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精选读后感

2024-06-02

《我与地坛》精选读后感(精选7篇)

篇1:《我与地坛》精选读后感

史铁生在插队时瘫痪了双腿,回到家乡后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不断做透析来维持生命。在《我与地坛》这篇散文中,史铁生仔细论述了他双腿残废之后面对巨大打击而产生的生死观“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要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史铁生对于生死的哲思,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其对痛苦的体验之深切,怕是一般人所无法体会的,他的生死观使我想起《史记》中樊哙的一句话:“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一个人如果看轻了死亡的话,便看轻了许多危难。史铁生对于活的想法,在《我的梦想》、《好运设计》中以一个有趣的形式进行了叙述,通过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最后得出结论:一个人的命运无论如何往完美的方向设计,人生总是有缺憾的,而最好的设计是让人有惊喜也有挫折,这样他的一生才是完整的。通过这一番想象,面对困境的我们心也能宽慰很多。

《我与地坛》是这本散文集里最重要的一篇散文,在散文的后半部分史铁生讲述了一个比他更加不幸的人――他的母亲――对低谷中的他的深沉母爱,以及对母亲未能活到他自认为闯出了一条出路并获得一些成就后的惋惜,对自己在母亲在世时没有对母亲坦诚相处而悔恨。他在对自己的救赎中并没有变得自私,而是愈加珍视亲情,对于出现在地坛中又消失在地坛外的人也给予默默的关心,甚至收获过一段爱情。坚强不代表着冷漠,人在走向独立自强的途中不应逐渐关闭起自己的内心,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其内心必定是丰富的、充满人性关怀的。在另外几篇散文《合欢树》、《秋天的关怀》中,史铁生专门讲述了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我二十一岁那年》、《墙下短记》、《黄土地情歌》、《记忆与印象》几篇散文中史铁生回忆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残废前的自由与残废后的落魄形成了鲜明对比,史铁生对于过去生活的追溯,想必是对于过去自由的缅怀吧。在我陷入低谷的那段时间,我也时常回忆过往,翻翻过去的相片和日记,追忆自由时自己的心情。

最后的《想念地坛》和《扶轮问路》是书本的中心思想所在。《我与地坛》的单篇发表之后,曾有人去地坛寻找史铁生,或者特意去地坛寻找安静。史铁生搬家之后,离地坛远了,而且地坛也渐渐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因此不再常去地坛。“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求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求地坛。”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生活的沉重,地坛是史铁生的归宿,而我们不应以史铁生和地坛为信条,应不断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归宿。“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史铁生想必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悟出了“怎么活”的端倪了吧,怎么活、活得如何,都只不过是一处景观、一次际遇,而心魂是不灭的,当下的怎么活并不会影响未来的路途。

散文集《我与地坛》是我陷入低谷与迷惘时的福音,其对危难中的人们有着谆谆教诲的作用,在那段时间里史铁生的地坛即我的地坛,后来走出了低谷的时期,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追寻属于自己的地坛,“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但史铁生面对苦难虽备受打击而坚忍不拔、虽自立自强却充满关怀的身影,将永远留在我这位读者心中,留在千千万万苦难中却恰好读了他的书的读者心中。“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篇2:《我与地坛》精选读后感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母亲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面对她那个被命运吓怕的儿子,她不曾放弃过。每天的鼓励与支持。她无时不期待她的儿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担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无私的母爱,一点点打动自己那心已冰凉的儿子。

记得我听妈妈给我说过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那是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她们贫穷的家里,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回来后给她带一块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乐。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当她看见妈妈的时候,妈妈手里拿一块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篇3:《我与地坛》课堂设计

