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亚运的演讲稿

2024-06-01

感动亚运的演讲稿(精选5篇)

篇1:感动亚运的演讲稿

感动亚运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感动亚运》。

当世纪的新页,刻下你趟过历史的名字;当你健美的舞姿,再次舞起神州的激情;当你那神奇的力量,唤醒沉睡的万古长城。就在那一刻,我理解了你兜兜转转于亚细亚的神圣使命,我感受到了你一路走来风尘仆仆的急切。我知道,你来了!广州亚运,你终于向着我们,走来了!!

1951年,朱木拿河畔的新城新德里沸腾了,亚运会的激情加快了了他们‘永远向前’的步伐。随后,马尼拉沸腾了。紧接着,东京、雅加达、曼谷、德黑兰、汉城,终于,沸腾了黄河,奔向了北京。如今,当它再次踏上神州之旅,以崭新的姿态俯瞰今朝神州的时候,它会惊奇的发现,在这片亘古的土地上又孕育着献世的传奇。

看吧!羊城正以最绚烂的色彩,传承着美丽的五羊传说;它以最广博的胸怀,迎接这激情的盛会和四海宾朋。这片被我们的期望灼热的土地,文明与和谐之花正遍地开放。

我看到,通体水晶的华南第一高楼西塔克服重重技术难题以两天一层的神速献礼亚运。这座由灯光和色彩勾勒出的珠江新城新地标,征服了城市的天际线。犹如琼楼玉宇,王者临风。在羊城的夜色里,光华尽显,五色生辉。

我看到,亚运城的建设兑现了我们申报亚运的“科技、环保、节能亚运”的承诺。它以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智能科技的建设理念,实现绿色亚运、环保亚运的办会目标,真正以人为本、惠及民生。赛后的亚运城,我们一定可以看到它最成功的蜕变。它将作为广州新城建设启动区,有力地促进广州城市南拓发展。

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生动场景。媒体中心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变成区域大型的购物中心;媒体村、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将变成住宅区;运动员国际区和公共区将变成社区的服务中心;水乡、水乡建筑、公共建筑都将作为亚运文化遗产保留下来,例如增城龙舟赛场将成为一个滨水公园,体育场馆、沙滩排球馆变成亚运文化公园。从化马术场赛后将成为香港赛马会的驯马基地。

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记住了“鸟巢”和“水立方”,那么广州亚运会定会让世界记住广州亚运城建设的“广州效率”。相信承托亚运的瑞祥,广州的发展定会风生水起,日新月异;中国的明天定会更加辉煌!

我看到,象征有心、更有实际行动的红心连脚的标志奔走在羊城的各个角落,犹如遍地的木棉花,为这光彩琉璃的锦缎点缀了祥和与温暖。这种融聚起来的无私爱心,滚雪球式的传递着,没有年龄性别之分,国籍之别。亚运会尚未开幕,一个个活跃的志愿者身影已成为最生动的“亚运元素”。他们用语言和行动体现赛会精神,也用微笑和服务展示中国形象。志愿者虽然不能带来竞技场上的辉煌与掌声,但他们精彩了亚运,弘扬了亚运,更成就了亚运!他们成为广州最好的微笑名片,他们是默默开放在羊城的英雄之花!

我看到,在开幕式后第一天,舞蹈组合20分钟内连夺两金,为中国军团夺取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1000枚亚运金牌。可谓一舞倾城,再舞倾国。在太平洋西岸的这块大陆上,在这场激情迸发的体育盛会上,华夏儿女继续演绎着中华的传奇。

2010年亚运的鼓点正擂得密集,亚运雄风也越来越狂热,文明和谐的呼唤犹在耳畔。人人都在为亚运做贡献,我们责无旁贷。作为生活在亚运光环笼罩下的大学生,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在憧憬美好明天的同时,我们要为亚运会的精彩尽自己的一份力,也要通过我们的双手、至诚至热的心和实际行动,来实现中国对全亚洲的承诺。历史的车轮碾过岁月的沧海桑田,滚滚向前。广州给亚运会一个惊喜,亚运会给广州一次机遇。

我深信,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底蕴与华夏精神,将承托这次文明的盛会,播撒在整个亚洲人民的心中。

我期盼,亚运精神的传承在中国演绎到极致,期望下一次中国亚运会,将会有第三颗璀璨明星,光彩四射,闪耀神州!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2:感动亚运的演讲稿

