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财物管理情况汇报

2024-06-01

涉案财物管理情况汇报(精选9篇)

篇1:涉案财物管理情况汇报

情况汇报

自3月底到年底,我所在分局部署下,开展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暨“审计整改年”活动。接到上级通知后,我所立即开会对全体民警进行了宣传动员,并根据实施方案步骤,按时组织全所民警对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文件进行学习讨论,教育民警熟练掌握各项执法规范,打牢公正廉洁执法的思想基础。在对涉案财物专项整治活动进行宣传发动的同时,我所首先对自2010年以来已办结的案件进行了一次回头看活动,主要针对赌博案件及有涉案财物的案件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清理刑事、治安20起,并对赌资等涉案财物主义登记,做到账实一致、帐帐一致、账单一致。其次我所通过多方努力,筹建证物室,并配置专门的涉案财物管理电脑,由涉案财物保管员负责涉案财物的登记、录入、流转、出库等工作,严格遵守公安部的“六个严禁”,杜绝一切违规现象。下一步我所将结合“公安机关软环境提升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之三提升”等一系列活动,对全体民警严格要求,与民警签订相应的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完满,在派出所内营造“创建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根据分局下发的创建文明城市责任分解表,将涉及的各项工作分解细化,落实到人,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2:涉案财物管理情况汇报

为全面推进刑侦部门的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全国公安机关部门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结合《修水县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我修水县公安局统一思想,强化意识,切实开展集中学习,并按要求进行了动员部署和排查清理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意识、统一思想

2011年4月6日,我局传发了关于印发《全修水县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修公发[2011]50号)后,我支队立即召开全局民警会议,组织全局民警认真学习了公安部党委《年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同志

201

13月21日在全国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全省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会议精神;仔细对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并开展深入讨论,引导民警熟练掌握各项执法规范,打牢公正廉洁执法的思想基础。同时,认真学习了支队转发公安部《关于印发〈全国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会上,党委委员、副局长???进行了动员部署,号召各县县局各单位认真学习方案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迅速采取措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和通知要求开展工作。通过集中学习,全体民警强化意识,统一思想,充县认识到涉案财物管理方面问题存在的严重危害性,充县认识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增强了全体民警公正廉洁执法、规范财物管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维护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支队将制成标牌的公安部“六个严禁”发放到各办案单位上墙,以提示每个办案民警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严格执行“六个严禁”。近期将会同修水县局法制科就涉案财物专项治理出试卷发给各县县局组织基层民警进行测试,打牢思想根基,县局在组织测试的基础之上,随机抽取民警到修水县局集中闭卷考试,考试成绩代表所在县局内上网通报。

二、排查清理、查找漏洞

根据工作方案要求,县局组织全修水县公安部门对涉案财物管理进行了全面排查,要求各执法民警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重点排查:一是对正在办理的刑事案件;二是2010年以来已办结的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三是2010年以前已办结但当事人因涉案财物问题仍在信访投诉的案件。

排查清理在全体办案民警中进行,自查和互查有无违反法定程序随意扣押、没收、收缴、追缴涉案财物,以及超范围查封、封存、冻结、先行登记保存当事人财物,不按规定出具法律文书,违规收取保证金。通过排查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守法意识不到位。在日常工作中,民警们普遍存在只要不贪污挪用涉案财物就行了的想法,在思想上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办案民警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重视扣押、没收、收缴、追缴环节,但对涉案物品后续管理、处置方面不及时,扣押、扣留后,未及时移交涉案财物专管人保管;有的将涉案财物和嫌疑人的暂存物品混放。少数民警对处理涉案财物的法律规定不熟悉,对有的涉案财物或暂存物品未能及时按规定处理,造成积压。

2、制度监督不力。重视追缴、收缴环节,对后续管理、处置方面监督不够;有时对登记、保管、调取、使用等方面的制度执行不到位,涉案财物不能及时登记或登记不全,对制度执行监督不力。

3、硬件设施不到位。部县大队、派出所虽然设有财物保管室,但还没有专门的柜架县门别类地单独存放涉案财物,有些不涉案财物也与涉案财物堆放在一起。

三、建章立制、整改隐患

县局在组织整体排查中所发现的问题,针对登记、保管、移送等环节上进行了统一规定,要求做到进一步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实行所有涉案财物集中统一管理,确定专人负责,涉案财物扣押、收缴、保管、移送、处理各环节有规可依,办案与管理相县离、来源去向明晰、处理依法及时、坚决查处违规扣押、处理涉案财物、乱收保证金等违法违纪问题:

1、强化守法意识。要求各办案部门组织全体刑侦民警以公安部《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为重点,围绕涉案财物的处理权限、处理方法、处理程序等相关内容进行培训,使民警了解涉案财物管理工作内容,掌握涉案财物管理工作规定。同时使民警认识到规范涉案财物管理是践行执法为民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公安机关执法水平素质的体现。

2、完善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办案人与保管人相县离、物随案走、案结物清、及时处理,抓住扣押环节。一是完善登记制度。县局各大队及派出所设立专门的涉案财物台帐,对涉案财物及时进行登记,做到帐物相符。指定专人负责涉案财物的接收、保管、移交等工作,不得由办案人员自行保管涉案财物。二是建立物品清理制度。按照公安部要求,对2010年以来办理的案件进行全面彻底排查清理,做到不放过一起案件,不漏掉一项涉案财物。对当前正在办理的案件,及时做好随案物品的收缴、上交工作,并依法出具罚没票据。对于无主物品,特别是群众遗弃或丢失的物品,及时开展查找失主工作。三是建立暂时代为保管财物台帐,实行县类管理。对于在扣物品做到实物和台帐一一对应,在随后的移交、扣押、发还中有合法、完备的登记手续;

2、对在扣物品的保管进行检查,检查涉案财物是否保管妥善,登记与实际物品是否相符,是否有专门的保管室或柜;

