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

2024-05-30

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精选8篇)

篇1: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

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组织变革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电子邮件以及共享数据库资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大幅度削减中间管理层次,取代中层管理者监督评价、传递信息的职能提供了可能性。同时通过减少管理层次,不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而且有利于高管人员贴近基层,对企业更有效地实施控制。企业组织变革出现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运行柔性化、组织联系网络化、组织形态虚拟化的发展趋势。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基层组织,在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变革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今后组织变革的调整方向主要是削减中间层次,需要加强的是基层组织。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竞争能力与班组管理水平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因此,在企业中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和管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二)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需要

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班组来体现的。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特别是对于有多个专业、多个工种的高危企业来说,提高班组的执行力尤其重要。因为白班生产有各种管理部门、领导在管控,而到了晚上,领导、管理人员下班之后,有时候在一个工序中带班长就是最高行政长官,需要他们全权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紧急和重大问题。而班组管理水平和班组长的素质则决定着处理问题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兴衰。因一个事故处理不当,而酿成灾难使企业陷

1入困境的案例实在是屡见不鲜。因此有些化工企业的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把班组建设抓好了,我们晚上睡觉才能安稳。”

(三)提升经济效益的需要

一个企业再正确的战略决策、再健全的规章制度、再周到的工作计划都要通过班组来执行。如果班组基础不稳固,员工素质不提高,那么,管理人员再有能力,也难以取得竞争优势。比如,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上取得价格竞争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班组决定的,因为生产和服务的成本是由班组员工来实现的。所以说出现在谈判桌前的是营销人员,而背后支撑的是班组员工。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工艺,班组管理和员工素质不一样、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一样、构成的成本也不一样。

(四)保障安全生产的需要

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和谐企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企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给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带来重大损失,对社会和谐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安全生产必须提到重于泰山的高度来认识,来落实。企业要想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增强安全意识,执行安全制度。企业的许多安全制度都有着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坚信,只要认认真真地执行安全制度,企业安全生产是必然的,发生安全事故则是偶然的。就象人们千百次地出入自己的家门而不会走错一样自然。

(五)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

要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建设和谐班组。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只有各个细胞健康,才能保障整个机体的健康。班组不仅承担着完成生产、服务任务的职能,而且是员工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实现价值的重要场所。根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理,如果班组管理混乱、歪风盛行、人心涣散不仅生产不出合格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而且难免出现安全和质量事故,制造人际矛盾,使企业不得安宁,企业的和谐就无从谈起。实践证明,要建设和谐企业及和谐班组必须重视班组建设,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形成健康的班组文化,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建设学习型团队,培育和谐的人际氛围。

(六)员工全面发展的需要

企业员工每天24小时中最重要的8小时是在班组中度过的,班组是企业中最重要的集体,企业的发展目标、员工的职业规划、人生的自我价值大都需要通过班组来实现。要把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真正落实到班组,把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放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高度来认识,认真抓实抓好。班组是员工工作、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场所。许多老员工需要在班组补充新的知识,许多青年员工需要在班组接受实践锻炼,增加阅历和经验。实践证明,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组就会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和开拓创新的团队,而一个风气不良的班组

则会成为消磨斗志、制造事端的是非场所。

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被动学习是指,上级部门购置新仪器,下发到班组后,班组为了使用新仪器而去学习与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使用方法,然后使用新仪器。主动学习则指,通过班组日常工作的现场实践和班组内部的技术总结、交流与学习,提出工作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对其进行现场验证和改进,再总结分析、巩固提高,最后选购或者研制所需的新仪器。

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学习方式,被动学习是自上而下的,是被动的、应付式的过程;主动学习是自下而上的,是主动的、自觉的、创造性的过程。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工作、学习方式,打破传统束缚。积极调动生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寻求生产活动的进步和提高。

当前班组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班组重视程度趋向弱化。

有的单位的第一管理者,由于工作千头万绪,分散了抓班组的精力和力量,对班组这个生产组织的“小细胞”重视不够,甚至根本就搁置一边不闻不问。这种现状存在一定客观原因,但是,和单位的管理者没有真正树立抓“三基”的思想、个别人认为“班组建设可有可无”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没有对抓好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层次思考。

二是班组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些单位班组管理制度交叉、重叠、空档,造成班组管理标准不统一,脱离工作实际。个别单位管理机制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不能有效调动班组和职工的积极性。一些制度没有严格地执行,一些机制没有很好运作,安全保障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班组长的责、权、利不统一,班组长在内部人员使用、奖惩等方面没有决定权,权威树立不起来,影响了班组长指挥生产的效果。

