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演进

2024-05-04

形态演进(精选七篇)

形态演进 篇1

一、基本概念解释

(一) 公共领域

近代社会的公共领域, 其公共参与的特征为同时性、自发性、所有议题可能性和不排除性。公共领域作为一种介于公民和政府之间的社会力量, 它往往依靠舆论的力量维护公正、合理、正义的原则, 对抗政治的强权和商业逻辑的支配性霸权。

而信息网络所提供的双向沟通模式有助于公民社会的实践, 以信息网络为基础, 以公民参与公共领域的理性辩论为条件, 借由形成的公共意见有助于国家权力的理性化运作。我们应当看到, 网民参与公共领域的许多思想和行为已经可以用来修正现实社会管理和制度中的某些缺陷, 例如被网络曝光的“钓鱼执法”事件直接促成了上海市交通法规执法章程的修改和优化。

(二) 网络社会行为

网络社会行为与现实社会行为在性质上是一样的, 但网络社会行为是用符号来刺激和影响他人的, 这些用来与他人互动的符号仍然是人所制作的, 有文字符号、图像符号、声音符号。网络行为无论是心灵接触、思想接触、情感接触, 都是符号化的, 都是通过符号交流互动的。现实行为指号有三大类:身势行为指号、言语行为指号和媒介事物行为指号。网络行为可以说都是媒介事物的行为指号, 这种行为实质上就是将现实中可见的行为指号在网络上通过文本或超文本信息指示。网络社会行为的完整过程意味着接受者一定要对发信者的信息有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是回应信息, 也可以是不回应 (仅仅阅读或删除) 。

在电脑网络的沟通方式下, 虽然缺乏社会面貌的接触, 但上网者之间的沟通频率增加了, 发言地位更加平等, 更多的议题和观点被提出来;与此同时, 网络平台似乎更能够鼓励参与者在表达公共意见时更为积极、勇敢、直言不讳, 甚至更有创意。

二、网络公共意见表达的特性

许多著名网络论坛的出现 (如人民网“强国论坛”等) 无疑为网络空间的公共意见表述提供了绝佳场所和机会, 它们拥有数量庞大的注册用户、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不断更新的信息和评论、及时海量的反馈。并且, 时下的热点问题、焦点话题和重要的公共议题在这里成为网民最流行、最关心的“谈资”。在网络传播活动中, 公共议题的谈论已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喜爱, 网络空间的公共意见表述与传统媒体相比, 具有鲜明的特质。

(一) 匿名性

网络的匿名性使网民摆脱不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无法逾越的束缚, 但不是说完全没有影响因素, 道德底线、自我价值取向、群体规范等因素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 由于上网者进入网络交换意见、表达观念时相互之间是不可见的, 因此“匿名性”保障了网民公共意见表达的宽松环境与平等空间。

(二) 主动性

网络中的意见表达是自主和自愿的, 因此网络空间可以看作是一个最大程度的“观点的自由市场”。这种理想的发泄通道可以满足个体自我表达的欲望, 并在回帖等反馈形式中得到自我认识和肯定, 满足了“镜中我”的需要, 这种表达欲与及时得到反馈的机制使公共意见的表达形成了良性循环。“正是这种自发性和自愿性, 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民意识, 成为民意的表征。”[1]

(三) 民意性

网络公共意见表达在传达民意方面的开放程度, 远远优于传统媒体, 因为表达主体在身份、年龄、文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多元性决定了网络中的同一话题可以得到全方位的解读和评论。近几年来, 网络公共意见表达的强烈民意程度直接促成了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 例如“华南虎事件”和“躲猫猫事件”的澄清过程, 网络公众作为一支中坚力量发挥了独特而强大的作用。

(四) 多媒体性

网络公共意见的强人之处, 还在于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技术限制, 可以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综合运用到表达之中, 应用了多种技术和传播形式, 使网络意见表达内容更丰富、饱满、图文并茂、视听共享。同时, 正是由于网络和多媒体的技术支持, 使得网络意见表达的传播比传统媒体的传播更具有时效性和广泛性, 同时也使其影响力更大更深。

三、网络公共意见表达“形”的演进

从网络社区BBS到个人网页Blog, 再到时效性、针对性超强的公共领域专题贴吧;从网络文本到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网络公共意见表达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形”的演进。

(一) 载体趋向

网民公共意见的发表离不开各种网络载体的支持, 而网民的载体选择也随着技术等因素的发展而变化, 伴随着一系列个性化的潮流, 公众发表公共意见从最初单一的网络社区选择发展到个人博客的繁荣, 名人博客甚至是普通人的博客, 都是当今公众发表公共意见的重要载体。网络社会发展到今天, 网络社区“风起云涌”, 种类繁多, 主要有这样两种社区:BBS、Blog和主题贴吧。

BBS与E-m ail都是早期Inte rne t最普遍的应用之一, “从第一个BBS开始, 他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2], 至今仍然广泛使用。BBS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为“电子布告栏系统”, 是网络社会的一种经典社区。BBS是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 它向用户提供了一块公共电子白板, 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发表言论, 这种电子白板按不同的主题分为很多个布告栏。现在多数网站都建立了自己的BBS系统, 一般被称为综合BBS社区, 比较典型的是人民日报的“强国论坛”, 它是一个大型的综合网络社区, 上面每天都有新的议题供成员讨论及评价, 其中内容五花八门, 但以国内国际政治事件和社会焦点事件为主要议题。

博客 (Blog) 是对网络日志 (Weblog) 的简称。其存在方式有托管式博客、自建独立网站的博客和作为某个网站的一个频道的附属博客。时下最受欢迎的是托管式博客, 无须注册域名、租用空间和编制网页, 由博客服务商提供一定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博客模板, 博客用户利用模板管理在网络上发表公共意见。从2002年第一个博客中文网 (www.blogchina.com) 出现以来, 博客快速普及发展。博客正成为越来越多网民选择的网络载体, 成为当今网络传播的热点和亮点。

主题贴吧无疑是时下最流行、最受关注的网络互动社区。根据2009年12月搜狐网站统计的主题回帖数, 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网民关注新闻和参与社会实践讨论主要集中在国内焦点新闻事件。例如, 2004年新年伊始, 哈尔滨“宝马撞人案”成了八大网站的关注焦点, 网易、新浪、搜狐、人民网、雅虎、新华网等大型综合网站都设有“宝马案”的专题论坛。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的十分钟, 百度就开设了“大爱中国携手汶川”的专题贴吧, 截止2008年12月统计数据, 参与评论的网民人数达到数千万。我们看到, 网民的网上行为确实已经展露出了一些公共意识的特征, 网民公共领域趋于成熟。

(二) 技术层面

如果说传统大众传媒造就了一个信息空间, 那么互联网则造就出大不相同的另一个信息空间, 而这是由各类强大的技术功能实现的。网络公共意见表达形式伴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经历了从网络“文本”到“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发展演进。