3、规范办理流程。对于因案情需要扣押的涉案财物,抓住保管环节,24小时内由办案民警及时移交专管民警并做好登记,对于需要收缴的物品由专管民警及时放入涉案财物室,无法存入涉案财物室的物品如涉案车辆等,对车辆逐一进行登记、编号,用笔录、录像、拍照等方式加以保全管理,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并及时向县局纪委报备。建立“专帐管理、专柜保存”模式。即所有涉案款全部交内勤登记,集中统一保管,确保所有物证出入库均详细清点、逐件登记,有交接双方共同核对签字的手续,确保涉案物品存放有序、管理规范,不发生损坏、遗失或擅自处理等问题。定期向单位全体民警公开涉案财物管理情况,以公开促规范,杜绝坐支挪用涉案财物现象的发生。

篇3:涉案财物管理情况汇报

一、涉案财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少数办案单位涉案财物管理制度缺失

在涉案财物的管理活动中, 虽然公安部曾就涉案财物的管理出台过有关规定, 但是在一些基层的执法部门, 由于人员编制和财务状况的限制, 导致少数单位还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 对涉案财物进行符合规定的管理。在少数单位的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上, 存在着涉案财物管理主体和财物管理机制的漏洞, 没有设置专人对涉案财物进行管理, 没有设置专门的账目对涉案财物进行一物一卡、一案一档的登记管理, 长时间的涉案财物管理混乱的状况导致涉案财物管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容易滋生违法违纪等问题。也正因如此涉案财物的管理问题成为公安机关的管理难题, 其中牵扯的问题太多、太广, 许多人都不愿意碰触、解决这一问题。

无主涉案财物的处理问题, 是涉案财物管理的又一重要问题, 因为涉案财物本身的特殊性和违反犯罪案件的危险性以及公安机关运行的独立性, 都导致了无主的涉案财物处理成为难题, 相应的无主财物处理细则的缺失和涉案财物的特殊性, 导致无主财物是不能直接拍卖的, 而公安机关的独立性又导致了相关纪律督查、财务审计等多部门协作困难, 影响了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造成了公安机关执法的风险。

2. 极少数办案单位人员执行规定不够认真细致

在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过程中, 极少数办案人员粗心大意, 在执法现场对财物清点不及时、记录不细致, 涉案财物的账目管理不清晰, 相关的办案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心思都放在打击犯罪上, 对涉案财物的管理不够细心, 同时也因为办案人员自身的财务管理专业技能并不纯熟, 这些都导致了涉案财物的记录管理上出现漏洞。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办案现场这样一个比较混乱的地方, 涉案财物的登记工作实施比较困难, 在扣押车辆和贵重物品时执法人员会要求当事人进行签字确认, 但是对一些零散的琐碎的涉案财物却疏于管理, 造成扣押清单登记不详, 在返还财物的过程中, 当事人与办案执法人员就涉案财物的数量、种类、品质发生争执, 由于扣押清单记录不详, 办案单位面临着被动的局面, 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公众形象, 造成了执法的风险[1]。

3. 大部分基层办案单位没有专门场所

在一些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的违法案件处理过程中, 执法部门扣押的涉案财物数额巨大, 但是相应的执法部门却没有存放涉案财物的专门场所, 导致涉案财物本身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在一些基层执法单位, 因为日常处理的案件涉及的财物金额都不大, 所以在执法部门内部都没有设置专门的财物处置场所, 导致的问题就是涉案财物管理的混乱, 一旦发生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的违法犯罪案件, 执法部门自身无法安置扣押涉案财物的尴尬状况[2]。而且执法部门面临的违法案件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宽泛, 扣押的涉案财物种类也极为繁复, 有一些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涉案财物, 在没有专门的储存场所的情况下很容易损坏, 可以说执法部门涉案财物储存专门场所的缺失, 导致了一系列的执法风险。

4. 个别单位个别民警工作拖拉散漫

因为执法部门的涉案财物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执法人员长期将涉案财物保存在自己手中, 甚至有一些工作人员将涉案的车辆挪为私用, 这些行为都严重的危害了执法部门的形象, 客观上导致了执法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脱离, 涉案财物的管理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瓜田李下的考验执法人员意志的过程, 个别执法人员的这种散漫工作行为严重影响了涉案财物的管理工作秩序, 也导致执法部门的公正形象受到危害[3]。

二、如何改进涉案财物管理工作

1. 加强法制理念培养, 提高法制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涉案财物管理问题将是执法部门以后将大量面对的问题, 这一问题解决的妥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执法部门的公众形象和执法部门的执法规范化建设进程, 所以在执法部门内部, 一定要加强法制观念教育, 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 树立执法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在对违法案件的查处过程中, 树立既要勇敢的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又要细心的收集涉案财物, 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 从主观上摒弃“重收缴轻管理”的思想, 让执法人员认识到对涉案财物的规范化管理就是对人民群众负责, 就是对执法部门的执法权力负责, 从而增强执法人员做好涉案财物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中自觉的将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的问题进行处理。

2. 建立规章制度, 规范涉案财物管理

在执法部门的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上, 规范制度的建立是根本, 因为涉案财物的管理问题本身是一件敏感的问题, 执法部门自身的执法独立性又导致在涉案财物的管理活动中, 引入其他部门进行共同管理是比较困难的, 在这样的涉案财物管理形势下, 涉案财物管理制度成为了保证涉案财物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依据[4]。

