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mba项目手册

2023-06-08

第一篇:清华大学mba项目手册

MBA职场分享:清华班戈MBA项目成为职场人充电首选途径

作为中国首个“产学研资”一体化高端教育平台,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以“培育高层次人才,搭建科技金融平台,产业化撬动中国企业未来”为使命,以“教育是第一思想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第一推动力,通过教育、科技与金融的全方位孵化,赋予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办学理念。在研究院“产学研资”的发展模式中,培训中心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是商界精英专业化、全方位的终身学习平台。培训中心紧密结合清华研究院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及产业投资平台,充当中小企业最有效的孵化器。

清华班戈MBA作为一个高端的培训项目,已经成为职场年轻人充电和拓展人脉的首选途径。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工作到了一定阶段就有必要去MBA这个思想健身房进行锻炼以提高 自己的竞争力。但是和任何高收益的投资一样,选择MBA同样面临风险。每个职场新人在做读书决定之前,都需要慎重考虑。

社会的浮躁带来了价值的混乱。对于盲目选择的人,许多院校MBA招生项目的负责人都认为,读MBA首先应该是源于自己的真实需要,盲目的结果总是苦涩的。职场新人切不可随大流或者带着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去读MBA。

近年来随着MBA招生规模的扩大,MBA学生的就业开始遭遇瓶颈,许多业内人士以及相关媒体纷纷把矛头指向了“低龄化”。事实上,“低龄化”只是表面原 因,深层次原因是没有相关管理经验甚至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充斥于MBA课堂。而“低龄化”讨论带来的结果就是有不少想读MBA的年轻人开始持观望态度,总是以等一等的心态来面对这个选择。

和任何投资一样的是,投资MBA也需要一个时点的选择。在具体什么时间、什么状态下,去读MBA能够收益最大化,是职场新人需要考虑的重点。读MBA收益最大的是那些有了相当多成功经验,但缺乏系统训练,需要梳理经验的人。管理一般分几个层次,开始是管业务,后来是管人,最后是管意识形态和思想。选择的最佳时点,则是需要由低一级层次往高一级层次迈进的时候。

第二篇:专访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综合改革范文

http:///http:///http:///

专访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综合改革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并逐步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2010年10月,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全国有18所院校(上海地区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获批成为MBA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历经三年,2013年4月13日至14日,全国MBA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验收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据悉,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在本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一些创新做法引起业界关注,笔者就华东师范大学MBA综合改革举措对华东师范大学MBA综合改革负责人李学昌教授进行了采访。

MBA改革

重新思考培养体系

4月1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MBA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验收会议中,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的一些创新做法获得了评审专家和兄弟学校的高度关注,您能否总体性地介绍一下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在这轮改革中有特色的举措?

李学昌:我们理解教育部推行的本轮MBA综合改革更多的是着眼于专业学位整体性的改革与发展,其中特别强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刚才讨论的“MBA有没有用”和“MBA好不好用”的问题,其关切的要害是:MBA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通过对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不同利益方的调研和考察,对MBA现行的培养体系进行重新思考与设计。

这种思考与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培养学员的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特别强调各培养环节与提升职业胜任力之间的内在关联。我们把这个作为改革工作的逻辑起点,并围绕这个核心想法创设了很多改革举措,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把案例教学向培养环节渗透,逐步构建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导向的案例教学体系。

案例教学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您刚才提到在综合改革过程中你们特别注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案例教学体系建设,能否对这方面介绍一下?

李学昌:我们在办学之初就十分重视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案例,因为解决中国管理问题还得从中国案例中悟出中国的管理理论。综合改革以来,我们以案例为抓手逐步探索向课程学习、实务训练、中期考核、学生活动等培养环节的全面渗透,力求将案例研究与教学嵌入对学员的培养环节中,通过开展不同层级的案例教学,训练学员的职业能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原创案例开发与研究、制度化案例教学、实战型综合案例课堂、品牌化年度案例大赛、全员撰写管理案例报告”为特色的MBA案例教学体系。

这几年我们在案例教学上埋头苦干,已经引起业界的一些关注,这种“重在应用”的案例教学受到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的充分肯定,认为真正体现了MBA的特色。

案例教学是MBA培养的一大特色,要做好案例教学,教师的投入很重要。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措施?

