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中学双拥工作活动记录

2024-04-14

石台中学双拥工作活动记录(共5篇)

篇1:石台中学双拥工作活动记录

2011年石台中学双拥工作实施安排

一、学校双拥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1、教育局负责对全县学校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全民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学校双拥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导和督促学校积极开展双拥工作。

2、双拥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学校要把双拥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与教学及其它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评比。

3、双拥工作站健全有力。建立健全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党团工作的负责同志担任站长,政教(学生处)、共青团(少先队—)、后勤等部门为成员的双拥工作站,负责学校双拥工作的组织、计划和各项双拥争创活动的开展。

4、实行站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站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双拥工作,主持召开学校双拥工作会议,协调双拥重大事项;教务成员负责学校双拥计划的制定和负责国防教育在课堂的渗透;政教(学生处)成员负责双拥工作站日常工作、军民共建活动的开展、青少年军警校建设、双拥工作站负责同志研究和批复双拥工作事项的承办;共青团成员负责健全双拥服务网络,牵头组织,牵头组织为驻军和抚恤优待对象做好事;后勤成员负责学校双拥工作经费等保障工作。

5、双拥工作站职能有效履行。双拥工作站由学校政教(学生)处牵头,有关年级老师参加,负责落实双拥工作站研究定的事项,卓有成效地开展双拥活动。双拥工作站有兼职工作人员,有资料橱(柜)、有国防(双拥)报刊或杂志,有齐全规范的软件资料;双拥组织网络和职能、人员职责分工、双拥工作规章制度、双拥争创规划、国防教育计划安排等;存储于电脑或上墙。

二、国防教育广泛深入

1、国防教育工作渗透课堂。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关于“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的要求,把国防教育渗透到课堂之中,纳入教师工作实绩考评内容和目标,通过开设国防教育示范课等措施,保证课堂国防教育质量和效果。

2、国防教育内容力求规范。根据全民国防教育有关文件精神,设置国防教育内容。高中段学生,主要进行国防理论教育和国防军事技能训练教育。国防理论教育主要宣传我国三代领导核心关心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思想,公民国防义务与权利知识,国防政策、方针和原则,国防战略,武装力量体制,近现代国防历史、爱国英雄人物和事迹,高技术战争和军事高技术武器知识,国际军事冲突热点问题知识和军事技能训练等。

3、国防教育计划安排有序。依据《全国国防教育大纲》、《学校国防教育常规》、《初中国防教育纲要》、《学生军训工作实施办法》,制定国防教育计划。要重视学科教师在国防教育方面的作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相关国防的内容,要抓好渗透,感受知识在国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4、青少年军警校活动正常。聘请校外辅导员开展军训活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良好校风校纪的养成;开展“三班一队”(国旗班、拥军优属服务班、国防兴趣班和双拥文艺宣传队)活动,坚持周一升旗,进行国旗下讲话,评选光荣的国旗手;与体育课结合,抓好国防体育,增强保卫祖国的健壮体魄;为驻地军烈属提供服务,帮助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编演国防方面的文艺节目,扩大国防教育的影响,增强青少年国防观念。

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统筹安排课外国防教育活动:一是积极参加组织或自主承办的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二是分年级进行祭扫烈士陵园(墓)、瞻仰英模故居(纪念地)、参观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等活动;三是暑、寒假期间,开展富有国防特色的夏(冬)令营活动,进行民族尚武精神的熏陶,培养青少年爱我中华、强我国防的意识。

三、拥优待政策规范落实

1、制定《学校双拥工作若干规定》。依据国家、省、市、县(市、区)的双拥工作政法规,县教育部门要及时制定科技拥军、文化拥军、优待军人和抚恤优待对象子女入学、优待教职工中的双拥对象、军民共建等可操作性较强的本学校双拥工作若干规定。

