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2022-09-11

小学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画家, 而是通过美术教学来开发儿童智力, 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以及审美兴趣和态度。同时, 也培养他们的个性、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然而, 现实的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偏离了这一宗旨, 而且还出现不少的误区。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与做法。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 在学科教学中忽视常规美术教学

一些学校对美术这样的非统考学科不大重视, 特别是当前考核学校和教师的指标虽然很多, 但统考中的一次性合格率和优生率依然占有很重的比例。因此, 在小学的学科教学中, 重视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课堂教学, 而忽视了常规美术教育。美术课只不过是一种摆设:一是基本的教学时间得不到落实。学校常常是在下午开展活动, 美术课多数因被安排在下午而被挤占, 语数学科的教师随意挪用美术课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二是探讨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教研活动几乎成空白。学校的教研活动, 基本上是围绕着统考学科开展的, 至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研活动就边缘化了:要么无人问津, 几个教师在那儿拉一些与音乐、美术教学无关的家常话流于形式;要么依附在统考学科教研组凑人头、凑热闹。

(二) 城乡学生融合美术教学难以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城乡学生融合成了课堂教学及其改革的难点, 美术教学也不例外。由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大量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到城镇学校插班就读, 他们多数来自县内偏远乡镇村级小学, 其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家庭环境与城镇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因此, 课堂教学不能采用原来适合城镇学生的方法, 也不可能一味顾及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而采用村小教学的方法和要求, 必须探索出一种城乡学生均能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对美术课的学习, 几乎从“0”开始, 既没有兴趣, 又缺乏美术基础知识。这些学生在美术课里无所事事, 要么做语数作业, 要么左顾右盼, 与人窃窃私语甚至高声喧哗, 扰乱课堂秩序。

(三) 学生美术作品评比竞赛活动过滥形同虚设

近几年来,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学校和县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不少美术作品的评比竞赛活动, 但出现了一些误区:主办者理念出现了偏差, 认为学生素质提高的表现形式就是单一的画几张画, 唱几首歌, 跳几支舞;学校、教师在功利思想的诱惑下, 以成人的作品, 甚至是教师的杰作代替学生的作品, 严重失真。这种做法, 既混淆视听又给学生一种弄虚作假的负面影响, 诋毁了正面教育的激励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 激发兴趣促进美术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内在力量, 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强大动力。引导学生爱美术、学美术,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不失为美术教学的一条有效策略。一是要加强学生学习美术目的的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二是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美术时遇到的困难, 使之喜爱美术学习;三是在学生学习美术取得进步之时, 及时表扬、鼓励, 提高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学习美术;四是为学生成功提供展示的平台, 让学生创办黑板报, 参加“六一”节、国庆节画展, 使其有成功感。在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多法并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绘画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美术绘画能力, 是时代赋予美术教师的神圣使命。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激发学生好奇心, 启迪学生探究创新。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培养学生好奇心, 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 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考, 产生某种感悟和体验, 提高创作能力。二是举办画展, 激励学生创新。利用“六一”节、国庆节, 举办学生画展, 为学生创作搭建平台, 让学生通过画展, 激励学生创新。三是根据诗歌指导学生创编绘画。结合语文诗歌教学, 让学生根据已学的诗歌, 创编绘画, 绘画出符合诗歌的图画, 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又为学生画画创新提供了载体。

(三) 运用合作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新课标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的美术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 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中, 一是让小组成员在一起, 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发表自己的看法, 既为学生自主发挥提供了空间,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组织学生合作办报, 既巩固课堂所学, 又强化了学生合作;三是组织小组成员合作创作画画。如在教授怎么画五彩课时, 先让学生合作点彩点、拉彩色线条、分割色块;接着, 同桌合作在画好的造型外, 选择色纸, 剪出形状, 组合拼贴;最后, 大组合作完成贴画、涂彩、印章敲印等, 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 开展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开展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美术,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会起到积极作用。一是开展差异评价, 即从学生实际出发, 对不同学生因人评价,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二是实施激励评价, 即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 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动力;三是坚持发展评价, 即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因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他又需要教师的期待与鼓励, 信任与尊重、赏识与唤醒。

上一篇:绿色信贷政策与服务体系研究下一篇: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