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高效三策略

2024-06-16

语文课堂高效三策略(精选十篇)

语文课堂高效三策略 篇1

1. 精心研究教材

高效的教学,教师要从有效研究教材和准确把握学情入手,必须尊重教材,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度,充分挖掘教材中所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领会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意图,把握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掌握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思考方法及科学内涵。

2. 精心设计教案

导入设计突出趣味性;新知探究设计突出实效性;练习设计突出精练性和层次性;小结设计突出拓展性。

3. 精心做好上课准备

教具、学具的准备;心理状态的准备;课堂生成的准备。

二、课堂组织有效学习

1. 创设有效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有效的数学情境应遵循目的性、趣味性、问题性、真实性、数学性和短、平、快的原则。情境的内容要与知识点相吻合,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创设适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境。

2. 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实效性;灵活调整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及时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组织学生有效训练,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训练的形式不仅仅是笔试,也可以是动口、动手的训练。训练的题目要有层次性,可分为基本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得到不同的发展,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后减轻作业负担

1. 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

作业的内容可分为反馈题、典型题、遗忘题和拓展题;作业的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作业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弹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选作业,把必做和自选相结合。

2. 作业的评改要灵活而多元

批改方式要灵活。作业批改的方式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和作业的具体内容等情况,把课上订正与课后批改、学生互批与教师批改、全面批改和重点批改以及教师面批、小组批改等方式结合起来,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多种批改方式。

评价要多元化。评价方式要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形式要活泼多样,如短语评价、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等;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

3. 作业的讲评要顾“两头”

三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案例 篇2

振兴中心小学

我认为,“高效课堂”不应该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增进,而且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效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点。下面讲讲我在上高效课堂中的教学案例 十七课《七颗钻石》 一 出示导学案 让学生提前预习《七颗钻石》导学案(预习课)

一、学习目标: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内容。

2.培养想像的能力。

3.能够说出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他人,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二、学习重点:

1、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2、理解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三、学习难点:

能够说出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他人,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四.学习方法

听——议——想——续接故事

五、预习材料

(一)作者及课文体裁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童话:

(二)字音:字形: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楚;不错读,不漏读;停顿恰当。

2.读出人物感情,读出重音。

3.有表情

(四)自主、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注意语速,复述故事内容。

2、你读懂了那些内容?(可以从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考虑)如:

⑴、围绕水发生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水罐各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板书)⑵、熟读课文,思考并说出,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人?结合故事情节做简单说明。⑶、课文的结尾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⑷、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歌颂什么?

(五)赏析

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

(六)质疑

你在阅读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七)拓展升华

1、如果你是托尔斯泰,现在穿越时空,看了自己过去写的《七颗钻石》这篇文章,还想充实一些故事内容,你打算在哪些地方进行想象。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心。你能不能说一个爱心故事,让大家与你一道分享爱的幸福。二 教学课

《七颗钻石》教学案(展示课)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说出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他人,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3、了解想象在童话作品中的作用,感悟“爱”的博大神奇。教学重点和难点:

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感悟“爱”的博大神奇。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 听——议——想——续接故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宁静的晚上,我们遥望浩瀚的天空,就会发现,在天空的正北方向,有七颗明亮的星星排列成了勺子形状,它们是那样的晶莹,那样的璀璨,那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关于大熊星座,有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十三课《七颗钻石》。

二、作者及课文体裁简介(学生介绍)

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通俗易懂、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复活》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七颗钻石》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检查字音、字形(学生板书、讲解)

字音:干涸(hé)水罐(guàn)绊(bàn)倒 舔(tiǎn)净

一瞬(shùn)间 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辨字形:渴喝;罐灌;绊拌;哀衰;添舔;揍奏凑;

四、指导朗读,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1、朗读要求:准确、流畅、有表情地朗读

2、赛读:学生之间比赛

3、复述故事内容

4、用少量的词语板书故事情节(各小组派一个代表)

五、研读课文

提问:经过预习,大家都读懂了哪些内容?可以从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考虑。(学生各抒己见)

六、赏析

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各抒己见)

七、质疑

你在阅读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学生选择自己会的问题回答)

