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资源规划

2024-06-30

风景资源规划(精选十篇)

风景资源规划 篇1

1 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的历程

水利风景资源是指以水体及水利工程环境为依托,具备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的风景资源,即水体及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经历了水利风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思想形成、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与恢复水域景观自然状态、水利风景资源综合开发与规划3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1. 1 水利风景资源保护和利用思想形成时期

水利风景资源保护和利用思想最早始于美国。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自然主义者约翰·缪尔就极力推崇对水域风景资源的保护理念,保护和限制水域的开发,促成了美国国家公园制度的建立。1933年成立了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从1947年开始就提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并同时制订并实施环保旅游规划。1965年美国制定的《联邦水资源工程旅游法案》规定,在调查和规划任何联邦的水资源工程中,如能提供野外旅游、鱼类和野生动物增殖的机会,应给予充分地考虑,并按此目标进行修建、经营和维修[1]。

美国和前苏联都有很大一部分的休疗养所和旅游娱乐区依托江河湖海及水库而建。美国的胡佛大坝和田纳西流域水电群,依托水利工程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批世界各地的观光旅游者,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及间接的经济效益。

日本很早就认识到结合水利工程开展旅游的可行性。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流传“水库建成,游人来临”的说法。他们在修建水库时就结合旅游规划,有的设置野营地、滑雪场、植物园、垂钓场等,有的辟为国立、郡立、县立或地方公园。在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安排游憩休息设施,成为人们所喜爱的滨水旅游场所[2]。日本1956年为拦截北阿尔卑斯山溶雪水流入的黑部川激流而建造的黑部水库( 图1) ,大片水色变幻的湖水与3 km高山连绵的立山连峰共同打造出美丽的水利风景,成为享誉世界的水利旅游风景区[3]。

正是在这一时期,人们逐步认识到水利风景开发利用的价值,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有意识的发展旅游事业和景区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兴起,以水库、大坝、江河湖海为代表的水利风景旅游逐渐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1. 2 保护与恢复水域景观自然状态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推进带来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水体环境污染造成了严重后果,大片城乡水域经历了污染的阵痛; 另一方面很多水利工程的上马建设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公众与学者的极大关注。鉴于此,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法规,有些水库修建因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而受到限制,有些大坝因生态系统恢复需要而被拆除。国家将修建水利工程的重心转移到营造良好的库区生态环境,推动水利风景旅游活动和景观建设[4,5]。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提出并实施了庞大的水域景观生态恢复计划; 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家纷纷反思河流整治工程给大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的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 英国的河道治理推崇和采用了“接近自然”的非工程护岸护坡设计技术; 荷兰强调“给河流以空间”的理念,注重河流生态修复与防洪堤相结合。为了使河流治理成果得到维持和巩固,许多国家的水域及其附近地区的工业产业逐步转型,被休闲旅游业替代。

1. 3 水利风景资源综合开发与规划时期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概念,并提出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新目标,标志着水利风景资源管理进入综合开发与规划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提倡“人与水和谐共处”和“可持续水发展战略”的理念,把水资源的节约、水环境的保护、恢复良好生态等方面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促使水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更加高效、科学。有些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山清水秀、雄奇险峻的山河峡谷之中,充分利用其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开展游憩、观光、娱乐活动,达到合理开发水利风景资源的目的。许多知名水利工程结合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建设成为旅游胜地[6]。

1997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查尔斯·瓦尔海德姆策划并组织的景观都市主义研讨会,展示了多个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水利基础设施设计方案,从奥姆斯特德组织设计的波士顿蓝宝石项目到詹姆斯·科纳设计的绿港码头项目、哈格里夫斯事务所设计的瓜德鲁佩河项目等。这次大会探讨了对待水利基础设施的新态度,远远超越了技术层面的考虑,提倡模糊学科界限、创造多样性的景观,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场所和环境的联系以及文化关联等问题都纳入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7]。

2 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国外对于水利风景资源利用规划在管理体制建立、规划理论研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促进了水利风景资源开发进程,涌现了不少成功的实践案例。

2. 1 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管理体制

随着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资源、环境协调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各国对水利风景的认识不断转变,水利风景资源管理的内容和实践不断地丰富和扩展。英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在经历了水污染带来的危害之后,十分重视水域景观保护工作,纷纷成立水环境保护机构,或提高其级别,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则多采用跨流域机构对水利资源进行综合管理与开发,一方面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并配套相关的技术措施及管理体系。

美国国会1933年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法案》,专门设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负责生态河流治理工程。法国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法国国立罗讷河公司,负责建设、开发和管理罗讷河的综合整治工程,提出生态整治河道的理念,在工程建设中十分注重环境问题和水上观光业的开发[8,9]。

2. 2 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理论

德国学者Seifert在1938年首先提出“亲河川整治”的概念,他指出工程设施首先要具备河流传统治理的各种功能,比如防洪、供水、水土保持等,同时还应该达到接近自然的目的,他特别强调河溪治理工程中的美学成分。亲河川工程既经济实用又可保持自然景观,使人类从工程技术进步到工程艺术、从实用价值进步到美学价值[10]。

1969年,美国学者伊恩·伦诺克斯· 麦克哈格[11]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阐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采用生态学理论实现设计与自然的有机结合的思想和方法,为在区域规划中合理利用自然风景做出了科学指导。

1998年,美国景观设计大师约翰·O·西蒙兹[12]在其所著《景观设计学》中指出,水体是地球上最美的风景,内陆和边远地区的水体可以利用为公园用地或开放空间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被重新发现并赋予特色。他还提出凡有水体存在之处,就要进行保护。保护工作不仅包括向公众开放的水体,还包括流域、天然池塘、沼泽地、冲积平原、提供食物的河流和沿岸的绿色植被; 需要保护的还有海岸湿地、陆上沙丘、沙坝或海中礁石等。在一个有水文联系区域的场地规划中,应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并加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2002年,日本土木学会主编的《滨水景观设计》一书中指出,滨水景观开发应根据景观类型、水体及土地关系特征、社会需求及环境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游憩活动方式,组织功能分区,从而实现滨水土地和游憩资源的最优利用[13]。

2004年,日本河川治理中心编著了《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等系列著作,提出由于自然界水体及滨水地带分布的广度,重塑秀美山川的滨水风景建设不仅对区域层面的大地景观产生积极影响,对全局性的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4]。在《护岸设计》一书中,强调护岸的设计和施工要突出河岸的自然性,要以流水和绿化为基调,充分发挥土石、树木和植被等自然素材的作用,构建和治理护岸[15]。

2011年,美国景观设计学者伊丽莎白·莫索普在“基础设施景观”一文中,通过分析城市基础设施与景观系统之间的多样化关系,提出把基础设施作为最重要的公共景观来看待,为水利基础设施景观的利用和营造提出了一种先进的工作思路[7]。

2. 3 水利风景资源规划项目实践

2. 3. 1 美国胡佛大坝

美国1935年建成的世界著名水利工程、以水电站开发为代表的胡佛大坝( Hoover Dam) ( 图2) ,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的黑峡( BlackCanyon) ,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 Colorado) 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大坝是美国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现代土木工程七大奇迹之一,为开发和建设美国西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胡佛大坝借助水电站及环境的资源优势开发水利风景旅游,精心设计了旅游观光路线。游客们先在大坝顶部参观,远眺峡谷与沙漠景观,在游客中心通过照片、文物、艺术品及视频可以了解大坝的历史、建造者、沙漠雷暴天气的状况以及美国西南部的地理环境,包括地质、气候和动植物分布特色。之后,游客可乘坐电梯向下直达大坝底部,参观壮观的发电厂房和巨大的导流洞。借助独特的水利旅游资源,胡佛大坝每年有超过500万游客前往游览,旅游收入达7亿美元[16]。

2. 3. 2 美国鲍威尔湖

鲍威尔湖( 图3)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是由1980年建在科罗拉多河上的格伦峡谷( Glen Canyon) 水电站的大坝蓄水形成的。水库建成蓄水后,整个湖区成为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最受欢迎的旅游区( Glen Canyon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GLCA) 。由于美国西南部十分缺少亲水游憩资源,这就大大提高了GLCA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利用率。管理方利用湖区资源组织各种游览活动,开辟相应的旅游设施提供服务。游客活动主要集中在侧峡谷湖附近,旅游住宿则是在船屋上,侧峡谷湖形成一定规模的船屋区。GLCA每年有200万 ~ 300万的游客来访,娱乐性游船和钓鱼活动给当地带来305亿美元的收入。格伦峡谷游船观光延伸至下游的大峡谷国家公园,成为重要的娱乐项目。在鲍威尔湖蓄水20年后,大峡谷漂流活动规模急剧扩大。此外,野营、游泳、摩托艇、直升飞机等活动也深受游人喜爱。目前格伦峡谷和大峡谷旅游活动及游客带来的经济收入差不多等于或可能超过了格伦峡谷水利枢纽发电的收入[7]。

