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社会

2024-06-12

新民主主义社会(精选十篇)

新民主主义社会 篇1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及其局限性

无可否认,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上的最大进步, 首先, 资本主义社会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 生产力出现了狂飙式发展。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1]其次, 资本主义发展至今, 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备的民主和法律制度体系, 这一点同它的生产力水平一样也是任何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力所不及的。再次, 现今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发展了三百多年, 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传统文化、人类文明也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的。总之, 资本主义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历史上最为先进的生产力,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同他们交往过程中应该取其所长为己所用。

当然资本主义同任何其他历史上存在过的制度一样都有它的历史局限性, 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是建立在少数人对大多数劳动人民剥削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的民主具有虚伪性, 它是用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马克思曾经把资本说成是来到世间,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他还把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比作“卡夫丁峡谷”, 更是用了一生时间去论证资本主义的灭亡。

二、现实社会主义与理论社会主义的差异

按照理论分析,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最先出现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却是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出现, 或者索性建立在落后的封建社会之上, 因此它与理论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 它们的最大区别无疑就集中表现在二者的生产力水平上。“现实社会主义与马、恩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是两种不同发展程度的社会主义, 两者不能完全画等号”[2]所以, 社会主义制度固然好, 但很难拿现实社会主义同当代资本主义相比较其优劣。二十世纪末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则直接建立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之上, 但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要比东欧国家好得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用这种优越的生产关系带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人类社会何去何从———殊途同归———理论社会主义社会

无可否认, 现今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既对立又同一的制度, 它们的最终归宿将如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在党的正确指导下发展的初见成效, 我们不可能也舍不得放弃现有的社会制度, 因此我们目前的第一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尽早进入马、恩所指的真正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而现存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 但终归没有发展到资本主义制度所不能容纳的地步。然而, 历史的车轮同样无法阻挡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按照理论分析, 它最终会被新制度所代替, 以至于也进入到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

但有一点要指出, 那就是现今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方式问题。马、恩提倡的是暴力革命, 正如列宁所说, 暴力革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3]。但历史发展到今天, 不难看出这个问题将很难用暴力来解决, 首先, 由于科技的发展, 暴力的威慑力和震撼力将使全人类难以承受, 如果我们还一味的依赖暴力那后果很有可能会造成全人类灭亡。其次, 由于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的提高和改善使得他们似乎失去了以前的斗志。再次, 现代的国际大环境已经不允许再有大的暴力革命发生,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总之, 在当今国际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中, 我们不应该再主张暴力。那么资本主义将以何种方式走向社会主义呢?理论与现实向来是有差距的, 我们只能期目以待了。

四、遥不可及的理想状态———共产主义社会

杨适说马克思“在自由文化中———达到了一种既有现代理论高度又非常务实的新人道主义, 他称之为共产主义。”[4]这就为共产主义社会蒙上了一层理想色彩, 马克思曾经为他的理论共产主义勾勒出这样的蓝图: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极大提高,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没有阶级, 没有国家, 更没有剥削和压迫, 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5]但马克思不主张地域性的共产主义, 所以要想进入共产主义必须得等到全世界生产力水平都极大提高, 生产资料极大丰富的时候。这无疑与现实的人类社会相差甚远。不过, 它可以作为我们全人类世代为之奋斗的目标, 也可以作为我们全人类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马、恩心目中的那种经过理论证明了的共产主义社会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呢, 我们现存的人类不得而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沙友林、王铁群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新编》第57页[2]沙友林、王铁群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新编》第57页

[3]《列宁全集》 (第3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3]《列宁全集》 (第3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4]杨适著:《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目录第3页[4]杨适著:《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目录第3页

新民主主义社会 篇2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回归呢?

我们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重大的区别,它们的主要区别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介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不发达阶段。

第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虽然社会主义经济占据领导地位,但在开始时,私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这种私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是逐步被公有经济取代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一个时期相对下降,但这种主体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不允许动摇的。

社会主义大国如何赞美社会主义大国 篇3

在1950至1959年中苏关系蜜月期时,《真理报》刊登过2013篇有关对华报道,没有一篇是负面的。这张报纸也不回避中国的“敏感问题”比如在报道西藏问题时,《真理报》驻华记者会记录西藏和平解放之后新西藏和旧西藏的变化,以及宗教领袖对中央政府的支持。

时任《真理报》记者的奥夫钦尼科夫在《在西藏的群山上》一文中就这样写道:

在山花绚烂的西康—藏族自治州的高山上,我们看到了矮小的“复活草”。把这种草夹在书页里使其干燥,能够保持五六年不腐致。但如果把它放进水里几分钟,您就会看到令人惊奇的现象。就像电影慢镜头拍下来的玫瑰在屏幕上开花一祥,它的叶子都会慢慢舒展开来回复以前的形状。这就是生长在艰苦的山区环境下的植物!

