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第三章习题

2024-05-31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第三章习题(精选6篇)

篇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以3岁以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而确定目标。

对 错

2.中班幼儿能初步了解应付意外事故(如: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具有粗浅的求 生技能。

对 错

3.小班幼儿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的安 全。

对 错

4.小班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的方法,学习穿鞋、衣服,养成坐、站、行、睡的正确姿势。

对 错

5.中班可以安排变向跑步和变速走的内容。

对 错

6.肩上挥臂投准是小班教育内容。

对 错

7.小班幼儿能初步学会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相应动作。

对 错

8.大班幼儿可连续向前跳跃多个高40 cm ,宽15 cm的障碍。

对 错

9.3 ~ 6岁幼儿不具有较强的抵御寒、暑、饥、渴的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对 错 幼儿语言的发展既受年龄因素的制约,又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

对 错 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就是教他们认字和写字。

对 错 识字是早期阅读的终极目标。

对 错 对小班幼儿可以用说儿歌、绕口令等方法,引导他们多做发音练习。

对 错 幼儿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为口语的发展。

对 错 幼儿期出现了掌握书面语言的可能性。

对 错 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

对 错 小班能够开始学习为他人服务,学做值日生,形成初步的责任感。

对 错 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是中班阶段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

对 错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对 错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 错 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大多数是在游戏中发生的。

对 错 在帮助幼儿发展社会性的过程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

对 错 幼儿园课程中所指的“科学”及“科学教育”主要是指社会科学及社会科学教育。

对 错 科学教育对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 错 保护和发展儿童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是科学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

对 错 要鼓励幼儿参与环境的设计与管理,成为环境的主人。

对 错 幼儿的科学教育,就是向幼儿进行抽象的说教。

对 1 错 学会观察的方法是进一步学科学的基础。

对 错 幼儿年龄尚小,不必从小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关爱意识。

对 错 科学不仅表现为结论的科学性,更表现为过程的科学性。

对 错 随机教育即是教师随时抓住机会、随时随地地进行自然教育。

对 错 自然教育应采用统一的内容与进度。

对 错 幼儿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

对 错 幼儿掌握时间单位的长短并不困难。

对 错 相邻数是指在自然数列中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它比前一个数多1 ,比后一个数少1 ,所以这个数是前后两个数的相邻数。

对 错 幼儿的分类活动离不开具体的情景。

对 错 同一个量,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测量,所得的量数可以是相同的。

对 错 人们可以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感知时间,如太阳、植物的生长等,所以说时间具有直观的形象。

对 错 长方体是由六个一样大的长方形组成的。

对 错 教师使用的粉笔和路边的水泥电线杆都是圆柱体。

对 错 我每天上学要乘坐4路公共汽车,这里的“ 4 ”为基数。

对 错  3岁幼儿能够逐步掌握一些主要用大肌肉动作来演奏的打击乐器,其中,最容易掌握的是碰铃。

对 错  4 ~ 5岁幼儿的动作能力有所发展,他们能在动作中体现二拍子和三拍子音乐的节拍重音。

对 错  5 ~ 6岁幼儿咬字吐字进步很大,但碰到不理解的词常用其他意义词代替。

对 错  “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是幼儿歌唱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幼儿园教师不能只注意教授歌曲的数量和幼儿掌握歌曲的数量,还应注意幼儿歌曲语汇的掌握与运用。

对 错 走、跑、跳、点头拍手等动作属于象征性动作。

对 错 舞蹈动作是经过多年演化和进步,已经程式化了的艺术表演动作,其中蹦跳步、侧点步、踵趾小跑步适合于大班幼儿学习和掌握。

对 错 大班幼儿的音乐记忆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有所发展,能明确地表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作品,并能说出简单的理由。

对 错

二、简答题

第一节 幼儿园健康领域

1.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2.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试选案例进行具体分析。3.幼儿健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幼儿的健康水平?试选择1~2名幼儿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其健康水平。

4.活动设计:根据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及内容自选主题设计具体活动方案,并分组进行教学模拟活动。

5.根据自己的理解试分析【案例11】或【案例12】在活动设计方面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 6.见习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户外体育活动,分析并总结该年龄班幼儿在基本动作、基本体操、游戏、队形队列、器械类活动等方面的特点。

第二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

1.见习活动:自选一幼儿,观察记录分析其语言发展的特点。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试选案例进行具体分析。4.活动设计:分组设计以下活动方案,并进行试教。(1)谈话活动:未来的汽车(大班)(2)讲述活动:我家的变化(小班)(3)语言游戏:绕口令(中班)(4)表达游戏:击鼓传话(中班)(5)创编活动:龟兔第三次赛跑(大班)

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

1.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有哪些?

3.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案例2】和【案例4】在活动设计方面有什么特点?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 4.活动设计并进行试教:(1)男孩和女孩(小班)(2)我的家人(中班)(3)中秋节(大班)

第四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

1.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内涵是什么? 2.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3.科学活动设计:要求围绕以下内容,自己确定年龄班、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编写出比较完整的活动方案,并进行模拟试教。(1)认识某一动物或植物(小班)(2)动物的分类(中班)(3)水的三态(大班)

4.什么是数学?数学的特点是什么? 5.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是什么? 6.数学活动设计:要求围绕以下内容,自己确定年龄班、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编写出比较完整的活动方案,并进行模拟试教。(1)1和许多(小班)(2)5以内的点数(小班)(3)比较两数的大小(中班)(4)认识空间方位(中班)(5)10以内的单双数(大班)(6)认识时钟(大班)

第五节 幼儿园艺术教育

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2.幼儿音乐活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3.幼儿在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以及音乐欣赏方面各有何特点? 4.选择2~3个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进行分析。

