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观

2024-05-21

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观(共8篇)

篇1: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观

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读完《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一书后,这本书深刻地阐释了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实践,是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的深化。作为一名教学一线教师,所得所思如下: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首先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而教学是在同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层次上进行的交往,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和谈资,共同生成和创造文本,构建知识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角色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体验以人为本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一方面让他们在反思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建立学好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自己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是人,更是处于发展、成长中的人,更是秉性各异、千姿百态的人。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当人看,更要承认学生的发展性,尤其是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阶段不平衡性和侧面不平衡性。只有承认这种个体差异性和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对学生的要求才有可能更切实际。虽然教育毕竟是有共同目标的,但对待每个学生却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这好比园丁对待花草树木,总体上肯定是要让它们都茁壮、茂盛,但绝不是要它们都参天,或者都芬芳,而是个性化地要求、个性化地培育,最终才有了姹紫嫣红的丰富之美和勃勃生机。

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探究是永无停止的,尤其在当今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感情的投入、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教学要求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结构的编排、教学机智的运用、教学节奏的控制都在构建着现代教学趋势,只有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探索出有生命力的教学。

篇2: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观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应在反思传统,审视现实的基础上,确立新的语文教学观,这是真正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必然选择和基本保证。

就目前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谈如下两个观点:

一、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界定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乃至当今一些语文教师乃把语文仅仅看作“工具”,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物本”教育,重视对语文的肢解分析,爱好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到课后练习,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全方位“拉网式”的教育,使文科教学“理科化”,致使复杂的文化内容变成简单划一的结论,这种非感情、非人文教育造成学生厌学的情况比较普遍,语文老师受欢迎的并不在多数。确认语文的人文性,就意味着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相对自然而言的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都是文化的载体,怎样尽快从过去或当前单纯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人文教育,并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

一是弄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可以这样粗略理解: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辑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到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能造就“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

二是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无一不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这里所说的能力,一般包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所说的个性,一般是指:自信、进取、诚实、正直、认真、踏实;坚强、勇敢、严谨、求实、宽厚、谦虚、关心、合作、乐观、奉献、批判、创新等良好个性品质,这也是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是人性中淳朴善良的品德,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在这其中让学生体悟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人格健全的甚至是完美的人。如果学生能从能力的发展中学到做人的道理,那他们必定是受益终生的。

三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提升人文品位的环境,需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发挥教师本人的人格力量。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博的学识,以及博大的胸怀,以此来影响学生。

第二,备课时,要充分备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为人文内容的多维性,会在不同的大脑里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正常的。正如: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第三,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不惟命是从,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并在不断的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下,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二、变课本语文为生活语文

长期以来,语文课本一直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一度成为教学和评价的标准尺度。这种对教材的顶礼膜拜,最终导致学生总是生活在书本和现实的双重世界之中。其实,现实世界是语文的丰富源泉,中学生学习的语文,就是生活中的语文,是学生“自己的语文”。课本中的语文也只应是生活语文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这样看来,课本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它只是在喻示,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都可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所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从课本走进生活呢?语文课标“施实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实现其要求,教师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可增设“语文大世界”这一语文校本课程。可根据学生需求设置课时,或每周一节,或每月一天。其课程内容来自图书、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来自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等课程资源。其课程形式可以归结为:

(一)专题研究:可搞“专家工程”。在初中三个年级中广泛进行此项工程,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的领域很大。根据本地区、本校、本乡镇可确定如下专题:“玉田的动植物”、“玉田县城的规划”、“玉田的社会治安调查”、“××村的经济收入”、“×村民的学历状况”、“××村老年人状况”、“玉田环保调研”……

(二)语文活动:可定期搞,如:故事会、赛诗会、演讲会、读书报告会、作品欣赏研讨会(名家名篇或学生自己的成功之作)等语文活动。

(三)组建文学社团和语文专题组:如先锋社团、时事报道社、散文诗社、语文板报组、广播宣传组、图书互助组、影视评论组,这些组织为好爱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为语文教学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篇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关注学生的思考

