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资本仅是年青

2024-06-03

我们的资本仅是年青(通用5篇)

篇1:我们的资本仅是年青

趁我们还年青,坚持的心永远会是年青的,年青的心不会再虚度光影中得到充实,那只是空虚!趁我们年青,我们应该不懈地努力掌握最好的时光!

你是否还记得,当我们各自为自己打拼,远在他乡,年青的我们碰触了太多,也不认为是,,有太多无奈太多的苦恼,都像冬日凛冽冬风中寒候鸟箭一般穿行觅食,体会着冬天风雪中泪和雪花同时凝固的异地凄凉,让我们每个年青人体会到,我们想要未来我们必需执着的坚持!

现在,趁我们还年青,我们身在各国异地他乡,各安闲奋力打拼,我们承受着困难承受着社会社会的复杂!遭遇太多的.失败却仍然会心地给予自己一个微笑,告诉自己我们还年青!是的,趁我们还年青,赶快打拼!

趁我们还年青,我们还有太多值得期待的日子,由于我们还拥有着这个该有梦、做梦、追梦的春秋,由于我们仍是在不懈地努力,由于我们还都在专心的坚持——不管是在现在和过去,仍是在未来的日子里,

篇2:我们的资本仅是年青

作者提出“西方普世价值与其货币金融霸权之间存在着完整的逻辑链条, 普世价值成为向其经济体系输送利益的纽带和桥梁。”西方普世价值的表面逻辑与其实践效果是矛盾的, 而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矛盾中却会受到经济损失和社会伤害。

于是今是金融、法律界颇有名望的专家, 因其一直从事金融、法律和实业领域工作, 参与过多家公司的资本运作, 因此, 对资本市场和实业资本操作都有切身体验和深刻领悟。

作者认为, 金融产品的复杂性破坏了市场平衡能力。当下, 金融资本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滥发金融产品, 这种金融产品使市场充满着无畏的希望, “在一级一级往下销售的过程中, 仿佛击鼓传花, 不断地把风险分散给成千上万的中小投资者”, 但是, 中小投资者只是金融产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无法掌控整体情况, “市场为处于有利地位的金融垄断资本牟取厚利提供了悄无声息的机会”。

金融资本利用发行证券这个美丽的外衣, 深入到经济的各个角落, 使金融资本占据的空间不断扩大, 其结果是不断积累爆发经济危机的危险。市场经济对经济的控制仅仅具有部分的有效性, 随着金融资本的市场规模、范围、容量的无节制地扩大, 在虚拟经济层面上, 市场主体对理性判断的认识存在极大的危险性。金融资本所以能够获得今天丰厚的利润, 就是他们与其服务的客户奉行着, “及时行乐”的生命哲学。作者指出, “在全球化体系下, 发达国家通过国家货币政策为导向、金融市场为渠道、制定金融游戏规则为手段, 吞噬发展中国家为明天所积累的财富”。

《富国的逻辑》指出, 金融资本给富国带来滚滚的财富。“按照传统的经济学, 一国的财富是依靠这个国家超额的劳动生产率获得的。而当今世界, 在浮动汇率的体制下, 这种理论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意义。”在美国年计15万亿美元在总产值中, 金融产值就占了1/5。按照富国的逻辑, 金融可以提供更高效用和价值, 而这种所谓高效用, 一是因为它们接近于资本核心的先天优势;二是因为人们认可的价值是其资本运作的结果, 同时资本运作本身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这种由国家垄断的权力, 私人银行却成为行使该权力的代理人, 这是国家主权最重要的部分, 却由私人金融机构来获取利润。由此看来, 金融行业的待遇、分红大大高于创造实体价值的行业, 而发生危机以后, 它们却可以得到国家的补助, 因为它们已经“大到不能倒了”, 金融资本的收益与风险不对等, 收益可以归属经营者, 而风险则要由国家和社会承担。金融资本为什么能够得到这样的超额利润?我们从美国的发展就可以看出, 他们所以在高科技领域遥遥领先, 这是他们的融资制度、激励制度、资本市场制度、劳动制度发挥了作用, 但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金融资本。美国金融体系为此能够提供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投入成本, 一个产品、一项技术的成功, 其后面可能有一百项产品, 一百项技术的失败, 如果没有巨额的金融资本支持, 就不可能成功。