在涉案财物管理的问题上, 在执法部门内部进行涉案财物的独立管理是比较可行的一种管理制度, 在这一制度的规范下, 执法部门安排财物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强的执法人员跟随执法队伍, 专门负责执法过程中的涉案财物管理工作, 在涉案财物的收集记录过程中, 减少涉案财物的经手人员由专业管理人员直接进行收集和记录, 收集后的涉案财物由管理人员和当事人进行现场确认, 确认无误后由当事人、涉案财物管理人员和现场主管领导签字确认, 这样一来通过涉案财物管理人员较高的财物管理意识和财物管理能力, 将涉案财物的现场收集工作与当事人进行明确的签字确认, 在之后的财物归还工作中当事人就不会就涉案财物的数量、质量、品质等问题与执法部门纠缠不清, 也树立了执法部门涉案财物管理的专业形象, 在接下来的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中, 管理人员在专门的财物处置场地对收缴的财物进行妥善的保管处置, 并针对收缴的财物建立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 保证在执法部门的保管期间涉案财物不会遭受损失, 保管期间除了主管领导签字确认, 任何人不得提取涉案财物, 对涉案财物的进一步处理要结合涉案财物特点, 结合涉及案情的特点, 按照公安部的涉案财物处置规定进行规范化、可追溯的处置[5]。

3. 强化日常监督, 防范管理漏洞

在涉案财物的管理过程中因为涉案财物和违法犯罪活动本身的敏感性, 关系到执法部门的规范化建设和公众形象建设, 所以在涉案财物管理的问题上, 公开透明和内部监督必不可少, 要由执法部门的领导干部带头组织涉案财物管理监督组, 由各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组长, 从基层执法人员中随机选择组员, 共同对涉案财物管理进行监督, 这一监督不仅仅针对财物管理的具体活动, 对于财物管理的形式监督组也有建议的权利, 对于案件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产生的特殊需求, 监督组可以本着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特殊管理形式的建议, 让涉案财物管理活动成为树立执法部门科学、公正、公开形象的标杆[6]。

4. 采取绘制示意图措施, 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在涉案财物的管理问题上, 因为财物本身的敏感性和涉及案情的敏感性, 对涉案财物的管理进行规范化、透明的管理是一种必然, 面对这样的涉案财物管理形势, 采取涉案财物管理示意图的方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一方面因为涉案财物的管理涉及到案件的当事人、违法者和执法机关三个主体, 在涉案财物的归属问题尚不明确的情况下, 执法机关有权对涉案财物进行扣押, 但是一旦涉案财物的归属问题有了明确的结果, 当事人必然迫切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财物, 在这时涉案财物管理示意图就能发挥自身的作用, 通过图示的方式向当事人展示, 想要拿回自己的涉案财物, 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进行什么样的步骤、需要准备什么材料都一目了然, 当事人可以按照符合规范的步骤和方法申领自己的财物, 而同样示意图对执法机关内部的办案人员申请调用涉案财物, 也有完整明确的步骤示意图, 这样通过简单明了的涉案财物管理示意图, 将涉案财物的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性展示的淋漓尽致。

三、结论

涉案财物管理活动本身是一个瓜前李下的活动, 是考验执法部门执法为民意志的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执法部门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指导理念, 使用公平、公正、公开的方法对涉案财物进行科学的管理, 保证涉案财物管理的规范化, 有效防控执法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晓东.地税部门执法内控机制建设探究[D].厦门大学, 2013.

篇4:涉案财物管理情况汇报

关键词:涉案财物;问题;对策

涉案财物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以扣押、查封、冻结、扣留、追缴、收缴等方式提取的财物和收取的保证金。公安机关涉案财物审计,是指公安审计部门依据审计工作职权,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财物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独立开展的经济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把涉案财物审计做为工作重点,不断扩大审计监督范围,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有力规范了涉案财物管理,促进了廉政建设。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下当前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一、涉案财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违规扣押。《刑事诉讼法》第139条明确规定:“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但个别单位在办案中,没有严格执行规定,存在问题较多。一是超范围扣押。如在办案过程中,将嫌疑人随身携带的手表、戒指、零用钱等与案件无关物品扣押;将嫌疑人主动退赔给受害方的款项做为涉案财物扣押。二是无手续扣押。扣押涉案财物时,不按规定出具扣押文书。三是使用法律文书不正确。如办理刑事案件,却使用了治安案件的法律文书;四是文书填写不规范。有的扣押清单无见证人签字,有的无被扣押人签字。

(二)保管不规范。对扣押的涉案财物没有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导到底数不清、管理混乱,易发生丢失、损毁问题。

1、涉案财物台账不健全。有的单位没有建立涉案财物台账,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但登记不全,底数不清。

2、没有实行“扣管分离”。办案人员扣押涉案财物后,没有及时移交给不承担办案职责的民警,缺乏相互监督,易产生舞弊行为。

3、没有对涉案财物实行集中保管。公安部明确要求,要建立涉案财物保管中心,对贵重财物实行集中保管;设立涉案财物账户,对涉案资金实行集中保管。但有的单位未设立涉案财物保管中心,涉案财物分散在各办案单位;有的单位不及时将扣押的资金上缴涉案资金账户,甚至出现个人保管涉案资金现象。

(三)处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有的涉案财物,在案件移诉后,没有随案移交给检察机关;有的涉案财物未及时返还给当事人;有的涉案财物在案件办结后,仍未做出处理,未做到案结物清。

(四)保证金管理不规范。一是违规没收取保候审计保证金。有的取保候审金的没收没有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有的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没收保证金。二是取保候审到期后,没有及时解保并退还保证金。

(五)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涉案财物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一是公安机关内部涉案财物管理职责不清、法制、警务保障、办案单位存在相互推诿现象;二是内控制度不完善,各职能单位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

二、加强涉案财物审计的几点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涉案财物审计摆上重要位置

公安机关是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机关。公安内审部门要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必须紧扣执法实践,体现公安行业特点,积极推进涉案财物专项审计。首先,这是推进廉政建设的需要。通过开展涉案财物审计,可以减少违规扣押、私存私放,违规处理涉案财物行为,防止队伍出现违纪违规问题,促进廉政建设;其次,这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需要。涉案财物的扣押、保管、处理情况是执法办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涉案财物管理不规范,必然会影响执法质量和执法形象。通过开展涉案财物审计,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二)强化措施,不断提高涉案财物审计质量