八、小结

本节课我们听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又知道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在童话中我们看到了小姑娘爱心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被那神奇的想象吸引到梦幻的世界。希望我们人人都有一颗爱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九、拓展升华

1、如果你是托尔斯泰,现在穿越时空,看了自己过去写的《七颗钻石》这篇文章,还想充实一些故事内容,你打算在哪些地方进行想象。(生各抒己见)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心。你能不能说一个爱心故事,让大家与你一道分享爱的幸福。(生交流爱心小故事。)

九、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展示课,同学们对爱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想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表达这种认识,谈谈你的一堂课的收获吧。(生各抒己见)

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十、布置课外作业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三要素 篇3

一、发掘语文的语言文字美

语文即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集合便是文本。中国的文字是无数个精灵,看似方正,但组合起来却个个灵动美妙。

1.发掘文字的内涵美。值得一提的当属我国的短语,它虽短短的三到八个字不等,但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例如“空城计”三字,学生可能看到的是“空”“城”“计”三个单个的汉字。老师却要看到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到诸葛亮的智慧与魄力;再如“高山流水”,学生可能看到的是一个故事,老师要看到古筝名曲所流淌的知音心灵相通的惺惺相惜之情。诸如此类的词语在汉语中数不胜数,在它们文字的面纱之下,总隐藏着智慧、哲理。这就是文字的内涵美。

2.发掘文字的律动美。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不论是现代文还是古诗文,都少不了文字的律动美。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1课《老人与海鸥》里面有一句这样的话:“海鸥随老人的节奏起起落落。”“起起落落”这个叠词平常不过,但 “起”“落”两个动词把海鸥飞起来吃食的动和海鸥落下去休息的的静谱成了乐曲一般,有节拍,有韵律,美感十足。让人不禁有跟随这个韵律打拍的欲望。

当然,律动十足的当属古诗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划上节拍线,两两合一,抑扬顿挫,让人立马想起钢琴演奏中黑白键在如笋的十指中起落的美感。

3.发掘文字的意境美。每当我们读古代名诗的时候,总觉得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文字搭建的意境已经深深进入我们脑海中,印在心灵上。就说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只一个“宿”字就写出了月夜的宁静,一个“敲”字,把这种意境深远的静推向极致。朦胧的月光、入睡的鸟儿、晚归的僧人、平静的小池,似乎就在我们心上。

当然,美丽存在,还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能用心、用眼去发现,去挖掘,并引领我们的孩子一起发现美、感受美。

二、用美的语言搭建课堂

课堂有了美的文本,当然不能缺少教师美的语言。这里的语言包括授课过程中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等。

口头语言最美的应该算王崧舟老师,他字字诗情、句句画意。他总是能找到与课文感情基调相匹配的像诗一样的语言来充斥课堂,或抒情,或慷慨,或低沉,或兴奋,把课文的讲解当作流水潺潺梳理,学生跟着这股流水跑进语文的江河,闯进语文的汪洋大海。在这种美的熏陶之下,学生真要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地步。

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最丰富的是窦桂梅老师。记得在杭州听过她的一节读书活动课。即便是一节活动课,她依然十分投入。当讲到主人公的父母离婚,导致孩子为了见爸爸一面,在火车站等车而冻得瑟瑟发抖时,老师神色凝重,表情严肃,声音沙哑;当讲到孩子见到爸爸飞奔而去时,她立刻像个孩子一样,狂奔、呐喊,兴奋不已。这样的课堂还怕孩子不听吗?

我们既是文本的读者,也是课堂的导演,我们的课堂语言在追求美的同时,一定要与文本的感情基调相符,简要但不简单,精练但不精简,再配上肢体和表情语言,一切就会浑然天成。

三、用美的朗读感染学生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朗读课文的能力是教学语文的重要本领。如果说前两点是课前的磨刀,这一点就是砍柴了。通过什么方式来告诉学生你发现的文本美?那就是读。通过朗读,告诉学生你的感受,学生才能跟随老师的步伐,才能领略到文字的情感、意境,遂与老师产生共鸣,课堂才能达到预设的效果。