难道,那些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民不也正是像这复活草一样吗?在过去的成百上千年里,他们饱受农奴主和商人的压迫和偏见与迷信的欺骗,但是他们储存了生命的活力,在今天恢复了新的生机!

这是一篇写于1955年的报道,奥夫钦尼科夫此行是受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邀请,到西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采访。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西藏发生“3·14”暴力事件。此时,奥夫钦尼科夫的身份已经是知名汉学家,以及《俄罗斯报》的资深评论员。他在该报上撰文说,自己曾经亲眼目睹达赖治下的西藏农奴制对人权的践踏,驳斥了西方媒体将达赖称为“人权保护者”的说法,“半个世纪来,农牧民被彻底免除了税赋,人均寿命翻了一番。”“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怎能说出西藏遭到汉化和种族灭绝的谎言?”

赞美中国的规格

在其他的常规报道中,《真理报》对中国进行“定义”的标准措辞,已经形成了一套对华报道的语言体系。

从新中国刚成立到1959年,按照出现顺序和频率,对华报道的关键词包括:“新的”、“社会主义”、“伟大”、“巨大的”、“兄弟”、“苏联援助”、“苏中友谊”、“朋友”、“堅定不移”、“人民的”、“共产党”、“增长”、“发展”、“今天”、“建设”、“改造”、“春天”等等。

可以说,为了在不同文本中不重复地表达相似意思,《真理报》几乎动用了那个时代所有能表达正面意象的同义词。

而《真理报》给这些对华报题所起的标题,也有不同的系列。比如,他们有“伟大系列”的标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先锋队中》《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伟大胜利》《伟大的远征》《中国人民的伟大节日》《伟大的转折》……甚至会在一个标题中用到两个“伟大”《伟大人民的伟大成就》。还有“友谊系列”的标题:《以友谊的名义》《兄弟般的友谊》《苏中友谊坚如磐石》《苏中两国人民永恒的和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让不可动摇的苏中友谊更加繁荣!》……

不只是标题,《真理报》的报道正文也有着相对固定的模式这种“《真理报》八股”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整个文章分四步。

首先,导语要描写对象(或人或景)在新中国的远景和概貌;第二步:描写对象在旧中国(解放前)时的相反境遇(否定);第三步:解放后翻天摄地的变化(肯定):第四部,重申对新中国建设的美好展望和坚定信心。《真理报》十年中对中国的报道,除了社论和简讯之外,基本都采用了这个结构,几乎没有例外。

植入苏联影响力

除了“《真理报》八股”的固定结构,一些文章还会加上另外一部分:“苏联援助与新中国成就密不可分”;结尾部分在口号式希望之后,也经常会加入对苏联的感谢。

在2013篇报道中,政治类文章所占比重最大;而要彰显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伟大胜利,除了纯粹的政治表现之外,经济进步、军事力量壮大、外交地位提高,都是体现政治优越性的注脚。

这四方面的报道加起来占了80.1%。而在写到这些成就时,苏联作者都不会忘记在其中加入苏联的“植入广告”指出这一切都是得益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模式,甚至更进一步说,是得益于苏联模式和苏联的大力援助。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浅析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主义变革, 之所以伟大又深刻, 主要表现在:改造的基本完成,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前提和条件

人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在历史长河中起重要作用, 但社会制度的变迁并不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决定。恩格斯说过:“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 但是第一, 我们是在多变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 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 但政治等的前提和条件, 甚至那些常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 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1]同样, 社会主义改造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在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的。

