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案例

2024-04-11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案例(精选8篇)

篇1: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案例

走出去的中国梦

“一带一路”的构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它体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两千多年来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丝绸之路精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更需要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史上续写了灿烂的篇章。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充分体现出了互信和互利的精神。“一带一路”建设将贯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不搞封建集团,不妨碍既有的多边制。

朋友之间,坦诚相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历经了岁月春秋冷暖,感情在延伸,像丝绸一般......《路的呼唤》这首歌中唱的“这条路”,就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的一条致富之路,如今中国有这样的辉煌可少不了他的功劳。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讲道,十五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的远航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佳古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逐步成为各国走向共识的合作构想。中国进一步巩固了来自中亚和俄罗斯的能源供给,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周边保障;而与中国的合作也有助于中亚国家摆脱“内陆国”和“双内陆国”的困扰,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地缘空间和广阔市场。此外,本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发展的成果,又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与海湾国家、与南亚和西亚国家,与中东欧国家以及欧盟、东盟的合作也日益深化。

“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是华人华侨的聚集区,超过四千多万人的华人华侨,也是华商力量最强的区域,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据估算,全球华商企业资产约四万亿美元,其中东南亚华商经济总量为一点一万亿到一点二亿万美元。世界华商五百强,中约三分之一的人在东盟国家。华商经济实力增强,在许多国家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之一,是世界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联合国中付出也很多:中国每年向维和部队,送入一万多人维和兵,并且还在维和事件中拿了很多奖,得到了各国领导的赞扬。每年还拿出了大约十六亿美金的样子作为费用。这也为“一带一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郑和的是事迹表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不是依靠武力开拓的,当时实力稳居第一的郑和船队也未被用作侵略和掠夺的工具,而成为了传播文明与友谊的流动使者。加油吧!让我们的青春梦想华丽绽放;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

七二班

曾吉祥

2018.5.5

篇2: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案例

中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关键的一步.本文在对新形势下“走出去”的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走出去”的必备条件和发展战略,最后提出了成功走出去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并论述了中国经济经过一段国际化发展以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再认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作 者:宫焕久 余海春 车政桓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刊 名:国际商务研究 PKU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年,卷(期):20xx “”(6) 分类号:F27 关键词:经济国际化 走出去 发展战略

篇3:中国企业走出去的12种路径

海尔是国内较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这种模式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生产基地, 直接建立和推广自己的品牌, 树立当地企业形象, 以便更好地更多地销售自己在当地和中国所生产的产品, 避免更多的关税壁垒等。如海尔在美国、巴基斯坦等国所建立的生产基地。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易获得所在国消费者的信任和欢迎, 提高销售, 可以回避关税, 但挑战是成本较高, 难以扩大。

二、T C L品牌收购或共享模式

T C L的模式是一种品牌收购或共享模式, 即将自己在国际上不知名的品牌和国际上知名的品牌结合, 带动国内产品走出去, 如T C L和德国斯耐德, 特别是和法国汤姆逊及阿尔卡特等品牌的结合, 以此来带动T C L产品的出口, 同时期望带动T C L品牌的提升。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品牌的共享, 但风险也很大, 特别是国外品牌的团队和文化的整合, 非一朝一夕能解决, 特别是缺乏国际化的团队, 难度很大。

三、联想借船出海模式

联想的模式是以小搏大, 其核心是借船出海。收购IBM个人电脑部使联想一跃跨入世界500强行列。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联想获得了I B M在国际上成熟的团队和销售渠道。但是, 借船出海最终能否成功最大的关键还在于双方企业文化的融合和联想国际化团队的整合能力。联想国际化的进程准备已有一段时间, 从联想英文更名到成为奥运的顶级赞助商, 联想为出海作了大量的铺垫。这种蛇吞象的模式最大的挑战是两个公司文化的融合和国际人才的使用。从目前来看, 联想还不能说已经度过危险期。联想最近在北美市场上的业绩下滑和新一轮的裁员显示联想的这种创新模式还有一段艰难的历程。

四、华为中兴农村包围城市模式

华为和中兴的摸索是注重建立和开发自己的技术体系, 有明确的国际市场目标, 先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 后大力出击发达国家市场, 形成了自己的拳头产品, 它的国际销售额已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60%-70%, 华为研发人员占到48%, 市场部人员占到38%。华为国际化战略:一家公司只有从管理体制、流程、供应链、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国际化, 才能最终实现市场、供应链、管理体制、市场、研发的国际化。这种模式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较为成功的一种技术导向的模式。其模式的挑战性是如何进一步的技术创新而又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五、长虹产品代理或代工贴牌模式

长虹的产品代理或代工贴牌模式从形式上来看, 是中国在现阶段相当多企业走出去一种主要的模式。国内许多企业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海外的代理和贴牌。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品出口有现成的指引或渠道, 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 缺陷是企业自有的品牌不突出, 有时过于依赖海外代理或他人品牌, 有时甚至有回收货款的风险, 如长虹和A P E X代理的纠纷。

