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2024-04-29

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论文(精选8篇)

篇1: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近年来在职业技能大赛方面积极尝试,围绕比赛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探索工作,2014年初次参加了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本文将就学生参赛的心理辅导、职业技能训练、校企合作指导比赛、构建比赛管理与服务机构等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寻找通过大赛,检验教师的职业能力、提高行业影响力的方法,挖掘管理部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规律性,实现顺利完成参赛任务,带动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

近几年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艺术学院在各类大赛中有多位教师获得奖项,50余学生获得奖项,获奖人数和获奖质量不断攀升。在2014年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平面设计大赛中获得北京市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三名;在2014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设计比赛中获得北京市个人第二名和个人第四名。2015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总决赛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大陆地区选拔赛”2个一等奖,2015年全国第二十三届发型化妆美甲美睫大赛创意化妆银奖。教师更获得教育部艺术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教师“金教鞭奖”说课比赛金奖。可以看出,学校鼓励教学部门参与大赛,教学部门鼓励教师参与比赛、指导学生参赛。学生按照大赛的比赛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精神,专业能力迅速提升。教师按照大赛的要求进行参赛或者指导学生,个人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越来越接近实际。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伴随赛项的进行不断调整和适应,这些与职业技能大赛相关的多种改变,最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镜子

1.1学生心理稳定能力影响训练和比赛效果

在各项比赛中,学生需要经历漫长的训练,同时还要接受同样没有参与过大赛教师的指导。在集训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排在第二位,而影响学生训练效果的首先是学生的心理耐受能力。

1.2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影响训练和比赛效果

学生经历了离开学校,到企业接受培训的过程;经历了由学校教师培训,到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培训的过程;经历了每周、每月不能回校、不能回家的过程。学生的心理一开始非常不稳定,经常出现不适应外住,不适应企业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实训场所,不适应生活场所等诸多问题。

1.3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影响学生训练效果

从事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通过理论指导和实际调研,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寻求改善生活环境,提供尽可能舒适的居住环境,帮助同学主动适应训练场所。

1.4教师的专业水平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

从事专业教育的教师,更是通过联系学生好友,通过电话和网络形式对参赛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同时通过专业疏导,帮助参赛同学树立信心,克服专业水平不稳定时的沉浮状态。在节假日,主动联系参赛同学家长,多给孩子打电话,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以他们熟悉的方式,可以接受的方法调整心态,为提高训练水平打好基础。

1.5持续教育才能获得好的成效

大赛的压力一直存在,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一直没有停止。学生在经历了普通训练、高强度训练、单模块比赛、多模块比赛、本市比赛、全国比赛的过程中,练就了过硬的心理素质,使得个人的技术能够发挥到位。

2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2.1比赛方案就是训练标准

以43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为例。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原来的教学安排不适应比赛规则。竞赛主办方按照国际大赛的要求,制定了用于指导比赛的竞赛方案。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训练指导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对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挑战。教师需要尽快研究比赛要求,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场地,调整训练节奏。

2.2各队的水平帮助检验我校的教学质量

世界技能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参赛的高校数量多,各校选派的参赛队伍多来自艺术设计相关专业。通过参加领队会,高校之间进行了交流,获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用于判断选手的水平,教师指导的水平和训练质量。在10余个队参加的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毫无疑问,我们的训练质量是满足竞赛要求的。同时也说明,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同学已经练就的职业技能专业方向正确,也是符合国际技能水准的。教学质量得到认定。

2.3行业企业的要求助力调整教学重点

在参加各项由非教育主管单位主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过程中,重视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情况,按照行业企业的比赛要求调整训练方案,并在跟踪竞赛的过程中,掌握主流技术,将行业企业的标准用来对照检查教学和实训工作。通过多次参与相关赛项,保障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脱离企业的实际应用。以2015年全国第二十三届发型化妆美甲美睫大赛为例,获得的创意化妆银奖,证实通过训练和参赛,学生的技术与行业企业水平相符合,教学质量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3职业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世界技能大赛在全球已经举办43届,已经成为相关职业技能的世界标准,教师的技能水平如何,是否能够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世界技能大赛是块试金石。

3.1广告艺术学院成立训练团队

在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比赛中,广告艺术学院一改过去单打一方式,为团队作战。针对学生比赛成立训练小组,由一位教师承担主责,并配合其他相关职业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指导参赛学生。针对教师比赛,成立了由教学院长带队的班子,邀请参加过相关大赛的教师做集体指导,同教研室的教师承担参谋的职责。大家群策群力,保证参赛标准的解读无误,训练计划科学有效,教师参赛或者指导学生比赛准备充分。

3.2校际交流是关键

注重校校交流与合作,通过这样的平台,掌握横向训练信息和比赛信息,更获得比赛经验,使指导教师、参赛教师和参赛同学短时间迅速提高职业技能,贴近比赛要求,达到竞赛方案要求的水准。

3.3校企合作提高技能

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了校内指导教师不能完全指导的印刷问题。学校及时联系了有实战经验的印刷企业一线人员,他们对于大赛给出的训练任务,迅速做出多种可能性判断。企业人员的意见,反馈给指导教师,教师们迅速查找理论依据,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试验。成功后将具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过程,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岗位最新技术,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能力。

4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1改进教学方法更新了教育理念

学生受益在集训中,教育形式和方法都和日常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此次集训采用了集中讲授、分段训练、即时解惑的授课方式,大家受益匪浅。由于课程安排非常集中,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具备良好的掌控能力,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要处理得当。有针对性的围绕大赛考核内容设计教学指导环节,指导过程要非常细心。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有很强的接收能力。系统性、连贯性和衔接性较平时课程安排有明显的成效。大赛期间教师成长,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职业教育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上好每一节课,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心收拢到课堂上来,然后用心去上好课,用知识的力量去征服学生。训练中采用四点四性一注意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设置疑点,安插兴趣点,讲究逻辑性、注重启发性、富有节奏性、力呈形象性,注意指导语言表达艺术。

