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24-04-24

记叙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通用6篇)

篇1:记叙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记叙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记叙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文/倪东方

摘 要:在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会根据教学目的展开师生间问答、讨论、生成的语言交流活动。这里,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增强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的能力训练的实效性,是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20世纪初期,教育界曾流行一句话:“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可见,教师对教学问题的预设、遴选、生成、运用的智慧,就常常成为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思“切”;求“精”;务“透”;凝“智”

一、思“切”:生成的问题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切”即切合具体的文本特点,切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切合学生的情感状况,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首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清晰和恰当的,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教师备课时要把握阅读的走势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明了课堂上哪一步应该提出问题,提什么问题。问题的用语应该符合语文教学规范,不宜偏和怪;其内涵和外延应是确定的,忌大而无当,让学生不明所以无从下手;必要时,需提供思考方向和方法,并作相应指导;再进一步,应根据不同文本、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教学目标,使用多样的提问类型,要有记忆性和知识性问题,更要有理解性、综合性问题,有时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比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若只用一个大问题:“作者写花要表达怎样的中心?”就显得空泛,没有思维形成过程,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可设计几个小问题:(1)眼前的紫藤花有什么特点?(2)十多年前的紫藤花又是怎样的.呢?(3)作者由紫藤花的荣枯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更进一步,进入课堂教学视野的问题,应该考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情绪在亢奋或沉静中积极思考,以前的课堂提问,多是要求学生重复已教学过的问题的答案或复述信息,即记忆性或知识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不具备思考的力度,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好的问题,既要找到能撬动学生思维的“语言点”,又要与其他训练任务自然而然地勾连起来,由点及面,以获得一箭双雕甚至一石三鸟之效。

二、求“精”: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核心问题上展开

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看,不分轻重主次的满堂问使学生不易抓住主要矛盾,难以把握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和总体评价能力。课堂教学提问应该倾向于提出一些理解性、运用性和分析性、评价性的问题,尤其要把握一篇文章的核心问题。所谓“核心问题”,就是课堂诸多问题中最能揭示文本教育教学价值的问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势必要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上。教师的智慧就表现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并寻求突破,让学生的思维在核心问题上碰撞,以求得文本的透彻理解。在《孤独之旅》,“孤独”一词对于杜小康来说,包含哪些内容?小说中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孔乙己》文章结尾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这些就是文本的核心问题。《羚羊木雕》中,“我和父母的矛盾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矛盾?”对文本内容和中心有提挈作用。

三、务“透”:在追问中让学生步步上台阶

课堂教学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问题连续跟进的过程。问题与问题之间应该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一步一步展开、推进与解决,就是教学任务和目标的一步一步的达成与实现。一个问题生成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力能达到多深,问题能探讨和解决到什么程度,这是教师在提问时必须予以密切关注的事情。问题是帮助学生透彻地阅读文本的诱因,离学生太近或太远,都不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古人曰:“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阅读中若能设计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组合问题,引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逐层深入的解读和把握,就会像整饬衣服时先提衣领一样,使整个过程贯通一气。教师必须掌控梯级提问层次,更可在一个问题上步步紧逼,利用追问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明晰起来,深入下去,还能引导学生改善其语言表达,在合作探究中激发思考,形成能力。

四、凝“智”:有效捕捉并机智利用课堂上的动态问题

课堂中的细节、步骤并不完全按我们预定的完成,在师生对话中常常会有突发问题,我们称之为动态问题。能有效捕捉并机智利用课堂上的动态问题,巧妙引入或化解,常常能形成课堂教学的亮点。

记得自己那次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分析到人物形象时,有位同学发出感叹:“于勒好可怜啊!”马上有同学反驳:“他有什么可怜,有钱时,大把的挥霍,落到这个地步是他自找的!”还有同学说:“菲利普夫妇才真的可怜了呢!于勒花光他们的钱,使他们生活困顿,连女儿都嫁不出去!”我乘机提问:“到底谁可怜?”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争论,最后达成共识――“他们都可怜!”我乘胜追击问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他们这么可怜?”学生情绪高涨,讨论激烈,最后都认识到:“社会的重压、生活的困顿导致人们道德的沦丧、亲情的淡漠。”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机智引导、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灵动而又高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对课堂动态问题的处理,在于语文教师因势利导的智慧,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我们应该孜孜以求。

