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智力技能的特点,加强高职应用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

2022-09-11

1 高职应用文科毕业生就业难及其成因

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文科生遭遇寒流:2004年第三季度人事部公布的全国人才市场的统计表明, 营销、计算机、金融等人才需求大户继续保持长盛不衰的吸纳力, 而秘书与办公室管理、人力资源、财务人员、销售等职业供求矛盾突出, 求职者竞争激烈。人事部公布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情况调查结果, 从专业类型角度说, 近年来的排行一直没变:工科生最高, 2005年是89.2%, 文科生最低, 2005年是85.3%。文科类毕业生大部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中高职生更严重, 改行者居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文科生的传统使命是管理社会、传承文化与价值、塑造时代精神, 因此把文科教育当中一种通识教育。文科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 而对文科生毕业后所需的职业岗位 (群) 技能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对文科生的技能教育重视不够, 研究不深, 形成了“一支笔、一张纸”办文科的传统观念和教学手段。文科教育中实践教学投入严重不足, 实验实习教学条件严重短缺。许多文科生虽然读了3~4年大学, 但仍然不了解自己未来职业岗位的特点与要求, 对未来将要进入的行业、专业、职业、岗位考虑较少, 出现了学管理的, 自身具备的领导或管理素质并没有因理论知识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学财会的, 对一个企业或单位的财务系统不能完全或大部分地了解;学文秘的在一般的写作、说话能力方面较强, 但对相应专业的了解又十分欠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毕业生自然无法实现零距离就业。拿用人单位的话来说, 就是文科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能直接用在企业的不多, 所以企业也不能指望他们一到单位就能胜任某一项具体工作。

2 应用文科生职业岗位 (群) 的劳动特点是智力技能

一般来说, 大理工类毕业生面对的是第二产业的职业, 而大文科类毕业生对应于第三产业, 应用文科尤其如此。近年来, 传统职业种类的消亡和迁移方兴未艾, 新的职业种类正层出不穷。它们的变迁大致是这样的:第一、二产业的职业以消亡、变动和重组为主, 第三产业职业正迅猛发展, 如、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租赁广告业、卫生、体育、教育培训和文化艺术业等。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近年向社会公布了许多新的职业, 其中大多数属于第三产业的职业, 如体育经纪人、商务策划师、会展策划师、客户服务管理师、信用管理师、房地产策划师、理财规划师、企业文化师、职业信息分析师、家具设计师、调查分析师、礼仪主持人等。这些职业的共同特点, 一是服务于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二是与高新技术成果息息相关, 它们不同于传统服务业低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的服务, 它们有明显的知识性、技术化、高智力的特点, 人们称这些职业为知识性职业或智力性职业。这些职业所需要的基本工作能力就是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 有些心理学家把它称为操作思维, 现代认知心理学称它为程序性知识, 即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产生式系统。也就是说, 人经过学习以后, 其头脑中储存了一系列“如果/则”形式表示的规则, 这种规则就称产生式。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有些任务需要完成一连串的活动, 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经过练习, 简单的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复杂的产生式系统的建立过程。

以应用文写作为例。应用文写作是高职文科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复杂的智力技能。应用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规范化格式。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格式, 在对格式进行解释之后, 再提供一篇与格式相对应的标准的范文, 然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通过反复练习, 达到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杨文丰教授创立了“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块”。公文正文的基本内容模块有五个, 即“依据”、“目的”、“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依据”属于公文制作的原由、现实根据或法律根据。“目的”是制发公文的目的。目的有时表现为惯用语“目的句” (或称为“主旨句”) , 目的句常以带“为”、“为了”等介词提示。“文种承启语”是包含着对所发公文的文种的提示语句, 一种承上启下、启示事项的过渡句子。“事项”是公文制作者根据主旨而叙述的情况、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做法、措施或执行的方案等。“要求”是文末针对事项而提出 (或补充) 的希望、号召、倾向。

按照公文逻辑关系, 它们一般按先后次序排列:依据→目的→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用智力技能的产生式系统来分析, “依据和目的”是公文写作这个产生式中的条件 (即产生式中的“如果”) , “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和它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依据和目的”决定采用什么文种及其相应的承启语。确定了文种及其承启语之后, 就可以把“事项、要求”按照对应规则, 逐项逐项地排列进去。 (“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是产生式中的“则”) 。于是, 一次关于某一文种的产生式的模仿练习就完成了。一个一个文种反复练习, 一次一次不断地纠错, 学生便逐步地建立了应用文写作的多个产生式系统 (即应用文写作的格式) 。这种“模式化写作, 使公文构思和写作变得简单而快捷”。该体系已被教育部评为2 0 0 4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这是把应用文写作当作复杂的智力技能进行教学的成功范例。