怎样才算美的朗读呢?首先一点得字正腔圆,所以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就要过普通话关。这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又逼着我们语文老师得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了。其次就是能读出文本的感情,能引人哭,能逗人笑。最后就要读出文字的韵味,能带领学生坐文字飞船上青天,能拉着他们乘文字舰船下五洋,让文字的味道弥漫课堂。

朗读是文本、老师、学生思想交流的桥梁,只有老师有了这项本领,才能教会孩子们这项本领,只有老师这项本领强了,学生的这项本领才能强。强强联手,才能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语文高效课堂的四有策略 篇4

第一, 有的。

有个成语叫做“有的放矢”。课堂教学中的“的”就是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要高效, 首先要“有的”, 即有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统帅和灵魂, 它指明教学方向。可眼下一些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就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三纬度”“四要素”, 不是夸大就是萎缩。如有人曾这样设置《项脊轩志》的教学目 标: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这样的教学目标太虚空且难于评估, 试想哪一节语文课不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呢?再看这样一个教学目标, 有人设置《项脊轩志》的教 学目标为 : 使学生掌 握文言“而”“为”等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这样设置不仅造成行为主体错位, 而且“而”“为”应该是初中生就已掌握了的, 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显然过低。教学目标假大空或者过低, 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游离目标之外, 迷茫无所得, 或者不费吹灰之力便触手可得, 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 低效的或者无效的。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堂再精彩, 也是无的放矢, 不知所获。

那如何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本化, 立足文本。文本是教学之源, 不仅要明确它在本单元的教学地位, 而且要关注文本的关键元素, 再紧扣课程目标的“三维度”来创设, 既有微观操作, 又有宏观调控;其次要实化, 实实在在, 不空不大不假不虚, 符合学情, 符合教学实际;接着要细化, 逐一落实教学目标“四要素”:谁? (行为主体是学生) , 做什么? (行为动词要准确) , 在什么条件下? (行为条件要规范) , 达到什么程度? (表现程度可测量) ;最后要深化, 不游离表象, 不蜻蜓点水, 潜心涵咏, 创设情境, 搭建个体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以此深入实际。有“四化”的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明确的“靶子”, “靶子”清晰是课堂走进高效的前提。

第二, 有矢。

“有的放 矢”的“ 矢”是“箭”, 课堂教学中的“矢”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有道有高效, 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引入。

好的教学方法从哪里来呢?

从教学实践中来。庖丁从初解牛“所见无非牛者”到“神遇”“神欲行”, 熟能生巧的过程是多次实践“进乎技”达到“道”的过程。同理, 课堂要出彩, 要高效, 就需要多样老道的教学方法来驾驭。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认真研究教材, 立足课堂, 建立个体与文本多视角的对话, 尊重个体, 多元解读。读出的新信息, 悟出的新体会, 概括提练形成多种新的方法。而新方法又要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 才得以巩固和创新, 检验课堂教学做到常上常新常高效, 并能促使学生从身心到人格的健康发展, 这样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方法才行之有效。特级教师余映潮在《送给渴望成功的教师的十 句话》中说:“我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就两个字:例子。我在从事中学语文教研工作的20多年里, 研究对象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例子, 比如案例等。我会从成千上万的例子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学习方法。”名师犹能如此, 何况我们一般的教师呢?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平时多研究教材多研究课例, 生成的教学方法就会多样化, 用之驾驭课堂教学也就轻车熟路, 水到渠成。

从学习和思考中来。优秀的老师是不断地学习和思考的。从中借鉴丰富独到的教学经验来充实和丰厚自己;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 任何教学实践都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光学习不思考是不行的, 思考是将猎取的信息加以分类和整合生成方法和规律, “熟能生巧”中的“熟”是学习过程, “生巧”是思考所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的“无米”变成“有米”是学习积累所得, “有米”到“炊”之香甜则是思考所得。“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和思考辩证统一, 才有多种教学方法的生成。灵活实施于课堂, 犹如众“矢”从不同的视角射向教学目标之“的”, 高效破“的”岂不易乎?