李学昌:案例作为教学与研究的载体,其重要性与有效性在MBA人才培养中已得到充分体现。案例教学要往深处走,我们的老师就必须要下功夫进行案例研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向老师提出一个口号叫“案例研究引领案例教学”,为了鼓励任课教师能更多地投入到案例开发与教学中,华东师大MBA成立案例中心、设立案例采集改编基金,制度化保障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研究与建设,我们通过设计案例研究和开发的整套工作机制,各个案例开发团队组织学员经过集中汇报、评议、讨论、修改等程序,以团队集束力量促成案例开发和研究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每年对优秀的改编或采编案例进行入库评http:///http:///http:///http:///

选,充实MBA教学案例库。自2010年开展“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以来,华东师范大学MBA共有7篇原创案例入选。在第三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中,华东师大荣获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

您刚才提到在案例教学中,你们采用了综合案例课堂,这和以往我们所说的案例讨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李学昌:综合案例课堂应该说是华东师大MBA案例教学的一大创新。MBA核心课程的设置由于受到学科割裂的影响,单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可以搞得很红火,但是案例所蕴含的信息是复杂的,单课程的案例教学并不能解决学员面对的两个复杂性:即管理者所在岗位的“复杂性”和管理者所处市场环境的“复杂性”。

因此我们推出综合案例课堂,是为了改变原有依据单个课程内容设计案例讨论的传统教学方法,由多位教师同堂围绕同一案例或同一主题对学员进行整合型训练。针对企业面临的同一个问题,学员以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不再受到以往单一专业课程的限制,最大程度上模拟了真实企业复杂的管理实务,直接考察学员的分析与决策能力。

比如以“某公司库存问题”为案例的综合案例课堂,学员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企业角色,如董事长、企业独立董事、财务、营销团队等等,因为角色的分工,针对企业面临的同一个问题,必须按照规定角色来思考问题,解读案例。

在整个综合案例课堂的讨论中,从案例的设计到最后总结的点评,几位指导老师发挥着主导作用,把握讨论方向,启发与引导学员,使讨论始终围绕论题中心深入开展,同时也为学员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展现出自己职业经历的优势,以此深化学员对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你们是如何做到覆盖全员的能力培养?有没有什么你们认为特别有效的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

李学昌:你的这个问题我们在课程设计时就有所考虑,不管是我们的实务课程,还是综合案例课堂,涉及的企业案例总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学员是来自于各个不同的企业,这是一个巨大的具有“真实性”和“丰富性”的案例来源。每个企业都存在或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提升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MBA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求每一

更多详情

敬请关注华东师范大学

MBA官方网站及微博

位学员除了在课程学习中体验案例教学外,在学期间都必须提供一份依托自身企业、分析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管理案例报告,并列入中期考核的内容,没有管理案例报告,是不能进入到毕业论文写作阶段的,以此来检测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至于你说的特别有效的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我们认为案例大赛应该算一个,今年9月,全国首届管理案例精英赛(2013)总决赛将落户华东师范大学。

案例大赛

全员参与,实战训练

您提到案例大赛,我特别有兴趣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已经连续几年都举办案例大赛,我也知道有很多学校都在举办案例大赛,您刚刚还提到案例大赛是特别有效的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能否介绍一下华东师范大学MBA案例大赛的情况?

李学昌:案例大赛已经成为我们特别珍视的一个品牌,因为这几年我们在这上面花了挺多心血。

我们现在每年在案例大赛前发出动员令:“全员参与,实战训练”。为什么强调“全员参与”,这跟我们目标有关,案例大赛不仅仅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比赛而已,也不再像综合案例

课堂都是由老师引导学员来分析问题,而是培养学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比赛中学员在封闭的环境里在规定时间内拿出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案,这个真的很考验学生,所以叫实战训练。我们提出“年年赛案例,时时抓热点,处处讲参与,点点求新意”。每年的案例大赛瞄准社会经济热点前沿,让学员在企业管理的复杂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华东师大MBA案例大赛的相关报道,很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选择的案例,很有时效性。你们是如何设计决赛案例的?

