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冬天的小学生一年级作文整合

2024-05-28

有关冬天的小学生一年级作文整合(精选6篇)

篇1:有关冬天的小学生一年级作文整合

1、今冬大雪飘,来年收成好。

2、今年麦子雪里睡,明年枕着馒头睡。

3、光会用,不会修,到老是个离八头。

4、冬天霜雪多,来春暖和和。

5、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

6、霜前冷,雪后寒。

7、天气渐寒,畜舍堵严。

8、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

9、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

10、雪多下,麦不差。

11、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

12、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

13、冬天不护树,栽上保不住。

14、落雪勿冷,融雪冷。

15、大雪封地一薄层,拖拉机还能把地耕。

16、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

17、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18、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19、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

20、立冬补冬,补嘴空。

篇2:有关冬天的小学生一年级作文整合

小学是学生对身边所有事物从懵懂到建立系统化概念的重要过程,学生在学校每天都大量接收着文字、影像、数字等信息,小学的概念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将这些信息进行归类和整合,从而使学生理解信息中所蕴含的大量概念。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在具体形象性与概念抽象性之间存在矛盾,对学生而言,要掌握好众多的抽象概念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此,为了使广大教学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概念的教学工作,相关教育学者提出了选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学习的理念,这一理念旨在使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化、清晰化,通过这一技术的整合,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小学生各科目学习偏好的统计,在最不喜欢的学科排名中,数学长期处于榜首位置,纠其原因我们不难理解,首先小学生由于平均年龄较小,学习过程中较容易出现自制力不够的现象,常常很难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思考,因此便会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心态,从而很难达到教学者预定的教学效果。其次,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概念知识都十分抽象。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在短时间内通过抽象的概念学习到具象的知识,其本身也是极具挑战的,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但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被动传输过程,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学生自发参与学习的过程。例如教师在讲授角度的课时中,会将不同的角度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概念来播放视频,视频的演示中可以出现许多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例如当我们看到时钟里的时针和分针走到不同时刻就会构成不同的角度,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随机提问学生三点、五点半、十二点、二十时,分针和时针构成的角分别是什么角,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起课堂的气氛,让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概念学习的过程中来。

3 利用信息技术形象地讲解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具象思维逐渐转变成抽象思维的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吸收十分有限,充其量是使学生用出了浑身解数,将教师所教授的概念背诵下来,但对于概念的理解通常是一知半解。。当信息技术进入现代化课堂,教师可以利用三维立体技术将所讲解的概念进行具体形象地表达,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知识,从而有效地讲解生硬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进行“梯形面积”教学时,可以同步利用幻灯片播放《求梯形面积》的课件,幻灯片内随着面积的增大或缩减,会在画面中出现“移动”“闪烁”等连续动态,,该讲解过程使学生对于梯形面积的分解构成有了清晰的了解,另外,由于借助了图像和影音手段,也使得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更加深刻。

4 利用信息技术巩固已学的数学概念知识

像我们在学习语文时,时常会有近义词或易混淆的词,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也常常会遇到这个问题,倘若学生仅仅依靠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的文字概念去记忆,没有画面与之结合,记忆的稳固性很低,往往一段时间后,学生所学习过的概念就会被遗忘或混淆。如果教学者能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通过多媒体设计的课件,学生便能够在课堂上通过直观地观察和思考,在最短时间内将所学到的概念性知识和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在“正方形面积和体积”的教学中,许多学生能够将公式背诵下来,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混淆这两个概念,因此,教学者通过多媒体将这两种概念的计算方式以动态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清晰看到了面积和体积虽然都有积,但一个表达的是“平面”,而另一个表达的是“空间”。这就使学生在复习时对数学概念知识进行了有效地巩固。

5 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

传统课堂中,教师会将重点放在当堂课所要讲授的数学概念中,但当学生掌握某一概念并不等于结束了对这一概念的学习,作为教学者,应该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发散思维,在学习完一个数学概念后,还可以对概念进行更深入的拓展,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得以丰富,唯有如此,学生才不会在一段时间后就将之前所学习的概念遗忘,因为他可以清晰地知道在生活不同的应用中,数学概念最具象的体现形式。例如教学者在讲解“重量单位克、千克、吨”时,许多学生虽然可以进行灵活换算,但对身边的事物却没有重量的概念,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统计家庭里买菜的重量、家庭成员的体重,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重量在生活中的体现。由此还可以延伸到其他的重量单位,例如“斤,公斤”等,学生在这一拓展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文字性的概念,还吸收了许多生活经验。

