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写作必备参考

2024-05-14

基金项目写作必备参考(共7篇)

篇1:基金项目写作必备参考

基金项目写作必备参考

前提

1、在知识上要绝对专业,尽管偶尔会听到某某人一不小心就拿到了,但记住,坚决反对侥幸心理。

2、相信NSFC申请是公平的,大家靠实力竞争,必须花大力气写标书;如果你认为NSFC只有关系,你就不用继续往下看了。

3、不要把NSFC看的高不可及,你要相信自己的创意,哪怕你只是一名一年级硕士,很多基金项目都是出自博士、硕士之手的。

4、失败是成功的妈妈,第一次没搞定,不要紧,根据所反馈的专家意见好好修理,补充一些探索性实验后,来年再投;

5、基金申请不同于实际研究课题设计,必须把个人兴趣与NSFC兴趣结合一致,投其所好,所以最好每年好好看看该年基金委感兴趣的冬冬。

选题立项

1、基金成败关键还是选题要好,提前半年,刚入行的提前一年进行课题搜索

2、老板指定的题未必是好题,最好自己选题,如何立项应该是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一课,毕业后你会发现,没有人会指点你什麽课题有价值了,在中国学术的沙漠里,只剩下你自己了。

3、好课题是对学科深刻理解的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翻阅文献吧,汲取知识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思考,你发现别人存在漏洞的时候,好课题就离你不远了。

4、选题最好以问题为导向,不要以技术为导向,找到问题了,课题就找到了。而拿着新技术去找能解决的问题,效果多数不好,但还是大有人在,比如RNAi。

5、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多方法多学科交叉,一般都会比较受人青睐,容易申请到基金,但不能为了交叉而强行交叉。

6、创新性新技术、新理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最好有工作基础,没有你也要东拼西凑,这是在中国,NSFC似乎讨厌空中楼阁

7、临床课题研究最好别选临床应用方向,而选应用基础研究。

8、选择自己熟悉,有工作基础的领域,别跨越太远。你是在谝钱,记住了,你不装的象个行家,NSFC是不会给钱的。

9、重要科学问题的切入点准确,切忌过宽、过大,只要体现一定的新意和研究价值就行了,能得诺贝尔奖的课题NSFC是不给钱的。

10、没有人做过的课题不能做为立项的依据,但NSFC资助的项目必须是国际上没人做过的,而不是国内空白。当然,如果国际上有同类结果,你不说,地球上的中国人也许也不知道,但一旦被识破,你死定了。

11、如果是捕捉科研前沿性的课题,最好设计周密,尤其是目的和结果的一致性、可获得性和可预期性,通过课题实施所获得的结果必须能充分支持与研究目标相一致的结论。

12、热点课题不一定是好课题,热点上的人也很热。但在还没热起来的热点,一定是一个好课题,标书评审滞后半年呢,比如最开始的一批SARS课题。有时也不防设计一些非热点但是对与科研有价值的课题,发挥出奇不意的效果。

13、临床课题可以是当前没有好办法治疗的疾病,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而在国际上检索的文献只有几篇的那种。

14、本人不主张以最新的重量级文献做指导,你会发现,很多人跟你的想法惊人的一致。有人特别反对跟风。

15、一定要到NSFC检索一下类似课题的历年资助情况,太多、太少都不好。最好是最近二年逐渐增加的资助领域。

立题依据

1、题目要有新意,吸引人,既要概括主题,容易懂,又要有些少见的新词或缩写,调胃口。

2、5000字左右,最多两页,不包括文献,行距字体大小适中。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一定要准确,甚至是中庸,绝不能偏激,不然不同意你的专家会带着逆反心理看你的标书,你死定了。

4、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研究意义,则必须说的声泪俱下。应该达到的境界是:连你自己都认为这个课题不做就没有天理,尽管这个课题其实只是一堆屎,呵呵。当然如果有实力,可以解决关键的科学性问题,那再好不过。然而课题意义不是最重要的,但常常被撰写得份量过重,课题总体构想、大体实施方案及可能的预期结果才是人们最关心的。

5、要把复杂的事说简单。既要论述充分,写作又要简练,最多两页半(不算文献)。剔除所有不必要的知识细节、理论和概念,要舍得割肉才行。越简单,出错越少,专家不懂的越少(他们有时确实有知识盲点)。有人主张“要让评委看过之后,感叹您idea的精妙,却不太明白您的理论依据”,我认为在面上项目不太合适,在重点项目还可以。我赞同“写出来的理论,要让人家能欣赏”。写出来的理论,要让人家看不懂“,这份申请书很危险。

6、立论依据要非常突出:理论性课题一定要有新观点,应用性一定要实用,与现有理论或方法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总之要让人感觉到有意义。

7、一定要有可预见的成果,至少画一张大饼,但看上去要象真的才行。基金委的家伙们是撒把米就叫你下蛋的,如果你说:“吃完米,明儿再下”,那你就只有饿着了。

8、任何重要的论点都要有文献标注,有文献就等于没有疑问。参考文献要新,最好是当年的。而且一定要引上Science、Nature、Annual Reviews系列杂志的近期文献,增加自己立论依据的权威性。最好包括已有工作基础,将已有相关结果以及发表的杂志列上,可以增加可信度。