李学昌:首先很感谢你对我们华东师范大学案例大赛的关注。在案例比赛中,决赛案例一定要精心设计,因为这涉及到能力培养的目标指向,我们的思考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热点关联的企业问题,二是跨文化引发的跨国企业问题,三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另外,我们很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决策训练,因为这对每一个MBA学员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绝佳机会。

自2009年开展案例大赛以来,我们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案例大赛”,2010年精心打造以“国美风云对决”为主题的案例大赛,直面鲜活企业问题,紧扣商场脉搏,预测对决前景。新意就在决赛的策划,9月18日案例大赛决赛,9月28日国美特别股东大会召开,抢在股东大会之前就是为了给学生充分想象空间,引导学生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分析案例,以达到“头脑风暴”的效果。

2011年,我们携手法国里昂商学院(亚洲校区)共同举办了“跨文化商业案例大赛”。大赛聚焦“家乐福的中国路”, 中法学员组成混合团队,跨文化商业智慧交锋,探索跨国公司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制定企业发展战略,颇具现实意义。

到了2012年,我们再次对大赛模式进行了创新,采用“1+0角色模拟”,以“移动互联网发展未来”为决赛案例。

这次大赛从移动互联网未来战略竞争的视点出发,让学员分角色扮演谷歌、苹果、微软、三星、亚马逊、小米、360等移动互联网商业巨头,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它的未来趋势做出针对性的战略分析与角色对峙。比赛要求学生学会进入角色(1),善于体验角色、模拟角色,站在角色的立场做出针对性的战略分析与角色对峙。大赛后举行沙龙,角色归零(0),从本人视角出发,反思自己在案例大赛中屁股决定脑袋的言论和方案,这个特别有意思。学生说参加我们的案例大赛是会上瘾的。管理实践训练

一个理念,两种模式,

三方参与,四方获益

对于MBA培养来说,除了课程学习以外,管理实践的训练也很重要。关键是怎样才能使实践训练能落到实处,真正有效。这是个难题,很多培养院校都在不断探索,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做法?

李学昌:实践教育对于MBA培养的重要性已经在各培养院校中达成普遍共识,近年来我们学校采用的是项目实践、岗位实习、实务课程等形式来推进学员的实践训练。但是,一些传统形式的实践项目,在做法上已经越来越突显出瓶颈,在效果上也很难有所突破。比如原先采用的企业参访形式往往比较容易变成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很难真正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管理问题,也就很难达到真正的训练效果。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学校逐渐确立了“一个理念,两种模式,三方参与,四方获益”的“五段制管理实践训练”项目,按照阶段性课程知识的可运用性、学员行业背景的针对性和企业问题的多向性等原则严格选择目标企业,让学员到企业第一线去提升管理实战能力。MBA学员往往会有一种遗憾,他们的管理实践经验很大程度上受到本行业或所在岗位的制约比较大。因此,我们的管理实践训练项目更希望是把学员放在CEO的角度去全面思考企业的问题,要求他们的思考必须体现出整体性、宏观性和系统性,所以我们特别提出“以

问题为导向”这一核心理念,坚持“围绕一个企业多问题训练,围绕一个问题多企业训练”两种模式。

在我们学校的“五段制管理实践训练”中,所谓的五段,指的是企业现场调研、企业问题诊断、形成解决方案、企业检验方案和形成企业案例等五个阶段。

每一个参加项目的成员都必须严格履行这五个阶段的训练要求(第一段:企业调研,体验现场;第二段:头脑风暴,问题诊断;第三段:团队合作,形成方案;第四段:回馈企业,实践检验;第五段:总结提升,形成案例),由多位指导教师带队实施这一项目,力求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层层推进和不断深化,最后由企业来检验解决方案和训练结果。

进行这样的设置,是通过激发“MBA学员、指导教师、代表性企业”三方的积极参与,从而获得“学员提升管理素养、教师获取企业感知、企业获取外脑咨询、学校打造实践品牌”的四个良好效果。

这个项目还有一个特别的益处,就是可以系统地激活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因为在项目进程中和项目总结时,我们的指导老师的角色是作为教练,点拨学员回忆和使用与某个具体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

学员通过“五段制管理实践训练”,学会如何分析企业管理问题,如何撰写企业管理实践报告,这就为中期考核必须提交的管理实践报告打下了基础;而中期考核提交的管理实践报告,作为论文的“预演”,又为论文的开题和撰写打下基础,由此构筑起逐步深入的层级报告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学员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经历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环往复的过程,以达到循序渐进、深化认识的良好效果。

实务课程

理论与实践的强力对接

您刚才还提到你们的实践教育有一种形式是实务课程,据我所知,MBA的课程教学已经有一套比较规范的做法,你们在实务课程教学是如何兼顾职业能力培养的?