2、优待军人和抚恤优待对象子女入学。现役军人和其他抚恤优待对象子女,在施教区入学优先予以安排;夫妇双方均为边海防、高原、艰苦地区、海、空、导弹部队军人的子女和革命烈士子女需到监护人所在施教区学校借读免收择校费;革命烈士子女、荣立三等功以上的现役军人、荣立三等战功现役军人的子女,按上级文件规定给予入学优惠。

3、落实军人和抚恤优待对象子女学习帮扶制度。建立军人等抚恤优待对象子女学习档案,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制定并落实辅导、定期家访等帮扶措施。

4、优待学校内部双拥优待对象。现役军人配偶在本学校的,按规定到部队的探亲假应予优先安排,做到假期给足,车船报销,工资和福利不减,评先和晋级不受影响。

四、民共建活动扎实开展

1、与驻军单位结对共建。在有驻军的地方,学校视情聘请驻军领导担任国防教育兼职校长,每年和共建位举办以爱国拥军为主题内容的联谊联欢活动,弘扬爱国拥军传统,密切军民鱼水情谊。

2、共管共育本校籍军人。保持与本学校入伍军人建立书信联系,开展“心连心、手拉手“活动,促进本校籍军人和青少年成长成才。

3、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共建单位、校内现役军人家属和其他优抚对象走访慰问。

4、开展“五好四自”活动。在学校双拥优待对象中开展以“思想道德好、遵纪守法好、岗位建功好、团结互助好、和睦邻里好”;“自尊、自律、自立、自强”为主题的活动,激励双拥对象为学校全面发展作贡献。

5、双拥优待对象合法权益有效维护。双拥优待对象民事纠纷及时妥善处理,涉法性问题及时上访有效化解。

6、共建双方建设和谐发展。学校教书、育人全面协调推进,共建部队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双拥和国防教育经验被上级推广,工作受到上级通报表彰。

篇2:石台中学双拥工作活动记录

一、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推进课程改革,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更新观念,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最新的观念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加强教学规范性的指导和科学性的研究,以学习研究、检查督促为主要形式,规范教学行为;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教育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努力抓好石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力争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教学教研工作重点:

1、协助完成毕业班各项工作。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

3:切切实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教研工作要点:

(一)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每个教师通过学习每学期写一篇教后感或一篇教学经验文章(或论文)交教导处,每学年争取发表一篇教学论文或在地区以上教研会上获奖,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努力造就一批名师。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信念、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多种层次和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大胆创新,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组织他们参加教育科研和课题实验,通过演讲、专题讲座、课例分析、读书交流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和公开教学的机会,展现才华,树立名师形象。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为实验教师适应课改实验提供支持。一是组织教师参与市、县级培训(如骨干教师培训、教学培训、技能培训);二是有计划地开展新课程通识培训、学科课标和教材培训。

4、坚持学校青年教师拜师工作制度,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青年教师(30岁以下)期初要制订拜师工作计划,期末要写出拜师工作总结;指导教师要对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提出具体要求;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指导教师及被指导的青年教师要坚持每周互听两节课,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意见,青年教师每期要上一节教学汇报课。

5、抓好继续教育工作。继续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要求校全体教师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制作课件,能运用到课堂教学。每周要求教师按学校统一规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自培自练,努力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学校分层管理,规范教学过程管理。由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负责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管理。期末进行评比,确保教学质量提高。

2、强化常规管理,保证教学工作规范正常的运行。(1)严格执行“六认真

”①备课 坚决杜绝不备课上课现象,年轻教师备详案,详案的标准是: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有导入语、过度语、总结语,有教后记即教师备课每单元或章节教学之后应有较为详细的反思意见,提倡电脑备课。每个教师都要实行超周前备课。②上课 课堂上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规范,经常使用电教手段,利用学校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上课。③对待作业 作业量适中。课堂作业一定要在课内完成。练习册全做,作业批改要做详批详改。④认真辅导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针对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实施“分层导学”与“分类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层次上有所进步,各达各的标,各上各的楼。年级组长要认真组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落实对潜能生(学困生)的帮扶措施,努力提高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合格率和优生率,使班级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⑤认真考核 每单元进行一次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措施。⑥认真总结 每人每学期至少写一篇优质论文,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行的各类论文比赛,开好两个会,即教育教学总结会,教师民主生活会,写好两个小结,即教学专题小结,教学工作小结。