6 结语

在2014年新课标理念中,教育部指出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进行高效的整合,切实改变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中所遭遇的听不懂、难听懂或是难运用的情况,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使数学概念教学工作得到切实完善。

摘要: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是一门令学生头疼的学科,他需要学生运用丰富的逻辑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判断力去解决问题,因而对学生的考验也是非常之大,本文对于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里引入信息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地讲解概念,到知识的巩固以及引导学生的拓展知识面等方面进行探索。

篇3:有关冬天的小学生一年级作文整合

摘 要:学习兴趣是带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语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学科,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从实际出发,让小学生感受到教学乐趣的同时领悟到语文知识。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几个问题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及文化知识的第一步,作为教师应该在小学生处于一年级的时候,就将教育问题扎实地抓起来,切实地将小学生的教育做到最好,并实现小学生文化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毕业,正处于对新奇事物感興趣的年龄,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主,与此同时,更要深入到教材中来,开发出教材中的趣味性,并通过创意性的小游戏或活动来吸引小学生的目光。

二、小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

每个小学生的理解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都是不同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能存有排斥心理,面对学习成绩低、掌握知识能力差的小学生要公平对待,例如,在拼音教学时,很多小学生平翘舌不分,语文教师就要给予耐心的讲解和鼓励,让小学生能够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关注小学生的习惯养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毕竟刚刚走入到校园中来,这个年龄正是习惯养成和培养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校园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语文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学科,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应该让小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能够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关注小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以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为基础,结合创新的教学活动,促使小学生在掌握到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依据,关注学生的习惯和个体差异,再利用专业的教学知识传授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领悟到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郝艳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学周刊,2012(6):169.

[2]刘芳芳.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学习,2013(1):112.

篇4:有关冬天的小学生一年级作文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欣赏课;整合教育

美术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水平以及感受美和创造美为目的的一门课程,而学习美术离不开“欣赏”这个热门的话题,因此便有了欣赏课的存在,由此可见欣赏课的重要性。而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审美水平的起点,对小学生而言重要性不容小觑。

多媒体教学方式从各种角度、多种方面上来讲,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使教育事业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就要求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好奇心强,学习能力也强,所以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而多媒体教学便由此占据了更高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这就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的运用,要熟练掌握多媒体的操作,并将其熟练地运用到课堂上。

一、多媒体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生动性和直观性是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特色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欣赏兴趣。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上课所需要的图片资料等,而且在讲课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这样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很多不必要的劳动力,然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广大美术教师带来了福音。

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既可以减少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也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欣赏的兴趣,就某方面而言,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从而可以起到强调学生记忆能力和提高审美水平等多种作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创造很好的教学环境,而且在某些程度上则赋予了一定的感情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美术知识层面

在这个信息时代发展迅速的时期,信息网络不知不觉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悄悄渗透到生活中,成为现代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网络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它包含多种多样、多种层面的知识,而我们身为21世纪的人,就要尽快适应这个科技时代的脚步,并且这也是我们所必备的生活素养。

美术课堂欣赏的内容就像浩瀚的宇宙一样,内容的范围也穿越古今中外的历史,因此在课堂上师生所需要的信息量也特别大,但是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上课所用来讲课的欣赏作品数量有限,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不能充分地了解作品。然而,信息技术的普及就为这些不足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网络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广阔的视野,还为我们节省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一举多得。可以说现在的网络知识涵盖量,穿越古今中外,跨过历史长河。由此可见网络资源的丰富度。另外,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也可以摆脱经济条件的制约,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并且网络的存在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娱乐,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有趣。

三、现代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或历史背景当中,艺术家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或者生活环境都会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欣赏的每一幅作品都包含作者真挚的感情,那么教师在帮助学生对作品进行理解的时候,就可以不知不觉用美术作品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得到拓宽,进而引导他们的思想和审美标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一堂美术欣赏课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中国的一幅传统作品《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带领学生走进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并由此结合这些历史文化让学生对我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有一定的影响。然而,与此同时,学生既可以欣赏到我国古代人民的历史智慧,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具有很多传统美术教学所不具有的优点,同时利用多媒体的这种特点可以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培养。

四、美术欣赏课的发展趋势

美术这门艺术的类别属于造型,而造型艺术就是通过视觉效果来进行人类感情的传递,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然而,美术这门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从古至今都在传承人类的多种智慧和文化,当然,这也为后人研究历史社会文化和古今中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息技术在美术课程上的运用也愈发的重要。例如,利用美术知识和信息技术设计海报、广告等等。因此,从某些角度来讲,信息技术在美术课程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五、美术欣赏课课程开展的作用

美术是一种艺术,它在素质教育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美术欣赏课更是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性,它有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拓宽思维路径,让学生自主接受知识,自主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更需要注重今后的发展,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在审美水平方面,美术课程一直都对其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美术课程所包含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都是很宝贵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对于小学生人生三观的作用至关重要。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人文精神产生更好的启示和感悟。

网络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课课程的整合,在深层次的意义上,它就要求广大的美术教师进行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上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改革。只要教师做好了思想上的观念变革,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进行新形式的教学模式,才能有助于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生活方式。

美术是一直作为提升人的修养和素质而存在的一门学科,然而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课课堂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为美术事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同时也为培养创新型的美术人才打造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我们相信,在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美术欣赏课在将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08(07).