李学昌:中国的MBA已经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不仅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核心课程体系,而且十分重视案例教学。学员们通过课程知识学习及案例讨论训练虽然收获很大,但是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企业管理中得以运用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来提升关联能力仍然是办学单位需要不断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综合改革以前,我们通过邀请企业高管讲授实务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企业高管往往依托自己的经验强项进行讲授,很难做到系统化和针对性。缘于此,我们决定对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旨在强化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的对接度。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之初就将实务课程设计纳入授课计划,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质量管控机制和步骤,由授课教师与企业高管充分讨论、共同备课、同堂授课,寻求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的有效衔接,实现核心课程知识内涵的职场实务延伸。其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是实务专家必须要将授课内容系统化、体系化,力求具有普遍性的示范意义。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开设了多期实务课程,基本覆盖了MBA的核心课程,颇受学员的好评。

关于这轮综合改革,您的最大心得和收获是什么?

李学昌:综合改革验收会议上也有评审专家提问,让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总结三年改革自认为最大特色的内容,我们很自信地认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的MBA案例教学的完整体系是我们三年改革最大的收获。职业能力和职业胜任力内涵很多,比如说领导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关键是这些能力模型如何落实在培养环节,并取得成效,这个成为我们苦苦思索并一直在付出努力精心设计并付诸实践的内容。总之,提升学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胜任力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学员的职业发展是我们最大的工作动力。

第三篇:MBA助学贷款项目推出 覆盖清华经管等名校

MBA学费越来越贵,正逐步成为MBA新考入者的沉重负担,需要对学费进行贷款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利融网这家创新型互联网企业却用一个巧妙的办法解决了MBA新生们的难题。

近几年,MBA学生的学费每隔两年就会增长一次,增长幅度甚至高达50%,以北大汇丰、光华为例,2012年新生两年的学费为13.8万元,2014年新生学费就涨至18.8万元,在职学生更是高达22.8万元,一次性增长了5万元。清华经管学院2013年入学的MBA项目收费全日制是16.8万元,国际项目19.8万元,在职项目23.8万元,与2012年相比三个项目的学费分别增加了4万元、3万元、5万元。中欧和长江的MBA学费比北大、清华还要更高。这是第一层次学校的学费,高昂得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复旦这些学校的学费也不低,即便是最基础的本科院校MBA项目单年学费也要3万元以上。虽然学费高昂,但是数据又显示MBA学生毕业后的薪水增幅一般能够达到30%以上,还不包括学习所带来的庞大校友资源。这也鼓励了大量学生在工作三五年后,即便没有这么多积蓄也要想方设法跨入这个门槛。

只不过,跨入门槛的方式有很多种,MBA项目读下来其实也可以采用轻松的方式,待毕业工作后再逐步偿还学费贷款。MBA全日制项目属于研究生项目,国家提供助学贷款,但是需要学生在入学后才能提出申请,这就造成了如果要入学,积蓄不够的同学还需要先筹措一笔钱才能走入学校大门。并且助学贷款从申请到审批有好几个月的空档期,这就要求借款同学必须要熬过这段时间。

利融网作为国内领先的消费信贷信息服务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开展了MBA助学贷款项目的企业,其给MBA新生提供的过桥助学贷款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解决学费问题。MBA新生只要凭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到利融网申请一到二十万元不等的低息助学贷款,如果采用等额本息方式还款月息甚至低至0.7%,比银行信用卡分期的利息都低。等用利融网提供的这笔过桥助学贷款入学以后,MBA同学就可以向学校申请利息更低的国家助学贷款,然后用国家的低息贷款一次性偿还学费过桥资金。如此操作只要借款者在申请时注明先息后本服务,即在入学前到利融网申请先息后本形式的助学贷款。申请期限最好是6个月,9月份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一般要在次年2月份才能审批到账,如此的话MBA新生就无需为要一次性付清的高昂学费而苦恼了,通过助学贷款轻松完成学业。

据悉目前采用这种服务的学校包括北大汇丰商学院、清华经管、中山岭南等知名院校,专注于MBA考前培训的华杰也通过和利融网的合作提供给学生培训分期、入学分期来加大业务扩张力度。

第四篇: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室项目策划书-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

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介绍

——从创意到创业,打造完整的大学生创业孵化生态链

李克强总理最近来浙大视察时对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大学生创业的进一步更好更快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寄语浙大学子发扬“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追求真理,树立创新理念。要做基于创新的创业,用创业创新成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这对于浙大师生是极大的鼓舞,也是殷切希望。