1、拓宽审计范围。将涉案财物审计监督范围拓展到各级公安机关有执法权力的警种、部门,特别是经侦、治安、刑警、派出所等重点执法单位,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违纪问题,切实规范执法行为,维护群众权益。

2、创新审计方式。针对涉案财物审计的特点,改变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式,更加注重询问、案件回访、群众投诉、检举揭发等审计方式的运用,扩展审计线索,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只注重事后审计的模式,借助公安机关警综平台,积极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从案件受理开始,对执法活动财物入库、程序流转、出库、处置等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起案件,每一件涉案财物始终处于跟踪监督之中,做到环环相扣,不留死角和漏洞,从源头上预防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3、突出重点环节。重点抓住扣押、保管、处理三个环节,开展涉案财物审计。一是抓好对扣押环节的审计。重点检查涉案财物扣押是否符合法定的权限、程序、范围和时限,法律文书是否规范,有无违反法定程序随意扣押、没收,以及超范围查封、封存、冻结、先行登记保存当事人财物等问题。二是抓好对保管环节的审计。重点检查是否实行了涉案财物统一保管、是否存在涉案财物私存私放现象、涉案财物是否实行“扣管”分离,涉案财物台账是否健全等问题。三是抓好对处理环节的审计。重点检查应该返还的涉案财物是否按规定返还,应该移送的是否按规定移送,移交、返还手续是否合规,处理时限是否符合规定。

4、加强协作配合。将执法活动审计纳入公安机关“大监督”格局之中,同纪委、法制、警务保障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监督合力,确保监督实效。法制部门要加强对涉案财物管理的日常执法监督,协助有关警种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装财、后勤部门要加强专项检查,建立统一的涉案财物管理台账,并定期与办案部门核对账目、物品;经侦、治安、刑侦等业务部门要针对本警种执法特点,完善相关制度;督察部门要加强现场督察;审计部门要把涉案财物管理问题纳入专项审计内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纪检监察、信访部门要认真梳理群众举报投诉,及时交办、督办,集中化解积案。

5、做好结合文章。将涉案财物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把涉案财物管理情况做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促使领导干部重视和加强涉案财物管理。将涉案财物审计同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从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视角审视和谋划涉案财物审计工作,把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贯穿于涉案财物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三)深化整改,确保涉案财物审计实效

1、实行审计整改责任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被审计单位,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列出时间表,并进行跟踪督办,限期解决。对不及时整改的,进行通报批评。将涉案财物审计结果纳入执法质量考评体系,并作为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的重要依据。

2、加大问责力度。没有严肃的问责,就不会有责任落实。要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对存在问题拒不整改的,屡查屡犯的,及时将线索移交纪检部门,进行严肃问责。

(四)完善制度,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篇5:涉案财物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涉案财物管理,确保队伍不发生问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涉案资金由####统一管理,涉案物品由各中队到####报备后,中队自行保存管理。

二、本规定所称涉案财物是指执法办案中队依据有关刑事和行政法律法规,在办理刑事、行政案件以及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扣押、提取、收缴、追缴、没收、登记保存和暂扣的资金和物品。

三、对依法扣押的涉案资金,各有关中队应当连同相关的《扣押财物清单》复印件和合法证明文件,于2日内送交####。

四、有关中队需领取涉案资金的,要填写审批表,经大队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到####领取。工作完成后,要将《返还物品清单》、《移交物品清单》等法律文书复印件交####;对其他可用资金的支出,实行领导审批制度。

五、对依法扣押的涉案物品,要凭《扣押物品清单》等法律文书复印件,于3日内向####报备。

六、涉案物品变动后,要凭《返还物品清单》、《移交物品清单》等法律文书复印件,及时报备物品变动情况。

七、报备时,要建立报备物品登记表,详细写明物品涉及的基本案情、来源、存放地点、保管人等事项,以及物品名称、规格、数量、重量、质量等特征情况。

八、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截留、私分、损毁、挪用、调换、丢失或擅自处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帐外帐”。

篇6:涉案财物管理事迹材料

某派出所

某某

涉案财物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某某同志通过深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深刻地认识到涉案财物管理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影响着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执法公信力。因此,她端正执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通过严格落实涉案财物管理,为推进所在单位的执法规范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三个到位”,确保落实有力

在涉案财物整治活动中,某某同志全力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设施到位”。她积极为大队领导充当参谋,建言献策,与某派出所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在某派出所执法执纪监督室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治安大队建立了专门的涉案财物保管室,并设置了物证置物架和置物篮,确保涉案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规范统一。

针对大队中个别民警习惯于“办案老一套”,对涉案财物未及时移交内勤保管或为了便于返还干脆自己保管,某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及时跟大队长汇报,请来市局执法执纪监督室法学功底深厚、业务素质优良的某同志到队里对全队民警进行专题培训。围绕涉案财物的处理权限、处理方法、处理程序等相关内容开展的专题培训,使民警了解掌握工作规定和工作方法,提升民警的法律业务素质,提高民警执法办案能力和服务水平,使涉案财物管理工作做到统一、规范。

二、设立“三道关口”,加强源头管理

一是严把扣押关。某某同志坚持“扣押监督、账款分离”的原则,积极与单位法制员联系,将涉案财物的扣押情况列入月考评和个案考评,由法制员对办案民警进行审核监督。她坚持“账款分离”,分别由内勤负责涉案财物的保管、上缴与处理,法制员负责涉案财物台账管理,确保涉案财物管理规范有效。二是严把保管关。她通过制定《某派出所涉案财物管理规定》,明确移交、保管的范围和时限,严把存放关。严格遵循办案与保管分离,集中保管与分类保管的原则。三是严把处理关。建立“集体议案、规范操作”机制,将涉案财物处理纳入执法办案集体研办机制,办案民警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后,由法制员、大队负责人根据案情研究处理意见,避免因个人决定而引发的不规范问题。对依法应当返还的财物,由办案人员登记清单,法制员填写通知书,交领导审核后由内勤返还。