[2]李克云.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育改革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篇5:从一年级生字教学看学科整合

【关键词】生字教学 学科整合 主题拓展

北师大版新教材(第四版)的编写使广大一线教师在解读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改进例题习题上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却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那就是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字,特别是一年级教材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生字的出现给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教师不得不挤出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识字训练。本文在对一年级数学教材识字量进行梳理统计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实践,不仅将学生已有识字量和教材所需识字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而且将一上数学教材所需识字量与一上语文教材中必须会读会写的识字量进行了对比,在数学教材使用已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结合语数学科整合及开展拓展性识字学习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

一、一上数学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上册的识字要求

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中共出现了约642个汉字。这642个字中有一部分是常见的,在教材中经常出现;有一部分是不常见的,有的仅仅出现了一两次。但是不管出现的次数多少,学生都要认识它、理解它的意思,进而才能正确理解数学情境。

然而,数学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字和语文教材的识字教学并不是同步的,也就是说相当多的汉字并不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之后出现的,而是在数学教材上直接就默认学生已“认其形、知其意”的。因此一上数学教材、数学作业本所需的识字量是巨大的!

二、一上语文教材与数学教材的识字要求对比

表1是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第四版)和浙江省使用的配套作业本中出现的所有文字。

其中第一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第二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认识的生字,第三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不作要求而在数学教材及作业本中出现的生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会写的字只有100个左右。据统计,按语文教材要求这400个字是在一学期中让学生逐步认识的,而且400个字的覆盖率达到小学生阅读材料的50%以上。这400个字的教学连语文老师也都反映任务艰巨。

三、学生学前识字储备调查

我们调查了浙江省龙游县西门小学两个班级学生的识字储备情况(龙游县西门小学的生源状况是龙游县最好的,在整个衢州市来讲生源状况也是名列前茅的)。

具体方法是:在开学初就以一上数学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所需的大约642个字为内容,对入学学生进行了一次识字量测试。两个班的学生在入学前就读于龙游县生源较好、识字教学抓得较好的幼儿园。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是幼儿园识字教学抓得较紧的学生对于一上数学教材的大量生字也“望而生畏”。

两个班共95名学生的测试结果统计如下:

测试结果分析一(见图1):识字量在100字以下的约14人, 100~400字的约49人,400~600字的约20人,600字以上的约12人,分别占受测总人数的14.74%、51.58%、21.05%、12.63%。测试显示识字量在600以上,也就是只有12.63%的学生基本能够自主理解题意要求。

测试结果分析二(见图2):一上数学教材及数学作业本所需的大约642个字中,第一部分字(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平均识字率为79.45%,第二部分字(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认识的生字)学生平均识字率为57.44%,第三部分字(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不作要求而数学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学生平均识字率为39.90%。第一部分字,学生经常见到基本能够认识,但是第二部分字和第三部分字的识字情况就非常不足,尤其是第三部分字仅为39.90%的识字率。

从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一年级新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所具备的识字量严重滞后于数学新教材教学时所需的识字量。而且经过实际教学我们也发现“识字量偏少”成为一年级新生学习数学的重大障碍!

四、方法与措施

由于一上数学教材生字繁多,学生识字量有限,因此使得一部分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好的学生也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了困难。而对于那些本身思维和学习能力稍欠缺的学生来说,繁多的生字,使他们学习数学就如同“读天书”一般!长此以往,会使得一年级学生害怕数学,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使用现有教材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一年级新生的识字量短缺问题就成为了一年级教师迫在眉睫的重任!

