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化软实力:固本强基“两大优势”

2022-09-12

1989年9月4日, 李鹏总理在听取化工部部长顾秀莲有关“学吉化”的情况汇报时指出:“吉化工作搞的不错, 主要经验是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好,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没有丢掉, 也就是基本功好。可贵的是大事小事都十分认真, 特别是小事也严肃认真, 企业管理搞的比较扎实。”

顾秀莲同志回忆说:“我觉得这个评价是很高的, 总理对吉化是了解的。”李鹏总理曾3次亲临吉化, 视察了炼油厂、电石厂、有机合成厂、染料厂、化肥厂等主要生产厂, 他用通俗的语言, 高度概括了吉化的软实力, 即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基础管理的“两大优势”。

以“四种精神”为代表的政治优势和以“严、细、实、快”作风为核心的基础管理优势, 是吉化的立企之魂、传家之宝, 不仅成就了今日辉煌, 也作为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经典案例得到认可和赞誉。

上篇

政治优势:四种精神“固本”

60年来,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吉化人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持之以恒地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培育了“四种精神”和以“四种精神”武装起来的优秀团队, 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 成为吉化履行国企使命、长子责任的可靠保证。

“四种精神”, 即“麻袋毛”精神、“矛盾乐”精神、“背山”精神、“登天”精神。这“四种精神”不但极具吉化特色, 更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吉化的发展和延伸, 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政治支撑。

四种精神的形成和内涵

“麻袋毛”精神

勤俭创业, 艰苦奋斗, 爱厂如家, 从我做起的“麻袋毛”精神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一五”期间, 吉化人白手起家, 艰苦创业, 仅用三年时间就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麻袋毛”精神起源于当时的吉化染料厂。

建厂初期, 整个吉化是个一眼望不见尽头的大工地。70多岁的老工人于德泉是个刨工, 后来到材料仓库当上了保管员。他勤勤恳恳, 爱厂如家, 有空儿就到工地上转, 看见散落、遗弃的零部件、废铜烂铁, 哪怕是螺钉螺帽, 不管有用、没用、能用、不能用, 全都捡回来, 能修的修, 能拆的拆,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他自己动手建起来的木板库房的货架上总是摆得满满的, 小至螺钉螺帽, 大至备品备件, 修旧利废, 应有尽有, 人称“于老仓库”。

有一次, 厂里出了事故, 在两个车间停产抢修的关键时刻, 人们从“于老仓库”一次就选走160个零部件, 解决了恢复生产的燃眉之急。至今在相关的档案资料里, 人们可以查到这样一组数据:缝补麻袋5000条, 补不了的麻袋片剪成麻刀4000斤, 回收废铁80吨、铜料1.5吨、铅料1吨, 修复各种部件1600个、铜质阀门60个、水暖器材100件等等。于德泉和“于老仓库”出名了, 他连续3次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1955年3月, 这位73岁的老模范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在中南海怀仁堂见到了毛主席。

于德泉老了, 但于德泉的故事却没有完。

到了20世纪70年代, 吉化染料厂用于包装化工原料的麻袋每天进出量达到两三千条。老工人李云山被调到麻袋库当班长, 面对堆积如山的麻袋, 他以于老模范为榜样, 带领十几名女工, 十几年如一日, 回收缝补麻袋9万多条, 从麻袋缝里抖落回收化工原料24吨、麻袋毛200多公斤。1980年, 李云山出席了全国物质战线劳模大会, 领回一面“红色管家人”的锦旗。

从此“麻袋毛”精神在吉化落地生根。车间里的“万宝库”、班组里的“百宝箱”, 承载着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和主人翁精神代代相传。化肥厂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发现, 好多生产控制指标只要升降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利益。造气车间每立方米炭黑含量下降1克, 全年节油58万千克;转化车间饱和塔出口温度每上升1度, 全年节电3万度。他们从1度、1克做起, 搞了“10个1”活动, 一年节约价值41.8万元。后来, 又通过“23个1”、“40个1”活动, 把“双增双节”引向深入。

“可贵的‘麻袋毛精神’, 一直在吉化闪光。”这是1990年5月13日, 《人民日报》一篇专题报道的结束语。女工丁占茹、老工人刘洪瑞、毛凤祥、饶红等等都是“麻袋毛”精神的一代代传人。一位青年工人曾以《“麻袋毛”的价值》为题, 作过一个精彩的演讲。他说:在我们这个事事处处讲究价值的世界上, 麻袋毛恐怕是最没有价值、最不屑一顾的了。而在老一辈吉化人看来, 那微不足道的、在空气中飘来飘去的麻袋毛, 也是有价值的, 尤其是麻袋毛精神, 更是千金难买的宝贵财富。这位演讲者坦诚:我不是没有“麻袋毛”精神, 但那是在自己的家里, 因为水龙头用过不关、出门忘记闭灯、水烧开了煤气还在燃烧, 跟妻子发火、吵嘴, 那浪费的不是水, 不是电, 不是煤气, 而是钱, 那表上读出的数字是家里的经济支出。可是在企业里, 在车间里, 在岗位上, 作为吉化的后来人、继承人, 我们尽到了主人的责任吗?

