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塔瓦河》

2024-06-19

《伏尔塔瓦河》(精选十篇)

《伏尔塔瓦河》 篇1

列斐伏尔作为空间理论研究的先驱人物,他的空间思想为其后空间研究提供思想源泉与理论价值。列斐伏尔将空间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以往“空洞化”的空间赋予社会属性。空间实属社会性,“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 ;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所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2借此,列斐伏尔的空间不再是人们一直所忽略的无生机的空洞化的物理或地理空间,而是容纳着社会关系与社会生产的空间形式。列斐伏尔所提出的“空间的生产”实则具有双重含义 :空间性生产和生产性空间,即强调空间的本体论性质。空间中不仅存在生产实践行为与社会关系,同样个体生命在空间中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可以再生产出空间。“在创造和存在行为中,空间得以现身并蕴含其中”。3这就体现出空间本体论特性。空间本体论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空间的理解更加深刻化,消除以往人们对空间所持有的偏见。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将空间分为三种形式 :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空间实践”是指空间自身的实践,可从空间本体论的两个方面空间性的生产和生产性的空间来理解。空间既是实践行为的具体场所,也是一种具体的实践产物。所谓表征,“是赋予事物以价值和意义的文化实践活动,是运用物象、形象、语言等符号系统来实现某种意义的象征或表达的文化实践方式”。4列斐伏尔认为,“空间表征是指特定的社会实践空间所凝聚几点的构想性、观念性和象征性的意识形态空间”。5空间实践能够反映空间的物质特性,而空间表征则表示精神层面的想象空间。表征空间则将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是物质与想象完美结合的空间形式。

列斐伏尔同时还提出具有空前意义的空间政治学思想,将空间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列斐伏尔提到 :“空间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6 空间始终与政治性、策略性紧密相连。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已成为国家统治人民的重要政治工具。国家利用空间对各地区进行分层管理。空间的分层化管制既是对社会阶级的区分化管理。劳动阶级者永远处于被忽略的空间之中。因而空间是种政治场域,具有政治属性。空间中往往存在政治斗争—阶级与权力之争。空间是政客们进行政治权力之争的场域和工具。资本主义者正是利用空间进行资本生产活动,将生产空间同时变成资本主义实行政治经济权力的摇篮。空间因此转变为一种政治产物。

伏尔塔瓦河教案doc 篇2

教学目标: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

2.启发、引导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 3.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1.听辨西洋乐器;引导学生形象思维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课欣赏了四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二.分析作品

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所作的最为被 人们接受的作品。1874年在捷克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期着主导的统一的作用。而森林狩猎的音乐乡间婚礼的民间波尔卡与主题音乐有机的结合。乐曲最后转为E大调,显示了沃尔塔瓦河流向布拉格的更加壮阔于气势雄伟。这首《沃尔塔瓦河》在音乐会上经常作为单曲单独演奏。

2.介绍《伏尔塔瓦河》的背景

捷克位于东欧内陆,捷克境内有一条河流——伏尔塔瓦河,它横穿捷克首都,是捷克最长的河流,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

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介绍曲作者;斯美塔那,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

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其代表作六首内容相关又各自独立的交响诗,组成总称为《我的祖国》的管弦乐套曲。

这六首单独的乐章分别为:《维谢赫拉德》、《伏尔塔瓦河》、《莎尔卡》、《捷克的田野和森林》、《塔波尔》、《布朗尼克》。它们不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捷克的热爱,而且有着深沉而广阔的历史感和对大自然的美丽抒情。

4.介绍乐曲内容。音画交响诗《 沃尔塔瓦河》是整部交响诗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尤其是沃尔塔瓦河主题深刻地融入了捷克民族的情感和意志,成为捷克民族的象征。这首交响诗所体现出的交响音乐写作技法、民族艺术色彩与个人风格特征,连同整部套曲一起为捷克音乐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它细致而优美地描绘了源自波希米亚森林 的一股清凉一股温暖的两股泉流,波动起伏着,潺潺而来,在晨光下汇合成宽阔的伏尔塔瓦河,时而汹涌,时而蜿蜒地继续流向下游,流经一处处山谷、村庄、牧场......成为交响音乐中的典范之作。

5.分乐段欣赏,体会每段标题音乐描绘的画面,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得?并引导学生听辨乐器的音色。

(1)伏尔塔瓦河的源头。(长笛,黑管,大提琴)

(2)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弦乐,管乐,三角铁)

(3)林中狩猎。(圆号,小号,大管,双簧管,弦乐,打击乐器伴奏)

(4)乡村婚礼。(弦乐为主,三角铁)

(5)月亮和水仙的舞蹈。(长笛,弦乐,竖琴)

(6)伏尔塔瓦河主题再次出现。(弦乐为主,全乐队演奏)

(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长号,大鼓,定音鼓)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乐队齐奏)

6.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听赏音乐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这节欣赏课,我们了解了捷克及其境内的伏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得祖国》及其第二首《伏尔塔瓦河》“交响套曲”。

在听辨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作曲家融汇在作品中对祖国的深情。

《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篇3

欣赏交响曲《伏尔塔瓦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音乐中的歌颂和赞美之情,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2、知识与技能

能背唱“伏尔塔瓦河主题”的旋律;能根據音色听辨判断乐曲中使用的常见西洋乐器(如长笛、圆号、弦乐、定音鼓等)。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运用启发、互动、讨论等手段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会乐曲所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互动法、练习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

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启发学生感知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的爱国热情。

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对乐曲整体结构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世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世上最动人的诗篇歌颂的是祖国永恒的春天;世上最神圣的情感抒发的是对祖国真挚的爱恋。每个人都像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祖国,音乐家们用美妙的音符谱写着不朽的旋律,讴歌和赞颂着自己的祖国。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谱写了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本节课,我们就完整欣赏《伏尔塔瓦河》,感受伏尔塔瓦河沿岸如画般的自然风光,体会斯美塔那心中的爱国热情。