3、建立学校领导,值班教师巡课、查课、听随堂课制度。每个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听课记录要力求规范。特别要加强对新上岗教师、薄弱教师的听课指导。通过听课随时了解教师教书育人的情况,加强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

4、加强对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年级组和教研组期初要制订活动计划,期中要有活动小结,期末要有活动总结和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三)狠抓教学教研研究,力争我校教育科研结硕果。

1、加强常规教研活动的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

2、加强对教研的指导,提高学科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

3、抓好两头,促进全部年级均衡发展。作为起始年级,我们要高度重视。从发展的角度讲,有好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需要在起始年级培养,一旦打好良好的基础,学生将终身收益,教师将一劳多获。作为毕业年级,我们更不能忽视。这学期我们将对高

三、初三年级进行月质量监控,定期召开任课老师会议,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评价方法,做好月检工作,进行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在密切关注“两头”的同时,我们将带动其他年级共同努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继续深化实验课题的研究,力争我校科研成果在省、市、县获奖。

四、教学教研活动安排:

1、制定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明确本学期学校教研工作目标。各组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3、各教研组每学期要定时间、定地点每两周一次例会,并有活动记录。

4、多媒体网络技术操作培训,每个教师都要学会使用当前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

5、高三辅到班继续开课,提高学生的考试技能和知识水平。

6、每个教研组针对新教材制作1-2个教学课件,各学科各年级,开展制卷活动,争取各章节出一至二份较高质量的试卷。(各组将上学期的教学课件及试卷由组长(或指定教师)打包上传到教研室).7、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要出至少20--30%公开课,要有详细上课教案及听课、评课纪录。

8、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活动,并上交学生竞赛获奖名单。

9、完成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要有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

10、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会议,鼓励教师撰写论文。

11、协助教导处组织和顺利完成毕业班举行的各次模拟考试。

12、完成期末收尾工作,按时将各种材料上交教研室。

篇3:石台中学双拥工作活动记录

探究活动 记录 优化策略

我们经常发现科学公开课上,一下课学生将记录纸一丢,走人了。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至于对“怎么做记录?怎么记录更有效?怎样利用记录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进程?是不是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等,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科学教师重点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科学课记录的现状分析

1、记录完成,下课就丢了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我们的科学课堂中有教师分发记录单、学生根据自己的或是自己小组的研究实验,认真填写记录单。并做了展示汇报。可是到了铃声一响,我们的学生就离开了教室,教师则整理好实验器具也离开了,记录单则留在了课桌上。无法让记录单成为我们学生、我们教师资料的积累。也就无法体现出记录的价值所在。

2、记录单设计不规范

我们常看到一些记录单上填写内容并不是我们学生所能完成的部分,或是过于简单,或是过于繁琐、复杂;有的记录要求过于笼统,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有些记录单子无法真正看出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结果;还有一些实验它本身并不需要记录,也被放上了记录单子;可以说是在浪费我们课堂的时间。

3、记录指导不到位

在我们出去听课的时候,我们常会发现有许多小组在科学实验时并没有按我们老师记录单子上的要求去完成,有的小组在记录的时间上花得相对较少,使得最后在交流时单子上还只是寥寥数语。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记录单该如何填写不清楚,不能很好的完成,只能基于教师在实验时走过来的“指导”。教师对记录活动所用的时间、填写的要求、怎样分工填写、如何有效地填写等问题都必须提前考虑,并做出相应的指导。