5.观摩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分析教师在活动中是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6.能够边弹边唱、边唱边表演30~40首幼儿歌曲,并能分析出这些歌曲的重点、难点以及适合哪个年龄班。

7.能够熟练并有表现力地表演5~10个幼儿舞蹈。8.自选2~3首音乐作品为其创编打击乐器演奏总谱。

9.分别为幼儿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以及音乐欣赏活动各设计2~3个教育活动方案。

10.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1.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试选择几幅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12.根据自己的理解试分析本节【案例34】活动设计。

13.观摩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分析教师在活动中是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 14.熟练掌握20-30种常见物体或动物的造型;20-30种折纸;10-20种泥塑等。

篇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第三章习题

1、()是幼儿园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是以()的目标为核心制定的。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是以()为前提指定的。

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是以()为依据制定的。

5、加德纳提出了()的理论。

6、常用的()手段有观察实物和模具、电化教学、语言描述、动作示范等。

7、()常说这样一些话“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我听到,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记得了;我做了,也就理解了”。

8、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程序可以简化为一个公式:()

9、教育目标指明了()的方向。

10、教育目标指导着()的全过程。

11、教育目标是()的重要依据。

12、()是活动的创造者,活动应追随幼儿的经验与发展。

13、教育目标包含()()()三个方面。

14、在教育目标体系中,()目标是最具体的,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和总目标的基础。

15、()是活动过程的依据,又是评价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16、()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活动。

17、幼儿园教育目标是通过教育活动的()来实现的。

18、()是教师制定教育计划的最后形成阶段。

19、()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家园合作方式。

20、()法是教师和幼儿相互作用的活动方法。

21、()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幼儿解释和说明知识、材料、规定、要求等的教学方 法。

22、教师要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支持者,注重开发幼儿的()。

23、()即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幼儿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24、()就是教师指导幼儿园活动的一般原理和设计教育活动方案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

25、()是指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过程中发挥各种因素的教育功能、作用及影响,培养幼儿形成对待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

26、()是指向幼儿传授的知识、观点、技能等应该是正确的、准确的,要符合幼儿认识规律,能够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使幼儿从现有的水平向“最近发展区”发展。

27、()原则是指组织活动时要利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或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 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形成愉快的学习气氛。

28、教师应根据()和幼儿的实际,恰当地运用直观手段、生动形象的语言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9、常用的直观手段有()和模具、电化教学、语言描述、动作示范等。

30、()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幼儿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1、()原则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启发、引导下,通过幼儿自身的实践活动、探索活动来学习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2、()原则是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有教育价值的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将各项教育任务和内容渗透到幼儿一日的生活活动之中,做到幼儿事事、时时、处处皆能接受生动而规范 4 的教育,这样才能高质量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33、()原则是指教师能够艺术性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形式等组织各类教育活动。

3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程序可以简化为一个公式:()

35、()虽然有较大的灵活性、变通性,但可以灵活变通的只是设计的程序,而不是其中的要素。

36、在每一个教育阶段都有比较具体的教育目标。一般从()出发设计的活动主要是针对全班幼儿的。

37、幼儿的()常常是一个新的活动的起点,关键在于教师要敏感地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这类活动可以是针对全班或某个幼儿。

38、()即将幼儿园总的教育目标层层分解为可执行、可操作的具体的活动目标,5 不仅要考虑各领域的目标,还要考虑各年龄班的特点。

39、()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表现、兴趣、“最近发展区”等进行适时调整。40、在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教育活动目标是()的,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和总目标的基础。

41、教师学会恰当地制定和表述教育活动目标,既是切切实实实现幼儿园保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的重要途径。

42、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在()之前完成。

43、目标是活动过程的依据,又是()的一项重要指标。

44、教育活动目标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情感态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力培养目标。

45、幼儿园教育目标是通过教育活动的()来实现的。

46、()是教师制定教育计划的最后形成阶段。

47、班级学期计划,在每学期开始前,由有()参与制定。

48、班级()计划,是在每学期开始前按年龄班,由幼儿教师根据班级学期工作计划,紧密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制定的月工作计划。一般是由有经验的教师参与制定。

49、班级()计划,是根据班级月工作计划制定的周教育工作计划(或活动安排),它是在上一周计划执行的基础上制定的,一般是在前一周末设计完成并由园长审阅后执行。50、班级周工作计划是通过每日活动安排体现一周的教育工作重点、内容要求和具体措施,是各年龄班教师每周教育工作的依据。

51、()计划是幼儿园比较具体的一种教育计划。

52、()计划是按照周工作计划的安排进一步详细制定的每日活动计划。

53、()计划(又称课时计划或教案等)

54、()计划主要指教师根据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中的教学内容安排,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

55、()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家园合作方式,有全园性的,有年级与班级的,还有其他不同类型的家长会。

56、()的设计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基本要素中最核心、最灵活的要素。

57、()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幼儿学的方法。

58、()类方法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

59、()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配合讲述、讲解向幼儿显现事物、教具或作示范性实验和表演,借以说明和印证所讲授知识的一类方法。

60、()类方法这类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幼儿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清晰而深刻的表象,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还有助于集中幼 儿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61、()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幼儿感知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对个别事物的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62、()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向幼儿出示各种实物、教具、模型进行示范性操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与讲述法、谈话法一起使用。63、()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所做的教学表演,为幼儿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64、()是指按教学要求提供给幼儿一种可模仿的榜样,它是形象的、具体的。