三、坚持“四个必核”,确保管理规范

某某同志在借鉴兄弟单位管理涉案财物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个女同志细致用心的特点,在管理涉案财物中坚持“四必核”:网络执法监督系统与纸质台账必核对,看涉案财物是否全部登记在册;对涉案款专用账户必核对,看所有涉案款是否及时、足额缴入专户;与实物必核对,逐一清点实物,看台账登记与实物保管是否一致;与卷宗必核对,看符合发还条件的财物是否及时返还,对无主或超6个月不领取的提交上级部门处理。

篇7: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解读

为贯彻落实___、_______《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___[___]___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___[___]___号),加强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财产权益,保障办案工作顺利进行,公安部对《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公通字[___]___号)进行了修订完善。

严格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等程序——与案无关财物须___日内退还

对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是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前提。为了加强对涉案财物的源头管理,规定要求严禁在刑事案件立案之前或者行政案件受案之前对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扣留等措施;依法对文物、金银、珠宝、名贵字画等贵重财物采取查封、扣押、扣留等措施的,应当拍照或者录像,并及时鉴定、估价;对涉案财物采取措施时,应当为违法犯罪嫌疑人及其所扶养的亲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和物品;对于已经采取措施的涉案财物,要求公安机关及时进行审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___日以内解除措施,退还当事人。

张品泽认为,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公安执法的基本价值取向。规定通过对“查封、扣押、冻结等程序”的严格规定,体现了维护与保障人权,进一步规范公安执法。

规范涉案财物的管理体制——设专门场所保管涉案财物

按照办案与保管相分离的原则,规定要求各级公安机关指定一个部门负责对涉案财物实行统一管理,设立或者指定专门保管场所,对各办案部门经手的全部涉案财物或者价值较大、管理难度较高的涉案财物进行集中保管,并将涉案款项存入本机关唯一合规账户。

考虑到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数量多、分布广,对涉案财物一律进行集中管理难度较大,规定对于价值较低、易于保管,或者需要作为证据继续使用,以及需要先行返还被害人、被侵害人的涉案财物,允许由办案部门设置专门的场所自行保管,并要求办案部门指定不承担办案工作的民警为涉案财物管理人员,严禁由办案人员自行保管涉案财物。上述规定,实现了办案部门与涉案财物管理部门、办案人员与保管人员的相互监督制约。

陈敏认为,规定要求普遍推行集中保管,但集中保管的财物具体范围还是由各地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符合当前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公安机关办案实际。

明确涉案财物保管的具体要求——___小时内应将实物移交

对涉案财物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防止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丢失等问题是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应当对涉案财物进行分案、分类保管,保管场所应当具备相应保管条件,符合安全要求,并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会同检察、法院建立多部门共用的管理中心。

考虑到执法办案中涉及的财物种类多、数量大,而公安机关自身的保管条件和能力有限,规定允许公安机关委托具有相应条件、资质或者管理能力的单位,对危险物品、鲜活动植物、大宗大型物品等进行代管。同时,规定要求,办案人员提取涉案财物后,原则上应当在___小时内将实物移交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者管理人员;实物不在公安机关保管的,应当移交相关法律文书和清单的复印件,并规定了严格的移交程序。对于因执法办案、宣传教育等工作需要而调用涉案财物的,规定明确了相应的审批权限、具体调用程序和审批人、管理人、调用人的责任,将调用涉案财物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

张品泽认为,随着新型犯罪的不断出现,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涉案财产转移隐蔽性更强,规定通过更加细致的规定,使公安机关在保障涉案人员合法财产权益的同时,提高了对涉案财产的控制能力。

建立运行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与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关联

信息化手段是深化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近年来,许多地方公安机关强化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应用,研发运行了涉案财物管理系统,并与执法办案信息系统等互联互通。所有涉案财物信息在上传执法办案信息系统的同时,也自动导入涉案财物管理系统。有的还运用扫码技术,逐案逐物生成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管理人员、办案人员可以便捷地查询涉案财物基本情况以及保管人、办案人、所涉案件等信息,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强化了对民警的刚性约束。

在总结吸收地方公安机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定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建立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对涉案财物信息进行实时、全程录入和管理,并与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关联。

邢捷认为,这一规定既便于规范涉案财物管理,也为将来建立跨部门的管理平台奠定基础,使涉案财物管理更加现代化。

细化涉案财物返还和先行处置程序——不影响办案的物品应及时归还

根据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对于属于被害人、被侵害人的合法财物,应当及时予以返还。但是,实践中长期存在返还标准不统一、相关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对此,规定提出,在有关违法犯罪事实查证属实后,对于有证据证明权属明确且无争议的被害人、被侵害人合法财产及其孳息,凡返还不损害其他被害人、被侵害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不影响案件正常办理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返还,并明确了返还的具体程序。同时,规定要求在案件已有明确结论的情况下,涉案财物由公安机关管理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解除相关措施,向当事人返还涉案财物。

考虑到一些涉案财物易腐烂变质、价格波动较大或者存在兑现期限,在诉讼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价值损失,规定增加了经权利人书面同意或申请,对有关财产进行变现的操作程序,以防止和减少涉案财物的价值损失。

邢捷认为,规定中新增的涉案财物及时返还和先行处置程序也是亮点,体现了尽可能维护当事人权益的理念,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权益出发,有力提升了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健全执法监督和权利救济机制——对案件审批人、审核人追责

为了加强对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应当将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纳入执法监督和执法质量考评范围,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审计、装备财务、警务保障、法制等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涉案财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公安机关负责人、法制部门在审批、审核案件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涉案财物的审查。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办案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违反涉案财物管理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并规定案件审批人、审核人对于相关情形的发生负有责任的,也应当追究责任。

此外,规定还进一步明确了当事人权利救济程序,对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损害当事人合法财产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投诉、控告、举报、复议或者国家赔偿,并规定了上级公安机关有权对下级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相关工作进行监督。