“罗兰·巴特在其《从作品到文本》书中认为, 文学作品的观念之所以转变是因为我们对于语言的概念转变了, 作品和文本的差异在于作品是实在的, 它明确占据了书的空间的一部分, 而文本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 精确一点来说, 文本是一个由语言构成的‘抽象空间’, 只有读者介入方能体会, 文本以语言为媒介并且用来指出和说明某种隐于其中的社会特性”[3]。“文本”是从传统的文字作品 (如书籍、报刊等) , 扩展到口语、听觉、视觉表达等类型 (电视、电影、音乐等) , 而网络文本是指网络把“文本”进一步扩展其范围于每日生活意义表达或建构的实际活动。

然而, 细查网络公共意见表述的发展脉络, 我们至今已经能够掌握网络社会的某些特性, 其中的“超文本” (hyperte xt) 便是网络的特性之一。“‘超文本’一词是由美国计算机专家Ted Nelson在1967年首创的”[4]。在网络上所阅读的文本, 因其具有超链接、跳跃甚至无限延伸、搜索等强大功能, 因此将其称为超文本。超文本结构不仅包括文字文本, 还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直至影视文本, 在超文本中, 文字文本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可以链接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影视文本。传者可以通过这种超文本技术,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全方位地进行或参与网络公共意见。

多媒体被定义为“将相互分离的各种信息传播形式 (语言、文字、声音, 图像和影像等) 有机地融合起来, 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显示”[5]。多媒体不仅能向用户显示文本, 还能同时显示图形、活动图像和声音。互联网具备了电视声画合一的特点, 另一方面又具备了报纸的可保存性, 从媒介特质看, 互联网兼具了三大媒介的特长。多媒体与超文本的结合是近年来网络意见表达的发展趋势, 它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使网络空间成为公民公共意见表达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四、网络公共意见表达“态”的演进

网络公共意见表达除了“形”的演进之外, 我们更不能忽视其“态”的演进。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由单向传播中的接收者到双向、互动传播中的传受者不分;二、由传者的信息“推入”到接收者的“拉出”信息;三、由单一的接收功能到多重权力的拥有;四、从“点到面”到“点到点”。上述四个特征决定了网络公共意见表达态势的演进过程及发展趋势。

(一) 传者身份的回归:从权威到传者

传者身份的回归和开放使网络公共意见表达的主体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进而能够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评论和传播, 话语权的开放对公共意见的表达是一种鼓励, 同时也使网络公共意见表达形式趋于平民化、思想趋于民意化、观点趋于公正化、主题趋于突出化。

传统媒介的传统身份随着传媒的不断发展成熟, 对人们的影响逐渐增大, 甚至成为话语权威, 传者凭借这种影响力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角色, 甚至拥有特殊的权利。譬如, 电视媒体在美国作为仅次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之后的“第四势力”。传统媒体的这种权威身份使传送出来的信息不被质疑, 从而在告诉受者信息的同时, 隐晦地告诉受者应该怎样认识、怎样判断, 进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判断力。

当然, 不能说网络就没有话语权威, 但是由于技术上的保证, 受者的主动出击使得这种权威大大削减, 从而回归到传者的本色身份———向受者真实、及时地传递信息。Yahoo、Sina、Sohu就是代表, 还有一些平民社区网站, 如“思想的境界”、“天涯社区”、“无为网”等。

(二) 媒介语境切换:从“窗口”到“平台”

传统媒介就像一个“窗口”, 传者通过这个窗口可以自由地“观看”受者, 而受者难以看见传者的活动。正是这种无形的距离与隔膜, 使得在新的网络时代, 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人们依然会购买报纸、看电视, 但是人们会从网上搜寻更多的信息来补充、检验、印证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 甚至主动发表意见, 网络公共意见表达正源于此。

与窗口相比, 用“平台”来形容网络媒体是恰当的。这不纯粹是技术上的变革, 它事实上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广场, 人们在这个广场上肆意交流和狂欢。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发布信息、予以赞同、批评甚至采取实际行动。网络公共意见表达正从“观点的狂欢”走向“策划的狂欢”, 再走向“解决现实问题的狂欢”。这种“狂欢”的例子本身也成为了被社会焦点关注的事件, 上海“钓鱼执法”、云南“躲猫猫”、浙江“欺实马”、广州“番禺人”, 无疑都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狂欢”, 同时也是网络“狂欢”所带来的社会进步。

(三) 反馈———话语权的分割:从延宕到及时

“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导致传播的反馈环节延宕甚至中断, 来访、来电、来信不足以把受者的反馈全部呈现出来, “来信点播”的方式是对受者意愿的限制, 也许更多的是对发言内容以及形式的控制, 也就是说, 发言内容和形式都在“把关”之列。

然而网络技术促使反馈几乎可以同时进行, BBS、网上论坛的精华版、主题贴吧的跟帖等使网民公共意见表达更加全面、及时, 特别是近来流行的时事论坛、贴吧。网络论坛是网上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区域, 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和辐射能力, 尤其是在重大事件发生时, 各论坛之间会相互影响, 最终形成很有声势的网上舆论。

通过网络的反馈还不能和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相比, 但是这种延宕大大地被缩短了, 因而对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 并将持续下去。

五、网络公共意见表达的发展趋势

来自不同角落的声音和意见在网络空间中“坦诚相见”, 使个体的思想演变和发展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思想。网络之所以“风靡”, 在于它提供了优于传统媒体的“观点的自由市场”, 在网络中不同意见通过讨论和争鸣, 最终可以消除歧见并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因此网络公共意见表达成为当今社会公众民主权利发挥的重要渠道, 因此网络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网络参与人员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 互联网将越来越大众化, 网络公共意见表达也会随之走向理性化。网络公共意见表达在民主参与、直接性、公开性等方面都达到了现代政治所能要求的高程度。面对这样一种变化发展, 我们认识到, 网络公共意见表达“形”的变化鼓励了“态”的演进, 而“态”的发展同样促进了“形”的演进。网络公共意见表达促进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对公共领域的建设性贡献尤其突出, 网络公共意见表达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涂姝婷.企业导报[J].网络意见表述与公共话语空间建构, 2009 (4) :35.[1]涂姝婷.企业导报[J].网络意见表述与公共话语空间建构, 2009 (4) :35.

[2]南宏师, 张浩.网络传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135.[2]南宏师, 张浩.网络传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135.

[3]黄志伟.后现代网络空间:超文本与酷儿的精神对话, 线上网络研究中心, 网络与虚拟空间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publish/, 2001.C01-030.[3]黄志伟.后现代网络空间:超文本与酷儿的精神对话, 线上网络研究中心, 网络与虚拟空间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publish/, 2001.C01-030.

[4]林东泰.笑看“铁狮玉玲珑”:从交互文本到语音延异游戏, 线上网络研究中心, 网络沟通与文化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publish/, 2002.C02-029.[4]林东泰.笑看“铁狮玉玲珑”:从交互文本到语音延异游戏, 线上网络研究中心, 网络沟通与文化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publish/, 2002.C02-029.