9、一定多让本实验室的人修改,特别是中过基金的前辈,要改15遍以上才行。请外人修改时要“防人之心不可无”。

10、标书的评委参差不齐,评审意见也差异悬殊。好的标书最容易受到高水平评委的赏识,只要你的题好,这些评委是好征服的。难就难在如何让水平差的评委通过你的标书。我认为除了运气好,少碰到一些这样的评委之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他们看懂你的标书;第二就是标书不能太长,他是看不下去的;第三就是实验设计在不失科学性、先进性的条件下,尽可能简单,千万别让他觉得你比他高很多,那样你死定了。所以一份好的标书是在高水平教授和低水平教授之间的平衡,写的非常玄妙的标书通常中不了。

11、评审专家通常是本专业的,也可能不是,尤其是交叉学科投递的项目,评审专家未必对你的研究领域特别熟悉。所以尽可能少引入非常专业的概念,如果不可避免,也要解释清楚。

12、文字写作要有适当的弹性,不能把话说死,留有余地。因为你肯定会碰到不同意你课题的专家,除非你运气实在好。对于赞同你课题的同行,只需证明你具备完成课题的实力就行了,这点容易做到。标书的目的其实就是征服对你课题不同意,甚至存在偏见的评审。所以立题依据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诱导过程(哈哈,骗子可能最拿手了),你开始的观点应该处于偏见评委和你真实观点之间,稍偏你一方,处于容忍范围,他不会立即提出反对,下一步再偏一点儿,逐渐下去到最后,他还是没提出反对,你就胜利了,行骗成功!

13、本人不赞同把认为重要的句子字体增粗或下面打点以示关键,但这也许对于一些评委管用。

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要明确要精,提法要准确、恰当;内容要详细但文字不宜过多,且一定不能写得太具体。关键的问题要突出,一定要准确,且要有一定难度,但不必写的太具体,否则有时会出现mission impossible。

2、可行性分析是你说服评委的第二次机会,可按成熟的理论基础(理论上可行)、研究目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可实现性(技术上可行)、本单位现有技术设备实验材料的完备(设备材料可行)、课题组成员完成课题能力(知识技能上可行)等几方面分层论述。可以找一家比自己单位强的合作伙伴,把他们的软硬件条件也加进去。

3、创新点要切合实际,又要有所发挥了,但语气要肯定,指出国际国内研究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点明理论和现实意义。

4、研究内容要集中,与研究目标紧密一致,只作支撑课题最关键最必要的内容。不可为多作实验显示劳动量或增加预算而使研究内容过泛

5、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合理、可靠、可行,没漏洞是最重要的。思路好,材料独特,方法独特新颖,会增加获得资助的机会。技术当然是越新越好,但未必需要采用最时髦的研究手段,不能为了技术而研究。

6、研究内容及方案切忌复杂,步骤最好有一流程图。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不能太具体化,容易出漏洞。但你必须让评委认为你十分了解实验技术的整个过程,可以尽可能多的应用技术术语和技术缩写,写出主要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

7、技术方法一定是本实验是已经建立的,至少是有相关实验基础,或虚拟的基础。所有关键技术要有文献出处,最好是自己实验室发表的,有文献就等于没有疑问。如果本单位力量弱,可挂靠较强的研究机构,从而使评审相信你能完成课题。关键实验材料必须已经具备,或可以获得。这些问题应该附有相应的证据(如MTA)。

预期研究结果

1、预期结果要考虑对基础和实用双重的价值。

2、以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结题比较容易。最好突出SCI收录杂志的影响因子,给基金委的专家们觉得,您的实力确实不一般。因为最终结题情况,是基金委专家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当然愿意把基金支持能发表高水平文章的人。

工作基础

1、工作基础是你说服评委的第三次机会。课题科学先进、技术路线新颖合理可行、工作基础雄厚这三方面表述要紧密联系、前后呼应。

2、一定要有基础。把实验室发表的所有文章搜集起来,找出与你设计课题相关的,只要沾边,都列上。自己最好在研究生一年级就发表综述,如果努力,第二年申请就来得及。如已发表高水平文章,基金申请基本没问题。文章与课题关系远一些无所谓,最好既相关,又不同。

3、预实验结果很重要,而且是有硬data的结果,一定附上。但一定要慎重掌握,不要写的太多,评委会认为你的工作做的差不多了,没必要再申请基金了。只预期你的课题肯定有好的结果就行了。

4、工作基础可以找个较强的合作单位,你就强壮起来了。

5、有针对性地把研究队伍的相关工作经历、论文、成果等展示出来,但相关基金就最好别露富了,呵呵

人员组成

1、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高级研究人员(1-2人)

中级研究人员(2-3人)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2、参加人员技术力量的配备要合适,必须保证一定的劳动力。

