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的三重境界

2024-06-04

高等教育学的三重境界(精选十篇)

高等教育学的三重境界 篇1

一、自然境界: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

虽然世界各国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建制各有不同, 但是一般会认为, 高等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和妇女研究、区域研究、青年研究、城镇研究等几乎同时出现在大学里, 是现代大学新学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1850至1945年间不同, 在现代性的“尾迹”中, 学科观念亦新亦旧, 学科标准欲隐还显。此时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 学科制度化又危机重重。学科制度的支持者仍然坚信学科模式具有普适性, 认为任何一种人类的研究活动, 任何一个知识领域都可以学科化。学科制度化的反对者则认为, 经过了近两百年的发展, 学科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模式已经逐渐步入穷途末路, 以跨学科研究为标志的新知识生产模式正蓬勃兴起。“用一种比喻的说法, 我们正看见知识的神经末梢的倍增, 这些远远超越了大学的边界和大学里的学科。”[2] 以学科结构为基础的现代大学制度面临土崩瓦解, 学科向跨学科与超学科的转变势在必行。由于处在学科转型的十字路口, 兴起于学科制度存废之争的紧要关头, 高等教育学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双重纠结。第一重纠结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到底是一个领域还是一门学科;第二重纠结是高等教育学到底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第一重纠结的根源在于学科标准的选择。第二重纠结的起因则是学科观念的取舍。

对于领域与学科的争论, 由于习惯性力量的强大, 主流的观点一直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是一个领域或高等教育学不是一个学术性学科。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研究水平距离那些成熟的学术性学科, 尤其是经典的社会科学相差较远, 知识积累不够, 科学性不强;二是高等教育学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 已有知识多依附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仔细分析, 上述两点都不足以证明高等教育学不是一门学科或不可以作为一门学科。

首先, 知识的科学性不是作为学科的必要条件。人类知识史上, 相比于学科, 科学是一个后来者。即便在科学一统知识天下的今天, 不同学科之间的科学性也很难比较。在学术上, 说物理学比教育学更科学就像说人比猩猩长得更漂亮一样, 是近乎荒唐的。因为, 物理学与教育学根本无法直接比较。物理学家在从事物理研究时拥有较高的科学性, 但如果让他从事教育研究, 他也绝不可能比现有的教育学家更科学。“从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意义上看, 物理学家并不比社会学家高明, 但是从认识的游戏上来看, 物理学比社会学能够更好地实行科学的原则, 因为社会学的认识与社会的联系过于紧密。另外, 我们很清楚地看到, 即使是那些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一旦离开他们自己的领域, 要对社会、政治和世界发表他们的看法时, 有可能显得比社会学家更无能。”[3] 因此, 就像我们不能先为“什么是国家”制定一个标准, 然后再来判断地球上的哪一个部分可以成为一个国家一样, 我们也不能事先为学科设定一个科学性的标准, 然后再来判断人类的哪一部分知识可以构成一个学科。历史已经证明, 地球上的任何一个部分, 无论大小, 无论贫富, 都有成为一个国家的可能。同样, 人类知识的任何一部分, 无论有用还是无用, 无论科学还是人文, 也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学科。当然, 就像一个新国家的成立需要他国的承认一样, 需要面临国际法的约束一样;一门新学科的建立也不能只是自己称自己为学科, 学科的本质在于承认和认同。当前高等教育学所面临的困境远不是高等教育研究科学性不足那么简单, 能否得到来自其他学科的承认和本学科从业者的认同和忠诚才更重要。

其次, 理论体系之于学科建构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学科是一种“发明”而不是“发现”, 学科理论体系也同样如此。作为一种主观建构, 体系本身的意义并不大。对学科而言, 真正重要的是这种体系背后的学术积累和知识生产而不是体系本身。如杜威所言:就像射击一样, 靶子并不是真正的目标, 命中靶子才是目标。瞄准目标要借助于靶子, 同时也要假借枪的瞄准器[4] 。由于跨学科研究的需要, 高等教育学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存在着先天的依赖和内在关联。不过, 那些来自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和理论只是高等教育学的一种“学术资源”, 不可能自动转化为高等教育学的知识和理论。只有通过相关研究把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方法和理论有效地运用于解决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这些其他学科领域的“学术资源”才能成为高等教育学的知识和理论。由于大学里关于高等教育的隐性知识十分丰富, 再加之其他学科学术资源的有效供给,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甚至成了一门“显学”。大学里的很多研究者在还不知道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是什么时, 事实上就已经卷入了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与跨学科领域之争不同于领域与学科之争。在领域与学科之争中, 领域低于学科。隐含的逻辑是领域成熟后才能称学科, 症结在于学科标准。而在学科与跨学科领域之争中, 学科是一个被解构的对象, 解构的方式是“跨” (inter) , 其目的是要使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松散的“公共领域”而不是一个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独立的学科。学科与跨学科领域之争的核心是学科观念的更新。传统上, 学科一直是一个边界明确、研究对象相对独立的知识门类或体系。就像民族国家倾向于宣称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一样, 传统的学科也喜欢强调排他性与自主性。高等教育学属于二次大战后出现的新兴学科, 并非传统学科观念下的学科类型。它既不同于那些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 也不同于19世纪在近代大学里先后完成学科制度化的经典社会科学, 更不同于自然科学。高等教育学与妇女学类似, 一开始都先是大学里多学科共享的一个研究领域, 继而通过学科建制的合法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当前高等教育学已拥有自己专门的研究者、学生、课程、专门的期刊、学会、大学里的系科和研究所等一系列制度化的学科建制。因此, 如果不是刻意地持有学科观念上的偏见或某种潜意识的学科自卑情结,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 高等教育学都既不是一个领域也不是跨学科领域, 而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或跨学科学科。就像妇女研究者坚称妇女研究为妇女学一样[5] , 高等教育研究者也要有勇气和自信称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学。就像西方大学里没有学者会完全不了解女性主义和妇女学一样, 高等教育学也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大学里其他学科相关学者的一种常识。

二、功利境界: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

在我国, 高等教育学最初以教育学二级学科的身份, 通过进入官方的学科专业目录获得了学科的行政合法性。但随着我国新版学科目录的颁布, 二级学科逐渐失去行政合法性, 成为大学自主设置的学术领域。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各学位授予单位设置的二级学科名录, 由教育部定期向社会公布。从宏观管理角度看, 淡化二级学科有其合理性, 学科只能是一级学科。但从客观影响看, 二级学科“户口”的消失对于部分新兴二级学科, 应对失当却可能是一种致命的伤害。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学科, 过去凭借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官方身份尚能保持基本的学科认同与人才培养。倘若二级学科的身份失去行政合法性, 其学科认同将面临危机。为了避免学科解体或被其他学科所替代, 在我国现有学科专业制度环境下, 通过学科建设将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级学科将成为高等教育学科从业者和学科建设者的现实选择。

一级学科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 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 而是一种知识分类管理的机制。将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级学科虽任重道远, 但绝不是天方夜谭, 而是具有相当大的可能性。人类知识体系中, 教育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无论哪个国家教育学科都是十分重要的知识门类。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 原先三角形的教育结构逐渐演变成梯形。19世纪教育主要指普通教育, 未来的知识社会里, 教育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相较于普通教育, 高等教育在知识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加强高等教育研究也势在必行。我国现有学科制度仍然将高等教育学视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在这种学科设置思维框架下, 高等教育学科学术独立的空间很小, 内涵很窄, 逐渐地被系科化, 成为教育学门下一个无足轻重的二级学科。伴随原先独立设置的实力较强的专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逐渐升格为教育研究院以及传统的教育学院 (或教科院) 内部增设了高等教育学的硕博士点, 高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地位更是岌岌可危。由于教育学一级学科下面很多的二级学科都可以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如果不能争取成为一级学科,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二级学科甚至可有可无。我国现有学科目录下, 教育学门类下面设教育学、心理学与体育学三个一级学科显然不合理。教育学本身就应而且可以分为若干个一级学科, 教育学不能既是门类又是一级学科。下一次学科目录调整时, 一旦教育学也要像艺术学、历史学一样增设一级学科, 高等教育学便是一个重要选择。