大思想家卢梭在《忏悔录》中说:“大自然塑造了一个我, 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实际上蕴涵了一个恒久的真理, 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俗话讲的:“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小学生在校内学习活动中, 不是被动地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 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 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处处充满问题, 教师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思考是数学的核心问题, 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教学, 整堂课学生机械的“对答如流”, 没有问题, 没有思考, 这样的课不是好课。新课标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在知识与能力, 情感和态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他们原有的知识能力、结构水平的差异, 会导致他们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学生的学习即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 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整个过程, 他们的学习必然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和光辉。只有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良好充分地发挥, 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例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出示课件:蓝天白云背景的映衬下, 方形的车轮上坐着一只漂亮可爱的小白兔, 它要去给外婆过生日。车子不停地上下颠簸很难受。紧接着又出示了小白兔坐在圆形车轮上前进的情景, 适时地问到:“这时如果你是小白兔, 会感觉如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到:“会感觉很舒服。”我请同学说出理由, 都认为车不会再上下颠簸。突然一位同学说到:“如果车轴不在车轮的圆心上, 圆形的车轮也会颠簸。”另一位同学也抢着答到:“退一步讲, 即使车轮装于圆心上, 如果路不平的话, 小白兔还会感觉上下颠簸的。”他们的创新思维出乎我的意料, 我尊重了他们强烈的自主意识, 夸奖他们的回答既有科学性又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的强烈。”

二、对学生持宽容态度

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 而对自己的学生宽容, 更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都是孩子, 他们之所以到学校来学习, 是因为他们还不成熟, 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的欠缺, 还有自控力的不完善。作为教师, 就要充分理解、体谅学生这种客观的“不完善”。工作中, 我也主张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感, 只有通过这种师生关系, 才能促进人性的自我完善。而宽容是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看作业时, 有一位学生将计算题四小题丢了, 我对学生说了这样一番话:“很抱歉, 今天老师批计算题时, 差点把你第五小题的得数当成第四小题了, 幸亏老师多看了两遍, 不然就给你批错了。可是你的第四小题哪去了?老师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使第四小题做了逃兵?”明明是学生的错误给老师造成了麻烦, 老师没有去批评, 反而还要说“很抱歉”。老师的良苦用心, 老师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老师的宽容大度, 能不引起孩子的反思吗?于是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升华。总之, 教师的坦荡可以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佩与热爱。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比, 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 他已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 往往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我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篇4:浅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以学生为本,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适应学生发展,而不是使学生的发展适应怎样教和教什么。二是在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感知,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自己把握发展变化规律。

二、 创新的教学观

一是在教学目标上,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了解创新的目的和意义,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行为习惯,把创新变成自觉主动的行为,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个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稳定的学习态度及行为方式;还要培养创新技能、创新人格等等。实践能力主要指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印证所学知识,使用所掌握的技能来检验自己的能力。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情景导入,要有新意、有情趣,让学生充满兴致地投入教学;情景分析,要新颖别致、衔接自如,富有戏剧性的变化,让学生如入艺术的境地;情景回归,要富有启发性、思考性,让学生有充分想象和创新的余地。

三是在课堂组织形式上,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新课程中,教师要转变方式,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讲”,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角色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把生活体验带进课堂,把所学理论引入生活,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平等的教学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角色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这种平等、民主的关系中,师生双方相互尊重和信任,学生充满自信,愿意参与教学过程,乐于施展才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不仅学到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我中心”意识的批判和反思,学会了交流、合作、尊重,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进而激发起主人翁责任感。

四、个性化教学观

现代教学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着独特的个性。新课程体现创造性,而创造性的培养与学生个性密不可分,个性发展是创造发展的基础,创新教育如果不以个性发展为基础,只有服从统一性,就培养不出具有创造性、有开拓能力的人才。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其独特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给一模一样东西。”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共同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我们重视共性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把学生个性差异、独特性看成一种可挖掘的创新资源,保护它、发展它。

五、开放的教学观

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一方面,学校教育资源要向社会开放,引导和参与社会的活动;另一方面,社会也向学校开放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社会化,社会生活教育化,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变革,从仅仅专业性、学校型拓展为开放性、社会型。