三是培训效果不明显。

一些班组未能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岗位培训,缺乏实用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一些班组长的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不适应当前形势任务要求,缺乏对班组管理工作规律性认识,缺乏应具备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个别班组长技术业务水平甚至还不如普通职工,无法承担起本班组的专业管理工作。

四是考核奖惩流于形式。

在班组“达标”考核上,还存在轮流“坐庄”、弄虚作假和应付检查等问题。同时。个别站段对班组奖励额度过小,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五是有的班组风气不正。

个别班组的违章违纪、不思进取、投机取巧等不良行为形成风气,甚至影响和左右班组管理和考核,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六是文明生产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有的班组不注重职场环境建设,生产秩序混乱,物流无序,备品

随意丢放,卫生存在死角,跑、冒、滴、漏现象随处可见,影响了班组甚至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

篇2: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

广东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迫切需要,对我省努力当好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既处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篇3: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

1、辅导员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有效润滑剂

一所高校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 就需要一个相对和谐的发展环境, 需要校园内外老师与学生的和谐相处, 作为为学生服务工作的辅导员来说, 与学生的和谐相处, 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 辅导员作为为学生服务的角色, 一定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尽职尽责, 全身心的去爱护每一个学生, 只有内心充满了对工作的热情, 对学生地热爱, 那么事事才会从学生的利益出发, 时时刻刻都让学生有爱的温暖, 所以就要求广大的辅导员在学生遇到思想或者生活上困惑时及时的帮助引导, 在他们取得可喜的成绩时给予他们赞许和鼓励, 用自己的爱伴随着学生的成长, 辅导员的工作是拉近师生距离, 培养师生关系的工作, 所以说辅导员是高校和谐发展的有效润滑剂。

2、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督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作为辅导员首先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做人当以德为先, 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说, 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塑造, 只有一个有良好品德的大学生才谈得上对社会有所贡献, 所以说辅导员所面对的培养对象是一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 需要在出现问题之前及时指正, 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引导的青年学生。所以说辅导员的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辅导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因此我们所强调的培养现代化的四有新人, 必须从他们的思想道德抓起, 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加强对辅导员师德师风的建设, 必须培养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第一线, 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所以说辅导员不应该是学生的老师, 而是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在思想上, 生活上, 学习上积极的引导他们, 督促他们健康成长, 所以说, 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二、高校辅导员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中个别不和谐的因素作祟, 一些消极思想影响着我们的师德师风建设。导致了我们现阶段的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很多辅导员碍于情面, 对出现的问题得过且过

有些辅导员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工作不严格负责, 对学生做工作时不好意思, 觉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出现问题时得过且过, 对学生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 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为辅导员, 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 除了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还必须有恒心有毅力, 要铁面无私, 甚至厚着脸皮去开展工作, 忘记了要树立起教师的严肃形象, 从而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缺乏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 没有严格认真的对待学生出现的每一个问题, 为他们的发展做长远的打算, 没有尽职尽责完成辅导员的工作任务。

2、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高校的辅导员要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做综合考虑和协调引导, 正确处理学生在各个阶段的思想矛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个别辅导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没有及时的给予帮助, 反而是推脱干系, 一句这不是我管的范围常挂在嘴边, 据学生与千里之外, 虽然是个别现象, 但是却反映出很严重的现实问题, 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不仅簇生了辅导员推卸责任的现象, 也使得那些对工作认真负责, 关爱学生成长的更多的教学工作者们为之汗颜。对辅导员的和谐发展是不利的。

3、按惯性办事, 创新意识不浓

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辅导员, 虽然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 但是由于眼光的不同, 往往缺乏创新意识, 他们不容易接纳新鲜事物, 思想比较保守, 工作方法陈旧, 创新力不强, 很容易按照经验办事, 也就是惯性思维, 因此在这个形式不断变化的时代, 如果教育方式不与时俱进的话就会有碍对大学生的辅导服务工作开展。

三、在新时期做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1、要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

只有高校辅导员具有了较高的思想觉悟, 才能够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一所好的高校依赖于一批好的教师队伍, 一个好的辅导员也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甚至于影响这批学生的未来。所以说当今的辅导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研究, 只有这样, 才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政治理论水平。