篇8:试论对涉案财物价格鉴定风险防范

关键词:价格鉴定,风险,涉案财物

0 引言

涉案财物价格鉴定是指国家机关委托的司法、行政案件中涉及的各种财物的价值鉴定, 简称“涉案财物价格鉴定”或“价格鉴定”。价格鉴定风险是因鉴定结果的偏差严重影响司法、行政案件公正处理, 导致有关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进而价格鉴定机构和人员要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1 涉案财物价格鉴定的作用

从司法部门的角度看, 是司法机关在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案情, 确定案值, 依照法定程序, 聘请具有司法价格鉴定从业资格的人, 运用经济学、价格学、法学知识, 对涉案财物的价值进行鉴定。

对于民事、经济案件而言, 财物价格往往涉及诉讼标的数额和当事人的经济权益的维护。因此, 价格鉴定结论对委托机关依法审理各类案件、保证行政执法、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 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2 涉案财物价格鉴定风险的表现

2.1 诉讼风险

涉案财物价格鉴定涉及到鉴定人时, 刑事责任主要表现有两种, 一种是可能涉及伪证罪, 另一种是可能涉及受贿罪。

2.2 操作风险

一是案件没有正式受理或是没有对鉴定标的物认真确认就进行鉴定;二是超范围鉴定, 如灭失物未经充分复原、重要文物等;三是没有资格的人员进行鉴定;四是违反回避制度, 该回避不回避;五是佐证材料不齐, 该进行价格调查而不调查;六是结论书中内容不全, 表述不清。

2.3 干预风险

价格鉴定机构和人员不能独立、客观、科学的进行价格鉴定, 受来自司法机关、上级、同事等各种关系的干预, 直接造成鉴定结果的实真。

3 涉案财物价格鉴定风险成因

3.1 鉴定机构违背公正、客观原则

目前由于价格鉴定机构性质定位不准, 生存缺少保障, 相当数量的价格鉴定机构经费紧张, 有的价格鉴定机构经费来源实行自收自支, 还需要靠承揽其他鉴定业务增加收入来补贴赃物估价。

3.2 涉案财产价格鉴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

从全国来看, 价格鉴定立法工作相对滞后, 至今尚没有全国性的法规规范价格鉴定行为及权利和义务, 一些重要的业务规程和管理制度还是空白;现有的一些规范性文件适用范围较窄、法律效力不够, 执法力度不强。

3.3 价格鉴定队伍不稳定, 工作连贯性较差

如:刑事案件, 大部分由基层处理, 基层估价任务也就相对繁重, 然而, 基层估价部门配备人员较少, 制度对价格鉴定人员保护力度不够, 人员混岗使用, 甚至招聘临时工顶替, 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

3.4 信息不完全性

第一, 由于鉴定标的所有者, 无法提供鉴定标的完全信息, 或者有关当事人为了夸大或贬低其标的质量, 故意提供不实的信息。第二, 由于社会分工使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行业信息差别, 所收集资料的完全程度产生不确定性, 造成价格鉴定的偏差。第三, 搜集相关资料是需要成本的, 随着搜集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搜寻的成本也会同步增长。

3.5 执业偏差

由于价格鉴定人员业务能力限制, 对鉴定标的材料掌握不全, 对标的认识和估计与客观事物本身之间可能存在一种误差, 从而造成鉴定结果与客观实际之间可能发生偏差。

3.6 道德素质低

第一, 价格鉴定机构和人员不坚持独立性原则。第二, 价格鉴定机构管理不科学, 鉴定人员不能按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程序办事。第三价格鉴定人员风险意识差, 在执业时违反职业道德, 做出违规行为。

3.7 使用不当

价格鉴定往往是为了特定的鉴定目的, 并考虑特定的前提条件而做出的。由于价格鉴定结果的不当使用, 或利害关系人对价格鉴定的误导, 往往使司法、行政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偏离了价格鉴定成立的条件, 造成了当事人的损失, 引起价格鉴定风险。

3.8 鉴定中缺少鉴定不同种财物所依据的具体法律

条款, 导致结论的客观性受到质疑。因为鉴定结论要作为刑事证据使用, 缺少鉴定财物所依据的具体法律条款, 会导致价格鉴定的论证部分内容空虚, 缺乏可靠的逻辑基础, 致使鉴定结论让人难以信服。

4 涉案财物价格鉴定的风险防范对策

4.1 理顺体制, 明确定性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了解和把握其政策走向将对价格鉴定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产生重大影响。通过解读中央编办的方案初稿, 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研究的政策建议, 可管窥国家政策的未来趋向。按照国家发改委设计的发展思路对机构的分类定位和职能的分类调整。

4.2 创新机制, 规范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工作

(1) 建立健全价格鉴定法律法规体系。出台全国性的《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管理办法》和《价格鉴定操作规范》以及《价格鉴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2) 建立价格鉴定工作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引入科学决策机制。收集、整合全市、全省价格信息, 为涉案财物价格鉴定提供统一的基准价格;二是对政策性较强、鉴定总值较高、鉴定难度较大的项目施行内部集体审议。三是启动事后评价机制。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4.3 加强管理, 组建高素质队伍

一是严格人员进出门槛。二是加大上级物价部门对下级物价部门价格认证中心领导班子任免的协管力度。三是建立学习型队伍, 抓好全省、全市价格认证中心主任能力建设, 定期举办价格认证中心主任业务研讨班, 提高其综合素质。

4.4 坚持五项原则

涉案财物价格鉴定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法律法规依据众多, 要做到公正、合理, 被社会认可, 必须遵循合法性、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工作原则。

(1) 合法性原则。指价格鉴定工作开展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 做到机构、人员合法, 鉴定依据合法, 标的来源合法。 (2) 独立性原则。价格鉴定人员要摆脱价格鉴定客体及相关当事人利益的影响, 独身其外。依法鉴定, 维护价格鉴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 客观性原则。指涉案价格鉴证应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 经对资料、数据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整理、归类, 以最能反映客观实际的资料、数据作为价格鉴定的依据。得出鉴定结论。 (4) 公正性原则。价格鉴定机构和人员必须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严格遵循价值规律, 使鉴证结果科学、公正, 不偏不倚。 (5) 科学性原则。价格鉴证过程中必须根据特定目的, 选择适用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 制定科学的鉴定方案, 使鉴证结果准确合理。

