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2024-06-01

《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共11篇)

篇1:《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图画展览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聆听体验《漫步主题》《牛车》《基辅大门》,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刻画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音乐体裁——交响音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交响诗、交响音画等音乐感兴趣,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其中的音乐情感及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人音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的第一课时——欣赏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共有三部分内容:《漫步主题》《牛车》《基辅大门》。《图画展览会》原是一部钢琴组曲,作者为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后被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成管弦乐曲。组曲中的每一首乐曲都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作品的旋律、节奏等都与俄罗斯民间歌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点难点初步了解音乐表现手段与美术作品相结合的蕴意。用美术、文学的视角来理解音乐,了解艺术之间的关联性。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导入

1、出示三幅图片——高山、沙漠、河流。同时播放《沃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

2、提问:你听到的音乐片段描写的是哪幅图片?

3、师: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听出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正在流淌的河流,或者说,音乐描绘的是自然景物。像这种形式的音乐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交响诗”,也叫做“音诗音画”(PPT出示)。

【讲授】新课教学

1、师:请同学朗读“音诗音画”的概念。

2、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描绘文学作品的交响诗叫“音诗”,描绘自然景物的交响诗叫“音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音乐可以和文学相结合,也能和美术相结合。

3、师:既然交响音画是以绘画为题材的,那么就一定和美术作品有关。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画展的呢?你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步伐来参观画展呢?

4、用PPT播放三段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让同学们选择能够体现参观画展的步伐状态的音乐片段。(选用快速、中速、慢速的三个音乐片段,其中慢速的音乐片段是《漫步主题》)

5、师:看来大家都会选择第三种稍慢的音乐来表现漫步的状态,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用放慢的脚步,走进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PPT出示课题)

6、介绍作曲家生平a.穆索尔斯基 b.强力集团

7、聆听《漫步主题》:

a.听一听: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意境?

b.辨一辨:再次聆听,思考: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哪一个?(小号)

8、观看视频,认识主奏乐器。(出示管弦乐队编制图)

9、作品创作背景介绍(PPT)

《图画展览会》共有十幅画,作者是穆索尔斯基已故的建筑家朋友哈特曼。作曲家为这十幅画分别谱写了音乐作品,并用《漫步主题》进行了连接,在整体上形成了统一。(浏览画作)

【活动】音乐鉴赏

(一)学唱《漫步主题》 唱一唱:

1、分析谱例

师:同学们仔细观看谱例,寻找不常见的音乐符号。

(5/4拍子—混合复拍子、6/4复拍子、“—”充分保持符号)

2、教师用钢琴弹奏《漫步主题》的主旋律,要求同学们边唱谱边用手打节奏。

3、用“bong”来模仿管弦乐队的声音演唱。

(二)欣赏《牛车》

1、师:伴随着悠扬的漫步主题,我们来到了一幅叫做《牛车》的画面前。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在脑海中想象,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2、播放《牛车》的美术作品,验证自己聆听音乐后想象的画面和此作品是否相似。

3、观看视频,分辨主奏乐器。(低音号)

(三)欣赏《基辅大门》

1、聆听音乐作品,完成连线题(将旋律特点与音乐形象想连结)

2、思考音乐情绪。

气势雄伟、庄严宏大、感人至深……

【讲授】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作曲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音诗音画,赋予音乐神奇的魅力,从而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图画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流淌的画面。当我们能够用耳朵去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图画展览会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图画展览会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导入

1、出示三幅图片——高山、沙漠、河流。同时播放《沃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

2、提问:你听到的音乐片段描写的是哪幅图片?

3、师: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听出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正在流淌的河流,或者说,音乐描绘的是自然景物。像这种形式的音乐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交响诗”,也叫做“音诗音画”(PPT出示)。

【讲授】新课教学

1、师:请同学朗读“音诗音画”的概念。

2、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描绘文学作品的交响诗叫“音诗”,描绘自然景物的交响诗叫“音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音乐可以和文学相结合,也能和美术相结合。

3、师:既然交响音画是以绘画为题材的,那么就一定和美术作品有关。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画展的呢?你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步伐来参观画展呢?

4、用PPT播放三段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让同学们选择能够体现参观画展的步伐状态的音乐片段。(选用快速、中速、慢速的三个音乐片段,其中慢速的音乐片段是《漫步主题》)

5、师:看来大家都会选择第三种稍慢的音乐来表现漫步的状态,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用放慢的脚步,走进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PPT出示课题)

6、介绍作曲家生平a.穆索尔斯基 b.强力集团

7、聆听《漫步主题》:

a.听一听: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意境?

b.辨一辨:再次聆听,思考: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哪一个?(小号)

8、观看视频,认识主奏乐器。(出示管弦乐队编制图)

9、作品创作背景介绍(PPT)

《图画展览会》共有十幅画,作者是穆索尔斯基已故的建筑家朋友哈特曼。作曲家为这十幅画分别谱写了音乐作品,并用《漫步主题》进行了连接,在整体上形成了统一。(浏览画作)

【活动】音乐鉴赏

(一)学唱《漫步主题》 唱一唱:

1、分析谱例

师:同学们仔细观看谱例,寻找不常见的音乐符号。

(5/4拍子—混合复拍子、6/4复拍子、“—”充分保持符号)

2、教师用钢琴弹奏《漫步主题》的主旋律,要求同学们边唱谱边用手打节奏。

3、用“bong”来模仿管弦乐队的声音演唱。

(二)欣赏《牛车》

1、师:伴随着悠扬的漫步主题,我们来到了一幅叫做《牛车》的画面前。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在脑海中想象,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2、播放《牛车》的美术作品,验证自己聆听音乐后想象的画面和此作品是否相似。

3、观看视频,分辨主奏乐器。(低音号)

(三)欣赏《基辅大门》

1、聆听音乐作品,完成连线题(将旋律特点与音乐形象想连结)

2、思考音乐情绪。

气势雄伟、庄严宏大、感人至深……

【讲授】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作曲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音诗音画,赋予音乐神奇的魅力,从而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图画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流淌的画面。当我们能够用耳朵去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篇2:《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教学目标

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在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和刻画音乐形象上的作用后,自主分析作品。

3、通过欣赏和介绍,使学生掌握“音画”这一概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享受,拓宽艺术视野与审美。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所接触和了解的音乐知识较少,对音乐要素的认知较为陌生,而且学生也不擅长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音乐作品。本节课从音乐要素入手,让学生认识音乐要素的同时,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重点难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段落,体会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和刻画音乐形象上所起到的作用。

自主分析,学生能用已知的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所表现的情绪及刻画的形象。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教学活动

一、导入

1、出示两幅图片,画家根据音乐所创作的画作(美术课本《音画交融》中的作品)。

2、引出“音画”概念。

3、介绍作曲家引出课题《图画展览会》。

【讲授】新授课一>漫步主题

1、播放三段音乐(《葬礼进行曲》《野蜂飞舞》《漫步主题》)。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这三段音乐,并回答问题。问题:每段音乐的特点(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怎样的情感?