我想,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提问的艺术,做到了思“切”、求“精”、务“透”、凝“智”,语文课堂的灵动高效也就不远了。愿与诸同仁共勉之。

(作者单位 湖北省团风县但店中学)

篇2:记叙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二、记叙文的分类

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四、记叙的顺序

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目类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五、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六、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不受时空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七、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1、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2、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环境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⑴、人物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⑵、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3、说明: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

4、议论:作用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内容发表评论,点明记叙的意图,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中心,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5、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记叙描写中抒情,寓情于景,融情于物。

八、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一)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三)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四)伏笔、照应。

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五)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

如冰心的《小桔灯》中的小桔灯象征了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枝干笔直、叶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六)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地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

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张手法,辛辣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

另外,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悬念手法(《枣核》)、抑扬手法(《荔枝蜜》)等,使文章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注意写作方法与修辞方法的区别。

①、着眼点不同。表现手法一般着眼于文章整体的构思,笼罩于全文或几个段落,修辞方法则着眼于具体的语句;

②、作用对象不同。表现手法直接为表现人物、突出主题服务,而修辞方法则直接服务于语言,使其更具感情色彩。

写作应是情感自然流泻的过程,表现手法的运用也应是水到渠成,非刻意去为,有必要才用,用也要恰当,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九、记叙文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记叙文文体知识及阅读方法

①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

例: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

外貌——贫困潦倒、好逸恶劳。

语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

神态——死要面子、掩饰不安。

动作——穷酸、显示是个规矩人。

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例:魏巍《我的老师》“排除小纠纷”。

反映了蔡老师公正、善良、热爱学生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我”热爱、赞颂老师的思想感情。

从叙述角度了解人物形象。

例: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松骨峰战斗”。

直接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在松骨峰与敌人激战的情景,反映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通过营长述说战后的情景间接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②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把握记叙文的中心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开头、结尾的文字往往能够点明文章的中心或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意义,从表达方式上看多是抒情和议论的句段。另外,记叙文中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绝大多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往往既是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

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在归纳中心上有所不同。以记事为主的文章,要侧重对事件的把握,通过对事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解,分析事件本身的内涵。以写人为主的文章,要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要侧重体会所写景物的特点,通过分析景物特点而捕捉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归纳中心意思的主要格式是:本文记叙了……(对所写人或事件内容的概括),表现了(歌颂了或揭示了)……(指事件意义、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

归纳中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注意题目的提示。一般说题目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有密切的联系,甚至就是中心意思的高度浓缩。(2)抓住重点语段。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其中的重点段往往比较明确地揭示了中心。这样的段落多在开头或结尾,也有的放在文章中间。(3)注意议论、抒情等揭示中心的语句。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在写人叙事中,作者往往要流露出喜怒哀乐的情感,要表明自己爱憎好恶的态度及情感,这种态度大多可从议论、抒情的语句中显示出来。(4)有些文章要注意弄清时代背景。对于那些内容较深,有时代距离的文章,归纳中心时,要适当联系时代背景,弄清时代与人物或事件的关系后,才能正确归纳中心。

例:《我的叔叔于勒》

本文通过叙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思想性格,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③ 怎样确定剪裁的详略?

记叙的中心与详略:要能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明确:记叙文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叫材料,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叫中心。材料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作者要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材和剪裁。对表达中心有用的材料就写,无用的就不写;对表达中心有主要作用的重点材料就详写,其余材料就略写。阅读顺叙文要认真分析每个材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从而准确概括出记叙文的材料(写了什么)和中心(为什么写)。

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西路军的渡江情况最能表现中心,所以详写;中、东路军的渡江情况与中心关系不大,因此略写。

④ 怎样划分文章的段落和归纳其大意?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这种情况常有提示性词语出现。

2、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

3、按材料的性质划分。

4、按作者的认识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5、按人物活动划分。写一个人的几个活动片断及写几个人物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当然,有的记叙文的段落常常是以一种方式为主,同时还兼有另一种方式。

段意(层意)归纳的几种方法:

1、摘句法:即摘录这一段(层)中最能表现中心的语句。(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

2、缩句法:可将能表现段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

3、结合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意思结合起来归纳。

4、择要法:在若干层意思中,可选择主要层意为段意。概括内容要抓住内容要点,用简明、准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概括性要强,语句要完整。

阅读记叙文需要注意的几点:

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主题。

记事的文章要弄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

以写景为主的文章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时要注意:

(1)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

(2)想像、联想、各类修辞手法的运用。

借物抒情的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某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衬托来歌颂(也有少数批判)与之有关的人物的内在精神特征,往往采用象征手法,多有议论、抒情,且常为篇末点题。分析这类文章要注意:

(1)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

(2)这种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是以文中的哪类物的形象的描写作为载体的,这类物的形象的描写的何种特点;

篇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 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 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 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 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 缺乏高潮, 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 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 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 教学效果越好, 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 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 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 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恰当的提问, 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 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 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 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 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 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 扣住重点引导点拨, 可谓事半功倍, 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 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 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教师针对重点、难点, 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 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 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 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因此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 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 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 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

3、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 就是变提问的角度, 让思路“拐一个弯”, 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 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此方是长进。”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 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 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 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 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 品味诗句, 这一曲问的妙处, 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

4、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 既拓宽思维的空间, 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 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 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 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5、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提问的繁杂细碎, 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问设计的不周, 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 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 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 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 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教学《故乡》一课, 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 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 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 故乡的人也变化了 (闰土和杨二嫂) 。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 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 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 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 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评价定型呆板, 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学《在山的那边》,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 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 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 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 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 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己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2、难题中的问题。

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 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 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提问过程, 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 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养成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 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 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 最好是让学生开发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提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学生思维, 使学生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 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 培养表达能力。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笔者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问艺术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宁鸿彬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2].《聚焦新课程》李建平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记叙类文章阅读

1.概括文本内容;2.理解文本主旨;3.理清写作思路;4.辨析表达方式;5.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方法;6.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7.理解、赏析重要语句;8.结合文本谈感悟。

【新题演练】

《叶嘉莹:一个人的阁楼》阅读

叶嘉莹先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了很多年的中国古典文学。现在,叶先生已经是耄耋老人了。叶先生退休之后,只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亚洲图书馆里保留了一个很小的工作室。亚洲图书馆是圆顶的木质建筑,远远看上去,像是一个木质的小剧院,典雅秀美,里面的空间并不大,摆满了中文、日文、韩文等亚洲各国文字的书籍。图书馆的二层开辟出一小块地方。隔成教师的工作室,叶先生工作的地方就在这小小的阁楼上。身处其间的叶先生,就像是在小阁楼上专注而单纯地做着自己喜爱的游戏的孩子。

叶先生的工作室空间是令人惊叹的小,整个小屋不足十平方米。屋里没有太多的陈设,只有一张小书桌、一把椅子、一个书架。坐在桌前,伸手便可以触到两边的墙壁。四周的墙壁上都粘贴着她的备忘录、读书笔记,还有新近列出的无数条参考文献。她的文章全部是手写的,用竖排的方格本子。她还是习惯从右向左,写繁体的中文,字迹工整而娟秀。阅读她的手稿,很难看到涂改的地方。她说她下笔很谨慎,总是深思熟虑后,才会写下来。她会从早晨开始,在这里一直工作到傍晚。等工作人员都走了,她甚至还会留在这里继续阅读。很难想象,那样精雕细琢的文字,那样荡气回肠的古典诗文的赏析,很多都是在这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完成的;也很难想象,一位年近九十高龄的老人,会在这里,每天孤独地工作七八个小时,没有任何娱乐,也不借助任何电子设备,一个人,把文字静静地写在竖排的方格纸上。

她依旧在温哥华的华人社区里面讲诗词,每个暑假都会讲一个假期,不收报酬,自己开车去。讲台上,她一袭淡青色的纱衣,精神矍铄。她依然习惯一边讲课,一边写字,不过是用签字笔写在老式的幻灯片上,然后打到大屏幕上给大家看。她非常愿意吟诵诗词,用拖着长长的唱音的腔调。她在得意处会微微地摇头微笑:“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我想这应是她极爱的句子,因为每逢读到这里,她的声音总会略带着几分激扬。相视一笑,莫逆于心,这样的情怀与情景,人生能有几回?

