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文教法

2024-06-30

现代语文教法(精选十篇)

现代语文教法 篇1

一、现代诗语言的陌生化

现代诗不像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那样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吸引学生,纯粹通过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通过对其语言的感悟达到审美的效果。如何使现代诗语言具有高度审美性?这就需要运用陌生化手段, 陌生化是由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文艺创作理念,指进行文学创作时,作者应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使读者在审美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 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和情感震动。

现代诗语言充分凸显陌生化特征, 具体表现在语言的关系换位和荒诞感两个方面。关系换位指诗中描写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事、物之间关系的相互交换,形成一种崭新的秩序。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入选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诗人将路上的街灯与空中的星星进行关系换位,学生读起来会产生丰富的遐想,带来新鲜的陌生体验。荒诞是对事物极度夸张的一种手法。如长春版九年级下册入选的食指的《相信未来》。“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灰烬”这一意象代表着死寂与绝望 ,是万念俱灰的象征 ,但诗人还是铺平灰烬,高喊到相信未来。学生读到这一节,荒诞感油然而生,引起他们对现代诗的感悟兴趣。

二、现代诗抒情角色的转换

抒情角色指作家在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 分为第一人称角色、代言人角色和叙事者角色等类型。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往往引导学生从抒情角色的角度入手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比较古诗词与现代诗中的抒情角色,我们会发现古诗词中的抒情角色不外乎上述总结的几种类型。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即第一人称抒情角色,诗经中的《氓》通过弃妇之口表情达意 ,即代言人角色 ,《孔雀东南飞》在讲述故事中抒情,即叙事者角色。

现代诗的抒情角色与古诗词相比得到了丰富转变, 可以从人转换到物象,如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入选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从鸟的视角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读起来眼前一亮。现代诗中这种从人转换到物的抒情角色不仅局限于一种物象。在有的诗篇中,常常通过几种物象承担抒情角色。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入选的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臂膀”。抒情角色依次由破旧的水车、熏黑的矿灯和干瘪的稻穗等物象担当并形成转换,层层递进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效果。

三、现代诗逻辑上的变异

现代诗的一大特色是讲究非理性, 即其诗歌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有很大差异。很多现代诗的诗句从理性逻辑上理解是理解不通、不合逻辑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现代诗时充分把握其内容展现的从理性逻辑到情感逻辑之间的变异。如长春版八年级上册入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学生从理性逻辑方向理解,会想到离别是叫人伤感的、心情沉重的,可徐志摩却用表达轻松、愉快的修饰语“轻轻的”修饰,学生便会产生理解上的矛盾。然而从理性逻辑跳跃到感性逻辑会发现,“轻轻的”看似轻松的、不在意,更能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无比沉重与在意。

总之,初中语文现代诗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充满现代性的特征。我们想要探索出一套系统固定的现代诗教法,就要充分把握现代诗的现代性特征。本文所述的语言的陌生化、抒情角色的转换及逻辑上的变异正是现代诗其现代性特征的一些显著规律。只有探析清了这些显著的规律,才能保证初中语文现代诗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摘要:现代诗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分量,然而教师教起现代诗来却不如古诗词那样有系统固定的体系而得心应手。本文从陌生化、抒情角色、逻辑变异三个角度对初中语文现代诗的教法进行规律性探析。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教法初探 篇2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教学实践;答题指导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在陕西实行七年,课改方案的全面实施,其中要求探究课堂教学成为课改后较长一段时期的教学主旋律。因而高中语文探究性的阅读教学,成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探究性阅读的具体实践

结合对“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探索,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实用且比较成功的具体方法和操作程序,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1.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优异的语文成绩主要得益于自觉广泛的阅读。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学生形成阅读专题总结。否则,阅读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2.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3.应考探究性阅读。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

