动病人,防止发生误吸。

4.2 腹泻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注意每次鼻饲量不要过多,温度适中,速度不可过快,鼻饲液要新鲜配置,容器每餐进行煮沸消毒。

4.3 口腔护理 鼻饲病人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口腔护理结束时,用石蜡油棉球滋润口唇,并用石蜡油棉签润滑鼻腔,防止粘膜干裂。

4.4 便秘 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量少,易发生便秘,鼻饲液中要多加入粗纤维食物(芹菜、韭菜、香蕉等),每天定时按摩腹部,同时嘱病人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遵医嘱应用缓泻药物。

4.5 脱管及其预防 长期留置胃管的病人,病人会觉得不适,会出现烦躁的心理,护士要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对于烦躁不安的病人,可给予适当约束以防自行拔出胃管,同时要观察局部皮肤情况,使用约束带要衬垫毛巾,防止皮肤损伤。

综上所述,当脑卒中患者由于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不能自行进食时,除静脉补充营养外,就要靠鼻饲来补充必需的营养。在进行鼻饲操作时,要求护士必须熟练掌握鼻饲技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车杰.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690691

[2] 王丽娟. ICU脑卒中鼻饲患者护理体会 临床身心杂志.2009.15(2)

[3] 张金华. 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36

[4] 殷磊. 护理学基础【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0

[5] 顾志娥. 45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的护理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12(3)

作者简介:

篇5: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体位探讨

[摘 要]目的: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过程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不良反应,也为基层医院没有条件使用成功率100%的导丝置管法而提供了简便,易行,副作用相对小的置管法。方法:选择2003年10月到2007年10月,气管切开置管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功的例数。结果:实验组成功率为90%,对照组成功率为60%。

[关键词] 气管切开

留置胃管

案例总结

体位探讨

气管切开病人一般由胃管内灌住食物、药物和水。长期留置胃管者需2—3周更换一次,但这类病人由于气管的插入压迫了食管,食管受压,管腔变得狭窄,从而使胃管插入不畅,造成置管困难。按常规置管方法操作,不仅成功率低,而且也给病人造成一定的不适,特别是重度颅脑外伤的患者,因插管不畅,反复多次插管,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甚至加重病情,加重脑出血,后果不堪设想。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减轻患者的痛苦,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全科护士共同探索,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取侧卧位留置胃管法。此方法能显著提高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缩短插管所需的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与大家共勉。

1、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0月—2007年10月的气管切开置管患者96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实验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0岁,对照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8岁。

2、胃管的选择:一次性硅胶胃管

一次性硅胶胃管对病人刺激较小,便于观察胃内情况,留置时间较长又相对经济,临床上多采用硅胶胃管留置。

3、方法

(1)实验组采用改进的侧卧位置管法;患者取侧卧位(一定要轴位翻身,否则躯体扭曲,食管也随着扭曲),抬高床头15—30°,使头、颈、胸保持一条直线。先吸进口腔及气管内痰液,抽出气管套管气囊内气体。操作者站在患者面侧,用棉签蘸清水清洁鼻腔,取适宜型号胃管,测量插管长度(成人为45—55cm,婴幼儿为14—18cm)即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或前额发际再到剑突距离,做好标记,用液体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以左手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插入14—15cm)时,遇有阻力轻轻旋转胃管,以旋转式送入,直至插入目的地。[2]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妥善固定;(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插管,[3]选择与实验组完全相同的胃管及常规用物。患者平卧位,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并做好标记,撤去患者枕头,头向后仰,观察鼻腔,选择通畅侧后用棉签清洁,液体石蜡润滑胃管及插入侧鼻腔,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从选定侧鼻腔插入,当插入15cm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缓缓插入至预定长度,确认胃管在胃内后固定。(3)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成功例数、失败例数及成功率。

4、结果

总例数

成功例数

失败例数

成功率 实验组

50例

45例

5例

90% 对照组

46例

28例

18例

60%

结果:实验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功率

5、讨论

1、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因气管插管的插入压迫了食管,使食管变的狭窄,弯曲,使胃管插入不畅,插管失败,取侧卧位可以消除气管插管对食管的垂直压迫,从而使气管插管下部的胃管处管腔增大,食管通畅,使胃管顺利插入。

