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预案

2024-04-18

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预案(精选8篇)

篇1: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预案

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

急预案

为做好泰和县万合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把突发事件对百姓健康可能带来的影响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如:食源性疾病、饮用水污染事件、医源性感染爆发、免疫接种引起的群体性事件、重大医疗事故、医疗设备事故、化学性中毒事故等)。

二、本方案遵循及时发现,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严格处理的指导方针。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平急兼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加强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全面提升我院医疗卫生应急工作水平,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核心,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条线结合、全力以赴。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曾宪恝(院长)负责总指挥全面工作 副组长:罗来明(副院长)、负责院前、院内抢救组织工作

周富春(副院长)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理的组织工作

张学冲(副院长)负责协调和上报等通讯联络工作。

成 员:王杰(防保科长)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

肖诚(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院前、院内抢救工作 刘芳娟(护士长)负责救护车和抢救室的抢救药品、设备仪器的完好,以及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应急工作

四、应急队成员

队 长:罗来明(副院长)负责应急队全面工作

副队长:肖诚(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院前、院内抢救工作

王杰(防保科长)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队 员:刘芳娟(护士长)负责救护车和抢救室的抢救药品、设备仪器的完好,以及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应急工作

李利栋(执业医师)具体负责院前急救工作 刘清苗 负责抢救药品的供应,协助高映辉工作 刘春平、刘文治(执业医师)具体负责院内急救工作 王杰、罗爱文(总务、驾驶员)负责物资保障、运

送伤病员

认真贯彻执行泰防妇字(20l2)11号文件,加强应对次生地质灾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1、加强村民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2、定期开展药物消、杀、灭工作,做好记录。

3、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保洁工作。

4、做好药械保障工作。

5、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落实专人值班。

6、做好饮食,饮水卫生保障工作。

五、加强培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诊断、应急处理和治疗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事物中毒的救治能力和水平。要完善有关群众性疾病的救治方案,在处置群体事物中毒事件中,要整合资源,集中救护力量进行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食物中毒病死率。同事要提高现伤处置能力,消、杀、灭及传染病的防治能力,不断提高相关专业技术水平。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训练,每半年进行一次现场演练,提高和熟练现场操作能力。

六、处理流程、各负其责、职责明确

(一)、首诊医生的职责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第一时间收治患者并给予积极治疗,同时上报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领导小组。(详见急救工作程序图)

(二)、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队的职责

1、在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例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2、对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上报镇政府卫生管理部门、泰和县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患者个人信息的初步采集(包括姓名、年龄、家庭地址、从事的工种、疑是中毒的食物或化学物等摄入事件、种类、数量及其地点、发病时间);如有条件的需做好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样等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工作并;配合泰和县卫生监督机构和泰和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故的调查取证。

3、对传染病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4、开辟专门病房对病人进行隔离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给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5、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在开展救治工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收治病人的科室应采取相应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6、医院要加强对主要危险科室技术人员、设备、制度的建设。(1)全院技术人员要加强“三基”培训、“三严”教育、专业技术进修,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每年组织1-2次抢险专题业务技术的学习培训,各科室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讨论。做到全员培训,人人达标。(2)医疗设备上根据各科业务需要,工作实际,做到设备配套,基本齐全,满足临床医疗、抢救的需要。(3)医疗危险预警制度要健全,院科两级要有配套制度,并落到实处。(4)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详见医疗风险预警抢险程序图)[1]输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停止输血,立即请医师处理并及时上报;[2]麻醉要严密观察,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停止麻醉,请医师抢救并上报;[3]手术前要完善各种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前讨论,发现异常、意外立即请上级医师会诊,并上报;[4]如发现术前与术中或术后诊断不符时,应立即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进行严格观察处理并及时上报;[5]院内发生意外伤害事件,立即组织人员抢险,并及时上报;医务人员要认真详细询问病史,细致检查,明确诊断,处方时要做到科学、合理、不能乱用抗生素、书写处方、病历要规范,字迹工整,用量用法清楚,药剂人员要严格认真配方,查对,做到万无一失,一旦发现配错药要及时纠正、追回;[6]若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要停止用药,请上级医师会诊处理,同时上报;[7]病员发生交叉感染,要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上报;[8]医院内发生医疗差错、缺陷、纠纷要立即报告,同时要积极处理,把事故降到最低范围。凡各级各类人员,不履行职责,不上报,接到报告不处理,或处理不及时,要追究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9]加强产科急救管理工作,防止产科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产科危机立即启动上述预案,并及时上报迅速处理。

七、报告制度

首诊医生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在立即上报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领导小组。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领导小组在诊治患者及调查的同时应在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包括泰和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泰和县卫生执法监督所、镇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故的单位、地址、患病人数和病状、发病时间、首次诊断和用药、可疑物品等,任何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们、隐瞒、缓报、谎报。

八、结束后处理,责任追究、奖惩制度

1、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领导小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和医疗危险抢救完成后应对处理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科学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责任追究与奖惩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和医疗危机抢救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科室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追究相应责任,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1)强化首诊医师责制,健全三级医师负责制,会诊制,术前讨论制,疑难病例讨论制,危急重病救制,三查七对制、临床用药管理制,输血审核制,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交接班制等16个核心制度。并有效执行。

(2)各级各类技术人员,严格认真履行职责,法律法规、规章、常规等。

(3)凡发生医疗缺陷而预警报告不及时,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或医疗危险报告,不及时有效处置,均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视其情节、后果情况进行严肃处理。轻者:罚款300-500元;中等情况罚款500-1000元,并给予行政处分;严重者行政开除,赔偿经济损失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4)凡执行医疗危险预警制度好,对抢险做出贡献的各级各类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表彰和奖励,一等奖:500元、二等奖:300元、三等奖:200元。