除应对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外, 高等教育学争取成为一级学科主要还是知识层面的考虑。在知识层面上, 高等教育学弥补了传统教育学中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缺失。高等教育学虽然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但在知识体系上二者基本上相互独立[6] 。高等教育学是针对高等教育, 教育学则主要关注基础教育。二者虽然都属于教育类的学科, 但差异明显。对于高等教育学而言, 教育学就像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管理学一样, 只是其多学科学术资源的一部分 (乌尔里希·泰希勒, 2003) 。对于教育学而言, 高等教育学可能也完全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相关知识和内容根本无法融入现有的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在组织建制上, 高等教育研究也是多样化的。依托于教育学一级学科建制的高等教育研究位于教科院 (或高教所) , 依托于教育学之外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制的高等教育研究则存在于大学的很多院系所当中。此外, 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也是高等教育的实践研究者。由此观之, 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之间并无直接的隶属或从属关系, 教育学也不是高等教育学必需的制度“外罩”[7] (covering) 。事实上, 在我国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更应类似于历史学门下, 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在新目录中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并列为一级学科, 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属于世界, 而只是意味着中国历史只研究中国, 世界历史研究中国以外的历史。将来如果 (普通) 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并列为一级学科, 肯定也不意味着高等教育不属于教育, 而只是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 教育学则研究高等教育以外的所有教育。

三、天地境界:高等教育学作为学科门类

今天的大学里高等教育研究仍然四分五裂, 其组织建制也多种多样, 学科意义上的统一的高等教育学仍然没有出现, 高等教育学未来能否成为一级学科尚不确定。不过,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学科建设也是一样。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既不能满足于作为教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也不能满足于成为中国特色的一级学科, 而应着眼于形成高等教育学科门类。如果说努力成为教育类的一级学科仍然是我国特殊学科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学对于学科行政合法性的一种功利性诉求, 那么成为一个学科门类则完全是在追求一种关于高等教育的知识演进的自然结果。当前高等教育学科队伍仍然是一个十分松散的联合体而非紧密有序的学术共同体。由于多种高等教育学 (作为教育学科的高等教育学, 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高等教育学以及行政管理者的高等教育学) 的同时并存, 加之传统教育学科的强大影响力, 专业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从业者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认同远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 无论是学科内还是学科间其他学科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承认都还不充分。可以说, 直到今天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仍然处在形成之中, 其学科性质、地位和前景仍然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不过, 尽管如此, 对于高等教育学的未来我们仍然应充满期待和想象力。

学科虽是人造物, 但学科之所以为学科也离不开学科的理想。一个学科没有理想就没有未来。当然, 学科理想的实现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中世纪的时代精神成就了神学, 近代化的潮流成就了社会科学, 工业社会的美学意识和伦理观念则成就了自然科学的神话, 未来的知识社会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里, 人类社会的价值观面临重构, 人类的知识地图会被重绘, 各学科的重要性也会被重新评估和排序。高等教育学作为关于高等教育系统中高深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的学科, 可谓是高深知识之学, 与知识社会的时代精神、美学意识和伦理观念高度吻合。知识社会的来临为高等教育学提供了大展宏图的最佳舞台。

着眼于成为一个学科门类, 当前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大体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个层面是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的合理区分。第二个层面是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科门类的有机联系。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有所不同。高等教育研究是一项普遍存在的客观的学术研究活动, 它长期存在于大学的各个角落, 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分属于各个不同的学科或学人, 其目的是生产与高等教育有关的高深知识, 丰富人们对于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认识, 促进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 以高等教育研究作为必要基础, 是部分理论研究者基于对学科性和学科制度化的信仰而自觉地发起的一种主观的学科建构的结果, 其目的是为了给所有的高等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同行可以相互认同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共同话语系统。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但一般有先后顺序, 彼此互动。没有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研究同样可以存在;同样有了高等教育研究也不一定就有高等教育学;但没有高等教育研究, 绝对不会有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另外,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构可以凝聚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学科认同与学术凝聚力, 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影响力。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可以增加高等教育学科的学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第二个层面是要处理好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科门类间的关系。高等教育学是整个高等教育学科门类的轴心和根基。如果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颗种子, 那么高等教育学科门类就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 乃至成为一级学科是高等教育学成为一个学科门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没有高等教育学就不会有高等教育这个学科门类。但是有了高等教育学却也不一定必然会产生高等教育这个学科门类。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一代代人的精心培育。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不是高等教育学的学科逻辑的自然衍生物而是学者们有意的社会建构和知识积累自然演进相互作用的结果。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明确确立高等教育学科门类的概念。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不是一个具体学科而是一个知识门类。与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不同, 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产生的明显标志就是大学里形成了庞大而系统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学科群。

在人类知识地图上, 一个新的学科门类的形成与时代精神和社会形态的转向高度相关。知识社会的来临为高等教育学科门类的形成提供了大前提, 但是如果没有主动的学科建构和为学科承认而斗争的决心, 并切实付诸行动, 相关的研究成果无论如何成熟永远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让人尊重的学科门类。毕竟一个学科的美好的未来只有通过本学科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知识社会的大前提下, 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如果能提前谋划, 并假以时日, 在人类知识体系中最终形成一个崭新的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依然可期。

参考文献

[1]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45.

[2][英]罗杰.金, 等.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164.

[3][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16.

[4][美]约翰.杜威.教育中的宗旨[A].杨自伍.教育:让人成为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12.

[5]王建华.高等教育学的未来——来自妇女学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7) .

[6]王建华.论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J].教育研究, 2004, (8) .

作文的三重境界 篇2

——在浙江少年作家培训中心温岭基地温岭市新河镇中学的演讲

文/涂国文

南宋词人蒋捷有一首词《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先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佛教也有“人生三境界”之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生有三重境界,做学问有三重境界,我认为作文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语句通顺;第二重境界:文字优美;第三重境界:思想深刻。如何判断文章价值的高下?或者说,我们应该怎样一步步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我认为判断文章价值的高下,可以用我上面说的三重境界来进行检校,即:文字优美高于语句通顺,思想深刻又高于文字优美。具体到中学生的作文实践,我认为同学们应该从语句通顺入手,力求文字的优美,抵达思想的深刻。

根据我的理解,语句通顺、文字优美和思想深刻这三重作文境界,呈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一重比一重高。换句话说,这三重境界,其实是中小学作文教学三个不同的阶段目标。小学作文教学应该解决语句通顺的问题,初中作文教学应该解决文字优美的问题,高中作文教学应该解决思想深刻的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制约,中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都没有达成。小学没有解决语句通顺的问题,初中没有解决文字优美的问题,高中没有解决思想深刻的问题。不用说小学生,现在是就连一些高中生、大学生,乃至研究生们,写出来的文章也语句不通,更不用说文字优美和思想深刻了。

古人有句话:“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们靠什么“一举成名”,为天下人所知?靠的就是锦绣文章!一篇文章定乾坤!文天祥、王维、柳公权、贺知章、张九龄、吕蒙正、张孝祥、陈亮、杨慎、张謇等人,他们就是状元出身,是凭一篇锦绣文章进入仕途的。古人“十年寒窗”,而今天很多人从小学读到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毕业,“十二年寒窗”、“十六年寒窗”,或是“十八年寒窗”、“十九年寒窗”,乃至“二十几年寒窗”,写出来的文章,却乏善可陈。从这一点来说,今人的作文水平不是比古人进步了,而是大大地退步了。这大概也是古代中国能够产生李白、杜甫,而当代中国国内无法产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原因之一吧。

