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故事

2024-06-05

抗战英雄故事(通用14篇)

篇1:抗战英雄故事

有“双枪黄八妹”雅号的她,在江浙一带组成抗日游击队,多番重创日本部队及击沉敌艇,日军虽千方百计但始终无法将这各响当当的传奇女子打败。

黄八妹原名黄翠云,原籍浙江平湖,一九0四年出生于江苏金山县黄家埭,父母共有子女十三人,她排行第八,故称“八妹”。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从小就得父母兄长的宠爱,可是家境不好,因而幼年失学,父亲后因生计而从事私盐买卖。

金山与平湖是沿海县份,盛产鱼盐,该处也是江湖好汉出没之区,所以贩运私盐的都得有一手看家本领,黄八妹为应付生活环境练得一手好枪法。有一次,遭另一帮私盐贩子抢航道,黄八妹被迫火拼,在寡众悬殊下,幸赖她一轮左右兼施的快枪才反败为胜。“双枪黄八妹”的雅号所以在江湖上崛起,在太湖一带成为响当当的人物。

日军于一九三七年底席卷江浙边境一带,黄八妹的家乡亦告沦陷。那时,黄八妹在地方上经已颇具势力,眼见日军及汉奸在家乡奸淫掳掠,胡作非为,激于爱国义愤,随即带了一部分人枪下乡打游击战。之后,她罗致了部分失散官兵和地方自卫武装分子,实力逐渐强大,并借着她的帮会关系,得到部分武器供应和掩护,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经常袭击下乡来骚扰的小股日军,常有斩获,使盘踞浦南海北一带的日军深感头痛,于是屡次下乡对她发动“清剿”。

这时黄八妹已于谢友胜结婚,并理解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和忠义救国军的正式番号。他们夫妇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头脑灵活,深明事理,另有一套带部队打游击的方法。在地方基层方面,谢友胜广收门徒,黄八妹广收干女儿,部属中大部分都是他们的门生子女,此时的“黄八妹”三个字,老百姓视为传奇女英雄,日本人却对她恨之入骨。

一九四三年,黄八妹部队在平湖乍浦海口击沉一艘日本炮舰,日军大举“扫荡”谢友胜的家乡渡船桥,把他们的长子谢其昌和老少村民数百人(大多为黄谢两家亲友)逮捕,要胁黄八妹谢友胜投降。日军派人往返谈判,结果黄八妹拒绝投降,只答应如果日军释放全村人质,她的部队不再袭击当地日军。

然而,不顾人道和信誉的日本兽军,第二天就把三百多人质在渡船桥村头机枪屠杀清光,噩耗传到山区基地,黄八妹痛心欲绝,这一份血海深仇更加深了她对日军的切齿痛恨。于是,指挥部队对日军各地据点大举进攻。自一九四三年夏天起的一年中,她把海北地区日军四十八个乡镇据点,攻克了三十六个,并在友军的支援下,攻进海北重镇乍浦。

不久,她的部队又因抢救国军飞行员程百祥,得到上级嘉奖,委任为江浙护航纵队司令,以配合日渐接近的盟军反攻行动,日本军阀自此更视黄八妹为心腹大患,三番两次调动大军对她进行“围剿”。

一九四五年六月,在平湖的一次战役中,日军没有出动战车重炮,只派遣两百多名骑兵包抄突袭,等到黄八妹的警戒线发现情景不对时,已来不及向她通报。黄八妹于危急关头机警地越墙逃出,跳进一条傍村的河中。她游得精疲力尽,几乎葬身河底,幸得一位正在河畔采菱的李老太太搭救,又把她藏在木桶之下,才避过日军搜查而脱险逃生。

日军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获最终胜利。黄八妹的“护航纵队”番号结束了,部队改编为平湖县保安总队。黄八妹则以地方士绅身分被选为平湖县参议员,参加地方复兴重建工作。由于她自我未受教育,深知失学的痛苦,于是,出资在地方创办了两所小学,造福家乡。

战后,黄八妹因经营业务仍往来于平湖、乍浦、金山之间,常在激战过的地方凭吊,不时探望她的战时袍泽和阵亡将士遗属,加以慰问和救济,尤其是对救过她的李老太太,更以“干娘”名义侍奉,足见黄八妹义胆仁心,忠孝两全,是游击队伍中的巾帼典范。

篇2:抗战英雄故事

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和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儿童艺术团体。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难教育社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人前往,于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剧团。孩子剧团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抗日救亡爱国宣传。小团员在老师的领导下,进行各种宣传抗日节目的排练,然后再深入到各地特别是抗日前线去演出,宣传抗日。

孩子剧团的足迹遍及8个省市和几十个农村集镇,演出过《乐园进行曲》《猴儿大王》等优秀节目,为宣传抗日做出了贡献。

篇3:抗战英雄故事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隆重纪念这场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英雄壮举,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为了仇恨,而是着眼于未来。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这段历史,就像一个永远醒着的伤口,以一种永远无法回避的痛楚,时时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华当自强!