1. 国内条件。

第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我国历史探索的必然选择。首先, 中国绝不能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近代中国历史已经反复证明,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也没有能力担负起实现中国工业化的重任。在对近代历史道路的选择中, 中国人民历经多次探索, 不论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对君主立宪政体的探索, 还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追求, 或是后来中间人士对第三条道路的臆想, 最后都脱离了中国实际, 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以失败而告终, 从而宣布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破产。此外, 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谋求中国工业化, 很难摆脱对外国资本的依赖, 只会成为外国资本的附庸, 更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其次, 中国革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日起就早已明确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只能是社会主义, 而不是资本主义。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曾明确指出:“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我们主张经过民主共和国的一切必要的阶段, 到达于社会主义”。[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把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正式写进了党章。所以,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下一步是搞社会主义, 这是早已确定了的。第二,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依靠力量。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我国已经相对强大并且迅速发展, 这已经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依靠力量。新中国成立后, 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 使旧中国的主要经济力量集中到国家手中, 这个变革已经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相对庞大的力量, 明显地表现出对于其他经济成分的优越性, 是一支欣欣向荣的新生力量。“到1952年, 我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的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有增长。在现代工业中, 国营工业的比重已达到60%左右。这表明, 我国现在不但有而且已有可能使国民经济走上国家计划的轨道。”[3]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为我国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这一经济前提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依靠力量, 也是决定性力量。第三, 新的社会矛盾是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促进力量。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 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 土改完成后, 个体经济成为农村主要的经济成分。当时, 个体农民生产力落后, 资金相当匮乏, 难以维持生产。另外, 土改完成后, 农民也开始对土改中取得的既得利益不满, 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农民解决新的问题, 带来实际上的利益, 就会动摇农民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念。那又该靠什么来满足农民新的利益需求呢?那就是消灭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在城市,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阶级、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私营经济之间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已经有过几次大的较量。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对私营工商业的限制必然要受到资产阶级各种形式的抵抗。事实上, 新中国成立后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较量愈演愈烈, 以致扰乱了市场。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引起这些矛盾的加剧, 使党加紧了扩大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和限制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这就不可避免地把对国民经济实行改造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之后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也随之提上日程。

2. 国际条件。

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角度去看, 人的认识或者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重要作用, 但人们不能随意选择一个国家前进的道路, 只能在历史已经准备了的现实条件范围内进行某种选择。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留给中国的只有两个选择: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道路本身已由中国的历史所证明是行不通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对中国在军事上侵略威胁, 经济上封锁禁运, 并在国际事务中敌对中国;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给予了支持与帮助。从发展趋势看, 当时资本主义阵营很不景气, 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充满活力, 显示了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样的世界格局成为促使我们党考虑尽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步骤的国际因素。苏联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成绩、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模式、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深深吸引了中国共产党;再加上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与援助, 使得中国也就只有凭借苏联的历史经验,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社会主义改造带来了中国历史的巨变,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981年《历史决议》指出:“总的说来, 是我们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 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5]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6]

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而后又通过社会主义改造, 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的同时, 政治领域随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我国的政治制度正式形成, 这是我国根本和基本的政治制度, 仍然被沿用至今, 并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得以在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的条件下展开。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创造的这个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更谈不上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了。

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在政治和经济上、中央和地方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制度, 其中最根本的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首先看基本政治制度, 历史新时期在一些具体的政治制度上有许多次改革, 包括多次进行机构改革, 也有对基本政治制度进行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证明这些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我们至今仍在坚持和发展。其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 我国的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经济成分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已经占到绝对优势, 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的同时, 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也已形成。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后, 促进了“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这对于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稳定, 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充分证明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是基本符合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之后,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 基本经济制度也做出了适当调整, 但仍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 国有经济部门仍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 仍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正是这些制度, 为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有力的组织保障。

总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是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它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好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9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1)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27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 (2)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91.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8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794.

论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篇5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解释。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但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而发展中国家正在拼命向发达国家学习,沿袭西方传统生产消费模式,这样整个世界几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场社会变革。

第五,变革力量的选择。传统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变革的力量是工人阶级。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酋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从另一个视角大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有不少人都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污染,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资源衰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困境。就要全球协商,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

今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极大补充。生态社会主义期待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斗争。因为西方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而导致绝对过剩,在生态与就业上,大多数工人选择后者。生态社会主义今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的伟大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型文明的开始,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rl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址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

新民主主义社会 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评价;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1-0005-06

最近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彻底否定”,并认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死路一条”,这不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异同、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世界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它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持、发展和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① “中国特色”表征其特殊性与个性;“社会主义”则是同质社会的共同本质,是普遍性与共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在于它是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独特的道路,是史无前例的;也在于它有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主义模式的所有制结构;还在于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条件,“人口多,底子薄”就是在人文条件方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一般指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期,由列宁开创的、斯大林奠基的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一整套政治、经济体制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几个重要特征:在所有制方面,坚持单一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他经济成份不能并存,并认为越大越公越好;在经济运行方面,坚持产品经济,否认商品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运行体制,否认经济手段,排斥市场经济;在管理方面,实施高度集中的管理,国家机关和中央各部门由上而下地管理和控制地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供给、销售等全部经济活动;在政治生活方面,把马克思探讨的过渡时期的国家,延续到社会主义时期,这是一个创新,但政治上始终过度集权且延续到经济领域;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上,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并把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排斥市场、完全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和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的体制。