由此可知, 智力技能的教学方法有: (1) 样例学习。样例题把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直接呈现在学习者面前, 即呈现一个智力技能习得所必要的信息或步骤, 而将一些无关的信息排除在学习者的知觉范围之外。这样可以使学习者从具体范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思路, 减轻认知负荷, 让他们较快地掌握一般的产生式系统。 (2) 试干学习。试干学习只给出一个问题, 让学习者运用已经掌握的有关产生式系统去尝试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解题的方法、步骤, 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复杂的、高级的产生式系统。 (3) 情境学习。具体的工作情境是复杂多变的, 任何产生式系统面对工作情境时都不能做到象学生练习时与工作任务一一对应。所以, 加强情境学习 (尤其是应用文科专业的学生的情境学习) 十分重要, 因为他们面对的工作对象是顾客 (人) , 工作情境更加复杂多变, 正如应用文写作一样, 虽然掌握了应用文格式 (一个个产生式) , 但还只是写好应用文的第一步。要真正写好应用文, 更重要的是学生应当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经验和专用术语, 并且能够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是文科生难以在学校培养成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4) 反复练习。

3 应用文科智力技能教学的主要途径

应用文科专业中的各项教学内容如语言技巧 (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 、专业技能、沟通技巧、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创新思维能力, 都能够象“应用文写作”教学一样, 一方面给学习者提供一套套基本的样例, 让学生反复模仿、练习, 把这些样例变成产生式系统;另一方面还应当尽可能多地结合学生未来将要从事的专业, 在模拟情境尤其是真实情境中进行反复的训练, 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所练的各项技能与就业的职业岗位 (群) 所需的技能达到高度的吻合。

首先, 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当尽量使用案例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实验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向学生展示一个个简明、典型、易记、易模仿的范例, 让学生在练习中举一反三, 达到迁移的目的。

其次, 要建立模拟实训实习场地。文秘实训室, 财会电算化实训室, 模拟法庭, 导游训练室, 模拟银行、模拟股市债券市场, 局域网的模拟商务平台, 等等。这些仿真情境, 给学生提供了一套套与专业技能对应的教学样例, 学生在对样例的观察、模仿、练习中, 能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的“发生式系统”。不过, 模拟环境排除了真实情境中各种干扰因素, 不便于学生适应职业岗位 (群) 现场的要求。

第三, 校内各种条件的利用。与工科专业相比, 文科专业如财会、金融、文秘、经济管理等大多涉及到企事业单位的商业机密, 学生实习时, 用人单位一般不让他们直接从事专业工作。那么, 充分利用校内的条件开展实习可以提高实习的效果。如让文秘专业学生直接参与各部门、处室的实际工作, 参与学院各类会议的筹备, 能够锻炼他们的办文、办会、办事的专业技能。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把校园超市交给经济管理系的学生经营, 办成实习超市。学生分期分批, 从进货、销售、防损、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安全文明卫生管理、促销到利润分配等全程参与。在一个完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 把课堂上所学的营销、物流、超市管理、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等知识 (产生式系统) 变成技能和能力, 培养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第四, 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主动地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联系, 为学生提供到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实习与实际工作的机会。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组织的营销协会, 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商场、超市、公司, 进行有偿促销。不但在营销、经济管理方面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 而且在洽谈生意、签订合同、维护劳动权益、适应社会等多方面的技能都有了可喜的提高。

摘要:近年, 文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原因归根结底还在于文科教学的实践不足。本文试图从智力技能的特点出发, 以应用文教学为例, 阐明文科实践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科,智力技能,应用文,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天津职业大学课题组.就业导向, 力促高职教育强势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3.

[2]  调查显示工科大学生就业率最高.新浪网,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2006, 3, 25, 4:30.

[3]  彭运石, 燕良轼.心理学原理与教育[M].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2, 2, 1.

[4]  杨文丰.公文结构模块模式之建立及其教学[J].写作, 1997, 2.

上一篇:做好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的若干思考下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