第三, 有梯。

学习有难易之分, 人的领会能力和接受能力亦有快慢之别, 教师要承认差别, 并且于课堂教学中要正视不同的学情, 因课制宜, 因才施教, 做到人人有得, 个个满载而归。犹如小孩学走路上台阶, 太高他上不去;年龄稍大有力气, 台阶太低没意思, 只有梯度适合, 他会一步一个脚印或者一蹦一跳地向上爬, 达到山顶。

教学策略呈现梯度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和人文性。哪怕是同一问题, 也应有所凸显。孔子一行被困于野, 弟子有愠心, 孔子诱导他们:“《诗》云‘匪兕匪虎, 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子贡、颜回都有不同的见解, 孔子针对弟子不同的见解, 也采取不同的策略, 他对子路是引导:“有是乎!由, 譬使仁者而必信, 安有伯夷, 叔齐?使知者而必行, 安有王子比干?”语句委婉, 循循善诱 ; 对子贡则 是否定 : “赐, 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 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而志不远矣!”斩钉截铁的话语背后蕴涵着更多的期待;对颜回则欣然而笑: “有是哉, 颜氏之子, 使尔多财, 吾为尔宰。”欣然的笑语则是对颜回的认可和赞赏。由此可看出:学生认识感悟呈现梯度, 孔子采取策略也呈梯度, 对悟性极高的颜回欣然赞赏不再言说;对悟性一般的子路则耐心点拨, 然而孔子最出彩的策略是否定子贡之后的期待, “使子贡至楚”, 围困乡野, 不派遣优秀学生, 而是派遣悟性不高甚至有些消极的学生出使, 这不能不说是冒极大的风险, 而孔子教学境界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 他对学生知根知底, 承认差距, 策略不同, 尤其对劣等不歧视而更加重视, 这是尊重个体的最好体现。最终“楚昭王兴师迎孔子, 然后得免”, 子贡以不辱使命再次证明了孔子教学策略的高明。

课堂高效就是人人有收获。由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 根据学情创设不同梯度的教学情境, 让每一个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往上攀登,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由现象到本质, 由原因到结果。一步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就是一个牵引, 以便到达山顶一览众山小。

第四, 有合。

世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他们都是有机联系着, 学问也是如此。

我们常常发现同一老师教, 然而学生的成绩明显有优劣之别。其中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 但我想学生没有整合优化能力应该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它也是课堂高效低效的一个分水岭。

我们平时课堂学到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零碎、分散的, 犹如满天星斗一般杂乱无章, 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巧妙地将这些零碎分散的知识内化整合成为网络化, 建立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 相当于数学的三点构成一面, 无数个点就能构成无数个面, 无数个面可以构成一个整体一样。我们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为例谈谈课堂效果如何整合优化。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建构的知识体系:

文言技法 : 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一个板块只举一例, 要从本课链接到以前或以后的知识, 融贯一通。例如:方:①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②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③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④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①②是课内, 与先前学过③④组成一组, 辨析其中的含义, 做到温故而知新, 以此画葫芦, 举一反三, 建构完善的技法体系, 研究其事例, 总结其规律。

表现技法:语言——神态

“言”是基础, “文”是生命。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言技法、表现技法都为表达“志———为国以礼”这个中心来展示, 特别注重从表现手法来探究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志向, 挖掘文言文深度与广度, 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涵养。

思想内容:问志——述志——评志

链接积累:①教育方法———②志向抱负———③和谐大同———④人生境界

拓展运用:学以致用始终是教学不变的法则。将以上技法、赏析以及链接积累所得的通过整合优化, 以思考、运用等方式来领会和提升。朱熹说:“举一而反三, 闻一而知十, 乃学者用功之深, 穷理之熟, 然后能融会贯通, 以至于此。”以此融入和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 甚至可以由此完善自己的人格。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5

作者:陕西宝鸡陇县东风镇杜阳明德中心小学蒲广平

内容摘要:

结合教学经验,从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性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顺利达成的方法。关键词:语文;高效;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型学习方式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无论如何,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都必须以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而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呢?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育即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创设适合个性发展的和谐教育环境和氛围。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下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质。需要加强教学目标设立的合理性:一方面,明确学生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写作课程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及所采取的教学手段进行全面分析后,设定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此方式促进相关学习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注意尊重学生,使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获得教师的有效帮助,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语文教师需加强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关注,进而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能力及兴趣爱好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写作课程,使每个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技巧与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注重课前准备

