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24-05-21

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共12篇)

篇1: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早在1969年“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论坛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被欧美等国家不同程度地采用。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目标明确,自我指导学习,让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1,2]。其目标是:运用基础与临床知识,建立有效的临床推理过程、发展自学能力,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创造力。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研究的对象病原微生物与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关系密切,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3]。因此,我们在右江民族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中实施了PBL教学。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PBL教学的实施过程

1.1 实验前准备

在设计性实验之前,学生通过前期实验课的学习,掌握了与医学微生物学有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包括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学检查(取材、制作涂片、染色、镜检)、细菌的分离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为PBL法在设计性实验中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1.2 实验方案

制定实验方案之前,以综合性实验的病例讨论为例,例如腹痛腹泻病人的肠道杆菌鉴定,指导老师重点讲解怎样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病因(可能是由哪些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实该病因,同时对实验的结果有所预测等。通过对综合性实验的病例讨论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一般程序,掌握了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最基本的知识,之后,指导老师根据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上重点掌握的且与临床密切关系的章节内容,提供临床病例,例如化脓性感染的病人发热等体征和白细胞升高等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让小组同学(一般几个同学为一组)以病例当中提出的问题为中心,根据病人的体征和检查结果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设计该病例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的实验方案。另外,小组同学也可以自主进行选题,比如:自身化脓性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中草药对某种细菌的抑菌或杀菌效果的检测等。不管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的病例还是自主选题,指导老师都要教会学生查阅文献的方法(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而在电子文献方面可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术数据如CNKI、维普等查找文献。小组同学通过理论课已学习的相关内容和查阅的相关知识,结合病例特点展开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指导老师对方案进行审阅,按照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准确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后再次交给小组同学进一步进行讨论并自行解决,小组同学重新修订方案,指导老师再次审查,并指导小组讨论最后确定实验方案。

1.3 实验的实施过程

每小组根据自行制定的方案,利用实验室提供的材料,按计划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每小组同学相互合作、相互监督。最后每个步骤检测的结果是否与预测的结果相吻合,为什么?如果不相吻合又该怎么办?在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可预见性的或不可预见性的问题,先由小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实在不能解决的再请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参与学生讨论、给予学生启发,但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直到学生解决问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随堂巡视,严格把握学生操作的规范性,以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4 实验总结

完成实验后,小组同学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是否已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并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包括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分析其原因)。最后把整个设计方案和实验总结写成一篇小论文或实验报告,上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给予评分。PBL教学的效果

设计性实验结束后,我们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88份,经统计后结果显示:85%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模式;94%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0%的学生认为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85%的同学认为能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80%的同学认为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95%的同学认为能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9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临床相关知识的积累;80%的同学认为能培养创新能力;81%的同学认为能增强沟通、交流能力;90%同学认为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因此可以看出,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刻苦钻研和奋发进取;锻炼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提高学生的研讨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们在PBL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影响效果的因素:①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表现在以下方面:有的同学为了省时省力,直接从网上下载有关实验步骤后打印直接上交,甚至是直接复印有关资料上交;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在旁边袖手旁观,并不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甚至根本不来进行实验操作。因此指导老师应从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从而能使不管是主动还是不主动学习的学生都能从中得到锻炼,学有所获。②教师的综合素质。PBL法首先是教师提出问题,问题必须提得好,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还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师如何设计一个好问题并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对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首先,PBL法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既要懂得微生物学的知识,又要求有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断学等基础知识。其次,指导老师应掌握医学前沿动态: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涌现,教师必须掌握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才能更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最后,教师还应具备较好地启发学生、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指引学生前进的道路,否则PBL法也只能是流于形式。③指导老师教学负担加重。指导老师在实验实施前就开始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审阅学生的方案、查阅相关的资料、全程跟踪学生的实验的整个过程,还要协助学生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时间上必须选择学生的空余时间,这样老师是超工作量工作,明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较多的情况下,有的老师为了减少负担,就容易出现对学生的指导不具体,不详尽的情况;另外,还可能出现指导方式单一和对学生要求降低等情况,最后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和实施的质量。

由此可见,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临床相关知识的积累,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应注意总结经验,善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双赢。参考文献: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董新亭,李卫莉,马秀华;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http://.2004年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李秀玉;赵冠英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佚名.李晓华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中医药期刊学会http:///?838.html

篇2: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角色扮演法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物学是医学院学生的一门基础课,教材中有许多难点知识,学生对其不易理解.如何让学生较易学习和掌握难点内容,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呢?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关键.因为教学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笔者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其中,角色扮演法收效甚佳.