作文的第一重境界是——语句通顺。这是作文的一条起码的标准。什么是“通顺”?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通顺就是“(文章)没有逻辑上或语法上的错误。”医学上有句话叫“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话也可以应用到作文上。你的作文语句通顺,别人读起来就不会感到痛苦;相反,如果你的文章别人读起来痛苦无比,你的文章可能就存在语句不通顺的毛病。过去有个经典笑话,一个老财主请先生教儿子写文章,哪知“孺子不可教也”,先生端着人家的饭碗,不好直言,于是在小财主的作文卷下面批了这样六个字:“七窍通了六窍。”意思是说小财主的作文“一窍不通”。老财主不知道先生其实是在骂自己儿子的文章狗屁不

通,拿着儿子的作文卷到处去炫耀。

将文章的语句写通顺,对中小学生来说,这要求并不高,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需要花下一定气力。首先是要将语法学好,把逻辑弄通。语句不通顺,常见的错误有很多,比如语序颠倒、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自相矛盾、重复累赘、句式杂糅、修辞不当、介词和关联词使用不当,等等,这些同学们在语文课上都学过,我不再罗嗦。需要强调的是,很多同学都错误地认为句子只有主、谓、宾这些主干成分才重要,定、状、补这些句子的枝叶成分无所谓。其实这种认识大错特错,有的时候,句子的枝叶成分比主干成分还重要。我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比如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赵树理先生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有这样一句话:“于福的老婆是小芹的娘。”大家试着把这句话的枝叶成分去掉看看,这句话就成“老婆是娘”了。这显然就闹笑话了。所以说句子的枝叶成分,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要把文章的语句写通顺,更重要的是要向生活学作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个重要的教育理念——“生活教育。”生活中不仅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也存在着大量鲜活的作文语言范例。可以这样说,除了极少数智障者,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的表达都是通顺的、流利的。同学们只要树立了向生活学作文的意识,养成了向生活学作文的习惯,多多观察生活,勤于记录生活,那么,把文章的语句写通顺,就不会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因为这充其量只是一种简单的“移植”或“克隆”嘛!一个人要是连“移植”、“克隆”都懒得去做,那么想把文章的语句写通顺,通常就只能是一种空想。

文章如何才能做到语句通顺?第三在于说真话,不说假话。同学们谁都想把文章写得江河直下、行云流水,但有时却常常要受到这样一种制约——不得不说假话。我的意思是说,有时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文题,逼得我们非说假话不可,不说假话就无法交差。有一次,一位小学生拿着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家乡的变化》来请教我应该怎么写,我看了题目后告诉他,你要么拒绝写,要么瞎编一篇。因为这位同学老家是温州的,跟着爸爸妈妈在太原、郑州、杭州等地展转上学,他没有“家乡”,或者说,“家乡”对他来说印象是模糊的,他更无从知晓什么“家乡的变化”。一定要写的话,除了瞎编,又能怎样?而且这个作文题是个老掉了牙的题目,都快五十岁了吧,比我的年纪还大。到了2007年,语文老师还布置这样的作文题目,真是太没创意了。

写文章讲究一种一气呵成、急转直下的“文势”,而说假话显然是有害于这种“文势”的。因为说假话是很难说流利的,除非那人天生就是个“撒谎大王”,否则,就无法做到“脸不改色心不跳”,无法做到像李白所说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那样的“江河无穷动”。以后要是同学们在日常作文中,不幸也碰见了“家乡的变化”这类不得不说假话的作文题目,我建议大家拒写。但我担心同学们没这个胆量,因为不交作业是要受老师处罚的。那么,我建议你们另写一篇说真话的、说心里话的文章——当然,得认认真真地去写。这样,是会得到老师谅解的。

把文章的语句写通顺,是目前我们中小学同学的当务之急。语句通顺,是一切好文章的前提,好文章必然都语句通顺。然而,语句通顺的文章却并不一定就是好文章。把语句写通顺,只是作文的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对于一切有追求的同学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学会把文章写美来,因为孔子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最早写成“纹”,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错画”——交错刻画,也就是使事物具有错杂艳丽的色彩。“作文”、“作文”,就是“做花纹”,让我们的文章变得有“纹理”,也就是变得“美丽”起来。

作文的第二重境界是——文字优美。作文要追求“文采”。“文采”的含义很广,包括语言生动、词汇丰富、修辞贴切、刻画形象、意象优美、意境空灵、句式或整齐或错落、韵律或铿锵或婉转,等等。优美的文字从哪里来?“文采”从哪里来?除了来源于生活,更主要的是来源于阅读——广泛而精深的阅读。生活是作文之父,阅读是作文之母。只有生活和阅读相结合,才能诞生出了“作文”这个宁馨儿。正如母亲在孕育胎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比父亲要大一样,在催生作文的“文采”这一方面,阅读所产生的作用比生活更大——这是我可以大声说出的一个真相。生活中的人,除了极少数语言天才、诗人、疯子和孔乙己之外,多数人日常所说的话,是平实的,没有多少文采的。要学习“文采”,必须到阅读中去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去学。

阅读的品位决定着人生的品位,也决定着作文的品位。阅读是作文的妈妈,有怎样的妈妈,才会有怎样的孩子。孙悟空不是妈妈生的,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但孙悟空是猴子,而我们不是猴子,作文也不是猴子。我们都是妈妈生的,作文也是妈妈生的。作文的妈妈就是阅读。丑妈妈生个漂亮的孩子,这种情况是有的;但多数情况下,是漂亮的妈妈,生漂亮的孩子。因此,同学们要想让自己的作文美丽起来,就得为她找一个美丽的妈妈。这个美丽的妈妈在哪里?今天我就泄露一个天机——这个美丽的妈妈,就住在一个叫做“文学作品”的“女儿国”里!——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小学生作文应该追求语句通顺,初中生作文毫无疑问应该追求文字优美。要追求文字优美,毫无疑问就应当大量阅读优美的文学作品。“向文学作品学语言”,这应该成为一句作文的口号。文学作品是一座“美”的金矿。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文学‟是座无比瑰丽、无比丰富的思想和艺术的宝藏,它是人类智慧、力量和美的结晶;它所蕴涵的人文资源,如江河之滔滔,如汪洋之恣肆;它对„作文‟的哺育之恩,如圣母之于圣婴一样绵绵不绝。我真的不知道到底该用怎样的文字才能形容出她艳光四射的魅力。”不多读文学作品,不去认真揣摩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想让自己的文章变得语言优美起来,有文采起来,只能是天方夜谈。

“亲近文学,写作才能走进新天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曾如是说。然而,我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碰到的阻力是非常大的。一是父母的禁止或限制。从理论上说,禁止孩子看文学作品的父母并不多;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限制孩子看文学作品的父母却比比皆是。特别是当看到孩子因为阅读文学作品而影响功课时,这种限制就来得更为决绝。第二重阻力来自学校和老师。多数老师和学校是把文学书籍看做“闲书”的。学生在课堂上看文学书,是要被老师或学校领导收缴的;碰到脾气不好的老师和学校领导,书更有被当堂撕毁的危险。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罪于家长、老师和学校领导,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应试”之下无好人,是罪恶的“应试教育”剥夺了我们广大青少年同学自由和自主发展的权利,包括自由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权利。

然而,要是我们不读唐诗、宋词,不读《三国演义》、《红楼梦》,不读鲁迅、沈从文,不读纪弦、余光中,不读贾平凹、莫言,不读史铁生、刘亮程,不读北岛、海子,不读泰戈尔、聂鲁达,不读卡夫卡、伍尔芙,不读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我们的作文语言能优美起来吗?单靠读几本教科书,读几本“小学生作文选”或“中学生作文选”,就想脱胎换骨,那实在是幼稚得可以!我过去主编过中学生作文刊物,在公开场合下也曾卖力地为刊物吆喝过,但在私下里,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可笑、感到羞耻,我觉得我在骗人。因为真正的作文水平是不可能从“作文选”中学到的——这一点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