2、总结,板书

速度 缓慢 快速 中速

力度 较强 轻 较强

音色 低沉 明亮 明亮

主题 悲伤 欢快 柔和

师:哪段音乐适合用于观看画展的背景音乐?

3、第三段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乐曲中的《漫步主题》。

4、学唱《漫步主题》主旋律。先跟老师唱谱,随后用“啊”演唱主旋律。

5、欣赏全曲,并回答问题。问题1: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个部分? 问题2:开头的主题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6、总结,小号明亮的音色是乐曲显得既庄严又柔和。二>牛车主题

1、出示幻灯片——《牛车》绘画作品。请同学描述画面内容。

2、请同学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手法描写这幅画面?

3、播放《牛车》主题旋律。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描绘这一画面主题的。

4、学唱《牛车》主题旋律。

5、播放全曲。并随音乐哼唱主旋律,进行律动活动。

问题:乐曲分为几部分?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你能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故事吗 三>两个犹太人

1、介绍绘画作品,画面描写的是一穷、一富两个犹太人,作曲家用对比鲜明的音乐生动的描绘出两个不同的人物。

2、播放音乐,出示问题及幻灯片。

问题:将描写两种不同音乐形象的手法填入表中。

3、音乐活动,配合音乐表演两个犹太人四>基辅大门

1、播放图片《基辅大门》。问题:你在这幅画面上看到了哪些场景?

2、总结,绘画作品描述三个场景,同时音乐家也用不同的音乐创作手法表现了这三个场景。

3、分段播放音乐。出示三个不同场景的画面图片。A、播放第一段音乐(乐曲的第二乐段)。

问题: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哪个场景?音乐有哪些特点? B、同时播放第二段和第三段音乐。

问题:这两段音乐分别描写的是哪个场景?音乐中有哪些特点?【作业】小结今天我们运用音乐创作要素欣赏和分析了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中的《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首音乐作品。在欣赏三首作品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也体会到了音乐语言的丰富多彩,这就是音乐的神奇之处。

图画展览会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图画展览会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教学活动

一、导入

1、出示两幅图片,画家根据音乐所创作的画作(美术课本《音画交融》中的作品)。

2、引出“音画”概念。

3、介绍作曲家引出课题《图画展览会》。

【讲授】新授课一>漫步主题

1、播放三段音乐(《葬礼进行曲》《野蜂飞舞》《漫步主题》)。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这三段音乐,并回答问题。问题:每段音乐的特点(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怎样的情感?

2、总结,板书

速度 缓慢 快速 中速

力度 较强 轻 较强

音色 低沉 明亮 明亮

主题 悲伤 欢快 柔和

师:哪段音乐适合用于观看画展的背景音乐?

3、第三段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乐曲中的《漫步主题》。

4、学唱《漫步主题》主旋律。先跟老师唱谱,随后用“啊”演唱主旋律。

5、欣赏全曲,并回答问题。问题1: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个部分? 问题2:开头的主题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6、总结,小号明亮的音色是乐曲显得既庄严又柔和。二>牛车主题

1、出示幻灯片——《牛车》绘画作品。请同学描述画面内容。

2、请同学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手法描写这幅画面?

3、播放《牛车》主题旋律。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描绘这一画面主题的。

4、学唱《牛车》主题旋律。

5、播放全曲。并随音乐哼唱主旋律,进行律动活动。

问题:乐曲分为几部分?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你能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故事吗 三>两个犹太人

1、介绍绘画作品,画面描写的是一穷、一富两个犹太人,作曲家用对比鲜明的音乐生动的描绘出两个不同的人物。

2、播放音乐,出示问题及幻灯片。问题:将描写两种不同音乐形象的手法填入表中。

3、音乐活动,配合音乐表演两个犹太人四>基辅大门

1、播放图片《基辅大门》。问题:你在这幅画面上看到了哪些场景?

2、总结,绘画作品描述三个场景,同时音乐家也用不同的音乐创作手法表现了这三个场景。

3、分段播放音乐。出示三个不同场景的画面图片。A、播放第一段音乐(乐曲的第二乐段)。

问题: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哪个场景?音乐有哪些特点? B、同时播放第二段和第三段音乐。

篇3:《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演唱和欣赏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2、知识与技能: 在掌握切分音节奏的同时能用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彩云追月》的主旋律,并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过程与方法:欣赏、演唱《彩云追月》,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运用欣赏、比较、实践等方法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

学情分析 《彩云追月》这首歌是根据民族管弦乐曲的意境和旋律填词而成,虽然整首乐曲音调并不是太高,但节奏还是很有难度的。农村学校的学生音乐理论基础差,所以先用一课时让学生对歌曲的意境、主旋律和节奏等有所掌握后,为后面的合唱教学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用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主旋律。

2、教学难点:认识切分音节奏,并解决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演唱,使学生更贴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方法讨论法、对比法、模唱法等。

教学准备钢琴、碰铃、双响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6.1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

师: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同学们能说一说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和音乐吗?

生:嫦娥奔月的传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之上,十五的月亮等。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配有歌曲《彩云追月》的月亮图片,请同学们结合歌词来体会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生:在清澈透明、幽静的月夜里,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讲授】学习歌曲

1、学习切分节奏:

1)找一找歌曲中的切分节奏。2)用切分节奏为歌曲伴奏。

2、学唱歌曲旋律: 1)学唱第一乐段

a教师唱学生默唱并划旋律线.b比较两条旋律线,分句学唱,师生接龙唱。

(旋律节奏相似,好像彩云与月亮在一问一答,互相倾诉。)2)学唱第二乐段

a听教师唱,学生划旋律线。

b跟琴分句模唱。要求:唱准附点、切分节奏 c跟琴完整模唱旋律。

3、学唱歌词: 1)听录音轻声唱 2)学唱第一乐段

教师范唱、学生跟琴唱、教师讲解启发情感、学生有感情的跟琴唱。3)学唱第二乐段

跟琴唱、讲解难点、练唱、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激发感情、有感情地练唱。

4、用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5、歌曲处理

1)纠正学生唱错的乐句。2)加上力度记号mpmf,设计演唱形式。【活动】了解作曲家任光及音乐背景,并欣赏钢琴独奏《彩云追月》

任光(1900—1941),生于浙江越剧之乡嵊县。1919年,赴法国留学作曲。归国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与电影歌曲,代表作有《月亮月光光》《渔光曲》等40余首著名歌曲。

《彩云追月》原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因旋律优美又被改编成了一些民族乐器独奏、歌曲以及钢琴曲,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用钢琴演奏《彩云追月》,同学们听到了你们熟悉的旋律可以一起小声哼唱。

【练习】用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

把碰铃、双响筒等简单打击乐器分给乐器组的同学们,在配合着声乐组和老师的钢琴。鼓励学生音乐创作,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此环节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作业】

结合歌曲《彩云追月》的意境,用画笔画一幅画。

彩云追月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彩云追月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新课

师: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同学们能说一说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和音乐吗?