二、新课教学

1、捷克与伏尔塔瓦河

捷克是中欧地区的一个内陆国家,领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人口有1052万。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最长的河流,全长435公里,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件出示伏尔塔瓦河地图及沿岸的美丽风光图片)

2、斯美塔那与《我的祖国》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的代表作,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作品共分六个乐章:

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

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克的伏尔塔瓦河的风光。

第三乐章《沙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

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

第五乐章《塔波尔》和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

(课件出示斯美塔那肖像及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简介)

其中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西洋乐器与主题旋律

欣赏《伏尔塔瓦河》之前,请同学们先复习或者巩固对西洋乐器的认识和音色的了解。

A西洋乐器简介:(课件出示)

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等

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鼓,钹,锣,三角铁、响板等

B与乐曲欣赏相关的部分西洋乐器音色听辨(乐器音频与乐器图片连线):

长笛、单簧管、小提琴、三角铁、竖琴、小号、圆号、定音鼓等。

(课件出示乐器音色音频及乐器图片)

C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欣赏(时长约1分48秒)。

欣赏剪辑的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片段。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并请说出你所听辨出的西洋乐器有哪些?(课件出示主题旋律及问题答案:小提琴、管乐、三角铁)

4、分段赏析

通过欣赏、讨论,引导、启发学生感知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总结出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及其表现作用。

第一段:两个源头(引子)

在浓郁的波西米亚森林中有两股泉水喷涌而出,一股温暖而波涛汹涌,另一股冰冷而缓缓流淌。它们汇合在一起奔流而下,形成壮阔的伏尔塔瓦河。(课件播放第一段音乐,欣赏完后启发学生感知作品中两个源头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来表现的?——长笛、单簧管)

第二段: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

这段是歌颂性的旋律,是作曲家心中对伏尔塔瓦河的赞美,旋律为八六拍子,优美流畅。(课件播放第二段音乐,欣赏完后启发学生感知作品中主题旋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来表现的?——弦乐主奏,小提琴声部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旋律线的走向是?——低——高——底。)

第三段:林中狩猎

河水沿着波西米亚峡谷蜿蜒前进,悦耳的水声中融入了突如其来的狩猎者的号角声。圆号齐声奏出嘹亮的号角式音调,与小提琴声部的流水音调交织在一起,人们仿佛见到在河边茂密的丛林中正进行着一场紧张而热烈的狩猎活动。(课件播放第三段音乐,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大管、双簧管及弦乐器、打击乐器)

第四段:乡村婚礼

快乐的波尔卡舞曲,纯朴、明朗、典雅、活泼,描写了村民们举行乡村婚礼的情景。(课件播放第四段音乐,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弦乐为主,乐队全奏,三角铁)

第五段:月下水仙的舞蹈

夜幕降临,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翩翩起舞,悠扬地歌唱。(课件播放第五段音乐,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民间神话传说,旋律色彩朦胧,宁静而又神秘,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分别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大管描绘暮色降临、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月亮的主题、长笛描绘水波荡漾和水仙的优美舞姿,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

第六段:伏尔塔瓦河主题再现

伏尔塔瓦河继续奔涌向前,逐渐紧张起来的旋律,预示着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课件播放第六段音乐,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弦乐为主,乐队全奏,三角铁)

第七段:圣约翰峡谷

这段音乐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河水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预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课件播放第七段音乐,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木管、长号、圆号、小号、大鼓、定音鼓齐上阵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第八段:宽阔的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冲出峡谷、继续奔腾,更加波澜壮阔。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谢维格拉德城堡。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课件播放第八段音乐,作者用了些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形象?——乐队全奏)

尾声:伏尔塔瓦河奔向远方

音乐逐渐平息,伏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课件播放尾声音乐)

三、拓展

1、听赏全曲,创作图画(全曲时长约11分45秒)

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构思一幅美妙的图画,并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课件播放全曲,引导学生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并展示和给予简单评价)

2、哼唱主题旋律

课件出示主题旋律曲谱,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谱哼唱。(巩固对《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的记忆)

四、小结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 篇4

列宾 (ИльяЕфимовичРепин, 1844—1930) , 是俄国19世纪后期的俄国现实主义绘画主要的代表之一。

列宾在所有作品的创作中, 总是认真写生, 寻求最具典型性的环境和人物形象, 一丝不苟地描绘、推敲, 因而他的作品显得极为生动感人, 为俄国风俗画增添了新的语言, 被誉为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十月革命后, 列宾居住的故乡——俄国边境省份哈尔科夫省的楚古耶夫镇, 因签署“苏芬条约”划为芬兰领土。列宁曾多次写信请他回到祖国, 但终因年老力衰而未能成行, 直到1930年9月病逝故乡。

列宾也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家, 他把肖像画称作“最有现实意义的绘画体裁”。他为同时代的名人作了一系列出色的肖像。列宾的肖像画-克拉姆斯科伊1882。

在一系列肖像画中, 最杰出的是《穆索尔斯基肖像》、《斯塔索夫肖像》、《托尔斯泰肖像》。还喜欢用轻松、欢快的笔调描绘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诸如《蜻蜓》、《休息》、《秋天的花束》等, 实际上是一种类似风俗画的肖像画

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创作背景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 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 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 阳光酷烈, 沙滩荒芜, 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 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纤夫共11人, 分为三组, 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 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 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 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 使气氛显得惨淡, 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在19世纪60年代, 俄国的农民运动虽然风起云涌, 但国内的农奴制残余依然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平民知识分子参加的强大的民主解放运动, 终于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2月宣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可是, 根深蒂固的封建剥削势力丝毫没有让步, 俄国农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得到改善。