篇2: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预案

为保证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结合院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遵循以下原则: 地震发生后院即进入震后应急期。在临震应急和震后应急期内遵循镇@政@府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原则按照本《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当受灾情况较轻或按规定不启动《预案》时要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保持院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一、地震应急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开展本院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组长由院长同志担任,成员为各科组负责人组成。

二主要职责 震前预防阶段

1制定院地震应急预案落实任务责任到人 2负责院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和落实地震应急措施

3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职工的防震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 4制定震时人员疏散方@案规划群众疏散路线及场地 5组建卫生院抢险救灾人员储备必需的救助工具和物资。地震发生后

1迅速组织职工开展抢险救灾自救互救,组织职工紧急疏散到安全场地

2开展灾情调查及时掌握灾情、震情、险情及其发展趋势上报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在形势紧急时向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3协调解决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4组织开展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

5协助派@出所民@警做好本院的治安防范工作 6组织职工做好防火、防毒、防爆等工作 7负责救灾物资的接收、登记、发放工作 8负责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临震应急

在接到镇@政@府可能发生地震临震预备通知后,卫生院所有人员进入紧急状态做好临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临震应急措施

1.召开卫生院地震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震情部署地震应急工作。2.根据要求宣布群众避震撤离时间和疏散场地。3.宣传政@府地震应急有关规定和特别管制措施。

4.密切监视震情根据震情变化随时向镇地震应急指@挥部通报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二人员疏散工作准备

1.落实各疏散小组负责人、联系人明确疏散通道、疏散场地。

2.组织人员对疏散通道进行检查保障疏散通道畅通。对妨碍疏散的杂物进行清除。包括对建筑物外的悬挂物拆除其他易塌落物品的去除。

3.对老弱病残人员实施重点帮助安排人员协助疏散工作。

三、震后应急 一震时避震疏散

以科@组为单位进行疏散由科@组长负责各小组的疏散组织工作院长负责联络协调工作。

二震后应急响应其他措施

1.组织救援和救护迅速组织、召集各职工进行抢救伤员并及时输送危重伤病员到上一级医院.2.调查收集震情灾情迅速了解卫生院震后人员伤亡和房屋财产损失等情况及时上报镇地震应急指挥部。

3.采取有效措施对次生灾害源实施重点监控出现险情应立即上报情况同时尽可能组织抢救防止火灾、水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大蔓延。

4.开展聚集区卫生清理、消毒防止疫病发生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5.加强巡逻保障群众的安全和生活秩序。6.做好本院清障等项目工作。

7.完成镇地震应急指挥部布置的其他工作。

四、防震减灾宣传

1、强化地震知识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内容包括地震基础知识、防震知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自救互救常识以及民房抗震设防等关系切身利益的常识等。

篇3: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预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7-2009年间参加“广西卫生优秀学校”评估的10所高校、8所中专、11所职业教育中学、48所中学、35所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贵族)学校、1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现场查阅各项预案、制度、记录材料,对所检查学校情况逐个进行评分及意见反馈,统一分析。

2 结果

2.1 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参评的115所学校均设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卫生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总务主任和校医或保健教师为主要成员,建立各项卫生规章制度;有89所学校设有卫生室并配有专职校医。 见表1。

2.2 制度落实情况

校医室内均设有传染病登记本和报告卡,3所学校设有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小学均设有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调查记录,其他类型学校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2.3 应急预案报告体系

有110所学校制定了本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2所学校在预案中有疫情报告流程图,33所学校在预案中有报告人或单位电话号码。

2.4 应急措施

有38所学校制定的本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有具体应急措施内容,如发生食物中毒时应如何阻断中毒的具体措施等。

2.5 防范措施

有30所学校在制定本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有防范措施内容,如开展传染病日常监测的晨检、午检登记、学生因病缺勤登记。

2.6 应急演练方案

分别有1所高校和1所职业教育中学制定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主要是以食物中毒为例的演习,其中职业教育中学还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和演习点评。

3 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各校均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校卫生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应急预案内容的设置仍存在一定问题:(1)首先是应急预案的设计和制定。由于缺乏科学全面系统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各级学校的应急预案千篇一律[1,2],有的学校为了应付检查,直接从网上下载应急预案后就放入资料卷宗内,针对性很差。(2)各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所制定的内容不全面或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3)有60.87%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没有报告体系,如报告流程图或报告程序、报告机构的电话号码等。(4)有66.96%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没有应急处理措施,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该采取什么控制事态发展的具体办法。(5)有73.91%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没有制定常规的防范措施。(6)98.26%的学校没有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和演习活动。参加“广西卫生优秀学校”评估的学校办学条件和硬件配套设施在当地是比较好的,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卫生设施的投入,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也较全,但由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应急预案在临战时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应对框架。

综上所述,当前各级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仍较高。为了减少卫生安全隐患,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各级学校制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且要有针对性,每项措施都要具体详细;制定常规的防范措施和演练方案;应急预案的报告体系一定不能缺项,否则就不算完善,也无法操作;提高各级学校对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重要性的认识,不能把制定预案当作应付上级检查的资料,放在档案盒里;在醒目的位置张贴,让从业人员、师生员工都能了解其内容,掌握相关的操作要领,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勇.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现状与研究展望.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28.