作 者:郭继红 Guo Jihong 作者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秦皇岛,066000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年,卷(期):28(6)分类号:G424.1关键词:角色扮演 教学方法 医学生物学

篇3: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1 教学法思路

本教学法主要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作为教学导入, 以探究动机作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吸收了PBL教学法的优点, 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路, 有效控制课堂节奏, 注重联系对比,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 具体教学过程

2.1“启”

所谓“启”, 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 表现在实际教学中, 就是以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作为教学导入。教育学中认为, 兴趣动机是人类探究未知世界的第一动力[2]。在学习中,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的前几分钟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就很难保证随后的课堂教学效果。如笔者在讲授“破伤风梭菌”时, 针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 从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讲起, 因其中涉及“伤痉”的病症, 而该病症从表现来看就是破伤风。这样, 从学生所感兴趣的中医知识谈起,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教学导入之后, 再向学生简介破伤风的发病情况和其在全世界的分布, 阐明学习该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从而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2.2“承”

“承”指的是承上启下, 做好与教学导入的衔接。在该教学环节中, 主要任务是将学生的兴趣动机引导到探究动机上, 满足学生学习中的认知需要[3]。笔者主要采用联系、对比等手段, 并结合提问方法来完成该教学环节。在问题的设计中, 注重知识的上下衔接, 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3], 使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得出结论。如为什么该菌感染如此常见?为何该菌在自然界中可以长期存在等, 均可启发学生思考。由此, 学生的思考方向就会自然而然地转换到生物学性状上。由于学生在前面的细菌总论中已经学习过“细菌芽胞”、“厌氧菌”等基础知识, 因此可通过前后联系、对比加深印象,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知识点。在学生掌握了该部分知识后, 再通过提问使其思路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2.3“转”

细菌各论一般可分为“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检查”和“防治原则”四大部分。“生物学性状”主要是形态学内容, 而“致病性与免疫性”则与临床疾病有直接关系。因此, 在两者之间做好自然过渡, 是“转”这一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在本环节的教学中, 笔者着重采用了提问、联系和对比的教学方法。首先向学生提问, 何种伤口易于形成破伤风感染?引导学生思考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 使学生由“厌氧菌”联想到“厌氧感染”, 然后再进行前后联系, 回忆“革兰氏阳性细菌外毒素致病及免疫学中抗毒素中和作用”知识, 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学习, 通过分析总结, 掌握新的知识点。

2.4“结”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内容是“防治原则”。该部分内容是以前面内容为基础, 通过总结分析得出结论, 因此将该环节称为“结”。在本环节的教学中, 笔者主要采用了提问、联系、病例分析、总结概括等教学手段。可向学生提问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各有何用途?如何处理创伤才能避免破伤风感染?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让学生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内容, 结合前面学习的破伤风感染条件等知识, 自己进行分析概括, 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 用精练、形象的语言进行总结, 如可将人工自动免疫描述为“未雨绸缪”, 将人工被动免疫描述为“亡羊补牢”, 以便于学生记忆。最后, 对实际病例进行分析,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布置课后思考题使其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际教学效果

在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中选取两个班共94名学生参加实验,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7人 (自然班)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实验组采用新型“四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课堂授课结束后, 将“破伤风梭菌”重点内容以书面答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 当场发放答卷, 回收率为100%, 统计结果见表1。

统计表明, 采用新型“四步教学法”进行教学, 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

4 分析

“启”、“承”、“转”、“结”的核心是依照教育学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兴趣动机和探究动机作为学习动力, 以提问设置作为学习目标, 掌控课堂节奏, 引导学生思路, 以案例分析和课后思考作为巩固深化教学内容的手段。该教学法结合了经典“四步教学法”的优点, 吸收了PBL教学法的长处, 课堂教学环环相扣, 联系紧密, 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满足认知需求,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可有效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同时, 该教学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阔的知识面, 积极研究现代教学法, 精心设计教学, 才能有效地使用本教学法。该教学法已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得到应用, 并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毛山, 罗向红, 魏巍, 等.改良式“四步教学法”用于医学实践课的技能教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1) :105-106.