对于发达国家完善的福利制度, 作者也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作者指出, 以美国为例, 第一, 政府以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为手段, 不断提高人民在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奥巴马在2008———2012年任职期间, 美国的财政赤字增长了一万亿美元, 这些钱流入美国经济体内, 大部分最终分配到普通民众手中。实际上, 这些资金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政府发债券的形式实现的, 也就是说美国民众享受高成本的福利政策, 最后埋单的人却是世界各国, 是全世界在养活美国人。第二, 美国通过金融机构变相补贴美国民众。所谓次贷, 主要是给那些没有贷款资格的人提供贷款, 贷款利润极低, 某种程度上是变相补贴借款人。美欧的债务危机, 是对现在和未来透支的危机, 正是美欧的政治制度决定了, 金融资本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转嫁危机、转嫁债务。而金融资本的运作模式, 又给了美欧转嫁金融危机的路径, 使他们轻轻松松地就把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第三, 流入国外的资本很大一部分又流回美国的消费领域, 成为消费刺激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金在美国购置房产、车辆, 进行商务活动和日常生活消费, 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第四, 是由于西方货币的储备作用, 从而导致它具有特殊的购买力。美元作为储备货币, 是其他各国政府和公司、甚至个人都希望拥有的货币。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 许多企业为了获取美元而过低出口商品的价值, 使得以美元为首的西方货币得到了强势地位。这种提升的购买力, 反映在西方的社会层面, 表现为商品的充盈和廉价, 物美价廉的商品, 提高了西方人的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

作者因为在金融界参与多次大公司的资本运作, 对国际金融形势和经济事件的根源把脉非常清晰, 论述透彻。今天世界的游戏规则是强国制定的, 照他们的逻辑发展下去, 我们永远不会强大。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 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作者的语言朴实而犀利, 特别是对民主的深刻解读,远远超出了一般学者的视野。作者指出, “信息化社会催生了个人欲望下民主的贫弱, 激化了由于贫富悬殊所带来的社会矛盾;信息社会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却又在他们之间制造了深深的鸿沟”。作者认为, “新中国在前30年如此落后的情况下, 仍然发展出了原子弹、氢弹, 并把卫星送上了天, 这说明信仰对于一个国家至为重要。这就告诫国人, 爱国主义有巨大的能量,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历经沧桑、百折不饶, 这是信仰的力量, 我们千万不能失去致胜的法宝啊, 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

掩卷沉思、深深感到这是一本让你不得不读的好书。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颗棋子, 只有优先考虑全盘效应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成果。

篇3:李艾科或仅是“生不逢时”

继诺基亚、微软、摩托罗拉、雅虎之后, 惠普成为下一个“逼上梁山”的变革者。此前宣布剥离PC业务、收购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全面转向企业级市场后, 惠普近日又解雇了上任仅11个月的CEO李艾科, 任命惠普董事、e Bay前CEO惠特曼为公司新任总裁兼CEO。

表面看来, 惠普解雇李艾科多半是出于内部原因:自从去年11月正式担任惠普CEO后, 惠普股价不仅一路下挫了47%, 李艾科还曾三度下调业绩预期目标, 引起了股东的强烈不满;同时, 李艾科上台后实施了多项并购, 花销不菲, 但效果甚微 (至少对恢复股价并无显著作用) , 因此李艾科的上述行为被指“极为败家且有悖于以成本节省为特征的惠普之道”;此外, 其近期还潇洒地放弃了高价购得的webOS系统, 并计划将惠普目

前最为赚钱的PC业务剥离集团, 这一行为更被惠普内部员工称为“过于草率”, 有受访员工表示, “CEO在并不确定惠普有能力抗衡IBM、SAP时就先期砍掉了最为赚钱的PC业务实属极不明智”。