“矛盾乐”精神

求实创新, 迎难而上, 乐观进取, 大胆实践的“矛盾乐”精神是吉化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吉化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推动生产力发展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建国初期, 一穷二白, 百废待兴, 创业进行时, 吉化只能直面矛盾, 群策群力, 大搞技术革新、技术改造, 推动生产力发展, 涌现出一大批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技术革新能手, 李国才、侯德武就是极具典型性的代表人物。

被喻为“矛盾乐”的李国才, 是吉化建设公司管道加工班班长。60年代初期, 吉化引进了一批专利设备, 因为缺少一种定型弯头而一筹莫展。当时我国还没有不锈钢弯管的冷压设备和技术, 遇到管线拐弯的难题, 只能依赖进口。李国才主动请战:“自己干, 我就不信压不出自己的弯头来。”他领着加工班的同志七拼八凑, 修旧利废, 自己造油压机, 压制出一批又一批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不锈钢弯头, 不仅保证了吉化引进项目的质量与进度, 也为北京、上海等地的石油化工项目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从1956年开始的30多年间, 李国才共实现200多项技术革新和10项科研成果, 包括煨管机、瓷砖切割机、1500吨油压机、排泥船、潜水式排灌船、合金钢高压弯头、冷压不锈钢弯头、高效灭火炮、高压注气锅炉等, 其中大口径合金钢高压弯头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励。

吉化还有一位家喻户晓、与李国才同时代的革新能手、工人工程师侯德武。他刻苦钻研, 埋头苦干, 解决了不少工艺上的矛盾和问题, 实现技术革新170项, 其中有4项填补了我国化学工业的空白。他研制的四线、五线弧型蜗轮蜗杆减速机、五线直齿蜗杆染料喷雾增速机、喷洒盘等关键设备, 以及输送酸碱介质的离心泵、真空泵, 解决了生产难题, 为化工防腐闯出了新路。

化肥厂有7台从日本引进的540千瓦“大功率”溶液泵, 因为机械密封、泵轴磨损以及“大马拉小车”的能源浪费等问题, 经常停车抢修, 由于价格昂贵的进口部件损耗大, 供不应求, 严重影响生产。本来应该提升生产力的“洋设备”, 却成了管理的“包袱”、生产的“拦路虎”, “矛盾乐”精神的传人、“革新大腕”张贞泉勇于担当, 连闯“三关”, 使重油加压气化炉的“长周期运行”在全国同类装置中名列前茅。

时光荏苒, 斗转星移。“矛盾乐”精神, 在吉化这片热土深深扎跟, 枝繁叶茂, 后继有人。刘元方、何天伦、郑旭光、刘维彬、姜涛、王金杰、徐龙杰、薛兰茁、宋跃武、高彦峰、王忠伟、苏东江等一大批活跃在生产第一线、拥用“矛盾乐”精神的后来人, 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业绩, 抒写出属于自己, 更属于吉化的光荣与骄傲。

“背山”精神

为国分忧, 勇于担当, 牢记责任, 埋头苦干的“背山”精神是吉化人的境界与追求。

1957年10月25日, 吉化开工投产那天, 《人民日报》发表《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的社论。“社论”指出:“今天, 吉林肥料厂、吉林染料厂和吉林电石厂三个企业开始全部或部分投入生产了。我国的化学工业由此向前迈进了一步。”“吉林化工区的建成, 对于发展国民经济, 对于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对于发展化学工业本身, 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 吉化人牢记自己“国有企业”的使命, 牢记“新中国化工长子”的责任, 一直把国家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视为“天”。

为党争光、为国分忧的“背山”精神, 始于吉化化肥厂厂长王芝牛, 当年他代表吉化从北京背回了合成氨年产30万吨的艰巨任务。

1965年3月1日, 化工部党组向全国化肥生产战线发出了“增产化肥支援农业”的号召。刚刚完成了技术改造任务的化肥厂合成氨装置, 生产能力好不容易从20万吨提高到28万吨, 而王芝牛却从北京领回了30万吨的任务。按着当时的生产水平, “30万吨”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吉化人肩上, 艰巨得难以想象。王芝牛厂长在全厂职工大会上深情地说:“完成任务确实有困难, 但粮食不能增产, 国家更困难, 就是头拱地, 咱也要把这座山背起来。”为此, 王芝牛厂长吃在厂里, 住在厂里, 先抓“龙头”一造气, 再抓“心脏”压缩机, 扭住“合成”不撒手, 率先垂范地在生产第一线逐个工序进行“脱瓶颈”改造, 终于拿下了“日产千吨”的难关, 提前7天完成国家下达的30万吨合成氨任务。从此, “背山”精神成了吉化人面对困难的响亮口号, 也成为整个团队的信仰和骄傲。