65、()包括图片、模型、玩具、画册、实物标本以及教师画的图画或做的手工,贴绒样品等。

66、()是指教师指导幼儿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借以陶冶情感的方法。

67、()类方法是指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向幼儿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说明道理,使幼儿直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68、()类方法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最为经常和普遍的一类方法。

69、()类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仅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便于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

70、()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生动地叙述、说明要讲解的教学内容、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

71、语言类方法是()活动的主要方法。72、()包括叙事、描述、解释等表述方式,类型有讲述实物、看图讲述、编故事等多种。

73、()是指用提问、答问、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74、()这种方法容易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该法在各类教育活动中被广泛运用。

75、()是指教师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讲述所教授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76、()适用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77、()类方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设多种以幼儿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幼儿的各种感官,达到进一步理解知识、巩固技能、加深记忆的一类教学方法。78、()类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79、()类方法包括练习、操作、游戏、表达、发现、记录等具体方法。

80、()法是指在教师的帮助、辅导下,通过多次重复地练习,使幼儿熟练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

81、()是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82、()是指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玩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一种方法。

83、幼儿的发展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法。84、()法是指通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规则的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是深受幼儿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

85、运用()进行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86、一般来说,幼儿年龄越小就越要多采用()这种方法。

87、()即发表、表现,是指幼儿经过思考、领悟,用行动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受,反应对事物认识的一种方法。它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88、表达法包括具体的表达(绘画、手工、唱歌、舞蹈、表演、创造性游戏等)、抽象的表达(谈话、讨论、讲述、朗诵等)。89、发现法又称()

90、()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和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自己发现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

91、()是倡导幼儿自己主动发现,可促 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92、()是指幼儿在活动时将观察到的现象、计算出的数据等用图形、数字、表格、符号等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分析的方法。

93、记录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能力。94、幼儿教育是一种()教育。

95、()是指在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96、幼儿园环境根据()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97、()环境主要包括生活设施、游戏器械、玩教具、墙壁的装饰、活动角的布置、饲养角及种植园等有形的物质。

98、()环境主要指师生关系、活动的气氛、园风、人际关系等。

99、幼儿园环境根据()可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

100、()环境包括教室、走廊、阳台、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等。101、()环境包括操场、门厅、园门、围墙等。

102、()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03、()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

104、教师通过(),一方面可以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环境创设,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105、()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106、()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107、墙面设计的分类

从()上有平面设计、半立体设计和立体设计之分。

108、墙面设计的分类

从()上有观赏性设计和操作性设计之分。109、墙面设计的分类

从()有记录式设计和展览式设计之分。

110、墙面设计的分类

从过程上有完整式设计和填充式设计之分。

111、墙面设计()主要包括形象、色彩、构图等。

112、墙饰的位置一般不宜过高,要参照幼儿的视线范围进行装饰,特别是幼儿可参与设计的内容要在幼儿()的位置,便于幼儿操作、观赏。

113、墙面设计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形象是否鲜明、色彩搭配是否合理、整体构图是否协调、是否有幼儿的参与、是否充分利用废旧材料等。114、()是以幼儿自由游戏为特征的活动区域,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场所。115、():一般设有娃娃家、医院、动物园、商店、厨房对等,幼儿操作其中的材料,扮演社会上或家庭中的角色,开展角色游戏。116、():通过用与结构活动有关的各种 动作塑造物体形象反应周围生活。区域内容包括积木搭建、积塑搭建。幼儿利用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积木及其他辅助材料,如玩具、泡沫块等,搭建房舍、门廊等。

117、():幼儿通过唱歌、舞蹈、乐器演奏或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来抒发情绪、情感及表达对生活和文艺作品的理解。通常需准备铃鼓、手铃、自制沙锥等简单的乐器和录音机,幼儿自唱自跳或玩乐器。

118、()、沙池区:一般在室外,可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设置。

119、():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阅读、竞赛等形式开发智力。

120、()(自然角):布置常见的植物、小动物及标本,供幼儿观察。注意安全、卫生,因有的植物不宜在室内种植。

121、():一般备有看图说话的图片或贴绒玩具、识物图片、收录机、磁带等,幼儿在此练习看图说话或讲述。

122、():幼儿操作纸、笔、颜料、彩 色线头、胶水等材料,进行绘画、黏贴等。123、():一般设在安静、光线充足的角落,幼儿依其兴趣和爱好挑选适宜的图书或其他读物翻阅。

124、在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用到的材料包括:教师用的教具、幼儿用的学具,统称为()。

125、教具的运用主要是由幼儿思维的特点和对()的水平决定的。

126、教具是幼儿认识事物的()。127、教具的类型、(1)()类:包括实际物品、标本、小实验用品等。

128、(2)()类:包括各类玩具、模型、沙盘等。

129、(3)()类:包括图片、卡片、图书、磁贴教具等。

130、(4)()类:包括幻灯片、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课件等。

131、在各类直观手段中,丰富多彩的材料与环境是幼儿活动的有力支撑,是幼儿探索活动的 “()”。

132、()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是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系统教育活动。

133、()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

134、()岁 幼儿骨化过程尚未完成,骨骼弹性大、易弯曲。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心肺系统的调节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大脑神经细胞对氧的需要量较大。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易扩散,、抑制过程较弱。因此,幼儿的平衡能力、躲闪能力较差,动作不协调,易疲劳。135、4~5岁 幼儿大肌肉发展较为迅速,动作发展有了明显的飞跃。肌肉力量、耐力、心肌收缩能力和肺活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动作的()逐渐增强,已能适应一定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及对病菌的防御能力有所提高。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 完善,动作的准确性和自控能力还较差。136、5~6岁 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有了很大提高,喜欢尝试一些有难度、冒险的动作,协同活动逐渐增多。此时,幼儿大脑的抑制过程逐渐加强,减少了冲动型,动作的目的性和()逐渐提高。

