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学资助

2024-05-28

高校助学资助(精选十篇)

高校助学资助 篇1

一、高校助学金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 帮助高校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号) 有关精神, 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助学金作为无偿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专项资金, 有着覆盖面广和无偿性等特点, 在学生当中也有着较大的诱惑力, 虽然各高校已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实施办法, 但是仍然体制缺陷。

1. 贫困生认定标准缺乏合理机制

贫困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前提, 科学的认定是实现公平资助的先决条件, 认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家庭经济是否困难的认定和困难等级的认定。目前各高校贫困生认定办法, 多是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 (教财[2007]8号) , 并结合本省本校实际制定。一般遵循个人申请, 辅导员审核, 班级民主评议, 学院学校审核的认定程序。在认定中最主要依据是个人申请材料, 即加盖当地民政部门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由于该公章取得的容易性, 以及部分学生存在“不拿白不拿”的心理, 内容填写失真的情况大有存在, 在助学金评比中参考价值并不高。在班级民主评议环节, 一般采取民主投票或者辅导员举荐两种形式, 民主投票形式公平, 满意度高, 但是过于笼统, 忽略了部分人群的特殊性, 而且存在着拉选票的情况, 人缘好的获得的选票就多;辅导员举荐能够进行直观把握, 有利于快速决策, 但可能存在个人主观偏见, 导致不公平。另外虽然有部分高校建立了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 但是主观定性指标较多, 客观定量的指标较少。综上所述, 目前认定办法缺乏量化标准, 操作透明性不高, 不能精准有效实现对困难生的资助。

2. 资金使用存在监管漏洞

助学金主要于支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目前, 高校把工作重心放在认定和资助上, 而忽略了资金发放后的使用情况跟踪, 资金利用监管的缺失, 导致助学金没有达到资助育人的实效。少数同学因为碍于面子, 拿出助学金请客吃饭, “回报”同学在评定过程中的支持;更有甚者因为虚荣心强, 将助学金用于娱乐消费或购买高档奢侈品, 种种资金不良使用的示范, 一方面背离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 不利于资助工作的后续发展, 另一方面在学生中形成了不良影响, 缺乏公平性和可信度。

3. 精神资助体系不完善

助学金资助的直接目的, 是用于解决贫困生的物质贫困, 然而物质贫困只是暂时的, 精神的贫困是长久的, 如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 就很难达到精神资助的最终目的, 学生中存在的对助学金依赖性强, 不懂得感恩回报等问题尚无成型的解决体制。例如, 有些学生自觉性差, 觉得助学金来的容易, 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不愿意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来获得帮助, 甚至不惜伪造申请材料“争抢”助学金。还有部分学生, 因为自尊心强, 本来需要助学金的帮助却自愿放弃, 长期背负着较大的思想包袱和精神压力, 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生理问题, 最终酿成悲剧。另外, 由于我国助学金资助基本处于“免费的午餐”模式, 与国外权利义务对等的育人模式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很多受助学生在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后不懂得感恩国家, 回报社会, 不能将“爱心”资助延续下去。诸如此类的问题, 都需要一定的教育机制, 适时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责任意识, 真正成为栋梁之才。

4、助学金资助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

目前, 高校学生助学金资助工作尚无完善的机构设置, 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一般挂靠在学生处, 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统筹的安排, 但是具体的工作落实者主要是辅导员。贫困生的家庭情况一般是呈动态变化的, 要精准的做好资助工作, 就必须及时掌握大量学生信息, 结合平时的普查工作, 困难生走访工作及时进行信息更新, 做到动态管理, 这就需要学生资助管理人员的具有专门的业务能力, 以职业化和专业化标准来完成资助工作。高校按1: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 繁重的工作任务, 频繁的职务变动, 使得从事资助工作的时候精力不足、缺乏创新, 因此, 特别有必要打造一支专门的队伍从事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二、助学金资助工作监管模式探究

1. 多方合力, 提高困难认定公信度

鉴于《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证明开具的随意性, 地方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认定机构, 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若出现造假, 追究出具证明的相关人员责任, 如有条件, 尽量实行联名担保制度, 并留存所有证明材料备查。

在认定流程方面, 为保证实现公平资助, 程序应满足标准科学、程序正当、操作可行、保护自尊四个方面的要求。首先, 建立健全贫困生认定组织, 在学校, 学院, 班级形成不同层级的组织, 各层级各司其职, 严格把关。其次,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 有弹性的认定标准,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认定体系, 从家庭成员、收入状态、贫困原因等多方面进行考评, 避免一刀切。再次, 严格信息管理,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不同年份认定呈现动态性变化, 认定后对学生信息建档, 实行数据库动态管理。最后, 完善举报机制, 形成学校、学院、班级三级监督投诉体系, 从每个环节加强管理、监控, 杜绝主观操作和人为因素, 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 及时进行核实并给予反馈, 随时取消违反校规、弄虚作假的学生的资助资格, 并给予相应纪律惩处, 以此提高认定流程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随着在工作实践中摸索, 部分高校已逐渐形成一种科学性, 可操作的量化认定指标体系, 下图以河北某高校的认定标准为例, 该体系已在很多学校开始推广, 只要不断补充和完善, 定能有效的推动资助工作的发展。

2. 加强监管, 健全资金使用跟踪机制

规范管理与使用助学金, 不仅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解困、为学生服务”这一工作理念的根本要求, 也是推动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助学金评定结束之后, 应对学生进行引导, 对于获得助学金的同学, 讲明助学金用途, 并签订《规范使用助学金承诺书》, 对于未获得者, 开导其正确面对, 通过勤工助学等其他方式解决经济问题, 防止出现排斥和不平衡心理。

助学金发放后, 应采用回访机制, 了解资助资金的使用落实情况。班级范围内, 定期开展调查或抽查, 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 发挥班级的监督作用,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助学金;家长方面, 不定期电话回访, 了解孩子生活费用情况, 并对其在校表现做客观陈述, 督促家长一起完成对助学金使用的监管;学校学院层面, 应完善投诉制度, 设立违规使用助学金举报电话、匿名投诉邮箱等, 畅通反映渠道, 接受同学的监督。对于同学们反映出的问题, 及时进行调查, 一经查处发现有请客以及奢侈消费品等行为的, 立即取消对其的资助, 其他影响更恶劣者, 制定相应的资金追逃机制和处罚办法, 实现资助的效益最大化。

3. 不断完善, 加大精神资助力度

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因为承受经济家庭等方面压力, 极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问题, 因此, 资助工作不仅要看重“物质资助”, 更不能忽视“精神资助”。帮助困难生从思想上、心理上走出困境, 是资助工作的重任, 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的个性和奉献社会的品格是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

