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叙事作文:成长的故事

2024-04-28

初二叙事作文:成长的故事(通用14篇)

篇1:初二叙事作文:成长的故事

初二叙事作文成长的烦恼

成长像条路,有时狭窄,有时宽阔,有时颠簸,有时平坦……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开心也有快乐,可也有许多烦恼围绕在你的身边。我的烦恼就是弟弟的诞生。

想想过去,我曾有个温馨而舒适的家。这个家是由爸爸,妈妈,我这三个家庭成员组成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宽敞而明亮的大房子里。房子里被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装点得井井有条,看上去既干净,又整洁。可自从弟弟诞生以来,我的烦恼便随之而来。

星期天早上,我还在睡懒觉,突然,弟弟用他那个“金嗓子”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迷迷糊糊地坐了起来。接着妈妈把弟弟抱给了我,说:“领好弟弟。”说着就走了,弟弟看妈妈走了,便哭了起来,我本想继续睡觉,不管弟弟,可是,又看弟弟太可怜了。于是我跑了过去,把弟弟扶了起来,说:“别哭了,别哭了,姐姐带你。”然后,抱着弟弟跑上跑下……整整跑了五转,“唉,这可把我累得。”一个睡在床上的人,突然被叫了起来,抱着弟弟跑上跑下的。这就是弟弟给我带来的第一大烦恼。

弟弟给我带来的第二大烦恼是不能让我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放学回家后,我正忙着做作业,可遇到了难题,正在专心致志地思考着,这时,不懂事的弟弟乱翻我的书,我看见了就把书拿了过来,弟弟哭了起来,又把我的思路打乱了。这样反复的折腾,我做作业的时间比以前多出了许多。

弟弟给我的.弟三大烦恼:弟弟动不动就乱哭,让人心烦。我正在看电视,弟弟不知怎么了,跑到了我的旁边哭了起来,妈妈误认为是我把弟弟逗哭的又说了我一通。还有一次,我正在检查作业。弟弟跑了过来,把我的书抢了过去,我说:“我还要检查作业呢,拿来。”我把书抢了过来,弟弟突然大发雷庭叫了起来,随后,嘟了两下嘴又哭了起来,吵得我心烦意乱,这时妈妈走了过来,严厉地喝到:“秋燕,你怎么领弟弟的?”“唉,妈妈这,这。”“这什么这,明明就是你把弟弟逗哭的。”听着妈妈的话,我无语了。

我真希望弟弟快点长大,早点懂事,不要让我在烦恼了。

篇2:初二叙事作文:成长的故事

在如今的社会里,学生的待遇很多取决于分数。每次考试下来,一声长叹——有人欢喜有人忧。真是“成也分数,败也分 数。悲亦分数 ,乐亦分数”啊!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仍然 觉得,只要你有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分数,面对学习。那么,分数便再也不能主宰你的心情,而只能是你的一个小快乐,小 插曲了。

付出了,努力了,我相信无论是谁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对于自己的成就感与胜利感。分数嘛,自然会很优异。松懈了, 怠慢了,学习也一定会辜负,分数自然会为你带来“黑色星期五”。分数其实就反映了你这一段时间里对于学习的态度,就像南非世界杯赛场上的标示牌而已。如此而已,简单而已。

我经常以此激励自己。分数取得满分, 我肯定不会和有些人一样虚伪地摆摆手,摇摇头,说 一句凑巧罢了。而是高兴地对自己宣布,你很棒!这段时间你很努力,继续坚持吧!分数若入低谷,也不会再次虚伪地说句这就是不努力的后果 。而是告诫自己,没有你不懂不会的题,只是粗心。下次你能做好吗?YES!相信你自己!

分数不是一场噩梦,并且代表生活的黑色。它只是衡量你努力与否的标杆。我相信,所有的人迟早都会认识到这一点的。分数是我成长中的小小快乐,是成长的天空中一片美丽的云霞,是成长的海面上一朵晶莹的浪花,是成长的树林里一丝炫丽的绿,是成长的熔炉里一团舞动着的火焰。

篇3:初二叙事作文:成长的故事

一、叙事与叙事研究

1. 叙事

叙事, 简单来说就是讲故事, 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类是一种有探知欲望的生物, 可以说自我们出生时起就开始积极地、逐渐地试图探知并解释自己, 从而才不断有人类故事被创造出来。”[1]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 人类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出了数不尽的故事, 并以这些故事为载体, 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完善自己的心理结构、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终获得自我的成长。

叙事存在于多门学科的话语体系中, 相应地, 对于“叙事”这一概念的解释也多种多样。本文结合心理教师叙事研究的应然要求, 将叙事理解为用朴素直白的语言对教育情境进行细致描述, 再现教育活动发生时的场景与过程, 在对情境的完整深入描述中, 生动细腻地表达出叙述者在教育活动中的感觉与体验、理解与思考。

2. 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 是一种对人类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进行关注和研究的方式。目前,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与呼应, 许多教师正在努力践行这一理念。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 提倡“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是要一线教师放弃本职的教育教学实践, 去承担教育科研人员的工作, 而是重在提示一线教师关注、总结、归纳、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 提升经验的意义, 进而获得专业上的成长。在教育领域, 叙事研究因其具有直面教育对象, 关注丰富多变的教育生活的“草根精神”, 正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接纳, 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叙事研究的主要特征是教师既是行动者, 是故事的主角, 同时也是故事的讲述者;其目的是以叙事的方式进行反思, 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叙事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亲历的教育生活进行观照、反思、寻求意义的过程, 它让我们把自己过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重新审视, 去发现其中细微的教育蕴涵, 从而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身的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的深层, 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显现其不平凡的教育意义[2]。