3、1名高职足够,多了浪费资源,现在NSFC限项很死的,我们的高职资源快耗竭了。

4、中级人员是骨干,但在职的不要太多,1-2名

5、技术员2名左右,很重要呦,这是专业技术保障

6、研究生不能少于2名,这是主要劳力,地球人都知道。但也有人认为而不应将研究生列为主要人员,这样NSFC会认为人员稳定,富有干劲。

7、成员介绍要紧扣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既注重梯队、比例、技术力量等科研综合实力的展示,又注意与本课题相关

8、最好不加入老先生,除非他是院士,答应给你基金。不过找个好的副高作课题指导,他的工作就相当于你的了。但恐怕他的基金还申请不过来呢,哪舍得把宝贵的名额给你呀。

个人简历

1、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已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目录和获得学术奖励情况及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所有复印件一定要附上,眼见才为实,别忘了扫描到电子版里去呦,评委看的是那个。

2、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负责的内容等。完成的可以都列上,没结题的一定不要写了,基金委不同情富人,何况我们还是装富的人。

3、中级技术职称的推荐信或在职研究生申请项目的导师推荐信一定不要忘了。

4、至于申请名分问题,就不好讲了,仔细研究申报指南吧,一切按常规,世界上就没有奇迹了,呵呵。

5、个人简历一定有针对性的倾向于课题方向,并与课题中各人的分工相一致。所从事的研究项目可适当给出,但不能过多,保证课题组有充足时间完成基金课题。

经费预算

1、要求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认真填写,2、人员费:5 %管理费:5 %雷打不动,人不值钱呀。

3、实验材料费:60-70%必须占大头

4、仪器费<10%,合作费<10%,不要购置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及设备了,实验室也别装修了,NSFC舍不得。但如果有超过万元的仪器设备费,会给人研究条件不过硬的印象,基金委当然希望把钱投到硬件条件好的单位,可以把基金用于刀刃上。

5、了解当年NSFC资助力度,面上项目自由申请经费以此为标准

6、个实验材料开价要合理,不能狮子大开口。实验不够就把要求拉高些,技术先进些,二十几万很快就能虚拟花光了,很爽!但不能胡来,会死人的。败家要败得冠冕堂皇,呵呵。

摘要写作

1、摘要可能是标书最后写的部分了,但却是评委最先看的部分,很多标书在这一关就倒下了。

2、摘要字数少,但最忌讳写的平淡无奇。要麽钩起评委浓厚的兴趣,要麽激发他万丈怒火,都算胜利。哈哈,当然要努力后者。但遇到对课题有偏见的专家,能做到后者就不错了,至少他没把你的标书扔一边去。

3、基于以上认识,摘要一定要语气坚定,旗帜鲜明,一反立题依据中的中庸之道。其实语句的变化不大,知识删除了有弹性的话就是了。

4、摘要字数有限,资源宝贵,惜字如金,因此要特别注意重点突出,讲明现状、课题意义、课题构想和预期结果。

5、防止“头重脚轻”,削减一般性细节描述,多用概括性语句,讲明现状、课题意义、课题构想和预期结果部分要相互平衡。

学科选口

1、申报的方向和学部很重要,往往结果天壤之别。尽量避重就轻,在竞争不很激烈的领域申请,除非您有充分的把握。

2、投到你老板能量比较集中的学科,是第一选择。

3、仔细研读基金申报指南,洞悉各专业领域倾斜性项目和优先资助方向。

4、仔细分析NSFC历年与你课题相关资助项目在各学科的分布,发现隔年资助或近几年资助递增的学科,你基本找到钱在哪了。

5、学科交叉鼓励,但尽可能投到你熟悉的学科。如果十分生疏,找个熟悉那学科的人作搭档,不然你会迷路的。

善后工作

1、版面调整,清晰,层次分明,使版面简洁、易于阅读

2、坚决消灭错别字

3、完美5遍以上

4、合理行使基金委赋予的权利-回避制度自我保护,注意自己小领域的同行,防止个别在学术道德方面有些问题的评委把你黑掉。但你不能把所有同行都回避掉,哈哈。

5、仔细审查自己的申请人资格是否达到NSFC要求

6、仔细审查自己的项目组成人员(包括自己)有没有超项,同室撞车,害人害己。

7、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当然由中国人审,如果你有充足的人缘,别浪费了这宝贵的资源,甚至屎一样的标书,也不要绝望,它很有机会变成黄金的

篇2:基金项目写作必备参考

发表时间: 2010-5-12 0:31:06 来源: 江津区中心医院 浏览数: 502 指导思想篇

1、追求卓越,在知识上要绝对专业,坚决反对侥幸心理。

2、相信NSFC申请是公平的,大家靠实力竞争,必须花大力气写标书;如果你认为NSFC只有关系,你就不用继续往下看了。

3、NSFC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不仅仅是几页标书,是智慧沉淀的结晶。

4、不要把NSFC看的高不可及,你要相信自己的创意,哪怕你只是一名一年级硕士

5、机会主义是有的,但我们没有什麽其它的资本,只能消灭标书里一切可能的失败因素,加上完美的选题和课题设计,彻底征服评委,不给评委任何黑掉你的机会。

6、基金申请不同于实际研究课题设计,必须把个人兴趣与NSFC兴趣结合一致,投其所好。

立题依据篇

1、题目要有新意,吸引人,既要概括主题,容易懂,又要有些少见的新词或缩写,调胃口。

2、5000字左右,最多两页,不包括文献,行距字体大小适中。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一定要准确,甚至是中庸,绝不能偏激,不然不同意你的专家会带着逆反心理看你的标书,你死定了。