六、中石油、中海油资源互补模式

中国目前还有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石油, 天然气、矿石和林业等资源方面需要走出去寻找新的资源来支撑国内经济更大的发展。这种模式一般是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为主, 是中国为自身需要企业在海外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投资额较大, 其挑战是如何加强可行性研究, 加强监管, 搞好国外政府和院外活动的公关, 如何避免决策上的失误和损失。

七、中国企业海外上市, 借鸡生蛋模式

近几年中国企业还有一种也可称之为走出去的模式就是到海外上市。中国目前已有上百家的企业在海外上市, 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移动、中联通、中石化, 中国银行, 建行, 工商行等一大批国有企业, 也包括新浪、搜狐、百度等一大批新经济的企业。这是中国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外资的一种更有效的新方式, 不仅靠走出去借助国外市场带回了新的资金, 也带回了更加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八、温州义乌星火燎原模式

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些年来也出现了一种方兴未艾的温州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一些中小企业。他们利用在海外的亲戚朋友或其他网络, 把中国的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推销到世界各地, 如温州鞋、打火机、义乌小五金等, 产品遍及全世界。这种自发的, 经常是家族同乡网络型的企业往往有着非常强大的灵活性和活力, 是中国中小企业大面积走出去的开始, 具有中国特色, 是一种值得鼓励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的挑战是如何加强行业协调, 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遵守所在国的法律规定, 协调在海外有序的管理, 避免出现像西班牙烧鞋等事件的发生。

九、广阔天地对外承包工程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模式, 主要是到海外更大的市场去承揽工程。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 中国政府对此也比较重视, 也培养出了一批在国际上知名的中国跨国承包公司, 如中建、中土、路桥、港湾公司等。中国有建筑施工方面的优势, 国际承包市场还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

十、大有作为的劳务合作模式

劳务合作模式是中国企业组织劳务出口的一个有巨大潜力的走出去的形式。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的资源大国, 中国在向海外派劳务人员、海员、护士、研修生、厨师、甚至家政服务人员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现在农民都可以进城务工了, 中国也可以鼓励素质高的劳务人员大踏步地走出去。中国在过去20多年中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可以进一步的总结和提高。

十一、通过跨国联姻走出去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 一直都是外国公司走进来,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甚少。现在,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跨国企业都进到中国来了。我们应该把握这一机会。外国企业20多年来, 特别是在来中国初期, 他们与中国企业结成三资企业走进来, 为什么中国企业不能和外国公司结成三资企业走出去?过去我们是以市场换技术, 现在我们应当以市场换市场, 而这很重要的就是要和国外企业结合起来共同走出去, 这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新方向。

十二、中国企业非控股走出去

篇4:走出去的“中国标准”

而据海关总署《2009年全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8月,中国共出口彩电1992万台,同比下滑10%,但仍是最大的彩电出口国。其中液晶电视的出口则继续保持高增长,统计显示,液晶电视出口同比增长22.87%,成为行业出口的最亮点。

然而中国出口的液晶产品主要在产品封装上占优势,但在产品研发及芯片制造等方面长期落后于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在中国正在成为液晶产品出口大国的背后,中国企业现在开始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去,这对中国背光源组件产业乃至液晶模组、液晶显示产业来说,无疑有了“近水楼台”之便。

标准即市场

说起行业标准,在中国企业出口的过程中,这几乎一直是处在被动接受的状况。尤其是在纺织品、化工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等行业,一旦欧盟或者美国新出台甚至更改某些标准,就会影响到这些行业整体的生存前景。每年中国出口企业收到大量的消费者警告,其原因大都是中国出口的产品不符合目的地国的某些标准。

而在深圳,却有一家民营企业让自己的产品在以严苛闻名的日本市场上成了标准。深圳市大石久恒实业有限公司主营裤钩、调节扣、按扣等服装辅料,总经理李棠华最开始是代理日本企业生产的铜质裤钩,但他却看到了将其改良为不锈钢产品存在的市场空间。这不过是一个适应市场的举措,但是李棠华却行动起来,把这件事延伸成了一次行业标准塑造。

他在中国和日本都以“KO裤钩”为名进行了注册,然后对不锈钢裤钩的结构和外形进行重新设计并且申请了4项相关专利,并获得了国际权威检测机构“ITS”颁发的Intertek生态认证证书。之后,李棠华通过采用“买裤钩送订装机”的方式,让深圳很多成衣生产线接受了用裤钩这个观念。如今,曾经委托李棠华销售的日本企业也采用了他的标准,而这家企业本身也是日本市场上最大的服装辅料提供商。

裤钩不过是一个小配件,但是掌握了行业标准的李棠华2008年的销售额已达1200万元。为了适应国际目标市场的变化,中国企业每年都在大举投入技术改革或创新,但是鲜有企业能把一些特有的创新演变为一种标准,而标准本身其实就是市场。