二、叙事研究对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

1. 有利于心理教师提升自我存在感

其一, 提升心理教师在专业研究中的存在感。

一直以来,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存在教育学化和心理学化两种取向。教育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往往习惯于宏大叙述, 用理想的、逻辑的、科学主义的语言, 从某种预设正确的理论框架出发, 去演绎、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途径以及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而心理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则沉迷于心理学理论与术语、心理辅导与咨询技巧、心理测量工具的移植、嫁接。无论是哪一种取向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处于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心理教师的心灵体验与诉求, 导致心理教师在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话语体系中集体缄默, 找不到存在感、自豪感与使命感。叙事研究因其平民化、草根化的色彩, 可以让沉默的大多数教师发出来自实践的丰富鲜活的声音。事实上, 目前许多专业刊物已经发表了一些心理教师的叙事研究文本, 给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带来了一股质朴、清新、自然的风气。这些从前被边缘化的充满别样言说方式的叙事研究文本, 无疑可以提升心理教师在专业研究及其话语体系中的存在感。

其二, 提升心理教师在教育舞台中的存在感。

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 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时间较短、教育效应难以即时显现、教育效果评价困难等多方面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并没有获得与其重要性相匹配的地位, 有的学校甚至将其作为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花瓶”。许多其他学科的教师, 甚至是学校领导也想当然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的语数外教学相比没有太强的专业性, “人人皆能为之”。这就使得心理教师在中小学教育舞台中的价值感、自我效能感等与主流教师相比较低, 往往觉得自己可有可无, 处境也显得窘困尴尬。而心理教师开展叙事研究, 可以向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揭示一个崭新的事实:那些看来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聊天谈心、游戏活动, 也可以富有教育规律、饱含教育意义、蕴藏教育机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心理教师在当下教育舞台中的存在感。

2. 有利于心理教师形成探究反思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心理教师身处教育工作第一线, 每一次上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接触都包蕴着丰富的经验。但缺乏探究反思意识的心理教师很可能会忽视这些蕴涵专业成长意义的经验, 使宝贵的经验沦为一种简单的经历。朱永新教授将教师作了“教”与“用心教”的区分:“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 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 他教一年, 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 实实在在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 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 他们的教育成就是不一样的。”[3]这里所说的“用心教”, 其实就可以理解为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探究反思意识, 就是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善于发现、思考和总结, 关注每一个细节, 不放过任一个疑惑, 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心理教师进行叙事研究是促使他们形成探究反思意识,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叙事研究本质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事实、事件的叙述, 二是事实、事件所引起的反思。反思是叙事的基点, 叙事是反思的记录[4]。叙事研究的过程可以让心理教师直面教育事实本身, 细心观察教育过程, 学会见微知著, 增强对日常教育生活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也能让他们学会从他者的姿态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 实现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成长。

3. 有利于心理教师洞悉个人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内隐性的无形资产, 正是因为具有内隐性, 许多教师往往在不经意间让其溜走。就心理教师而言, 他们的教育活动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有一些独特的方面:其一, 心理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丰富思想、复杂情感和无限发展可能的鲜活的学生生命, 与传授客观知识不同的是, 直接面向生命的教育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其二, 目前, 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在理论与实践上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 在心理教师身上, “教无定法”将会得到更加突出的体现。因此, 作为教育经验之总结的实践性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心理教师的教育行为, 决定着心理教师的教育成效。事实上, 心理教师在育人过程中, 也会即兴产生许多具有智慧和灵性的教育行为。但许多时候, 因为缺少事后的梳理和总结, 这些隐藏在智慧与灵性背后的个人实践性知识有如昙花一现, 在其今后的教育实践中难觅踪迹。而叙事研究可以使心理教师冷静地思考自己的教育实践, 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主动挖掘和提升个人实践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叙事研究的文本便是心理教师对自己实践性知识的梳理、总结和显性化, 这正如康纳利所言:“撰写和讲述故事是探究、洞悉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最佳方式。”[5]

三、心理教师叙事研究的方式

1. 教学反思[6,7]

教学反思主要是指心理教师对自己所上心理课的一种回顾与思考。上心理课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任务, 心理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活动性”, 且对年龄越小的学生体现得越明显。心理课在上课之前, 尽管也可以备课, 做足能想到的各种准备工作。但因为心理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因此, 课堂生活不可能是教案的忠实展演, 必然会出现更多令人意想不到, 甚至匪夷所思的偶发事件。这往往让一些新手型心理教师不知所措。而相比之下, 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型心理教师则能从容、灵活地应对变化多端的课堂生活, 并不时迸发出教学灵感或教育机智。要实现由“新手”向“专家”的跃升, 就需要心理教师在课后及时反思心理课中的那些“奇异点” (成败得失、灵感顿悟等) , 形成反思文本。在反思的过程中, 心理教师通过“当时我的想法是……”“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 我会……”等的追问, 来丰富自己的教育表象, 明晰个人的实践知识, 进而提升教育能力。同时, 教学反思形成的文本亦能有助于同行之间的对话。这些文本可以让其他心理教师身临其境地进入到具体的教育事件中,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反应”、“若是我, 我会怎样处理这节课”、“还有什么更好的应对、引导方法”等问题, 这无疑可以起到丰富经验、拓展眼界、相互启迪的作用。