2、基层医院没有成功率100%的导丝胃管,只能靠其它方法解决,再加之导丝胃管也有不小的副作用,比如由于导丝坚硬,会损伤食道,而此方法没有任何副作用。

3、此方法由一位护士即可操作,而以往上提气管插管的方法需另一名护士协助操作,同时上提气管插管时存在一定危险,有可能气管拔出,使病人再次窒息,而此方法既省时、省力、又没有其它危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英霞,鼻饲法的护理进展,《现代护理》,(2007 5(13)1268)

【2】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5-6

篇6:传统胃管的留置方法

1. 体位 昏迷患者仰卧位,清醒患者半坐卧位 2. 深度

3. 固定胶布

胃管插入时体位:患者取侧卧位,由口腔将胃管置入,胃管达咽喉部时,将患者头低位,同时注意头颈、脊柱在同一轴线上,否则胃管难以置入。平卧位下胃管,当胃管下至咽喉部时,往往因局部刺激而造成患者窒息,侧卧位可使呕吐物易于吸出,避免了发生窒息的危险。胃管插入深度:传统洗胃方法胃管插入长度是成人45~55cm,临床上常以患者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长度为插入长度,有实验证明,此时胃管侧孔不能完全进入胃内。胃管顶端仅能到达贲门,最多也是第一个孔到达胃内。由于不能将侧孔全部留在胃内,胃内液体不能全部漫过侧孔,使胃管在胃内扭曲或打折,液体只进不出,因此胃管插入长度以患者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长度,然后增加5~10cm,使胃管顶端到达胃窦部,胃管侧孔全部留在胃内,洗胃液流出快而通畅,洗胃时间缩短,洗胃彻底,对胃黏膜刺激小,患者不适感小。洗胃过程中的体位:在洗胃的前半期,使患者左侧卧位,后半期可变换为仰卧位,头低脚高位和短时间的右侧卧位等,因为胃大弯位于左侧,水流方向及胃的走向一致,能更充分地稀释胃壁上的毒物,使洗胃更彻底[4]。

1、快速洗胃法 常规洗胃法,当胃管进入10-12cm到达咽部时,嘱患者作吞咽动作,随着患者的吞咽动作将胃管经食道送入胃内。快速洗胃法则嘱患者不作吞咽动作,而是憋住气,术者快速将胃管经食道送入胃内。其优点是胃管对咽部刺激时间较短患者易于接受,符合生理学功能,有一定的科学性。注意事项主要有做好心理护理,嘱患者平静呼吸,鼻甲不上提,术者动作轻柔而快速。

2、气管导管引导法 在临床上抢救一些中毒患者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患者来诊时或来诊后呼吸很快停止,即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但每位患者又都需要尽快置管洗胃,由于气管导管压迫食管,胃管置入非常困难。我们可以在喉镜暴露声门下,有意将气管导管插入食道作引导法,选择较大号的气管导管,胃管经气管导管入口处很顺利地插入胃内。

3、改良洗胃法 嘱患者左侧卧位低压少量反复注洗。当患者左侧卧位时,胃底处在最低位,蠕动又非常弱,加之幽门保护性痉挛收缩,使毒物储存于胃底,即提高了幽门位置,关起“门”来洗胃,又有利于胃管在胃部的抽吸,减少了毒物通过幽门进入肠道 的吸收。同时,左侧卧位又起到体位引流的作用,防止呕吐物误吸气管入肺的情况发生。

4、胃管阻塞反冲措施改进 胃管阻塞是电动洗胃机的常见故障,一般阻塞可通过向胃管内冲水的反冲措施来排除,但阻塞严重时,该法往往受入水液量的限制而难以奏效,不得不拔除胃管清除。此时可采用“充气吸引法”,必要时辅以“间断负压吸引法”来处得胃管阻塞,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洗胃过程中如出现胃管阻塞,经反冲不能排除时,即将洗胃机功能转换并关至“停”。分离胃管,连接皮球,按漏斗式洗胃法向胃管内充气数次,然后取下皮球将洗胃机开到“吸”,将吸管连接于胃管吸引2-3次,放低胃管,见虹吸现象,胃管即通畅,可继续接通洗胃机。一般用此方法1-2次胃管即可复通。如果反复几次,仍不见效,多因食物嵌入胃管内所致。操作者可将一手自病人左侧身下伸入(左侧卧位),向右上方轻托病人上腹数次,防止胃管吸孔贴于胃壁损伤粘膜,同时适当调大洗胃机负压,将胃管与吸引管连接处分离数次(连接与分离各2-3秒交替进行),以产生较强的间断吸引作用,阻塞物被吸出。