总之,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在惠普这样的跨国企业, 业绩就是一切, 如果业绩不利, CEO当然是首选的负责者, 从这点上说, 辞退李艾科也在情理之中。

但笔者认为, 李艾科的下台更多源于外部环境, 它标志着惠普的危机意识已经到了相当浓重的境界, 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乔布斯是传统行业当仁不让的掘墓人。

毫无疑问, 乔布斯以及苹果帝国已经开启了ICT的新时代。俗语三流企业做产品, 二流企业做品牌, 一流企业做标准, 乔布斯不仅义了智能手机, 也定义了移动应用商店, 其体验完美的苹果系列产品不仅撬动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厂商, 也撼动了微软、雅虎等IT厂商的领导地位, 甚至连惠普这般有着浓重企业级市场背景的公司都深受影响。

事实上股价的低迷不仅代表着当下的业绩, 更代表着资本方对于未来的预判。当一款个人终端产品影响力足够强大时, 它所表达的理念也将会影响到企业级市场的组成者——每一个员工, 从这点来看, 苹果对于企业级厂商的撬动就不足为怪了。

这令笔者想起了黑莓, 黑莓作为企业级市场的传统优势终端, 正是在相遇苹果后, 开始了没落之旅。面对不断下挫的股价, 黑莓的股东也曾考虑过出售黑莓等止损举措。

篇4:皮革企业上市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2010,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波涛汹涌, 经历了残酷的市场大鱼吃小鱼的腥风血雨, 上市成了一剂万能的狗皮膏药, 我们有太多的伤期待着它来医治。

然而, 对皮革企业而言, 上市或许不是成功, 而只是一个开始。迈过了上市前的重重关卡, 上市后要迈过的几道坎更是生死攸关, 企业还需积聚力量, 挺关前行。

■深入化之痛

从门外徘徊到蜂拥而上, 上市的趋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鞋业的发展和资本的魅力。不上市, 似乎只有死路一条, 而上市以后怎么办, 也让企业家困惑:“有钱了, 但关键是用这个钱干什么?怎么用好这些钱?”

皮革企业上市以后, 制造的环节逐渐淡化, 而管理运营、运作企业的智慧更为突显, 其中, 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募集的资金, 如何在市场运作中找到有可持续性的项目支撑。现在我们的制鞋企业上市以后资金流向主要是网络建设、单门店的开设, 还有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链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企业发现, 依赖网络建设和门店的扩充, 并不能满足上市企业的发展。

据记者了解, 目前我国上市的一些皮革企业, 在网络扩张的过程中, 已经遭遇了一些问题, 或是店铺建设不尽理想, 或是扩张的速度无法达到预期, 或是扩张后带来的效益不如人意。上市以后, 大家才发现, 上市这剂狗皮膏药也不是什么都能医治, 仅仅靠资金和人力, 也不能解决企业发展的深入化之痛。

“鞋是消费品, 而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取向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没有对消费市场的深入研究和洞悉, 没有突破常规的营销思路和创新的产品, 仅仅依赖多开门店、多铺网络这样的渠道扩张, 很难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杀出重围。”中国皮革协会制鞋专委会主任卫亚非一语中的, 她指出:“我们很多上市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吝于投入, 产品的质量控制方面也居于弱势, 殊不知, 这些方面正是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规范化之痛

“皮革行业中一些品牌做得不错的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遭遇的坎坷, 大多可以追溯到规范化的问题上, 包括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等等”,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李玉中表示:“股市虽然是具有一定投机性的市场, 但它却是一个较规范的、有序的金融市场。其中较重要的一项内容, 便是上市公司的财务规范化。我认为, 无论企业上市前后, 财务规范化对我们长期延续家族式管理风格的皮革企业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众所周知, 与其他普通企业的会计制度相比, 股份制公司会计制度的主要特点, 就是它的会计帐目必须规范化和公开化。规范化要求企业的会计帐目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 包括会计帐目的制作、内容、批准、存档、公告等。公开化要求会计帐目必须向社会公开。可以说, 规范化是奔赴资本市场逐鹿的企业必然付出的代价, 其目的在于保护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利益, 以便于吸收投资。