“门槛”效应

2007年,翔博科技研发的领航者振动时效技术因为能将企业的能源开支降低95%以上,因此获得了风投资本的青睐。2009年,凭借创新性地在行业内推行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翔博科技把这项消除机床、模具等机械行业相关的产品内部应力的环保举措做成了一项新的行业标准。

翔博科技总经理车孟刚表示:“传统做法是通过煅烧等热时效的方式解决,但这个过程费钱且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而采取频谱谐波时效新技术,1万吨工件用消除应力可节省用电400万度,花费是原来的1/10。”

因为这套领航者振动消除应力系统本身价格不菲,能够一次性购买的企业并不多,为此,翔博科技将原售价近百万元的消除应力炉以节能减排卡的形式按年租用给企业,半年的费用仅7万元。同时推出的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在用户不用任何投入的情况下,翔博将提供全部设备、技术和人员,实现零风险节能减排。而翔博科技只与用户分享节能改造后获得的收益。

篇5:艺术团体走出去的心得体会

“首先节目要好,其次是要坚持。”张晓蕊这样总结连续在海外举办了的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的音乐会,由上海民族乐团担纲,在匈牙利、奥地利、瑞士、德国和荷兰5个国家8座城市巡演,“观众中1%是华人,99%是老外。”

坚持留下观众的电子邮箱

张晓蕊是一家名叫“吴氏策划”的演出经纪公司工作人员。,“吴氏策划”在欧洲首创“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一半座位空着,如果当时放弃了,也许就没有后来的17届了。”张晓蕊的同事坚持留下了另一半观众的电子邮箱,“到秋天,发电子邮件推介来年民族音乐会乐团和曲目。”

起,德国琉森音乐厅连续承办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成为当地传统。今年迎接上海民族乐团的是音乐厅五层楼,2500个座位上座率近100%。

张晓蕊认为,培育市场、发展乐迷,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演出。上海民族乐团“洋为中用”的演奏形式,让她赞不绝口,乐队编制按照交响乐团排列,小提琴手的位置坐着二胡乐手,外国观众进门就有亲切感,又好奇,“下半场节目完全像交响乐的四个呈现部分,加入中国特色的`山歌、古琴、箫。在匈牙利返场曲目演奏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到奥地利演《蓝色多瑙河》、《雷电波尔卡》,在德国演奏巴赫作品。”

坚持每年到同一个地方演出

走出去,还要走到观众心里。上海芭蕾舞团与上海民族乐团一样在中西结合上探索新路。今年的上海芭蕾舞团签下演出大单:豪华版《天鹅湖》年底将远赴荷兰,在贝达、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格罗宁根、海牙五座城市演出25场。“每个城市演五六场,演员有充分时间休整,不赶场。”团长辛丽丽透露,荷兰演出商通过中演公司推介看到上芭《天鹅湖》视频敲定订单,“《天鹅湖》常规有24只天鹅群舞,上芭把数量翻了一倍,不仅对中国观众,对外国观众也有吸引力。”

上芭今年的原创新作《长恨歌》正紧锣密鼓编排。在辛丽丽看来,《长恨歌》比《简・爱》、《天鹅湖》更有走出去的潜质,“这是一个中国故事,有新鲜感。”舞剧创排源于编导帕德里克・德巴纳在机场看到白居易《长恨歌》英文版,改编之初,上芭拿到的剧本情节相当繁复,如今被砍成简洁的三幕:相识、分离、思念。青年作曲家、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作曲之一杜薇为舞剧编曲。设计师嘉雅・易普拉辛担任舞美设计。

篇6: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案例

摘要: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的新兴支出产业,也倍受各级政府和学者的关注。而将文化产品送出国门,国际竞争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现状的梳理,从文化贸易竞争力因素和文化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因素两个角度探索影像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竞争力因素。最后,从明确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目标市场、明确中国文化产品的竞争优势、培育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竞争力、深入了解贸易对象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四个方面提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走出去

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接近20%的速度增长,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民经济支出产业,并被提到事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文化制造业增加值9166亿元,占42.9%;文化批零业增加值2146亿元,占10.1%;文化服务业增加值10039亿元,占47.0%。按活动性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为12695亿元,占59.5%;“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为8656亿元,占40.5%。在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创造的增加值为3495亿元,占16.4%。

文化产业能够取得如此跨越式的发展,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产业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也对文化产业规划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经济发展新格局,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实现文化产业“走出去”,产业竞争力是最为核心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对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战略构想,提出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现状

在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文化产业“走出去”和文化传播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都意识到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要性。在世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贸易也驶入了发展的快速路,世界文化贸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文化贸易的对象分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两大类,其中以文化产品为主要内容。全球文化货物的贸易额从的4184.93亿美元,发展到的8855.34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7.78%。

(一)文化贸易总体发展现状

我国文化贸易在世界贸易大环境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下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文化贸易总额不断创造新高。从表1中就可以看出,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的资料显示,20至间,中国的文化货物贸易出口额从323.23亿美元增长到1400.15亿美元,年均增速14.8%;进口额从26.63亿美元增加到108.73亿美元,年均增长14.0%。