2. 咨询个案分析[8]

咨询个案分析是心理教师可以开展的一项独特的叙事研究, 主要是指心理教师通过回顾、梳理、分析、反思和学生之间的咨询故事, 提高自身心理咨询的技能与水平。对咨询个案的叙事研究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真实的心理咨询过程往往比较零碎, 求助学生经常会伴随情绪的宣泄滔滔不绝、杂乱无章地讲述一大堆自己的故事, 使心理教师不得要领, 甚至疑虑困惑。如何准确把握求助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与实质?这就需要心理教师认真回顾、梳理学生的心理故事, 分析内在逻辑, 厘清关键线索,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求助学生意识、潜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而更有效地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其次, 通过叙事, 心理教师也能加深对心理咨询原理的认识与理解, 使这些抽象、刻板的原理获得直观、生动的形象, 并内化为自己的咨询特质。最后, 心理教师还可以认真分析咨询过程中与求助学生的交谈对话, 借以审视、反思自己所用的咨询方法是否适切, 自己的言语、态度是否得当, 以提高心理咨询的技巧。

3. 自传式叙事[9,10]

自传式叙事主要是指心理教师对自己过去的成长历程 (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涯) 进行回忆、讲述, 借以显明个人心理成长史, 并澄清自身的优缺点及“未竟事务”。因为职业活动的特殊性, 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个人成长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二者互为硬币的两面,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从某种意义上讲, 个人成长是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但不可否认, 心理教师是人类普通一员, 他们心理上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短板与缺陷, 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限制, 这些不完善都会不可避免地干扰心理教师的育人工作。而心理教师通过自传式叙事, 一方面, 可以更好地反观自我, 并从中发现新的视角, 产生新的态度, 进而形成新的心理重建力量;另一方面, 也可以更好地整合自己生命成长中的经验, 形成更为清晰的自我概念, 建立更为稳定的自我同一性。这些都有利于心理教师的不断完善。总而言之, 自传式叙事是心理教师个人成长的内在动力, 更是其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最后, 值得指出的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广泛普及, 博客 (Blog, 网络日志) 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虚拟生活空间, 这也为心理教师开展叙事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平台。相比于传统的网络互动平台如E-mail、BBS、QQ群等而言, 博客具有主题性、专业性、公众性、严肃性, 使之成为心理教师最佳的叙事研究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 博客类似于传统的教育随笔, 但与教育随笔相比, 它更具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与共享性。心理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叙事研究文本 (心理课的反思、咨询个案的探讨、个人成长体悟以及平常教育生活中有意义的点点滴滴) 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 与同行、专家共享, 并进行交流讨论、质疑澄清。通过这种经验分享、观点碰撞、协同反思, 心理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技艺、启迪教育智慧, 结伴走向成长。

参考文献

[1][日]中川晶.心理医生的故事疗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刘铁芳.教育叙事与教师成长.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6) .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李剑.反思与叙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3) .

[5]Conle, C.Narrative Inquiry:Research Tool and Medium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0, 23 (1) .

[6]陈艳.对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失序的几点建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 (8) .

[7]潘蓓蕾.一堂失败的心理活动课引起的反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 (2) .

[8]徐钏.心理辅导, 充满阳光的事业——对一例个案的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 (5) .

[9]韩萍.一个心理辅导教师的自述.人民教育, 2002 (12) .

篇4:男性成长叙事的新视野

乡村大地是田轫生命和文化的营养地,作为乡村之子的他无论走到何处,土地永远是他生命和心灵的家园。他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就是如何在坚守乡村文化的同时接受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滋养,他的双足无法离开大地,但又要在城市的上空飞翔。这注定了他要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生存与抗争,并寻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土地也是谭仲池叙述力量的源泉所在,因有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才点燃了他的创作冲动,虔诚而激情地为土地为人类不可缺失的家园而歌。作品叙述内容多在城市,人物的活动也是城市场域为主,乡村只是作为背景存在,但人物仍然又多是与土地在相接触。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除去田轫来自乡村,更为重要的是谭仲池感受到,土地是人类一切的根基,离开土地的恩惠,人类将一无所有。从乡村大地拓展到人类生存家园,谭仲池真切地还原了土地最为本质化的意义。