“文革”十年, 吉化受到了严重破坏, 厂区杂草丛生, 企业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全公司主要设备完好率仅有35.1%, 不仅连年完不成生产计划, 而且在整个吉化找不到一个无泄漏车间, 找不到一个制度健全的岗位, 找不到门窗完整的厂房。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 吉化人发扬“背山”精神, 在贾庆礼、郭崇隆带领下, 从1977年下半年开始, 跑步学大庆, 让积重难返、问题成堆的40里化工区, 在短时间内, 经历了一次从“重灾户”到“排头兵”的嬗变, 迅速驶入企业发展的快车道。从厂内到厂外, 从化工岗位到辅助系统, 从生产装置到“四室两箱”, 从清理垃圾到修缮门窗, 从“沟光底, 轴见光, 设备见本色”到“一平二净三规整”, 经过4次设备整顿, 消除了各种设备缺欠30多万处, 主要设备完好率由35.1%上升到84.1%, 静密封点泄漏率由15.6‰下降到2.74‰。吉化甩掉了落后帽子, 1978年末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化工部命名为大庆式企业。1979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先进企业”。

后来, 松花江水系保护的环境问题作为艰巨任务压在吉化人的肩上, 为了实现化工与环境、生产与安全、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吉化人敢于担当, 1979年3月破土动工的污水处理厂, 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全系统投入运行。1981年3月16日, 新华社向国内外发布消息:中国目前最大的污水处理工程吉化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 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吨。

“登天”精神

敢为人先, 忘我奉献, 不畏艰难, 合力攻坚的“登天”精神, 体现了吉化人为实现吉化梦的不懈追求,

从20世纪“两弹一星”发射成功, 到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 中国已经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第三航天大国。这其中有无数科学家为之奋斗, 也凝聚了几代吉化工程技术人员的探索与奉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 面对帝国主义与反华势力的封锁, 国家急需一种特殊的橡胶用于飞机制造和维护, 组织上把任务交给了朱宝英。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 朱宝英和她的实验组, 用东拼西凑的设备, 完成了特种橡胶及后来有机硅系列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在把祖国的银鹰送上蓝天的同时, 也圆了吉化人的“登天”梦想。

20世纪60年代中期, 组织上把国家航天事业急需的“201”产品, 落实给试剂厂工程师桂纯。她吃住在厂里, 克服了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 进行几十项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终于拿出了合格产品, 为此国务院发来贺电鼓励。进入70年代,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又急需一种“741”产品, 桂纯带领她的实验组, 对生产“201”的厂房、装置、管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闯过绝热处理、触媒研制等一道道难关, 按时拿出合格产品, 受到国防部、公安部、化工部等5部委嘉奖。

在“201”、“701”产品填补我国化工生产空白的同时, 张志成、白凤春等同志又攻坚克难, 默默无闻地生产出“910”、“901”两种火箭推进剂产品, 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应用。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 新一代吉化人沿着老一辈开辟的“登天”之路, 继续开拓, 奋勇攀登, 研制并生产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碳纤维高端产品, 蔡小平和他年轻的团队续写了“登天”精神的新篇章。

实践证明, 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吉化这个团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用他们不竭的创造力、创新力, 不仅担负着新时期促进吉化发展的使命, 也是国家在国防、航空航天等高端科技领域召之即来, 来之必胜的有生力量。

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 把民族振兴、企业发展与自己的人生奋斗结合起来, 一代代吉化人“登天”不畏难, 敢为天下先,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 做出了切实而艰苦的努力。登天精神, 自然也成为吉化工程技术人员自强不息、勇于攀登的真实写照。

如今, “麻袋毛”精神、“矛盾乐”精神、“背山”精神、“登山”精神作为吉化文化的基因与符号, 已经深深植入每一位员工的心灵。“四种精神”不仅是对吉化人的赞誉, 更是吉化60年文化积淀的集中表述, 充分发挥其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辐射功能和塑造形象的作用, 贯穿于队伍建设、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成为广大员工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吉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治支撑, 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功夫在于“持之以恒”

吉化“四种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是吉化人60年实践的积累和升华, 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同时, 更是吉化政治优势的彰显和凝聚, 其功夫在于全员、全过程持之以恒地努力, 把政治优势成功地转化为驱动力,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了优秀的“吉化”团队。