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在课前做扎实的准备工作。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一是设计好自己的教学方案。只要深入考虑变化了的学生因素,再加上有关该课的日常知识,积累方法,就很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高质量的新教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认识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使用教案,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所提的问题有价值,有启发性,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要充分利用资源。网上关于中小学教材每章每节每课都有教案和资料,以供教师方便快捷地体会借鉴,结合实际生成新的教案。另外,制作好教学中必需的课件及课堂练习。当堂巩固,当堂消化,当堂吸收,当堂反馈。三是搞好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同时,多浏览本专业新报刊,借鉴最新成果,寻求最佳方法。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特别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挖掘教材内容,使其多样化、多层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找到文章的突破口,抓住重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此外,还要设计并重视课堂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及所学知识展开讨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另外,在采取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要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评析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利用分组讨论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将不理解的语句标注出来,并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乌鸦喝不到水”“为什么乌鸦将石子叼进瓶子,水会慢慢上升”等。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取长补短中全面发展。

四、科学、合理的有效性评价

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学习信心。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认可,尤其是小学生。教师对他们的看法在他们心里的重要性甚至胜过家长,有效的评价方式是促使小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手段,教师恰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首先,评价要民主,民主科学的评价方式可增加师生间的信任度,促使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下放开自我,积极表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水平。其次,评价标准要注重分层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不能是唯一的,这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在公平、公开、公正评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互评或自评。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评价标准也应不同,要对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给予认可和鼓励。在评价中不断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才能增加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总之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在 新课改的指导下,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尝试着将更多新的理念引用到语文教学中,扬长避短,除旧更新,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做出努力。参考文献:

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研究 篇6

策略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的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地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强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训练点,商讨有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容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问题,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教学时即可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并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这样既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策略二: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工作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能驾驭课堂,把预设变成精彩的呈现,才是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元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l.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再次,教师应主动地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自我评估。

2.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中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协调和共同发展。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教学结构。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是线性教学设计和组块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前者代表传统的教学设计观,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以教学主线为轴贯穿全课,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步骤细致具体,师生的教和学较多地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方案;后者代表现代的教学设计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教学块”或“学习单元”来组合构建课堂。一堂课可能是“多块”,也可能只是“一块”,更体现一种主体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我们倡导多元的组块教学设计,但也不放弃一定范围内的线性教学设计。

4.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科学的教与学生科学的学的两重标准。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

5.教学资源。有效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教材资源与扩展阅读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

策略三:自觉反思,提高教学监控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课堂教学监控行为,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向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的一种方式。教学监控行为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之后的一个反思。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涉及对学生课堂学习实效的监控与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监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评价。这种评价首先是一种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同时也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的评价;还应该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指导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应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三个方面来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同时根据教学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

(作者单位:郑州市上街区教科研中心)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篇7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 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 得的知识转化为能 力,应该说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 成功的课。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 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 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 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 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学生的健康成 长是通过每一堂课 的积累,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1.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难点, 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 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通过课堂教学 落实好精心设计的教 学内容,这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高效课堂教学的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 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 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教学活动的高效必须通过新课导人、情境创设、迁移过渡、巩固练习等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 周密的教学活动的组织, 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体验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的情境, 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 与学习的 全过程, 才能更好地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优化教学方法也是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 习需求, 把启发学生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 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积极性。

4. 提高教师与学生交往的高效性。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 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与学的互动,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 交流, 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特别是已经具备教学条件的班级, 一定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另外实物及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 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 哗众取宠的做法。其实在听课过程中与常规教学检查中, 已经发现有好多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及教具进行教学。

二、 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师生配合,共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师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 离开和谐的课堂气氛, 我们不可能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那么,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1.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多和学生交流, 在交谈中还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让学生感觉到你既是他们可敬的老师, 又是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只有建立亲密无间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我们才能知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思想放松,喜欢上你的课, 他们才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一定会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效果。

2.建立互相尊重 ,互相理解 , 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 我们作为教师在任何场合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能够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 任, 才能建立亲如一家人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在教师面前畅所欲言, 我们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在课堂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可见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高效课堂所必须的。