137、()主要可以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习、游戏、表演、操作等。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3、思想教育性原则:

4、科学发展性原则:

5、趣味直观性原则:

6、启发探索性原则:

7、主体活动性原则:

8、全面渗透性原则:

9、艺术创造性原则:

10、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

11、教学活动计划:

12、家长会:

1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

14、直观类方法:

15、观察法:

16、演示法:

17、示范法:

18、范例法:

19、欣赏法:

20、语言类方法:

21、讲述法:

22、讲解法:

23、谈话法:

24、描述法:

25、实践类方法:

26、练习法:

27、操作法:

28、游戏法:

29、表达法:

30、发现法:

31、记录法:

32、幼儿园环境:

33、适宜性原则:

34、参与性原则:

35、开放性原则:

36、经济型原则:

37、教具:

38、分解教育目标:

第二章 简答题

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程序有哪几种?

3、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意义是什么?

4、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5、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要求有哪些?

6、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要求有哪些?

7、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步骤是什么?

8、一份完整的教学活动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9、教学活动计划有何具体要求?

10、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类?各类方法又可以细分为哪几种具体方法?

11、观察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12、演示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13、示范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14、范例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15、欣赏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16、讲述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17、讲解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18、谈话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19、描述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20、练习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21、演示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22、操作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23、游戏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24、表达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25、发现法的运用要点有哪些?

26、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27、幼儿园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28、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有哪些?

29、墙面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0、教具的类型有哪些?

31、如何使用教具?

篇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第三章习题

(一)培养反思性实践型人才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提高儿童早期教育水准,取决于家长与师资的素质,而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品质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要适应社会对反思性实践型幼儿教师的需求。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重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并能内化为正确的教育观和理论经验,依照教育目标,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各类教育活动方案,能组织成生动具体的教育活动,并能进行反思评价。因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优化改革的重点。

(二)高职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适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复合要求

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表层功能是准入、规范、发展功能,深层功能则是专业唤醒功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意味着幼儿园教师既要掌握三大部分知识,即基础修养知识、日常生活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应用。因此,对幼儿教师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上都提出了复合性的要求。然而在现实中,学前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与实践结合不够,理论与实践成为“两张皮”,无法磨合在一起;实践教学环节时间短,学生实习见习期间很难将先前的理论学习进行有效结合。

(三)当前高职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着与改革方向不相适应的问题

1. 课程定位不明确。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培养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专业技能程度的高低。但在实践中,本门课的重要性未被充分重视,存在诸如教学计划中学时过少,实训条件简陋等问题。

2. 课程体系不完善。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内容分科式教学存在割裂和零碎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大多采用把“五领域教学法”的课程内容进行分科式教学,五个领域的教学法内容上相对独立、各成体系。但是,五个领域的内容存在很多共性的部分,完全可以整合。

3. 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多采用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实践训练为辅。《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应用型课程。它注重学生实践的应用,是理论和实践双重性的课程,具有鲜明的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特点,对实现高等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促进学生向合格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利学生在学校掌握专业技能,就业时信心不足,上岗后适应困难。

4. 教学方法陈旧僵化。

教师指导方式上习惯“以教定学”,学生学习方式多“被动听讲、接受”、少“主动体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只停留在观念上,实践中还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对学生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实质上还是摆脱不了“教师权威”意识,“教师中心”思想严重。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操作起来笨手笨脚,捉襟见肘。”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为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就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进行反思与改革,改革探索初见成效,具体策略归纳如下。

(一)提升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要想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一定要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实现五个转变。

1.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2.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3.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乐学”。

4. 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5. 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和创造者。

(二)明确课程性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应用型课程,具有鲜明的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特点,对实现高等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促进学生向合格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利学生在学校掌握专业技能,就业时信心不足,上岗后适应困难。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学科性质进行科学定位和认识。

在本课程第一节课上,可对学生提出“你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这门课?”这一问题,请学生讨论,并启发学生结合见习经验思考:做一个幼儿园的合格教师需要哪些专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你已经具备哪些专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自己还欠缺的有哪些?以此做铺垫,再讲解本门课的学习意义和价值,学生就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同时,把本门课程两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学习任务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本门课论理学习和实践训练学时的比重,对自己将要学习和完成的实践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穿插讲解往届毕业生实习就业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掌握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教学组织实践技能的重要性。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突出本门课的实践性

根据学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认知特点,参考多本教材的内容,对本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精选重构,形成兼具科学性、整合性、丰富性、实用性的三大模块(如下图)。

一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理论模块: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基本理论、幼儿园听课和评课理论、幼儿园教育五领域活动理论等。二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技能模块:幼儿园五领域七大类教育活动设计技能、设计方案评价技能模块。三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拓展技能模块:幼儿园教育活动五领域七大类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幼儿园说课展示、技能展示。

(四)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 专业技能渗透。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技巧要求,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技能性和实践性特点,在理论内容部分的教学中,穿插渗透展示相应专业技能技巧小环节,如讲故事、朗诵儿歌、情境表演、唱歌、跳舞、拍节奏、喊口令、学做模仿操等专业技能。

比如,讲故事能够集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然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展示的能力,为试教活动打基础。可利用课堂前5-8分钟时间,按学号顺序让2-3名学生每人讲一个自选故事,其他学生欣赏,并做文字记录和评价,教师以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听故事情况,结合学生的讲与评做点评总结,为学生讲解故事评价的内容标准,示范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评)讲故事的方法、提高(评)讲故事的能力。通过讲故事技能训练,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讲一个小故事,欣赏到几十个小故事,了解和掌握了讲故事的基本技能要求,独白语言能力、自信心等方面也得到锻炼。同时,使学生专业技能的内容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内容进行有效互动和有机结合。