2. 3. 3 荷兰防洪堤项目

荷兰泽兰地区( Zeeland) 1985年建成的防洪堤( 图4) 项目是为了防止北海历史上灾难性洪水的再次出现而建设的,它是由16个宏大堤坝所组成的整体防洪体系。防洪堤的修建对海口生态环境和附近渔业生产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堤坝的景观环境是由荷兰著名景观设计事务所West 8担纲设计的,创造了一处具有生态价值的大地艺术作品: 在堤坝上覆盖了一层来自附近养殖场废弃的蚌壳,并运用黑白相间的蚌壳布置成有韵律的图案,形成黑白相间的条带或棋盘方格; 同时,该场地成为为吸引深色和浅色海鸟的觅食地( 深色的海鸟被深色的贝壳所吸引,而浅色的海鸟则被浅色的贝壳所吸引) ,使这片废弃垃圾场成为海鸟繁衍生息的场所,若干年后贝壳层景观会逐渐褪去,一片自然沙丘将呈现出来。该项目更主要的是确立生态恢复的目标,通过大地特殊的表皮材料和布置,使之不仅具有纯感性的视觉吸引,也成为一个生态保护圈。这种设计对环境的微小干预并不影响这块土地的生态恢复过程,很好地诠释了生态过程与水利景观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7]。

3 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多元化的游憩开发功能目标,注重水利工程环境的生态恢复,建立了高效合理的水利风景旅游管理体制等。这些特点对我国的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具有普遍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a. 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应结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多学科汲取规划思想,要有高瞻远瞩的意识,规划立足点要高,从整体流域和区域的全局观出发,处理好工程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用于指导水利风景资源的规划利用。

b. 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应结合水资源的保护规划,考虑多元功能目标,兼顾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各项功能,同时发挥观光游憩、科普教育、文化展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和美化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效益。

c. 由于水利风景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特殊地位,对其进行开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利用以及工程后期修复,将工程开发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水工设施的安全性,防洪抗旱及供水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水域和滨水土地的开发强度等问题,不仅关系到水利风景资源的命运,也关系到国家和地方及相关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前景。

d. 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跨流域水环境保护机构和水利风景旅游管理体制很有必要。目标是对水利风景资源进行综合管理与开发,一方面确保风景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注重水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加强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的管理。结合旅游目的的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应充分考虑环境容量规模预测,娱乐项目的选择、旅游线路设计以及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选址等; 并配套相关的技术措施及管理体系。

4 结 语

风景资源规划 篇2

按照武汉市和江夏区“十二五” 发展规划,结合梁子湖风景区 “十一五”发展的现状和“十二五”发展走势,制定本《规划》。

一、梁子湖资源概况

第一,梁子湖是武汉市重要的战略备用水源地

梁子湖是镶嵌在江汉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东连鄂州、西接武汉、南衔黄石,距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四城市均在50公里以内。梁子湖全湖42余万亩。在武汉市江夏区域有32万亩,占梁子湖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流域面积3265平方公里,是湖北省第二大、蓄水量第一的淡水湖,武汉“1+8”城市圈的中心湖,也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上保存最好的湿地保护区之一,景区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湖南北宽为22.5公里,东西长为82.2公里。流域面积3260平方公里,容量为7.59亿立方米,常年平均水深3米。梁子湖属破碎性湖泊,岸线长达636公里,在同面积的湖泊中十分罕见。是武汉市战略备用水源基地。

?目前,江夏梁子湖水质仍旧保持着国家Ⅱ类可直接饮用水标准,是我国城市型湖泊当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

第二,水质保护优良

作为目前全国水质保护最好的两个淡水湖泊之一,江夏区梁子湖Ⅰ、Ⅱ类水质面积达到85%以上,并常年保持Ⅱ、Ⅲ类水体,被列为武汉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和Ⅱ类水源保护地。第三,土地利用严格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标准执行

梁子湖风景区托管区域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2平方公里。八个村耕地面积15171亩(其中水田9125亩;旱地6046亩),山林16949亩,水面(塘及湖汊鱼池)5805亩,荒山荒滩7704亩。

第四,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系统完整,物种丰富

林地覆盖率40.5%。野生生物资源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生物有25种,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69种。梁子湖因其动植物的多样性与完整性,被专家学者称为“武昌鱼故乡”、“化石型湖泊”、“物种基因库”和“鸟类乐园”。

二、“十一五”期间梁子湖保护和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区,把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实现了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步双赢。在梁子湖风景区发展过程中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农业发展迅速,内部结构得到优化

2010年,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可实现财政收入56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4亿,农业增加值达1.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88元,主要经济指标大幅长。此外,梁子湖风景区下属多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主注册品牌“梁子湖牌”商标获湖北省品牌商标,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随着梁子湖风景区龙湾度假村、新华农业园等本土企业提档升级,游客日益剧增。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旅游收入达1800万元,接待游客数量约2万人。第二,发展环保型产业,践行低碳先行的科学发展。

引入风能提水、燃气游艇、新能源利用示范和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梁子湖风景区南咀村整村推进沼气示范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50户,普及率达到65%),在老屋陈湾58户全面推行太阳能热水器,为湖区新能源利用提供了样板。这些项目的引进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风景区的品位,凝练了环境品牌优势。

第三,制定南北咀详规,高标准地制定产业引导的控制性规划。

通过规划与控制,力图将梁子湖风景区打造成为:以城郊休闲旅游地为主要形象,以湿地风貌为特色景观,融合楚文化与梁子湖本土文化,风景优美、环境和谐、特色鲜明的综合休闲旅游风景旅游度假区。目前《江夏梁子湖风景区南北咀近期规划》已完成,中心区9.98平方公里总

体规划已于2007年9月10日由武汉市规划局下发“武规函[2007]36号”文件批复;北咀2.2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于2008年5月22日由区人民政府下发“夏政土字[2008]70号”文件批复;景观规划、市政规划、总规区域环评可行性论证初审已完成。

第四,联合科研机构,提高发展中的技术含量。

引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强大技术力量,重点建设生态渔业研究中心、淡水水生生物科普展示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淡水渔业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等,为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坚强有力的高科技技术支撑。

三、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总要求,以创建生态示范景区为己任,以保护和恢复梁子湖原生态湖泊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移,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创意、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低碳经济体系。积极探索农村家园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打造独具梁子湖风景区特色的生态新家园,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努力探索实施“两型”建设示范区,既有效保障湿地生态功能,又充分利用湿地生态优势,促进梁子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基本原则

1.以旅哺农,以农撑旅,体现科学发展观。

2.注重保护,兼顾效益,体现可持续发展。

3.统筹业态,整体布局,体现低碳产业结构体系。

4.坚持品质,做高起点,体现区域高端发展新要求。

5.融入人文,创新理念,体现前瞻性和实用性。

6.政府指导、公众参与,体现经营运作的市场新。

五、发展定位

1.整体发展定位

把梁子湖打造成全国湖泊流域综合保护与开发示范区。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鼓励率先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为全国其他湖区综合保护与开发发挥示范作用。

2.分领域定位

⑴武汉“1+8”城市圈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发挥保障武汉市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努力创造一流水质、一流空气、一流生态、一流人居环境,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⑵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切实保护梁子湖“一湖清水”,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中国坚持生态和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成就;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和技术交流,积极借鉴国际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梁子湖生态经济区的自身特色,探索建立国际生态经济合作新机制。

围绕上述定位,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和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

六.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梁子湖原生态湖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以满足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具体来说:

1.农业经济增长目标:到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3亿元,年均递增7%;实现

农村人均纯收入11306元,年均递增8%。

2.旅游发展目标:

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以梁子湖广阔的湿地资源和优质的水源为依托,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及4A级景区。省级层面:以太阳能光伏项目为依托,打造湖北省级太阳能公园,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基地。武汉市层面:以梁子湖优越的休闲度假条件和方便适中的区位为基础,打造武汉市民近程休闲度假“后花园”。

3.结构调整目标

2009年,农业在本区总产值的比重为61.8%,工业比重为15.6%,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3.6%。在规划期,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农业渔业为主向多种产业转型,通过发展旅游休闲、风光农业、文化创意、科研科普等产业,使得非农产业在地区总产值比重上升10个百分点。

4.生态保护目标

规划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江夏梁子湖生态保护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名称(单位)国家生态区指标