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看,教学围绕考试转,把学生禁锢在题海中,导致学生与社会、与实践、与生活相隔离,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在时间上,给学生更多自主时间,以充分思考;在空间上,教学与社会、与生活、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各种教育资源中遨游,开阔视野;在内容上,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增强综合性。总之,开放式教学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课程教学观,犹如一面反光镜,能折射出教育者教学思想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又如一只“晴雨表”,能测量出教师的素质、能力及教学效果。观念一变天地宽,在新课程中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篇5: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观

摘要:学习语文重在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理念下,要善于指导学生平时在阅读中要有足够的重视,在注意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又注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大纲、新教材对高中阶段阅读课的总体指导思想。这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精辟概括。而每学期阅读、背诵的篇目有几十篇,高中三年可背得二百多篇,如果都要求精读,篇篇能够深刻理解,篇篇能够倒背如流,那么将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啊!因此,语文教学重视指导学生培养阅读观是多么的重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最为活跃的因素,要产生这种内驱力,首先是需要;其次是满足;第三是入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有关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兴趣去学习,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从而获得满足之后的快乐。如在高中必修一课程古代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序)》一文的教学中,基于这首诗歌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关系,可以让学生上课时进行课本剧表演。那么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话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编演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对该长篇叙事诗的学习兴趣,我特设计了如下表演安排:演出前对欣赏表演的同学提出要求,不能光看“热闹”,而应看出“门道”,进一步对原诗进行思考,同时对诗歌、话剧这两种不同艺术手段在表现同一内容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1)演出设主持人一人,负责演出进程的主持;由一名同学负责朗读舞台说明。(2)剧本分为两幕四场。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按剧情分组表演。(3)结尾部分的处理:配乐朗诵。诗歌原作中兰芝举身赴清池和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情节,以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由于舞台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做惟妙惟肖的表演,而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部分又不能做草率处理,因而采用二胡演奏《化蝶》乐曲为背景音乐,表演殉情的刘、焦二人采用虚拟的表演动作来象征。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部分,由一位朗读富有感情的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压抑的语调来朗诵改编过的诗句:“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飞天去不回,诚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用《化蝶》乐曲来移花木,使这首诗很难在舞台上表现的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结尾,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如泣如诉的配乐朗诵,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让学生沉浸在音乐里,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课堂艺术效果。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多搞一些课内外的阅读竞赛,教师在平时教学以及竞赛中要注意发现、培养阅读能力强的苗子,鼓励并公开表扬他们,让他们经常在班上朗读,推荐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会、演讲会及征文比赛等,使他们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例如这学期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在参加学校“八荣八耻”主题活动征文比赛中,有多名同学 1 分别获一、二等奖;在南海区宣传标语征集比赛中,204班的李艺诗同学获三等奖;在全国第七届“新世纪”杯征文比赛中,205班的刘思敏同学获三等奖;在学校飞翔文学社组织的“我爱我家(校)(国)”即时作文比赛中,205班的刘思敏、冯丽娟同学分别获一、二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水平的阅读,会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阅读效应也会逐步形成的。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叶圣陶先生所提倡与追求的“不待老师教”的境界便自然而然地达到了。

二、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

阅读方法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指导阅读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创造性。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教师应首先有整体阅读意识,谙熟整体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得到潜移默化,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体阅读习惯。如:每教一篇课文都不应急于进入分析阶段,而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形式,要求学生确定对课文的整体观念,让课文中的“人”有个整体形象,让课文中的“事”有个整体概念,让课文中的“景物”有个整体轮廓,让课文中的“问题”有个整体思考。如在对高中语文必修四课程《宝玉挨打》一文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我设计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语:“《红楼梦》不以惊险情节见长,其艺术成就及思想价值均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极致。我们这两节课就以小说中‘宝玉挨打’的片断为例,体味其情节波澜的设计之妙。”然后第一课时以导读为主,对小说赏读的一般规律进行阐释,指导学生遵循规律,理出全文线索。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教师提出恰当准确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中可进行点拨式赏析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氛围,提高学生的赏析审美能力。该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和第34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握,就得给他们理清思路。记得吴功正先生讲到《红楼梦》情节设计的特色时,曾将起伏跌宕的情节论为三态: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因此我上课时给学生抛出此“三态”,并指出其中“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看看本文是怎样具体体现的。通过老师点拨和速读,学生依据“三态”理论快速而准确的理清了全文的情节层次。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在注重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同时,老师还应在阅读中逐步发掘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我告诉学生:“美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书人分四类: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读书好象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比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变。第三类,象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漏了留下的只有豆渣。第四类,象是石床的矿工,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你是属于哪一类的呢?”学生都有共识:只有第四类读书人在阅读过程中才完成了“矿石”到“宝石”的升华过程!具有创造式阅读能力,是现阶段社会新课标理念下所急需的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这便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6:浅谈新课程下语文实践活动