1869年, 还在学生时代的列宾去涅瓦河野游, 看到了一幕使他吃惊的景象:远处一些黑黑的、闪着油光的东西在向前爬动, 渐近之后才发现, 原来是一群套着绳索在拉平底货船的纤夫。那些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形象使他感到震颤。涅瓦河上纤夫的沉重劳动也引起了列宾的同情, 从那时候开始, 他就想描绘一幅表现纤夫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的作品, 以提示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对社会的不平。1870年夏季列宾与同班同学华西里耶夫 (他后来也画过有关纤夫的画) 再次去伏尔加河旅行写生, 典型的俄罗斯风光和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为了创作这幅画, 列宾花了3年时间, 作了两次伏尔加河之行, 和纤夫们交朋友, 对纤夫生活作了长时间的观察, 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写生, 最后终于完成这幅享誉世界的佳作, 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3、《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赏析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 也是他的成名作。在这幅画的构图上, 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 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 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 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 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 空间空旷奇特, 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 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 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 这对画旨的体现, 情感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

被烈日炙烤得焦黄的河岸上, 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 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 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 眼睛深陷, 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 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

走在最后的纤夫低着头垂着手, 麻木地随着队伍向前挪动, 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 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 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 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 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头紧勒的纤绳, 毕竟年轻, 还不甘心忍受这样的苦楚。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 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 在他们身上剩下的, 唯有贫苦、艰难与无奈。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 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 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

为了描绘沙皇统治下俄国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 他在毕业前曾两度到伏尔加去, 对纤夫的生活作了长期的观察, 画了许多速写, 熟悉并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生活经历。在经过反复推敲和长时期的酝酿之后, 列宾笔下的纤夫们, 既是苦难的生活底层的人们, 也是有毅力的生活的强者。在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 使11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刻群像, 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画面上对伏尔加河的景色作了很好的布局, 使这幅尺寸不很大的画面具有宏伟深远的感觉。它不仅揭示了现实的矛盾, 同时肯定了社会的积极力量, 使俄国风俗画增添了新的语言。

摘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 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 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 阳光酷烈, 沙滩荒芜, 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 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纤夫共11人, 分为三组, 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 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 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 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 使气氛显得惨淡, 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关键词:《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批判现实主义

参考文献

[1]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俄罗斯历史油画1000例》广西美术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3]《人物技法-俄罗斯油画名家精品高清晰油画展示与学习》广西美术出版社

交响音乐名著欣赏——伏尔塔瓦河 篇5

——《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由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捷克新音乐之父)创作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则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斯美塔那于l874到l879年间创作了划时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这是一部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该曲共有六首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乐章组成的交响诗,构成了对民族历史的缅怀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我的祖国》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以不同的乐器盒节奏以及相互之间的巧妙配合,塑造了许多不同的音乐形象,营造了了一幅幅诗一般的意境,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在《我的祖国》交响诗中,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最优秀的篇章。它将神秘的历史化为一种内在节奏和民族精神竞在斯美塔那无声的世界里复活了。其实,斯美塔那已经把自己化为波希米亚民族一部分,把交响诗当成一种民族精神的隐喻和象征。

乐曲一开始,表现两股清澈的泉水从山涧涌出:一股寒流,一股是暖流。寒流由长笛的音色和上行波动的音型奏出。不久,单簧管以温暖的音色携下行波动的音型进入,表示暖流前来汇合。与此同时,小提琴清脆的波奏、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飞溅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辉。两条小溪欢悦地向前流淌,渐渐地,水流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最后终于汇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主题由一个宽广的、律动性很强的旋律来表现,由全体乐队演奏。这支旋律接近捷克民歌,它朴素、抒情,蕴含着作者炽热的爱,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向前翻滚、奔腾。河水经过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采用狩猎的号角声和乐队浓重厚暗的音响来塑造森林的形象,同时印发人们对阴暗、广袤和神秘莫测森林的联想。号角的主题由小号和圆号奏出。转瞬间,号角声在伏尔塔瓦河水的喧嚣声中消失。一个乡村民俗场面出现了,这是捷克民间舞曲波尔卡的乐声,表现热闹喜庆的乡间婚礼。乐声渐渐远去,静谧的夜幕降临了。月光下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音乐中,长笛和单簧管奏着起伏波动的音型,竖琴拨响串串琶音,圆号以极其微弱的力度在长音上爬行,在这迷迷朦朦、水波荡漾、阵阵涟漪飞溅的背景下,小提琴在高音区咏唱出晶莹优美的象征水仙女的主题。

伏尔塔瓦河水继续向前奔流,当它穿越圣·约翰峡谷时,巨浪猛烈的冲击着石头、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这里的音乐没有旋律,只有紧张、阴暗、严峻的音响在不断增涨,铜管乐器和定音鼓的加入,使音乐更加凶险。

河水终于冲出了险滩,这时速度加快、力度增强,音乐骤然明亮、坚定,伏尔塔瓦河主题由原本柔和、暗淡的小调式转为明朗的大调,它波澜壮阔、满载胜利的喜悦向前奔腾。

最后,伏尔塔瓦河来到了离布拉格不远的城堡—维谢格拉德,所有的管乐器高昂地奏出这来自第一首交响诗中的古老城堡的主题,象征着捷克民族历史的悠久。

滔滔河水依旧向前奔流,并渐渐地消失在远方。

斯美塔那在这首作品中放弃了传统音乐所要求的单一主题的原则,而代之以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他采用近似回旋曲的形式,以象征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的伏尔塔瓦河形象作为乐曲的基本主题,并通过它把穿插其中、徐徐呈现的许多生活画面加以贯串统一。

《伏尔塔瓦河》这首交响曲中,运用了不同的乐器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1)伏尔塔瓦河的源头: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

(6)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 动机;乐队全奏。感谢斯美塔那用不同的乐器和节奏一届相互之间的巧妙配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个的诗一般的意境。这首乐曲时而优美深情,时而气势磅礴宏伟,音乐情感丰富,形象鲜明生动,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听众感受到捷克那壮丽的山河和她那光辉的历史。从音乐中还能使人深切的感受到斯美塔那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以及高超的音乐作曲技法。

