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

2024-06-02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精选十篇)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 篇1

教学是一个过程,首先,教师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知识传递,通过教学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因此,教学是师生的一个互动过程。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过程教学。

1. 结合实例,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是从大量的实例中经过概括、总结的理性知识,教学时如果条件许可,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提供直观的感知材料,也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以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然后揭示概念。

如,教师在教学“体积”概念时,应紧扣概念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有序思维过程来精心设计。首先,我出示实物,例如橡皮擦、黑板擦、方木块等,让学生比较哪个大,哪个小。通过比较,学生初步获得物体有大小之分的感性认识。

然后,我拿出两个相同大小的烧杯,水位相同,向其中一个烧杯里加入石块,结果水位明显上升。让学生讨论烧杯里的水位为什么会上升?通过分析、比较,为什么烧杯里的水位会随着石块的增大而升高?学生从这一具体实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并且在分析、比较过程中,自然地引出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之分。从而我自然而然地引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这一概念。

最后,让学生举出其他有关体积的例子,或者用体积概念解释有关的现象,使体积概念在应用中得到巩固。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石块,我问学生水上升的水位与石块有什么关系?拿掉石块,水位下降,那么下降的水位跟石块又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指出,水位上升或下降的的体积与石块的体积是相等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抓感性材料,从“感知经表象达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认识并掌握了数学概念,既学到了数学概念又学到了获得概念的方法。

2. 设置悬念,重视结论的形成过程

数学系统严密、前后连贯,每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它既是旧知识的发展,又是新知识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这对学生加深理解旧知识,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用的。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个教学内容时,先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多少呢?让学生各自动手剪出三角形,要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有学生会想出:度量法———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再求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结论。我再问:如果你的身边没有量角器,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得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呢?这个时候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这时,有学生会提出用剪拼的方法———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成一个角,发现这个角的两边成一直线,从而也获得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结论。也有学生会提出用折叠法———把三角形三个角的顶点重合在一条边上,发现这个角的两边成一直线,也可以获得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结论。由此,我板书结论,要求学生记住这个结论,并会应用(小学不要求学生进行证明)。

学生在知识内在魅力的激发下,克服了认知冲突,在知识结论的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中,尝到了自己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

3. 合作学习,揭示规律的发现过程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在师生、生生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再现数学家思维活动的过程,把数学的发现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的思维进入规律再发现的过程。

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特征”的时,课始,我很神秘地说:“同学们,平时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给个机会给你们,让你们来考考老师,你们可以随便说出一个数,然后老师来判断这个数能被2、3、5当中的那个数整除。”我把学生说的数字写在黑板上,并且让学生用计算器当场验证,结果全对。当学生感到惊奇时,我说:“是不是老师的本领特别大呢?不是的,是因为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兴趣。接着问:“大家观察,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样吗?我们要不要分开来讨论呢?他们各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开了。学生在讨论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特征总结了出来。

4. 分析步骤,注重解题的思维过程

在解题时,教师首先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展开探索性的分析思路,逐步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多样化解题方法,形成良好思维习惯,把所学方法进一步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培养数学思维方法、意识。

如,我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首先提出问题:鸡和兔同笼,共有头8只,脚20只,问鸡、兔各几只?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用列表法———列出鸡有1头,兔有7头,脚有30只;鸡有2头,兔有6头,脚有28只……把所有情况一一列出,从而找出对应的正确结论。接着我提出,除了列表法外,还可以用什么其他的方法呢?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我再引出假设法、提脚法,等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身临其境,启动思维,促进数学思维方法、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探讨 篇2

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在规定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养、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发展诸方面都取得最大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做到“轻负担、高质量、优素质”,我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探讨,本文就此谈一些实践体会。

