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与传销的区别

2023-05-12

第一篇:资本运作与传销的区别

直销与传销的区别

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清晰地划分了传销和直销的区别,将纯粹的拉人头以及金字塔式的销售结构纳入重拳治理之列,同时也避免了直销开放可能给市场带来的隐患。

区别之一:

是否通过发展下线“圈钱”

区分直销与传销最重要的一条是:它是以长期向顾客销售优质产品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线所收取的高额入门费,千方百计通过扩大下线来赚钱。

《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正规的直销公司最终面对是消费者,以长期向顾客销售优质产品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直销活动中,直销员在获取从业资格时没有被要求交纳高额入门费,或购买与高额入门费价格等量的产品。

与此相反,整个传销网络完全依靠下线人员缴纳的金钱维系运作,通过拉人头所得的一次性费用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禁止传销条例》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因此,传销公司会收取硬性的入门费,数额在三五百到几千元不等。当然还有一些“聪明”的传销公司,他们会用其他的变通形式,比如:以入门认购产品为由来收取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费用。这些非法传销参加者通过缴纳入门费或以认购商品等变相缴纳入门费的方式,取得加入、介绍或发展他人的资格,并以此获得回报。

区别之二:

有无优质产品

有无优质产品也是传销公司和直销企业的一个根本区别。传销队伍里有一句“豪言壮语”:可以将石头当成金子卖。宣称如果到了一定级别,不卖产品也有钱可赚。他们所贩卖的就是一种投资行为,对于产品并不关注,他们所关注的是投资回报率和回报速度。所以,传销常常没有可供销售的商品,即便有也只是行骗的“道具”,销售和购买的都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正规直销企业的产品标价则物有所值,整个销售过程始终将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在直销活动中,直销员销售的产品有优秀的品质保证,一般有比较公正的价格体系,价格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相差不会很大。

区别之三:

是否团队计酬

计酬方式是区别直销和传销的根本依据。《直销管理条例》对直销企业的奖金计酬方式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具体表现为直销员所获得的佣金只能来自于其直接销售额;各种形式的奖励、佣金、其他物质奖励的总数不得超过其销售额的30%。

传销多采用“复式计酬”方式,即销售报酬并非仅仅来自商品利润本身,还要按发展传销人员的“人头”计算提成。《禁止传销条例》规定,以发展的下线的推销业绩为依据计提报酬的是传销行为(即“团队计酬”)。

区别之四:

销售人员结构有无超越性

以拉人头来实现获取收益的传销公司,在销售人员的结构上往往呈现为“金字塔”式,谁先进来谁在上,先参加者从发展下线成员所缴纳的入门费中获取收益,收益数额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决定,先加入者永远领先于后来者。因此,传销活动中各种教育培训推崇的是“一劳永逸、一夜暴富”等价值观念,始终把“创业良机和致富良机的沟通和贩卖”放在第一位,诱导听课者赶快来“垫脚”。

这种不可超越性在直销公司就不存在,直销企业中直销员无论加入先后,在收益上均表现为“多劳多得”。在直销活动中,直销员强调的是“按劳分配”和“勤劳致富”等,把直销活动当成一种正常的创造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活动,传播的是所有的收入均来自于自己的付出,主张在营销技术上精益求精。

区别之五:

是否有完善的退换货制度

在直销中,很多消费者都是通过直销员的煽动、美化宣传接触到产品的。消费者当时难以做出明确的判断,往往一时冲动购买了产品。因此,正规的直销企业都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退换货保障;一旦消费者权益受损,直销企业或直销员必须采取各种形式对消费者进行补偿。

《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企业应当建立并实行完善的换货和退货制度。消费者自购买直销产品之日起30日内,产品未开封的,可以凭直销企业开具的发票或者售货凭证向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服务网点或者推销产品的直销员办理换货和退货;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和直销员应当自消费者提出换货或者退货要求之日起7日内,按照发票或者售货凭证标明的价款办理换货和退货。

传销活动中,所谓的“产品”其实就是一个符号和幌子,借以蒙骗那些梦想一夜暴富、大发横财的人。传销通常强制约定不可退货或退货条件非常苛刻,消费者已购的产品难以退货。

完美是到底是直销还是传销主要看一下几个方面来分别:

一、有无入门费

非法传销有相对高的入门费,而在正规的直销公司没有。

二、有无依托优质产品

非法传销公司往往依托的产品是无价值但价格高的产品。直销产品则物有所值。

三、产品是否流通

非法传销企业是采取让入门的所有销售代表都要认购产品,但这些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直销企业产品是由生产厂家通过营销代表交到顾客手中。