《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我的祖国》作于1874一1879年间,这时斯美塔那已遭到耳聋的极大不幸,他一面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面忘我地讴歌祖国光荣的历史,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这是一闕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在乐曲的引子里,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而现了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音不时出现,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银辉„„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时而又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沃尔塔瓦河流过了茂密的森林,猎人的号角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在森林中回响着。这段音乐表现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一往无前。沃尔塔瓦河流过了村庄,岸边传来了轻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载歌舞地举厅婚礼。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舞曲的回声逐渐消散,音乐也逐渐转弱。木管乐器宁静柔和的鸣响中,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优美动人虚无飘渺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缓地奏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的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朦胧的月光倾泄,沃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黑夜将逝,表现沃尔塔瓦河的基本主题在黎明中出现。音乐渐强,乐队的全奏,铜管乐肆虐的喧嚣,木管乐尖锐的啸叫,描写了河流在圣约翰湍滩,峡谷中所形成的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陡崖峭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终于,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意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充满了欢乐利力量。沃尔塔瓦河流过了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城堡,第一首交响诗中史诗般的“维谢格拉德”主题两次响起,这个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伟大和光荣,整部交响诗集也有机地贯穿在一起。最后,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流向远方„„仿佛是将军的得意忘形常常使舞步踏错了拍子,整首乐曲力度偏重,暗示舞步如操练一样,震得地动山摇,结束的和弦硬朗,爽快,是将军至情至性的幽默感。

从来没有一首曲子像这样细腻的描写一条河流,它让捷克人引以为傲的沃尔塔瓦河更富灵性。

乐曲为e小调 6/8拍子自由曲式,全曲由引子及六段音乐加尾声组成。

引子.先由两支长笛互相衔接奏出波动的音型,不久又加入两支单簧管以同样奏法奏出与长笛反向流动的音型,描写了沃尔塔瓦河由数条小溪溶汇而成:

第一段是单三部曲式,小提琴深情地奏出贯穿全曲的主要主题——沃尔塔瓦河主题:

中间部主题转为G大调,使音乐更加雄壮、明朗。再现时又通过主题的大小调交替.把情感的浪潮步步向前推进。

圆号和小号奏着狩猎的号角声,象征着沃尔塔瓦河正流过一片茂密的森林,C大调:

由小提琴和单簧管奏比经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村民在举行婚礼的欢闹场面,C大调、2/4拍子:

音乐逐渐转弱,管乐宁静柔和的和弦恰似夜幕徐徐降临,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优美动听的慢板旋律,好似水仙女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降A大调、4/4拍子:

黑夜逝去,沃尔塔瓦河主题在黎明中出现。

乐队运用宏大的音响,描写了河水在经过斯维特扬峡谷时所形成的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烈地冲击着岩石崤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构成一幅惊心动魂的景象。终于,滔滔河水冲出险境,景色拥然开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由开始时的e小调转为明朗的E大调出现,它显得更加宽广妩媚动人。

尾声中出现了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一乐章中“维谢格拉德”(现捷克首都布拉格前身)动机,这史诗般庄严的主题,象征着捷克的光荣历史,E大调、6/8拍子:

伏尔加河回响 篇6

201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展览,在北京引发了一次久违的“俄罗斯文化”热潮,并唤起许多中国观众的温暖记忆。在深情目送“托尔斯泰”展归国背影后,我们又迎来国立特列恰科夫画廊的64幅经典画作,它们将带领中国观众走入俄罗斯巡回画派的艺术世界。

国立特列恰科夫画廊位于莫斯科,是世界上收藏俄罗斯绘画作品最多的艺术博物馆。画廊由商人、艺术品收藏家巴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恰科夫(1832~1898)创办,从1856年起,他终其一生致力于收藏俄罗斯绘画作品,尤其是同时代巡回画派画家的作品;通过收藏与陈列,在画廊的墙壁上书写了一部俄罗斯艺术史。晚年,他将画廊及收藏品全部捐献给莫斯科市。

“伏尔加河回响——特列恰科夫画廊藏巡回画派精品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第二个俄罗斯的重要展览,也是国内有史以来最系统的巡回画派展览,全面展示19世纪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创作倾向与艺术成就。展览也将给中国观众提供一个契机,感受俄罗斯广袤无垠的大地、多姿多彩的生活与博大精深的文化。

巡回画派产生于波澜壮阔的19世纪,将现实主义的丰富魅力带入视觉艺术领域,让人们感受到“美就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语)。20世纪30年代,巡回画派开始为中国文化界了解和欣赏。1949年后,伴随着俄罗斯绘画作品多次来华展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也深受“巡回画派”艺术理念的影响,从而发展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现代中国绘画与“巡回画派”的不解之缘,为中国观众搭建起通往俄罗斯艺术圣殿的心灵之桥。

展览共5个部分:

序厅,呈现列宾、克拉姆斯柯依与瓦西里耶夫的3幅画作,分别诠释这一展览的3个关键词:特列恰科夫画廊、巡回画派与伏尔加河。

第一单元“生活、真理、坦诚”,展现巡回画派风俗画,这也是巡回画派的核心内容,体现了19世纪俄罗斯绘画的最高艺术成就。这些作品描绘了俄罗斯社会各阶层人物、人际关系和生活事件,全方位展现俄罗斯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俄罗斯人的悲伤与欢乐、沉思与行动、苦难与希望,也成为一个个凝固的瞬间,烙印在历史记忆的深处。彼罗夫的《溺亡的妇女》、普里亚尼什尼科夫的《空雪橇》、马科夫斯基的《等待》、列宾的《晚会》和《集会》以及瓦斯涅佐夫的《地下王国的三公主》,是这一部分的亮点。