敬爱的党组织: 北京奥运会给我留下难忘的回忆。那一个个金色的画面,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回荡。那郭晶晶从跳台上跳下来,溅起的水花很小很小。广州亚运会已经开幕了,可能 在这次亚运会中,很多的中国运动员会夺得冠军,也可能会没有名次。广州因亚运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富有色彩。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要围绕“祥和亚运,绿色亚运,人文亚运”,的标准为亚运的成功举办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我们需要多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饮 食文化,不仅我们自己要保护名胜古迹,更要向大家灌输广州文化,和保护名胜古迹的知识,让每一个广州都能对广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了深刻的 印象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外来客人更解了解广州,让广州走向世界。

开幕式的仪式与表演从19时开始,23时结束,分为珠江巡游、开幕仪式和文艺表演三大部分。与往届亚运会和其他大型体育盛会不同的是,本届亚运会开幕式围 绕着“水”的主题,实现了时空上的历史性突破。不仅选择珠江上的海心沙岛作为开幕式场地,首次把舞台和看台从封闭的体育场带到开放的空间,“以珠江为舞 台,以城市为背景”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延伸与张扬;而且表演场地也首次从地上搬到了水上,带来了艺术表演形式和内涵的深刻变化。亚运会开幕式不仅舞台在水中,舞台本身也是一汪碧水。广州是一个傍水而居的城市,水孕育了广州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因此,整场开幕式文艺表演从“一滴水”开 始,在充满童年记忆的广东民谣《落雨大》优美的歌声中,从一滴水到汪洋大海,从一叶扁舟到巨型帆船,从一汪清水到滔天巨浪。演员运用各种表演手段尽情展示 水的魅力,表达水是生命之源、滋养万物、呵护人类文明的深刻内涵,令人赞叹。广州,今天沉浸在水蓝色的烟花之中。这是一场饕餮宴会,这场亚运会中国将给整个亚洲、整个世界一个大惊喜!在现场观看的人们,看着看着就会不知不觉的鼓起 掌来。一些青年,本来在玩着手机,不一会儿,被那歌声所吸引住了,放下了手机,全神贯注的看着开幕式。美丽的少女,本来看着天花板发呆,慢慢地,也把目 光放在了开幕式上。开幕式的节目不一样,但离不开蓝色,离不开水。广州的母亲河是珠江,那珠江是蓝的,是天蓝色的,是广州人民最喜欢的颜色。珠江 两岸,灯红酒绿,一座高楼,就在珠江边上。它的颜色时而艳丽、时而清淡,时而变红、时而变蓝。

开幕式的表演全部在水上进行,那水不深,大约只有五 六厘米。脚在上面踩来踩去,会发出那并不刺耳的声音。演员们做出娴熟的动作,在水上跳着舞。还有一艘“大船”,在水面上开着,船上的演员模仿着水手,收 帆、捕鱼等等。有些人还从船上跳入水中,过了一会儿马上露出了头。后来,一群“番茄炒蛋”在水中游泳,他们起先向外游,后来掉转了一个头,往回游,七八个 人组成一个圆形。

“海鸥”们在蓝天上飞舞,天是那样蓝,白云是那样悠闲,在蓝天上遨游。大地是绿色的,山也绿的,所有的景色、一草一木都是绿的。画面上仿佛有牛羊在草地上 吃草,羊儿走到哪儿,就像给哪儿绣上白色的大花。五千年积淀力量,六十一年昂首向前,不管风吹浪打,中国不卑不亢,迎接世界挑战,不屈不挠,展示中国风貌!从世博会的精彩纷呈到“嫦娥 2号”的纵身飞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 天,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顺利召开,中国用行动一次次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也将承接这些风光,展示中国的辉煌。本次亚运会将于11月12号在广州举行,它秉承“合作、竞赛与发展”的理念,在“团结、友谊、进步”的口号下,张开双臂,喜迎天下客。亚运会提出的“祥和 亚运、绿色亚运、文明亚运”的办会标准更是与时俱进,符合当今时代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要求。

回想建国这么多年来,中国不断地走向强大。从08年北京奥运会,到现在的广州亚运会,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激昂斗志,青春活力向全世界昭示属于龙的传人的澎湃 激情。如今运动早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热门项目,这次的亚运会传播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城市精神,它代表了我们向全世界展示的一种精神面貌,一种在运动中激昂的 斗志,一种属于中国人的青春活力与热情!亚运会让我们的激情在运动中迸发,让我们的愿望在运动中实现,让我们的热情在运动中升华„