无规矩, 难成方圆。业内专家建议, 企业上市后, 观念必须要转变, 与国际接轨后更要注重规范化。上市后, 公司的信息就必须公开, 包括账务、税收等方面都要接受监督, 由于我们的皮革民营企业很长时间以来已经习惯了私下操作, 这些都需要改变。规范化对企业是机遇也是挑战, 借助这一契机, 企业可以加强自身规范化的建设, 理顺内部财务各个环节, 在公众的监督下健康地发展。

■人才缺口

“21世纪最缺什么?答曰:人才。”《非诚勿扰》的这句经典台词走红绝非偶然。人才的短缺成为掣肘中国企业, 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 之于皮革这样的制造型民营企业, 其痛尤深。“制鞋这样的传统制造业要留住人才十分不易, 因为人才也有逐利性, 他们正在向利润更高的高科技行业、金融行业流动。随着企业做大做强, 对人才的需求尤其强烈。”康奈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周津淼曾如此慨叹。

企业上市固然可以积聚资本并提升企业知名度, 也为招揽人才赢得先机, 然而, 皮革企业长期的家族式管理文化、缺乏雇主品牌建设等问题, 依然会对其吸纳人才产生影响。企业上市后的战略性调整, 需要成熟的人才团队去操控。据万宝盛华 (中国) 在2009年的一份调查显示, 无论是处于成长阶段、上市阶段还是国际化阶段的民营企业, 均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共同挑战。其中41%处于国际化阶段的民企表示, 难以吸引到国际化发展所需的人才, 这已成为中国民企国际化的首要挑战。而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调整难度大, 是即将上市或已经上市的民企面临的最大的人力资源挑战。

“目前, 我们的皮革企业往往是缺人招人、用人招人, 这种被动的局面必须改变。我们应该向人才储备型企业转变, 尤其在上市以后, 企业成为了复合型的企业, 面临很多整合运作, 我们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不要把眼光仅仅局限于研发、设计类的人才, 而要广纳更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中国皮革协会制鞋专委会主任卫亚非强调。

■诚信的考验

企业上市后能大大提高知名度, 可以建立起较好的信任度,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发展都将更为快速。成功上市, 企业在银行以及一些政府办理业务的范围将扩大, 办理起来也会更加快捷;而且, 如果是海外上市, 走向国际化以后, 可以吸引一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 并将人民币的资产变成外汇的资产, 再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这相对国内的其他企业来说, 是一个很好的优势。

然而, 上市犹如一把双刃剑, 建立良好的诚信度可加速企业发展, 同样, 诚信危机亦可在一夜之间摧毁一个上市企业, 这是因为证券市场更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 这就要求证券市场各方主体在行为上能够诚实信用, 只有如此才能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发展, 才能切实维护自身的利益。

上市公司的诚信牵连着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影响着整个证券市场的秩序, 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曾指出:“我们创业板上市公司当中, 95%是民营企业。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一定要树立诚信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 这三个意识是否牢固树立, 可以说是我们这些新上市公司能走得多远, 能做得多强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 皮革企业成功上市之后, 应该特别注意企业的诚信的建立, 尤其是管理层的诚信问题。

管理层诚信的缺失, 往往使得国外基金把投资中国中小企业当作风险最高的投资之一。上市公司一旦失去了诚信, 后果将不堪设想。

■残酷的市场之手

上市是不是简单的圈钱?绝对不是。对我们皮革企业来说, 上市不是一个成功的里程碑, 而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企业的股票上市, 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市场压力, 如何在市场监督下持续性地提高经济效益, 这将是横亘在上市企业面前的永恒命题。上市魔力无限, 而“市场之手”的残酷更令人震惊。资本市场简单而直接, 效益、效益还是效益, 很大程度上, 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坏直接决定股价的升跌。

