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广西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

摘要:在旅游开发和城市化双重压力下,区域资源、环境面临巨大挑战。区域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县域作为旅游开发与发展的重要行政单元,是推动区域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展县域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合理确定县域内旅游开发适宜性程度大小,不仅是今后开展各项相关专题规划的基础,也将对县域的整体空间布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文献综述,在频度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探索旅游开发适宜性影响因素。县域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是融合多学科体系的综合性研究,不仅涉及资源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还涉及人文、社会经济、区位等条件的适宜性研究。旅游资源地理空间分布不均、品质差异较大、旅游地内外部环境不同等各方面综合影响旅游开发适宜性。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旅游环境、区域环境、区位环境3个系统层构建包含旅游资源条件、旅游服务水平、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达条件5个准则层、18个表征指标的旅游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钟山县作为研究区,获取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借助Arc GIS软件对多源数据进行配准、重采样、重分类等处理,以乡镇为研究单位,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及多因子加权模型计算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数,定量揭示了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性的空间格局与地域特征。在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探讨钟山县各乡镇旅游开发适宜模式,为促进钟山县旅游开发与健康持续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性各评价子系统中,旅游环境子系统对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影响最为显著;在各指标因子中,游客接待能力、生态敏感性、政府扶持力度、交通连接度等因子表现出较为突出的作用;(2)受区域旅游开发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性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差异;从地域范围上看,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性分布总体呈现以“西北到东南方向”为轴线的对称分布态势;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钟山镇和清塘镇;中度适宜区所占面积最大,主要分布于6个乡镇内;低度适宜性主要分布于4个乡镇内;(3)基于钟山县在旅游环境、区域环境、区位环境3个层面及综合层面旅游开发的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结果,确定各乡镇旅游开发适宜模式,包括“资源整合”开发模式、“优化协调”开发模式、“引导式”开发模式,为钟山县旅游开发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旅游开发适宜性;GIS空间分析;钟山县

学科专业:旅游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

2.1.1 县域旅游

2.1.2 旅游开发适宜性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旅游区位论

2.2.3 “点-轴”理论

2.3 研究进展

2.3.1 旅游适宜性评价

2.3.2 GIS在旅游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第3章 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设计

3.1 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1.2 评价指标选取过程

3.1.3 评价体系建构及指标因子阐释

3.2 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设计

3.2.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熵值法

3.2.2 适宜性评价方法——GIS空间分析法

3.3 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因子分级标准

3.4 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3.5 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标准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状况

4.1.2 区位交通状况

4.1.3 社会经济状况

4.1.4 历史人文状况

4.1.5 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4.2 评价单元格设定

4.3 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预处理

4.4 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与结果分析

4.4.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4.2 适宜性指数计算及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钟山县旅游开发适宜模式探讨

5.1 “资源整合”开发模式

5.2 “优化协调”开发模式

5.3 “引导式”开发模式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上一篇: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人员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