9月8日下午,临汾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的抗战老兵梁斌载誉归来,我们来到老英雄家里,看到沙发上的梁斌老英雄精神饱满,他与我们面对面畅谈了参加阅兵式的感受,他对国家和军队的强大表示欣慰,对党和政府对老同志的关心表示由衷感谢。

抗战老兵梁斌,1919年5月出生, 山西临汾市金殿镇人。1936年2月参加红一方面军红二师,1937年该部队改编为115师 , 1936年11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1937年9月参加了平型关伏击战, 当时梁老隶属343旅685团杨德智的部队,并担任司号员,他跟随先头部队从关沟打到桥沟,一直到老爷庙,战斗了整整六个小时,为大部队顺利占领有利地形取得战斗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场战斗中,梁老腿部负伤被送往延安后方医院进行治疗,从此转入后方工作。

本刊记者与梁斌老人合影

据梁老回忆,平型关战役,共歼灭日军1300余人,并俘虏了11名日军。抗战胜利后,梁老又投身到解放战争大潮中。曾参加了解放临汾、太原、运城等战役,战争结束后随南下部队到了四川,先后担任雅安县县长兼城区委书记、区长,雅安市委组织部长、四川民政 厅科长 、 四川假肢 厂厂长等 职。1978年退休后改为离休。梁老离休后依然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1975年,他四处奔波,组织募捐了30余万元,修建了县底东里烈士陵园。

篇4:致敬抗战英雄重走抗战路线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当然这里面也包括车企,比如东风裕隆就在近日启动了相应的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纳智捷与老兵在一起

近日,纳智捷在广州、上海和重庆等地开展致敬抗战英雄自驾活动,三城联动,致敬抗战英雄,重走抗战路线。

满满的正能量

第一站在广州启动。纳智捷公益车队由40位纳智捷车主及家属组成。集结完毕后车队首先前往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纪功碑,缅怀先烈。随后,车队沿当年抗战红色路线行进,拜访抗战老兵,聆听老兵革命史。最后,公益车队将纳智捷慰问抗战英雄的生活物资赠送给英雄们,车主们也赠送了自己的爱心礼品,来表达对英雄的崇高敬意。车主王先生表示,“非常感谢纳智捷组织的‘致敬抗战英雄,重走抗战路线’的公益活动,感觉身心接受了洗礼,满满的正能量。”

公益车队完成广州站公益活动后,将转战重庆和上海,继续致敬英雄。作为华系车品牌东风裕隆纳智捷,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抗战老兵的敬意。

感恩回馈 东风裕隆5年从未止步

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东风裕隆也时刻不忘履行一个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2013年,东风裕隆捐建的“华人智慧林”落户邓小平故里,伴随着“华人智慧林”的落成,由东风裕隆提供的纳智捷 大7 SUV也正式交付邓小平故里使用。此外东风裕隆还向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交付车辆,致力于两岸关系交流。鲁甸地震发生后,东风裕隆更是第一时间捐赠纳智捷 大7 SUV,用于灾后重建。

在关爱青少年及儿童发展领域,东风裕隆更是不遗余力,从旨在帮助贫困孩子无忧上学的“彩虹助学计划”、到圆寒门学子大学梦的“复兴学子励志自强助学计划”,从救助车祸致残儿童的“益路平安 东风救助车祸致

残儿童爱心大行动”、到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公益用车活动。东风裕隆自成立以来始终秉着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弘扬社会美德的企业价值观,从未停歇公益的脚步。

对公益和社会责任的不懈坚持

作为海峡两岸首个以大中华自主品牌定位,并集整车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价值链的汽车制造企业,东风裕隆纳智捷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除了依赖于其优质产品与贴心服务,更得益于其对社会公益事业的长期投入与支持,并由此积累下的良好企业公民形象。

对于东风裕隆来说,五年,是通向未来大道的微小起步。作为一家企业,东风裕隆在销量上取得大幅突破的同时,肩上的企业社会责任也更加沉稳。在公益事业领域,东风裕隆尽力默默添上自己的一笔,感恩和回馈,东风裕隆从未止步!

篇5:抗战英雄故事

2011级3班 王熙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这句名言赞美了抗战英雄。现在的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而是祖国的抗战英雄给的。自古有许多抗战英雄,他们英年早逝,只为换取国家人民的幸福,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抗日英雄、民族英雄、抗美援朝英雄,在我们的脑海中一一出现。

抗日英雄杨靖宇,1905年出生。1939年秋,敌人为能早日抓到杨靖宇,调集重兵对杨靖宇部队实行野蛮残酷的“包围追击”。杨靖宇充分发挥他的指挥才能,一次次突破敌人的围攻,但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我方无粮食弹药补充,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身上的棉絮,饥困交加,难再力战。杨靖宇不得不决定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以保存实力,待机重新集结。敌人发现了杨靖宇,而且就他一个人。几个敌兵追了过来。杨靖宇拔出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蜂拥的敌人将杨靖宇围了上来。杨靖宇的左手受伤了,他从棉衣上撕下布条包扎伤口,敌兵拥上来。杨靖宇狠狠地向敌人射击,几个敌兵又倒下来。可是,杨靖宇发现枪里面只剩下一颗子弹。杨靖宇身靠一棵大树,举起了手枪,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了。还有我们记忆深刻的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出生。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日本鬼子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篇6:东北抗战英雄故事

1934年10月,谢文东的队伍被日伪军近万人包围,经过数日苦战,人员伤亡殆尽。1935年1月,谢文东在黑龙江方正县遇到共产党员赵尚志,与其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1936年9月,谢文东升任抗联第8军军长(与抗联第1军军长杨靖宇平级),带领部队与日伪军交战20多次。