经济发展(生态

经济)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发达/欠发达地区)(元/人)≥33000/25000年人均财政收入(发达/欠发达地区)(元/人)≥5000/380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发达/欠发达地区)(元/人)≥11000/8000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发达/欠发达地区)(元/人)≥24000/180005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1.2单位GDP水耗(m3/万元)≤150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20

环境保护(生态

建设)8 森林覆盖率(平原地区)(%)≥18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15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Pm10、SO2)(mg/m3)≤0.10

≤0.06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且城市无超4类水体噪声环境质量 达到功能区标准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COD)(千克/万元GDP)<4.5(1)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0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80,并无危废排放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12农村生活中新能源所占比例(%)≥30秸秆综合利用率(%)10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0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90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80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千克/公顷)<25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农村污溉达标率(%)100农业生产系统抗灾能力(受灾损失率)(%)<10

社会进步(生态

文化)27 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初中教育普及率(%)≥99城市化水平(%)≥50恩格尔系数(%)<40

贫困人口比例(经济发达地区)(%)<0.2

基尼系数 0.3~0.4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85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95

指导指标 35 水面积率(%)≥30

体育普及率(%)>90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95

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普及率(%)>75

注:(1)不超过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2)除注明外,经济指标和环保指标均为在地化统计数据。

重点项目布局:

从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目标出发,用3年时间把北咀板块打造成国内领先的一流生态主题公园精品景区,基本形成一日游体系,建成武汉市中远郊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知名目的地;用5年时间,将梁子湖风景区打造成以碧湖连天的城郊休闲旅游目的地为主要形象的,以湿地风貌为特色景观的,融合楚文化与梁子湖本土文化的,风景优美、环境和谐、特色鲜明的综合休闲旅游度假区,把梁子湖风景区打造成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景区、武汉市的后花园和旅游休闲圣地。力争以梁子湖为龙头,推动大梁子湖生态主题公园的建设,建成环梁子湖生态旅游经济圈,最终将梁子湖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近期梁子湖风景区资源保护和发展建设分三期实施,即:

第一期:完成龙湾渡假村、紫湖长滩?鱼文化休闲公园、太阳能光伏电站、武汉现代渔业研发基地、天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造工程、北咀村新村、垃圾填埋场、风力取水及风光互补路灯等在建项目的建设,预计一期工程投资92380万元,于2011年前建成并投入运营。

第二期:梁子湖农家乐园(含中央商务区)、水云天养生休闲园、龙湾渡假村二期、南咀区域秋水长天渡假村项目及湖泗古窑址陈列馆、新华村聚居点、保福祠新村、南咀村新村、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预计二期工程投资75620万元,建设期三年,即2011年开工,2013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营。

争取引进并完成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和五个生态保护工程,如梁子湖北咀湿地公园等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预计工程投资21698万元,建设期2年,即2012年开工,2013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营。

第三期:启动青山岛生态休闲岛项目和保福原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建设周期为三年,即2013年开工,2015年年底投入运营。

七、组织领导和政策措施

第一,以旅游业的保护性开发,使旅游业成为梁子湖地区生态环境与保护开发的基本途径;通过旅游业带动梁子湖区农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通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使区内旅游业成为带动当地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第二,做好生态功能和圈层发展战略,实现环境保护,践行科学发展。确定分区保护、分级管理。划分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外围区。重点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包括自然湖汊、湿地水域、湿地植物等。这些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不能在此进行大

规模的旅游开发活动;一般保护区在湖边周围一些村庄分布。这些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大,可以安排餐饮、购物休闲接待设施,主要保护对象为大气、土壤、水体及其相关旅游资源等。外围保护区:主要为规划区周围视线内的山体、湖域、植被。

第三,探索低碳发展和生态补偿的机制,引导政府、社会和企业开发创新经济手段,为实现湖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第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环湖高等级公路。

怎样搞好风景区规划 篇3

关键词:风景区;城市规划;控制方法

目前,城市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繁荣,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家庭有了闲裕财力。并且,在实行每周四十小时工作制后,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也大大增加。人们对到一些仅举步即至的城市公园游览已不满足,希望有游程在一天或一天半的郊野风景点旅游度假。四五十公里远,一个小时以内车程的风景旅游区正是最理想的目的地。

一、城市空間发展方向重新审视

近些年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这便逐渐导致城市与城市风景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方面也在逐渐变化,由以往的工业布局导向性规划向统筹城市社会经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逐渐过渡。在城市总体规划视野下,城市风景的保护已经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其也成为城市结构中的组成成分之一,在个别城市地区城市风景区已经成为一个功能区。

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已经将城市风景区作为城市中的重要要素进行规划统筹,结合当地城市的环境、经济、社会特点进行规划,同时考虑到城市风景区的特殊性,在风景保护观念、生态观的指引下,正确处理城市风景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对建设可持续生态型城市益处较多。

二、城市风景区规划分析

1.规划范围。按照风景资源的比较优势原则、生态保护的整体性原则、旅游项目布局的紧凑性、典型性与差异性原则,确定城市旅游总体规划的范围。同时,依据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依据历史与社会的延续性及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依据保护、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必要性,确定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区域。

2.规划目标。生态建设、风景建设、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着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区内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的空间次序和时间次序。

(1)生态保护是规划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生态旅游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

(2)围绕特色资源进行景点建设、景观修复等,提高景区的可游性、可观性和可感性。

(3)整合城市风景旅游资源,形成城市联动的旅游区。

3.规划分析。城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它是从全局和宏观上指导旅游的发展问题,综合考虑城市整体发展利益,解决旅游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客源市场、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旅游文化、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等问题,要求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法规,以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战略规划要指导规划设计,规划设计要服从战略规划。

城市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规划内容中相对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景点工程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风景旅游区的规划完全不同于城市规划,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类似区域规划。不同的风景名胜区属于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同的景观特色,而其规划则必须与风景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理条件,风景资源、景点、观景点、游览路线等风景环境的实际情况相配合,因此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作详细的踏勘调查,收集资料研究分析,编制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区划出生态环境保护区,游览区,古建文物保护区和旅游服务区,确定禁建区和可建区,根据观景点分布选定游览路线,并选定必要的茶水服务点及休息点。旅游服务区应在风景旅游区入口处的边缘地带和区外建旅游镇。旅游路线应以半天游或一天游为宜,以免在风景名胜区内建宾馆饭店。这种布局主要是为了防止风景旅游区内的风景环境遭到污染,减少物质运输,以保护风景旅游区的环境。

游览路线以联结各观景点的步行道为主干线。汽车道和缆车、索道在风景旅游区内一般不应建设。如果无其他交通工具可以代替确属必需时,应遵循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的方针,经过多方案比较,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经专家评定,获得风景旅游区主管单位核准,才能建设。而且车行道与缆车,索道只有在极少数的地形地貌环境条件下才可行。

任何工程建设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又是环境的一部分,它的规划设计受环境制约,同时又影响环境。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风景旅游区中任何建筑物的功能性质,组织结构,体形体量,比例尺度,材料质地以及风格色彩等均能与风景旅游区环境取得和谐配合,建筑能融于风景,这不仅对风景环境,而且也对建筑本身增添光辉。反之,则两败俱伤。

三、城市风景区控制

1.突破局限,统一引导。从我国现有的旅游规划机构来看,隶属于各行各业,各有不同。不同的行业及专业背景使其旅游景区规划各有侧重。有侧重,就有偏重,有了偏生,就会产生不足。故在做规划时,必须统一引导,统一发展方向和目标。比如在做旅游景区规划时,加强引导专项规划研究,通过制定旅游景区规划对当地一、二产业的发展给予指导性意见,尤其是对于一些拥有一定的特色旅游资源、但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落后地区来说,通过旅游景区规划,整合地方资源,在政府的引导下,把旅游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2.整合空间,相互协调。在城市的旅游业开发中,在行政区基础上进行的旅游规划常会破坏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引起同类旅游区间的竞争。但如果相关地区和部门能在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基础上实现协调与合作,则可以维护这种资源特色的完整性,互相促进,同生共荣。因此,进行风景旅游区规划时应该加强空间整合,通过区域合作变旅游地竞争关系为互相促进的互补共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各相关旅游区的共同持续发展。

3.保护优先,合理开发。保护与开发,是风景旅游区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市场经济本身并不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相兼容。在倡导/生态优先0的旅游规划经营中,保护与开发是一对同时存在的矛盾双方,稍微不注意,开发就成了破坏。如何解决、协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既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日趋完善,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景区规划者是亚待解决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风景旅游区规划的保护与开发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规范景区规划。所以,发展生态旅游是建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最佳模式之一。

四、结语

目前国内对型风景区规划的理论研究还较少,加之本人水平有限,论文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有很多方面还有待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汲取国内外的先进知识,结合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彭旭路.石林长湖湖泊风景区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林学院2008.