二、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型答题方法的讲授

高考语文试题中选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存在这样一个压轴题型,那就是对文本相关知识的探究。文学类文本鼓励多元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甚至可以从正反对立的角度设题,作品的内涵丰富而有韵味,正如《陕西省(语文)考试说明》: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文学类文本选材时往往会选名家之作,如莫泊桑的《保护人》、迟子建的《泥泞》、汪曾祺的《侯银匠》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林冲见差拨》,作品的主旨大凡是环境与命运、情与法、情与理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又彰显人性的光辉和永恒的人文关怀。传记类文本的传主都是有高远追求和高尚情怀的正面形象,如袁隆平、谢希德、梁漱溟、杨守敬;新闻类文本则体现时效性,注重彰显时代精神,如《梦碎雅典》,要求结合奥林匹克精神来谈认识。

因此,我们得出这样的依据得分点答题的方法技巧。无论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涉及的题型均为8分。我们可以将答题步骤定为:第一步,明确观点。即结合题干的信息及问法,得出相应的观点;第二步,依据题干的提示在文本中寻找答题区间,结合观点,筛选信息证明观点,此步骤必须全面,一般最少答两点;第三步,根据不同文本,组织语言升华主旨,谈自身的看法、见解、启示等。这时,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涉及作品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和作品意蕴,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涉及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模式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对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更加贴近了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也有利于学生高考语文的备考。

参考文献:

詹燕.研究性学习与语文阅读教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高校现代汉语教法新探 篇3

上述对现代汉语课程目标的看法虽不同, 但都可归结为知识和能力两大要求。现代汉语在高校文科课程中较为特殊, 学生在接受课程教学前已经基本掌握了运用能力, 因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 如学生学习兴趣不大、“一教就懂, 一做就错”[2]等。有诸多学者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看法, 但对于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理念, 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论文却为数不多。目标、理念的探讨固然重要, 但若不付诸实践, 未免隔靴搔痒, 不得要领。

本文以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以下简称《增订四版》) 为例, 从教学实践出发, 以课堂教学实例为据, 总结出“兴趣·互动·实践”三步走的教学方法, 以实现高校现代汉语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一.兴趣激发是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能激发起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兴趣, 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被众多的概念名称等困难吓倒, 更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教学实践中, 以下三条途径可以分别从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现实认同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情感认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现代汉语第一节课对学生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绪论的内容介绍课程, 那么学生听到的将是枯燥无味的“现代汉语”的定义, 效果可想而知。教师不妨从一个小故事入手引入汉语现今的地位、作用及现今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掀起“汉语热”等事实, 同时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汉字的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令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汉语独一无二的魅力, 由此树立强烈的情感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2.价值认同

学习现代汉语不仅十分重要而且相当有用, 具有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并不是某些学生所认为的“学汉语无用论”或“已掌握汉语, 不用再学”。学汉语至少有三方面的益处:学好现代汉语, 有利于提高汉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有利于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 对今后就业有益;有利于传承和传播汉语文化、中国文化。学汉语不单单是学习、掌握一门技巧, 更是一种知识、一种能力、一种文化。

3.现实认同

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是打开学生内心的钥匙, 但要让学生始终充满兴趣地学习现代汉语, 还要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可在以下两方面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 合理组织教学思路, 安排教学内容, 易于学生接受。如语法教学中, 可先介绍句法成分及层次分析法, 因为句法成分是整个语法体系的基石之一, 层次分析法是对句法成分的应用, 两者属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可作为一个整体讲。

第二, 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解释概念, 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鲜活。如解释“句法成分”时, 可直接告诉学生其内容就是“五组八种”。对于合成词附和式中ABB式的词, 可以联系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范跑跑”、“楼倒倒”、“桥脆脆”等词, 让学生加深对此类词的结构类型的印象。

从情感、价值、现实三方面形成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认同感, 能有效激发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研究兴趣, 为下一步课堂互动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互动教学成关键

根据“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针, 高校课堂教学应讲究教学中的互动。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1. 师生互动

现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定义、特点、规律等, 要避免“满堂灌”的情况, 教师只有改变惯常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动词的语法特征时, 可先给例句, 并把这些例句尽量简化, 甚至可以串成一个故事, 方便学生记忆。通过记例句, 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概括出动词的语法特征。师生一起总结规律、探讨定义, 能形成课堂教学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2. 生生互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相比师生互动更为活跃和轻松。如:副词辨析一直以来是词类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需要辨析的几组词, 随后将学生分组讨论各组词的用法、例句。之后, 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讲解各个词的基本用法及异同, 最后教师点评。采取生生互动的形式, 学生讨论积极性高, 利于学生积极展开思考, 发挥自身创造性, 并能锻炼学生公开演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堂与课外互动