玉树地震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这次突如其来的天灾给原本宁静祥和的县城蒙上了死亡的阴影,那一幅幅惨烈的图片和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睛。这时时隔512汶川大地震仅仅两年的时间。地震后的那一幕幕景象, 无一不让我们沉痛, 不让我们感受到那种窒息和不可置信。这像是一个噩梦, 所以我还希望总有从梦境中醒来的日子;可是它不是, 它活生生地发生了, 存在了, 并且爆发了!带来的是举国的沉痛……死者自然是去了, 就算有遗憾也说不得什么了;从来都是生者为死者痛, 留给活者的永远是无尽的悲哀和痛苦。这苦难的烙印不是轻易能抹去的。

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地震发生后,军队第一时间投入救援工作中,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爱心源源不断的涌向灾区,这印证了那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胡总书记、温总理立即对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于14日中午赶赴地震灾区。1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也亲临玉树地震灾区,察看灾情,看望慰问救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正在出席核安全峰会和“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会晤并对巴西进行访问后的胡锦涛主席因震灾提前回国,18日13点,胡总书记又来到玉树地震重灾区结古镇扎西大同村视察灾情,慰问灾区受灾民 众以及参加抗震救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公安等。

地震后的残垣断壁和人们脸上那伤心欲绝的表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到大自然的无情与残酷,同时也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我们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现在有些 社会舆论抨击中国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退化,在消失,然而98年的特大洪水、两年前的罕见地震和这次的青海地震中我们民族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给了那些舆论有 力的回。当然这些离不开我们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和国家将人民的生命权益摆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抓住时机、抓紧时间抢救人员,是 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部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救人展开。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越发紧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党,是值得信任的组织。灾后发生的一 切证明,越是在危难时刻,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就越发挥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越是在危难时刻,社会主义制度动员社会一切力量为人民服务的优越性就越突出;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坚强!

灾难已然发生,我们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也是于事无补,所以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鼓励灾区的人们要坚强的站起来,在党的领导下好好的建设家园,告慰那些在灾难中死去的同胞们。在特大洪水和汶川罕见地震中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创造了奇迹,我相信这次幸运之神也会站在我们这边,我们会再创奇迹。然而这奇迹不是一个人一笔就可以写成,需要每个中国人团结一致,各出一份力,以小细流汇成汪洋大海。

“我能为灾区做点什么”,每每当自然灾害降临在这片土地之后,这种急切的疑问总是盘亘于公众心中,久久不能释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 人性至爱的精髓。2008年汶川大地震,全体国民的爱心被激发出来,形成捐款、援助的热潮。两年韶光已逝,我们又经历了海地地震、智利地震,我国西南地区 目前尚在旱魔肆虐之下,灾难无分国内国外,很多人献爱心见行动。也许人类苦难太多,很多人会感到身心疲惫,有时候不免觉得力不从心。但爱心不论大小,我们 必须保有爱的种子,现在要向玉树投去爱的关怀。玉树有我们的同胞,我们与他们血脉相连、心手相印。即使仅仅从一般人道主义的角度,我们也不能对玉树地震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各地已经派出了搜救队,反应之快令人感动。灾区民众正在自救与互救,有僧人下山救人,有教师徒手挖出被埋孩子。此情此景,就像2008年的爱心故事一样,感动着千里之外的我们。

作为即将成为党组织中一员的我来说,虽然不能到灾区帮助他们,但我可以在心里为他们祈祷,祈祷他们能够早日建设好美丽的家园,还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比如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积极号召同学为灾区捐款捐物,义务献血等等。同时我也明白了解必要的自然灾害的知识是多么的必要,并认真的学习,以便以后遇到灾害,可以救人也可以自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们民族的伟大先哲留给后人的宝贵遗训。我们每一个真诚的社会主义者,都应当继承并光大这一优秀传统,虽千年不移 赤子之心,纵万难不坠凌云之志,以热爱社会主义、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为最大光荣,脚踏实地,披荆斩棘,执着向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都以 自己的方式为灾区人民捐财捐物,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献血车外排着的看不见尾的大学生献血队伍,校园捐款箱内数不清的学子爱心,无数师生对灾区投去的关注目光……这些都让我们受 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感动。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与党和祖国一起迎接考验,以全部精力、全部热情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为更美好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感动中国