风景资源规划 篇4

1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地域文化资源的认识

1.1 风景资源的构成

不同类型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在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但其风景资源均是由山体及其相关联的地形地貌、林地、建筑设施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资源构成。具体来看,绝大多数的山岳型风景区风景资源是地域长期积累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的综合体现,主要包含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其中山体自然资源既是规划基础也是规划重点,具有特定历史人文背景的文化资源是规划的核心与亮点。

1.2 地域文化资源构成

1)文化传统要素。文化传统是指一方水土长期孕育形成的一方风土人情,其涉及面广阔,包括民俗礼仪、饮食、服饰、语言方言、戏曲歌谣、传统工艺与技艺、人居建筑风貌、土特产品等非物质性或物质形式表现出的地域特色文化。

2)历史景观文化。历史景观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发展变迁中形成的不同时代的人文景观、历史建筑、遗址遗迹等。我国传统庙宇、道观等的选址多位于深山之中,因此很多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中均存在一些佛教、道教等宗教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依托。

3)生活景观要素。生活景观要素存在于一些特殊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中,如水源地、耕地、猎场等。随着城市的发展蔓延,部分山岳型风景区距离人类生活聚落较近,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其关系密切,风景名胜区之中的水资源、粮食生产地等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景观要素,形成了对其历史文化背景的重要补充,是在自然环境背景之下的人居及社会发展各方面历程的综合展示,反映了地域发展的变迁过程。

2 三晋地域文化视角下景观特征

2.1 整合封闭

山西在地理环境上相对封闭,具有“凭山控水,据高负险,表里山河,形胜完固”的地理形势,周边省界是由滔滔黄河、万里长城和太行山共同组成的封闭特征极强的环状风景带,这是区别于其他任何省区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带上分布的如黄河上的古渡口、长城上的古关隘、太行山脉间的峡谷陉道等出关通道使得封闭特征显得更为形象鲜明。

2.2 黄土景观

山西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隆起地区,境内黄土地貌发育形成许多壮观的景象,临县黄河岸边的黄土柱堪称地貌一绝。在此基础上,名山大川纵横交错,构成了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断陷盆地发育的地貌格局,造就了多样性自然景观特征。拥有太行山、恒山、五台山等古老山系,且多具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和宗教色彩,山上森林茂密,具备良好的植被条件。

2.3 发祥地传统文化

山西历来被普遍公认为主要的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不仅见诸于世代的民俗历史传承和古典文献记载,且至今仍可见到众多的历史文化实物。众多的古文化遗址不仅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见证,也为完成这一认识增添了可实地观赏的文化景观。

2.4 宗教文化

遗存下来的寺院、道观和其他传统祭祀庙宇,是山西风景名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表明,山西是中国古代拥有最长宗教传播历史以及最多数量宗教建筑的省区之一,正是由于拥有如此悠久丰厚的宗教历史土壤和基础,三晋大地才得以保留众多的宗教建筑景观遗产。

2.5 边塞风情与红色革命

历史上山西不仅是历朝历代之军事重镇,也成为了强藩割据地和民族融合的熔炉,因此在以雁门关为界的塞北地区战乱频繁,遗留下众多历史风情和文物,形成了以塞北风光为基调的中北地区边塞古战场风情特征。

结合自身独特的地貌格局和历史沿革,山西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分布特征的长城边塞风情、宗教民俗文化、晋商文化、太行山水及红色革命、黄河和黄土文化及黄土景观等五大景观系列。

3 崛围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特色

3.1 风景资源简介

崛围山风景区位于太原市西山地区,以“汾河峡谷、奇峰怪石”等壮美的汾河自然山水为基础,构成了“崛围红叶、一线天峡谷”为特色的植被和地貌景观,以“一祠三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崛围红叶”“土堂大佛”“冽石寒泉”等“晋阳古景”,同时结合二龙山等独立景点,形成“两山一水两圣人”(见图1~图4)的景观主题,形成了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地。

3.2 景点特色综述

崛围山风景名胜区是以自然山水为风景主体,山势磋峨,山峰迂回;汾水引流,峡谷秀峰环绕;名人文化,宗教文化丰富;生态优良,环境良好。风景区景点可概括为:山势磋峨,汾水引流;晋阳古景,山水胜迹;一祠三寺,国之瑰宝;一代宗师,名人故里。

4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规划实践

4.1 突出景区风貌特色

结合崛围山风景名胜区“山、水、谷、洞”的景源特征,将崛围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以下四个主题景区:

1)崛围红叶景区:以红叶植被景观、窦大夫祠、净因寺等历史文物为主,是红叶观光、历史探寻和登山揽胜的景区,是风景区“山”要素的主要形象代表。景区以“缨松络柏絮团凉,红叶楼头雨气香,山下树屯看不见,山南山北响淙淙”为主要构思。2)汾河二库景区:以现代水利工程造就的高峡平湖景观为特征,突出风景区“水”的要素特征。以“龙城西北入重山,古寺龙泉临崖边,高峡湖水无穷碧,两岸青山入画来”为主要构思,形成一条绵延15多千米的山水画廊。3)一线天景区:以一线天峡谷景观为主体,包含龙鳞谷、仙居崖等独特景点,是风景区内峡谷景观和地质景观的特色景区。该景区核心景观集中在一条长1 500 m、深100 m的峡谷内,重点突出了风景区“谷”的景观要素特征。4)五龙庙景区:以石灰岩溶洞景观———黄龙溶洞为代表,包含了黄龙洞、龙爪松等自然景观,增添了“龙文化”的内涵,突出了“洞”的景观要素主题,是联系其他三个景区的重要核心。

4.2 注重景区资源保护

汾河山水是太原市城郊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传统以保护对象的价值和级别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分级保护之外,针对景区特色资源进行专项分类保护。重点针对景区内的文物古迹、生态水域、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资源、具有历史意义的古树名木等进行专项针对性保护。

4.3 谨慎利用特色景源

在借鉴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运用Arc GIS平台进行风景区景观敏感度和用地适宜性的评价,对风景区保护分级、景点选址、设施选址等提供定量的研究支撑。通过多种游赏方式及开辟专项游线设计特色旅游线路。景区之外通过区域联动将崛围山风景名胜区融入太原市“大旅游”的发展战略之中,实现与市域主题游览线路的融合。

4.4 限制景区过度开发

结合太原城郊森林公园及西山生态环境屏障的打造,通过严格保护景观节点、构筑城景特色景观视廊、保护周边低山地区、协调城景结合地带、放大生态斑块作用等规划手法限制对于景区的过度开发,保护景区风景资源。

5 结语

地域文化资源是风景名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而言,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资源更是风景名胜区的灵魂与内涵所在。结合三晋文化视角下景观资源的特征,在进行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中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并科学合理地应用到规划之中,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景区的科学良性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地域文化资源视角下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规划入题,以太原崛围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例,探讨了地域文化在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利用与保护。

摘要:介绍了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地域文化资源的构成,结合三晋地域文化视角下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征,以山西太原崛围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探讨了地域文化资源特色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实践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域文化资源,山岳,风景名胜区,景观特征

参考文献

[1]安蕾,王磊,张中华.地域文化资源视角下的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研究——以宝鸡五曲湾水利风景区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10):162-165.

[2]常军.城市近郊风景区土地利用协调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

[3]袁忠慧.江西省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特征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4]董安福.山西省石膏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5]琚胜利.山岳风景区若干特征及功能演化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6]董慧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7]王新华.探索与风景资源有效保护相协调的风景区规划机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44-46.

[8]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与管理手册[Z].2008.