4.2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素质拓展了专业知识

培训开阔了学生的设计视野,增长了知识。在以往的学习过程所接触到的都是印前的设计工作,并未涉及印刷和印后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大赛,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促使学生站在学习者角度上反思以前的学习,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走下去。学习和反思并重。学生要多读书,学科的专业书,引进名家的思想;另一方面做好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对话,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对软件的学习,让专业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充电。设计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更趋于细化;设计人才要求标准更严格;好的标志设计作品要“好懂、好记、好看、好用”,设计要表现内涵本质,不是表面现象、传递信息,不能简单追求新奇怪异。有些设计中,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广泛的涉猎范围,融汇中西文化的能力来创新,设计师比赛中要有一个主导的观念,并把这些要素组合成符合比赛需要的设计表达方式。能与教师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充分的沟通交流,是极其难得的体验机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宝贵之余,也深体会到珍惜两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活在当下,才不会有遗憾!师生交流探讨,结下深厚友谊。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交流平台。多天的集训过程,已经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和讨论活动,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经验和深厚的友谊。

4.3大赛获得技能也获得信心

参加过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的技能短时间能迅速提升。一方面,具备了在人前展示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多次训练,多次模拟赛,多次现场比赛已经让同学练就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增长了信心和应变能力。这些经验对于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通过一定的舞台展现自己的实力,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5职业技能大赛提高系部的管理能力

参加一个赛项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对于系部日常工作来说既不能打乱,也不能按部就班。

5.1需要协调适合集训的教师

学期初,所有教师都安排了学院规定的授课任务,大赛团队的组建,需要部分教师暂时放下正在进行的教学工作,重新准备训练课程,重新安排工作进度,重新购买训练书籍、材料。同时,原有教学工作需要落实,不能耽误正常教学任务。

5.2需要选拔适合参赛的选手

选拔参加比赛的选手是提高竞赛成绩的必要前提。针对不同的赛项要求,通过条件筛选,比如年龄、专业等;教师推荐,比如专业课程学习成绩等;系部商议,比如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等流程来选拔适合参加比赛的选手。有些比赛,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也采取大面积参加初赛,按照赛项要求,逐级淘汰的方式,确定最终的种子选手。

5.3需要协调适合集训的场所

根据比赛要求,有些比赛需要在真实的工作场地进行,原来的教室、机房和实训室,不能完全满足训练。为了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保证训练设备到位,保证训练场所能全天候开放,先后选择了不同的企业作为训练场所。

5.4需要落实比赛经费

学院对于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等赛项给予高度关注。主管领导一起参与研究比赛方案,并对预算费用给予支持,这样保证了大赛所需要的各项开支。材料费、工具费、专家费、报名费、住宿费、餐费等一一落实,全部经费及时到位,是保证训练和参赛的必要条件。

5.5需要成立组织机构

教学单位成立专门的竞赛工作小组,一把手任组长,副职任副组长,全面分管各项工作,办公室负责落实经费。参赛教师、学生遇到具体任务时有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6结束语

通过连续多年参加各种专业、职业竞赛,锻炼了教学单位的行政管理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能力在比赛中越来越接近世界技能标准;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得到检验;部门间的协作精神和管理服务水平越来越符合比赛运作要求;学校的影响力全面提高。参加各项比赛真正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篇2: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以43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为例。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原来的教学安排不适应比赛规则。竞赛主办方按照国际大赛的要求,制定了用于指导比赛的竞赛方案。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训练指导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对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挑战。教师需要尽快研究比赛要求,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场地,调整训练节奏。

2.2各队的水平帮助检验我校的教学质量

世界技能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参赛的高校数量多,各校选派的参赛队伍多来自艺术设计相关专业。通过参加领队会,高校之间进行了交流,获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用于判断选手的水平,教师指导的水平和训练质量。在10余个队参加的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毫无疑问,我们的训练质量是满足竞赛要求的。同时也说明,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同学已经练就的职业技能专业方向正确,也是符合国际技能水准的。教学质量得到认定。

2.3行业企业的要求助力调整教学重点

在参加各项由非教育主管单位主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过程中,重视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情况,按照行业企业的比赛要求调整训练方案,并在跟踪竞赛的过程中,掌握主流技术,将行业企业的标准用来对照检查教学和实训工作。通过多次参与相关赛项,保障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脱离企业的实际应用。以全国第二十三届发型化妆美甲美睫大赛为例,获得的创意化妆银奖,证实通过训练和参赛,学生的技术与行业企业水平相符合,教学质量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3职业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世界技能大赛在全球已经举办43届,已经成为相关职业技能的.世界标准,教师的技能水平如何,是否能够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世界技能大赛是块试金石。

3.1广告艺术学院成立训练团队

在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比赛中,广告艺术学院一改过去单打一方式,为团队作战。针对学生比赛成立训练小组,由一位教师承担主责,并配合其他相关职业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指导参赛学生。针对教师比赛,成立了由教学院长带队的班子,邀请参加过相关大赛的教师做集体指导,同教研室的教师承担参谋的职责。大家群策群力,保证参赛标准的解读无误,训练计划科学有效,教师参赛或者指导学生比赛准备充分。

3.2校际交流是关键

注重校校交流与合作,通过这样的平台,掌握横向训练信息和比赛信息,更获得比赛经验,使指导教师、参赛教师和参赛同学短时间迅速提高职业技能,贴近比赛要求,达到竞赛方案要求的水准。

3.3校企合作提高技能

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了校内指导教师不能完全指导的印刷问题。学校及时联系了有实战经验的印刷企业一线人员,他们对于大赛给出的训练任务,迅速做出多种可能性判断。企业人员的意见,反馈给指导教师,教师们迅速查找理论依据,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试验。成功后将具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过程,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岗位最新技术,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能力。

4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1改进教学方法更新了教育理念

学生受益在集训中,教育形式和方法都和日常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此次集训采用了集中讲授、分段训练、即时解惑的授课方式,大家受益匪浅。由于课程安排非常集中,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具备良好的掌控能力,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要处理得当。有针对性的围绕大赛考核内容设计教学指导环节,指导过程要非常细心。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有很强的接收能力。系统性、连贯性和衔接性较平时课程安排有明显的成效。大赛期间教师成长,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职业教育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上好每一节课,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心收拢到课堂上来,然后用心去上好课,用知识的力量去征服学生。训练中采用四点四性一注意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设置疑点,安插兴趣点,讲究逻辑性、注重启发性、富有节奏性、力呈形象性,注意指导语言表达艺术。