2. 案例教学。

在学习幼儿园五领域七大类教育活动时,精选教学活动录像案例作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七类教学活动每一类都精选1-2个视频作为观摩案例,通过“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案例还原———案例评价”,引导学生还原教案,运用所学活动设计理论分析评价案例中活动设计、教学实施的亮点及存在问题。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在案例教学部分,教师先采用示范法,引导学生讨论、还原案例、示范评价案例的内容和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案例还原和案例评价。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习难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听课、评课能力上逐步提高。

3. 任务驱动。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学习“任务”,以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引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解决学习任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实践训练操作,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是设计任务,即要求学生设计七类教育活动方案。在学习设计教育活动方案之前,学生进行该类活动的设计理论学习和案例学习。在布置设计任务后,教师从目标的确定到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设计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提供设计思路,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活动方案。每项设计任务都是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在课堂上检查设计方案完成情况,指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挑选部分优秀方案进行点评。二是实践任务,即要求学生进行试教活动和说课展示。试讲任务在开学初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分组,每组同学试讲任务提前告知,学生自选活动方案、自制教具、自制幻灯片。在试讲时,小组内学生扮演幼儿,其余学生观摩记录并评课。说课展示任务作为期末考核的形式,在学习完幼儿园说课相关理论和说课案例后,学生自选说课主题,自主撰写说课稿,制作演示文稿,在期末按照序号顺序逐个进行说课展示,实践体验幼儿园说课流程,展示自己的说课基本功。三是评价任务,即要求学生评教和互评设计方案、说课稿。学生设计好活动方案和说课稿,收齐后再随机发给同学们,要求每位同学都在认真研读手中的方案后,在该方案后面写出自己的评语和建议,打出分数。教师再请几位同学在集体面前进行评价,随后进行点评和总结。

每位同学试教过程中,其他同学做听课记录,并进行书面文字评价。每位同学试教结束后,教师检查听课记录,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在集体面前对试教同学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随后教师进行示范性评价、提出优化建议。

以上三个任务的实施,促使学生达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要求的现代型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写、说、授、评”四会综合教育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从“被动听讲接受”向“主动体验探究”转变,人人都有实践计划,人人都有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在综合实践教学技能上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构建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为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要改变以往的期末一次性终结评价,变为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学生的讲故事技能展示、方案设计、试教活动、说课展示及评价任务完成情况都纳入考核的范围。

期末考核以说课展示(满分100分)作为期终考核内容,平时考核(满分100分)包括讲故事(10分)、方案设计(20分、)试教(30分)、评价(20分)、考勤(20分)。

另外,可在学期初就对学生提出奖励措施计划,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对期末综合考核优胜者进行发放图书等小礼品的奖励。

这种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认真对待每一项学习任务,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当前,最受幼儿园欢迎的是“反思性实践型”人才。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也应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反思审查能力、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贯彻全程实践理念,在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技能。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学改革,必要性,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文乔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川等.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但菲等.幼儿园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第三章习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活动设计;课堂教学

“活动设计”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其尝试打破学科界线,将“六法”(语言、计算、常识、体育、音乐和美术)整合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也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创新课程。

一、“活动设计“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

开设“活动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学会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在具备了说、弹、唱、跳、画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依据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围绕某一活动主题进行设计并加以实施,形成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并运用到综合实习与顶岗实习中去。在见习和实习环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成为其核心内容。因此,“活动设计”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既重要又独特的课程,与其它每一门专业课都密切相关。

二、“活动设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在学习上的挫败感强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比较厌倦。作为传播知识、传授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课程中的应用还相对薄弱。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的强调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学习,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因对幼儿兴趣需要和发展特点的直接感知比较缺乏,在学习过程中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忽视学生的经验积累,造成学生在实践中不知所措,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较好地结合。

另外,学生在“幼儿教师”角色的理解上存有偏差,他们往往认为艺术类课程是其专业基础课程,没有认识到相关理论课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理论课程时就会出现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因此尽管在开设“活动设计”课程时,他们已经有近一年的相关专业理论课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存在知识掌握不牢靠,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在做相关的教学活动设计时对幼儿就会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无法合理体现活动的目标,不能正确把握教学活动的方法。

三、“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新思路

(一)“分层分组”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差异我们对班级进行了分组,一般以6人为一组,好中差搭配,每组选任一名学习和综合表现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便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扶。这样,由大班过渡到小组进行教学之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提高。同时,在教学上进行分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作业布置时照顾到优生和差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分层,使学生在课堂上都能针对性的找到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样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大大减少差生睡觉,玩游戏的现象,好的学生还可以挑战难度高的任务以增强其成就感。

(二)“学习、练习、考核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重在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因此应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一堂课的前10-15分钟对本次课重难点进行精讲,例如在讲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时,结合案例分析讲解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以及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含义、目的,并进行了有条理的板书。在练习和考核过程中,每个小组根据分到的任务,组员之间相互合作,进行一个活动类型的试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以“幼儿教师”或者“幼儿”的角色身份进行模拟教学,每个小组展示时其他各小组做好听课记录以便于互评。考核时依据小组仪容仪表、组员参与活动情况、活动设计效果、小组互评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而定。笔者发现,中职学生头脑灵活,想法新奇,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在授课过程中,他们能够大胆地上台展示自己的活动设计。

