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利用

2024-07-02

传媒利用(精选五篇)

传媒利用 篇1

传媒 (medium) 是现代术语, 其科学定义是准确及时地对全面数据的发现和传播。传播渠道有纸类 (新闻纸、杂志) 、声类 (电台、广播) 、视频 (电视、电影) , 还有现代的网络类 (视频) 。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收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本文仅就纸类传播渠道展开论述, 虽有单薄之嫌, 却丝毫不会降低考察孙中山利用媒体的价值, 毕竟他所处的年代并不具有今天发达的科技手段, 何况他的革命活动大多处于一种秘密或游离合法政权之外的状态, 自然不能与今天各职能部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专题报道、录音采访或铺天盖地的广告传播效应相提并论, 尤其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严格说来, 孙中山与报界的接触始于1896年10月的伦敦蒙难。10月23日, 据受雇于大清驻伦敦公使馆的史赖特侦探报告说, 孙中山自清使馆脱险后, 在查灵十字的酒馆接受记者采访, 这次采访对孙中山心灵的影响是不小的, 它是一次世界性的新闻采访, 因为新闻纪录传遍全球。它把孙中山推向了世界政治舞台, 充实了他的使命感, 让他切实地感到他的使命就是要推翻满清, 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次日, 孙致函伦敦各报主笔, 不仅表达了对英国政府令其获释的谢忱, 对报界的同情和帮助亦表谢意。 (1) 获释后的孙中山, 心情自非寻常, 在其函寄香港牧师区凤墀的信中披露:“初报馆亦不甚信, 迨后彼二人 (指康德黎、孟森) 力证其事之不诬, 报馆始为传扬, 而全国震动, 欧洲震动, 天下各国亦然, 想香港当时亦必传扬其事。伦敦几乎鼓噪, 有街坊号召人拆平清使衙门者。” (2) 事后, 孙中山多次接受伦敦记者采访, 通过媒体披露事实真相, 强大的舆论攻势让他看到了传媒的力量, 也为此后长达9个月的留居英国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

更为机缘巧合的是曾任驻华外交官多年的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斯 (H·A·Giles) 约请孙中山写一篇自传, 以便收录于他编纂的《中国人名辞典》里。 (3) 孙中山欣然答应, 就其生平、从师游学大略作述, 10月26日便见诸《伦敦与中国电讯报》, 那年孙中山刚过而立之年, 也是他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开始。应该说此次蒙难利用媒体的是康德黎、孟森博士, 孙中山则是媒体传播的受益者。作为当事人, 他受到的启迪显而易见。这件事使他“对于报界左右社会之力量, 至能达成政治力量所未能完成之任务, 有身受其惠之深切认识, 而觉革命主义之借助报纸宣传, 收效必能速于置邮, 是无疑也” (4) 。

1899年秋间, 孙中山便派陈少白赴香港筹办报纸。由于港英当局在广州起义后禁止孙中山入境, 孙中山在日本购办机器铅字, 筹措开办经费, 并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之义, 将报纸定名为《中国日报》。1900年1月25日正式出版, 社址位于香港中环士丹利街27号, 社长兼总编辑为陈少白。同时出版日刊和旬刊, 统称《中国报》。特别是刊发章太炎所作《请严拒满蒙人入国会状》和《解辫发说》等文后, “革命排满”之说滥觞。《中国日报》也成为“革命党机关报之元祖” (5) 。1901年5月, 曾任《清议报》编辑的秦力山与戢元丞、沈翔云等在东京创刊《国民报》, 孙中山捐助印刷费1000元, 以示支持。《国民报》不断向读者介绍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革命历史, 为中国革命提供思想武器和历史依据, 还运用西方民权学说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启发国民民主意识, 这与孙中山追寻的事业不谋而合。《国民报》停刊后, 在孙中山的支持下, 戢元丞回上海创办《大陆》月刊, 这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报刊作为重要的舆论工具遂成为革命党人的共识, 更有人生动地形容它是“无声之金鼓, 诛奸之妙器” (6) 。1902年开始留日的学生激增, 各省留学生纷纷成立同乡会并创办一批以省区为单位出版的学生报刊, 主要有《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直说》、《浙江潮》、《江苏》等。这些刊物将“革命排满”和“建立共和”互相渗透, 互相补充, 形成宣传革命的主旋律。