本文是在“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文的写作深受与吴恩远教授等专家讨论的启发,特此致谢。另外,戈尔巴乔夫时期已改变体制,不是本文所指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成就都看成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和结果,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愈是取得胜利,阶级斗争就愈尖锐。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经济体制方面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几乎全部归国家所有;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国家主要用行政手段来协调经济,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依靠各级行政组织直接领导和管理企业;在经济管理上高度集中化,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和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破除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③在对公有制的认识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突破,我国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具有单一性——单一的公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及生产力低下且发展不平衡、小生产者大量存在的客观实际,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以全民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辅的单一化的公有制结构,完全排斥其他经济成分,实行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家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的方式管理社会经济生活;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过于强调平等,甚至往往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视为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这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如邓小平所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④“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⑤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封闭性与僵化性。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僵化性与封闭性特点,它无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全球联系日益密切的事实,盲目自大,排斥资本主义,商品、人员、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无法自由流动,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充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最新的科技成果,也极大地限制了东西方国家经济贸易的规模,从而实际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拉大了与西方的发展差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了历史上中国闭关自守导致落后挨打的教训,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苏东国家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教训,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一球两制,竞争共处”的事实,作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⑦的新判断,放弃了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政策,采取了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政策。2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办法。到了21世纪初,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⑧对外开放使中国充分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不断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实现后发优势。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备战性特征明显。

苏联在“世界革命论”思想的指导下,仍停留在战争与革命的思维里,固守僵化的思维模式。这种备战型发展模式,一切从备战需要出发,经济工作服从于战争需要。对内,大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对外,加紧军备竞赛,展开在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苏联是被扩军备战拖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曾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作出了“时代主题仍是战争与革命”的判断,“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围绕备战进行,大搞”三线”建设,致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领导人在对时代主题进行实事求是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和平与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逐渐上升为时代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⑨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最为迫切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据此,中国政府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并要求今后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邓小平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⑩加速生产力发展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中国国情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全国“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2}。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基础、发展战略、政治文化体制诸方面,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

在理论基础上,苏联认为计划经济的程度越高越单一越好,排挤商品市场经济,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在工业化发展战略上,苏联以在短时期内使经济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在政治体制上,苏联名为联邦制国家,实际上成为单一制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民主集中制,强调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强调集体领导。

在文化体制上,苏联采取中央严格的集中控制和过多的行政干预,使文化教育处于严重的封闭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世界文明多样性政策,强调在多样性的文化生态中构建和谐文化,以和谐文化促和谐社会。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以下诸多方面都有明显不同{1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相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尽管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采用正确的改革措施,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既然是辩证的否定即“扬弃”,两者就应有相同之处。要理解二者的相同之处,首先就要搞清两条道路的形成过程。

所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指十月革命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战争与革命时代,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下,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而采取的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模式的形成可以说是始于列宁,成于斯大林。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如何形成的?第一,创建于1917-1924年。列宁是创始人。他领导俄国无产阶级突破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短短的6年多时间里,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作了多方位的成功探索。第二,确立于斯大林执政的1924-1936年。当时的苏联处在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中,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苏联生存的保证。经过“一五”和“二五”计划,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创造了连资产阶级都不得不叹服的发展奇迹。第三,发展建设过程,始于1936年底,止于1956年苏共20大。在这一时期,苏联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为保卫世界和平,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战后的恢复重建,为现实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蓬勃发展,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但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苏联的工业生产就达到了战前的水平,到1950年,其工业总产值比战前增长了73%,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2%-23%,农业总产值也达到了战前水平{14}。50年代,苏联经济继续保持了这种高速增长,以工农业总产值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济上飞速发展的同时,苏联的科技文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9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并基本上消灭文盲,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国民素质。第四,扭曲过程,始于苏共20大全面否定斯大林,止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在这一时期,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苏共领导人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共同的错误,使改革步入误区,苏联发展建设长期停滞,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被扭曲。如果说历史赋予斯大林的使命主要是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那么他已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他领导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在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迅速发展壮大,雄踞世界强国之林。在这其中,由列宁奠基、斯大林确立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功不可没。当历史把完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交给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时,因为他们教条地、僵化地对待列宁、斯大林创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贻误了改革和发展的时机。但是,那时苏联仍然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在这一时期苏联发展的迟滞而全盘否定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第五,彻底改向、消失的过程,始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在此时期,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被彻底否定,这直接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