四、有无退货保障制度

非法传销公司的产品一旦销售就无法退换,或者想方设法给顾客退货设置障碍。正规的直销企业都会为顾客提供完善的购货保障。

五、销售人员结构有无超越性

非法传销公司,在销售人员的结构上往往呈现为“金字塔”式,其后果是先加入者永远领先于后来者。直销企业中无论参与者加入先后在收益上表现为“多劳多得”。

第二篇:揭秘民间资本运作的传销本质

警惕!揭秘“民间资本运作”! ( 2011-12-26 23:7 ) 今天带着非常沉痛的心情离开了苏州。之所以去,是因为有两个朋友说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前景非常好,她们有点不确定是否投入资金,想请我去为他们的好好参谋一下。虽然我在北京三番五次问她们到底这个项目是关于什么,可以先告诉我一下,我好找点资料,做好准备,但是她们始终都说电话说不清,一定要我去现场听,顺便去苏州游玩,费用她们负责。

我哪里会介意什么费用,但是作为好朋友,既然人家这么信赖你,当然义不容辞。

当我到了之后,还没来得及去玩,她们已经安排好了好几拨人开始轮流跟我讲解她们的项目。

其实这种神神秘秘的行为我早已经猜到,这应该是一个类似传销的项目。 果然! 当第一个人讲解完了,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传销! 我93年刚走向社会,就有人向我讲解传销,拉我入伙。近二十年了,见得太多了。

但是她们是没有经验的。也没经历过。

她们的讲解员说:这个叫做民间资本运作,在苏州这个团体叫做“北京体系”。 大概是每个人加入这个团体的时候,先缴纳50600元。然后可以发展三个下线,每个下线又可以发展三个下线,这样1-3-9-27-81,到最后一波81人完成,她们就可以出局,或者觉下车,她们把这个模式比喻为坐公交车,当车上的座位满员,第一个人就下车。在加入的当月,就可以拿到几百元,当最后,级别越高,分红越高,等到下车的时候,她可以累积拿到1040万元。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的数字。据说做多一年半就能下车,那时功成名就,成为千万富豪。

我开始为她们分析。

我问她们目前苏州已经总共发展从业人员多少了,她们说大概600人。我开始为她们计算。

,从第一个开始发展下线的人计起,到目前总共600人,累积总投入资金是50600*600=30360000万,按照每个下车的人累积拿到1040万元,就算全部给她们下车的拿走,只能大约三个人下车,其实中间的级别人都有参与分红,每个月每个人交上来的钱月底一定会被完全瓜分,她们叫月月清零制度。扣除中间分掉的大概一半资金,剩余约1518万,只能够一个半人下车。如果目前的600要全部下车,需要多少人从业?总共需要24万人参加!!!而她们两个大概就是第550到600之间的人,也就说她们要想成为千万富豪,后面需要有24万人参加! 根据她们开始讲到的她们行业的领袖:丁耀华的报告,中国发展这个民间资本运作已经九年,总共发展了200万人。

各个省份大概都不超过20万人。丁耀华的报告有具体数字。那是九年的成果。 200万人投入的总资金是多少?大约1000亿。全部给下车人拿走,也就是10000人!扣除分掉一半,只有5000人下车!剩下199万5千人还在车上! 由于这个行业吸金的速度极快,能被忽悠进去的有限,所以后面的人全部还在车上!那就是广西北部湾项目开发的传销模式!在广西已经被政府严厉打击,抓了1800人,有很多事大学教授,政府官员! 为什么这些高智商的人都被忽悠?

因为他们被高额回报的千万所吸引,在被洗脑的时候完全迷失了自己! 这些贪婪的人,已经不在乎后面来的人是否能成功出局,都梦想自己能下车拿到1040万!结果他们自己都下不了车!因为这个模式就是为发起的头几个人准备的,社会没有那么多人力资源可以被他们利用。就像煤矿,千万年才能形成的财富,人类在几百年就会用完,树木来不及再变成煤矿了。所以最后上车的人大约超过100万人,是根本拿不回自己的钱! 这就是传销带来的悲剧!