(一) 有效改编,进行绘本教学

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虽然已经在情境图的运用、情境串的处理上做了很多很好的尝试与运用,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识字不多,教材中大量的文字常常会妨碍他们对教材的理解。而直观形象的绘本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计算法则等知识,绘本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具体在教材的改编、绘本的创作上数学教师可与语文教师、美术教师等合作,创作画面鲜艳、生动有趣而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且包含数学问题的故事场景,借助教材以卡通画、简笔画等形式展现。绘本应当以多幅连续图的形式展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并紧密结合数学问题的展开与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之中。

(二) 开发活动,进行数学探索

创设符合儿童认知水平、贴近儿童生活的数学活动能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现代数学教育也特别强调数学教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

一年级学生生性好玩、好动、好奇,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变成情境中的主角,来玩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根据绘本进行情景剧教学。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去和同桌展开讨论、进行辨析,和同学合作去解决数学问题,并且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追求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活动内容中一步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多方整合,进行主题式拓展性教学

以北师大版数学一上新教材第一单元为例,数学教材中如此多的生字要在一个单元内过关,仅靠数学教师一人担当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必须先取得家长及语文教师的支持。表2中加粗字为语数相同教学进度中要求的字,大量的黑色字显示的是一上数学新教材第一单元学习中出现的新字,而这些字都不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有的即使在语文书上碰到过,其义在数学书上有时又有不同),而是要凭学生自己的学前识字储备来解决。

因此家校合作、语数合作进行主题式拓展性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1.同一主题下的家校合作,家长帮助学生识字

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不了解学校教育,不了解数学教学内容,我们要让家长们做一些“了解”。

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识字量测试并反馈给家长。测试的内容就是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和作业本中的字、词。家长根据测试结果不仅了解了自己孩子的识字量,也了解了同龄孩子之间识字量的差距,了解了孩子学习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这样的“了解”能够让家长在思想上对孩子识字量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在行动上给予老师和孩子积极的辅助。

开学之后我们根据数学教学进度给家长制订了一个识字辅导教学计划。在每一课时或者每一单元学习之前,让家长把本次学习中将会出现的新字词给孩子做一些辅导,辅导方法让家长自定,可以是游戏式的,也可以是强化式的。

2.同一主题下的语数合作, 语文活动识字

认识新同学——姓名中的字: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学生姓名中的汉字是识字教学中可利用的巨大资源。

开学初的一段时间有意识地让学生赶紧认识同学名字。在学校里好朋友之间互认,和同桌互认,小组内互认。每天分发作业本也进行了小小改革,让全班学生都有机会发作业本,认识或巩固同学姓名中的汉字。

熟悉校园——生活周边的字:校园中的识字教育。在我们的校园中到处都是标语、牌匾,教室、办公室、展牌、宣传栏,等等,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游校园,让他们把看到的认识的字大声念出来,同时也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了新的字,很快,学生认识了很多校园里的字。

班级活动加强识字教学: 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班主任,经常开展班级活动。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班级活动,多渠道、多角度地加强识字教学,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增强他们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进而增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因地制宜,包班教学

在农村自然小班化的情况下,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完小和教学点,由于家长的辅导不能到位,教师数量又有限,虽然一年级学生人数少,但一年级识字教学也不可能取得别的学科教师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包班教学,利用已经梳理出的单元生字词,合理安排数学、语文教学进度,合理编排生字词在语文、数学课中的出现时间、频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年级学生所面临的识字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裴云姣. 北师大版(2012版)一年级教材使用说明(一)[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2(10):13~15.

[2] 裴云姣, 潘红琳. 小学一年级教材识字量“供需”矛盾的分析与解决策略[J].新课程教学,2013(5):21~25.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324000

篇6:有关冬天的小学生一年级作文整合

In May, summer has arrived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unfortunately it seems winter still lingers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Although Zhou Xiaochuan, the Governor of Central Bank, and many other high-ranking officials have made many remarks on the economic recovery to the world, some economic statistics of the first quarter still showed that the uncertain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situation and it is not too easy for China's economy to pick up immediately. How to survive our enterprises in such a macro-environment is a hot issue to discuss for us.

近期,文化传媒领域掀起了一股“并购整合潮”,主动地进行跨地域、跨行业联合并购抱团过冬,似乎成为传媒界应对金融危机的首要选择。长沙广电北上山西合作办台、深圳华夏动漫融合5家动漫企业组建产业集团、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并购北京泽万达影像技术公司等一系列消息纷纷表明,相较于加强成本控制和栏目创新来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规模的做法,许多公司更倾向于采取横向地联合并购,通过合作互利的方式进行资源渠道的共享,从而达到更迅速地占领市场、提高实力的目的。

长沙广电的合纵连横之路

经济危机带来了行业洗牌。广告商在预算不断缩减的情况下,会更愿意将资金集中投放到更具规模更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在这一前提下,基于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客观规律,作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和央视相提并论的强势媒体,湖南卫视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行,09年广告招商反而实现增长,远远好过预期。而同处一座城市的长沙广电集团却由于缺乏频道资源,在这一轮的行业洗牌过程中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则只能选择将合作办台的道路进行到底。