形态演进 篇2

超验追求与意识形态批判-追踪马克思宗教思想的演进轨迹

马克思思想的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其宗教思想作为产生交互作用的一支分力,在马克思全部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在传统的.理论解读中对这一问题尚未给予深层关注,本文以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历程为理论线索,对马克思宗教思想的演进轨迹进行动态追踪,将其阐释为诉求超验价值、运用自我意识、展开社会批判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予以细致剖析与客观总结,透视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时代价值.

作 者:刘彦涛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刊 名:绥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年,卷(期):27(5)分类号:B0-0关键词:马克思 宗教 唯心主义 自我意识 唯物主义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与演进 篇3

广播电视给人们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本质变化,揭开了信息化社会的序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一方面使广播电视飞速发展,满足人们的信息和娱乐需求,一方面又直接影响了听众和观众收看广播电视的行为方式和节目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必然引导节目生产机构将这种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诉诸于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载体——电视节目形态。

一、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方式

任何物质产品在市场经营上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导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品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与普通产品相类似,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从最初的策划酝酿,到正式出台,最终成为品牌和名牌节目,也要经历推出阶段、上升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这个发展模式,勾画出了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生命周期。

对于不同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而言,其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周期的长短也不同,表现为生命周期曲线上的不同图形特征。必须明确的是,由于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可塑性强,会在一个生命周期结束之后,通过注入新的元素,刺激节目的“二次成长”、“多次成长”,从而使节目重新步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而创新则会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是实现“凤凰涅槃”的必由之路。

创新既是观念,也是行动;既是突破,也是学习。抽象的观念与具体踏实的行动不可分离。创新思维的建立,与创新所需要的原材料基础密不可分。对于中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人而言,观察国内外同行的创新作品,思考他们的创新实践,吸收他们的创新理念。是实现创新的最基本方法。我认为,做好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需要探索和把握好模仿、借鉴、嫁接、孵化等一些基本规律:

(一)模仿

模仿主要表现在对国内外节目形态的模仿上。

这一点在电视媒体上的表现最为突出。从中央电视台《幸运52》节目购买国外节目版权,开创我国电视节目形态引进之风气开始,近几年热播的电视节目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境外节目形态的某些元素。如《玫瑰之约》对《非常男女》、《开心辞典》对《百万富翁》、《新闻会客厅》对《奥帕拉·温弗丽访谈》、《生存大挑战》对《幸存者》、《超级女声》和《莱卡我型我秀》对《美国偶像》、《创智赢家》对《学徒》的模仿,等等。对境外电视节目形态精华的吸收主要在于其先进的形态设计,境外电视节目形态本土化已经成为近几年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在电视节目形态引进时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本土化改造,在本土化过程中没有赋予节目二次价值,以本土的文化内蕴、社会心理去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乃至必看性,增强观众的满意度,这样的节目形态就会因为没有灵魂、没有根深蒂固的生存脉络而丧失生命力,很快走到尽头。

(二)借鉴

借鉴主要体现在电视传媒对其他传媒、戏剧艺术和传统技术的借鉴上。

广播电视媒体借鉴报刊的事例不胜枚举。许多广播电视节目形态都有报刊专栏的影子。如广播电视读报节目形态的出现,便是电子传媒和纸质传媒成功互动的具体体现。广播电视对其他传媒的这种模仿和借鉴以较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事半功倍地研发出了许多颇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形态。

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以摘要播报世界各地以及两岸三地华文报章杂志为主要内容,是一档非常典型的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成功互动的节目。

受《有报天天读》的启发,国内各电视台或开辟专门的读报栏目,或在原有的新闻栏目中开辟专门的读报板块,使读报节目成为颇受观众欢迎的一种新闻节目形态。目前,较为知名的电视读报栏目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栏目中的《马斌读报》、北京卫视的《现在读报》、南京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中的《孟非读报》、东方卫视《看东方》栏目中的《早报早知道》等等。

(三)嫁接

嫁接是一个农业专用语。指的是剪截植物体的一部分枝叶,接到另外一株植物体上,培育成一个新植株。和农业生产中的嫁接类似,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往往也产生于旧有的不同节目形态的嫁接之中。嫁接后的节目形态往往能够将原节目形态的相关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很快被观众所接受等特征。

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节目把带有某种紧张气氛的人才招聘现场录像和以轻松娱乐为主的电视真人秀这两种节目形态嫁接到一起,使各自的优点得到有机融合。如“实力作证”环节,无论是当事人的言行,还是节目制作者对素材的剪辑,都体现出明显的电视真人秀诉求。另外,在整个节目过程中,主持人的某些幽默言行,应聘者、招聘方代表、专家以及主持人之间的交流、辩论,都有明显的秀的色彩。

(四)孵化

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往往都或多或少地遗传有一些传统或特别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基因,许多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是由传统或特别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孵化出来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所有的广播电视节目都是派生出来的。

如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栏目本是《新闻调查》栏目中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作为《新闻调查》的一部分,和观众每天见面。随着这种电视节目形态的逐步发展固化和观众对其风格的逐渐认可,只需加入片头、片花、片尾等包装元素,该节目就从母体中脱离出来,演变成为一种单独的电视节目形态。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处于不断地衍生和变动之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播电视节目在形态上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意义首先在于保证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和媒体在市场上拥有容易被市场识别的差异性竞争力;其次在于培养职业广播电视人的品牌意识;第三在于推进广播电视媒体的进步和繁荣。

随着整个行业竞争加剧,创新的频率加快,急需要提升创新的成功率,这就要求职业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者在创新的过程中,除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了解世界和国内广播电视最新的发展潮流;还要建立科学的广播电视创新流程与方法。从国内外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成功经验来看,节目创制的工作流程中运用了大量先进的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念、思想、方法与手段,节目创新与制作不再仅仅是由传统广播电视人担当,而是各种行业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合作,才能最大程度规避创新失败的风险。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不是已经固有的定律,而是一条探索之路,它要求中国的广播电视工作者冲破思想禁锢的枷锁,在学习借鉴西方和国内先进广播电视传媒思路的同时,大胆展开自己的想象;同时要合理运用创新工具,用理性来新近感觉,用数据来协调行为,用思想来调动灵感,研发出更多优秀的有影响力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二、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演进趋势

目前,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正在摆脱传统的中国教科书分类和具有强烈海外色彩的译著分类的束缚,通过调配电视节目元素的比例构成而创建新的电视节目形态,鲜明地体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演进趋势:

(一)平民化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演进背后的深层动因是日益激烈的广播电视市场竞争的需要,占领更多收听、收视份额的需要。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产生的新节目形态越来越呈现出平民化色彩。不但在内容上以社会生活为主,形态上也表现出了平民化风格。采用听众和观众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如朴素的语言,而且以大众为主角,争取更多听众和观众的参与。