拟定最优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握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导向;拟定最优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前提。最优的教学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度性和区分性。(1)全面性。指教学要完成教养、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发展三大任务。在拟定教学目标时要深挖教材中的潜在因素,结合学校的具体教学条件和学生现状,定出具体教学目标,确定认识、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四级要求,区分出知识和方法、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非智力因素。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能力、建立初步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抽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多种要求要有计划地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使每节数学课尽可能地完成多项任务。(2)适度性。拟定教学目标时不能片面追求全面性而牵强附会,不能因面面俱到而不分主次,不要认为目标定得越高、越全面越好。应该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以及年龄特点相适应。如: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不同年段有不同的目标,同一年段在不同阶段所培养的目标也不同。(3)区分性。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其教材内容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存在着层次性。在拟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前后课时之间相互依存、发展、铺垫、延伸的关系,要体现出每个课时教学目标的层次和侧重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如果将教学目标比做骨骼的话,那么教学内容就是肌肉,教学目标要依附于教学内容,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合理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实现“省时”、“高效”。教师手中的教科书只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合理安排课时教学内容,克服随意性。教师要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实际,做到密度恰当、坡度适当、深度得当。对于学生刚接触到的新知识,或抽象的不易理解而需要分散难点的,内容应适当少安排。有些知识虽然是学生刚接触到,但难度不大的,可以利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另外可适当多安排些内容。这样,可以从教学内容上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要取得教学的“最好效果”,就要通过最佳教学方法来实现,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1)教的优化。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发展任务而开展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办法。由于活动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心理特征、学校具体条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要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坚持训练学生独立地依靠已有知识去学懂新知识,突出教学内容中核心的基本概念,达到以纲带目,以简驭繁。(2)学的优化。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要改变重教不重学的状况,就应把学法研究列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探讨中。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最本质、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毕竟是教师演、学生看,学生还是处于被动位置。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过程,要使学生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让学生动手做,而不是用耳朵去听。通过组织学生量一量、做一做,引导他们去探索,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心理过程内化。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阶段性” 篇3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在这里概指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这一阶段既是教师教的过程的起始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的起始环节,如导学,教师提供导学提纲,学生预习。

教师教的准备过程,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是一个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合理分配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个教学工作的准备过程,同时也是—个教学心理的准备过程。通常我们说既要备教材、备方法、也要备学生,因此这一过程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教的效率与学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开始新课学习以前,有意识地复习与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唤起对旧知识的积极回忆,并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后者主要是指教学前通过教师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其在今后学习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怎样学习这些知识,让学生初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产生学习需要,并自觉预习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因此,导学提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习如何准备直接来自导学的影响。科学的导学提纲不仅是对旧有知识的复习,而且是对新方法的实践,也是获取新的知识的途径。

二、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相互作用阶段

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系统地提示、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感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数学认知结构。这既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相互作用的阶段,又是新的数学知识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内化数学知识,扩充原有数学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表面上看,在这一阶段只是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发生相互作用,实际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其他各构成要素都对该阶段产生制约作用。首先,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必须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为依据和对象,小学数学教材是师生相互作用赖以发生的中介;其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不能离开教学目的去漫无边际地发散。只能按照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指引的方向展开;再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都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見,这一阶段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过程。

三、巩固运用阶段

引导学生对已经理解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使其真正掌握,这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的保持、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都具有其他阶段无法替代的作用。严格地讲,巩固和运用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前者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牢牢地记住,后者是指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两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通常很难做出严格的划分,因此将两者综合成小学效学教学过程的—个基本阶段。从活动过程的构成来看,这一阶段虽然主要是学生的练习,但由于学生的练习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必要指导,因此巩固、运用阶段仍然是一个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相互适应、协调统一的活动过程。这一阶段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组织学生有效地练习。

2.搞好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3.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强化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四、总结评价阶段

总结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最后—个阶段,这一阶段要对前三个阶段的展开情况以及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效果进行必要的检查、总结,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为下一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上述四个基本阶段,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进行的一般程序和普遍规律划分的,它只反映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顺序结构的基本框架,至于每一阶段中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则有赖于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去灵活处理。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措施 篇4

一、数学教学必须提高数学素质教育的思想

“人人应学数学, 人人应尽可能多懂些数学! 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应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这是我们每个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必须树立的观念之一. 我们决不能把数学教学单纯为少数人升学服务, 去搞“题海战术”, 去搞“猜题、押题”, 使学生负担过重, 妨碍学生全面发展, 也不能把数学教学单纯为培养几个数学竞赛尖子服务, 不适度地去搞各类竞赛辅导. 而要把数学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每名学生身上, 让全体学生都能学、都会学、都学会, 让每个人都具有数学基本素养. 把“一切为了学生学好数学”, “为了一切学生学好数学”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要做到如下几点: 1. 制定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 从符合学生的实际出发, 明确学生的学习内容, 制定切实可行的 “数学教学目标”. 2. 注重教学效果的回授. 通过反馈、矫正, 使每一名学生的数学学习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3.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 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学会思考, 学会尝试, 学会发现, 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架桥铺路, 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要我会”为“我要会”. 有了这些保证, 无疑会使得“为了一切学生学好数学”这样一个思想变为现实.