这是一部亲切感极强的作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当然是成长叙事作品最为基础的品质。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新世界,一切从头再来,在矛盾中融合,在泪水中成长,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过程也许有区别,遭遇不尽相同,但个中的滋味是相近的。我们的目光循着田轫的足迹,心灵在回味自己的成长之路,在许多时候,田轫就是我们自己。这得益于谭仲池真诚的叙述态度与平和的姿势。新世纪以来,底层叙事成为一个热点,批评家和作家出现了难得的共谋,一些作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主动迎合批评家的品味。然而,我以为,底层叙事十分的伪性。底层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有了上层才有底层,有了如此的视角,我们高高在上地俯瞰所谓的底层,只能是隔岸观火。当底层从我们的心间口中出现时,本身就是对底层的蔑视。所以,我不得不怀疑底层叙事的真诚与真实。幸好,谭仲池是清醒的,至少有着自觉的文化意识和诚挚的人文关怀。他没有否认自己现在身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但他认真潜入到内心,修复记忆,唤醒似乎已经沉睡的情感,以一种自然之心尽可能地走近田轫,走进他的心灵世界,以交流的心态了解和感知这位农村青年。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谭仲池把田轫这一人物化作了自己的精神镜像,在为田轫也是在为自己倾诉。这与其说是一种创作理想,还不如说是作家真诚的表达。这对当下的创作,是有积极意义的,毕竟如今作家的创作时常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让真诚不在场。当言说失去了真诚的内核,那么再神采飞扬,也是处于失重状态的。没有负重,没有承载的文学,根本就不会有生命力,最多只有一时冲动性的张扬。

田轫的自信,是许多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所不及的。这份自信,让他学会在纷繁世界之中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全力拼搏。到了采石场,他从基础的工作做起,但内心有着一般农村青年不敢想的追求。在他看来,离家外出打工,不是只为赚钱,要的是成就一番事业。这样高层次的理想,使得他敢于挑战,善于学习新知识。当上了队长,他用心学习管理知识。后来他自己建起建材加工厂,居然开办起工读学校,为民工兄弟提高文化素质。他自己更是经常看书学习,外出听课吸收新知识。就这样,他一步步成长,几年之后,电大毕业,成为中国农民工第一个当上了大型企业集团的董事长。在这里,有两个叙述元素值得我们关注。一是田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在采石场与石头打交道。虽然离开了乡村的土地,田轫仍然是在另一片土地上耕耘,依然是土地在养育他。正如作品中所说:“土地,对于田轫太直接、太亲切也太有情了。是啊,三十几年的生生息息,哪一刻他离开过土地!即使到异地谋业,也没有离开土地,还是日出而作、日归而息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奋斗,流汗流泪流血地艰难创业。只有土地最了解、最理解、最关注、最慷慨、最无私地让他们耕耘、播种、收获,给他们孕育理想、欢乐和向往。”二是当初田轫田强兄弟二人一同外出闯天下,后来田轫留在了城里,田强回到了家乡发展,同样成就了一番事业,并与田轫遥相呼应。这样的叙述元素的喻义是丰富的。他们没有也从没想过要真正地走离土地,更没有忘记土地之于他们的养育。一家亲兄弟,是家族的延续,传承着亲情与文化。这其实是喻示着我们只有始终立于坚实的大地,让城乡如亲兄弟般相处,这个世界才是天堂,才是人类美好的家园。

作为一部男性成长叙事作品,《土地》最鲜亮之处是构建了一道清新的女性风景,解读了女性之于男性成长的力量。在《土地》中,田轫与三位女性相遇,并共同支撑起他成长的天空。

古秀秀,是田轫的初恋情人,俩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她不是父亲亲生的,而是母亲改嫁带来的,从小她的养父就看不起她,打骂她。她长大后,养父为了自己的私利一心要为她找个有钱人,不管对方是瞎子还是聋子,只要有钱就行。对于她与田轫的相爱,他自然是百般阻挠,甚至为这事,居然动手打已经与自己一般高的女儿。田轫到城里去打工,古秀秀随后正打算跟去时,她父亲将早已物色好的未来女婿领进家,在女儿饮料里下了安眠药,让这位身份不低的总经理与秀秀睡到了一张床上。受到凌辱的古秀秀只身逃离,在城里的酒吧以唱歌谋生。田轫是主动向往外面的世界,迈出了乡村青年最为重大的一步,满怀希望地到外面闯荡。古秀秀则是被动式的,满身伤痕地与故乡挥手,身后是屈辱的泪水。古秀秀的成长是不幸的,弥漫着尚未开化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气息。我们不可回避这一点。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蹋一直是共生共依的,或许对于所有的文化,都或多或少地隐含着如此的内质。然而,古秀秀,尤如土地一样的纯真质朴,像大地上的庄稼一样清秀洁净。她身心受到的侵害,似乎暗示着在现代文明进程之下土地所饱受的蹂躏。从这一点看,秀秀与土地有着相同的命运,但又同样具有着不屈的力量。在灯红酒绿中求生的古秀秀,把田轫的爱深深埋在心底,努力地压制自己的渴望,她在呵护着纯真无私的爱。她心中有真爱,有自己的坚守,也很有智慧,能够自己创作歌曲,集写词、谱曲和演唱于一身。她不敢靠近田轫,是认为自己配不上了,他可以有更好的爱人。可她又在时时关注着田轫,田轫成为他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古秀秀具备了土地所有的品质,就是土地的化身。柔弱之中有坚韧,美丽之下有智慧,古秀秀的爱与美是古典化的,一如乡村大地式的古典。当她在舞台上深情歌唱时,仿佛就是天使降临人间,众多的苦难催生出梦幻般的但又无比真实的圣洁。谭仲池将中国传统女性的大爱大美全部倾注于古秀秀的身上,以这样的方式向传统文化致敬,如