他们还说的挺好:我们这来去自由!想来就来,想走随时可以走!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现在我让她们两个退出,需要找人顶岗才能拿回钱走人的。可是既然你自己都要走,你怎么说得动别人来替你顶岗?就这么走又不甘心,那怎么办?要么继续拉上亲朋好友来垫底,要么壮士断腕,认栽了,立刻走人! 她们听我说的这么透彻,却又没法反驳我,又找来她们的高层。

高层是两个北京过去的,一个说自己是总参退休师级干部,一个是北京五粮液代理商的高层。

在他们口若悬河一番之后,我也为他们讲解了这个陷阱的危害性,告诉他们不可能下车了。

他们两个听完,不断点头:你太厉害了!我们怎么没想到这样去计算!我们还有事,我回去好好琢磨一下!走了!

到这,我这两个朋友,依然不服气,说我一定是对这个行业有偏见!一定我哪里算错了!

我真的很无语了。 我要怎么样才能救她们脱离苦海呢?

我希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尤其在北京的人,你们如果遇到有人让你去苏州或者别处,告诉你有一个非常赚钱的项目,神神秘秘的,千万要警惕,这个叫做北京体系的传销团伙,美其名曰:民间资本运作。其实就是其他地方的传销开始死灰复燃了,换个地方叫异地经营!这样她们可以方便脱身,警方追查难度就很大。最后就算有几十万人在苏州拿不回自己的钱,政府也无能为力,要抓,也就抓少数人,多数人是很难抓到。就像广西,30万人从业,下车600人,抓了1800人。但是留下29万多人在那里哭泣。

警惕!号称“民间资本运作”的非法传销!

第三篇: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区别

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企业而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资本总额,为投资方认缴的出资总额之和。注册资本是投资者对本企业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依据。企业的投资总额,是指按照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总和。投资总额中除注册资本之外,还包括借入资金。

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两者的比例如下: (1)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含300万美元),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

(2)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 (3)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美元(含3000万美元),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 (4)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其中投资总额在3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200万美元。

]

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注册资本是为设立法人企业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应为投资各方交付或认缴的出资额之和。而投资总额是指按照企业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总和。

投资总额是外商投资企业法中的特有概念,在内资企业中并不存在投资总额的概念。在组成上,投资总额实际上包括投资者缴付或认缴的注册资本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借款。这与现在很多项目公司最低自有资金的限制存在相似之处。

投资总额的概念出现的历史原因在于对外开放之初,所谓的外商投资企业其实质还是项目公司意义上的企业,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而是为了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而在有效期限内存在的企业。国家在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同时,就批准了该外商投资企业的规模,这个规模就是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

在对外资的实际监管中投资总额具有四方面意义, 第一依据投资总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

第二依据投资总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免税进口自用设备的额度, 第三依据投资总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贷款的额度, 第四依据投资总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权限划分。

因此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其实很重要,并非可随意填报,应该在外商投资企业设立之初即应考虑。

市政西北院由于其业务种类性质缘故,预计在未来企业经营过程中不会出现重大对外投资,应该企业注册资本足以支付,不存在银行融资问题,所以其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都是1200万元。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权限,一般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可以由省级对外贸易经济主管部门直接审批,但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属于应由商务部审批的特定类型或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省级审批机关应将相关文件转报商务部,由商务部依法决定批准与否。另外,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机关与审批机关是相对应的,如商务部负责审批的,则申请人取得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后应到国家工商局做企业登记。 关于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关系,根据1987年2月国家工商局颁布的《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含)以下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美元(含)的,其注册资本不低于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美元(含)的,其注册资本不低于投资总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美元;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1/3,其中注册资本低于36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200万美元。

对于投资总额与外商投资企业免税进口自用设备额度和外汇贷款的额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目前通过查询尚未得到有效文件,但这种对应关系确实存在。

46

回答者: Sabrina

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

北京市信格律师事务所 严涛律师 公司如何融资,除了上市及发行公司债券、引进股权投资者之外,是否可以由股东追加投资?股东追加投资的性质是投资还是一般债券债务关系?公司是否可以向其他自然人借贷,借贷之后双方形成的是投资关系还是借贷关系?