二、数学教学要强化数学的德育功能

新课程的实施, 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是衡量新课程是否得到真正落实的一个重要标志. 教学活动是学校中用的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 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所有学科课程, 所有学科的任课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 数学课强化德育功能, 为提高人的素质服务, 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又一非常有价值的思考.

通过数学史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 它贯穿于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之中.我国数学有辉煌的历史, 成就卓著.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内容,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是发挥数学德育功能之一.如:《周易》的排列法、《墨经》的几何学、十进制记数法、负数与正负术、开方术、方程术、方程的数值解法、勾股术、比率算法、圆周率、极限思想方法、明清代数学等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而且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数学的理论体系代表. 这些都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就难在“寓”字上.它要求水乳交融, 自然渗透, 隐而不露, 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弄清数学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学数学教材进行逐章逐节的梳理剖析, 明确知识传授点和德育渗透点并找到最佳结合点, 使可渗透的内容具体化;同时编写示范性教案, 进行教学实践.

三、培养思维能力, 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思维活动, 数学思维包括求同思维、求异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 下面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进行初步的探讨.

从心理学方面来讲, 逆向思维是以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即若把A—B看作是正向思维, 则就把B一A看作逆向思维,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 数学教材中的定义、公式、法则、图像等通常是按正向思维方式给出, 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正向思维, 而不习惯逆向思维, 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 造成思维过程的单向定式, 造成思想方法上的刻板僵化. 因此, 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逆用概念、逆用公式、逆用变形、逆证、逆用图像的习惯. 所谓逆用概念, 就必须“吃透”概念, 深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它指出的是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结构形式去探索结论的思维方法, 它具有流畅、变通、独特等特征.它不拘泥常法、不恪守常规, 善于变异、开拓、从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是“多”, 一是“变”. 具体地说, 即一图多画, 一理多思一题多解, 一题 (式) 多用, 一题多变和一式多联. 所谓一题多解, 就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 一条途径不通, 另辟一路, 为发展求异思维能力起铺路架桥的作用.所谓一题多变, 是通过对某一题目的引申、发展和拓宽, 增加问题的背景, 增大发散程度, 能表现出思维的灵活、适应、通达, 不局限于某一框架之中, 不受消极定式的束缚, 能够随机应变.

以上通过对问题的剖析、变式与拓展, 实为多题一解, 一题多变,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 同时, 使学生在变式之中领悟了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 拓展了思路, 发展了智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寓于其中.

四、全面提高数学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师的素质. 新课程的实施, 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提高数学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 篇5

摘 要 众所周知,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都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上的差异,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更是如此,数学的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各不相同,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去。文章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76-01

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能顾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以下,本文将详细阐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对学习基础进行分层

教师在开始数学的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分层,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分层备课。教师可以一开始用一场摸底测试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但是前提是测试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定位学生的数学基础,再根据不同层次的水平,将学生进行分层。但是,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分成优、中、差几个等级,分层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寻求一种最适合的学习模式,激励学生进步,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学习的自信和成就感。分层之后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备课,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

比如说,在学习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混合运算》时,需要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知道正确的运算顺序,学习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试题。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对数字运算规律掌握得比较牢固,相应地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运用到一些运算技巧,使运算更加简便,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设计相应难度较大的计算题练习,对这类学生来说也会更加富有挑战性;那么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只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就可以,题目设计不需要太多?化,能够让学生熟练运用计算规律就好。如此以来,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二、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