这一倾向从国内层出不穷的全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特别是电视节目形态中可以看出来。譬如: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等民生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和《梦想中国》、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等电视真人秀节目。

(二)娱乐化

广播电视作为两种传播载体,有着鲜明的文化传播特点,那就是具有通俗性、消费性和大众性等特点的大众文化。人们期望通过收听、收看自己喜欢的广播电视节目获取信息,放松身心,可以说是观众对广播电视的明显的消费特点。所以娱乐成分不断被强化是广播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必然结果,不断出现的新的节目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也都表现出了广播电视的这一特征。

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游戏节目《我带来的新闻》就是把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一个典型例子。该节目由一名主持人和两个小组组成。共分为四个环节,首先嘉宾们听取主持人播报的黑色新闻,然后进行游戏环节。第一环节两组需要给一段没有声音的新闻画面配音,之后对近期的新闻进行评论,第二环节则是猜测不同的新闻图片所代表的新闻故事,第三环节为播放四个人物或事件的图片,让嘉宾选择其中一个与众不同的,第四个环节是将报纸的标题进行部分遮盖,让选手猜测遮盖的正确词语是什么。在四个游戏环节中间还插播主持人播报的黑色新闻。这种做法改变了过去新闻节目的严肃和正统的形象,是典型的新闻娱乐化的例子。

日本NHK综合频道的法制节目《生活笑百科》通过相声的形式回答法律问题,给观众提供一些法律咨询。首先相声演员登场,将从观众那里征集来的法律问题以相声的形式讲出来,对此,3名咨询顾问做出千差万别的回答。然后,真正的法律顾问给出正确的答案,并予以解说。除运用了相声这一娱乐元素外,该节目还采用了充满童趣的动画片头,强化了节目的幽默感和娱乐特色。

(三)专业化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正朝着观众和内容更加细分化的方向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一些新的专业化细分的广播电视节目从原来的某种节目形态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在过去的谈话类节目中,有关心理的话题只是其中的一个选题角度,但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开播后推出的主打栏目《心理访谈》虽然在形态上没有改变谈话的性质,内容选择却已经被限定在了特定专业——心理学的范围之内。《心理访谈》不但是中央电视台惟一一档大型日播心理栏目,也是全国第一档现场个案访谈的心理栏目。该栏目不仅仅针对有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的人们,而是提倡从心理学的视角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给观众提供一些平时不太熟悉的心理学背景分析,介绍一些有趣、实用的心理学技术手段。因为栏目的独特定位和专业的心理分析,《心理访谈》成为中央电视台独创的一个新节目,在央视12套已经成为收视率仅次于电视剧的栏目。

(四)技术化

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极大地影响了广播电视的传播特征。这一点既体现在信息传输手段的改进上,也体现在摄录技术的升级上,更集中体现在节目形态的创新中。

直播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卫星技术的引入。让新闻节目形态获得了独一无二的气质。而新闻节目形态带来的内容及其文化意义,对电视真人秀等其它电视节目形态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编辑机水平的升级,电脑模拟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的《时空连线》是在网络、卫星传输等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节目形态在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东方时空》中推出的,它开辟了中国新闻报道节目的新形态。选择公众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事件,以演播室主持人的调度为轴心,利用网络传播、卫星互联的优势,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以多视窗的形式实现主持人与记者或有关嘉宾的谈话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展开,从而完成对新闻事件的深度分析。

二十世纪90年代以前,整个媒体经济处于短缺经济时期,电视媒体能够提供的节目资源是有限的,听众、观众可选择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广播电视处于卖方市场。而短短十几年之后,这种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电视的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各广播电视媒体想尽办法争得观众的眼球,广播电视业处于一种复杂的宏观微观交错的竞争环境之中。但是,无论是台与台之间的竞争还是频道与频道之间的竞争,最终都体现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上。因此,只有不断推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符合受众收视需要的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拥有独特的广播电视节目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广播电视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宝国.学习的电视[M].北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2]童宁.电视传播形态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3]雷蔚真·名牌栏目的策略与衍变——“经济半小时”透析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成都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规律分析 篇4

1 空间扩展规律

通常, 城市形态的空间扩展具有轴向外延式生长的特点。从成都城市形态空间扩展的过程看, 在扩展程度上表现出周期性规律, 在扩展方向上表现出轴向规律。总体上, 成都的城市空间的扩展, 基本经历了点状形成—轴向扩展—内向填充—圈层扩展—再次轴向伸展的拓展规律。

古代成都的城市空间扩展虽处于点状形成期, 城市用地拓展缓慢, 但依然包含轴向伸展的态势, 而且受生态环境、城市内部生长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古开明王建城时并不拘泥于西周营国制度要求, 而是从适应成都地势、水系流向和气候条件出发, 采用了北偏东约30°的斜轴定位筑城[1], 且形成历代城市道路垂直偏向的方格路网格局。此模式从秦大城一直沿袭到明初, 之后明大城内按传统形式正南北向建造蜀王府城 (皇城) , 与整个城市东北—西南向的平面及道路布局形成角度, 并为清代所延续至今。

目前, 南北中轴线已成为成都中心城区的形态主轴, 而一环路内古“三城”位置上依然大致保持了明清时期斜轴与正轴交错的空间形态特征 (见图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伴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 城市用地拓展迅速, 有明显的沿主要交通轴定向扩张的特点, 各方向发展较为均衡, 表现为圈层蔓延扩展的模式。目前, 由于“摊大饼”模式的局限性, 成都城市空间呈现向东、向南轴向拓展的趋势。

另外, 成都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还表现在垂直方向上。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近现代时期, 城市空间总体上表现为“二维特征”, 虽有局部的垂直拓展, 但以水平扩展为主, 城市用地紧凑度较低。80年代以后, 城市空间扩展的层次表现为水平与垂直扩展并重的特征, 随着中心城区建筑密度和高度增加, 城市空间形态向紧凑型、三维向度延伸。

2 内部结构演替规律

通过城市内部结构的演替, 可以形成高效有序的城市空间结构关系, 这是产生不同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空间形态的演进虽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但本质上是出自于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城市功能的需要[2]。

成都的城市发展同样也遵循了功能与形态不断适应的演进过程。秦灭蜀后在原城池基础上筑大城, 作为政治军事机关和秦移民住所, 并在西侧建少城作为城市经济中心及防御屏障。之后两千余年间, 基于水系、地形等条件, 成都基本保持按功能分区的“数城相接”和“数城相包”的重城格局[3], 它成为成都城市空间结构的主体架构。

近现代时期, 随着成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苏联模式和功能主义规划理念的沿用, 城市功能快速更替并不断完善。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出现了地域功能分化, 一环路以内的中心区以金融、商贸和公共中心区为主, 一环路至三环路的主城区以生活、科研、文教和办公区为主, 三环路至外环路的环城区以生活、工业和城市生态区为主。由于功能与形态之间的“互动”, 城市空间形态也同步演化和持续发展, 成都最终形成单中心圈层式的均衡结构形态 (见图2) 。