生:嫦娥奔月的传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之上,十五的月亮等。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配有歌曲《彩云追月》的月亮图片,请同学们结合歌词来体会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生:在清澈透明、幽静的月夜里,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讲授】学习歌曲

1、学习切分节奏:

1)找一找歌曲中的切分节奏。2)用切分节奏为歌曲伴奏。

2、学唱歌曲旋律: 1)学唱第一乐段

a教师唱学生默唱并划旋律线.b比较两条旋律线,分句学唱,师生接龙唱。

(旋律节奏相似,好像彩云与月亮在一问一答,互相倾诉。)2)学唱第二乐段

a听教师唱,学生划旋律线。

b跟琴分句模唱。要求:唱准附点、切分节奏 c跟琴完整模唱旋律。

3、学唱歌词: 1)听录音轻声唱 2)学唱第一乐段

教师范唱、学生跟琴唱、教师讲解启发情感、学生有感情的跟琴唱。3)学唱第二乐段

跟琴唱、讲解难点、练唱、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激发感情、有感情地练唱。

4、用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5、歌曲处理

1)纠正学生唱错的乐句。

2)加上力度记号mpmf,设计演唱形式。【活动】了解作曲家任光及音乐背景,并欣赏钢琴独奏《彩云追月》

任光(1900—1941),生于浙江越剧之乡嵊县。1919年,赴法国留学作曲。归国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与电影歌曲,代表作有《月亮月光光》《渔光曲》等40余首著名歌曲。

《彩云追月》原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因旋律优美又被改编成了一些民族乐器独奏、歌曲以及钢琴曲,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用钢琴演奏《彩云追月》,同学们听到了你们熟悉的旋律可以一起小声哼唱。

【练习】用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

把碰铃、双响筒等简单打击乐器分给乐器组的同学们,在配合着声乐组和老师的钢琴。鼓励学生音乐创作,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此环节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作业】

篇4:《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吹歌《小放驴》曲调。

2、情感目标: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

3、能力发展目标: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教学意图 《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这首乐曲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其次,这首乐曲也源于河北的民间歌舞——地秧歌“跑驴”。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节目中民间表演“跑驴”的内容十分相符。它们都是那样地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同时,乐曲的律动又与“跑驴”的舞蹈动作十分吻合。这首乐曲有着很深厚的生活基础。

乐曲开始是用管子吹奏的一个长音。它既可让人想象为“跑驴”开场时演员的呼唤声,又可想象为农民放牧时驴子的嘶叫声。这种启始方法,从一开头就表现出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谨、工整。特别是乐曲的句子或长或短地都有所重复,因而在民间把这种重复现象称之为“句句双”。

从演奏形式上看,它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仗形式,从而使音乐情绪溢发地显得浓烈、炽热,感情色彩颇浓。河北吹歌之所以有吹歌之称,是因为它演奏的内容主要是民歌、小调、戏曲音调的缘故。河北吹歌的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辅之以一些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其二是以唢呐为主,加上一组打击乐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熟悉河北吹歌《小放驴》曲调。

教学难点: 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讲授】教学过程

一、聆听《小放驴》

1、初听:乐曲表现了什么?使用了哪些乐器?

2、简介体裁:《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体裁 属于河北吹歌。

3、再听: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4、复听,学生跟着想象。

二、小结

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有限度,以及对其他地域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等各种存在的差异,在对地方音乐特点的认识上也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尽可能的让他们知道在音乐上反映出的地方差异和特点。

☆小放驴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小放驴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讲授】教学过程

一、聆听《小放驴》

1、初听:乐曲表现了什么?使用了哪些乐器?

2、简介体裁:《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体裁 属于河北吹歌。

3、再听: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4、复听,学生跟着想象。

二、小结

篇5:《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16册第二单元《乐海泛舟》中的一首歌曲。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爸爸妈妈都曾抱着孩子或守护在孩子床边哼着摇篮曲,让孩子在幸福的歌声中甜甜地进入梦乡。可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又知道幼时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呢?有多少孩子又知道感激父母的疼爱呢?在此,我想通过欣赏不同的摇篮曲,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摇篮曲》的演唱,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歌曲的意境,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2、通过聆听各种类型的《摇篮曲》,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得出各类摇篮曲的特点。

3、通过学生的展示,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轻柔声演唱《摇篮曲》并体会歌曲意境,感受伟大的母爱。教学难点:分析综合中外《摇篮曲》的异同

教学过程5.1 教学活动【活动】情境导入,酝酿感情

用多媒体播放几组幻灯片(母亲哄孩子入睡的图片),问:通过图片你联想到什么?(以此引入母亲、歌曲、摇篮曲)

【活动】聆听歌曲,感知情感

1、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经典音乐的魅力。

2、教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具有哪些情绪特点?(这是一首母亲哄宝宝入睡时唱的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福,情绪特点:舒缓的、亲切的、宁静的、甜美的)

3、教师范唱,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鼓励学生轻声模唱。

4、讲故事:1858年,勃拉姆斯在汉堡指挥女声合唱团时,与女歌唱家法柏夫人相识,她很喜欢演唱勃拉姆斯的歌曲。十年后――1868年,法柏夫人生了第二个男孩,作曲家闻讯后,决定写一首“摇篮曲”向她表示庆贺。于是,便从《德意志儿童绘画读本》一书中选取一首童谣并将其改编成歌词,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摇篮曲》.【活动】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小声跟唱。

2、请学生找出旋律中难唱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与练习。(1)弱起小节(2)附点节奏(3)倚音

3、学生轻声朗读歌词,领会歌词大意。并请学生挑选歌词中描写的事物,构思出一幅温馨画面。(小宝贝、母亲、丁香、红玫瑰、天使、圣诞树等。)

4、结合画面复听音乐,并随音乐轻声跟唱。思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像小船摇荡的感觉)

5、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演唱歌曲。【活动】欣赏中外《摇篮曲》,总结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1、聆听舒伯特的《摇篮曲》。

2、播放多媒体录像:独具中国风味的东北民歌《摇篮曲》。

3、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旋律舒展,大方。后者通过环境描述进行含蓄的表达,曲调极富中华民族特色。)

4、总结:中外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多媒体展示):

1)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2)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3)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4)最常见节拍是6/8拍,其次是3/4拍、4/4拍。

【活动】表演讨论,升华情感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音乐表演,充分运用各种音乐形式表现歌曲。

1、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本组最擅长的方式进行表演准备(如:歌唱、绘画、舞蹈、朗诵、律动、情景剧等)

2、分组准备,教师巡回指导

3、挑选好的小组进行展示

4、小结,并评选本节课优秀小组,给予奖励。

☆摇篮曲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摇篮曲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情境导入,酝酿感情

用多媒体播放几组幻灯片(母亲哄孩子入睡的图片),问:通过图片你联想到什么?(以此引入母亲、歌曲、摇篮曲)

