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铁如何走出去

2024-05-15

中国城铁如何走出去(精选八篇)

中国城铁如何走出去 篇1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目前中国的文化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服务业贸易一年逆差大概为1 000多亿美元,仅旅游方面就占了700多亿美元。我们在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只有一项有优势,就是文化制造业,一年的贸易顺差大概有200亿美元。但文化制造业主要局限于硬件产品,比如说玩具、娱乐设备、乐器等等,是制造业和文化交叉的产品。

陈少峰指出,加强文化竞争力,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从市场发展格局来看,虽然目前市场容量已经不成问题,但这些年文化产品出口、对外文化贸易方面还是比较弱,仍然以文化事业交流为主。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篇2

其中,TCL集团的国际化进程无论是在其过程,特色还是在遇到的问题上都比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下面具体地分析一下TCL的国际化进程。

一、TCL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篇3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主要特点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始成为一股令人关注的潮流, 据不完全统计, 到2010年底, 我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累计量约是3300亿美元, 其中金融类大概占20%, 80%是非金融类, 也即是实业类的投资, 大约有2600亿美元。境外总的资产存量, 据商务部的统计, 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 就业所雇佣的外籍员工大数统计超过了45万人, 在全球跨国流动, 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 从2005年的第17位, 现在已经上升到世界的第5位, 在发展中国家是第1位, 并且已经持续多年。

(一) “走出去”的领域和形式不断扩展。早期, 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为简单从事进出口贸易、对外劳务承包等少数领域,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 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更加多样, 已逐步发展形成了以对外工程承包、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兼并收购、境外上市、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等多种形式并重的格局。跨国并购已成为“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涌现了一批令人瞩目的并购案例:如中海油服收购挪威Awilco公司、华能集团收购新加坡大士电站、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等。

(二) “走出去”内涵不断丰富。随着“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 我国企业“走出去”内涵已从简单的商品输出、劳务输出扩展至投资输出、技术输出、文化输出。针对我国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薄弱的情况, 一些企业把投资的重点放在利用国外的技术和人才的投资上, 采取收购整合国外的高科技企业, 收购国外高科技品牌、研发机构或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先进和适用技术。同时随着跨国并购的不断增加, 中国的管理文化、传统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

(三) “走出去”主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大型国有企业作用明显。我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 海尔等一批有实力的工业企业已初步建立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 具备了跨国公司雏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有色建设、中水产、黑龙江森工集团等大型资源类企业已成为我国开展跨国经营的主力。除了国有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之外, 非公有制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一些民营优势企业正在发展成为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跨国企业。如吉利汽车并购了已有80多年历史的欧洲著名豪华车品牌沃尔沃。奇瑞汽车签署投资总额为10亿美元的意向协议, 在白俄罗斯建立组装工厂。

二、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自身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成绩显著, 失败的案例也历历在目。2004年, TCL高调海外并购曾经引起一时轰动, 但后来的结果表明, 这两桩收购案可能未必是合适的选择。同样是2004年, 上汽以5亿美元控股韩国双龙汽车, 作为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几年下来, 上汽承受5亿美元的损失, 收购以失败告终。再如, 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也曾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代表, 但收购后的整合之难, 以及其获得IBM的Think品牌的有限使用权对联想发展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使这桩收购案也受到怀疑。我国企业“走出去”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 缺乏对自身经营管理实力和发展阶段的正确把握。

一些自身实力较弱的企业在“走出去”前缺乏对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科学评估以及企业发展阶段的正确把握, 认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意味着所有的企业都能够走出去, 企业一定要开展跨国经营, 到全世界寻找和开拓市场, 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结果很快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颓败。

(二) 缺乏缜密的海外经营宏观规划和风险评估。

有些“走出去”企业没有将海外投资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 缺乏海外投资的中长期计划, 直接导致企业对外投资动机不明, 投资的随意性较强。企业在投资决策前对投资国的环境和政策没有进行认真、深入、细致的分析, 对国外投资竞争环境、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技术适用性认识不够, 可行性分析不科学, 有的项目甚至不作境外市场考察就编制可行性报告, 造成投资决策失误, 投资项目经济效益不佳甚至亏损。

(三) 对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不高。

世界各国都有独特的文化, 文化渗透到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许多失败的“走出去”案例中,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的挑战还在于进入东道国后的文化整合。一些走向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 漠视跨文化融合, 往往导致国内管理团队与国外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源整合不成功, 人员间难以融合, 而造成管理困难;还有一些投资项目成为企业短期利益驱动下的“一锤子”买卖, 企业不注重在东道国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不注重与当地社区建立和谐的关系, 加之某些国家反华势力暗中利用, 导致当地百姓与我境外企业和人员关系疏远, 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引发各种安全事件, 给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带来重大影响。

(四) 不熟悉东道国法律环境。

有资料表明, 中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行业和一半以上的企业对国际标准体系和营销惯例等不甚清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 特别是进入法律比较健全、依法维护权益意识比较强的发达国家时, 对企业所在国法律环境了解程度的不足, 成为国际并购与经营的额外风险。比如在中国, 因《劳动法》产生的一些问题, 损失不会太严重, 但是在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就会很严重。当年, 首钢收购秘鲁铁矿就是因为对当地的法律文化环境, 特别是对当地的劳动法、工会法知之不深而交了昂贵的学费;再如中国企业在东道国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人事、财务管理制度, 甚至不遵守东道国的会计、税收法规, 引起当地政府不满, 进而引发外派人员难以取得工作签证、企业被歧视孤立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三、实现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的有效措施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要更好地“走出去”, 应做到“出得去、站得稳、融得进、持得久”。

