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监所解决方案

2022-07-14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司法监所解决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司法监所解决方案

监所试题1

监所部分预赛试题

(第一场)

一、必答题

1、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多长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2、一审法院判决在押被告人王某免予刑事处罚,法院宣判时王某当庭表示上诉,公诉人亦表示抗诉,宣判后王某( )?

A、应立即释放,不应该再羁押

B、继续羁押至该判决生效

C、等到抗诉后释放

D、等到上诉期满后释放

3、刑法规定,在判决宣告以前,一个人犯有两个以上应当判处拘役的犯罪的,数罪并罚后,犯罪人的最高刑期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4、看守所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执行通知书后多长时间内,将罪犯交付监狱执行刑罚?

二、抢答题

1、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何时起计算?

2、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可以减为什么徒刑?

3、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间隔时间一般为几年?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4、保外就医罪犯未经公安机关批准擅自外出的期间是否计入执行期间?

三、风险题

(一)10分题

1、看守所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的哪些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实行的监督?

2、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后几日内,办案机关未回复意见或者继续超期羁押的,派驻检察室应当报告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3、看守所检察工作实行怎样的检察业务登记制度?

A、一志八表

B、一账三表

C、一志六表

D、一志一账六表

4、根据《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的规定,旗县级检察院每年开展监外执行检察的时间,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每季度一次

B、每半年至少一次

C、每年一次

D、每个月一次

(二)20分题

1、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后,哪一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收监执行?

2、假释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刑满释放仍需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罪犯出监时,派驻检察机构应当填写《监外执行罪犯出监告知表》,寄送执行地()?

A、县级公安机关

B、公安派出所

C、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

D、人民法院

3、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多长时间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

4、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对象包括()?

A、有期徒刑罪犯

B、无期徒刑罪犯

C、管制

D、假释

(三)30分题

1、人民检察院在监外执行检察中,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认真受理监外执行罪犯的(),妥善处理他们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A、约见B、申诉C、控告D、谈话

2、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有如下哪些情况时,应当提出纠正意见?

A、没有依法送达监外执行法律文书

B、没有依法将罪犯交付执行

C、没有依法告知罪犯权利义务

D、没有依法告知执行要求

3、人民法院收到有关机关对监外执行罪犯的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建议后,没有依法进行下列选项的,检察机关应提出纠正意见?

A、审查B、讯问C、裁定D、决定

4、公安机关没有及时接收监外执行罪犯,对监外执行罪犯没有落实()的,检察机关应提出纠正意见?

A、监管责任B、监管措施C、监管方法D、教育改造

四、案例分析题

某市监管场所被监管人王某平时多次流露过轻生念头,被列为重点监控对象。一天夜里,王某偷偷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同监舍人员发现后,报告了值班的监管民警,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但由于服用药的剂量过大,发现又不够及时,抢救无效死亡。请问:如果此事发生在你所在的监管场所,你们应当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处理这件事?

第二场)

一、必答题

1、监管改造场所发生重大事故,需在多长时间内电话或电传报告上一级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

2、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3、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何时起开始计算?

4、假释的考验期限,从何时起开始计算?

二、抢答题

1、罪犯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是否均应折抵刑期一日?为什么?

2、减刑由哪个机关裁定?

3、哪些人不适用死刑?

4、怎样确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

三、风险题

(一)10分题

1、看守所检察的原则是什么?

2、看守所检察的职责是什么?

A、检察看守所的监管活动

B、检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期限

C、对发生在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D、受理在押人员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控告、举报和申诉

3、看守所收押检察中,禁止收押的人员有?

A、除特殊情形外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B、除特殊情形外的患有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人员

C、法律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员

D、应当收押而拒绝收押的人员

4、看守所出所检察的方法有?

A、查阅出所人员出所登记

B、查阅出所人员出所凭证

C、现场检察出所活动

D、与出所人员进行个别谈话

(二)20分题

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果该罪犯是正在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正在哺乳自己婴儿”,哺乳期限按婴儿出生后多长时间计算执行?

2、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或者发现了判决的时候所没有发现的罪行,由执行机关移送()处理?

A、人民检察院

B、原办案部门

C、人民法院

D、上级公安机关

3、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的任务是()?

A、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刑罚执行活动中的正确实施

B、维护监外执行罪犯合法权益

C、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D、监外执行罪犯是否服从监管

4、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包括()?

A、交付执行检察

B、监管活动检察

C、变更执行检察

D、终止执行检察

(三)30分题

1、发现监外罪犯刑期或者考验期满,但哪些机关未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和改造相关程序的,检察机关应当提出纠正意见?

A、公安机关B、监狱C、看守所D、人民法院

2、暂予监外执行变更了(),而刑罚执行的期限并没有改变,因此暂予监外执行是一种刑罚的变更执行?

A、审判机关B、监督机关

C、刑罚执行的场所D、执行机关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14条2款规定,对于哪些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A、不认真接受改造B、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害性的罪犯

C、自伤自残D、刑期较长

4、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包括以下哪种情况?

A、直接由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

B、在将罪犯投监执行而监狱拒收后,由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

C、监管部门建议审判机关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

D、检察机关发现罪犯应暂予监外执行

(第三场)

一、必答题

1、缓刑的考验期限,从何时起开始计算?

2、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交付执行刑法前,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哪个机关代为执行刑罚?

3、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罪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这里的年龄是指?

A、犯罪时的年龄

B、交付监狱执行刑罚时罪犯的实际年龄

C、起诉时的年龄

D、一审法院判决时的年龄

二、抢答题

1、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应当由哪一机关侦查?

2、哪些人一般不适用减刑?

3、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人民检察院发现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的,应如何处理?

三、风险题

(一)10分题

1、事故检察的内容有?

A、在押人员脱逃

B、在押人员破坏监管秩序

C、在押人员群体病疫

D、在押人员伤残及非正常死亡

2、看守所检察中“日检察”的内容有?

3、周永康同志强调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必须下大力气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中,与监所检察直接相关是?

A、必须下大力气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重罪轻判,以罚代刑和违法立案,刑讯逼供的问题,切实防止放纵犯罪和冤枉无辜

B、必须下大力气监督纠正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问题,切实避免犯罪人逃避刑罚执行

C、必须下大力气监督纠正超期羁押、体罚虐待被监管人员的问题,切实保障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利

D、必须下大力气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

(二)20分题

1、检察机关发现公安机关在监管活动中有下列哪些情形,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A、没有建立监外执行罪犯监管档案和组织的

B、没有告知监外执行罪犯应当遵守报到的时间和规定

C、对考验期已满的缓刑罪犯在监管档案及时作了记载但没有按期予以宣告

D、对违法或重新犯罪的罪犯没有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

2、根据《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的规定,监管活动检察的内容包括()?

A、公安机关监督管理监外执行罪犯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B、监外执行罪犯是否参加公益劳动

C、监外执行罪犯是否发生脱管现象

D、监外执行罪犯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

3、公安机关对下列哪些情形的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应当及时通知监狱、看守所收监执行?

A、骗取保外就医的

B、以自伤、自残、欺骗等式故意拖延保外就医时间的

C、办理保外就医后不就医的

D、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且刑期未满的

(三)30分题

1、公安机关应当向哪些部门及时通报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情况?