3 交通网络演变规律

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骨架部分, 其发展变化左右着城市形态的内部秩序和外部发展。古成都路网以传统的方格网为主, 发展到明清时, 成都城内形成了具有独特朝向的路网布局结构, 可分为大城、皇城和少城三套系统:大城是结合古城自然倾斜态势构成的方格网系统;皇城是以明蜀王府为中心的正南北向道路系统;而西部少城则是“鱼脊式”的道路体系[4]。此后, 在正轴与斜轴模式的融合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放射状的路网格局, 再随着城市路网联通度的加强建设, 又形成了一、二、三环的单中心“环状放射形加局部方格网状”的道路网络体系 (见图3) 。

历史进程中, 陆路交通之外的水系发展也不容忽视, 因为水构筑了成都城市空间的格局与脉络。成都的水系并非结合河湖水系自然形成, 而是对周边原有的江河进行人工引流而成。李冰治水所引的检、郫二江 (今锦江) 被引入成都城南, 促进了成都水陆交通的发展;唐时改道郫江, 使之由城西北绕城北与城东而南下, 并与检江在城东南角汇合, 从而形成了成都“二江抱城”的城市空间格局。这既是城市军事防御的需要, 也改善了交通条件。

4 自组织演化规律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不仅包含自上而下的人工组织, 也存在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现象, 它们共同构筑了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 城市系统的结构与能量会因受到“新事物”的刺激而发生变异, 并进行适应性的有序转化, 从而产生新的空间形态, 这种自发性的规律即城市空间形态中的自组织演化规律。

事实上, 成都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现象是渗透于上述的几个演变规律中的。城市的生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择优发展的过程, 城市空间在受到系统外力干扰后具备一定的自主调节和进化功能, 以达到新的有序。因此,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 应充分发挥竞争机制, “择优区位”, 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发展。

5 结语

21世纪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城市必然成为成都发展的新目标。构建适宜的城市空间形态, 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从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诸多要素、内在机制及规律性出发, 对各部分进行协调统一和良性的发展引导。总之, 城市空间形态演进规律的分析与总结, 对于未来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摘要:针对成都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发展, 归纳出空间扩展、内部结构演替、交通网络演变和自组织演化等空间形态演进规律, 并进行分析与总结, 以期对未来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应金华, 樊丙庚.四川历史文化名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19-20.

[2]周霞.广州城市形态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潘汇.论城市形态的多样性[J].山西建筑, 2007, 33 (13) :37-38.

[4]毕凌岚, 钟毅.成都历史文化内脉及保护建设浅析[J].华中建筑, 2002, 20 (1) :36-37.

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 篇5

关键词:雅俗观念,演进,文学形态,贵族化,精英化,私人化,同趋势

雅与俗的观念在中国既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 具有年代感的话题, 也可以说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从古人的角度来看, 雅俗是古代文学家用于批判作品的一种手段, 也是判定作品好坏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 也用来评价人们的品行, 人格分类的一种决定性的语汇。现如今, 雅俗文学, 雅俗艺术仍旧存在在各自的领域, 并在争取着消费群体以及社会的文化空间。雅与俗可以说是存在在人们内心的用于衡量美与价值的标准, 不仅如此, 雅俗观念也在默默的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一、政治雅俗观、文学贵族化

通过对雅俗观念起源的追溯, 可以清晰的发现, 其产生并不是由中国文学演变的, 而是由音声所引发的。从《诗经》上来说, 《诗经》中的内容本为乐歌, 在“体”上可以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即指“民风”,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 可通为“俗”。在《汉书·地理志下》《风俗通义·自序》以及《说文》中都有提及, 简而言之, 可以总体概述为风系之于水土, 而俗为表征, 处于境而谓之风, 久而久之变成就了俗。从音乐上看, “风”是一种俗乐;而从文言上看, “风”就是指的是方言、俗语。三部分中的“雅”用“正”或可解释为通于“夏”, 对于当时而言, 中原 (中国) 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其音就被称为“雅音”, 其乐被称为“雅乐”, 其言即被称为“雅言”。

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 雅与俗的评判标准并不是民族概念或者概念, 而是政治上的概念, 其中夹杂了少部分的民族以及地域的因素。从古时候的社会角度上, 雅与俗的区分实际上是政治的构建对于社会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反映。随着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发展, 政治观念影响下的雅俗观念与文学上的贵族化也在一步步的发生着转变与协同发展。

二、文化上的雅俗和文学精英

由于早期社会上的动荡分化的影响, 使其逐渐的从宫室传播到了民间。在这样的基础上, 一步步的孕育出了极具人文关怀以及独立的人格的人物, 这些人物被称作是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各项活动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化进行迅猛的发展, 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下, 逐步影响并改变了人民群众的雅俗观。到春秋时期, 社会上的部分的知识分子对于雅与俗进行了重新的阐释, 放弃政治产生的影响, 将个人的人格作为雅俗观的基础, 并将文化作为准则, 在此基础上, 形成新的雅俗观念, 其代表人物为老子。

与之前的学在王官, 政治与文化不分不停, 学在四夷, 政教相分的文化极具鲜明的精英化色彩, 对于文化的创造不在仅仅是王官们的职责, 而转变为知识分子的共同行为。优越与宽松的外部环境丰富了精英文化的发展, 不仅如此, 和其处在同一时期的文学也被人们称之为精英文化, 这个时期指的是早期的那些知识分子作为创作主力的创作的文学, 整个历史时期, 反映这一文学特点的作品也是不胜枚举, 如《离骚》。

三、艺术雅俗观、文学私人化

在文化上面的雅俗观念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 在这个时期既有王纲解纽, 也有政教分离的现象。很多知识分子将自己的行为观念定义为雅, 体现了其精英意识、文化理念以及对于社会的批判性态度和改变现实的愿望, 但是他们仍然回见自身学术与政治相联系, 希望自身的学术能够改变原有的政治指导思想, 甚至希望得到君主的赏识。

在处于统治地位的人们暂时无法完全掌控社会的力量, 需要取得社会的支持和鼓励, 很多知识分子在当时都推崇“乐道”, 并且认为道可以抗拒一切势力因素。从中可以看出,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神以及文化上的理想的承载者与代表着所具备的人格力量。

四、雅俗观的消长反映文学上的俗体化趋势

雅俗观的演进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脚步是相同的。且雅俗观念的发展是具有涵融性与生长性的, 而并不是排他性。每一个新的雅俗观的产生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发展, 而非否定或取代原有的雅俗观念, 二者相对比而言, 近视突出的主题不同。在此基础上, 文学的发展与雅俗观念的演进具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雅俗观念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 它关系着文学的发展, 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雅俗观念和文学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文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雅俗观念的发展, 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事实。可以说, 雅俗观念的消长趋势通文学上的俗体化趋势具有统一性。

综上所述, 雅俗观念的整体演进过程与文学上的文学形式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时, 需要将二者之间的联系考虑其中, 这样对于了解和认识当前的整体文化转台以及制定相关文化策略会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文学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反之, 文学的演进也就能推动文化的前进进程, 在此过程中, 雅俗观念作为一种影响因素, 既与文学的发展具有同趋性, 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明宇.寓雅于俗:宋元话本小说的文体选择[J].民族文学研究, 2013 (5) .