我国的文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出口额的比重较大,文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从年的296.6亿美元,扩大到20的1190.46亿美元,表现出我国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贸易竞争力。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问题,我国的文化交流过于单向,双向的贸易和文化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随着我国文化贸易的壮大,我国在世界文化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已经从2002年的8.36%提高到2012年的15.69%,显示出在世界文化贸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产品除了货物之外还包括文化服务,虽然货物贸易占绝对地位,但是服务贸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由于性质的不同,货物贸易的对象是工业品,这类商品的特点是可以通过重复的加工生产来实现,对文化创意的依赖程度不高。*孟庆强、温珂、李卓华:《基于钻石模型和因子分析的河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科技通报》年第10期。但是文化服务贸易则不同,其价值的创造只依赖较少的制造业或加工业,主要是依托理念创意和技术创新,服务贸易具有低消耗型、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因此,文化服务贸易的规模能够真实反映文化贸易的发达程度,也是文化产业是否先进的体现方式。

—20这间,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在8年的时间里保持逆差,从2000—为贸易逆差,至连续三年出现顺差,随后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总额保持着平稳增长,但是出口额的波动性较大,20达到4.18亿美元,则大幅下滑到0.97亿美元,2010年有所恢复,但是还不足20的水平,这说明文化服务的发展基础还不够稳固。

此外,对比文化货物贸易可以发现,文化服务贸易的比重过低,以2010年为例,文化服务贸易总额为4.93亿美元,仅为文化货物贸易的0.47%。未来文化服务贸易的比重需要进一步提升,形成合理的文化贸易结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企业不断增加文化产品种类,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的需求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准确地验证了这一点。2012年,我国共出版了41.4万种的图书,比2002年的17.1万种增加了24.3万种,年均增速9.3%,有17.2万种图书重版或重印,比2002年的70269种增加了10万多种,年均增速9.4%。2012年,新闻出版全行业收入达到16635.3亿元,同比增长14.2%;国内电影票房达到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我国城市电影票房连续10年的平均速度增长超过30%。动漫产业的产值则从年的不足10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60亿元。中国文化产业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文化贸易产品结构

1.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一枝独秀”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产品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品、声像制品、设计品、新型媒介物、表演艺术品、印刷品和视觉设计品等。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一枝独秀”,进口产品结构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设计品是中国最主要的文化出口产品,占比70%以上。而如影视媒介、表演艺术、出版物等核心的文化产品所占比重很小,不足3%。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一枝独秀”态势。这虽然发挥了中国低廉制造成本优势,但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出口产品主要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无法促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大幅度提高。

2.进口产品结构呈现“三足鼎立”

与文化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相比,中国文化贸易进口的产品结构却是有所不同。由图4可以看出,设计品、新型媒介物和文化艺术品是中国文化产品进口的前三甲,三者所占中国文化产品进口的比重合计达到了85%以上。其中设计品所占的比重达到40%,虽然设计品所占的比重很大,但是新型媒介物和文化艺术品所占比重也不低。所以,文化贸易进口产品结构没有像出口产品结构一样出现“一枝独秀”之势,而是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声像制品、表演艺术品和视觉艺术品三者的所占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比重很小,不足5%。另外,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数据库中数据可知,文化艺术品的进口比重由2002年的19.29%下降至2010年的13.43%,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新型媒介物的进口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总的来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进口产品结构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三)文化贸易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主要是指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本节主要从出口市场结构和进口市场结构来分析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市场结构,并着重分析文化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国情况。

1.出口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出口市场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西欧、北美和东南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市场排名前十位的均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且前十大出口市场所占比例波动不大,其中美国所占比例达到了三成

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出口市场分布中,发达经济体所占比重最大达到62.2%,发展中经济体所占比重次之为33.2%,转型经济体所占份额最低为4.6%。由此可见,发达经济体仍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最大的出口市场。

2.进口市场结构

就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进口市场而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平分了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进口市场。*李怀亮、虞海侠:《我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结构及竞争力分析》,《国际贸易》2013年第9期。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进口市场所占比例波动较大,但不存在比例过大的进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

对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进口数据分析得出,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平分了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进口市场。但是目前来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最大的进口市场依然是发达经济体。由图6可以看出,在2010年中国文化贸易进口市场分布图中,发达经济体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5.9%,发展中经济体所占比重次之为43.5%,转型经济体所占份额最低为0.6%。

二、影响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竞争力因素

(一)文化贸易竞争力因素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用以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文化产业“走出去”竞争力的强弱,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如下计算:

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

其中,分母为文化进出口总额,分子为文化净出口额。

第一,当文化出口额小于文化进口额时,文化净出口额是小于0的,此时,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也是小于0的,这说明文化出口的规模小于文化进口的规模,并且当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时,说明文化出口额与文化进口额之间的差距越悬殊,同时也就表明文化产业很难“走出去”,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第二,当文化出口额大于文化进口额时,文化净出口额是大于0的,此时,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也是大于0的,这说明文化进口的规模大于文化出口的规模,并且当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时,说明文化进口额与文化出口额之间的差距越悬殊,同时也就表明文化产业“走出去”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