------浅谈新课程下语文实践活动

洪洞一中孙婷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效果很不理想,叶圣陶先生几十年前提出的“少慢差费”现象至今然存在。这说明单靠增加课时或只靠课内的几节语文课,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作为巩固和发展课内学到知识的手段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发展语文能力,必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让“小语文”走出课本教学,走进“大语文”的活动天地,用实践收获着课外活动的累累硕果。我也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尝试进行着“课堂实践—课后作业—课外阅读”全方位的语文活动的突破。

(一)课堂,是开展语文活动的主阵地。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主体地位,课程的设计、活动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参与课堂”不仅是我的理念,更是我一贯的做法。课前的三分钟演讲、课本剧演出、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模拟采访,每一场我精心设计的活动,都让老师与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活动的精彩。

就拿课前三分钟演讲来说吧,语文课能给学生什么,要给学生什么,学生最后能学到什么?这是我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思来想去我认为应该是教学生做一个大写的“人”。然而我们平时的教学更多的是关心学生做题的能力,得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的情商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有时只是固执的恨不得对他们“倾之所有”。“恨铁不成钢”不管他们愿不愿意要想不想听。很少“慷慨”的去关心他们到底心里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其实,学生也有话要说,他们也有表达展示的欲望和权力。而很多时候他们的话语权是被我们剥夺的。

所以我把每堂课的前三分钟交给他们,每天一人,每天谈一话题,当然话题的内容不限,只要和语文有关和生活有关便可,也可读读自己的写的小诗,或者朗诵别人的作品,谈理想谈生活谈困惑。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同学要么羞于表达,要么心理素质差,要么准备不充分,而更多同学是声音很低。致使三分钟的内容拖延到十分钟才能完成,其间还有其他学生的哄笑喝倒彩等,总之很乱,也有几次想放弃。但又一想“万事开头难”怎能半途而废,更多爱的勇气支持我耐心听认真点评,并教导其他学生“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并不断鼓励演讲的学生,使他们增添信心挑战自我。

记得班里一位同学讲《明朝那些事》,其风趣的语言,透彻的分析,引人入胜的描述,竟然让班里同学掀起了一番“明朝那些事研究热潮”,接连几位同学都在谈论这个话题,并且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也激起我这个不喜欢看历史读物人的阅读欲望。他们在讲台上,俨然是一个“百家讲坛”大家的风范,也逐渐

让我看到,学生群体的带动力量远比教师个人的孤军奋战要强得多。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课前三分钟的模式,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对于课文内容的质疑,有对社会现象的评判,有对未来人生的畅想,等等。看待问题不再是浅层次的徘徊,更多是深层次的探究。学生站在讲台上的姿态越来越自如,课堂上所有人对演讲者都是一种强烈的期待和关注。其实当自由表达自己已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学生将会更自信的面对今后的人生,课堂上教学相长,灵动活泼。不要小看课前这三分钟,学生在此学到的不单单是敢于自信从容地展示自我,更多的是情商的培育,智慧的养成。

(二).课后,是学生实践语文活动的主战场。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们精心备课,在课堂上运用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不少老师对于学生课外作业的设计却不大讲究,总是匆匆布置,草草了事,这种“虎头蛇尾”的做法重视了课堂,却丢弃了课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是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在作业的布置中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更是应该实践的。

什么样的语文作业才是适合学生,顺应课改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吸取了学生的建议,在语文教学中初步尝试应用了以下几种新形式的语文课外作业:

1.探究性作业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最有创意的举措。探究是探索追究,探索是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究有追究,追跟溯源,刨根问底之意,其结果是使疑问经过探究,逐步明朗而水落石出。