1月,长沙广电集团开始委托运营山西公共频道,通过一系列对栏目的移植、改造等措施成功地将山西公共频道收视率提升5倍,实现了从倒数第一到本土第二的巨大转变而引起轰动。而在这之前,长沙广电集团已有跨地域合作办台的经验。通过与海口经济频道联合办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拓宽了其在海南地区的业务渠道,提升了知名度。另一方面,海口经济频道委托运营仅一年时间,广告收入便实现了翻番,由当地收视及经营状况双低迷的弱势媒体一跃成为本土第一的电视媒体,频道面貌焕然一新,抵御经济寒冬的能力明显增强。此外,湖南教育电视台与长沙广电的跨行业合作已有两年历史,节目风格转变带来的巨大成功和收益有目共睹,《湖湘讲坛》《快乐成长》《琥珀剧场》等栏目地播出则进一步推动了该台收视率的节节攀升。

长沙广电集团总经理曾雄介绍说,“合作办台”就是瞄准全国市场,办一张突破地域的电视网,实现频道资源的“土地流转”。对于缺乏频道资源却拥有资金和人才的长沙广电集团而言,金融危机正好提供了一个扩大经营规模的良机,可以走出长沙,“借鸡生蛋”。跨地域进行资源整合,既有利于激活行业内部竞争环境,也有利于媒体资源的优化整合,改善频道播出渠道相对过剩的状况,避免媒体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同时提高媒体文化产品的内容品质。

无独有偶,媒体跨地域跨领域合作的尝试,长沙广电集团并非业内唯一的一家。面对经济危机下,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大趋势,深圳广电集团和桂林电视台组建“广电合作体”,香港勤加缘公司也签约重庆和湖北的两家电视频道。这些有点类似报纸媒体联盟的电视媒体战略联盟,凭借其合纵连横的互惠模式使彼此之间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在这个经济寒冬赢得了更多做大做强的成功机会。

逆势扩张,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而大多数民营文化企业则选择了一条更为直接的道路。与广电行业合作办台不同的是,他们选择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通过一些并购整合来实现快速扩张的目的。当前业内公司市值普遍较低,收购股份不需付出太大代价,谈判也相对容易,正是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大公司利用其品牌优势进行并购整合,打造行业龙头企业的最佳时机。

1月20日,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斥资控股了北京泽万达影像技术有限公司。这次并购一举将其业务领域拓展到影视后期和影视拍摄领域,增强了该公司在院线电影方面的制作实力,丰富和完善了其文化科技产业平台。不久中国进出口银行便与成为行业龙头产业的华强集团签订了贷款额度为100亿元的《支持文化科技产业“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可见这次收购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在国内动漫领域,深圳华夏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将广州甲壳原收归旗下,并将其已有的专做3D动画的唐人动画、负责原创衍生产品开发制作的华利达以及负责产品连锁销售的艾莫公司进行资源的垂直整合,组建了“华夏动漫集团”,率先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新成立的华夏动漫集团业务覆盖了从原创动画创作、版权运营、衍生品研发、海内外批发、连锁销售的所有环节,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与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危机中文化传媒企业逆势扩张的一大亮点。

地域观念逼出来的“群狼战略”

有一种普遍观点,即文化传媒企业的渠道规模大小,往往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从而能够左右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于是在整个行业外部环境十分不利的条件下,“并购整合潮”的出现可以看作经济危机中必然出现的现象。然而从另一个侧面,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出地域观念在文化传媒领域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以长沙广电为例,作为市级广电,长沙广电集团诞生伊始就在覆盖面上面临着先天的不足,想在竞争激烈的湖南电视传媒行业中脱颖而出也实非易事。为了扩大渠道及影响力,长沙广电决定选择主动出击,通过积极与其他地市级媒体进行沟通合作,靠“群狼战略”来与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强势媒体相抗衡。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外部原因就是,广电行业内传统的地方保护色彩依然严重,各地域间壁垒鲜明,要想单凭自身力量在其他省市打开市场几乎不可能。这种地域壁垒的地位在早几年的报纸媒体大战中亦可见一般。

尽管抱团取暖是目前抵抗经济寒冬的一种选择,然而对于旧有的四级办台体制下的一些地市级电视台,固有的这种观念仍然成为他们进行跨地域媒体资源整合的最大瓶颈,“每合作一个台,都要磨破嘴皮子,经过长达一年以上的艰难谈判。”曾雄的话道出了他们“合作办台”方案屡屡碰壁的百般无奈。

上一篇:班委培训计划书下一篇: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工资改革应“修明渠堵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