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课程教学论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双语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本文分析了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第一篇:双语课程教学论文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双语教学探讨

摘 要: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国际性和外向性特点决定了双语教学方式能够更灵活更全面地体现课程性质、实现教学目标。因此,从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考核测评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双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双语教学;模拟谈判法;多元化

双语教学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母语结合另外一门语言作为教学媒体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思维,成为具有国际思维方式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该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多角度的国际性思维方式。因此,双语教学方式能够更灵活更全面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下面就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词汇量,为双语教学打好基础

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学生的英语水平,作为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的读写能力是基本符合双语教学的水平的,但部分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弱,不能流畅地交流,这就对双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每次课前教师可以将此次课程中涉及的专业词汇提前总结,根据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分为重点词汇和一般词汇,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记忆单词,提高词汇量。其次,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讲解内容的难易设计中英文使用的比例和讲解语速,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的肢体语言,关注学生的反应,如有疑虑,教师可以换另外语言再加以解释。

二、模拟谈判法

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谈判实践,充分突出实践课堂特色的模拟谈判是国际商务谈判双语课上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为了学生能够在课前充分准备以便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应将模拟谈判所使用的案例和拟解决的问题提前告知学生,案例可以采用英文形式,以真实企业作为背景设定好包括谈判双方的公司情况、经营情况和市场情况在内的清晰的谈判背景,而且问题设置应以开放性问题为主,以便学生展开头脑风暴,主动探索、批判思考;在分组方面教师应予以指导,坚持组内互补、组外竞争原则,充分考虑组内学生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个性特长等特点以形成高效率、高默契的团队,避免部分学生“搭便车”行为;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需以英文完成,讨论参与程度应以较高的权重影响最终成绩;模拟谈判后教师应该对模拟谈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分析问题、找出不足,以达到不断提高学生谈判水平的目的。

三、英文电影教学法

與文字案例相比,影片在传递信息方面更加全面且具有立体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模仿和实操。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电影的讨论,教师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听取学生心声,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促进教学。比如在讲沟通技巧时奥斯卡获奖影片《撞车》就是一个很好的引例,墨西哥修锁匠和波斯商人之间自说自话的对白可以让学生了解谈判中倾听的重要性;在讲到迫使谈判对手接受己方条件时可以引用《肖申克的救赎》中监狱长迫使安迪继续为他做假账的片段;在讲到开局技巧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王牌对王牌》的片段;在讲到谈判前的信息准备时电影《惊爆十三天》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每一部影片我们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节选,重复使用。

在电影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英文影片。一方面,电影的主题和情节应该是能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具有教学意义的,影片种类的选择可以多样化,比如纪录片、悬疑电影、动画片、戏剧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在选择电影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影片中人物说话语速不宜过快或带有过多的口音、俚语等,而且人物对话中应有适当的停顿,过于复杂的影片可以配上中英文字幕,能够让学生跟得上电影节奏,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谈判技巧。

其次,应根据电影在课程讲解过程中的作用来把握电影片段播放的时间。如果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正题,观看影片后教师可以先做一个简短的引导报告,让学生在限定的方向去思考,以确保和课程主题紧密结合,这样的影片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是比较合适的。如果影片是为了说明某些谈判理论或技巧,那么时间可以控制在3~5分钟之内,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不至于使学生完全沉浸在剧情中。如果影片是为了训练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则可以控制在30~40分钟之内,如果时间过短涉及的理论和技巧过少,分析起来简单,就无益于学生分析、思考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四、多元化考核方式

双语课程的考核重点不仅应集中于对知识的积累和对外语运用能力的考核,還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强调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思想的训练,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因此,可以采取更加开放、宽松的多元化的评量考核方法。课程成绩取过程、报告和笔试三者考核成绩的加权平均:①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学生课堂上参与教学的表现、平时作业及考勤等,其成绩来源为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也可以督促学生在课下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②报告既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组成小组在所学相关领域自由选题、收集资料、讨论,最终将报告提炼成PPT进行15分钟左右的英文演讲;③笔试部分可以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试卷,全面考查学生双语学习后所具有的双语水平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因时变通,因人而异,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方法的可行性,不断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方能有效实现该门课程知识传授与语言技能运用兼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杜瑞霞.国际商务谈判中英双语教学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3(10):275.

[2]彭晔.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双语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29):141.