第三,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是一个介于-1与1之间的数值,并且当文化出口额与文化进口额相等之时,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

贸易竞争力指数简称NTB,是指某一产品的净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的比值。NTB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若NTB值大于0,则说明该产品具备竞争力,反之则说明该产品不具备竞争力。*林孔团、翁木英:《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福建与部分省市的比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第1期。

本文选取了三类文化产品为研究对象,第一类为图书、期刊、报纸,第二类为电视节目,第三类为音像、电子出版物。并计算出了这三类文化产品2005年、2008年、这三年的文化产品NTB指数。中国核心文化产品NTB指数可以看出,中国核心文化商品的NTB指数均处于-0.5到-1之间,表明中国核心文化产品竞争力差。*张帆、张毅:《中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对比分析》,《当代经济》2014年第19期。

1.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

文化货物贸易的强弱并不代表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只是说明在文化产品的加工出口方面占有优势,这主要是文化产品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货物贸易也是加工贸易的一种类型,不论是艺术、音乐、设计等分支行业,最终都要形成产品实物,都需要投入资本和劳动力,同时我国和印度劳动力价格较低,均为制造业大国,通过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可以生产大量的文化产品实物,在国际文化货物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从而文化货物贸易的竞争力较强,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较高。

与此相反,劳动力成本较高,不适宜直接生产文化产品,这些国家主要输出文化创意,并非产品实物,其文化货物贸易的竞争力指数较低。因此,通过文化货物贸易竞争力指数来反映文化产业的强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

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以上,表明在文化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贸易保持顺差,作为文化产业强国,在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其出口的产品并非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比较优势,从而体现在较高的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值上。而当文化贸易竞争力指数值在0以下时,表明这些国家在文化服务领域处于劣势地位,贸易保持逆差。

中国在2006—2008年间的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值小于0,说明在文化服务并不是中国的强项,而在2006—2008年间有所提升,则达到0以上,在2012年受大环境影响下滑到0以下,但2013年就恢复到0.5,并为历史最高值,这表明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实现了较大的飞跃,从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

(二)文化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因素

文化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是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角度来探讨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常情况,一个国家其文化产业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那么该国的文化产业也必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市场竞争力通常通过文化产业国际市场份额和国内市场份额来反映。

1.文化产业国际市场份额

文化产业国际市场份额反映的是国内本土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状况。一般而言用文化产业的制成品出口额占全世界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表示。产业国际市场份额指标数越大,则表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国际市场占有率(M)的大小,有不同的代表意义,代表着不同的国际竞争力强弱水平。当M值大于10%时,代表着该国国际竞争力非常强;若M值处于5%和10%之间,代表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若M值处于1%和5%之间,代表贸易国际竞争力一般;若M值小于1%,则代表贸易国际竞争力非常弱。

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不仅反映出该产业的纯经济实力,同时也反映着国际上对该文化的认同感,国际消费者越认同该文化的文化内涵,那么就越愿意购买该国的文化产业,相应的该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就越高。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那么意味着国际上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越高,相应的文化产业的安全度就越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本国文化产业制定国际发展战略上是一条不变的黄金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当下,对于文化产业这种主打精神内涵的产业而言,同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的,只有具有本国特色的民族产品才更有可能引起国际消费者的兴趣。一国的文化产品要想在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就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对该国文化的认可,这种认可不仅仅会带来经济上的获利,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国家形象的成功塑造。

M值的最高值出现于2005年为2.35%,M值的最低值出现于2008年为2.13%,整体来看M值波动不大却一直在较低值附近浮动。从到2012年这9年间数据可以看出,M值均处于1%

2.产业国内市场份额

产业国内市场份额反映国内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和竞争力情况。在此我们用文化产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与国内市场全部销售额之比来衡量。事实证明,产业国内市场份额越大,表明国内市场大部分都为本土企业所占领,那么本国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地位就越高。文化产业的国内市场需求规模越大,表明国内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高,庞大的文化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国内文化企业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国外文化企业提供了进入的空间。国内市场规模越大,同时产业国内市场份额越高,说明国内文化企业是国内文化大市场的主要供给者,国内市场主要处于国内文化企业的控制之下。

三、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目标市场

明确文化产品的目标市场,也就是要明确文化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文化产品出口地理方向的确定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开拓市场,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市场需求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产业要实现“走出去”,必须明确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需求。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目标定位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首要解决的问题。当今世界,文化贸易比较活跃的地区集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我国文化产品若想打入国际市场,应更加贴近这些国家的需求偏好,这需要立足我国文化产品的特色,使文化产品能更好地适应欧美国家的消费习惯,以及对我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认同。同时,也要紧紧抓住东南亚、南亚、东北亚等周边国家市场,这些国家地区与我国地缘相近、语言相似,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便于展开文化贸易。尤其是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在文化方面同宗同源,便于开展文化贸易,融入这一地区的文化市场。*袁晓莉、张宁:《中日韩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1期。因此,从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目标市场或者地理方向来看,应重点考虑三个地区,即文化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欧美地区、与我国形成紧密贸易关系的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同根同源的东北亚地区。