持之以恒地把握理想追求

吉化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 不忘自己对党和国家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始终听从党的召唤, 服从国家需要,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以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为己任, 努力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集团, 成为全国化工行业的标杆。

从创业之初到今天, 在60年发展历程中,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对吉化高度重视。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李瑞环、吴邦国、李克强、张德江等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吉化视察, 对企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寄予厚望。创业初期,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20世纪90年代,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后亲笔题词“把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办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集团。”60年来, 吉化人把党和国家的这些殷切期望, 转化为企业的理想追求, 认真地加以实践。

1990年5月, 在全省、全行业“学吉化”的热潮中, 《人民日报》连发9篇有关吉化的长篇通讯和报道。《从吉化看社会主义》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吉化作为一家企业, 给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如果单纯从经济的角度去研究吉化, 他可以说是一个生产典型、经营典型;但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 吉化又是一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的典型。他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充分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下一致, 共同奋斗, 才有了今天令人鼓舞的局面。”

江泽民题词

在创业发展时期, 吉化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一切为了开工生产, 一心为了国家的化工事业”、“既要出产品又要出人才”;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 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大企业要有大责任, 大企业要做大贡献”;在作为国家“扩大自主权”、“首批55家企业集团”、“股份制改造”等试点单位时, 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与企业共命运, 为吉化增效益”, 完成好“搞活国有大企业这一前无古人的开拓性事业”;在国家航天航空和国防工业需要特种产品时, 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宁可企业效益受影响, 坚决把国防建设整体效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顾全大局, 军工优先”, “集中力量突破”, 确保高质量满足国防建设需要;在推行责任关怀、HSE管理阶段, 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要以“喝着上游水, 想着下游人”的环保理念, “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 围绕新时期企业使命, 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坚持“吉化是共产党执政领导下的国有企业”, “长子要做出样子”。从而培养了一代代吉化人牢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报国理想, 实现了员工的个人理想追求与企业发展目标、国家殷切期望的有机统一, 凝聚了企业巨大的发展信念和前进力量, 实现了从“三大化”到炼化一体化特大型企业的历史性跨越。

持之以恒地锤炼队伍作风

吉化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 坚持发挥党的组织管理优势, 带队伍、炼作风。

吉化在创业时期, 提出并总结了各级干部每天开门做好“十件事”的管理经验。1961年1月30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了解情况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的社论, 对吉化领导干部开门办好十件事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1978年开始, 吉化创造性地实施并不间断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不间断地开展党员政治轮训, 不间断地开展“三会一课”组织活动, 不间断地开展群众评议党员工作, 不间断地开展党风党纪教育, 保证了党的组织体系健全、组织制度完善、组织效能充沛, 形成了基层党组织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

多年来, 吉化注重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 抓党委保工厂、抓党支部保车间、抓党小组保班组、抓党员保岗位, 带动和促进了员工队伍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技能提高, 增强了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特别是近年来坚持创建“四好班子”, 狠抓队伍作风建设, 做到了抓干部带队伍、抓机关带基层、抓党员带群众, 把吉化的事业推向了第五发展阶段。

一支用“四种精神”武装起来的, 严抓细管、务实高效的员工队伍, 在国家和企业需要的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在企业创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迎难而上、求实创新;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征程上敢为人先、忘我奉献。形成了干部有志气, 党员有正气, 科技人员有骨气, 员工群众有士气的队伍面貌。

持之以恒地加快创新脚步

吉化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 坚持用宣传思想工作优势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用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武装干部员工头脑, 做新搞活了思想政治工作, “透过生产看思想, 抓住思想搞教育, 通过教育促生产”, 成为吉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模式和特色方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的一系列改变, 如何顺应这种变化, 理顺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环境, 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更是党委新时期的重大使命。

1985年3月, 吉化污水处理厂青年司机王凤山, 冒着生命危险从冰水中救出3个孩子, 但因为与众不同的性格爱好、穿着打扮, 有英雄行为但缺乏“英雄形象”的王凤山, 引来许多非议。党委抓住机遇, 因势利导, 开展了一场有10万人参加、历时100天“怎样认识王凤山”的“大讨论”, 一个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 给人们带来了一股清新空气。

从“认识王凤山大讨论”开始, 吉化创新开展了“我爱吉化”教育, “我为吉化争光荣”, “我为吉化改革创新业”, “弘扬吉化精神, 深化改革做主人”, “塑造吉化人形象”等主旋律、主题教育活动, 开启了吉化人思想解放的闸门, 带来了广大员工观念的转变、思路的创新、活力的迸发。