婺源风景区规划论文 篇5

摘要∶清明时有幸去婺源游玩,感受到了那种清新质朴的美好,但在领略美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不足和问题,文章通过对婺源乡村旅游风景区开发现状的分析,对婺源旅游风景区的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婺源风景区;旅游景区开发;存在问题;景区健全建设。正文:

一.婺源县旅游的简介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皖赣浙三省交界处,它是古徽州府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和国家历史名城古徽州首府歙县。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

婺源民风纯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整个儿就是一幅未干的水粉画,又像是莫奈的印象派,处处都散落着可以谋杀胶卷的美。那里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四季景色各呈千秋,尤其是春秋两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和满山的红枫叶犹如一簇簇火苗争奇斗艳。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之中,让你感觉到心旷神怡和留连忘返。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因袭唐诗而得名的宋代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这里四周青山如黛,桥下绿水长流,桥的两旁有廊亭,廊亭的两旁有石桌石凳,在这里或品茶弈棋,或浏览风光,让你感受到世外的悠闲和宁静。江西省婺源县江湾景区日前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江湾景区因此成为江西省第5个5A景区。二.婺源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婺源古镇的旅游业正日益快速地发展着,但在这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古镇面临的旅游压力亦逐渐显露出来,旅游开发为古镇保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1、村落的古建筑保护不够。有些古村落的村民改造、翻新古屋以实现它的实用性及舒适性,有些甚至对古屋拆毁改建新房,还有些就地盖起了洋楼,这与古村落的风貌极不协调。有些古村因巷道失修,下雨天污水横流,造成古村环境污染。有些村落古建筑内电线老化、白蚁侵蚀,受损严重。

2、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业为婺源古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原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发展旅游当作古镇保护的主要目的和动力,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却没有积极改善,因而现存的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全,具有水灾隐患,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许多年轻人也因此不愿住在老镇区而纷纷迁往新区或大中城市。

4、婺源乡村一些非物质文化面临失传。婺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傩舞、婺源徽剧、地戏、抬阁、婺源板龙灯等,但当地的年轻人都不愿学这些,致使这些珍贵的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例如,目前会表演傩舞的村民大都在50岁以上,而且人数不多,不久的将来,傩舞或将彻底消失。

另外,婺源一些古老的文化在当前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因过度商业化而变得庸俗不堪,甚至面目全非。过度的商业化会使风景区失去原始的古朴风韵,破坏了自然的美感。

5、旅游卫生环境不理想。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城市,他们对于住宿、餐饮的[1]卫生要求较高,而婺源目前大多数农家饭店和住宿的卫生环境不理想,特别是厨房和厕所环境较差。据统计婺源目前只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和一家四星级酒店,挂牌三星级宾馆也只有四家,旅游旺季其接待能力明显不足。境内旅馆的数量虽然较多,但条件简陋,不够安全,也不卫生,更谈不上优质的服务,在旅游旺季时,高昂的价格更让游客无可奈何。低质的食宿接待,同婺源优美的环境相比,给游客的感觉简直是两重天。

6、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和景区开发不均衡。虽然婺源已投入了很大力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但从整体上还不完善,缺乏休闲度假、养身康体、会议等产品、设施和场所、缺乏统一的宏观协调和管理,缺乏有实力的开发商,从而导致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不完善。

全县各景区开发不均衡。对全县各景线比较,东部的开发较成熟,起步早,交通跟得快,反过来又促进东线各古村旅游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西部原先由于有一定的工农产业的基础,安于现状,对发展旅游缺乏前瞻性,只靠现成的山水景色支撑。北部的情况同样受到交通与资金的制约,发展很不理想。总体来看,婺源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缺少有序协调发展。不少乡镇尚处在有力无处使的困境中。

7、旅游承载量游客超载导致的景区环境破坏。婺源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每逢节假日期间,人满为患,很多游客垃圾乱扔,大量车辆乱鸣乱停,大量的尾气排放,往往游客过后,便是狼藉一片,空气质量降低,地面污秽不堪,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8、交通问题严重。首先,婺源县境内路网不够发达。很多公路都是由原有乡村马路改造而来,道路弯弯曲曲,忽上忽下,不尽合理,且很多路都是断头路,不能够相互连通。婺源县内很多路是三行道,在旅游旺季很多车夹插前进,造成了交通的停滞,导致很多游客无法正常游览。其次,境内旅游车况较差,根本不能与发达的旅游业相匹配,游客乘坐其中,车内破旧、狭小、拥挤,影响了游客游玩的心情。到目前婺源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交通,旅游交通只是现有的公共交通的一个附属功能。

三、总结:

城缘风景名胜区规划探讨 篇6

一、城缘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城缘风景名胜区是指位于城市边缘的风景名胜区,属于城市边缘区绿地空间的一种,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中地理区位比较特殊的一类。一般来说,城缘风景名胜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受到城市生活、城市扩展的直接影响,但这个区域又没有完全城市化,人口组成、自然景观等方面又具有乡村的某些特征。

二、城缘风景名胜区对城市的影响

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欧美许多城市外围营造大片森林绿带,在很大程度上治理了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我国城市内部绿地普遍不足,而城市用地不断扩大,有的已经是城市与城市相连,农田日益减少,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城缘风景名胜区作为城市大环境绿化的龙头,与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结合起来,保护自然资源。

如果说传统园林与城市公园是把园林作为城市美的点缀和装饰物,那么城缘风景名胜区则是把绿化看做城市的生命线。实现点状的城市公园绿化向面状的以城缘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大环境绿化推进,让自然拥抱城市,把自然引进城市,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方法,也是医治大多数“城市病”的一味良药。

2.提高城市旅游环境质量

旅游活动一般分为长线游、区域游和周边游。城缘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市边缘区,具有最佳的旅行经济距离,是城市的巨型的“后花园”,很自然地成为市民节假日的首选去处。我国城市内部休闲游憩用地普遍不足,以城缘风景名胜区为龙头发展环城市旅游观光度假带非常有必要。环城市旅游观光度假带有四个要素:“环”字标明区位;“城市”体现发展的市场目标;“旅游观光度假”提供产品;“带”说明既需要较大的单体规模,更需要群体规模,并且需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发展环城市旅游观光度假带,有利于城市游览体系更趋系统化、合理化。

把城缘风景名胜区作为环城市旅游观光度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范围已远远超过风景园林的传统范畴,从美化生活转向健康生活,是实现城市旅游环境改善的有效方法,也是传统风景园林拓展视野、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领域。

三、城缘风景名胜区规划

城缘风景名胜区与一般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在程序、内容上都大致相当,但城缘风景名胜区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其面临的问题与矛盾也就更加突出与尖锐。本文主要就城缘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规划中寻找处理好这个问题的思路、原则与方法。

1.确定旅游开发定位

城缘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定位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从城市的整体旅游结构、功能等宏观方面入手,考虑与城市其他旅游资源类型、功能和开发导向的异同,避免项目的雷同,努力完善城市游览度假体系。如果从城缘风景名胜区的使用功能入手做一番剖析,不难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为了观赏风景,一个风景名胜区去一至两次就够了,而城缘风景名胜区高频率使用功能是休闲度假与娱乐交往的好选择,实际使用中也客观地反映出这一规律。显而易见,用高质量的国家级、省级城缘风景名胜区去满足对景观及意境要求不高,流动性较大的一般旅游是一种浪费。那么,能否把城缘风景名胜区的直接功能看做两部分,观赏风景仍是其主要内容,而将市民经常休息、休闲度假与娱乐交往的区域从国家级、省级城缘风景名胜区中分离出来,由风景游憩区—市(县)级城缘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等来承担,用以提高各自的使用效率呢?功能分离后的城缘风景名胜区,压力得到缓解。风景游憩区—市(县)级城缘风景名胜区成为大众周末休闲度假及体验乡村风情的最佳选择,而更高质量的国家级、省级城缘风景名胜区则在环境质量上得到了有效保护,成为城市整体旅游形象的一部分。

在规划实践中虽未明确提出风景游憩区这个概念,但已经涌现出了许多类似的较成功的例子,如淄博原山森林公园和建设中的花山风景区。

2.总体规划布局

城缘风景区还特别要重视功能分区、环境保护规划、出入口设置、道路交通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考虑总体长远的规划使用,考虑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充分发挥原有景观的作用和价值,使各个景区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而存在,拥有较强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保持对城市的吸引力。

新区域主义与风景区域规划研究 篇7

关键词:新区域主义,风景区域,风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

1 新区域主义解读

1.1 区域主义

目前对区域主义的定义有:地理上彼此相连, “在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联系相对密切的国家和地区”[1];以及“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组织机制加强地区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意识”[2]。

在不同的领域, 区域主义可以是不同现象的描述、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观念。但共同强调区域合作的意识。在空间政治经济学领域, 区域主义在20世纪50到60年代兴起, 基本等同于区域一体化的涵义。关注的是政治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 通过建立政治组织控制宏观冲突, 通过微观经济组织追求经济利益, 其目标是国际安全与经济发展。

1.2 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

1.2.1 区域地理学的理论发展脉络

(1) 地理学的区域传统。

区域地理学与景观学的区域研究及经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密切相关, 在区域地理学中, 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学科发展脉络, 是新区域主义所活跃的众多学科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区域地理学 (regional geography) 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 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的学科, 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不仅揭示特定区域的自然特征, 而且区域的社会、经济、历史等因素, 研究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为人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提供理论依据。

(2) 从区域方法到新区域主义。

“一个‘区域’ 是一个具有具体位置的地区, 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 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3]。这个1950年代末期哈特向所提出的“区域概念”和他所强调“功能区域”划分及研究的“区域方法”, 在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区域科学研究、程式与区域规划研究与实践的共同推动下, 构成了“区域主义”的理论范式。