作者:董琳

第二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双语教学初探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双语教学

文献标识码:B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知识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涵盖了管理学的管理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数据库、网络以及系统项目分析开发设计的部分内容,一般安排在本科的后两年学习。此时学生已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也完成了部分管理学和计算机的课程,并且大部分同学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甚至有些同学通过了六级,这为开展双语教学准备了良好的语言条件。

大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教材中都包含有管理学和计算机内容的交叉。例如Kenneth C. Laudon,Jane P. Laudon的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的第1章讲述了管理、第3章讲述了组织,这些都是管理学的内容,第7~8章讲述了计算机软、硬件,这些是计算机原理的学科内容,第9~10章讲述了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内容。这些章节的深度远不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

2双语教学实践

2.1語言环境

我国高等教育外语课程教学中基本上都采用英语教学,但是英语教学也仅限于公共英语。语言类课程所学所用课程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性不强,学生即使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对于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分析设计等信息领域的英语专业词汇仍然陌生。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学科教学方式,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它既不同于外语教学,也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更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对于想了解学科前沿、参阅原版科技文献或书报杂志的学生而言,双语教学有助于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学科的中英文核心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查阅英语文献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会用英语阅读和思考。

2.2教材选用

应使用原版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如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Kenneth C. Laudon与Jane P. Laudon编著的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相应的中文参考书目,如薛华成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

2.3师资队伍

管理信息系统双语教学的教师应由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科老师任教,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为佳。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科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语言规范,表达清晰,在确保教学内容完整清晰的基础上,能够自如地在两种语言中切换。

任课教师本人应通过阅览相关原版书籍、专业期刊、报纸、杂志来更新知识储备并提高专业素养。

2.4教学方式

教学文件的准备应以英语为主,在教案和演示的PowerPoint中应确保英文内容完整充实,并可在此基础上对难点进行中文注释。学期开始时,授课可以以英语课本为主,进行中文解释和扩充,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可以使用中英两种语言交叉授课,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引入双语教学的环境中。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反馈,在课堂上可以用双语实施教学互动。

收稿日期:2007-12-15

参考文献

[1] 褚燕华. 高校双语教学改革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8).

[2] 高丽婷,关于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7,(7).

[3] Kenneth C. Laudon, Jane P. Laudon著. Managements Information Systems[M]. Prentice Hall.

[4] Rainer, Turban, Potter著.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ystems[M]. Wiley,2007.

作者:孙仲美 李少颖

第三篇:关于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

摘 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双语教学作为其中的主要环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以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对应的解决之道,以求将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真正落实到经管类学生的培养环节中,为我国未来与世界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关键词: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都越来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因此这就要求从事这些经济活动的专业人才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国际性的视野与技能,而双语教学无疑最能体现经管专业培养的这一趋势。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对应的解决之道,使经管类人才的培养更具备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我国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一、经管类课程及双语教学概述

(一)经管类课程概述

1.经管类课程的内容。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设置体现了经管类人才的培养计划,而且也决定了培养出的经管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按课程的性质划分,经管类课程可分为三类:

公共基础课:这一类课程提供了深入进行高等教育的基础,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必要掌握的课程内容,包括哲学类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数学课程、语言类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等。

专业基础课:这一类课程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知识基础,是任何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都有必要掌握的课程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管理学基础理论课程、统计方法理论课程、会计方法理论课程等。

专业方向课:这一类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之上,继续对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门方向的教育,其课程设置也突出了专业方向的特点,如国际贸易学专业主修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管理专业主修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等课程,会计学专业主修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金融专业主修货币银行学、期货与期权等课程。这部分课程最能体现每个专业的特点,也是专业教学的落脚点。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所学技能,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在专业方向课层面进行跨专业的交叉,以培养出具备高水平综合素质的人才。

2.经管类课程的特点。(1)为实践服务,但理论性较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是为现实的经济活动服务的,但所有的教学活动还是以书本理论的教学为主。因此,在完成了理论性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许多走出校门的学生难以快速进入工作角色,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方法的经验。因此,许多学校的经管类专业培养环节中都有实践环节,为的就是将书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为实际的操作。实践也证明,脱离了实践的、纯粹理论性的经管类专业教学是缺乏现实意义的。(2)综合性较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只掌握单一技能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已经不再受青睐了,而那些有着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懂外语、会操作计算机的人才则越来越抢手。从雇主的角度来看,也无疑希望自己的雇员可以独当一面。如一个外贸业务员不仅要有丰富的贸易知识,还要能以流利的外语与外商进行沟通,并能够将最新的产品信息以电子化的形式加以呈现,而且最好还能对产品的技术细节有着深入的了解。而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专业教学环节也都呈现出跨专业、综合化的特征,如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学习金融、财会课程,而管理类学生学习心理学、人文类课程等,以求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复合型技能的人才。(3)开放性较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与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一样,越来越呈现发展的、开放的特征,而非静止的、封闭的特征。一方面,世界经济的新动向、新趋势在客观上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学科理论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新的理论被提出,旧的理论被淘汰,这也要求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以跟上现实的步伐,而非进行“考古式”的研究。