2、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大学生活中, 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 所以就要特别注意在管理过程中, 尤其是奖惩工作中必须坚持工作原则, 严于律己, 辅导员要对自己的言行,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身正, 不令而行。只有辅导员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按照规定办事,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不至于出现违反原则的问题出现, 在这其中还需要不断学习工作方法, 要具有良好的工做能力和工作作风。

3、热爱学生, 懂得倾听学生心声

在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 辅导员要学会爱, 要成为学生的益友, 就必须热爱学生工作, 就必须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 更多的了解学生是辅导员的一项基本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耐心细致的倾听学生的心声, 只有这样才会与学生交心, 只有交心才会成为学生的朋友, 把工作做得更好。

4、乐于帮助学生, 解决前进道路上困难

学生进入了大学校园, 远离家乡, 除了会遇到思想心理问题外, 还有可能出现生活上的困难, 对于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 生活上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 作为辅导员就要积极的给他们做好思想工作, 给于他们信心和勇气,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充分利用助学金的作用帮助他们, 在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上一定要公正严明, 总而言之, 对于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给予各方面的帮助是辅导员以及周围同学老师的责任。

5、辅导员还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德育工作,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作的主要执行者, 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是维护学校和谐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在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中, 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 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既要注意原则, 又要恰当灵活, 所以这就要求更要加强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结束语

加强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思想和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 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利校利国的思想工程, 也是一项提高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综合政治素质的系统工程, 所以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意义深远。这就需要我们要各方面努力, 真正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打造一支高素质, 有能力的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王晓东:《加强师德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

[2]杨文坤:《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提高的实现路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年。

[3]蔡中华:《简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中研究意识的培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年。

[4]马琳:《融入心理学知识.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中国国情国力》, 2010年。

篇4: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46-01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加强师德建设是加快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提升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在社会上存在着个别不和谐因素,拜金主义、个人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也污染了学校这块净土。一些教师沾染了不良习气,师德失范,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日前媒体相继曝光了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伪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合肥学院团委副书记汪昱身陷艳照门丑闻、湖南警察学院教授刘一兵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涉嫌收受参评人员贿赂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等事件,这些事件的主角都是高校教师,虽然只是个别教师的个体行为,但损害的却是教师这个群体的声誉,玷污了高校教师在公众心中本该有的美好形象,也透视出高等教育发展中师德建设的疏漏。社会哗然,人们嘘唏,在质疑如果师德失范若此,那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会不会合格?

除了这些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效应的“重磅新闻”,师德建设的疏漏、缺失在高校教师日常工作和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一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丢弃了对“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这样的信念追求,教师应有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抛在脑后,将一切付出视为“商品化”,与利益回报有关的事才有动力,没有利益的事不去做、推着干,追功逐利,“红烛”精神消失殆尽,漠视了教师应尽的职责。自我要求放松,对教学工作怠惰敷衍,对学生缺乏爱心,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需求不关注,上完课就走,全然不关心学生的成长,工作失责。有的教师重业务,轻政治;重教书,轻育人。有的教师自身仪表不符合职业规范,言行举止做出出格的举动。教师的言行会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队伍的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貌,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一、高校应注重师德建设工作,加大惩治力度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德才双馨”的教师队伍,是当前高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高校应把师德建设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中去,在加强教师队伍业务建设的同时强化师德教育。推进依法治校,从严治教,下力气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严惩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维护教育形象。

二、教师在实施“师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所谓“德高为范,身正为师”,教师应当珍爱自己的声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牛文起曾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即使社会上有些不良风气,教师也没有师德不端的借口和理由。”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在种种诱惑面前要做到洁身自好,要有抵御歪风邪气侵袭的能力,要像鸟儿爱惜自己羽毛那样爱惜自己的声誉。身为一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始终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甘于淡泊名利,自爱自尊自律,笃信严谨治学,悉心关爱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三省吾身”,以身作则,严于律已,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做学生信任的良师益友。

三、教师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一个人没有信仰,就会像失去根基的浮萍。教师要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加强师德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规文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以积极良好的精神风貌引领学生,担负起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的历史使命。

四、高校应搭建有效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崇尚师德的良好氛围

1.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举办文艺汇演,通过小品、歌舞等演出形式歌颂弘扬人民教师的崇高师德,让广大教师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

2.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评选“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大力表彰优秀教师,树立师德典型。组织“弘扬高尚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高尚师德。

3.运用校园网、校报、广播、闭路电视、宣传橱窗和黑板报等校园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将教书育人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经验加以宣传和推广,弘扬高尚师德风范,发挥榜样的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做引导,激励广大教师学习模范,争做先进。