5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监狱管理机关D、看守所

2、公安机关对被哪些罪犯的监督管理工作,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A、管制B、缓刑C、假释D、保外就医

3、对于以下哪些情况的罪犯,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A、罪行轻微

B、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

C、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

D、确有悔罪表现,改造情况良好的罪犯

四、案例分析题

王某因家庭琐事将其妻打致重伤,被刑事拘留。一天夜间,王某在监舍内无故殴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李某,恰被值班民警陈某看到,陈某即用随身携带的警绳将王某捆绑后,带至办公室进行教育。第二天,经批准对王某处以禁闭。禁闭期间,王某将一汤勺折断后吞入腹内,被送往医院手术治疗。期间,看守所专门聘请一名保安人员协助民警负责看管。一天,王某趁看管人员脱岗之机从医院逃跑。途中,因伤无力再跑被及时赶到的民警抓获。此案宣判后,法院考虑到王某伤情未愈,决定将王某暂予监外执行。上述案例中有哪些违法行为?请指出。

6

第二篇:监所管理100分

监所管理复习提纲

1、看守所是羁押被依法逮捕、刑事拘留的在押人员的机关

2、看守所的羁押对象:①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机关。②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三个月以下,或者余刑在三个月以下)。③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

3、我国看守所的设置情况:

《看守所条例》第五条: ①看守所以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为单位设置,由本级公安机关管辖。四级:公安部;省;市;县。②、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安全厅(局)根据需要,可以设置看守所。③铁道、交通、林业、民航等系统相当于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可以设置看守所。④另外:军事机关的看守所。大军区设置的看守所,由本级军区政治保卫部领导和管理。

4、看守所人员的配备看守所人员的配备:

①量的规定:《看守所条例》第六条:

看守所设所长一人,副所长一至二人;政治教导员或政委一人。干警,县一级一般不少与15人。(县看守所由县公安局预审股领导,预审股的股长或副股长可兼任看守所所长。县以上看守所由预审处、科领导)。监管。

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看守、管教、医务、财会、炊事等工作人员若干人。 ②质的规定:

看守干警应当符合人民警察的条件,具有相应的法律知识、身体健壮,能够胜任监管工作。

看守所应当配备女工作人员管理女性人犯。

5、看守所的性质。看守所的性质:

(一)看守所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 我国国家政权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机器,专政工具。看守所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 看守所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强制执行机关。未决犯和已决犯实行关押和强制劳动改造。

(三)看守所是一个刑罚执行机关。刑诉法,监狱法,看守所条例和实施办法,对看守所刑罚执行功能作了规范。

1、已决犯。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和需要留所服刑的罪犯。(完全执行刑罚)

2、判决生效以后到投牢前的羁押时间(包括押解途中)的执行。(属于完全执行刑罚) 。

3、判决生效之前的羁押时间。一天拆一天。

4、部分死刑犯的执行。

(四)教育改造罪犯的场所。

看守所教育、改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伟大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有强大的国家政权做后盾。

有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

有正确的教育改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方针、原则。

教育成为坦白交罪,认罪服法、弃旧图新、改恶从善、自食其力的新人。

6、看守所的任务。 看守所的任务:

(一)依据国家法律对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是首要任务。

1、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继续犯罪,毁灭证据,自杀,脱逃,妨碍侦查和诉讼。

2、防止监所内制造安全事故。监管与反监管;看守与反看守;想办法脱逃、行凶,自杀,越狱。

3、防止串供。内外;狱内。

4、防止武装劫狱。

(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教育。是中心任务。

1、不是简单的“一看二守三送走”。

2、未决犯处在预审、起诉、审判阶段。心理障碍、对立情绪严重。

3、教育有利于交代罪行,遵守监规。

4、教育有利于深挖罪行。

看守所是一个大“材料库”。鱼目混珠,大水库。

(三)依法管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活和卫生。是必须完成的住务

1、稳定在押人员的思想情绪,促进看管和教育成果。

2、看守所条件差。监房小,关人多。国外可对外开放,我们大多数不行。

3、个别看守民警克扣粮、经费,管理乱。

(四)依法保障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根本任务。

1、抓经济,搞创收放在第一位,影响诉讼进行。

2、在押人员里外信息畅通,条子里外传递,通风报信。

7、看守所的工作方针 看守所的工作方针:看守所的工作方针是:“坚持严密警戒看守与教育相结合”

8、看守所工作原则看守所工作原则:

一、

依法管理的原则。

在监所管理中必须恪守社会主义法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要求实施管理,坚持依法治所的基本准则。

要求看守所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按照国家的法律和看守所的各项法规进行工作。

依法管理,体现看守所执法机关的特征和监管工作的严肃性。

(一)严格执行各项监管制度。 在工作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接受法律的监督、制约、指导,始终坚持依法办事。

(二)依法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利。 根据法律规定,未决犯在看守羁押期间,除暂时停止其使用政治权利外,还享有下列权利:

(1)被羁押期间,人民检察院、法院未决定是停止其选举权,应准许行使选举权;

(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依法享有辩护的权利,可以自己行使辩护权。

(三)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接受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要求纠正的违法情况的,要认真研究及时处理,并及时书面告知

二、严格管理原则

(一)制定并落实各项监管制度

(二)对在押人员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三)严格考核奖惩。

(四)严而有据、宽严相济

1、严而有据

2、严而有理

3、严而有度

4、宽严相济

三、科学管理原则——在实施监所管理时,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监管工作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方法实施管理的基本准则。

(一)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

(二)尊重监管工作客观规律,积极探索和推广科学的工作方法。

(三)注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

四、文明管理原则 ——在监所管理中根据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和要求,依照国家的法律规定,给在押人员以人道主义待遇的管理准则。

(一)创建文明的监管环境。

(二)在押人员思想意识文明化。

(三)监所民警执法文明化。

五、直接管理原则 ——监所民警必须亲自对在押人员进行面对面的管理,必须深入监管现场,亲自了解情况,时刻对在押人员进行监督。

保证其24小时不脱离监所民警的直接控制的基本准则。

“在岗一分钟,警惕六十秒”

9、看守所工作制度 ........................

一、收押制度。

(一)收押的概念和意义

收押:是看守所依法对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执行审查、登记和羁押的监管活动。

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看守所羁押监管工作的开始,也是确保看守所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二)收押的范围

1、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一审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罪犯 。

3、按规定在看守所服刑的已决犯。

4、公安、司法机关在押解和追捕逃犯中需要临时寄押的。

5、再审案件的刑事被告人。

(三) 收押的程序

1、法律文书检验,验明收押凭证;

2、健康检查

3、人身和物品检查

4、收押登记(拍照,捺指纹)

填写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登记薄;《扣押物品清单》,及时将扣押物品移交办案单位;代为保管不需带进监室的东西;可供逃跑、自杀、行凶的危险品;

5、告知权利和监规,进行监规教育;按办案要求进行关押。

(四)严格执行检查程序,消除安全隐患 危险、违禁物品:

1、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物品

2、药品

3、管制刀具

4、化学危险品

5、金属和玻璃制品

6、其他坚硬和锐利的物品

(五)检查后的物品处理:

1、在监室内生活的必须用品,可带入监室

2、不宜带进监室的,家属带回或看守所代为保管(财物保管登记表)

3、罪证物品、可疑物品,扣押(清单)

4、注意当面点清,注明特征,签名按印,手续清楚。

(六) 分押分管

1、严格分押的:男女,同案犯,未成年和成年。健康与传染病。

2、有条件分押(初、累,已、未决)。

3、单押(知道国家重要机密的,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窃密、泄密,外国籍,无国籍的)。

4、不要将重型犯合押一室。

(七)收押重要案犯报告制度

1、重要案犯是指:

(1)副厅局级(现职)以上党政领导干部。

(2)全国和省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级以上民主党派组织的负责人,省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科技、艺术、体育、卫生、宗教界等有重要影响的知名人士。

(3)根据领导批示,中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法部门直接承办案件中的案犯。

(4)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中的案犯。

2、报告

(1)收押24小时内,将收押情况报上一级监管部门

(2)省级监管部门立即报部,同时填报《重要案犯登记表》

(3)重要案犯的关押情况,一个月上报一次,遇有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八)健康检查重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的,不予收押。

1、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

2、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

3、身体有伤的,案件主管机关必须出具伤情证明。可能有生命危险的,一般不予收押,必须收押的,案件主管机关必须在伤情证明中予以说明。

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10、收押制度收押:是看守所依法对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执行审查、登记和羁押的监管活动。

11、警戒、看守制度 警戒即武装警戒:

是指武装警察部队为确保看守所安全或制止发生各种事件而实施的武装看守、押解、戒严等强制性监管活动。0.