4、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研究意义,则必须说的声泪俱下。应该达到的境界是:连你自己都认为这个课题不做就没有天理,尽管这个课题其实只是一堆***,呵呵。当然如果有实力,可以解决关键的科学性问题,那再好不过。然而课题意义不是最重要的,但常常被撰写得份量过重,课题总体构想、大体实施方案及可能的预期结果才是人们最关心的。

5、要把复杂的事说简单。既要论述充分,写作又要简练,最多两页半(不算文献)。剔除所有不必要的知识细节、理论和概念,要舍得割肉才行。越简单,出错越少,专家不懂的越少(他们有时确实有知识盲点)。有人主张“要让评委看过之后,感叹您idea的精妙,却不太明白您的理论依据”,我认为在面上项目不太合适,在重点项目还可以。我赞同“写出来的理论,要让人家能欣赏”。写出来的理论,要让人家看不懂“,这份申请书很危险。

6、立论依据要非常突出:理论性课题一定要有新观点,应用性一定要实用,与现有理论或方法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总之要让人感觉到有意义。

7、一定要有可预见的成果,至少画一张大饼,但看上去要象真的才行。基金委的家伙们是撒把米就叫你下蛋的,如果你说:“吃完米,明儿再下”,那你就只有饿着了。

8、任何重要的论点都要有文献标注,有文献就等于没有疑问。参考文献要新,最好是当年的。而且一定要引上Science、Nature、Annual Reviews系列杂志的近期文献,增加自己立论依据的权威性。最好包括已有工作基础,将已有相关结果以及发表的杂志列上,可以增加可信度。

9、一定多让本实验室的人修改,特别是中过基金的前辈,要改15遍以上才行。请外人修改时要“防人之心不可无”。

10、标书的评委参差不齐,评审意见也差异悬殊。好的标书最容易受到高水平评委的赏识,只要你的题好,这些评委是好征服的。难就难在如何让水平差的评委通过你的标书。我认为除了运气好,少碰到一些这样的评委之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他们看懂你的标书;第二就是标书不能太长,他是看不下去的;第三就是实验设计在不失科学性、先进性的条件下,尽可能简单,千万别让他觉得你比他高很多,那样你死定了。所以一份好的标书是在高水平教授和低水平教授之间的平衡,写的非常玄妙的标书通常中不了。

11、评审专家通常是本专业的,也可能不是,尤其是交叉学科投递的项目,评审专家未必对你的研究领域特别熟悉。所以尽可能少引入非常专业的概念,如果不可避免,也要解释清楚。

12、文字写作要有适当的弹性,不能把话说死,留有余地。因为你肯定会碰到不同意你课题的专家,除非你运气实在好。对于赞同你课题的同行,只需证明你具备完成课题的实力就行了,这点容易做到。标书的目的其实就是征服对你课题不同意,甚至存在偏见的评审。所以立题依据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诱导过程(哈哈,骗子可能最拿手了),你开始的观点应该处于偏见评委和你真实观点之间,稍偏你一方,处于容忍范围,他不会立即提出反对,下一步再偏一点儿,逐渐下去到最后,他还是没提出反对,你就胜利了,行骗成功!

13、本人不赞同把认为重要的句子字体增粗或下面打点以示关键,但这也许对于一些评委管用。

研究方案篇

1、研究目标要明确要精,提法要准确、恰当;内容要详细但文字不宜过多,且一定不能写得太具体。关键的问题要突出,一定要准确,且要有一定难度,但不必写的太具体,否则有时会出现mission impossible。

2、可行性分析是你说服评委的第二次机会,可按成熟的理论基础(理论上可行)、研究目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可实现性(技术上可行)、本单位现有技术设备实验材料的完备(设备材料可行)、课题组成员完成课题能力(知识技能上可行)等几方面分层论述。可以找一家比自己单位强的合作伙伴,把他们的软硬件条件也加进去。

3、创新点要切合实际,又要有所发挥了,但语气要肯定,指出国际国内研究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点明理论和现实意义。

4、研究内容要集中,与研究目标紧密一致,只作支撑课题最关键最必要的内容。不可为多作实验显示劳动量或增加预算而使研究内容过泛

5、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合理、可靠、可行,没漏洞是最重要的。思路好,材料独特,方法独特新颖,会增加获得资助的机会。技术当然是越新越好,但未必需要采用最时髦的研究手段,不能为了技术而研究。

6、研究内容及方案切忌复杂,步骤最好有一流程图。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不能太具体化,容易出漏洞。但你必须让评委认为你十分了解实验技术的整个过程,可以尽可能多的应用技术术语和技术缩写,写出主要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