五、建立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

对师德事迹突出、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单位,学校应授予“师德标兵”、“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给予表彰和突出的物质奖励,在教师职务晋升、职称晋升、干部选拔、培养进修等方面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

六、建立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学校在年终考核时,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建立师德考评体系。制订规章制度,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考评办法》、《教学事故责任制度》、《师德建设奖惩条例》等,从不同角度对教师师德行为提出具体要求。采取学校人事部门、部门、个人三级评价方式,对教师师德表现作出评分。

篇5: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领导带队进行的这一系列调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加强执政能力的高度谋划上海未来几年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陈良宇同志在调研中指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使城市“形态”、文化“神态”、市民“心态”内外和谐,经济实力、城市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他说:“要多出具有中国特

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精品力作,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使上海成为汇聚名家大师的高地、培育青年才俊的摇篮。”“要着力打造著名院团、院校,逐步把上海变成名作、名人、名团、名校汇聚之城。”市委的要求,凝聚着群众的智慧,如春风激荡着人心。

抓紧抓实,系列举措推进文化发展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种‘软实力’。”充满激情的深刻话语,触动着申城文化工作者的心弦。助推器的引擎已经启动,上海文化建设正在以全新的气势和雄姿向前迈进。

登高望远。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是一次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等中央领导视察上海工作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大力推进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这就是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努力走在发展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会议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落实的十大文化建设任务。

我们要“求”文化建设规律之“真”,“务”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之“实”。加快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文化发展的核心要求,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上海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春日播种,秋日收获。随着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和落实,上海文化界收获着千姿百态的丰硕果实。

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入围第二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昆剧《班昭》和《天地人和——朱践耳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精益求精反复打磨中,更具艺术神采。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等主办的上海文化产业发展说明会开到了美国洛杉矶,迪士尼、华纳兄

弟、环球影城、百老汇等美国著名文娱“大鳄”都来了,上海在影视、出版等文化产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近20个文化发展项目引起了“大鳄”们的强烈兴趣,张江高科技园区与风险投资机构美国中经集团当场签署了共建上海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合作备忘录。在平移整修之后的上海音乐厅里,新成立的上海爱乐乐团在首场演出后,艺术总监陈佐湟望着“整旧如旧”的音乐厅,他感叹道:“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上海做到了我在国外几十年都不曾敢想的事情,这是上海独有的魄力和活力!”

金秋十月,一部名为《在灿烂阳光下》的电视片,更是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关注。在这部电视片中,记录了市委领导亲历亲为,带头参加群众歌咏活动的一个个动人场景;记录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和风貌在优美的旋律中不断提升:一座城市的神奇不再遥远,一种生活的绚烂就在眼前。

在建国55周年全市42支合唱队献

演的《祝福您,伟大的祖国——上海群众歌咏展示主题演唱会》上,由陈良宇等6位市领导领唱,市委办公厅合唱团献演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和创作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在市委领导倡导下,群众歌咏活动参与者达数百万,男女老少携手,干部群众比肩。指挥家曹丁说得好:“上海的群众歌咏有今天的风采,是城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好写照。”

深化改革,做大文化事业做强文化产业

任重道远。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上海今年以来已根据中央确定的方针,制定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明确了改革目标、任务和方案。从转变政府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入手,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的构建,到从文艺院团改革试点入手,推进文化市场微观基础的塑造;从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入手,推进文化市场环境的培育和改善,到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的解剖,推进文化观念 的创新,为文化发展开辟更宽广的视野。

今年11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印刷有限公司完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制的第一步,两家国有文化企业已经改制成国有多元投资企业。

世纪出版集团去年获得上海科技出版社等7家出版社的配置资源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一套聚集集团13家出版社之力的巨大出版工程“世纪人文出版规划”已正式启动。

上海电影集团改制进程也在悄然推进,目标是建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能够适应当代影视一体化的现代影业集团,形成以电影、电视剧、动漫创作、影视声录和电影频道栏目为核心的综合性华语影视制作主要基地。

一系列加快改革的措施,有效地释放了文化的能量,构筑了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为上海文化未来的发展,创设了更加优化的体制和机制条件。