篇5:我们的资本仅是年青

从之前阿里注资魅族看,其核心目的无非是“借鸡生蛋”,即利用魅族手机来推广自己的Yun OS系统。而魅族似乎也没有辜负阿里的期望,据赛诺中国的相关统计,2015年Yun OS手机出货量达到3310万部,占国内市场份额7.1%,并以2016年第一季度1700万的出货量,在国内市场份额上超越了i OS。我们相信,作为“生蛋之鸡”的魅族贡献了其中多数的市场份额。不知业内看到这个统计数据作何感想?至少我们认为,无论是从阿里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互联网产业,还是中国智能手机整体市场的手机产业角度看,这个比例其实并没有任何的价值。

也许正是基于此,阿里未来需要的还是要不断扩大自己Yun OS的用户数,但就像之前,除了花钱买来魅族充当“生蛋之鸡”外,其他所谓预装阿里Yun OS的厂商要么就是更不具影响力的小厂,要么就是某些厂商的“面子”之举,照此下去,Yun OS对于阿里来说始终是个“鸡肋”的角色。即与真正的主流手机操作系统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与同行的百度和腾讯相比,又好似很有优势。但是放眼望去,在中国手机厂商中,稍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厂商(例如IC Insights预测的2016年手机厂商出货量全球前12强中的中国8强厂商),除了垫底的魅族之外,其他厂商很难买阿里Yun OS的账。而二线的中国厂商,例如乐视、360等之前也早已经通过注资渗透到传统手机厂商中并有着自己的“小算盘”。那么剩下恐怕就只有“先天不足”的锤子了。这似乎在表明此次阿里注资锤子是无奈之选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阿里Yun OS自身在手机产业中的影响力远非自己和某些业内媒体吹嘘得那么强大。

接下来再看锤子。一个年出货充其量为百万级(其实去年的出货量也就几十万部)无论对于其自身,还是阿里Yun OS的推广,实际意义和价值何在?在此也许有人会称,锤子手机在业内还是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甚至不乏忠实的“锤粉”,但实际情况是,据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联合新华网、中国质量新闻网发布去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品牌口碑研究报告》显示的22个活跃品牌中,锤子手机排名倒数第三。而今年发生的“锤粉”诉锤子手机商业欺诈一事,不管结果如何,势必会对锤子手机的口碑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同样需要说明的是,阿里注资锤子之后,锤子手机自己的Smartisan OS极有可能寿终正寝,而业内知道的是,Smartisan OS之前曾是锤子手机自我标榜的差异化优势之一。

另外,从此前阿里注资魅族,其更多倾向于低端机(例如魅蓝系列)看,锤子手机在接受注资后恐怕也会采取同样的产品和市场策略,毕竟阿里最核心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用户基数。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全球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已经开始放缓,没有真正核心竞争力的厂商,要想在这种市场趋势下获得增长的话,恐怕除了低价将没有其他的选择。而这势必给厂商带来营收和利润的压力。例如近期高通诉魅族一事,从魅族拒绝交纳专利费的理由是授权费不合理(其实就是认为太高)可见一斑。毕竟大家同处在一个行业中,为何别人就没有嫌高,而单单是魅族呢?这与魅族以低利润,甚至是赔本主打低端不无关系。

既然采取相似的产品和市场策略,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魅族和锤子手机在未来是否会产生“互搏”呢?即都拿了阿里的钱,自然要为阿里办事,“二仆侍一主”会是什么结果。既然阿里看中或者考量的主要标准就是出货量,那么魅族和锤子在已经是低价层面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最终的结果是,在营收和利润进一步承压的同时,让自己尚存的品牌价值更快被稀释,至少未来借此获得溢价(从低端走向中高端)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此次阿里注资锤子,除了彰显阿里的有钱任性外,无论是对于阿里还是锤子都是隔靴搔痒,即在双方最为迫切需要的“出货量的增长”上均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从长远看,接受阿里注资的手机厂商(例如魅族和锤子)将只能为了出货量的首要目标而让品牌价值继续稀释,进而封杀了自己可能存在的中高端获利之路。而阿里Yun OS即便是通过花钱买来的用户基数,由于其主要集中在低端用户群体,除去基数的因素,仅从用户价值的角度,对于阿里的意义也不是很大。

上一篇:关于党的优良传统作文下一篇:生态环境材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