(一) 首先要“出得去”。

“出得去”指企业要具备经济实力 (资产规模、资金规模、融资能力) 、技术实力、人才实力, 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 才能打败其他竞争对手, 在国外获得好的投资项目。企业要具有比较优势主要靠自身不断创新, 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出得去”也指企业在“走出去”之前, 要进行科学充分的论证, 要根据自身优势和投资动因选择好的投资模式和项目, 不能盲目跟风。在确定“走出去”决策时, 一定要进行认真论证:

首先进行必要性论证, 面对企业发展的瓶颈, 是否除了海外投资就没有其他出路?如果能够继续在国内市场得到相应的市场份额, 就要清醒地分析。不能单纯为了赶潮流而“走出去”。其次, 进行合理性论证, 分析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是否具备比较优势?能否获得协同效益?第三, 进行目的性论证, 获取原料产品、扩展市场、改善资源配置效益、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这些不同的投资动因, 对于一个企业是难以兼得, 应明确主要目的。第四, 进行商业性论证, 企业是商业性组织, 决策的主要出发点是商业利益, 要充分考虑盈利的机会和风险。第五, 进行阶段性论证, 企业“走出去”的成效, 主要不是表现在对外投资的项目数量和规模, 而是从初级形态提升到高级形态, 即从产品和市场导向提升为资源配置效率导向。这一提升也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跨国公司的诞生。

(二) 其次要“站得稳”。

“站得稳”指企业具有抵御相关风险的能力, “走出去”项目顺利实施, 达到了既定的投资目标并为在东道国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站得稳”, 一方面要对投资国和地区的外商投资政策和各种有关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市场状况、消费特点、产业竞争力等进行深入了解, 选择自身有比较优势而对方相对薄弱或当地欢迎投资的产业进行投资;另一方面要重视“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 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走出去”项目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多, 涉及的范围广, 各种层面的关系复杂, 具有高风险的特征,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 经济的恢复往往缓慢且充满着不确定性, 更需要投资主体全面分析和有效管控各类风险因素。在投资之前要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 采取预防性措施去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要随时研究、跟踪可能发生的风险, 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取得投资项目的成功。

(三) 再次要“融得进”。

“融得进”一方面指企业能够将海外投资项目与国内主营业务较好地融合、发挥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也指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较好地融入当地文化, 采取有效措施适应投资国文化及法律制度与我国的差异。

在跨国并购中, 完成战略性海外并购后, 企业初步从一个国际企业演化为了跨国公司, 成为其他全球跨国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如何顺利进行全球业务整合, 充分整合两家企业的优势资源, 应对全球竞争对手, 将是所有完成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企业文化和法律制度上的差异, 这个也是绝大部分中国企业在西方的初期收购业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融合不同文化过程中存在着困难, 这种文化差异是由地域上的距离, 语言以及管理理念的不同造成的。

这一点从国内某知名消费类电子企业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及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的案例中可以看出, 该企业在管理方式上更加倾向于东方的价值标准, 在人情的考虑和对产品的研发销售的定位这一点上, 和务实的欧洲人显然无法协调。企业认为汤姆逊、阿尔卡特的亏损, 主要是因为运营成本太高, 而习惯于低成本运作的该企业认为用“中国方式”可以把这个国际企业的成本降下来。但是很快, 他们就发现自己的想法过于简单, 因为这些国际企业的成本不是可以通过“中国方法”能降下来的。中国企业习惯用裁员和减薪来减少成本, 但是, 在强大的工会与法律面前, 此路不通。在法国, 企业要裁人, 成本非常高, 甚至需要政府批准。同时, 要求国外员工加班根本不现实, 加班费用也很高。当节流难以实现、开源又出现偏差时, 陷入困境就在所难免了。

(四) 最后要“持得久”。

“持得久”指企业在投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在投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先练好内功, 踏踏实实地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 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才是长久的立身之计。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一些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在技术、规模、品牌、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特别是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这些企业的相对优势比较明显, 竞争力较强。这为这些企业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投资 (新建投资、合资合作、收购兼并) 创造了新的可能。在这一领域, 诸如华为公司、中兴公司、万向集团、海尔公司以及东南沿海的许多纺织、制鞋等轻工业的民营企业等都是其代表。

中国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切实关注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问题。中国的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然而, 在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中, 中国对外投资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负面问题, 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中国对外投资多流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采选业以及水电站建设等投向, 这些都是涉及自然资源开发的敏感领域, 导致“中国环境威胁论”开始渐渐出现在西方的媒体上。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批评, 个别媒体还存在恶意歪曲中国形象的嫌疑。为保证中国的对外投资与所在国家及社区长期的资源共用, 利益共享, 为和平崛起的中国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 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问题, 一方面建立和维持适合本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 采取清洁生产模式、减少或避免在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另一方面要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机制, 遵守项目所在国的环保政策和标准, 实施的境外项目应符合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的要求, 并取得相应的环境审批许可, 同时要尊重当地居民对土地、资源的权力, 妥善处理好移民问题。FIC

中国城铁如何走出去 篇4

最近几年来, 我国的出版业发展迅速, 竞争实力不断提升, 与国际出版业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对国际出版业也不再陌生。如今的中国出版业的最大愿望就是要走出去, 但是对此的研究不够全面系统。本文就中国出版业“走出去”面临的难点问题, 并提出建议。