(二)双语教学概述

1.双语教学的含义。双语教学是指在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国外原版教材(通常是英文教材),而授课中采用中外两种语言交叉进行,且作业、实验和考试均采用外文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双语教学从语种的采用程度上,可以由低到高分为三种类型:

最为初级的双语教学是以中文为主要授课语言,教材采用英文,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要随时对书本内容进行讲解,这种类型适用于那些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且专业知识也尚显不足的学生。

中级的双语教学是以英文为主要授课语言,教材也采用英文,教师负责讲解课程,而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吸纳和消化,其中产生的问题往往以中文进行交流,这种类型的双语教学适用于有一定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但是专业外语基础较弱的学生。

高级的双语教学则是以英文为主要授课语言,教材也采用英文,而且课堂间师生的所有交流讨论全部采用英文进行,最大化地脱离母语的环境,这种类型对教学双方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而授课者往往也为外籍教师或专家。

2.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的价值。双语教学在我国由来已久,但是缺乏系统化的发展。从最初期的北京大学开始,到随后受其影响的北洋大学和南开大学,以及解放初期以俄语为第二语种的双语教育,都曾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时尚,也培养出了许多学贯中西的人才,但是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我国的双语教育也数度中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也逐渐被社会和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部指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全国各所高校也都纷纷继续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其中尤以经济管理类课程为主。

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采用双语,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对即将从事国际化经济活动的学生来说,是工作角色的提前热身,也是一种职业技能的培训;其次,国内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和国外均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仅仅以母语为立足点,就很难及时跟上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进程,而采用双语教学,就可以接触到学科中最前沿的部分;此外,双语教学的开展往往包含了大量的外语互动内容,这对拓展学生的交流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而交流的能力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能力之一。除了上述对学生的直接益处外,双语教学的开展还可以间接地促进不同国家的校际交流和校企合作。双语授课的教师一方面可以来源于校际的教室交流,因此双语教学的开展在客观上促进了双方的教师来往,活化了学术氛围,也增强了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双语教学也可能来源于校企间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学生接触到最为实效化、最为前沿化的知识,为他们的工作和就业打好基础,更有利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研究,并使学生直接参与到这一过程之中。

二、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和授课模式落后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经管类课程存在理论性较强的特点,而我国的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也往往拘泥于课堂和书本,教学观念以“知识传授”为主而忽略“对知识的质疑和创新”,授课模式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这样一来,就会产生这样一个局面:教师在台上讲授着书本上既成的理论知识,学生们在台下一声不吭、奋笔疾书,然后把记下来的东西不加思索,统统塞进脑子。

这种“传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和“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一方面使整个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们只听不讲,只吸纳既成的知识而不知道开拓思维、有所创新,因此,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往往变成了“经济类教材的外语阅读与背诵课”。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只掌握着陈旧的、机械化的理论,不懂得质疑和创新,而且他们的专业英文表述往往流于笔头和纸面,一开口却往往支离破碎。

(二)学生的学习态度错误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作为“学”的一方,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本身把握并不牢固,外语功底也并不甚扎实,于是在面对外语传授的专业课程时,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和无法适应,这就直接带来了学习态度错误。

首先,是对双语教学的畏难情绪。在一门双语课程开课初期,学生们会出于猎奇心理而保持较高的注意力,但只要有一到两节课的时间无法跟上授课的内容,学生们就会开始普遍性地怀疑这种双语教学的意义,以及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有效地从中学到任何内容。而且,双语教学中不仅牵涉到语言的切换,更涉及到思维方式的切换,如果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或是教师的传授方法不对,这种畏难情绪就会大面积地滋长。

其次,是对双语教学目的的误解。许多学生刚接触双语教学时,选择的首要出发点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这是对双语教学的最大误解。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以非母语的语言来传授专业知识,重点仍然在于专业知识的教学,外语只是作为一种教学媒介而处于从属地位。而许多学生出现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中只是为了学英语,甚至是为了“练习听力”,这本身就是对目前双语教学状况以及教学模式的一个讽刺。

(三)双语师资力量不足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的一方,也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双语教学中最理想的授业者,是应该兼具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外语水平,并且还要有着较为高水平的教学方法。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教师力量中,却往往存在着专者不兼,兼者不专,又兼又专者却不又承担教学任务的情况。这就在客观上极大制约了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最终的教学效果。