从此以后, 吉化年年开展主旋律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 宣讲改革发展成果, 增强员工信心;宣讲改革发展措施, 增强员工主人意识;宣讲改革发展前景, 增强员工进取干劲。注意开展阶段性形势任务教育, 做到生产任务经常讲, 生产关键重点讲, 遇到困难辩证讲,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群策群力, 克难攻坚。

在企业发展每一个关键阶段, 吉化人创新思维, 抓住机遇, 勇迎挑战, 成功实现了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实现了从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转轨, 实现了从生存危机向焕发生机的转变, 实现了从单纯引进技术向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的转换, 不断地推进了企业的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 紧紧把握住了发展的命脉。

近年来, 公司在全年工作部署上一年一个主题, 每年开展一次大讨论活动, 形成了“没有计量就没有管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十大理念, 成为指导创新实践的思想先导。

持之以恒地激发劳动热情

吉化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 坚持发挥群众工作优势, 促进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持续迸发。

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对一级负责”、“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的优良传统, 成为各级干部的组织原则和自觉行为。

吉化党委始终坚持把民主管理作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重要措施来抓, 坚持60年开好职工代表大会, 坚持提案和合理化建议的征集活动, 让广大员工充分享有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使员工的主人地位由政治概念变成生产、生活现实, 激发出投身改革发展的旺盛热情。

60年来, 围绕生产实际, 吉化始终坚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五好竞赛、一条龙竞赛、增产节约竞赛、班组达标升级竞赛等活动, 形成了员工队伍“争一流、站排头、夺金牌”的争先进位意识。公司还经常组织“群众性技术攻关”、“五小竞赛”、“我爱发明、我爱创新”等主题活动, 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新纪录”创造者、技术能手、工人专家、革新大腕、操作状元、金牌工人, 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翁、发展的生力军。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也是吉化强化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 尤其是创业时期, 生活清苦, 住房难、吃水难、上学难、入托难、子女就业难等等, 都是不容忽视的“切身利益”、后顾之忧, 他们从创办福利社、“五七”厂到兴办集体企业、矿区服务业务, 从安置就业、保障后勤到全面优质服务, 切切实实把党的关怀转化为企业温暖和员工积极性, 使“吉化光荣我光荣, 我为吉化争光荣”、“吉化增益我受益, 我为吉化创效益”等爱厂口号, 变成全员共识, 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 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解放思想、解决问题”, 认真处理好维护稳定工作的“四个关系”, 积极实施再就业和扶贫帮困工程, 实现了企业、社会和员工的稳定与和谐。

下篇

基础管理优势:吉化作风“强基”

60年来, 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方针指导下, 吉化的一代代管理者团队, 坚持不懈抓基层, 打基础, 练内功, 提素质, 形成了以“严、细、实、快”的吉化作风为核心的管理特色, 为吉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吉化作风的养成与实践

“严细实快”作风, 是吉化人在60年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贯风格和态度, 造就了极具特色又普遍适用的吉化基础管理经验, 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管理财富。

“严”的内涵是以人为本, 严格管理。新时期赋予的内涵是规则制定之后, 执行决定效率。

“细”的内涵是注重细节, 点滴抓起。新时期赋予的内涵是责任明确之后, 细节决定成败。

“实”的内涵是尽职尽责, 求真务实。新时期赋予的内涵是任务下达之后, 态度决定效果。

“快”的内涵是令行禁止, 执行有力。新时期赋予的内涵是方向确定之后, 速度决定生存。

贾庆礼、郭崇隆是吉化管理者团队的代表人物, 也是抓基层、打基础、强化管理的带头人。贾庆礼、郭崇隆是在“文革”后的1977年7月到吉化接任主要领导职务的。面对千疮百孔、困难重重的局面, 他们提出了“要完成治理整顿的任务, 首先要培养和形成队伍作风”的迫切任务。他们认为:治理企业的“脏、乱、差”, 必须解决队伍的“软、懒、散”。党委书记贾庆礼做出这样批示:“百炼成铁, 千炼成钢, 万炼成金, 拼上老命, 形成作风。”这一批示, 短短20个字, 不仅说出了作风养成的难度和阻力, 也表达了领导的认识和决心。李鹏总理视察吉化时, 对此给予高度肯定。他说:“一个企业形成一个好的传统和作风, 这是一笔很大的精神财富。”