4、记录的展示与交流没有精心设计

主要表现为记录后展示与交流过程简单、无序、随意,事先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没有发挥记录对探究活动应有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在研究过程中爱什么时候写几笔就写几笔,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一堂课下来那些没有机会参与汇报的学生的研究记录更是“藏在深闺无人识”。汇报后教师对记录没有做出具体的评价,对否?错否?有没有什么指导意见?糊里糊涂就过去了,给学生的感觉仿佛这研究记录只是用来装装样子的,没啥大用场,只为“秀”一把,没有发挥记录应有的作用。

5、记录没有纳入到学生的学业评价中

现在大部分科学教师在课堂中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记录,而且缺少对学生记录的评价,在课后总是把记录纸不当回事,随便学生怎么对记录纸进行处理,长期以往孩子们对记录的兴趣、主动性会荡然无存。

二、探究活动中学生记录的优化策略

1、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记录

记录对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成效意义重大,但如果教师仅仅把记录简单地当作一项任务强加给学生,让记录成为学生的负担,那么记录的作用就完全得不到体现。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发展水平,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就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可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只有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学生记录的热情才高,才乐于记录,同时记录速度较快,更好的发挥记录的实效性。

2、激发学生有意的捕捉信息,并如实记录信息

信息的记录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融会于整个探究活动之中,所记录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和发现,因此科学课的记录根据需要出现在科学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区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各自担负着不同的功能,不断推动科学探究的进程。

在探究活动前——提出实验设想并设计方案时,有效的科学记录要把学生的思维火花集中起来,进行梳理后记录在案,为科学探究奠定基础。例如:实验目的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怎样安排及操作实验的过程、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作出的预测等。

在探究活动中——动手实验时,有效的科学记录把观察、动手操作和比较异同形成的内部思维语言、转化成书面文字或图画形式,再在交流汇报中反馈成口头语言表达,使学生思维更富有逻辑性,此间获取的信息亦能处理得更加完善。

在探究活动后——验证得出初步结论时,有效的科学记录则是把实践操作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加以“内化”。 由于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已经做好相应的记录,就很容易把实验的初步结果反映在实验记录上。

信息记录只有建立在有意观察的基础之上,只有融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让记录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思维碰撞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后形成研究记录的过程中,对各方的见解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演绎、推理、归纳、分析、判断等能力,最终得到一份有较高思维含量的记录。

记录基本要以小组为单位,由研究小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充分开动脑筋,提出各自的发现和想法,形成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达到信息与思维共享。这样的氛围同时也可以避免掺杂各人的想法和意见,体现了科学记录过程中实事求是的精神。记录过程中要求每名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记录观点,尊重个人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敢于把自己独有的观点充分亮出来,不人云亦云。在相互探讨、大胆质疑的基础上,能产生一份既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思维碰撞又有个性的科学记录表,并且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大家通过记录所获得的信息,也容易分析事实中隐含的理性内容。

4、使用活页记录本,便于保存与查找反思

采用把分散的记录表转化成活页记录本的方法,让每组学生都有一本活页记录本,而且与课本配套使用,方便了学生的记录,使得学生能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次研究记录。学生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做各种各样的科学记录,或把一些记录表粘贴在记录本中,完成之后也可以很方便地收藏保存,有效避免遗失。当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遇到了与以前类似的问题或需要以前的证据时,也便于查找,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本子中找到所需资料,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所作的实验记录和当时的想法,这会引起他们不断的反思。

5、让有效的科学课记录成为学生科学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

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记录的兴趣,应该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让有效的科学课记录成为学生科学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通过对记录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记录的同时获得激励,都有记录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记录的自信心。

学生的观察是否全面,实验是否正确,测量是否准确;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能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等等,教师都能从学生所做的科学记录中得到信息,并由此可及时纠正研究错误或者改变指导策略。因此,通过对不同形式科学记录的评价,能使教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更加科学准确。

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记录反映了学生科学思维的轨迹,是他们研究的经历,也是我们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科学记录也是学生科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实验证据,因为这上面如实记录学生观察到的科学现象。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记录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目燃博客:怎样发挥记录在科学教学中的有效性