实地展露他对女性古典之美的认同和审美心理。

悦雅是位现代女性,是一般意义上的女强人,有胆识,有文化,有才智,工作能力强,社会经验丰富。在田轫的成长之路上,她给予了智力与精神的双重支持,给予了无尽而无私的帮助。在不断的交往中,悦雅情不自禁地爱上了田轫,并快乐地收获着爱情。一个从小生活在城里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与一个在乡村长大的男孩的相爱,是那样的自然,完全没有两种文化角力的迹象。爱情巨大的力量固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在于悦雅身上所放射的女性之美。换句话说,悦雅与古秀秀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善良、仁爱、宽容以及聪明才智。正是因为如此,田轫虽然难忘古秀秀,但还是不由自主地爱上了悦雅。在他的心中,悦雅就是另一个古秀秀。如果说古秀秀在田轫心中更多的是文化和精神的支撑,那么悦雅对他而言,是优秀的助手和战友。仅从创业的角度而言,悦雅对于他的帮助是巨大的,无人企及。在与崇尚义谈判前的精心策划,悦雅起到了主心骨作用,而当田轫与崇尚义面对面交锋时,她又巧妙利用自己的身份帮助田轫化险为夷。这一点上,悦雅处于强势地位,经常左右着他的决定。尽管如此,他没有丝毫的男性尊严受损的感觉。这并非是他感觉迟钝,抑或是因为能力有限而甘于受屈。他真正的男人味其实就在于此,阳刚十足,但从不无知地逞能,能够很清醒地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缺少什么,对于有能力的人,不问性别,不管出处,总是虔诚地求教。悦雅的强势还在于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为爱人可以付出一切。这是古秀秀所没有的,或许这才是她们间最大的不同。十分强势的她,却非咄咄逼人,相反,她十分仰慕田轫的明亮与坚强,把他奉为“智慧坚强的舵手”。有智慧,特别能干,是标准的女强人,但她又同时含有女性似水般的温馨与柔情。以田轫的感觉表述就是:圣洁与柔意、深刻与聪慧、忍耐与淡泊、坚毅与智慧、正义与豁达,有着海洋的胸怀和雪梅的品格。

谭仲池浓墨重彩地呈现悦雅,在情感和精神上,她实质上是全篇的灵魂人物。田轫的成长益于她的帮助和全身心的塑造,她是田轫成长的明灯。然而在最后时刻,她却主动退出了,自愿而悄悄地去医院打掉了她与田轫的爱情结晶,尔后飘洋过海离开了田轫。这是为了古秀秀,也是为了田轫,却惟独没有为她自己着想。一个几近完美的女性,给了田轫一切,就是没给他负担与艰难的抉择。

与古秀秀、悦雅频繁出场不同的是,任怡怡这位经济学博士在整部作品中走入我们视线的时候并不多。田轫先是听她的课学到了许多东西,后来又成为她公司重要的一员,直至总经理。她带给田轫更多的是辽阔的视野和高层次的管理经验,以及一个更大的事业舞台。她露面不多,与田轫的相处也很少,但对于田轫的成长,特别是后来的发展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悦雅给予田轫的是辅佐和动力,而任怡怡更多的是知识上的相助与引导。

古秀秀是乡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女性古典美的化身,是田轫熟悉而终生不可能舍弃的文化和精神家园。失去了古秀秀,他就无法在情感、文化和精神上返回故乡,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将化为乌有,就是飞翔也只如断线的风筝。悦雅是现代女性与传统女性的完美结合,几乎集成了一个男性成长所有的需要。任怡怡以知识的力量推动着田轫的成长。这三种力量,其实就是人成长力量的三个方面。

当下,男权意识与女性主义各自言说,互为攻击,竭力宣扬自己的权力诉求。在男性视角下,女性是配角,是把玩的对象;而女权主义无限度地夸张女性的力量,甚至到了不顾及女性特有美的地步。三位女性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她们的美与善良,她们的坚韧与宽容,她们的无私与智慧,她们对于情感的炽热和执着。当然,如前所述,她们又有着各自独特之美。换而言之,将她们三人合为一体,当是女性完美之像。三个深爱田轫的女人,其实就是一个男性得以成长的文化力量、情感力量和知识力量的土地。这当是谭仲池《土地》最真的诉说,也是其将作品命名为《土地》的潜在意图。谭仲池是怀着感恩之心在男性成长叙事中体现女性力量的。在他看来,男女是有别的,这不是他的男权意识如何如何的强烈,而是他体认到了男女各自的优势和存在价值。男女都有着各自的力量,只是表现的形式和能够接受的承受物是有区别的。男人的刚,是力量;女人的柔,是力量。我们无法将这两种力量放在同一标准之下判别,就像我们无法衡量山与水到底哪一个更有力量一样。作为男性的田轫固然是伟岸的,但他的成长如若失去了三位女性的支持,那么他将一事无成,纵然有某些得到,也是灵魂和精神之外的,最终将是飘渺的。田轫的男人味并没有淹没三位女性的光芒,他所表现出的都是男性所特有的品质,这样的表现是一种自然的散发,对于女性的地位和自尊一点也构不成威胁。相反,他十分地敬重女性,以平等之心与女性相处,甚至在许多时候,他面对女性的目光是仰视的。时而,在女性面前,他油然而生出自卑。这种自卑的背后,是他对女性力量的敬仰,还有就是感恩之下的愧疚。三位女性的真情大美没有削弱田轫的男性之美。这三位女性在许多方面都胜出田轫,有超出他的力量。因她们的这种力量是女性化的,是相助性的,同时,又意识自身与男性相比,有不可弥补的弱处,她们的强大没有弱化男性的本色,反而在展现自我的同时,为男性抒写出更多的光彩。她们在为生存而奋力,是与男性携手而行的。他们与她们挥洒着各自的优势,一同走在和谐之路上。在他们这里,看与被看已经被互为欣赏、互为支撑所替代,一撇一捺虽有高有低,但失去了对方,都将不复存在。也许,“人”可如此解读为男人与女人的互为相持。