扶贫先扶志, 对于回避困难处境拒绝受助的同学, 应当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告诉他们, 正视贫困事实, 物质的贫困不可怕, 精神的贫困才可怕。通过分析贫困生的心理特征、价值取向, 引导其消除封闭和自卑感, 努力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班级应以心理咨询、团队辅导等形式对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强化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对于受助者, 首先要加强感恩教育, 让其认识到, 顺利完成学业离不开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多方的支持, 处在逆境, 应该怀着感恩之心, 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学业当中去, 以求未来能报效社会, 资助他人, 将爱心火炬传递下去。其次, 应树立受助者的权利义务对等理念, 无偿资助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 视助学金为免费午餐, 权利义务对等模式, 要求受助生在享有获得资助的权利之下, 也履行相应的义务, 譬如, 要求每年至少要参加几次志愿服务或公益活动, 在学业成绩方面, 不能有明显的下滑, 在此模块, 我校已经以《关于进一步发挥国家助学金育人作用的通知》行文做了具体规定, 可供参考借鉴。

4. 强化培训, 打造资助队伍精兵强将

为适应新形势下资助工作要求, 全面实施精准资助、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必须打造一只水平过硬的资助队伍。从事资助工作的除了辅导员, 还需配备专业人员, 他们要经过严格培训, 明确资助工作重点, 具有管理学, 心理学, 法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储备, 能够对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奖助学金评审、进行专业化指导。

资助管理队伍, 从学校到学院要配备专业人员作为第一责任人, 层层落实, 确保学生资助监管无漏洞。同时, 根据现实环境与学生特点的变化, 要不断对加大对资助队伍的培训广度和力度,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在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设置更先进、更完善的数据更新模式, 确保对贫困生的状况做到实时实地的监测, 第一时间解决贫困生存在的问题, 用最好的办法监督助学金的使用成效, 真正发挥助学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结语

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是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用爱心传递爱心的重要举措, 资助工作监管机制还需根据国家形式和现实环境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只要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合力, 定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能, 实现资助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完善, 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以助学金为例, 通过分析助学金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探究一种较全面的监管机制, 力图构建“精准识别、精准奖励、精准管理”的助学金资助工作机制。

关键词:高校,助学金,资助工作,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陈燕青.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机制的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6 (9) .

[2]孙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认定工作探索[J].时代金融, 2016, 4.

[3]靳京阳.高校贫困生认定和资助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11:20-21.

助学资助 伴我成长 篇2

没伞的孩子拼命跑

谢子超(学生)

没伞的孩子拼命跑,跑的路上并学会了感恩~ 成功学家安东尼曾经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转眼间,我已经大二了,大学就快过去一半了,回顾以前的点点滴滴,总觉得留有一些遗憾。我来自一个小乡村,背负着学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求学的艰辛,刻骨铭心。然而我是幸运的,在这一路上有很多人在帮助我,正是这些关爱,鼓励和支持才使得我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变得更加坚强,父母的爱让我懂得了对父母要孝顺,国家的助学政策和学校老师的关爱使我学懂得要感恩,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去帮助更多的人。是助学贷款让我能安心地读书,它也让我明白了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是是心灵上的匮乏,它让我坚持了下来,坦然地接受各种异样的目光,面对一切风雨,坚强地成长。助学贷款,我选择的自立方式,让我学会不放弃、不言弃、坚持到底,承受着生命中需承受的重量,在负担之中独立起来,在重压之下顽强地成长起来。

学校给我们贫困学生伸出援手提供助学贷款,为的就是帮助我们顺利地完成学业,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辜负学校的期望,在学业上一丝也不能松懈。唯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和辛苦劳作,不辜负学校的用心良苦,拿出属于自己的努力,用自强自信自立的态度来迎接挑战,战胜眼前的一切艰难困苦。

每个人都有梦想,没伞的孩子一直在追逐梦想,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必须努力,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我无法选择出生,但是我们能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国家助学政策为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使我能更顺利的成才、成长。国家的助学政策,使贫困的学子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爱和人间的温暖。我相信他们也会像我一样,不忘祖国的恩情。美国前总统林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也能负。责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责任,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是一种敢于担当的使命。作为学生,一个深受国家、社会关怀的当代学生,我深知社会、家庭对我的期望:刻苦努力,学习到真本领,成为人才,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时光荏苒,现在的我,已不再是初入校门的那个懵懂的高中毕业生。相信四年的大学生活如同修行,我在一天天地沉淀着知识、阅历和人生的感悟。慢慢地离我的梦想更进一步。我作为一名受助者,在受到别人帮助的同时,深感当代社会无比温暖。并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像帮助过我的人一样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人传承希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二字虽简单,但其涵义极其深刻。你每一次感恩,这个社会便会多了一份和谐,我们的祖国便会向前发展了一步。作为一名中职生,我将永远铭记于心,并以此为动力,怀着感恩之情完成我的学业。将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报答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和我们伟大的祖国!

高校助学资助 篇3

【摘 要】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经济需求的保障型资助体系,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发展,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助学工作现状,阐述发展型资助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发展型;资助;高校;体系

高校资助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7年中央出台新的资助政策体系至今,我国已基本建立健全了以“奖、勤、助、贷、补、减、免”为核心内容的资助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模式,基本建成了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目的的保障型资助体系。现有的资困助学政策较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最基础、最迫切的生存问题,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为进一步实现注重学生发展、育人为本的资助工作目标,在保障型资助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强调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从以加大投入经费为主要手段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育人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资困助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校资困助学工作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资困助学工作历经初步成立、逐步探索、改革发展和体系完善四个重要阶段,基本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资助形式,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师范生免费教育、学费补偿、学费减免、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等方式为补充资助的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据学信网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高校资助经费总金额为547.84亿元,资助学生达3842.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33.16亿元,增长6.44%,比2006年增长了2.27倍。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来临,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随之产生,高校现有的资困助学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多样的发展需求,需要寻求突破,进一步深化改革。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①有的资助体系偏重经济资助,忽视了对困难生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的关注,导致困难生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②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难以把握,由于缺乏科学的定量标准及复核办法,使得认定工作存在制度隐忧;③偿的资助体系不利于调动受助学生积极性,弱化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和惰性行为;④有的资助项目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性需求,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资助项目数量不够多,质量不够高。

二、发展型资助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1.发展型资助的内涵

发展型资助,是在现存的以满足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为目标的保障型资助的基础上,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通过经济帮扶、科研指导、心理辅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项目驱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克服学业及生活困难,同时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健全人格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资助模式。这种资助模式既可以充分保证困难学生的各种层次的保障性需要,又满足了困难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不仅能够发挥困难学生的主体性,又保证了资助工作的育人效益和资助体系的良胜运行。

2.发展型资助的基本特征

(1)更加注重困难学生的主体参与,提升困难学生自助能力。发展型资助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结合困难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不同特点,充分给予关爱、理解和尊重,指导学生积极设计和完善自身成长的发展规划,使困难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鼓励下能够平等、自愿、自主的接受资助,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2)资助形式更具多样性和实践性。改变传统单一的经济资助方式,通过增设“项目式”资助模式,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教育引导活动等,变“结果奖励”为“过程激励”,使困难学生把改变自身处境变为一种内在的诉求,主动参与到资助项目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各项实践完善自我,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困难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形成国家、学校、社会多层面、全方位的资助工作良性发展机制。