每周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要让学生夯实现代汉语的专业知识, 还应调动学生课外时间。可充分利用教材, 如《增订四版》第三章开篇对“文字”的定义是:“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3]这一定义现今已略显滞后, 近年来已有多位学者对文字的本质提出了新的看法, 如张朋朋[4]等, 而现实中也存在很多言文不一致的状况。教师可就这些问题启发式地提问学生, 让学生在课外查找相关资料, 深入探索语言和文字的关系问题。

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与课外互动三方面加强教学的互动性, 能让学生在每一次课中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全方位锻炼学生各项能力, 利于学生更稳固、更有效、更快乐地学习、掌握和研究现代汉语。

三.实践运用达目标

学习现代汉语有比较强的实用性, 学习现代汉语不光是今后深入研究的需要, 还是实践运用的需要。现代汉语的实践运用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努力:

1.课堂反复操练

课堂是运用现代汉语的首要实践阵地。教师应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及方法, 让学生反复操练而不感到厌倦。如, 第五章第六节内容是单句句型、句式及句类, 内容重要且繁多, 学生记忆的难度本就已经很大, 要实践运用的难度就更大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教师讲解完整个单句的句型及句式、句类系统后,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学生经过讨论、研究后, 出10个句子给下一组的学生判断, 再由出题组评定是否正确, 最后由教师查漏补缺。这种组织方式可以让学生反复操练高达60-80个句子, 学生不但不会感到力不从心, 反而会饶有兴趣地分析各个句子, 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2.开展多种活动

学校为运用现代汉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校园内通常都会定期举办演讲、诗文朗诵、辩论赛等活动, 这些活动每次都能吸引众多学生的参与, 也是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实践良机。可就普通话推广的契机, 组织汉语运用水平大赛等活动, 还可组织与汉语相关的其他活动, 如汉服风采展示、汉韵文化体验周等。活动场所也可拓展至校外, 如组织学生观察公共场所的用语状况, 参加校外广告语设计比赛等, 打开学生运用汉语的实践视野,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汉语理论、掌握汉语运用技巧、感受汉语作用、继承汉语文化。

3. 深入社会调查

社会为运用现代汉语设置了广阔的舞台, 学生可以从中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提高汉语运用水平。现代社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日新月异, 由此涌现出一大批新词汇、新表达, 这些新词汇虽稍纵即逝, 却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最新动向。在谈及“新词的产生”时, 教师可布置一个课后作业, 请学生们课后调查每一年的流行语。如火星文、蜗居、雷 (人) 、被就业、给力、亲、Hold (不) 住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新词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形成调查报告, 并在课堂上分享调查结果。学生们不仅扩充了知识面, 提高了学习汉语的热情, 而且还运用了之前学过的汉语知识, 在实践中真正掌握了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

“兴趣·互动·实践”三步走的教学模式, 可以为当前高校的现代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笔者也愿意在教学实践的探索道路上继续努力, 文中所提教学方法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 笔者期望能与广大高校同仁一起切磋、探讨现代汉语的教学方法, 并殷切期待对这一思路的批评意见。

参考文献

[1]刘大为巢宗祺.两种能力的课程分化——关于“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 1995年第2期.

[2]何伟渔.要研究大学“现代汉语”的教学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 1995年第2期.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6月第4版, 134页.