在备课阶段, 我认真翻阅有关作者史铁生的材料, 包括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工作量虽然较大, 但我认为要给学生一瓢水, 自己至少应该有一桶水。对作者有了具体的了解, 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 接近作品, 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的误读。在深入了解作者的基础上, 我设计了如下导语:在中国当代文坛上, 有一位作家被称为最爱笑的作家, 但也就是这位作家他说过, 我的职业是生病, 我的副业才是写作, 同学们知道他的名字吗?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导语, 是因为“爱笑”与“生病”是对立的, 但在作家身上却奇异地结合了, 从而引起学生探究原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问题:我为什么来到地坛?———我来到地坛前后心态有没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前两个问题学生只要预习过或在课堂上迅速浏览过都能把主要内容答出来, 关键是第三个问题, 学生也能答出一些但不全面。而这个问题恰好是学习散文的重点: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所以重点在第三个问题。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的, 首先让学生找出第一部分中景物描写的段落, 即3、5、7自然段。其次按照“本段描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由此获得什么启发?”这种思维顺序来品读这些景物描写的段落。在品读的过程中, 如对相对抽象却蕴含哲理的“六譬如”的品位, 给以学生适当的点拨、引导及点评, 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这个环节的设计, 一方面落实了语文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 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从而使学生能在今后的阅读分析中举一反三。同时, 学生应该可以得到了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的机会, 预设会出现不少有价值和闪光点的回答和讨论, 也会刺激我的教学冲动, 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而教学相长这一点是我在备课时一直孜孜以求的, 我希望这部分设计能达到整堂课的高潮。

结语部分我这样设计:第一部分主要讲“我”与地坛的关系, “我”在地坛中得到的启发, 地坛由“我”的避难所———再生地———精神家园。而在第二部分中, 却主要写了“我”与母亲的关系, 这是不是偏题了呢?到底“我”、地坛、母亲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使两个课时具有内在的逻辑连贯性, 表明课文两部分是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同时引发学生去思考, 为下节课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最后, 我打算播放《命运》交响曲, 让同学们思考“从文中第一部分你获得什么启发”。在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中, 在刚刚与身残志坚的史铁生做了一番心灵的对话后, 力求使同学们在情感上获得一种提升, 有话要说, 有情要诉, 我想这也应该是这堂课的一个小高潮。

我的这个教学设计, 在说课的时候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肯定。但我知道, 任何教学设计, 无论预设再丰富, 备课再充分, 都一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都必须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我希望能在真正上课时候一方面灵活贯彻教学设计, 另一方面不断积累教学实战经验, 为高中教学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我与地坛》教后感

教科书节选了全文的一、二节,尽管如此,但文字还是较长,作为自读课文,学生在一节课内要完成对这篇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我个人理解,阅读鉴赏教学包括两个系统,一是教师阅读、内化文本的输入系统,二是教师把自己的认识、体验、方法等外化输给学生的输出系统。前者是前提、基础和准备,是教师“学”的内功;后者依存前者,又依赖教育智慧、方法和学生特点才能有效实施,是教师“教”的综合功力。没有前者或者教师“学”的内功不足,断然“教”不了;仅有前者也未必“教”得好。解读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每个人都可对应自己的知识、经验、阅历、情感等进行个性化阅读,这种阅读要动乎衷发乎内,结果不必也不可一律。学生只要读出了那份真情睿思,引发了自己的共鸣,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就是收获,至于写得多少优劣、说不说出已不是首要。

我揣度,这篇散文入选教科书并得到广大师生的赞赏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师生共同分享文学审美的愉悦,得到心灵的滋养。二是为我们的精神“补钙”。当今物质生活丰富,生活节奏加快,而人的精神世界、心灵田园有日渐浮躁、粗糙乃至贫瘠的趋势,青少年学生最容易受到这种不良影响,加之“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未曾或较少遭遇挫折、磨难、不幸,漫漫人生路上需要顽强的意志、稳健的步伐,而这些如同人体必需的钙一样,要不断摄取和补充。世间幸福大抵相似,人生不幸却各不相同。幸福固然需要享受、品味和珍惜,痛苦和不幸更需咀嚼、体验和面对。生命的航程难免不顺,而当真的出现“惨淡的人生”甚至“淋漓的鲜血”,是直面正视,还是消沉自甘毁灭呢?本文可为他们提供一种心理准备、一种预设的人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可以作为他人受“挫折教育”、“吃苦教育”、“磨难教育”的案例。三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每个人类的子民与大地、与母亲都有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中西方人对上苍对土地都有不尽的感激、膜拜情结,对母亲亦然,二者合一。另外,个体生命对自身的存在不仅有一种本能的自恋、保护,还要不断遭逢对生命的思考、对灵魂的叩问。感悟生命、体味母爱、学会感动和感激是人的“元认知”,是人类最起码的情感活动,这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要求和重要内容。

因之,教师对本文的“导”法多样,均要落到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实处。以下是笔者的几种“导法”:

1、角度的切入。选择从语言切入,容易较好地体现教学的“语言性”。美文要品味,作者的情感和认识都是以这些典范的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读懂了它们,也就读懂了作品,读懂了作者。况且,在语言的品味和揣摩中,还可以学习、模仿这些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选择从主旨、意义切入,可以高屋建瓴,有助于把握较高的层面,有助于整体的感悟。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我个人倾向前一种切入,因为它更契合中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审美习惯。

2、教师“导”,学生“读”。“导”、“读”我理解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引导学生,师生共同读出文本意义或接近文本意义;二是诱导学生或教师结合个人阅历体验作“现身说法”,即个性化解读。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最好既要有真切的类似的体验,又要能讲述自己的故事,并感动自己和学生,这是一种再创造,最佳境界是引发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三是指导学生品读出情感美、哲理美和语言美,朗读和低吟结合,要动情,教学的理想情境是师生带泪的读。

3、诵读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美文要美读,根据本文内容,要读出沧桑感、愧疚感、追怀感激这些不同的情感,不妨来仿效当代一些名家的“读”法,如读描写景物和小昆虫的文字,可仿效赵忠祥“人与自然”亲切和谐的韵味;读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可模仿翟弦和严肃恭整的语味;读作者对母爱的猜想、自责终于理解、刻骨铭心地追怀等,可读出乔榛、丁建华深沉真切的情味等等。

4、读写结合,课外延伸。“读”可促使、带动“写”,读得真、深,才有“愤悱”。课前可推荐学生阅读张海迪《生命的追问》、史铁生《关于死、关于生的对话》、史铁生《我与地坛》全文、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然后阅读本文,教师示范引发,激活学生“跃如也”的情感和思维,再要求学生围绕“母亲”或“母爱”的话题写作,可谈理性认识,可谈情感体验,可讲一个故事,可写一段抒情的句子,可写一句富有哲思韵味的话;或者以“假如我”(横线上填含义为不幸、灾难之类的短语)为题写作。

如此,教师基本隐去了传统意义上“教”的形象,有较大空间展示个人才情、阅历、体验等。擅长朗诵的以“诵”示范,调动学生反复地读,再点评比较;善于即兴发挥、激情飞扬且文采斐然者,可以让课堂放飞诗意;开朗外向的教者不妨更贴近学生一点,与学生同思同歌同哭;性格深沉内敛的教师,可以展示挖掘文本意蕴的再创造魅力,“讲”得精要蕴藉,“导”得准确适时。

篇5:《我与地坛》读后感精选200字

《我与地坛》文中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从蜂儿、蚂蚁、瓢虫、露水中我仿佛嗅到了生命的气息,纤细弱小的身体却蕴藏着无尽的生机。我想,人生也如同这园子一般,可以贫困遇挫但不能屈服。一个人若是被命运击垮了,那么他岂不是连这些细小的生物都不如?史铁生在园子里思考着死与怎样活的问题。最后他终于想通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我们生存,就要实现我们的价值,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去。母亲对史铁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激励。可以说,园子是用自己的胸怀包容着作者,母亲是用爱包容着作者,“有过我和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这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一个鲜活灵动的缤纷的世界,不仅让史铁生感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都有存在的理由,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我常常想支撑着史铁生以残疾的身躯活下去的力量是什么,感恩,感恩母亲,感恩生命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篇6:《我与地坛》读后感200字精选

《我与地坛》 史铁生提到母亲是总有一点懊悔的样子。在他母亲在世时,作者总是对母亲很不尊重,也不会去体谅母亲的感受,等到很久以后,史铁生才懂得母亲对自己的操心,无奈却已经失去了机会。这也提醒了我,要趁现在好好孝敬母亲,不要总和她闹脾气,等她不在了不要追悔莫及。

史铁生朴实却富有力量的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就像文章中说的那样,对付绝境的方法只有充分利用过程,人终有一死,我现在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奋斗呢。

篇7:《我与地坛》读后感精选800字

因病瘫痪的史铁生想要寻死,后来因地坛的命运与其相似,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对人生的看法实现了成功的过渡,积极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对生与死的问题释然了,明白到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则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已经活了十五个的年头的我,似乎不曾想过“要不要去死”或者是“为什么要活”的问题。或许在我的意识里面,活着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是一件很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死也是必然的,又何必这么早就想死,静静地在生到死的过程中慢慢地欣赏周边的风景不好吗?就像是花儿不为什么而开花,只要在特定的季节,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会盛放,一切都很自然地发生。更何况,能够活着就是一个奇迹,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吗?

上一篇:生命小学生作文350字下一篇:银行亲子理财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