篇4: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预案

对于一个乡镇卫生院来说,创立国家二级医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丹山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李立在向记者介绍卫生院相关情况时,流露出无法掩饰的自豪:“整个资阳的乡镇卫生院,也只有我们这一家是国家二级医院,我们要打造资阳医疗的副中心。”

建设医疗次中心

丹山镇中心卫生院在2016年2月正式被批准成为国家二级乙等医院,李立对记者说,接下来的目标是要按照相关标准努力,争取到2018年能升级成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这也势必要加大设备投入,建立起自己的重症监护室,大力提升卫生院的综合能力。

为了推进丹山“医疗次中心”建设,更好为贫困患者和老百姓提供家门口式的服务,保障就医安全,丹山镇中心卫生院拟定在2016年内购置螺旋CT机1台,目前正处在申请阶段。同时逐步更换彩超机、更新血凝仪、增添腹腔镜器械、新购前列腺汽化镜等,以满足人民群众和贫困患者的医疗需求。

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也是丹山镇卫生院的工作重点。2016年,卫生院拟引进专业人员6—10名,逐步分批次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和轮训,旨在加强学科能力建设。从4月份开始,已经派出人员进修胃镜、五官科、泌尿科、中医适宜技术等项目。从7月份起,将内科医生逐一送到市级医院进行3月的轮训。计划用2年的时间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全部轮训完毕。为缓解片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做有力的技术保障。

医疗扶贫精准到户

丹山镇中心卫生院高度重视卫生扶贫工作,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卫计主管部门的要求,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和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卫生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卫生扶贫工作方案,明确了要把扶贫工作作为医院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院委每月至少研究一次扶贫工作,卫生扶贫领导小组每周向院委汇报一次卫生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按照1+2+1+1的模式成立了七个由1名区级医院专家,2名医务人员,1名乡村医生和1名文卫副村长组成的服务团队,同时要求服务团队成员每月至少一次到扶贫村与扶贫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情况,形成了良好扶贫工作氛围。

扶贫要精准,这就离不开严格摸底,首先就是锁定贫困保障对象。自2016年3月底以来,卫生院开展了丹山全镇特别是7个贫困村人口的因病致贫摸底排查工作。卫生院一共成立了6个服务团队,派出医务人员245人次、出动车辆44台次,挨村挨户进行了摸底排查。对一些特殊的病例,有的还经过了多次核对,使摸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摸底之后就是管理贫困保障对象了,对摸底出来的2153个贫困对象824户全部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签约、签约后全部为其免费发放服务卡和救助证。同时,免费为贫困保障对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对八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实行动态调整和管理,做到应救必救,应助尽助。同时对65岁老年人、0—6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并将体检情况计入健康档案,重点关注,追踪评估。

目前,该卫生院已经完成贫困保障对象慢病认定工作,共193人符合慢病认定程序。对丹山镇7个村所有贫困保障对象进行了集中诊疗活动,免费诊疗2153人次;发放药品约2000元;经筛查需住院治疗的455人次,需转入上级医院治疗的149人次。截至目前,卫生院转入雁江人民医院治疗的15人次。

中医药特色+“一站式”服务

在对贫困保障对象的医疗救治过程中,结合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丹山镇中心卫生院加强全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医院投入了20余万元打造了中医诊疗服务区,大力开展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药为贫困保障对象提供特色服务。同时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特别是将扶贫村的乡村医生派到丹山卫生院中医科,对他们手把手进行针灸、按摩、艾灸、拔罐等适宜技术培训,同时又选派业务素质高、肯吃苦又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务人员每月不定期到扶贫村进行技术指导,使丹山全镇的贫困保障对象都能享受中医药特色服务。

为了保证因病致贫人员的就医得到快捷、方便的治疗,卫生院还在门诊大厅设立了因病致贫人员就医引导咨询台,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来院的贫困患者病人进行服务,设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贫困患者从入院、住院到出院、报销等都可在“一站式”服务区完成,减少了患者的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整个就医流程快捷、方便。同时,对贫困患者入院一律实行先治疗后结算的模式,保证了贫困患者能看病、看得起病。截至10月27日,丹山镇中心卫生院贫困患者住院治疗自付费用只占1.1%,落实了“不超10%”的目标,真正实现了“微支付”,从根本上减轻了贫困患者的负担。

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给乡村医生提供一个固定、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保障三级网底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关键。截至2015年,全镇41个村只修建了11个村卫生室,为此,在2016年卫生院利用项目资金新修建6个村卫生室,其中包括5个扶贫村,12月底前将全部实现新建目标。

篇5:花秋镇卫生院.抗旱救灾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干旱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指导和规范我县抗旱救灾医疗卫生应急处臵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以下方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领导

成立抗旱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江君强(卫生院院长)副组长:马元劲

成员:杨明松 丁 刚 杜瑞祥

邓 江 曹秀兵 江 涛

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指挥抗旱救灾卫生应急处臵工作。成立应急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抗旱救灾工作,各科室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相关工作。

(二)领导小组及职责

1、负责辖区内疫情监测。资料的收集、分析及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及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疫情信息,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及时掌握分析、报告本县疫情动态,开展业务培训。督促辖区内监测点医疗机构搞好疫情监测,及时上报疫情信息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疫点处理工作。

2、做好应急救治队伍和专业分队人员装备以及药品、器械和相关物资的储备工作。定期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及演练。受灾期间病人的医疗救治等具体工作。

三、应急准备

(一)后勤保障

药品、器械及物资的储备。要做好救灾防病用的各种药品、器械及物资的储备(包括应急处臵人员所需的物品),并定期对储备物资进行检查,及时更新,及时补充,杜绝过期、失效或伪劣药品、器械和物资用于救灾防病工作。

(二)常态下的主要工作

1、保持救灾防病队伍的建制。必须保持一支随时可以调遣的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队伍,包括从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处理、现场处臵、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治疗、救护等专业的人员。

2、做好医疗救治准备。要做好医疗救治准备,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保证可随时赴现场进行医疗救治。

3、搞好疫情监测。做好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尤其对往年发生旱灾的地区重点进行监测,及时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4、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要积极组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环境卫生水平,要充分利用报刊、光碟、宣传单等方式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促使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应急处置

以疫情发生地救灾防病领导小组为主,请求上级协助,组织开展抗旱救灾防病应急处臵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一)加强疫情的监测及报告:旱灾期间,要加强受灾地区重点传染病的主动监测及报告,及时掌握疫情信息,保持疫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紧急疫情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进行报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各医疗卫生单位不得向社会通报和公布灾区的传染病疫情。

(二)病人救治:救灾防病领导小组接到救治任务后,应立即派出应急医疗救治队伍赶赴现场对病人进行医疗救治,包括中暑病人的救治及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病人的救治。