此际, 保皇党却依然固执己见, 试图通过报刊等舆论工具与革命党在海外展开阵地争夺。1903年10月, 孙中山抵达檀香山, 将老兴中会会员程蔚南创办的商业报纸《檀香新报》改组为党报, 亲自撰文就革命与保皇问题同保皇派展开论战, 澄清了部分华侨分子的糊涂认识。1904年孙中山对旧金山鼓吹保皇的《大同日报》进行了成功改造, 在他的举荐下, 留日学生刘成禺担任主笔;在新加坡、缅甸仰光分别创办了《图南日报》和《仰光新报》 (7) , 分别由《中国日报》记者陈诗仲、革命党人秦力山担任总编辑, 巩固了革命派在该地的宣传阵地。

1905年8月,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黄兴提议将宋教仁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同盟会机关报, 更名为《民报》。在此后的一年半中, 孙中山一直留居日本。其间除策划建立同盟会支部外, 指导《民报》编辑工作成为他的重要活动, 他的住地和报社相距不远, 《民报》的主编人经常到他那里商量, 有些重要文章是他确定题目, 口述大意, 组织专人执笔, 再用别人的笔名发表出来。直接以孙中山本人名义发表在本报上的文章仅有3篇, 即创刊号上的《发刊词》、《在东京华侨及学生欢迎会上的讲话》及第10期上的《在民报纪元节庆祝大会上的演说辞》。在《发刊词》中, 孙中山第一次公开揭橥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随后, 香港《中国日报》对“三大主义”刊发, 并将其简称为“三民主义”, 从此“三民主义”便成为一个专有名词, 为国内外所公认。

在孙中山直接指导下, 《民报》高举“三民主义”旗帜, 汇聚宣传界精英, 像胡汉民、汪精卫、朱执信、宋教仁、章太炎等都曾担任主编, 暂且不论他们以后各自心路历程的差异, 就时势而言, 他们无疑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人。他们借助《民报》在正面鼓吹革命主张的同时, 还向改良派发起进攻, 与梁启超主持的《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 使革命主张深入人心。显然, 通过这次论战, 孙中山已感受到了报刊释放的巨大能量, 他说:“《民报》成立, 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 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 要求立宪之谬说, 使革命主义, 如日中天。” (8)

同盟会成立后, 海内外再起办报浪潮, 各地发行报刊数十种, 尽管发行时间长短不一、期次不等, 毕竟成为革命派宣传活动的基地, 有些刊物还成为同盟会地区分会的机关报。1911年7月, 同盟会中部总部成立, 《民立报》社的于右任、宋教仁、陈其美、范光启、吕志伊都参加了它的活动。不久, 中部同盟会决定《民立报》为其机关报, 民立报社也成为革命派的联络机关。《民立报》与其他革命刊物一道对革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翻阅《孙中山全集》发现, 许多珍贵的资料出自《民立报》的记载和宣传, 孙中山本人也多次接受该报记者采访, 及时报道和传递有关信息, 真正成为他的“喉舌”。

辛亥革命成功后, 孙中山曾总结说:“此次中国推倒满清, 固赖军人之力, 而人心一致, 则由于各报鼓吹之功。各报所以能收效果者, 由于言论一致。” (9) 又言:“此次革命事业, 数十年间, 屡起屡仆, 而卒睹成于今日者, 实报纸鼓吹之力。” (10) 这样的认识既是孙中山对自己多年重视传播媒介的肯定, 也是对报界人士艰辛苦斗、开花结果的一种褒扬。

作为职业革命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孙中山, 一生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人士不可计数, 其中中外记者群体占相当比例。孙中山始终保持开放心态, 并不局限于自己党人的单一信息传播途径。据统计, 《孙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 谈话及答记者问多达242篇, 演说、讲话193篇, 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十数篇。《孙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说、致词或讲话90篇, 尚未包括同题异文, 谈话284篇, 对报纸杂志的题词有10余篇。 (11) 孙中山对媒体的重视可见一斑。

谈话作为一种人与人交流最普通的方式, 在沟通思想、交换看法、达成共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谈话对象 (受众) 是宣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也是宣传效果的最终鉴定者。记者群体向以问题独特、目光敏锐、善抓要害著称。与他们的谈话因得以及时传播而更富于影响力, 孙中山对此非常重视, 与记者打交道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