7、技术方法一定是本实验是已经建立的,至少是有相关实验基础,或虚拟的基础。所有关键技术要有文献出处,最好是自己实验室发表的,有文献就等于没有疑问。如果本单位力量弱,可挂靠较强的研究机构,从而使评审相信你能完成课题。关键实验材料必须已经具备,或可以获得。这些问题应该附有相应的证据(如MTA)。

预期研究结果

1、预期结果要考虑对基础和实用双重的价值。

2、以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结题比较容易。最好突出SCI收录杂志的影响因子,给基金委的专家们觉得,您的实力确实不一般。因为最终结题情况,是基金委专家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当然愿意把基金支持能发表高水平文章的人。

工作基础篇

1、工作基础是你说服评委的第三次机会。课题科学先进、技术路线新颖合理可行、工作基础雄厚这三方面表述要紧密联系、前后呼应。

2、一定要有基础。把实验室发表的所有文章搜集起来,找出与你设计课题相关的,只要沾边,都列上。自己最好在研究生一年级就发表综述,如果努力,第二年申请就来得及。如已发表高水平文章,基金申请基本没问题。文章与课题关系远一些无所谓,最好既相关,又不同。

3、预实验结果很重要,而且是有硬data的结果,一定附上。但一定要慎重掌握,不要写的太多,评委会认为你的工作做的差不多了,没必要再申请基金了。只预期你的课题肯定有好的结果就行了。

4、工作基础可以找个较强的合作单位,你就强壮起来了。

5、有针对性地把研究队伍的相关工作经历、论文、成果等展示出来,但相关基金就最好别露富了,呵呵

人员组成篇

1、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高级研究人员(1-2人)

中级研究人员(2-3人)

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2、参加人员技术力量的配备要合适,必须保证一定的劳动力。

3、1名高职足够,多了浪费资源,现在NSFC限项很死的,我们的高职资源快耗竭了。

4、中级人员是骨干,但在职的不要太多,1-2名

5、技术员2名左右,很重要呦,这是专业技术保障

6、研究生不能少于2名,这是主要劳力,地球人都知道。但也有人认为而不应将研究生列为主要人员,这样NSFC会认为人员稳定,富有干劲。

7、成员介绍要紧扣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既注重梯队、比例、技术力量等科研综合实力的展示,又注意与本课题相关

8、最好不加入老先生,除非他是院士,答应给你基金。不过找个好的副高作课题指导,他的工作就相当于你的了。但恐怕他的基金还申请不过来呢,哪舍得把宝贵的名额给你呀。

个人简历篇

1、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已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目录和获得学术奖励情况及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所有复印件一定要附上,眼见才为实,别忘了扫描到电子版里去呦,评委看的是那个。

2、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负责的内容等。完成的可以都列上,没结题的一定不要写了,基金委不同情富人,何况我们还是装富的人。

3、中级技术职称的推荐信或在职研究生申请项目的导师推荐信一定不要忘了。

4、至于申请名分问题,就不好讲了,仔细研究申报指南吧,一切按常规,世界上就没有奇迹了,呵呵。

5、个人简历一定有针对性的倾向于课题方向,并与课题中各人的分工相一致。所从事的研究项目可适当给出,但不能过多,保证课题组有充足时间完成基金课题。

经费预算篇

1、要求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认真填写,管理费:5 % %雷打不动,人不值钱呀。

2、人员费:

53、实验材料费:60-70%必须占大头

4、仪器费<10%,合作费<10%,不要购置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及设备了,实验室也别装修了,NSFC舍不得。但如果有超过万元的仪器设备费,会给人研究条件不过硬的印象,基金委当然希望把钱投到硬件条件好的单位,可以把基金用于刀刃上。

5、了解当年NSFC资助力度,面上项目自由申请经费以此为标准

6、个实验材料开价要合理,不能狮子大开口。实验不够就把要求拉高些,技术先进些,二十几万很快就能虚拟花光了,很爽!但不能胡来,会死人的。败家要败得冠冕堂皇,呵呵。

摘要写作篇

1、摘要可能是标书最后写的部分了,但却是评委最先看的部分,很多标书在这一关就倒下了。

2、摘要字数少,但最忌讳写的平淡无奇。要麽钩起评委浓厚的兴趣,要麽激发他万丈怒火,都算胜利。哈哈,当然要努力后者。但遇到对课题有偏见的专家,能做到后者就不错了,至少他没把你的标书扔一边去。

