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质量管理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车间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车间是企业生产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保安全的关键责任者车间的安全建设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把车间安全工作搞好了,企业的安全工作才能有保障。【关键词】车间;安全;管理1.大力宣传安全风险管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确保让每名干部职工融入到安全风险管理的氛围中。

第一篇:车间质量管理论文

车间管理系统的研究

摘 要:分析了车间生产过程管理现状以及工作流管理技术在车间运用的特点,提出了面向MES的车间生产过程管理,介绍了基于工作流的车间生产过程管理支持系统体系结构。

关键词:车间;管理系统;工作流

1 引言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车间是企业的关键生产机构,是企业的物化中心,它不仅是制造计划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制造信息的回馈者,更是大量实时制造信息的集散地。生产制造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生产管理是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用经济的手段制造出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达到及时满足市场和用户要求的一种管理职能。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过程组织;生产准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其目的是为了对外生产出质量、交货期和价格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对内提高职工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使材料在制品、成品储备量最小,资金周转最快,材料消耗最省,管理费用最低,生产计划、生产方法最优,生产过程最有效。

2 车间管理系统的现状

目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有MRPII/ERP以及一些辅助管理系统。如财务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以及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正如绪论中所论述的情况:在车间生产管理和控制方面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MRPII/ERP系统在车间生产管理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无法满足车间生产管理的需求;车间内部的各种管理系统彼此又互相独立,无法实现车间内部以及车间与企业其它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作者在实际企业调研中同样发现了这种现象。因此,现代企业迫切需要完善的车间生产管理理论和控制技术,MES理论和系统的出现及时地清理了车间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死角。

目前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自适应性差。车间生产不能很好的适应客户个性化需求,对客户提出的按需生产不能很好的控制,其生产过程不能自定义调整,车间生产的自适应性很差。

(2)数据采集慢。车间生产过程中各种信息清单普遍采用传统的手工数据录入方法,在复杂的车间生产现场,这样的数据处理方式加重了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不能快速的采集车间生产现场的信息数据,造成信息滞后或者丢失。

(3)协同性与集成性差。信息传递的层次和环节多,速度慢,调节迟缓,各生产环节就不能有效的协同,尤其是涉及到多个生产部门时,各个部门信息不能有效的共享,上一个环节的信息不能及时被下一个环节所利用,整个生产信息流不通畅,这样造成了生产过程的拖沓,整个车间生产的协同性、集成性很差。

(4)智能性差。车间生产各个任务离不开“人”的参与,“人”在车间生产中是最重要的。而现有的车间管理信息系统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车间设备资源等的集成度,并没有将人、信息、技术很好的集成在一起。

(5)适应性差。传统的车间生产工作流程纯粹是一种串行的生产方式,车间的组织结构是面向职能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面向项目组、面向过程的生产管理方式,整个车间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多变的需求。

3 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出现,为企业业务过程重构及其自动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是当前企业实现复杂过程建模、执行监控等过程管理功能的至关重要的技术。车间生产每个成品或者半成品都要经过一个过程,即按照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等规则依次流转完成一系列已分配资源、角色、应用程序等的任务。将这些生产任务按照一定的规则、文件、信息等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达到协同处理各任务,进而完成一个工作流程,即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正是工作流技术的本质所在。然而,Agent是生存于一定环境中,通过与环境交互,及时并灵活自主的行动以完成自身任务的计算实体,其具有自治性、通信能力、反应性、协作性和适应性等特性。Agent的自适应能力和动态部署的计算方式能满足工作流在执行过程中动态适应的要求;Agent之间对等通信的方式可满足工作流多用户间协作的要求。

4 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系统体系结构

如图所示,系统采用数据层、功能层、应用层3层结构。数据层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库的操作;功能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系统的逻辑功能,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应用层主要是将功能层提供的菜单示出来,提供给客户进行使用。

(1)数据层:数据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基础,也是过程执行与监控的数据源,由过程模型库,人员角色数据库和过程实例库组成。其中过程模型库保存车间各种零件工艺规程的过程模型;人员角色数据库保存车间各种参与加工过程的人员角色模型;过程实例库则保存车间即将、正在以及已经完成的过程实例。

(2)功能层:功能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实现系统与数据库的数据操作,主要支持生产过程的定义、流转、监控等。包括过程定义存储和调出、人员角色信息存储和显示、任务列表的产生和维护、过程执行的自动导航、过程执行进度的显示以及过程执行的详细信息等。