多策略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篇8

一、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无定法, 同样的文本,教学内容侧重的方面不同,思维训练目 标选择的 重点不同 ,语文教学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教学结果。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定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 可操作性 的教学目 标 ,并列出教学过程中相应的方法指导、能力培养、思维渗 透、情感态度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教学。

二、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服从教学目标,体现语文课本编写的指导思想,并且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确保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内都能有所收获。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应该遵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此外, 教师还要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体验、感受文本中隐含的思想、文化,关注语言的表现形式, 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提炼,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也可以根据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把握情况, 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选择,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

三、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 专家崔允 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教学过程 设计的重 要性可见 一斑。提问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问题的设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握层次性,有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要有明确的指向,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开展讨论。问题提出后,教师要鼓励 学生从不 同的视角 、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 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调整学习思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恰当使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是实现教 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正如达尔文告诉我们的,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变“授人以鱼”为“授 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们从“学会”起步,逐渐达到“会学”的目的,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因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明确思路、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训练思维等,所以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 不断地创新教学思维, 以诱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五、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贯彻执行素质 教育的重 要手段之 一 ,中学课堂教学, 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要从过去的那种僵硬、死板的 “满堂灌”、“满堂问”和 “自问自答”的模式 中解脱出来。最近,我从教育杂志中阅读到一则信息:日本、美国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允许学生的自由站着回答问题的。而在上海市近几年 推行的小 班式教学 模式中,不仅允许学生站着举手,而且学生可以向老师、向其他学生提问,并探索出了“互 动式”的教 学模式。因此,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 从点滴做起,从小处着手,积极探索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适当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 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 客观地运用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篇9

一、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 教师要按照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把学生放到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分析、探究、思考, 来增加对语文知识的体验, 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在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 了解他们的语文能力, 把握他们的兴趣,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能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学习上的收获能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的同时, 教师不能完全对教学放手, 而是要从宏观角度上进行教学组织, 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从微观角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指导, 使学生的效率不断提高, 促进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丰富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在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 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 不断掌握新的内容, 促进语文能力有效提高。在创新教学模式时,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 充分运用教学辅助工具, 为学生构建一个内容丰富、氛围活跃的课堂, 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能激发思维的活跃性,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创设课堂教学模式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兴趣, 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预习时, 可以用有悬念的问题进行引导, 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积极地进行课文阅读。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在生动、直观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用充满魅力的语言来给学生创设情境, 让他们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展开想象, 充分体验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提高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 运用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来解决问题。质疑能力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 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的认知矛盾, 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他们学会提问的方法,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究,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 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新知识的探究和理解, 能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使其语文思维能力获得不断发展, 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四、注重朗读教学, 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 朗读教学是其重要环节。通过朗读, 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他们获取语文信息的能力。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 还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结合朗读教学, 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促进他们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同时, 通过朗读, 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想要使学生从内心喜爱朗读、愿意朗读, 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朗读爱好, 这也是教师开展朗读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方法, 结合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及好动等特点, 调动学生对朗读的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自主进行朗读。情绪具有浓厚的感染力, 所以, 教师可以通过渲染教学氛围, 为学生创建朗读环境, 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一般来讲, 创建朗读氛围的方法有很多, 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朗读来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引导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积极的阅读氛围中, 学生能快速地融入到课文中的情境中, 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例如, 教师在教学《鸟岛》一文时, 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图片, 引导学生一边观赏西沙群岛的美丽, 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使学生在画面中感受阅读的欢乐。同时, 还配以舒缓的音乐, 使其同文章内容相吻合, 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画面加音乐的组合, 再加之教师示范的朗读、引导, 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阅读环境,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中职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篇10

一、以故事铺垫法激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 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处于特殊的位置,具有特殊的催化作用,它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唤起某些动机,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可以改变人的态度。部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不扎实,他们喜欢的授课方式之一便是讲故事。当听到“讲故事”一词,学生面露喜色,心情愉悦,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了。我在教学莫言的《卖白菜》一课时,就借用了莫言在瑞典文学院讲的关于母亲的一则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听了故事中提到的“莫言母亲把仅有的半碗饺子送给乞丐,母子两人只能吃红薯过中秋”之后, 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母亲不平凡,如此言传身教,才有不平凡的莫言;有的说,我们的生活太好了,走进超市,不想买水饺, 更不想吃红薯,以后应珍惜;也有的问及那个年代穷日子的景况。于是水到渠成,我“卖”起了“白菜”。故事激发兴趣,符合中职学生的学情和知识水平。教师稍用些心,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出其不意法来激趣