第二单元“时代理想的化身”,展示俄罗斯名人肖像画。这些展品描绘了那些用事业和创作缔造俄罗斯文化的人,被列宾描述为“民族英雄、民族杰出儿女形象”的宝贵收藏。在画廊建立者、伟大的收藏家巴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恰科夫的积极推动下,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等文化巨人的肖像得以保存,“俄罗斯最优秀儿女”的迷人面孔成为永恒的风景。其中,克拉姆斯柯依的《列宾肖像》、列宾的《门特尔肖像》、盖依的《托尔斯泰肖像》极具代表性。

第三单元“充满奇迹的自然”,展示巡回画派风景画。这些展品呈现俄罗斯大地的典型形象,让人看到跨越田野和林间道路的辽阔空间。俄罗斯的大自然化作色彩与光影的巨大花园,对故土与民族的热恋与感伤成为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萨符拉索夫的《霜降树林》、希施金的《傍晚》、波列诺夫的《阿布拉姆采沃的池塘》与列维坦的《春天—大水》是这部分值得重点关注的展品。

第四单元“年轻的声音”,展示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巡回画派作品。青年艺术家将新的理念带入艺术创作,努力用新的绘画手法表达生活的快乐。他们的绘画色调变得明快、多彩,笔触更为开阔、自由。在他们的视野里,俄罗斯天空的阴霾逐渐散去,阳光普照的“美丽新世界”即将到来。在这一单元,我们既可以看到老一代历史画家苏里科夫的作品《公主访问女修道院》,也可以观赏具有崭新视觉风格的阿尔希波夫的《农妇》、谢洛夫的《在窗边》、科罗温的《玫瑰·巴黎》以及茹科夫斯基的《林中春天》。

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说:“美是自由的呼吸。”在2015年的明媚春天里,我们诚挚欢迎观众们走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呼吸俄罗斯巡回画派的清新空气,聆听35位艺术大师共同演奏的“伏尔加河回响”。

浅析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误读 篇7

然而,伏尔泰自己从未到过中国,他所获得的有关中国的知识大多是来自传教士。因此,他难免会产生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误读。本文试从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制度误读的原因,误读的体现和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一、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制度误读的原因

十六、十七世纪开始,来华耶稣会士为了让本国人了解并支持自己的传教工作,撰写了很多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并翻译许多中国经典。而伏尔泰从小就在耶稣会士创办的路易大帝学校读书,虽然伏尔泰自己没有去过中国,但是其就读的学校与来华耶稣会士有较密切的联系,难免会受到这些耶稣会士的影响,这些著作也成为伏尔泰了解中国的主要来源。伏尔泰开始对中国各方面产生兴趣,“他自认为阅读过所有讲述该国的作者们的著作”。 (1) 其中,对伏尔泰影响较大,并被伏尔泰多次引用耶稣会士的著作主要有:金尼阁、祈歇尔李明诸神父的作品;杜赫德神父的4卷本巨作;《耶稣会士书简集》;多明我会士闵明我的《论著》;殷铎泽神父主持翻译的《论语》,等等。 (2)

然而,一方面,这些耶稣会士对中国的描述,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难免会掺杂着许多主观色彩,甚至故意曲解、带有严重倾向性的诠释和删节,等等。因此,伏尔泰从这些耶稣会士笔下得知的中国写照,很难是客观真实的,对汉字只字不识的伏尔泰,难免会对中国的政治及其文化产生一些误读。

另一方面,从伏尔泰本人出发,他反对天主教和君主专制,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生活,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耶稣会士笔下的中国,在他看来,正是他思想主张的真实写照。传教士李明笔下的康熙皇帝宽厚仁达、严于律己、勤政爱民,这正好符合伏尔泰心目中开明君主的形象。又如门多萨在发表的出使中国记中,用了整整一章文字来阐述中国科举制和任命官吏的方法,他将中国奉为世界上治理得最得法的国家之一。 (3) 可见,李明等传教士为伏尔泰提供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开明君主的材料。为了借助中国这一实例来宣扬他的开明君主制,伏尔泰拒绝翻阅与他的中国观背道而驰的资料。他称赞中国:“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 (4) 因此,由于伏尔泰本人对中国崇拜,以及为了宣扬其开明君主制的思想,伏尔泰又有意误读了中国一些现象。

因此,在耶稣会士著作的影响下,伏尔泰建立了他自己的东方帝国形象———有着开明君主、理想的道德伦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为了借助中国来宣扬其开明君主制,“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伏尔泰片面接受中国的相关知识,又有意去误读。正是这些有意的、无意的因素,造成了伏尔泰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误读。

二、伏尔泰的中国政治观及对中国政治制度误读的体现

上文提到,伏尔泰的政治理想是实行开明君主制,而耶稣会士描绘的中国皇帝的形象正好符合伏尔泰心目中的开明君主形象。因此,伏尔泰从中国皇帝、中国法律、中国政府、中国科举等方面大赞中国的政治。

在伏尔泰眼中的中国皇帝如同李明所描绘的一样,是温文儒雅、宽厚宏大、勤政爱民、英明睿智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皇帝本人就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皇帝在完善的伦理道德指导下处理国家事务,必定能给国家的人民带来幸福。伏尔泰在其著作中高度赞扬了皇帝的仁慈厚爱,宗教宽容。对于康熙皇帝的称赞自不用说,到雍正时期,清政府下令取缔基督教,但伏尔泰不但没有批评雍正皇帝,反而为其辩护,夸赞雍正对传教士的宽厚与保护。

除了高度赞扬皇帝个人品行及治国之道外,伏尔泰还对中国行政体制大加赞颂。他称赞中国政府分工明确,职权分明,各官员间相互牵制,防止独权的发生。在伏尔泰眼中,中国政府是公正廉明的,不存在所谓的独裁。通过科举官吏选拔制的制度,伏尔泰评价同样相当高。他认为中国官吏的选拔与个人的出身无关,只要有才华,就能通过考试的方式加入到统治阶级的队伍当中,并不像法国那样个人出身就决定了将来的地位。“在东方的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用世袭的称号、豁免权和只靠出生门第而得来的任何权力把市民划分成不同等级的制度”。 (5)