浦江之水滔滔东去,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

努力和奋进。在陆家嘴每一个夜晚灿烂的夜景之后,带给世界的是这座城市更美好的新的一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把坚持以人为本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明确提出“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作出的伟大价值选择,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文化发展为了谁,体现着它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是它的本质规定,也是其不可移易的价值原则。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这个价值原则贯彻和体现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第一位的是要把文化 的焦距始终对着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思想脉动。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树立大众情怀,强化大众视野,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体会人民群众的酸甜苦辣,体察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际中汲取素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画意,热情讴歌劳动人民,生动展现劳动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创作出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文化作品。

——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自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充分反映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由此出发,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必须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在想些什么、忧些什么、盼些什么,从文化视角思人民之所虑,急人民之所难,帮人民之所需,谋人民

之所求。今天,我国正处在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和谐安康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体现人民群众的现实愿望,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提供舆论支持和社会引导。

——关照人民群众的情趣。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有一个在文化表达方式上主动从人民群众的情趣爱好着眼的问题,有一个让人民群众乐于接受、便于接受的问题。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人民大众的文化,应当而且必须彻底摆脱那种高深莫测、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贵族文化阴影。如果把社会主义文化弄成让人民大众看不懂、听不进、品不了的东西,那就是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这一价值原则的背弃。所以,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深入了解人民大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习惯,依照他们的

品味和情趣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传播艺术,努力把深奥理论通俗化、抽象思维形象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和传输精神食粮,不断提高文化发展成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实现人民群众的价值。文化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路径。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力度,更好更快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全体人民有效实现并不断提升人生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重要之点,就在于引领人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励和帮助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价值中不断升华自身价值的境界。社会越是发展进步,文化在实现人民群众价值方面的作用就越是显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上,突出弘扬思想道德风尚,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

质,为实现全体人民的价值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至为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作用,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发展文化,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人民群众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最明白自己喜欢什么。社会主义文化愈是依靠人民来建设来发展,就愈能为人民创造最鲜活、最亲近的文化产品,提供最体贴、最温馨的文化服务。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只有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才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实现对资本主义

文化的历史性超越。

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包括创造自己文化的先进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广大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也就为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开辟了现实道路。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当家做主权利进一步实现,从而使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活动有了更好的政治保障。同时,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极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这些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民教育不断扩展,新兴媒体广泛应用,等等,都为人民文化创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是我们党

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原则。充分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开拓和推进文化事业的重要历史经验和政治优势。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这就阐明了依靠人民发展进步文化的政治主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和确立了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在文化领域的贯彻运用,是自觉依靠人民发展文化的伟大创举。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就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大力提倡和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和支持人们大胆进行探索,努力使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精神得到空前焕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双百”方针的继承和发展,必将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到来。

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建共

享的文化,而“共建”的目的在于“共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的必然归宿,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价值原则。

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文化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以人民当家做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是属于人民的文化。而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属性,也就意味着这种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由人民共享的文化,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由少数人享有的文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共同富裕原则在文化领域的必然要求和体现。如果人民不能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性质就空洞化、虚无化了。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

享,作为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根本性质的“政治底线”来把握。

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目的的必要条件。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实现这一目的,与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有道是:读什么样的书,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而问题的关键是,人们必须充分享受到读书的权益。以文化人的过程,一定意义上就是人们享受和消费文化成果的过程。因为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才能具体汲取先进文化所提供的精神营养,才能在灵魂深处与先进文化的精神价值进行直接“对话”,其品格情操才能真正受到先进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所以,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与我们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完全一致的。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越广泛、越充分,就

越能更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篇6: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国税部门担负着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重要职责,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对于保证国家税收稳定增长、建设法治公平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税收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加强权力运行的监控制约,对于积极应对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的各类风险,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内控机制建设紧贴税收工作实际,把反腐倡廉建设的目标要求融入到各项税收业务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贯穿于权力行使的全过程,是惩防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和主导机制。

二、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两权”监督制约工作的深化和提升。在“两权”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内控机制建设的要求,巩固成果,深化内涵,提升层次,全面整合、修订、充实、完善各项制度,构建全面覆盖、关联制约、协调互动、科学管用的管理机制,是“两权”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三、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效措施。内控机制建设重在治权,源头防范。通过明晰权力运行程序,强化制约措施,落实岗位责任,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标本兼治、有效预防、长效管理,才能从源头上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

篇7:浅析加强医院廉政建设的意义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医疗卫生服务是我们党一直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医院作为直面大众的特殊窗口,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厚重根基在于服务对象和社会的认可、传播,所以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客观要求,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塑造医院良好社会形象、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医院廉政文化是医院文化的组成部分。廉政文化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新的时期赋予了廉政文化新的内涵,它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医院廉政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事业准则;清正廉明、不图钱财的道德品质;谨慎认真、不畏艰辛的医疗态度;不畏权势、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博采众长、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端庄宽和、平易近人的行医风格,其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卫生系统的广大职工在抗击非典、应对罕见冰雪灾害、紧急医疗