看完了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的录像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我的身边有这么多实实在在的普通人一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对社会,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他们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默默地为他人奉献着。其中李灵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我。我觉得她就 是80后最美的教师,燃烧自己的青春,点亮了留守孩子们希望。

“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 子。”这是给予李灵的颁奖词。

为关注留守儿童,女孩李灵2002年师范毕业后,在家乡周口淮阳许湾乡创办希望小学,任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 不仅用掉了父母积攒的20多万元,而且还欠下了8万元外债。经费短缺,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为了扩大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和城里孩子一 样享受读书的乐趣。暑假期间,李灵向爸爸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开始收购旧教辅读物以及儿童读物。收购的路是艰难的,她无时无 刻不接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目光。但是,一想到孩子们看到课外书以后开心的表情,她咬紧牙关坚持下来。日晒雨淋,没日没夜的工作,让她的外表看上去与实际年 龄相差甚远。或许,她曾经抱怨过,后悔当初的选择,但是,平静下来后,她只是默默的承受着一切困难,独自落泪,然后接着为孩子们的学习忙碌、忙碌、忙碌。

正如颁奖词所说:“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 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留下,而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而留下。她的无私奉献,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钦佩,引来更多的人去关注留守儿童。在她的眼中,只要孩子们能学到文化知识,她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不断壮大,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是保证工人阶级先进性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要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教育是根本。作为一名老师,李灵的举动是伟大的,她完全抛开了个人的利益,用行动向我们阐释着老师的天职,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 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把知识的大树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并时时的为之浇水灌溉。

我们都知道,任何政党都是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政治组织,每一个组织在成立之初都会有其宗旨,都会有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而中国***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与创造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这就决定了人民的 利益是最重要的。她的这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所以,作为将来的一名人民教师,我要向她学习,把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关爱学生,关注 学生;同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加强对自身“党性”的培养,向党组织靠拢。而现阶段,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我们班的心理委员,时刻关注我们班同学的心理动 向是我的职责所在。平时,同学们或许有什么事情不会跟我说,因为大家都不愿承认自己的脆弱,但是,我会通过主动的跟他们交流来达到目的,进而帮助他们却又 不伤害他们;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的何东旭,陈及时,方招三位大学生因为救人,最后终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自己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在新 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发扬了党的舍己为人的无私精神,面对落水人的呼救,不顾自己的安危,舍身而取义。他们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骄傲与自豪!所以,我 要以他们为榜样,正如中国的“三个代表”说阐明的那样: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样,积极地响应 党的号召,加强对自身“党性”的培养,切实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专业课的研习,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打 下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要积极热心地帮助同学,像伟大的党员雷锋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利益为重,增强集体荣 誉感!

篇3:感动亚运的演讲稿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 有世界“史库”之称。2010年10月18日, 温家宝总理首登时代杂志封面。外媒的突然“友好”, 似乎预示着外媒涉华报道的一场变革。《纽约时报》是美国高级报纸的代表, 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有着“档案记录报”的美誉, 其刊登的涉华文章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 本文选择《纽约时报》作为研究样本, 旨在通过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1990年北京亚运会报道的文本分析, 探索涉华报道的发展和趋势。

样本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纽约时报》中对两届中国亚运会的报道。样本选择通过在EBSCO数据库报纸资源中找到《纽约时报》, 并键入“中国”、“亚运会”两个关键词, 分别检索出2010年广州亚运会报道76篇、1990年北京亚运会报道7篇。通过同题归纳, 共选择2010年报道55篇、1990年报道7篇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样本分析

第一, 报道形式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及分析, 亚运会的报道形式分为以下四种:体育赛事、承办及相关报道、评论报道、全球报道。具体数字表现为, 2010年:42篇、6篇、5篇、2篇;1990年:3篇、2篇、2篇、0篇。可以看到, 两届亚运会中关于体育赛事的报道分别占了72%和43%。这主要是由影响传播效果的五个因素所决定的。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讯息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纽约时报》这个传播主体必须客观迅速地报道体育新闻, 满足受众急于了解赛事进展的心理要求, 维护报纸的权威性及权威信誉。