(3)应用层:应用层是系统提供给客户的可执行操作,主要实现系统的各个功能。过程定义人员的业务功能主要包括图形化过程的定义与修改;过程管理人员的业务功能主要包括过程模型的实例化、人员角色信息的增删改、生产任务的派工与过程执行的监控等;任务执行人员的业务功能主要包括过程管理人员下发的任务列表的接受与维护以及生产数据的提交等。

6 总结

将工作流技术引入到车间生产过程中,可实现对生产制造过程的控制和调节,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任务分配给合适的人或机器来完成,实现资源和任务的最优化分配,能够很好的解决生产线的快速重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安鹏.基于工作流的企业业务过程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J].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3]韦文斌,杨建军,曾波等.基于多代理的分布式车间控制系统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工程,2001,30(l):28一3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康 雨 郝永平

第二篇:车间安全管理初探

【摘要】 车间是企业生产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保安全的关键责任者车间的安全建设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把车间安全工作搞好了, 企业的安全工作才能有保障。

【关键词】 车间;安全;管理

1.大力宣传安全风险管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为确保让每名干部职工融入到安全风险管理的氛围中。车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了安全风险管理动员会,成立了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小组,制定了《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确定了“两手抓、两不误”的贯彻实施模式。车间以专题会、生产会、周例会、班前讲话等各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大力宣传安全风险管理知识,让职工理解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提前预防、控制不安全因素,提高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

在车间学习、研判的基础上,组织干部职工共同学习《工务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宣传手册》,发动全体职工开展安全风险源点研判,在全车间范围内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大讨论活动,组织车间全体干部职工183人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知识考试,通过考试检验了学习宣传的效果,深化了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2.盯控关键,抓好风险研判

车间、班组发动干部职工围绕“五大关键,十三个重点”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全员参与安全风险的排查,强化落实病害设备检查、处理措施,控制管内关键部位(生产场所)的劳动安全卡控等全面排查,不留死角。

根据风险类别、发生频率、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合理确定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低度风险三级风险。班组每月按时上报车间安全风险点的排查情况,由车间进行汇总梳理,形成车间安全风险控制数据库,同时向各工区公布。

车间对查明的安全风险源点,采取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逐一分析风险致因、可能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并综合分析不同风险及其来源的相互关系,以及现有措施的有效性。根据研判的风险事件,按照设备质量标准和职工作业标准,分系统、分层次周密制定控制措施,切实做到标本兼治,有效化解和降低风险。

3.结合实际,将安全风险管理深入日常管理工作

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实行动态管理。每日施工作业开始,施工负责人结合班前试问,对照《现场重点岗位风险辨识卡》开展班前安全讲话、抽问,并针对《安全风险重点控制揭示牌》中的相关内容,对施工作业项目存在的安全风险重点进行强调,让每名作业人员熟知当天施工作业项目的安全风险重点。

对于风险检查情况,有危及行车安全隐患的问题检查人要现场落实处理,并全程参与。车间在每周例会上会对管内各班组、各作业项目完成及风险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本周盯控重点。由车间管理人员、工区工长严格按《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办法》规定周期对照车间《安全风险检查表》逐处进行有记录的检查,在次周例会上进行检查处理情况汇报,同时由车间调度录入电子库,便于掌握管内风险源控制情况,并保存原始检查记录表。

为保持安全生产的高度敏感性,针对季节更替、工程改造、设备更新等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车间结合月度生产会,每月定期召开安全风险评估会,对各工区风险源点进行评估,确保对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点逐一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危险,确定风险等级,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调整风险等级。

如车间对管内因更换曲磨轨、长轨条,应力发生变化有胀轨迹象被列为中度风险管理的16处曲线,因前期车间集中力量进行应力放散12.115km及应力调整9.68km,车间将该处降低为低度风险进行管理。随着气温升高,由于线路上存在道碴不足、线路易胀轨跑道等隐患,车间将原定为中度风险管理的16处缺碴地段升级为高度风险源,要求各班组严格盯控,严格无缝线路的管理工作。随着防洪工作全面展开,车间将管内11处I级、34处II级、13处III級看守点列为车间环境风险源点进行严格管理,同时要求跟班组将未列入防洪巡守点地段进行排查,严格对管内线路做到一处不漏一米不漏的进行盯控。

4.严格盯控,定期研判,确保车间安全风险管理过程控制的取得实效

车间在设备整治方面围绕局工务系统提出的“六大维修养护理念”加以实施、控制过程,确保设备整质量有保障。在管理方面加大了对作业人员劳动人身安全管理,尤其强化了对单岗作业、劳务工等的安全管理。