4.2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素质拓展了专业知识

培训开阔了学生的设计视野,增长了知识。在以往的学习过程所接触到的都是印前的设计工作,并未涉及印刷和印后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大赛,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促使学生站在学习者角度上反思以前的学习,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走下去。学习和反思并重。学生要多读书,学科的专业书,引进名家的思想;另一方面做好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对话,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对软件的学习,让专业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充电。设计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更趋于细化;设计人才要求标准更严格;好的标志设计作品要“好懂、好记、好看、好用”,设计要表现内涵本质,不是表面现象、传递信息,不能简单追求新奇怪异。有些设计中,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广泛的涉猎范围,融汇中西文化的能力来创新,设计师比赛中要有一个主导的观念,并把这些要素组合成符合比赛需要的设计表达方式。能与教师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充分的沟通交流,是极其难得的体验机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宝贵之余,也深体会到珍惜两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活在当下,才不会有遗憾!师生交流探讨,结下深厚友谊。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交流平台。多天的集训过程,已经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和讨论活动,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经验和深厚的友谊。

4.3大赛获得技能也获得信心

参加过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的技能短时间能迅速提升。一方面,具备了在人前展示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多次训练,多次模拟赛,多次现场比赛已经让同学练就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增长了信心和应变能力。这些经验对于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通过一定的舞台展现自己的实力,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5职业技能大赛提高系部的管理能力

参加一个赛项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对于系部日常工作来说既不能打乱,也不能按部就班。

5.1需要协调适训的教师

学期初,所有教师都安排了学院规定的授课任务,大赛团队的组建,需要部分教师暂时放下正在进行的教学工作,重新准备训练课程,重新安排工作进度,重新购买训练书籍、材料。同时,原有教学工作需要落实,不能耽误正常教学任务。

5.2需要选拔适合参赛的选手

选拔参加比赛的选手是提高竞赛成绩的必要前提。针对不同的赛项要求,通过条件筛选,比如年龄、专业等;教师推荐,比如专业课程学习成绩等;系部商议,比如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等流程来选拔适合参加比赛的选手。有些比赛,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也采取大面积参加初赛,按照赛项要求,逐级淘汰的方式,确定最终的种子选手。

5.3需要协调适合集训的场所

根据比赛要求,有些比赛需要在真实的工作场地进行,原来的教室、机房和实训室,不能完全满足训练。为了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保证训练设备到位,保证训练场所能全天候开放,先后选择了不同的企业作为训练场所。

5.4需要落实比赛经费

学院对于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等赛项给予高度关注。主管领导一起参与研究比赛方案,并对预算费用给予支持,这样保证了大赛所需要的各项开支。材料费、工具费、专家费、报名费、住宿费、餐费等一一落实,全部经费及时到位,是保证训练和参赛的必要条件。

5.5需要成立组织机构

教学单位成立专门的竞赛工作小组,一把手任组长,副职任副组长,全面分管各项工作,办公室负责落实经费。参赛教师、学生遇到具体任务时有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6结束语

篇3: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可以看出, 学校鼓励教学部门参与大赛, 教学部门鼓励教师参与比赛、指导学生参赛。学生按照大赛的比赛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 学生的心理素质, 吃苦耐劳精神, 专业能力迅速提升。教师按照大赛的要求进行参赛或者指导学生, 个人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越来越接近实际。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伴随赛项的进行不断调整和适应, 这些与职业技能大赛相关的多种改变, 最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 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镜子

1.1 学生心理稳定能力影响训练和比赛效果

在各项比赛中, 学生需要经历漫长的训练, 同时还要接受同样没有参与过大赛教师的指导。在集训过程中, 学生的专业技能排在第二位, 而影响学生训练效果的首先是学生的心理耐受能力。

1.2 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影响训练和比赛效果

学生经历了离开学校, 到企业接受培训的过程;经历了由学校教师培训, 到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培训的过程;经历了每周、每月不能回校、不能回家的过程。学生的心理一开始非常不稳定, 经常出现不适应外住, 不适应企业老师教学方法, 不适应实训场所, 不适应生活场所等诸多问题。

1.3 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影响学生训练效果

从事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通过理论指导和实际调研, 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寻求改善生活环境, 提供尽可能舒适的居住环境, 帮助同学主动适应训练场所。

1.4 教师的专业水平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

从事专业教育的教师, 更是通过联系学生好友, 通过电话和网络形式对参赛同学进行心理辅导, 同时通过专业疏导, 帮助参赛同学树立信心, 克服专业水平不稳定时的沉浮状态。在节假日, 主动联系参赛同学家长, 多给孩子打电话, 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让学生以他们熟悉的方式, 可以接受的方法调整心态, 为提高训练水平打好基础。

1.5 持续教育才能获得好的成效

大赛的压力一直存在, 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一直没有停止。学生在经历了普通训练、高强度训练、单模块比赛、多模块比赛、本市比赛、全国比赛的过程中, 练就了过硬的心理素质, 使得个人的技术能够发挥到位。

2 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2.1 比赛方案就是训练标准

以43 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为例。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 原来的教学安排不适应比赛规则。竞赛主办方按照国际大赛的要求, 制定了用于指导比赛的竞赛方案。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训练指导的教师来说, 无疑是对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挑战。教师需要尽快研究比赛要求, 制定训练计划, 安排训练场地, 调整训练节奏。

2.2 各队的水平帮助检验我校的教学质量

世界技能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 参赛的高校数量多, 各校选派的参赛队伍多来自艺术设计相关专业。通过参加领队会, 高校之间进行了交流, 获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用于判断选手的水平, 教师指导的水平和训练质量。在10 余个队参加的比赛中, 获得团体第二名, 毫无疑问, 我们的训练质量是满足竞赛要求的。同时也说明,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同学已经练就的职业技能专业方向正确, 也是符合国际技能水准的。教学质量得到认定。