(二)明确中国文化产品的竞争优势

文化产品与其他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中国文化产品的优势在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文化传统。自2008年以来,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和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连年增长。在全球文化市场、文化产品贸易市场上,中国总量占到了19%,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文化产品生产国。目前我国出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60%以上是文化娱乐设备、文化艺术用品和设施、体育健身器材、印刷包装产品、会议展览以及服务等,我国已经是世界前三大文化产品出口国家。我国文化产品最明显的优势是中国特色,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在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了解中国有很大需求,而中国文化产品是最能反映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也是将中国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最好载体。在文化产品设计、创新中尽可能将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内涵于产品之中。除此之外,中国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制造产品具有价格上的相对优势,在保持这一优势的基础上,如何寻求其他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方式迫在眉睫。因此,明确我国文化产品的竞争优势,对拓展国际市场将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

(三)培育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竞争力

文化产品的品牌优势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历久不衰的文化品牌蕴含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精髓。以“老字号”品牌为例,中华老字号品牌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不仅包含了独特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民俗风情、道德信仰、文化内涵、地理条件乃至价值观念、人生哲学,同时,也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对于品质、口碑、诚信等传统经营理念的追求,这些文化特色同时也是现代品牌要素构成,为品牌开发、品牌延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培育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竞争力,一方面,对已具备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进行深入挖掘和高度提升,提升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将产品与相关产品进行深度整合,发挥其带动作用,将更多的文化产品带出过门。另一方面,对尚无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加大扶持力度,促使优质品牌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四)深入了解贸易对象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篇7:定好企业走出去的路标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 很多城市和企业依然不知道要卖什么, 还在丝绸、茶叶、瓷器等“老三样”上做文章, 或者认为“新三样” (高铁、核电、航天科技) 是国家和国有企业的事情, 既不是自身的需求, 也不是自己的强项, 因此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不够、介入性不强。

经济项目上做文章

故此, 中国城市和企业首先要在“买卖”等务实的经济项目上做文章。在很大程度上, 之所以不知道卖什么, 主要是因为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此外, 我们要摆脱对稀缺性资源的依赖, 摆脱“有什么就卖什么”的顽固惯性。例如, 一说到东北就卖粮食, 一说到内蒙古就卖羊肉, 一说到新疆就卖能源和棉花, 一说到宁夏就卖枸杞, 一说到广西就卖水果、橡胶和黄花梨……另一方面, 要摆脱各省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惰性。例如新疆举办亚欧博览会, 仅新疆企业是难以满足近50个亚欧国家商业需求的;广西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 广西企业也满足不了东盟十国的差异性需求;宁夏举办中阿博览会, 22个阿拉伯国家到宁夏发现可买的东西实在不多……因此要打破地域限制, 在务实的经济项目上做文章, 找到市场的盈利点。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 很多企业“蜂拥”而出, 不分企业业绩、能力、口碑、背景等, 统统喊着“一带一路”的口号, “攻城略地”, 其场面颇为壮观。

但是, 越火热时越需要冷静, 需要国家对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进行识别管理, 建立优质企业名单 (红榜) 和不达标企业名单 (黑榜) 制度, 不好的企业和项目上黑榜, 优质的企业和项目上红榜, 国家要支持有能力、有品质的企业做大做强海外业务, 鼓励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逐步提升能力、树立品牌, 并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代表中国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企业目前“走出去”的很多是重资产项目:港口、运河、高铁、核电、大坝……这些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 我们再怎么低调, 都会被人以高调看待, 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战略意图”。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分析这些重资产项目了, 他们认为这些项目是中国国有企业做的, 而且这些企业几乎都具有军工背景, 所以警惕性上升。例如, 瓜达尔港、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尼加拉瓜运河等, 总让人感到这些项目背后的动机“不一般”。因此, 我们要打造一批能够理直气壮推销的轻资产项目, 如现代农业、中国餐饮、民俗文化、中医药等, 但前提不是仅卖历史久远、独一无二、价值连城的稀缺资源, 而是要通过资源的整合与转化能够严丝合缝地对接国际需求, 在“必需品”上做文章。

不要忘记和冷落国内市场和需求。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脉络是:由沿海向内陆延伸, 由东部向西部推进。“一带一路”也要服务我国广大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 西部内陆地区一方面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另一方面还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有效释放发展潜力和空间, 将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前沿。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激励东部沿海的优质企业和负责任的跨国公司主动到西部去, 既把项目和资金带到西部, 也把相互了解和彼此欣赏带到西部。