语文是种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模糊性。语文是最没有,也最不应该有明显的区段划分的。中小学生完全可以看而且应该大力提倡看大学生乃至成人作家的作品。小学生看《小学生作文选》,中学生看《中学生作文选》,我认为是一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的做法。因为作者的思维水平哪怕再高,也是要受他的年龄特点制约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阅读的目标定位一定要高,定位低了,就会白白耗费自己的生命资源。可能有人会担心阅读目标高了会读不懂,我认为大可不必。上个月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在绍兴颁发,《绍兴晚报》记者打电话采访我对鲁迅作品被逐出中学语文课堂这一事件的看法。我说,我明确反对这种做法,因为鲁迅的作品是为中学生的成长奠基的——奠设人文精神之基;和读唐诗宋词一样,一时理解不了不打紧,等同学们长大了,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再回过头来看鲁迅的作品,自然会迎刃而解,豁然开朗。

多看文学作品,真的有助于强化作文的文采吗?那为什么我们很多同学也看了不少文学作品,但是作文水平却进步不大或毫无长进呢?这是什么原因?——我认为原因很简单,是这些同学在阅读方法上出了严重问题:只关注作品的故事情节,不去揣摩作品的语言;只对故事性强的小说感兴趣,对不以情节见长的诗歌、散文类作品兴趣不大,或者根本没兴趣。这样去阅读文学作品,哪怕看得再多,也等于零,对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毫无帮助。这一点我想提请同学们注意!“阅读,阅读,再阅读;揣摩,揣摩,再揣摩”,这才是我们对待文学作品应持的一种最正确的方法。

青春情怀总是诗。用美的心境去感应万物,用美的心境去汲取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美,让我们的作文语言变得优美起来,有文采起来,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文字优美”绝对不是作文追求的终极目标。作文应该还有一个比它更高的目标,那就是“思想深刻”。没有思想的文字是“缺钙”的文字,无论它有多么优美。有一段时期,文坛上有人提出“诗到语言为止”、“为语言而语言”,荼毒至今,当代文坛有不少人都在玩着这种把文学当成纯语言操作的无聊游戏,并且沾沾自喜。我认为这不是语言的荣耀,恰恰相反,这是语言的堕落与蒙羞。中学生作文,自然不能蹈此覆辙,我们应该继续向下一个目标挺进!

作文的第三重境界是——思想深刻。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实事求是地说,做一个思想者是沉重的、痛苦的,远没有人生的游戏者活得那么轻松和潇洒。然而,人生而为人,因为项上有颗头颅,就天生注定必须思考,这是人的使命和宿命,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有多少人摇头晃脑,装出还活着的样子”,这是著名诗人俞心樵的诗句,诗中那些“摇头晃脑,装出还活着的样子”的人,都是一些不会思考、丢失了灵魂的人。当然,对尚处于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我们同学来说,不可能要求大家的思考都能像鲁迅或者其他思想家那样深刻——这个一时半会儿肯定做不到。然而,思想不是思想家的“专利”。做不了“思想家”,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思想者”!尽管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大家都知道尼采是一个疯子,我们都是正常人,相信大家是不会去相信一个疯子所说的话的。

从现在起我们就必须开始学会思考,必须开始学会在作文中表达我们自己的思考。德国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一棵开花的树。”思想就是这棵树上开出的明艳的花朵。做一个思想者,就是不轻信,不盲从,不屈服于任何权威,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独立地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发现者和思考者,他在深刻的思考中独到地发现了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独到地发现了中华民族国民的劣根性,令“生活在黑暗的铁屋子里”的国民警醒和奋起,从而大大地“引起”了“疗救的注意”。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应该像鲁迅先生一样,首先应该成为一名思想者。永远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做传统和权威的奴隶。

思想是人的基本权利——法国雕塑家罗丹在其雕塑《思想者》中,透过沉思的雕像,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过:“我思故我在。”我国著名青年学者余杰也有这样一句名言:“与其做一头快乐的猪,不如做一个痛苦的思想者。”没有思想,我们就很难证明自己正活在这个世界。根据医学统计,我们每个人都有140亿个脑细胞,这么多细胞,若我们不用来思考,真是白白地糟蹋生命资源。做一个思想者确实是一件不太轻松的事情,然而更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一件高贵的事情。思想者自有自己的风景,思想者自会因为思想而丰富,而独特,而高贵!

中学生作文中的思想从哪里来?它当然来自于生活。然而,我认为它更多地来自于阅读——主要不是来自于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多地是来自于对哲学著作的阅读、对学术著作的阅读。我这样说,自然不是否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也存在优秀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恰恰相反,在《荷马史诗》、《红楼梦》、《活着》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其蕴藏的思想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这里说的意思,是我们应该进行一定的定向阅读,这样做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益。“向哲学家学思想,向思想家学思想,向学者学思想”,这是我要在这里提出的又一个关于作文的口号。中学生应该尝试着读一点哲学家的著作、学者的著作,汲取古今中外那些最优秀的思想家们的思想,把它们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这样做有助于我们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拓展我们的思想广度,挖掘我们的思想深度,提升我们的思想高度!

外国和中国现代以前群星璀璨的那些思想家和思想者我就不说了,即令是当代中国,有独到见解的思想者也是灿若星河:王芸生、储安平、王实味、顾准、李慎之、钱理群、薛涌、朱学勤、林贤治、谢泳、刘小枫、朱大可、贺卫方、周国平、郎咸平、王富仁、林贤治、崔卫平、谢有顺、朱学勤、徐有渔、刘军宁、萧雪慧、摩罗、余杰、丁东、胡平、甘阳、秦晖、徐贲、王怡、冉云飞等一大批思想者的思想,将当代中国的大地,照耀得通亮。我们浙江也有一位著名学者傅国涌先生。我希望大家今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也能看一看他们的作品。这些思想者的著作,对启迪我们的思想,有百益而无一害。

尽管今天的中国在思想和言论自由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比起二、三十年前,应该说还是有很大进步的。记得1979年我还在读高中时,有个高中生写了一篇文章,结尾一句是这样写的:“我看见„大光明眼镜店‟在我的眼前摇晃起来。”这下可不得了,闯大祸了!无数人指责作者反动透顶:光明“在我的眼前摇晃起来”,这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吗?当时这篇文章,引起了全国大讨论。那个时代就是这么的荒唐,是绝对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的。今天时代不同了,大家有权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学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思想的权利,让自己作文中的思想尽可能深刻起来。

文字是易朽的,而思想长存于天地间!“作文”这个话题可谈的东西太多,今天我就从“境界”这个小角度入手,与同学们作个粗浅的交流。但愿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最后让我以这样一

句话和同学们共勉——

教师的“三重境界” 篇3

“不知道”,是教师最低级的职业层次。这样的教师还没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在知识占有上也不见得比学生多,强不知以为知,是用自己的权威、权力压制学生的不同看法,把自己的认识作为唯一正确的观点。而其实,他对该知识了解甚少,是用自己的无知、不知压制学生的多知与歧见。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师恐怕并不少见。当我们对学生的看法无言以对,当我们对学生的意见表现出极大愤慨,当我们以教师职权指责学生异于自己的见解的时候,可能我们就已经离“不知道”不远了。“不知道”属于“不知”也要“道”,这里的“道”是“说”“讲”的意思。