同时,伏尔泰认为中国法律也是十分合理的,皇帝在它的约束下,没有了专断,并且法律还起到保护人民群众的作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执行这些法律的机构越多,行政系统就越不能专断。”伏尔泰眼中的中国法律既严格又充满仁爱,除治罪之外还有褒奖善行的作用,“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若出现一桩罕见的高尚行为,那便会有口皆碑,传及全省”。 (6)

可以看出,伏尔泰对中国政治是极其推崇的。不可否认,康熙皇帝确实是一个比较廉政开明、节俭的帝皇,雍正也发扬了先父的治政美德,廉明执政。然而,当伏尔泰夸赞中国皇帝如父亲一样照顾自己的儿女时,却忽略了他们残暴的一面。为了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从康熙到乾隆期间,统治者大兴文字狱,试图禁锢子民思想,此举摧残了不少人才。虽说皇帝多次下令减免赋税,开垦荒田,但实质上,农民还是背负着沉重的苛捐杂税,“康熙后期的田亩人口数与明中期近似(田600多万顷,人口约6000万),明嘉靖辛亥年全国正赋与各种加派总计才1000万两,而雍正二年除税粮外,仅税银即达2600余万两”。 (7) 可见民生维艰。皇帝运用这种父权观念的“三纲五常”来钳制自己的臣民,从而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进行辩护,这也成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而伏尔泰却一意认为中国政府职权分明,互相牵制,没有独裁,殊不知中国政治制度实质就是建立在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封建等级制度之上,雍正时设立的军机处成为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科举制度,伏尔泰的极力推崇同样是比较片面的。作为与伏尔泰几乎同时期的中国人,郑板桥对中国科举制进行过更客观的分析:“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挨人笑骂……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 (8) 事实上,并从郑板桥的描述可知,中国科举制度及官吏选拔制,并非如伏尔泰描述得那样完美。此外,当赞颂中国法律的合理性时,伏尔泰没有看到中国法律实质也是在为中央集权服务。同时,中国古代刑罚是十分苛刻的,车裂、凌迟、剥皮、宫刑、活埋等刑罚方式相当惨无人道。伏尔泰没能看清中国封建政治的实质,从而导致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种种误读。

三、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制度误读产生的影响

伏尔泰有意或无意对中国政治产生了误读。那么,这些中国政治观又对伏尔泰本人及西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十八世纪的法国是一个充满矛盾,却又孕育着希望的社会。一方面,路易十五的专断统治使得政治更加腐败,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思想家也开始思考法国未来去向的问题。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企图从中国吸取实际或者臆想的政治文化观点,为其所用。因此,伏尔泰借助中国这一实例,作为其社会改革的依据,从而实现纠正法国专制制度的目的。虽然伏尔泰对中国政治既有客观因素造成的误读,又有他主观需要的误读,但这些确实为伏尔泰宣扬其政治思想提供了现实的依据。正因为有了中国这一实例,比伏尔泰从理论上鼓吹开明君主制,会使人们有更直观的了解。“从此,欧洲人对于中国文化,便能逐渐理解,而中国政治也就成为当时动荡的欧洲政局的一个理想模型”。 (9)

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观点,不仅为他革新法国弊政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而且对中国文化在法国、欧洲的传播,加深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还促进了法国汉学研究的建立和发展。

总而言之,伏尔泰对中国的认识大多来源于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耶稣会士的著作,而伏尔泰本人又为了宣扬其开明君主制的政治思想,故对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有意或无意的误读。误读具体表现在他对中国皇帝、中国政府机构、中国法律和中国科举制度的一些片面观点。但这些误读却为伏尔泰在法国宣传开明君主制提供了现实依据,并且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西方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摘要: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杰出的思想家, 通过来华耶稣会士的著作, 伏尔泰认识了中国。在耶稣会士带有主观性色彩著作和伏尔泰本人为了宣扬开明君主制的政治主张影响下, 伏尔泰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有意的或无意的误读。在误读中形成的中国观, 为伏尔泰宣扬开明君主制提供了现实依据, 并促进中国文化在法国、乃至在欧洲的传播, 增加了中西方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伏尔泰,中国政治制度,误读

参考文献

[1][法]伏尔泰著.梁守锵译.风俗论.商务印书馆, 2009.

[2][法]伏尔泰著.梁守锵, 沈怀洁等译.路易十四时代.商务印书馆, 2009.

[3][法]伏尔泰著.王燕生译.哲学辞典.商务印书馆, 2009.

[4][法]李明著.郭强等译.中国近事报道.大象出版社, 2004.

[5][法]安田朴著.耿昇译.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商务印书馆, 2000.

[6]张国刚, 吴丽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7]张国刚等.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8]张西平.传教士汉学研究.大象出版社, 2005.

[9]刘绍学.重读伏尔泰.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10]朱谦之.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伏尔塔瓦河》 篇8

首先, 我们把“柯南”与“伏尔泰”做个比较。

我们通过比较发现两者:

A.都具备一定的故事情节, 柯南有离奇的侦探情节, 而伏尔泰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虽然两者外形上有区别:一个外形帅气, 一个老年人略显呆板。但如果需要表现到位, 都必须掌握一定人物结构比例关系及光影的变化。