(3)具有未来指向性,实现困难学生可持续发展。发展型资助着眼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在保障困难学生经济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其进行思想引领、人际交往、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等方面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训,逐步提高竞争力,全面培养困难学生的人格品性和能力素质,不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其具有更强的独立生存与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具体措施

1.着眼育人导向,构建教育引导体系

(1)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自强自立。诚信是为人之本,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之中,在资助工作中融入诚信意识,教育困难生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材料和助学金申请中做到客观真实,引导贷款学生珍惜个人信誉,树立信用意识,遵守并履行还贷义务及有关信用承诺。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自强自立的观念,有助于解决大学校园“假证明”、“假贫困”、“假残疾”现象,规避助学贷款道德风险,更是高校树人根基的迫切要求。另外,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公益实践活动,增强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提升自助能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由于成长环境较差带来窘迫的生活体验,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焦虑、抑郁等问题,与人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学校应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开展相应帮扶措施,帮助困难学生走出思想困境。同时,还应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机会,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价值,树立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此外,还创造和谐、互助、团结向上的氛围,使困难学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关爱,促使其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3)开展感恩教育,实现学生内在品质升华。以思政课为切入点,以开展感恩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例如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举办感恩主题讲座,“感动人物”评选等,教育困难学生在得到资助时要有感恩和回报社会的意识,引导困难学生关爱他人,诚实守信、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铸造具有诚信、感恩、责任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

2.实践平台,构建项目支持体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保障型资助满足了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需求,而要实现学生在自我发展的方面的追求,就需要构建发展型资助的项目支持体系。现有的仅以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结果为依据,“一次性”评定给予“结果奖励”资助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项目制的运行方式可以突破传统模式,通过设立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层面、多形式的资助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申报和实施,严格把关项目评审过程,教师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获得鼓励和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在参与中提高能力和素质。从而使资助工作逐步实现助困、励志和强能。

(1)建立校院二级项目资助体系,设立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资助项目。大学生在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高校办学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在项目设计时要明确育人目标,抓住培养重点,引导学生打好发展的基础。具体来说,可以分别针对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学生特点和需求,以“端正学习态度,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职业发展”为目标,设立适合各层次学生发展需求的院校二级资助项目,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专业兴趣,锻炼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身长远发展。

设立多种形式的资助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设立技能培训、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项目,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励志演讲比赛、感恩征文等活动,为困难学生搭建与人交往、参与实践的交流平台,引导、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今后服务社会和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3.化资助管理,建立评估考核体系

发展型资助项目的设立要基于公平、公开的原则,从最初的申报到成果验收都需严格把关,保证考核体系的良性运行和科学管理。首先,组织校内专家对立项项目进行初期和中期考核,对资助项目各环节和要素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追踪调查,借助科学统计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实现对资助项目的动态管理。最后,进行成果验收,可以通过上交项目成果、项目组汇报、专家评审等方式实现对项目的结果考核。

发展型资助是新形势下开展高校资困助学工作的新体系,任需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如何改进创新模式,以新的资助工作模式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仍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马彦周,高复阳.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1).

[2]高艳丽,马彦周,高源.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模式构建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6).

[3]孙启林,孔锴.全球化视域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26-32.

高校助学资助 篇4

高校贫困生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资助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使之早日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活困难群众的关心,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功能

扶贫济困的经济功能。国家贫困生资助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向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各种有偿和无偿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缓解因其家庭经济困难而给求学者可能产生的经济威胁,这是资助政策的主要功能。在现行的各项资助方式的规定中,都把帮助学生克服经济困难摆在首位,把经济状况作为能否享受资助的首要条件。

激励上进的教育功能。资助除了发挥扶贫济困的经济功能外,又可发挥其作为经济手段的激励教化作用。合理的资助可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的精神。如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青年学生凭自己的个人信用申请助学贷款,自己借钱上学,参加工作后用自己的劳动收入归还贷款,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有利于普及金融知识,增强他们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有利于诚实守信等良好道德风尚的树立,有助于改变学生把承担大学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由家庭负担的观念,而树立起“用明天的钱支付自己今天的教育成本”,树立起自己个人也是教育成本分担主体之一的观念。使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直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动机,树立学习责任感。又如奖学金资助制度,其申请条件与资格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激励,通过奖优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给贫困生提供工作岗位,参与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常中学习,可以弥补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领域与学术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能力,如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交公关能力等。勤工助学活动还可以起到锤炼思想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参观劳动、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以感性认识体验社会的丰富性、生动性,感受时代的健康精神与脉搏,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加深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从而提高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自觉加强思想的锤炼。

促进教育公平的政治功能。教育公平是指青年儿童不因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背景等后天因素的差异而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其实质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尽管形式上人人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是目前人们实际上不可能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在有限的机会还需要经过激烈竞争才能获取的背景下,免费上学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上学之后,学生作为成本分担主体之一,要求承担部分教育成本,这意味着对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提出了一定的经济要求。这种经济要求可能把那些出身贫寒的学生挡在大学校门之外,使他们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种因外在经济原因而被剥夺受教育机会显然是不公平的。学生资助模式作为一种补偿形式,通过向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援助,改善或缓解其经济拮据状况,增强其支付能力,使他们不致因经济原因而失去入学机会,使他们在入学机会上有平等的起点,这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有利于教育民主化。

2 目前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主客观原因,资助工作大多只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对他们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成才方面的困难认识不够、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没有很好地将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没有形成解决贫困生存在问题的整体思路和方案。从现有的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研究来看,当前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现行资助体系的内部构成不尽合理,缺乏逻辑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二是资助政策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三是资助中一些具体问题,如贫困生的认定和资助后期的教育管理没有和学生成长成才有效衔接,弱化了资助工作应有的精神激励和政策约束机能。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应金萍在2008年第6期的《中国高教研究》上发表《对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理性思考》一文,该文将高职困难生资助分为两大类:救济性资助和发展性资助。分别对两类资助中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指出在现行救济性资助中存在如下问题:困难程度界定的模糊性,受助对象获得资助的不均衡性,资助项目的不关联性,监督体系的不系统性。重庆三峡学院建工系的阮宇在2008年第3期的《中国林业教育》发表《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创新构想》一文,该文认为,虽然我国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加大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投入,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贫困生认定难度增加、“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仅通过加大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这些资助方式的投入是不能实现资助效益最大化的,只有拓展勤工助学的渠道、转变奖励方式、创新贫困生帮扶办法,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才能培养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3 积极探索助学和励志紧密结合的资助体系,推进资助工作深入开展

为了构建以“济困”为基础、以“成长”为目标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应将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将“济困助学,扶弱励志”的资助理念贯穿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3.1 以人为本,注重情感,加强教育引导,努力构建全过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开展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目前学校较通行的认定方式是:学生需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方式认定。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必须提交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界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月消费应在所在地居民最低伙食费标准水平线以下。(2)学生家庭纯收入在家庭所在地属最低水平,一般年人均1000元以下。(3)父母双亡,无其他亲属给予经常性经费支持。(4)单亲家庭,且家长失去生产或生活能力。(5)农村贫困家庭,兄弟姐妹中同时有两人以上在大中专院校学习。(6)学生或学生家庭成员突发变故,短期内形成大量债务。