浙江绍兴鲁迅中学的苗金德老师在《尴尬的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虽然我们没有什么底气,但在学生面前似乎又显得底气十足。我们常常是这样说,作文要怎样构思、怎样布局,要怎样琢磨、怎样去写,这样说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于是听话的学生会奉为圭臬。而令人忧心的是我们没有感觉到这样做是在“误尽苍生”。真的很难想象,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能写,却去指导学生作文;自己构思不出一篇文章,却能让学生去琢磨文章的写法。语文教师本事不小,尽管自己平时不作文也写不来作文,但评点起学生的作文时,又显得无比的“大气”,空洞说教者有,隔靴搔痒者有,甚至错对颠倒者也有,把作文中许多精妙之处作为“劣质品”处理掉。记得前年《浙江教育报》登过一篇题为“老师,你能作文吗?”的文章,用语尖刻,但确是实情。如此景况,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语文教师的震惊和深思。语文教师会写理应不成问题,不成问题现在却成了大问题。上海《语文学习》举办过一次教师、学生的同题作文竞赛。出人意料的是教师的作文,总体水平竟不及学生,令评委们瞠目结舌。【苗金德:《尴尬的语文教师》《大地》2001年第23期】

教师虽然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有时“不知道”,因为教师所知也是有限的,尤其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教师不可能获知所有的知识,但假如教师的“不知道”成为习惯,成为一种日常化的职业存在方式,那就背离了教师职业的操守,与称职的教师相去甚远了。

“知道”,是教师中规中矩的职业行为。这样的教师信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信条。“知”多少,便“道”多少。尽量将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复制,缩短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掌握知识的时间。浙江衢州市菁才中学吴磊老师在一篇教学随笔中写道:

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为苏轼的心情找到了一个词——“悲欣交集”。这是我无意中在一篇文章中发现的词,它是弘一大师圆寂前写下的,这个词既有对尘世的悲悯,也有超脱后的欣喜。我太喜欢这个词了,但当我写在黑板上时,却有学生说它不好。问学生原因,她又一时说不上来。当时,我果断地把学生的理解扯到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上,然后她哑口无言地坐下了……

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败笔,现在想来仍懊悔不已。再想想,一定有许多教师也遇到过和我相似的情景——课前很认真地设计学案,也自以为设计的问题足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够营造出讨论的氛围,但在教学实践时,却因为一两句按捺不住的针对学生发言而“纠偏”“纠错”的话,将整个课堂的“自主氛围”打破了。其实,学生的发言并不一定有“偏”有“错”,只是因为我们太想让课堂教学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开展下去,太想把自己深思熟虑的结论与他们分享,所以一念之间,功亏一篑。

其实,吴老师描述的问题在不少教师身上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甚至笔者也是如此。我们总觉得自己掌握了相关知识,有时会觉得自己是真理的占有者,况且,我们与学生在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让我们将自己自然而然定位在“发言者”的角色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是想学生这也不了解,那也不掌握,而自己的知识一旦为学生所拥有,就会变得有聪明才智,就会获得成长与发展。与“不知道”相比,“知道”的确有了不小的进步,但这种角色定位仍然是在“教”知识,再现或复制知识,还不能说达到了一种高明的教育境界。

高明的教育,在于“知不道”。即使教师自己已明明知道了,但也不会呈现给学生,是在“已知”的情况下偏偏“不道”,属于引而不发,让学生经由探究、讨论、思考成为知识的占有者。百岁老人杨绛先生在谈到什么是“好的教育”时说道:“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杨先生的这段论述即使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也是入木三分的。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予,而在于激发;不在于授“鱼”,而在于授“渔”;不在于教给固定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结论产生的过程,认识知识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个时候,教师恰恰要做到的是“不道”。教师在实践中,大概都会有这样的看法:“知道”容易,而“知不道”困难。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学生,相对来说是一件较为容易的事情,而自己明明知道答案、结论,却不说出来,经由学生的探索由学生自己获得,则要困难得多。我们习惯于“知道”,但有时不习惯于“知不道”。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穷尽精力完成两大卷《中国哲学史》之后,却在《中国哲学简史》的最后一句里说:“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够归于潜默。”大象无言,大辩无声。经历过层层解剖知识,滴滴分解知识,反反复复地诵讲,絮絮叨叨的话语,我们教师大概才能到达“知而不道”的境界。广东江门市江门第一中学郭梓耀老师深有感触地写道:

“导”在高三课堂复习中,就是一定要站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肩膀上,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经验出发,把填鸭式的教学当做导。依据哲学的观点,我们不能从外因对学生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当成基地,引导学生在巩固基地的基础上去占据新知的地盘。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传递,而是对众多知识的归纳、比较和转换。在网络知识的年代,教师不能单纯地从网络上搜寻知识、复制知识,再把知识粘贴给学生,而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已有各种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探究,倾听他们对文章的看法,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思路。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都必须以学生已知知识作为基础,不要急于对学生的活动做出是与非的判断,不要急于把教师自认为是规范的正确答案抛给他们。教师要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启发他们,必要时保持暂时缄默。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和分析要遵循“学生自己写的答案作参照”的原则,而不以“标准答案”为标准。

“不知道”“知道”“知不道”虽然是教师教学的三重境界,但在一个教师身上可能会体现出这三种不同的行为。一般来说,教师偶尔“不知道”可以谅解,有时“知道”在所难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尽量做到“知不道”,并逐渐把“知不道”作为教学的基本行为,作为教学的“新常态”。

销售的三重境界 篇4

第1个小商贩, 得知老太太要买李子后, 就不亦乐乎地忙着向老太太推荐他那“又大又红又甜的李子”, 而老太太却摇了摇头, 毫不感兴趣地走了。第1个小商贩纳闷了:屡试不爽的推销说词, 这一招对谁都管用, 怎么在老太太身上就不灵了呢?

第2个小商贩, 同样得知老太太要买李子后, 并没有急于向老太太推销自己的李子, 而是进一步询问老太太想要什么样的李子。出乎意料的是, 老太太告诉他想要买酸的李子, 而且越酸越好。第2个小商贩看时机成熟就趁机向老太太介绍:我这里是李子专卖店、品种齐全、物美价廉, 正好有一批从某某地刚进货的新鲜酸李子……结果可想而知, 老太太买了一斤酸李子, 第2个小商贩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到这里故事还没有完, 老太太似乎还是不满意, 又走向第3个小商贩。

第3个小商贩, 重复了第1个、第2个小商贩的询问过程, 但还是没有发现有商机, 因为老太太已经买了酸李子, 不会再买李子了。而第3个小商贩并没有就此放弃, 而是进一步好奇地询问:大妈, 李子要甜才难得, 为什么你偏喜欢酸李子呢?原来是老太太的儿媳妇怀孕了, 唯有酸的李子才解其“谗”。第3个小商贩, 往细里一想豁然开朗, 其实老太太的深层次需求不是买李子、也不是买酸李子, 而是疼儿媳妇亦或是疼尚未出世的孙子多一点吧?于是, 第3个小商贩向老太太说到:大妈, 恭喜您马上要抱孙子了, 您知道为什么孕妇偏喜好吃酸水果吗?那是因为, 一般酸的水果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不仅孕妇爱吃, 对胎儿健康发育也非常有帮助, 比如酸橙子、猕猴桃、杨梅等都有同样的功效。同时, 科学研究证明, 各种水果所含的营养元素比例是不一样的, 如果能够将各种酸水果搭配着吃, 效果会更佳……在第3个小商贩这里, 老太太没有买李子, 但却同时买了橙子、猕猴桃、杨梅各一斤。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们不防先对上述故事再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分析。

第1个小商贩, 我们评价他是一个勤奋敬业的推销员, 熟知自己的产品, 精于总结自已的产品优势特点, 充满激情地向客户进行推销。不足之处在于, 只从自己的产品与经验出发, 不顾客户的需求变化。

第2个小商贩, 我们评价他是顾问式销售的业务精英, 通过询问, 清晰地了解客户的购买意图后,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荐, 大大提升销售成功概率。不足之处在于, 只停留在了解客户的显性需求, 不能深入地挖掘客户的真正购买动因, 只能满足客户简单、表面的需求。