12、警戒(武装警戒)的任务

1、在看守所大门、监区、围墙、岗楼等处昼夜24小时担任武装警戒,

严格执行进入看守所制度,

防范敌对分子袭击看守所

劫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武警部队在监房、劳动、生活场所的外围警戒,

防范、制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行凶、自杀以及其他破坏活动。发生这类事件,武警要立即喝令其停止活动或立即鸣枪制止、警告和报警,并依法采取对策加以制止。

3、强力制止并镇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骚乱和暴动。

4、武警部队执行:

武装押解交付执行

解送外地处理

出所劳动

保外就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任务。

13、提讯、押解制度

(一)提讯

1、 提讯:是指看守所的工作人员根据办案需要,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交办案人员讯问的监管活动。

(1) 必须凭提讯证或押票;

(2)

由两名办案人员提审;

(3)

看守人员负责提讯;每次只能提讯一名案犯;

(4) 搞好人犯交接工作,看守与办案人员要紧密衔接,不留空隙,使犯罪嫌疑人、

(5)被告人始终不脱离控制。

2、有关注意事项。

(1)做好交接工作。

(2)认真进行提讯后的人身检查。

(3)如实地进行提讯登记。

14、看守所的押解对象(1)交付执行的罪犯。

(2)交付执行的劳教人员。 (3)转送外地的在押人员。

(4)出所劳动的已决犯。

(5)出所就医的在押人员。

(6)已决犯出所探亲的。

(7)捕获的看守所逃犯。

15、押解方式(1)徒步押解。

(2)乘汽车押解。

(3)乘火车押解。

(4)乘船押解。

(5)乘飞机押解。

民航总局、公安部《押解犯罪嫌疑人乘坐民航班机程序规定》

1、实行“谁押解、谁负责”原则。

2、一般不准乘坐,特殊需经押解单位所在地或押解出发地省级公安机关批准(由境外押解回国的,还需民航总局公安同意,

3、征得航班出发地民航公安机关同意,办理押解手续。

4、押解警力得三倍于犯罪嫌疑人,可使用械具,不得携带武器,不得与要客同机,

16、安全检查内容 (1)外围检查。

看守所围墙。

警戒地段。

报警设施。

照明设施。

监门。 (2)监室检查。

(3)劳动区检查。

(4)人身检查。

(5)重点部位检查。

禁闭室检查。

重要地段检查。

重要场所检查——伙房,医务室,放风场,厕所等。

17、安全检查的方法(1)经常性检查。

(2)定期检查(安全大检查每月不少于2次)。

(3)抽查。

18、安全检查的要求(1)安全检查要制度化,规范化。

(2)确保安全,文明检查。

(3)注意检查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

(4)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取得有关单位的配合、支持、监督。

19、押解时应注意的问题(1)押解途中,要提高警惕,严加看管,防止发生脱逃、行凶、自杀等以外事件。

(2)对重要对象和不服管教的对象可加戴戒具。

(3)出发前进行教育,宣布押解途中必须遵守的纪律,并进行搜身。

(4)中途寄宿的,要确保安全。

20、生活、卫生管理制度生活、卫生管理制度:是指看守所对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作息、伙食、医疗、卫生、监房等方面的监管工作。

(一)做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生活管理。

1、监室应当通风、采光,能够防潮、防暑、防寒。看守所对监房应当经常检查,及时维修,防止火灾和其他自然灾害。

2、人犯在羁押期间的伙食按规定标准供应,禁止克扣、挪用。

对少数民族人犯和外国籍人犯,应当考虑到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在生活上予以适当照顾。

3、人犯应当自备衣服、被褥。确实不能自备的,由看守所提供。

(二)做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卫生管理。

1、人犯每日有必要的睡眠时间和一至两小时的室外活动。

2、看守所应当建立人犯的防疫和清洁卫生制度,配备必要的医疗器械和常用药品。人犯患病,应当给予及时治疗;需要到医院治疗的,当地医院应当负责治疗;病情严重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3、人犯在羁押期间死亡的,应当立即报告人民检察院和办案机关,由法医或者医生作出死亡原因的鉴定,并通知死者家属。

21、会见、通信制度

(一)意义。

1、稳定在押人员情绪,有利于诉讼和看守所安全。

2、有利于争取在押人员家属和社会舆论对看守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在押人员于近亲属的会见、通信。

1、权限规定。

(1)与境内近亲属通信——办案机关同意。

(2)与境内近亲属会见——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主管局处长批准。

(3)与居住在港澳台、外国的近亲属的通信、会见——办案机关同意,省级公安机关批准。

2、规则。

(1)会见对象——近亲属。

(2)时间、频率、人数:30分钟/次,3人次,2次/月。

(3)应有看守干警、办案人员在场监视。

(4)通信。

3、探亲

条件:配偶、父母、子女病危

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县以上公安机关主管局处长批准

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的、知道国家重要秘密的、案情重大的、当日无法返所的出所探亲,由2名以上干警押解

4、送物的处理。

(1)同意收留的日用品→带进监室。

(2)现金→看守所代为保管。 (3)不许收留的物品→退回。

(4)可疑物品→交办案单位。

(5)违禁品→没收。

22、外国籍在押人员的会见、通信要求

1、需省级公安机关批准。

2、会见对象:近亲属,监护人,所属国驻华使、领馆人员。

3、会见程序。

(1)宣布规则。

(2)填写会见证,会见。

4、特殊事项。

(1)交谈案情。

(2)要求参观监室。

(3)要求合影。

(4)要求会见看守所当局。

5、通信、送物的照章办理。

23、警械和武器的使用

(一)合法——法律要求,使用武器和警械权的实施,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二)准确——事实要求,使用武器和警械必须在准确认定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法律规定决定使用何种警械或者武器。

(三)及时——时限要求,使用武器和警械,要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及时实施。

(四)适度——力度要求,使用武器和警械,必须针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事实、性质,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做到权力手段与违法犯罪行为相适用。

(三)法律规定

1、批准,一般应经所长批准,超时的应经主管局处长批准,紧急时先使用,再报告。

2、对象:

(1)经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或二审维持原判,等待复核的;

(2)有明显迹象表明可能行凶、暴动、脱逃、自杀的或者已经发生这类行为需要防止其继续事实这类行为的。

(3)严重闹监,非使用不足以制止的。

(4)被押解、提讯、出庭受审或者出所就医等途中,需要戴戒具的。

★警绳只能在追捕和对死刑犯执行死刑时使用。

(三)禁则

1、严禁以警械作为刑讯和体罚的手段

2、使用时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

3、时限规定:戴手铐、脚镣的时间≤15天

(一)武器——是指按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

(二)使用对象。

1、在押人员越狱或暴动;