4.5 严把“五关”, 鉴定程序执行到位

(1) 严把委托受理关。 (2) 严把现场勘验关。 (3) 严把价格市场调查关。 (4) 严把鉴定结论审核关。 (5) 严把价格鉴定结论报告归档关。

4.6 完善价格鉴定结论书

(1) 保证结论书的独立、客观、公正性。 (2) 内容要全面、准确、完整地反映价格鉴定结论书涉及的事实、鉴定过程和鉴定结论。 (3) 对价格鉴定结论书语言的表述要注意概括, 力求简明扼要。 (4) 注意规范盖章用印和签署。

4.7 适时利用拒绝鉴定和终止鉴定权限

对不具备受理条件或超范围的要拒绝受理。受理后, 因资料不全或鉴定中发生不可鉴定的条件时, 要适时起动终止程序, 把鉴定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1]郑健蓉.价格鉴定风险研究[J].中国物价, 2003 (11) .

[2]李志伟.广东涉案财产价格鉴定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2007 (12) .

篇9:涉案财物管理情况汇报

本文结合北京市对盗窃案中涉案财物价格鉴定的相关规定,以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盗窃案件为例,指出价格鉴定结论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之策,对盗窃案件之重要证据——物价鉴定结论的审查,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价格鉴定结论是指物价鉴定部门针对刑事案件的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涉案财物价格进行分析、鉴别、计算后所做的一种结论性意见,属于法定的刑事证据种类——鉴定结论之其一。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以及北京市公安局《关于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标准的通知》,盗窃罪的侵犯财产犯罪数额的认定标准是:数额较大为一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六万元以上。据此可以看出,在盗窃案中,涉案财物的价格直接确定了该案件是否达到犯罪的立案数额标准、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符合数额较大、巨大或特别巨大的犯罪情节,进而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和量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盗窃案中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存在的不足

(一)鉴定结论书格式化,缺少论证

鉴定结论书的关键部分是价格鉴定依据,其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鉴定方收集的有关资料。在法律法规方面,一般都写明了《价格法》、《北京市人民政府第46号令》等4部法律法规,但具体适用了哪个条文则没有说明,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一般都写明了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委托书,鉴定方收集的有关资料一般都写明了市场调查资料,但委托书和资料的内容却没有显示在附件中,没有具体说明。价格鉴定方法也是鉴定结论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表明使用的是市场法,该方法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并没有详细说明。可以说,由于整份鉴定结论书是非常格式化的,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又缺少科学缜密的论证过程,鉴定人员只需要对鉴定标的、基准日、鉴定结论和作业日期这几项稍做修改就可以得出另一份不同的鉴定结论书。

(二)鉴定结论随意性大,难以接受监督

以北京市崇文区为例,同一款诺基亚N96型手机,其中一部是2008年12月购买,价格为四千七百元,2009年4月被盗后,经市价格认证中心鉴定价值为二千四百元。另一部手机2009年2月15日购买,价格为六千三百元,2月27日被盗后,经市价格认证中心鉴定价值为三千五百元。相同的一款手机在使用不同时间后,新旧程度不同,折旧率却均约为50%。另外,承办人只有在鉴定结论明显错误或极其荒诞不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向原认证中心提出申请重新鉴定或向市价格认证中心提出复核裁定申请。但其一,价格认证中心在上下级上是领导和管理的关系,上下级间的利益关联性使上级对下级的监督难以公平公正地实现;其二,承办机关与价格认证中心掌握的涉案物品信息明显不对等,使得承办机关很难对价格认证中心的鉴定结论进行有效监督;其三,在价格认证中心之外没有其他的中立机构能受理涉案财物的价格鉴定,这使得价格认证中心的价格鉴定缺少有效制约。例如,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过程中发现被盗物品包括:戴尔D620型笔记本电脑一台;华硕A8H型笔记本电脑一台;组装台式电脑一台;LG牌6360型手持电话一部;诺基亚牌N6600型手持电话一部;诺基亚牌N6100型手持电话一部;诺基亚牌N7610型手持电话一部;诺基亚牌N3310型手持电话一部;三星牌X609型手持电话一部;多普达牌828型手持电话一部;摩托罗拉牌V60型手持电话一部。被盗单位出具被盗物品价值约四万元,而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上述物品价格鉴定结论为一千七百元。我们对上述鉴定结论提出质疑,找到市价格认证中心复核。答复:崇价刑鉴(2009)第052号价格鉴定系采用到旧货市场询价的方法作价,程序、实体均合法,且鉴定人员在定价上有一定的裁量权,故该份鉴定没有问题。

(三)缺乏对案件当事人权利的救济渠道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物价局《关于加强北京市涉案财产价格鉴定管理的通知》(京高法发(2000)359号)第7条规定:“案件当事人对价格鉴定结论持有异议的,可向行政、司法机关提出重新鉴定或复核裁定要求,由行政、司法机关决定是否提出重新鉴定或者复核裁定。”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案件当事人对价格结论有异议时,只能提请有关机关决定是否提起重新鉴定或复核裁定,当事人没有提请复核鉴定的决定权。另外,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价格鉴定人员几乎不出庭作证,当事人也很少有机会在法庭上与鉴定人员对质,要求鉴定人员阐述价格鉴定结论的合理性。

二、完善盗窃案中涉案财物价格鉴定的建议

(一)价格认证中心需要充实价格鉴定结论书的内容

建议价格认证中心充实价格鉴定结论书的内容,使鉴定结论书论证充分,这样可以增加鉴定结论书的透明度、可信度和权威性,也便于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鉴定结论书细化以后,能够很明确地看到鉴定人做出该份鉴定结论书的完整的计算、论证过程,包括所依据的材料、调查认证的资料以及具体的计算方法等。