“新区域地理学除了在强调区域差异和地方的独特性研究方面与传统区域地理学拥有相同的观点之外, 在区域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上, 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新区域地理学的目的是使地理学研究与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关联起来”[4] 。在新区域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区域地理学从描述性研究向机制研究, 从认识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发生了转变 。

1.2.2 空间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新区域主义

国际经济领域中的“新区域主义”主张建立一种基于国家间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秩序, 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基于霸权稳定、以“中心一边缘”结构为特征的开放式的国家合作模式, 体现为一系列范围不一、组织结构机制各异的超国家经贸组织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

1.2.3 新区域主义下的区域规划

目前全球在新区域主义影响下的区域规划实践可分为两种尺度。在超国家尺度上, 以欧洲空间发展蓝图ESDP为代表[5]。其中包含的新区域主义思想主要是:提升城市与区域竞争力, 培育区域自我增长尤其是持续创新能力, 有效的区域性多元管制组织以及灵活的经济手段激励 (图1) 。

“当今越来越不可能去明确限定一个区域、城市中心或者城市功能区的边界, 区域或者中心的出现常常是跨越已有的功能或者行政边界, 它的边界是随经济、社会、文化等动态变化的 ”[6]。“区域的空间结构边界和规模是暂时的、模糊的、弹性的, 是随时间和突发事件而不断变化和重新被定义的。边缘地带有可能成为中心区, 中心区也可能成为边缘地带, 因而区域空间规划应该是动态的过程” (Deas, 2004) 。基于新区域主义所强调的模糊边界与多中心思想, ESDP提出了多中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模型。在英国的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美国的纽约第三次大都市区规划中都可以看到对这种思想的强烈认同。

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以ESDP为前提, 于2004年颁布。新区域主义认为:“区域的竞争力与活力源于区域内公共机构、私人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之间的自发协商和分享, 他们之间的合作是自下而上的形成的, 而他们各自内部以及它们之间也相互制约, 这样有限制的自发过程是区域形成的机制”[7]。新的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提出, 区域规划是非自上而下、非静态的。

纽约第三次大都市区规划中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3Es”目标:Economy——综合平衡经济增长 (经济) , Equity——社会公平 (公正) 和Environment——环境优化 (环境) , 同样也是实现区域增长 (Region Growth) 的目标。

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导向是“加强区域空间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结合, 即由单纯物质性规划走向社会经济综合规划, 由控制性规划走向引导发展的规划, 由线性、蓝图式规划走向弹性、动态的规划”[8]。在长江三角洲巨型全球城市区, 主要的支撑体系涉及快速交流、交通—物流、区域交通、信息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保护系统。规划体现了新区域主义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另外, 我国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和市场机制结合的区域合作制度也受到了新的挑战, 解决区域性公共问题的任务仍然由地方政府承担, 如何协调并建立更有效的合作机制也是将要思考的问题。

2001年, 加利福尼亚区域领导中心 (California Center for Regional Leadership, 简称CCRL) 用“新区域主义”来形容一种基于经济、环境、社会系统相互联系的, 涉及多个地理尺度的全面的空间规划方法。在2007年的区域发展报告中, CCRL以一种“3P”方法在规划中追求“3E”目标下的区域成果, 即落实到具体空间中的场所“Place”、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繁荣“Prosperity”和以人为本的人文“People” (图2) 。

1.3 新区域主义的内涵

1.3.1 经济地理学意义上

在经济地理学中, 以区域经济的复兴为视角、以生产的技术和组织变化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为目标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 构成了新区域主义的基本内涵[9]。

1.3.2 区域规划意义上

在区域规划领域, 新区域主义是是区域主义实践的“新浪潮”, 是在信息通讯技术及网络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及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广泛推进的形势下产生的。“它采用实地考察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区域,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关注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 新区域主义尝试将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与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空间规划结合起来, 坚持综合平衡区域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10]。

在形成机制与内部网络结构上, 新区域主义更强调不同部门在横向协商合作中自发地开放性地形成区域本身。

在区域规划的目标上, 新区域主义的特点是:“关注区域特性, 研究方法注重系统分析与实地调研;直面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综合平衡社会公平、 环境保护、 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重视物质规划以及不同层次物质规划与社会、 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密切配合”[11]。

在世界对环境生态问题的反思、世界政治局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的背景下, 新区域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真正兴起。在区域主义关心的政治和经济之外, 环境、生态、文化等现实问题和矛盾成为新区域主义所关心的议题;在区域尺度协调这些要素成为新区域主义的重要理念之一。引入了新的区域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新区域主义也在各种尺度的区域规划中有了相当的实践。

各学科对“新区域主义”的概念界定并没有达成共识, 它没有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甚至没有清晰的空间范畴界定, 代表的是当前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一体化追求的一系列运动的总合, 内容涉及多种尺度的区域空间规划、区域经济地理、社会发展以及区域联合管治, 针对区域特性, 强调多种区域战略的密切联系和综合[12,13]。

新区域主义的重要特点在于对区域特性的高度关注, 对区域 (城市) 内各种社会问题的管理和对抗, 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的综合平衡。区域的形成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区域空间是模糊边界和多中心的。这也对新的区域规划产生了导向作用:新的区域规划应该是动态灵活的,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目标的。

2 新区域主义导向下的风景区域规划

2.1 风景区域规划的内涵

在全球化、多极化背景下的多学科、多议题倾向的新区域主义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风景区域规划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2.1.1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区域”

新区域主义认为区域是完全不同于自然地理特质的空间概念, 是“不同尺度的制度、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空间”。因此, “在许多新区域主义学者看来, 区域主要是关系空间、过程空问、政策空间”[14]。

区域是一种充满机遇的、开放的、动态的网络。目前, 这种认识已经成为区域研究的基本点。根据新区域主义的观点, 风景区域的“区域”不完全是物质与自然意义上的空间概念, 而是一个综合了经济、社会、文化要素进行构建的功能空间。识别风景区域中的机遇和动态变化机制, 是研究风景区域的重点。

2.1.2 风景区域

借鉴新区域主义下新产业空间的概念, 风景区域可以界定为“某一类型或某几个类型风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并具有独特性, 且具有鲜明而同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区域”。

此外, 现有行政区划也应当并不是风景区域的界定依据。风景区域应该依据风景资源之间的关系及地域分布、相应的社会经济背景, 有“次行政区划”与“超行政区划”的地域空间。这也对风景区域的管治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3 风景区域规划

在新区域主义的影响下, 资本主义在地方的经验规模 (地域体Locality) 上各种功能空间结构和资本重组是1980年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鉴于此, 风景区域规划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在地方经验规模 (区域) 层面, 进行风景空间结构和资源的重组。

风景区域规划应强调区域的风景价值独特性, 并解决区域内最突出的问题:资源保护利用和与城市的关系优化。风景区域规划的导向, 应该是可持续的, 协调发展的。因此, 风景区域规划更是一种控制大于战略的规划, 这是它与传统城市区域规划最大的区别。

2.2 国内外“准风景区域规划”实践

2.2.1 新加坡河区域规划

1991年, 城建局对新加坡河进行了概念规划。规划在“以河道为主轴, 面向河道发展” 的思路下提出了“一轴三区, 外环内网”的整体空间结构。规划目标涉及了建筑风貌控制、土地利用和旅游设施的考虑, 并且非常重视河流风景特色的突出。

2006年, 易道为新加坡旅游局做了新加坡河区域总体规划, 其目标是以旅游为主导的城市再生。规划延续了90年代对河流的三个分区理念, 同时也将河流作为整体考虑其风景效应向城市的延伸, 规划试图探索非沿河地区的灵活使用。

新加坡河区域规划始终以河流风景为核心, 无论是最初的环境整治还是90年代以后的城市更新与旅游主题, 都显示出对风景区域的整体性考虑及风景区域与相应城市功能转变、城市旅游规划的协调, 以及风景效应在区域尺度的充分利用。

2.2.2 杭州西湖区域规划

杭州西湖始终没有提出过明确的“风景区域”概念, 但围绕西湖风景区、协调控制周边城市地带的各种规划和思考从未停止, 尤其在城市与风景关系的协调上进行了非常积极的实践。

1996年的湖滨地区改建控制性详细规划最先从城市与风景的关系角度对西湖及其湖滨地区这一风景区域进行了规划实践。规划主要从城市景观控制规划、用地调整规划和交通组织规划三个角度展开。其中, 城市景观控制规划考虑了从风景区向城市的视觉景观, 以几个视线发出点为圆心、主要视线方向的交点为半径产生几道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的圆弧。在用地调整规划中调整了周边用地第三产业的比例, 增加了城市对风景区的服务功能。在交通组织规划中, 通过截流等手段既保障城市交通的效率和流畅性, 又保证景区的相对独立和可达性。