当前中国出版业面临的难点问题

1.出版业行业主观能动性不强:我国的出版业属于“内向型”模式, 由于国内的市场较大, 出版社只专注与国内市场的开发, 图书也是按照本国人的喜爱和品味出版的, 很难受到外国人的喜爱。另外, 图书的外包装和宣传力度不大, 国际市场的运作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只追捧引入国外畅销书籍, 对“走出去兴趣”不大。根据市场经济客观规律, 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参与市场竞争合作的最大目的是为了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然而,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国内出版企业“走出去”, 投身于国际市场竞争是在政府完成社会效益战略的情形下进行的, 是为了实现政府扩展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的影响力的战略计划。由于我国文化在国际市场上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我国文化产品尤其是现代文化的出版书籍在国际商场上不受欢迎, 取得利益更是难上加难。因此, 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由于政府社会效益迫使之下开展的, 出版单位还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

2.外语和经验人才的缺失:当前, 我国出版行业面临语言翻译的难题, 严重阻碍了中国图书“走出去”的发展进程。翻译能力不强, 输出的图书语言单一, 大多数出版单位都是实行中文版本直接输出, 较少有英文版本, 极少涉及其他语种的图书版本。我国当前拥有很多外语翻译人才, 然而缺乏汉语翻译人才, 我国当前拥有大量的题材新颖、观点鲜明的图书资源却无法很好地被外国读者所阅读。我国翻译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 例如, 薪酬待遇不丰厚、翻译学术研究缺少、政策支撑力度都不够等。

另外, 我国熟知国外出版市场特征和途径的版权交易人才缺少, 也限制了我国图书对外营销进程。事实上, 国际市场对我国音像制品喜爱之情不断上升, 特别是对介绍我国产品的书籍更加喜爱, 但是国内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主要是音像制品没有英文翻译和包装与国际市场不相适应。

3.出版行业自身实力差, 竞争力不强:当前, 我国的出版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其自身实力不强, 竞争能力较弱, 不能满足国际图书市场竞争的需求。在开展版权输出时并未完全考虑到中外之间的文化差异, 向外输出版权的途径较少, 信息不通畅, 出版行业对“走出去”的激情不高, 另外, 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支持力度还不够大。

4.出版图书出口渠道不通畅, 文化影响小:当前, 虽然我国的出版图书很繁荣, 但是其出口渠道不通畅、语言不通等阻碍着我国出口图书业的发展。

第一, 目前, 国内出版行业基本是中文图书出版, 外语版本或中外对应版本图书数量甚少, 也仅仅是在海外华人、华侨、西方少量图书馆之间流通, 很难打开西方社会的市场;第二, 图书出口采用无规则销售模式, 销售体系不健全, 阻碍着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的进程;第三, 图书的种类不断增加, 但是趋同化、平淡化、庸俗化等问题严重, 从而导致了内容符合海外读者需求的图书越来越少;第四, 出口渠道单一、重视实体店的建设, 忽略网点的作用, 不注重网络信息的利用, 无法全方位开创外国市场。

5.版质量低, 文化传播力弱:最近几年, 我国的出版出口种类较多, 出口贸易逆差不断减少, 版权贸易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依据外国市场的销售数据分析, 当前我国的版权出口质量普遍偏低, 销售的刊物较少, 本国文化蕴涵较低, 很难进入国外主打市场, 国外的影响力偏低。主要体现为版权出口税收偏低, 图书结构不科学、趋同性严重、销售渠道不通畅等诸多因素制约着版权出口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进程。

新形势下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发展措施

1.政府应加大对出版行业“走出去”战略的支持:国家设立专门的出版行业“走出去”发展战略资金, 对重要发展项目研究投入补助经费, 另外也要注重出版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新技术运用给以资金保障。同时在国内组建出版集团的航母, 经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加快出版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2.加快构建高水平的翻译人才队伍:加快翻译人才建设步伐, 注重对出版经营人才的培养, 培育出能力强和多才能的经营管理者, 实行“国内翻译, 国外出版”的最新出版形式, 促进出版业“走出去”的步伐。注重政策的支持力度, 尽快制定出与出版“走出去”相关的税收、财政、外贸等举措, 开展多种类、多层次的“走出去”格局。构建扶持出版业出口的长效制度, 加强促进出版业对外拓展的速度, 其中最关键在于培育大量的熟知出版市场、掌握出版业国际机制、熟悉国际经济法、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多能人才。另外, 构建翻译人才信息库, 健全翻译人才的管理机制。

3.注重出版产品质量:出版行业在开展“走出去”战略时不仅仅要注重数量的增加, 更要重视出版产品质量, 从而切实增强我国出版产品在国外的影响力。因此, 出版产品要加强做好如下几方面:1) 出版企业要严抓图书质量。根据出口的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读者要求, 有目的性地选择图书内容, 设计包装, 加强针对性;2) 转变产品结构。将传统和现代融合, 文化与实用融合, 要关注国外对我国关心的热点, 以及国外社会对我国经济的密切关注, 除去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学习等实际的工具书外, 也要注重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其中包括技术、文艺等产品, 提高国际读者的熟知度;3) 特意创造外向型书。图书内容要具有独特的故事情节。采用外国读者喜爱的阅读方法宣传中国文化和精神, 深入浅出, 切实保证外国读者读懂, 并深刻领会到文化的内涵;4) 重视翻译的质量。广泛吸收各种语言翻译人才, 加强外文出版直接出版强度, 加强国外市场的开发, 提升版权输出力度。