2、在押人员脱逃不听制止,或在追捕中抗拒逮捕的

3、劫持在押人员的。

4、在押人员持管制刀具或其他危险物正在行凶或破坏的。

5、在押人员暴力威胁看守干警、武装警察等生命安全的。

(三)法定程序——严重危险加紧急

1、判明是属于上述紧急情形之一。

2、经警告无效。

3、但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危害后果的可以不经警告直接使用武器。

(1)情况特别紧急,根本没有时间。

(2)对一些实施重大犯罪的亡命之徒发出警告后,不仅制止不了犯罪行为的发生,而且有可能是犯罪分子加快实施犯罪行为,产生严重的危害后果。

(四)禁则。

1、不准使用武器的情形。

(1)发现实施危害行为的人为怀孕的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2)实施危害行为的人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暴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五)善后工作。

1、抢救(造成犯罪分子或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2、报告——立即报告与书面报告。

3、勘查——保护现场,当地或者所属公安机关勘查。

4、通知——通知当地检察院,通知伤亡人员家属或所在单位。

24、看 守 所 事 故 发 的 原 因

一、在押人员想方设法抗拒监管、逃避罪责。

二、看守所干警管理不足。

1、思想麻痹,精神松懈。

2、工作不负责任。

3、不执行规章制度。

三、监管环境方面的客观原因。

1、监房设施简陋、老化。

2、关押拥挤。

25、脱 逃 事 故:在押人员(包括被羁押和被押解)以逃跑为目的,单独或结伙摆脱看守、警戒人员控制的行为。

在押人员跑出看守所大门或者越过外围墙的行为;

已决犯出所劳动的,越过警戒线或者警戒范围的亦认为构成脱逃事故。

(二)处置:

一旦发生脱逃事故,看守民警应立即报告上级单位领导,并迅速采取措施。

1、对于尚未逃出监房或警戒范围的,要责令其返回或者强制其返回。

2、对于接近外围墙或者正在逃出警戒范围或者警戒线的,可明枪警告,直至开枪射击。

3、对逃出的,应当迅速制定追捕方案,发布通缉令,调集干警进行堵卡追捕。

4、迅速提审同监室的其他在押人员,查清原因,采取措施。对捕获的逃犯,要抓紧时间审讯,查清事实,依法处理。

5、事后要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针对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整顿监所秩序,防范类似事件发生。

26、自杀死亡或自伤、自残原因?如何预防?

(一)原因:

1、因罪恶严重而畏罪自杀。

2、有碍于声誉而自杀(女性、干部)。

3、为了逃避法律惩罚而自伤、自残。

4、某种原因相约集体自杀。

(二)自杀的方式

上吊(绳索、毛巾、裤子、松紧带、床单)

割血管、气管。

撞墙,吞食药物和异物。

(三)处置:

1、自杀未死亡。

(1)不管自杀动机如何,均应积极抢救;

(2)先做简单处理,再送医院。(松开绳索、人工呼吸、止血包扎、呕吐洗胃等)

(3)抢救和治疗期间要派出足够警力严加看管,必要时加戴戒具,防止在送院途中或住院期间脱逃或再次自杀、自伤、自残。

(4)脱险或治愈后,针对原因进行疏导教育。逃避罪责而自伤、自残的,应依法从严惩处。

2、自杀死亡。

(1)首先立即通知办案单位和检察院,进行尸检和现场勘验,作出死亡诊断;

(2)检查遗物、遗书,进行调查。分析自杀原因;

(3)通知家属或者单位,做好善后工作。

(四)预防。

1、加强巡视,密切观察。

2、严把检查关,杜绝危险、违禁物品进入监区。

3、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进行疏导教育。

4、采取强硬的防范措施。

27、个人或者集体绝食

(一)原因。

(1)畏罪;

(2)对抗审讯、审判工作;

(4)要挟看守所(看守所管教方法欠妥当而导致在押人员集体绝食);

(3)制造看病脱逃机会。

(二)处置。

1、对于畏罪而绝食的,疏导教育,缓解压力,争取从宽,削弱或消除其绝食心理,促其进食。

2、对审讯、审判工作有意见的,要及时向办案单位反映其合理合法的意见,由办案单位妥善解决。

3、对看守所有意见的。

(1)对伙食、卫生、劳动等方面有意见,看守所领导要研究解决。

(2)如果意见虽然合理,但条件有限,一时无法解决,应当解释清楚,促其进食。

(3)提出无理要求进行要挟的,应当严肃批评教育,打消起侥幸心理。

4、对经教育无效或者绝食三人以上的,应采取强制进食的方法。

同时,继续教育,促其自觉进食。

28、“牢头狱霸”的概念看守所内少数在押人员领头纠集同伙,破坏监管秩序,对抗管教,欺压、凌辱、殴打其他在押人员的一股恶势力。有的称为:牢头、狱霸、仓霸、监霸等。

29、如何预防在押人员打死在押人员(互殴致死)?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2、仍掉拐杖,直接管理。

3、加强监规和法律教育。

4、研究活动规律,剥夺条件。

5、改进监管。

6、严惩。 及时组织力量,认真调查核实情况依法严肃处理。 7.+请法院到看守所公开宣判,打击“牢头狱霸”的嚣张气焰。

决不能放任不管,使其蔓延,形成气候。 30、监管工作与侦查讯问配合的要求?

31、监管工作与侦查讯问的内容?

32、审理重大疑难案件的配合?

第三篇:监所管理复习提纲

1、什么是看守所?

看守所是用于羁押被逮捕或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2、看守所的羁押对象? 依法被逮捕或被刑事拘留的~~ 交付执行刑期前的~~,余刑在三个月以下的~ 不方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的人员

3、我国看守所的设置情况 、

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为单位设置,由本级公安机关管辖,包括公安部,省,市,县四级

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家安全厅可以设置看守所

航空,森林,铁道,交通等系统相当于公安机关的可以设置看守所

军队机关可以设置看守所,大军区的看守所由本级政治保卫部领导管理

4、看守所人员的配备

所长一名,副所长一名到两名,政治教导员或政委一名,所长可以由预审股的股长或副股长担任,县级以上的看守所一般编制的民警有15人。看守所应配备看守,财务,医疗,炊事等工作人员。应有女的工作人员

5、看守所的性质。

看守所是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具之一。、

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强力执行机关,对未决犯或已决犯进行羁押和劳动改造

是我国刑罚执行机关,监狱法刑诉法看手法都有明确的规定

6、看守所的任务。

依法对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警戒看守,保障安全 依法对羁押的~~进行教育

依法管理被羁押~~的生活和卫生

依法保障侦查审判,起诉程序的顺利进行

7、看守所的工作方针 ‘

坚持严密警戒看守和教育相结合

8、看守所工作原则 依法管理原则,严格管理原则,文明管理原则,科学管理原则,直接管理原则

9、看守所工作制度

10、收押制度(概念,对象,程序,物品处理,分押分管,重要案犯羁押)

概念:收押是看守所对依法逮捕的犯嫌,被告人进行审查登记羁押的监管活动 对象:1.被依法判处在看守所执行刑罚的已决犯 2.依法被逮捕或刑事拘留的犯嫌,被告 3.一审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已决犯

4.再审案件的刑事被告人

5.公安司法机关正在押解或追捕在逃人员需要临时收押的。 程序:法律文件检验,验明收押凭证

健康检查

人身和物品检查

收押登记、

告知权利和监规。

物品管理:

对日常生活物品的,可以带进看守所

不需要用的物品,由看守所或亲属代为保管 罪证物品,可疑物品没收,应该注明清单 当面点清,犯嫌签名捺印,手续清楚

分押

严格分押的:男女,同案犯,健康的有传染病的,成年的未成年的 有分押条件的:初犯累犯已犯未决犯

单押的:知道国家机密的,会泄密的,间谍,外国籍人员,无国籍人员,泄密窃密的

收押重要案犯的制度

1.副厅局级的党政机关领导

2.全国或省级以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各党派组织的负责人,省级领导的直系亲属在艺术,体育,科学,卫生,宗教等领域有重大贡献的人士

3.根据领导批示,由中央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法部门直接承办的案件主犯 4.在国内有巨大影响的案犯 报告制度 收押24小时之内,上报上一级监管部门

省级监管部门须报告至部级单位,同时登记《重大案犯登记表》 关押情况一个月写一份报告,有特殊情况必须上报

不予收押的情况或对象

1.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人员

2.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收押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的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有重大危险级别的案犯除外

3.身体有伤的,出具伤情证明,可能在羁押期间有生命危险的人员,不予收押,案件主管机关,应该在伤情情况表上注明 4.怀孕或哺育婴儿不到一年的妇女

11、警戒、看守制度

警戒看守制度是指看守人员为保障看守所安全或发生各种其他情况而采取警戒看守,押解,戒严等强制性监管活动。

12、警戒(武装警戒)的任务

1.在看守所的监门,监房,围墙,岗亭等外围场所实行24小时的武装警戒,

2.武装警察在监房,生活和劳改场所外围实施警戒, 3.强力禁止并镇压犯嫌,被告的骚乱与暴动。

13、提讯、押解制度

提讯制度是指看守人员把在押人员提交给办案人员进行询问的监管活动。

条件:办案人员凭提讯证或押票

由两位办案人员提审

看守人员负责提讯,每次只能提讯一人

交接过程保持谨慎,保证在押人员在控制之内 要求:1.做好交接工作

2.提讯后,要做好人身检查 3.要如实做好提讯登记

14、看守所的押解对象

对象:1.交付执行的案犯,2.交付执行的劳改人员 3.转交外地执行的在押人员

4.出所劳动的已决犯 5.出所探亲的已决犯 6.出所看病的在押人员 7.抓捕的看守所逃犯

15、押解方式

1.徒步押解,2.乘坐汽车押解,3.乘坐火车押解 4.乘坐飞机押解5.乘坐船押解 乘坐飞机的注意事项, 1.谁押解谁负责

2.一般不允许乘坐飞机押解,有特殊情况必须经过押解单位所在地或押解出发地省级公安机关的批准,由境外押解回国的,还需要民航总局的批准

3.要通过出发地当地的民航公安机关的同意,办理好押解手续

4.乘机时必须配备三倍多于押解犯的警力,不准携带武器,但可以携带械具,不可以与重要乘客同机

16、安全检查内容 1.人身检查

2.外围检查(大门,围墙检查,照明报警设施,警戒场所的检查)

3.劳改场所的检查

4.重点部位的检查(厕所,医疗室,放风场,厨房、重点地段场所 5.监室检查

17、安全检查的方法

1.经常性检查,2.定期性检查,月2次3.抽查

18、安全检查的要求

1.安全检查要规范化,合理化 2.安全检查要注意多样性,灵活性, 3.确保安全,文明检查 4.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获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合作和监督

19、押解时应注意的问题

1.押解的途中要提高警惕,防止犯嫌自杀逃脱自残。 2.对发生过自杀故意伤害或者是重要案犯的人员,可以添加械具

3.出发前应该说明押解时应该遵守的纪律,做好搜身检查 4.要在外面寄宿的,要加强警惕 20、生活、卫生管理制度

生活卫生制度是指看守人员对在押人员关于伙食,医疗,生活,卫生等方面进行管理的监管活动 1.应做好在押人员的生活管理

监房选取采光通风的场所,应该可以做到防寒防暑防寒,监房各方面设施陈旧的损坏的应该及时更换,防止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的破坏

在押人员的伙食应该按照看守所标准派发,禁止私自克扣,挪用

在押人员的衣服被褥由自己提供,确实提供不了由看守所提供

21、会见、通信制度

意义:稳定在押人员的情绪,有利于看守和审讯的安全进行

有利于获取犯嫌家属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和理解 法律权限:境内通信:办案机关的批准

境内会见:办案机关的批准,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的主管局处长的批准。

境外会见:办案机关的批准,省级公安机关的批准。 规则:近亲属会见

必须有看守人员和办案人员的监视

频率:一月2次,每次最多三人,半个小时 境内探亲:父母配偶子女病危 获得办案机关的同意,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的主管局处长的批准。

危害国家安全的,知道国家重大机密的,当天不能返回看守所,重要案犯的人由2名办案民警押解 送物的处理

1.日常生活用品,带进监房 2.不能带进监房的物品,退回 3.钱,由看守所代为保管 4.可疑物品,移交给办案机关 5.违禁品,没收

22、外国籍在押人员的会见、通信要求 省级公安机关批准

对象,近亲属,外国驻华大使,领事 特殊事项:1.要求参观监室,2.交谈案情

3.要求合照的. 4.要求会见看守所当局领导

23、警械和武器的使用

要求:依法(法律权限以内)准确(有事实依据) 及时(判断必须及时)适度(按照犯嫌的具体情况和武力级别) 警械:对象1.一审判处死刑二审维持原判的,尚未审核的 2.有明显的逃脱,行凶,自杀自残,暴动等举动的或者已经发生此类行为的,可以添加戒具防止继续此类行为的 3.有严重闹监行为的,不使用不足以制止的 4.被押解,提讯,交接,出所就医等程序需要的 注意事项:

警械不得作为刑讯,体罚的手段 不得对在押人员造成故意伤害 手铐脚镣不得超过15天

武器

对象;1.在押人员越狱或者暴动的 2.持管制刀具或其他危险物品造成破坏的 3.挟持在押人员的

4.对看守人员和武装警察造成生命危险的 5.逃狱不听制止的或拒捕的 以上行为之一的, 经警告无效的

情况紧急的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的,可以不警告就使用武器 不可以使用武器的情况

1.犯罪嫌疑人是孕妇的,携带枪支等其他危险物品除外 2.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或者易燃易爆的场所,不开枪会造成更严重后果的除外 善后工作:

1.抢救伤员,2口头报告书面报告3.勘察,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勘察4.通知检察院和家属,

24、看 守 所 事 故 发 的 原 因

1.在押人员想方设法逃脱法律制裁,对抗看守

2.看守人员素质作风问题,思想麻痹,精神涣散,不按规章办事

3.看守所设施陈旧引起的事故,关押拥挤

25、脱 逃 事 故

脱逃事故是指在押人员为躲避法律制裁,个人或结伙摆脱看守警戒人员控制的行为

在押人员逃出大门或者围墙的行为

已决犯逃出生活劳改劳改外围警戒线或者警戒范围的行为 处置:对于尚未逃出大门或者警戒线的人员,责令其返回原来区域,

对于正在逃脱并逃脱到警戒线以外的人员应该鸣枪警告,直至鸣枪射击

对于逃脱的在押人员应该立即制定逮捕方案,制定通缉令 对监所其他的在押人员立即提审,查清原因,采取措施,惩罚有关人员

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26、自杀死亡或自伤、自残原因?如何预防? 1.畏罪。2.碍于形象,女士领导

3.害怕接受法律制裁 4.某种原因的集体自杀 预防

加强巡查,密切观察

严把检查关,防止危险品流入监房 对各个对象进行了解,教育 采取强硬的防范措施

27、个人或者集体绝食

28、“牢头狱霸”的概念

29、如何预防在押人员打死在押人员(互殴致死)?30、监管工作与侦查讯问配合的要求?