学习了《孔雀东南飞》,我布置了一项探究性作业:焦母为什么容不下美丽贤惠的刘兰芝?在认真研读课文之后,学生给出了以下的认识:①焦母是封建家长,她看不惯举动自专由的兰芝,她认为兰芝这样做不守妇道。②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也许焦母当媳妇时,她的婆婆就是这样对待她,她才对兰芝百般挑剔。③自古以来,中国的婆媳关系最难处,婆婆心疼儿子,才对媳妇那么苛刻。④兰芝嫁到焦家两三年(共事二三年),文中没有写到他们的孩子,中国传说观念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兰芝没有为焦家生下一儿半女,尽管美丽贤惠,婆婆照样容不下她。⑤出于女人对女人的嫉妒,焦母嫉妒兰芝的漂亮、知书达礼。⑥恋子情节

上述的各种认识,也许有的提法不太恰当或理由不充分,但体现了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探究精神,而且有的认识很大胆,很开放,甚至把自己的爱憎情感都融入其中(比如后四种观点),这些认识是多少年来我们都不曾想到的。我想,这也许就是学生思维的亮点吧。

2,趣味性作业

如在讲中国古典诗词时,学生总会认为诗词这种东西太过于古老,和他们的生活有距离感,不爱学,并且学了也不会用。针对此,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

品味(探寻)周杰伦歌词创作的艺术魅力。由于学生对周杰伦的歌曲很熟,会唱的歌也很多,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列举了许多词句并且找到依据。

例如《东风破》里面的一句:“酒暖回忆思念瘦”。词作者方文山在这里用了“瘦”字来形容思念,新而妥,奇而确,精准传神,韵味悠长。其实“瘦”字是一个中国古代诗人和词人都非常喜欢用的一个字眼,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就喜欢用瘦字入词,她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酒”(《凤凰台上忆吹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我们再来看,《周大侠》里面那句“谁在水一方,我撑起一把纸伞回头望”又让我们不自觉地联想到《诗经·蒹葭》里面那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原因即在于此。而《青花瓷》里面的那句“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则很有柳三变“念去去,千里烟波”(《雨霖铃》)的意境。《东风破》里“时间怎么偷”的“偷’字,《菊花台》里“夜未央”的”央”字,《青花瓷》里“晕开了结局”的‘晕字,等等,都是。方文山的引用和改造无疑是成功的,在艺术上为其作品增色不少,收到了很强烈的表达效果画、情景兼备的画面。方文山此种类似的经典用字比比皆是,目不暇接。

通过这次既贴近生活又有趣的作业,使学生豁然开朗,原来古诗词离他们是这样的近,学好古诗词是这样的重要,最重要的是学生从此爱上古诗词而且在写作中灵活运用。真是一石两鸟。

(三)课外,是学生拓展语文活动的主后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在涉及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指出课内的功效占30‰,而课外的功效占70‰。语文课承载的内容仅是沧海一粟,要提高学习的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打开学生人文心灵的钥匙。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我是这样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的:

1.举行阅读比赛

要学生就同一类型课外篇目以各种形式阅读,比谁读得多、快、准,并以答题方式考查。又如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每两到三周举行一次,请学生观摩、评论,并以投票的形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若干篇,还让荣誉获得者介绍经验,以便共同提高。再如召开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

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还要复述、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此外,还可举行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智力抢答等。还可以配合高中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报纸阅读活动,这种阅读充满挑战性,要求学生不是单纯的浏览新闻,而是不放过报纸任何一个角落去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会发现,许多报纸都存在语言应用方面的错误(如错别字,用词不当,歧义,病句等),归纳整理,成果展示。让学生不断体会课外阅读带来的甜,让每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化为股股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不竭动力。

2.书本阅读与影像阅读相结合除了传统的书本阅读外,我尽量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例如多媒体放映、报刊剪裁等。目前,不少中外名著都已成功地搬上银屏,像老舍的《茶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等。我指导学生将文本阅读与观看影视结合起来。观看影视可采取集中观看与自由观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电影、电视和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事后组织影评征文、座谈等活动,以巩固其效果。通过观看影视,学生便能更快地掌握原著的基本内容,吸收原著的精华,从而更好地理解原著。