4.增强出版企业实力:在当前全世界出版行业高度垄断的形势下, 我国出版业不能仅仅依靠资本出口的方法加入国际出版市场, 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做好多方面的准备。仅仅实行国内出版业重组, 或者仅仅是扩张国内市场, 是完全不能与国外大型出版企业竞争的。因此, 我国出版企业要抓住时机, 加快构建我国的大型出版航母, 提升出版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力, 切实增强自身实力。

中国城铁如何走出去 篇5

人们一想到美国, 就会想到麦当劳、可口可乐, 更会想到好莱坞那些星光璀璨的超级影星, 甚至连偏远地方小镇的孩子都听过迪士尼动画的大名, 而作为好莱坞电影行销天下的一个最重要的利器, 就是成熟的电影文化工业。剧本、演员、导演、剪辑, 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 它们环环相扣, 共同铸就了美国电影的辉煌, 产出了“类型片”这一尤物, 无所不能, 万试万灵。

中国电影市场很大, 但中国电影不大, 中国文化不大。我们生逢其时, 赶上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无数的资本涌入, 而电影界乱象丛生, 审查制度不断受人诟病, 这些都源于中国的文化工业没有建立起来, 文化只能算一个赚钱的产业, 并不能算作有体系的工业。《捉妖记》在特效完成到70% 的时候, 遭遇换演员风波, 意味着前面所有的制作差不多都白费, 而制作人依然在这么恶劣的情况下重演重制, 并且在宣传的时候着重突出这一点, 为电影加了同情分。其中, “胡巴之父”——导演许诚毅是紧挨着梦工厂、怪物史莱克等闪闪发光的名词[1], 他参照很多婴儿的表情, 将这些妖设定得和怪物史莱克一样, 具有丑萌的特点, 同时利用动画设计师设计表情与动作, 使得胡巴的形象深入人心。

我们重塑文化工业, 不是简单地学习国外的技术与模式, 而应该把文化当作一个体系去建构。有实验表明, 在人的五感①之中, 视觉和听觉占了94%, 视听是我们文化传播的最主要方式, 通过影像来传播中国文化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我们的近邻韩国, 他们的文化随着影像不断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尤其是在东亚文化圈里, “韩流”现象非常引人注目。在它们的文化工业建构中, 将“泡菜文化”所代表的韩国料理, 三星、LG所代表的韩国电子科技, 都轻巧地融入到影像文化的传播中, 以至于韩剧每热播一次, 就有诸如“炸鸡和啤酒”、“三星S6”的卖脱销。

韩国与美国一样, 有着符合自身特性的文化工业, 完备的文化工业使艺术市场得到了保障, 文化作品形成专属风格, 并且规避了由于数量庞杂所导致的作品质量低下, 也更好地处理了政府与艺术文化的原则性矛盾。在这个消费主义当道的社会, 文化工业是电影与文化良性发展的制度性保证, 也是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唯一通道。《捉妖记》《大圣归来》以及其他类似的作品, 能够在中国卖出十几亿的票房, 而出了中国, 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让世界接纳中国文化, 都需要文化工业给予它们强有力的支撑与保护。

二、挖掘本土文化潜力

《大圣归来》源于一个家喻户晓的IP, 《西游记》让人人都对这只桀骜不驯的猴子抱有期待, 它是东方英雄的典型代表。有观众看完眼含热泪, 说这是一部卖情怀的片子。的确, 我们从小看着《西游记》长大, 大圣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里根深蒂固了, 即使在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年, 孙悟空的势头依然不减当年。突然他出现在大银幕上, 片名英文是HEROISBACK, 变成了我们熟悉的英雄, 有失去法力的无奈, 有腾云驾雾的英勇, 无论如何, 他承载了我们一路走来关于成长的所有回忆。《捉妖记》的灵感则来源于《山海经》和《聊斋》, 万物皆有灵成为散发想象力的基础[2]。虽然我们很多人并不觉得自己熟悉《山海经》和《聊斋》, 但实质上, 我们从小到大听过的很多鬼故事都来自于此。《捉妖记》和《大圣归来》都把一个怪力乱神的东方魔幻世界给呈现了出来, 连接回忆里非常熟悉的旧日传说, 创造了一个“人有善恶, 妖分好坏”的人神妖共处的魔幻世界。同时, 两部影片都对中国元素进行了表现, 符纸、剪纸小人、古筝、笛子、扬琴、皮影戏、秦腔鼓韵, 画面色彩旖丽精美, 充满诗意, 让人似乎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新生机。虽然仍然有人觉得影片里的妖怪具有迪士尼的特征, 因为强行的技术平移导致失去逻辑自洽[3], 但在我看来, 这仍然是将中国文化融入影视的一个极好的典范。

这种源自本土文化的叙事经验, 让影片有了民族文化的根基, 在这个制作工业化的时代, 给创作添加了个性化, 也可能为世界电影的发展贡献一个新的类型, 属于中国的类型。早期中国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 生动活泼, 意境悠远, 虚实结合的意境和灵动优美的画面突破了之前动画片一贯的艺术风格, 将静止流于画面的墨色, 灌入了无尽蓬勃的生命力[4]。这些从传统文化中打捞起来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民族文化元素, 都让人对东方电影与文化充满了期待与想象。