当前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数还是紧紧贴近手中的外文教材,就事论事地进行着“旁白式”的教学,一方面很少脱离课本讲述自己的见解、引发大家的讨论或是介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即使有给出独立见解、引发讨论、介绍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能力,也很难以全外文的方式完整地、无误地表述给学生,更无法采用让学生觉得易学、易懂的教学方法了来传授这些以外文表述的专业知识。即使存在着高水准的双语教学人员,也只是占到全部教学人员的极少部分,而这部分人员由于其出众的综合水准而往往承担着许多教学以外的活动,因此,能够站在讲台上进行双语教学一线工作的优秀教师数量更少。

三、解决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一)采取新的教学观念和授课模式

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需要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且强调教学双方的交流,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观念。所谓启发式的教学观念,指的是教师的授课不仅仅以传授既成的事实为内容,更要以这些事实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更宽范围的思考;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外文教材之中,而是应该以教材为依托,有选择地结合实践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发散。采用启发式的教学观念,可以使学生养成自发性的学习和思考习惯,他们的学习(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外语专业知识)都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教师的角色也由“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

同时,在授课模式上,由于采用了外语教学的经管类课程既有经济理论难度、也有外语语言难度,因此课堂气氛难以活跃,很易于陷入教师独角戏的局面。所以,非常需要强调授课中的师生互动,不仅使学生听到以外语表述的专业知识,还要使他们切实地对专业知识加以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外语将自己的见解准确、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方面的具体实践,我们可以参考国外高等学校所经常采用的讨论式、小组式的授课形式,即教师不再是整个课堂的唯一核心,而是一个主持人一样的存在角色,负责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台下的学生(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式的群体)展开自主的讨论,并在整个过程中把握好讨论的方向,适时地将讨论内容加以理论上的提炼和提升,使授课内容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被学生所接受。这样一来,学生充分参与到了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他们的注意力得以保持,学习效率和实效性也得以增强。

(二)想方设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观念抑或教学模式,其实施的有效与否都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自身学习态度的影响。首先,我们要在教学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的畏难情绪直接来源于教学中对知识吸收的不畅,这就直接要求在进行双语的经管类课程教学时,教师和教学组务必要有一个领学生入门的过程,不能一开始就求高求新求快。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向学生明确教学目的,花一些时间明确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的外语表述,给学生一个热身的过程,不至于一下就迷失于双语间转换的过程中。而且,由于学生的水平层次不齐,我们也有必要提供不同层级的双语教学课程,使有兴趣学习双语经管类课程的学生有适合自己水平的课程。此外,正如上一节所述,互动性较强的双语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他们的畏难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我们还要向学生和教师明确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经管专业的课程特征,把教学的重点从外语的字词、语法上移开,真正转到专业理论的探究和启发之中;把考试的重点从专业字词、段落、文献的诵读上移开,转移到专业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之中。这样一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的目的,使其免于演变为以经管类课本为教材的外语课。

(三)推进双语教学的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直接执行者,而良好的师资基础也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面对目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外语水平的一线任课教师缺乏的现状,我们首先要加强师资的培训工作,最大程度上优化已有的师资水平,对专业课程教师在双语教学方面的努力和创新工作持鼓励态度,对有志于从事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提供合理的培训计划。其次,要大力开展校际交流和校企合作,积极引进外国学校的专业教师以及企业中的专业人才来校讲学,而且尽可能地使这种讲学活动形成有序的系统,避免零散的、缺乏成效的赶场式教学。最后,我们可以充分挖掘现有专业教师资源,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和课程,配备不同水平的专业教师,使高水平的教师不至于负担过重,经验欠缺的教师也有锻炼的机会,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之中。

[本文系江苏大学教改项目“基于国际经贸特色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应用外语(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经管类研究生课程外语授课教学的探讨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杨焱.论双语教学的改革与选择.江西教育科研,2007(5)

2.冯跃.孙海霞.德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关问题探讨.盐城工学院学报,2005(1)

3.黄安余.双语教学热中的冷思考.双语学习,2007(3)

4.何阅雄.对普通高校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思考.教育探索,2007(5)

5.钟政.双语教学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案例.内江科技,2007(6)

6.宋敏.双语教学模式探析.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7.张同利.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7(5)

8.丁敏.国外双语教育的经验值得借鉴.潍坊学院学报,2007(1)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江苏镇江 212013)(责编:若佳)

作者:赵银德 沈 辉 赵桂梅 季 莹

上一篇:医疗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情景教学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