从1939年冬天开始,日本关东军出动70万日军和30万伪军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大讨伐”,谢文东的抗联8军由鼎盛时期的2000多人锐减至一二百人,战士们冻死、饿死的越来越多,7个师除战死的师长外,有5个师长率部下投降。1939年3月19日,谢文东在走投无路之下,率领仅有的24名部下向日伪投降。

篇7:抗战英雄的故事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所以,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方圆可是几十公里,日军先后增援三十万兵力,双方三个月的血战,死伤超过五十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

战争相持至十月底,日军登陆杭州湾,大上海全部陷于敌火包围之中,中国统帅部以拖延时间之战略目的已达,为从长远计,决作战略上之转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万国军退出上海战场。谢晋元团长奉命守闸北继续作战,负起掩护大军撤退的艰巨任务。

谢晋元,广东蕉岭县人,黄埔军校四期学生,他临危受命,率兵转守苏州河北岸,并选定四行仓库为据点,单线作战,带领八百名官兵誓死奋守,孤军为了证明决心,大家都预立遗嘱,交人带出,以明心志。四行仓库实际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联合栈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仓库楼高六层,建筑坚固,为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日军发觉我军全线撤退,立即跟踪追击。日军在闸北正向前搜索之际,不料忽被四行仓库屋顶之弹雨扫射,日军一时人仰马翻,乱成一片,此时日军尚不知弹雨从何而来。之后发现四行仓库内留有国军,于是对仓库实行三面夹攻,双方冲锋肉搏,战况激烈。谢晋元团长亲率下属于四行仓库外布阵迎战,痛歼日军,杀敌无数。

一时全闸北各地之敌军,分路向四行仓库集中围攻,其中有敌军二十余人,在苏州河畔夹攻,这时有一位在六楼守望的壮士看见,立即全身缚满手榴弹,突由六楼平台对准敌人跃下,一个大炸弹自天而降轰然爆炸,烟硝飞扬中,二十余敌兵化为泥灰肉酱,而我壮士亦血肉横飞,忠勇殉国。隔岸民众看到这一幕,一方面固然鼓掌称快,但也为这个英勇壮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在苏州河畔眼见对岸日旗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便决心要将青天白日旗送进四行仓库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晓,谢晋元团长率领所属肃立天台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烟尘火海中,争睹巨幅青天白日国旗,迎风招展,无不喜极而泣,感奋万状。当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报,都报道四行孤军奋斗和女童子军杨惠敏代表全体市民,冒险潜入仓库向孤军献旗种种细节。

自四行仓库屋顶悬挂国旗后,全国人心振奋,并且轰动世界。日军当局见全球舆论赞扬国军,痛愤之极,所以向公共租界当局提出严重威哧,要求迫令孤军投降,或撤入租界缴械。一方面向孤军发动猛攻,自早到晚,连续四次进攻,但均遭孤军击退,敌人伤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敌军又大举进攻,用小钢炮及机关枪向四行仓库密集射击。并有敌机数架在上空助战。孤军沉着应战,逐一歼灭。上海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少将,因见我军英勇作战,深受感动,除了购赠粮食送给八百壮士充饥外,他更亲自进入四行仓库拜会谢晋元,提议孤军自租界撤出,英国驻上海领事愿给予最大协助,但谢团长答道:“我们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们蒋委员长的命令,否则我们宁愿战死。”

之后,各国使节团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以免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国侨民。中国最高当局再三研究,以八百壮士已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任务,决定电令仓库守军撤出并转进租界,四行仓库守军只得服从命令,挥泪撤离。

三十一日凌晨,谢晋元率部冒死突围,日军水陆射击,八百壮士且战且走,英军司令在桥头接应,数万市民隔岸声援,情绪沸腾,幸而谢团长沈着应变,于密集炮火中迅速抢越桥头,虽有伤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军们成功奋守四行仓库,完成了掩护五十万国军撤退的任务。

篇8:抗战英雄故事

今年, 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作为抗战时期中国的“战时首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地区的指挥中心, 重庆肩负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殷殷厚托。我们有必要耙梳出国外记者笔下的重庆, 以史为鉴, 纪念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本文选取三名国外记者, 试述他们笔下的“英雄之城”——重庆。

一、亨利·卢斯:对中国亲人一般的关心

“太阳升起, 云雾消散, 大地景色层次丰富, 如仙境一般美丽。大地上, 种植水稻的梯田层层叠叠, 在群山万壑间蔓延。每座山峦, 景色各异, 忽而奇峰耸立, 忽而峭壁深幽, 接着又一座险峰迎面而来。每个山顶, 几乎都有形状不一的梯田, 或方, 或圆, 更多的则像初上的弦月。一景复一景, 直至森林覆盖, 群峰簇拥。”[1]

1941年, 卢斯乘飞机飞往重庆, 他俯瞰重庆, 在日记中写下了上述那段如诗如画的重庆美景。当飞机降落在重庆珊瑚坝机场, 遭受日机轰炸三年之久而变得千疮百孔的山城映入卢斯眼中时, 他走出了梦境, 看清了现实。卢斯在重庆亲眼目睹了大轰炸的惨烈, 并了解到日本军队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回国后, 他积极要求美国改变对待中国的态度, 要求美国大力援助中国的抗战。他说, “美国每年援英3000万美元, 而援华只有30万美元, 实在太不公平。”[2]