1956年,中国胜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时,中国社会主义还不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却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极为相似,其中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也包含了只适用于苏联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和国情的差异,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中国很快显露出种种弊端,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把改革的重任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经过艰苦探索,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起一条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此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又多次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观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可以知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所选择的道路、形式和方法。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以上探讨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前者是在继承了后者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发展而来的。作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因此,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首先都是社会主义,在这一点上,两者无疑是相同的。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以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两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这一点上,两者也是相同的,只是二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同。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坚持苏联共产党即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两者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方面是相同的,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一党制,排除其他政党。

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都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又是人民民主专政。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都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尽管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在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等方面都是相同的。

三、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科学评价,是一个重大而又疑难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有的在斯大林在世时,神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有的在斯大林去世后,完全否定其所有的历史贡献和作用。本文认为,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和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处在资本主义包围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类似战时共产主义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要求,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和经常性的社会动员及政治思想工作,既保持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又得以在特定的时期内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它曾经有效地调动苏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二战后,它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工业基础,也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同时,它又包含了一系列缺陷和弊端。当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时,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其缺陷和弊端就日趋突显出来了,阻碍了其经济和社会继续发展。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一个崛起、强盛、衰变、崩溃的过程。如何正确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把斯大林以至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只能使苏共和社会主义的形象受到损害和歪曲,为反共和反社会主义的各种势力提供口实和良机”{16}。

苏联共产党通过十月革命取得政权后,经过1918-1920年动乱的军事共产主义、1921年开始的新经济政策、1925年开始的国家工业化、1929年大规模展开的农业集体化,到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据统计,苏联三个五年计划,从1917年到1940年,国民总收入增长7倍,工业增长14倍,其中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业增长超过34倍,发电量增长超过24.4倍。苏联通过三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工业化成果,为反法西斯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7}。并且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期间,在一些落后的民族地区,如中亚、外高加索等,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896年俄国的《教育通报》提出,根据当时教育的状况,在高加索地区扫除文盲需要430年,在中亚地区扫除文盲需要4600年,可是到1985年,这些地区不仅扫除了文盲,而且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甚至超过了法、德、意等西方发达国家{18}。

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20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在国民收入绝对数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方面追赶美国的势头非常迅猛,从60年代以后,由于生产速度下降,追赶美国的劲头趋于缓慢,70年代几乎停滞,80年代就更加不行了。但是,1913年苏联疆域内的工业总产值只占美国的6.9%,到1985年已达到美国的80%{19},1917-1957年,苏联工人的收入增加了5倍半,农民收入增加了7倍半,人均寿命从旧俄国时的32岁增长到70岁,3/4的城市居民搬进了新住宅{20}。

苏联经济的增速后来为什么停滞不前呢?这不仅是由于领导人的更替,更主要是在于改革方向的偏离。战前15年和战后的15年发展迅速,主要是靠计划经济集中力量发展起来的,但从那时起已经掩盖和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集中表现为经济结构的畸形化、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从数字看,好似赫鲁晓夫时期增长最快,实际上正是急功近利、猛拼消耗的畸形发展造成的一种暂时现象,为后来酿成了巨大隐患。此外重要的一点,是他摧毁了苏联的精神支柱,诋毁了党的形象,从而失去了政治优势。赫鲁晓夫正是苏联由盛到衰的拐点。后来苏联解体,固然有多种因素(如戈尔巴乔夫的政治行为),但指导思想的错误和经济危机是根本的原因。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物,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实行按劳分配,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完全背离了这些原则。他不仅在思想上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上全面推行私有化,使改革陷入“空转”,而且政治上使苏共丧失了领导地位,并最终解散。戈尔巴乔夫所谓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是革社会主义的命,革共产党的命,是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罪魁祸首,彻底走向了反动。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在对待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经历了一个由“左”到右的180度大转弯。前者,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基本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使苏联社会主义丧失了生机和活力;后者,则全盘抛弃,结果葬送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成果。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使然?不是。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正确地继承、发展和创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1}