初中语文教法谈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母语激趣法;魅力激趣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171-01

现代初中生,充满活力,涉猎面也广,思想活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对母语的感觉各有不同。因此,对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一、母语激趣法

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因为他们认为中学生已经属于“大孩子”了,不需要象教小学生一样,对他们进行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为学生在默写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而头痛,而高考中的辨别错字题,往往是得分率很低的题。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筆者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是,由于坚持不懈,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它让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因此,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的降低,每次测验,笔者班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利用母语激趣,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并更有兴趣去学习和运用它。

二、魅力激趣法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那门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决不会好。”确实这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既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这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

三、情景熏陶法

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加以梳理设计,使之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四、设疑刺激法

即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采用技术加工,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可设计谜面为“丘”,猜课文一句(调头格,谜底:山岳潜形)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时,可设置谜面:“蜜蜂”,打曲中句子(亥豕格,谜底:峰峦如聚)。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妙趣横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五、双关类比法

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创造性的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间,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孔乙己》时,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离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檫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而且重要的是艺术的启发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六、角色意境法

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创设意境,模拟情景,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如教《刘胡兰慷慨就义》,可分角色对白,通过对刘胡兰、阎军的对话,从中感染学生,加深刘胡兰“慷慨 就义”的体会,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经受一次洗礼。再如教《白毛女》时,采用演唱的手段,使学生欣赏感受戏剧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

七、行为激励法

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以小活动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使学生回忆、采访等,体会课文,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层次体会课文语言的寓义。

如何创新高效语文教法 篇5

一、教师转变观念, 营造初中语文课堂的和谐氛围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尽快转变角色, 走下圣坛。真诚地爱学生, 爱他们的优点, 也爱他们的缺点, 亲近他们, 与他们心心相印, 尊重他们的人格, 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 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 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使他们免受伤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条件,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最终建立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同时, 作为教书育人的领军人, 语文教师应加强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因为学习是促进知识更新、接受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让语文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 语文素养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供了理论保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他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 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 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 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让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 走向生活, 体验生活, 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着兴趣学习的, 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可以利用学生爱看小说的优点, 指导学生多阅读文学书籍;可以体会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认识到语文是丰富多彩的,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仔细研究课文,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优化导入设计, 适当补充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材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诸如此类的恰当的导入可以创设最佳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启发学生思维, 活跃学生的思考, 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语文教师适时地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教师需要在平时备课和课前准备中, 认真要求并精心指导学生, 带着问题充分预习, 做到心中有数。然后, 在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中, 引导学生熟悉知识, 实现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自我消化知识, 实现师生互动、兴趣教学、发展能力的语文课改目标。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教科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载体。电脑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各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 能够使教学活动更生动、逼真、活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思维。初中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化难为易, 变抽象为具体, 全方位调动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感知作用, 把学生领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之中,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 注意不仅为求新鲜刺激而利用, 而且要摆正它作为教学手段的地位, 让它切实为教学服务。

六、在科学发展观下, 一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 从这些物品中感受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彰显人文性, 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

1.“师生合作”, 激发学生兴趣 , 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实际水平出发, 鼓励学生多疑、多思、多探讨、多合作、多发现。

2.“全面发展”, 提高综合素质。“智育不好出次品, 体育不好出废品, 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 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专业技能, 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生理和心理。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应有机渗透于现代语文教学实践中。 (1) 在教学中渗透美学理论; (2) 教师要让学生在对作品进行细致分析、理解过程中, 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 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 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兴趣, 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 最终达到提高审美综合素质的目的。

3.通过自主探索活动激活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 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七、教师要具有挖掘教材内容的能力

面对一篇课文, 教师要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消化知识、发展能力, 这样才能实现课堂高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在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字、词、句、篇”等基本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上下工夫,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渗透情感因素, 体现人文理念, 对他们进行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养成教育。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教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要领会新教改的内涵, 在新教改的指导下更好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献身, 在普通岗位上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了生活化、多样化趋势, 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语文教学中, 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应创新教法,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篇6

一.如何识字的方法简单介绍

对于识字教学, 流派纷呈, 各有所长, 以下为笔者简单总结介绍几种识字方法:

(1) 集中识字是相对分散识字来说的, 就是集中学习多个字, 然后再去读课文, 这就跟现在学习英语先学英语单词一样。这种方法核心就是死记文字, 但是汉语中有很多形近音异、音近形异的字, 这是这种学习方法的难点;

(2) 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分散识字, 随课文分散识字是一种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方法, 更能体现字音、字形、字义三者的联系。对于学习多义字来说能更确切的掌握多义字的义项, 一些字词的比喻意义也只有在句中才能显现出来。具有抽象意义的字词, 尤其是一些关联词语, 放在句中能更容易理解。在句中识字, 边识字边读书,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发展学生的语言。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然而对于小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又是难点;