三、建构伦理机制

美国电影与文化已经通行全世界, 好莱坞的胜利不仅是因为技术的创新、文化工业的成熟, 更主要的是因为其思想内核所传递出的普世价值, 以及影片伦理机制的健全。

我们为何将影片伦理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 是因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是中国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与输出的重要媒介, 是电影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5]。《捉妖记》里, 胡巴以代孕的方式出生, 丧父与丧母的宋天荫与霍小岚在捉妖过程中意外获得了一种新的父子母子关系, 人妖之间对异类的排斥在亲情中融化, 男主角通过扮演父亲而原谅父亲[6], 并且走出了心里阴影, 这种饱含情感的双重转化给了观众情感的抚慰, 让人感动。《大圣归来》使唐僧变成小和尚江流儿, 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则失去法力, 大圣在江流儿的召唤下重新焕发出英雄的姿态, 它所弘扬的正能量、拯救世界的英雄情结让人热血沸腾, 同好莱坞一贯的“拯救世界”主题遥相呼应。这两部影片都只是简单的二元对立, 善良、正义、坚强、仁慈才是影片所要表现的情感内核。这些并不复杂的价值观与故事交融, 生长出向外的枝蔓, 因为纯洁无害, 所以迅速地被人接受, 并且变为主流电影。由于没有伦理问题的桎梏, 影片想要向外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更容易外扩。

我们常常诟病影片的审查制度, 因为它掐灭了很多创作的灵感, 相当于对创作者进行了一个自我阉割,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它让电影变得“纯洁”, 使电影的发展向外走得更快, 范围更广, 因为符合伦理的影片通常给人感觉更安全。好莱坞商业电影有很多的类型, 故事模板更是数不胜数, 但无论它拍出什么影片, 最终它都能将自由、平等、民主的普世价值和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美式生活方式传递出来。与此同时, 他们还建立了完善的分级制度, 将商业电影与独立电影分离开来, 既保证了电影的艺术性, 又给电影的商业性颁发了“免死金牌”。分级制度是一种伦理机制, 它充分考虑到受众在接纳影片以及相应文化时所遭遇的尴尬, 以分级给电影做了保护的外衣, 让好莱坞大片再也没有任何阻碍。

我们对伦理机制的建构, 也该从如何让中国电影与文化走出去的角度出发, 不应该让伦理来束缚电影的发展, 而是让电影和文化因为伦理机制的成熟而多出一些走出去的机会, 更加不受限制。

参考文献

[1]孙琳.源自东方的世界公民——许诚毅和他的《捉妖记》[J].影视制作, 2015:16.

[2]周夏.《捉妖记》与《大圣归来》:披着妖外衣的人情画卷[N].中国电影报, 2015-7-29 (15) .

[3]杨俊蕾.我要山海经的妖, 你却给我迪士尼的怪[N].文汇报, 2015-7-24 (11) .

[4]姜文杰.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浅析[J].大舞台, 2011:115-116.

[5]袁智忠, 贾森.中国主流电影的商业伦理危机[J].电影艺术, 2014, (3) :81-83.

中国标准“走出去”初探 篇6

1 中国标准“走出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中国标准已经取得“走出去”的突破,但也仅是在个别领域的“点”状覆盖,尚未实现欧美标准所达到的覆盖程度和认可程度。

1.1 中国标准“走出去”的现状

标准是全球通用语言,各国加强标准化战略研究并强化标准化作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加强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标准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国际标准化战略更是重中之重。美、英、德、日等国都出台了国家标准化战略,日本、韩国成立了国家标准化战略协调机构,首相、总理亲自担任“一把手”。各国纷纷通过标准手段抢占国际经济、贸易和科技竞争制高点,主导和影响产业及技术发展。

2000年国家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中国标准有了“走出去”的机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程度在提高,也在承担更多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和领导职务,标准化多、双边合作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与美国、德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55份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涉及欧洲、北美洲等,涵盖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中国标准逐步随产品出口、对外项目工程等一起走出国门,中国标准在航空航天、工程建设、装备制造、铁路等特色优势领域实现“走出去”突破并取得良好效果。中国主导研制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系统已在老挝、柬埔寨、古巴等国家实现商业化运营;依托对外合作项目,我国航天、铁路标准在委内瑞拉、巴西、尼日利亚等国实现了海外应用;2014年中国路桥公司签约实施的肯尼亚蒙内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技术标准,迈出了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关键一步。

1.2 中国标准“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中国标准“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 还面临不少问题。

(1)中国标准认可度不高。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0.5%,中国标准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高铁等领域有类似问题,但这一现象逐步在改变。我国高铁在吸收借鉴日本、德国、法国的高铁原创技术并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高铁标准。经过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但由于我国高铁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造成我国高铁标准体系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并不高,而德国、法国、日本高铁历史较久,其标准在国际高铁市场上特别是在欧洲市场上有较大影响力,占据优势地位。

(2)有效的“走出去”方式还处在探索阶段。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方式目前还是被动式的,主要通过在国外承揽工程项目或援外项目、产品输出等方式, 带动标准“点”状“走出去”。总体上看,中国标准还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走出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3)参与国际标准化程度较低,标准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主导制定并发布的国际标准(ISO、IEC发布标准)共有182项,中国主导制定并发布的标准占比尚不足0.7%,这与德、英、法等发达国家一直占据国际标准掌控和主导地位的现状仍有差距,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也有差距。同时,我国在核心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标准的创新性不强、质量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转化率较低,具备一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协会标准、联盟标准等团体标准仍偏少。

(4)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尚未形成支撑体系。目前,已在工程、装备、铁路等领域翻译了较完善的英文版中国标准,但尚未形成整个产业领域标准的英文体系化,与中国标准全面“走出去”并应用到其他国家仍有差距。