(三)灾区卫生处理:为预防、控制相关传染病、旱灾期间要做好水源选择,保护和饮水消毒工作,搞好食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并对灾区的媒介生物进行监控,以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四)疫情处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样检测,查找传染源,进行疫点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密切注意疫情动态。

(五)开展群防群治:要充分发挥村、街道、居委会的卫生组织和爱卫会的作用,分片包干、分工负责。配备一定的药品器械,开展群防群治,使各项宣传教育、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落实到灾区,做到防病治病到位。

五、响应终止及善后 旱灾结束后,疫情得到控制,即可停止执行本预案。受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抗旱救灾防病工作总结报县卫生局。

花秋镇卫生院 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旱灾期间的饮水卫生及水质监测方案

旱灾发生时,水源奇缺,生活饮用水匮乏,水质下降。为保证居民能得到安全卫生的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单位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做好水质监测和饮水卫生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一、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一)水源选择:一般旱灾地区原有的使用水源水量锐减甚至断流,为保证最低的必需使用水量,必须寻找应急供水替代水源。

1、开放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自备水源及战备水源(多为深井水),向社会灾民供水。

2、积极寻找替代的应急饮用水水源,对找到的水源(包括可能从监控非灾地区调入的水源)进行水质监测,判定能否作为饮用水水源。优选水质好或易于净化、水量足够、便于水质保护和方便取用,且投资相对较少的水源。

(二)水源保护:在旱灾地区,由于地面水源锐减,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甚微,各种水源十分珍贵,必须加强水源卫生保护。

1、严格执行国家环保局、卫生部等联合颁发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做好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工作。

2、严禁向生活水源(包括新找到的水源)水体及可能影响水源水质的地区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或倾倒粪便、垃圾与污物。停止一切可能危害水源水质的活动。

3、加强水源水质监测。

二、供水的水质与水量要求

(一)饮用水水质要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表4的指标限值评价,表4中没有的按照表1中的指标限值执行。

(二)使用水的供应量不低于10—15升/人/日,现场医院和急救站为40升/人/日。

三、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

(一)混凝沉淀处理:对于浑浊水,可选用明矾、硫酸铝、三氯化铁、高氏净水剂、碱式氯化铝等混凝剂,按要求比例加入水中,充分搅匀,等静臵澄清后(约1小时)弃去沉渣。对于高铁锰、高氟和高砷水源应分别采用专门方法除去水中的铁、锰、氟或砷,达标后方可饮用。

(二)饮用水消毒:可选用饮水消毒剂按使用说明要求,在饮用水中加入消毒剂后,进行充分混合,并保证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在消毒药品一时供应不上的地方,可采用慢砂滤的办法处理饮用水。

(四)运送(或接引)安全卫生水:在旱灾地区水源水量严重不足紧急运送(或接引)安全卫生水,保证灾民饮用水需要,这是一种有效的应急供水措施。

运送饮用水的要求:①送水和贮水工具必须选择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材料并彻底消毒。②待运自来水的余氯含量应不低于0.5毫克/升,运水贮存不得超过2天,中间加一次漂粉精片,加量按20片/吨水或等效的其它消毒剂,并进行水质监测,防止运送的自来水受到二次污染,以确保运水的卫生质量。③运水人员要专职并选用身体健康者。铺设临时供水管道接引自来水:对于旱灾持续时间长,灾民聚居的城镇,如有条件从非灾区接引自来水,则是一种较好的应急供水措施。①临时铺设的供水管道必须彻底清洗与消毒。②待引自来水的余氯应不低于0.5毫克/升,且终端余氯不低于0.1—0.2毫克/升为宜。

运送或接引的安全卫生水的分配:根据不同条件下,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由专人(身体健康者)进行管理和定量分配供水。①有条件的地方,应优先选用原有贮水配水系统;②设临时贮水配水箱;③立即直接分配给灾民户。

(五)饮用水的水质监测

①集中式供水水源水:由于旱灾时水源水减少,水源水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三废”的排放导致水源污染,使水质下降。必须对集中式供水水源水进行水质监测,应严格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或《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1993)进行。

②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每次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各一份,分散式供水监测点采集农户家中储水器水样一份。具体方案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

③监测指标:根据农村饮用水水质特点和现行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本次应急监测指标分必测指标和选测指标。

(1)必测项目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肉眼可见物、臭和味、色度(度)、浑浊度(NTU)、PH、总硬度(mg/L以CaCO3计)、铁(mg/L)、锰(mg/L)、氧化物(mg/L)、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mg/L)、氨氮(mg/L)。毒理学指标:砷(mg/L)、氧化物(mg/L)、硝酸盐(以N计)(mg/L)。

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100ml)。

与消毒有关的指标:应根据水消毒所选用消毒剂的种类选择监测指标,如游离余氯(mg/L)、臭氧(mg/L)、二氧化碳(mg/L)等。

高砷饮水:当监测发现高砷饮用水时,需要尽快重新抽样监测确认。

高氟饮水:当监测发现高氟饮用水时,需要尽快重新抽样监测确认。

(2)选测项目: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监测指标。④净水剂和水质处理器:净水剂和水质处理器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国家对此类产品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灾区必须使用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的净水剂和水质处理器。

旱灾期间的疫情监测及报告方案

在遭受自然灾害时,要特别重视疫情监测及疫情报告,保持疫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一、疫情监测

(一)强化基层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加强主动监测,尽早发现疫情。旱灾发生时,水源奇缺,生活饮用水匮乏,水质下降,极易导致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因此,灾区应重点加强肠道传染病及当地主要传染病的监测,及时掌握信息。

要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紧急疫情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进行报告,严禁隐瞒及谎报疫情。