1910年3月28日, 孙中山抵达檀香山, 并一直逗留到5月30日。其间, 他数次对记者发表谈话, 被陆续发表在当地刊名为《晚间公报》和《广告者》的英文报纸上, 孙中山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只要现在的满洲政府存在, 中国就没有希望。因此, 正酝酿一场革命, 推翻满洲政府, 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府, 实现民有、民享、民治。二是列强帮助现存政府将没有任何益处。任何国家, 没有某种利益, 却愿和满洲政府这样衰老而腐败的君主政体站在一起。 (12) 该谈话由于报界的传播, 引起了日本驻檀香山领事的注意, 随剪报以资料的形式寄回本国。

武昌起义爆发时, 孙中山正在美国丹佛城, 闻讯后, 孙并未急于回国, 而是先行绕道英国、法国, 最后由马赛港出发返国。学术界多认同孙中山是为了争取国际社会的外交和财政支持, 我们亦可从他与伦敦、巴黎记者的谈话中窥见端倪。11月中旬, 伦敦《海滨杂志》记者访问孙中山, 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谈话, 事后将谈话内容整理成《我的回忆》, 交由孙中山核阅签名并发表。文中谈到海军时, 孙中山认为革命党“虽然也没有为取得他们的支持而进行任何接触, 但只要有足够的金钱可以使用, 取得某种谅解是不困难的” (13) 。言外之意, 革命党需要资金援助, 如果有充足的资金争取海军的反正, 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还透露“此次武昌事起过于神速, 未能十分预备, 故困难之点尚多” (14) , 表明他对国内时局的担忧。在其后与巴黎《政治星期报》和《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中, 孙中山已经将外交支持的底线降到了最低点, 新政府表示承认清政府与各国订立的条约。为了争取外援, 他期望借记者之口传递求援信息, 他指出:“法为共和先进国, 当必稍以助中国者矣。” (15) 随后, 孙中山拜见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总裁西蒙, 就借款问题、庚子赔款问题、日俄同盟问题进行广泛交流, 最后还希望法国当局撤销他在法属安南留居的禁令。

孙中山返国后, 国内报界密切关注, 像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的英文《大陆报》、上海法文《中法新汇报》、上海《申报》、天津《大公报》、长沙《大公报》、《字林西报》、《亚细亚日报》, 等等。12月26日, 孙中山接受法国《中法新汇报》总编辑莫耐斯梯埃的采访, 谈话中孙表达了希望法国率先承认中华民国的愿望, 同时表示要“所有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共同利益”, 向记者袒露了他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怀。1912年1月6日, 刚刚就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接受《大陆报》记者提问时, 强调外交是一国最重要政策, “建设伊始, 宜首重法律”, 否则, “第法律尚未编定, 虽有俾斯麦、拿破仑之才, 掌握外交, 亦将无用” (16) 。

由此可见, 孙中山先生娴熟地与记者群体打交道颇值得玩索, 特别是他利用报刊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将自己治国理念、个人理想渗透其间。媒体对孙中山关注的倾向大体上也是在支持和反对之间进行取舍, 通过对孙中山的追踪来审时度势, 为各自的集团利益提供参考。总体而言, 无论是党人媒体还是非党人媒体对孙中山选择的事业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他对媒体的利用是相当成功的。

摘要:作为职业革命家的孙中山与新闻媒体有着不解之缘。一方面孙中山是新闻媒体追踪的对象, 期望能通过他捕捉清末民初时局的若干动向;另一方面, 孙中山也因势利导借助新闻传媒的力量表达、传播他的政治理想, 二者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互动、互赢的过程。

关键词:孙中山,新闻传媒,记者,利用

参考文献

[1][2][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 中华书局, 1981版, 第35、45~46、46、557、560、561~562页。

[4]胡道静:《中国国民党党报溯源》, 《新闻史上的新时代》, 世界书局, 1946年版, 第29页。

[5]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上卷, 第160页。

[6]胡石庵:《湖北革命实见记.绪言》, 大汉印刷公司, 1912年版。

[7]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14~215页。

[8]孙中山:《中国之革命》, 《孙中山选集》上卷, 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

[9][10][16]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第348、337、14页。

传媒利用 篇2

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国企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2007-02-02 23:04:07

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先进生产力,信息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面貌,也改变着传统传媒市场的面貌。特别是以互联网、有线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作为现代化的宣传工具,是统战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基本载体,是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喉舌,是展示统一战线精神风貌的窗口,是增强统一战线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桥梁纽带。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不断加大国企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这是国企统战工作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

是国企统战工作为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贡献的有力保证。

一、现代传媒有利于加强统战工作宣传力度的几个基本特征

⒈宣传目标的多元化。现代传媒在从事市场和经营活动的同时,还具有重要的非经济效益目标,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影响力等。