救援汶川大地震、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疫情、积极排查诊治结石奶粉事件等重大考验中,群众都称他们是“白衣天使”“、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这种高尚的道德和品格,是无欲无求、救死扶伤、舍己救人的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保护人民健康的强烈责任感。这些都是医院文化的基石,也是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石,是高尚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和无私奉献精神,对促进医院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需要。廉政文化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凝聚作用、实践作用、约束作用。医院廉政文化的核心就是医务人员依法执业,廉洁行医,构建和谐医院,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医院是医务人员施展才华、救死扶伤、为患者服务的一个场所,而不是为自己谋利益的工具,这就是医院“病人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的文化内涵。医疗卫生工作承担着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神圣职责和任务,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把“尽心尽力,让每个病友满意”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全院每一位员工的脑海,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把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作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只有这样,医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

而这一切,都要认廉政文化建设为支撑点。

二、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只有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能严于律己、清正廉明、身先士卒、作出表率,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安定的社会局面、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行风建设、反腐倡廉的内在要求。廉政文化作为我们党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加强源头治腐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医疗市场的竞争,使医务人员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务人员在诊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风貌如何,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正确引导医务人员通过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技术、诚实的劳动和良好的服务,获得较高的待遇和报酬。运用廉政文化具有的渗透力和教育功能,激发医务人员潜在的良好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不仅关系到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而且还关系到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因此,加强廉

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和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是新形势下行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

篇8: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发展其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 对外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宝和源泉, 是企业穿云破雾、基业常青的前提和保证。在变化万端的市场上, 一个企业创新才能持久, 超越才能发展。世界五百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 就是这些公司的企业文化与普通公司不同, 他们凭借“团体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注重激励和创新”, 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 得以长盛不衰。

(三)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是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 可以增强职工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在实际工作中, 使员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 并从中受益。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形式, 也是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建设企业文化, 应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 必须针对企业文化的现状, 采取系统的、有条理的措施, 营建和贯彻落实。

(一) 发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企业家的素质影响企业文化。企业家的精神素质影响到企业文化的状态与特征。企业家的能力素质又要影响到他们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 进而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创造力。企业家的知识素质也要影响到企业文化的知识含量, 进而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创造力。同样, 企业家的观念素质也会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和实际效能, 观念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如市场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等。

因此,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企业家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企业中发挥主导作用与功能,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鼓励员工创新的文化氛围, 把企业内在文化素质与外在企业形象塑造有机结合起来, 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建立企业文化载体, 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及深层次的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 才能使企业员工产生对企业目标、行为准则及价值观念的认同感。企业文化载体形式多种多样, 物质方面的有图书室、俱乐部、企业刊物、企业服装、建筑物、企业标识等, 组织方面的有各种协会、研究会、座谈会等, 还有诸如各类专项活动 (庆典仪规、文艺晚会、军训等) 。企业文化载体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企业形象, 创企业名牌,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大功能。良好的企业形象, 可以增加企业自身的魅力, 增加别人对企业的信任, 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也可以增加竞争中的成功率。企业文化愈深厚, 给外界的认知愈深, 企业的知名度就愈高, 企业整体业绩就会上升。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关系, 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 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三) 培育企业精神, 确立以人为本的信念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培育企业精神, 培育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应根据企业的性质、外部环境及员工构成, 提炼核心的企业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 最终归结到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的潜力的发挥和全体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上来, 这是企业文化的实质。要给员工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重视与激励员工发挥主动性和独特性, 使其充分发挥才能。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目前,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经济建设还不平衡。如何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健康平稳运行?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 这种战略和目标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 就是企业员工为之奋斗的动力之所在。企业要围绕自身的实际,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按照所提炼的企业精神, 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实践, 统一职工的思想和行动,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 用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激励职工, 正确引导职工发扬团结友爱、顾全大局、艰苦创业、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优良传统, 牢固树立“诚心、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企业核心理念,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整体上水平。

(二) 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 也是企业的管理工作有效方法。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同的责任和任务, 都是为企业的发展建设服务, 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互为补充。企业文建设是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 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的新发展。为此, 我们必须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提升。

(三) 强化制度管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上一篇:教案流程下一篇:校园海报大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