3、基于以上认识,摘要一定要语气坚定,旗帜鲜明,一反立题依据中的中庸之道。其实语句的变化不大,知识删除了有弹性的话就是了。

4、摘要字数有限,资源宝贵,惜字如金,因此要特别注意重点突出,讲明现状、课题意义、课题构想和预期结果。

5、防止“头重脚轻”,削减一般性细节描述,多用概括性语句,讲明现状、课题意义、课题构想和预期结果部分要相互平衡。

学科选口篇

1、申报的方向和学部很重要,往往结果天壤之别。尽量避重就轻,在竞争不很激烈的领域申请,除非您有充分的把握。

2、投到你老板能量比较集中的学科,是第一选择。

3、仔细研读基金申报指南,洞悉各专业领域倾斜性项目和优先资助方向。

4、仔细分析NSFC历年与你课题相关资助项目在各学科的分布,发现隔年资助或近几年资助递增的学科,你基本找到钱在哪了。

5、学科交叉鼓励,但尽可能投到你熟悉的学科。如果十分生疏,找个熟悉那学科的人作搭档,不然你会迷路的。

善后工作篇

1、版面调整,清晰,层次分明,使版面简洁、易于阅读

2、坚决消灭错别字

3、完美5遍以上

4、合理行使基金委赋予的权利-回避制度自我保护,注意自己小领域的同行,防止个别在学术道德方面有些问题的评委把你黑掉。但你不能把所有同行都回避掉,哈哈。

5、仔细审查自己的申请人资格是否达到NSFC要求

6、仔细审查自己的项目组成人员(包括自己)有没有超项,同室撞车,害人害己。

篇3:基金项目写作必备参考

在论文中使用参考文献不仅能增加论文的学术性, 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 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外, 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作者在撰写论文时, 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 应使用参考文献。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参照我刊稿约, 按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书写完整, 且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和在论文中做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一二年内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获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 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 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673) ”, 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篇4:基金项目写作必备参考

甲方(依托单位):

乙方(合作单位):

本协议双方决定合作申报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 《RRRR…… 》。经友好协商,在真实、充分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项目批准部门的相关规定,达成如下合作协议,并由合作双方共同恪守。

一、任务分工与责任

甲方:负责肿瘤循环……,……。协调处理课题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汇总项目研究情况与报告,汇总经费预、决算工作,按批准部门要求提供材料。

乙方:负责对突变识别……,……。提供合作研究情况和成果信息,与申请单位共同确保课题研究目标的实现和考核指标的完成,配合经费预决算工作。

二、经费分配

项目获得资助后,甲、乙双方按项目直接经费的 80% ﹕ 20% 分配经费(双方协商分配经费,此处可修改;文中红字部分都可修改,正式文本不要出现红色字体)。甲方在收到财政拨款之日起60日内将经费转拨至乙方账户。经费使用按照项目批准部门的有关规定及预算执行,做到专款专用。

三、成果分配

1.产权归属:

本研究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合作双方所有,具体分配如下:

(1)成果报奖署名:完成单位排序为以对报奖内容的实际贡献大小作为排序依据,完成人名单排序按照实际贡献大小排序方式进行;

(2)论文发表:甲、乙方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将本方完成部分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单独发表,论文作者排名将按照实际贡献大小排序方式进行,甲、乙方课题负责人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3)专利申请:甲、乙方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将本方完成部分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联合申请专利时,发明人排序将按照实际贡献大小排序方式进行;

(4)合作各方根据在合作期间所获取的成果,包括论文、专著、专利以及鉴定、成果报道等均须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及项目编号。

2.成果转让: 本研究项目所产生成果的转让权归甲乙双方共同拥有,由此产生的经济收益分配方案由甲乙双方在成果转让前另行协商确定。

四、协议的生效、变更与解除

1.本协议生效期间为项目获得之日至项目结题申请通过之日;

2.本协议仅限于此次项目申报,如需申报其他项目,需另行签订协议; 3.协议双方中任何一方欲变更、解除本协议,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口头无效;解除协议需提前一个月向对方提出;

4.甲乙双方中任何一方未履行本协议条款,导致协议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对方有权变更、解除协议,违约方要承担违约责任。

5.执行合同中如遇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协议不能顺利履行时,双方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均不承担违约责任,双方应尽快通知对方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并共同协商变更或者解除本协议;

6.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应本着互惠互利、友好协商的原则另行约定,并以备忘录或附件的形式体现,拥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五、双方其他特殊约定:无。

六、其它

1.本项目如未获得批准,本协议将自动终止。

2.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具有同等效力。

篇5:基金项目写作必备参考

一、如何选报一个好的研究课题

申请书中所选的研究课题,是申请书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如能选择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则该申请书自然就具备了潜在的竞争力。这里所谓的“有重要意义”,是指包括对发展科学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包括有潜在的重要新技术、新材料前景;也包括未来的科研成果对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多重意义上的重要性。而一般性的新产品开发,不具创新意义的一般性研究课题,其“重要”性较弱,因此在国家基金申请中不具竞争力。

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为了发展科学(含技术)、发展国家基础性科学研究(含技术研究)而设立的基金,因此对申请项目除要求有“重要性”之外,还要求有“创新性”和“学术性”(含科学及技术两个方面)。当然,不同申请课题中体现的这种“创新性”和“学术性”程度会有所不同,创新性、学术性越强,竞争力会越强,而完全不具备创新性或学术性的课题是不具竞争力的。因此在申请国家基金的选题方向,申请者还要注意突出申报课题中的创新之处和在申请课题中主要拟研究的学术、技术问题。