⒉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现代传媒的传播系统通常本身就具有双向渠道,如互联网上的电子信件、电子论坛等都具有充分的互动功能。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将大大改善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了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⒊传媒资源的丰富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现代传媒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媒介资源。传媒资源的丰富化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传播者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多媒体技术为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空前

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⒋传播受众的广泛性。任何人无论其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层次如何,只要他接触到现代传媒传播的信息,便是受众的一员。受众的广泛性,意味着现代传媒的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大面积传播活动,也意味着它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

现代传媒的以上几个基本特征,有利于国企统战部门进一步宣传新时期的统战方针、政策,强化广大员工的统战意识;有利于广大统战对象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参政议政,为国企的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有利于向海外人士宣传祖国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形势和成就,努力扩大企业的影响,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吸引人才,促进国企事业的发展。

二、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国企统战工作宣传力度的主要内容

⒈转变观念,加大对新时期国企统战工作认识的宣传。

“在新世纪,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国企统战对象整体层次高,他们在企业的各个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产生的影响较大。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重视并切实抓好国企统战工作是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利用现代传媒加大新时期国企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就要倡导和树立“大统战、大宣传”的观念,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统战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深化对统战工作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充分认识统战工作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战略地位。统一战线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今后,都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不能削弱必须加强。要树立统战工作的全局观念和战略观念,把统战工作看成是各级党组织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第二,充分认识统战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二十一

世纪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国企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国企统战工作,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企的发展。因此,要切实克服统战工作“无所谓”的思想,强化“法宝”意识,保证国企的健康发展。

⒉明确重点,加大对国企统战工作政策的宣传。

广泛开展国企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普及教育活动,历来是国企统战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国企统一战线组织和成员比较集中,如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三胞眷属、少数民族员工等,与其他单位相比数量明显较多。利用现代传媒加大新时期国企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就要以面向党员干部、面向统战对象、面向全体员工为重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国企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扎实工作。

⒊围绕主题,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尤其要做好有代表性有影响的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工作,他们在国企所占的比例大,层次高、职称高,是新产品开发的骨干力量,国企知识分子中蓄集着不少有影响的、有参政议政能力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及少数民族代表,有的还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着各种领导职务。因此,利用现代传媒加大新时期国企统战工作的宣传,就要围绕统战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注重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把广大统战对象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使他们认真行使执政党赋予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国企党委的重大决策、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事业谏言献策。

⒋统一思想,加大对增强国企干部统战意识的宣传。

统战工作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其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目前,在国企部分干部中存在着一个认

识误区:认为生产经营是硬任务,统战工作无足轻重,从而对统战理论不学习,政策不研究,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关键还是缺乏统战意识。统战意识就是团结意识。利用现代传媒加大新时期国企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就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特殊优势和作用,把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引入到各级干部学习和培训中,以增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统战意识。国企作为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特殊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统战意识宣传,形成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

⒌着眼发展,加大对统战理论研究的宣传。

统战理论研究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企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国企统战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对新时期统战理论研究的宣传。

一、新时期国企的统战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统战工作呈现出

领域扩大、内容增加、和任务加重的趋势。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国企必须围绕中心任务并结合企业实际开展统战理论研究。

二、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会触动一些部门或个人利益,互相间难免产生某些矛盾和摩擦,处理不好,可能触发甚至激化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国企改革的顺利实施。作为统战部门理应首当其冲为党委当好参谋助手。因此,统战部门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取得协调关系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为党委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把统战工作做好。

利用现代传媒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篇3

一、利用现代传媒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

1. 对当前资助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现代传媒建立的诸如群、微博、微信、微电影、网站等多类新平台, 宣传各项资助政策, 答复咨询, 并展示资助育人成果成效。通过平台实现信息管理全程化, 及时发布各类资助信息, 建立师生双向沟通机制, 更方便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从而更好地做好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

2.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利用现代传媒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有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到平等受教育的权力, 缓解他们的经济、生活压力, 让他们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通过现代传媒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传递正能量, 能有效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促进他们身心的积极健康发展, 引导他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己, 实现自身价值, 从而也相对减轻了社会压力。

3. 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将现代传媒贯穿整个资助工作过程, 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评审制度, 公布评审结果, 做到整个过程透明化, 且在受助过程中, 让受助学生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手段或多或少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途径, 教育引导广大学生, 鼓励他们努力奋斗, 自强不息。