31、监管工作与侦查讯问的内容?

32、审理重大疑难案件的配合?

第四篇:监所调查报告

监所执法实务调查报告

监狱是重要的国家机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直接担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艰巨任务,是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宁,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部门。

一、 莆田监狱简介

福建省莆田监狱位于涵江区新涵大街(行政区号3503,邮政编码351100)。属于福建省监狱管理局管理。

二、管理制度

1. 分级管理制度。

监狱对犯人实行分级管理,具体分为三个等级:从严级,普通级,从宽级三种。分级处遇主要根据罪犯的入监服刑时间和改造表现,犯罪的性质和恶习程度区分,处遇内容主要从看押警戒,活动范围,生活待遇,给予离监探亲等多种方面给予不同的待遇区分。

2. 劳动教养

(1)在监狱里,新犯与老犯分开管辖,新犯有2个月的时间学习一门新技术,如缝纫、车工、配色等。这些技术可为其出狱以后的道路作铺垫。罪犯服刑完毕后重新踏入社会,凭着在监狱学到的技术也可谋到一份职业。同时罪犯生产出的产品都是销售出去的。其劳动成果都会被记录下来且可以转换成奖惩分,奖分达到一定限度,可以相应地为她们减刑,因此罪犯的劳动积极性一般都是很高的。

(2)为加强狱政管理和狱内侦察工作,和有效地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狱内定期召开“敌情”(犯情)分析会,掌握罪犯中的思想动态;加强“包夹”措施,有效地监督顽、危罪犯;清理警戒线5-10米以内存放的半成品和原材料,防止罪犯利用这些障碍物借机脱逃;配备专人负责特情、耳目工作,并侦破一起企图组织狱内**的恶性案件,给予了法律制裁。

(3)高度注意提高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在罪犯中开展以评选劳改积极分子为目标的评比竞赛活动。每年秋季都要在全体罪犯中开展评比,产生“劳改积极分子”(须经过批准),并召开规模盛大的“劳改积极分子”表彰奖励大会。选举产生“劳改积极分子委

员会”,协助管教干警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如办“劳改小报”,开展生产竞赛宣传,组织文体活动等)。

3. 教育改造

监狱为进一步端正教育改造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把教育改造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强化手段,不断创新,积极开展心理矫治工作。

(1)莆田监狱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中,在试点监区试用了《服刑人员情绪晴雨表》。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后,这种办法对有针对性的对服刑人员实施教育改造具有一定实效。《服刑人员情绪晴雨表》将服刑人员的心情分为高兴、正常、低落三中状态,分别用笑脸、无表情脸、哭脸三种标牌表示。而服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状况来选择对应的标牌,并将标牌粘到表格上,使监狱警察对服刑人员每天的情绪状态一目了然。监狱警察则据此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同时,与晴雨表配套使用的还有服刑人员群体情绪月统计表、月分析图表。通过直观的曲线变化,分析服刑人员个体和群体月份情绪变化及发展趋势,把握其情绪变化规律。上述措施的实施对管教警察掌握服刑人员的心理变化,为研究服刑人员心理学提供了充分依据。

《服刑人员情绪晴雨表》试用以来,试点监区共有10名犯人因情绪低落贴出了“哭脸”,涉及个人身体情况,监内管理情况,犯人之间矛盾情况等几个方面。而试点监区一分监区长佟诚清则对他们进行逐个谈话,了解情况,确有困难的给予解决。如服刑人员陈某、王某等几名犯人有病,情绪低落,狱警们了解情况后,及时到医院给他们开药。领着病犯到监外医院进行检查,让服刑人员感到政府的关心。服刑人员侯某参加服装技术培训,晚上在监舍学习,引起邻铺的犯人赵某的不满。了解情况后,通过及时做工作,不仅保证了侯某的学习,同时消除了服刑人员之间的矛盾。

结合罪犯心里变化的特点,监狱在坚持贴近服刑人员思想的基础上,针对罪犯的心理情况进行主动性、进攻性的教育,积极促进了服刑人员的改造,同时预防了新的犯罪。

(2)认真落实人道主义原则,保障其法定权利不受侵犯,尊重其人格。莆田监狱党委为促进服刑人员改造,维护服刑人员尊严,近日出台了10项维护服刑人员尊严的措施:

让服刑人员生活有尊严。为提高伙食质量,增加主副食花色品种,监狱为生活监区购置饺子机等一批现代炊事机械和器具;医疗方面,增加了B超机、牙科治疗机等医疗设备和器械,配备转院治疗专用警备车一辆,改善了医疗条件。

让服刑人员住宿有尊严。夏季关注监舍的通风和防蚊,为陈旧监舍更新制作纱窗纱门,每周两次对监舍周围的草坪空地喷药杀蚊和监舍消毒;冬季改善供暖,让服刑人员有一个温暖的休息空间。

让服刑人员劳动有尊严。不把服刑人员当成赚钱的机器,根据监狱现有条件,严格执行“861”作息制度(每天劳动8小时,每周劳动6天,休息1天);淘汰污染大的生产项目;增加服刑人员劳动补偿费标准;改善劳动保护;绿化美化生产区作业环境,让服刑人员在良好的环境中改造。

充分尊重服刑人员的个人信仰和民族习惯,允许保留与此相关的书籍、徽章标识及其它民族宗教物品,在监内可以按民族习惯和监狱规定从事宗教活动。

允许服刑人员拥有适当的私密空间,在清监时予以保留,如私人照片、纪念物品等。在民警中提倡多鼓励的工作策略。关注服刑人员点滴进步,以重点表扬培养服刑人员的荣誉感和进取心。

要求民警在处理违纪服刑人员时,讲究策略和方法,禁止使用有辱人格、尊严的语言词汇。

坚决杜绝打、骂、体罚、虐待、侮辱服刑人员。 积极推进狱务公开。服刑人员根据自己的改造表现,可以较准确的预测本人的考核得分,增加了考核的规定性和透明度。:“维护服刑人员尊严,是用公平正义的光辉驱除他们阴暗的心理,修复他们缺失的人格,使其恢复自尊,明辨是非,懂得美丑,促进服刑人员自爱、自强、自律,是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的重要一环。这些举措将促进服刑人员安心改造,促进监狱改造工作的健康发展。”

每天劳动8小时,每周劳动6天,休息1天的作息制度,符合《劳改条例》的规定。监狱党委书记和主管改造和后勤的副监狱长经常深入到厨房检查犯人伙食情况,督促改进。对在高温、粉尘车间劳动的犯人发放了劳动保护装置,并按规定给予了伙食补贴。成立了老、残、病犯中队和犯人医院,对病犯的医疗、生活、休息给予了照顾。

(2)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

1.强化手段,不断创新,积极开展心理矫治工作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教育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帮教活动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对服刑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帮教,建立警示教育基地,促进服刑人员思想转化,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稳定监管改造秩序,减少社会犯罪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

3.积极主动地利用狱内法制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服务于社会法制教育和治安综合治理,面对新的形势,结合犯情变化的新特点,坚持贴近服刑人员思想实际,针对影响监所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和制约提高改造质量的关键问题,突出强化主动性、进攻性的教育力度,以努力促进服刑人员的思想改造。