(二)加强对当地自然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的宿主和媒介的监测。

二、疫情报告与分析

(一)旱灾期间应报告的疾病。除对法定传染病按规定程序和时限报告外,还要加强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等的报告。上级卫生部门要求进行“日报告”和“零报告”的,按上级要求进行报告。疫情报告内容应包括:疫情发生地点、单位、时间、发病(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二)疫情分析。灾区应做好疫情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趋势。疫情分析应有时间比较,如当年各月比、各旬比、当年与去年同期比等,疫情分析还应有地区比较,如灾区与非灾区比等。此外,还应有发生原因的分析及对今后防治工作的建议。

三、疫情监测的评估

疫情监测的评估是指对疫情报告与监测点工作质量的评估。评估内容首先是监测信息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例如发现了哪些隐患和疫情苗头;还应评估疫情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报告及时程度,分析与预测的质量,重报、漏报、错报的程度,各级保存的技术档案是否完好,疫情报告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度进行,疫情信息的反馈与利用程度如何等。

旱灾期间中暑的防治方案

中暑是旱灾期间由高温强辐射气象条件、重体力作业和机体本身特点等因素综合作用所出现的一种病理现象。中暑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四种类型。但临床实践中多表现为混合型。由于中暑病人症状较明显,所以应及时发现中暑病人,并积极进行治疗。

一、中暑等级划分及治疗

(一)先兆中暑:主要症状是大量出汗、口渴、全身疲乏、头晕、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治疗方案:及时离开高温干旱环境,移至阴凉处,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

(二)轻度中暑:主要症状是体温≥38.5℃、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可出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

治疗方案:迅速离开干旱高温环境,移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解开衣服,给予清凉饮料;必要时可针刺合谷、曲池、委中、百会、人中等穴位。亦可对症口服霍香正气丸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

(三)重度中暑:主要症状是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

治疗原则: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防治休克和脑水肿等。

1、物理降温:如用冰敷,或以冷水或酒精擦身。

2、药物降温:可采用酚噻嗪类药物氯丙嗪等。在整个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心脏和血压的情况。

3、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应按病情适当掌握补水盐量。

4、防止休克:脉细弱者应立即注射中枢兴奋剂(如可拉明、咯贝林、苯甲酸钠咖啡因等),并给予升压药物(如恢压敏、间羟胺等),以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

5、昏迷时可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委中、大椎等穴。抽搐时,可注射阿米妥钠或苯巴比妥钠。可同时氧吸入。为防止吸入性肺炎,可用抗菌素加以预防。

二、旱灾期间中暑的防范措施

旱灾地区夏季中暑病例较常见,中暑致死者也时有发生,对灾民的情绪及整个社会有直接影响,应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一)组织措施

1、成立旱灾期间防治中暑工作组,任务是组织具体防治工作,落实人员和药品,抗旱投入一线防治工作。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和发动灾区群众,使其了解预防中暑的保健知识。人人主动采取有关措施,自觉预防中暑的发生,或遇到中暑病人能进行简单的处理。

3、合理安排劳动与休息。在旱灾地区夏季高温环境,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缩短一次性持续体力劳动时间,适当增加工中休息时间,增加劳动、休息交替频率,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具体卫生保健措施

1、加强医疗和预防工作。组织医疗小分队,加强巡视,一旦发现中暑病人及时抢救治疗。

2、注重个人防护。旱灾期间,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时,应加强个人防暑措施,如野外作业戴太阳帽,或尽可能在阴凉处作业等。

3、供给必要的清凉饮料。在干旱高温季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含盐饮用、茶饮料、绿豆汤或酸梅汤等,以补充人体损失的水分、盐份。

旱灾期间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预防指南

旱灾期间,饮水、用水的短缺对食品安全构成了重要威胁。由于食物污染,容易导致食源性疾病、介水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成为威胁灾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一、救援食品的选择与要求

(一)在饮水水源尚未解决之前,最好选择含水分较多的定型包装的罐头类(包括蔬菜、水果)食品、瓶装饮料、袋装密封食品。这些食品的防污染作用和卫生质量的稳定性好,能达到商业无菌要求,并可补充一定的水分。

(二)清洁的瓜果蔬菜。瓜果蔬菜能够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且水分含量较多,也可缓解缺乏饮水的困难。

(三)其他不易被污染和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的食品,如生大蒜等具有防治肠道传染病的作用,适于灾区群众食用。

(四)紧急救援食品除粮食外,适当提供些豆类制品,即可补充蛋白质,亦可补充一定的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防止营养缺乏病的发生,也易于保存食用。

(五)食品、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必须保证卫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和不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

(六)食品运输设备要专用,食品不得与有害物质和不洁物混装。

二、食物中毒的预防

(一)当地用水量大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如不能保障正常生产加工用水的,应暂时停产。

(二)旱灾期间不能充分供应饮用水的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应暂停经营,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大型就餐活动,防止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尽量不提供生菜、凉菜,如需提供,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保证餐饮卫生。

(三)科学用水,避免交叉污染,不能将洗涤完食物或餐具后的水,再次用于其他食品加工。

(四)不要食用病死及死因不明或腐败变质的畜、禽肉及其制品。

(五)不要采摘没有食用习惯的野菜、野果食用,防止误食野生植物中毒。

(六)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抢救病人并及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旱灾地区媒介生物监测控制方案

一、鼠类的监测控制

(一)在湖洼地区,当湖洼水面缩小、陆地扩大时,应用鼠夹法在农田、野外和室内进行鼠密度监测,密度超过当地正常水平时应采用药物灭鼠,如果该地区为鼠疫或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密度超过1%时即应当进行药物灭鼠。室内亦可采用粉迹法进行密度监测,非疫区超过当地正常水平,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疫区超过3%时即应当进行药物灭鼠。野外可用溴敌隆、敌鼠钠盐、磷化锌、氯敌鼠等抗凝血剂灭鼠剂,室内可用杀它仗、溴敌隆、敌鼠钠盐、杀鼠醚等抗凝血剂灭鼠剂。严禁使用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毒鼠强(424)、毒鼠硅、甘氟等国家禁止使用的急性剧毒鼠药。