4. 利用现代传媒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现代传媒对学生进行立体化的教育, 建立多方位的帮扶资助体系, 进行全员资助育人,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和诚信教育等, 让学生能无后顾之忧地顺应时代潮流, 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与其他同学一样有同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享有同等就业机会, 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 培养出经济和精神双脱贫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 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资助育人显得重要而迫切, 然而目前的状况却是育人力度不强,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

1. 高校学生争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争抢助学金的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 助学金对学生的诱惑也越来越大。大多数学生都抱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 家庭经济困难这个标签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一种自卑与丢脸, 而是钱的诱惑。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认定标准模糊, 因为对学生们形形色色的消费情况和经济水平难以衡量, 很难制订出一个很好的标准。

2. 学生诚信意识不够

信息时代各种鱼龙混杂的思想很容易影响到未经世事, 仍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 传统封建文化的糟粕、资本主义中盛行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或多或少地侵染着这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 加之社会诚信环境不够和高校诚信教育不到位, 许多学生用虚假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夸大自己家庭的经济困难情况来骗取资助。更有甚者, 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 不按时缴还助学贷款, 或用得来的助学金和贷款进行额外的奢侈生活。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瘠

如今真正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少。资助力度的加大, 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也已不再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首要因素, 相反, 受助学生越来越多的攀比、不求上进、整日浑浑噩噩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转变思想观念, 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问题, 在物质条件上资助学生, 精神上培育学生, 让精神贫瘠的困难学生不再贫瘠, 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迫切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利用现代传媒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策略

1. 通过专题网页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发挥现代传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建设高校资助专题网页网站, 利用网络促进资助育人工作, 把奖、勤、助、贷、减、补等资助模块进行整合, 及时将相关的各项信息在网上公布出来, 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各项政策和信息, 营造励志教育氛围。利用各类专题网站和资助热线宣传国家资助政策, 尤其把握好每年新生入学期间大力宣传各项资助政策和励志成长成才典型事例, 扩大关心、支持、参与资助的覆盖面。

日常管理中要以学风建设为重点, 把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与资助育人相结合, 开展各种有思想有内涵的教育引导活动。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比的基础上, 推进各类网络评选活动, 把优秀学子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在学校宣传栏和校园资助网页上进行风采展示, 以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 鼓励他们自立自强。

2. 利用现代传媒树立优秀学生典型

发掘那些励志成长成才的优秀典型学生及他们的事例, 通过现代传媒的各种形式, 如短信、微信平台、校园网、微博、校园贴吧、微视频等进行广泛宣传, 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和目标, 鼓励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立志成才, 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目标, 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并为之坚持不懈、勤奋努力, 成长成才, 顺利完成学校的各项学习、工作任务, 得到全面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建立勤工俭学学生数据平台, 记录每位勤工俭学学生的信息和工作内容, 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们进行考核评比, 激励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勤奋自强, 用双手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的同时, 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提升综合实力。建立勤工俭学QQ群, 方便群内的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工作方法、实践经验等, 同时也增进彼此的感情。通过网络平台报名、投票, 每年都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勤俭自强先进个人、自强之星之类的优秀典型, 并通过现代传媒的各种手段进行宣传, 引导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营造校园的勤俭自强氛围, 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斗志, 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同学积极向上, 奋发图强。

3. 利用现代传媒促进感恩教育

通过QQ群、飞信、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 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国家和学校资助时要怀揣一颗感恩之心, 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建立专门的受助学生交流群, 可以定期组织他们参与到一些公益活动中去, 奉献爱心, 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传递正能量, 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以取得满意的育人效果。感恩要以实践为载体, 创新教育活动, 丰富活动内容, 利用好各种平台, 对好的典型给予宣传, 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讨论交流, 树立自己的目标, 明确在感恩之路上应如何做, 营造学校的感恩教育氛围。通过教育引导,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形成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 让他们怀着感恩之心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 做有益于他人, 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祖国的事。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各种形式, 对国家奖助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的评审和颁奖等环节给予大力宣传和报道,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国家的资助政策, 同时宣传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知恩报恩的优秀典型事例, 把握住一切机会, 采取各种形式全力加强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激发他们努力去回报帮助他们的人, 回报社会。