对作业、管理方面等可能造成劳动人身安全的风险,车间、工区利用揭示牌等形式实行长期全面卡控,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可控。作业风险评估达到中度及以上时,应立即重新组织修改施工(作业)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措施制定后,再次组织评估,直到风险可被接受。作业风险评估出现低度风险时,应注意监控,落实防范措施,消除风险点。风险管理,由车间主任、副主任每月根据技术规章管理、施工审批等相关办法,进行自查。对设备、环境方面存在的风险,车间按照高度、中度、低度等级,确定等级负责人,建立风险源点卡控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

环境、设备风险经过有效整治后,在观测一定时间的设备稳定后,由车间主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逐处现场核实,制定一定时间内的检查监控措施后可以降低设备风险等级或者取消设备风险控制。设备风险源点经过整治后效果仍旧不良,且有向严重方向发展趋势,一是积极向段相关部门反映争取彻底整治。二是由车间主任带队现场诊断,提高风险等级控制,制定更加严格检查监控措施并实施。对管内新增设备风险源点,由车间主任带队现场诊断后纳入设备风险控制表进行相应等级控制。

4.1 高度风险――负责人车间主任

由主任(不在由副主任、或主任指定车间干部按规定时间定期检查)进行每周不低于一遍检查并且督促整治、处理,责任工区(作业组)每周不少于一遍检查(不和车间同步);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对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4.2 中度风险――负责人车间副主任

由副主任按每月不少于二遍检查(副主任外出组织施工,则由车间主任或管理人员落实相关检查规定),并且督促落实责任工区、作业组及时整治、处理。工区每周不少于一次检查(不和车间同步)。做好相关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比照高度执行。

4.3 低度风险――负责人车间管理人员

由车间管理人员每月不少于一遍有记录的检查,并且督促工区、作业组有计划安排整治、处理,工区每月不少于一遍(不和车间同步)有记录的检查。

对于新增设备、环境安全风险采取数据收集、现场诊断,并经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小组集中研判后纳入车间《安全风险管理数据库》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并督促相关人员及班组负责落实,确保车间安全风险实现动态管理。

结束语

总之,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对于车间而言,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以安全风险管理为抓手,继续抓好制度机制建设、抓好安全基础建设,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抓好现场过程控制,努力把安全风险管理推进到新的阶段,提高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涂力强,杨长柳.浅谈如何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工作[J]. 安全. 2002(02)

[2] 高继寿.加强车间安全管理争创安全最长周期[J]. 山东冶金. 2001(01)

[3] 武心太.做好车间安全工作[J]. 化工劳动保护. 1997(04)

[4] 适应改革形势抓好车间安全管理[J]. 化工劳动保护. 1996(06)

作者:张霞

第三篇:药厂车间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摘 要: 药厂车间是药品生产的重要场所,要保证药品的高质量,就要从生产车间的各个环节的管理着手,严格对药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管理,优化药品生产的整个流程,是提高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性的关键,也是对用药者负责任的表现。本文从分析药厂车间的工作特点出发,分析药厂车间管理的几个要点,希望能够对药品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 药厂;车间;管理;药品生产;品质

药品在预防以及治疗疾病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药品的质量问题是临床上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药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对制药厂所生产的药品进行抽样检验,无法保障药品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这就要求药品生产企业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对原料药生产车间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为药品的质量提供保障,从而避免出现危害消费者的情况发生,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一、药品生产车间的工作特点

依据微生物限度以及药用要求可将原料药分为两种:无菌原料药以及非无菌原料药。原料生产车间具有生产过程复杂的生产特点,在进行原料药生产时,需要经历繁杂的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过程,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发生较多的化学反应单元,且大部分原料药在生产时都有纯化的步骤,因此,其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工艺都相对复杂;另一方面,原料生产车间具有生产过程危险性高的特点,这是由于在进行原料药生产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有机溶剂,且原料药的生产离不开高压以及高温,因此发生有机溶液燃爆的几率相对较高,从而导致车间发生火灾以及爆炸的危险几率较高[1]。

二、质量保证的含义及意义

质量保证既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质量管理的精髓所在。我国的质量管理协会关于“质量保证”进行了细致的定义,即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质量作出担保,确保产品的使用者在得到产品之后,产品的保质期内的质量切实可靠。美国质量协会以及欧盟质量保证组织对于“质量保证”定义的表述虽然与中国的定义有一定差异,但是其核心观念就是,产品生产企业努力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使产品使用者获得较高质量的产品使用体验。“质量保证”涵盖了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和活动,涵盖了包括药品在内的多种类的产品,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同样也是药厂车间管理工作需要参考的重要标准。