避免“一带一路”主体资源的碎片化。要实现国内“四大主体资源”的联动效应。“一带一路”的有效推进, 既要靠企业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 也要靠政府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 两者如车之两轮, 需要同步驱动;学者、专家、智库是第三大主体, 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中枢和大脑, 要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没有思路就没有丝路”;第四大主体是媒体, 媒体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插上飞翔的翅膀。目前, 上述四大主体基本上是分散的, 相关资源整合严重不足。此外, 有很多政府、企业和高校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 但大多数单位只不过是挂一块牌子而已, 没有整合上述主体资源, 没有进行实地调研, 甚至没有专业的研究人员, 最终很难向社会提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国内主体资源的碎片化, 必然无法形成合力, 无法对接国际资源。

走出去要做足功课

不要过度放大“一带一路”的风险。从2013年9月至今, 同“一带一路”搭配最多的词汇可能是“风险”, 但诸多的风险分析基本上是泛泛而谈, 而且仅仅讲风险是不够的, 关键是要提供具体落地的可操作性建议。其实, 中国企业不走出去也有风险, 而且风险可能更大。原来问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 很多企业家回答:“要服务国家战略”。现在的答案往往是:“走出去是要解决生存压力。”可见, 企业家越来越在商言商, 这是件好事。因此, “一带一路”建设中, 不要过分夸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 关键是自身要准备好、要把项目选好, 要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和品牌意识。

把产能合作的基本内涵讲清楚。“一带一路”上的产能合作要从“三个一”入手。具体来说:“一个前提”是中国在诸多领域拥有先进的富余产能, 如钢铁、水泥、铝、平板玻璃等。“一个条件”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铁路、公路、核电、电力等领域有竞争优势。上述富余产能能够提升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一个路径”是在沿线国家就地取材, 并建立相关园区, 一方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以解决中国富余产能的出路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沿线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最终实现合作工业化和共同现代化。当然, 产能合作的升级版是基于平等与需求层面的产业合作。毕竟同产能相关的词汇往往是“过剩”“富余”, 这些词汇首先不准确, 是相对的, 同时也容易形成“中国中心主义”的错觉。

篇8:走出去的中国出版

回到国内,4月份的图书零售市场依旧在低谷徘徊,开卷综合指数为265.86,较之上月减少了29.10点,环比下降9.87%,同比也下滑2.96%。在全国9个主要细分市场(文学、经管、教辅、少儿、法律、英语、医学、生活、计算机)中,除文学和少儿两类表现不俗,稳中有升外,其余各类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6月1日,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即将在宁夏银川市举办,同时6月1日也是儿童节,是少儿类图书的销售高潮,借助这些书展和节假日的带动,图书零售市场有望在5月底开始逐步回暖,走出淡季,继而将迎来7月和8月的暑期黄金销售档期。

书值几钱?

4月作为传统的销售淡季,也是出版社新书亮相的低潮期。本月上榜新书数量明显减少,且重量级新书不多。虚构榜上,共有7本新入榜图书,1本返榜老书,韩寒“计划外”推出的新书《光明与磊落》,上市当月即顺利入榜,并高居首位。2011年底,一场由“代笔门”而掀起的“方韩大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讨论,至今依旧风波不断。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青年作家,韩寒一直饱受争议,此次“打假英雄”方舟子斜刺里杀出,爆料韩寒是“人造明星”,质疑其作品为代笔之作,引起不少读者的强烈反应。而面对方舟子等人的怀疑,韩寒于今年初发表博文《<光明与磊落>,我的手稿集》,对外公布了《三重门》的手稿照片,并宣布计划将其出版成书以证清白。数月后,《光明与磊落》在千呼万唤中应运而生,一书二册,分为《光明》与《磊落》两个分册,前者为精美手稿笔记本,内含部分杂文原始手稿以及未发表诗作,后者为《三重门》全版手稿(含初版时未采用的10000多字手稿)影印版以及韩寒最新创作谈。除代笔话题之争外,该书共计700多页,却仅10元的定价也成为其重要的营销噱头,对于囊中羞涩的广大读者而言是最大的福音。不过,超低的定价,对于韩寒、出版商和发行商而言,都是“共亏”的尴尬境遇,出版商为尊重韩寒先前的10元定价承诺,维持了10元的市场售价,同时又以9.5折的超高折扣发货(市面折扣多在五折六折左右),直接导致众多实体书店的公开拒售。一时间“卖,还是不卖”成为了许多书店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涌现了诸如限量购买(一人限购二本)、捆绑销售(与其他图书一起销售)、溢价销售(以高出出版方定价的价格进行售卖)等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

上月位居次席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依靠 “青春”与“回忆”,热度丝毫不减,本月继续稳居亚军之座。《后宫·如懿传》《晚秋》的上榜均与同时期上映的影视剧有关。作为国内青春爱情小说的代表作家,匪我思存的作品也是畅销榜的常客,本月新作《爱你是最好的时光Ⅱ》成功入榜,并位居21位。