4. 利用现代传媒强化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之根本, 诚信教育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 而在资助申请和资助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也是资助育人的重中之重。学校除了要在日常的资助工作中贯穿诚信教育这条主线, 还要定期开展专题活动月, 把诚信感恩作为资助育人的重点。尤其是在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和学生即将毕业面临的还贷期间, 一定要让贷款的学生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 给贷款学生播放诚信意识相关的短片, 宣扬诚信的重要性, 让他们了解到若不按时还款会对他们的信用造成的严重影响, 并配合贷款机构做好诚信宣传工作。利用现代传媒的各种形式、各种传播平台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海报大赛、主题班会等展示育人成效, 扩大资助育人的影响力, 同时也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的提高。

5. 利用现代传媒实现资助育人立体化

通过现代传媒的各种传播形式和载体丰富育人手段、育人内容, 让育人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更能吸引广大学子参与其中, 以更生动的方式留下深刻的印象, 达到潜移默化、显性与隐形的双重育人效果。通过现代传媒资助育人不会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 只要是有手机、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发布相关信息, 随时随地记录感人事迹、典型事例, 上传到空间、微博等大家可以共享的平台。同时, 资助育人的实施者不再只局限于做资助工作的老师, 还可以是班级辅导员、专业课老师等。积极利用现代传媒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 尽量调动社会上各类资源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 逐步达到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维佳.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 2013 (32) .

[2]赵安勇.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 2012 (08) .

[3]黄建美, 邹树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4) .

[4]季青春, 考宏涛.高校资助育人现状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 2014 (30) .

[5]雷旭斌.试从新媒体视角探析新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系统[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19) .

传媒利用 篇4

如何利用科技传媒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利用科技传媒的新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 多角度、多途径向企业提供新科技咨询和最新的市场形势;同样的, 科技传媒也会及时宣传企业的科技成果和科技手段, 将企业很好地推到市场上,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着企业的命脉, 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企业要审时度势, 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 转变职能;在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同时, 善于吐旧迎新, 从根本上抓起, 寻找新的创新突破口。工作中, 应该时时坚持“四个创新”。

1.1 思想观念上创新

落后、保守的观念一直是困扰我们前行的障碍,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思想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要破除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 扩大改革开放, 创新体制机制, 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传媒要利用自己的传媒, 引进和吸收最新的思想观念, 为企业发展及时提供新的方向。

企业领导人要大胆探索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科技与人才的路子, 重视人才, 狠抓管理, 狠抓科技项目, 解决制约高新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1.2 企业所有人员的服务方式要不断创新, 不能一成不变

企业的所有人员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变单一、封闭服务为全面、开放服务。

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健全的体质和完善的服务, 这样的发展才能是和谐的发展模式。所以, 必须建立健全与本地实际相匹配,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服务体系, 加大科技中心的

建立于扶持力度, 拓展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主的服务范围与服务水平。

1.3 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上要及时创新。

企业领导人员作为企业的公仆、领军人物, 必须以科学的管理和严谨的工作原则来要求自己。创新科技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 应该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人物区别对付。不能一成不变地统一粗放式管理, 必须做到区别对待、精致管理。

1.4 多项举措发展和壮大企业, 发展方式上积极创新。

企业发展中, 要及时发掘和开发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 积极培养和开拓自己的优势。坚持把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与实施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 把科技成果的引进与转化作为工作的重点。

2 利用科技传播媒介,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 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普及知识产权知识, 大幅度地提高社会公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科技传媒要利用自己的优势, 加大宣传普法的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指导管理。指导和支持企业、个人对具备申请专利条件的自主知识产权及时申请专利, 继续加大对授权专利的奖励和实施专利的扶持力度。

深入开展保护专项行动。采取专项整治与经常查处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法, 查处打击专利侵权、假冒专利行为, 净化技术创新环境, 保护各方面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 要善于利用科技传媒的力量, 重点推进科技人才队伍的规范和建设和科技文化氛围的创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力, 是企业长远发展的血液, 企业要发展必须不断给自己注入新的血液, 同时也要定期的更换和保护自己的血液, 这样才能保鲜、有活力。

要利用科技传媒的力量, 吸引和吸收社会各界有用之才, 引进和激励人才, 同时要不断地挖掘和培养对企业忠实的人才, 为企业的发展积蓄后背力量。为企业储备一批有胆有谋、敢于承担责任、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有用之人。

同时, 要广纳贤才、拓宽视野和地域范围, 加大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度, 发现和培育关键技术人才;重点引进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 充分发挥拔尖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4 以科技为本,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将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着力培育富有实力和发展前途的新兴潜力产业, 不断引进和开发新的潜力产业发展, 形成一批研发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极具地方优势产业特色的产业集群。