第二, 报道数量分析。在关于体育赛事的报道中, 共有各国体育报道2010年33篇、1990年3篇;各项目报道2010年9篇、1990年0篇。其中中国的体育赛事进展情况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通过2010年亚运会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中国8篇, 卡塔尔3篇, 巴林1篇, 阿拉伯4篇, 巴基斯坦1篇, 印度4篇, 菲律宾10篇。《纽约时报》对中国的高关注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新闻的整体真实。整体真实要求全体新闻如实描绘、反映了对象的整体面貌。由于亚运会的举办城市在中国, 是新闻5W的地点要素, 在新闻由头及正文中作为东道主出现的篇目就会相应地增多。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基本要求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中国2010年第二季度GDP跃居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中国的经济、政治、体育、文化等无疑体现着新闻的重要性。

作为“市场”的受众观。针对受众, 随着“中国热”的升温, 只有提供关于中国的信息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 满足其需求;针对其他媒体竞争者, 更不能出现重大信息遗漏, 焦点问题上的快、准才能实现“报纸记录”。

第三, 负面报道分析。在针对中国的报道中, 评论报道的倾向性最为突出。统计数据如下:正面、中性、负面报道所占比例在1990年分别为:0%、33%、77%, 而在2010年转变为25%、75%、0%。从中可以看出:1990年负面报道多, 2010年的客观性报道呈明显上升趋势。

负面报道的形式:

暗含攻击性词语。在《Games Offering China a Chance To Polish Image》一文中, 提到“to win back international respect and domestic support lost during the military crackdown last year”, 显然“军事镇压”一词已经显示出西方资本主义的“刻板成见”。

借助亚运会报道谈及双边政治问题。在《Confrontation in the Games;Iraq and the Asian Games》报道中, 就中国允许伊拉克参加亚运会发表了看法。当然该报道中只引述了中国新闻发言人的发言, 未进行有意“妖魔化”, 但作为一种评论的形式, 是可以加入“主观观点”, 弱化把关人作用的。新闻的客观性要求用事实说话, 用文本的逻辑力量体现倾向性, 该篇报道对事实的选择也体现了外媒的特定倾向性。

倾向于负面报道的原因:

利益关系。传播媒介的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 具体来说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各资本集团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坚持“敌意”会产生收视率, 会扩大传播效果。因此, “选择性报道”会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隐蔽显现, 这显然与标榜“新闻自由”的西方媒体价值观背道而驰。

西方传播媒介的意识形态的指导。西方传媒很大程度上成为资产阶级集团宣传的“政治工具”, 通过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 向世界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 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诋毁。“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价值扩张。在这种情况下, 西方媒体没有做到微观层面上的新闻整体真实, 更不用说宏观的整体真实了。

第四, 报道趋势分析。从对中国2010年和1990年两届亚运会的报道中可以看出西方媒体在进行体育新闻报道方面, 有深化新闻专业主义的趋势。原因如下: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 促进文化的交流, 扩展了共同的意义空间, 使“中国的声音”有了国际传播的可能性。一些新闻人开始进行新闻真实性的探讨和新闻道德的反思。

“新闻专业主义”传播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 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理念, 一是客观性新闻学, 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与独特作用。随着市场化的快速发展, 以受众为主要诉求对象的媒体, 势必要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来指导实践。

“报刊的有机运动”。当一个事件发生时, 如果有明确的消息来源, 报刊作为新闻发布机构, 有义务迅速发表, 也有责任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证据, 纠正以前所发布消息中的误差, 直到整个事件真实、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报刊报道的真实, 应当表现为从相互矛盾的报道中得出的历史的真实。西方记者面对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 只有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使每篇报道最大限度地符合最终整个事实的真实面目, 才能聚集更多的受众。

结语

中国媒体敏锐地察觉到了外媒对中国进行报道时的倾向性, 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做到新闻本体地点要素的“无可挑剔”。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 广州亚运会注册媒体人员共有9585人, 注册媒体887家, 其中平面媒体3269人, 主转播商3267人, 15家持权转播商3049人。“第十六届亚运会官方网站”中设有专门的“媒体服务”板块, 其下分为媒体运行、主新闻中心、场馆媒体中心、新闻服务等七大项目。通过快速及时的新闻发布会, 对外国媒体的“零拒绝”, 使外媒真正了解中国的客观事实, 而不是道听途说, 通过意识形态的非理性引导“选择性报道”。