在了解了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分组之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学要求是不相同的。基础好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强,能够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并且十分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能思维比较局限,通过不断地模仿学习解题思路。自然对这两类的学生我们不能够设置同样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标准,如果只考虑基础一般的同学,那基础较好的同学将难以得到提升,并且会逐渐失去兴趣,这样的数学学习不具有挑战性;如果只考虑基础好的学生,那么基础一般的同学将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很可能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对两类学生分别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才能够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比如说,在学习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倍数和因数》时,基础一般的学生则只需要能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基础较好的同学则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方法论,并且还需要记住常见数字的因数和倍数。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课堂游戏,给每一个学生的座位编序号,然后宣布游戏内容:①座位号是5的倍数,②座位号是36的因数,③座位号是48的因数,④座位号是1的倍数……看谁反应较快。

三、对学习方法进行分层

在学习方法方面也会有所区别,普通的学生作业练习应该以课内习题为主,教师应该更多地去为他们讲解和巩固基础知识;而基础好的同学,在完成书本的学习之外。课后练习更加应该注重课外拓展,采取自由式的作业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比如说,在学习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要考虑到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采用比较形象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用可以观察到的实物来进行知识讲解,运用数学模型来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纸质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可以剪切拼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面积的计算公式;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在学习完基础知识之后,做一些公式应用的练习,设计一些组合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寻找解决问题的角度,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况且分层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来,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进步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巧妙安排B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设计安排

小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思维的特点,作为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分析理解能力较低,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教学处理。特别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的设置,合理地安排好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逐渐提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个问题。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师我非常重视对起始课的设计和导语问题,因为开始的课若是讲不好,学生就会失去往下的学习情绪,若是能够设置良好的开端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学习的欲望,更能专心致志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之中,处于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使他们由“苦学”变为“乐学”。比如,执教“6的认识”一节,我分别在计算器上把1、2、3、4、5拨上去,再拨下来,让学生跟着数。然后问道:“5比4多几?”他们回答说:“多1。”我接著又说道:“由于5比4大1,所以5就站在了4的后面。同学们想想,5的后面应该是谁呢?”学生自然就会回答“6”。接着我再讲关于“6”的内容。学生对这种方法感到非常高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

二、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先进的教学手段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多媒体的运用,它对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的容量,扩大学生的视野,能够以图文、动画、声音的形式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消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深化学习,并且能及时反馈到学生那里,并有及时补救的措施。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节时,我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火帽子坐车找红袋鼠,第一次选择长方形的车轮子,开不动,就选择了椭圆形的轮子,结果开着还是不稳,最后坐在了圆形的轮子上,结果非常顺利。就此我问它们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圆形的开得稳等等。动画再加上音乐,还有儿童的语言声调,学生感到非常有意思,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效率。

三、进行层次性的练习训练

设计形式多样、有趣、有层次的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可以在主动思维中巩固新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新知、探索规律,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深入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会得到发展。

怎样开放小学数学教学的活动过程 篇7

一、给学生营造认知的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 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积极探索数学知识。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 教师在课堂上精心组织相关的动手操作活动, 让学生人人动手, 就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动力, 使学生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其基本方法是创设问题情境或认知情境, 让学生充分感知, 获得充足的感性材料, 为理性飞跃做准备。例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一张白纸, 分别剪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宽均不限, 然后再沿着一条边将图形卷起来成为一个没有上下底面的、空心的圆柱。接下来, 然后再引入学习的内容——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积及表面积等,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感觉比较轻松、比较直观、比较有兴趣了。

二、注重在实践中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中, 有这样一题, 已知客车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 货车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现两车从相距2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 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因为未说明行驶方向, 所以两车出发2小时后, 两车相距的路程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因此, 按四种情况进行讨论并画图演示:①如果两车相向而行;②两车同时相背而行;③两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 跑得快的车在前;④两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 跑得慢的车在前。这道题应该如何进行解答, 经过探究分以下四种情况:①两车同时相向而行, 在相遇后又拉开距离:即 (60+50) ×2-200=20 (千米) 。②如果两车同时相背行驶:即 (60+50) ×2+200=420 (千米) 。③两车同向而行, 客车在前, 货车在后:即60×2+200-50×2=220 (千米) ④两车同向而行, 货车在前, 客车在后:即50×2+200-60×2=180 (千米) 。