记得有一次聊天,她说道:“现在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没有对中国文化的感受,那样美好微妙的感情,那样曲折难言的情绪,大家都没有感觉了。这么关的东西,你看,这么美的东西,怎么能就这样白白地消失了呢?我现在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八十多岁的老人,每次上课站着讲两个小时,写满满的板书。我没有见她坐下过,她的讲台上有椅子,但是讲课时她从来不坐。满腹文章、锦绣才华,通过学诗来感触生命内在流淌的节奏,通过学诗来充实精神世界,她所追求的唯有这晶莹剔透的华美精神世界。对她来说,这个世界对物质和利益的追逐终究是有限度的。人们追逐金钱名利,总有一天会回归到精神的高地,呼吸纯净的空气。无论她自己多么渺小,都不会放弃心中所追求的美好之地。

在亚洲图书馆,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走向她那间小小的工作室,常常看见那里亮着灯。我有很多次想去敲门,但都止住了。我宁可在门外,猜测那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做什么,想象她满头白发伏案工作的情景。金岳霖曾经说,自己研究哲学,就像是一个人在小阁楼上做游戏。看见叶嘉莹的小工作室中亮着的那盏灯,我想自己终于懂得了。在那个小阁楼中做需要耐得住多年寂寞、冷清生活的游戏,其实对他们而言,是生活中最为严肃的事情。或者,像叶嘉莹说的,研究文学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生命的渴求,是出自她心灵的一种本能。

(王英/文,选自《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13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有删改)

【注】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1.“她在得意处会微微地摇头微笑:‘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我想这应是她极爱的句子,因为每逢读到这里,她的声音总会略带着几分激扬。”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这段话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先生为什么坚持在华人社区义务讲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叶先生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目有多重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舟一叶梦中来》阅读

昨夜有梦。一汪海水横在前头,归家无路。正发愁时,我的启蒙老师色·道尔基出现了,他像变魔术似的,弄出一叶轻舟来,我们师徒二人,就开始冲浪划行。一只海鸥,突然落在舟头,老师对海鸥说:“累了吧?翅膀也不是铁打的,要学会休整。不能一味地飞,大海大得很呢,孩子啊!”那海鸥竟然听得懂老师的话,“嘎嘎”叫着还点头。我喊一声“老师,它在点头!”,把自己喊醒了。

推窗遥望,突然想到老师说过的一句话:“长大了,会不会还记着老师啊?”我还记得他吗?答案是模糊的。昨夜之梦,或许是老师在托梦于我。

解放前夕,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连像样的识字之人都找不出几个。我的老师色·道尔基,原是阿拉坦山寺里的一个小喇嘛,后来还俗,以耕种为生。父亲召集乡亲们商量,请小喇嘛教孩子们识字。于是,我们三十几个孩子算是有学上了。课堂就设在老师家里,是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堂屋。村里木匠做了一块小黑板,上涂锅底灰,再涂一层食用油,晒干,就可写字了。那时没有粉笔,老师用的是当地产的白石条。把石片用刀子削成条形,写出的字迹虽浅一些,但还看得清。老师写上经丈并朗读,我们跟着大声念。朗读时,我们摇晃着身子,因为要读得有节奏感。父母们见了,直偷着乐。做作业没有本子,在一张经文夹板上,抹一层大麻子油,而后用白木灰一滤,就可以用削尖的木笔写字了。老师判完作业之后,擦掉字再抹油、滤灰。endprint

每天清晨,我们陆陆续续到老师家里背课文。我家近,我一般都第一个到。进门轻喊一声:“巴格谢,谣斯拉吉拜纳!”(老师,敬礼!)老师还在被窝里,轻咳一声,算是允准进屋。我便双目紧闭,背诵课文。有时卡壳,老师轻声慢语地指点,我便继续背。假若三次卡壳,手就要换板子,一般打三下,很疼,但发青不瘀血。现在想来,老师打手的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提醒你,贪玩不用功是要受罚的。

师母名叫灯鲁(即灯笼,从汉语借来的词),大个儿,黑黑的两条大辫子,皮肤白皙,骨骼匀称,漂亮。可惜,是个盲人。老师和师母感情极好,在老师眼里,师母是个大美人。她的长发,天天都是由老师来梳理的。她聪慧能干,正常人能干的家务她都能干。手也巧,能缝衣可纳鞋,样样干得出色。

他们有一宝贝女儿,名字叫乌吉嫫(葡萄),人长得巧,一双眼睛又大又黑,黑珍珠似的,骨碌碌乱转,美极了。有时老师忙,她替老师给我们上课。她嗓音清脆,像银铃在风中响。有时,我去背课文时,她还睡在老师和师母中间,两臂搂着父母脖子。我们背课文,她照睡不误,有时还流着哈喇子。