对正面、中性、负面报道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 强化信息输出, 增强国际信息交流的影响力。“沉默的螺旋”理论告诉我们, 如果一个国家不对外信息输出, 必然会被其他国家所表达。因此, 对待正面报道, 尽可能完全转载;中性报道, 按新闻价值有选择地报道;对待负面报道, 要大声疾呼, 掌握舆论发布权。如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刊文, 广州亚运会是两年来对中国的第三次重大考验, 北京和上海分别顺利通过奥运会和世博会的考验, 现在是广州接受挑战的时候了。

总之, 中国媒体对于西方的媒体报道不能坐以待毙。要打造国际传播的强势话语, 就必须加强新闻专业实务与理论知识研究, 通过国际社会受众的认可来提高新闻传播的地位。

摘要: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 通过对《纽约时报》中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特点, 重点强调其倾向性的表现方式、形成原因及中国媒体的应对策略, 并通过数据比较探讨西方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发展趋势。

关键词:《纽约时报》,亚运会,中国,倾向性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司国安、苏金远:《2006年中国国家形象——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文本分析》, 《新闻知识》, 2007 (5) 。

[3].李建军、周普元、杨帆:《对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剖析——以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为例》, 《当代传播》, 2009 (6) 。

篇4:“根叔”演讲感动毕业学子

南方多省遭暴雨袭击,近日,总理温家宝冒着大雨,趟着一尺多深的水,前往洪涝灾害严重的江西抚州市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看望受灾群众时,他亲切地询问一灾民家里的情况,当听说她的家人都已安全转移时,总理鼓励她说:“人保住了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慢慢恢复家园。”(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总理奔波忙碌的身影,洪水无情,关爱有情。)

02 “根叔”演講感动毕业学子

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在两千余字的演讲稿中,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俯卧撑”、“躲猫猫”、“蜗居”、“蚁族”、“被就业”……都是演讲中出现的词汇。这番临别讲话打动了毕业生的心,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们呐喊着“根叔”,自发鼓掌达24次,讲话数次被打断。“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8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这句引用的话经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说出后,迅速成为该校众多师生的网络签名。(从“85后”到“90后”,学生的世界,他都懂。这样平易近人的潮人校长,大家怎会不喜欢?)

03 酷站风向标

我学网—http://www.5xue.com/

2004年7月由李开复博士创办,网站是致力于帮助中国青年学生成长,解决求职、留学、情感、学习等方面问题的公益互助平台,注册用户已达50多万,其中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同时包括部分中学生以及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和境外会员。

活跃在各版和学生交流的不仅有李开复,还有很多热心的各界专家学者。在网站论坛里,李开复长期坚持和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每天有大量的学生参与讨论学习、工作、成长、情感、出国、企业、科技等话题,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在助人和他助中收获快乐和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04 漂白女星

车模兽兽、嫩模闫凤娇和马诺,她们的成名路大有相似之处。早前,靠着拜金言论搏出位的马诺公开含泪表态,今后与“拜金”划清界限,专心磨炼演技和唱功,期望能在演艺圈闯出一片天地。大胆言行爆出新闻噱头后,立即躲避公众关注制造神秘感,最后经过全新包装,在娱乐圈杀出一条血路。于是,一个“漂白女星”的新名词诞生了。利用丑闻赚足关注度,是娱乐圈新手们惯用的伎俩,但是“出位”是柄双刃剑,虽不可能背负一辈子的骂名,但不从内心改变自己,在娱乐圈照样走不远。(成名的路不止一条,但想走得更远只有一条,那就是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05 人大国学院首届毕业生就业率居首

6年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在争议声中成立。现在,首届毕业生已经结束6年本硕连读的学习。30名学生中有15人顺利就业,就业状况居全校第一。人大校长纪宝成在和毕业生座谈时说,现在评价创办国学院成功与否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说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于国学,同学们是探索者,学校、老师也是探索者。(有探索才能有进步。)

〉〉〉〉〉更多

▼2010年的试点工作效果良好,2011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福布斯推出《2010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华兰生物林小军、新和成胡柏剡、特变电工叶军、中天科技薛继萍、三一重工向文波位列前5名,

▼《家有儿女》“刘星”的饰演者张一山和“夏雪”的饰演者杨紫已经确认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上北电的希望很大,两位童星继初中同学后,有可能再次成为大学同学。

▼阿根廷在南非世界杯的角逐中战绩显赫,远在上海世博会的阿根廷馆同样为之沸腾。馆方特地为游客们准备了特别礼物。每迎来25万名参观者,阿根廷馆就会送一件队服,预计到世博会结束时,刚好能送出11件球衣,这个数字也恰巧组成了一支足球队。