[2]邓伟.中国古代文学语言论略——以语言学基础、雅俗格局为视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3]凌郁之.论文学雅俗观——以宋代文学为中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形态演进 篇6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功能形态,示范效应,发展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融合更加频繁, 此时世界贸易组织 (WTO) 的作用也已经日渐式微, 新的经济一体化贸易形势所起到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渐渐被各国发现, 如我国根据法律在上海建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FTZ) 于2013年9月29日举行挂牌仪式, 标志着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运作。

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Zone) 是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 划出特定的区域, 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的自由贸易区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 类似于出口加工区。广义的自由贸易区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方面,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形式是属于经济一体化形式中的一种, 由于保税区是中国外贸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而国外学者对自由港及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比较多。最早出现且影响最大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是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 (Jacob Viner, 1950) 的关税同盟理论, 提出了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 指出一国结成关税同盟得到更多贸易创造从而增进福利的条件。西托夫斯基 (T·Scitovsky, 1958) 等提出的共同市场理论又称为大市场理论。该理论指出, 共同市场在一体化程度上比关税同盟又进了一步, 它将那些被保护主义分割的小市场统一起来, 结成大市场, 然后通过大市场内激烈竞争, 实现大批量生产带来的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利益。不久之后, 出现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这个概念首先得到了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 (1961) 的认可, 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实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它体现了各国间各种经济形式的差别化逐渐在缩小, 同时也表现出各国经济体在消除各种差别待遇所做出的种种举措, 因而促进了经济的融合和一体化进程。

国内研究方面, 20世纪80年代国内优秀学者廖进中教授提出“市场领土理论”,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市场不仅仅是一种场所、一种份额, 而是一种领土。市场领土就是通过与世界的密切交往, 实现企业、产品、服务更好更快地发展, 从而输入所到之处可以实现生产、经营、销售、消费、行动的当地化、全球化。现代经济和金融的竞争就是市场领土的争夺, 因此除了实际的土地、海域、领空之外, 还有一种最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领土和金融领土。国内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国际自由贸易区发展经验的研究, 包括自由贸易区区位选择、海关管理体制、基本政策和法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李力, 1996;陈浪南, 2005;孙德红, 2007) 。二是对我国保税区转型模式研究, 主要包括转型的必要性或意义的论述 (成思危, 2003) , 我国综保区发展效果的评价, 形成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因子综合分析法, 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 (何伟军, 1998;刘恩专, 1999;王宗军, 2004) ;我国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模式研究, 集中在法律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功能定位等四个方面, 主要形成的观点是目标模式应该为“境内关外”、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统一和权威的法律框架, 统一领导和属地管理形式的管理体制 (成思危, 2003;散襄军, 2005;李友华, 2006;李春梅、王丽娟, 2008) , 杨明华 (2008) 提出调整现有保税区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贸易权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物流行业的准入政策。

二、我国自由贸易区形态与功能的演进

当全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各国的经济在WTO的多边体制贸易模式下出现了僵局, 出现了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现象。于是, 很多国家开始尝试在小规模范围内建立自己和合作国家的区域性经济贸易。基于此, 自由贸易协定 (FTA) 的制度引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积极的推动,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形态经历了多次演进。

(一) 我国自由贸易区形态的演进

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 中国开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从此中国真正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也在不断地发生进步性的变化并设立了一些专门的机构。例如, 1990年6月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92年以来, 国务院又陆续批准设立了14个保税区和一个享有保税区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 即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自2000年6月以来, 我国共设有超过60个出口加工区, 多分布于沿海和沿江地区。自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我国第一个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以来, 又先后设立青岛、宁波、大连、张家港、厦门象屿、深圳盐田港、天津、张家港、广州等9个保税物流园区。2003年12月5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的批复》, 正式批准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 同时设立的还有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

按照自由度和功能齐全度将这些对外贸易的各种形式划分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和自由贸易园区依次增大, 其增大程度如图1所示。

(二) 我国自由贸易区形态演进过程中功能的变化

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是中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已经获批的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在此基础上将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和更大的开放度。我国保税区各种演化形式在功能上的扩大如图2所示。

三、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上海市、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辐射和示范效应

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具有重大意义, 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同时, 上海具有十分良好的区位优势, 地处长三角, 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 通过发挥辐射效应, 可以带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的开放开发。为寻求改革突破口, 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 对更好地为全国服务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一) 在政府职能、管理和投资管理模式方面的示范效应

整个改革过程的一个重要点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积极探索经济贸易和投资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防范各类风险的情况下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在自贸区“放权”和“开放”的主要精神下, 自贸区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是通过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放权,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 在资金使用和技术引进方面创造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来发展外向型经济, 使之成为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自贸区作为一个服务型的经济体, 能够为长三角以至后方的华东大片腹地最大限度地提供外资, 自贸试验区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 更好地为全国服务。对自贸区新的定位要求其实现从对货物的有形监管到对金融业、服务业的无形监管的转变, 从状态监管到综合监管模式的转变。这些转变, 无不是相关改革举措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

(三) 对金融改革创新、服务业和内陆腹地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

首先, 金融创新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 通过金融创新, 在试验区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等措施最终将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改变中国金融短板, 推动金融开放。其次, 在服务业方面, 在逐步降低关税、海关手续等贸易障碍后, 自贸区不仅为商品的流动创造便利, 而且将促进贸易方式的转变, 改变我国服务贸易滞后于商品贸易的现状, 实现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地位上的升级。再次, 腹地的经济发展借助于上海自贸区的契机, 发展对外经济、稳定外需。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 制造业和新能源等行业都能够对经济有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长三角地区也会受到辐射并带来发展良机。

(四) 在改革过程中突破传统分工格局, 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

自贸区的主要特征是自由化。在设立自由贸易区以后, 为了迎合国际贸易规则和适应新的贸易环境, 各方面的政策都会出现变动。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政策开放将直接带来自贸区的投资贸易环境高度自由化和市场化。同时, 使得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的离岸金融市场成为可能, 因减少政策障碍而示范引领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而在国际分工方面, 我国有可能突破以廉价劳动力和低价土地等初级产品提供者的身份参与国际分工的传统格局, 以其较优的资源和技术去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主动接受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 发挥“境内关外”的地域和功能优势。自贸区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去, 面对全球化的贸易挑战和机遇。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策略选择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一直积极从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截至2012年年底, 中国共有27个省市设立了110个特殊经济区域, 包括12个保税区、46个出口加工区、5个保税物流中心、14个保税港区、31个综合保税区, 以及2个跨境工业区;已经签署了1个局部自由贸易协定 (亚太贸易协定) 和10个自由贸易协定, 涉及22个国家和单独关税区。但是, 和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比, 我国自由贸易区构建无论在速度、广度还是深度上, 均有待继续加强。