鉴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动态变动,学校可采用每学年重新认定、动态管理的“全过程”认定模式,做到能够随时调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确保他们能享受到资助政策带来的温暖,为资助育人工作奠定基础。针对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存在的学生证明材料不可靠等因素,学校要把教育引导放在首位,重点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引导学生据实申请,坦然面对。同时,在认定审核的全过程中,注重人性关怀,注意尊重学生、保护隐私。比如,尝试调整班级民主评议模式、谨慎确定公示的范围和内容等。

3.2 育人为本,积极创建成长平台,努力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教育培养体系

坚持学生资助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引导学生确立“只有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才有可能获得奖励资助”的观念。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指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身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在各项资助的评审确定过程中,重点考虑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测评情况,努力让国家奖助学金、各类社会资助和校内生活补助成为他们努力学习、提升能力素质的后盾,而不是他们沉迷网络、奢侈消费的帮凶。同时,要把享受资助后的各方面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考核点和观测点,作为今后动态调整的依据。

坚持勤工助学与素质提升相结合,努力拓宽勤工助学渠道,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注重设置素质提升类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在获得劳动报酬、减轻经济压力的同时,在岗位上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增强自尊自信。广寻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家教、市场调查、翻译、促销、网站制作等勤工俭学岗位,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尝试改变部分资助项目的申请模式,以“项目申报”的形式获得资助,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完成相关的科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成功。

坚持济困助学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将“育人”内化到资助工作之中。进行知恩、知责、知足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勤奋学习、勇担社会责任,知足常乐、虚怀若谷纳百川。以学生资助工作为契机,以“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为载体,通过开展“感恩在心,诚信做人”演讲比赛,以“关爱他人、心手相连”为主题,开展“爱心宿舍”活动,引导学生励志成才、爱心回馈;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和优秀学生风采展等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及其他优秀学生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争当优秀。

摘要:高校实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现行资助体系,就如何更好地发挥资助工作的作用,真正实现经济资助和精神激励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高等教育,贫困生,经济资助

参考文献

[1]应金萍.对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2]阮宇.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创新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2008(3).

[3]李文利.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4(2).

[4]李旭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目标导向机制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8(6).

金秋助学资助仪式上的讲话 篇5

【篇一】

同志们,同学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自治区总工会201x年“金秋助学”现场资助仪式。自治区总工会拿出100万元作为引导性资金,资助300名自治区产业厅局(集团)公司的困难职工子女,帮助他们圆大学梦。首先,我代表自治区总工会向考上各类院校的学子们表示祝贺,向全区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及各级工会工作者致以良好的祝愿。同时,对于一贯关注和支持工会工作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新疆有色集团公司工会代表、学生代表做了很好的发言,体现着对“金秋助学”活动的美好祝愿!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工会组织主动参与自治区民生建设年,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大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五年来,共筹集金秋助学资金7710万元,帮助 6.09万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上学梦,受到广大困难职工家庭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树立了工会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今后,我们还将大力开展 “金秋助学”活动。助学活动是工会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我们把助学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切入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各级工会组织也要广泛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引导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支持工会的助学活动。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扶贫解困,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爱心助学的行动中来。在及时排查困难职工子女就学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切实有效的帮困助学方案,做到底数详实、对象明确,实行实名制和动态化管理,并通过联系减免学杂费、帮助申请助学贷款、联系岗位勤工俭学等多种方式,拓展助学领域,延伸助学触角,丰富助学形式,开展跟踪帮扶工作,提高助学工作实效。

各级工会要做好帮助困难职工子女就学、就业的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让更多的职工了解政府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各项扶持政策,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充分享受到优惠政策,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微博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弘扬正能量,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帮助困难职工子女就学、就业的良好氛围。受资助的学生要自强、自力,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关爱你们的社会、回报养育你们的父母。

同志们,全区工会的“金秋助学”活动已全面开展,我们各级工会干部要怀着深厚感情,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把各族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不断巩固各族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篇二】

同志们,同学们:

金秋是一个充满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季节。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14年“金秋助学”资助仪式,帮助那些家庭经济上暂时困难、品学兼优的莘莘学子,圆上大学梦。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积极支持爱心助学活动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即将开启美好大学生活的同学们及家人,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资助特困学生完成学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教育政策,是事关人才培养、社会进步的千秋大业,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积极开展助学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爱贫困大学生,已成为各级工会组织服务全县中心工作大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品牌。

由于多种原因,我县部分职工和农民工家庭经济上出现了一些暂时的困难,子女上学难是当前困难家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就是要动员各级工会组织及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帮助寒门学子度过难关,让他们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此次活动,县工会共筹集资金15万元,资助50名困难学子各3000元助学金,圆梦大学生活。我们发放的助学金虽然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困难家庭的经济压力,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困难家庭的关爱,对被资助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志们,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事业。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主动争取各界支持,形成共同帮扶的局面。要摸清底数,建立健全困难家庭子女助学档案,完善助学资金筹措、管理、使用等制度,切实把好事办好,增强助学活动的公开性和公信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受到资助的学子们,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你们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生活中的困难,发奋学习,逆境成才,体现了一种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你们要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奋斗可以成就人生。跨进大学门槛,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两点希望:一是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越是条件艰苦,越要刻苦学习。要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立志做大事、创大业。二是懂得感恩。希望你们将来无论走上什么岗位,无论身处何处,都不要忘记家乡,不要忘记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你们的厚爱,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人民的关爱,将来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多做贡献。

高校助学资助 篇6

本文以贵阳中医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为例,探讨高等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效性。调查发现,目前的资助政策能较好地帮助贫困生完成其学业,但同时也存在贫困大学生自卑、封闭等心理问题,学生的感恩情怀也有待加强,资助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在贵阳中医学院随机抽取500名入库贫困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贵阳中医学院助学资助工作的实效性做了相关调查。该项调查以班级成建制的形式进行,涉及中医学、中医骨伤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专业大一至大三在校本科贫困生(分别占33.59%、35.11%、31.30%)。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6份,调查覆盖面较广,代表性较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数据处理

调查问卷的统计使用Excel和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贫困生基本情况

1. 贫困生家庭基本情况

在本次被调查的贫困生中,91.6%的学生户口性质为农业,8.4%为非农业。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达43.51%,1000-3000元的为48.09%,而3000-5000元的仅占6.87%,本次被调查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他们的家庭收入极低,且大部分家庭子女众多,经济负担较重,生活质量不高。

2. 贫困学生心理状态

调查显示,71.76%的贫困生自认心理状态是积极乐观的,而有9.16%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心理状态消极悲观,还有18.32%的贫困生认为自己自卑封闭,0.76%的贫困生心理状态为妒忌小气。以上数据显示大部分贫困生能积极、正面、客观地面对家庭的贫困,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但仍有不少贫困生受制于家庭经济的影响,产生了自卑、封闭、消极悲观等扭曲的心理状态,这部分学生在学校常表现为内向孤僻、脱离群体、对周围事物比较冷漠。因此,如何正确指导贫困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降低或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从而建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热情显得尤为重要。