(三)入园见习和观摩相结合,强化课堂学习成果

为了强化该课程的课堂学习成果,在其教学的各个阶段,按照课程需要可安排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在幼儿园开放日和开展公开课时前去观摩,通过二者结合,使学生对幼儿教师和活动课程有全面的认识。每次见习或观摩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以及对“活动设计”课程的建议。这种方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既强化书本知识的吸收,又迅速地掌握教学实践技能。

(四)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学生关于幼儿的认知大部分来源于书本知识,因此我们必须理顺“活动设计”与其他理论学科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相关理论课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的重要性,纠正他们认为艺术类课程是其专业基础课程的想法,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作为教师,为了更好的掌握幼儿教育教学的技能,有必要深入到幼儿园中,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环境,熟知幼儿生活一日流程,全面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月晓.“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科教导刊[J].2015.7

[2]李慧.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3]刘昕.基于新理念下的高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8

篇5: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第三章习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含义、作用、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设计指导。

2、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设计和指导。

3、学会设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运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设计和指导;学会设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运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教学时间:

8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ppt、视频、实践法

引入: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一事。

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6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4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7年时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几句话。在最后的3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她也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时,她死去了。辛格估计,卡玛拉死时已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第一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概述

一、幼儿语言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门研究3—6岁幼儿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4是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1、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2、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3、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

1、在主动模仿中学习

2、在具体运用中学习

3、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4、在逐步积累中学习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

1、谈话活动:培养幼儿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交际的意识、情感和能力,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围绕自己熟悉的人或事进行谈话;就某一熟悉的场景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想法。

例如:我的妈妈、我长大了;我的家、我喜欢的动画片、我喜欢的地方等。

2、讲述活动: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和完整、连贯、清楚的表达能力,促进其独白语言的发展,内容包括: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某一实物的特征、功能解说清楚;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讲述图片或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人物的形态、动作。

例如:

3、听说游戏:培养幼儿在口语交往活动中的快速、机智、灵活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内容:练习发声用气和声调;丰富词汇;锻炼语感。例如:

4、文学活动:培养幼儿的欣赏文学作品能力以及利用文学语言表达想象、表达生活经验的能力。内容有:在欣赏儿歌的基础上创编诗歌或散文段落;童话故事的学习表演和模仿续编;通过对话、动作、表情进行表示表演。

例如:

5、早期阅读: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渐产生对汉字的敏感性,丰富他们前阅读和书写前的经验。内容:前图书阅读,学习翻阅、理解和制作图书、了解文字与口语之间的关系;前识字,感受文字的功能、作用,了解识字的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前书写,感受汉字的基本结构。例如:

(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

1、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2、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3、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4、随机渗透在日常生活环节中的语言学习

四、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一)总目标(第三页)

两种兴趣:与人交流的兴趣、听和看的兴趣

两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

两种习惯:倾听习惯、礼貌交谈习惯

(二)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中班

大班

(三)具体活动目标

五、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

1、示范模仿法:示范语言规范到位

2、视听讲做结合法:视听教师提供图片、语言描述,讲做幼儿主动表述,操作。

3、游戏法:

4、表演法:

5、练习法:

第二节幼儿园谈话活动

一、谈话活动概述

(一)概念

(二)特点

1、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

需要注意的是:(1)幼儿对话题有一定经验基础(2)有一定的新鲜感(3)有趣的话题(动画片、影片等)

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信息交流

(1)语言信息量大(2)幼儿交流对象范围大(3)语言交流方式较多

3、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

(1)不要求幼儿统一认识,允许幼儿针对谈话主题说出自己想说的话(2)不特别强调规范化的语言(不需要幼儿必须用准确无语的句式)

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

(1)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者转换话题(2)教师通过谈论自己经验,向幼儿暗示谈话的方法和技巧。

(三)谈话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区别

1、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的区别

谈话讲述

目标侧重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侧重幼儿清除连贯表述能力

内容围绕幼儿已有经验的话题进行交流需要一定的凭借物进行讲述

方式属于对话范畴不需要规范严谨的语言要求规范清晰有条理的表达相对完整的观点

2、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的区别

谈话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创造谈话机会,而日常交谈是自发的谈话。

3、谈话活动与科学领域的总结性谈话区别

谈话重点是说什么怎么说,而总结重点在于知识的获得。

二、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谈话活动目标的确定

1、帮助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培养有意识的、辨析性的和理解性的倾听能力。

2、帮助幼儿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

3、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在谈话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孩子:(1)用适合角色的语言进行交谈(2)用轮流的方式谈话(3)用修补的方法进行交谈

(二)谈话活动内容的选择

1、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我最喜欢的”

2、有一定新鲜感的话题。“奇特的玩具”

3、有趣的话题与幼儿近日生活中共同关心点有关。“春游真好玩”

4、以前交谈过的幼儿仍有极大兴趣的话题。“我是奥特曼”。

(三)谈话活动的步骤与组织指导

1、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谈话话题。(3—5分钟)

(1)以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的情境。(谈话难度较大的)

(2)用语言创设的情境。(近日发生的、经验丰富的)

(3)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1)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不用纠正造句的错误,不需要给暗示示范)

(2)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加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一对一、一对多、自由组合)

(3)适当增加幼儿的动作的机会,以调动幼儿的兴趣。

3、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话。

例如:你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哪个动物,为什么喜欢?