为厘清以上法律关系,我们必须分清两个法律概念: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

A公司是B公司的大股东,A公司股东之间达成追加投资协议,约定在注册资本之外,各股东按出资比例追加投资,其中A公司追加投资1000万元。各股东追加的投资用于B公司的基础建设,在帐务上做成公司对股东的负债,未约定还款期限。B公司成立不久,A公司即以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债权债务人可以随时主张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B公司还款。法院审理该案时,在认定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债的前提下,区分了股东追加投资与一般借贷的不同,认为追加投资不能作一般借贷处理。原告A公司从诉讼成本角度考虑,撤回了起诉。 上述案例中提到股东在注册资本之外追加投资,这就涉及到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法律概念。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

注册资本是为设立法人企业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应为投资各方交付或认缴的出资额之和。是指“公司在设立时由章程载明的,经过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公司有权筹集的全部资本。 投资总额主要是针对外商投资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含企业借款),是指按照合营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总和。”

投资总额是外商投资企业法中的特有概念,在内资企业中并不存在投资总额的概念。在组成上,投资总额实际上包括投资者缴付或认缴的注册资本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借款。这与现在很多项目公司最低自有资金的限制存在相似之处。 投资总额的概念出现的历史原因在于对外开放之初,所谓的外商投资企业其实质还是项目公司意义上的企业,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而是为了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而在有效期限内存在的企业。国家在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同时,就批准了该外商投资企业的规模,这个规模就是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 在对外资的实际监管中投资总额具有四方面意义,第一依据投资总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第二依据投资总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免税进口自用设备的额度,第三依据投资总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贷款的额度,第四依据投资总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权限划分。

因此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其实很重要,并非可随意填报,应该在外商投资企业设立之初即应考虑。

关于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关系,根据1987年2月国家工商局颁布的《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含)以下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美元(含)的,其注册资本不低于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美元(含)的,其注册资本不低于投资总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美元;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1/3,其中注册资本低于36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200万美元。

对于投资总额与外商投资企业免税进口自用设备额度和外汇贷款的额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目前通过查询尚未得到有效文件,但这种对应关系确实存在。 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登记管理机构不同

注册资本的登记管理机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投资总额的登记管理机构是商务部。注册资本是公司设立的必要条件,工商机关的登记是保障公司资信状况的公信力。投资总额则不具备这一特点,债权人不能将投资总额作为公司承担责任的依据。

(二)财务记载不同

股东将注册资本投入公司之后,即丧失了财产所有权,继而取得股权,注册资本的所有权即由公司享有。而投资总额在注册资本以外的部分,在公司财务上记载为长期借款,即是公司对股东的负债。

(三)投入公司的时间限制不同

投资总额的资金投入时间则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股东可以根据公司运作的需要分批投入。股东未按约定的期限投入资金,不导致公司主体资格丧失,应对合同相对人承担违约责任。

注册资本以外的投资总额部分属于公司对股东的负债,但这种债和普通的债应有所区别。笔者将其称为追加投资型借贷。在此笔者要强调的一点是,投资总额的概念是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但现在无外商投资的公司设立时,也出现了投资总额的约定,上述案例即是一例。

追加投资型借贷是指股东通过协议,在注册资本范围以外按此比例追加投资,形成与公司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上文提到的案例就是追加投资型借贷。如果将其作为未约定还款期限的一般债务,允许债权人随时主张债权,势必严重损害公司的利益。

在追加投资型借贷中,公司作为债务人其实并没有独立的意思表示,股东间通过协议约定追加投资的数额,比例,公司只是执行股东会的决议。从这一点上看,这种借贷近似股东的增资而不象债的法律关系。但毕竟这种投资行为不符合变更注册资本的法定要件,在法律上还应把它界定为债权债务关系。不过在对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处理上,应体现其特殊性。如,德国1980年修订后的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公司需要增加自有资本时向公司提供的借贷资本,在破产程序中将被视为公司的自有资本。

笔者认为,追加投资型借贷实际上是以债的形式表现出的股东对公司的增资,这类债务债权人不得随意主张还债,应在公司清算时在清偿完其他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中按约定的比例偿还给股东。如果需要提前还款,则要由所有参加追加投资的股东重新达成协议,以避免个别股东对公司利益的损害,在上述案例中,法院将A公司对B公司追加投资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区别于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的观点是正确的,维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

为更好的理解以上法律关系,则主要对以下几组概念予以区分

1、关于“投资”与“出资”的区分。

一般而言,与“投资”相关的概念是“投资总额”,而与“出资”相关的概念则是“注册资本”。关于“投资”与“出资”的区分,还有必要从“投资总额” 与“注册资本”的区分说起。可以说,投资总额是外商投资企业法中的特有概念。我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15条和第16条有规定:合作企业的“投资总额”,是指按照合作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经营规模,需要投入的资金总和,也即一般所称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总和;合作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合作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合作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也即一般所称的资本金。

然而,《公司法》在谈及股东向公司投入资金时,却也出现了“投资”与“出资”两个概念的混用。第3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第59条:“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第15条:“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等等。

有的认为,“投资”的概念只在外资企业中显示出区分的意义,而在《公司法》范畴中,“投资”与“出资”可以视同。实际上,在《公司法》范畴中,同样可能出现不同于“出资”的“投资”的情形。比如,公司发起人在约定出资缴足注册资本之余,另行约定股东在出资之余,应向公司各自投入额外资金用于公司经营的,那么所投入的资金性质如何?是“出资”,还是“投资”?