3. 贫困生身边同龄贫困者目前的状况

被调查贫困生表示,自己身边的同龄贫困者中有57.25%已外出打工,12.21%在家务农,自己创业的有3.82%,而在校学习的仅占26.72%。

(二)我校助学资助基本情况

1. 贫困生受助情况

本次调查中,82.44%的学生受到过国家助学金资助,3.82%的学生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0.76%的学生受到香港省善真堂、孟氏基金资助,另有12.98%的学生得到过社会其他基金的资助。结果表明我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主要还是以高校贫困助学金为主,其他社会资助项目较为贫乏,且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2. 贫困生助学金使用情况

74.05%的贫困生在拿到助学资助金后将其作为生活费用,18.32%的学生将其用于购买书籍和日常用品,2.29%的学生会邀请同学朋友吃饭庆祝,5.34%的学生则将该资金存起来以后有需要时使用。

3. 贫困生对于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的看法

调查显示,12.98%的学生认为物质支持比精神激励更为重要,8.4%的学生认为精神激励更为重要,70.23%的学生认为两者同样重要,6.87%的学生认为不好说,而1.53%的学生认为两者都不重要。

(三)对目前我校资助工作的调查情况

1. 对于我校资助力度的看法

就我校目前的资助工作而言,7.63%的贫困生认为其资助力度很大,41.22%的贫困生则认为力度较好,37.4%的学生认为力度一般,而仍有13.74%的学生认为我校目前的资助力度远远不够。

2. 对贫困生帮助较大的资助方式

被调查者中有19.85%的认为物质和资金的帮助最好,40.46%的贫困生认为勤工俭学、帮助学生自力的方式较好,6.11%的学生则认为结对交流、心理辅导对贫困生的帮助更大,33.59%的学生认为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推荐的方式对他们帮助较大。

3. 关于助学资助对受助人的帮助(此题为多项选择)

有76.34%的贫困生认为助学资助改善了受助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有78.63%的贫困生认为帮助受助人得以继续完成学业,53.44%的人同时还赞同改善了受助者的精神生活,32.82%的贫困生认为提升了受助人的素质和能力,仅有0.76%的学生认为没多大帮助。

4. 关于我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上做得较好的方面

调查显示,58.02%的贫困生认为我校对于资金资助方面做得较好,17.56%的学生认为在勤工俭学方面做得较好,而另有24.43%的贫困生则表示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更好。

5. 是否有必要开展更多形式的公益项目

90.08%的被调查者表示很有必要,觉得无所谓的贫困生占0.76%,9.16%的被调查者表示没必要,只需把现有的做好就行。

6. 助学资助给受助学生带来的改变

此次调查显示,大部分受助学生表示助学资助给予了自己很大的帮助,消除了因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负担,使自己可以安心的完成学业,与此同时,助学资助还增强了自己对回报社会、帮助他人的积极性和决心,并表示将来自己有能力后也会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以帮助更多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但仍有少数贫困生表示,由于家庭极其贫困,目前的助学资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但还不足以使家庭经济负担得以完全解除,仍成为影响自己继续求学的因素。

三、讨论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我校目前的资助工作能较好地发挥其实效性,较大程度地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了经济困难,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资助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国家助学金,过于单一化,贫困生的自卑、消极等心理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完善现有的资助方式,强化资助力度

由于贫困生资助是一个长期问题,学校有必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贫困生资助管理办法,明确相关各方的责任与义务,使贫困生资助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2]。我校目前现有的资助方式有: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香港省善真堂、孟氏基金、勤工助学。以上资助项目的覆盖面仅占20%左右,如何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使其得到高效使用,充分发挥资助目的也极为重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不对单个学生的受助金额设置上限,则极易出现资助集中在个别学生身上的情况。另外,资助资金的补贴方式如简单地选择现金资助,则缺乏有效约束力,不少假贫困生通过投机取巧获取资助金,且部分学生在得到资助金后也容易出现盲目消费现象。如果将资助金以其他方式发放给学生,如将其作为生活补助每个月发放至学生的饭卡、或用以减免书本费等等,则会大大减小此类现象的发生率。

(二)以政府为支撑,拓展资助渠道

由于我校处于西部较落后地区,相比其他发达城市高校而言,对于贫困生的资助方式主要依赖于国家助学金,而其他社会资助项目比较欠缺。国家助学金虽然资助金额较高,但名额有限,加之贫困生认定标准无法确定,极易在分配环节出现难以均衡,照顾不全的现象。其他资助项目额度有限,名额稀少,贫困生普遍认为这样的资助方式过于集中化、单一化,应在努力完善现有资助方式的基础上,依托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升社会关注度,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提供资金资助,拓展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方式,以期彻底解决在校贫困生的实际困难。

(三)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

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面临着经济、生活、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极易出现消极悲观、自卑封闭等心理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还应注重大学生的诚信及感恩教育,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结合在一起,巩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摘要:贫困生已成为目前高校发展中较为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课题组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例,探讨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实效性。调查发现,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能较好地发挥其实效性,帮助大部分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但资助力度依然不够,仍有部分贫困生受到经济压力的困扰,存在自卑、封闭、消极悲观等扭曲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完善现有资助方式,拓展资助项目,强化资助力度,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

关键词:高校助学资助,高校贫困生,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怡飞.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化解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154-155.

高校助学资助 篇7

一、各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现状

1.国家奖助学金是我国贫困资助政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主要资助方式有: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是对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奖励资助体制, 约占在校生的3%, 每生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则是面向所有家庭困难的学生, 平均占在校生的20%, 平均每生2000元/年。《意见》中明确规定:经费合理分担, 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倾斜。故对于四川的高校而言, 助学金的比例达到近30%, 分为1000元/生/年, 2000元/生/年, 3000元/生/年三个等级, 资助范围相对较广。

2.贫困生需提交生源地盖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贫困证明才能建立贫困生档案, 并在辅导员的带领下经过班级民主评议小组共同评议确定困难等级, 有特殊困难、困难、一般困难和不困难。被认定为不困难的学生不能获得任何贫困资助。

3.在初步确定获得助学金名单及金额以后, 需要公示至少一周时间, 有异议的学生需在公示期内提出意见, 在公示期后无异议的情况下才能最终确定名单及等级。

4.在助学金下发以后, 学生中不得有任何高消费行为和请客吃饭的现象, 否则将停止发放助学金, 并对已发金额全数追回。

二、国家助学金资助中出现的问题

1.贫困生认定的问题。

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 《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贫困证明是必要条件。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一般都由学生自主填写后拿到生源地相关部门盖章。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为了增加申请成功的机率, 往往填写的部分数据偏离了真实情况, 而且因为学生的差异, 偏离的尺度不一。在拿到相关部门盖章的环节中, 当地政府为了让自己管辖内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利益, 自然在审核材料的真实性上就比较放松, 基本上填了材料的都能盖到章, 从而在相同条件下的不同个体在材料上也形成了差异。这样的情况让学校在参考证明材料的时候感觉无所适从, 进而对贫困生的认定造成了迷惑和误导。在民主评议的过程中, 评议小组成员在“一般困难”和“不困难”之间很难有确切的分界线, 加上大多碍于同学情面, 如非迫不得已, 即使他们心里认为, 也不愿意将同学评定为“不困难”。这给助学金的发放也造成一定影响。