新形势下, 科技传媒的广泛传播手段、便捷的传播方式、多样的传播途径以及独特的传播效果, 使其在企业发展中不得不委以重任。企业的创新科技通过更多渠道、更多方式才能让其得到充分认可;高效、合理地利用科技传媒, 才能让创新科技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助力扬帆。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要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大潮中利于不败之地, 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善于依靠科技, 开拓思维, 积极创新;尤其是近年来, 新形势下, 新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不断出现, 企业要想走出去, 让更多人了解自己, 必须善于推销和包装自己, 善于借助科技传媒的力量。根据笔者的工作经历和多方面研究调查考证, 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利用科技传媒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希望会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科技,传媒,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功玉, 邓晓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内部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12) .

[2]陈丹红.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宏观构建与微观实施[J].企业经济, 2006 (10) .

[3]沈国红.新闻媒体对促进中小城市企业发展的作用[J].新闻传播, 2009 (9) .

[4]郑伶俐.营销渠道在品牌传播与建设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 2010 (11) .

传媒利用 篇5

一、现代传媒环境下声像档案开发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按照传播媒介的变迁, 可以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口头传播时期、书面/印刷传播时期与电子传播时期三个时期。毋庸置疑, 我们已然置身于电子传播时期。随着人类传播历史的演进我们的档案工作也逐步进入了电子文化时期, 在当今信息时代里, 影像信息作为电子传播有力的一支力量, 正在重构着人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形式。

1. 声像档案发展的新契机。

传媒技术的发展, 为声像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渠道。随着新传媒时代的来临, 声像档案作为新时期人类活动记忆的重要信息资源, 其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声像档案资源, 中国在积极地借助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进行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所以, 在新时期声像档案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同时, 在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档案记录历史的方式出现了崭新的变化。声像档案给人类带来了一个新的听觉、视觉世界, 它能够以一种更吸引人、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实施表现出来, 它还能广泛的用于广播、电视、网络, 向社会重现历史事件。声像档案所具有的这些特性均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 传播新技术的发展也将为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渠道。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强大的信息存储、检索以及自动处理功能, 使繁杂的声像档案管理和检索工作变得方便、快捷、科学高效, 为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提供有利条件。

2. 声像档案面临新的问题。

由于传媒技术的发展, 声像新技术、新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出, 但在实际工作中, 声像技术人员忽视档案方面的实际应用问题, 而档案技术人员对声像新技术的学习、掌握不够深入, 档案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传媒环境下, 中国的声像档案的管理必须突破技术问题, 赶上现代传媒的发展。此外, 通过现在传媒手段进行声像档案信息的发掘利用时, 档案的安全和保密性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 在进行声像档案信息资源发掘利用的同时, 有必要考虑到它的服务范围问题, 如何既能够使声像档案信息资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实现其利用价值, 又不违反相应的规章制度, 这对声像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二、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滞后于现代传媒业的发展

随着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 声像资料的数量也在呈几何级数增长, 原始的手工管理和利用既费工又费时, 无法提高工作效率, 更无法充分发挥声像信息资源再创新利用的优势。近几年, 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开发利用声像档案信息资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部门所重视。然而, 在现代传媒环境下, 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远远落后于传媒事业的发展。

1. 开发利用服务的手段落后, 提供利用的层次较低。

档案馆作为传递声像档案信息的主渠道, 但大多数档案馆提供声像档案信息的方式单一, “你来我查”是声像档案在馆内阅览服务的主要形式。声像档案信息提供利用的基础工作, 如编目、归档等虽然做得不少, 但还没有很好的与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检索工具种类少, 标引质量差, 且一般都是内部使用或利用者上门使用, 没有通过一定形式在较大范围内予以分布交流, 因而使用范围较窄, 功能较差。除此之外, 档案部门所能提供的声像档案信息仍然存在分散、凌乱、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渠道较窄, 未能充分利用网络等传媒工具, 声像档案信息还不能较多地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社会主动地输出和传递。

2. 开发利用人才严重不足, 理论研究滞后。

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属于档案馆/室高层次的业务工作, 对工作人员的水平、素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目前, 各馆/室的开发利用人才严重不足, 工作人员大多应付日常基础工作, 造成了开发层次不够深, 开发项目单一等问题的出现, 已不能满足现代传媒环境下高效发掘利用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另外, 随着开发利用实践的不断开展, 其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开发利用实际, 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缺乏理论的指导。

