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22-09-12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 新课改对课程的性质、功能、内容、实施以及评价都进行了重新定位。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为此, 我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 借鉴各校经验, 结合本校实际, 提出了“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即“自学—合作—展示—反馈”的教学流程。

一、“四步式”课堂教学具体操作模式

(一) 自学——学案引领, 自主学习

自学方式有两种, 即学生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 自学教材或实验探究, 不准讨论。自学教材的过程中, 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 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 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 防止对照教材找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 (限时)

(二) 合作——组内交流, 完善学案

自学过程结束后, 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 个人修改、完善学案 (限时) 。

(三) 展示——展示点评, 达成共识

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 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 如有必要,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 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 形成全班的共识 (限时) 。

(四) 反馈——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

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 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教师公布正确答案, 小组内交换批阅, 组内评价。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 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 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二、具体操作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教学载体的“四步教学模式”, 导学案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 学校教研组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至关重要, 制作出优秀的导学案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同时, 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教师应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堂外, 让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落到实处。而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的大环境, 小组才是学生学习的阵地。教师在学习小组的划分一定要结合班级情况, 要对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组织能力、语言能力等进行合理搭配。教师在课堂中也要起到引领作用,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好学、乐学, 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上一篇:景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研究下一篇:营利性网球俱乐部引用网球训练器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