三、活动案例及评析

谈话活动:我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班)

篇6: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第三章习题

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通过具体的社会教育活动来实现的。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上课、游戏、劳动等。这里着重探讨有目的有计划地按集体形式组织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活动内容、拟定活动目标及策划活动过程几个部分。设计则是将以上思考的过程文字化,即写成教案。一份完整的社会教育活动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几个部分。活动的指导则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方式和运用一定的方法实施文案的过程。下面分别阐述。

一、活动目标的设计与拟定

具体的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制定最直接的依据是单元目标。单元目标一般是根据总目标、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由本园同年龄班教师一起讨论制定的。通过哪些课题的活动来实施这一目标,也是各班基本统一的。而具体的每个教育活动目标,则需要每位带班教师发挥自己的才能,根据本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包括近来幼儿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具体情况来拟定。一般要考虑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发展几方面的情况。当然,根据具体活动,目标会有所侧重,有的是潜在隐性的。表述时应做到简洁、明了,可操作。如中班活动“我们的国旗”目标的设计,可依据总目标中“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及分类目标中“引导幼儿感知我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激发幼儿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初步制定为“让幼儿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培养幼儿初步的尊重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这里主要表述为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目的,社会行为的目标是潜在的,即通过类似主题的活动,幼儿在生活中能做到尊重国旗,升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等。这个活动的目标就是幼儿能掌握有关的社会认知,从而激发出初步的社会情感。

二、活动的准备

包括物质材料的准备和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幼儿社会认知的增加,社会情感的激发及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不是靠教师空口说教就能达到的。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易于幼儿理解和学习。因此,活动的准备在整个活动设计中不是一个辅助的可有可无的部分,而是实现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有力保证。在中班“我们的国旗”活动中需要考虑的准备,包括一面国旗、有关升国旗仪式的资料、图片或录像;当然幼儿如有参加升旗仪式的经验则更好。活动准备中的有些材料是现成的,有些则需要教师进行绘制,有的情景表演准备需要教师事先安排好,保证能为活动所用。

三、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活动的指导

(一)在活动的目标确定后,就要思考通过哪些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来实施目标。活动过程的设计则是将这种思考书面化与细致化,一般包括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1.活动的开始部分,是引导幼儿活动的第一个步骤,起到初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作用。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一般有讲故事、引导幼儿看图片、欣赏录像资料、情景表演等。如是外出参观活动,则在开始部分告诉幼儿参观何处,提出参观的要求等。

2.活动的基本部分。这是完成目标的主要部分,主要是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感知学习和练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应放在这里。

3.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可改变原先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通过其他符号系统的参与(如音乐、美术、身体动作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而然地结束。如要在结束部分对活动进行小结评价,应做到简洁、精练,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宽容积极的态度进行评价,对问题本身应留有一些思考的余地,使得活动能够有效地延伸,幼儿能够保留对活动的兴趣,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以企盼的心情和态度等待下次活动的到来。

(二)活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应是实实在在地为达到目标服务的。

活动过程的设计只是静态地保证了活动目标的实现。真正能够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作用,还有赖于对活动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指导是关键。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各个活动步骤、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择,灵活地运用。通常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以发挥其综合作用。活动过程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全班的或大组的集体活动,也可是教师指导下的比较松散的小班活动和个别活动。通常是几种组织形式交替综合使用。如《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大班的“今天我是值日生”活动中,第一步骤是引导幼儿“说说值日生该做哪些事?应该怎么做?”是全班集体活动;第二步骤是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当好值日生?”则可以按固定小组活动;第三步骤是“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值日生的职责”,又是全班集体活动;第四步骤是“分组练习做值日生,体验为班级服务的快乐”,则可以让幼儿自选活动内容,以自选小组的形式活动。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时“有环顾左右而言他”的现象,尤其是青年教师,对活动的目标把握不透,在设计时心中无目标。这种缺点是务必要克服的。在活动步骤的安排中,要十分重视前一步骤向后一步骤环节的过渡,使内容和目标自然连贯,促进幼儿的学习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发展,保证活动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活动的延伸。符合一定社会行为规范的社会行为技能的产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如果只停留在增进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情感上是不够的。良好的社会行为技能的产生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通过某一个活动就能形成的。为此,社会教育活动的活动延伸的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延伸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游戏或其他形式的活动,让幼儿继续学习巩固活动中所了解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利用家庭、社区条件,帮助幼儿学习社会知识,锻炼社会技能等。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幼儿园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包括哪几个层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何? 3.选择和组织社会教育活动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应如何具体运用?

4.学习重点运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特殊方法,设计2~3个活动。

本 章 附 录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总目标

(一)引导幼儿初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二)引导幼儿遵守最基本的规则,培养幼儿基本的社会技能。(三)引导幼儿初步接触、观察和关心周围的社会环境及社会活动。(四)引导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产生初步的爱集体的(五)初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六)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以及初步的爱好和平的情感。

(七)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中华民族和世界的优秀文化,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分类目标(一)人际关系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有关自己成长的最基本的知识。

2.初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性,以及最基本的自我控制和应变的能力。3.使幼儿逐渐了解父母、老师、同伴及其他社会成员,引导幼儿逐渐学会同情、关心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激发幼儿初步的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的情感。

4.引导幼儿积极地同他人交往,并培养幼儿合作、交往、分享、谦让等方面的基本社会技能。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使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初步产生对集体的关心、喜欢之情。

6.初步培养幼儿的诚挚、勇敢、守纪律等基本品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社会环境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家庭、幼儿园,初步认识主要的生活机构和设施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主要自然景观,初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名称。

4.引导幼儿感知我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初步了解我国几个主要的民族及几个主要的风景名胜区。激发幼儿初步的爱祖国的情感。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和重大的社会事件。

6.使幼儿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激发幼儿爱和平的情感。

(三)社会行为规范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规则,并初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公共交通规则。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各种学习活动的规则。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生活中的各种规则。6.引导幼儿初步懂得要保护环境。

7.引导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劳动的情感。

8.引导幼儿初步懂得正确与错误,激发幼儿初步的是非感、爱憎感。

(四)社会文化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文化。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人文景观、文化精品和民间节日等。