为深入贯彻李克强总理视察浙江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由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建立了 “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其中,e代表:(1)enterpriser,即创业者;(2)e代表ethusiam,即热情,在这里,我们拥有一群最富有激情与梦想的创业者和全力助其圆梦的创业导师;(3)e-代表e-business和e-commerce,我们支持富有高新科技含量的领先创业者的idea,并利用互联网、移动端、自媒体等各种平台宣传与推广;WORKS是工坊,寓意创业实验室是创业者的乐园,是创业梦想的孵化器。

二、建设单位

由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党委研工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创建,浙江大学未来企业家俱乐

1 / 7

部协办。

三、建设宗旨

建设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旨在发挥浙大科技园作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时发挥联合发起单位的创业教育、创业投资等资源优势,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资源,为我校大学生在注册公司之前提供针对性、专业化的预孵化服务,以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创业氛围,降低创业门槛,提高创业成功率,推动更多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得以成型、孵化与快速发展。

四、建设目的和意义

建设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目的是探索建立促进大学生创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结合创业团队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着力打造完整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链条,包括从最前端从创意到产品的培育,创业项目和团队孕育挖掘,创业项目和团队培育指导,再到末端创业项目和团队预孵化,为创业团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场地、创业资金以及对外合作平台。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将充分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资源,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基地等现有园区和孵化基地的优势,将创意激励、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服务、创业指导相结合,细化、规范服务流程,建立不同阶段大学生创业的全方位、阶梯型、链条式的创业服务体系。

建设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具有重要意义,她将通过在浙大校园内营造低门槛、低风险的微观创业环境,让尚不成熟的科技创业项目或创意、原型逐步完善并具有商业价值;使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逐渐成为掌握一定创业技能的创业人才;从而不断催生创业项目转化、成长为中小企业,并促进项目企业与创新人才茁壮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 / 7

五、建设内容及运作机制

(一)项目挖掘

1. 面向全校,摸底各个院系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现状,向学生宣传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使每一个想创业的学生手上都有一份大学生创业手册。同时,推荐来自各院系当中成熟的项目进入创业实验室。

2. 面向浙江大学研究生素质拓展班、研究生涉农领域培训班、研究生创新创业培训班等校内各类创业型培训班级进行项目征集与指导,促成优秀的项目顺利进入创业实验室。

3. 充分挖掘学校创业社团的队伍与导师资源,与创业实验室进行有效对接,吸引校内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及其团队进入实验室,鼓励大学生带导师的科研成果前来创业、孵化。

4. 举办创业点子孵化大赛。面向学校搜集创意点子,每个团队只需要通过一页ppt和60s的演讲进行Idea Show展示,进入决赛的队伍,经评审组审核通过,即可作为预孵化项目引进创业实验室培育。

5. 在校园开展创业沙龙。定期在玉泉校区、紫金港校区开展内容丰富的创业沙龙。举行项目路演、项目与资本对接等多种形式的沙龙,邀请优秀校友企业家、投资人、资深经理人等担任嘉宾,与对创业感兴趣的大学生交流分享,充分培养创业氛围,挖掘创业项目。

6. 与相关部门合作举办创业训练营(包括国际创业训练营),从知识层面和操作层面催生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培育创业能力,搭建创业交流平台,催生创业项目,遴选与鼓励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优先入驻创业实验室。

7. 与相关机构举办或参与各种范围的创业大赛,建立常态的、长效的创业大赛成果跟踪机制,与获得大赛奖励和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及时联络、促成对接,吸引更多的优秀创业项目进驻创业实验室。

3 / 7

(二)项目筛选

进入创业实验室的创业团队主要包括浙江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项目需经专家评审,方可进入。从报名的创业团队中每半年筛选出20个以上团队进驻。

1. 创业团队或个人入驻基本条件

(1)申请入驻创业实验室的创业个人或团队负责人或主要人员须为正式注册的浙江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已毕业五年内(含五年)的往届毕业生创业项目可择优入驻;

(2)项目应具有创新性,项目盈利点清晰且项目实施可行性强; (3)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无知识产权纠纷;

(4)项目已经具备一定雏形,12个月内具有注册形成企业法人实体单位的可能性;

(5)严格遵守创业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并自愿接受管理。 2. 项目入驻流程

(1)向创业实验室提交入驻申请材料;