2.争取助学金而导致学生功利心加强, 同学之间情分变淡。

把助学金发给班上公认最困难的人, 当然无可厚非。但是, 随着资助范围的扩大, 受资助人群的增多, 难免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处于困难和不困难之间的学生为了争取助学金而造成同学反目的现象。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多数大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庭, 家庭收入主要靠作为农民工的父母辛苦打工挣得, 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在这样的条件下, 都希望能够享受国家的资助政策, 来减轻父母的负担。然而, 处在这个经济状况下的人群太多, 中央在对西部有所倾斜后30%左右的比例仍然无法完全满足这部分的所有人群。在这样的情况下, 一部分学生就会因为助学金的问题使得同学间感情变淡, 甚至互相攻击,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助学金远比奖学金丰厚而来得容易。

在经济繁荣的当今世界, 伴随着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金钱对于大学生们的吸引是相当大的。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出台的一项惠民政策, 是一种无偿资助。在四川地区, 国家助学金的发放金额按照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分为1000元/生/年、2000元/生/年、3000元/生/年三档。也就是说, 助学金最少也有1000元/年, 而在四川地区, 各高校的奖学金却很少能超出这个水平。就拿我校的学生奖学金来说, 一等奖学金也才1000元/年, 占学生人数的3%, 而相对来说, 拿到等额的助学金远比奖学金要容易得多。部分贫困生原本打算争取奖学金来补贴生活, 有了高额助学金以后反而失去了这一动力, 学习兴趣大减。

4.骗取助学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媒体时有报道家庭并不算贫困的学生申领助学金的事情。如网络报道“家有五套房两辆车的富家女申领助学金”、“副局长女儿是受助贫困生”、“大学生争做贫困生, 助学金买电脑手机”等事件说明, 在贫困生资助体系上出现了漏洞, 部分助学金并没有用到真正贫困的学生身上。一些学生通过谎报家庭经济情况、制造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助学金供自己奢侈享受。

5.过多无偿资助会导致学生依赖性增强, 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淡薄。

由于国家助学金是资助金额大、范围广且连续性强的无偿资助。而过多的无偿资助会造成部分学生以贫困生自居, 拿助学金形成习惯, 认为拿了是理所当然, 没拿是学校办事不公。这样的“不劳而获”会导致他们依赖性增强, 奋斗意识降低, 吃苦精神不足, 贪图享受思想增加。一些学生认为国家助学金“不拿白不拿”, 所以为了申领助学金不惜谎报和制造不真实的材料, 拿了助学金却不上进, 不进取, 不思回报, 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淡薄。

三、关于国家助学金资助体系的思考

资助只是手段, 育人才是目的。根据国家助学金的资助现状及问题来看, 我们必须对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措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使得助学金资助体系更为完善, 确保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品质。

1.学校和政府共同努力, 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程序。

从助学金资助过程我们不难看出, 在贫困生认定体系上有一定的弊端。首先, 开具贫困证明的生源地政府应该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 对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核查并如实填写材料。其次, 学校在认定贫困的过程中不能只看材料, 要发动广大学生干部, 通过正面和侧面对同学的日常开支情况作详细而全面的调查, 并对已认定为贫困生的日常消费进行不定期抽查, 力争做到认定的公平公正, 符合事实。

2.在经济资助的同时, 要给予道德教育, 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确保高校育人的品质。

在市场经济时代, 个人利益的驱使会对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以育人为目的的高校, 应该对大学生, 尤其是贫困生开展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防止形成“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和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极不道德的行为。只有对他们进行了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才能保证高校的育人品质, 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 以保学生健康成长。

在当今高校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当中, 贫困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一些因经济问题延伸出来的心理问题在高校中越来越突出, 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且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校和国家在给予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 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 最好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统一的教学计划, 防止个别教育而引起的不适。此外, 应安排专、兼职的心理教师, 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热线的建设, 甚至利用网络的途径, 随时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以保学生健康成长。

4.“扶贫”更要“扶志”。

高校在开展经济资助的同时,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奋发图强, 努力学好各项知识, 增强能力, 争取在毕业后能用自己的实力摆脱经济上的贫困, 同时这也是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应该减少无偿资助, 增加奖励和激励机制, 扩大奖励范围, 让更多贫困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而不是以助学金来贴补生活。这样不但能提高贫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能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 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

5.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

前面提到过多的无偿资助给学生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尝试将无偿资助变为有偿资助。“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要让大学生们意识到: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通过劳动和努力所得才是光荣的。我们可以将资助与一些地方公益事业联系起来, 通过学校推荐贫困生名单, 给予一些服务岗位, 让其利用课余时间为社会做一些贡献。这样不但能解决贫困生的资助问题, 而且能避免部分学生拿“无偿助学金”羞愧感。

四、结语

资助无非是为了让贫困的青年大学生学会自助, 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加强和提高“脱贫”的本领。国家助学金的政策是英明的, 但具体的实施效果还得由更多的人来把握和推动。其中, 包括政府工作人员、高校教师、学生干部, 还有所有期望脱离贫困的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 希望人们都能以青年一代的长远利益为重, 力求让国家的资助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和实施。

摘要:国家助学金是我国政府的一项很好的惠民政策, 无数贫困大学生因为它顺利完成学业, 无数贫困家庭因为它而看到了希望。本文从高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现状出发, 认真分析并指出了在资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为完善助学金资助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资助现状,思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

[2]鹿婷.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和思考.镇江高专学报, 2008.10, VOL21, (4) .

高校助学资助 篇8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随机抽取的250 名学生发放“高校资助工作模式状况”的问卷, 对回收的241 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家庭供给、勤工助学和奖助学金成为我校学生的三大经济支柱;当被问及“你认为哪种帮扶方式对贫困学生最有效”时, 45.6%的学生认为是经济资助、43.5%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不难看出, 勤工助学有利于贫困学生缓解经济压力。而以我院勤工助学岗位为例, 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平均每月获取的报酬约为600~800 元, 加上8000 元左右的助学金, 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贫困学生家庭经济的压力, 满足贫困学生在校的基本开支。

高校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学生自我安排为主, 勤工助学能够让贫困学生在业余时间展示其价值, 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报酬, 缓解经济压力。然而, 勤工助学的经济资助功能并非其最终目的, 勤工助学对学生将来的面试、竞争上岗、选择工作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认知与适应的有效途径, 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的有效过渡方式之一。能够使大学生提前感受社会生活, 尽快适应社会竞争, 是大学生走出校园前的重要社会锻炼, 对其将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有积极的作用。同时, 参加勤工助学, 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与国情,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品质, 树立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并为集体贡献力量的思想。

