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古籍修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想

2022-09-11

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一代代先辈们的思想结晶, 而作为这些精神财富的载体——古籍,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后, 许多古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损, 犹如岌岌可危的病人迫切等待医生的救援, 而古籍修复师就是有着起死回生之手的医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由于大环境不重视, 只有少部分人零散地从事古籍修复工作, 修复人才的培养大多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 周期较长, 根本无法应付人员缺口。直到近年来, 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 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古籍修复专业培养专门的修复人才, 但是作为一名古籍修复专业的毕业生, 在实践工作中仍深感力不从心。古籍修复是一项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 需要长期不断的积累才能胜任, 新人虽然拥有基本的知识储备, 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需要获得指导。因此, 建立一个动态交互的古籍修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供大家学习, 参考和交流, 能够极大地提高修复效率, 减少风险。

一、联合古籍修复档案数据库

前人已经提出了建立古籍修复档案数据库, 记录已修古籍的档案信息供我们检索利用。目前部分古籍修复单位已经展开实践, 但相互之间较为独立, 多数还未对外开放在线借阅。而古籍修复成果较多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型图书馆及古籍修复单位, 其他单位如需查阅外单位的古籍修复档案, 还需前往档案所在单位, 并与其古籍部工作人员联系, 取得许可后才可调阅, 十分不便于我们的日常修复工作。如将各单位的古籍修复档案数据库进行统一规划, 联合纳入古籍修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读者只需进行一次检索, 便可同时检索到所有单位的古籍修复档案数据库, 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检索效率。

二、联合古籍数字化资源库

在为古籍制定修复计划时, 除了对古籍进行观测分析之外, 我们经常需要参考一些相关信息, 实际案例等。比如在设计古籍的版式和装帧时, 可能会需要依据古籍成书时代查找所在时代古籍的通用版本, 据其实例加以借鉴。此时, 将更多的古籍数字化资源库纳入共享平台会对修复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三、联合古籍修复数字化纸库

在为古籍选择修复纸张时, 我们需要对古籍原装用纸进行观测, 并用专业器材测量其白度, 强度, 撕裂度等各项指标, 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到数字化纸库中检索与之相配的纸张。但由于大多情况下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与古籍原装用纸一模一样的手工纸, 我们只能用现有尽可能各项系数与之相近的纸张, 这就需要更多手工纸资源的支撑。然而目前我国古籍修复单位的数字化纸库都是彼此独立的, 只能在本单位的纸库中选纸, 这大大降低了接近古籍原装纸张的可能性。如果全国古籍修复单位的数字化纸库资源能够共建共享, 加之现代物流的强大支持, 便能极大提高古籍配纸的效率及修复质量。

四、联合手工纸制造商数据库

现代化的机器造纸技术已经普及, 传统手工纸因工序复杂, 生产周期长, 生产效率及利润极低, 使用的越来越少。近些年随着古籍修复事业的振兴, 国家开始对一些传统手工纸生产作坊进行扶持, 在江浙, 四川等造纸原料丰富的地区增建一些手工纸作坊, 并根据古籍修复用纸需求定制专门的手工纸。届时, 我们可将各个手工纸制造商信息统一收集整理, 建立传统手工纸制造商数据库, 将其产地, 联系方式, 所产手工纸种类和性能以及在线订购平台链接等具体信息进行编录, 并与古籍修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合作, 相信这项计划的建设和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古籍修复质量。

五、在不同数据库之间建立有机链接

将数字纸库, 古籍修复档案数据库和手工纸制造商数据库等进行有机连接。当我们根据古籍原装纸张的测量数据在数字纸库检索可能会检索不到各项系数都与之相近的纸张, 而有几种纸张均在不同性能上与之相近, 无法分辨究竟哪种纸张更为合适, 此时系统就会根据所输入的纸张数据在修复档案数据库中智能检索出已被修复过的与之用纸相似的古籍案例, 并为用户界面提供链接, 我们根据链接便可查看相似古籍的后续追踪记录, 如是否存在“后遗症”, 从而帮助我们科学决策。如果都不合适, 系统也可根据我们输入的检索式自动识别用户需求, 为我们推荐手工纸制造商数据库中相似手工纸的链接, 用户只需点击链接即可跳转至该页面, 进一步查看所荐手工纸是否符合需求。如符合需求可直接通过链接在线购买, 如果不符合也可与制造商联系进行定制。

六、联合古籍修复相关网络资源

古籍修复相关数据库及网络资源之间亦相互独立, 没有实现资源的有机连接。在古籍修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先进的物理化学技术作为手段, 因此可能需要查找相关科学技术的资料。随着数据仓库和知识挖掘的发展, 超文本链接的应用, 除了跨数据库的检索外, 还包括相关期刊论文, 电子图书资源和网络免费资源等。建立一个古籍修复资源共享平台, 可为读者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 进行一站式检索, 将相关数据库及网络资源检索结果进行整理集成, 最终提供给用户操作界面。

七、提供与古籍修复相关的特色信息服务

平台还可以提供一些与古籍修复相关的特色信息服务, 内容可设置成不同单元。如我国古籍修复事业的发展规划, 情报资讯, 修复技术, 修复大师, 特色专栏, 活动公告, 合作资源等。平台建设是动态交互的, 除了专门负责平台运营的团队之外, 还可以授予一些专业的古籍修复单位一定权限, 集思广益, 共同编辑和发布专业信息, 分享建议或实践经验。古籍修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对我国古籍修复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从业人员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促进资源共享, 共同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对古籍修复原则和先进技术的普及, 对古籍修复事业的传播与推广, 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籍, 重视古籍修复, 从而投身于古籍修复的伟大事业中来, 相信未来我国古籍修复事业必将进入新的阶段。

摘要:本文分析了古籍修复行业面临的人才紧缺现状, 提出了建立古籍修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想, 为古籍修复从业人员提供便利, 互相学习, 资源共享,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行业发展。

关键词:古籍修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 许卫红, 王阿陶.古籍修复工作中的知识管理[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0 (2) :45+48.

[2] 汤印华.古籍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古籍修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 (11) :12.

上一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网络实训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以《目测》微信公众号为例下一篇:电视新闻摄像记者技术想象意识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