通过比较我们其实不难发现, 要想把枯燥传统的内容变成孩子们愿意学, 感兴趣的内容是有一定方法和途径可循的。

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

一、美术教学应与生活建立紧密联系

我们的美术教学应着眼生活, 与生活紧密相连。孩子们惧怕伏尔泰, 无非因为他是高高在上的艺术人物。而素描则是艺术的代言, 不表现真实生活。如何解决这棘手的问题呢?其实不难, 象认识“柯南”一样重新审视“伏尔泰”。在学习之前, 要求孩子们查阅搜集相关材料, 认识实际生活中的“伏尔泰”。通过学前过程, 孩子们慢慢地接受即将表现的人物原来是那么真实, 原本乏味可呈的态度转为对人物的好奇和表现欲, 接下来的技能技法训练就有了动力。我们的学生通过艺术教学了解社会, 关注现代社会生活, 鼓励学生终身参与艺术活动, 感受艺术。

二、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美术教学中通过与生活的联系, 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好奇和热情, 但技能训练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持久的耐心和学习热情。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说:“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 但它很脆弱。”我们的科学家发现“思考是世上最难的事情。这也许是只有少数人能够从事思考的原因。”研究表明, 思考是缓慢的, 费力的, 不可靠的。而这决定了持久性难以保持。“愉悦感”源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时, 你的大脑可能奖励它自己少量的多巴胺, 这是一种大脑的愉快系统很重要的, 存在于自然中的化学物质。我们做过2组素描练习。结果显示学生更喜欢易于完成, 难度相对低的练习, 关键在于问题的困难程度。如果在解决问题时获得了瞬间的愉悦, 那么解决太容易的问题不会带来愉悦感, 同样, 当你认为问题非常难, 不太可能做出来, 得到的答案也不会很满意。所以我们在教学进度的设计上, 应循序渐进, 把单个知识点逐个击破, 熟练掌握的前提下, 再进行整体巩固训练。决不能单求进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从而更好的开展下一章节的学习。

三、接收并应对学生的差异

我们实事求是地说:“学生间确实存在着差异”。关于智能, 进化论之父达尔文曾这样说道:“我一直认为, 除了傻瓜,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热情和努力, 而不是智力。”也就是说智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提高智能。在教学上, 教师的态度显得非常重要。面对一些艺术不是很敏感的学生, 我们不能早早地就贴上“标签”:“画的不是太好, 马马虎虎就算了”或是“可以了, 你这个程度也不容易”之类的, 这在学生眼里并不是老师的宽容, 而是放弃。我们该让孩子们知道, 智力虽有差别, 但通过努力是可以提高的。如果你努力了, 你就可以做的到。毕竟, 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普及性的, 并不要求博大精深。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及时发现问题, 帮助解决。协助学生一起努力, 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享受成功带来的愉悦。

四、多积累, 多比较

在绘画的训练中, 学生随着知识技能的增多, 无疑要求掌握的也更好。面对学习的天梯, 登的越高, 越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感。他们往往会说:“这么难, 我们怎么会画?”“算了, 画成这样不错了。。。”面对新困难, 我们除了鼓励, 帮助以外, 可以让学生养成积累、比较的习惯。除了知识技能本身的积累以外, 我们鼓励提倡学生保存绘画学习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并时常比较。在短时期内, 也许我们感受不到多大的进步, 导致我们的沮丧。但在一段时间后, 学生翻看并发现总结自己的进步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变化成长。我们也会不定期举办一些小型的画展。班级、学校…..当同学们在参观自己或同学的作业时, 不仅强烈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也在和其他同学的比较中得到启发。这种成就感是简单的赞扬无法比拟的。而接下来的学习更有方向, 目标。

《伏尔塔瓦河》 篇9

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被称为捷克新音乐之父,他创作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也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1824年,斯美塔那出生于捷克莱托米希尔的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1874年,他开始患耳疾,1882年11月5日,当作品第一次公演时,他已经听不见任何声音了。《沃尔塔瓦河》是交响诗《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

沃尔塔瓦河是南北纵贯捷克全国并流经首都布拉格的一条著名的河流。作者用音乐刻画沃尔塔瓦河水缓缓地流往城乡僻壤, 展现其沿岸的优美景色及农民们生活习俗,从而以细腻,委婉的笔触,刻画了捷克的秀丽风光,倾吐了作者对于祖国的深沉的爱。

《沃尔塔瓦河》全曲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子。作曲家用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表现出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小提琴声部唱出了一个民歌风的优美旋律,宽阔而又舒展,它成为贯穿全曲的“沃尔塔瓦”的这个基本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

第二部分,沃尔塔瓦河流过了茂密的森林,四支圆号齐声奏出了嘹亮的号角式音调,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在森林中回响着。表现出猎人在林中狩猎的情景。

第三部分,沃尔塔瓦河流过了村庄,岸边传来了轻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载歌载舞地举行婚礼。

第四部分,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 优美动人、虚无飘缈的主题又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缓地奏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的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

第五部分,黑夜已经过去,黎明重新降临大地。沃尔塔瓦河水继续向前奔流,那优美的基本主题出现并有所发展,乐队的全奏, 铜管乐肆虐的喧嚣,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

第六部分,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意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充满了欢乐的力量。

第七部分,通过了峡谷险滩,更加波澜壮阔的沃尔塔瓦河进入了布拉格城。显示了沃尔塔瓦河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性格。沃尔塔瓦河流过了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城堡,第一首交响诗中史诗般的“维谢格拉德”主题两次响起,这个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伟大和光荣,整部交响诗也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第八部分,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流向远方……

斯美塔那在青年时期积极参加了1848年反对奥地利统治、 争取自由独立的革命运动。革命失败后,斯美塔那移居瑞典的哥德堡。

1861年,国内政治形势好转,斯美塔那回到捷克,以主要精力投入到民族歌剧的创作中。

斯美塔那的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教育和振兴,创立并领导了布拉格音乐学校,组织音乐会演出。他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在思想主题上,还是在情感、旋律、色彩上,都是彻底捷克化的。斯美塔被捷克人民称之为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伏尔塔瓦河》 篇10

关键词:关注,学习状态,反思,教学设计

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上, 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并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而是像一个演员一样, 将自己准备的教案牢记在心, 独自站在讲台上“演课”, 只管背“台词”, 不管学生是否接受。