[2]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篇4: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摘 要:在临床专业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案例的科学设计以及相关问题的合理提出与讨论是实施的关键。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文主要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48-02

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医学微生物学在实现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科学对接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都和微生物有着比较紧密的关联。由于微生物具有种类繁多,内容抽象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很难理解与记忆。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侧重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的学习,教学效果不佳。笔者通过将案例教学法合理的应用在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生微生物学教学中,并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即为具体应用与体会。

1 案例教学法的设计和应用

1.1 案例设计

首先,应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案例。应该寻找具有代表性、可讨论性以及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并且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便于问题的提出与讨论。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再充分结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巩固所学知识,能够对其灵活运用,并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依据案例选取合适的问题,应该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择和临床紧密联系的关键知识与较难理解的知识,对此提出问题[1],例如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肝炎病毒的基本结构、抗原组成、致病特点、临床检测方法等。从而以问题为核心开展教学,以期解决问题。

1.2 课堂总结

首先,设定案例与提出问题。教师在对医学微生物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阐述以后,应该将案例合理的加入到各论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借助自身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但能有效的巩固其所学知识,而且可激发学生对案例中涉及的其它知识的兴趣。在各论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案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后,再提出一些和此案例有关的问题,之后给予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听课的同时对问题给予深入思考;其次,讨论与总结问题。教师在完成讲解后,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首先让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回答,其他学生可对此进行补充或提出异议,之后教师给予总结。最后梳理本节课所讲解的具体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对此病原体的基本特点给予总结分析,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加深其记忆。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起点,围绕案例展开教学,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为归宿,经过总结完成教学任务。

2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服务临床的使命感

通过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解“立克次体”时,可以先介绍立克次体是由美国著名的病理学专家立克次在1909年对落基山斑疹热进行研究时发现的,次年,立克次因感染斑疹伤寒而为科学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1934年,中国著名科学研究人员谢少文首次运用鸡胚成功培养出立克次体,从而推进此领域的发展。学生感动于诸位科学家为医学事业献身的伟大事迹,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

2.2 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充分结合目前疾病流行的现状,有效培养出具备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医学人才。例如在讲解艾滋病毒的时候,应该充分分析当前艾滋病流行现状的基础上,列举典型的艾滋病例,详细的介绍感染方式、实验室防治与临床症状等知识,从而借助一个案例,就可充分传授艾滋病毒的防治、生物学性状等知识,同时实现了临床实践以及理论知识的充分结合,有效缩短临床以及理论彼此间的距离,为学生未来的临床工作与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

2.3 拓宽学生知识面

案例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涉猎到其它医学相关科目,如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传染病学等学科。如讲授“结核分枝杆菌”一章中,提供给学生一患者体征、病史、检测结果、治疗药物史等资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了解了结核杆菌的基本知识,还了解到了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预防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知识,将各个学科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开拓了学生视野,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2.4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为了高效开展案例教学,教师不但需要具有深厚的本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很强的课堂引导以及组织能力,并要了解其它相关医学知识,如此才能深入的理解与分析临床病例,科学完成案例的编写以及设计。案例选择也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以保证选取案例更具有前沿性和启迪性,能够反映出教学的新知识、新动向。在应用案例时,教师必须要反复的分析案例内容与相关的问题,随时解决授课过程中可能要遇到的所有问题。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教师必须要不断的相关学科知识,从而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3 案例教学法存在的缺陷与对策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虽然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多优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3.1 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挑战

为了获得深厚的临床知识,教师不但要认真的备课,要掌握丰富的资料信息,同时还必须要进行临床实践,但是大部分基础课的教师都缺乏临床实践经验,难以充分把握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将案例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强化知识点间的联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系统的点评,这些都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3.2 学生面对的困难

由于学生还没有进行过临床实践,缺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意识,所以难以理解案例中涉及的一些体征以及症状等问题,同时也难以理解这些内容和本课程的关联,无法充分掌握相关知识。这要求教师应及时的鼓励学生不畏艰险,战胜困难;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对有关信息进行查看,从而更快的找到所需信息,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而且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采用辩证的思维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解决问题。

3.3 课时限制

由于教师必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为学生讲解案例中包含的臨床知识,同时也必须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堂的总结以及讨论,所以就会导致教学课时出现紧张的状况。为此可以采取提前将案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提前的对有关知识进行预习与讨论,从而减少课堂占用时间[3];在上课之前教师要进行精心备课,有效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不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能力,同时还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其也存在一些不足,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结合教学现状,寻找有效措施合理的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双赢,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佩,卢颖,吴学敏.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1(8):22-23.

[2] 李晓华,曾怡,黄衍强,等.案例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7(29):1090-1092.

篇5: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问题式教学激发学习动机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初,为解决如何训练和加强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率先开展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

作 者:王朝霞 马依彤 徐新娟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刊 名:新疆医科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932(4)分类号:G642.0 R4关键词:

篇6: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案例导学式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探讨了案例导学式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开展传统式教学与案例导学式教学相互对比的教学研究,认为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导学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的目标.