(二)在非湖洼地区的鼠疫或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在室内进行鼠密度监测,监测方法、灭鼠密度标准以及灭鼠方法同上。

(三)其他地区仍按当地常规做法进行。密度控制尽量采用环境防治方法,包括实施建筑防鼠(阻断鼠类进入室内的各种通路及填平鼠洞硬化地面等),清除垃圾和住室周围杂物、杂草、灌木、保管好食物,保持整洁等。

二、蝇类的监测控制

(一)照常进行室内外蝇类密度监测,发现密度上升应采取有效措施杀灭,必要时使用杀虫剂。

(二)清除室内外垃圾污物,保持环境清洁,防止蝇幼虫孳生。

(三)防蝇设施与防蚊设施相同。

(四)个别成蝇可用蝇拍消灭,室内可挂粘蝇纸或挂毒蝇以便消灭少量成蝇,同时注意用药安全。

(五)因地制宜地采用科学方法控制特殊环境的蝇密度。

三、蟑螂、跳蚤、螨等卫生害虫的监测控制

(一)经常监测,发现密度有所升高时使用化学杀虫剂进行杀灭。

(二)发现死鼠时应尽快在其周围和尸体表面以药物灭蚤、螨并及时焚烧、深埋处理鼠尸。

旱灾地区消毒剂(器)的各类及消毒指南

一、消毒剂种类

适用于旱灾区的常用消毒剂有:二氯异氰尿酸钠(又名优氯净,有效氯含量60%)、消毒粉(有效氯含量30%)、消毒灵(有效氯含量30%)、二氧化氯等。

二、分散式供水消毒

(一)井水、缸水消毒

1、直接加氯消毒法

井水消毒:一般情况下,公用井每日早、中、晚各投药一次或每日二次,家庭用水每日投药一次即可。投药量视水的清洁程度而定,一般每立方米井水加消毒药物的有效氯量为2—4g(需有效氯含量为25%的漂白粉8g—16g,需有效氯含量为60%的漂粉精或二氯异氰尿酸酸钠3.3g—6.7g,需每片含有效氯0.4g的漂粉精片或二氯异氰尿酸钠片5—10片)。具体投药剂量最好由专业人员根据当地的水质情况,试验出投药充分混合30分钟后,余氯达到0.5mg/L左右的剂量。投药时将所需药剂(片剂则先碾碎,如为泡腾片则可直接加入水中溶解,溶解后需将水充分混合)放入碗内,加少量水搅匀再将上清液倒入井中,用吊桶将井水上下搅动数次,半小时后即可(井水水量的计算公式是:水量(m3)=井水深(m)×[水面直径(m)]2×0.8)。

缸水消毒:药剂用量按每缸100升水(即两担水)计,投入井水消毒时每立方米所需剂量的1/10即可。投加方法与井水同,加药后用取水工具进行搅动,使之与水充分混合,消毒30分钟后,方可使用。

2、持续加氯消毒法:采用塑料制品的可调持续饮水消毒器,常用消毒药物为二氯异氰尿酸钠(一般装药250g-300g,一次加药后可持续消毒2周左右),或漂白粉(一般装药250g-300g,一次加药后可持续消毒1周左右)。该装臵受诸多因素影响,余氯波动范围较大,需认真细致地对消毒药物的释放速度、装药更换间隔时间等在有余氯测定条件下摸索其规律,使用时,应设专管人员,定期进行检查。也可采用自制竹筒、陶瓷罐、塑料瓶等代替上述产品,可因地制宜选用。

(二)个人饮水消毒

提倡喝开水。将水煮沸1分钟以上,即可起到消毒作用。

三、集中式供水消毒

可采用饮用水消毒器现场生产的消毒剂,亦可采用易于在就近市场购得到的上述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与水体的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一般情况下,出厂水余氯应不低于0.3Mg/L,管远端末梢水余氯应不低于0.05mg/L。

四、送水工具、引水管和贮备水箱消毒

(一)送水工具可采用消防车、洒水车、防化消洒车、水箱(V=20—50L/只)。后两种可用卡车或拖拉机拖斗载运。其消毒方法是首先用自来水将容器冲洗干净,再用有效氯浓度为50mg/L的溶液或二氧化氯浓度为25mg/L的溶液浸泡24小时,排空容器内的消毒液,并用自来水重新冲洗干净。如果水的需要紧迫,则用有效氯含量100mg/L的溶液或二氧化氯浓度为50mg/L的溶液浸泡,时间可减少到1小时。消毒终了,有条件时应取样进行细菌学检验,合格之后,再投入使用。

(二)新安装的临时引(供)水管可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消毒。

(三)新安装的临时贮水配水箱的消毒方法是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有效氯浓度1000mg/L—2000mg/L或二氧化氯500mg/L—1000mg/L的溶液进行喷雾或擦拭(喷雾要求至完全湿润),消毒作用30分钟,并用净水重新冲洗干净。

旱灾期间传染病防控指南

一、旱灾期间易发生的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和副伤寒、0157:H7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以及甲型肝炎等。

(二)病媒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

发生上述疾病时,参照相应的疾病防控方案进行处臵。

二、重大疫情的控制

(一)重大疫情:指以县为单位发生霍乱1例或5日内发生肝炎50例、伤寒和副伤寒10例、痢疾100例、流行性出血热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疟疾各20例及食物中毒100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二)重大疫情处理的组织协调

1、接到有关重大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救治力量或防治专业队赶赴现场进行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同时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2、在组织医疗救治的同时,要尽快组织专家到现场查明原因,并提交调查报告。

3、县卫生局应急办负责组织辖区内重大的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工作;与相关部门协调联系解决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消杀药械和急救用交通工具。

4、县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即及时协调联系,必要时派遣县级专家参与、指导当地处理疫情,并迅速将有关情况上报县人民政府,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疫情及其控制情况。

(三)重大疫情的控制

1、医疗保健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诊治、防控工作中若发现重大疫情,应当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