从以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比较,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制度、基本经验是正确的,由毛泽东开始探索、由邓小平开创和设计、由江泽民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正确的。尽管我们经过了许多历史曲折,但我们已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尽管我们还存在着大量前进中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借鉴别国的有益经验,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可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注释: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② 薛汉伟:《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当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99页。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5}{2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142、110-111、64、78、373、105、375、373、23、27、3页。

{13} 部分参考杨承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体比较分析》,《红旗文稿》2004年第19期。

{14}{16} 宋士昌、孔静珣:《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与苏联七十多年社会主义的历史沿革》,《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年第4期。

{17} 陈国新:《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和苏联模式》,《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18} 俞良早:《“稳定”的取向: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6期。

{19} 周新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辩析》,《学术探索》2004年第8期。

{20} 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页。

新民主主义社会 篇7

首先, 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差异, 使得他们自身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同。对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倡导者们, 他们追求的是理想化的世界, 追求的是自由, 是平等的模式, 只要百姓们生活满足了, 工人阶级待遇解决了, 社会状况良好了, 他们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们不在意到底谁统治, 因此也不会太多的关心资本主义统治的本质, 资本主义无形的剥削呢。而中国特色主义的提倡者们, 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下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然后再实行社会主义的发展。这样就保持了社会主义制度不会改变,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 使得社会主义永葆青春。

其次, 发展进程中特殊环境的的影响。对于民主社会主义, 他们自诞生以来已经有一段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相比只能算作新生生命而已。因此民主社会主义我们要把它放到它的历史进程中来分析, 来看待, 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是什么样的差异造成它们之间的距离。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阶段、伯恩斯坦主义阶段、民主社会主义阶段、当代社会民主主义阶段。每一步的演变进程, 他们所处的社会形态都没有更变——资本主义, 这影响着他们的每一步动作, 让他们的每一次举动都在一顶“大帽子”下进行的, 一不小心, 这顶帽子就被风吹走, 留下的只是自己光秃秃的头颅, 在经受来自每个方向的质问与威胁。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它首先明了的就是它们是执政党的思想, 他们是社会主义社会下的主流形态, 当他们发表任何演说的时候, 任何的压力对他们来说都构成不了太大的危险。不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者们来说, 他们提倡的是社会的和谐, 是大世界共同发展, 共同进步的思想, 因此即使被吹走了斗笠, 他们也有时间来应对各方面的情况。

第三, 所有制形式的影响。民主社会主义他们无论是从政治, 还是经济上、民主方面所强调的一系列保障工人阶级的内容, 都离不开一个大的前提, 那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依旧在社会上存在着, 不过我也曾经考虑过一个问题:如果资本家失去了对工人阶级剥削的本性之后, 资本家还是资本家吗?资本家还会有积极性进行生产吗?社会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呢?很多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思考。不说这些, 咱先来看所有制形式对彼此的影响, 民主社会主义在这样的形态下, 能真的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吗?问答肯定是不能, 不然能的话, 民主社会主义早就不能以社会党的身份出现呢, 早就不知道别丢弃的那个监狱里面面壁呢!马克思这样说过:“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成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而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听了马克思的话,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消灭了存在上千年的私有制, 消灭剥削, 消灭的两极分化。他们在消灭私有制之后, 建立了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没有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怎么会很好的运行呢!由此看来, 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距离就不足为怪呢。

新民主主义社会 篇8

上个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也就是本文要提的民主社会主义。它从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中的右翼发展而来,是社会党、工党、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国际思想体系的总称。在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民主党处于长期执政或轮流执政的地位,对当今世界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又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最后又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这三次转变,民主社会主义也经历了三次历史转型。

1.从马克思主义左翼到中右翼理论,是第一次转型。这次转型以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为标志。民主社会主义最开始的叫法是社会民主主义。还与科学社会主义一样,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理论上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实践上,力图通过立法和经济斗争等方式改善工人阶级状况。后来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右倾改良主义分子--伯恩斯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修正。伯恩斯坦指出,随着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再度发生政治灾变的必然性已经大大减小,社会民主党这时候应该放弃暴力革命,只要通过议会斗争就能以和平的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修正主义的盛行导致国际工人运动破裂和第二国际土崩瓦解,共产党从此与社会民主党决裂。