作 者:杨敏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福州,350108刊 名:光明中医英文刊名: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年,卷(期):24(12)分类号:G71关键词:案例导学 中医诊断学 教学法

篇7: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内儿科 肖建武

一、《儿科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部分,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本人作为我校的一名中年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做学生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以达到我们儿科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真正做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从“满堂灌”、“填鸭式”向“和谐、趣味、激励、互动、探索、多元”即“主体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就能发挥临床诊治疾病和社区调查、研究的优势。我国开展高职教育的时间不长,至今为止尚未有一整套良好的可行性模式,学生实践时间少、缺乏参与、动手的机会仍是普遍现状,由于我校同其他中专卫校共同存在的附属医院规模小、学生见习机会不多,教学手段仍以一本书、一支笔为主,学生缺少早期建立医学理念、医生形象、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意识,学生来源不

一、素质各异,我认为现阶段从改革教学观念和方法入手,对社区定向教育进行有意识的探索和实践,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临床专业课弥补临床见习不足的有效途径。

二、使用“学导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在儿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的体会

本人经过多年儿科学教学的实践,通过反复钻研教材,学习学生心理学、教育教学理论,在儿科学教学中对“学导式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儿科学教学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实践,现将本人体会总结如下,请校领导和同道们指正,以期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如能对我们临床教学有所益处,则更感欣慰。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已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为了把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更加主动的学习,国内外很多医学教育机构相继尝试建立以问题为基础(Problen Based Learning,简称PBL)的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 教学模式。它是指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病人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老师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只起导向作用,保证学习向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有效运用知识和获取新知识,扩大知识外延,解决可能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以问题为中心的儿科学教程(Problem-oriented pediatrics curriculum,简称PPC),其典型教学过程大致分为:①教师提供临床病历或问题;②建立假说,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现有知识解答问题;③教师指导学生思维方法;④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与讨论收集资料并得出一个或多个答案。其中学生自学或讨论与老师精讲相结合,讨论多由教师主持,少数可由学生主持,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已见,与前面发言者观点和依据相同者不再重复,只说明新的观点或补充新的依据,或反驳不同观点,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掌握时间,归纳概括并在黑板上简要记录各种观点,依据和疑问,教师在一旁酌情给予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方法去综合分析,解决疑点。对学生可能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通过课堂讨论,将教学内容自然地融合于一系列的临床问题之中;⑤论证假说,教师给出正确答案;⑥教师学生共同总结并扩展相关知识。

篇8: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1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兴趣是推动学生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中的主要动力。案例分析过程中常有学生突破甚至否定教师的观点,学生在完成案例问题分析的同时,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兴趣,进而去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的透彻程度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学生对这种密切结合临床兽医实践的病案讨论都非常感兴趣,也认识到在解决临床兽医实际问题之前必须综合全面地分析,独立思考,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临床思维能力。

1.2 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案例进行精心选择,列出需要结局的问题,提出讨论内容以及准备总结。设计的所有课堂活动都要紧紧围绕教学对应的知识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组织和引导能力。教师除了把兽医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兽医临床疾病联系起来,还要熟悉其他相关临床学科知识包括兽医内科学、产科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传染病、兽医药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这样教师才能对案例资料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对各种临床兽医疾病症状和检查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逐渐提高知识面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3 促使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病例的联系

在兽医微生物教学中开展案例式教学,以临床病例为先导,把兽医微生物学和其他基础课、专业课(如兽医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等)很好地联系起来。在兽医微生物学教学中引入临床兽医病案,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兽医问题,有利于兽医微生物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和综合性应用。

1.4 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提供适当的教学案例,组织和指导学生解读、讨论、思考和解答案例,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和结论进行阐述和补充。案例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学生尚未学习的知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相关教材知识,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解答,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1.5 沟通师生感情,形成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平等的案例讨论者与参与者,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案例的分析讨论,甚至还有不同观点的争论。这使得学生能感受到在科学问题上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得以实现。在问题分析和讨论过程中无形的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形成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1.6 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生动性

《兽医微生物学》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教学内容很容易制成多媒体课件,有效利用音像动画和多媒体网络资源,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具有更广阔的讨论空间,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和临床基本操作的技能,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2 案例教学法在兽医微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 教学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可讨论性。案例要体现出典型的相关知识,目的明确,并具有思考和讨论的余地。临床兽医案例是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大纲收集的,选用时要根据教学目的选用适当的案例。案例可来自自身经历、临床病案室或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媒介。选用的案例要紧扣兽医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的动态,突出该学科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

2.2 课堂案例教学前的准备

教师在上一节课程结束时,就要通知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并将有关的临床案例及问题留给学生,同时推荐相应专业书、杂志及相关网站。要求学生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准备在课堂上讨论。预习过相应知识的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可能还会有问题和困惑。这样学生就可在课堂讨论中和教师共同探讨。如果学生在查阅资料时有更好的病案,可以带到课堂上推荐给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3 实时适时引入案例,组织课堂讨论