毋庸置疑, 创办《时代周刊》及《生活》杂志的亨利·卢斯 (Henry Robinson Luce) 是20世纪40年代报道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士之一。他的《时代周刊》及《生活》杂志对中国的关注, 引起了西方世界强烈的反响。卢斯出生在中国山东, 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并学会了中文, 他对中国及中国人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只要跟卢斯长久相处, 就无法不感觉到他对中国亲人一般的关心。”[3]独特的中国童年经历, 使得卢斯一直关注中国的抗战。

20世纪30年代, 孤立主义盛行于美国, 中西文化差异及美国对中国的误解造成美国舆论忽略中国的情况。珍珠港事件之前, 战争的硝烟弥漫在中国大地, 真正关心饱受战争之苦的美国人少之又少。1937年7月,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美国却未发表支持中国抗战的态度。在卢斯的领导下, 《时代周刊》以饱满的热情报道中国的抗战, 他甚至在杂志上撰文批评美国政府对待中国的消极态度。

二、白修德:重庆, 一座风云际会之城

白修德 (Theodore Harold White) 是著名汉学家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在哈佛大学的得意门生。1939年4月10日, 白修德带着费正清的推荐信来到山城重庆, 开启了自己与中国的一段不解之缘。

来到山城重庆, 白修德首先担任的是国民党中宣部国际新闻处顾问。不久之后, 他成为《时代周刊》的通讯员, 很快, 他又成为专职记者。他凭借对中国强烈的好奇心、钢铁一般的意志、卓越的写作才能和对真相的不懈追求, 用一篇篇报道向世人展示中国人民的抗战史实。重庆是白修德人生最重要的插曲, 他以重庆为起点, 以饱满的热情寻求新闻的真相, 他在后来与女记者贾安娜共同出版的《中国的惊雷》一书中这样描述重庆: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 在各种地图上都没有特别标记的。注明是重庆的地方, 是一座昏沉沉的山城, 栖息在暗黑的崖石上, 这崖石是在扬子江上的雾中升起来, 直指天空, 只要扬子江的水一天流入太平洋, 这个江上的城就会存留一天。历史上的重庆, 是一个风云际会之点, 是一个具有夸张的地理意义的临时宿营地, 像慕尼黑和凡尔赛一样。重庆是一个成千万人分享过的插曲, 这些人, 由于相信中国的伟大, 由于具有守住国土对抗日本的巨大的热情, 曾经聚在重庆城边。”[4]

白修德在重庆经历过无数次的日机轰炸, 对于山城老百姓所遭受的灾难他感同身受。他在回忆录中写到, 南京和上海也遭受过轰炸, 但是那些轰炸都是属于战争性质的, 而在古老的重庆城墙之内, 根本没有军事目标。日本人精心选择, 蓄意要把重庆夷为平地, 对于城里的人民, 是想挫垮他们的精神。但面对大轰炸, 重庆人民没有退缩, 山城重庆更没有坍塌, 重庆始终屹立在中国西南的腹地, 鼓舞中国军民抗战到底。[5]

三、格兰姆·贝克:描绘重庆大轰炸众生百相

1938年至1944年, 日本为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 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长期轰炸, 史称“重庆大轰炸”。

1940年春, 画家格兰姆·贝克 (Graham Peck) 第二次踏上中国国土。这次, 他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在重庆供职于美国新闻处, 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了那段战争岁月里重庆的众生相, 如《空袭警报》《遭受轰炸的重庆》《滑竿上的乘客》等。贝克不仅是位画家, 他的文笔也同他的画作一样富有感染力。他有颗美丽善良的心, 他的作品总是展现中国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他正义感十足, 画作及文章里饱满对于遭受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的同情, 及对侵华战犯的愤怒之情。

每一次日机空袭, 生活在重庆的人民都会遭受难以想象的灾难。空袭前的重庆市井生活悄然跃出贝克笔端:“在我到达公共汽车站之前, 警报架上的三角灯已被拽下来换上了圆形红灯, 这说明敌人的轰炸机已从汉口机场起飞了。尽管半小时已过, 可街上依然拥塞着车辆, 人们依然那么肆无忌惮地互相碰撞。家庭主妇们边聊天边从市场往家走, 这一位手拿一包活鳝鱼, 那一位篮子里提的是猪耳朵, 还有一位的银色网兜里装的满是大蒜。大批佩戴证章的小职员夹着公事包, 头上戴着已度过了最寒冷的冬季的帽子, 各自奔赴自己的办公室。”[6]

八年抗战, 世界各国无数新闻记者怀着不同目的、不同立场, 络绎不绝地来到山城重庆。当时国民党实行严厉的新闻审查及严密的军事封锁, 一些抗战新闻存在不实性。但是, 不少国外记者冲破藩篱, 真实地报道重庆, 向世界介绍重庆这座岿然不倒的“英雄之城”。他们热情地讴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 义正词严地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 他们不是中国抗战的旁观者, 而是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李辉.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 (1923—1946) [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208.

[2]曹德谦.美国的108[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48.

[3]李乐.《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的成功之道[J].编辑之友, 2007 (2) .

[4]白修德 (美) , 贾安娜.中国的惊雷[M].端纳,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1.