非虚构榜上,新书表现乏力,仅有一本新书入榜,前六名上榜图书保持稳定,仅有若干次序变化,《史蒂夫·乔布斯传》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依然稳居前两名。作为本月唯一入榜新书,《飞蛾特快》由郭敬明领衔的青春文学团队带来,而该团队一向以设计新颖、创意多变著称,此次《飞蛾特快》在形式上进行了较大突破,以明信卡片集的形式出现,将读者重新带回令人怀念的明信片时代。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通讯方式日新月异,地球村让人人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近,但在缺乏内心沟通的当下,便捷的交流方式却难掩日益疏远的心灵距离。一张简单的明信片,几行亲切的手写字,寄托了无尽的纯真情怀。《飞蛾特快》集结了郭敬明旗下笛安、落落、安东尼等多位人气作者及特色插画手和新锐摄影师,作品以季节为经线,以情感主题做纬线,打造一套凝聚华丽设计与人文气息的精美图文集,融入一年中各个节日的习俗氛围及“亲情、友情、爱情”的永恒主题,配以精妙美文,可谓兼具了观赏性与实用性。该书的成功,也让出版人对书的形式和价值有了更多思考。其余四本新入榜图书均为经典老书,金一南的《苦难辉煌》、龙应台的《目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及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升级版)》虽然本月位次不高,在20名开外,但它们均是榜单常客,其中《文化苦旅》更是累积上榜92次,出版十年来,几乎大半时间都活跃于畅销榜上。

少儿榜上,年初开始表现抢眼的两套系列图书“植物大战僵尸秘密武器故事系列”和“墨多多谜境冒险系列”,本月继续走红。前者更是本月上榜新书品种最多的系列(共有6种新书),至此该系列12种图书悉数进入少儿畅销前30名,无疑是上半年少儿图书市场最闪耀的新星。“墨多多谜境冒险系列”作为国内优秀的原创少年冒险小说,从去年初即开始出版,经过一年多的营销宣传和市场沉淀,近几个月均有作品持续上榜,本月上榜的两本《查理九世(2):恐怖的巫女面具》和《查理九世(6):吸血鬼公墓》均是去年业已上市的图书,其成功入榜,充分体现出系列图书的整体优势和互相带动作用。

不太平的和平年代

当军事战争剧此起彼伏地活跃在荧屏幕上时,图书市场似乎成为战争遗忘的角落。回顾近几年的畅销榜,鲜有战争类小说上榜,也许只有影视剧才能更加真实地还原战争的本能面目。本月,一本名为《长津湖》的新书逆势而上,骤然成为市场宠儿,不仅成功上榜,且高居第八位。这部作品以抗美援朝中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为创作背景,作者王筱出身行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凭借自身二十年研究朝鲜战争的长期积累和对长津湖战役幸存将士的亲身采访,再现了60年前震惊世界的中美强强对决。

而该书的突然走红,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2011年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多变,制造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主导者拉登命丧美军枪下,中东北非接连出现政权更迭,叙利亚内外交困,伊朗面临制裁危机。中国同样承受重重压力,继美国奥巴马总统高调宣布重回亚洲后,日本对钓鱼岛、冲之鸟礁频施手段,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蠢蠢欲动,南海上空阴云密布,危机四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环顾当前中国周边之局势,不正与60年前朝鲜战争时的国际环境相近,且更为复杂。而此时《长津湖》的问世,恰恰勾起了广大读者对往昔的回忆,进而产生阅读的冲动和欲望,诚如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所言,《长津湖》的出版必将成为今年中国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出版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核心,同样时时刻刻与国家的命运同呼吸共命运。

“二号首长”再接再厉

官场小说究竟有多热,且看书店之陈列与销售之排行。在实体书店,官场小说总被优先摆放在显眼位置;在畅销榜上,各类官场笔记、“一把手”、“二号首长”,连绵不绝。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神秘的官场充满了好奇心,即使不能一朝高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也希望透过小说一窥究竟,晚清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是古代官场小说的代表,亦是同时期的畅销小说。近十年来,特别是从1999年王跃文的《国画》问世后,一大批作品成为图书市场上的热点和焦点,不仅因为官场生活最能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更有不少人将其视为仕途晋升和处世为人的指南攻略,官场小说的热潮悄然兴起,同时也成为畅销榜上的常客。

本月,《阳谋高手》的上榜,也让黄晓阳的“二号首长”系列继续走红市场。与以往其他官场小说作者不同,黄晓阳并没有入仕为官的生活体验,之前的作品主要是名人传记画册,从去年年初转型官场小说后却如鱼得水,首作《二号首长:当官是一门技术活!》被称为自《国画》以来最畅销的官场小说,《二号首长2》《高手过招:将为官艺术完美到底》也4个月左右为周期推向市场,本本都是四五十万字的长篇大作,其创作力令人叹服。

上一篇:读易经学做人处事下一篇:XXX先生九十祝寿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