洗胃后的虚脱及寒冷反应 洗胃中,由于病人恐惧、躁动不安、恶心呕吐、器械操作给病人带来不适、迷走神经张力亢进、心动徐缓,脱掉污染衣物又保暖不好、不温的洗胃液从体内带走大量的热量,均会使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周身皮肤湿冷、寒战、脉搏细弱等虚脱和寒冷反应现象。故洗胃中要注意保暖。洗胃液温凉适当,紧张或躁动者给予适量的镇静剂,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插胃管时并发症及其护理

1.1恶心、呕吐、流泪、呛咳

安置胃管时,常常会引起患者皱眉流泪、恶心、呕吐及呛咳。这是由于鼻腔黏膜下有三叉神经的眼神经支分布,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2]。护理对策:置入胃管前,将1%丁卡因装入鼻腔喷雾器中,让患者抬头,喷雾鼻腔5次,再嘱患者张口,舌外伸,以相同的方法喷雾咽喉部5次,3min后,再喷雾咽喉部5次,药物总量约为3ml,待3~5min后按传统法置入胃管。患者易于耐受,明显改善恶心、呕吐等症状。

1.2误入气管

有报道[3]256例留置胃管患者有203例胃管顺利进入胃内,50例插胃管过程中患者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当即发现误入气管,3例胃管误入气管未能及时发现,连接胃肠减压器后才发现。原因分析:胃管误入气管多见于不合作或不能合作的患者,对于不合作的患者,由于呛咳反射,绝大多数当时即能发现,但也有少数患者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对刺激反应减弱,甚至不出现呛咳。如通气好,无明显紫绀,易误认为插入胃内,可引起窒息和肺部感染等。护理对策: 插胃管时,护士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对于不合作的患者要耐心讲解插胃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争取患者合作。对于用一种检验方法无法确认者,可采用多种方法验证,以免误入气管,发生不良后果。

1.3杓状软骨脱位

患者插胃管后出现咽疼,声音嘶哑及误吸。间接喉镜下见右侧会厌壁充血、水肿,右侧声带呈外展位,松,发声时声门闭合不全,诊断为杓状软骨脱位[4]。发生原因为操作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动作粗暴,用力过大,速度过快,胃管在咽喉部弯曲盘旋。由于咽腔的强力收缩,致使胃管挤压杓状软骨,造成杓状软骨脱位。所以插胃管时应十分谨慎,在患者吞咽时轻轻插入,如有阻力,不可强插。

1.4心脏骤停

徐志刚[5]报道在给患者插胃管至20厘米时患者突然四肢抽搐、面色青紫,听诊心音消失,经抢救后心跳恢复,面色转红,经治疗痊愈出院。原因分析:①咽部由喉上神经支配,反射敏感,当插胃管时的机械性和胃管温度形成较强的刺激,作用于咽后壁的感受器,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强,诱发心脏骤停;②体位的改变也可以影响心脏和呼吸功能导致心脏骤停。护理对策:插胃管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采用快速插胃管法插入胃管,以减少对咽后壁的强刺激。插胃管时的体位应使病人头部先后仰,当胃管经鼻腔15cm后改为头颈尽力前倾、前屈,使喉咽腔呈大半圆形弧度,最终使胃管顺利进入胃腔。但需注意搬动颈部时要轻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避免过度前倾、前屈影响病人的呼吸。