[5]白修德 (美) .中国抗战秘闻——白修德回忆录[M].崔阵, 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4.

篇9:《抗战英雄》读后感

合上书,闭上眼,我还深深地被这本书震撼着。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又一位的抗战英雄。有誓死不屈的抗联八女;有民族英魂杨靖宇;有大爱无疆的白求恩;有狼牙山巅五壮士;有江南女侠林心平,有以笔为枪的邹韬奋,有日本八路宫川英男……他们个个都为抗战而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最令我震撼不已的是两位外国友人。

医生白求恩,一个死亡边缘挥舞着手术刀的伟人。小时候,我就听过白求恩的事迹,他不远万里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救死扶伤,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士兵的生命。他愉快地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一次又一次的输血给伤兵。最后却因手术中伤口两次致命的感染,生命永远地定格了……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故事!白求恩虽然牺牲了,但他却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如一束光,照亮了前方。想到这里,我不禁掩面而泣。

除了白求恩,另一个让我震撼的就是宫川英男了。

宫川英男是一位日本籍的共产党员。他曾经也是一名日本兵,也像其他日本兵一样被俘后大喊“我死啦死啦滴”,但经过八路敌工人员的讲道理、交心,最终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党员,并为抗战做出了许多贡献。宫川英男的抗日工作是对日军的教育工作。于是,他开始做传单,给日军发送慰问袋等等。渐渐地,有许多日军开始厌战、反战,甚至加入了反战联盟。然而,这样一个好人,却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两个月死了。当时,宫川和李洛夫正在转移,不料被日军发现并派重兵包围,为了保护李洛夫,为了不被俘虏,宫川身中数枪后毅然决然举枪自尽。多么好的一个小伙子啊!但是上天却没让他多活两个月,太可惜了,真是太可惜了!想到这儿,我不禁潸然泪下,为这位日本友人感到惋惜。

战争的硝烟给人们带来了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也是因为战争,无数英烈,为了和平做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牲。和平年代,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指导老师:冯彩娟

篇10: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篇一: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这篇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棉絮或树皮。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刨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他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还有保家卫国的精神是千古不朽的,是抗日事业中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就如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中的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事业有贡献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这个十三亿人口的心中。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财产,不惜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喷洒”的意志为抗日战争努力奋斗。五次被抓捕,受尽各种酷刑,他就是不屈服,不向日本鬼子低头。在一次任务中,他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可是在这漫长的五天里,他又是怎么生活下来的呢?渴了就从地上抓一把雪吃;饿了,就把树上的树皮扯下来吃,没有树,他就把棉絮或枯草一口吞下。他就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艰苦战斗,最后被残忍的敌人割头刨腹的时候,胃里只有树皮和枯草,没有一粒粮食的踪迹,谁看到这一幕后不会泪流涕下,泪流不止呢?

抗日英雄杨靖宇,我们永远记住你!

篇二: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翻开《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妈妈给我念了吉鸿昌、姚子青、高志航等一批英雄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和学习的是小英雄夏秋生。1937年8月13日,日本开始攻占上海,11月松江地区沦陷,松江杨家桥小学(现在是中山小学)学生夏秋生目睹日寇烧杀抢掠、鱼肉百姓的暴行,眼看城破屋塌、家毁人亡的惨状,他悲痛万分,在松江方塔壁上写下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面对敌人的屠刀,夏秋生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夏秋生牺牲时只有12岁,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在中山小学树立了夏秋生雕像。有机会我一定让妈妈带我去瞻仰夏秋生的雕像,为他献上一束花。我知道我有娇气、爱哭的弱点,我要向夏秋生学习,学习他临危不惧和大义凛然,克服自己的弱点,做一名坚强勇敢的孩子。

以史为鉴,我们要牢记祖国妈妈曾经经受的凌辱和创伤,维护世界和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篇三: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

面对这些敬佩的同志,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篇11:抗战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自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他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河北涞(lái)源县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屋子里只有一个破炕,一张破桌子和几口缸里有点儿杂粮。

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bì)日的浓烟烈火。二小慌慌张张地跑进破庙,“爹,娘,鬼子打进来了,敢快跑吧。二小爹有病,正躺在床上呻吟着。娘说,你爹病成这个样子,还能往哪儿跑呀?你去放牛吧,丢了人家的牛,我们可赔不起呀。正当二小听话地准备出门放牛时,一颗鬼子的炮弹落在破庙里,二小的爹妈当场丧命。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村外有一个大山坡,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绿的青草间开着点点的小花。二小就在这片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

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知识,学军事,他学得很刻苦,学了许多知识。他知道怎么才能打走鬼子,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到那时需要的知识会更多的。小朋友们从小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有长进。要想学好知识,养成勤奋的好习惯很重要。

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一个中队在村长冯进财的带领下开到村里来了。二小看到有些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中队长桥本大左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观察到鬼子没有发现吴连长们的包围圈,只是向着群众转移的方向跑去。他想到,不能让鬼子追上群众,不然又有多少人要死在鬼子的枪弹下。“我不如放勇敢些,装作不懂事的样子,把鬼子引向八路军的伏击圈,好让吴连长他们消灭他们……”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中队长桥本起了疑心,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队长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村长那就算了吧,反正我也不想去。村长在一旁一敢作声。鬼子队长相信了二小,就命令部队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的队长。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篇12:抗战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我学过一篇课文叫“王二小放牛郎”才知道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这么一段时间,抗日战争,那是一段黑暗的时期,也正是受日本人的欺侮,使我们奋发图强,每一个人都是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抗日英雄们的事迹我们永世难忘。