(3) 韵语识字, 在教学中采用“字从文”的方法, 通过读文来完成对字词的认读, 遵循了汉语具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规律。体现了汉语常用字集中的构字规律, 使儿童能够尽早进入阅读。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 一方面遵循了汉语的构字特点, 另一方面也照顾到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所编韵文内容丰富, 趣味性、知识性强, 韵语编排琅琅上口, 能够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有些韵文还体现了汉字的构成, 如“一人大, 二人天, 日月明, 小大尖”。韵语识字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的识字方法, 韵语识字也有其局限性, “言语作品与汉字系统难以有效结合……因而, 韵语教学不可能贯穿汉字的全程。由于语音系统与形义系统不一致, 一旦韵语编写的不够好, 容易违背口语, 佶屈难通”;

(4) 部件识字通过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析来完成识字的任务, 儿童在识字的同时对汉字的结构规律产生一定的认识, 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汉字。但同时应该避免望部生义和望旁生音的情况。如“木”, “松、桃、柳、树”都是“树木”, “笑、等、笃”不是“竹子”;“胡”, “湖、糊、葫、蝴”都读hu, “袖、轴、抽、岫”不读you;

(5) 字族文识字继承了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 又吸收借鉴了现代识字教学改革的有益成果, 建立了成熟完整的教学体系。儿童在掌握母体字的形音义、各种偏旁的类属意义以及母体字与偏旁的拼合方法后, 可以依靠语境, 用“字音类聚、字形类联、字义类推”的方法认识其他汉字, 为儿童识字找到了逻辑起点。字族文韵文编排, 内容丰富且贴近儿童生活, 易读易记, 容易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

二.对写字的要求简单介绍

写字也是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小学学习写字首先要区分写字和书法的异同。我们不能只看到汉字的艺术性而忽视了实用性, “写字”与“书法”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主次不同, 写字注重实用性, 关注技巧, 书法注重艺术性, 关注审美。对于小学生要重视写字教学, 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低中年级应练习写正楷, 掌握基本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有条件的地区, 小学高年级可逐步学写行楷, 以提高书写速度。所以, 我们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 要以打好写字基础为重点。要注意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写字姿势及写字习惯的等方面的培养。对写字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领写———学习笔顺、偏旁和部首。用多媒体技术变静态为动态, 搭建形体与笔画的变化关系, 使学生了解其一笔一画的前后顺序, 建立起了汉字的形—义联想, 把先人的抽象思维发展过程动态化了。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对学生抽象思维的产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通过计算机的书写演示, 可以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典型的基本字及结构, 它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汉字书写规律的过程, 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 有利于进行学习的迁移。

浅谈大学语文的教法 篇7

很多人极度忽视了语文这门课程的作用和意义, 在大学校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不得不再重申一下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大学语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课, 是普通高校面向文 (汉语言文学除外) 、理、工、农、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上指出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即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和理解表达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指出:“我们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同时, 我们又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国家需要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他们不仅应当是一个方面的专家, 而且应当是新事业的开拓者”。因此, 我们应大力提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学点人文科学, 学点语言文学, 并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一直以来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的现象, “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们一直都在进行着分析和研究, 在寻找外因的同时也在分析着内因, 即教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解决问题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大学语文”的教学“有一定的理, 无一定的法”, “理”指教学目的, 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晓, 学有所获;“法”讲的是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 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 都必须把“以人为本”的观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 我们目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表现出兴趣不大或没有兴趣。那么造成兴趣匮乏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压力的影响。

通常认为, 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今后步入社会做准备, 因此, 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能在学校学习期间, 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自己将来就业增加砝码。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大学语文”, 由于其教学效果的滞后性, 则不被学生重视。

2、教材陈旧、内容单一。

教材基本上偏重于古典文学中的名家名篇, 甚至很多作品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已经出现, 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有点像“炒冷饭”。