1947年,内蒙古东部解放。我们全村人一起吃“解放饭”,分田地分牛羊,算是当家做了主人。第二年春天,师母的老父亲从外地赶来,看望女儿一家。老人家是勤快人,不甘于闲着,就去河边开了一片地,种起瓜蔬来。住的是临时架起来的茅屋。平时不回家,河里有鱼,地里有菜,过起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夏日,乌吉嫫经常去姥爷的茅屋里住。游泳,采野花,活蹦乱跳像个小野人,我们都羡慕她。

有一天夜里,为了防狼,老人家照旧在离茅屋几十米远的地方,燃了一堆篝火,爷孙俩睡熟了。那夜山风大作,将火星吹入茅屋,着火了。乌吉嫫被粗木棍压住身子,不能动弹。老人带着一身的火苗,爬向河边。可能突然意识到外孙女没出来,又往回爬,终于没力气再动了。之后,师母一病不起,成了半死之人。不到一年,老师头发全白,瘦成一根红柳条。一个幸福甜蜜的家庭,就这样被一场火灾给毁了。老师和师母也远走他乡了。

这便是我对启蒙恩师的往事琐记,遥远且清晰。每当想起这些往事,心里便空若一片荒野,不长一株清明之草。记得老师和师母走的那天,父母叫我带一瓶杏仁油、一斗小米,送给他们。我给老师和师母磕了三个头,流着泪说了一声:“老师,长大了我会去看你!”老师也哭了,摸了摸我的头。送老师一家的那一辆老牛车,渐渐消失于远方草地,不见了。

(查干/文,选自《中国艺术报》2014年9月10日,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篇讲述了一个梦境,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色·道尔基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作者说“这便是我对启蒙恩师的往事琐记,遥远且清晰”,加点部分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开篇写道:“想到老师说过的一句话:‘长大了,会不会还记着老师啊?”结尾写道:“我……流着泪说了一声:‘老师,长大了我会去看你!…你如何理解作者这样的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花三章》阅读

①小时候,总觉得过国庆节一定要看礼花。礼花就像大年三十的饺子一样,是节日的象征。大约等到晚上八点以后,就听见大炮轰轰一响,第一拨礼花腾空而起,像无数的孔雀开屏,把夜空一下子点染得五彩斑斓。然后礼花像倒垂的莲花,天空中下起一阵彩色的雨。那时候,感觉礼花就绽放在我们的头顶。我常常和小伙伴们踩得房顶上的鱼鳞瓦咯吱吱响,大呼小叫,惹得大人们指着我们骂。

②我高一那一年的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晚上,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上跳集体舞。换上来一位女同学,我们相互一看,都禁不住叫了起来,原来是小学同学。分别将近四年,竟然在这里见面,忍不住边跳边聊。礼花在我们的头顶绽放,映照着她那青春的脸庞。那一支舞曲显得格外短。那一晚的集体舞,总盼着她能够再换上来。

③1968年的夏天,我去北大荒。国庆节歇工,那天清早,天空开始飘起细碎的雪花。那时候,我刚离开家两个多月,想家。国庆节的晚上,在家该是上房顶看礼花绽放的。而在这里,天远地远,仿佛到了天之外,哪里有一点过节热闹的影子?更别说会有礼花开满夜空了。

④我们搭了生产队老董的“铁牛”(一种轮式拖拉机),去富锦买礼花。雪花沾衣即化,铺在路上,却已经霜一样白皑皑一片了。这样雪白的国庆节,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没有遇到过。富锦是离我们最近的县城,有近一百里地的样子,“铁牛”跑了小半天才跑到。谁知好多家商店都关门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开门的,老董进去给大家买东西。我和伙伴们着急买礼花,到处转悠,终于看到卖烟花爆竹的地方,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一大堆,跟着老董轰隆隆地跑回队里。

⑤那一晚,队上杀了一头猪,大家饱餐了一顿杀猪菜。酒酣耳热过后,重要的节目就是放“花”了。全队的人都围到了场院上,等着我们放“花”。那一大堆礼花,大概是因为一路下雪受潮,怎么也点不着,急得我们一头汗。老董大声喊着“小心”,跑过来替我们点燃。当那礼花终于腾空而起绽放开来,大家都欢叫了起来。那些礼花都很简单,只是在天上翻了一个跟头就下来了,远赶不上北京天安门的礼花绚丽,但在细碎的雪花映衬下,也有别样的美丽。它们像是沾上了雪花一样,湿润而晶莹。endprint