2.3 行业企业的要求助力调整教学重点

在参加各项由非教育主管单位主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过程中, 重视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情况, 按照行业企业的比赛要求调整训练方案, 并在跟踪竞赛的过程中, 掌握主流技术, 将行业企业的标准用来对照检查教学和实训工作。通过多次参与相关赛项, 保障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脱离企业的实际应用。以2015 年全国第二十三届发型化妆美甲美睫大赛为例, 获得的创意化妆银奖, 证实通过训练和参赛, 学生的技术与行业企业水平相符合, 教学质量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3 职业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世界技能大赛在全球已经举办43 届, 已经成为相关职业技能的世界标准, 教师的技能水平如何, 是否能够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 世界技能大赛是块试金石。

3.1 广告艺术学院成立训练团队

在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比赛中, 广告艺术学院一改过去单打一方式, 为团队作战。针对学生比赛成立训练小组, 由一位教师承担主责, 并配合其他相关职业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指导参赛学生。针对教师比赛, 成立了由教学院长带队的班子, 邀请参加过相关大赛的教师做集体指导, 同教研室的教师承担参谋的职责。大家群策群力, 保证参赛标准的解读无误, 训练计划科学有效, 教师参赛或者指导学生比赛准备充分。

3.2 校际交流是关键

注重校校交流与合作, 通过这样的平台, 掌握横向训练信息和比赛信息, 更获得比赛经验, 使指导教师、参赛教师和参赛同学短时间迅速提高职业技能, 贴近比赛要求, 达到竞赛方案要求的水准。

3.3 校企合作提高技能

在训练过程中, 遇到了校内指导教师不能完全指导的印刷问题。学校及时联系了有实战经验的印刷企业一线人员, 他们对于大赛给出的训练任务, 迅速做出多种可能性判断。企业人员的意见, 反馈给指导教师, 教师们迅速查找理论依据, 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试验。成功后将具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过程, 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岗位最新技术, 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能力。

4 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1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了教育理念学生受益

在集训中, 教育形式和方法都和日常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 此次集训采用了集中讲授、分段训练、即时解惑的授课方式, 大家受益匪浅。由于课程安排非常集中, 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具备良好的掌控能力, 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要处理得当。有针对性的围绕大赛考核内容设计教学指导环节, 指导过程要非常细心。

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有很强的接收能力。系统性、连贯性和衔接性较平时课程安排有明显的成效。大赛期间教师成长, 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职业教育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调上好每一节课,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心收拢到课堂上来, 然后用心去上好课, 用知识的力量去征服学生。训练中采用四点四性一注意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设置疑点, 安插兴趣点, 讲究逻辑性、注重启发性、富有节奏性、力呈形象性, 注意指导语言表达艺术。

4.2 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素质拓展了专业知识

培训开阔了学生的设计视野, 增长了知识。在以往的学习过程所接触到的都是印前的设计工作, 并未涉及印刷和印后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大赛, 开阔了眼界, 转变了观念, 促使学生站在学习者角度上反思以前的学习, 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走下去。

学习和反思并重。学生要多读书, 学科的专业书, 引进名家的思想;另一方面做好自我反思, 通过自我对话, 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 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对软件的学习, 让专业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充电。设计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更趋于细化;设计人才要求标准更严格;好的标志设计作品要“好懂、好记、好看、好用”, 设计要表现内涵本质, 不是表面现象、传递信息, 不能简单追求新奇怪异。有些设计中, 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广泛的涉猎范围, 融汇中西文化的能力来创新, 设计师比赛中要有一个主导的观念, 并把这些要素组合成符合比赛需要的设计表达方式。

能与教师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充分的沟通交流, 是极其难得的体验机遇。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时间宝贵之余, 也深体会到珍惜两字, 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活在当下, 才不会有遗憾!师生交流探讨, 结下深厚友谊。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交流平台。多天的集训过程, 已经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学习, 一起讨论、交流, 通过交流和讨论活动, 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 也获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经验和深厚的友谊。

4.3 大赛获得技能也获得信心

参加过职业技能大赛, 学生的技能短时间能迅速提升。一方面, 具备了在人前展示的技术能力, 另一方面, 多次训练, 多次模拟赛, 多次现场比赛已经让同学练就了丰富的比赛经验, 增长了信心和应变能力。这些经验对于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 通过一定的舞台展现自己的实力, 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5 职业技能大赛提高系部的管理能力

参加一个赛项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 对于系部日常工作来说既不能打乱, 也不能按部就班。

5.1 需要协调适合集训的教师

学期初, 所有教师都安排了学院规定的授课任务, 大赛团队的组建, 需要部分教师暂时放下正在进行的教学工作, 重新准备训练课程, 重新安排工作进度, 重新购买训练书籍、材料。同时, 原有教学工作需要落实, 不能耽误正常教学任务。

5.2 需要选拔适合参赛的选手

选拔参加比赛的选手是提高竞赛成绩的必要前提。针对不同的赛项要求, 通过条件筛选, 比如年龄、专业等;教师推荐, 比如专业课程学习成绩等;系部商议, 比如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等流程来选拔适合参加比赛的选手。有些比赛,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也采取大面积参加初赛, 按照赛项要求, 逐级淘汰的方式, 确定最终的种子选手。

5.3 需要协调适合集训的场所

根据比赛要求, 有些比赛需要在真实的工作场地进行, 原来的教室、机房和实训室, 不能完全满足训练。为了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 保证训练设备到位, 保证训练场所能全天候开放, 先后选择了不同的企业作为训练场所。

5.4 需要落实比赛经费

学院对于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等赛项给予高度关注。主管领导一起参与研究比赛方案, 并对预算费用给予支持, 这样保证了大赛所需要的各项开支。材料费、工具费、专家费、报名费、住宿费、餐费等一一落实, 全部经费及时到位, 是保证训练和参赛的必要条件。

5.5 需要成立组织机构

教学单位成立专门的竞赛工作小组, 一把手任组长, 副职任副组长, 全面分管各项工作, 办公室负责落实经费。参赛教师、学生遇到具体任务时有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6 结束语

通过连续多年参加各种专业、职业竞赛, 锻炼了教学单位的行政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队伍, 学生管理队伍。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能力在比赛中越来越接近世界技能标准;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得到检验;部门间的协作精神和管理服务水平越来越符合比赛运作要求;学校的影响力全面提高。参加各项比赛真正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近年来在职业技能大赛方面积极尝试, 围绕比赛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探索工作, 2014年初次参加了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本文将就学生参赛的心理辅导、职业技能训练、校企合作指导比赛、构建比赛管理与服务机构等问题进行研究, 试图寻找通过大赛, 检验教师的职业能力、提高行业影响力的方法, 挖掘管理部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规律性, 实现顺利完成参赛任务, 带动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的目标。