1.5呼吸骤停

篇7: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高 娴,肖 莉,黄海英(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普外科,湖北 武汉,430010)[关键词] 胃癌手术;留置胃管;胃肠减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5042(2011)00-0000-00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能有效地预防胃扩张、肠道痉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同时还能减少手术切口和吻合口的张力。但长期留置鼻胃管可给患者造成不适且带来术后并发症,科学的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利于患者的康复。现将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对108例行胃肠减压的胃癌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8例,其中男65例,女43例;年龄48~76岁,平均62.1岁。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进展期胃癌并拟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前均给予鼻胃管插管、胃肠减压,选择型号适宜的胃管,经石蜡油充分润滑全管后,将胃管从一侧鼻腔插入患者胃内,插入后妥善固定。术后留置胃管并胃肠减压。[1] 2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留置胃管时间为(7.2±2.3)d。6例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呃逆、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2例鼻粘膜出血,4例鼻胃管阻塞,2例脱出。108例患者除伴有不同程度的咽喉部不适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3 护理与讨论

3.1 置管前护理

心理护理应贯穿患者治疗的始终,护士和医生应耐心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的情绪,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术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有无鼻腔畸形、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膜有无水肿、近期有无鼻塞、流涕等症状。3.2 置管时护理

置管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准备好胃管、石蜡油、镊子、纱布、无菌手套等相关物品。事先准备好置管长度,一般采用从鼻尖到耳垂至剑突长度,再根据患者身高、体形分别增加5~10 cm,即50~65 cm。增加胃管留置深度可使胃管前端的侧管进入胃内,增加抽取胃液的量,从而达到最佳胃肠减压的目的,减轻患者腹胀、呕吐等不适。插管前嘱患者放松、深呼吸,当插管至咽喉部时嘱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整个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轻柔,切忌粗暴。置管后判断胃管是否成功插入胃内,观察是否有胃液吸出。可注入生理盐水后,听诊胃区是否有水声。确认胃管留置胃内后,妥善固定并记录置管长度。[2] 3.3 置管后及拔管护理

置管后加强巡视,观察以下几点:固定是否牢固合适,胃管有无脱出。引流是否通畅,如发现有梗阻看呢,及时找出原因并妥善处理,必要时更换引流管。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每天胃液量约1 500~2 500 mL,手术后胃液呈红色或暗红色,陈旧性血液为咖啡色,胆石症患者胃液为草绿色,肠梗阻、胰腺炎患者胃液呈淡黄色;如胃内引流出大量鲜红色液体,说明有胃出血,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询问患者置管后有无不适。胃肠减压患者会出现咽喉部疼痛、口渴、术后睡眠质量差、排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受限、[3] 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可正常进食后给予拔除胃管,拔管前同样嘱患者放松,取得患者配合后,缓慢将管拔出。拔管后给予健康教育,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篇8: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进展

1 合理的选择胃管是留置成功的前提

1.1 传统胃管特点

传统胃管以橡胶或塑料为材质, 价格低廉。橡胶胃管壁厚、管腔小、有异味、弹性差、质量重, 对鼻腔部有刺激性可压迫鼻腔、咽喉部、食道黏膜造成损伤。塑料胃管插入鼻腔后遇体温而软化, 给插管带来困难。一般胃管内径不小于3mm, 胃管过细易致堵塞。

1.2 现用胃管特点

近年使用的胃管材质有PVC (聚氯乙烯) 、PVR (聚亚胺酯) 、硅胶, 硅胶胃管与组织相容性大, 管壁柔软, 刺激性小, 头端较硬易于插入, 管道透明, 易于观察留置时间长[1]。内置不锈钢丝的聚胺酯鼻肠管, 具有显形线的聚四氯乙烯胃管应用较多, 使一次置胃管成功率大大提高, 缺点是价格相对较贵, 是普通胃管的10倍左右。

2 正确的置入胃管是留置成功的基础

2.1 体位的选择

(1) 常规采用《护理学基础》教科书上的规范要求置入胃管。在气管插管状态下, 患者失去吞咽能力不能自主配合插管, 同时由于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后导致食管开口变小, 胃管很难送入食管。采用黄林华[2]的方法:用软枕垫高头部15cm, 使头肩部和颈项偏向右侧, 使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 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 插管时间也明显缩短。