贾庆礼、郭崇隆不仅是吉化作风的积极倡导者、创始人, 更是基础管理“严、细、实、快”的认真实践者。1978年1月20日, 刚到吉化半年的贾庆礼要坐早晨8点半的火车去北京汇报工作, 上车前他给染料厂革委会副主任吕万忠写了一封信:“我今天早晨5点到7点看了1号、11号、14号三个车间, 11号稍好一些, 14号、1号都是旧貌未改, 好像还是打倒‘四人帮’以前的老样子。看了以后, 我感到很难过, 证明我的工作不深入, 满足于7、8号的典型, 高兴24号的进步。为什么1号、14号那么稳坐钓鱼台、四平八稳呢?为什么能办的事不去办呢?我想是我去的少, 对他们帮助不够。我建议你亲自去抓, 扎扎实实抓上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旧貌不改别回来。我今天上午就到外地开会, 没有时间当面讲了, 留这个便条, 望狠狠抓一下。万忠同志, 你是辛苦的, 工作是认真的, 就是不细、不严, 检查不够, 不能以点带面。”

1979年1月, 贾庆礼被提为化工部副部长, 但他仍然兼任吉化党委书记, 作风不改, 一如既往, 严细成风。有一次, 他给电石厂董书记、吕厂长写了一封信:“你们厂的劳动纪律要严格整顿一下, 有的车间存在无组织无纪律状态。今天早上6点零5分, 电石车间开放炉交接班的桌子上, 公然摆着象棋;早上6点10分, 电工值班室只有4个人, 一个躺着睡觉, 两人玩扑克。楼下还有两人脱岗闲谈, 另一屋里的两人也睡着了。这样的事过去很少, 不要忘了你厂过去事故多, 原因之一就是责任制执行的不好。希望你们把二车间下象棋和电工打扑克的事查清楚, 大张旗鼓地进行教育和处理, 并向公司汇报。”当时, 吉化已经被化工部、吉林省命名为“大庆式企业”。有了荣誉, 不标志没有问题。贾庆礼的“严细”作风, 贵在他没有高枕无忧, 而是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 “反复抓, 抓反复”, 与习惯势力始终锲而不舍地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

1977年, 吉化的主要产品电石没有完成国家计划, 1978年1至3月还是月月完不成计划。有一天, 郭崇隆到了电石厂电石车间的生产现场, 他问车间领导:“到底是什么原因?”车间干部说:“可能是密闭炉工艺操作不过关。”郭崇隆问:“那你们有工程师没有?”车间干部答:“有, 叫熊谟远。但这个人有问题, 文革清队时给‘清’了, 不敢用。”“他是什么问题?”郭崇隆问。车间干部回答说:“历史问题, 挺严重。”

郭崇隆到厂部办公楼, 从有关部门捧出厚厚几大袋子档案资料。亲自带走了熊谟远的所有档案材料。回到办公室, 他仔细研究了这位知识分子的一生。一般历史问题, 并早有结论。清队时, 硬加了个“叛徒”的罪名, 没有什么根据。这个人有水平, 有著作, 有贡献, 1958年出版过一本专著《电石生产工艺学》, 全国发行, 是知名度很高的电石生产专家。

“这样一个老工程师让他去劳动改造, 为什么不能用其所长?为什么不能用在关键岗位上?”郭崇隆捧着档案去找贾庆礼书记。“何止一个熊谟远。”贾庆礼气愤地回应道, “你准备一下, 拿到党委会上, 举一反三, 知识分子入党难、提干难的问题太多了, 都要解决。”经过研究, 党委会决定:马上给熊谟远平反, 恢复工程师职务、职称, 负责电石车间的生产技术工作。熊谟远恢复工作以后, 立竿见影, 迅速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从5月份开始, 电石车间月月超额完成计划。郭崇隆感慨地说:“知识就是生产力。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就是解放生产力。”

在电石厂丁辛醇车间, 郭崇隆在目光所及之处找到40多个漏点, 车间干部很不以为然地把泄漏点看作生产装置的“常见病”。郭崇隆说:“常见病不治也会要命。我们虽然家大业大, 但管理者一定要算小帐、算细帐。”他找来一个量杯, 10分钟, 在一个漏点接到近100毫升漏出的物料。一手拿着量杯, 一手拍着那位车间干部的肩膀:“一个漏点, 10分钟100毫升, 那么, 一小时呢?一天呢?一年呢?全车间有多少漏点?全厂有多少漏点?流失了财富, 污染了空气, 破坏了环境, 伤害了身体, ‘滴、漏、跑、冒’有百害而无一利!”经过不到半年的努力, 丁辛醇车间成为吉化最早实现无泄漏的车间之一, 电石厂也成了全公司第一个无泄漏工厂。

吉化管理层求真务实的作风, 表现在从点滴作起, 通过量的积累, 达到质的飞跃。思想教育求细, 细在小中见大上;勤俭节约求细, 细在一点一滴上;基础资料求细, 细在一笔一划上;关心职工生活求细, 细在无微不至上。

功夫在于“坚持不懈”