2.从中左翼到右翼理论实现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的标志是哥德斯堡纲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西欧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已经接受了修正主义,但还没有完全抛弃马克思主义,还在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来掩饰他们改良主义的实践。到了二战以后,西欧各国的社会民主党基本上都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完全承认自己政党的性质是改良主义的,因而完全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为了强调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对立,极力的突出民主,社会民主党最终选择了用民主社会主义来代替社会民主主义。哥德斯堡纲领放弃了共产主义信仰,社会民主党与马克思主义彻底割裂。

3.从右翼到半极右翼理论实现第三次转型。这次转型以“第三条道路”为标志。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因西方国家大面积陷入滞胀而遭到质疑。大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新自由主义或新保守主义代替社会民主党获得了执政机会。各国社会民主党为了有机会重返执政舞台,才诞生了“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将民主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解释为:人的平等不是占有财富多少的结果上的平等,而是人在寻求财富的机会上是否平等。他们极力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张放弃公有制经济,实行以多种所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要建立一种权责相统一的福利国家,这种理论实质上带有半民主社会主义和半新自由主义的极右性质。

二、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有本质区别

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奉行的民主社会主义,与我们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民主社会主义反对一元倡导多元指导。其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目标。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而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只不过是一种持久的改良任务,并不主张为社会主义设定任何目标。其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只能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而民主社会主义主张以和平民主的议会斗争来平稳过渡。其四,关于依靠的社会基础问题。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必须是无产阶级。

此外,关于党的性质和组织原则问题。科学社会主义认为作为阶级斗争产物的政党,都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强调的是政党的革命性和阶级性。民主社会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任何阶级只要赞同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都可以吸纳和接受,强调的是政党的人民性和改良性。关于民主观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的是处于国家形态的民主,认为民主是政治和历史的范畴,民主必然具有阶级性,民主要建立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而且要从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而民主社会主义强调纯粹的绝对民主,认为民主是超阶级性的、是整个人类社会都能够共享的一种权利。关于政治和经济模式问题。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依靠共产党才能实现,而且经济体制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政治多元,反对一党单独领导,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并不是界定社会性质的标准,他们主张实行混合经济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制,要以完全的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

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 篇9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实践观点

马克思著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人的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实践与理论的颠倒问题, 本未倒置, 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就是表面感性理论, 不是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而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脱离了实践与人的关系。“哲学家们知道了认识世界的方法, 却没有找到改造这个世界的方法”这一观点突出了对哲学功用的说明, 哲学只有在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才叫哲学, 是人的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哲学是指导世界生产生活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实践的哲学。

一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比如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用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将“实践”这一概念介绍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阐述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历史发展规律。卢卡奇则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历了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之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忽视了人和历史的作用地位, 转向了唯心主义的“庸俗化”、“自然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社会历史性观点充分说明, 实践的时代性、发展性和历史性。葛兰西“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发展, 是现代哲学, 也有些学者说现代的哲学就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发展而来。葛兰西认为从特定的历史阶段出发, 认清掌握社会发展规律, 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 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要求主观与客观的相统一。但同时, 葛兰西不赞同将人们实践和认识的客体界定为呆板的、纯粹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他认为呆板的、纯粹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能够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客体, 从而使客体成为一种客观存在, 它包含了人的实践活动, 即满足人需求的价值实体。柯尔施认为, 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 不能割裂地理解历史的意义, 而应当从人的实践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历史, 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活动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在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 应该拓宽人类历史的研究领域, 将自然界纳入其中, 反对对于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人对环境的改造。在这些基本观点下, 柯尔施强烈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错误地形成对物质的崇拜和对主观意识、客观存在的形而上学的理解。人的本质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认识和体现的, 这种社会关系的建立也即是社会实践的结果。

进一步地, 针对马克思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唯物辩证法、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历史社会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等具体问题, 从自己的视角进行了完善、补充、改进和解释, 试图真正地阐明“实践”这一本质问题。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是实践与人的辩证关系。长久以来, 我们党探索研究着马克思主义精髓, 渐渐地全面掌握了实践理论的观点, 党坚持与时俱进, 紧抓时代的特征, 把实践观的理论紧紧结合实际进行运用, 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于是,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立足实际, 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实践理论观点, 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理论。

1840 年的鸦片战争以后, 我们这个拥有5000 年文明的东方大国饱受侵略和剥削, 国家和人民失去了独立和自由。但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封闭的国人也渐渐打开了心扉睁眼看世界, 这也让我们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科学民主、什么是现代化, 也知道了我们和西方的差距。为此, 谋求民族发展和解放成为近代中国人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在此过程中, 尽管走了些弯路,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之后, 那些马克思主义学者组建了中国共产党, 为中国找到了通向光明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