3、韦钰:“关于对法国"动手做"小学、幼儿园科学教育项目的考察报告”。

篇4:石台中学团代会学校领导讲话

姚 萍

各位代表:

石台中学第十三届团员学生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首先,我代表校领导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各位代表,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积极地面对着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未来。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同学们提几点希望:

第一、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明辨是非能力,敢对不良行为说不,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这样才有利于我们青年学生的成长,才能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薪火相继,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第二、明确任务,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已进入终身学习的知识时代。请你们以求知的信念,科学的观点,实践的精神和创新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模范遵守校规校纪,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信自强,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立志成才。

第三、勇于吃苦,勤于实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宝

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团员只有树立远大志向,勇于吃苦,勤于实践,大胆探索,才能不断开拓创新,真正做到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人。你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发挥团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奋发有为的社会主义栋梁之才。

篇5:石台中学双拥工作活动记录

关键词:做中学 记录表 不同年龄 幼儿

引言

“记录”作为“做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记录幼儿的猜想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对比猜想与实际之间的异同,帮助幼儿梳理认知与经验,培养幼儿归纳、分析的能力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精神,还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建构知识与经验,也是教师了解幼儿思维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科学发现活动所需要的记录表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科学现象和表达科学经验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差异。

基于这些,为了让幼儿科学又方便地记录探索的足迹、提供交流的依据,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设计适宜实用的记录表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就来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

1. 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记录表

1.1 小班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年龄特点

(1)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动手能力较弱,部分幼儿连执笔都有困难。

(2)在感知、注意、思维时目的性差,极易受外部条件、兴趣的支配,很难操作后进行记录。

(3)有关科学活动记录的经验很少,记录能力也很不足。

1.2 小班幼儿的记录表设计

1.2.1 教师提供的记录表格必须浅显易懂,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并易于操作。

在“做中学”活动中,小班幼儿的教学显得尤为让老师头疼,孩子们很容易受兴趣支配而忽视记录。因此,在这类的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到幼儿的这一特点,表格的设计必须浅显易懂,如:照片、图画等,要让孩子们明确记录的对象和内容。而在记录的方式上,也可以选择适合小班年龄的粘贴、搭扣的方式方便幼儿的操作。对此,教师在巡视中不能一味地督促记录,而应根据各个活动的特点,多方位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体验。因此,小班幼儿的记录可能更多的是在教师带领和帮助下的全班记录,而不是个人记录和小组记录。

1.2.2 注意在区域活动中“做中学”记录表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在幼儿园里,老师会把很多关于“做中学”的内容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自由地操作。但小班幼儿细致和持续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足,主动性不够,他们离开教师的直接引导后就难以进行长久的观察和自觉的记录,而所谓的探索成了纯粹的游戏摆弄。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不断地更新活动区中的记录表,注意记录表的层次性。

案例1:《颜色变变变》

起初,孩子们只是简单地认识到两种不同颜色的水相遇会变出另外一种颜色。这时,我提供的记录表是很简单的,主要是让幼儿记录下用什么颜色变出了什么颜色,旨在让孩子主动探索。

当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我再提供颜色卡片,让孩子猜一猜可能会变成什么颜色,再去操作验证。

到后期,孩子们对于这一实验已经得心应手,孩子们认知水平和记录能力也提高了,我又提供了第三张记录表,用有趣形象的卡通形象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图1)。而且,类似填空的图形也增加了活动的难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真正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同时也达到了预设的掌握颜色变化规律的目标。

图1《颜色变变变》学生记录表

2. 针对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记录表

2.1 中班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年龄特点

(1)在集体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注意力较易集中。

(2)随着身心的发展,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了解新鲜事物。

(3)喜欢寻根刨底。

(4)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

2.2 中班幼儿的记录表设计

2.2.1 记录表须简洁,给孩子留有一定的创造空间

中班幼儿在“做中学”活动中,已可以用比较直观的感觉去感知物体特性,并能运用简单的记录进行表现。在很多活动中,孩子们已经可以用简单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猜想和实验后得到的验证结果。此时的记录表应尽可能简洁,可以图文并茂,但要注意文字少一点。