60年来, “基础管理”之所以能作为两大优势之一, 成为吉化的软实力, 功夫在于“坚持不懈”:坚持不懈地筑牢车间、班组根基, 坚持不懈地磨砺现场功夫, 坚持不懈地提升员工行为素养。

坚持不懈地筑牢车间、班组根基

上头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企业管理的重点和功夫在基层, 在车间, 在班组。吉化基础管理的特色和水平, 主要表现在车间管理、班组管理的基层建设上。而基层建设的核心是车间党支部、党小组、党员, 工作落脚点下沉, 再下沉, 脚踏实地, 筑牢根基。

吉化“厂多面广”, 是个有几万人的庞大团队。令行禁止, 有效管理, 高效运行, 是基础管理的重要目标。

组织建设是基础管理的前提。吉化在设立车间一级行政组织的同时, 紧紧抓住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和党群管理三个主要环节, 同步设立党支部、工会分会、团支部, 保证基层组织开始运行, 就能充分发挥管理独立、运转高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优势, 党、政、工、团齐心协力, 围绕中心任务, 形成有机整体, 快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企业计划目标、工作指令和管理意图。

在行政管理上, 始终保持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标准、考核体系和信息畅通机制, 始终高标准的完成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和基础台帐管理, 始终在车间专业管理和班组管理上树立企业和行业的标杆, 向“排头兵”看齐。

在生产管理上, 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抓好工艺管理,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持证上岗制、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近几年, 进一步形成了规范科学的生产受控、“四有一卡”、持卡操作管理制度;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抓好安全管理, 精心组织全员教育、班组安全活动、票证书管理, 并进一步强化了定置化、目视化管理和安全监护。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抓好设备管理, 认真执行“机、电、仪、化”四位一体包机制、“五定三过滤”润滑制等制度, 并进一步开展了在线离线状态监测、定点测厚等工作, 建设了EAM设备管理平台。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抓好成本管理, 每月开展车间经济活动分析, 强化消耗定额管理, 并进一步开展了对标管理、在线成本控制管理。

在党群管理工作上, 积极发挥车间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团支部的生力军作用, 围绕生产管理开展思想建设、作风建设, 把企业的政治优势落实在基层、体现在基层。

在班组建设上, 明确定位, 即班组承担着生产一线最核心的工艺操作任务, 要始终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班组, 把班组建设成为安全环保、成本质量、技能作风的保证和基石。

用制度规范班组行为, 创立并坚持执行好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巡回检查、经济核算、设备维护、质量检查、岗位练兵、交接班“八大制度”, 做到任务落实到班组、经济核算到班组、量化考核到班组、民主管理到班组。

提高班组长素质是班组建设的中心环节。坚持标准抓选配, 注重实效抓培养, 讲究方法抓使用, 充分发挥班组长的“当家人”、“主心骨”作用。

坚持开展班组达标升级竞赛活动, 以车间中心工作为导向, 以职工小家建设为阵地, 促进基础管理落得实, 抓得牢, 以激发班组在强化基础管理上的内在潜力。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 吉化行之有效地坚持了创建优秀班组、“双文明”班组、安全模范班组、标准化岗位、“五型”班组、标准化“五型”班组以及用优秀班组长命名班组等活动, 有效地推动了班组管理的不断升级。

坚持不懈地磨砺现场功夫

吉化的企业管理之所以能坚持, 并不断充实提高, 关键在于几十年如一日地抓紧了以制度规范和现场管理为特色的基础工作。始终把基础工作的中心放在岗位责任制落实上, 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现场管理上, 下苦功夫磨练管理内功。

面对化工企业与生俱来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深冷剧毒等诸多高危风险, 吉化一直坚持从化工生产的本质出发, 提高安全环保认识, 从公司以及国内外各类事故中汲取教训, 以国家关注、公众期待和遵守行业法规为企业使命, 积极探索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解决方案, 持续夯实特色鲜明、实效显著的基础工作。

一是狠抓制度规范。制度建设是一切管理工作的保障和前提。在制度建设上, 吉化持续夯实基础, 做到制度全、标准高、规定严, 各级领导严格管理、严格把关、一抓到底。

在制度执行上, “按照标准做、沿着程序走、主要抓两头”, 领导带头执行, 班组全面落实, 不讲条件、不打折扣。

在检查考核上, “大检查三六九、小检查天天有”, 实施专业考核、综合考核、层层考核的一体化考核体系, 严考核、硬兑现, 常查常改不间断。从而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事后有考核”的基础管理规范。

近年来, 不断实施制度建设、流程建设、ERP建设, 全面推进HSE体系、内控体系、考核体系、奖惩体系、监督体系、研发体系“六大体系”运行, 努力实现管理理念现代化、管理流程科学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行为规范化、管理效能最优化, 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自信和安全保障。