我们认为,就《公司法》范畴而言,关于“出资”与“投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分:

1、投入资金的时间不同:首期“出资”在公司设立之前必须实际投入并缴足;而“投资”既可以在公司设立之前投入,也可以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分期投入。

2、投入资金的目的不同:“出资”的目的在于缴足注册资本进而设立公司;而“投资”的目的则在于公司业务的开展或扩大经营。

3、投入资金的表现形式不同:“出资”一般通过章程约定并由公司出具《公司法》规定的出资证明书作为投入资金的表现;而“投资”则一般通过内部投资协议,由公司出具非正式证明文件作为投入资金的表现。

4、收取回报的表现不同:“出资”作为股份的表现,将通过股东分红的方式实现回报;而“投资”则一般是通过投资协议所约定的利润分配方式实现回报。

5、对公司债权人的意义不同:出现“出资”不足时,公司清算时债权人可追究股东的补充出资责任;而“投资”不足时,公司债权人不能追究投资人的出资责任。

6、对资金主体的意义不同:清算完毕后,出资人一般可以按照“出资”份额来分配公司的剩余资产;而无论“投资”金额的多与少,只要不是入股形式的出资,都不能取得分配公司剩余资产的资格。

当然,二者之间亦有近同之处。其一,投入资金的主体可以相同:无论是“出资”还是“投资”,其主体都可以是公司股东;当然,投资的主体更为广泛,有时并不以股东的身份出现。比如,2005年《公司法》第15条提及的:“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第217条提及的:“„„(三)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其二,投入资金对公司的意义相同:“出资”与“投资”承担着相同的公司经营风险,只要资金投入到公司,就成为公司的法人财产,出资人或投资人均不能取回,只能通过收取利润或参与分红的方式获得回收或回报。

(二)关于“投资”与“借贷”的区分。

我国《民法通则》及《公司法》均没有禁止个人向公司出借资金而形成借贷关系,但个人向公司出借资金,并不等同于个人向公司投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资金流入的形式不同:“投资”如前所述,一般通过制定投资协议或内部约定的方式作为资金流入的表现;而“借贷”则一般通过签订借贷协议的方式作为资金流入的表现。

2、资金流入的后果不同:以“投资”方式进入公司的资金,将成为公司的法人财产,除非投资协议无效或解除,否则投资人不能要求取回投资款;而以“借贷”方式进入公司的资金,将成为公司的借款,期限届满时,出借人可以要求公司返还借款。

3、资金主体的地位不同:投资人一般直接或间接地会参与、影响或者控制公司的经营;而出借人则成为公司债权人,不参与公司经营。

4、资金流入的收益表现不同:“投资”的收益表现为利润分配;而“借贷”的收益表现为利息给付。

综上,判断股东支付给公司款项的性质,应该综合判断,其后才能一举款项的性质并给予相应的法律评价。

第四篇:传销与直销的概念诠释

什么是直销?

直销就是删除了代理商、批发商、中间商、广告等众多的中间环节,是将产品由生产厂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手里的一种营销模式。

省去的所有中间环节费用,由厂家直接支付给中间传递信息的消费者。

是将消费者转变成经营者的一种销售方式。 直销正式进入中国是1990年。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是雅芳公司。

2005年11月1日,我国《直销管理条例》的出台,此条例所称的直销是:本条例所称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条例指的直销是上面提到的第一种定义。上述的两类行销模式的共同点大大增加,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无店铺销售,产品或服务不经过分销商,直接到用户手中。在这里给广义的直销一个确定概念:(Direct sales)产品制造商、生产商或者进口商直接将产品或服务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方式。直销,顾名思义是直接销售的意思,把产品或服务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营销方式才是真正意义的直销。