实际上, 教师在实施每一个教学环节时, 都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 及时反思、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做到“以学论教”, 和谐的课堂教学才能出现, 才能真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对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 到底应该关注学生的哪些学习状态呢?怎样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呢?作者结合音乐欣赏《沃尔塔瓦河》, 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关注学生听的状态———激发兴趣

音乐是听觉艺术, 听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梳理课堂》中曾经写道: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及变化中, 及时得到教学反馈, 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

在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这一课的导入环节中, 作者让学生聆听《沃尔塔瓦河》主题片段后, 选择音乐表现的是高山还是河流的画面。从学生的表情上观察全班学生是否在听, 听的投入程度怎样。欣赏音乐时学生都很安静, 看上去很专注, 但让学生回答时, 答案令人吃惊。学生都是漫无目的地随意选择回答了一下, 并且很多学生都选择了高山, 没有达到作者预期的设计意图。导入牵强被动导致后面的教学环节也不能顺利展开。此时, 教师要思考的是, 为什么学生对这段音乐无动于衷?这时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环节, 反思自己的切入点是否让学生容易接受, 是否激发了学生听的兴趣。其实, 在这个环节中, 作者忽视了提示学生关注音乐的点, 所提的问题也缺乏指向性, 才导致学生无从下手。如果在欣赏前能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节奏、速度、音色等方面, 并教给学生聆听音乐的方法, 学生听的时候就会有指向性, 听的自觉性也随之增强。课堂上关注到学生的这种状态, 课后就要不断地进行反思。

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把学生带进音乐作品, 真正地感受到作品的真谛。

二、关注学生想的状态———引发思考

音乐课堂不能缺少思考。现在有些学生认为上音乐课很是自由, 没有作业, 没有考试压力, 要改变这一局面, 须将课堂变成有效课堂。当教师把一个问题抛出去, 就要关注学生思考的状态, 从学生的神态初步判断多少学生在思考, 多少学生没在思考, 怎样让更多的学生走进教师的问题, 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等等。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学习状态, 给学生探讨和提问的机会, 避免让学生在铺设好的道路上行走, 这样课堂上才可能会有新的生成和新的活力。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关注不到, 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发展。当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和预定的情况回答时, 教师要静下心来想一想, 问题的提法上有没有“问题”, 怎样提问能够让学生进行思考, 而不是进行无尽地追问, 直到学生的回答符合自己的设计。这样, 教师更关注自己的教,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提问要有目的性和指向性, 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并能够产生新的疑问。例如在欣赏音乐《沃尔塔瓦河》的导入环节中的提问, 一开始, 直接让学生听完音乐后凭感觉选择画面, 结果让教师显得尴尬被动。课后, 仔细推敲后, 作者将问题细化成“你从音乐的节奏、速度和乐器的表现力上感觉一下, 这段音乐所要表现的画面是高山还是河流”。这个问题一提出, 学生比之前听得投入, 而且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河流并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 一下让作者的教学非常顺畅地进入到下一环节。看似简单地变换一下问题的提法, 让这个提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几个点, 学生就容易走进音乐, 愿意进行思考, 这样比较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动的状态———妙设巧动

教师要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起, 就既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 又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瑞士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奥尔夫的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和声势教学等, 都属于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对学生接受音乐有促进作用的因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鉴赏, 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欣赏课中的律动, 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动作的表现来感受和体会音乐的特点, 不过分要求动作的技巧。初中生因年龄、生理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 心理上会有很大改变, 对于课堂的音乐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会怕羞, 不自信, 即便参与也是扭扭捏捏。因此, 在设计音乐活动时, 要注意几点:一要简单易学;二要突出特点;三要积极示范;四要语言鼓励;五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六要学生全面参与。只有每堂课都关注到学生的参与状态, 对设计的律动进行调整和改编, 这样, 才能使学生非常自然地参与音乐活动, 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音乐课堂中律动、活动不能为了动而动, 不能仅仅为活跃课堂气氛服务, 设计的活动要在音乐课堂中科学、有效地展开, 对整个课堂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样的律动才是行之有效的, 否则仅是形式花哨而已。在欣赏《沃尔塔瓦河》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强弱规律, 作者设计了摆动手臂的动作, 这个动作简单, 操作也方便, 却能形象地将河水流动的感觉表现出来。学生很自然地跟随作者摆动手臂, 一起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 在这个简单的活动中,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很深。

四、关注学生唱的状态———唱响课堂

在欣赏教学中, 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就要关注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 让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 演唱主题旋律就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唱更深入地感受与理解音乐。因此, 引导学生演唱主题旋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初中生演唱歌曲的积极性比小学生消退了一些, 主要表现在演唱时面无表情, 缺乏情感, 声音很弱, 少了嘹亮。音乐课堂上要唱出优美的歌声, 首先, 要让学生有准备歌唱的状态, 包括坐姿、气息、表情、情感等, 有了这个状态, 学生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演唱过程中去;其次, 在演唱的过程中, 要密切关注全体学生参与、投入的程度;最后, 在演唱结束后, 要进行适时评价, 不能让学生觉得唱不唱都是一个样。重视学生演唱的状态, 更有利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和积极的演唱态度。

欣赏《沃尔塔瓦河》这首作品, 要记住这首作品的主题旋律, 肯定要让学生唱一唱。在一起唱的过程中, 有部分学生识谱能力较差, 所以基本上不唱, 关注到这一点后, 作者跟着学生一起唱, 带动大家唱的激情, 帮助学生一起熟悉旋律, 当学生熟悉后, 唱的动力也就随之变大了。这时, 学生参与演唱会变得非常主动, 学生的热情有了, 学生的声音充满了课堂。可见, 音乐课堂上关注学生演唱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学生的状态, 就不会想出巧妙的方法去改变, 那学生的演唱水平将永远停滞不前。

上一篇:电力通信光缆线路设计下一篇:自动收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