【活动】聆听歌曲,感知情感

1、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经典音乐的魅力。

2、教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具有哪些情绪特点?(这是一首母亲哄宝宝入睡时唱的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福,情绪特点:舒缓的、亲切的、宁静的、甜美的)

3、教师范唱,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鼓励学生轻声模唱。

4、讲故事:1858年,勃拉姆斯在汉堡指挥女声合唱团时,与女歌唱家法柏夫人相识,她很喜欢演唱勃拉姆斯的歌曲。十年后――1868年,法柏夫人生了第二个男孩,作曲家闻讯后,决定写一首“摇篮曲”向她表示庆贺。于是,便从《德意志儿童绘画读本》一书中选取一首童谣并将其改编成歌词,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摇篮曲》.【活动】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小声跟唱。

2、请学生找出旋律中难唱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与练习。(1)弱起小节(2)附点节奏(3)倚音

3、学生轻声朗读歌词,领会歌词大意。并请学生挑选歌词中描写的事物,构思出一幅温馨画面。(小宝贝、母亲、丁香、红玫瑰、天使、圣诞树等。)

4、结合画面复听音乐,并随音乐轻声跟唱。思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像小船摇荡的感觉)

5、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演唱歌曲。【活动】欣赏中外《摇篮曲》,总结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1、聆听舒伯特的《摇篮曲》。

2、播放多媒体录像:独具中国风味的东北民歌《摇篮曲》。

3、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旋律舒展,大方。后者通过环境描述进行含蓄的表达,曲调极富中华民族特色。)

4、总结:中外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多媒体展示):

1)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2)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3)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4)最常见节拍是6/8拍,其次是3/4拍、4/4拍。

【活动】表演讨论,升华情感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音乐表演,充分运用各种音乐形式表现歌曲。

1、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本组最擅长的方式进行表演准备(如:歌唱、绘画、舞蹈、朗诵、律动、情景剧等)

2、分组准备,教师巡回指导

3、挑选好的小组进行展示

篇6:《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统意义上劳动的歌——劳动号子。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川江船夫号子》片段,能够认识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2、通过聆听《川江船夫号子》片段和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认识、体验劳动号子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关

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歌曲。能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

学情分析

1、咱们国家有非常多优秀的民歌作品,但现在的初中孩子却只关注流行音乐,对民歌作品知之甚少。号子作为人类和劳动结合碰撞的精神艺术之花,需要教师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愿去学习和继承它。

2、初一孩子,大部分处于变声期,音乐课上不愿唱,不敢唱是普遍现象,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正确引导,让孩子们在体会和感受的过程中想用唱来表达。并且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重点难点重点:

1、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难点: 歌曲《军民大生产》、中“#4”的音准、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音组成的节奏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劳动的歌(导入部分)

1、语言导入:(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了解过民歌这样一种歌曲形式。我们也知道咱们国家是一个幅员辽阔的民族众多的国家。有着非常多,很好听的民歌作品。一些民歌作品,因为民族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或者方言的不同,表现的生活抒发的情感不同,等等,展示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体裁,咱们今天就一起走近伴随集体劳动产生的一种民歌体裁——《劳动的歌》。出示课题——《劳动的歌》。

2、问题一:有没同学知道什么是劳动的歌? 生答,师小结。

师演唱和播放经典民歌片段,生猜是否属于劳动的歌,为什么? 歌曲一:《放马山歌》片段(教师演唱)。(属于山歌,特点:自由、悠长、热情、嘹亮)歌曲二:《采茶舞曲》片段(教师演唱)。(属于小调,特点: 优美,婉转,节奏整齐)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感受山歌小调的艺术魅力。(为以后学习作铺垫)歌曲三:《川江船夫号子》片段(音频播放)。(属于劳动号子,特点引导学生总结)

4、教师小结,劳动的歌的内涵。出示课件:劳动的歌——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曲调简单、节奏鲜明的民间歌曲。通常指劳动号子以及由劳动号子衍生出来的艺术形式。

【讲授】劳动的歌(新课教学部分)A部分:《川江船夫号子》片段欣赏。

1、再次聆听《川江船夫号子》片段。师板书:《川江船夫号子》后提问:

问题1:这段号子的特点?(启发学生得到“节奏感强、有力、方言演唱”等答案并板书)问题2:你觉得是一个人唱的,还是很多人唱的?

a、师引导学生在演唱感受中得到劳动号子最常见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合(板书)b、知道领唱者被称为号工,是劳动的指挥者。

问题3:劳动中为什么要喊号子?(可以各抒己见)

得到号子的作用——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等

2、第三次聆听《川江船夫号子》片段,通过视听,体会感受号子的力量。a、生再谈试听感受。

b、模仿船夫拉船的场景,再次感受和试唱《川江船夫号子》片段。

B部分:《军民大生产》歌唱体验。

1、教师小结A部分内容,由《船夫号子》过渡到《打夯号子》

2、教师板书《打夯号子》后出示简短视频片段《文化记忆——打夯号子》片段,导入由张寒晖填词的陇东民歌《军民大生产》。

3、学唱《军民大生产》。

第一步骤:衬词学习:衬词

1、嗬嗨。衬词2:西哩哩哩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呔。衬词3: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 衬词4:一、二、三、四 a、通过学习知道衬词的作用。

b、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第二步骤:师生配合演唱《军民大生产》其中三段,初步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

第三步骤:带着问题聆听《军民大生产》音频。问题1:歌曲的演唱形式?(明白号子最常见的演唱形式是一领众合。但也有可能是齐唱、轮唱等)

问题2:歌曲的情绪?(通过生谈自己对歌曲声音、演唱者心情的感受来判断歌曲演唱的情绪)

第四步骤:每组同学轮流当号工,按照众人领唱众人合的方式演唱。(要求:带着情绪演唱)【活动】劳动的歌(活动部分,结束部分)

1、师引导生小结劳动号子的歌词、曲调特点(曲调简单、歌词可以自由改编)

2、自由即兴创编一段劳动的歌。可运用《川江船夫号子》片段作为素材。也可以用《军民大生产》作为素材。

3、学生展示创编成果。

4、教师小结:劳动的歌——劳动号子,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碰撞而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他伴随着人类劳动创造了一个又战胜自然的奇迹。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重体力劳动逐渐被机械所代替,号子声声震撼四野的场面已经看不见了,甚至连昔日的号工也余下无几。但是“劳动号子”作为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进了咱们都能祖国广袤的大地中,他们被搬上了舞台,走近了荧幕。我们爱护它、保护它如同珍惜中华民族的每一项文化遗产。让我们在《巴东石工》的号子声声里结束今天的课程。

☆军民大生产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军民大生产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劳动的歌(导入部分)

1、语言导入:(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了解过民歌这样一种歌曲形式。我们也知道咱们国家是一个幅员辽阔的民族众多的国家。有着非常多,很好听的民歌作品。一些民歌作品,因为民族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或者方言的不同,表现的生活抒发的情感不同,等等,展示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体裁,咱们今天就一起走近伴随集体劳动产生的一种民歌体裁——《劳动的歌》。出示课题——《劳动的歌》。