⑥去年的国庆节,我是在美国过的。在这里买礼花很方便,而且比在中国买便宜,尽管全是来自中国的产品。国庆节晚上,自家人饮一杯酒庆祝之后,抱着一抱礼花,带着孩子走出房门,准备放“花”。四周静悄悄的,路灯幽暗,街邻屋里的灯光朦胧,让夜色也显幽深。星光不多,上弦月一弯,墨染一样的夜空,倒成了礼花登场的最好舞台。尽管买的礼花远没有天安门广场上的礼花那样大气磅礴,瞬间占据整个夜空,却也让夜空多了几分别样的风姿,礼花绽放显得特别的明亮灿烂。

⑦我们的几个礼花刚刚放完,邻居家的房门开了。夜色中,一个高大的身影穿过草坪,匆匆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圆筒状的东西,笑吟吟地递给我们,原来是一枚硕大的礼花。他说是过美国国庆节时没有放完的礼花,看见我们正在放“花”,就赶紧找了出来,让我们一起放。他是个英国人,太太是美国人,结婚之后来到了这里。他知道那天是我们中国的国庆节。我们谢过他,他站在我们的旁边,看我们点燃他拿来的那枚硕大的礼花。那枚礼花像蹿天猴儿一样飞上天空,先是一声礼炮一样的巨响,然后伞一样地打开,垂下金丝菊一样的花瓣,如雨而下。大家都叫了起来。他的这枚礼花,给这个异乡的国庆节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⑧今年的国庆节又要到了,我仍然在美国的这座小城。我们买了好多礼花,准备在国庆节的晚上燃放。不知道那位好心而热心的英国人,能不能再为我们增添一枚别样的礼花。不是我贪心,是我喜欢那种感觉。

(肖复兴/文,选自《天津日报》2014年9月30日,有改动)

1.下面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那时候,感觉礼花就绽放在我们的头顶。我常常和小伙伴们踩得房顶上的鱼鳞瓦咯吱吱响,大呼小叫,惹得大人们指着我们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结尾处提到“我喜欢那种感觉”,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那种感觉”是什么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别概括文章三个部分的内容,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的三个部分时间、地点跨度都很大,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家门前的杨桃树》阅读

远远望见杨桃树,心里便踏实、温暖。老屋在树的后面,见了树,仿佛进了家。

杨桃树高大、茂盛,庇护着低矮的老屋。这是村里唯一的杨桃树。

杨桃树好像一年总在开花,总在结果,总在给我们喜悦。细小的花儿,或聚成花伞,或组成圆锥状,或开在树叶下,或开在树干上。花香淡淡的,微风一吹,香满一方。一树的花,惹来无数的蜜蜂,嗡嗡地响,响声此起彼伏。老人“埋怨”:吵死啦,满世界嗡嗡嗡。小孩则乐了,端着碗来到树下的门坪,边扒拉着饭,边往树上张望。花像雨一样落下来,落在衣服上,落在头上,心痒痒的。一不留神,碗里便盛着花。还真有调皮的,和着稀饭,吱溜地把花一块儿喝下去。花瓣粥。那年月穷,人们都喝稀得照见人影的粥。

树上的花在结果。果子一天一个样,让人老想爬树,探个究竟。杨桃树很好爬,高不到两米时便开杈,越往上枝丫越多。

爬杨桃树,感觉真爽。在树上,享受清风,眺望风景,品尝杨桃……,而且每爬高一点,看到的景象都不同,难怪谁都喜欢“高高在上”。

长长的一年里,就盼望着在结果的日子里爬杨桃树。成熟得最早的杨桃总是挂在最高的枝头,因为抢先得风、得雨、得阳光。那金黄饱满的硕果挂在枝头,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十分诱人。大人不敢爬上枝头,怕树枝承受不住体重,只好蹲在树主干上,很不情愿地让路,眼巴巴地望着那些胆大的小孩,一步一步地向着挂着硕果的枝头逼近。而树下,常常围着胆小的小孩,他们屏气凝神,手心和脚心冒着汗,仰望树上的小孩惊险地采摘果子。当金黄的硕果被摘下来时,仰望的孩子长长地舒了口气,接着便羡慕得直流口水。小孩爬树摘果,往往都是背着父母偷干的。