三、充分利用课堂中的生成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的活动。在师生互动中, 有时学生提供的材料会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 这是一种“意外生成”。意外生成中常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面对“意外生成”, 如果能抓住契机, 以学定教, 充分利用动态生成资源, 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精彩。例如:新买一台柜式空凋, 其外包装是一个长0.6米、宽0.3米、高1.8米的长方体纸盒。问:做这样的一个纸盒至少需要硬纸板多少平方米? 通常的解法是: (0.6×1.8+0.3×1.8+0.6×0.3) ×2=3.6 (平方米) 或0.6×1.8×2+0.3×1.8×2+0.6×0.3×2=3.6 (平方米) 。在批改的时候, 发现有的同学计算方法却与众不同:0.6×0.3×2+ (0.6+0.3) ×2×1.8=3.6 (平方米) 。于是, 在习题讲解时特意把这种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及其展开图对这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明白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也可以像计算圆柱体表面积那样, 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的和。引导学生把长方体和圆柱体进行联系和比较, 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给长方体和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加以统一, 使其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

四、给学生留出活动的空间

有效的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中经常会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中有关半径、直径间的关系时, 我们直接让学生在画好的图中量一量半径和直径的长度, 再让学生看看两者之间的关系, 然后得出同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的结论, 这样的操作就是走形式, 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要求操作, 没有自主探索的激情, 无创新可言。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不可预设得太多, 而应该给他们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 学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这一内容的活动, 可以这样设计:在学生认识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后,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能否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直径与半径有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简短而又带挑战性的问题, 促使学生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条件下, 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有的组测量“同一圆内”的直径与半径。他们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可能有所不同。然而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 最终归纳出“同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的结论。这样的活动, 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新知,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钱莉.让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J].江苏教育研究 (实践版) , 2009 (10) .

[2]雷晓莉.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8.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 篇8

一、课件引入,新颖有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一味地在课堂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来不及消化新学的知识,再加上课下的题海战术,这就使得学生感到课程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学习成绩自然不能得到提高。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数学老师应该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新学的知识,使原本枯燥的问题变得不再枯燥。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呈现新型化,内容也更加多元化,为现代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工具。比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中,由于学生对秒的认识很少,而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倒计时基本全是用秒来计时,还有百米赛跑也是以秒为单位计时。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把往年春节晚会倒计时的画面作为教学课件的一部分,让学生亲身体会新年倒计时那样激动人心的时刻,从而让学生对“秒”的认识更加的深刻。这样,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名词理解得更为透彻明了,使学生不再是简简单单地记住枯燥的数学名词,而是形象化、具体化地理解,从而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课件演示,直观形象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应该多对实例进行演示,只是简单地在黑板上演示一些题目的变化过程或者一些公式的推理过程和一些实例之间的关系,这种平面化的演算推理并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而有兴趣地记住整个过程,这就需要老师精心地设计演示的内容、过程以及方法。多媒体立体演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题材,这样的立体三维多媒体演示过程能够更加直接地体现出整个题目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更加直接地理解问题,从而增加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并且能够使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

例如,在讲授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经过旋转轨迹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只是简单地通过平面画图来解释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那么学生并不能很清楚地理解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两者之间的面积公式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可以把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进行重叠,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梯形的上底、下底以及高,再把上面的梯形沿右下角的顶点为轴心进行180°旋转,并且进行平移,这样的演示更加形象具体,使得学生通过整个多媒体动画的缓慢旋转过程以及不同的标线演示出整个梯形转变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这不仅仅使学生学到了这样一个面积推导公式,更为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件迁移,发展思维

把数学学好的基础是形成好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课堂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把当前遇到的问题予以解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将以前的知识与当前的问题联系起来,运用综合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一点点地培养起来了。课件的作用就是用直观的画面将问题展现出来,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简单枯燥的数学公式。

总之,教学过程的演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应该灵活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授课内容,使趣味性与理论性兼顾,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有在新课标教学论的指导下,长期不懈地努力,改变自己的观念,精心设计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才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演成,梁磊.浅议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04.