篇5:成长类初二叙事作文

初二的生活节奏有点快,一种无形的力量压在我身上,那我不跟你感到烦恼和沮丧,在这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里,有尽快的调整自己。在这样一个奋斗的年纪,拥有更好的成长。

升入初一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长大了,要帮妈妈多做些家务活。”我回了妈妈一句现在学习很重要,我就把妈妈晾在了一边,妈妈只好自己打扫家务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小树陪着我一起成长。

现在我升入了初二,看到妈妈在打扫家务时,我就会一把拿起扫帚说“妈妈我去扫院子。”院子里的树叶落了一地,我扫过去的地方一会儿又有叶子了。

那些金黄的叶子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一样随风的吹动一个个飞向远方。我回头看到了妈妈在看着我,妈妈对我说“孩子长大了。”

升入初二后的我,感觉心中的沮丧和烦恼会消磨掉,在这个重要的时间段,我要充满阳光的面对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篇6:成长的故事叙事作文

老婆,老婆,宝宝儿怎么了?是不是宝宝儿哪里不舒服憋气了?爸爸赶忙把我放到床上,盖好被子,连忙叫医生去了。爸爸说:“王医生,王医生,请快去看看我的宝宝儿怎么了?哭的时候浑身发红发紫呢?”。王医生马上赶到我的身边,轻轻掀开被子一看说:“没事儿,这很正常,才出生的孩子哭的时候都是这样的”。这时的爸爸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才出生的孩子哭的时候都是这样。此时,爸爸的脸上露出了轻松、幸福的笑容。

时间已经过了两天,因为妈妈是破腹产迟迟没有奶,我只好喝着清淡无味的白开水。当爸爸喂我白开水的时候,我怎么也不想喝了,要么喝到嘴里就吐,要么干脆不张开嘴,而身又大叫大哭,吵个不停。有时不到一会时间,我又把屎尿拉到了床上,爸爸又要帮我收拾干净,怕我睡在屎尿上面不舒服,爸爸整天围着我忙个不停。哎,爸爸真是拿我没有办法。

篇7:成长的故事叙事作文

我以前是个胆小、顽皮的孩子,但是通过一件事改变了我,从胆小的我变成了勇敢的孩子,那就是去外婆家的故事。

记得那是星期六得下午,爸爸妈妈要去加班,临走时妈妈郑重地说:“儿子,我们要上班无法送你去外婆家。你拿好琴和作业,我们送你到车站,你乘936路公交车到定西路下来,再换127路公交车到芙蓉江路下车,知道吗?”。我乍一听很害怕:“要我一个人出门啊!”,但是看到妈妈那闪着信任的目光,我便鼓足勇气肯定地点点头。妈妈把我送上公交车后随爸爸一块儿离开了。我上了车买好票,找了个位子坐下。我很怕,感到很孤单。可不久随着车子的颠簸,我的眼睛忽睁忽眨想睡觉,因为早上我6点就起床了。我刚想闭上眼睛,似乎有个声音在提醒我“不能睡,否则会过站的.”,哦,原来是我的脑子在下意识的活动。我便坚持着睁开眼睛,看看窗外,挺了过去。到了定西路我下了车又换上了另一辆车,这次我就不害怕了,也不困了。最后我顺利到达外婆家,外婆瞪大眼睛惊讶地说:“你能一个人来这里啊,真棒!你长大了。”

我觉得长大并不是长高长胖,而是要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懂事。

篇8:初二叙事作文:成长的故事

橱窗中那张已有些枯黄的照片,是我与王岳几年前照的。曾经,我们是多么的要好,可现在,却不知他在何处,我们之间的“怨恨”也不知他是否还记得,……

三年级的时候,我由“医院路小学”转到“公园道小学”,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让我有些畏惧,而王岳则是一个爱说爱笑,喜怒毫不掩饰的男生。他一眼看出了我的“心理问题”,主动和我说话,交流,毫无疑问,我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时间转眼即逝,很快两年过去了,我和王岳的友谊已是根深蒂固,深不可拨,可接下来的同时发生的事情让我他的友谊破碎了,破碎了。六年级的一天,我提着礼物去参加王岳的patty。来到他家,已是傍晚了,王岳请了好多同学和朋友,大家又送礼物又唱生日歌,可他的笑容却是那样的不自然,当然,也只有我这个最要好的朋友才看得出。

“生日还好吧!”我问道

“还行吧!王岳却给了我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

正奇怪,这时王岳的爸爸走过来对王岳说:“儿子,生日还行吧!等别人走后,做两张试卷吧!”