二是狠抓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的综合体现。

文革以后, 面对企业“脏、乱、差”, 队伍“软、懒、散”, 化工装置“跑、冒、滴、漏”的现实, 吉化人没有气馁, 没有破罐子破摔, 而大力开展治理整顿和基础管理工作。从1978年开始, 吉化先后进行了恢复性整顿和建设性整顿。头一个4年, 开展“老三创”, 即创无泄漏工厂、创清洁文明单位、创六好企业。全公司13个生产厂全部实现无泄漏;19个二级单位成为清洁文明单位;9个主要生产厂成为六好企业。全公司主要设备完好率上升到95%以上, 静密封点泄漏率下降到0.5‰以下。

第二个4年, “快马加鞭未下鞍”, 又开展“新四创”活动, 即创一级计量单位、创设备优秀管理奖单位、创全面质量管理奖单位、创无事故工厂。使吉化开始步入现代化管理轨道, 进入全国企业管理的先进行列。1985年, 被国家列为企业管理现代化试点单位, 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抓管理、上等级, 1991年创成国家一级企业, “吉化经验”享誉全国。

近年来, 坚持“吉化经验”基本方法, 不断赋予新内涵, 推广新技术, 运用新手段, 形成新做法。特别是持续“创无事故工厂”, 深入挖掘事故事件资源价值、推行三违记分管理、实施正向激励办法, 创新抓好风险识别管理、安全预案管理等管理方法, 使安全文化日臻成熟, 企业管理更加自觉自信。

坚持不懈地提升员工行为素养

在60年的生产实践中, 为了使“基础管理”成为助力发展、固本强基的优势, 吉化下大功夫抓好以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和养成教育为特色的员工基本素质提升。

一是从小事抓起, 开展素质养成教育。

从1980年开始抓岗位记录仿宋化30年不走样。通过班组比、车间评、工厂赛, 岗位记录做到规格化、仿宋化、经常化、制度化、标准化, 培养了练内功、提素质的自觉意识。

从抓“四室两箱”规格化入手, 狠抓文明卫生常态化, 形成以“一平、二净、三见、四无、五不漏”为代表的清洁文明管理规范, 逐步养成习惯, 并不断创新形式、提升标准。近年来开展的“设备创标准化”、“设备创完好”等工作, 使清洁文明管理水平整体得到提高。

严格交接班制度, 岗位交接班按照“十交、五不接”的要求, 做到“三一、四到、五报”。

操作人员具备“四懂三会”基本功, 做到“六个严肃认真”, 从而强化了生产过程管理。

科学文明检修, 施工准备做到“三定、五落实、五交底”, 文明施工做到“三不见天、三不落地、三个排列整齐”、“当班作业当班清、工完料净场地清”。近年来, 突出强调检修的“两个界面交接”和“一个条件确认”, 高度重视“第一把火”和“最后一块盲板”管理, 做好检修的“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数字化”, 增强科学文明检修意识, 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

通过狠抓安全生产纪律、工艺纪律、劳动纪律, 通过讲评、奖惩、曝光、记分等形式, 培养了员工遵章守纪、令行禁止的良好风气。

通过长期、细致、全员、全过程地抓小事、抓具体、抓根本, 让“严、细、实、快”的吉化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抓岗位培训, 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发展。一以贯之地树立先进的培训理念, 坚持“把培训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去实施, 坚持“投资员工”、“作为员工的福利待遇”。无论企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都积极保证培训资金投入, 保证培训教师到位, 保证培训时间充足, 并有效解决好培训针对性、员工积极性等问题。

坚持“干啥学啥、缺啥补啥、啥岗练啥”, 长期开展正规办学、辅助办学、业余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 采取脱产培训、职工业校、技术讲座以及“练兵卡”、“师带徒”、“一帮一、一对红”、“大练兵、大比武、评状元”等方式, 培养“又红又专”、“一口清”、“活流程”、“一岗精、两岗通、多岗能”的技能员工。

近年来, 创新实施“十百千工程”, 每年培养10名博士、100名硕士、1000名技术骨干, 为吉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60年来, 为全国各地输送各类人才6万余人, 吉化人如今已遍布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上千家企业。

摘要: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和参与行业与市场竞争的“硬支撑”, 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吉化发展过程中提炼的四种精神和基础管理的诸多经验, 都体现了软实力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指标等硬实力的发展,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软实力重视不够和发展不足的困境, 迫切需要通过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加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影响力等途径和方法来提升软实力, 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推动我国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在这个意义上, 吉化的经验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值得借鉴。

上一篇: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的技术分析下一篇:浅谈果树的栽培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