那就是当年仅有13岁的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鬼子来扫荡了,鬼子走到山口时。迷了路,他们突然看见了王二小,恶狠狠地喊道:“小鬼,快给我们带到村子里去。”王二小开始很害怕,不知所措。忽然他灵机一动,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应该抛弃自己的亲人。把鬼子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圈当中。“啪、啪、啪”山谷里回响起了枪声,几个鬼子应声倒地。鬼子们知道自己上了当,顺手抓起王二小,往地上一摔,拔起手里枪,一股鲜血喷出。鬼子们也全被歼灭了。八路军战士径直走向王二小的尸体,捧在手中。

王二小是一位少年英雄,他实在是太伟大了,他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篇13:抗战英雄故事

5月,在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广播电视学会举办的2013-2014年度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评奖中获得优秀奖,是唯一获得电视长篇纪录片“优秀奖”的县级广播电视台。

8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国家档案局主办的“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纪录主题活动中获长篇三等奖,并被中国档案馆永久性收藏,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广播电视台。

10月,在第四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暨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盛典”上,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评为第21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优作品,是唯一获得“十佳十优作品”的县级广播电视台。

12月,在四川省文联承办的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中荣获电视类银奖,是唯一获得银奖以上奖励的县级广播电视台。

《九旬老兵重走抗战生命线》纪录的是95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戴锦华历时9天、行程4000多公里,重走他曾经战斗过的被誉为中国抗战“生命线”的滇黔公路的故事。

一家经费紧张、设备不足、人员有限的农业大县的广播电视台,花费一万多元拍摄的一部时长50多分钟的纪录片,何以在国内连获大奖?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1 选题·一决千里是关键

2014年初,安岳台专题部主任王平中、记者张天富在成都参加“全国纪录片业务培训”时受到启发,产生了创作灵感: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制作一部有关抗战老兵重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的纪录片,向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

灵光一闪选择这个题材,其实与安岳县2012年“寻找抗战老兵”的活动有关。当时在安岳全县范围内共找到的抗战老兵18名,老兵的抗战故事深深地感动了记者们。当时在采访中,就有不少老兵有重新回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看看的强烈愿望,但因多种原因未能成行。近年来,记者不断听闻有老兵离世的噩耗,到2014年初,全县仅有13个抗战老兵尚健在。记者在为那些老兵惋惜的同时,就认为把这些老兵的故事纪录下来,作个历史性的纪念,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培训回台后,王平中将这一设想向台领导作了汇报,立即得到了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以台长蒋雪平为总制片人、副台长吴坤忠为制片人兼编导、王平中为编导兼撰稿、张天富为摄像兼制作的主创班子,尽管单位经费少、摄备旧,但对摄制组的创作活动都给予了优先保证。

主创班子成立后,拍何人、怎么拍是首先要确定的事情。摄制组最初计划选择三名老兵,从不同的侧面跟拍,来记录他们回到70年前抗战的烽火岁月战场的动人场景。但通过细致地走访了解,这批老兵年龄大多都在90岁以上,年事已高,受身体、记忆力、表达能力等因素影响,能够完成拍摄要求的人寥寥无几。唯有戴锦华老人身体健康,头脑清楚,语言表达清晰,善于交流,也有重返故地的强烈愿望,是参与制作这个节目的不二人选。但老人家已是95岁高龄了,能够经得住10来天的旅途折腾吗?他的家人能同意他去吗?

摄制组找到戴锦华进行面谈,听说电视台想纪录他重走抗战路的历程,老人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戴锦华的家人们却坚决反对,主要原因同摄制组的担心一样,怕他年纪大了,路上吃不消,万一出了事咋办呢?戴锦华老人重返出行的态度非常坚决,摄制组根据老人的情况作了很多预案,逐一与他家人反复商量、交流沟通,最终戴锦华的家人只能满足老人的愿望,并由其儿子戴作斌陪同前行。

选题有了,人选也有了,可要成功拍摄这样类型的一部纪录片,可不是说走就走那么简单的事情。

2 策划·有的放矢是重点

2014年4月,摄制组详细采访了戴锦华老人,了解他1942年到抗战胜利期间,在被称为“抗战生命线”的滇黔公路上从事战略物资运输的情况,对老人印象深刻的几个历史时间节点和事件进行了深入采访。

编导对老人在抗战生命线上的战斗情景渐渐地由模糊变清晰,对拍摄制作老人重走抗战生命线的创作思路也明晰了:即全程跟拍中有重点纪录,忠实记录中有策划组织。做到历史性和现实性交错,纪实性和编导性统一。

摄制组拟定出了拍摄的重点。首先是戴锦华老人去云南省安宁市寻找当年部队团部所在地。70年沧海桑田,安宁市一定变化很大,他能寻找他原来团部所在地吗?