篇4: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152-2

1 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的是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水平,课程内容要按照最基本要求进行设置,然后根据学生情况提升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不容易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一般都是在期末进行一次考试,平时一般不测试,所以不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缺乏竞争和学习的有效结合;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着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个人专项技能的练习,但是不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全面整合、岗位角色的充当及团体协作的能力;一些老师多年讲授一门课程,课程内容非常熟练,由于没有压力,缺乏继续深入学习讲授的动力,导致专业知识结构老化,专业课教学水平提高较慢。

2 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大赛的基本内容

会计技能比赛是在仿真银行、供应商单位、客户单位、企业财务等职场环境氛围下进行的。每支参赛队均由四名学生组成,分别负责完成会计主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岗位任务,但参赛选手并不事先确定岗位,比赛前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抽取。大赛分为会计业务手工比赛和会计信息化比赛两部分,设有学生小组赛与出纳岗位个人专项比赛。其中的会计手工处理竞赛环节,主要是填制原始凭证、然后对所填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出纳岗位人员办理现金存储业务、会计人员汇总会计凭证、编制与审核记账凭证、整理与装订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账与结账、编制财务报表、编制企业纳税申报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等内容,手工处理竞赛平台的软件是通用的网中网会计软件,小组四位成员按岗位进行业务处理,合计得分为团队总分,出纳个人岗位专项技能赛项目与手工赛项同时进行。会计信息化处理竞赛环节,使用用友会计信息化教考系统(U10.1)中的系统管理、财务模块、供应链模块、应收款模块、应付款模块、UFO报表模块,以单人单机的方式对参赛学生进行系统初始化、会计核算处理、会计报表编制和主要财务指标分析等方面的操作考核。

3 会计技能大赛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性会计技能大赛以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为依据,按照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要求,来设置技能大赛的内容,这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学生、企业财会人员以及专家等共同参与和体验的一种比赛形式。在比赛过程中所配置的各种财务设备、财务软件都是现行企业正在使用的财务工具,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职场氛围,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大赛的举办,院校可以更为清晰的掌握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行业企业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并积极开展企业情况调研,掌握市场的波动,进而能够切合实际制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明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岗位要求、技能要求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并加强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实际联系、和与相关岗位课程间交叉相关内容的积极探索,注重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

大赛能够推动教师积极性,参加大赛促进教学改革。通过技能大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可以找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和其他学校的对比,可以取长补短,弥补自身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基础培训,并对指定财务软件进行灵活应用,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技能是技能大赛的核心,协作是技能大赛的重要内容,评判标准的设计也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

技能大赛涉及的会计与操作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较多、覆盖的范围非常大、内容不断更新、综合业务多。因此,要求带队老师具有更全面、扎实、熟练的专业基本功。而作为教育部要求的全国性的大赛,指导教师要求是一个团队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所有指导教师涉及会计、税务、信息化等方面的知识,所以要求教师业务知识不断地丰富。

学生通过大赛,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在学习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对于自身的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么缺少了目标的导向就会丧失学习斗志。会计专业涉及的细节内容较多,如果学生仅仅以课堂学习为主的话,所起到的效果还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必须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究,掌握会计核算中的技巧,但是真正这样做的学生却很少。其次,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整体较弱,很多学生的基础很弱,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功底过于薄弱,在面对会计学习的繁重任务时会丧失自信心,对未来也没有较大的期望,对自己的要求过低,缺少学习恒心和毅力。但是,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为了团体荣誉会高标准要求自己,比赛的整个过程是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其中的,而且教师也会在专业理论和技能上给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这样就可以使基础不好的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在大赛的宣传、人员选拔、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影响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信心,学生能够具有学练主动性,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大赛要求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改善现有实训条件。高职院校师生通过会计技能大赛能更清楚明白,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必须具备的内涵,同事还要具备熟练的地操作技能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而这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才能达到的,需要在学习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与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注重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老师辅助指导,加强实践课程所占比重。所以会计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应在不同的模组设立多门课程,包括分岗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综合会计实务等一系列实践教学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中也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也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全国性的会计技能大赛的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高职会计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进行会计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生的综合知识的丰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增强毕业生岗位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与会计技能大赛项目相关的专项、综合实训项目,例如,珠算比赛、填制原始凭证大赛等;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通过实习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与协作沟通能力相结合的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

参 考 文 献

篇5: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关键词: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

“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是展示职业教育成果,进行经验交流,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技能大赛的成绩逐步成为一所职业学校办学好坏的重要标志。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各个职业学校为了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往往把大赛看成是一个突击性、临时性的工作,功利化倾向严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资金集中投入在几个学生的身上,推行“精英教育”,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不计成本向参赛学生倾斜。把大赛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以赛代考、以赛代学,没有把大赛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培训中,严重背离了职业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因此,我们必须打破技能大赛这种应赛教育体系, 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加强教学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开展一体化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使大赛真正成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推手。

一、职业技能大赛的内涵引领了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方向

技能大赛自2007开赛以来,比赛内容从一个掌握基本技能要求开始,逐渐向企业生产靠拢,比赛项目内容紧扣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贴近行业先进的发展技术;比赛规程和赛场规程贴近企业生产岗位规范,强调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学校改革的方向标。通过大赛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赛对人才的评价和选拔起到了一种制度性和引领性的作用。随着技能大赛的常态化、制度化、企业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适应大赛要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大力开展专业课程改革,以技能大赛为重要载体,以赛促练,使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与技能大赛实行直接对接,使课程改革更好地服务于技能大赛。

二、认真研究和分析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规程和内容,将大赛要求纳入教学培训体系中来比赛规程和内容代表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而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因此,将技能大赛的规程和内容纳入到教学培训体系中来,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