三、公正执法

监狱认真贯彻执行《监狱法》,按照依法治监、文明执法和刑罚执行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正确地执行刑罚,全面推行狱务公开,保障罪犯合法权益,使教育改造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1、深化教育改造。

监狱把教育改造工作作为管教工作的主攻方向,使管教工作从“管得住”向“改造好”的高层次进发,发挥其功能作用提高改造质量。监狱把“三课”教育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积极开展个别教育、重点罪犯的转化、心理矫正、社会帮教、监区文化建设等活动,使罪犯思想教育面达到100%,认罪服法率达96%,文化教育应学入学率达100%,考试合格率98%。

2、严格执法。

对罪犯的减刑、假释工作,监狱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狱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坚持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充分利用减刑、假释工作的激励作用,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为稳定狱内监管改造秩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3.贯彻落实“六条禁令”。

有效的推进了监狱执法执纪工作,促进了队伍建设。监狱为每名警察制作了上岗胸卡,正面印有照片、姓名、部门、职务,背面印制了《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内容,并要求每天上岗时必须佩带胸卡。结合监狱实施的《工作目标千分考评细则》和《公务员工作绩效百分考评细则》相关内容,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定期的月检查考评,强化对“六条禁令”的督促落实。

五、结束语

第五篇:监所新增业务调研

当前财产刑执行与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刑罚执行监督是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重要方面,《人民检察刑事诉讼规则》第412条、第434条中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执行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实行监督,保障刑事判决、裁定的正确执行”,“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对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罪犯没有依法予以执行、或者执行不当、或者罚没的财产未及时上缴国库的,应当及时通知纠正。”可见,检察机关对财产刑的检察监督是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履行的法定职责。司法实践中就检察机关如何开展对自由刑的监督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严密的程序规则和工作机制,但对财产刑执行的检察监督却缺乏足够的关注。当前随着财产刑适用的增多,财产刑执行中出现许多违规、违法的问题,财产刑执行问题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的重视,检察监督对法院加强财产刑的执行可以起到督促和规范的作用,现实迫切要求加强检察监督。

(一)立法上的欠缺。我国现行法律中都是对财产刑执行进行监督的法律依据。然而,对于监督财产刑依法执行而言,仅有实体性的规定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必要的、科学的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保障。但在这方面,目前的刑事诉讼法没有提及。

(二)是财产刑的适用缺乏明确的标准。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中都没有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财产状况应当进行调查,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也没有硬性的调查规定。三是检察监督的手段和程序没有明确规定。由于现检察机关的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造成检察机关在刑罚执行监督方面的制度性缺陷。

(三)在检察机关内部,由哪个部门具体行使对财产刑执行的监督权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未作更进一步的规定。

(四)信息渠道不畅通,无从监督。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法院既是财产刑的审判机关,又是执行机关,由于审执合一等多方面原因,法院没有将财产刑的执行活动情况及时反馈给检察机关的义务。

对于当前财产刑执行与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意见:

(一)拓宽财产刑执行监督的视野与途径,实现全方位的检察监督。对财产刑的执行是国家实现刑罚目的的实体性权力,应当受到专门的监督。检察权直接参与刑事诉讼,对财产刑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必要性。建立起合法、合理、科学、高效的财产刑执行监督新机制。

(二)对财产刑执行监督的机构设置需要健全和加强。监所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内设的刑罚执行监督职能部门,但就目前全国监所检察的机构设置、警力配备状况看,普遍相对薄弱,规格低、人员少,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加强。确保检察机关对财产刑执行情况的知情权。打破财产刑执行过程中的程序壁垒、疏通财产刑执行情况的反映渠道,是检察监督的前提。根据当前司法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以下三项制度来确保检察机关获取财产刑执行情况:一是立法明确规定法院财产刑执行法律文书副本应当移交检察机关备案。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由法院将附加适用的财产刑随主刑的执行一并输入信息库,有关财产刑的缴纳方式、缴纳时间、缴纳数额、执行过程中的减免缓等情况同时输入。三是赋予被执行人向检察机关申诉的权利。

(三)建立动态的检察监督跟踪程序。财产刑的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判决确定后存在一次缴纳、分期缴纳、强制缴纳、减免缴纳等多种情况,建立起动态的跟踪监督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四)完善检察监督的手段。在对财产刑执行进行监督的过程中,检察机关可以比照对自由刑的监督方式,根据需要采用检察建议、纠正违法等必要手段,总的原则是检察建议适用于一般违法情节,纠正违法适用于较为严重并已经造成一定后果的违法问题。

(五)建立网络技术动态监督机制。财产刑的执行中往往要涉及到与税务、银行、金融等部门的沟通配合,这些部门的网络、计算机技术运用得已经非常普遍。在未来的发展中,财产刑的执行应当主要通过网络完成,执行监督部门应当运用网络对执行机关的执行活动及具体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

羁押必要性审查面临的问题:

新刑诉法第九十三条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上述规定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进一步贯彻“少捕”、“慎捕”理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举措,是新刑诉法的一大亮点。根据该规定,检察机关需要将羁押必要性审查纳入到诉讼监督活动之中,按照上述原则建立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制定实施细则,以贯彻落实新刑诉法,做好新法的衔接工作。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该由谁来启动? 目前就程序启动存在四种意见:

(一)意见是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启动,“对于犯罪嫌疑人可能无继续羁押必要性的案件,由公诉部门案件承办人就个案进行提请,向本部门提交《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表》,启动审查机制”。

(二)意见是由驻所检察官启动,“由驻所检察官根据在押人员实际情况向办案单位提出变更强制措施检察建议的工作机制”。

(三)意见是各类主体均可提出申请启动该程序,“除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审查程序外,其他主体也可以启动,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监管部门提出申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出申请;侦查机关提出建议;监管部门提出建议等”。

(四)意见是由检察机关启动审查程序,“新刑诉法明确赋予了检察机关在捕后对羁押必要性继续审查的工作职责”。

二、审查期限的问题。

逮捕后,多长时间内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时时审查,还是定期审查? 逮捕,作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重要强制手段,使用时应当慎之又慎,这也是新刑诉法的基本精神。那么,一旦确定逮捕后,从维护法律统

一、司法权威的角度讲,没有特殊情形不应进行变更,尤其不宜在做出决定后短期内就进行变更。鉴于侦查机关在批捕后有两个月的侦查羁押期限,因此规定在逮捕后一个月时间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比较适宜。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标准。

羁押必要性审查,首先必须解决审查判断标准问题。由于我国目前总体上仍维持了逮捕与羁押一体的体制,因此,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基本判断标准应是法定逮捕条件,换句话说,逮捕的条件也就是羁押的条件。因此,在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要以犯罪嫌疑人是否仍符合逮捕条件为基本的审查判断标准。

四、救济措施的落实。

审查后,对发现没有羁押必要的,应该如何进行补救,程序怎么走?由于必要性审查后,检察院只有建议权,因此可通过向侦查机关发检察建议的形式,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考虑到批准逮捕、建议变更强制措施都由检察院作出,因此在检察建议中应明确用语,提出具体的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供侦查机关参考执行。对有关机关十日内拒不反馈或拒绝建议的,可以增加抄报上级检察院,由上级检察院通知同级侦查机关的程序,保证建议的刚性,以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关于目前指定居所监视居所执行监督主要问题