2、问题一:有没同学知道什么是劳动的歌? 生答,师小结。

师演唱和播放经典民歌片段,生猜是否属于劳动的歌,为什么? 歌曲一:《放马山歌》片段(教师演唱)。(属于山歌,特点:自由、悠长、热情、嘹亮)歌曲二:《采茶舞曲》片段(教师演唱)。(属于小调,特点: 优美,婉转,节奏整齐)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感受山歌小调的艺术魅力。(为以后学习作铺垫)歌曲三:《川江船夫号子》片段(音频播放)。(属于劳动号子,特点引导学生总结)

4、教师小结,劳动的歌的内涵。出示课件:劳动的歌——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曲调简单、节奏鲜明的民间歌曲。通常指劳动号子以及由劳动号子衍生出来的艺术形式。

【讲授】劳动的歌(新课教学部分)A部分:《川江船夫号子》片段欣赏。

1、再次聆听《川江船夫号子》片段。师板书:《川江船夫号子》后提问:

问题1:这段号子的特点?(启发学生得到“节奏感强、有力、方言演唱”等答案并板书)问题2:你觉得是一个人唱的,还是很多人唱的?

a、师引导学生在演唱感受中得到劳动号子最常见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合(板书)b、知道领唱者被称为号工,是劳动的指挥者。

问题3:劳动中为什么要喊号子?(可以各抒己见)

得到号子的作用——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等

2、第三次聆听《川江船夫号子》片段,通过视听,体会感受号子的力量。a、生再谈试听感受。

b、模仿船夫拉船的场景,再次感受和试唱《川江船夫号子》片段。

B部分:《军民大生产》歌唱体验。

1、教师小结A部分内容,由《船夫号子》过渡到《打夯号子》

2、教师板书《打夯号子》后出示简短视频片段《文化记忆——打夯号子》片段,导入由张寒晖填词的陇东民歌《军民大生产》。

3、学唱《军民大生产》。

第一步骤:衬词学习:衬词

1、嗬嗨。衬词2:西哩哩哩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呔。衬词3: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 衬词4:一、二、三、四 a、通过学习知道衬词的作用。

b、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第二步骤:师生配合演唱《军民大生产》其中三段,初步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

第三步骤:带着问题聆听《军民大生产》音频。问题1:歌曲的演唱形式?(明白号子最常见的演唱形式是一领众合。但也有可能是齐唱、轮唱等)

问题2:歌曲的情绪?(通过生谈自己对歌曲声音、演唱者心情的感受来判断歌曲演唱的情绪)

第四步骤:每组同学轮流当号工,按照众人领唱众人合的方式演唱。(要求:带着情绪演唱)【活动】劳动的歌(活动部分,结束部分)

1、师引导生小结劳动号子的歌词、曲调特点(曲调简单、歌词可以自由改编)

2、自由即兴创编一段劳动的歌。可运用《川江船夫号子》片段作为素材。也可以用《军民大生产》作为素材。

3、学生展示创编成果。

篇7:《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优美、柔缓、深情的情绪背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体验音乐内在的情感。

2、了解歌曲《我和你》的创作背景。

3、能够听辨各种演唱形式,并且和老师一起对歌曲进行创编。

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有五个乡镇合在一起的一所县城中学。学生素质程度参差不齐。在农村家庭居多的环境下,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不重视,更难说是音乐这门副科了。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观念不强。由于孩子初步进入青春期的他们好胜心强,好动,嗓子开始变声,不爱唱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以身做责以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感染学生;并创设情境,适当的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设计适合他们的课堂学习方式。比如适当的降调,多听少唱,利用多样化的演唱形式调动大家积极性等。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唱出歌曲《我和你》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音频导入欣赏历届奥运会主题曲串烧

【活动】欣赏视屏,聆听歌曲《我和你》通过08年奥运视屏,聆听并初步体验感受音乐情感内涵。

【讲授】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了解与歌曲相关的三个关键人物及奥运会主题曲的竞选过程。【练习】学习歌曲

1、跟电子琴伴奏,学生用”LU”哼唱歌曲旋律。

2、跟电子琴学唱歌词。

3、聆听分析歌曲情感意境。

4、无伴奏表演唱歌曲。

【活动】创编拓展

1、听辨歌曲演唱形式。

2、聆听教师范唱改编歌曲。

3、学生改编创作歌曲。

4、表演体验歌曲。

【作业】小结小结寄予希望,作业

1、小组为单位创编歌曲,下节课前5分钟进行表演。

2、收集你喜欢的体育盛会歌曲或音乐,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我和你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我和你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音频导入欣赏历届奥运会主题曲串烧

【活动】欣赏视屏,聆听歌曲《我和你》通过08年奥运视屏,聆听并初步体验感受音乐情感内涵。

【讲授】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了解与歌曲相关的三个关键人物及奥运会主题曲的竞选过程。【练习】学习歌曲

1、跟电子琴伴奏,学生用”LU”哼唱歌曲旋律。

2、跟电子琴学唱歌词。

3、聆听分析歌曲情感意境。

4、无伴奏表演唱歌曲。

【活动】创编拓展

1、听辨歌曲演唱形式。

2、聆听教师范唱改编歌曲。

3、学生改编创作歌曲。

4、表演体验歌曲。【作业】小结小结寄予希望,作业

1、小组为单位创编歌曲,下节课前5分钟进行表演。

篇8:《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梅戏的锣鼓经、唱腔的基本常识

2、学唱《对花》中的一个片段,能用黄梅戏本嗓唱法演唱歌曲,将黄梅戏小戏俏皮的感觉表现出来。

3、感受和体验黄梅戏的风格特点,并对黄梅戏的文化传承价值予以认同,进而能进一步关注黄梅戏。

学情分析初中九年级的学生,课业繁重,平时听音乐的时间不多,戏曲接触的就更少了。学生对黄梅戏了解不多,初听黄梅戏会觉得土,但《对花》旋律欢快,容易学唱,学生还是能接受的。

重点难点

1、将两句“拖腔”的音准、节奏演唱准确,韵味演唱出来

2、将整首戏曲完整、有韵味的演唱出来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导入、揭题

1、今天要向同学们介绍两位农家小孩,请你听一听他们的自我介绍,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平时都做些什么?他们又是以怎样的自我方式进行自我介绍的?

2、剧情介绍

3、聆听《对花》,请你听听他们是怎样猜花对歌的呢?他们以怎样的演唱形式对歌呢? 【讲授】学唱“对唱”部分

1、听“对歌”音频,关注哪几个的发音与普通话不同?

2、男女声分别与老师合作学唱

3、男女声合作演唱

4、创编动作

5、边唱边做动作

【讲授】学唱“拖腔”

11、他们在哪里猜花对歌呢?