3.书本阅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书本阅读可以指导生活实践,生活实践也进一步落实书本知识。没有什么比生活这个老师更形象的了。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对联》时,不妨让学生深入生活,先从自家对联研究,比如“上下联贴的位置对不对”“对仗工整与否”“用词巧妙不巧妙”等,在去深入到学校,医院,厂矿,商户,等,看不同类型场所的对联内容有何区别。让学生在实践中,突出自我的主体地位,充分感知语文的魅力。还有在学习《交际中的语言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亲身体会如何与朋友,与老师,与长辈,与陌生人交流,并从中学会,不同的人物由于年龄,身份,交流的事由不同等用语也需区别对待,合理恰当地表达。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篇7:浅谈新课程下体育游戏教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教学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的参与意识,逐步成为了评价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因此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中,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了一席之地。“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这样的小游戏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在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中依据运动项目不同创编的“你追我赶”、“斗智斗勇”、“攻打碉堡”、“障碍突围”等;依据童话故事创编的“龟兔赛跑”、“灰太狼与喜洋洋”、“小蝌蚪找妈妈”等游戏层出不穷,真可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了。

游戏内容浩如烟海,但不是一切游戏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游戏。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模仿力和从众心理强,因此在选择游戏时,考虑些不分队、有情景的游戏,如:“青蛙学本领”这是一个和跳跃练习有关的游戏,教师创设情景:小青蛙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学到的本领也也越来越多。前两天小青蛙学会了原地跳(学生练习原地起跳),过了两天小青蛙学会了往前轻轻跳(学生练习跳出一步),又过了两天小青蛙使劲往前跳了一大步......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轻轻松松的学会了“立定跳远”这一教学任务。高年级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竞争力强,挑战性强的游戏,奔跑方面如“你追我赶”这个游戏,讲学生分成相同人数的几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在竞争中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

二、根据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游戏。

体育游戏的选择要围绕课标中不同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而定,下面以“水平一”(相当于小学1~2年级)为例,谈一下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

1、依据在球类学习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传球等学习要求,选编“拍球比多”、“传球接力”、“定点投篮”等游戏内容。

2、依据进行各种跑动、躲闪、跳跃的练习等学习要求,选编“障碍穿越”、“踩影子”、“抓尾巴”、“拉渔网”、“木头人”等内容。

3、依据在投掷学习中进行各种挥动、抛掷、转体等学习要求,选编“集体打靶”、“打保龄球”、“掷纸飞机”等内容。

4、依据队列队形中辨别左右、前后、上下的练习,选编“反口 令”、“找方向”、“走迷宫”等内容。

多样的游戏活动改变了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却也暴露出了几个与体育教学不符的问题。

一、规则意识淡化。每个游戏的特点不同,活动方法也不同,但是只要是有比赛的活动就一定有规则,很多体育课堂上教师注重讲解体育游戏方法,忽视了游戏规则,导致游戏过程混乱不堪。

二、安全教育不够。很多体育游戏是有竞争的,激烈的身体运动存在着安全隐患。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时刻点拨就很容易造成伤害。

三、创新意识不足。游戏教学中,教师的普遍的做法是讲解游戏方法,指导游戏过程,评价游戏结果。很少涉及学生自我创新上面来,导致学生教一个学一个,这同课标中指出的“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背道而驰。

因此,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游戏活动中要做到“遵守规则、公平竞争”。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当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社会安定的保障。上下楼梯靠右行、上下车要排队、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等看似简单的要求好多人却做不好,究其原因就是规则意识淡薄造成的。体育游戏中有很多活动都有规则,如:小学三年级的游戏“障碍穿越“中,要求:

1、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听到口令后开始。

2、钻过铁圈、跳过体操垫、绕过标志物跑回。

3、下一个同学同前一个同学击掌后才可以继续跑。很多学生刚刚开始还按要求去做,可是当发现自己的小组落后于其他小组的时候就会“投机取巧”了。有的学生直接绕过铁圈;有的学生没到达标志物就返回;还有的学生没等下一个同学跑回就开始了。这些违反规则的学生如果得不到制止,其他学生也会马上效仿。整个课堂就会混乱不堪了。因此,教师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不是一个看客,作为一个组织者应时刻关注整个游戏活动。对出现的违规行为除做到及时纠正外;比赛结束后,教师还要评价本次活动中最遵守规则的小组,从而让遵守规则的学生体验到榜样快乐。同时,要让学生们明白:只有在规则面前,才会有公平的竞争!