(2)项目入驻评审。采取联合评审机制,建设发起单位组建专家组共同审核,出具评审意见;

(3)评审结果在网上公示;

(4)获得批准的团队或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办理入驻手续。 (5)团队正式入驻创业实验室,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项目培育(预孵化)

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将整合高校与社会、企业资源,对处于未成立企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预孵化服务。创业实验室以培育团队和项目为目标,在实验室内培育成功的团队和项目,注册公司以后入驻浙大科技园中进行正式企业孵化,浙大科技园帮助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4 / 7

1. 创业场地支持

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为入驻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提供必要的创业场地,采取共享商务区域与独立工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入驻项目和创业者拥有一定面积的办公空间和配套设施。

在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开辟一定面积的孵化场地,作为创业实验室的物理空间,每个房间置放一定数量的创业工位,装好电话,留好电脑和网络接口,配备办公必备品,供创业团队使用;并提供公共文印室、共享商务洽谈室、会议室等共享配套设施。

2. 创业资金支持

(1) 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将设立“圆正·创业种子基金”(每年100万-500万人民币),以股权投资等方式对通过评审选拔的优秀创业团队给予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用于项目启动与运行。

(2)组建天使投资联盟。对于创业实验室的团队与项目,引入天使投资(Angel Capital)这一种对原创项目构思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形式,对其进行专业支持。

3. 创业辅导支持

(1)保姆式服务。实验室配备一定的专职人员为入驻项目和团队进行保姆式服务。包括:通过对培育中的项目进行走访联络,及时、准确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向培育中的项目传递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类创业政策信息;帮助培育中的项目充分利用共建的专业服务共享平台,协助解决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聘请创业辅导员。在浙大科技园中挑选一批企业成长快、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组建一支创业辅导员队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实验室中的每一个创业团队一对一配备创业辅导员,进行长期创业指导与个性化培养。

(3)聘请创业导师。在科技园、管理学院等的创业导师资源基

5 / 7

础上,邀请政府官员、知名成功企业家、社会精英加盟,不断扩充创业导师团的力量。为有成长潜力的项目配备拥有资深创业经验的导师,进行一对

一、一对多、多对

一、多对多的综合辅导,定期组织创业导师接待日、创业门诊等各种形式的创业辅导活动,为入驻实验室培育的项目和团队出谋策划、指点迷津,不断完善创业计划和商业模式,并尽可能在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以帮助创业项目规避创业风险,加快项目发展。

4. 创业培训与创业训练支持

充分利用建设单位的师资力量,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综合性、实战型的创业培训和创业训练。

(1)创业培训。引进高校与社会的相应资源,共同开发和实施培训课程。围绕创业能力测评、创业政策与心理辅导、公司经营与企业管理、工商与税务常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与法律基础、商业模式与市场拓展、创业见习等内容,定期开展培训班、讲座、案例研讨会、创业沙龙等多样化培训活动。

(2)创业实训。开展素质拓展、模拟实训(含沙盘演练、市场营销模拟、商务谈判模拟等)、创业见习等实训活动,使创业者在获得系统创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创业技能与实战经验,助其在创业道路上成功迈出第一步。

(3)国际创业训练。紧密依托管理学院、科技园等的国际合作资源,组织实验室项目团队前往国外知名创新创业科技园区如硅谷、剑桥科技园等地考察学习交流;对接国际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资源,组织实验室中较成熟的项目负责人参加国际创业管理课程,参加国际创新创业训练营。

5. 人力资源支持

为创业实验室的项目与团队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诊断、咨询和辅

6 / 7

导,搭建信息共享、人才互通交流平台,提供人才招聘服务,帮助创业团队或个人寻找合伙人。

6. 无缝链接浙大科技园孵化器创业服务体系

创业实验室无缝链接浙大科技园孵化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实验室培育成功的创业团队免费办理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等公司创办服务,提供投融资服务、项目申报服务、公共技术服务、产学研合作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创业培训服务、创业辅导服务、创业交流服务等各类增值服务。

(四)项目退出

创业团队进入创业实验室的最长时间限定为12个月。创业实验室每季度对创业项目进行专家评估与指导,创业团队根据要求提交项目进展报告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若项目发展的好,在注册公司时浙大科技园与投资机构只参股不控股,具体入股比例按具体项目酌情商定(一般低于20%)。若项目发展的不好,在12个月期限满时项目限期退出。不论发展好或不好,12个月后必须搬离创业实验室。项目注册公司后进入浙大科技园孵化器,提供一系列创业孵化服务,包括提供免费的工商注册服务,提供优惠创业场地、落实房租补贴、帮助申请政府创业资助等。