2、注意换气口,分两部分学唱

3、学唱前半句

4、第一乐句完整演唱

5、边唱边做动作

【讲授】学唱“拖腔”

21、注意换气口,分两部分学唱

2、学唱前一句

3、两句完整演唱

4、出示“衬词”,衬词乐句的“喂呀”要唱的轻巧、弹性,讲解衬词的作用:具有音乐过门的性质,有卖关子的意思。

5、随伴奏完整演唱

【活动】学习“锣鼓经”

1、完整演唱戏曲,其中“乙冬冬……”这句由什么乐器演奏?

2、乙:空拍、冬:鼓、匡:大锣、呆:小锣 鼓:拍腿上,匡:拍掌,呆:两个手敲手心 将学生分三组进行合作

【讲授】总结

1、该唱词结构:多用衬字(词)、该戏曲内容:质朴、该戏曲旋律:蜿蜒起伏、该戏曲调式色彩:明亮

2、黄梅戏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是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它旋律优美、委婉动听。我们在课下也要多多的关注黄梅戏,关注传统的戏曲音乐

☆对花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对花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导入、揭题

1、今天要向同学们介绍两位农家小孩,请你听一听他们的自我介绍,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平时都做些什么?他们又是以怎样的自我方式进行自我介绍的?

2、剧情介绍

3、聆听《对花》,请你听听他们是怎样猜花对歌的呢?他们以怎样的演唱形式对歌呢? 【讲授】学唱“对唱”部分

1、听“对歌”音频,关注哪几个的发音与普通话不同?

2、男女声分别与老师合作学唱

3、男女声合作演唱

4、创编动作

5、边唱边做动作

【讲授】学唱“拖腔”

11、他们在哪里猜花对歌呢?

2、注意换气口,分两部分学唱

3、学唱前半句

4、第一乐句完整演唱

5、边唱边做动作

【讲授】学唱”拖腔”

21、注意换气口,分两部分学唱

2、学唱前一句

3、两句完整演唱

4、出示“衬词”,衬词乐句的“喂呀”要唱的轻巧、弹性,讲解衬词的作用:具有音乐过门的性质,有卖关子的意思。

5、随伴奏完整演唱

【活动】学习“锣鼓经”

1、完整演唱戏曲,其中“乙冬冬……”这句由什么乐器演奏?

2、乙:空拍、冬:鼓、匡:大锣、呆:小锣 鼓:拍腿上,匡:拍掌,呆:两个手敲手心 将学生分三组进行合作

【讲授】总结

1、该唱词结构:多用衬字(词)、该戏曲内容:质朴、该戏曲旋律:蜿蜒起伏、该戏曲调式色彩:明亮

篇9:《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和谐明快、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高雅的意境,品味歌曲风格的韵味,学习梅花的高贵品质。

3、了解作者黄自生平,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重点难点

1、准确演唱歌曲旋律(注意休止符)及其情感的表达。

2、运用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

3、尝试二声部合唱,注意各声部的和谐(注意速度、力度、情感的处理)。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创设情境

一、教师演唱歌曲《梅花引》片段;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歌曲描绘了哪些景物?(梅花、白雪)通过音乐的描述在你的头脑中勾勒出一副画面,然后说与老师和同学们听!老师也画了一幅画,同学们想看看吗?从画中我们看到: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远山、房屋、树木、小桥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而梅花却在这静谧的世界里悄然绽放,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梅花欢喜漫天雪、梅香浸雪、雪色映梅、皑皑的白雪衬托着点点梅花,构成了这寒冬季节最美最雅的一段风景。”同学们,这景色美吗?(美)那面对着此情此景,大家想不想到画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呢?(嘘!)听!远处隐约传来“叮当”之声!原来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远远的骑驴而来,小毛驴的脖子上挂着两只小铃铛,不听“叮当”作响;猜想一下,他在做什们?原来古人有“踏雪寻梅”的雅趣,今天就让我们效仿古人,追随铃声去“踏雪”去“寻梅”,去感受一下“踏雪寻梅”的乐趣……(板书:踏雪寻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踏雪寻梅”

【讲授】感受歌曲、熟悉作者、作品

二、教师范唱、简单介绍作者、作品

1、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歌曲描述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学生谈论并回答问题。

2、介绍歌曲《踏雪寻梅》的词曲作者

a、刘雪庵: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四川铜梁人;主要作品有《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菊花黄》《枫桥夜泊》《红豆词》等。

b、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活动】学唱歌曲、演绎歌曲

三、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俗话说:东西好吃要亲口尝一尝;好听的歌曲要亲自唱一唱)

1、学生朗读歌曲(生僻字释义:霁:ji、雪后放晴;灞ba桥:有扶手的石拱桥)

2、问题:歌曲描写了怎样画面?(骑驴踏雪赏梅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兴奋喜悦、怡然自得、)

3、mf—p—mf力度符号的处理(用中弱的力度以叙事的口吻来演唱;力度变化要表现出来。)

4、“骑驴灞桥过”一句中“骑”字的处理(骑字的弱起、其前面的八分休止符可做换气)“骑”字要一带而过、强拍要落在“驴”上。这是歌曲的第一乐段,生动地抒发了作者骑驴赏梅的兴奋心情,而铃儿响叮当之声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生动的场景。

5、四个“响叮当”处都有断音记号,要怎样处理?(学生讨论回答)(师):短促跳跃、力度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而近的清脆铃声;同学们可以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接唱,来体验一下演唱效果。

6、“好花采得瓶供养”是歌曲的高潮,力度要强、感叹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好”字之前的八分休止符的处理(可做深呼吸来处理此处)。

这是歌曲的第二乐段,用“叮当”之声生动地描绘了骑驴赏梅的情景,抒发了赏梅后得到满足的喜悦心情。

7、学生齐唱歌曲,重温歌曲,为歌曲打节奏(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手和脚来配合,注意速度和力度的掌控)。

【活动】了解“踏雪寻梅”之典故

四、古人缘何“骑驴踏雪寻梅”这源于一个典故: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自幼酷爱梅花,敬仰梅花的铮铮钢干,坚贞高洁的品质;后来她巧据官位,隐居山林,经常在大雪纷飞时节,骑驴在灞桥赏梅,寻找作诗的灵感;有诗为证:“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这也成为古代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向往高洁生活的精神寄托,也演绎成千古佳话。

古代读书人善有读书意境,听乐吟诗、抚琴诵词、骑驴观景、采花赏心,这些确实与今人有别!现代人已经很少骑驴、听乐吟诗了,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有了更为开阔视野的条件,这是古人无法比拟的,我们要从歌曲中领悟和理解的就是古人这种特有的情韵意境……但是不管古人、今人都喜欢有自然的意境去陶冶情操,只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欣赏美和感受美的方式在发生着变化而已。

【活动】鼓励尝试、体验感受合唱的魅力

四、鼓励尝试、体验、感受合唱的魅力(何为二声部演唱:就是两个声部各自按各自的曲调演唱同一首歌,要求两个声部的声音要和谐、音要准;即:和为重、音为准)