传销是没有产品的,或者以产品为幌子,真正见不到实质的产品,以发展人头为主!或者有些传销公司有产品但是产品已经违背了产品的实际价格,产品首先没有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的,那么今天我们如何分析传销和直销呢?罗麦公司传的是什么,传给我们大家的是健康的理念和高科技产品,而且罗麦公司是拿牌的合法公司,是受国家保护和支持的,公司有实体公司在北京怀柔区,而且在山东,西安,上海都设立有科研机构!公司注册资金八千万,向国家缴纳了2000万保证金,与国家商务部签订了50年直销合同这个是可以查到的,可以到国家商务部网站去查!第十六家拿牌合法公司,今天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合法与非法的问题,比如一对夫妻,如果同居的话就要取得结婚证件,如果没有拿到结婚证件就属于非法同居,您说对吧,那么今天我们加盟罗麦也就是利用自己日用品的使用消费 来换取罗麦终身全球代理商资格其实从事罗麦很简单的 不需要你推销而只要在互联网上把一些网民聚集起来同时也可以介绍给我们身边的亲人以及朋友,由点到面,网络+地面无限延伸! 让他们成为北京罗麦公司的顾客或者代理商就可以了 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 在互联网上 推广我们民族企业北京罗麦公司的产品和事业机会 就可以获取公司给我们的回报 那么朋友您知道什么是消费资本论吗?是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商品之后,企业应把消费者的消费视同对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该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

第五篇:保险营销与传销的辨析和思考

西南财大保险学院 王皓 发布时间:2010-10-25

一、保险营销涉嫌传销的表现

在美国友邦保险将寿险个人代理制引入中国后,保险代理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个人代理这种保险营销体制使保险市场得到迅速扩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部分个人保险代理人素质不高,不按照规范从事营销活动,使得许多消费者对保险产生了误解,误认为保险营销就是传销。

(一)保险营销中存在产生误解的因素

同为销售行为,保险营销与传销在管理运作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部分消费者也正是注意到这些共同的特征,才会产生保险就是传销的误解。

1.营销组织架构

传销组织管理采用金字塔结构,处在顶端的是传销大线头,他把自己置于金字塔的尖上,后参加者会成为他的下线,每一个下线又会进一步发展下线。所有的参加者按照大线头制定的游戏规则享受业绩提成,而大线头自己可以享受所有人的业绩提成。

保险公司的销售管理结构也呈金字塔形式。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的管理结构有四个层级:总公司、省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总公司与派驻各地的公司之问是行政隶属关系,各分支公司是总公司在各地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在各地开展业务和管理工作。组织管理形式作为一种较为直观的内容,对于不了解情况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容易产生误解。

2.营销管理方面

传销人员按照传销组织预先设定的规则获得业绩提成,当传销人员的下线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得到一定的职位称号,获得的经济利益也会随之增加。在这样的激励模式下,传销人员不断地拉拢下线,提升自己的职位,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保险营销部门也会设置一些管理者,或称总监、经理、主任、团队负责人等,这些营销管理人员获得的报酬一部分直接来自于所管理的营销员的销售业绩提成。大多数公司的“营销基本法”中将这部分报酬称作“育成津贴”、“辅导津贴”、“经理津贴”等。为了开拓市场,为了扩大保险代理人队伍规模,保险公司还设置了“增员津贴”。这种营销管理方式与传销组织极其相似,普通消费者很容易对保险产生传销误解。

3.销售人员培训

传销组织的培训内容充斥着个人功利,灌输着利己主义,个人欲望在这里无限膨胀,通过描述虚无缥缈的前景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运用各种手段,甚至采取践踏人格尊严的方法进行“魔鬼式训练”,对传销人员进行洗脑。

保险营销行业是一个高淘汰性的行业,销售人员在展业中也会遇到重重困难,经常遭受挫折。于是,在对保险销售人员培训中,鼓舞销售人员的勇气、锻炼销售人员的意志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在保险公司培训的晨会、夕会中,也不乏呼喊口号,宣传美景,讲述成功案例的情形。这些令人振奋、充满激情的宣讲也难免有过激、夸张的内容,被人怀疑误解为传销洗脑也是难免的。

4.销售人员行为模式

传销人员销售行为的典型模式就是“杀熟”,即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开始,利用亲情友情不断地进行欺诈、死缠烂打,甚至通过胁迫开展业务。

个人保险代理人在推销保险产品时,大多也是从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开始。部分营销员为了做好销售业绩,利用消费者对复杂的保险产品不熟悉的客观状况,做虚假保证和不实说明。这样,消费者自然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