三、药厂车间管理工作的要点

(一)做好生产车间的设计工作

想要整体提高药厂车间的管理质量,就必须建设一个良好的车间环境。首先,药厂的车间要拥有符合所生产药品的要求,有充足的與生产活动规模相适应的空间,对不同的生产环节进行明确的区域划分,避免不同生产工序之间的相互感染,避免物料、药品混淆等问题的发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对卫生环境的管理,卫生检查要严格按照GMP的标准进行,对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高要求,严格杜绝药品污染等问题的发生。在原料药的生产车间中,原料药可以直接暴露的环节最少要在D级,用作于精制结晶、混粉、干燥、内包装、产品保存、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等用途的房间的区域,在设计时,都应该符合D级洁净区的标准。而用作于洁净工作服灭菌、灭菌、内包装材料清晰、传递灭菌包材、更换无菌工作服的房间和区域,设计时都应该符合C级洁净区的标准[2]。在不同的房间、区域、场所的洁净等级确定之后,就需要严格按照洁净标准进行施工和设计,保证整体布局的合理性,越高洁净级别的房间应该位于越内侧的位置,按照级别从高到低,逐渐向外延伸。

(二)注重对生产过程的管理

作为制剂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原料药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具有步骤多、工艺周期相对较长、反应过程多且繁杂的特点,在生产原料药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有机溶液以及化工原料,因此需要控制的参数较多且复杂,一旦控制参数出现问题,对生产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也会提高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因此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工艺管理十分必要,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产品的生产率。制药企业的药品质量会受到原料药生产工艺布局以及车间环境的直接影响,所以无菌原料药生产车间应该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依据[3],并与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洁净区布局,从而为提高药品的质量作出贡献。

(三)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

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员工是最为活跃的积极因素。现代企业如何用好人是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药品生产企业应该以药品生产特点为出发点,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构架以及管理体系,并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工作要求,保证药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开展关于药品生产的相关竞赛活动,以车间班组为单位进行,从而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员工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为药品质量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四)进一步完善对于环境的管理

应加强原料药生产的环境管理,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保持车间地面的整洁、通道的畅通以及相关标记的明显,避免出现车间脏乱无序的现象,为药品的生产提供干净整洁的环境。

(五)加强对于物流运输的管理

药厂的生产车间,由于生产任务的需要,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各种物料的流通,流通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带来污染等问题,所以必须要对物流运输的过程实施严格的量化管理。各种药品原料以及其他物料,要及时按照转运序列及时入库,避免不必要的周转而造成的无效劳动和资源浪费[4]。同时,要求按照规定的序列,对各种物资进行整齐的码放,标签和标号一律朝外,各种设备、物品按照规程进行细致管理。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物料流通进行细致的记录和管理。

(六)制定详细的岗位手册

详细而明确的岗位划分和岗位职责的确立,是保证工作有序进行,药品质量过关的关键。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中,药品的生产工序必须符合生产工艺的规范要求,所以药厂车间的岗位就需要按照生产工序进行详细划分。岗位职责划分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整个生产过程有迹可循,操作流程标准化和程序化。

在进行岗位手册的编制过程中,还要做的5W1H,对于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进行细致的说明,并明确奖惩制度,做好全方位的岗位管理。

四、总结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不仅要求药品质量达标,同时要求药品的生产过程同样也符合标准,生产厂房的设计建造以及药品生产的所有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管理,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药品才是合格达标的药品[5]。所以,原料药生产工艺管理的重点就在于对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消除所有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并在生产过程中贯彻“预防控制为主”的管理理念,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药品污染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施媚, 陈赛赛. 浅谈药品生产GMP管理过程中质量风险管理的实施与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6):268-269.

[2]肖小丹. 规范医药行业管理 夯实医药创新的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辉瑞制药中国企业事务部总监冯丹龙谈药师法制定[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9):33-33.

[3]许钟麟, 张彦国, 张益昭,等. 如何解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A级洁净区1m3采样问题[J]. 暖通空调, 2016, 46(6):71-72.

[4]路宽, 覃亮, 邓海冬. 制药工程专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6(2):187-189.

[5]周戈耀, 陈文佼, 田海玉,等. 贵州省医药生产企业施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现状研究[J]. 中国药房, 2017, 28(7):865-868.

作者:刘云娇

上一篇:物业管理服务论文下一篇:采购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