3.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发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三、阶段目标(一)小班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身体主要部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初步学会自我保护。2.使幼儿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初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

3.引导幼儿逐步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认识幼儿园中的同伴和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使幼儿初步适应幼儿园生活。

4.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与他人交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5.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使幼儿初步学会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见了老师和长辈会鞠躬、问好。

6.使幼儿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卫生要求,养成初步的卫生习惯。

7.使幼儿初步懂得最主要的交通安全常识。

8.引导幼儿遵守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规则,初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9.激发幼儿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父母和老师的劳动。

10.使幼儿初步懂得不提无理要求、不无故发脾气的道理。11.教育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时不争夺或独占玩具。

(二)中班

1.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异同。

2.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与他人的情绪,初步学会同情和关心他人。

3.培养幼儿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幼儿初步懂得不侵犯同伴的道理。

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主要的社会机构、社区设施,初步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幼儿最初步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感受节日的快乐。

6.初步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引导幼儿在与同伴或成人交往时,学习使用准确的礼貌用语。

7.引导幼儿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学会分享和谦让。8.引导幼儿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鼓励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9.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幼儿初步学会克服困难;鼓励幼儿坚持有始有终地做一件事。

10.引导幼儿初步学会评价自己与同伴,并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11.引导幼儿初步养成诚实、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1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我国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精晶。(三)大班

1.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和成人为此付出的劳动,激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学会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方法。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初步懂得应为幼儿园做有益的事;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引导幼儿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

5.引导幼儿主动照顾、关心中班和小班的小朋友。

6.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初步了解各社会机构成员的劳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幼儿尊敬、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7.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物产,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8.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引发幼儿爱好和平的情感。

9.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初步懂得应向好的榜样学习,激发幼儿初步的爱憎感。

10.使幼儿能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初步学会以规则的要求对照自已或他人的行为;使幼儿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初步懂得爱惜劳动成果,爱惜公物。

1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及保护自然、社会环境的初步意识。

1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艺术精晶,培养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四、教育内容 幼儿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人际关系 1.自己

自己的姓名、性别及年龄;眼睛、耳朵的作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在家里及在幼儿园的不同活动;不说谎,不怕困难,遵守规则,说话算数。

2.同伴及同伴交往

同伴的姓名、性别及年龄;同伴的外貌特征;同伴的爱好;同伴的优点和缺点;与同伴愉快地从事共同的活动;与同伴友好地讨论和商量事情;同伴间轮流游戏、阅读、玩玩具;同伴间分享食品、玩具、图书及高兴的事;关心有困难的同伴或比自己小的同伴;能用礼貌的语言与同伴交谈,注意倾听同伴的讲话;与同伴产生矛盾和冲突时会讲道理,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会帮助同伴改正缺点。

3.集体

自己所在的小组、班级及幼儿园的名称;小组成员的姓名、性别及年龄;小组长及值日生的姓名及职责;小组经常进行的集体活动;自己小组的优点和不足;班级的环境特点;幼儿园的环境特点;幼儿园其他班级的名称;幼儿园里工作人员的称呼以及他(她)们的活动。

(二)社会环境 1.家庭 家庭的住址、电话;有关自我安全保护的知识;家里主要的生活用品、娱乐工具和学习用品;家庭成员与自己、邻里的关系。

2.幼儿园

幼儿园的名称、地址;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集体活动的基本规范;自己的班级和小组,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及其与自己的关系。

3.社区

社会主要机构(如银行、商店、邮局、政府部门、消防站、体育馆文化站、图书馆、农贸市场、学校、敬老院等)的名称、工作人员、主要活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社区的交通设施,包括码头、桥梁、车站等。

4.行政区划

所在省(市)、区(县)、街道(乡、镇)、街(村)的名称,家庭和幼儿园的门牌号。

5.祖国

国名、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我国的人种特征;主要的民族,如汉、藏、蒙、维吾尔、回、满族等;一些主要的风景名胜,如长江、黄河、黄山、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一些主要的特产,如茶叶、文房四宝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等。

6.世界知识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有关世界和平的最粗浅的知识。7.重大节日和重大社会事件 知道一些重大节日的名称、时间、意义及庆祝方式,如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十一”国庆节以及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及其影响,如抗洪救灾,大型运动会等。

(三)社会行为规范 1.公共规则

公共惜物规则,如爱护公共财物、节约粮食和水电、保护植物、动物及环境等;公共卫生规则,如不随地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等;公共交通规则,如走人行道、看红绿灯等。

2.集体规则

集体活动的一般规则,如服从集体意见、遵守集体指令、愿为集体服务等;学校活动规则,如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会同他人合作、勇于发表意见、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3.交往规则

使用礼貌用语;对老师、长辈行鞠躬礼;礼貌待客,礼貌做客;注意倾听他人说话,不无故打断他人说话,会合作和谦让。

4.甚本道德准则

知道别人的和集体的东西不能占为已有;能分清是非;诚实、守信;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

(四)社会文化 1.社区人文景观

所在社区著名人文景观的名称、特征及有关的故事、传说。

2.民间节日

一些重要的民间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它们的名称、时间、主要特点。

3.民间艺术

本地的一些主要工艺品,它们的名称、用材及简单的制作方法;本地的一些天然工艺品;本地主要的地方剧种及其韵调;一些健康有益的民间歌谣、故事等。

4.文化精品

本民族的文字,中国书法;我国的1~2个主要剧种;有关中国民乐、国画等方面的最基础知识。

5.世界文化

上一篇:沃尔玛的企业文化案例分析下一篇:致新人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