其次,是贵州省晴隆县的“二十四道拐”。此处古称“鸦关”,雄、奇、险、峻,是整条抗战运输线最险要的地方,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及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戴锦华的一些战友就牺牲在这里,70年后,他亲临二十四道拐,祭奠长眠在这里的战友,老人会流露怎样的情感,怎样让这些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

第三,是云南惠通桥。1942年5月4日,日寇攻陷了龙陵县城,占据怒江西岸松山山头,我守桥部队不得不将东岸桥塔炸毁,将日军堵在怒江西岸,破灭了日军侵占昆明、重庆的企图。这个地方是戴锦华老人运送抗战物资和人员的最前线。戴锦华老人每每谈起这里,总是感概万千。

最后,是云南省南华县。这里是戴锦华得知日本鬼子投降的地方,时过境迁70载,老人在这里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另外,云南省腾冲县国殇园,这里掩埋着光复腾冲牺牲的8000多名抗日英烈。我们相信老人在这里一定会情感迸发,会有很多感人的场面。

编导的拍摄计划撰写完成后,感到照此拍摄这部纪录片虽然过得去,但如何让作品更好看动人,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心里还不是十分踏实。2014年4月中旬,安岳台邀请资阳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唐文汉来指导第一季度视听评议,编导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到宾馆找到他,向他介绍了摄制组的创作设想和困惑,共同就戴锦华老人重走抗战路的谋篇布局、情节设计、故事讲述,以及场面调度、拍摄角度、镜头技巧、景别运用等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交流,受到了很多启发。

编导又在原来拍摄策划的基础上,同老人商量能否在沿途找到驻军,向部队官兵讲述他的抗战经历?能否在沿途找一所学校,为师生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使他这次重走抗战路更有意义,增强节目的厚重感。

大的构思完成后,摄制组马上制定出详细的拍摄计划,调试好设备,准备充足的常规药品,又到县人武部开具采访介绍信,联系沿途亲朋好友协助,把能想到的都尽可能做得周全(尽管如此,摄制组在拍摄中还是遇到了很多意外)。

3 意外·临场善断抓亮点

2014年5月16日,摄制组完成了对戴锦华老人在安岳本地的一些活动的拍摄后,向云南出发了。当时摄制组人员想,我们策划细致、准备充分,拍摄应该不是难事了。事实上,拍摄时却旁枝横生、意外连连。而种种意外却让纪录片的素材更加丰富、情趣更加生动、主题更加深刻。

刚从安岳向云南出发,第一个意外出现了。摄制组人员在车上和戴锦华老人交谈时,由于他的听力有障碍,交流起来非常困难,你说东,他说西,你说是牛头,他说是马嘴,经常答非所问,无法准确理解编导的意图,摄制组一行人着急起来,如果这样下去,肯定是无法拍摄呀——原来戴锦华的助听器坏了,出行的激动让老人忽略了这个问题。抵达昆明的当天晚上,摄制组就陪同老人去买一个助听器,双方交流的障碍消除了,摄制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一过程也产生出一组饶有生活情趣的镜头画面。

第二个意外是,原来老人请云南省楚雄那边的朋友帮助联系驻军和学校,开展向部队战士讲述他的抗战经历和向学生上爱国主义教育课的活动,那个朋友一直表示没问题,但摄制组在从昆明到楚雄的路上再打电话联系时,那个朋友告知这两件事一件都没有落实好。这两场活动是这部纪录片中策划的两个重点,如果没有了这些内容,纪录片肯定会大大逊色。摄制组马上集思广益,寻找弥补办法。编导王平中想起云南省德宏州组织部一位叫杨清舜的干部是他的文学朋友,几年前存有他的电话,就试着拨号过去,竟然打通了。当说明来意时,对方表示愿意联系学校,但无法联系驻军。过了一会儿,杨姓朋友打回电话,说有所学校非常欢迎老人去给师生上爱国主义教育课,并且还说他有一位朋友是云南省德宏州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团队的,如果戴锦华老人愿意,可以引荐老人与当地的抗战老兵见见面。这当然是戴锦华老人和摄制组求之不得的事。

戴锦华与德宏州芒市抗战老兵奎汝琼的见面约定在晚上9点钟。文友杨清瞬7点多钟热情邀请摄制组参观芒市市容,我们在广场看到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正在上演歌舞,年轻时非常活跃的戴锦华老人回忆起70年前因运输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机会同当地少数民族跳过舞。编导灵机一动,牵着戴锦华的手加入到舞蹈队伍中,随着欢快的音乐,跟着景颇族同胞手舞足蹈起来,老人虽然舞姿已不流畅,节奏也欠准确,却引来周围无数敬慕的目光。这一段别有风情的景颇族广场跳舞,不但圆了老人70年的梦,为这部纪录片又增加了亮点。

第三个意外是,一位在云南省楚雄市朋友,给摄制组介绍认识了楚(雄)安(岳)商会的企业家们,当他们得知戴锦华老人九十高龄重走抗战路时,非常感动,对老人的到来热烈欢迎。于是,摄制组立即策划纪录下了楚安商会举行欢迎会的场景,使戴锦华老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延伸到企业界,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虽然在楚雄市少了策划中老人到驻军、学校的内容,但这个情节的纪录,也是一大收获。