我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随着历史的发展, 国际政治形势不断变化, 尤其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跟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我们受到国外的影响越来越大, 所以, 新中国在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理论体系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 并且在这以后得到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推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让中国在短短的时间内, 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而且还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特色理论。

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每一次的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完美结合的成果。30 年的发展时间, 世界形势天翻地覆, 国内状况日新月异, 与此同时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政治状况的不同、经济模式的变化、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涌现, 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这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纠葛越发复杂多样, 伴随而来的是国家安全形势也天翻地覆。社会形势的变化使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新的巨大的难题。面对着复杂千变万化的国际形式, 在一步步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 我党不断地与时俱进, 应对新挑战、新课题, 在世界和国家的变化中始终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自从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召开及相关决定以来, 中国共产党携手全国各族人民, 以一个中心、两个最基本点为主要原则, 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创新, 从而真正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不断的探索—改进—完善—发展中, 我党依据自身国情, 使我们焕然一新的走上国际舞台, 中国的各方面、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立足于当代中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斗和发展的方向和基础。马克思理论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的时代历史的产物, 同样也需要在时代变化和实践中不断更新、创造、发展, 让马克思主义焕发生机和活力。全球巨变和文明进步、科技发展, 实践、劳动、工人阶级等等概念展现出了新的视角。这些都呼吁马克思主义者站在时代的前列, 开辟新观念、开展新工作。

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 必须有所舍、有所得、有所突破、有所创造。要摒弃局限于历史条件下的对社会主义空想式的个别论断、要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的解读、要抛弃对马克思主义牵强附会的理解、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不断鼓足勇气、坚定不移、推陈出新、丰富自身, 用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可以被人们接受的, 同时还取得丰富成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从一个想法, 到一步步论证到一次次实践, 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推进, 到一次次改革, 在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才能得到发展。

国家的富裕与强大、人民的安康与幸福、教育科学文化的繁荣发展、科技的进步等等, 都是实践的结果, 在实践中,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吸引力才得以发挥, 这都是在实践中得以丰富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只能结合自己当前的国情, 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才能够使我们的发展既体现出时代性, 才能把握好规律, 还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的实践能动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只有坚持不断的相信人民群众, 团结一致, 明确方向, 才能达到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平衡发展, 人的物质文化得到全面满足。所以说,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2]葛兰西.实践哲学[M].重庆出版社, 1990.

[3]刘卓红.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M].人民出版社, 2006.

[4]李楠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意蕴及其现实意义[M].哈工大出版社, 2004.

[5]韩小斌.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现实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3) .

新民主主义社会 篇10

和谐社会中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而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依赖于资源的多寡和生态环境的优劣。然而,资源是稀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旦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生产发展从而生活富裕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如何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关于这一点已经得到理论的论证和实践的验证。

自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说明我们党领导中国进行的市场化改革是正确的,市场经济确实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在实现经济高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比如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但是自由竞争必然引起垄断,垄断的存在不仅妨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还会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从而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再比如市场经济确实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但却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问题。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关于垄断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曾身居电信行业要职的杨贤足委员就一种现象提请国家高度重视:“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浪费数额相当于建几个三峡了。”(1)关于垄断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集中于垄断程度较高的证券、烟草等行业,最低的是农业,差距近7倍。关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据测算,在2004年年底的我国,作为判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本指标的基尼系数已达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由此可见,由垄断和按要素分配而产生的资源浪费和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如果我们忽视垄断的弊端,允许贫富差距过大,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必将造成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同时,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无法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和无法自动实现公平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来保证市场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保证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和谐,我认为现阶段我国首先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因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法制健全的体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离不开规则和法治。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竞争的有效性、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市场秩序的有序性都将依赖好的法治环境。可以说我国社会中诸多不和谐问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其次,应该尽快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种制度。(1)要尽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基础上,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有赖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提高。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2)要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兼顾社会上由于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弱势群体和阶层,努力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和谐,还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多方面来进行,对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措施和政策。我们相信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实践中的贯彻执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和谐的构建有利有弊。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现象,确实是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出现的,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而应该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我们必须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而不能重回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进,关键是在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基本问题、战略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坚定,而决不可动摇倒退。总之,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实践中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2005-03-14.

[1]胡静波,李立.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纵横,2002(11):31.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整合对策下一篇:五勤