申请基金选题的来源不外乎是从自己工作积累中产生或从文献调研中产生。从自己工作积累中产生申请课题时应注意从自己工作的众多方面和众多实验现象中提炼出具有学术内容(含新技术内容)的问题来酝酿成申报基金的研究课题,这样通过提炼的课题才具有自己的创新性。而不要将现有手头工作集合起来,不加深化、不加提炼地“打包”成基金课题来申请基金,这样的效果往往是重点不突出,学术问题不突出、创新之处不突出,而影响基金申请的中标率。若申请基金的课题来源于文献调研、文献追踪,则应注意对文献工作应有自己的改进性想法或将文献上的新方法用于自己现有的工作,从而发展出新的具有某种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这样来申请基金自然可以提高自己申请书的竞争力。不希望用完全追踪文献、完全重复文献或专利工作的思路来申报基金项目,这种课题即使再“新”,也是“重复”,也不具创新性,因此也就不具备在基金评审过程中的竞争力。

下面举例说明什么样的选题才具备重要性、创新性、学术性:

例课题1:“聚丙烯和聚酰胺的共混研究”。这个课题给人一个“泛泛研究共混体系,发展增韧聚丙烯材料”的印象,若申请书的研究内容也是按这种思路来写,则在这种申请书中将看不到申请者拟研究的学术问题,看不到申请者的创新思路,而仅仅是以一种“炒菜”方式,摸索一种新的增韧聚丙烯的配方。这样的工作虽也需要,但学术性不突出,创新性不明显,工作水平也必然是一般性的,工作的重要性也属一般化,这样的立题在国家基金的申请中是不具竞争力的。

例课题2:“螺杆剪切因素对聚丙烯、聚酰胺共混体系与相形态的影响研究”。这个课题同样是研究聚丙烯和聚酰胺的共混体系,但研究内容显然已不再是该体系的最佳配方研究,而是深入到外力对不相容体系相形态的影响研究。这个课题中包含了重要学术问题,在研究这个学术问题中,可以体现出申请者自己的创新研究思路,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供新性能的聚丙烯材料,也可以从学术上、技术上在共混体系加工领域提供许多新知识。因此该课题的学术性、创新性、重要性(学术意义及新材料方面)均很明显,这样的课题如果在研究内容的书写方面深入地写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在基金评审中应当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例1和例2的明显区别在于,课题1的选题内容是:只要求把成果做出来,而不管其中的道理,似是只想“知其然,而不问其所以然”;课题2选题的内容是,在研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把最佳成果做出来,研究目标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课题1和课题2是在受理基金项目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思考方式,显然课题2的思考方式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是有利的。

二、如何填报申请书

好的选题是基金申请中标的前提之一,但不是中标的全部依据。选到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申请者如何来做这个课题、在开展该工作方面是否有创新工作思路、申请者工作能力如何等问题是第二环节基金评审的重要依据。如何回答好这些问题,如何在基金申请中书面表达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的创新思路,是基金申请中标的另一关键。

在基金申请书中,体现申请者工作思路、工作能力的栏目为“报告正文”中第一项“立论依据和研究内容”中的“1.立论依据”,“2.研究内容”和“3.研究方案”(或“技术路线”)三个子栏目。因此填报好这三个子栏目是填报基金申请书的核心之处。

对于“立论依据”栏目的填写,主要应填写如下内容:a.本项研究的重要性及工作背景简介(学术背景,技术背景,应用背景等),b.本项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学术问题、争论点及研究趋势,c.本人开展此课题研究的工作基础、工作苗头、选择本课题的思路,d.本课题的成果前景等四个方面。当然根据自己申请课题的实际情况,在具体填报“立论依据”时,可以根据上述四个方面有所增减,但上述内容的a、b两项应是必须填写的内容。“立论依据”的填报内容,主要是说明所选课题的重要性及体现申请者本人对相关文献、工作背景分析等工作调研的能力和对本课题的深思熟虑的程度。显然,在“立论依据”栏把上述4方面的有关情况讲得越透彻,分析问题越深入,越能体现所选课题的重要性和申请者个人的研究能力。

对于“研究内容”的填写,主要应填写:对拟研究课题中关键技术、技术问题的分析及拟着手解决、研究、认识的途径。不是要求仅写拟开展研究的工作步骤,而是要求填报在各工作步骤中,拟解决什么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具体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栏目是申请者表达自己从事本研究工作的工作能力及创新思路的文字材料,因此若在本栏目中仅书写工作步骤是体现不出申请者的能力及从事本研究有何创新之处的。只有表达出具体的研究思路,才能从中体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从事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申请书和其它申请书相比,体现出竞争力。

对于“研究方案”的填写,主要应填写:在“研究内容”栏目所列出的工作思路下,具体开展研究工作的方案、解决具体学术难题的方案等内容。如,具体的合成路线,如何获取数据及如何分析数据等。“研究方案”栏目的书写是体现本课题的工作思路是否可行,工作有否创新的文字材料。在“研究方案”栏目填报的内容,应是“研究内容”栏目所填的内容的细化和具体化,而不是上述内容再填写一遍。