1、学唱低声部旋律(通过聆听、教师范唱来学习低声部的旋律;教师纠错并加以校正)

2、尝试二声部演唱(分男女声部)

a、慢速练习、注意各声部音准、二声部的和谐。b、中速练习,注意歌曲情感的表达。

【活动】课堂拓展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古诗词融入音乐、画面中,即实现诗情、画意与音乐的韵律整合,也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让学生既有了审美体验,开阔了视野,又拓展了知识……

【活动】课堂小结“雪映梅花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古代人不为高山险阻,去追寻、踏访梅花;为的是寻找一种生活情趣,生活的美,这也是他们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同学也能够学到梅花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高贵品质。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生活……

踏雪寻梅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踏雪寻梅

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创设情境

一、教师演唱歌曲《梅花引》片段;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歌曲描绘了哪些景物?(梅花、白雪)通过音乐的描述在你的头脑中勾勒出一副画面,然后说与老师和同学们听!老师也画了一幅画,同学们想看看吗?从画中我们看到: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远山、房屋、树木、小桥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而梅花却在这静谧的世界里悄然绽放,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梅花欢喜漫天雪、梅香浸雪、雪色映梅、皑皑的白雪衬托着点点梅花,构成了这寒冬季节最美最雅的一段风景。”同学们,这景色美吗?(美)那面对着此情此景,大家想不想到画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呢?(嘘!)听!远处隐约传来“叮当”之声!原来有人已经迫不及待了,远远的骑驴而来,小毛驴的脖子上挂着两只小铃铛,不听“叮当”作响;猜想一下,他在做什们?原来古人有“踏雪寻梅”的雅趣,今天就让我们效仿古人,追随铃声去“踏雪”去“寻梅”,去感受一下“踏雪寻梅”的乐趣……(板书:踏雪寻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踏雪寻梅”

【讲授】感受歌曲、熟悉作者、作品

二、教师范唱、简单介绍作者、作品

1、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歌曲描述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学生谈论并回答问题。

2、介绍歌曲《踏雪寻梅》的词曲作者

a、刘雪庵: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四川铜梁人;主要作品有《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菊花黄》《枫桥夜泊》《红豆词》等。

b、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活动】学唱歌曲、演绎歌曲

三、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俗话说:东西好吃要亲口尝一尝;好听的歌曲要亲自唱一唱)

1、学生朗读歌曲(生僻字释义:霁:ji、雪后放晴;灞ba桥:有扶手的石拱桥)

2、问题:歌曲描写了怎样画面?(骑驴踏雪赏梅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兴奋喜悦、怡然自得、)

3、mf—p—mf力度符号的处理(用中弱的力度以叙事的口吻来演唱;力度变化要表现出来。)

4、“骑驴灞桥过”一句中“骑”字的处理(骑字的弱起、其前面的八分休止符可做换气)“骑”字要一带而过、强拍要落在“驴”上。这是歌曲的第一乐段,生动地抒发了作者骑驴赏梅的兴奋心情,而铃儿响叮当之声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生动的场景。

5、四个“响叮当”处都有断音记号,要怎样处理?(学生讨论回答)(师):短促跳跃、力度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而近的清脆铃声;同学们可以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接唱,来体验一下演唱效果。

6、“好花采得瓶供养”是歌曲的高潮,力度要强、感叹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好”字之前的八分休止符的处理(可做深呼吸来处理此处)。

这是歌曲的第二乐段,用“叮当”之声生动地描绘了骑驴赏梅的情景,抒发了赏梅后得到满足的喜悦心情。

7、学生齐唱歌曲,重温歌曲,为歌曲打节奏(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手和脚来配合,注意速度和力度的掌控)。

【活动】了解“踏雪寻梅”之典故

四、古人缘何“骑驴踏雪寻梅”这源于一个典故: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自幼酷爱梅花,敬仰梅花的铮铮钢干,坚贞高洁的品质;后来她巧据官位,隐居山林,经常在大雪纷飞时节,骑驴在灞桥赏梅,寻找作诗的灵感;有诗为证:“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这也成为古代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向往高洁生活的精神寄托,也演绎成千古佳话。

古代读书人善有读书意境,听乐吟诗、抚琴诵词、骑驴观景、采花赏心,这些确实与今人有别!现代人已经很少骑驴、听乐吟诗了,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有了更为开阔视野的条件,这是古人无法比拟的,我们要从歌曲中领悟和理解的就是古人这种特有的情韵意境……但是不管古人、今人都喜欢有自然的意境去陶冶情操,只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欣赏美和感受美的方式在发生着变化而已。

【活动】鼓励尝试、体验感受合唱的魅力

四、鼓励尝试、体验、感受合唱的魅力(何为二声部演唱:就是两个声部各自按各自的曲调演唱同一首歌,要求两个声部的声音要和谐、音要准;即:和为重、音为准)

1、学唱低声部旋律(通过聆听、教师范唱来学习低声部的旋律;教师纠错并加以校正)

2、尝试二声部演唱(分男女声部)

a、慢速练习、注意各声部音准、二声部的和谐。b、中速练习,注意歌曲情感的表达。

【活动】课堂拓展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古诗词融入音乐、画面中,即实现诗情、画意与音乐的韵律整合,也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让学生既有了审美体验,开阔了视野,又拓展了知识……

篇10:《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夜莺》,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并且使同学们了解有关电声乐队。2.辨识电声乐队的分类。

学情分析

1、作品分析《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它的特点是乐曲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

2、课程标准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体会雅尼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导入请同学们听三段音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和同学共同欣赏,感受音乐。

【讲授】音乐欣赏1、电声乐队

请同学们做介绍,结合大屏幕,音响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电声乐队

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电子乐器指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音响合成器。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类:第一类,主要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有时还加一个电子钢琴。第二类,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者加进铜管乐,如萨克斯、小号、长号,或者加进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进民族乐曲,如二胡、笛子、古筝等。近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欣赏全曲,请同学们体会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

乐曲的主题反复,变奏的重复出现,并请同学谈谈感受。、介绍雅尼 雅尼(1954—)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生于希腊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卡拉玛塔。1968年,他14岁时在希腊全国运动会上打破了500米自由泳全国记录。18岁时移居美国,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21岁时大学毕业,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然而,他并没有继续心理学专业而是选择了他所热衷的音乐,于是他加入了“恰梅伦”乐队,从此坚定了从事音乐创作及演奏的信念,1986年,他的音乐被著名音乐制作人彼得褒曼所赏识,在他协助下推出了带有鲜明风格的电子合成器音乐专辑。此后,一系列由雅尼自己担任创作、演奏的唱片陆续推出,在美国“新纪元”音乐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雅尼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为当今世界乐坛一位集创作、电子合成器及钢琴演奏于一身的音乐家。【活动】欣赏《夜莺》欣赏《夜莺》,思考:乐曲中有一件中国乐器演奏,你能听出来吗?你知道电声乐队主要有些什么乐器?它们与传统的乐器在哪些方面地方不同?谈谈你对雅尼乐队这种演奏形式和演奏效果的看法。