教师要根据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适时地将案例引入教学,并附以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原微生物形态图片。让学生能够应用已学的兽医微生物学知识来分析对照,在巩固已经学到的微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产生对案例中可能涉及到的尚未学习的临床兽医知识的浓厚兴趣,提出和本案例相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但仍是课堂内容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始终发挥引导作用。讨论进行中教师还要善于把握好控制好讨论的气氛,当讨论问题分散杂乱时,要加以规范;当学生思维不活跃或者停止不前时,要启发开导疏通;当讨论争论不休时,要分析梳理。

2.4 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的关系

运用案例教学,教师讲起案例饶有兴趣,学生听起案例津津有味,这比单纯地讲解枯燥的兽医微生物学理论有趣得多。但是兽医微生物学学科的特点是理论知识点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很多,而目前高校里对学科的学时压缩较多。单纯鼓励案例教学方法,会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目前案例教学只能作为辅助教学方法。如能够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能既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又可弥补其不足。根据笔者这几年的教学体会,案例教学的课时应至少达到总学时的1/4,但是不要超过总学时的1/3。

2.5 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及时评价

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和考核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案例法教学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给了教师极大的发挥空间。

3 案例教学法的不足及解决办法

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均有一定操作难度。

3.1 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完善教学案例库

教师要有目的性地选择案例。案例应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案例选择好后,还要精心备课、收集相关图片、做好课件,这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付出辛勤劳动。

3.2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全面素质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但要扎实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知识,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和掌握兽医临床知识,更需要适当的临床兽医实际操作经验。高校应从实际出发,本着鼓励、支持、循序渐进的态度,在案例教学课程的认定、教师资格审核、课堂教学要求、成绩考核评价、课时津贴倾斜,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使案例教学步入正轨。

3.3 课时设置很难把握,课程学时比较紧张

案例教学中涉及的一些临床兽医知识需要花费时间给学生简介介绍,更要花费较多时间用于课堂讨论和总结。这就使课堂的时间难以控制,教学课时显得比较紧张,而有可能冲淡原本重要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师不得不草草收场,虎头蛇尾,难以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作用。

3.4 学生临床知识的缺乏影响教学效果

兽医微生物学在国内各农业院校都作为桥梁学科安排在兽医临床课的前期进行,此时学生尚未学习临床兽医课程,致使其无法与临床充分结合。学生因为没有接触过临床兽医知识,对案例中提到的一些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等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理解这些教学内容与本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容易出现似懂非懂或盲目记忆的问题。

4 结语

篇9: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法 微生物学教学 应用

课题:广西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案例式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后期研究成果,主持人:陈潇,项目编号:2012B24。

一、案例式教学法与微生物学教学

案例式教学法起源于哈佛法学院(Harvard law school)的情景案例教学课,是培养法律专业人士所创用的教学方法。由于此种方法贴切实际,因此,被企业管理、教育等领域所借鉴。在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最主要的区别是,传统教学是灌输式的、枯燥的教学方法,而案例式教学法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进一步做出分析、判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方法和技能的教学目的。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和教师的点评反馈,学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案例都是来源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把课本中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把要掌握的知识点融于实际案例之中,学生就能够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便于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加以运用。笔者从事教学工作20余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一教学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比其他教学方法效果要好。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医学、药学、农学、食品及酿造等专业中都开设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由传统的、单纯的教师讲授转换为案例式教学,教师在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形成对微生物的合理认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微生物学技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微生物。实践表明,在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二、案例式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都是来源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因此,通过案例式教学法引发学生学习是一种可行的、便于操作的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案例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消极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方式,大幅度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的关键是案例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和教学过程。