(一) 政府要转变思路, 重新界定其职能, 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政府要放开手脚让市场自由化运行, 使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运行, 使现在部门以监管为主、管理特征过于明显向公共服务和企业管理方向转变。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 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金分布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同时, 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保证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调整经济结构中不合适的地方, 加快资金的周转率, 提高其使用效率;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另外, 加快完善城乡居民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和消费环境, 扩大其使用范围, 满足其合理信贷需求, 培育和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 促进消费升级。

(二) 对外汇政策进行改革, 重点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税收政策需要有国际竞争力, 这就需要在关税、所得税和流转税等相关税法进行改革。由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存在很大的差距, 要适当改变和调整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 大胆引进英美法系中有利于贸易进行的法律有利部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业务。可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 探索优化银行业分类监管机制, 建立相应的考核和评估体系等, 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三) 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 支持发展外向型企业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对有产能过剩的行业和领域实施有差别有区分的政策倾斜, 要尽一切可能支持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实施产品整合的企业等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方式的融资帮助。同时, 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 推进外汇管理简政放权, 完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要进一步优化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 完善发行、定价、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各项制度。

(四) 严防金融风险,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加大对“三农”信贷的支持力度

支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扩大中小企业在境内的融资来源, 加强对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支持小微企业信息整合,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在“三农”领域, 要优化“三农”金融服务, 统筹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协同作用, 发挥直接融资优势, 推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方面, 要对行业中存在的各种可能的金融风险隐患进行排查, 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 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同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种类, 建立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参考文献

[1]T.Scitovsky.Economic Theory and Western European Integration[M].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2]廖进中.市场领土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杨枝煌.我国自由贸易区科学发展的战略推进[J].岭南学刊, 2013 (01) .

形态演进 篇7

艺术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诞生的标志是德国美学家和心理学家马克斯·德苏瓦尔 (Max Dessoir, 1867~1974) 于1906年出版的著作《美学与一般艺术学》, 他所倡导的一般艺术学, 一方面是针对美学而言、与美学相并立的一门独立学科;另一方面是针对特殊艺术学即各门类艺术学而言的, 是各门特殊艺术学的理论总结。艺术学在德语圈各个国家的传播自不待言, 就是在法、英、美、意大利、前苏联和日本等国, 也可看到艺术学的身影[1]。我们所说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也就是德苏瓦尔提到的一般艺术学。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经张道一、凌继尧、刘道广等艺术学人的大力倡导, 1996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增设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 (与一级学科艺术学同名) , 使之从组织体制上在国内得到确立。此后, 学界对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倾注了极大热情, 并形成了不少学科共识, 如将艺术学划分为三大研究领域。其一是理论艺术学, 主要讨论“艺术一般”或“艺术普遍”的问题, 包括艺术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其二是应用艺术学, 指艺术学原理在实践领域里的具体应用, 它和理论艺术学相并列。近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为艺术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三是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 亦即交叉学科研究, 或综合艺术学研究。其研究内容在交叉学科上应以“艺术对象”为主体, 展开艺术学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就艺术学的研究现状来看, 学术界对艺术学与相邻学科彼此渗透所形成的交叉学科均给予了高度关注, 但由于忽视了对具体的跨学科实践行为进行必要的理论思考和甄别, 客观上也造成了我国艺术学交叉学科分支随意添列、范式混乱的局面。正如凌继尧先生所指出, “我们经常看到的有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符号学、艺术经济学、艺术管理学、艺术考古学、艺术文献学、艺术教育学、艺术价值学、艺术传播学、艺术伦理学、艺术比较学等等, 如此列举下去, 这种交叉学科会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这使得艺术学这一学科的外延越来越大, 研究也越来越庞杂。”[2]

诚然, 我们承认在具体的艺术研究实践中, 如对某件艺术作品、某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乃至艺术风格流派的研究等, 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符号学乃至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横向移植”和“越界”行为已变得越来越频繁, 成为艺术学前进的动力。跨学科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已越来越为艺术研究所倚重。但另一方面, 在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向艺术学领域渗透、交叉、融合的同时, 我们必须对这种学际沟通行为本身保持足够的警醒, 设置最低的学科准入门限 (即坚守学科壁垒) , 做到既向相关学科开放, 最大限度地汲取相关学术资源, 同时又不能无限泛化, 丧失自身的学术立场和准则, 泯灭掉学科的独立性。因为, 如果我们不坚守相应的学科壁垒, 那么, 新生的艺术学就很有可能为其自我泛化乃至无限膨胀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将直接消逝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汪洋大海中, 为早已成熟的相邻学科所同化或取代, 而根本失去其独立存在的价值。

正是恪守着这样的学科立场, 作者将视线转向了20世纪这一具有特定历史框架的年代, 从中国现代学术的历史资源中寻找艺术学研究的内在发展逻辑。20世纪的中国学术界是个群星闪耀的世纪。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以胡适、鲁迅、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所展示的学术新气象, 也看到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对传统学术所作的精彩阐发。在艺术学领域, 王国维、蔡元培、宗白华、方东美、邓以蛰、马采、滕固等一批大家也留下过非常宝贵的学术论述, 也正是他们对开拓现代形态的艺术学做了大量的理论准备和铺垫工作。作者正是在这种丰厚的学术资源下展开了自己的理论思考, 一方面继承了宗白华、马采等老一辈大家的艺术学理论思维和方法;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艺术学整合性研究的学科优势, 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对广泛分布在门类艺术学、文艺学、美学等相关学科中的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作者以宏大的视野和整体驾驭史料的能力历数各艺术学跨学科分支内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以时间为线索, 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史论结合展开论述。作者条分缕析, 鞭辟入理的叙事风格, 为读者展现了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全景图。

该书由绪论、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理论背景、总体格局、各跨学科分支以及对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共九部分构成。作者首先在绪论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廓清, 指出其所论述的艺术学跨学科研究并非指广义上的围绕艺术学科且涵盖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等多层次多学科合作、综合和统一的研究, 而是专指艺术学的交叉学科层面上的狭义概念, 具体是指艺术学和相邻学科 (如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文化人类学等) 相互结合、彼此渗透交叉而形成的艺术学分支学科。作者试图采用现代艺术学理论及跨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对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构成展开初步探讨, 阐释其基本的学科属性和学科成熟标志, 明确各跨学科的学科定位, 廓清边界, 确定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作者选取的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符号学、艺术文化学和艺术人类学这五大艺术学跨学科分支, 不但符合20世纪中国艺术学的发展实际, 同时也契合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内在结构, 使得该书在横向的体系性与纵向的历史叙述之间寻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契合点, 能够较为全面、立体、动态地展现了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活动的运行过程、历史内容和发展规律。