第四个意外是,在云南省保山潞江坝云南公路馆里,存放着许多美式的卡车、军用吉普、坦克、推土机等滇西抗战历史文物,这是做策划时没有掌握到的素材,摄制组非常兴奋。当然,更为激动的自然是曾经在这里战斗过、驾驶过美式卡车的戴锦华。他指着卡车说:“我当年开的就是这种车。”老人家忍不住摸摸这里,看看那里,抚摸着冰凉的汽车钢板,就是抚摸着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编导帮助激动的老人攀上一辆军用十轮大卡车,寻找他当年驾车的感觉。公路馆管理员在得知老人曾经是在这里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时,默许了老人对珍贵历史文物的违规“侵犯”行为……这些,自然又尽收摄像师的镜头之中。

第五个意外是,5月24日凌晨4点50分,德宏州盈江县发生5.6级地震,摄制组住地腾冲离盈江只有几十里,震感剧烈。摄制组人员从睡梦中惊醒,立即保护着戴老紧急撤往安全地带。随行人员怕还有地震发生出现意外,劝戴锦华返程,但老人义无反顾,坚持要完成这次行程,去国殇园拜祭英灵……随行人员的担心、关爱,老人家的坦然、淡定,摄像师当然都没有会放过。

国殇园位于腾冲县来凤山下,占地80余亩,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宏大的抗日烈士陵园,长眠着抗日远征军的八千英灵。戴锦华在儿子的搀扶下,缓慢拾级而上,每到一处,向英灵名单鞠躬默哀,向烈士墓碑敬献鲜花,70年前那战火纷飞的一幕幕仿佛出现在眼前……老人五味杂陈,热泪盈眶,编导和摄像师的眼睛也湿润着。

其实,像这样的意外还有很多。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多不可预见性,必须要有敏锐的眼光才能及时抓拍。摄制组在制定拍摄策划方案时,就设置了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以应对未可预料的实际变化,所以每当遇到意外时,我们都能临场随机应变,抓拍到精彩情节和片段,成为编剧的新素材,为全片增色添彩。

4 协作·团队合作出佳品

九天行程拍摄《九旬老兵重走抗战生命线》,一切都看似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其实,此中无招胜有招,每一个细节背后,都彰显出摄制组团队的精诚合作、追求完美的精神。

我们摄制组名义上对编导、撰稿、摄像、制作进行了职责分工,其实作为一个县级台,怎么分得到那么清楚呢,很多时候,策划一个情节都是摄制组三个人一起商量,有时为了一个细节设计,大家会争执得面红耳赤。记得在楚雄时,两位编导因意见不统一,各不相让,弄得大眼瞪小眼。当然,争吵的目的不是为了争个输赢,是为了把情节想得更周全些,把情感纪录得更真挚些,把节目做得完美些,是心底的那份对事业的热爱和认真。争论后,大家思想得到了统一,工作上更加有成效。

吴坤忠副台长作为领队兼编导,每天都要对当天和次日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王平中作为编导兼撰稿者,每天对拍摄的内容与摄像师进行沟通,并随时同拍摄师在一起,一旦感觉有没拍到的画面,立即提醒补拍,同时把拍摄的每个情节、人物的每句对话都要记在本子上,便于后期撰稿查阅。

应该说,摄制组最辛苦的人是摄像兼后期制作张天富。他每天扛着摄像机大运动量拍摄,把编导的意图用适当的镜头语言表现出来,经常是别人休息了,他还在拍摄一些外景空镜头,作为后期编辑的素材,每天睡前还必须给摄像机电池充电和将当天拍摄的影像资料分别存入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硬盘,以确保万无一失(9天拍摄的素材多达160个GB)。

在后期制作中,第一次撰稿有5000多字,但剪辑出来的80分钟毛片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于是,摄制组反复讨论,决定不要旁白配音,而采用现场同期声、气氛音效声、字幕、资料图像和音乐等有效电视元素进行编辑。第二稿编下来,效果好了很多,但整个情节还是有些平淡。摄制组又多次多方征求意见,大刀阔斧的进行了第三次、第四次修改,将片长精编为50多分钟,使画面更加精美,气韵更加流畅,情感更加真挚。

篇14:揭秘草根英雄抗战史

《我的铁血金戈梦》以小人物的視角展现了抗日时期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面貌,以快节奏强情节虐剧情,揭秘草根英雄抗战史。该剧导演王伟民并不高产,日常更多时间花在了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于这部筹备已久的《我的铁血金戈梦》,导演表示,他会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进行拍摄,争取在大的历史语境下创作出有新意的抗战故事。“抗战是个严肃话题,结合历史史实保证真实是战争剧最基本的原则。而紧凑刺激的故事情节一定会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我们希望通过《我的铁血金戈梦》打造一部真实而又打动观众的良心剧。”

苗圃变身地主独生女、敢爱敢恨的王钰翠,恋上“捡洋落儿”为生的冯铁豹。为了“追求’铁豹,王钰翠不顾女人的矜持,大发豪言“我嫁冯铁豹嫁定了”。谁料,冯铁豹心生自卑,对钰翠的心意装作不知,甚至将钰翠推给发小兼民团团长贺晋南(谭洋饰)。钰翠一气之下,本想借此气气铁豹,谁知弄假成真,差点嫁给了贺晋南。“幸亏”在成亲当日,贺晋南被日军抓走了。苗圃坦言:“王钰翠最大的特点是任性,她敢在旧时代完全不在意自己身份家世,选择自由爱情,是任性,同时是难能可贵的。”

上一篇:经典爆笑相声台词大全下一篇:治疗室、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