1.关于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其一,建议在鉴定委托书上附上公安机关负责案件的干警姓名,这样可以对公安机关送审的案件负责人形成约束力,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向价格认证中心提供涉案财物的相关材料,协助价格认证中心进行价格鉴定,同时当干警对鉴定结论出现错误负有个人责任时,便于在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对其进行责任追究,也迫使干警更加主动地对价格鉴定进行监督,使价格鉴定更加合理公正;其二,建议将公安机关的鉴定委托书作为附件附在鉴定结论书后面,这样可以使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财物的信息一目了然,同时在鉴定结论出现差错时,也易于区分责任人;其三,原则上公安机关在委托时应提供涉案财物的原物,并在委托书后附上照片,若由于特殊情况不能交付原物,则鉴定结论必须在委托方提供的资料方面进行说明,讲明原因。

2.关于鉴定方收集的有关资料。价格认证中心应细化鉴定人员获得的资料,把鉴定财物的品名、规格、数量、现状等明细,权属证明、质量鉴定证明、使用折旧情况等都应当反映在书面上。如若查询市场平均价格,则可以注明各商场提供的价格或附盖有商场公章的价格证明,若事主提供了原始发票,应该予以注明。查找的方法无论是市场调查、电话咨询、网上查询或是其他方式,也应该在书面上有所反映。另外,鉴定人在必要时还要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对价格鉴定有帮助的资料。

3.关于鉴定方法。根据《北京市涉案财产价格鉴定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46号)规定,对流通领域的涉案财产,属于政府定价的,按政府定价算,属于政府指导价的,按政府指导价的基准价计算,属于市场调节价的,按市场平均价格计算;对生产领域的涉案财产,按原材料、完工程度和进货成本折合计算等。另外,还有市场比较法、成本法、收益法、专家咨询法等一系列方法。具体到一个涉案财物,鉴定结论是如何得出的,采用的是怎样的价格计算方法,鉴定人不能只简要地写一个方法,而应该把具体的计算过程、论证过程反映在书面上。

(二)价格认证中心可以实行数据共享和集体审议制度

数据是各价格认证中心进行价格认证的后盾,建议各认证中心实行数据共享,把信息统计入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增加人力、物力,建立多种价格采集渠道,建立统一的涉案财产价格鉴定信息数据库,供各认证中心在进行价格鉴定时查询数据,以减少鉴定的偏差。

对一般的涉案财物的价格鉴定,可以由两个鉴定人共同完成,而对政策性较强、鉴定总值较高、鉴定难度较大的项目进行鉴定,建议各认证中心内部设立集体审议机构,由价格认证中心内部选举资格老、声望高、经验丰富的鉴定人员组成,对其进行专项负责,由集体审议机构对疑难项目进行鉴定,可以降低价格鉴定的风险。目前,《涉案物价格鉴定集体审议规定(试行)》(粤价认综[2006]12号)已经对价格认证中心内部设立集体审议委员会进行了规定。另外,建议赋予集体审议机构对认证中心的工作人员做出的价格鉴定进行抽查和审议评定的权力,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集体审议机构的功能,又有利于追究有过错鉴定人的责任,对认证中心内部的鉴定人员进行监督,增强鉴定人员的责任心。同时当有关机关或当事人对价格鉴定有异议向原认证中心提出复核时,集体审议机构也可以作为复核的内部机构。

(三)赋予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对价格鉴定提请复核的决定权

《安徽省涉案财产价格鉴定条例》第22条规定:“涉案财产当事人对价格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或复核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办案机关应当准许:(1)价格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应执业资格的;(2)价格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3)价格鉴定依据明显不足的;(4)价格鉴定结论显失公平的。”这条规定赋予了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提请复核鉴定的决定权,值得北京地区借鉴。建议规定在上述几种情况下应允许当事人对价格鉴定提请复核,且办案机关应当准许,若价格认证中心复核后,当事人对价格认证中心的鉴定结论仍不满意,再次提出复核请求的,应当予以驳回,以避免当事人滥用权利造成资源浪费。

(四)将价格认证机构从政府中分离出去,还原为社会的中介服务机构

英美国家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委托鉴定,不足之处在于当事人不是为了寻求案情真相,而是为了寻求对己最有利的鉴定结论进而取得胜诉进行委托价格鉴定,所以使鉴定结论的公正性、中立性、公平性大打折扣,而大陆法系国家则视鉴定人为法庭的辅助人员,鉴定需要职能部门的委托,我国在这方面秉承的是大陆法系的传统,由发改委设立价格认证中心负责涉案财物的价格鉴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英美国家的弊端。但由于:其一,所有涉刑事案件的价格认证中心都由政府设立,辅助公安机关办案,可能会出现“有罪化”的倾向;其二,当事人对鉴定价格有异议时缺乏有效救济渠道,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构成了威胁。

要实现价格鉴定客观公正的目标,就必须保障鉴定职能的独立和鉴定人的中立。将价格认证机构从政府中分离出去,还原为社会的中介服务机构,明确这种服务行为既不是行政行为,也不属于检察和审判职权范畴,是一个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行政机关、更为中立的机构。

价格认证机构中立化后,应当严格把握准入门槛,引入市场化机制。作为一个独立的中介机构,其为社会提供鉴定服务并收取费用是社会化和市场化生存的必需,基于各家认证机构资质、实力、人员素质等各有不同,鉴定的质量当然会良莠不齐,我们应该相信市场具备自动调节的功能,在价格认定市场的成长和成熟中,一些机构将被慢慢淘汰,另一些也将在大浪淘沙后,真正以优良的服务获得优良的“口碑”,从而保证价格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

(五)当事人或有关机关对价格鉴定结论有异议时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

上一篇:爱心捐赠感谢信下一篇:下雪-小学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