案例2:《沉与浮》

在这个实验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用“↓”表示“沉”;用“↑”表示浮;对于悬浮在水中的可以用“-”表示。而中班的幼儿已具备合作、协商的能力,因此,多可以采取个人或小组的记录形式。在这里,我选择的是个人记录(表1)。

表1:《沉与浮》记录表

中班后期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经验的积累,对于实验记录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如果在这个时段进行关于“沉与浮”的实验活动,记录表可以给孩子们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来决定实验操作的对象和记录的方式,如图2。

2.2.2 从活动内容及其目标出发,凸显其辅助性作用

要设计一张适合中班“做中学”活动中的记录表并非易事。有很多老师为了要有记录而随便去设计一张表格,很多时候表格会浅显于教学目的甚至偏离活动内容。其实,在活动中的记录表主要是辅助我们的教学,即让幼儿在探究的重要阶段进行记录,使他们以尊重事实的方式对待自然事物和现象,并进行客观解释。因此,在设计活动记录表的时候,要从内容和目标出发,并赋予一定的挑战性。

图2 《沉与浮》学生记录表

案例3:《溶解》

在第一次的记录表设计中我只设计了一个溶解速度,对于孩子们的观察记录来说,偏简单了;同时记录表没有为活动服务,不能帮助幼儿探索、发现不同水温下物体的溶解速度的快慢不同。因此,我又设计了第二张记录表(表2),在活动时孩子们不但明确了要观察的对象,而且,对于活动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表2:《溶解》记录表

3. 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记录表

3.1 大班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年龄特点

(1)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愿望,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

(2)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

(3)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

(4)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

3.2 大班幼儿的记录表设计

3.2.1 记录表应体现探究性,还幼儿一个真实的探索世界

大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记录经验,他们的记录能力也较强,文字的量可适当增加。但在很多活动中,教师限制了孩子们的记录形式和方法,孩子们总在一个“高控制”的探索模式下探索出一个同样的实验结果或发现,这样的活动还有什么“探索”可言呢?

案例4:《物体下落》

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物体下落现象后,向幼儿出示记录单(上画一些物体),并讲解记录方法:将这些物体抛向空中,观察记录看到的现象,在物体下做记号(用“↓”表示物体下落)。我们都知道,所有的物体抛向空中都会下落,如果教师只要求幼儿用“↓”记录物体是否下落,这样的记录还有什么意义?在第二次活动中,教师重新制作记录表扩充记录的内容,先让幼儿进行猜想记录,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下落时的状态(如图3)。这样目的明确的记录必然会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此外,从记录方式来说,幼儿观察到沙袋和气球下落时速度不同,用“↓”表示沙袋快速落下的情况,用“∫”表示气球飘落的轨迹,而后针对记录情况各自分析并发现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

3.2.2 发挥孩子们的创意,自己设计记录表格

由于大班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已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而且他们在这一时期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因此,可以鼓励大班幼儿自己设计记录单,以激发他们活动的兴趣。

幼儿虽然只能用绘画、简单的符号等方法来进行记录,但为了培养幼儿执著、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记录表格设计要正规,而不要随手绘制;为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记录表的表述应该采用图文结合的表达方;同时为避免记录表的设计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每张记录表都应采用同一个色系来设计制作。

总之,科学地设计实验记录表,引导孩子真实地记录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是“做中学”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切实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这样设计出来的记录表,幼儿也就愿意记录、乐意记录,从而使记录这一特殊方式在“做中学”科学活动中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图3《物体下落》活动学生记录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2]付丽玮.浅谈“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成才之路. 2011(2).

上一篇:四年级音乐《螃蟹歌》说课稿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转起来》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