▼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发行,增收了“微博”、“低碳经济”、“减排”等大量新词语。

更多信息请登录《哲思》博客:

篇5:“心系亚运”演讲稿

2010年,对我们省会广州而言,是特别的一年。因为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我们每一位心系广州的人们都翘首以盼,等待亚运的光辉照耀在我们美丽的花城,照耀在我们的心。在广州亚运会来临之际,如何给全亚洲的朋友们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想必是我们筹办此次亚运会最大的目的,而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则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努力。

作为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我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仅能以我的想象刻画出2010的亚运会,我心中的亚运会,是美好的,是震撼人心的。也许这里不似昆明四季如春,不比蓬莱空气清新,没有更现代化的堪比香港的高级商城,但客人走进这历史悠久的古城就会被震憾。这里更加美丽,也因为这有热闹的步行街和广场,它们是广州青春与活力的所在,当步行街上人来人往,各种人在其中穿行,有穿西装打领带的精英人士、有穿着流行的青年人士、也有身穿校服的学子,有独自行走的人、有成群结队的朋友、更有手牵手的青涩情侣,现代化的进行时清晰的表现在眼前;这里更加美丽,更因为这里的人们的淳朴和善良,对每一位人都报以真心的笑容,使每一位来参与盛会的人,都能感到这的美丽感到人们对此的骄傲,更能感到广州这如同家般的温暖,使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这里不仅美而且充满着前进的勇气,亚运会的到来为广州的人民注入了前进的力量,为展示这的美丽人们不断前进,就像即将来临的运动会中,运动员不断前行的精神。2010年时,亚运会在举行,运动员在不断拼搏前进,争取站上领奖台的光辉一刻,在万众瞩目下高举自己的荣耀接受众人的祝福。而作为一名平凡大学生的我,只能争取去当一名亚运会的志愿者,也许我有机会可以在亚运期间不求回报地为人民服务,为我们美好的广州服务,为亚运会服务,默默祝福着我们心系的广州,展示我们的广州最美好的一面。

随着火焰点燃,在每届亚运会上,盛开出一朵朵健美之花、友谊之花、和平之花……这些美丽花朵争奇斗妍,诠释了亚运精神。2010年,作为亚运会的东道主,作为一个小市民,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在2010广州亚运会上我们能展现出东道主的独特风采吗?广州人热爱运动,富有激情,用全民运动来形容广州人对运动的热爱是恰如其分的。羽毛球运动在广州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及广泛的群众基础,羽毛球在广州市被称为“市球”,广州市还素有“中国羽毛球世界冠军摇篮”之称;白云山上随处可见的晨练、踢毽子;各个社区里的老年人兵兵球赛如火如荼;天河体育中心的精彩赛事连接不断……说广州是一个全民动起来的城市,一点也不过分。2008年,当人们期待过年时,雪灾硬生生地降临中国南方,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奇迹般地在年三十之前年二十九把滞留在广州火车站20多万的旅客全部送走,没能回家的人们,在广州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春节;当100多份由50多名广州妈妈倾力煲出的老火靓汤端到在穗治疗的四川地震灾区伤员,他们无不感慨:“在广州,我得到了想象不到的待遇,比家还温暖。”和谐的广州一定能让世界各地的来宾爱上我们这座拥有两千年广州历史的文明古城的,让我们,满怀期待地迎接从美丽的多哈带着亚运精神的圣火在广州点燃吧!我们有理由相信亚运盛会将在和谐的广州,激情上演,盛开出朵朵文明之花、友谊之花。亚运再次选择中国,又一次证明了我们伟大祖国在国际社会具有的重要地位和良好的信誉;亚运选择了广州,证明了古老广州的恢弘气度和现代化广州的无穷魅力。这是广州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骄傲!2010年,肯定是广州历史发展的里程碑,“亚运”将换来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我们要见证广州历史上这一难忘的时刻,新的征途把“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与广州人精神完美结合,倾情演绎“祥和、绿色、文明”的“亚运”新主题;倾情演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广州发展的新轨迹。我祝愿第16届广州亚运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祝愿中国运动员在本次比较中取得更好,更辉煌的成绩。

谢谢大家!!

姓名:石小佳

上一篇:示范园道路绿化养护计划书下一篇:仓库领料管理制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