7 / 7

第五篇:MBA项目特色

培养目标:

暨南大学MBA,综合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所需的基本理论工具并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有效运用于商业实践的能力;对中华商业文明有深刻的洞察力,且能深刻理解中国的政情、商情、民情和人情;具有有全球化视野和与之相匹配的分析与沟通能力。

百年商道:

1、百年的商科底蕴与多元的文化背景。迈过了一个世纪的暨南大学,以其丰厚的商科教育底蕴和多元的文化背景特色,称誉于全球。来自全球五大洲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总数超过1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一半,高居全国高校第一,而其中来自境外的研究生占全国所有高校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正是这百年的商科教育历史、良好的多元文化氛围以及国际化的特色,使暨南人具有更为开放的视野,更为敏锐的商业触觉,为MBA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校园文化背景。

2、丰富的教学资源与领先的教育模式。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一大批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A类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和省名牌专业,以及EMBA、MPAcc、MPA和ME等齐全的专业学位设置形成了强大的管理类学科支撑优势;建立起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百余名正、副教授所组成的优秀的师资队伍;管理学院和教学大楼为MBA教育提供了华南地区最为优越的商科教育设施;领先的“三三制”商科教学模式和“四情”教育模式等。这都奠定了暨南大学17年MBA项目教育与管理的坚实基础。

3、融汇中西文化与坚持与世界一流商学院联合办学。MBA教育自建立之初,就注重走国际化合作办学道路,近年来,与包括美、法、英、加、澳等国外一流大学建立起MBA合作渠道,如与美国西北大学合作培养EMBA,与法国CNAM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BU)、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等签署协议联合培养MBA等。加强国外合作与推行交换生计划,是暨南大学MBA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丰富的校友资源与活跃的MBA联谊会组织。作为华南地区最早开办MBA教育项目的暨南大学,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培育MBA学员最多、校友网络最为完善、学员结构最为合理的学府。与此同时,暨南大学MBA校友联谊会是全国最早成立的MBA校友组织之一,其组织开放性和活跃度大大的促进了校友、校企、校际之间的联谊与交流。暨南大学MBA联谊会倡导建立了华南地区MBA联盟,并成为该联盟的首届轮值主席。

5、专业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系与完善的职业发展服务。在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服务的同时,MBA教育中心设立了专业的学生事务与职业发展办公室和校友与公共事务办公室,通过“知行团计划”和“华商管理案例基金”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通过“校友导师计划”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商界人脉网络,通过

“职业辅导计划”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发展服务。这一系列的服务体系为MBA学员的职业发展构建了一流的服务平台。

6、构筑MBA终生学习理念与价值增值体系。一朝就学,终生向学,暨南大学MBA立足于为学员构建终生学习和资源共享体系,通过信息与资源交流计划、华商管理论坛、校友联谊组织、管理实践平台、EDP项目等平台让MBA学生能够始终获取最新的管理知识,交流最前沿的管理实践经验,打造最为广阔的人脉资源网络。

培养模式:

1、前沿理论与商科实践相结合。暨南大学MBA教学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享、理论学习与企业实习、管理实践与创业实践等相结合。在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2、全球视野与独特的“华商”案例教学。“开启华商智慧,传承华商文化”这是暨南大学MBA教育的重要特色。一方面,引进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案例,使之具有国际视野;另一方面,本土与侨情相结合,教授与学生相结合,致力开发反映华人营商文化与经营特点的案例库。

3、校内导师与校友导师相结合。按照中国学位制度的规定,结合学校培养MBA的经验,采用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校内导师与校友导师相结合的独特培养模式。

4、大学科平台教育与灵活的专业课程相结合。MBA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除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课程外,学员可根据个人职业发展,选修管理学院其他专业的特色课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清华大学mba项目手册】相关文章:

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06-06

云南大学mba项目管理06-10

汤普森河大学MBA项目介绍04-12

MBA项目特色06-06

mba项目范文05-18

mba项目分类范文06-06

mba项目的品牌传播05-24

mba项目管理范文06-06

项目管理mba范文06-06

mba项目发展计划07-31

上一篇:如何写syb创业计划书下一篇:迷人的秋天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