2、各种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接受检疫、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

3、疾控机构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对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的污染场所进行严格消毒和处理。

4、在重大疫情发生后,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并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公安、工商、交通、水利、文广等部门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病人的抢救、隔离治疗;

(2)加强粪便管理,清除垃圾、污物;

(3)加强自来水及其它饮用水的管理,保护饮用水源;(4)消除病媒昆虫、鼠类及其它染疫动物;(5)加强对易使传染病扩散因素的卫生管理;(6)开展防病知识的宣传;

(7)组织对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染疫动物、密切接触人群的检疫、预防服药、应急接种等;

(8)及时供应疫情防控必需的药品、生物制品、器械等;

(9)保证居民生活必需的供应。必要时,可根据控制疫情的需要向县人民政府建议,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采取《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紧急措施。

旱灾期间健康教育工作指南

一、深入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应组织灾区广大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人员深入群众进行宣传报导,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站和报刊等传媒,采用张贴宣传画、墙(板)报和开会口头宣传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针对旱灾的特点,重点普及饮水卫生、食物中毒预防、中暑的防治和媒介生物控制等方面的卫生知识。各地可根据不同情况制作宣传品,亦可发放统一制作的宣传品。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及时听取、收集灾区群众对健康教育工作的反馈意见,了解宣传品在抗旱救灾工作中的作用。

三、健康教育宣传的主要内容

(一)传染病防控知识

1、加强水源保护和饮水卫生,不喝自来水,养成喝开水的习惯。

2、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熟食品要有防蝇措施。

3、食物应充分加热,煮熟后再食用;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尽量不吃凉拌菜,少食或不食生冷食品。

4、讲究个人卫生,牢记“食熟食、饮开水、洗净手”的原则,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并经常对碗、筷、砧板、水杯等日常用品进行消毒处理。

5、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

6、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

7、不采摘食野果,防止误食野果中毒。

8、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二)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1、不要采摘没有当地食用习惯的有毒野菜、野果食用,防止误食野生植物中毒。

2、不要食用病死及死因不明或腐败变质的畜、禽肉,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3、科学用水,避免交叉污染,不应将洗涤完食物或餐具后的水再作他用。

4、保证餐饮具卫生。

5、救援食品应尽量采用定型包装食品,如罐头类(包括蔬菜、水果)食品,可有效补充饮水和各种营养物质。

6、加强灾区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杜绝灾区的食品卫生违法行为。

(三)中暑预防知识

1、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缩短一次性持续体力劳动时间,适当增加工中休息时间,增加劳动、休息交替频率,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从事体力劳动者,应加强个人防暑措施,如野外作业戴防太阳帽,或尽可能在阴凉处作业等。

篇6: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手足口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手足口病应急处理预案。

(以下简称:预案)

1:组织领导

(1)预案领导小组:组长:王树河,副组长:刘海勇,成员:梅森、刘增九张金峰。预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由梅森负责。

(2)预案组成部门:门诊部、住院部、护理组、医技各相关科室。

2:工作职责、范围:

(1)领导小组负责审定预案措施,督促预案的贯彻落实,评价预案工作的成效。负责手足口病应急处理的组织、指挥、协调。

(2)办公室对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承担预案管理工作,负有指挥、协调各部门落实预案之责,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3)预案组成部门的各科室是开展预案工作的基本单位,需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主动进行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

(4)有发生和可能发生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科室应在2小时内报防保医师,防保医师立即向医院和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医院、科室和个人对突发手足口病不得隐

瞒、缓报、谎报。

(5)医院和各科室应当服从手足口病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精力开展相关的工作。

(6)参加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应当采取卫生保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7)医院和个人应当对我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进行手足口病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测及技术指导予以配合,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8)保证储备和调度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器械、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院对手足口病的救治能力。

(9)应当对手足口病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的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作好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及时转诊到

县人民医院。

(10)对手足口病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对可疑病人也依法报告,并采取医学观察措施,并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

告。

(11)对不依法履行报告职责、不依法采取控制措施的、不依法履行对手足口病监测职责的、拒绝接诊病人的、拒不服从手足口病应急处理部门指挥调度的人或科室

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惩处。

篇7: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预案

为做好人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早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我镇的实际,特制定我院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

一、组织领导

全镇人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统一由镇人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具体工作均遵照《钟山区人禽流感应急处理预案》的安排,严格执行领导小组指示。疫情发生后,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赶赴现场进行疫情调查,并立即向上级报告,同时组织实施疫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等工作。

二、疫情及相关信息的管理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报告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作为人类新发生的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信息管理。

(2)、各村卫生室一旦发现符合«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规定的医学观察病列、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确诊病例后,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程序应立即报告卫生院,卫生院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程序迅速上报疾控中心、钟山区卫生局和镇人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以便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卫生院应在2小时内向区报疾控中心和钟山区卫生局书面报告疫情

2、监测由卫生院门诊及各村卫生室负责实施,卫生院负责全镇范围内的疫情监测、监督检查以及汇总上报工作,各卫生室负责本村的疫情监测。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报告卫生院,并做好疫情处理和消毒隔离的准备工作。卫生院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各项疫情控制工作,并迅速上报疾控中心和镇人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

三、疫情综合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人禽流感疫情的处理,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积极救治病人,降低死亡率,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发病人数的原则。

2、医疗救治:县人民医院为我县禽流感病人救治的定点医院,我镇一旦发现人禽流感病例,应立即隔离并及时配合县疾控中心和县医院,将患者转院进行定点治疗。同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

3、应急队伍

疫情处置队:由防疫专干及检验等专业人员组成。承担禽流感的疫区应急处理工作。医疗救治队:由门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组成。

4、流行病学的调查与处理:发现疫情后,立即配合县疾控中心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在疫情可能涉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追溯传染源,确定疫点范围,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同时做好流调、消杀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对现场进行隔离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医学观察7天以上。