1、详细研究技能大赛规程和内涵,指导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规程是基于专业基础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而设计的,它体现企业、行业一线现代生产工艺,同时还体现了企业文化、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求。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参与,他们派出了既懂得生产实际,又懂得一定教育教学理念的专业人员参加命制比赛题目和评分标准,代表着企业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动态。而比赛项目和评分细则正是专业未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和考核标准。为了深刻领会大赛的内涵,我们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由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上的专家学者。针对不同工种的比赛规程我们分别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从命题的指导思想、比赛的内容和比赛规则等,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归纳出系列知识、技能要点和评分标准,然后整理成系列项目课程标准,这些标准正是指导专业课程改革的依据。例如在数控铣的技能大赛规程中强调: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强调精度保证与效率优先的有机结合,注重细节,注重工艺能力

考核,体现工艺制作中的创造性。强调零件典型要素的快捷加工,自动编程的熟练使用,装

夹方式的选择与快速装夹,工艺综合能力与整体性考虑,零件的精度保证与配合保证等等。

针对这些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我们整理出数控铣编程与加工技术项目训练的课程标

准。

2、以课程标准为主线,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我们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通过对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分析归纳总结,梳

理出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适度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根据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

内容进行简化、提炼、转化为实施性教学项目。做到不仅要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拓展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例如我校数控专业教学计划一般每两年都要调整一次。在调整中我们通过对职业技能大赛规

程和内容的分析,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岗位规范和标准,加强了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有针

对性地加强专业基础课中制图、液压和测量等内容,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

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与技能大赛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整

个教学计划分基础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技能课程:理论与实践,又分必修模块、选修模

块)、综合模块、企业专项模块、顶岗实习模块、学生考证考级模块。在专业模块中,我们

不断调整技能训练项目的内容,把技能大赛的内容要求分解到不同的项目训练中;同时,在项目的设置过程中,又把大赛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分解到不同的模块和项目中,并且把

企业的标准和规范纳入其中,整个训练按照生产一个产品的要求来实施,只有合格的“产品”,而没有分数的高低。这样一来,技能大赛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了稳定的顺序结

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完成不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技能大赛与专

业技能训练体系,3、搞好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

技能大赛重在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实现从遵从教科书的被动学习到指向职业行动自主学习的转变,从

单纯的知识技能学习到综合知识和复合技能学习的转变。建立起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

合、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方法上,要广泛采用项目式、情境式、案例式教学方法,着力形成以项目教学法为主

要特点的新的教学体系,把生产方式、岗位标准、比赛规程物化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途

径,让学生深刻体会完整的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并通过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知识

和技能的关联。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学习。为了提高项目教

学效果,我们加强了一体化教学,使课堂教学转向车间,教师车间教室完成了必要的理论知

识讲解之后,进行项目实训。课堂搬到车间后,做到了车间教室一体化,理论教师和实训指

导教师一体化,时间和空间一体化。教师不但能够进行理论指导,而且还能对学生操作进行

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了保证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我校建设了机械加工车

间、焊接车间、数控车间、机电车间、汽修车间和模具车间,整个教学安排车间,边讲边练,效果明显。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开发了以工作任务为主体的模块化项目教材。

三、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必须加强职业学校与他们的联系,联合办学,合作培养,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密切校企关系用企业标准引领技能大赛标准,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企业人员参与评判,可以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技能大赛环境更加贴近企业生产环境,我们按照企业提供的企业一线题目、企

业标准、企业评判规则进行操作,指导教师也是按照企业的全部规则进行指导,学生用的是

生产设备,加工的是真产品,用企业真标准进行评价。近年来我校在大赛的综合训练中,根据比赛的工种不同,我们聘请了当地知名企业岗位技术能手进行指导。如制冷比赛工种,我们聘请了海尔冰箱负责生产的工程师进行指导,特别是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走管和焊接,实用性强;焊接比赛,我们聘请了南车集团青岛客车集团公司的一线技术能手进行指导,完全按照动车的焊接标准进行训练;再如我们的数控比赛,我们聘请了海信模具公司的技术工人进行指导,整个工艺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设计,加工参数选择合理,加工完全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的,一个尺寸达不到要求就为废品,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我校学生在近几年参加青岛市、山东省和全国大赛中取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同时,通过合作,学校及时了解就业市场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变化,以行业技术标准引领职业学校教育,进一步推进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在职业技能大赛和教学改革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必须全面掌握行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为教师们设计了提高技能三部曲:对于新进的教师采取了校本技能培训和参加青岛市、山东省和全国组织的教师培训班,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考取相应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对于毕业了几年的教师分批进行下场锻炼,掌握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加工工艺、设备操作技能、岗位规范和企业文化等,提高实践能力,当他们回到课堂之后,能够把企业生产要求带到教学培训之中;对于有了一定企业生产经验的教师学校安排他们到车间进行生产加工,对外承揽加工任务,进一步提高其实践技能,让教师在生产中成长,全面掌握产品的加工要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兴产物,把大赛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培训中来,以大赛引领搞好当前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任邢晖.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价值.中国教育报[N], 2008-6-25(9).[2] 彭年敏.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热的辩证思考.职业教育研究[J].2010(4).[3]办好职业教育为什么靠工学结合 中国工程教育网

篇6: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姬立中

王建立

马春英

张秀洁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是以培养轨道交通技术和电气技术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标志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铁道部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4年被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评为“黄炎培优秀学校奖”。

学校具有轨道交通、供用电技术、电气技术三大专业群,对接轨道交通等企业岗位,构建“基于校企合作、职业能力培养的四阶段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毕业生质量得到北京地铁等公司的高度认可。出口畅入口旺。学校改革与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目前在校学生5633人。

举办技能大赛是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技能竞赛,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此,我校推行校级职业技能大赛,营造大赛良好氛围,夯实职业技能比赛基础;积极承办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加强校级交流,促进专业建设;全力做好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展示示范校建设成果,彰显首都职业教育风采。

一、推行校级职业技能大赛,夯实职业技能比赛基础

我校实施“基于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四阶段能力递进式教学模式”中,校级职业技能比赛是一个重要环节。自2010年开始,学校共进行了四届校级大赛,开展城轨车辆检修等比赛项目15个,参赛(决赛)学生2286人,形成了重视技能大赛的良好氛围,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提高了教师队伍技能大赛指导能力和赛项组织能力,夯实了学校承担市赛、国赛等职业技能大赛的群众基础。