3、教学方法的不当。

目前,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 一些不当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的真正学习, 更无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高四”型教法。所谓“高四”型教法, 就是在狭隘的语文工具性属性的思维指导下, 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大学语文中继续着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依旧拘泥于文章本身字、词、句的解析, 仅满足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不能从更宏阔的人文背景上对文章的思想性作横向、纵向的联系与挖掘。每次上课讲一篇文章, 学生所得也就仅限于一篇文章;在文言文教学中, 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疏通文字上, 不厌其烦地讲解哪些词是实词, 哪些是虚词, 讲各种句式, 而对更加重要的文章的要义以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很少有所涉及, 更不用说进行赏析与审美了。再如:“研究”型教法。所谓“研究”型教法, 就是把“大学语文”上成中文系的专业课。如教材中选用了某部作品, 教师会首先进行作者介绍, 并介绍关于作者的各种争议情况, 并且加上自己的观点与考证。在进行作品分析的过程中, 也要事无巨细地“吊书袋子”。其基本的授课流程无非是:全面介绍——个人观点——论证——学生的观点。一次课, 洋洋洒洒, 似乎既有宽度又有深度, 容量很大, 信息很多, 事实上并没有达到“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毫无自主性和主动性可言, 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大学语文”课基本上是“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显得极为被动, 久而久之, 学生慢慢觉得上课是老师的事, 与他们关系不大。

针对于以上几种原因, 我们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1、我们在教学中, 应注意“大学语文”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衔接, 研究新旧知识的联系, 使学生明确知识是一脉相承的, 只是各个不同阶段学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如我们在学习郭沫若的《炉中煤》时, 引导学生联想中学学过的《天上的街市》, 让学生感受作者同一时期作品风格的异同, 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作者的思想和风格特点。

2、改革教材内容, 满足学生不同的情感需求。教材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一个重要依据。目前大多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都是把“经典”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这样一种现象导致了很多学生厌倦“经典”, 对其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进而觉得“大学语文”是一门毫无现代气息的课程, 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 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

根据这种现象, 我们应该调整“大学语文”的内容, 在内容的安排上, 应考虑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 考虑他们的阅读倾向, 除了保留一些传统的“经典”之外, 也应涉及一些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武侠、言情等通俗文学、网络文学、影视文学等。使内容更具现代性, 更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口味, 这样就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一种充满现代气息的氛围中达到“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3、要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大学语文”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这是目前教学中的一个通病。那么我们应该努力扭转此局面, 尽量使该课程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比如, 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通过音乐、画面、文字等多种渠道, 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进行课堂讨论,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表达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平等对话与交流, 师生互教互学, 达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4、我们还可以采用专题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一个相应的主题下, 完成一个专题带来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学习, 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比如我们谈“月亮”, 学生们就可以联想到有关“月亮”的一些神话传说, 有关“月亮”的习俗, 有关“月亮”的诗句, 有关“月亮”的象征意义等等。这样, 让大家畅所欲言, 分享知识, 相互讨论, 相互学习。

5、鼓励学生自学。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 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化被动之学为主动之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 “大学语文”教法是多种多样的, 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都必须考虑到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在此基础上, 从文本出发, 在立足于听、说、读、写等的“基础性”环节之外, 要着眼于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大学语文”课程能够真正发挥其素质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凌伟荣:以兴趣为先导探索《大学语文》教学新思路,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3年9月第5期。

[2]、许海丽:《大学语文》教法初探, 丹东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

[3]、徐凤云:浅谈大学语文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7月第19卷第3期。

运用新颖教法,创新语文课堂 篇8

一、运用游戏法,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在乐中学习

游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娱乐活动, 有效地将游戏引入到教学中来, 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度。我在教学中, 设计了一些小游戏参与教学,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解更多的成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把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 每组6个人, 每组每次选出两名同学参加比赛, 其中一名同学看着老师手里展示的成语卡片, 向背对着老师的同学做出动作, 背对着老师的同学, 根据队友做出的动作, 猜出老师展示的卡片上成语的内容。老师公布答案并对该成语进行解释, 再由其他组成员运用该成语造句, 造句中成语运用恰当者加分。每组轮流上场, 最后统计每组的积分, 积分高者为优胜组。通过这个小游戏, 同学们不仅增加了成语量的积累, 也增加了对成语的理解, 并能够正确运用, 可谓一举三得。游戏法符合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 在教学中合理地设计一些游戏项目, 将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更加可爱, 更加受学生的欢迎。