第3个小商贩, 我们评价他为解决方案营销的高手, 善于挖掘客户的深层次需求, 结合自身丰富的产品、行业知识, 向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客户的深层次需求往往是模糊、难以发现的, 有时甚至客户本身也不能清晰地表达。作为营销人员, 就应该是所经营产品、行业的专家, 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行业客户的销售, 由于涉及的产品金额大、技术复杂、客户需求隐晦, 更需要销售人员耐心地了解客户需求, 再结合自已的产品, 提出创造性的需求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营销, 不再是单纯的销售产品, 而是通过销售顾问、需求引导、方案建议、项目实施、培训指导等一系列营销过程, 实现客户增值和方案销售。

这个故事通俗易懂, 但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 却往往容易犯第1个小商贩的错误。比如, 制作产品宣传资料时, 经常用是一些晦涩的技术语言, 大篇幅地介绍公司产品优势特点, 而对客户面临的问题, 如何差异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 却提之甚少;我们的销售人员, 在拜访客户时, 急于向客户喋喋不休地灌输自己的产品特点, 却不事先详细了解一下客户的真正“痛”处, 不能对症下药, 最终落得被客户厌烦地“扫地出门”的下场。

人生的三重境界 篇5

人生的三重境界

作者:池 莉

来源:《视野》2007年第23期

人生的三重境界,可以用这样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境界时,人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们不愿意轻易相信什么。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人生的第二重境界时,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人生到达第三重境界时,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婚姻的三重境界 篇6

一个姑娘和一个汉子成了家,姑娘的口味清淡,汉子无辣不欢。

姑娘常去父母家蹭饭吃。一天,姑娘的父亲做的菜咸了些,母亲一声不响拿来水杯,夹了一筷子菜,将菜在清水里荡一下后再入口。忽然,姑娘从母亲细微的动作里领悟到了什么。

第二天,姑娘在家做了丈夫爱吃的菜。当然,每一个菜里都放辣椒。只是,她的面前多了一杯清水。汉子看着她津津有味地吃着清水里荡过的菜,眼睛里有轻微的湿润。

之后,丈夫也争着做菜。但是菜里面已经找不到辣椒了,只是他的面前多了一碟辣酱,菜在辣酱里蘸一下。每一口,他都吃的心满意足。

为了爱,也为了自己,他们一个坚守着一碟辣酱,一个坚守着一杯清水。他们更懂得怎样坚守一份天长地久,细水长流的爱。

电话的故事

有一次,我和几位朋友到江西,晚上刚刚睡下,突然下起了雷雨。朋友披衣起床,自言自语:“不知杭州下没下雨?”

朋友叹口气,说:“我老婆特别怕雷,只要雷雨天,她肯定失眠。”

朋友的电话打通后,我听他在说:“杭州有没有下雨?”接着,朋友说,“那就早点睡,别看那些婆婆妈妈的电视连续剧。”

他合上手机,对我说:“杭州没下雨。”

前前后后,通话时间不到一分钟。

比起恋爱时期的“电话粥”,几十秒的通话时间真是太短了,但是,这几十秒钟,隽永如斯。

婚姻不只是嫁一个男人或娶一个女人那么简单,它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

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

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的背景结婚。

处在第一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处在第二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较稳定。处在第三境界的夫妻,很少见到有离婚的。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白头偕老的人,一生基本上都结三次婚。

第一次是在饭店里,在亲朋好友的恭喜和祝福中,与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

第二次是在家里,两人经过几年磨合,互相与对方的习惯结婚。

第三次是在家族里,与对方的各类亲情结婚。

第二次和第三次结婚与第一次相比,有很多的不同。没有隆重的婚礼,也没有亲朋好友来祝贺,唯一在场的是双方的默契。

真正的婚姻,往往都是发生在最后的两次。

现在好多人结婚两三年就离婚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原因就是没有把自己的婚姻从第一重推入到第二重境界。

大家都知道,沸腾的水能杀灭细菌。热恋和沸水一样,也能杀灭当事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那些热恋中完美无缺的白马王子和小鸟依人的姑娘,进入婚姻这杯不温不火的水之后,缺点和不足会像细菌一样重新回来。

这时你必须跨入婚姻的第二重境界,和他(她)的习惯结婚,接纳和包容他(她)的缺点和不足。否则,婚姻之花就会因为根系过浅而枯萎。

跨入第二重后的婚姻是甜蜜和温馨的,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宽容和互补。然而,婚姻的温馨并不能代表婚姻的稳固。稳固的婚姻还需要第三次升华,那就是与对方的各类亲情结婚。

也就是说,把你对他(她)一人的爱扩展到他的父母和亲友,并且在这种爱中,对婚姻有了智慧的领悟:你的另一半不但属于你,他(她)还属于他的父母和朋友,甚至还属于他(她)自己。婚姻一旦进入这种境界,也便进入禅定的状态,想分开都非常难。

在爱情的世界里,许多男人往往误解婚姻就是娶一个女人,而忽略了还要娶过来女人自身的追求,以及女人身后的背景。许多女人误解婚姻就是嫁给一个男人,而不知道还要嫁给这个男人的习惯和性格,以及这个男人背后的家族。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看到了不少破碎的婚姻。

表扬的三重境界 篇7

由实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来看, 育人亦如此。教育需批评, 但更需要表扬和鼓励, 要想把学生塑造成你想象中的样子, 需要的可能不是批评, 而是表扬和鼓励。教育的本质也许并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 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表扬是艺术, 也是学问。如何对学生进行表扬呢?我认为表扬有三重境界。

第一、善于发现优点, 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很明显, 老师能发现学生的优点, 并能及时、恰当地给予表扬, 此乃表扬的第一境界。

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字写得美观漂亮、作业认真、劳动积极、遵守纪律等, 这些都是学生明显的优点。语文、数学学习成绩较差, 但在体育、音乐、绘画方面有特长, 同样是高智商的表现。对于学生这方面明显的优点, 我们也应该看到, 并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表扬和鼓励。

实践中, 我把黑板的一角开辟成赞美角”, 学生不论在哪方面表现好, 我都能及时表扬, 并写在“赞美角”里。你会发现在“赞美角”里出现的学生一整天都会拥有好心情, 而且精神饱满, 表现特别好。

第二、善于放大优点, 不吝啬表扬。学生的优点不明显, 老师能做到放大学生的优点, 并不吝啬表扬, 此乃表扬的第二境界。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突出, 体育、音乐、绘画等方面也没有特长, 表现得平淡无奇。这就要求我们用全面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 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事实是, 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 作为老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并把这个闪光点放大。比如:有的学生字写得不好, 但和昨天相比有了进步;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 但较以前进步了。对于这些看着不起眼儿、认为不值得一提的微小的进步, 加以放大, 并给予表扬, 对学生来说如沐春风。这样的表扬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终生。

第三、善于制造优点, 巧妙表扬。学生没有优点 (事实上没有优点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 老师能帮助学生制造优点, 并能巧妙地给予表扬, 此乃表扬的第三境界。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 经常不完成作业, 违反纪律, 且屡教不改, 的确是没有优点可言。这些学生往往受到的批评多, 指责多, 打击多, 表扬和鼓励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对于这样的学生, 优点就是他们夜航中的明灯, 如果老师能帮助他们制造优点, 并加以表扬, 无异于为他们点亮一盏明灯。

对于找不出优点、又急需转化的学生, 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帮助做事, 制造优点, 然后巧妙表扬的方法, 以激励和鼓舞学生。

教师的三重境界 篇8

教师专业境界主要是指教师对自身专业活动的理解程度,怎样看待专业活动,它不仅仅是指专业态度,更关键的是强调教师自觉、深刻地把握、理解专业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分为教师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其核心要素是学习。