在填写“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时,有关自己的学术思路,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何解决可能遇到的学术、技术难题等内容,应当尽可能地讲出来,以便评审人能基本了解你的工作思路,从而便于判断你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水平。但评审人在评审你的项目时不必要完全精确掌握你的工作思路,因此申请人对自己工作思路的绝窍之处可以有所保留,不必百分之百地完全真实地写出来,以免自己工作泄密,这样做是允许的,也是应当注意的。

在填报基金申请书时,其他栏目虽然相对上述三个子栏目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但也有必须注意之处,本文不再详述,仅简要归纳如下:

“基本信息”(简表栏),应选准第一个申请学科和学科代码;

“项目组成员表”栏,应注意所报成员姓名中,不要有超项者;

“报告正文”中,1-4 “创新之处”栏,应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书写的内容基础上,画龙点睛地指出创新之处即可,不必文字太多。

2-3 “申请人简历”栏,应有毕业学校,学位,论文题目,导师姓名及所从事过的主要工作和发表论文等内容。

其它,“申请者承诺”及“项目成员承诺”,要本人签字。

三、杰出青年基金的申请

上述“如何填报申请书”的内容仅适合于自由申请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地区基金项目及重点、重大项目子课题申请书的填报。对“杰出青年基金”的申请,由于没有申请书格式,仅有一个“申请提纲”,因此上述内容不适于“杰出青年基金”的申请。申请“杰出青年基金”的提纲大致包括以下内容,即:a.简表,b.所获项目情况和获奖情况,c.过去工作成绩、意义、评价,d.今后工作设想、研究内容、思路,e.所发表文章SCI及EI收录统计,f.论文、评价意见、获奖证书等附件。申请者应根据上述提纲,自己编写一本申请书材料。在编写“杰出青年基金”申请书时,对上述6条内容的编写建议如下:

a.简表,填表即可;

b.所获项目情况和获奖情况,分类,列表即可;

c.过去工作成绩、意义、评价。这部分是申请书的核心部分,申请者应根据自己的学术成长过程,把在所从事过的工作(曾取得成就的工作)中,当时的工作思路,解决了什么重要学术、技术难题,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及这些成果在学术上、新技术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别人对你的评价意见(包括稿件录取信、引文、获奖、鉴定、推广情况等)等内容按不同工作,逐项写出。这样编写素材的好处是,评审人可以从中了解你的成长过程及你在各项成果中所起的学术作用。在本项内容的编写中,请不要仅仅罗列成果及对

成果的逐一说明,那样将难以体现你个人在成果中的学术作用及学术水平;

d.今后工作设想、研究内容、思路。这个栏目也是杰出青年基金申请的核心部分之一,本栏目的内容类似一般基金申请书中的“立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三个栏目的填报内容,唯“工作设想”部分不必像“立论依据”栏目那样用太多的文字来分析有关工作背景;

e.SCI及EI收录。请情报单位查一下数据并盖章,然后填表即可;

f.论文、评价意见、获奖证书等附件。整理上述证明材料,和申请书正文一起整编成册。

四、其它应注意之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一年只受理一次,而且总的中标率也只有20%左右,因此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应珍惜每一次申请机会。为了提高申请基金的中标率,除应做好选题和做好申请书的书面表达之外,在选题和书面表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也是必须的。这些准备工作包括:1.选题的酝酿,2.研究思路的酝酿二个方面的准备。

在选题的酝酿方面,应结合自己工作总结,找出自己现有工作中的新苗头,发现的新学术问题或通过文献调研结合自己的工作基础,寻找适合自己研究的新工作内容。在这种通过工作总结或文献调研来选择申请课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从一般性工作中提炼学术问题,从文献中及工作中发现新的创新思路,争取使自己的学术思路提高一步。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基金申请中的获准率,更有利于自己工作水平的尽快提高。

在填报中申请书的酝酿方面,注意在选定课题之后,填报申请书之前,应考虑一下关于这个课题别人是怎样开展工作的,我再做此工作应从何处着手,以体现我的工作特色。选定大体工作思路后,应进一步考虑,我这样去研究可能遇到哪些重要学术、技术问题,对这些学术、技术问题,我准备如何去解决或如何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程度,为最终认识或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条件。

有了上述两个方面的酝酿之后,应当基本可以做到深思熟虑,思路成熟,这样再填报基金申请书,对各栏目应填写的内容应是可以胸有成竹了。鉴于申请基金前最好有个酝酿过程,因此从时间上考虑,申请基金前的思考过程,最好从上年底开始着手。

篇6:基金项目写作必备参考

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省×市(县)人,职称,学历学位,工作单位,现主要从事工作,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基金项目及获奖稿件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杂志社,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作者稿件发出30日后仍未接本刊通知,可再投他刊。来稿决定录用后,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篇7:基金项目写作必备参考

基金项目及获奖稿件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 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 如基金项目:×× (基金编号××××) , 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 请及时通知杂志社, 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 作者稿件发出30日后仍未接本刊通知, 可再投他刊。来稿决定录用后, 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上一篇:初中日记:丹桂花开下一篇:水电厂实施干部公选竞聘工作具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