勤工助学作为人才培养途径之一, 对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起到积极作用, 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劳动观念, 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 明白需要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这一道理, 而非一味地寻求父母、社会的帮助, 避免产生“等靠要”的错误认识。同时, 勤工助学还能让学生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勤工助学为高校贫困学生提供了一种通过自我劳动而摆脱穷困的方式, 培养学生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

贫困学生考取大学, 往往寄托了的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希望, 但往往因为其自身的自卑感, 较少参与交际活动, 略显孤独, 长此以往, 会产生孤独感、失落感。紧张的学习生活, 又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学习上遇到困难, 还会增加他们的挫败感, 甚至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与人交流的机会, 让贫困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团体, 摆脱孤独感, 更助于他们心理的成熟。

此外, 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贫困学生多来自边远落后地区, 面对家庭的厚望, 学业的压力和就业市场的竞争等多重压力, 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 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勤工助学一方面能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同时对于单调的学习生活也是一种调剂;另一方面, 勤工助学能够为这些同学提供一个平台, 树立自信, 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困境, 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 培养奋斗精神, 并正确看待自己的贫困情况, 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认知能力

贫困学生多来自农村甚至是边远山区, 来到大城市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甚至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勤工助学这一平台让学生能够体现个人价值, 使更多的学生明白平等互助、平等竞争的道理, 对大学生自我人格的认知有着促进作用。

孔德生等 (2004 年) 对全国11 所高校747 名贫困大学生和903名非贫困大学生施行测试, 进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在人格测验中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自卑、焦虑、成就动机、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内向与外向、新环境中成长力、恃强性、幻想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P<0.05) ;在人格成因测验中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经济水平、身材相貌、业余爱好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P<0.01) ;在人格类型测验中除聪慧性、幻想性、实验性外, 其余各因素均达显著水平 (P<0.05) ;在贫困大学生教育对策的测验中勤工助学、奖学金、团体活动、同学朋友的帮助、毕业分配前景等因素达显著水平 (P<0.05) ;在上述几项教育对策中, 勤工助学的助益最为重要。因此, 勤工助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 因此高校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勤工助学作为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有偿资助, 也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 有利于贫困学生适应社会、正确认识自我、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的工作往往涉及多个领域, 同学为了能够出色完成任务, 不仅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往往还要具备一些非专业的技能,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锻炼应用能力。在勤工助学过程中, 还能接触更多的人、事、物, 从而达到扩充知识面, 掌握更多技能的目的。

同时, 勤工助学也是一种社会实践, 勤工助学的平台是一种不同于校园学习的环境, 在勤工助学工作的过程中, 遇到困难时不仅需要自己想办法应对, 还需要进行有效协调、合作。因此, 勤工助学对学生以后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等均有助益。

二勤工助学的育校功能

21 世纪的大学园区管理, 提倡学生自我管理。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 许多勤工助学岗位, 均为校园园区自我管理的产物。比如园区的护卫队、园区的各项设施评定、园区的报纸发放、食堂卫生及价格质量监督、园区整洁维护以及活动场所开放及监管等, 均由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有任何问题均汇总后上报园区负责人, 再讨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如此以来, 学校的发展与学生息息相关, 学生更加能够融入大学校园。

不仅如此, 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推行, 在无形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维持校园的美观、同学的生活, 让学生具备责任感。以往, 学生遇到困难, 总是将困难告知学校领导, 让学校领导去研究解决办法, 而解决办法往往不合学生心意, 产生不必要的误解。而如今, 学生在学校中遇到了困难, 则自己先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再告知学校领导, 学校领导研究可行性以后给予答复, 有效解决了学生的烦恼。

三新时代勤工助学模式的探索

勤工助学在中国高校帮困中存在了几十年, 如何才能让勤工助学发挥新时代的作用, 需要确立科学的指导原则。勤工助学的岗位设立需科学的指引。现如今大学校园的勤工助学岗位多还是以体力劳动为主, 需适当增加智力劳动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勤工助学岗位, 让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为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需要突出勤工助学中教育的内容。如今的勤工助学岗位, 大多学生仍是抱着赚钱的目的而参加, 需让学生看到勤工助学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在勤工助学岗位中并非只是单纯地完成任务, 而是从工作中学到东西, 建立自己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 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也是提升贫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贫困学生进行帮扶,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 使贫困生通过勤工助学的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廖敏.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13 (1)

[2]薛浩.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J].江苏高教, 2004 (2)

[3]孔德生、杨晓梅.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6)

[4]李敬辉.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 2012

高校助学资助 篇9

一、高职贫困生资助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办学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 更好地融入社会, 被社会所接纳。教育能增加人民的幸福感,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但事实上贫困生因为没有能力支付昂贵学费, 无缘进入大学学习, 无形中就被剥夺了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样的结果只能造成富人更富, 穷人更穷的恶性循环,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果能给予贫困生入学资助, 使他们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让他们与命运抗争, 摆脱贫困, 这也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可行之路。

国家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 也开始关注到弱势群体, 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逐步建立相应的助学体系, 从多方面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对于在校高职生而言, 国家主要从资金上给予资助, 学校方面则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 获取必需的生活费用, 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学校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多种勤工助学岗位, 以缓解更多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二、高职贫困生勤工助学现状

勤工助学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举措,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劳逸结合,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应的劳动, 既不耽误学习, 又充分地利用好课余时间, 既可以锻炼自己, 又可以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但实际上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比例还不到贫困生群体的一半, 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得到勤工助学的帮助, 从这点上看, 学校在勤工助学的覆盖面上还有待提高。另外, 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对勤工助学岗位安排不满意, 没有长期地坚守在岗位上, 造成勤工助学岗位的人员变动很大。

(一) 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相对低端

贫困生虽然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困难, 需要经济上的援助, 但纯粹的劳务性岗位, 例如食堂的打扫工作等, 得到的报酬是很少的, 而且相对辛苦, 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很多学生反映, 学校应该设置多种岗位, 增加一些技术含量高, 需要发挥管理才能的工作, 这样学生在工作的同时, 才能提升相应的能力。分析起来, 高年级的贫困生更适宜于技术性岗位, 从中强化所学的知识,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而对于刚入学的学生, 劳动型的岗位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同时, 也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二) 勤工助学岗位有限, 岗位相对单一

本科院校规模相对较大, 这对勤工助学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学校可以安排很多岗位来帮助贫困生。但高职院校的条件就没有这么优越了, 高职院校能给学生提供的岗位大多偏向体力劳动型, 像食堂的保洁工作或者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等, 这些工作都比较辛苦而且酬劳很低, 只能勉强维持学生生活, 对改善贫困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 勤工助学岗位有限, 不是每个贫困生都有机会, 有些同学会跟老师搞好关系, 让老师帮忙安排一些岗位, 这样真正困难需要帮助的同学却没有得到帮助。所以勤工助学岗位应该透明化、公开化, 使真正有需要的同学通过竞争上岗。