2006年, 在杭州建设休闲城市的背景下, 以城景交融、相得益彰为目标, 进行了西湖自然风貌区的改造。这一改造范围突破了西湖风景区的边界, 以城市街区或自然肌理为基本空间范围依据, 在一个“自然风貌区”的尺度解决问题。规划提出“城市自然风貌区”的概念, 并罗列了它的4个特征:包括经典性;原生态的风景和丰富的地貌;可达性和开敞性;人文历史性。这些特征正是风景区域所应具备的特征。

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 关于风景区域的尺度可以进行如下假设:水域类型的风景区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区 (包括水域和滨水区) 、直接影响区 (附近以相应城市尺度划分的社区或功能直接相关的街区) 和间接辐射区 (相联水系的流域尺度) 。在不同尺度上, 通过风景区总规、城市滨水区控规等规划手段来实现对风景区域的控制和改善目标。虽然在已有的实践中, 并没有明确提出“风景区域规划”的概念, 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方法体系;但在城市滨水区控规中, 实际上是超越了规划范围本身去进行分析的, 而风景区的规划也不能抛开周边城市地带。因此, 第一, 一种“风景区域”是考虑和解决风景及城市现有问题的正确尺度和角度;第二, 视觉风貌、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生态以及空间结构的协调都是风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

3 总结与展望

3. 1 新区域主义风景区域规划方法

在新区域导向下的风景区域规划, 有待形成一种方法体系——新区域主义风景规划方法 ( New Regionalism Landscape Planning Approach) 。这种方法应该基于对区域形成及运作机制动态性和自发性的承认;应该涵盖对环境和社会及经济议题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考虑;应该对边界模糊的、多中心的区域有时空上的灵活对策。

3.2 从景观都市主义到风景区域主义

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探讨 篇8

优秀的园林风景的共通之处是尊重地域特征, 较好的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 充分的尊重自然环境及历史背景。21世纪, 我国在园林设计上进步是显著的, 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下, 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与国外交流思想, 切磋文化, 加强事件背景的厚重感, 突出地域特征, 在中西文化技术不断交流中, 充分挖掘各国长处, 创作更多更好的新式园林。

1 地域特征介绍

1.1 自然因素

自然特征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客观存在于这个空间, 不同的地域的自然风景也各不相同,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地域这单一的因素影响, 改变自然特征的因素多种多样。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植被、动物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影响地域的自然因素, 多为人力不可改变的。

1.2 人文因素

通过人类文明的进步, 自然因素逐渐被人类所影响, 人文因素就是社会发展的体现, 是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在当今这个物质年代中, 人力征服自然的想法越来越普遍, 在生产力中发展进步, 使得更加深入的了解融入地理环境。

2 地理特征的内容阐述

在地理的学术界基础上, 结合现实环境, 地域特征大致可分为地域自然特征和地域人文特征, 从而探究地域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 从而佐证地域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2.1 对地域自然特征主要内容的研究

自然界具有不可抗力的因素, 自地球运行以来每时每刻无不发生着演变。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自然特征, 也就是说在包括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水文与生命界有机组合的综合反应, 是一个自然综合体。这个自然综合合体是地域自然研究的重中之重。

2.1.1 气候气象

气候气象是处于地球外圈的大气, 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是地球某一地区某一时间短的状态, 是该段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在地域特征气候气象是形成不同标志的一大突出表现。

2.1.2 地质地貌

地质地貌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地面状况以及基本特征, 不同的地质土壤不同确定自然环境的不同, 在外力及内里的作用下, 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貌, 地貌承受各种岩浆活动、地壳活动、地震等带来的内力, 同时承受着气候中流水、冰川、风化等外力作用, 形成不同的丰富地貌。地质地貌和风景园林中的植被、亭台阁楼的建造息息相关。

2.1.3 植被

植被是覆盖在地表植物群的总裁, 是人类居住换进的重要因素, 要充分引起高度重视, 在风景设计中, 植被往往也是被规划的对象, 是风景园林生态属性的主要体现因素, 是环境建设、风景园林建设中除了人之外的又一活因子, 因此, 风景园林受到地域植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2.1.4 水文条件

水源人类生存的必要生态环境之一, 回首历史, 我国古代多为傍水而居, 长江黄河养育着华夏儿女, 我国的优秀园林作品中依托水、山等自然环境也普遍存在。

2.2 地域人文特征

主要探究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事件,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 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改变人文环境, 发展人文环境是历史进步的必要前进力。

含义丰富的概念, 就其中所包含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做简单介绍。历史遗迹与历史背景。不同的地域, 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都有着不同的历史。

3 影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因素

3.1 自然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的影响与应用各类自然特征, 如地质地貌、植被、气候条件等因子都不以个体的形式独立存在, 在制定的地域当中, 各自然特征因子之间一般都会存在复杂的联系。

所以, 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时, 需要设计者在深入了解每种因子的基础之上, 综合分析各类因子与自然环境保护、人的功能利用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影响, 从而保证后期的规划设计过程更加合理, 所取得的成果更为科学。

3.2 地域人文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与应用尊重地域人文特征并使之获得延续是现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不管是哪一种园林设计流派, 也不管其设计风格会是哪一种样式, 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时期下, 社会环境同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都存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科学技术背景。在这种情况下, 地域人文特征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某种情况下有可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并且它在设计实践的实际应用手法上同样具有多样性, 且十分有效。

3.3 遗迹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历史遗迹指的是人类在某一地域范围内进行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印记, 此类印记能够直接反映出人们同地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 是地域特征存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 需要重视对遗迹的利用与保存, 以尊重历史为前提, 合理地对旧有景观进行富有时代特征的改造, 而不是进行随意的破坏。

3.4 人文符号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在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园林设计作品中, 可以发现很多人文符号的运用。例如, 在1972年所设计完成的富兰克林纪念馆, 设计师就把纪念馆的主体放于地下, 把原有的富兰克林故居建筑作为了一种人文符号来进行应用。通过不锈钢架子进行故居建筑轮廓勾画等手法, 就是通过景观进行营造, 使场景具有了符号化的隐喻特点, 用来表现旧建筑所具有的灵魂, 保证整个景观的细节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生活情趣。

3.5 民俗风情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在中国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随着各地域不同的文化特征与生活习惯, 形成了不同的民俗风情。所有的民俗风情发展到今天, 同样对地域开发和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进行概念规划过程中, 需要对地域所具有的民俗风情进行深入挖掘, 并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进行表达。

3.6 社会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面貌和风格, 同传统园林设计存在着巨大差别, 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时代的不同。现代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需要具有满足市民进行休闲活动的社会功能, 所以, 现代园林作品更应该表现的是开放的状态, 设计各种类型的场地用于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在园林设计理念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把社会公益性作为园林设计前提, 时刻同时代需求相联系, 通过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方法进行园林建设的指导工作。

4 结束语

杰出的的园林风景都充分的尊重地域特征, 更好的展现本地的自然环境及人文背景、历史背景。把握地域特征是追求完美园林风景设计的根本之路, 是发展强劲的设计必然趋势, 只有充分的了解感悟地域特征及风土人情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园林的设计, 依托地域特征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的风景园林来, 才能更好的让中国园林走向世界, 走向国际, 发展成为园林风景设计的瑰宝。

参考文献

[1]于家利.黑龙江风景园林建设的弊端与发展方向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1) .

风景资源规划 篇9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北京市大规模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我国大部分风景名胜区 (以下简称风景区) 有相当数量的村庄, 且历史久远。以北京市为例, 共有风景区26个, 行政村3985个, 各级风景区内约有510个村庄。2012年, 我们通过制定《八达岭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对风景区内的5个村庄风貌进行了较详尽的调查和分析, 总结了几种有参考性的村庄风貌规划模式。

2 风景区及村庄概况

八达岭风景区位于北京市西北的延庆县境内, 面积约70km2。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的第1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八达岭镇位于延庆县东南部, 镇区总面积96km2。目前, 八达岭镇经济以旅游产业为主。

八达岭风景区内有5个八达岭镇的行政村, 风景区范围内的村庄面积约为42km2, 占风景区面积的60%。村庄现状, 除岔道村保留了较完整的建筑风貌。其余部分村落由于靠近交通干道, 建设与自然人文环境不协调, 景观价值低。另有部分村落距离交通干道较远, 经济不发达, 虽保留原有乡村风貌, 但已拆迁殆尽。