那年月,都穷,爬树摘果,都光着膀子,只穿裤衩,因为担心衣服被树蹭破,或挂住树枝被撕烂。待从树上摘果下来,手臂、胸口常常让树干擦出几道红彤彤的痕迹。这还在其次,蚂蚁更烦人。杨桃成熟的时候,树上的蚂蚁特别多,它们争着分享果子,一不留神,人就让蚂蚁叮咬一口,又痒又痛,龇牙咧嘴。

果子差不多采摘完时,杨桃树已是残枝败叶,颓废不堪。杨桃树,贱生,不用施肥、浇水、除虫,个把月后,又是生机勃勃、精神抖擞,准备着下一轮开花、结果。它没有索求,只有奉献。

村子里没有其他果树,只有这棵杨桃树,即便果子是酸的,也让人陶醉、迷恋、钟爱。小孩爱把杨桃果切成一片一片,极像一个个五角星,然后慢慢嚼。不熟的青果,味道既酸又涩,硬着头皮吃,酸得挤眉弄眼,太阳穴冒汗。后来,切成薄片,撒些盐巴,搅和一阵,再吃,感觉好多了。

后来,我家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户一户地往城镇搬迁。人们忙碌、浮躁,就冷落、忽视了杨桃树。杨桃树好像懂人心似的,一天天地枯萎下去,听说闹虫害闹得很厉害。而今,村子荒了,杨桃树也没了。

常常想,常常很想回家看看老家门前的杨桃树,它曾给我们乐,给我们笑,给我们吃,给我们闹。可杨桃树不在了,老屋也被废弃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桃树就是老家,老家便是杨桃树。如今树不在了,希望老家还好。

(翰儒/文,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9月9日,有改动)

1.作者写“老家门前的杨桃树”,从花写起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了孩子们哪些和杨桃树相关的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老家的这棵杨桃树枯萎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篇5: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 齐读课文——正音解词—— 教师分析——布臵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开始一次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阅读教学的提问。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臵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已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快”。“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有则寓言说,一只猴子摘桃子,往前走,看见地里有西瓜,于是丢掉桃子抱西瓜;再往前走,看见一只兔子,于是又丢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也没有追到。猴子一无所获,某地一道考题就是让学生就上述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多数作文的立论就是批评猴子见异思迁以至劳而无获,另有一篇则赞扬猴子永不满足,虽受挫而精神可嘉,可谓新颖、独到。但评分先生不给后者及格,因为后者偏离了标准答案。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答题时稍有不慎,就受骗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异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教学《在山的那边》,“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一问。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些偏差,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单纯的以对错来评判,而是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这样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切切实实与学生对作品同其怀抱,品味咀嚼。学生是凭自已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

篇6:浅议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 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 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 可谓事半功倍, 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 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 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教师针对重点、难点, 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 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 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 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 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 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 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 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 (1) 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 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 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 学生马上从问 (1) 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 把月光比作碧水, 把竹柏影比作藻荇, 从问 (2) 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这样的提问, 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 就是变提问的角度, 让思路“拐一个弯”, 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 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 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 “没问题”, 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 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 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 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 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 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 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 品味诗句, 这一提问的妙处, 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

四、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 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 传授基本知识等重要手段, 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评价定型呆板, 那么提问要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有则寓言说, 一只猴子摘桃子, 往前走, 看见地里有西瓜, 于是丢掉桃子抱西瓜;再往前走, 看见一只兔子, 于是又丢掉西瓜去追兔子, 最后兔子也没有追到。猴子一无所获, 某地一道考题就是让学生就上述寓言写一篇议论文, 多数作文的立论就是批评猴子见异思迁以至劳而无获, 另有一篇则赞扬猴子永不满足, 虽受挫而精神可嘉, 可谓新颖、独到。但评分不给后者及格, 因为后者偏离了标准答案。传统的考试题目中, 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 就是刁钻古怪, 近乎智力竞赛和文字游戏, 答题时稍有不慎, 就受骗上当, 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 也就异致了课堂上唯一标准答案是求的阅读提问设计。有人戏称“诱使学生就范”, 如果学生不肯“就范”, 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已的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 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考虑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

(二) 难题中的问题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

上一篇:鱼会跳舞寓言故事下一篇:秦栏镇2012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