二、运用悬念法, 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在探究中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 其认识速度会加快;如果毫无兴趣, 认识就慢。基于这样的结论, 我在教学中经常设置一些悬念, 让学生带着这些悬念和疑问进行思考和学习。例如我在讲《爱莲说》一课时, 我告诉学生, 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可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而“予独爱莲”。“世人甚爱牡丹”为何“予独爱莲”呢?这个问题抛出后, 学生就始终在心中存了一个问号, 一直带着这个问题直到本课的最终结束。学生在学习这课时, 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可见悬疑法的功效了。不仅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悬疑法, 在一课结束时也可用悬疑法结课。例如, 在学完《晏子使楚》后, 我说“某历史学家曾经表述过这样一个观点, 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重。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稍稍停顿后我提出, 这样的观点你赞成吗?请同学们课下讨论, 下次课我们要聆听各位同学的高见!悬念法的运用体现了教师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运用得当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有价值问题的机会, 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起到莫大的作用。

三、运用扮演法,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参与中学习

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高低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参与度高的课堂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记忆持久。在教学中, 我常运用扮演法, 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方法在小说题材教学中运用居多。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 我运用扮演法, 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 通过学生的表演, 逐步展开教学。课前让学生预习本课的内容, 然后在班级内海选演员。谁预习得好, 对某个角色理解得透彻, 就让他来演这个角色。确定角色, 做好各项准备后, 我作开场白:“在我国灿若群星的文学作品中, 《水浒传》是最为著名的一部古典小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是《水浒传》众多英雄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 他长期闯荡江湖, 对社会上的压迫不平怀着激烈的愤懑, 对弱者拔刀相助, 对恶势力敢于斗争。各位同学请看, 今天鲁达又遇到什么事情了呢?”接着学生演员出场表演。表演完成后学生们进行讨论, 完成相关学习内容。扮演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备的特点, 它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并且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参加角色扮演的同学而言, 还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可以说扮演法具有非常积极的教学意义。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让学生在氛围中学习, 在情境中 学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方式也逐步现代化。多媒体课件集图像、色彩、声音、动作于一体, 用于辅助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讲《论雷峰塔的倒掉》一课时, 我以白居易写西湖的诗《钱塘湖春行》导入,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东湖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随着老师有感情的朗读, 播放多媒体课件, 展示西湖美景, 通过景与情的融合, 使学生进入一个优美的意境, 然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的雷峰塔, 是西湖十景之一, 它于1924年9月倒掉了, 鲁迅先生写此文, 拍手称快。西湖美景倒掉了, 鲁迅先生为什么如此高兴呢?”由此进入新课内容。这种方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个真实的生动场景, 为课程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具体的直观的情境。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的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它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所学内容,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快, 记得更牢。

初中语文的课堂教法 篇9

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不能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究竟如何搞好阅读呢?

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谈到阅读,往往会有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自由读书才叫阅读,以为只有课外书才叫阅读,其实构成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内容。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补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因此,我们应该既注重对教材的阅读欣赏,同时也应该放开视野,去了解些中外名著及时文,让他们对各种文学样式均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及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但是,阅读是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

目的性是阅读的前提。在阅读时,我们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常在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基本角度。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含思想感情)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作品形式(含文学样式、组材方式、语言特色)来理解作品,获取信息。总之阅读的目的性明确,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得,不至于使阅读变成一种散漫无边的行为活动。

方法是阅读的保证。不同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散文有“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阅读法。小说有“三要素”阅读法,散文有“形神”阅读法。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充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以读带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现代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这一方面表现在词汇的比较贫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组织缺乏严密逻辑思路,语言材料显得零乱不堪。通过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贯主张以读带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使之趋向完善。