3 村庄风貌规划模式探析

3.1 风景区核心的文化村修复———岔道村

3.1.1 村庄概况及风貌现状。

岔道村位于八达岭风景区北部, 村域面积约为666hm2, 村庄靠近长城核心区, 属历史文化名村, 有较健全的传统建筑规制。村内建筑以明清———民国时期的形式为主, 城隍庙、关帝庙、古驿站等文物古迹处处可见。根据调研, 村庄风貌存在问题如下: (1) 缺少聚散的公共空间; (2) 商业餐饮气息过重, 缺乏历史文化场所; (3) 村周边缺乏足够的绿化保护; (4) 局部建筑形态与环境不协调。

3.1.2 建筑风貌控制。

村庄在建筑风貌规划时, 着重考虑文物建筑的修缮和维护, 结合地方传统工艺。村内建筑高度应以不高于岔道城城墙高度为原则。建设应尽量淡化商业氛围, 注重营建符合历史背景的文化休闲场所。村庄风貌按地域特色整改:墙面为北京传统居民四合院的灰色调;对公共环境进行清理美化并适当增加绿化。适当地改造局部建筑, 将原有商业建筑改造为公共服务性建筑, 既能满足现代人生活, 又能与风景区整体风貌相协调。

3.2 风景区边缘的村庄改建——帮水峪村

3.2.1 村庄概况及风貌现状。帮水峪村位于风景区西侧边

缘地带, 村域总面积1096hm2, 聚落呈条带状。村庄历史悠久, 可追溯到元代延佑3年, 名六朗城, 村庄东临山川处可仰视长城。现村内以盛产槟子闻名, 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村内建筑以20世纪80~90年代的三合院为主, 但村庄风貌存在问题如下: (1) 临路庭院良莠不齐, 部分建设与整体风貌不协调; (2) 缺乏村庄公共空间; (3) 缺少特色标识性的村口景观。

3.2.2 建筑风貌控制。

规划既保持村庄风貌, 又兼顾生活和产业发展。在原有三合院的院落式布局基础上加以改进, 建筑采用“原拆原建”的原则。建筑使用当地特色材料, 以青砖、石材等材料为主,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筑高度采用以一层为主, 高低错落的民居建筑形式。村庄以田园、民俗的建筑风貌为主, 同时带动村庄的产业由原来的林果业转为旅游业为主。

3.3 风景区中空心村的建筑再利用———三堡村

3.3.1 村庄概况及风貌现状。

三堡村位于风景区东侧, 该村西北距石佛寺村1.6km。村域面积2533hm2, 聚落呈长方形。由于大部分用地现已被租用, 村庄已经整体搬迁缩小, 全村仅剩有村民26户, 约60人。现村庄建筑多属20世纪50~70年代修建。村域内历史遗迹众多, 有仙人桥、金鱼池、观音庙、弹琴峡、五郎像等人文景观。村庄风貌存在问题如下: (1) 年久失修, 房屋较破败; (2) 建筑分布较分散, 失去原有聚落形式; (3) 缺乏统一的景观性。

3.3.2 建筑风貌控制。

村庄虽已搬迁, 但村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周边自然人文景观不应随着新村建立而消失。规划对村庄风貌资源进行调查, 主要包括建筑规模、结构类型、破损程度等。将村庄改造, 功能置换为一个风景区内的农家驿站, 为愿意过隐逸栖居生活的人士提供休闲场所。严格控制村庄建设规模, 选择几栋结构完好、布局合理的建筑改造为茶室等。保持原有风貌, 使得村庄历史得以延续。

4 结语

北京风景名胜区内存在大量的村庄, 它们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对于风景名胜区内村庄风貌的保护和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课题。

摘要:本文以八达岭风景区内的3个村庄实例来探讨风景区内村庄风貌规划的合理模式, 以期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村庄风貌,控制规划

参考文献

[1]欧阳高奇, 颜颖.风景名胜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探讨——以北京市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为例[J].中国园林, 2009 (1)

风景园林规划中色彩运用问题探讨 篇10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色彩景观最重要的就是把园林景观中的天空、水系、石景观、绿色植物、小品规划、地面铺装等色彩的物质载体进行自由搭配, 以达到理想中的色彩搭配效果。但在按照色彩景观设计的原则进行色彩景观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如色彩的心理、生理感知;地理特色, 气候因素;国家民族的风俗和喜好, 文化宗教信仰的影响;光线的变化、气候因素;新型材料的性质等等, 同时也应该考虑使用中的场地性质对于色彩景观的需求, 使用者的兴趣, 偏好等。更重要的是, 色彩景观设计本身就带有设计者很强的独自主观意愿, 在一定的意义上是设计师个人思想的展现。

正因如此我们敢肯定的是,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色彩景观设计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不仅受到了来自客观世界的自然因素的制约, 同时也有来自于主观世界的影响。想要总结其一般规律来归纳色彩景观设计是比较困难, 但不管限制的因素的大与小, 色彩景观设计终归属于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 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整体色彩景观相互协调统一, 实现视觉美的享受。

2 风景园林规划中色彩运用的建议

园林景观的配色, 首先必须使环境的整体色调统一起来, 要想统一, 色彩必须要有主次, 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处理园林景观中支配色的问题。支配色虽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和周围环境取得一致的调和, 但却必须保持某种调和的关系。支配色对色相、明度、彩度都要考虑。公园、广场、绿地中, 从整体来看都是以深浅不同的绿色植物组合作为支配色的, 其它的景观元素的色彩 (建筑外墙、铺地、小品、水体等) 一般都是穿插其间作为点缀色而出现。但在一些主要活动场所, 植物材料的比重可以有所降低, 其它的硬质元素的数量增大或者很大, 这时从局部来看, 绿色就会成为点缀色和背景色, 而其它的景观元素的色彩成为支配色。住宅、商业、工厂、学校、展览等各类建筑周围的广场、绿地一般面积不会太大, 尤其是对于一些面积较小的场地设计师更加可以发挥色彩的造型能力, 突破绿色的限制, 像绘画一样自由地组织色彩 (当面积较大时, 还是要以绿色为主) 。但这并不是说绿色就不可以成为支配色, 而是把植物和其它的景观元素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来安排园林景观色彩构图, 究竟哪一种色彩处于支配地位是由设计所追求的色彩效果决定的, 这时从整体来看我们往往要考虑周围建筑的色彩, 使用与其调和的色彩作为支配色。

不管是绿色作为支配色还是其它色彩作为支配色, 在研究色彩的组合时, 应该尽可能地从大面积和大单元来考虑。例如当一块场地以绿色为基调色时, 那我们可以先考虑使中间道路的颜色和绿色取得调和, 再逐步深化其它景观元素的色彩以取得对比和调和, 接着还要深入刻画不同深浅的绿色是否有对比, 整体是否调和, 是否还要加入其它的花卉颜色, 铺地的颜色是否丰富, 整体是否有冷暖, 设色面积是否合适, 明度和彩度是否符合场地气氛等。总而言之, 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不管追求的是怎样的风格, 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贯彻对比和调和的设计原则, 要满足人眼视觉平衡的要求。当然在不断深入的刻画过程中, 也要考虑其它因素发挥的作用, 如光、材质、心理、生理、气候、文化等。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其实同绘画一样, 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比较的过程。我们做设计时应多画方案, 利用草图多进行比较分析, 从多个方案中选取最合适的一个。

在园林景观中, 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造型能力, 使景观小品或建筑成为视线的焦点或成为景观的标识, 但不管这样的装饰色彩多么的优美, 前提都是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但经过观察表明, 这样的装饰色从整体的色彩调和看, 都有过度的情况, 我们在选择其色彩时一定要谨慎, 不仅从单体上要得到协调的色彩效果, 与周围环境更要协调。

当色彩设计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如果发现色彩过于单调或是对比过强, 可以加入其它颜色使色彩趋向丰富和柔和。我们可以在色彩构图中加入无彩色、白色、灰色、黑色等, 都能取得较好的调和效果。如果加入有彩色时, 则应选择色相接近, 但能通过明度或彩度加以区分的色彩, 或是明度、彩度接近, 但能通过色相区分的色彩。

园林景观中经常会划分出不同的空间, 空间和空间之间又需要有过渡, 我们在做色彩设计时, 也要把属于不同空间的色彩联系起来, 使园林景观局部和局部之间取得色彩效果上的对比和调和。在园林景观布置形式方面, 利用点、线、面、体来表现景物的动静、强弱、刚柔等姿态, 使景物产生节奏感, 与这些技法相对应, 可以营造不同色彩的空间, 使它们在色相、明度、彩度上有所区分, 串联成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色彩空间。

3 结语

总之, 园林中的色彩无所不在, 色彩是园林的精髓, 是园林生机和魅力所在。因此, 在以后的工作中, 设计师将色彩美学中色彩的理论知识与园林设计理论知识相结合, 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莫璟枝.关于园林设计中色彩应用的探索[J].现代园艺, 2011 (11)

上一篇: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下一篇:现代语文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