(5)面临国外技术性壁垒影响。美国商务部统计, 超过80%的全球贸易受到标准化的影响,每年金额超过13万亿美元,可见标准化对贸易的影响之大。我国产业、产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既面临歧视性政策壁垒、国际贸易保护等客观障碍,面临设立贸易保护限制条件的影响,也面临技术、标准等非贸易的因素限制,中国标准“走出去”也同样面临国外壁垒影响。中国高铁要进入欧洲市场或实施欧盟标准的目的市场必须达到欧洲标准,装备也必须通过欧洲标准认证。欧洲高铁标准实质上是技术性壁垒,阻碍了中国高铁进入欧洲。

2 中国标准“走出去”方式

中国企业“走出去”能走多远,关键在于中国标准“走出去”能走多远、中国标准能覆盖多广、中国标准认可度有多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对中国标准“走出去”给出了几种方式: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承担更多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和领导职务;加强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出版工作; 标准互认;结合海外工程承包、重大装备设备出口和对外援建推广中国标准等。此外,还可以运用建立示范基地或工程、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推广应用中国标准。

2.1 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发达国家参与主导了95%的国际标准,并长期主导三大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鼓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等各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以市场换取主导技术标准,采用国际市场认可的方式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研制,并运用国际规范术语进行表述,推动更多的中国自主创新、优势特色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或区域标准化活动,争取承担更多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和领导职务,增强话语权。

2.2 翻译出版中国标准外文版

建立统一规范的外文版标准翻译出版制度,加大支持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计划力度,对重要标准提供多种国际语言版本,打造一批重要产业或领域的整个产业链外文标准,为中国标准“走出去”和外交工作提供基础支持。

2.3 标准互认和认证结果互认

在标准比对分析研究基础上,建立互认工作程序和互认标准清单,经协商一致,与一些主要贸易国家签署标准互认协议,或与贸易国签署大宗贸易产品互认协议,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如:我国和英国已签署了标准互认协议,已经有近100项标准达到一致。

在一些双方尚未达成标准互认的领域,推进设备产品、检测检验方法等认证结果互认,推动中国认可认证标准输出,既为标准互认奠定基础,也促进贸易通关便利化。

2.4 建设中国标准示范基地或示范工程

建设中国标准示范基地或示范工程,研究建设国际标准化创新示范基地,将体验式营销模式应用于中国标准“走出去”中,实例展示中国标准化成果。 同时,也可捐赠设备,增加对中国标准和产品质量的了解。组织项目业主到我国大型工程项目参观、学习, 用实例向他们展示中国标准与规范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优越性。2013年依托中国标准建设的中古哈瓦那数字电视示范区竣工运行,对南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数字电视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5 涉外项目带动

在援外项目以及公路、铁路等对外投资、海外工程承包、对外援建中推广和运用中国标准,特别是我国具有特色优势领域中,向外方推荐采用中国标准、 按照中国标准设计、施工,或通过重大装备出口、服务等带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2.6 融资支持带动

恰当运用资本融资支持的力量,特别是对外投资过程中,以金融资本输出带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我国每年在以优惠贷款、出口商业信贷等方式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重大项目的同时,向该项目推荐中国公司、推荐采用中国技术标准设计建设,从而带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和中国技术标准国际化。同时,在对外援助中,对能够认同、接受中国标准的受援国家,给予资金与项目上的倾斜。

2.7 打造中国标准品牌

走出去的企业或承揽的工程,采用中国标准的就必须要严格按照中国标准,产出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以质量求生存,以高质量打造中国标准品牌和标准名片。选择有国际竞争优势和外部性强的产业(如高铁),以国家之力推进其标准制定和国际化,让国内外民众普遍知晓、认同、接受和使用中国标准。

2.8 标准化人才培养与交流

通过协议或联合培养模式,既鼓励国外标准相关人员来华参加标准培训、研讨交流、参观标准化示范基地或示范工程,也支持我国标准化专家到国外开办培训班和参加研讨活动。同时,培养高层次标准化综合性人才,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职务,并在不断实践中锻炼出一批既精通专业业务,又具有商务能力的标准化宣传和推广团队,树立中国标准的国家形象。

3 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建议

中国标准“走出去”要经过“由点带面、逐渐铺开”到“深化影响”的过程,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国上下、各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制定实施战略性标准化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

3.1 战略推动,政策倾斜

站在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好标准化改革和 “走出去”的顶层设计,制定未来一定时期中国标准 “走出去”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确定主攻方向或重点领域,特别对我国具有的特色优势技术或前瞻性技术开展以标准化为目的的研究计划,加大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标准化的前期协作研究力度,注重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等,指导中国标准“走出去”具体工作不断取得成效。

3.2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推动

中国标准“走出去”是一种长期的战略投资行为, 必须发挥政府主体作用,需要政府在政治、外交、资金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中国企业在国际标准上占据产业制高点,进而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当前中国标准“走出去”面临着对象国国内政治、社会安全等影响,必须依靠国家力量并协调国家各部门解决。同时,“走出去”企业是中国标准“走出去”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是“走出去”各类标准的信息收集者和反馈者,必须加大对这类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配合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做好中国标准 “走出去”工作。鼓励企业采用中国标准落实“走出去” 战略,对成功采用中国标准“走出去”、获取海外项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

3.3 选择合适的目标和方式

中国标准“走出去”需要恰当合理地选择合作伙伴、目的地,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方式,以低成本形成点面覆盖,抢占对象国标准市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目前来看,亚非拉美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建立自己的标准。可以优先选择以非洲、南美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为重点进行突破,这些国家既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市场,也是最有可能接受、采纳中国技术标准的。同时,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贫困地区,如果突出中国标准 “授人以渔”的话,还会给中国高铁、中国建筑等领域打开更多扇信任大门。