以读促写,提高写作水平。南宋大诗人陆游有句名言:“工夫在诗外。”强调指出写诗方法、技巧之外的生活积累,对于我们的写作尤为重要,而读书是写作的基础,生活的源泉。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作的灵感。也唯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过重,沉重的考试压力使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涉猎课外知识。有些中学尽管开设阅读课,也是形同虚设。如此,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僵化,语言干瘪枯燥,索然无味,也是无足为怪的事了。笔者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不失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散文时,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周作人、巴金等人的名篇,并指导学生洞悉其中的美质,在学习诗歌时,除了介绍传统的精典名篇之外,向学生推荐徐志摩、闻一多、臧克家等人的诗篇,体会诗歌的意象和音韵之美,此外,每年的寒暑假,介绍两到三部世界名著给学生,并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等。通过这些有目的的阅读训练,学生一方面积累了不少语言素材,同时也促使学生努力模仿,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写作特色,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向他人借鉴语言素材,对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有很大作用,对于我们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因此,学好语文必须多阅读,善阅读!

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教法研究 篇10

高校大学语文是为了进一步普及国学文化知识,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 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传统, 扩大学生的视野, 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完善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但是, 目前其教学模式还属于典型的强调理性、突出“道理”的左脑教育, 而对激发感性、培养“情商”的右脑教育却应用甚少。因此, 本文从右脑革命的理念出发, 研究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教法的新突破。

一.准确定位课程性质

著名文化学者孔庆东曾这样理解语文:“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 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学科, 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有语文的因素, 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 学了之后打工、干活, 语文不是这样, 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 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或者说, 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学语文, 首先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 孔庆东教授的语文观就是要我们思考如何在大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的因素, 实现人文教育。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征求意见稿) 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段话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做出了明确定位, 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往往在传统的教学中, 强调的是课程的工具性, 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语文作为母语, 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也是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作为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应定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理解、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上, 定在提高学生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人文精神和人格上。

二.增强“寓教于乐”课堂技巧

在传统教学中, 较多的还是采用左脑学习模式, 很少巧用右脑的功能, 但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 右脑直观、感性的信息处理模式要比左脑间接、理性的信息处理模式更加容易、轻松。因此, 趋乐避苦的本性让学生更愿意用右脑去探索求证。因此, 在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中, 可以增强课堂的娱乐感, 恢复学生“乐学求索”天性, 提升学生快乐学习的指数, 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

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内容设计上, 设计一套能够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延伸空间的教学内容体系;还要增加课堂的密度和张力、形式和趣味,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保护和激发其主动性, 引导学生揣摩形象, 体验情感, 培养其想像力和创造性, 并使其充分释放。也就是利用右脑直观、感性处理信息的特点, 增加右脑的娱乐感, 这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感。

三.提升课堂的意义感, 引导学生完善个性

人的本身潜伏有足够的能量, “自我”是所有力量无限的源泉, 也是唯一源泉。现在, 新一代大学生越来越关注自我个性的张扬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老一代大学生那种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以及天下之重任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似乎也渐行渐远。相反, 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 学习环境、学习条件的改善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更多的幸福感, 反而是那些越来越功利化的价值导向让他们产生了更多的压力、焦虑和迷茫。所以, 从更本质的层面去发现和挖掘大学语文的价值和意义, 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面进行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于新一代大学生“主体个性”的完善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价值’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外界事物的客观属性对人所发生的效应和作用以及人对它的是非评价。而自我价值则是人对自身存在意义、‘有用性’的一种是非评定。自我价值不依赖自身以外的人、事、物来证明的价值, 它是完全由自我来决定的价值。”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家庭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认为, “自我是一个人‘内在冰山’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 也是一个人外在行为表现最深层的动因。自我价值评价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我们生命潜能的释放程度。”因此, 我们提出在高校大学语文课教学中, 利用右脑“重感情”的特点, 增强课堂的意义感, 引领学生自我实现, 在学习中完善学生个性。

结束语:由上述分析可见, 将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置于“右脑革命”的视角之下, 在传统左脑教育的基础上引入右脑教育, 这一领域的教学将获得全新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①徐飞.不确定性视阈下的战略管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P8.

②彭晓慧.教育智慧论[J].学术论坛, 2007, (3) .

③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④丁帆.朱晓进等.大学语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风景资源规划下一篇:《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