(2) 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 当胃管到达咽喉部时 (约15cm) 。将胃管上提1~2cm, 在患者吸气的瞬间, 迅速插管至所需长度。

(3) 改变体位法。插管患者取平卧, 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抬高患者头部, 从一侧鼻孔插入12~14cm, 有阻力感时, 垫高肩部使头后仰, 左右旋转胃管继续插入至所需长度[3]。

2.2 位置的选择

经口或鼻行气管插管者, 尤其是昏迷病人, 由于患者的体位, 吞咽功能的消失, 气管套管在咽部的影响等因素,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师、护师采用传统的鼻饲胃管置入方法时, 对一些患者也难免失败。无论是经口路或经鼻路用气管导管置入胃管, 对于已经气管插管或带气囊套管的患者, 只要操作正确, 成功率更高。经鼻路较口腔置胃管操作简单, 但技术要求高, 有时并发出血, 一般不采用。经口明视下用插管钳夹住胃管送入食管因操作空间小, 也往往有失败病例。

2.3 娴熟的操作

护士操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技巧决定置管成功率, 实际工作中, 许多操作失败, 往往是由于护士对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传统化继承, 没有创新意识, 操作墨守成规, 僵化了护理操作范围, 无法使操作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秦月兰[4]研究报道, 参加工作1年以内护士置胃管成功率73.4%, 参加工作2~5年护士置管成功率为90.9%, 参加工作5年以上护士置管成功率为93.9%, 表明护士的经验、熟练度至关重要, 需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培训。

3 准确的管理胃管是留置成功的保证

3.1 位置判定

常规采用基础护理学介绍的3种方法判定。李燕等研究后认为在上腹部听诊出气过水声或抽吸胃内容物的方法缺乏科学的客观依据, 致使延误治疗, 并可引发相关的并发症。孔德莲[3]认为采用p H试纸法测定抽吸出的胃内容物更为稳妥。正常胃液的p H值为1.5~3。

3.2 导管固定

传统法将1条胶布固定于鼻翼, 第2条固定于同侧面颊, 但由于患者面部出汗或分泌油脂和翻身活动, 胶布容易脱落, 导致胃管滑出[1]。采用弹力胶布固定胃管, 用一长约4cm, 宽约2cm的长方形弹力弹力胶布, 一端固定于鼻翼上, 另一端剪成2条交叉缠绕于胃管上, 该法固定牢固美观, 不适程度降低。

3.3 留置时间

适宜的留置时间不仅降低反复插管对鼻黏膜的刺激, 减少插管时病人的痛苦而且可减少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可减少材料的损耗及病人的费用。按《护理学基础》要求, 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7d更换1次胃管改插另一侧鼻孔, 以预防鼻咽黏膜刺激性损伤。但有研究表明, 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时间是21~30d, 可减低反复插管对鼻咽黏膜的刺激, 减轻痛苦。对于长期留置胃管患者, 只要加强管道护理, 保持其通畅, 4周更换1次胃管, 可减少插管次数, 减轻患者痛苦, 又可减少感染机会, 节省人力、物力, 但时间不能过长, 否则易造成老化断裂。

气管插管患者放置胃管虽然是一项经常性的护理操作, 但如何提高胃管放置成功率, 以及尽可能减轻病人置管过程中的痛苦, 仍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讲究课题, 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摘要:通过对插管患者所使用胃管的材质、植入体位、植入部位的选择以及准确的管理胃管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提高胃管植入成功率, 减轻病人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气管插管,留置胃管,护理进展

参考文献

[1]徐翠荣.胃管及其留置技术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3) :106~107.

[2]黄林华.气管插管后置胃管方法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5) :58~59.

[3]孔德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鼻胃管置入方法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 2004, 10 (1) :99~100.

[4]秦月兰, 李放军.鼻胃管插管一次成功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外医疗, 2005, 40 (6) :156~157.

