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教学方法的一点见解

2022-09-1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的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多, 应运而生的各种高职专业如雨后春笋。那么, 经济数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对其他课程的学习, 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 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会开设这门课程, 但是由于财经类专业女生占绝大部分, 而且很多都是文科生出身, 数学基础偏差, 他们惧怕数学, 对数学没有兴趣, 往往期终考试数学一大片不及格。这样通常导致他们厌烦数学, 放弃学习数学。对于这种情况,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学老师, 我们就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而不能还是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下面是我个人多年的在高职学校担任经济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教学方法的体会。

1 纵观全局、分清主次、定好教学目标、目的

在讲授新课之前, 老师应该认真地备好课程内容,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安排好课时, 由于高职学校课程时间短, 而学生的基础偏差, 所以我们在上数学课程时, 要分清主次, 详略得当。对于难以证明的定理, 可以简述定理得证明思路, 讲清定理得条件, 弄懂结论, 学会使用定理。对于与财经类学生关系不是很大的一些内容, 例如:曲率的概念和求法, 变力做功, 三角函级数, 傅利叶变化等内容我们可以做大胆的舍去, 而对于财经类学生用的比较多的复利计算, 微积分在经济学的应用则应做重点讲授, 加强课堂上多加例题的讲解。

同时, 把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给学生先做一个说明, 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将它与已学过的课程从内容和方法上进行联系、比较,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连贯性, 接受新知识不觉得突然。最后给学生介绍一点学习该课程的方法。如微积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函数、极限、连续、导数、积分、级数、多元微积分、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 其研究对象是函数, 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极限方法。所以可以看出极限是高数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必须对它深刻理解, 融会贯通。在学习方法上, 强调理解基本概念, 掌握概念的几何意义, 并会善用数学语言表达一些定义和定理。

2 抓住基础、力求理解、循序渐进

在经济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抓住基本定义、定理。力求让学生理解这些定义、定理, 然后可以灵活的应用这些定义、定理解决问题。对于财经类学生, 他们喜欢用记忆的方法学习数学, 不懂的去深刻的理解这些定义定理得本质, 所以他们通常觉得数学定义定理晦涩难懂。所以, 作为一位教授经济数学的老师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定义定理, 让他们学会用理解的方法学习数学。其实, 这种理解的学习方法它适合任何课程的学习。当我们觉得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适当的提高要求, 给一些高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同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瞻前顾后, 前后呼应, 这样学生会感到知识体系比较严密, 前后对应, 知识易于掌握。例如, 我们在学习一元函数的导数时, 对于导数公式的推导, 我们可以有意从后往前推导, 让学生先知道原函数, 去求导数。这样我们在讲一元积分是就会容易的多。

3 创设情景, 引出数学的公式、定理和符号

牛顿从熟透了的苹果总是掉在地面上, 由此他发现了万有引力;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中受到启发, 发明了锯子;爱迪生从烧开的壶水发出的蒸汽鼎起壶盖的联想, 发明了蒸汽火车。试想我们如果在教学中, 能够从身边的实际生活出发, 引出数学的定理、公式、符号, 那么, 学生就不会觉得数学是如此的枯燥、难懂。例如: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接触到这样的一个符号:e, 并且把它当作一个优先选用的底, 在换底公式中经常会用到它。我们只知道, 这是一个无理数e, 至于它有哪些现实含义, 学生们毫无所知。在《微积分》中看到一个特殊的极限:, 再一次遇到这个符号。这时创造一个问题情景, 就可以巧妙的给出它的解释:假设有一元人民币, 一个假设的银行家给100%的不平常的年利率。若利息按复利每年计算一次, 则年末资产价值为V1=l× (1+100%) =2 (元) , 但是, 若半年计算一次复利, 则年末资产价值变为V2=1× (1×50%) 2, 类似的, 可以写出, 或者一般地, , 其中n表示1年内复利计算次数。在极限情况下, 当利息在一年内连续按复利计算时, 即n取无穷大时, 资产价值将以“滚雪球”方式增长, 在一年末变成 (元) , 因此, 如果按年利率100%连续计算复利, 则e=2.71828可以解释为一元本金到年末的价值。在特殊的利率下, e这个神秘的无理数居然可理解为一元本金到年末的价值, 这时你对无理数e是不是就不那么陌生了?

4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数学故事, 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我们在教授高等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史上的名人轶事、尤其是和所学的定理相结合的故事, 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些定理和公式。例如, 我们经常在数学上碰到很多以大数学家欧拉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和公式, 这时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讲讲数学家欧拉的故事, 感动激励学生, 以欧拉为榜样, 谦虚做人, 保持良好的心态, 做好自己的工作, 为社会为国家发光到最后。

在我们教授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的一个原函数时, 就可以给学生们讲讲为什么这个公式以两个数学家的名字命名, 以及当时欧洲国家为了争夺微积分的发现权之间的战斗。一般学生们在听了这些数学家的故事以后, 都会受到很大的感动和激励, 对数学由讨厌变得产生兴趣, 课堂上往往取得不错的效果。

5 不要轻视习题课教学

在经济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习题课是一个重要环节, 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 巩固、运用和深化。通过上习题课可逐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 我们如何上好习题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我们上习题课之前, 我们可以让学习委员把同学们不了理解的定义、定理, 不会的问题收集起来, 在我们上习题课时, 再对这些定义、定理作更进一步的讲解。对于那些不会做的问题, 我们可以征集答案, 让那些会做的同学把答案写在黑板上, 越多越好。之后, 我们在逐一作以点评, 从中发现每一种做法的优缺点,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打破固定思维, 形成发散思维, 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解决完学生自己的问题之后, 老师应该精选一些和书本知识有相关性的、启发性的、典型性的、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们进行练习、理解和交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

以上就是我在经济数学教学过程的一定心得体会, 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希望各位前辈和其他同行不吝赐教。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在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经济数学这门课程教学时, 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 想学数学, 而且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过程,定理

参考文献

[1] 数学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

[2] 郭坤, 王金玲.对经济数学叫许方法改革的思考[J].

[3] 王庚.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南宁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