王岳的爸爸是一位工程师,脸上有一副高度近视眼镜,据说当年他高考曾经为全县第一,我问他原因,他说:“制胜法宝就是至今留在乡下的那两麻袋试卷。

天啊,两麻袋,我听后一阵寒战。

他还说:要提前拿来让王岳演练一下。

我用同情的眼光望了一眼王岳,他正低着头,默默无语。一听又要做试卷的王岳大吼一声:“今天是我生日!“

“生日?生日又怎么样?是玩重要还是学重要?!”王岳的妈妈也曾是考场上的强手,题海战术的信奉者,所以振振有词的说道。

“不!!”王岳摔门进了里屋。

他父母歉意的眼望了一眼大伙,笑了一声说道:对不住大家,失陪了!“随后进屋去了。

大家也都慢慢散去了。

“十一”小长假匆匆过后,王岳像变了一个人似地,少语,总是做试卷,不停地做。

王岳为班上的写作能手,而这时的我也遇到了写作的贵人----陈敏春老师,在她的指导下,我的文笔迅速成熟起来。

于是,班主任交给我俩任务,以“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写作文。作文写成后真巧,我俩

篇9:成长的故事叙事作文400字

记得那是前年暑假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似乎连草都会燃烧一样,我简直受不了了,直嚷嚷真热。这时,哥哥神秘的对我说,“我知道一个凉快的地方,就怕你不敢去”。“哪里哪里?你带我去……”哥哥告诉了我去游泳馆去游泳,哇,真是个好主意!我迫不及待地想呆在水里,不出来才好。

终于到了目的地,由于我不会游泳,哥哥就只有教我了,他说

在多次喝水,差点溺水的情况下,我终于积累了一点经验,学会了基本的游泳姿势,随后,哥哥教了我一些花样游泳,一开始也并不顺利,在我百折不饶的练习中,也终于会在水中变换花样了,那种感觉爽极了。

篇10:成长的故事叙事作文600字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第一次去卖场滑冰。刚进滑冰场,我的好戏就上演了。一个接一个的跟头不断赶来,我反手扶在地上,努力支起身体,一把抱住把杆。心想:滑冰太难了,我不学了!一股短促的疾风吹过,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小孩子,他滑的太快,使我看不清他的脸。她就像只蜻蜓在湖面上飞舞,快活极了!看到了他,我有点不服气,他能滑好,我相信自己能滑得更好。我学着别人的样子,先扶着把杆练习在冰上走,等我找到一点平衡的感觉,开始学习滑冰。

我看着其他人,将两脚分开,呈八字形,屈腿向两边用力滑,双手自由在身体两侧摆动。这时,好像有股强大的力量在推着我向前走,我感觉要摔倒,立刻举起双臂,保持平衡。嘿,感觉愈来愈好。可到拐弯处,我又狠狠的摔了一脚,四脚朝天,这一击,痛在心里。但我咬紧牙关又爬起来,学着别人的样子开始练习。到拐弯处我放慢了速度,马上成功了,可我像脚底抹了油,又一次重重的摔在冰上。我不甘心,仍艰难地练习着,直到我可以顺利弯。我终于学会了,我从来没有尝试过这种感受,此时,我就像只轻盈的蝴蝶在冰面上飞了起来。虽然一次次的跌倒给了我重重的打击,可是“云如果不跌到,怎样滋润大地”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我不再害怕跌倒,跌倒是我成长中的“交响曲”。

每一个片段都是一次锻炼,每一个片段都是一段成长,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份成功,它们都如一缕缕阳光照耀在我的身上,伴随着我的成长,让我的成长多姿多彩,充满阳光。

篇11:五年级叙事作文:我的成长故事

我两岁的时候,我的龙凤胎弟弟妹妹出生了。妈妈照顾不过来了,就把我送到贺兰的爷爷奶奶家。在这里,我简直就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我想要天上的星星爷爷奶奶都会想方设法给我摘。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妈妈把我接到身边。有一天,我正在上课,妈妈来学校接我说爷爷病了,被送到医院了。就这一面,我失去了我最亲爱的爷爷。虽然大人们都觉得我还是个孩子什么也不懂,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已经记事了。我哭过,在心里默默地哭。有时候睡觉做梦,也能梦见我的爷爷。我决心一定好好学习,以好的成绩来思念我的爷爷。

上了小学以后,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也认识了不少老师和同学。我还光荣的加入了少年先锋队,成了一名少先队员。我更加努力了,直到现在,我已经有了许多奖状了。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报答帮助和关心过我的人。

篇12:五年级叙事作文:我的成长故事

小时候,选择饮料的标准只有三条:饮料好不好喝,口味特不特别,包装好不好看,其他的东西统统都不管。春游或秋游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会从包里拿出前一天买的饮料,可乐啦,雪碧啦,盐汽水啦……这么多种饮料,竟几乎不重样。这时如果掏出一瓶矿泉水,那就太煞风景啦。

老师却经常告诫我们要少喝饮料多喝水,妈妈也曾为此大发雷霆,甚至还没收了我一个月的零花钱。她试着用鲜榨果汁来代替饮料,可这些丝毫没有熄灭我对饮料的狂热。每当拿到零花钱,我会马上跑去买饮料。

有一天,老师讲“溶液”这一课。饮料也是溶液的一种,所以,老师重点向我们介绍饮料。老师说,像某些功能性饮料,是有水果口味的,而这些饮料中,并未放任何有关水果的东西,相反,放的是香精和各种添加剂。又比如碳酸饮料,这类饮料的含糖量很高,而过多的摄入糖对我们的身体百害而无一益,其中的碳酸更是会导致软骨病。老师花很长时间细致讲解各种饮料的危害,听得我头皮格巴格巴地炸起来,看来这饮料是喝不得了。

但想要真正摆脱对饮料的依赖可没有那么简单。刚开始一个星期,我还能时时刻刻记住不喝饮料。但渐渐地,看到别的同学一下课就去买饮料,聚在一起讨论各种奇特的口味,而电视里好像又出了饮料新品的广告……我坚持不下去了,对于眼前的果汁也没有什么兴趣了,好想喝饮料啊……唉,在这样一个大家都喝饮料的环境里,想要保持不喝饮料的习惯,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呀!我坚持得下去吗?