篇9:脑卒中患者应用胃管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脑卒中;胃管;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31-02

脑卒中患者多发病突然且严重,患者常因意识障碍、球麻痹、假性球麻痹[1]而造成吞咽反射消失或迟钝,使患者不能进食,以致营养不良或食物误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给治疗带来困难。鼻饲流质饮食就成为脑卒中患者的一种重要支持疗法。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应用胃管的护理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7-91岁。平均年龄73±0.5岁。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2 护理方法

2.1 置胃管前的准备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因置管过程刺激咽部喉上神经引起恶心、呕吐会导致脑卒中患者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或呼吸骤停[2],因此,掌握置管的时机很重要,应在采用降颅压措施后置管,患者生命垂危、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避免置管。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氧饱和度,听诊肺部的痰鸣音。应先清理患者的呼吸道,清除其口鼻分泌物,吸尽口咽、气管内痰液,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降低置管后的感染率。对清醒的患者应向其解释操作过程及配合方法。查看患者鼻粘膜是否完整,鼻中隔是否正常,有无鼻息肉,有无义齿。

2.2 鼻胃管置入方法 置胃管前先清洁鼻腔,打开鼻胃管包装,将引导钢丝的“手柄”完全推入鼻胃管内以使整根引导钢丝完全进入鼻胃管中,检查嵌顿牢固,石蜡油棉球充分润滑胃管前端,测量所需插入的长度,按留置胃管的程序插入,当胃管插至10-15cm处,如为清醒病人嘱其做吞咽动作,顺势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

检查确定胃管在胃内:①用注射器连接鼻胃管后抽出胃液;②用注射器注入空气lOml在腹部听诊有无气过水声;③把鼻胃管末端置入盛水的杯中,无气体溢出,即抽出引导钢丝,用宽3cm高强度胶带撕成Y型,未撕开部分粘贴于鼻根至鼻尖处,另两分叉端螺旋绕于胃管上[3],并用胶布注明置管时间及名称,贴在鼻胃管尾端。昏迷病人按昏迷者插管程序操作。

2.3 鼻饲的护理

2.3.1 鼻饲前 为防止患者昏迷谵妄无意识拉扯胃管,护理人员在取得患者家属理解后,可用绷带将其双手固定于床档上,但应注意松紧适宜,并经常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受压情况。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低下及贲门括约肌处于开放状态,胃液易返流而造成误吸,甚至合并肺炎。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35°[3],可避免进食过程中及进食后的呛咳、反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

2.3.2 鼻饲时 操作前护理人员应洗手,鼻饲用具清洁消毒,鼻饲液现备现用,以预防肠道感染。回抽有胃液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为血性、咖啡色胃液,应停止鼻饲,待症状好转后再行鼻饲。如无异常,可缓慢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再灌注鼻饲药物或营养液。推注速度不宜太快,在推注营养液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如无呛咳、呕吐等发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推注,检查原因,进行处理。药片应粉碎,溶解后灌入。

2.3.3 鼻饲后 用温开水20ml冲洗胃管,避免食物残留在胃管内发酵或变质,引起胃肠炎或堵塞管腔,将胃管末端盖帽固定,用安全别针固定于枕旁,保持半卧位30-60min后再恢复平卧位。鼻饲期间,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2次/d,保持口腔的清洁,预防口腔溃疡。严密观察胃肠道反应,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物性状。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以及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患者大便颜色、形状及量,患者发生腹泻要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和培养。

2.4 心理护理 意识清醒的患者发现自己失语、肢体瘫痪、不能正常进食后,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会抗拒治疗和护理。有些患者情绪会焦虑不安,易激惹,希望医师能药到病除。护理人员应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悲观、焦虑的情绪,为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多关心体贴患者,经常与之交谈,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在进行各种操作如插胃管时,应详细向患者解释管饲的目的、方法、作用,消除患者顾虑,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困难,使之配合治疗和护理。

3 讨 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胃管,由胃管内注入牛奶、豆浆、米汤、菜汤等流质,200ml/次,间隔时间不小于2h,鼻饲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鼻饲速度不宜过快,流质饮食温度以38℃-40℃[4]为宜。胃管留置期最长可达90-180d,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凤淑.脑卒中管饲病人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4,2:34-35.

[2] 董亚玲.2例插胃管致呼吸骤停的教训[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38.

[3] 周平波,馬丽慧.Y型宽胶布鼻梁固定胃管的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38.

上一篇:领导艺术及其主要内容下一篇:启发式教学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