[2]陈艳.新课改视阈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J].求知导刊,2015,(13):67.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突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 越来越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重要一环。“反思”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是指个体在头脑中对目标问题的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反思, 特指学生适时回望学习的经历、及时修正学习策略、监控调节学习过程的思维过程, 其最终目的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数学反思的定义

反思的思想由来已久, 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 中国古代就有“反求诸己”“扪心自问”。《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思, 顾名思义, 可解释为自我省察。《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是:“思考过去的事情,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数学反思性思维即数学反思能力。数学反思能力是教学者、学习者在数学学习及教学活动中对自己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 自我监控能力。它以反思的技能和反思的毅力为基础, 并在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评价、控制和调节中显示出来。它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指导、支配、决定、监控的作用。目的在于考察在自己活动的经历, 探究其中的问题的答案, 重构知识的理解, 激活个人的潜能, 并在活动所设计的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下, 产生超越已有信息外的信息, 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反思能力中的核心就是进行数学反思。因此数学反思教学备受人们关注。

二、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价值

1、反思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大多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与“精讲多练”方法, 以传授正确的知识为主, 对知识的理解力求一步到位, 很少暴露自己的思考过程, 更少暴露通过反思错误想法从中调整思路, 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过程。这样的教学中, 师生的交流很少, 教师不示范反思的方法、技巧, 学生没有反思的机会和时间, 也无法模仿学习反思, 造成学生反思性情景知识的缺失。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就是它强调不仅了解数学只是, 而且着重于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培养, 强调的是“做数学”,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读数学”、“看数学”、“听数学”, 由此看一节好课是由“好的教学效果十好的教学内容+好的呈现方式十好的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对各个环节进行反思, 要教思结合。

2、反思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指出: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人们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 要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归纳类比、空间想象、反思与构建等过程, 显然, 反思思维与数学教学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 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全面素质, 促进学生反思思维意识的养成;另一方面, 只有加强学生反思思维的训练, 才能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同时,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推进者, 在各种教学改革面前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反思这些新的教育理念, 并把它付诸于实践, 在反思中让我们的教育与时俱进。

3、反思是提高学习效益的需要

在现实教学中, 学生的反思意识很弱, 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很少了解影响思维的变量。另外,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自身心理特征的限制, 在数学学习中往往表现出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 对基础训练不感兴趣, 热衷于大量做题, 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检验, 不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 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思考方法的优劣, 也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反思性数学学习是相对于操作性数学学习而言的。操作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简单重复的数学活动, 而反思性数学学习是指向未来教育的活动, 可以帮助学习者从例行公事的行为中解放出来, 帮助他们学会数学学习;可以使学习者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可以使学习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 增强学生的能力, 提高个人的创造力, 可以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 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策略

1、建立成长记录袋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的历程。”建立学习档案, 给自己建立学习档案是养成良好反思习惯的途径。学习档案内容可丰富多样, 如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 容易解错的习题, 学习失败的教训等。老师可以在一周或者几周进行集体点评。

2、课前三分钟的上节课的回顾

反思是没有终结的, 教学中, 应注意培养学生探究真理、敢于质疑、勇于反思的思维品格, 培养学生科学无止境、反思无终结的观念,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情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格。数学反思学习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示范、引导, 但重要的是学生学会反思、自觉的反思, 逐渐形成一种反思意识和习惯。在班级我安排每节课之前有三分钟的课前回顾的时间, 可以是对前一节的回顾, 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的回顾和再探究, 或者是预习内容的以问题形式的提前出示。

3、与同伴建立反思小组, 进行对照评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民主的反馈环境。在其中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评价他人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时, 让学生发表见解, 使认知活动公开化, 这可能使学生因自己的见解遭到否定, 或者听取了别人的见解后发现其观点与自己有出入, 从而反思自己的观点。

4、组织数学交流

格瑞伍斯认为“孩子们不了解自己都知道什么, 当我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 或者别人从我们这里获取信息的时候, 对于听者和说者而言, 都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从学生数学学习的角度讲, 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符号语言之间建立起联系, 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用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 还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力, 因为解释、推断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在小数教学中, 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学习讨论, 对帮助参加者加深对自己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认识, 对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讨论, 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数学学习上的优缺点, 评价自己的进步状况, 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总之, 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反思能力的价值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挖掘, 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绍迎春.谈数学学习中的“反思”[J].中学教研 (数学) , 2000, (3) .