妈妈时时刻刻紧盯着我,我喝不下白开水,她就监督我每天喝果汁。过了一段时间,我和妈妈一起逛超市。妈妈似乎是故意带我经过饮料区。我努力不让自己的“罪恶之手”伸向饮料。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的目光总不由自主地被那些花花绿绿的瓶子吸引。就在我快要伸手去拿饮料的时候,妈妈冷不丁地来一句:“不要忘了你的决心哦!”我只好灰溜溜地离开这个区域。

篇13:成长的故事初二优秀作文

——题记

走过16个春秋,留下许许多多的故事,每当回忆起这些故事,心中便感慨万千。

小的时候在姥姥家长大。那时,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葡萄树,每天晚上,姥姥都抱着我在树下看月亮,数星星,给我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便睡着了。我记得,以前姥姥家门前有一条河,并且常常有几只鹅在河里游来游去,一闲下来,我便吵着姥姥带我去看鹅,于是姥姥便背着我去看鹅,一高兴,我就会吟起:“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上小学的时候,姥姥不再背我了,也背不动了,我也不再吵着姥姥带我去看鹅,只是常常独自去看,自由极了。心里的事也不和姥姥说了,姥姥说:“外孙女长大后,就与姥姥疏远了。”到了初二,姥姥门前的河水浑浊了,再也没有了鹅,我也变的很少去姥姥家,甚至有的时候都觉得她很唠叨:“多吃点饭,别饿着了。”“小心点车,靠边走。”“行了,我知道了。”为了躲避姥姥的唠叨,我几乎不去姥姥家。

一天妈妈对我说:“去看看你姥姥吧,她自己在家呢。”“没看见我忙着吗,作业都忙不过来,还去看姥姥?”“去吧,去吧,你都好长时间没去了,你姥姥该想你了。”到了姥姥家,看到姥姥正在做饭,姥姥看到我来了,便说了一声:“你来了。”“嗯。”不一会儿,姥姥拿来了一包东西说,“给你,吃吧,这是给你留的。”“给我留的,你怎么不吃呢?”“我老了,吃了也给浪费了,你吃吧。看这孩子又长高了,学习累吧,可得多增加点营养啊!……”我无意中抬头看了姥姥一眼,正看到姥姥那慈祥的目光,那目光中满含着慈爱,满含着欣喜,满含着温情……。瞬间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暖暖地,甜甜地。我放下东西:“姥姥我回家了。”“怎么才来一会儿就走哇?”“嗯。”“那也得吃完东西再走哇。”“不了。”“路上慢点,注意车……”

回到家收拾好东西,就又去了姥姥家,姥姥看到我又回来了,很是惊讶,“怎么又回来了,还大包小包的?”“我决定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姥姥听到后开心的笑了。

篇14:初二成长的故事作文600字

记得上幼儿园时,妈妈上班很忙,有时会晚来接我,所以,孙老师经常陪我等妈妈。有一天,下大雨了,班里的小朋友陆陆续续的被爸爸妈妈接走了,班里小朋友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怕孙老师着急,就给孙老师说:“老师,我妈妈一会儿就来了!你别着急!”孙老师笑着把我抱起来说:“宝贝儿,老师不急!你也别着急!妈妈就快到了,我们一起等妈妈吧!”过了一会儿,妈妈果然来了。老师还夸我是个又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呢!

时间过得真快!上学期间,我曾多次给妈妈说,想去看看幼儿园时教过我的老师,可妈妈因为种种理由,一拖再拖,一直没有去成,二年级暑假时,妈妈答应我一定去!

那一天,我永远都忘不了!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上午九点多,我们买了三大束康乃馨,准备送给园长和老师们。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山东海洋与渔业厅幼儿园门前。一看,不对呀!怎么变了?怎么变成招待所了?我们呆呆的站在那里,恰好过来两位阿姨,我忙走上前去:“阿姨好!请问渔业厅幼儿园哪去了?”“没有了,解散一年多了。”谢过阿姨后,我还站在那儿不愿离去!妈妈很自责,我没有埋怨妈妈,因为我知道,埋怨也没有用了,我很伤心:当初我可是老师最喜欢的孩子呀!

那天,我们默默地走回了家,我和妈妈谁都没说话。回到家,我们留了一束粉色的康乃馨,其他的两束送给了邻居。

园长、老师,你还记得你教过的孩子中,有一个叫李若昕的瘦瘦小小的小姑娘吗?她长大了!她很想您们!

上一篇:马兰花动画电影观后感600字下一篇:“朝阳读书”活动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