3. 相关法规不完善, 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缺乏法律保障。

声像档案由于种类繁多等特点, 在利用中还会牵涉到版权、著作权等涉法问题, 但现行的档案法规未对档案工作人员对于声像档案利用中可能出现的涉法问题做较为全面的规定, 这样遇到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时缺乏法律的指导与保障。同时, 现行的声像档案管理体制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传媒环境下声像档案开发利用的要求。各类档案馆的管理标准不统一、馆际间没有形成一个档案信息交流与服务中心,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馆际间业务工作的协调开展, 尤其不利于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应采取相应的策略, 利用现代传媒环境来营造良好的声像档案信息资源发掘利用环境, 使中国的声像档案信息资源能更好服务社会。

三、新时期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发掘利用

声像档案数量极为丰富, 其内容设计到中国政治、经济、科技、艺术、教育、宗教等各个领域。声像档案来源于社会, 还要服务于社会, 现代传媒环境下加强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发掘利用, 有力于实现声像档案为社会服务功能, 推动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1. 依靠科技, 实现声像档案管理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各种新型的声像档案载体相应产生和发展, 政府必须加大对档案部门的设备经费投入, 引进和应用世界最新科技成果。要在声像档案管理中广泛使用计算机, 利用计算机输入信息、检索管理和建立档案资源网络, 创造条件使档案信息资源走上Internet。同时, 可以利用网络及计算机的巨大储存能力和快捷的处理能力, 通过举办网上展览、网上声像档案编研成果展示等形式, 利用网络媒体开辟新的宣传天地。此外, 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各级档案馆/室、库房的保护建设, 以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发挥档案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延长其使用寿命。

2. 利用大众传媒, 拓展信息公布形式。

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作为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它们可以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 以社会上的大众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所以, 声像档案部门可以向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 提供多方面的声像档案信息, 向社会公布, 从而扩大声像档案信息的辐射面, 进而提高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档案部门可以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进行合作, 定期进行相关声像档案信息的公布。同时, 配合以相关的学者进行档案信息的解读, 以节目的形式使得声像档案信息得以大范围的传播, 使声像档案真正成为人类知识财富的一部分。如果听众或观众需要进一步对相关声像档案进行了解, 则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进行声像档案的传输, 即在办理过审批手续和收取一定费用之后, 通过互联网等发送装置将声像档案传递到远处, 并利用终端接收装置接收, 输入用户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为用户提供利用声像档案影像资料。

3. 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声像档案信息的传播。

网络媒体, 既可以指因特网本身, 因为它就是信息交流的媒体和工具, 也可以特指基于因特网传播新闻和信息的媒体单位。网络媒体传播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疆界, 传播空间无限广阔, 这就使传播者和接受传播者随时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声像档案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广、信息流量大的宣传优势, 把需要让外界了解的信息放在互联网上, 让人们通过浏览网页来了解情况。声像档案部门还可充分利用网络分布的动态性、开放性和非线性等特点, 在网上公布馆藏指南和检索目录、定期进行声像档案信息发布, 在互联网上开辟一个为社会各界服务的新渠道。网络媒体的及时交互性特点使得传播者和利用者随时可以进行交流, 所以声像档案利用者只需要打开计算机接通互联网, 进入相关网站就可以直接浏览所需信息。对于已经公布的声像档案信息, 利用者可以对自己所需的信息内容和时间进行自主选择, 而不必受档案部门工作时间的限制。

4. 面向社会, 开辟各种利用渠道。

利用电视、广告、报刊等大众传媒, 深入宣传声像档案价值和利用成果, 引导社会对声像档案的利用。同时, 采用举办展览、知识讲座、设点咨询、开展网上相片、音像展览等各种方法让社会了解声像档案, 促进社会利用。通过健全检索体系、简化利用手段、强化档案编研、建立信息服务中心等手段, 采取主动提供利用的服务模式。此外, 要在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 以对外公布、出国展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对外交流, 面向世界, 交流资源, 提供利用。

参考文献

[1]尹敬媛.论现代传媒技术运用于档案工作的社会效益[J].档案学通讯, 2007, (4) :51-53.

[2]王向军.电视声像档案信息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J].现代电视技术, 2005, (2) .

[3]程燕华.试论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艺术, 2001, (7)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传媒利用】相关文章: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专业05-15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专业04-21

传媒文化05-10

传媒道德05-20

电视传媒05-30

传媒策划06-09

传媒市场07-05

传媒经济05-03

传媒组织05-03

传媒集团05-17

上一篇: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下一篇:职场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