(二)部分机构以保险营销之名从事非法传销活动

消费者认为保险就是传销,并不完全是主观错误认识所致,客观上也有一些保险机构以保险营销之名从事非法传销活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对保险业的形象造成严重毁誉。据媒体报道,2000年,北方一家寿险公司的县级机构,由于以传销的形式进行增员,被当地工商机关查处;2002年3月,山东政协委员宋传杰建议警惕保险营销“传销化”的提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后,“保险是不是传销”成为了一个热议话题。

北京大润保险经纪公司以销售卡式短期意外险为主要业务。2008年年中,北京保监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公司以传销手段骗取群众钱财。保监会在掌握线索后,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009年12月31日,吉林省农安县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北京大润保险经纪公司负责人蔡军,犯组织领导传销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0万元;该公司吉林分公司负责人王佳茹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此案件被称为“保险传销第一案”,涉及全国14个省区,卷入群众3000多人,造成广泛且严重的社会影响。

这样的案件,虽然是个别保险机构所为,但是其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必然会导致社会部分群众对整个保险行业产生怀疑,以至认为保险就是传销。

二、保险营销与传销的比较

1.相关概念的比较

在对保险营销和传销的特征进行比较之前,有必要对市场营销和保险营销方面的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只有明确两者在营销概念体系中的定位,才能从本质上区分两者的不同之处。

市场营销是企业、组织或个人通过对人们的需要进行预测、分析,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设计产品,运用各种通道和方法,同顾客进行交流与价值交换,满足顾客需要并实现其目标的过程。营销渠道是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由中间环节联结而成的路径,包括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根据《直销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保险营销是以保险这一特殊商品为客体,以消费者对这一特殊商品的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转嫁风险的需求为中心,运用整体营销或协同营销的手段,将保险商品转移给消费者,以实现保险公司长远经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保险营销渠道包括:直接营销渠道,即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直接销售保险产品;间接营销渠道,通过代理人、经纪人等中介人间接销售保险产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保险营销渠道也划分为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但此划分与传统市场营销概念中的划分不是一一对应的。保险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是无形商品,其在本质上是一份合同,这与传统市场营销对象的有形商品是不同的。《保险法》第六条规定:保险业务由依照本法设立的保险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险组织经营,其他单位不得经营保险业务。签订保险合同的主体,也是保险产品的销售主体,只能是保险公司等合法经营主体。保险代理人、经纪人等中介入通过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参与促进保险合同的订立,其本身并不是合同订立者,自然也不是保险产品的销售主体。因而保险营销不管是保险公司业务员直接营销渠道,还是通过中介人的间接营销渠道,对应与传统市场营销概念中,均为直接销售,即直销。

相关概念关系比较,如下图所示。

2.保险营销与传销的区别

保险营销毕竟不是传销。上文提到的两者间的一些相似之处仅仅是相似而已,结合《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若干非法传销行为模式,深入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两者存在着根本差别。

(1)营销组织架构方面

保险营销和传销都采用了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但前者是为了方便业务拓展,进行组织管理。金字塔的最底层是业务员,上层则是各级的营销管理部门。后者构建金字塔体系的目标是为了形成业绩提成机制,使处在高层的传销大线头获得高额非法利润,最底层是传销人员,上层仍然是传销人员,最上层是大线头,与保险营销的金字塔结构是不同的。

(2)营销管理方面

保险营销中的营销总监、经理、主任或是团队负责人、推荐人等可以根据所管理或推荐的营销业务员的业绩获得津贴。这种激励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营销组织管理,鼓励培训业务员,促进团队销售。保险营销的各类津贴依据销售业绩进行补贴,最终是以销售激励为目的。传销中上线从下线获得的提成实际上是依据拉拢的下线人数,并不依据实体的销售情况,名为“业绩提成”,实际是“人员提成”,最终目的是为了扩大传销队伍,获得更多非法利益。

(3)业务人员的管理培训方面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需要通过资格认证。代理人在获得了代理人资格,可以从事保险销售工作后,还有义务接受继续培训。保险营销培训是保险公司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不仅涉及保险理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营销技巧,还包括职业道德、执业规范等,旨在全面提高保险业务员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道德水平。传销人员加入传销组织不需要任何的资格认证,只要按照传销组织规定缴纳所谓的入门费、保证金或是购买一定金额的产品,即可成为一名会员。传销的培训实为洗脑过程,通过虚构不切实际的美景,对人员进行欺诈胁迫,甚至贬低人格、限制人身自由,旨在使传销人员迷信传销机制,进而稳定并扩大传销队伍。