强制措施对于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刑诉法修改将监视居住定位于减少羁押的替代措施,规定了与取保候审不同的适用条件,增加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方式,并明确检察机关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实践中,如何防止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在实践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一)在决定环节滥用该措施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对“无固定住处”的理解问题,即什么情况下可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固定住处”。笔者认为,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固定住处,首先要坚持地域管辖原则。对于以户口所在地为常住地并且有房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当然属于“有固定住处”,但对于那些户口不在本地的外来人员也并不能轻易地排除在“有固定住处”之外,否则就容易造成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适用对象的扩大化。其次,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固定住处要正确理解“固定”的含义。所谓“固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工作中应当依据在一地连续居住的时间超过六个月,即可以认为是“固定”。其三,对于那些在多地多处有房产的犯罪嫌疑人,在其某处房产所在地涉嫌犯罪,应当认为其“有固定住处”,可在该处对其实施监视居住,除非涉嫌三类特别犯罪,并经上一级检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不得对其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基于上述情况的复杂性,检察机关应把通过监督防止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的滥用作为此项监督的重点之一。

(二)执行环节执行不力的问题。以往监视居住措施在办案实践中运用不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和取保候审在适用条件、实际效果上都差不多,但它的执行难度大,作用时间短,还经常出现“监视不住”的尴尬情形。如果由于执行机关人力不足、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等原因,使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方式仍然执行不力,势必违背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完善此项强制措施的初衷。因此,监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的依法执行,确保措施的效果是检察监督的另一个重点。

(三)执行场所不规范的问题。根据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关于监视居住的规定来看,对于被监视居住人的人身自由的限制是相当严格的,甚至有异化为变相羁押的可能。为了防止这种倾向,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专门规定了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出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保障人权的考虑,这方面的检察监督也必须跟上。 是居所的选择和费用保障问题。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在什么地方执行,刑诉法只规定了“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其他场所种类很多,如何选择也是一个问题。这就必然产生一个费用问题,如果财政不能保障,就可能转嫁到当事人身上,成为少数地方借办案之机乱收费的借口;如果当事人经济条件不好,则可能由于付不起相关的费用而被人为限制适用监视居住措施。如果财政全额保障,则可能出现资金浪费和权力寻租。

开展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检察监督的设想与建议:

(一)建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审查监督工作机制。对于一般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由当地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侦查部门移送侦监部门审查批准;对于特殊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审批决定环节,自侦案件建议由上一级检察机关自侦部门移送同级侦监部门审查批准;公安案件由上一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审查批准,同时将决定的情况报上一级公安机关同级的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接受监督。

(二)加强决定执行环节的监督工作。一方面通过对各种侦查违法行为的投诉处理机制,受理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反映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如期满不及时解除、应当折抵刑期未折抵刑期、在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未及时通知家属等的申诉或者控告,及时予以监督解决。另一方面要通过不定期巡查、收集侦查人员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活动的意见、同步监控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员行踪等形式,发现和解决执行中的违法行为和执行不力等问题。

(三)协调建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可以被指定为居所的场所的条件、规格、收费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场所向社会公示。如果监视居住的费用(仅指犯罪嫌疑人个人的食宿费)由犯罪嫌疑人个人承担,则可以赋予其在居所方面一定的选择权,由其在符合条件的执行场所中自由选择。

(四)探索建立联合的监督效力保障机制。通过建立与党委政法委、人大法工委等单位联合的监督组织,形成监督合力,切实提高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专项监督活动的效果。

关于如何及时获得批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信息

(一)如何及时获得公安机关批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信息?

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有权批准是本院侦查部门侦查的无固定住所的犯罪嫌疑人。在决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时,可以采取向执行的公安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送达批准文书副本或送达通知书的形式予以通知。 上一级检察机关批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时,可以采取向执行的公安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送达批准文书副本或送达通知书的形式予以通知。

(二)如何及时获得检察机关批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信息? 指定居所监视居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自侦部门不能作为执行机关,执行主体单一化。为便于有效监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应当由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履行监督职责。

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有权批准是本院侦查部门侦查的无固定住所的犯罪嫌疑人。在决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时,可以采取向执行的公安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送达批准文书副本或送达通知书的形式予以通知。 上一级检察机关批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时,可以采取向执行的公安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送达批准文书副本或送达通知书的形式予以通知。

(三)如何及时获得人民法院批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信息?

人民法院批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已经进入审判阶段无固定住所的被告人。履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可以通过与执行机关的信息通报制度或本院公诉部门与人民法院信息通报制度了解人民法院批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信息。

死刑执行临场监督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二十一条和二十二条有关审判管辖的规定,死刑案件的原审人民法院应为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根据《刑诉法》第二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的有关规定,死刑执行临场监督自然由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执行。但人民检察院对死刑执行进行临场监督的内部职能部门在我国《刑诉法》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实施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均没有确定,这就给死刑执行临场监督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 死刑执行临场监督的起始阶段问题 在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核定书、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及临场监督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后,联合公诉部门该案件承办人调阅案件卷宗,约谈被执行人,全程参与被执行人与家属会见,认真听取被执行人申诉、辩解,全面、客观地掌握案件事实,及时做好执行前的准备工作。执行过程中,监所处与公诉处联合临场监督,进一步确认执行法院是否收到最高法院执行死刑命令,审查执行死刑的场所、方法、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对被执行人验明正身,核实执行人员身份;确认被执行人是否死亡,监督尸体依法处理;做到全程监督、有效执法,规范死刑临场执行工作。执行完毕后,填写执行死刑临场监督笔录,对案件及死刑临场监督相关材料进行归档。

(二) 死刑临场监督过程中与公诉部门的配合问题。

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发现有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的情形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临场监督执行死刑的检察人员在执行死刑前,发现有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的情形的,应当建议人民法院停止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罪犯正在怀孕的。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因公诉部门对于案情高度熟悉,所以建议死刑临场监督过程中监所检察部门与公诉部门合作进行监督。

(三) 死刑执行临场监督是否需要法医介入。

由于须确定被执行是否死亡,专业性问题需要法医介入。由法医按照死刑执行死亡的标准确认被执行人是否死亡。

强制医疗

(一)关于法院自行决定的强制医疗案件,检察机关应如何进行监督的问题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在开庭前三日内将有关情况告知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应对被告人是否符合强制医疗条件进行监督,如认为不符合的,检察机关应及时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予以纠正,或者也可以在合议庭审查过程中发表意见进行法律监督。此外,检察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侦查人员、审判人员或鉴定人员故意徇私枉法制作虚假鉴定以使犯罪嫌疑人逃避刑事追责的,应对相关人员涉嫌职务犯罪行为立案侦查。对于侦查、检察、审判、鉴定人员有回避情形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根据修改后刑诉法第28条、29条、31条之规定向其所在机构提出回避申请,相关机构应及时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二)强制医疗执行的申请问题

不管是公安机关的移送意见书或是检察机关的强制医疗申请,都必须对适用强制医疗的事实和理由进行阐述,证明经侦查查明的被申请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和行为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状态及司法鉴定证明、对行为人采取强制医疗必要性说明等。关于提出申请的时间,笔者认为,鉴于为及时治疗以消除人身危险性和防止较长时间羁押对行为人和社会可能造成侵害的考虑,应尽可能及时地实施申请法院决定是否强制医疗的法律程序。一旦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出具行为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应在收到鉴定意见三日内向检察机关移送强制医疗意见书,检察机关经审查后应在三至七个工作日内向法院提出申请。对于公安机关未及时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或移送强制医疗意见书的,检察机关应提出纠违的检察建议,必要时可建议更换办案人。

上一篇:司法精神疾病鉴定下一篇:司法课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