二、游戏活动中要牢记“学会保护、安全第一”。

记得在我的一次体育课上,四年级的学生正在进行接力跑比赛。突然一个男孩子重重的摔倒在地上。孩子痛苦的样子让人担心,到医院拍片后得知右手腕“骨膜挫伤”,需要打上石膏慢慢静养才能恢复。回想当时的体育场地上并没有障碍物,孩子怎么会平地跌倒呢?经询问后才知,在跑动中他的一只鞋带松了后被绊倒在地。体育课上难免会有很多的磕磕碰碰,但是如何将危险降低到最低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责任。体育游戏中学生往往会被游戏的内容吸引,而忽视了游戏当中的危险。教师在游戏活动前要考虑场地的安全、讲解注意事项、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活动时教师要教会学生保护和自我保护。如发生受伤事件,还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快乐的游戏课还需要安全来保驾护航!

三、游戏活动中要坚持“主动参与、积极创新”。

“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终极目标。体育游戏注重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精彩的教学,也比不上教会孩子自我学习和自我创新学习。因此,在低年级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游戏内容,将一些简单的可操作的游戏可交给孩子们去设计。比如游戏场地的安排、游戏的方法、游戏规则等等。在中高年级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有目的组织学生根据场地、器材、人数、天气,编排自己喜欢的游戏。例如:在一节游戏课《巧用呼啦圈》中,教师让学生想象呼啦圈像什么?像方向盘、像车轮、像黑洞、像太阳、像飞碟„„学生们根据想象利用呼啦圈做了开火车的游戏、钻山洞的游戏、发飞碟的游戏„„最后一环节中,教师给了各小组一个足够大的场地,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呼啦圈及其它器材设计一有困难的障碍区,然后学生进行尝试完成。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既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能力。

篇8:浅谈新课程语文教学观

关注学生发展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以人为本。我想从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来说明这一观点。

1.是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情绪饱满, 在愉快、兴奋中学习,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兴趣浓, 求知欲强。

2.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 积极思维, 动脑筋想问题, 有充分参与的时间与空间。

3.是学生的交往状态:学生在班、组内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平等的交流, 课堂气氛民主和谐。

4.是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在参与中思维活跃, 注意力集中, 每次思考和每个结论都经过独立思考且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

5.是学生的生成状态:学生的智能、情感得到了某种程度或一定程度的发展, 学有所得, 体验成功。

总的说来, 要从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是否学得自主, 学生有没有学会、有没有会学的角度出发来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具体从学生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没有情绪状态、参与状态, 就不能激活课堂;单有情绪状态、参与状态, 容易形成课堂教学中的“泡沫现象, 表面繁荣”;只有五大状态的协调统一, 才可能对课堂教学效果作出准确的评价。

促进教师提高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它既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 也关注教师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关注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 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 关注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的发展等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 将对教师教学观念、教师教学行为及相关的课堂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启示:

1.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得到更新。“以学论教”具有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与更新的实践性。以前教师更多的是“教”的意识, 现在开始转到以“学”为出发点、根本点和归宿,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而施教。这不仅仅是接受新观点和新信息, 而是把新的教育思想用于实践并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要求。因此,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 教师一要有学生意识。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要深入人心。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和群体, 需要对其给予充分信任, 尊重和关怀。二要有民主意识。教师只有“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 只有“情通”才能“理达”, 只有“平等交往和沟通”才能有效教学。三要有课程意识。学生的生活有多大, 课程就有多大。陶行知先生说过, 生活就是教育。新的课程处理的基本观点是“以学论教”, 从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问题, 学生的活动, 学生的收获出发, 强调教材处理的过程性、生成性和体验性, 不把教材看成“圣经”。

2.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发生改变。“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新课程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置于突出位置, 强调在实践中学, 在探索中学, 在合作交往中学。强调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这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教师将更多地思考、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教师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 而不是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请学生参加课堂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上一篇:以游戏为主题的小学作文下一篇:机关单位学习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