(4)合法性

合法性是保险营销与传销最根本的区别。保险营销、保险代理人展业受《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护,保险营销健康发展是保险行业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的前提。非法传销通过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从事欺诈活动,被称为“老鼠会”。鉴于传销的危害性和欺诈性,国际上多通过立法对传销进行禁止。1998年,我国国务院发出了《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其后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工商总局、公安部等国家机构都发布了打击传销活动的相关文件。2005年,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禁止传销条例》,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传销;对传销的定义、表现形式、打击传销的工作机制、措施和程序、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打击传销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进入了一个法治的时代。2009年公布的《刑法修正案(七)》新增了组织领导传销罪: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修正案(七)》增加的组织领导传销罪,进一步加大了打击非法传销活动的力度。

(5)其他方面的不同 保险营销与传销活动在销售产品、利润来源、售后服务、价格制定等方面也存在本质的区别:

三、保险营销被误解为传销的原因

保险营销与传销活动存在根本的不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保险营销员常被当作非法传销人员而被拒之千里之外,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群众方面

对保险有较为全面了解的社会群众毕竟是少数。在非法传销活动产生的不良影响下,部分社会群众,特别是受到传销迫害尚未走出阴影的消费者,面对走街串巷、登门造访的保险营销员,本能地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保险知识的匮乏使部分消费者不能清楚地区分保险营销与非法传销活动,进而造成误解。

(二)保险营销员方面

保险代理人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保险行业形象,甚至阻碍保险业健康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部分保险营销员个人素质不高,不遵守职业道德,不按照执业规范展业,甚至采用非法传销活动常用的杀熟、欺诈、胁迫、纠缠的手段进行销售,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造成了社会群众对保险的误解。

(三)保险公司营销管理方面

一些保险公司采取粗放的经营模式,一味追求业务量,为了占据保险市场,盲目扩大保险代理人队伍,不注意保险营销员的管理与培训,甚至通过各种方式让不具有代理人资格的营销员参与保险营销。不当的增员模式可能使社会群众误解为“老鼠会”的扩张,销售误导也会使消费者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

在营销培训方面,为了鼓舞保险营销员的士气,一些保险培训用尽各种方法,一些方法途径可能已经脱离实际情况,在不当的夸张、愿景设定中,某些偏激的激励方法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种营销鼓励,甚至有洗脑的成分。

在内部控制方面,正是因为公司合规管理的疏忽,才会出现某些机构从事传销活动的情形,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影响自身形象。

(四)行业监管方面

大润保险经纪公司一案为保险行业监管敲响警钟,监管不严,导致中介机构以保险营销名义从事非法传销活动,产生了广泛且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不仅仅是追究个别中介人法律责任的问题,更是对保险行业社会责任的一次质问。

四、保险营销走出传销认识误区的思考

对保险营销存在传销误解的社会群众不在少数,欲改变这种现状,使保险营销走出传销认识误区,对于维护保险公司良好形象,促进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未来保险公司营销管理和保险行业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完善保险公司营销管理,加强公司内部控制

由于保险营销与传销活动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在这些相似的方面虽然两者存在区别,但是界限往往比较模糊,难以界定,特别是在营销培训方面。这就对保险公司的营销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的营销管理不能仅仅注重业务拓展、市场占领,更要关注营销管理的质量,关注公司形象的维护,在营销管理中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规范营销员执业行为,避免不当营销行为(如人海战术、泛滥宣传等),彻底划清与传销活动的界限,避免产生传销误解的行为。

保险营销被误认为传销不能完全归咎于社会群众知识匮乏。公司管理松散,内部控制不严可能会导致某些分支公司、营业部、销售团队等借用保险营销之名从事非法传销活动,最终影响自身信誉形象;在选择合作中介伙伴时,缺乏细致考查,产品管控松散,甚至任由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营销,影响自身形象。

(二)加强行业自律,完善中介监管

大润保险经纪公司一案发生后,保险监管部门也作出强烈回应,甚至采取了提高中介公司准入门槛的刚性措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10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依法狠抓一批典型案件,从严惩处违法机构和人员,在同查同处原则下加大对保险公司源头的处罚力度。”各地保险监管部门都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监管。在加大打击违法中介业务的同时,需要提高对保险公司这一源头的监管力度,要切实敦促保险公司履行好对保险中介业务和保险中介机构的管控责任,使其成为中介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严格管控保险公司来监管好保险中介市场,建立健全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并进一步加强与公检法等机关的协作,提高执法力度和刑事追责力度,严厉打击保险行业各种损害被保险人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以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上海保险》2010年第8期

上一篇: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下一篇:中班语言老师的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