3.4 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提高标准质量

统筹利用国际标准“引进来”和中国标准“走出去”两种手段,既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又在特色优势领域推动我国自主标准国际化、核心技术标准国际化,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并推动标准互认,打造中国标准品牌,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证”。在我国创新发展的新兴战略等领域,如物联网、 印制电路等得到国际社会认可,主导该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并扩大宣传和应用,提高我国标准的国际认可度。同时,吸收社会组织和企业力量,以及有资质的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制定,提高标准质量水平。

3.5 走出去四大要素协同发展

加强我国企业“走出去”中的中国标准、产品、 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关键要素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协同“走出去”,也要加强同领域、同行业企业的联合和协作,形成抱团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的聚合效应。

3.6 建设标准翻译外文体系,破解国外技术性壁垒

修改和完善《国家标准英文版翻译出版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各方力量翻译中国标准特别是加速翻译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的标准,并加速构建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体系,保障标准“走出去”。同时, 研究国外技术性壁垒措施,分析其与我国标准等内容的差距,寻找壁垒解决方案。企业要采用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水平,必要时获得对象国相关认证。采用国际市场认可的方式组织标准制定,运用国际规范术语进行表述,提供多种国际语言版本。

3.7 发挥区域标准中心作用,加强标准比对研究

加强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的布局和建设管理, 发挥中心的区位和研究优势,收集、翻译和分析区域国家标准化资料,推进与主要贸易国的大宗产品重要标准比较研究,支撑地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发展,深化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服务中国标准“走出去”。

4 结 语

让中国种子“走出去”改变世界 篇7

如何“走出去”———克服贸易思维, 落地生根花遍野

“走出去”, 有助于提高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种业, 缓解饥饿与贫困, 确保粮食安全, 这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一致, 令我国处于道义制高点;同时, “走出去”还有助于提高我国种业竞争力, 拓展发展空间, 推动农业现代化, 提高外交、粮农事务影响力和制定国际规则、影响价格形成的话语权。

需要明确的是, 种企“走出去”, 还必须学会放长眼光, 克服单纯的贸易思维。深圳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总裁杨雅生说:“单纯将种子卖到国外去, 并不是‘走出去’的长远之策;种业企业必须像跨国企业那样‘落地生根’, 利用自己的育种水平和技术手段选育适当的品种, 虽然从短期来看, 人员、资金投入都很大, 但长期来看回报也不会小。”

“要下力气投入, 做好技术、人才、管理等各方面的储备, 且要做好长周期的准备, 不能急功近利。”中国种子集团副总经理田冰川告诉记者, “要针对目的国的特点, 开展属地化的产品研发、产品测试、品种审定、产品供应链建设、营销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工作, 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和国际经济政治发展情况。”

竞争力何在———靠技术赢市场, 种业走出工业路

种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同常规农业最大的区别在于科研实力是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在国内种业打出一片天地, 还是在国际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科研实力都是决定性因素。

“对于种业企业来说, 要想‘走出去’, 技术是最重要的。”杨雅生认为, 很多亚非拉国家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样, 市场很大, 需要引进的是先进技术。通过技术专利转让、专利许可、利用当地资源选育品种等方式, 我国种业企业可以成功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深圳创世纪已经积极“走出去”了。目前, 该公司已经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 2009年在巴基斯坦建立了育种站, 逐步建立了“育种站—试验站—市场”的发展模式, 开展棉花、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的育种工作。目前, 公司自有品种中已有4个棉花品种、2个水稻品种以及2个小麦品种在参加巴基斯坦国家区域试验。

“在走出国门之后, 同我国种企相竞争的就是杜邦先锋、孟山都、先正达这些国际顶尖的种子企业, 所以技术研发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原来把种业当作农业, 而欧美当作工业, 如今种业已经成为高科技行业”, 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庚辰认为, “靠技术走出国门, 我国在水稻技术上是有优势的, 而在玉米技术上除欧美等国外, 我国也有一定的优势。”

以技术优势为纽带, 将国内的人才、技术同当地的育种资源、资金等优势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本土化”, 这是跨国种业巨头强势扩张的“不二法门”, 也是我国种业企业“走出去”的必经之路。

风险在哪里———先保护后出去, 知识产权作杠杆

种企进入国际市场, 技术优势是敲门砖, 但要让技术优势变成市场优势, 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种业企业来说, 人力、财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投入过多的人力、财力在知识产权保护上, 就可能影响到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国内如此, “走出去”也是一样。知识产权是维系市场平衡的杠杆, 一方面维持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另一方面链接中外, 促进技术、资源、人才的流动。

相比在国内市场推广新品种, 境外推广需要的前期投入更多, 难度也更大, 如果被其他公司乘虚而入, 就会使企业的所有投入付诸东流。北京华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俊对此有着深刻的教训:该公司想要打开印度市场, 和印度公司谈好的价格是每千克种子44美元, 结果被另外一家中国企业以每千克40美元捷足先登。“就是这4美元, 企业前期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贾俊无奈地说, “我仔细算过, 40美元的报价, 扣除成本之后基本没有利润。”

这种相互压价的做法, 不利于中国种业企业走出国门。追根溯源, 企业老总们都将矛头指向了尚不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现有品种能确权的就得确权, 不能确权的可以作为公共资源。”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华认为, 应该建立品种DNA指纹数据库, 新品种申请必须与数据库里的品种不一样。

隆平高科总裁彭光剑也说:“首先要有保护, 才能走出去, 同时要确保在保护好我国种质资源的前提下‘走出去’。”