三、扩宽和优化勤工助学资助的路径

(一) 优化勤工助学岗位

对于学生普遍反映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岗位种类偏少的情况, 学校应该引起重视, 增加学生能够胜任的岗位。并根据学生情况, 对不同的学生安排适宜的岗位, 对于那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 学校可以联系企业, 在不影响学生学业且学生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的情况下, 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工作;对高年级的学生, 特别是成绩优异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做老师的助理或者助教这些含金量高的工作,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展现才华,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向低年级的学生提供劳动型岗位, 主要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勤工助学岗位存在的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学校应规范流程, 使其公开透明化, 只有竞争公平、信息公开, 才能使勤工助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改革创新教育模式, 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有明显的区别, 本科院校更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 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却不强, 高职院校则旨在培养适合现代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性、专业性的应用型才人。高职院校应对教学制度不断加以改革, 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更应该设置动手实际操作的课程, 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摆脱现有的贫困状况。对于教师而言, 应摈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 学校也可以向企业推荐更多优秀的学生, 加强校企合作, 利用有限的资源给学生提供最大化的服务。

(三) 完善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体系, 优化教学制度

教育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 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助学方案也是如此。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高等教育更加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如今的高校大多引入了学分制, 结合教学经验, 学校把新引进的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 把两者的优点都运用到教学实际。所谓学分制, 就是学生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顺利完成学业, 对年限没有规定。这种制度的优势就体现在,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 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完成自己大学的学业。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而言, 缩短了在校的学习时间, 他们可以更快地步入社会, 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 实现自身的价值。而采用学年制, 贫困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课程安排相对较少的情况下, 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参与勤工助学工作, 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顺利完成学业。这两种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但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

综上所述, 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 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勤工助学工作紧抓不放。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 对贫困生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贫困生实现自身价值;高校应该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制度, 加强校企合作, 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生减轻家庭负担, 卸下思想包袱。要做到以贫困生为本, 处处为贫困生着想, 切实为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 帮助更多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更好地服务人民, 服务社会。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对于富裕的家庭来说, 培养一个孩子根本不成问题, 而贫困家庭的收入却连子女的学费都支付不起, 更别提生活费用, 由此造成贫困生心理负担加重, 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日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校企合作的方面对高职贫困学生进行勤工助学资助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校企合作,勤工助学

参考文献

[1]王杰臣, 庹莉.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9 (2) .

[2]刘向锋.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04 (5) .

[3]牟艳娟.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 2007 (3) .

[4]梁金霞, 徐丽丽.当前高校贫困生助学体系存在问题与思考——全国近百所高校贫困生助学体系构建情况调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1) .

高校助学资助 篇10

1、勤工助学的定义和作用

本文的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 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1]本文所指的勤工助学不包括校外勤工助学, 以及非学校组织的校内其他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勤工的落脚点不仅在于助学, 更在于育人。

2、勤工助学在资助育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内勤工助学是学生资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奖、贷、减、补等其他组成部分而言,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贷款、助学金等资助手段已经普及, 但相对于奖、贷、减、补等助学手段而言, 勤工助学不是哭穷比惨, 等待经济救助, 而是自食其力, 自力更生, 使学生由受资助, 变成自助, 能够有效防止贫困学生产生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是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 自力更生等良好精神品质的培养方式。

校内勤工助学风险比校外勤工助学风险小, 更有利于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逐步认识自己, 不断进行自我调试、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知, 也可以增加学生与人的交往,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目前勤工助学存在的问题

1、岗位供需不平衡:

一是岗位数量供不应求:根据笔者了解, 大多数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比例不超过贫困生总人数的20%, 80%以上的同学不能参加勤工助学,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二是岗位设置与学生专业不匹配:一般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主要集中在后勤、图书馆、公寓、保卫等几大部门, 学生勤工助学技术含量较低, 知识得不到适当运用, 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

2、岗位信息不对称:

目前很多高校勤工助学还是靠辅导员介绍、熟人介绍等方式, 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学生不能到自己理想、感兴趣的岗位工作, 挫伤了学生勤工助学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用工单位也无法招到合适的学生, 影响了勤工助学的效果。

3、对学生重使用, 轻培养。

一些用工单位对学生思想、技能培训不足, 招录学生从事机械性、重复性、重体力的劳动, 在勤工助学工作中, 注重学生对用工单位的贡献,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指导, 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4、育人机制不健全:

很多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勤工助学育人机制。没有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全程监控。一些用工单位没有树立正确的用工观念, 频繁跟换勤工助学学生, 对学生过于挑剔, 总认为学生不够能干, 想一步到位录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 而不愿意花心思去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助理。

5、监管不到位:

一是学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对用工单位的监管不到位。一些用工单位设置了岗位, 却没有按岗位设置开展工作;一些单位单方面的强调要多学生, 却不能管好学生。二是用工单位对勤工助学学生的监管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对学生勤工助学实行包干制, 每月发固定劳务报酬, 导致学生做多做少一个样, 做好做坏一个样, 不利于调动学生勤工助学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校内勤工助学资助育人作用的意见和建议

1、合理设定岗位:

学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多与用工单位接触, 认真了解、核实、发掘单位用工需求, 广开渠道, 拓宽领域, 合理设定勤工助学岗位, 在提高岗位数量的同时, 提高岗位质量, 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2、拓宽招录渠道:

开展勤工助学现场双选会、勤工助学网上招聘会。目前勤工助学做得比较好的高校采取了现场双选会, 网上招聘会等方式, 以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学生和用工单位双选, 尽可能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让学生在勤工助学中成长成才。

3、完善制度, 注重对学生的使用和培养。

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 从二级学院、用工单位、学生本人各方面入手, 制定相关的规定, 以明确二级学院责任, 用工单位义务, 保障学生勤工助学合法利益,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勤工助学的正能量。

4、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监管。

有效落实勤工助学学生考勤、考核制度。在简化用人流程的同时, 探讨合理的勤工助学考勤、考核制度, 加强对学生请假、劳动时间、劳动效能的监管, 从学校抓起,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5、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感教育。

实行勤工助学“导师负责制”, 让用工单位主管老师成为学生的思想、行为导师。按照教育部的规定, 勤工助学学生每月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计算, 用工单位的老师跟学生的接触远远多于辅导员跟学生的接触, 在在日常工作、交流中, 用工单位的老师能够及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 有利于学生塑造自立、自强、自信的人格。

6、加强对用工单位管理、培训。

学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管理, 防止用工单位虚报岗位、工时, 弄虚作假骗取勤工助学资金, 在校内建立公平、公正的勤工助学环境。加强对用工单位的培训, 让用工单位掌握勤工助学日常管理, 引导用工单位合理设置岗位、合理用人, 在使用学生勤工助学的同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以身作则, 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教会学生基本工作技能。

四、结语

校内勤工助学是大学生接触社会, 体验式学习, 自助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勤工助学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学生所在院系应当多管齐下, 努力为校内勤工助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资助育人的作用, 让学生顺利成长成才。

摘要:校内勤工助学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其他资助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并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勤工助学,资助,育人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下一篇:场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