1. 教师型教师。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型教师”是“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拥有一定量的展开教学的前提性知识,如,特定的学科知识,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面临课堂教学情境的经验性知识等;“教师型教师”是能够“站稳三尺讲台”的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技能,有组织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型教师”还是“不误人子弟”的教师,能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地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2. 科研型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在固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

科研型教师是指有较强的科研兴教的意识、掌握相关的科研理论、具有较为完备的科研操作技能的教师。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一个通用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公式:教学经验+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所以,教学反思是科研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科研型教师能及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学反思能有效地实现教师由“教师型”向“科研型”的转化。

3. 专家型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追求,就是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专家型教师是指具有某种教学专长的教师,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专家型教师比一般教师具有更明确而丰厚的学科知识体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明了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案例知识,并具有优化本学科知识的能力。

专家型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富有教学的策略和教学的机智,更有灵活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充满教育教学的智慧,善于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高效地解决问题,并取得出色的教育教学效果。

此外,专家型教师还应该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专家型教师由于教学实践的丰富、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同行对其教学风格及成绩的认可,因此,自信心不断增强,教师的角色形象也日臻完善,有学者之风范。

二、教学三境界

教师工作的核心是教学,是教书育人,即所谓“教好书、育好人”是也。尽管从事的同样是教书育人的工作,但其中仍有境界高下之分。

第一层次是讲课。课堂教学是必定要传授知识的,但不能就事论事地“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如果教学仅仅是以单纯的传授现成知识为主,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不顾学习欲望的激发,几乎没有对学生的教育和热爱,那么,这样的教师进行的教学只能进入第一层次———讲课。“讲课”有“四项基本原则”,教学方法基本借鉴,备课基本照抄教参,上课基本宣读教案,内容基本传授知识。

第二层次是讲学。有了一定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善于做教学的有心人、懂得思考的教师,就可以从机械刻板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仅追求教学的技艺和智慧,而且力图使其教学超越知识、超越教材、超越课堂,使学生得到全面培育、和谐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教学的策略、方法的传授、思维的锤炼、兴趣的激发,即教学不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想方设法使“学生带着知识走向教师”。

第三层次是讲道。既教书又育人,这是教师的两项最基本的本职工作。“讲道”,就是教学时,既要传授相关的学科知识,也要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方法和思维,还要注重学习欲望的激发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育,要做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走向方法、走向人”,从而把“学科教学”提升到“学科教育”的境界。

三、精神三境界

记得早在2005年的时候,有一次和一名特级教师交流,这名特级教师针对当时教师的现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有人把教师当副业,有人把教师当职业,还有人把教师当事业。这句话时至今日,我仍记忆犹新。因为它不仅道出了教师不同的工作态度,更道出了教师所追求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精神境界。

的确,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从递进的角度和教师的追求来看,教师不应该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仅仅当作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和手段,更不应该把它当成副业,而应该把它当作事业来追求。

当然,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谋生”是其显著特征,教师把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作是在社会上维持自己生存的、相对稳定的、有酬劳的专门性工作,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又不能仅止于此,教师还应该有专业发展的追求和渴望,要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成既能教书育人,又能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专门职业。所以,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还用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把教师当成是谋生的职业,并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这尚且是一个合格教师的表现;而不务正业、把教师当副业,慵懒散漫、敷衍了事,这样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随着教师职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日益“吃香”,把教师当副业的现象逐渐少了,但客观地说,尚未完全消除。

师者幸福的三重境界 篇9

一重境界——幸福是付出后收获的纯真与崇敬

爱优生易, 爱差生难, 我也不可避免地喜欢那些聪明可爱的学生。能一视同仁爱所有的孩子, 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二十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 光有爱是不够的, 还要爱得到位, 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小极就是这样一个捣蛋大王, 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差, 肢体语言丰富, 喜欢激惹别人, 喜欢恶作剧, 喜欢莫名其妙地笑……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每次做错事, 他要么死不开口, 要么结结巴巴, 要么莫名其妙地笑。他的妈妈也苦于无法调教, 无奈之下只得向我求助。

面对同学的投诉和家长的无助, 这个烫手的山芋我无处推卸。对于他, 我什么方法都用了, 但似乎招招失灵。我甚至对他失去了信心, 但一想到家长充满期望的眼神, 我又给自己打气, 既然能做孩子一天的老师, 那就与孩子有一天的缘分, 我不能放弃他, 我一定能找到打开他这把“锁”的钥匙。

在讲《蒙娜丽莎的微笑》一课时, 我布置孩子课前搜集资料。上课时我让他们欣赏这幅名画, 交流感受。“老师, 蒙娜丽莎十分端庄漂亮。”“我觉得她像真人一样。”孩子们争相发言, 小极的手也高高举起:“蒙娜丽莎没有眉毛!”一语惊人, 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看着小极答非所问、乐不可支的样子, 我非常恼火。“你为什么答非所问?”我怒气冲冲, “你上课嬉皮笑脸, 是想搞恶作剧, 搅乱课堂秩序吧?”我说话有点尖刻, 可是我真的这么想。也许被我的怒火吓怕了, 他一言不发。

晚上, 手机响起。“老师, 我是馨馨, 蒙娜丽莎真的没有眉毛!”“真的吗?”“我查过资料了, 因为化学原料褪色的缘故……”一瞬间, 我的心中五味杂陈, 对小极课堂上的唐突,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啊, 爱表现自我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小极他只是想发布一下他发现的“新大陆”, 而我却武断地认为他是想扰乱课堂秩序。作为老师, 我怎么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小极?我真的错怪他了……

第二天, 我走到他身边悄声说:“小极, 你是不是提前查阅资料时知道蒙娜丽莎没有眉毛?”“恩。”“老师误解你了, 你是个爱动脑筋, 善于发现的孩子。老师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好吗?”“嗯。”似乎我的真诚感染了他, 他郑重地点点头, 眼神里充满惊讶。

抓住这个契机, 我经常表扬他善于思索, 善于发现, 他预习和搜集资料更加主动积极了。也许是找对了打开小极心扉的那把钥匙, 我发现他的一些负面行为日渐弱化, 甚至减少, 与伙伴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上课时, 他的小手举得更高了。

三八节那天晚上, 我打开手机, 一则短信映入眼帘:“老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 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小极祝您节日快乐!”我的心中感到一种奇异的温馨, 似乎看到一朵向着阳光绽放的花朵, 听到它花开的声音!原来当我用智慧和爱心浇灌孩子稚嫩的心田, 付出爱心之时, 孩子注定会以同样的爱心回报我。

爱是双向的流动, 付出必有回报!每到节日, 一张张贺卡, 一条条短信, 一束束鲜花是我的幸福;每到毕业, 那份依依不舍是我的幸福;每当置身车水马龙的街头时, 忽然有人大声喊着“王老师”, 那发自内心的呼喊, 那久别重逢的欣喜, 让我幸福……这样的幸福真是太多了, 这幸福是孩子们纯真的爱, 是心底里的崇敬, 不掺杂质, 更不含尔虞我诈, 作为老师, 难道有什么比赢得学生的心更让人幸福的吗?