困难有哪些———政策扶持种业, 披荆斩棘排万难

如今, 越来越多的种子企业走出国门, 但是在“走出去”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这其中, 既有种业企业自身在国际化运营、属地化管理的经验、能力、人才等综合实力还相对较弱的原因, 也有相关政策尚未配套的原因。

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副总经理兼企划总监丁海凤告诉记者:“目前, 京研益农有20~30个品种销往国外。新品种试种、推广需要大量资金, 如果没有国家政策支持, 企业只能将这些经费支出分摊到品种上, 全成本核算下来与在国内推广没有什么差别。”同时, 为了降低成本, 企业往往会在当地寻找合作方, 但没有长期深入的了解, 合作双方都免不了相互“猜忌”,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政府牵线, 合作双方都会“踏实很多”。

“走出去”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 还存在很多困难, 国际上“中国威胁论”、“资源掠夺论”和“新殖民主义论”等言论依然存在;很多国家的保护主义壁垒森严, 不同的国家制度环境差异很容易引发纠纷, 还有一些国家政局不稳, 风险难控, 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克服的困难。同时, 国家也会给予企业政策上的帮助。

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三个维度 篇8

关键词:亚投行,“一带一路”,“共享经济”,“走出去战略”,中国制造2025

1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中国 “走出去战略” 的根本之基

1. 1 中国制造业现状

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首要优势就是传统制造业。由于改革开放的推动与经济全球化的助力, “中国制造”的标签已经贴到了全球各地。凭借固有的制度优势,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2014 年,中国工业增加值22. 8 万亿元,GDP占比35. 85% ,在全球制造业比重超过1 /5,居首位。然而,传统制造业呈现出 “大而不强”的局面。根据 “微笑曲线”,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同时,面临世界市场的冲击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国外资本逐渐从中国本土转移,更多地投向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的亚非拉国家( 例如,就在今年,阿迪达斯关闭了中国最后一家制造商,全部投产印度尼西亚) ,使中国制造业进一步遭受重创。所以,中国制造业面临 “稳增长” “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优化升级,对接开放战略,巩固中国 “走出去战略” 的坚强根基。

1. 2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是中国工业版4. 0 计划,力争通过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首先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要进一步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绿色制造。同时,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智能制造。其次必须努力打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质量就是制造业的生命线,诚信永远是品牌的代名词。我们必须坚持质量先行,注意品牌效应,才能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只有把中国制造打造成真正的品牌,走出去的路才会宽敞,制造强国也不再是梦想。

1. 3 中国制造业的支撑点

国内制造业中占比较大的就是民营企业,这也意味着民营企业将成为中国制造2025 的重要支撑点。民营企业往往缺少政府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必须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通过创新进步,部分民营企业必然会得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自己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恰恰就是广大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面临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的浪潮,民营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不能再做世界各国的代工厂。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己的核心品牌。同时,政府必须予以政策支持,加大扶植力度,确保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2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 “走出去战略” 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对外经济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人民币国际化将有效提高支付能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同时能够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提高有效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 “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

2. 1“一带一路” 与亚投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趋势

2013 年9 月和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的核心是发展经济,有利于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沿线各国普惠式的区域合作战略,推动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世界经济格局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在 “一带一路”的基础上,亚投行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依靠我国的经济实力,借助亚投行的平台,有望解决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问题,将会引起一波广泛的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热潮,并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与产能需求,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将由中国来提供与满足。由此引发的大量工业原料和产品的需求,为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潜在威胁,吸收我国部分领域存在的产能过剩,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机遇。在这一波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扩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将有效提升人民币的信心,推动区域内合作,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使中国 “走出去”步伐迈得更加稳健。

2. 2 人民币加入SDR,强化中国规则制定权

《十三五报告》指出要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距离上一轮评估历时整整五年,IMF终于批准人民币进入SDR。这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招,是中国谋求全球经济大国的关键一步,是中国获得国际话语权的必由之路。中国加入SDR当然不仅仅是一个面子问题。这一决定将有助于中国铺平自己在贸易和金融中更广泛使用人民币的道路,拓宽了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的领域,极大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加入SDR将进一步推进 “走出去” 战略,这一决定是中国努力寻求全球经济话语权的胜利。中国将作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更好地保护自己全球性经济大国的地位。

3“共享经济” 是中国 “走出去战略” 的关键一环

3. 1“互联网+ ” 背景下的 “共享经济”

随着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开放、共享的特点,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以其蓬勃发展,不断开创共享经济时代。 “共享经济”又称“协作型消费”,其核心就是 “使用而不占有”。 “互联网+ ”时代下,买家、卖家以及产权的界限不再清晰。借助于互联网,人们可以有效发布自己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可以将自己闲置的资源共享给潜在的消费群,所以共享经济有利于实现传统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的优化升级,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共享经济将可以实现全球资源使用与共享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使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引进来”和 “走出去”,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共享与 “走出去”战略。

3. 2“共享经济”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借助于互联网平台的 “共享经济”对现实条件下我国企业的创新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首先,可以抓住用户真正的 “痛点”。消费者往往不愿意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只有真正吸引他们的痛点,才可能让他们作出改变。共享经济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目前全球共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创业创新通过分享、协作的方式运行,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有利于拓展我国共享经济的新领域。共享经济是我国 “走出去战略” 的新机遇与新平台,必须有效抓住战略机遇期,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国华,吴博.共享经济2.0[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

[2]蔡余杰,黄禄金.共享经济[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

[3]韩永.权威解读《中国制造2025》[EB/OL].(2015-08-21).http://people.inewsweek.cn/detail-2117.html.

上一篇:高校专业建设经济学下一篇:高校体育现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