5、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广泛开展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6、开展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清理环境卫生,开展消毒、灭蝇工作;在农村组织开展改水、改厕,推广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尤其要在疫区内广泛开展防蝇灭蝇,做好对疫区内厕所、粪坑等外环境的随时消毒,以及农村改厕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和防疫能力。

四、技术与物资保障

结合本乡(镇)实际,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全乡(镇)卫生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使医疗卫生人员熟练掌握人禽流感的诊疗、消毒、防护、疫情报告等知识。积极与政府部门协调防治经费,做好预防治疗药品、消杀药械的储备工作。(附:××乡(镇)卫生院人间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医疗救护队、疫情处置队名单)

××乡(镇)卫生院

二OO五年××月××日

××乡(镇)卫生院人禽流感防治工作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

××乡(镇)卫生院人禽流感防治

医疗救治队、疫情处置队名单

医疗救治队

队 长:×××

队 员:×××××××××

×××××××××

医疗救治队日常工作由×××同志具体负责,承担人感染禽流感患者或疑似患者的诊断、治疗工作。

疫情处置队

队 长:×××

队 员:×××××××××

×××××××××

篇8:万合镇中心卫生院卫生应急预案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对象

德阳市内10家不同性质、规模的厂矿企业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1.2 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4]、《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导则》[5]、企业职业卫生应急预案总则等法律法规和规范。

1.3 评价方法

主要采用检查表法对照预案编制总则等内容逐项对比检查,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2 结果

2.1 10家企业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集了我市10家企业的职业卫生应急预案。这10家企业包括机械、化工、烟草、有色金属4个行业, 企业规模和性质均不一样。为表述方便, 将企业以代号表示。具体见表1。

2.2 10份职业卫生应急预案检查结果

按照《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导则》、企业职业卫生应急预案总则要求内容[6], 将预案分为19个方面, 对10份预案逐项对照检查, 按“好、较好、中、差、无”5级标准进行判定。“好”是指有专项标题, 内容完善, 操作性强;“较好”是指有专项标题, 内容较全面, 有较强操作性;“中”是指无专项标题, 但有此方面内容, 操作性较差;“差”是指无专项标题, 且内容极不完善, 操作性差;“无”是指预案内无此项内容。判定结果见表2。

从检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10家企业的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制定的内容良莠不齐, 但均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4家预案中无危险源分析章节, 有6家没制定预警预报内容, 有8家预案中无对应急预案如何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总体上看, 10家企业的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制定较好的有4家, 差的有4家。

3 评价分析

(1) 10家企业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了各自企业的职业卫生应急预案。说明企业在遵守法规的基础上, 本身也比较重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对事故应急的处置作了一定的准备和布置。

(2) 10家企业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编制内容有好有差, 从行业上讲, 化工企业由于重视程度高, 预案制定相应比较符合要求;从企业条件上讲, 大型、国营企业由于管理模式完善, 管理体系健全, 所制定的应急预案也比小型、民营企业规范。

(3) 通过检查, 可以看出10家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预案缺陷较多的主要在危险源分析、应急救治监测网络建立、事故预警预报、信息报告、奖惩以及对应急预案的管理等方面。缺少危险源分析必然导致预案针对性不明确, 相应的专项预案制定就缺乏依据来源, 给专项应急准备带来不便。事故的预警预报应该是应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预防事故的发生、扩散是应急的第1步, 因此, 必须建立预警预报体系, 同时按要求开展事故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应在应急预案中进行明确。应急救援监测网络, 除了企业内部的救援体系外, 还应包括社会救治和监测部分, 很多企业在编制预案时缺少此部分, 可能会给事故的及时调查、人员的救治等带来时间上的延误。信息报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报告时限和报告对象的不明确方面, 一些预案仅仅说明要向当地政府或上级部门及时报告, 但未说明报告的具体对象 (如卫生局、安监局) 等, 也未给出报告方式和联系方法, 使得信息报告渠道不能有效畅通。

(4) 一些预案中对应急培训和演练规定较少, 甚至一笔带过, 在应急保障方面, 特别是物质装备保障和技术、经费保障上也没有明确, 可能使得应急准备不整或应急物质不齐, 应急人员缺少锻炼, 这些都将导致企业应急能力的缺乏, 一旦发生事故, 不能及时应对。同时10家企业有8家在预案中没有提到对应急预案的管理、宣传等方面内容。对应急预案的维护、更新、改进、保管、使用等无具体管理措施, 使得应急预案跟不上企业发展情况的变化, 最终导致预案不适用, 成为一纸空文。

(5) 建议: (1) 企业应重视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按照预案编制内容要求逐条完善, 才能使应急预案具有真正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 企业应向职工宣传、讲解应急预案, 使每个工人都了解、熟悉。一方面, 可以更好地杜绝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 也可在事故发生后使工人做到自救和及时报告等。做到应急工作不仅仅是应急人员的事, 也是企业每个职工的事。 (3) 加强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预防的监督管理工作, 将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纳入管理重点内容进行督查。 (4) 探讨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对“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内容进行定性分级评价的方式方法, 可使评价结论更有参考依据和准确性。

摘要:目的通过对10家不同情况企业的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的对比分析, 评价德阳市厂矿企业该方面预案的完善程度, 找出其在制定预案中的不足, 提高企业职业卫生应急预案水平, 加强企业在职业卫生急性事故方面的应对处置能力。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对照预案编制总则等内容逐项对比检查,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0家企业的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制定内容均有不完善的地方。总体上看,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制定较好的有4家, 中等2家, 差的有4家。结论10家企业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编制水平良莠不齐, 针对预案检查分析和评价情况, 可为帮助企业制定适用性、操作性强的职业卫生应急预案提出建议。

关键词:职业卫生,应急预案,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贺青华, 李涛, 俞文兰.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培训教材.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145-1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05-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05-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04-17.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单位版) .2004-04-01.

上一篇:对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再思考下一篇:品书香,梦书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