1.案例设计

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精心选择,精心设计。案例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工作岗位结合起来,从而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体验。案例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甚至是歌曲,案例要力求精美、简洁、具体、生动,能吸引学生学习。教学效果与教师选取的具体主题案例有关,案例选择得恰当,则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一般来说,案例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案例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不管是哪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如果所选择的案例不能达到这一目的,那么案例就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例如,在讲授微生物的特点时,案例“琥珀中的芽孢”听起来、看起来都很美,但离现实太遥远,没有实际作用,达不到教学目的,这样的案例不宜使用。而案例“触屏手机细菌量是厕所的18倍”,与学生每天都接触手机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显而易见,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为实验教学做好准备,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实验——手机真的有这么多细菌吗?这个案例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案例要形象生动。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不高,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选择一些形象、生动,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好奇和兴趣的案例。例如,学习放线菌时,案例“百花争艳,百果飘香”的图片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被图片调动起来。接着教师抛出问题:放线菌(尤其是孢子丝和孢子)的形态和颜色以及鉴别方法是怎样的?显然,这样具有吸引力的案例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3)案例要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基础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强有弱,所以,在选择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能力的差异,尽量选择和设计令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案例。例如,在学习消毒与灭菌时,笔者选择了耳熟能详的《禽流感之歌》,那甜甜的童音、诙谐易懂的语言和画而深深地吸引了每个学生。学生在自娱自乐中和教师的引导下,开心地、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所选案例最好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相关,尽量选择与学生将从事的工种、岗位相关的案例。这样的案例贴近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使他们更有兴趣参与,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问题设计

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抛砖引玉的过程,即教师利用案例进行提问,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自我总结,教师讲评、总结,最终完成教学目的的过程。所以,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成功与甭。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儿点。

(1)案例提问要起到“鸡尾酒效应”。心理学著名的“鸡尾酒效应”,即选择性注意,是指人在复杂的环境中能选择性地注意到某些事物而忽略其他事物。心理学家通过经典的“双耳分听”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心理学家让实验者戴上耳机,耳机的左右两边同时播放不同的内容(歌曲或词语),最后检查实验者对歌曲或词语的记忆。实验发现,实验者的两耳都能听到一些内容,但某只耳朵会更占优势。也就是说,注意力确实存在一定的选择性。中职学生的注意力也符合这个效应。所以,在设计提问时,所提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且针对学生较敏感的事物精心设计,这样不仅能为教学目的服务,教学效果也很显著。例如,讲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时,在案例“预防艾滋病”视频中,只要提出三个问题,即性接触是传染艾滋病病毒的唯一途径吗?传染的后果是什么?怎样颈防艾滋病?相信这些问题对每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刃少女们都会起到“鸡尾酒效应”。

(2)案例提问要有层次性。要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一般应由易到难,跳跃性不可太大,甭则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利用不同的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层层剥茧,最终得出预期的结果。例如,讲授细菌的致病性中的“细菌的毒力”,教师在案例中先引入蛇的毒性,再提问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有没有毒性?毒性的强弱是不是和蛇毒一样也有强弱?创造悬念,巧妙设疑,层层递进,通过不断地追问,使学生对课程主题产生好奇,从而引发学习动机,自然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案例教学的有趣之处,而且达到了教学目的一一使学生伞而掌握知识和技能。

3.教学过程

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新型的教学形式,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强调的是能力本位。如何在案例式教学法中得以实现?首先,在进行案例学习之前,需要教师先介绍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学习。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案例,让学生熟悉案例内容,结合教学内容思考案例中的问题。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案例后思考、讨论问题,包括相应的知识和方法技巧。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进行分析和讲评,通过案例举一反三,说明案例蕴含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炼山案例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小组反思、讨论得山结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次教学知识点和技能。案例式教学的一般流程如图所示。

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儿点。

(1)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传统教学是学生被动地学习,而案例式教学法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中心。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时学生会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教师义必须对此做出必要的解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从容应对。教师最好在备课时预设可能出现的答案,并事先做好回答,以组织好整个教学过程。

篇10: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系统在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2年PACS系统启用后,近两年来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逐步将其应用于《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PACS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255-02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是一种集众多应用功能和海量数据存储于一体的大型数据应用系统。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医学成像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并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影像医学科逐渐从传统的胶片化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PACS系统也许将会取代传统胶片成为影像学资料保存和共享的最主要手段,同时也将成为评价现代化医院的必备标准之一。

PACS系统在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2年PACS系统启用后,近两年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逐步将其应用于《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口腔临床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1}。随着学科发展,课堂教学内容急剧增多,尤其在大学扩招后,各专业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效果明显下降。《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传统教学采用理论讲授加教学片讲解两部分组成。在引入PACS系统前,我院教师在讲授《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课时采用传统观片灯+胶片+多媒体课件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其存在不足,急需改进。例如,讲解口腔根尖片时,每张教学片的大小为2.0cm*3.0cm,在观片灯上讲解时仅前排约4~5名学生能看清其影像学特点,教学过程中需安排学生轮流到前排听教师讲解、分析,而教师对同一班的学生就一张教学片的内容需多次讲解,使得教学节奏放缓,教学时间延长,挤占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师生均不满意此类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教学片的资料收集较困难,传统的胶片一般由患者保存,无法直接获取。复制胶片费用昂贵,教学经费往往欠缺,无力支付。现有的胶片经过多年反复使用必然会造成损坏、丢失、污染、错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用传统方法授课时,其教学的效果是有明显欠缺的。我院曾对2011级口腔专业本科32名学生就《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效果以《宁夏医科大学理论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3%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不理想,认为存在教师授课内容有限,教学媒体陈旧,课堂秩序不佳等问题。