[2]殷伟康.重视反省思维教学, 培养学生反省习惯[J].中学数学参考, 2002, (1) .

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创设情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属于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 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先对数学产生兴趣, 情感教育在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人在7岁到12岁这一阶段属于一个运演阶段, 直到12以后才会逐渐形成逻辑思维, 因此, 年龄越小感性特征也就明显, 采用感性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也会越明显, 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应以情感教育为主。现阶段, 在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 情感已被归入其中, 这一点充分地证明了国家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关注及重视程度。在以往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偏见, 人们认为语文课在激发及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数学课, 所以语文教师应带着一定的情感进行教学, 而数学教师则只需要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并借此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也就是说数学教学中不需要教师带着情感去教学。这就使得小学的语文课堂生动、活泼, 数学课堂则单调、死板, 从而造成大部分学生喜语文、厌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应从中得到一些警示, 不能再以单调、死板的教学方式去进行数学教学, 应该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 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教师有情感的教, 学生才会有兴趣学。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教师应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

从年龄的角度上讲, 小学生处于少年阶段, 其性格方面具有好奇心强、活泼诚实等特点, 这一阶段他们的可塑性较大。作为教师应多爱护学生, 并以自身的情感区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中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爱护应重点体现在尊重和了解学生上, 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并摆正自身在教学中的位置, 既要作为学生的向导, 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用心去与学生交流。在课堂外的时间里, 教师应尽可能主动的接近学生, 和他们聊天, 参与到他们的娱乐活动当中, 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样能够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进而使学生消除对教师的畏惧感。教师应用爱心去感染学生, 在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同时, 必然也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 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应掌握好一定的尺度, 不要对其过于溺爱和纵容, 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 利用趣味教学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 让学生勤动手、多动脑, 运用掌握的知识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感受到充实和快乐。我们都指导趣味教学与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缺乏情感的教学必然不会有任何趣味可言。因此, 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多创设一些让学生感到新奇、趣味性强的情境。如在讲授小数的性质时, 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道有趣的问题:首先, 在黑板上写下1、10、100这三个数字, 然后让学在这三个数字后面加上一定的单位, 使这三个数变成等式, 对于三个大小不一样的数字怎么能够用等式表示, 学生便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这时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在这三个数字后面, 分别加上米、分米和厘米, 这样可以得到1米=10分米=100厘米的等式, 这时教师在这一基础上再提出用相同的单位怎么表示这一等式, 学生立刻就会想到1米=1.0米=1.00米。通过这样的问题,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也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进而激发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情感教育也在趣味教学中获得充分体现。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外活动, 如数字游戏等,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借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利用数学时间渗透情感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情感教育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可以说实践既是情感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又是推动情感的源动力。通过实践锻炼可以达到以下两方面的教学目标:其一, 启发学生智力, 使学生更加心灵手巧;其二, 明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身实践, 不仅能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最终达到感性与理性的有效融合。因此,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应从实践着手,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手、多动脑, 以动育情。例如, 在进行三角形周长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三角形卡片, 然后用尺子分别量出三边的长度, 通过将三个边长相加即可得出三角形的周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还获得了乐趣, 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 以适度评价激励学生的情感

现阶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基本上都是以考试成绩的优劣评价学生, 笔者认为教师应改变这种评价方式, 可以将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实践能力等与考试结果综合到一起对其进行评价,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学习欲望。虽然考试是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方法, 但不应将之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适度的评价去激励学生的情感, 这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 在激励学生的同时, 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上进心, 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结论

总而言之, 对于小学生情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 这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和多方渗透。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必须清楚地认识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并利用自身及教材中的所蕴含的各种情感因素去感染学生, 以此来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求知欲、自信心和兴趣, 逐步养成良好的情意品质。

参考文献

[1]王英湖:《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情感教育》,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2011 (3) 。

[2]邵强:《让情感教育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小学时代》 (教育研究) , 2011 (4) 。

上一篇:湿性敷料下一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