二重境界——幸福是携手时赢得的信赖与理解

如何形成有效的家校合力, 是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作为班主任, 总会遇到家长不理解之处。每当这时, 我总是先向内找, 如果是我的原因, 我会真诚地与家长交流;如果不是, 我也不与家长有冲突, 而是耐心沟通, 直到家长满意为止。

每接手一个班级, 我都通过电话、QQ、家访等形式, 推心置腹与家长交流, 从情感上打动家长, 与家长建立朋友关系。在家长需要帮助时, 耐心为家长答疑解惑, 积极地指导家长进行亲子沟通和交流;利用家长会讲班级存在的问题, 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开展家长进课堂、举行圣诞联欢会等活动, 增进家校感情。特别关注与家长交往的每个细节, 小到孩子生病时提醒家长按时给孩子服药, 大到真诚架桥使家长间的误解冰消雪融, 时时处处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尊重与诚意。

沟通顺畅使家长对我更加信任与支持, 班级工作得心应手。班上的饮水机坏了, 周末我在班群提醒家长为孩子准备保温杯带水喝, 没想到周一就有家长送来爱心饮水机;圣诞联欢时, 从买礼物到订酒店, 全是家长志愿者一条龙服务;运动会上, 家长志愿者亲自指导, 使我们取得了一个难忘的级部第一名。

每当在博客上读到家长的肺腑之言, 我都感到心与心的贴近。“我深知老师的辛苦, 尤其是班主任更辛苦。班主任就是妈妈的角色, 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付出关心和爱心。工作琐碎而平凡, 但真的很伟大。真心感谢王老师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 依然组织了那么成功的家长会。从会议环节到内容安排井井有条, 丰富而注重实效……孩子的成长凝聚着你们的汗水, 你们为孩子真诚的付出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祝你们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信赖与理解,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体检后我做了一个手术, 怕学生分心, 我没有告诉学生实情, 关了手机, 静静地在家休养。“咚咚……”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破了我的宁静。谁呀?我从猫眼里向外望, 一下惊呆了, 七八张可爱而熟悉的小脸蛋, 更让我惊讶的是后面还有几个家长大朋友。“你们怎么知道我家住在这里呀?”“老师, 我们找你好辛苦, 一个楼洞一个楼洞敲门……”“王老师, 孩子们可着急了, 听小芳说你大概住这个方向, 你怎么不跟我们家长说一声, 你孩子这么小, 他爸爸工作那么忙, 我们打把手, 帮你照顾孩子也好……”班长铭的妈妈关切地说。几个家长也说我不该保密。接过铭手中高高举起的花篮, 我看见花中的卡片上写着:“有人说老师就像一台永远不停止的机器, 但我说老师像一根蜡烛, 燃烧自己, 照亮我们。老师, 您快点好, 我们想念你……”看着这美丽的牵挂, 听着这亲切的问候, 一瞬间, 我心潮腾涌。一向总以为是我在付出, 可是今天我突然想感谢这次生病, 让我品尝到被孩子和家长们共同关爱的滋味, 这爱让我幸福……

三重境界——幸福是不断成长时获得的充实与认可

网络时代信息瞬息万变, 我深知自身素质的提升才能适应孩子的未来发展。除了专业知识, 还应具备心理学知识。我把心理学当作必修课, 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 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以致用, 用心做孩子的良师、家长的益友。

多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 我深知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前期, 叛逆、躁动。得益于心理咨询师培训, 我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和看问题的视角, 全心接纳所有孩子, 把出现的问题当课题来研究。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心理辅导, 让每个孩子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建立心灵档案, 特别关注典型特殊的个例, 进行跟踪辅导, 做孩子身心成长的导航员。

在一次绘画辅导时, 成成的画面充满暴力, 让我心惊。我约他单独谈话, 听他讲这幅画的故事, 寻找原因。孩子的攻击行为除了表象, 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我和他爸爸沟通, 他爸爸说:“小时候孩子由老人带, 娇生惯养, 自己工作较忙, 不听话就打……”我就这幅画和他分析交流:老人的溺爱、爸爸的错爱, 让他的攻击性行为由最初避免被伤害, 转为武力保护自己。面对父亲的暴力, 他不敢正面宣泄, 就转向对弱者施暴, 以达到宣泄和平衡。不用我多说什么, 他爸爸就向我求教方法, 我开出两个字的菜单:沟通。每天与孩子聊天20分钟, 既能融洽父子关系, 又能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了爸爸的积极关注, 成成和伙伴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情绪也平静了许多。同时我通过沙盘游戏和悄悄话谈心, 疏导他内心的冲突, 教给他情绪调控的方法。

不嫌弃, 不放弃, 无条件接纳每一个孩子, 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灵成长, 半学期来成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班级工作也得到家长认可, 我被评为古小爱心教师, 我体会到了教育的幸福!

最难忘的是今年5月份第一次以专家身份参与全市家庭教育广场心理咨询活动。一上午活动现场异常火爆, 超乎想象。可以说我一分钟也没浪费, 精神高度紧张, 大脑高速运转, 仿佛调动了之前所有的知识储备。尽管说得口干舌躁, 尽管对有的家长的问题回答还不够完美, 但听到家长还在问:“下午还有没有咨询活动?”望着家长满意的笑容、豁然开朗的表情, 听到动情的“谢谢”声, 那一刻, 我的心里是一份被认可的满足感, 感到学有所用真好,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助人自助, 给比拿快乐!领导给予我们高度评价, 说我们是做积德的大好事, 可能挽救了很多家庭, 我为能帮助更多的家庭而内心愉悦。

通过参加心理学培训, 我觉得, 学得越多, 发现自己懂得太少。我开始了读书成长之旅, 不断剖析和认识自己,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增强职业幸福感和人生幸福感。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 更是孩子幸福的引路人。拥有阳光心态、健康心理和专业知识, 让我更能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引领他们快乐成长,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一切。让自己教过的孩子都拥有幸福的能力, 那才是一名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学校管理的三重境界 篇10

第一重境界:管理是让被管理者人人必须尽责。学校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明确的岗位、明确的任务和明确的职责规定性。因此, 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是基本要求。

要让教职员工人人必须尽责, 我们应该注重依法治校, 注重目标达到, 注重过程监测, 注重效率提高。例如, 有的学校实行“五三四”管理模式, 即“五定”:人定岗、岗定责、责定绩、绩定分、分定奖;“三管”: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考核管理;“四有”:有章可遵、有序可循、有法可取、有效可鉴。实际上, 这个模式是一个目标过程效果考核的管理模式, 管理中达到了人人必须尽责的目的。

目标过程效果考核模式以科层管理理论以及科学管理理论为理论支撑, 它强调目标制定、责任落实、绩效考核、激励鞭策。这种模式对于提高教职员工的责任感有实际意义,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校短时期内迅速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任务第一、责任第一、绩效第一容易造成职业倦怠, 这是学校管理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 我们的管理需要第二重境界。

第二重境界:管理是让被管理者人人主动尽责。学校中的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工具人, 最主要的还是社会人。他们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人际关系、人际环境、人际氛围是我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需要高度关注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产力。研究人际关系, 特别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规律尤为重要。

要让学校管理达到第二重境界, 使每个人都能主动尽责, 我们可以借鉴行为科学理论中的社会人理论、士气理论、非正式群体理论、人际关系型领导者理论, 注重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注意鼓舞教职员工的士气, 重视发挥人际关系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

要让学校管理达到第二重境界, 使每个人都能主动尽责, 学校要充分调动每一个教职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励大家和谐相处、精诚合作、比先争优、敢创一流。例如, 有的学校长期开展“五子工程”, 即高度重视为师生员工专业成长搭台子、立梯子、抬轿子、竖牌子、吹号子。实际上, “五子工程”具有行为科学管理的元素, 它营造了一个激励“人人积极向上, 人人和谐进取, 人人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学校办学有理想、有活力、有成就、有影响就不足为怪了。当然, 要让教职员工保持不竭的动力和不懈的努力, 学校管理还需要进入更高一重境界。

第三重境界:管理是让被管理者人人快乐尽责。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 各种需求之间, 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 将决定个体发展的境界或程度。马斯洛认为, 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 由低到高, 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等级的需求。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 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 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 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 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学校管理只有让师生员工自我实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他们才会认真履责、喜不自禁。这应该是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有的学校为了鼓励教师和学生自我实现, 倡导教师“三立”, 即立德、立功、立言;期待学生“三成”, 即成长、成功、成才。“三立”与“三成”显然是希望教师和学生有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 它是一种理想、一种期望, 甚至是一种愿景, 但是, 它会让师生充分体会到自我实现的人生快乐。

上一篇:沼气厌氧工程下一篇:感恩与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