作者认为:“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理论基础在于艺术活动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由此产生研究艺术活动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多学科综合的必要性”[3], “问题域的形成是一门跨学科诞生的真正标志 (或者说是它的充分条件) 。” (第56页) “一个学科问题域的形成, 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学术累积成形。” (第55页) 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艺术学跨学科研究, 可以摆脱以往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既定思维,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本质论和简单的要素论。同时, 问题的确立性和阐释的开放性, 也使得艺术学交叉学科在历史演进中获得了更为清晰的理论形态。比如艺术心理学, 围绕着艺术创作心理和接受心理, 艺术心理学研究者们开垦出一个个处女地:费希纳所开创的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实验心理学路线, 移情论对艺术体验的深刻阐释, 心理分析派对个人无意识的开掘, 原型批评对集体无意识的探险, 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完形的分析, 瓦尔堡学派的图像学研究等等, 无不浸透着研究者们对艺术心理这个崭新的艺术学研究领域的辛勤耕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通过他们的劳动, 艺术活动中的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和气质、性格、天才、灵感等心理奥秘方才昭然若揭, 艺术心理学才在艺术家心理、艺术创作心理、艺术作品心理和接受心理等领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研究领地。而这些问题都是传统艺术学所无能为力的。

艺术社会学也表现出这样的规律, 以法国波尔多学派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艺术社会学,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理论批判的艺术社会学, 还有吕西安·戈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艺术社会学以及苏联等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等的流派纷呈和竞相推动, 使得艺术社会学也逐渐圈定了艺术生产社会学、文本社会学、观众社会学等学术场域。其研究范围广泛涉及艺术活动的社会机制包括艺术的社会过程、社会组织、社会管理, 以及艺术文本各个层面所体现的社会学问题, 如叙述、视觉形象、摄影角度等艺术因素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特点, 以及社会的政治、道德和审美倾向等, 乃至观众的接受问题, 诸如观众的特征、分类、趣味的演变, 一般接受模式以及相应的接受设施, “文化资本”在接受中保证一定社会集团认同实现的功能等。艺术社会学由此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学学科地位。艺术符号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等交叉学科的独立也莫不如此。

任何一种理论学科的学术史研究, 所探讨的正是特定学科知识在自身演变过程中的具体增长与变化, 以及这一知识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学术价值构造和特性问题。恩格斯说, 哲学史是哲学思维的学校。同样可以说, 艺术学史是艺术学理论思维不可代替的学校。正是艺术学史形成、丰富和完善着艺术学理论。而跨学科研究在艺术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具体理论的发生、发展总是存在一定规律性的历史过程, 而知识层面的历史增长和变化则是其内在的支持, 因而, 探讨一种学科的历史演进, 其知识背景所具有的特征必定会以一定的面貌呈现出来。

作者认为:“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是中国现代学术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具体成果, 而不是中国本土艺术学传统延伸的产物。它诞生于‘西学东渐’的文化大语境中, 是在中西文化交汇、交融中碰撞的智慧火花。” (第74页) 毫无疑问, 作为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知识性存在背景, 这一过程的出现和演变, 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第一, 中西方两种知识系统在交融整合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第二, 这一整合过程对于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构造产生什么影响;第三, 这种影响的发生本身有着什么样的具体特性和意义, 以及这种影响的存在为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形态的确立提供了什么样的规范。

作者指出, 自鸦片战争以来, 西方现代文化和制度文明的侵入, 不但以外部力量加速了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解体, 同时又给内忧外患中上下求索的知识分子们树立了努力追赶和消防的目标和榜样。中西方两种知识系统在交融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实际上是现代性自身的矛盾逻辑:文化现代性和技术现代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冲突是由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情境所决定的。一方面, 迫于亡国灭种的严重压力, 改良派在19世纪策动了旨在开通民智、救国图存的新文化运动。但另一方面从争取国家的生存与主权出发, 他们又不得不极力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这种矛盾的文化心态, 反映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建设上, 使之对西学的吸收往往以一种较为实用的态度随加取舍, 或进行某些“修正”以便将其“中国化”, 并导致其在整个学术路向的选择上彰显出学术文化思潮并存的复杂局面。不同学术、不同流派粉墨登场, 不同口号此起彼伏。这种特征映射到我国的现代艺术学研究中, “艺术的自律与他律、自上而下的哲学思辨和自下而上的经验实证总是得到奇特和矛盾的统一, 西方的那种激进的现代主义艺术实践始终难以推行, 科学向度和人文向度在艺术学研究中表现的同样明显。这种‘调和折中’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消融了西方艺术文化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尖锐对立, 使得艺术学研究突破了某种单一学术视野的局限, 为艺术学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结合和交融提供了可能。” (第81页)

类似这样精彩独到的分析在书中随处可见, 可以看出作者对相关学科资料、发展历史以及学科前沿的熟稔程度。作者不单单是对20世纪以来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理论背景、总体格局及各艺术学跨学科分支进行历史回顾和描述, 更着力揭示这种学科历史运动的内在脉动、发展规律、基本特征、重要关节点和其在历史运动中的理论积淀成果, 为确立起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些基本学科范式做了有益的尝试。在此基础上, 作者还对我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深入剖析了我国艺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从而为正确理解和评价20世纪中国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是非得失、成败功过提供了学理和事实依据, 也为完整的艺术学跨学科理论和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尤其是跟美学、文艺学、门类艺术学存在亲缘关系的新学科, 艺术学如何在历史演进中确立自己的学科边界是一个极富争议性的话题, 虽然作者从跨学科视角对此做了探索性的解答, 但肯定还留有极大的拓展空间。相信随着艺术领域的不断扩大, 艺术实践对艺术理论的强烈需求以及学科建制上的可靠保障, 必将推动我国的艺术学研究走向深入和成熟。若真有一天中国艺术学的大厦落成了, 恐怕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学》这样的研究作品默默无闻, 甘做“铺路石”, 无私奉献之结果吧。

参考文献

[1]法国美学学会在二战前的称谓为“艺术和艺术学研究会”;美国的亨利.福西隆在题为《艺术形式的生命》的论文中以及他在耶鲁大学和其他大学所作的演讲中, 对“一般艺术学”做出了杰出贡献;前苏联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便出版过《艺术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集等;日本的美学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围绕着艺术学的一系列问题, 如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 一般艺术学与特殊艺术学的关系, 艺术学的对象、方法等,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凌继尧, 付强.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凌继尧先生访谈录[J].艺术百家, 2009, 4:5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形态演进】相关文章:

演进与创新05-02

长期演进技术05-13

复发和演进06-09

企业理论演进06-19

时分长期演进06-25

信息传递方式演进06-27

演进经济学06-29

中国古代都城演进探析05-24

管理会计演进论文04-16

林业演进制度管理论文04-17

上一篇:工程监理工作要点下一篇: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