欧·亨利的小说,之所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具有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外的艺术效果,即出其不意。如果我们授课时,也用上这一招,我想中职学生上课的抬头率会更高。 新生开学第一课,很多教师采用“自我介绍”。我稍作改变,教学内容定为“关于名字的故事”。我从自己的姓名,说到我儿子的姓名。儿子姓任(读音rén),假如要改名,请同学们来尝试。这下课堂火了,有取“任我行”的,有取“任性”的。后来,我强调名字要有文化味。我告诉学生,自己读大学时,一位老师的名字为 “陈诗经”,其女儿叫“陈离骚”,宁波市慈溪中学有位语文特级教师叫“黄孟轲”,学生当时对这些大名十分惊奇。我又谈到,我们宁波市鄞县宋代时出了一个大学者王应麟,王先生有一部伟大的著作《三字经》。这时,没想到,全班一大半同学异口同声喊起来:“人(任)之初”。接下来,我给学生说了关于《三字经》的故事, 关于它的作者,广东人与宁波人曾经有过一场激烈的文字争论。 我取这个名字,不仅是想告诉儿子,作品《三字经》是我们宁波人的贡献,更要他记住,要与人为善。接下来,轮到学生亮相。有位学生说,他的名字是陈和平,爸爸姓陈,妈妈姓何,名字为父母姓的结合是爱的结晶,而后来,他自己又创新,把“何”改为“和”,家庭幸福以“和”为本。另一女生说,她妈妈从小爱吃蛋,她爸爸特别爱妈妈,于是她的名字为蛋蛋,又找一个谐音字,她的名字就成了丹丹……整堂课高潮迭起。最后还有两三位同学追至办公室,求证“老师,您儿子真的叫任之初吗”。学生在作业本上写道: “老师的课,重新唤起了我对学语文的兴趣,原来祖国文字如此博大精深,小小名字可以看到文化的传承。”试想,如果教师上课,还没有张口,学生都已经心知肚明,他们认为你的课就是白开水,寡淡无味,那不昏昏欲睡才怪呢。

三、以创设情境法激趣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对中职一年级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能力训练时,我利用校园横幅中的高考励志标语,创设情境来授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当时, 我先说了这么一段话:“同学们,今日的校园特有精气神,教学楼飘起了高考标语,醒目鲜亮,振奋人心,谁上来写标语内容?”同学们议论纷纷,却没有人敢上讲台。突然,有一个声音传出来, “老师,让我跑出去再看一看,兴许能写。”我接了这个声音说: “你可以去看一下,完了后要全写对,行否?”他吐了吐舌头,示意不行。在大家为难之际,有同学把课代表“推”出来了。正中我下怀,因为我事先让课代表准备过了。“少年狂,当自强,挥斥方遒斗志昂;(藐)挫折,笑风浪,(恣)意青春梦飞扬;剑出鞘,亮锋芒, 决战高考铸辉煌。”课代表走上讲台很从容,同学们还给了掌声。 没想到,他有别字(括号内的字)写不出来,最终由另外三个同学来补充完成。更没想到,有同学说,刚才上台的四个同学都是张老师的“托”。这下把大家逗乐了。我诡异地笑笑,不理会同学们的玩笑,我要的是学生在我创设的喜乐情境中汲取知识。这堂课最后的收关工作,是让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来写标语。我也晒晒学生的成果:周俞写的是“六月高考,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战,尚有生机;退,必败无疑”;潘前龙写的是“登青山,挂云帆,不破高考终不还”。这节课响铃之后,有同学说,老师,我们的周俞可以与三国周瑜PK了,好厉害。我惊叹,兴趣真是智慧火花的引擎啊,教师稍稍经营宽松的氛围,学生求知热情便熊熊燃烧。

四、结束语

上一篇:互动激励下一篇:开放式数控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