二、积极承办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专业建设与交流

学校在开展市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电梯维修保养比赛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液压与气动系统组装与调试、供配电技术项目比赛。对接国赛竞赛 规程要求,从北京市职业教育和专业实际出发,学校制定了具有首都特色的赛项规程,聘请国赛裁判和知名企业专家担任裁判员,公正执裁。通过市赛,展示了各校专业建设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了校级间专业建设与交流,选拔了一批国赛选手。

其中城轨车辆和电梯维修保养比赛,通过免费开展培训,提升北京市同类专业选手整体水平,竞赛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增大。城轨车辆赛项聘请曾担任高职组城轨车辆大赛裁判长执裁与技术点评,为提高国赛选手水平打下基础。

通过市赛,多所参赛学校购置了大赛设备,更新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凸显了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三、全力做好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彰显首都职业教育风采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铁车辆车门检修等岗位重要性日渐突出。为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全国交通运输行指委城轨运输类专指委成功申报2014年中职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赛项。

本赛项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电设备为平台,竞赛内容包括塞拉门系统安装调试、电气控制设备装配、硬件联调、故障排除等内容。由3名选手组成的代表队需要在3.5小时时间内,密切配合,完成笔试和设备安装调试与故障判断处理。通过技能竞赛,可全面检阅团队协作能力,机械装配、电气设备安装、故障分析与处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文明生产等职业素养。

该赛项由教育部职成司、交通运输部人教司、市教委和市交通委共同承办,城轨专指委、南京康尼科技事业有限公司协办。在北京承办中职组轨道交通类国赛,可弘扬北京精神,全面展示首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风貌、教育部示范校建设成果和首都职业教育风采。市教委明确提出要办出一届“无与伦比”国赛的要求,在大赛中落实“圆梦行动”(圆学生一个成才梦、圆企业一个人才梦)。我校作为承办学校,责任重大。

为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学校克服首次举办国赛,没有工科类国赛经验可以借鉴的困难,明确要做到两个展示,即展示首都职教风采、展示示范风格(热情服务的示范、精细管理的示范、团结奉献的示范);提出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方案任务到位、执行落实到位。在由北京赛区和协办单位组成的大赛组委会的领导下,学校成立以校长、书记任组长,各位副校长任副组长的承办学校大赛工作机构,下设赛务、赛事办公室和21个专项工作组,开展场地布置、赛务服务、新闻报道等工作。姬立中副校长身体力行,全程领导、参与比赛组织、监督检查工作,强化赛项工作机构的执行力。在比赛筹备到比赛结束长达两个多月的过程中,各工作组密切合作,做好全方位服务,大力支持专家组、裁判组工作,保证了大赛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大赛成功举办做出了贡献。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康尼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项目比赛于2014年6月21-22日,在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3个直辖市29所中职院校齐聚北京昌平南口,按照赛项安排熟悉赛场、参加赛项开赛式和抽签仪式,经过21日和22日两天紧张有序的比赛,取得了三个一等奖、六个二等奖、九个三等奖的比赛成绩。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代表队荣获一等奖。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首届大赛顺利提供坚实后盾

市教委线连平主任、市交通委李晓松副主任、中国职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占山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发表讲话,祝贺大赛圆满开幕。

市教委职成处领导、专指委和学校领导班子高度关注和指导赛项准备、赛事运行,对赛事工作方案关键之处,字斟句酌,保证了大赛的顺利实施。

教委专门投资建设了建筑面积600m2的技能大赛馆。按照4米*4.5米的工位面积,最大容纳22个工位,提供了每场比赛21个参赛队,两场42个参赛队的比赛条件。

(二)公正执裁,大赛实现“零投诉”

国赛名次非常重要,极容易引起争议。为保证大赛公平公正,自今年开始,全国职业院校大赛实施裁判员从行业、地方政府推荐的裁判员库中抽签确定的办法。学校加强学习,吃透大赛文件精神,严格按规定做好赛项服务,保证来自全国各地的14名裁判员公正、严格执裁。赛事活动规范,大赛结果客观、真实,得到了全体参赛代表队的认可,实现了大赛全程“零投诉”。

(三)体现人文关怀,提供赛务服务

大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不同,经济水平不一。学校有关同志到多家宾馆实地调研,最后选择住宿标准较低、就餐环境好、交通比较方便的宾馆做为指定宾馆。充分考虑选手、指导老师就餐、道路等因素,精心设计赛项日程。为加强赛项沟通,学校从专业教师中挑选大赛联络员,建立大赛QQ群,联络电话全天开机,随时提供生活、交通咨询。大赛报到期间,接站老师主动打电话给 代表队,了解行程,减缓因列车晚点造成的焦虑。很多选手和指导老师虽然第一次来到北京,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四、完善工作机制,实现职业技能大赛可持续发展

(一)规范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市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项目通过了科学论证,不仅考核选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还要考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典型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范例。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必须做好竞赛成果转化,把职业技能大赛的成果落实到专业建设的课程改革中。

城轨车辆车门检修是城轨车辆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之一。分析、扩展竞赛项目和评分标准,实现专业核心课程与竞赛项目标准的对接,形成“以赛促练,以练促改”的新局面,加强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又好又快发展。国赛成果已经列入我校城轨车辆电气钳工、机械钳工课程内容,专业技能培养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

篇7: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1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出现的问题

1.1学校方面

1.1.1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在一些高等职业学校中,存在着忽视体育教学的现状,有些学校领导班子认为高等职业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体育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所以学校对体育教学就不重视,很多时候体育教学只是走形式而不是真正落实到实处,且缺乏对体育教学的管理,认为体育课只要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就可以。

1.1.2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受高等职业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在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上也相对较少,而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能够为学校创造效益的课程中去。体育教学需要场地和器械的支持,但在一些高等职业学校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就无法满足体育教学对场地和器械的要求。有一些学校的校园面积普遍较小。没有足够的空地,有些中职学校连个像样篮球场都没有,更别谈标准的塑胶跑道、足球场等。体育教育学没有足够的物质保障,难于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1.1.3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一些高等职业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上并没有遵循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去实施,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很大,常出现一年开设体育课程而另一年不开的现象,甚至有些学校很长时间都不会开体育课。