5、分析《夜莺》的创作特点: 《夜莺》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

6、感受音乐主题,试着演唱,(1)看乐谱,先试着演唱,然后再演奏

(2)加入电子琴和简单的打击乐器一起演奏音乐主题(用心体会)【作业】课后作业流行音乐离不开电声乐队的伴奏,高科技手段的电声音乐与其他音乐具有同样的魅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音乐、midi音乐越来越普及,接触的面越来越广,希望同学们在课余能多了解电子音乐的发展。

乐器常识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乐器常识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导入请同学们听三段音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和同学共同欣赏,感受音乐。【讲授】音乐欣赏1、电声乐队

请同学们做介绍,结合大屏幕,音响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电声乐队

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电子乐器指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音响合成器。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类:第一类,主要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有时还加一个电子钢琴。第二类,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者加进铜管乐,如萨克斯、小号、长号,或者加进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进民族乐曲,如二胡、笛子、古筝等。近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欣赏全曲,请同学们体会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

乐曲的主题反复,变奏的重复出现,并请同学谈谈感受。、介绍雅尼 雅尼(1954—)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生于希腊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卡拉玛塔。1968年,他14岁时在希腊全国运动会上打破了500米自由泳全国记录。18岁时移居美国,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21岁时大学毕业,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然而,他并没有继续心理学专业而是选择了他所热衷的音乐,于是他加入了“恰梅伦”乐队,从此坚定了从事音乐创作及演奏的信念,1986年,他的音乐被著名音乐制作人彼得褒曼所赏识,在他协助下推出了带有鲜明风格的电子合成器音乐专辑。此后,一系列由雅尼自己担任创作、演奏的唱片陆续推出,在美国“新纪元”音乐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雅尼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为当今世界乐坛一位集创作、电子合成器及钢琴演奏于一身的音乐家。【活动】欣赏《夜莺》欣赏《夜莺》,思考:乐曲中有一件中国乐器演奏,你能听出来吗?你知道电声乐队主要有些什么乐器?它们与传统的乐器在哪些方面地方不同?谈谈你对雅尼乐队这种演奏形式和演奏效果的看法。

5、分析《夜莺》的创作特点: 《夜莺》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

6、感受音乐主题,试着演唱,(1)看乐谱,先试着演唱,然后再演奏

篇11:《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

教学目标1.能够用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探索音乐要素在刻画、表现动物形象中的重要作用与关系。

2.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创造水平,能够运用音乐表现要素来简单描绘动物的某一形态特征。

3.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能够视唱或听辨音乐的节表情术语、速度、音区、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包含了大量的音乐元素,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没有专业音乐教室和音乐设备,教学设施简陋,学生音乐底子薄,因材施教难度大。本课我试图通过改革音乐课堂教学,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本堂课我充分利用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引导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能量,让学生通过学习去发现身边的音乐,挖掘身边的艺术气息。重点难点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欣赏乐曲的能力与方法,学生能充分利用音乐表现要素的表现作用进行分析并描绘其动物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能充分利用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独立自主欣赏音乐,积极大胆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激趣导入,拉近距离播放《动物世界》片头曲导入课题。通过视频、图像、文字、语言对动物的描绘引出课题《音乐展现动物的艺术魅力》 播放乐曲并讲解:

复习回顾《百鸟朝凤》和《野蜂飞舞》,让学生总结乐器在刻画动物形象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得学生很快的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中去。【讲授】合作探究,分析音乐

[教学目的]:1.了解音量在音乐中描绘动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2.了解速度在音乐中描绘动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音高在音乐中描绘动物形象的作用 4.了解音色在音乐中描绘动物形象的作用 活动A(播放序曲及狮王进行曲)欣赏音乐1、2、3提出问题: 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钢琴、弦乐组

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旋律的进行是怎么的? 由弱到强 由慢及快

音乐适合什么样的场合? 仪仗乐

结合动物的叫声深入了解音乐的创作理念。

通过狮子吼叫声的特点对比老虎、猫头鹰、狼等动物的叫声特色,总结归纳,如何用音乐要素(音高音长音量音色)来精确的模仿动物叫声。

本环节点评: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体会用音乐如何表达动物的形象,深入了解作曲家音乐的创作理念。

实践 B 合作探究

结合上述狮王讲解,让学生分析“母鸡”和“野驴”的音乐描写手法。(音高特点)

2.结合上述共同探讨动物“驴子”“袋鼠”的音乐描写手法。(节奏特点)活动 C 通过音乐交响乐《康康舞曲》引出动物海龟并讲解音乐 不同音区的音高可以展示不同的动物形象

【活动】展示拓展施展才华结合芭蕾舞蹈引出动物天鹅,讲解舞蹈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上台表演施展自我魅力。让学生说说你身边的音乐。

分小组探讨胖子和瘦子的音乐形象特点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创编情景

【作业】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给学生一段音乐,让他们自己去倾听.给学生一个概念,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想象.给学生一个旋律,让他们自己去发展.给学生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创设.给学生一定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要素,让他们自己去组织.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争辩。创编音乐小品

动物狂欢节(节选)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动物狂欢节(节选)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激趣导入,拉近距离播放《动物世界》片头曲导入课题。通过视频、图像、文字、语言对动物的描绘引出课题《音乐展现动物的艺术魅力》 播放乐曲并讲解:

复习回顾《百鸟朝凤》和《野蜂飞舞》,让学生总结乐器在刻画动物形象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得学生很快的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中去。【讲授】合作探究,分析音乐

[教学目的]:1.了解音量在音乐中描绘动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2.了解速度在音乐中描绘动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音高在音乐中描绘动物形象的作用 4.了解音色在音乐中描绘动物形象的作用 活动A(播放序曲及狮王进行曲)欣赏音乐1、2、3提出问题: 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钢琴、弦乐组

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旋律的进行是怎么的? 由弱到强 由慢及快

音乐适合什么样的场合? 仪仗乐

结合动物的叫声深入了解音乐的创作理念。

通过狮子吼叫声的特点对比老虎、猫头鹰、狼等动物的叫声特色,总结归纳,如何用音乐要素(音高音长音量音色)来精确的模仿动物叫声。

本环节点评: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体会用音乐如何表达动物的形象,深入了解作曲家音乐的创作理念。

实践 B 合作探究

结合上述狮王讲解,让学生分析“母鸡”和“野驴”的音乐描写手法。(音高特点)

2.结合上述共同探讨动物“驴子”“袋鼠”的音乐描写手法。(节奏特点)

活动 C 通过音乐交响乐《康康舞曲》引出动物海龟并讲解音乐 不同音区的音高可以展示不同的动物形象 【活动】展示拓展施展才华结合芭蕾舞蹈引出动物天鹅,讲解舞蹈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上台表演施展自我魅力。让学生说说你身边的音乐。

分小组探讨胖子和瘦子的音乐形象特点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创编情景

上一篇:3月22日工作计划下一篇: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的第二阶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