我们也曾尝试把现有典型病例经由拍照或扫描的方式的转化成JPG格式,再将图像按系统、疾病、部位或检查方法进行归类。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个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且经过扫描仪、数码相机或软件转化的图像会损失掉大量信息。在临床教学中无法突出其典型表现。同时存在经过转化的JPG图像无法进行窗宽、窗位的调节等一系列弊端。所以我们也将此类方法淘汰。

二、将PACS系统及时应用于《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的优势

借着我院引入PACS系统的契机,我们将PACS系统及时用于《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我们总结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PACS系统引入《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是技术上的进步。口腔领面部解剖结构的复杂程度造成了单纯的理论讲解太过抽象的弊端,我们在理论讲解中引入PACS系统,在讲解一些结构或表现时,文字描述得再详细都不如直观地观察更形象。《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要求我们向学生提供形象的展示。因此无论在理论或是实践教学中采用PACS系统共享典型的图像资料成为不错的选择。我院使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将所有影像设备获取的全部图像信息通过该网络存储于我院信息中心服务器,在被各个工作站的使用者随时调阅,十分方便,简化了教学片的搜集和查找工作,满足率随时调阅影像图片的需求。依据不同的软件功能,PACS系统的各终端可对调阅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图像储存、传送、共享、编辑工作的数字化,提高了医学影像资料保存的质量,为临床工作及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当今医学教学及实践体系改革的中心是围绕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将清晰、可追溯的数字化教学图像运用于医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是对教学实践体系改革的有益探索,PACS系统完美地满足了口腔影像诊断学教学的教学需求。

2.将BACS系统应用于教学,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彻底的变化,丰富了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在理论课教学上,我们要求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生通力协作,共同筛选日常诊疗的过程中的典型病例,做好病例的随访追踪及既往影像资料、病理结果的整理。使用PACS系统自带的分类归档的功能将存储在信息中心服务器中的不同病例依照拍照时间顺序排列并归档,结合电子病历等资料形成一份完整的为教学片。随着时间积累,在医院服务器内中就存储了许多的典型病例,形成了完善的口腔影像诊断教学病例库,其内容不仅涵盖了临床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也包含了特殊疑难病例,可用于教学展示、总结经验之用。影像科医生与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可随时提交新增病例,提交后由教研室组织教师共同阅片并审核是否纳入口腔影像诊断教学病例库,同时决定是否替换老旧病历,使教学病例库一直处在更新与更新中。在学期前备课时,通过使用PACS的查询功能输入所需病例的关键字,就能立即查询满足要求的典型病例的所有影像资料。这样的改进,使得我院《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PACS系统中存储的“教学病例库”为教师们提供了海量的数字化影像教学素材,不只方便了口腔影像诊断学教师,同时也利于口腔医学各专业教师收集教学图片及病例资料;简化了教学课件的制作,还节省了教师收集素材的时间,教师备课时间较往常缩短,教师用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将胶片转化成数字图片制作教学课件在我院已成为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授课题目的需求进行关键字查询,利用PACS系统中的影像资料制作多个专题鲜明、内容丰富、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2}。将PACS系统引入教学后,不仅为教师节约了备课时间,也向学生展示了高质量的教学片,提高了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过程无胶片化。清晰、生动的影像资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后,对2012级口腔专业本科38名学生以《宁夏医科大学理论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认为采用此种教学方法有感染力,教学效果好,重点突出,内容充实,信息量大;能够反映学科的新思想,新概念。

3.将BACS系统应用与教学,教师能向学生提供更充分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加强了学生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师生互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实践中,以往我院采取以小组阅读传统教学片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是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理论及提高实际阅片能力的重要环节。应用PACS系统进行实验教学前,带教老师每次授课时须携带大量规格不一的教学片。既不利于携带,又容易混淆和丢失。造成教学片效果不佳,难以达到实验课的教学要求。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PACS系统可通过输入关键字、影像描述或影像诊断等查询条件分别查询到所需病例图像及对应患者的病案号,必要时可查阅患者病历,了解早期症状及后期病理诊断。做到图像与病历相结合,症状与病理结合的教学。教师还能在PACS系统上对影像检查进行多种后期处理、标记,便于各病重影像征象的观察、理解和记忆。借由分组归类,我们还可使用PACS系统同时查阅同一患者不同时期多次影像检查的结果,做到前后对照,将疾病的演化、治疗、转归直观呈现给学生。将解剖学、诊断学、组织病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将多学科的知识点揉合在一起,促进临床诊疗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将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相互联系起来,不仅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掌握基本的、重要的知识,还要学会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临床诊断思维{3}。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PACS系统在实验教学上的优势、特点,在自身教学中进行教学方式的大胆探索,采取启发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向学生提供更多更充分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学习,加强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使得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与形象直观的临床病例紧密结合,增加了师生间互动,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病例分析、讨论,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将PACS系统应用于《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可以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彻底的变化,通过临床长期积累大量的数字化影像教学资料,在使教学、科研、临床治疗工作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制作医学课件更加简便,内容更加丰富、形象,较传统课堂教学讲授更加生动形象。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丰富了教学方式方法与内容,必将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注释:

{1}马绪臣等.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杨明,刘斌,杨小庆等.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的作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41-42

{3}陈欣,赵暹,刘振堂等.对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的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05,13(5):575-577

(作者单位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口腔放射科宁夏银川 750004)

篇11: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工作正逐步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模式转变,这就对当前医学检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能否成为高素质检验医师的关键环节,如何让他们通过实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临床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医学检验实习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其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自身的优势特点得到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师生的认可。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儿科学等临床课程中有较多应用,应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的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而将之应用于实习教学,国内相关报告更是甚少。本教研室自2013年以来,在医学检验实习教学中尝试实践和探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报道如下。

1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最初于1870年由当时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次引入法学教育[1]。19世纪90年代,案例教学被引入哈佛医学院。案例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主要应用于法学、医学和商业等学科的高等教育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案例教学法已日趋规范,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着重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教育中,对提高医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及临床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3]。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采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手段,将学习者置于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4]。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动式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篇12: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将2014~2015年连续2年,到本科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60~8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案例教学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组)。两组以轮转的方式分别进行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血液检验和分子生物学检验6个部门的实习,每个部门实习5~10周。两组同学到医学检验科实习之前,已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内科实习,具备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3.2选派骨干教师

在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4个部门中分别选派2~3名骨干教师承担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实习教学。

3.3确定教学内容

实施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大纲中的肝功能试验,肾功能试验,心肌酶及心肌蛋白检测,血糖、血脂及电解质检测,常规检测(血液常规、尿液常规、粪便常规)、常见病原体检测等内容。

3.4病例设计和准备

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是良好案例教学效果的前提。首先,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可讨论性,要体现出典型的相关知识,经过对案例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要有利于给抽象的理论赋予形象客观的.诠释;其次,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与临床关系特别密切的重点内容和一些难以理解、记忆的知识点提出问题,使案例能够充分的展开,给同学们思维和讨论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并能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5]。本次案例教学法所需病例由科室组织各亚专业骨干教师统一编写,根据教学内容,选择8~12个内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病例,聘请相关临床医师对病例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进行校正和指导,具体如下:

(1)消化系统:选择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肝脏疾病,胆石症、胆囊炎等胆道疾病病例;

(2)泌尿系统:选择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等病例;

(3)循环系统:选择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例;

(4)呼吸系统:选择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例。设计的每个病例分析包含:①本病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可能为哪一系统疾病?②患者的初步诊断?诊断依据?③该患者病情与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有何关系?④为了明确诊断和治疗,还进一步做哪些实验室检查?⑤为什么要检查该检验项目?检查该项检验目对本病例诊治有什么临床意义等问题,设计问题的形式、种类、范围灵活,多变,难易适度,力求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通过不断收集、整理,逐步建立《检验医学实习病例集》。

3.5教学实施

进行案例教学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病例特点认真备课,探索具有检验医学特色的案例教学法实习教学模式即由病例分析包含的问题引入检验项目,复习相关理论、查阅资料,师生互动探讨问题,设计检验方案;实施检验操作,阐明各检验项目的原理及操作过程,分析、判断检验结果;探讨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引入误差和质量控制内容,分析如何准确发出检验报告、如何解释检验结果,怎样与临床沟通和联系等。教师归纳、总结和点评,学生在思考、理解基础上掌握实习大纲要求内容。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始终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进行,始终将上述模式贯穿其中。

3.6教学效果

3.6.1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教学中实践案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从简单的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临床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强化临床意识,使学生在临床综合知识方面取得进步,认识到医学实验室不仅仅只是向临床提供检测数据,还能与临床医生共同分析检验结果,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服务,包括解释结果和为进一步的适当检查提供建议。同时期望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检验科临床实习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并得到普及,为学生走向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it项目汇报发言稿下一篇:小学语文古诗文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