1.2教师方面

1.2.1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低。高等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困难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长期招不到优秀教师,所以师资力量比较落后,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低,在体育教学上也是如此。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而高学历的、高职称的体育教师又不引进,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师整体师资水平不高。另一方面高等职业学校也缺乏一些有丰富经验的体育教师,现有的教师在提高自己专业性工作方面做的也不是很到位,使得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的专业性水平低。

1.2.2教学方法单一。很多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都是使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不重视,体育课就是让学生们自由活动,并且在体育课上教师也是很简单的教授一些规范的体育动作,而不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创新,上课的随意性很大,这样无法保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提高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2.1学校要更新理念,重视体育教学

学校重视体育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学校的领导班子要转变思想,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要抛弃那种功利化的办学思想,不能只重视为学校创造明显效益的学科,而应该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领导要认真研究我国最新出台的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课程标准与大纲,学习国家的基本教育理念,转变自己的办学思想。

2.2加大对体育课的个方面投入

由于学校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导致体育课各方面资源都比较匮乏,因此学校要加大对体育课的各方面投入。首先学校要加大对体育课的资金投入,为学校的体育课程提供必要的场地如篮球场、田径场的等和必要的体育器材如铅球、跨栏等,是体育课有足够的场地和器材的支持。其次学校要加大对体育课程的人才投入,学校要为体育教学引进专业的人才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改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低的现状。第三学校要合理的开设体育课程,学校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开设体育课程,保证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保证各个年级能够开设体育课程而不间断。

2.3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篇8: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一、推进课程改革, 强化技能训练, 进而提升技能大赛成绩

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和创新, “依托技能大赛平台,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是学校又一重要办学理念。技能大赛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 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 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大赛要求, 教改使适应大赛要求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现实一体教学模式成为主体, 多学科综合理论和职业技能的模块化教学成为方向, 如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改革改变原有教学方式, 实行项目教学法, 以实例、分项目, 与企业同步, 按最新标准要求教学。建筑工程测量以工程实例为任务的“任务驱动”进行教学。《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采用模块化等。而实训技能要求则综合各科内容, 以竞赛技能要求为目标制订标准。学校将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 牢固树立严谨教学、规范操作的教学思想, 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 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 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 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加强课程改革, 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使学生能在做中学、学中做, 边学边做, 边做边学,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力,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的复合人才, 并在技能大赛中争创佳绩。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保障技能教学, 进而提升技能大赛成绩

对于专业教师而言, 参加技能大赛, 接受大赛的锤炼是提高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积极实施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学校将教师参加技能大赛的成绩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 并以此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 尤其是对年轻教师, 要求他们参加技能竞赛, 促使他们迅速融入专业氛围, 提升专业能力。对学生而言, 大赛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 他们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教学规律与方法, 有较好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 又必须对行业实践有足够的了解和经验, 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能理论联系实际, 能胜任专业技能训练。学校通过各类培训、让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技能考证、鼓励自学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培养,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经过数年技能大赛的锻炼, 学校迅速成长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教学骨干和金牌教练, 学校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 成立竞赛办公室, 加强对“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指导, 对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技术走向和对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 捕捉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 然后转化为教学项目加以推广。通过这些名教练、名教师来辅导、训练, 培养出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才能在技能大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三、营造校园育人文化氛围, 优化技能教学, 进而提升技能大赛成绩

学校建立了竞赛长效机制, 对职业技能竞赛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进一步扩大竞赛范围, 尽量拓展到更多专业和课程, 让技能大赛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个学生, 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 形成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育人氛围。

学校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技能节, 开展校内技能竞赛:一是课程教学中的分组竞赛——实现“人人参与”, 将专业教学的阶段测试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完成, 考察学生对阶段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二是校级技能竞赛——实现“好中选优”, 重点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并做好优秀选手的选拔工作;三是市、省级竞赛前的集训淘汰赛——实现“优中选强”, 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技能训练, 定期组织淘汰赛, 确定最终参赛人选。对于被淘汰的选手, 依然给予他们不断的鼓励, 让他们在专业项目教学中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对其他学生的技能指导和训练工作, 带动周围的学生一起进步。通过搭建校内大赛平台, 学校形成了普遍性、经常性的技能竞赛制度和良好的培养选拔制度, 实现了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 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 使技能大赛逐步成为师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四、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办学模式改革, 进而提升技能大赛成绩

加强校企合作, 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办学, 对于促进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促进教学改革,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实验、实训条件与生产现场基本同步, 强化办学特色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为技能大赛成绩的取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 通过校企合作, 规范技能教学。

我校建工部引入企业先进技术, 分别与江苏三兴建筑集团、赣榆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连云港中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 促进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与新形势下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 促使学校的技能教学更规范、更标准, 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实际需要。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全力推进“双元制”教学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通过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和企业现场实景教学的交替, 让学生在“做中学”, 不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 企业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施教者之一, 学生在由学校聘任的企业技术骨干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成为学校教育在企业的延续。

通过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我们明白了应该怎样建立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懂得了应该怎样去实施教学改革、课程教学;通过吸引企业技术骨干来校承担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任务, 让我们的教学、训练内容吸纳行业和企业的最新工艺要求、操作规范等而更加贴近企业实际, 从而辅导更多的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奖。

2. 通过校企合作, 完善基地建设。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 广泛听取企业专家对实训室的总体布局、设备配置、环境布置等方面的建议, 跟踪技术进步, 科学设计流程, 配置全套设备, 设置充足工位, 基本实现了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在实训基地的使用中, 学校切实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 保证训练工位数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上, 加强了对实训基地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 落实责任, 层层负责, 确保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 切实“建好、用好、管好”实训基地, 不断改善学生的实训条件, 不断增强学生技能操作水平。

五、加快实训基地建设, 保障技能训练, 进而提升技能大赛成绩

实训基地建设要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根据教学需要和大赛需要, 增加实验实训工位, 更新实验实训设备, 优化实验实训情境, 提高比赛保障能力, 不断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几年来, 我校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完善了我校实训基地的建设。

上一篇:国考面试模拟试题下一篇:史达祖——《玉胡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